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22:58:30

负责制

负责制范文篇1

一是各县(区)仅设1名专职副书记,专职副书记的职能与分工有了新的调整。专职副书记的职能同换届前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常委分管的工作专职副书记不再分管,专职副书记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县(区)委书记处理日常事务,或受书记委托负责有关工作。

二是取消了书记办公会,强化了常委会的决策职能。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各县(区)均不再召开书记办公会。对于全局性问题以及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奖惩等事项,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常委会讨论决定,进一步推进了党内民主,强化了常委会的决策职能。

三是党政交叉任职力度有所加大,常委的分工更趋于科学化。这次换届中,我们适当扩大了党政交叉任职范围,各县(区)在对常委的分工上,都尽量遵从了“扩大交叉任职,避免交叉分工”的原则,常委原则上不再分管政府方面的工作。

四是常委按照各自职责对分管的工作负总责。常委独立处理自己分管的工作,直接对县(区)委书记负责。

从换届后这几个月的工作运行情况看,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儿个方面:减少了领导班子职数,降低了行政成本:减少了决策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集体领导,增强了常委会的决策职能;增强了常委的责任心,调动了其工作积极性;党政领导交叉任职数量相对增加,常委会的核心作用更加明显。但由于常委分工负责制刚刚开始实行,各地采取的贯彻方法又不尽一致,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其一,决策环节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决策风险和决策难度。常委分工负责制的实施对常委和副县(区)长本身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专职副书记不再分管常委的工作,常委的权力扩大了,相应的责任也增加了,常委和副县(区)长的决策难度和决策风险较之以前都有所增加,不少常委及副县(区)长都感到压力很大,有些不太适应,有的还没有完全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有依赖和等靠思想。

其二,党政领导任职虽有交叉但范围较小,不利于常委会对重大的经济社会事务进行有效决策。从目前的县(区)常委班子组成来看,除县(区)长、常务副县(区)长外,其他成员都是党委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大部分常委都不在政府中任职,也不直接分管或联系经济社会事务。这样一来,常委会在决策重大的经济社会事务时,决策的风险和难度就无形中增大了。

其三,党委集体与常委个人的权力界限不够明确,实际工作中不易把握用权的度。虽然在形式上实行了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常委个人分工负责制,但是对于什么是由书记或常委个人负责的事情,什么是必须由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事情,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在认识上也是模糊的。有的常委对自己的权力、责任范围不能很好地把握,遇事怕“越权”,只好直接请示书记。这样一来,问题都集中到书记这里,使县(区)委书记陷入具体工作事务中,牵扯了很大的精力。同时,这样也容易造成一把手的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

其四,专职副书记的职能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新的领导体制下,专职副书记不再分管常委负责的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协助书记处理日常事务,但具体负责些什么,在实际工作中不好分工,致使专职副书记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进一步完善常委分工负责制提几点原则性建议:

第一,要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是否健全,是常委分工负责制能否得到正确落实的关键。这一问题处理好了,就能实现我们加强党委集体领导、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和科学性的初衷;处理不好,则很容易导致个人说了算、各自为政等不良现象。有的县(区)采取组建工作组、领导组,由常委挂帅等方式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其成效还有待于时间和工作的检验。

第二,要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专职副书记的职责和常委的分工。按照“不交叉分工”的原则明确常委的分工是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的重要措施,对专职副书记的职责更应明确化、具体化,确保其有岗有责,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此外,要加大对常委分工负责制的宣传力度,使党委的其他工作部门对新领导体制下的副书记与常委的分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召开会议、安排工作时,属常委或副县(区)长分管的工作,直接通知主管常委参加,不要再通知专职副书记参加,以便于工作的落实。

第三,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常委的决策水平。新的领导体制对常委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从提高执政能力、决策能力等方面人手,经常性地对常委加强教育培训,可以通过组织理论知识学习、多岗位锻炼等方式,提高常委的自身素质和能力。上级组织部门在选任常委班子成员时,要格外重视对其决策能力的考察。此外,常委在作决策时要注意采取决策论证、专家咨询、重大事项公示等方式集中民智,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决策水平。

负责制范文篇2

县以强化常委分工负责制为抓手,年换届以来。积极探索创新常委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突出了常委会的领导核心地位,促进了县四大班子的统一协调,提高了县委工作效率,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换届后县委领导班子运行情况

总体感到县委常委会成员分工进一步明确,县委换届以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更加突出,县委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得到显著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

