概念转变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7:31:32

概念转变

概念转变范文篇1

本文作者:刘占蛟张勃工作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装备的自能化一些大型客运站的消防设备采用的是先进的自动消防水炮。这种水炮具有雷达的功能,可以自动检测到危险火源,然后对其进行瞄准并迅速喷水灭火。这种自动消防水炮神奇之处在于可以辨别日光源和火源的区别,自动调整角度,并准确无误地对火源采取措施。另外,火车站还装备了监控系统,如有不法分子进出,将全部在工作人员的监控视线中。此外,车站同步建成了电视监控、电子引导、列车到发预告、多媒体查询等客站自动化管理信息集成系统,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建设的低碳化现在我国许多大型火车站建设将突出环保、节能等理念。北京南站在众多大型火车站中首次采用太阳能发电。新建成在高架候车厅屋顶中央采光带,将设置太阳能光电板,总功率为350千瓦,太阳能发电系统将在白天开启,辅助解决车站用电问题。北京南站利用城市原生污水冬季水温高于大气温度、夏季水温低于大气温度的特点,冬季从污水取热供暖,夏季排热制冷。广州南站车站屋顶安装了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为电能后,直接为车站供电。在建的南京新火车站还使用了天然气空调,目前国内只有北京火车站采用这种空调。天然气空调最大的优点是对环境没污染,而且高度节能,使用天然气空调一年可以为南京火车站节约不少电。配套的商业化一些地区客运枢纽站考虑的旅客的需要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客运站进行了商业开发。火车站负一层除了停车外,多数成了商铺。许多品牌连锁店入驻火车站,尤其以餐饮企业居多。麦当劳,肯德基已经成为火车站的门脸。火车站在进行商业升级的同时也打破了过去小商贩推车摆摊的经营之路,改变了周边的消费环境,很大程度上杜绝了火车站成为恶意宰客的丑恶现象,极大的提升了城市的门户形象。商业服务功能近年来增加,商业的面积大大增加,商业的类型也丰富起来。为旅客提供住宿、就餐、购物等一条龙服务,是市场化要求。交通的立体化我国现代许多大型火车客运站已经发展为城市甚至一个地区的交通枢纽。地铁,轻轨,磁悬浮,公交车等多种交通运输工具增强了火车客运站的辐射作用。站内交通与城市交通实现无缝衔接,形成高效的立体交通枢纽。采用“公交化”、“机场化”的设计理念,立足现场,着眼未来。像北京南站(图1),上海虹桥站已经实现了零换乘,这为广大旅客提供了方便。内部空间一体化车站内部空间“一体化”也正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例如“民工潮”、“春运”和“黄金周”等,火车站总是大量人流的聚集地,购票与进出站时不得不通过“隔离”的方法将人群分配在不同的空间,因此多数大型车站的站台、候车室、广厅都因分离而缺乏交流,同时也造成了列车站布局形式的僵化。上海虹桥站的“列车公交化”理念,使得候车大厅与各候车室之间没有墙,空间大小随时可变,这同时也改变了车站建筑的内部空间模式。上海虹桥站错落而又互相交流的广厅,真的做到了动静结合,阳光可直达月台、地下;通过区与等候区的自然衔接,较好地做到了空间“一体化”,并且在良好的采光、通风保障下,也提高了车站流线的可辨识性和空间的开放性。

经济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交通方面的投入,我国的城市火车客运站不断的扩建或者新建。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经济水平的发展为我国的火车客运站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像上海虹桥站建设费用达150亿元人民币,广州南站投资130亿元人民币。据资料显示:2006-2010年,国家光是在武汉铁路枢纽建设上将投资400亿元,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有铁路建设的总和。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和新武汉火车站这三大火车站总投资超过40亿元。还有苏州火车站改造、新广州站、青岛火车站、深圳新火车站等,各地都在建“百年不落后”的新客站,新一代火车站占地面积都是大手笔,还有更多的新概念、新感觉。科技因素的影响近几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广泛运用于客运站的建设。客运站的公共空间无论从站房到站台,都与上世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柱风雨棚悬索结构技术,钢结构技术,实现了几万甚至十几万的空间规模。像南京站新站房建设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主体结构由18根后倾钢管混凝土柱为主要受力构件,大面积、大跨度的斜拉索轻钢屋盖体系,现代化的悬挂结构技术,通透的点式玻璃幕墙,自动监控消防水炮,远距离送风大温差设计分层空调系统,处处体现了现代科技与新型建筑的完美结合。人口因素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生活发展,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这就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春运现象。缓解乘车压力,改善候车环境成为铁路部门多年的难题。所以我国的许多火车客运站为了满足旅客的需要,即使是一个三线城市的火车客运站规模都很大。文化因素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许多城市建筑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火车客运站作为城市的门户,其设计理念更是追从历史文化。建筑无论从外部设计还是室内空间都彰显城市的历史文化。长沙新站的设计理念为最简洁的流线。“山水洲城”是长沙市的别称。长沙站设计将山峦的起伏曲线提炼为站房造型,将水的波浪提炼为站台雨棚的形式,形成“山”与“水”的曲线,互相映衬,协调统一,与周围的山水相呼应(图2)。北京南站外形为椭圆结构,远观似飞碟,其主要建筑材料为银色的金属铝板,中间设有3个层次,最高点40米,檐口高20米,设计灵感来源于天坛祈年殿。从南北两个方向看,中央主站房微微隆起,东西两侧各有两跨钢结构雨篷,酷似横向拉伸的祈年殿。设计融入了古典建筑“三重檐”的传统文化元素(图3)。

概念转变范文篇2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科内尔大学的一群教育研究者和哲学家开发了一种称为概念转变的理论。这种理论基于皮亚杰的不平衡和适应性调节的观点,以及托马斯库恩的科学进化论。根据库恩的观点,科学进化遵循的是一种稳定的范式。首先,一种占优势地位的科学范式——一种基本的认知、思考、评价和做事的方式——濒临危机,因为它没能解决或解释科学团队确定的重要问题。其次,就必须有一个有望解决这些问题的可供选择的范式。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就增加了“范式转变”的可能性或者新的思维框架的普遍接受性。

然而,研究者发现,如果只强调和采取逻辑和理性思维一~宾特里奇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冷酷的概念转变”,学生的已有概念非常难以改变。因为这种方法太过理性化,忽视了学习中的情感(如动机,价值观,兴趣)和社会成分,比如,没考虑到学习环境中其他的参与者(如教师和其他的学生),以及这些参与者是如何影响学习者的概念生态圈,并影响概念转变的。

社会建构主义者和认知学徒观也影响了概念转变理论,这些学习观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教师是促进概念转变的一个因素。因此,概念转变不再被认为是只受认知因素的影响。情感、社会和情境因素也能影响概念转变。在培养概念转变的教学或学习环境设计中,所有这些因素必须综合考虑。

二、概念转变的定义、形式和过程

概念转变大致可以定义为改变已有概念的学习,如信仰、观点或思维方式。概念转变一般包括两种形式:(1)丰富,即同化。新概念与原有概念之间基本是一致的,个体很容易理解新概念,并能很快地接纳。新概念补充了原有概念,使原有概念更加完善。这种形式主要通过积累的方式发生。(2)修订,即顺应。新概念与原有概念不一致,产生冲突,需要对原有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权衡,从而建立新的概念。这种转变不是细枝末节的变化,是从本质上对原有概念进行调整和改造。

概念转变是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当学习者碰到新旧概念之间不一致的情况时,就会产生一种认知冲突感。这需要学习者对两者进行分析和判断,思考各自的合理性、正确性,并最终对新旧概念做出权衡和调整,从而产生新的概念。

三、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和条件支持

一般来说,学习者的已有概念很难转变。因为学习者正是依赖这些既有概念来理解和看待他们周围的世界,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这些概念,而采取一种新思维方式。因此,仅仅呈现一种新的概念或告诉学习者他们的概念是不正确的,这并不能转变他们的概念。概念转变的教学需要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使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重新组织他们的知识。认知冲突策略,来源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在概念转变的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工具。这种策略需要创建一种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关于某个特定现象或主题的既存观点一目了然,然后直接质疑,为的是制造认知冲突或认知失衡。也就是说,学习者必须变得对他们目前的概念不满意,然后接受一种可理解的、似是而非的、有成效的选择性概念。概念转变的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揭示学生对某个特定主题或现象的先前概念;二是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帮助学生改变他们的概念框架。

波斯纳等通过研究发现,要实现概念转变,需具备四个条件:(1)对现有概念的质疑,即现有概念不能解释或解决眼前的问题,因此,学习者会重新思考现有概念。(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即学习者应对新概念建立整体一致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字面的理解,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概念是什么意思。(3)新概念的合理性,即新概念应能与个体所接受的其它概念相一致,如,与自己其它理论或知识、经验、直觉一致等。个体看到新概念的合理性,意味着他相信新概念的真实性。(4)新概念的有效性,即个体认为新概念能解决其它知识概念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并能展示出新的方向和新思想,具有启发意义。这意味着个体把新概念看作是解释、解决某问题的更好的途径。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之间密切相关,其严格程度逐级上升,对概念的理解是看到概念的合理性的前提,而看到概念的合理性又是意识到其有效性的前提。

四、概念转变教学模式

1.展现学习者的已有概念。概念转变教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新概念(学习)的建构,只能以既存的概念为基础”。即使已有知识(不管正确与否)允许我们随意看待世界,我们也不能对它毫不在意。因此,概念转变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对某个即将学习的主题或现象的观点。

2.提出并呈现问题。为了引出学习者的概念,教学必须从呈现问题开始。呈现的这个问题必须让学习者运用他们的已有概念来理解。呈现的问题可以是这两种:不知道结果或结果已经知道。在“不知道”的问题中,教师让学习者先预测结果,然后解释他们预测的结果。在“知道”的问题中,学习者不做预测,然而,他们必须解释这个事件。

3.要求学生描述或呈现他们的概念。学习者呈现他们观点的方式有很多。他们可以写下描述、画图表、创建物理模型、画概念地图、设计网页或者把这些方式随意组合,以表明他们对某个特定概念的理解。如果有电脑或合适的软件,学习者还可以用别的呈现方式(用DPT或其他的软件),创建模型或模拟,或者创建概念地图。不管使用何种方法,这一步的目的就是帮助学习者认识并开始澄清他们自身的观点和理解。一旦学习者的概念弄清楚以后,教师就可以把它作为下一步教学的基础。

4.讨论并评价已有概念。这一步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澄清并修正自身的原有概念。如果这是教师的第一个概念转变学习活动,最好晚一点开始。在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互相评价别人的概念之前,教师可以先示范一下这个评价过程。开始,教师请多个学习者进行陈述(概念)。陈述完毕后,教师引导同学逐个评估每个观点的可理解性、合理性和成效性。努斯鲍姆和诺维克认为,教师应该接受所有的观点,不要进行价值判断。教师还应提到每个观点的学生名字,在全班讨论之后,持不同观点的学生组成~组,互相评价观点。每个小组都要选出一个观点(或者通过评价修改后的不同观点),提出选择的基本原理,并把这个原理展现在全班同学面前。允许学习者对自认为最好的观点进行投票,并加以解释,可以增强学习动机。

5.制造概念冲突。学习者通过向其他同学陈述自身的观点,并得到同学的评价,开始意识到他们自己的观点。学习者变得不满意于自身的观点,观点冲突开始建立。认识到他们观点的不足之后,学习者也更易于改变原有观点。要制造更大的冲突,教师就要创造差异性事件。这个差异性事件是学习者用目前的观点无法解释的现象或事件,但用本次教学主题中的观点却可以解释。在这点上,如果没有学生持“正确”观点,教师就应该建议用前一个班某个学生提出的观点。如果在观点转变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还不知道学生对某个主题或现象的正确与不正确观点,就不宜提前设置差异性事件。在这些案例当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提出决定哪个学生的观点能最好地解释“现存问题”的方法。如果这个科目是科学,学生应该提出一些实验。教师也可以呈现与学生现有观点相冲突的不规则数据,来创建差异性事件。

6.鼓励认知调适。学生应该有对自身概念和目标理论问的不同进行反思和顺应的时间。教师应该把反思活动整合到课程当中,以促进认知协调或重构学生的先前概念。

7.创设合作性学习环境。一个合作性的学习环境对成功的概念转变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必须有机会讨论,学生在分享观点、思考和评价其他观点时必须有安全感。这种“安全因素”在教师运用上述认知冲突策略时尤为重要。一项研究表明,低成就感的学生会丧失自信,把冲突看成是另一种失败。

要成功实施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教师和学生在建构主义学习和小组合作性学习方面应当有些体验。习惯了教师传授式教学(如直接教学)的学生在参加讨论活动时动机就会弱一点。教师必须能熟练掌控班级小组,充当帮促者的角色。

五、总结

概念转变教学并不是个简单的过程。它比传统的机械教学法要费时得多,需要一个支持性的课堂环境,要让学生在表达和讨论观点时感到自信。概念转变教学还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帮促技巧,以及对某个主题或现象有着深入的理解。概念转变教学会使学生对概念理解得更深。对概念的不断评价和阐述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元概念意识,也就是说,他们知道概念是如何发展的。

概念转变范文篇3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科内尔大学的一群教育研究者和哲学家开发了一种称为概念转变的理论。这种理论基于皮亚杰的不平衡和适应性调节的观点,以及托马斯库恩的科学进化论。根据库恩的观点,科学进化遵循的是一种稳定的范式。首先,一种占优势地位的科学范式——一种基本的认知、思考、评价和做事的方式——濒临危机,因为它没能解决或解释科学团队确定的重要问题。其次,就必须有一个有望解决这些问题的可供选择的范式。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就增加了“范式转变”的可能性或者新的思维框架的普遍接受性。

然而,研究者发现,如果只强调和采取逻辑和理性思维一~宾特里奇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冷酷的概念转变”,学生的已有概念非常难以改变。因为这种方法太过理性化,忽视了学习中的情感(如动机,价值观,兴趣)和社会成分,比如,没考虑到学习环境中其他的参与者(如教师和其他的学生),以及这些参与者是如何影响学习者的概念生态圈,并影响概念转变的。

社会建构主义者和认知学徒观也影响了概念转变理论,这些学习观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教师是促进概念转变的一个因素。因此,概念转变不再被认为是只受认知因素的影响。情感、社会和情境因素也能影响概念转变。在培养概念转变的教学或学习环境设计中,所有这些因素必须综合考虑。

二、概念转变的定义、形式和过程

概念转变大致可以定义为改变已有概念的学习,如信仰、观点或思维方式。概念转变一般包括两种形式:(1)丰富,即同化。新概念与原有概念之间基本是一致的,个体很容易理解新概念,并能很快地接纳。新概念补充了原有概念,使原有概念更加完善。这种形式主要通过积累的方式发生。(2)修订,即顺应。新概念与原有概念不一致,产生冲突,需要对原有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权衡,从而建立新的概念。这种转变不是细枝末节的变化,是从本质上对原有概念进行调整和改造。

概念转变是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当学习者碰到新旧概念之间不一致的情况时,就会产生一种认知冲突感。这需要学习者对两者进行分析和判断,思考各自的合理性、正确性,并最终对新旧概念做出权衡和调整,从而产生新的概念。