常委素质明显提高。一是年龄文化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年龄梯次配备,1班子结构更加优化。县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2.6岁。11名常委全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其中大学文化程度的9名。二是专业结构更趋合理。11名常委中,既有懂经济与党政的也有懂管理与法律的较好地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整体结构趋于合理。

工作效能明显提高。减少了党委与政府之间的职能重叠,2常委分工更加合理。每位常委对自己分管的工作,直接向书记负责,减少了工作程序和决策环节,提高了决策时效。而且每位常委单独负责几项工作,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工作责任感。

党内民主得到扩大。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3集体决策更加突出。常委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多数事项都提交常委会讨论,扩大了常委的民主权利,强化了党委集体领导作用,有利于集中全体常委的智慧和意见,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常委权责更加规范。县委先后制定出台了县委重大事项决策议事规则》和《中共县委常委分工负责制运行规则(试行)等重要政策规定。成立了由县委常委任组长的六个重点工作领导小组,4各项制度更加健全。负责抓好全县各项工作。同时,建立和完善了常委个人定期向常委会报告工作、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常委履行职责承诺、县委常委工作月安排、定期督办等多项制度,增强了县委常委站位全局、纵向沟通、横向协调的履职能力,将常委真正推倒了县委核心领导的前台。

二、县委班子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问题

一是县委常委会的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还有待完善。

常委的职责相对更加独立,二是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以后。客观上增加了书记协调各方的难度。

客观上易造成常委之间沟通协调不足,三是常委间工作沟通协调量加大。由于常委分工相对独立。特别是一些边缘性、交叉性工作,还易出现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四是县委全委会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三、对完善县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工作机制的建议

关键在于常委分工负责制的落实和全委会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因此,县委核心领导作用的发挥。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使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有力、监督更加到位,?努力营造党委统一领导下班子成员最大限度发挥优势、各展所长、共谋发展的生动局面。

进一步完善常委分工负责制。一要坚持政治核心、总揽全局原则。强化常委会集思广益、集谋汇智的功能,1坚持三个原则。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上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二要坚持科学分工、权责对等原则。常委分工要做到党委职责不漏项、党政工作相协调,工作量大体均衡,促进常委工作更高效地服务于党委集体领导。三要坚持效能优先、监督激励原则。进一步理顺常委会、全委会和党代会之间的关系,加强书记与副书记、常委,以及各常委之间的协调,做到分工不分家,高效议事,科学决策。同时要强化常委的责任意识,自觉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

进一步完善职责分工。要按照“授权充分、各负其责”原则,2着眼科学合理。科学界定全委会、常委会以及每个常委的权力界限和应当担负的责任。一要准确把握职能定位。完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科学界定县级党委的职能,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既注重发挥县委常委会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统筹协调好人大、政府、政协几大班子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统分适度、运行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决策、政府落实、人大监督、政协参与的领导体制。具体工作中,县级党委要立足大局,集中精力抓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对涉及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经常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要坚持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挥党委集体领导作用。对常规性工作,则由各部门按照职责权限作决策、抓落实,真正做到总揽而不包揽,协调而不取代,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全局工作。二要进一步明确常委分工。专职副书记应主要协助书记抓好党的建设工作,同时可以根据常委分工负责有关工作,也可以受书记委托处理党委有关事宜;对于兼任政府副职的常委,其工作分工和职责定位,应以政府为主,所分工负责的政府工作,应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其他常委则分别负责县委部门及其相关工作,并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联系重点工作或重大项目,从而形成领导管理一致、权责对等均衡、运行便捷高效的常委分工负责制。

进一步完善县委议事决策机制。一要科学界定决策内容和权限。确保所有关系到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都纳入集体决策范围。同时既要防止超越权限,3注重高效规范。又要防止敷衍塞责。决定重大问题时,不仅要关注人、财、物的配置,还要关注建章立制等问题。二要严格确定决策程序。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进行决策,强化县委常委会的决策权限,积极实施常委会票决、推行常委决策重大事项公示、改进常委会重大议题事前沟通等方式和程序,使常委会成为党委决策的中心,建立起政策统领、群众参与、专家论证、部门协商和党委常委讨论决定“五位一体”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三要增加常委会的召开次数。常委会原则上可每月召开两次,遇重要情况可随时召开。也可以确定每周一为常委会工作日,主要用于召开部分常委工作碰头会、议事研讨会或安排其他常委集体活动等。四要规范议事决策方式。可采取口头、举手或投票方式进行。