三、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和条件支持

一般来说,学习者的已有概念很难转变。因为学习者正是依赖这些既有概念来理解和看待他们周围的世界,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这些概念,而采取一种新思维方式。因此,仅仅呈现一种新的概念或告诉学习者他们的概念是不正确的,这并不能转变他们的概念。概念转变的教学需要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使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重新组织他们的知识。认知冲突策略,来源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在概念转变的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工具。这种策略需要创建一种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关于某个特定现象或主题的既存观点一目了然,然后直接质疑,为的是制造认知冲突或认知失衡。也就是说,学习者必须变得对他们目前的概念不满意,然后接受一种可理解的、似是而非的、有成效的选择性概念。概念转变的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揭示学生对某个特定主题或现象的先前概念;二是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帮助学生改变他们的概念框架。

波斯纳等通过研究发现,要实现概念转变,需具备四个条件:(1)对现有概念的质疑,即现有概念不能解释或解决眼前的问题,因此,学习者会重新思考现有概念。(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即学习者应对新概念建立整体一致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字面的理解,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概念是什么意思。(3)新概念的合理性,即新概念应能与个体所接受的其它概念相一致,如,与自己其它理论或知识、经验、直觉一致等。个体看到新概念的合理性,意味着他相信新概念的真实性。(4)新概念的有效性,即个体认为新概念能解决其它知识概念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并能展示出新的方向和新思想,具有启发意义。这意味着个体把新概念看作是解释、解决某问题的更好的途径。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有效性之间密切相关,其严格程度逐级上升,对概念的理解是看到概念的合理性的前提,而看到概念的合理性又是意识到其有效性的前提。

四、概念转变教学模式

1.展现学习者的已有概念。概念转变教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新概念(学习)的建构,只能以既存的概念为基础”。即使已有知识(不管正确与否)允许我们随意看待世界,我们也不能对它毫不在意。因此,概念转变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对某个即将学习的主题或现象的观点。

2.提出并呈现问题。为了引出学习者的概念,教学必须从呈现问题开始。呈现的这个问题必须让学习者运用他们的已有概念来理解。呈现的问题可以是这两种:不知道结果或结果已经知道。在“不知道”的问题中,教师让学习者先预测结果,然后解释他们预测的结果。在“知道”的问题中,学习者不做预测,然而,他们必须解释这个事件。

3.要求学生描述或呈现他们的概念。学习者呈现他们观点的方式有很多。他们可以写下描述、画图表、创建物理模型、画概念地图、设计网页或者把这些方式随意组合,以表明他们对某个特定概念的理解。如果有电脑或合适的软件,学习者还可以用别的呈现方式(用DPT或其他的软件),创建模型或模拟,或者创建概念地图。不管使用何种方法,这一步的目的就是帮助学习者认识并开始澄清他们自身的观点和理解。一旦学习者的概念弄清楚以后,教师就可以把它作为下一步教学的基础。

4.讨论并评价已有概念。这一步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澄清并修正自身的原有概念。如果这是教师的第一个概念转变学习活动,最好晚一点开始。在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互相评价别人的概念之前,教师可以先示范一下这个评价过程。开始,教师请多个学习者进行陈述(概念)。陈述完毕后,教师引导同学逐个评估每个观点的可理解性、合理性和成效性。努斯鲍姆和诺维克认为,教师应该接受所有的观点,不要进行价值判断。教师还应提到每个观点的学生名字,在全班讨论之后,持不同观点的学生组成~组,互相评价观点。每个小组都要选出一个观点(或者通过评价修改后的不同观点),提出选择的基本原理,并把这个原理展现在全班同学面前。允许学习者对自认为最好的观点进行投票,并加以解释,可以增强学习动机。

5.制造概念冲突。学习者通过向其他同学陈述自身的观点,并得到同学的评价,开始意识到他们自己的观点。学习者变得不满意于自身的观点,观点冲突开始建立。认识到他们观点的不足之后,学习者也更易于改变原有观点。要制造更大的冲突,教师就要创造差异性事件。这个差异性事件是学习者用目前的观点无法解释的现象或事件,但用本次教学主题中的观点却可以解释。在这点上,如果没有学生持“正确”观点,教师就应该建议用前一个班某个学生提出的观点。如果在观点转变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还不知道学生对某个主题或现象的正确与不正确观点,就不宜提前设置差异性事件。在这些案例当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提出决定哪个学生的观点能最好地解释“现存问题”的方法。如果这个科目是科学,学生应该提出一些实验。教师也可以呈现与学生现有观点相冲突的不规则数据,来创建差异性事件。

6.鼓励认知调适。学生应该有对自身概念和目标理论问的不同进行反思和顺应的时间。教师应该把反思活动整合到课程当中,以促进认知协调或重构学生的先前概念。

7.创设合作性学习环境。一个合作性的学习环境对成功的概念转变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必须有机会讨论,学生在分享观点、思考和评价其他观点时必须有安全感。这种“安全因素”在教师运用上述认知冲突策略时尤为重要。一项研究表明,低成就感的学生会丧失自信,把冲突看成是另一种失败。

要成功实施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教师和学生在建构主义学习和小组合作性学习方面应当有些体验。习惯了教师传授式教学(如直接教学)的学生在参加讨论活动时动机就会弱一点。教师必须能熟练掌控班级小组,充当帮促者的角色。

概念转变范文篇4

关键词:初中教学;科学教学;迷思概念

初中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前,受到生活中细微末节的影响,拥有一些现象的观察和体验,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身的认知水平,并逐渐形成一种概念,这些概念就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有很多概念缺失,以至于同客观事物存在背离现象,出现错误的概念。这些概念在学生头脑中长久存在,同科学概念存在明显的差异,被称之为迷思概念。迷思概念并不能深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只能表露出事物的表面现象,同科学理论严重背离,阻碍学生深入感悟科学概念。由此看来,加强对学生迷思概念转变策略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学生迷思概念成因

1.1日常生活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中包括物理、地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同人们日常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初中生自身特性,年龄较小,身心不成熟,看待很多事情都是凭借自身经验和感性得出最终结论。诸如,学生认为燃烧只能通过火来点燃,金属物体不能燃烧等,还有很多初中生认为月亮只能在晚上看到,高温物体内含有的热量较多,这些迷思概念在初中生头脑中普遍存在,甚至有很多学生认为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导致的。与此同时,由于生活习惯产生的迷思,我在心里想的会被错误认知为心脏的功能,出现心脑功能混淆,这种现象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公认的道理,认为思考是经由心脏得出的,但是这种认知同样是错误的。

1.2个体认知方式:学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凭借自身的喜好来看待,这种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人们心中,同时也是人们在探寻事物发展规律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初中学生自身年龄较小,认识水平偏低,经验较少,思维方式不健全,很多并非是事物的属性归结为事物本质属性。诸如,学生会将鲸鱼当做鱼类,因为名称中有鱼;蝙蝠看做是鸟类,因为有翅膀会飞;学生会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因为用脚踢一下球,球会向前运动,不踢球,球就不动。正是这种个体认知方式的局限,总是凭借自身总结的经验去看待事物[1],造成迷思概念的产生。

1.3教师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市场采用强制性知识灌输方式,无论学生能否完全消化,都采用这种强迫性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知识吸收不充分,对科学认知存在局限。诸如,在讲解酸雨的概念时,很多中学生认为酸雨就是酸性的雨水,实际上由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会使雨水的pH值小于7,只有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才能被称之为酸雨。教师在讲解某些科学道理过程中,过于侧重章节中重点知识的作用,忽视这部分知识在整个学科中所占据的地位,概念讲解的片面,最终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迷思概念,阻碍学生科学认知水平提升。

2迷思概念转变策略

2.1运用科学方法探查学生迷思概念:转变学生头脑中迷思概念的方法有很多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由于学生自身年龄较小,所以应采用更为柔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接受。通过访谈法来转变迷思概念,例如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方面进行探究,很多初中生认为光合作用只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才能进行,夜晚在灯光的照射下不能进行,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植物在无光的环境中就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这些迷思概念并不是在书本中学到的,而是通过相关概念的讲解凭借自身认知和经验分析得出,通过这种访谈法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为后续科学学习奠定基础[2]。