进一步完善沟通协调机制。一要健全书记与常委之间相互交流制度。促进理解和支持,4围绕增强合力。增强工作合力。二要加强常委之间情况互相交流。采取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办公会等形式沟通交流,使常委工作既做到职责明确,按分工积极主动做好分管工作,减轻书记工作的压力,又积极维护班子的集体领导。三要加强与人大、政府、政协党组的沟通协调。实行县人大、政府、政协领导、两办”主任和县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常委会议、常委扩大会议制度,互通情况,研究工作。尤其是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要加强与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沟通协调,集思广益,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建立定期协调会议制度和重大事项联系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负责人的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四要做好日常协调工作。对遇到边缘性、综合性工作或其他重要问题,书记要出面协调,也可指派专职副书记或其他常委协调。对工作中涉及多个常委的由书记或专职副书记统筹协调,由主要涉及的常委牵头负责,相关常委予以配合,形成协调有序、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负责制范文篇3

一是加强学校党组织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机构,选拔高素质的干部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并推行党政领导分设,实施党建与教育工作双百分考核制,把党组织及学校行政负责人的工作实效共同考核,加强了党组织的领导力量,使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二是在党委的指导下,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都把建章立制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在重大问题决策、领导班子建设、科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执教等方面,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并在运行探索中明确了管理思路和目标,规范重大问题议事决策程序,使办学管理逐步规范。

三是能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学校党建工作,加强学校政治理论教育和师德建设,致力抓好“四支队伍”(党员队伍、领导干部队伍、教职工队伍、学生队伍)建设,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成为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核心,不断促进学校整体工作。

四是学校党建工作始终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通过抓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素质,凝聚人心,增强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达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使学校党建工作能服务教育形势发展需要,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成为发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强劲动力。

五是在学校两委班子职责分解及相互协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形成了一些较好的运行机制,党组织与学校行政班子相互配合,协调组织各部门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工作,通过支委会、党政联系会、校委会等形式,努力形成党政关系协调相互沟通、高效运作的管理体系。

一、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在越来越强调民主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文明管理的今天,由于领导班子成员思想理论及管理素质水平的不同以及在对一些问题的认识程度不同和习惯性做法,使在实施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具体操作环节中仍存在问题和不足。

1、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党政权利关系不够明确。虽然一直在倡导“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学校书记与校长谁是“中心”,谁是“核心”等认识仍不能明确。如果相互不能理解沟通,往往影响团结。没有搞清楚这一实质性的问题,例如个别领导在思想认识和言谈中表明“党组织的领导是虚的,校长负责才是实的,校长是学校的一把手”。在实际管理行为中架空党组织对学校的领导,甚至把“校长负责制”理解为校长说了算,一切事务校长决定,把校长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导致党政关系不协调,不能相互支持配合形成管理合力,甚至影响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2、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职责分解不够明确。主要表现在个别学校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管理体制赋予校长过多权力,校长成为学校领导的核心,校长抓中心工作的作用处处能够体现,而党组织对学校中心工作的核心作用却常被忽视而难以保证,致使党组织集体领导对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民主监督作用以及党管干部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个别学校重大事情的决策、重要岗位干部任免、教师的调动、晋职、评优等决定都取决于校长,学校党组织的管理决策权力不能被尊重和实施,往往是(1)通知时能参与,不通知时不能参与;(2)必须参与的人不让参与,不该参与的却要参与;(3)党政关系协调时能参与,不协调时不能参与;(4)在行政领导素质高、政策观念强的学校能参与,反之则不能参与。

3、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及对学校重大问题决策权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在学校管理具体操作中,个别党组织的定位不明确,对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方式、范围、内容和途径没有规定明确,出现纯粹的“校长负责制”,党组织围绕校长转,而没有主动决策和作出决定的权力。本来是学校党组织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再由校长组织实施,校长在党组织领导决策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努力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对党组织负责。而事实上有些校长却不让书记过问学校行政管理工作,连参与过问的权力都没有,也就很难谈党组织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作用了。党组织集体应对所决策的问题负责,校长依据党组织的决策负责组织实施并对党组织集体负责,这才是正常的管理体系。

4、学校支委会、校委会、教代会的职责范围和操作程序上不够规范合理。书记与校长是同级同志关系,是分工合作的关系,都应共谋学校发展这个共同目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个别学校在现实工作中,往往只强调“校长负责制”,忽视强调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从理念上形成了校长是学校一把手,书记是二把手,造成了个别学校无论什么工作,包括工、青、妇的工作甚至党建工作,书记都需要去请示校长才能顺利开展工作。而学校支委会、校委会、教代会各自的职权范围和相互的关系更是不能正常运行和体现,这是造成书记和校长关系不协调、管理机制不顺畅的根本原因,

5、对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理解程度和操作运用上还存在差异。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校长负责制就是校长对学校工作的全面负责的认识,导致学校成员对书记和校长角色作用认识的偏差,个别校长更习惯或乐于全面负责,不尊重书记的管理权力,甚至出现在安排学校工作上,校长可以不跟书记说,但书记不跟校长讲就行不通的现象,而书记如果在学校管理中无所作为,就会削弱党组织对学校的领导而不断强化校长负责制,给党政协调共进,整体推动学校党建、教育工作带来阻力,影响整体工作成效。

二、解决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提高党政领导自身综合素质。党政班子目标、方向一致,力求同心形成合力,关键在于党政一把手的综合素质。作为书记要具有乐于奉献、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精神,要把搞好班子团结作为一项大事来抓,积极配合和协调班子其他成员搞好中心工作,把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党政互相渗透,协调配合,发挥整体功能,推进整体工作。校长要有彬彬有礼的君子风度、待人以诚的仁者风度、晓之以理的智者风度、刚正不阿的强者风度。从精神气质、言行举止、人格修养上显示校长的人品、胸襟、学识,能容人、让人、育人、用人、爱才,作师生的道德表率。以灵活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处理好学校工作中的各种事宜及其之间的关系。

2、要摆正党政权利关系。应该从思想认识和管理运行中明确定位书记和校长分别是学校党政一把手,书记是党组织和集体领导的一把手,校长是行政负责人,下级对上级负责,书记和校长同时对党组织负责,这样既有利于强化书记校长相互尊重、团结协作意识,又有利于党组织准确定位及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更有利于校长正确行使学校行政管理权。对事关学校发展、教职工利益的重大决定,要征求党组织的意见,确立党政联系渠道和方式规范党政互动行为和关系,校长不能凌驾于学校党组织之上,书记应主动为校长工作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把学校工作的难点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为校长有效管理提供组织保证和坚强后盾,从而形成党政和谐、优势互补、各司其职、同心协力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3、要明确党组织参与决策的程序和方式,切实履行党组织的职责。根据《党章》第三十二条规定:“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党的十六大提出“从严治党、党管干部”的要求,在明确分政权利、职责的基础上,党组织要主动参与,提高管理决策能力。(1)在学校重大问题决策酝酿初期,党组织要深入实际,广泛听取党员和教职工的意见,把群众的智慧和领导的智慧结合起来,是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具有针对性、预见性和可行性。(2)决策审议中,党组织要反映党员和教职工的意见,主动提出思路,引导决策朝着有利于维护学校发展,有利于教职工的长远利益的方向发展。(3)决策后,党组织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为实施决策提供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保证。动员组织党员、骨干起模范带头作用,克服和解决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收集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反馈,纠正偏差,减少失误,以实现党组织参与决策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理顺体制,明确职责,协调处理学校党组织和行政领导的关系。

4、加强党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决策权力,建立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机制。解决好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学校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在建立高素质、强有力的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基础上,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落实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明确规定凡以下五个方面(包括①发展方面重大问题:如发展规划,工作目标任务,学校建设规划,招生规模方案等;②财务方面的问题:如学校年度预决算,大额资金的使用,财务收支情况等;③改革方面重大问题:如用人机制与任务分配制度改革,内部机构设置调整,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废除等;④人事工作方面重大问题:如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及相应制度的建立,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和奖惩措施,教职工培训、聘任、评优考核、职称评定等;⑤教职工切身利益方面重大问题:如工资奖金分配方案,教职工劳动保护,住房分配,职工医疗及生活保障措施等)明确规定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确定以上问题必须提交学校党组织会议研究决定后,由校长负责实施。学校党组织只有落实把握上述决策内容和程序,正确行使管理决策权,才能正确发挥其组织、监督作用,才能使学校管理方式和决策保持正确的方向。