2.2营造教学情境:学生基于头脑原有认知结构来看待新鲜事物,如果同自身原有经验进行整合,那么很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完善知识结构。如果新知识同原有认知和经验存在矛盾冲突,那么需要理顺认知结构,才能逐渐接受新知识,而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且漫长的,教师如果缺少合理有效的策略,那么很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将原有构建的知识结构淡忘。所以,对于学生迷思概念的转变需要建立在原有学生知识结构上,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3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互相转变迷思概念,这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非被动的听教师知识讲解,而是主动的参与其中,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3]。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重建知识结构。

3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生由于自身年龄较小,认识水平存在局限,知识结构仍然需要不断完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科学概念容易出现认知错误现象,从而形成迷思概念。迷思想象的出现受到教师教学方法、个体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就此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消除迷思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奠定未来发展基础。

作者:李洪燕 单位:杭州启正中学

参考文献:

[1]姜旭英.科学教学概念转变策略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概念转变范文篇5

关键词化学前概念相异构想教学策略

前科学概念(前概念)亦称为日常概念,指“未经专门教学,在同其他人进行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中掌握的概念,其内涵受狭隘的知识范围限制,往往被不适当地扩大或缩小”。学生正式学习某一学科前形成的前概念,有些与科学概念一致,有些与科学概念不相一致,这些偏离或背离科学概念的观点与看法即为“相异构想”。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正式学习化学前已形成大量的相异构想,这些相异构想经正规化学学习后,一部分可以转变,还有一部分难以转化,并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因此,发现并采用一定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转变这些相异构想,一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在探析初二学生化学前概念中相异构想成因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因素,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研究,提出了促进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策略。

1相异构想形成特点及影响相异构想转变的因素

笔者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的清晰度,日常生活经验丰富的程度,媒体信息的科学性等因素对学生化学相异构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且由于思维方法不当,日常生活经验不足等原因,在信息的接收与内化过程中,学生的化学相异构想表现出简单枚举,错误推理,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思维定势,缺少辨证思维等形成特点。这些特点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认识风格,学习兴趣与动机,教师教学方式,班级学习氛围等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制约主体相异构想的转变。

如元认知水平较高,学习兴趣浓厚,思维灵活,学习较扎实的学生,能主动将已有的知识与科学概念相比较,找出差异,正确定位科学概念,并有意寻找一些方法主动监控,调节自身认知过程;在已有观念不能解释新现象和解决新问题时,这些学生较易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为相异构想的转变提供更多机会与空间。而元认知水平较低或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不踏实的学生,虽然有时能很快接受新概念,但由于仅仅凭外部信息和类似“这是科学的,我应该记住此概念”的潜意识自我强化做出判定,缺少深入有效的证明,因此一段时间后,有些学生记住的仍是自己的最初概念;这些学生发现自己认知错误的可能性较小,纠正相异构想的意识较低,相对前者相异构想较难转变。又如,在科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学生已有的非科学观念,未采取适当方式引起学生对原有错误观点的不满,或未提供比学生原有的观点更为合适,包摄性更强的学习材料,也会影响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

相对来说,学生通过观察或亲身经历并经抽象逻辑思维而形成的相异构想较难改变。如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情景中确实多次观察到“纸张,木柴等物质燃烧需要点燃”,“物质燃烧时有火”的现象等,因而学习化学前有37.0%的学生认为“燃烧需要用火去点燃”“燃烧离不开火”,既使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后,仍有24.7%的学生持有这些观点;又如“金,银不会锈蚀”,“金属不能燃烧”等,均表现出较低的转化率。而学生因缺乏辨证思维形成的片面认识,或由于知识经验不足形成的相异构想,较易随辨证思维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而转变,如“化学物质是有害的,有毒的”,“空气中主要是氧气,二氧化碳”,“水能变油”等相异构想,表现出较高的转化率。

2促进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策略

2.1引发学生形成认知冲突

学习时学生是基于原有认知结构理解新知识的,当运用已有经验不能解释新情景时,便引发认知冲突。根据波斯纳等人提出的观念改变模型,让学习者对当前的概念产生不满是促进学生观念转变的重要有效条件。为此,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对已有观念产生怀疑与不满,是转变相异构想的首要步骤。

(1)通过合作与讨论引发认知冲突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与他人(同学或老师)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或合作,在讨论或合作中,当学生发现他人观点与自己不同,且比自己的观点更适合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观念提出怀疑,产生认知冲突和求知心理,此时,学生较易接受新的,正确的科学观念。丹瑟里恩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比单独学习时多得多,且合作学习有助于克服错误观念,能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通过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看到事物的其他方面,从而形成对事物更加丰富的了解。

(2)通过揭示差异产生认知冲突

当学生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被老师宣布为“错误”时,易引起认识和情感的强烈反差,促使学生找出原有观点错误的原因。如针对学生“金属不能燃烧”的错误观点,教师可以在讲授金属有关特性或铁丝与镁条的燃烧时,呈现出错误观念,并给予纠正,再与学生讨论,总结出正确的观念与解释。

教学中教师也可直接呈现出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观点的情景(绿色植物通过什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又通过什么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新信息有关的相异构想(如分不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等),然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解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蒸腾现象的区别与联系。该方法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清晰的理解概念间的关系。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设置与学生相异构想产生冲突的问题情景,可以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观念,反思自身观点与科学观点之间的差异,激发探究求知的热情。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能产生与学生原有观点相矛盾的化学实验暴露学生的错误认识,引发认知冲突。例如,可将“在透明玻璃装置中点燃一只蜡烛,并盖上玻盖”与“用聚光镜将阳光聚焦到一章纸上,确保一段时间以上”的实验对比,让学生分析2个实验的异同点,分析燃烧所需的条件,并在交流讨论中让学生发现并转变“燃烧肯定要点燃”,“物质燃烧需要火”等的相异构想。又如教师可通过“水果电池使音乐卡片发出声音”的实验,激发学生思考电能的来源,通过食物情景促进学生转变“电池中的电是通过外界充进去的”、“电池本身带电”等相异构想。

历史上一些科学家或化学家用于打破传统束缚、不懈追求科学真理的资料也可用与创设问题情景。如通过从古代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空气是一种元素,到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是一种物质,再经伽里略通过实验测知空气的重量,至舍勒、拉瓦锡等发现空气中的氧和其他成分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空气组成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将这些观点与自己的原有认识进行对比(如有些学生认为空气没有质量、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找出自己与科学家之间的认识差异,促进相异构想的转变。

2.2促进学生的认知顺应

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如何促进学生的认知顺应是转变相异构想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为此,笔者根据学生形成相异构想的特点,提出了以下促进学生认知顺应的策略。

(1)通过“对话”促进顺应

对话策略是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内容为主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的方法。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认真聆听他人的观点,并时刻检验自己与他人观点的正误。例如以“二氧化碳的功与过”为主题,让学生各抒己见,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常见性质与“可灭火、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作气肥”等用途,也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危害,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完善和转变头脑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对人类有害无利”,“二氧化碳是有毒气体”、“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后,空气质量会变好”等一些非科学认识。

(2)加强方法渗透促进顺应

笔者的前期研究表明,许多相异构想的形成是因为学生缺乏一定的科学方法而导致。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内涵与适用范围,有助于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如使学生知道简单枚举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所得结论并不一定可靠,需经过实践的检验;进行推理时,推理前提的正确性,是保证推理结果正确与否的必要条件之一;用类比方法解释新事物与新问题时,应确保两类研究对象在某些属性或特征上的真实相似,且相似属性与类推属性必须有本质的甚至必然的联系,才能使推论结果具有一定的真确性;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是获得更多信息的科学观察方法。

(3)引导主动调控加强顺应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呈正关系。同样,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也需要学生去反思已有认识、调整已有思维方式,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监控,促进认知顺应地完成。

确立学习目标是学生形成自我监控的重要方面。教师可指导学生认识具体的学习目标,理解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并在教师引导下根据目标要求检查自己的学习结果,从而引发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教师可以通过正误实验的设计,引导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去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一知识的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提问单,如“看到此概念我想到了什么?”、“我的想法与老师所讲的概念有什么异同点?”等,使学生不断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状态进行总结和调整,在自我监控下使自己真正参与相异构想的转变;也可以通过化学日记等方法,将学生关于此知识的已有错误观点与科学观念联系起来,促进相异构想的转变。

2.3促进学生及时反馈

概念转变范文篇6

【关键词】概念隐喻抽象概念具体体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6-0115-02

【Abstract】ThispaperfirstintroducestheConceptualMetaphorTheorywhichintendstorevealthatitisapowerfulcognitivetool.Then,theauthorlistssixcommonconceptualmetaphors,expectingtofacilitatebothEnglishlearningandteaching.

【Keywords】ConceptualmetaphorAbstractconceptionConcreterepresentation

一、引言

传统上,隐喻被看成是特殊的修辞格,只是文学家、修辞学家的事,然而认知语言学家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对Ungerer和Schmid而言,隐喻是从“始发模型”(sourcemodel)向“目的模型”(targetmodel)的映射。Lakoff和Johnson也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性的,它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他们还认为,隐喻的核心特征是它不是个别语言表达及其含义的特征,而是整个概念域之间隐喻关系的映射。总之,认知语言学家把隐喻看成是对意义进行识解的结果,它是一种强有力的认知工具。

美国心理学教授DavidCarroll从非字面意义的理解对隐喻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隐喻主要是用来表达那些难以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概念隐喻理论主要来源于Reddy1979年发表的著名论文“TheConduitMetaphor”。对Reddy而言,隐喻在思维中,而不是在语言中。概念隐喻理论提出概念隐喻和隐喻语言是不同的,前者是原领域和目标域间的系统性映射(mapping),后者是概念隐喻的具体体现。例如:

1.Yourargumentdoesn’thavemuchcontent.

2.Yourargumenthasholesinit.

3.I’mtiredofyouremptyargument.

4.Yourargumentwon’tholdwater.

5.Hisargumentwaswatertight.(无懈可击的)

上面每个句子都是隐喻句,但是所有句子都来源于一个概念隐喻:Anargumentisacontainer.(争论是容器),以上例句都是这个概念隐喻在语言上的具体体现。

二、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经验是可以重构的,而概念隐喻往往是经验重构的手段。隐喻是指意义的转变,即一个词项的意义转变为另外的意义。而概念隐喻中意义的转变是指一种成分的意义转变成另一种成分的意义。如marrying(结婚)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品质married(已婚的)或物marriage(婚姻)。一般来说,通过概念隐喻进行意义的转变的部分原因在于能够拓宽意义空间。比如marrying这个过程意义可以转变为另一个过程意义,如,marryingtoforget(结婚为了忘记),或者把过程意义转变为品质意义,如,marryingwell(嫁得很好)。但是用marriage这个词却可以把过程或过程中的品质重构成物体,如,anextremelyshortmarriagetosomeoneelse(一段和另一个人的极其短暂的婚姻)。这样的话,概念隐喻的手段可以重构我们的包涵各种关系的现实经验,可以帮助作者概括社会历程、描写、分类及对它们作出评价从而对语言学习者有重要启示。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是两个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概念映射,它基于人们的基本经验,其实质是概念性的(conceptual)、自发的、无意识的认知过程,是一种认知工具和思维方式(Ungerer&Schmid,1996)。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人的概念系统是隐喻性的,而概念隐喻是通过语言隐喻体现出来的。在概念隐喻“Anargumentisacontainer.”中,争论并不是容器,但它通过隐喻被概念化成像容器一样的事物:可以完好无损,密封性好,也可以是有漏洞的,甚至可以是空的或充实的等等。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使用的六大基本英语概念隐喻

长期以来,人们在英语学习及教学中仅仅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而忽视了从认知的角度分析隐喻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概念系统。这一弊端就造成了英语学习者缺乏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这对英语学习者掌握地道英语造成了障碍。接下来将介绍几种基本英语概念隐喻,期待能对我们的英语学习或教学有所启示。

1.Timeismoney(时间是金钱)

英语学习者的书面或口头表达中通常会用到结构“spendtime(in)doingsomething”,学生或教师对这个表达一般都不会意识到这个表达实际上是蕴涵在一个基本的概念隐喻TIMEISMONEY中的。由于受TIMEISMONEY概念隐喻的影响和制约,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用来表达钱方面的词,如:waste,give,spend,runoutof,worth,save,cost等都被广泛地运用于对time一词或有关词汇的描绘。知道了这个大的概念隐喻,我们对以下英语句子的理解就透彻多了。

(1)You’rewastingmytime.(你在浪费我的时间。)

(2)Wearerunningoutoftime.(我们快没时间了。)

(3)I’veinvestedalotoftime.(我投入了很多时间。)

(4)Itcostmethreemonthstodothis.(做这事花了我三个月的时间。)

由此可见,英语对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描述通过可感知的金钱具体化了。

2.Peopleareplants(人是植物)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unit5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句子“Aromancewasbudding.”(浪漫的爱情之花就要绽开。)在学习概念隐喻之前,我没有深层次地认识到这里出现了概念隐喻PEOPLEAREPLANTS。这个概念隐喻说明人像植物一样会经历生、老、病、死。如例句,Agewitheredher.(岁月让她出了老相),说明人会像植物一样枯萎老去。再如,Heisagreenhand.(他没有经验,是个新手。)这句话说明他在某方面还年轻,就像植物没长成熟一样。像这样把用于源域(plants)的词用到目的域(people)的英语表达有很多,以下将列举数例仅供大家更多地了解概念隐喻Peopleareplants。

(1)Foolsgrowwithoutwatering.(朽木不可雕。)

(2)AccordingtoJones,hisclassroomisfullofbuddinggeniuses.(据琼斯说,他班上全是小天才。)

(3)Ifyoudesirepeace,cultivatejustice.(如果想得到和平,就得匡扶正义。)

(4)AfterDonald’swifedied,hedecidedtopulluprootsandgotolivenearhisdaughterinScotland.(自从妻子死后,唐纳德决定离开原籍搬往苏格兰离他女儿近些的地方。)

3.Theoriesarebuildings(理论是建筑物)

我们知道,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见如下英语表达:

(1)Weneedtobuttressthetheorywithsolidargument.(我们要用有力的论据支持这个理论。)

(2)Thefoundationofthetheoryisshaky.(这个理论的基础动摇了。)

在上面的两个例句中,buttress(扶壁),solid(坚实的),foundation(地基),shaky(不稳固的)本来是用以描写“建筑物”的,但是却被用于描写“理论”。因此,这里就出现了概念隐喻Theoriesarebuildings。

建筑物自古以来主要供人们居住和工作所用,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所以人们自然地会把更多的事物的理解基于建筑物之上,比如,人们还会把争论、健康等通过建筑物来理解,如:

(1)Theargumentcollapsed.(论据“坍塌”了。)

(2)Ifyouworktoohard,yourhealthmaycollapse.(如果你工作太累的话,你可能病倒。)

4.Lifeisajourney(人生是旅行)

日常英语中通常有以下表达:

(1)Givethechildrenagoodstartinlife.(给孩子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

(2)Hercareerisatastandstill.(她的事业停滞不前了。)

(3)Areyouatthecrossroadsinyourlife?(你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吗?)

我们分析一下这些例句,就知道它们是概念隐喻LIFEISAJOURNEY的具体语言表现。在这个概念隐喻中,JOURNEY(旅行)这一形象具体的事物能帮助人们理解和体验LIFE(人生)这一抽象概念。我们可用以下图式简单分析:

源域目标域

旅程→人生

旅行者→人

起点→出生

美景→成功

困境→失败

目的地→死亡

由此可见,人们通常会用具体的旅行经验去理解抽象的人生从而形成人们常见的概念隐喻:Lifeisajourney.