5、要明确学校支委会、校委会、教代会的职权范围和相互关系。要强化“三会”,坚决克服会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学校管理中的“家长式”,决策中的“一言堂”,教代会的“走过场”。需要研究建立统一、规范、可操作性强的程序和规则,发挥党组织监督保证作用,实施校长、书记交叉任职办法,即书记兼副校长成为校委会成员,校长兼副书记成为校委会成员,使校长不断增强党性意识,正确操作上述会议制度及之间关系,自觉接受党组织和教代会监督。书记也要做到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支持和监督校长依法正确行使管理职权。同时,还要加强学校党组织对德育、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的领导,健全管理机构,保证其在学校的管理职能和作用。将各部门和组织的主要工作纳入党建教育“双目标”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紧密联系师生群众,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实行民主科学管理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负责制范文篇4

总体上看,新一届县级党委班子面貌新、活力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普遍得到增强,常委基本做到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执政水平,运行情况良好。大家对中央改革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表示赞同,并积极付诸实践。但常委分工负责制作为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在具体操作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还处于摸索阶段,各地普遍感到吃不准,基本上都还未能形成成熟的实施意见和操作办法。

调研中,不少领导同志对落实好常委分工负责制这一新的运行机制,在思想上和操作中还存在一些困惑,主要是:

1.分工上出现“两难”。一是对专职副书记的分工难把握。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常委直接向书记和常委会负责,专职副书记的分工和职责怎么确定?如果分管党务工作,组织、宣传等不少重要党务工作已由其他常委负责,如何分管?如果仍然分管组织、宣传等工作,势必又出现分工重叠问题。如果是仅负责其他常委未能分管的诸如工、青、妇等工作,又与其作为专职负责党委工作副书记的地位不相适应,容易出现“专职不专”的现象,实职可能“虚设”。同时,也与干部配备中要求其资历和能力相对较强的情况不相符。还有书记授权的问题,实际运行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书记授权充分,专职副书记很忙,疲于应付各种会议及事务;另一种情况是书记授权较小,专职副书记则显得清闲,没有多少事可干。二是对常委是否分管政府工作难把握。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后,常委在分管党委工作的同时,是否分管政府工作?不少在县级领导岗位工作的同志认为,常委不分管政府某一方面工作,就成为事实上的党委部门领导;而分管政府某一方面工作,又必然涉及政府部门,依然存在多头领导的问题。

2.工作上呈现“三个不适应”。一是上级部门不适应。有关部门在部署工作时,仍沿用以前惯例,比如有些行业会议还要求分管书记参加,而不是通知分管相应工作的常委。二是常委自身不适应。以前上面有分管书记,自己更多的是执行,而现在则是决策与执行,存在怕越位的心理,不敢大胆决策。三是下属部门和干部群众不适应。传统观念中行业和部门会议副书记不参加就显得党委不重视,还认为常委是部门领导,有事就找书记,等等。

3.思想上存在“两种担心”。一种是担心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如果没有完善的与之相配套的常委会决策议事制度和机制,有可能会出现党委书记更加集权;另一种是担心书记办公会议取消后,没有了常委会之前的议事层次,也就没有了原书记办公会所发挥出的酝酿、协调和化解矛盾、统一思想的作用,有可能会使提交到常委会讨论的事项意见分散,难以形成决策。两种担心相比较,前一种担心更大一些。

4.运行上显得不规范。目前,一些地方仍然保留书记办公会,开会时除一正两副书记外,涉及哪个常委分管的工作,就吸收该常委参加;一些地方虽把书记办公会改为协调会、碰头会等不同称谓,但和书记办公会的功能一样,就是在常委会决策前充当个别酝酿和重要决策的角色;还有一些地方是由书记、副书记、人大及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等形式。

上述困惑的存在,我们认为主要是对常委分工负责制这一新体制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到位。不少人对常委分工负责制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局限于如何分工上,对这一制度的内涵把握得不准,吃得不透,由此认为不好分工、不知怎么分,这是造成“分工难”的根本原因。

通过调研,我们对落实好常委分工负责制这一新体制有了进一步认识。要落实好常委分工负责制,必须在继承以往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按照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要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在实践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深化思想认识。应组织市县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持协调高效运转,增强整体合力”;“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等内容,深刻领会这一新体制的基本要义和科学内涵,正确把握其基本要求,以便准确贯彻落实这一制度。要注意把党委常委分工负责制与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区分开来,防止出现按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思维习惯理解常委分工负责制,使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的工作陷入误区。