5.Allthingsaremen(万物均可看作人)

英语表达“1980sawgreatchangesinGuangzhou.”(1980年广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属于隐喻表达法。此句用年份作为“感觉者”,赋予时间感官,这种表达有些“变异”的味道,但是当我们把它看作是概念隐喻ALLTHINGSAREMEN的具体语言表达时,我们就不会感到难以理解了。其实这个极具概括力的概念隐喻就相当于英汉语中的拟人(personification),这种隐喻手段往往将人的各种属性映射到事物上,使之人格化。以下将列举一些基于概念隐喻ALLTHINGSAREMEN的英语表达,希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类隐喻。

(1)InOctoberlastyear,HongKongwasundertheattackofanimmensefinancialturmoil.(去年十月,香港受到特大的金融风暴冲击。)

(2)Aliegoeslalfwayaroundtheworldbeforetruthhastimetogetitstrouserson.(真相还来不及穿上裤子,谎言便已经走遍了大半世界。)

(3)Justasclothescanmaketheman,officebuildingsoftenspeakvolumesforacompany.(正如人靠衣装一样,办公大厦也往往能说明一家公司的个性。)

6.Ideasarefood(思想是食物)

食物是人们摄入体内用来维持生命的,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这样,我们常见到用食物的特征来描述思想就不奇怪了。欣赏以下列举的有关概念隐喻IDEASAREFOOD的英语表达。

(1)Wewishhewouldnottakeourtimeatmeetingstoofferhishalf-bakedideas.(我们但愿他不要在会上提出他那不成熟的意见,花费我们的时间。)

(2)Hedigestedeverythinginthebook.(他领会了书中的一切。)

(3)Youcan’tswallowtheideainthatbookovernight.(你不能一个晚上囫囵吞枣式地读完那本书。)

(4)Someteacherstendtospoon-feedtheirstudents.(有些教师往往填鸭式地教育他们的学生。)

由此可见,以上所有例子都是把有关FOOD概念域的知识或经验映射到概念域IDEA上的,这就说明学习概念隐喻表达可以熟悉两大概念域的相似性,可以加深对目标域的理解。

四、结语

Lakoff(1993)认为:概念隐喻是从日常表达式中归纳出来具有典型性的认知机制,可反映客观事物,尤其是反映一些抽象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在日常生活中数量相当大,致使人们无法意识到它的存在。概念隐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有其独特的系统性和一致性。为了不造成英语学习者用汉语的概念结构思维,而是用英语的形式结构说话,本文因此特别强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介绍英语概念隐喻知识帮助英语学习者用英语思维方式去习得地道英语。

参考文献

1F.UngererandH.J.Schmid.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9

2GeoffreyRichardThompson.IntroducingFunctional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7

3J.R.MARTINandDAVIDROSE.WorkingwithDiscourse[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DavidW.Carroll.PsychologyofLanguag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8

5游红玉.语法隐喻与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111~113

6蒋冰清.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拟人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4~336

概念转变范文篇7

关键词化学前概念相异构想教学策略

前科学概念(前概念)亦称为日常概念,指“未经专门教学,在同其他人进行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中掌握的概念,其内涵受狭隘的知识范围限制,往往被不适当地扩大或缩小”。学生正式学习某一学科前形成的前概念,有些与科学概念一致,有些与科学概念不相一致,这些偏离或背离科学概念的观点与看法即为“相异构想”。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正式学习化学前已形成大量的相异构想,这些相异构想经正规化学学习后,一部分可以转变,还有一部分难以转化,并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因此,发现并采用一定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转变这些相异构想,一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在探析初二学生化学前概念中相异构想成因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因素,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研究,提出了促进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策略。

1相异构想形成特点及影响相异构想转变的因素

笔者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的清晰度,日常生活经验丰富的程度,媒体信息的科学性等因素对学生化学相异构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且由于思维方法不当,日常生活经验不足等原因,在信息的接收与内化过程中,学生的化学相异构想表现出简单枚举,错误推理,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思维定势,缺少辨证思维等形成特点。这些特点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认识风格,学习兴趣与动机,教师教学方式,班级学习氛围等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制约主体相异构想的转变。

如元认知水平较高,学习兴趣浓厚,思维灵活,学习较扎实的学生,能主动将已有的知识与科学概念相比较,找出差异,正确定位科学概念,并有意寻找一些方法主动监控,调节自身认知过程;在已有观念不能解释新现象和解决新问题时,这些学生较易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为相异构想的转变提供更多机会与空间。而元认知水平较低或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不踏实的学生,虽然有时能很快接受新概念,但由于仅仅凭外部信息和类似“这是科学的,我应该记住此概念”的潜意识自我强化做出判定,缺少深入有效的证明,因此一段时间后,有些学生记住的仍是自己的最初概念;这些学生发现自己认知错误的可能性较小,纠正相异构想的意识较低,相对前者相异构想较难转变。又如,在科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学生已有的非科学观念,未采取适当方式引起学生对原有错误观点的不满,或未提供比学生原有的观点更为合适,包摄性更强的学习材料,也会影响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

相对来说,学生通过观察或亲身经历并经抽象逻辑思维而形成的相异构想较难改变。如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情景中确实多次观察到“纸张,木柴等物质燃烧需要点燃”,“物质燃烧时有火”的现象等,因而学习化学前有37.0%的学生认为“燃烧需要用火去点燃”“燃烧离不开火”,既使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后,仍有24.7%的学生持有这些观点;又如“金,银不会锈蚀”,“金属不能燃烧”等,均表现出较低的转化率。而学生因缺乏辨证思维形成的片面认识,或由于知识经验不足形成的相异构想,较易随辨证思维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而转变,如“化学物质是有害的,有毒的”,“空气中主要是氧气,二氧化碳”,“水能变油”等相异构想,表现出较高的转化率。

2促进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策略

2.1引发学生形成认知冲突

学习时学生是基于原有认知结构理解新知识的,当运用已有经验不能解释新情景时,便引发认知冲突。根据波斯纳等人提出的观念改变模型,让学习者对当前的概念产生不满是促进学生观念转变的重要有效条件。为此,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对已有观念产生怀疑与不满,是转变相异构想的首要步骤。

(1)通过合作与讨论引发认知冲突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与他人(同学或老师)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或合作,在讨论或合作中,当学生发现他人观点与自己不同,且比自己的观点更适合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观念提出怀疑,产生认知冲突和求知心理,此时,学生较易接受新的,正确的科学观念。丹瑟里恩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比单独学习时多得多,且合作学习有助于克服错误观念,能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通过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看到事物的其他方面,从而形成对事物更加丰富的了解。

(2)通过揭示差异产生认知冲突

当学生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被老师宣布为“错误”时,易引起认识和情感的强烈反差,促使学生找出原有观点错误的原因。如针对学生“金属不能燃烧”的错误观点,教师可以在讲授金属有关特性或铁丝与镁条的燃烧时,呈现出错误观念,并给予纠正,再与学生讨论,总结出正确的观念与解释。

教学中教师也可直接呈现出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观点的情景(绿色植物通过什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又通过什么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新信息有关的相异构想(如分不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等),然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解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蒸腾现象的区别与联系。该方法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清晰的理解概念间的关系。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设置与学生相异构想产生冲突的问题情景,可以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观念,反思自身观点与科学观点之间的差异,激发探究求知的热情。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能产生与学生原有观点相矛盾的化学实验暴露学生的错误认识,引发认知冲突。例如,可将“在透明玻璃装置中点燃一只蜡烛,并盖上玻盖”与“用聚光镜将阳光聚焦到一章纸上,确保一段时间以上”的实验对比,让学生分析2个实验的异同点,分析燃烧所需的条件,并在交流讨论中让学生发现并转变“燃烧肯定要点燃”,“物质燃烧需要火”等的相异构想。又如教师可通过“水果电池使音乐卡片发出声音”的实验,激发学生思考电能的来源,通过食物情景促进学生转变“电池中的电是通过外界充进去的”、“电池本身带电”等相异构想。

历史上一些科学家或化学家用于打破传统束缚、不懈追求科学真理的资料也可用与创设问题情景。如通过从古代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空气是一种元素,到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是一种物质,再经伽里略通过实验测知空气的重量,至舍勒、拉瓦锡等发现空气中的氧和其他成分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空气组成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将这些观点与自己的原有认识进行对比(如有些学生认为空气没有质量、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找出自己与科学家之间的认识差异,促进相异构想的转变。

2.2促进学生的认知顺应

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如何促进学生的认知顺应是转变相异构想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为此,笔者根据学生形成相异构想的特点,提出了以下促进学生认知顺应的策略。

(1)通过“对话”促进顺应

对话策略是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内容为主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的方法。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认真聆听他人的观点,并时刻检验自己与他人观点的正误。例如以“二氧化碳的功与过”为主题,让学生各抒己见,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常见性质与“可灭火、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作气肥”等用途,也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危害,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完善和转变头脑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对人类有害无利”,“二氧化碳是有毒气体”、“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后,空气质量会变好”等一些非科学认识。

(2)加强方法渗透促进顺应

笔者的前期研究表明,许多相异构想的形成是因为学生缺乏一定的科学方法而导致。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内涵与适用范围,有助于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如使学生知道简单枚举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所得结论并不一定可靠,需经过实践的检验;进行推理时,推理前提的正确性,是保证推理结果正确与否的必要条件之一;用类比方法解释新事物与新问题时,应确保两类研究对象在某些属性或特征上的真实相似,且相似属性与类推属性必须有本质的甚至必然的联系,才能使推论结果具有一定的真确性;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是获得更多信息的科学观察方法。

(3)引导主动调控加强顺应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呈正关系。同样,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也需要学生去反思已有认识、调整已有思维方式,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监控,促进认知顺应地完成。

确立学习目标是学生形成自我监控的重要方面。教师可指导学生认识具体的学习目标,理解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并在教师引导下根据目标要求检查自己的学习结果,从而引发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教师可以通过正误实验的设计,引导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去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一知识的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提问单,如“看到此概念我想到了什么?”、“我的想法与老师所讲的概念有什么异同点?”等,使学生不断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状态进行总结和调整,在自我监控下使自己真正参与相异构想的转变;也可以通过化学日记等方法,将学生关于此知识的已有错误观点与科学观念联系起来,促进相异构想的转变。

2.3促进学生及时反馈

概念转变范文篇8

关键词:“前概念”;概念图;生物教学

一、“前概念”的定义

概念是生物课程中最基本的理论和精髓,也是思维过程的核心。“前概念”这个表述的关键字是“前”,“前”字表明了“前概念”形成的时间是在系统学习某一概念或原理前就存在了相关知识,而且“前”字还意味着“前概念”是非正式的、未必正确的、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绝非具有真理性的概念。综上所述,学生在进入生物课堂之前,通过日常生活的多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己的观点,并因此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这种在接受正规科学教育之前所形成的概念一般称之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

二、“前概念”的类型

高中学生头脑中生物相关“前概念”分为四类,即正确的“前概念”、错误的“前概念”、迷失的“前概念”和空无的“前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常讨论的是正确的“前概念”和错误的“前概念”。正确的“前概念”是指高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根据已有科学知识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接触和了解,其头脑中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形成了一些对思考相关问题的逻辑思维。而且其中的经验、知识和逻辑思维都具有合理性。错误的“前概念”是学生在之前的积累的知识、经验和形成的逻辑思维中存在一些误区,导致自己形成的“前概念”缺乏科学性。学生脑中形成的错误的前概念对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新知识过程中起到了阻碍作用。基于高中生之前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学生有迷失的“前概念”和空无的“前概念”这两种情况遇见的案例很少,可以忽略不谈。

三、前概念的特点

1.普遍性。对于每个已经有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的高中学生而言,在他们的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些根据他们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有关高中生物科学中涉及的相关内容的“前概念”。2.差异性。由于前概念主要是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高中学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不同的教育梯度,所以他们持有的“前概念”也就不一样。而且不同的高中生对同一实验或现象的认知和观点也是不同的。再加上学生的智力、认知风格也不一样。种种原因表明高中生的“前概念”具有差异性。3.隐蔽性。由于“前概念”经常作用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和行为,但由于这些作用都是潜意识中的,所以一般不会被学生察觉到。4.长期性。“前概念”的长期性是因为“前概念”的形成是根据学生的长期生活经验以及积累的科学知识所形成。学生形成高中生物相关知识的“前概念”也是在长期求学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积累形成的。5.稳定性。“前概念”并不是突然想到的、没有逻辑的内容,相反,“前概念”是沉淀在高中学生的头脑中,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源于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不易被消解。6.缺乏概括性。“前概念”往往是学生因为晕轮效应任意扩大等因素形成的,缺乏严谨的逻辑推演和实践的证明,从而使得高中生脑中的生物相关的“前概念”缺乏概括性。7.缺乏怀疑性。学生对自己脑中的“前概念”深信不疑,完全没有怀疑其合理性。所以此时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判断其相关内容的“前概念”的合理性。

四、揭示诊断学生的“前概念”

1.揭示学生的“前概念”。要实现“前概念”的合理利用和转化,要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深入调查收集与分析,了解学生的科学“前概念”水平的基础,根据奥苏伯尔的概念同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采取多种方法激起学生新旧思维的认知冲突,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展示“前概念”,走出概念教学中“老师讲的好辛苦,学生还是没有搞清楚”的困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2.诊断学生的“前概念”。当他们脑中浮现了相关内容的“前概念”后,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并诊断。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采用“前置作业”的方式对学生相关知识的“前概念”的了解和诊断。“前置作业”是在学生正式学习新知识之前,生物教师根据即将学习的新课中涉及的相关内容编制的课外作业,这种作业从内容上看可以算是对新课的预习,也可以是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思考。在完成“前置作业”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根据自己的潜在的“前概念”反馈自己对新课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在批改学生的“前置作业”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根据“前置作业”的作答情况可以诊断学生对相关知识“前概念”的合理性。3.确认正确“前概念”。教师在“前置作业”的反馈中能诊断出学生的一些相关内容“前概念”的正确性。如果发现学生的一些“前概念”是错误的,要及时在课堂上纠正,拿出依据证明该“前概念”缺乏科学性,并提出正确的科学概念,重新帮助他们建构系统概念图。发现学生的正确的“前概念”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有效地利用正确的“前概念”,将这些“前概念”联系新课的知识,让学生对新课的知识能快速敏锐的掌握,并能建立更加完善的系统概念图。

五、“前概念”的作用

1.有效地利用正确的“前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诊断出正确的“前概念”,提供足够的信息来丰富学生“前概念”的内容,完善学生脑中的概念图。同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前概念”,促进学生理解使用概念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脑中孤立的、零散的“前概念”更加逻辑化、体系化,从而构建更加系统的概念图。2.巧妙地转变错误的“前概念”。所谓概念转变,即对原有错误概念进行修正和改变。它在个体原有的错误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教学的催化作用促使学习者的内部概念框架和知识系统重组和建构,以保持学习者知识和概念的动态平衡发展。由于概念转变是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是新经验对已有经验的改造,因此概念转变的过程也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及其解决的过程,概念转变的本质就是学生。“前概念”嬗变成科学概念的过程,这是科学学习中的核心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学生的“前概念”首先与情境有关联,在情境中,学生必须要解决一些问题,实现不同的活动,构思新的思维逻辑,改变错误的“前概念”,形成正确概念。

六、利用概念图对比前后概念

丰富正确的“前概念”和转变错误的“前概念”后,根据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图式就是认知结构。图式具有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的功能,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同时概念图可应用于教学过程,同时还可以应用于教学评价等。概念图可以鲜明的对比出前后概念之间的效果,而且能明显地看出在丰富“前概念”后的掌握了解情况,更能折射出学生错误的“前概念”转变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晓岚.前概念研究及生物教学的启示[J].素质教育,2014:210-211.

[2]杨怀谨.“前概念”对教育的启示[J].药学教育,2015,5(49):52.

[3]刘恩山.中学生物教学论(第2版)[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6-78.

[4]杨兆刚.前概念与物理概念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8):146-147.

[5]郑挺谊.前概念—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一道坎[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3):118.

[6]LEIPONEA.Skillsandinnovation[J].Internation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2005,(23):303.

[7]于海波.如何打造一堂好课—基于前科学概念课堂水平分层与教学时间观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14):25-26.

[8]叶妮.小学科学课程的探究与生成:PBS课程驱动问题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9):421-422.

[9]朱晓林.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核心概念的界定和基本划分[J].生物学教学,2010,35(12):20-23.

概念转变范文篇9

在接受正式教育之前,孩子们对于他们看到的自然世界已经构造出了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所以,孩子们对于自然界的解释和想法通常和成人是不一样的,甚至是错误的。在一些文献中,孩子们的这些不同的概念叫做“前概念”、“迷思概念”、“错误概念”等。有大量的文献事实表明,孩子们是带着大量的先前概念走入正规教育的课堂的,这些概念会影响到孩子们后来的进一步学习,而且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即便经过老师的讲授,这些概念仍然会存在。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儿童的概念发展进行了研究,其中,概念转变理论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儿童可通过对原有概念的转变和重建来获得正确的概念。在针对儿童概念转变的策略上,很多研究者做了探索。对于幼儿园的教师们,应该了解概念转变导向教学的用法以及它的重要性,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重在发掘学生的前概念,消除学生的错误概念。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关注幼儿前概念,努力引导其接近科学概念并在此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是可行且十分必要的。

2了解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关注幼儿的年龄差异

幼儿期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幼儿期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量是实物概念。从幼儿期的发展趋势看,下定义的水平随年龄增长有所提高。不会说或不会解词的人数在四岁前所占的比例较大,4~5岁以后有所缩小,5岁以后显著降低,而达到初步概念的人数,则在5岁以后显著增加。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和获得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在教授科学概念方面,教师要了解幼儿科学概念发展的普遍情况,分析其概念发展的不同水平以及各水平的特点,重视幼儿的年龄和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科学教育的总要求,制定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科学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同时,要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逐步加深和提高要求。此外,教师还应在科学教育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教学方法。

3重视幼儿课堂上科学活动的运用

幼儿掌握科学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漫长的建构过程,它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智慧的引导。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以主题的方式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更符合年幼儿童的学习特点。幼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范围、幼儿的基本经验,选择、生成不同的科学探究活动的主题。幼儿教育要把幼儿探索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活动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程序中。科学活动的主题多以游戏方案的形式进行,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激起幼儿的活动热情。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针对幼儿年龄的特点,需要合理地安排科学教育内容,多渠道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精心地指导科学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目的。

4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相结合

内隐学习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人类有两种学习方式: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外显学习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对环境刺激作出恰当的反应。与外显学习相对,内隐学习是指人们自动地、无意识地获得某种规则,习得知识和技能。内隐学习是儿童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儿童没有刻意地去学习规则,也没有意识到学习材料里隐含的规则,却在无意识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有研究者比较了两种教学方法对幼儿获得科学概念和科学解决技能的影响,这两种教学方法分别是反应性教学(RT)和反应性与显性教学的结合(RT+EI)。实验结果发现,两种教学方法幼儿都能更好地学习科学概念,而且反应性教学和显性教学结合组的儿童学习了更多的科学概念和词汇。这些发现表明,当显性教学和反应性教学结合一起运用时,孩子们能更好地学习科学概念和科学问题解决技巧。也就是说,在教授新概念和词汇过程中,隐性和显性教学策略的结合比隐性教学策略更有效。

5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

概念转变范文篇10

一、“四大难关”的成因

立足于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四大难关”,教材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应该搞清各个“难关”的成因。对此作宏观分析,我们容易概括出下面三个方面的成因:

(1)抽象层次的提高

教学内容的抽象性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数学教材的数学内容,则着意体现由直观到抽象的渐变过程,以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起伏程度有所不同,各大难关所表现的正是抽象程度的骤变过程,抽象层次骤然提高,这种变化若学生不能立即适应,就成为学习数学的巨大障碍,就成为“难关”了。

如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其重要标志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特别是字母代替的数既是确定的,又是任意的,这种两重性与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相比,抽象程度显著提高,可以说表现为一次飞跃;从代数到几何的过渡,其抽象程度的飞跃则表现在由以前的单纯的以计算为主到对数学问题的推理论证、大量抽象符号和数学语言的运用过渡;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过渡,以函数概念的引入为标志,宣布了数学问题的研究由处理相对稳定的数学问题进入处理运动、变化的量与量关系的数学问题的领域,标志着抽象层次的又一次大的迈进;而由有限到无限的过渡,是以极限概念的引入为标志的,其推理方式由对有限问题的处理进入对无限问题的处理,抽象程度又一次发生了质的改变。由此可见,抽象层次的提高,是“难关”的成因之一。

(2)研究对象的转变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纯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是非常现实的材料--为对象的”这给数学尤其是初等数学的本质作出了很科学的概括。围绕“数”和“形”这两个方面讨论而展开的。而在教材内容的发展过程中,由以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转变到以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时,其角度、特点以及抽象程度都有显著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就会形成由代数到几何的过渡--初二平面几何入门的一大难关。由数到形,又到数形结合,研究量与量之间运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关系,则又是一类研究对象,这就是函数概念的引进--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转变而导致的不适应,就出现了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过渡的这一难关。而其它几大难关也不同程度的涉及到研究对象的改变。由此可知,数学内容研究对象的转变也是“难关”的成因之一。

(3)思维方式的转变

每一次“难关”的出现,都相应地出现思维方式上大的转变,都是对前面习惯思维的扬弃。当教学思维从特殊转入对一般情况的研究时,就是相应的第一大难关的来临,此时可以说思维进入归纳思维的范围;而当平面几何以全新的研究对象出现时,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占了主导地位,这种改变又导致了第二大难关的产生,而对辩证思维要求的提高,是导致后两大难关的重要因素,因为这要经受由相对稳定--运动变化--无限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数学中的静与动、有限与无限等矛盾在运动中被一一揭示出来,在思想方向上使中学生经受一次又一次的重大洗礼。由此可见,思维方式的转变是“难关”的重要成因。

二、对策

(1)广泛联系、挖掘量变因素

前面已经指出,“难关”的出现其实质是一个质变过程,它需要量变的积累,如果量变有了充分准备,质变就显得自然,“难关”也就容易克服。因此,就需要深刻挖掘量变因素,将教材抽象程度加工到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接受的水平上来。在代数关系的研究中,积极注意挖掘与几何结合较紧密的内容,广泛联系,缩小接触新内容时的陌生度,避免因研究对象的变化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2)重点深入,合理设置问题

要将“难关”分散到普通教材中来,就需要注意对普通教材由微观到宏观的透彻研究与重点深入。首先,明确局部内容在整体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运用前文所述的教材研究方法,合理设置问题,使问题的步子与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步前进,以局部知识的掌握为整体服务,例如,针对某一概念,可围绕下面几个角度设置问题:概念的构成;概念所涉及的子概念;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内涵;概念的确定与否定;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的应用以及由概念而设计的一些构造性问题等等。当然有些问题可设置一些启发性的提问以使学生独立获得知识。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以利于教学时启发学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