第二,积极进行实践探索。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的基础是分好工,但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是分工问题,因此不能就分工而研究分工。而应该从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入手来研究。要健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决策内容、决策规则、决策程序、决策方法符合党章和有关规定,不断提高常委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主要应健全和完善三项机制:一是决策保障机制,内容包括科学确定决策内容(比如重大事项的界定)、常委会决策程序、民主决策制度等;二是决策落实机制,内容包括决策由谁落实、谁来督办等;三是协调沟通机制,内容包括如何沟通、谁来协调等。这样,通过建立完善一整套科学的常委会决策内容、程序和执行工作机制,再来研究常委作为其中一个承接载体应承担的职责,就更科学合理,也易于确定常委的分工及其职责。

第三,科学调整“三会”职责。应对常委会、全委会和党代会的职责进行进一步调整和明确。对常委会进一步增加议事和执行职责,即负责协调常委之间互相配合、互通情况,负责提出需要提请全委会进行审议决策的事项,负责贯彻执行全委会作出的各项决策,负责推荐、提名干部和决定干部任免,负责对需要由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事项进行决策。将全委会定位为决策机构,即负责对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干部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等进行讨论决定,负责对需要党委作出决策的其他事项进行讨论决定。按照这一职责,需要对现行的全委会召开时间进行调整,即将原来每年召开两次改为每季度召开一次或按需要召开,以保证党委决策效率。党代会为党内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对涉及地方国民经济社会重大事项以及需要党代会讨论决定的事项进行决策。

第四,规范专职副书记的主要职责。专职副书记是书记的主要助手,应协助书记处理重大事务,受书记或常委会委托,负责协调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主持重要工作或重大活动。其具体职责应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协助书记抓好党务工作,负责党委日常工作。二是参与本地区重要干部任免、重要案件处理、重要工作等重大事项决策前的个别酝酿和决策后的协调落实。三是分管其他常委没有分管的党务工作。

第五,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地方党委领导班子的职能进行科学界定,并按照“授权充分、各负其责”的原则,根据每个常委的能力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做到工作量大致均衡,责、权、利相互统一。每个常委负责某个方面的工作,分管本部门和与本部门有直接联系的工作部门,贯彻执行常委会、全委会作出的决策。如常委组织部长应负责组织工作,协助书记抓好干部工作,分管老干部工作。同时,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党政之间的关系,切实解决好党政分工重叠的问题。在具体职责分工上,对于兼任政府副职的常委,其工作分工和职责定位,应以政府为主,所分工负责的政府工作,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其他常委不再分管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是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抓好分管工作。在出现涉及多个常委的综合工作时,应按照“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由主管常委负责协调沟通并抓好落实,相关的常委要主动支持、积极配合。

第六,改善党委对经济社会工作的领导方式。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党委要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求从宏观上明确党委和政府的不同职责,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对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方针政策、工作总体部署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经常性工作由政府及其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决策和管理。在操作层面,党委对中心工作的领导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涉及经济社会工作的政策性、全局性的问题由全委会、常委会或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二是通过党政交叉任职的常委领导经济社会工作,直接参与管理具体经济社会事务。三是经济社会工作报告制度,政府每季度应向同级党委常委会报告一次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及重大事宜落实情况,重大问题随时报告。四是为经济社会工作提供思想、组织等方面的保证。

负责制范文篇5

总体上看,新一届县级党委班子面貌新、活力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普遍得到增强,常委基本做到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执政水平,运行情况良好。大家对中央改革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表示赞同,并积极付诸实践。但常委分工负责制作为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在具体操作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还处于摸索阶段,各地普遍感到吃不准,基本上都还未能形成成熟的实施意见和操作办法。

调研中,不少领导同志对落实好常委分工负责制这一新的运行机制,在思想上和操作中还存在一些困惑,主要是:

1.分工上出现“两难”。一是对专职副书记的分工难把握。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常委直接向书记和常委会负责,专职副书记的分工和职责怎么确定?如果分管党务工作,组织、宣传等不少重要党务工作已由其他常委负责,如何分管?如果仍然分管组织、宣传等工作,势必又出现分工重叠问题。如果是仅负责其他常委未能分管的诸如工、青、妇等工作,又与其作为专职负责党委工作副书记的地位不相适应,容易出现“专职不专”的现象,实职可能“虚设”。同时,也与干部配备中要求其资历和能力相对较强的情况不相符。还有书记授权的问题,实际运行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书记授权充分,专职副书记很忙,疲于应付各种会议及事务;另一种情况是书记授权较小,专职副书记则显得清闲,没有多少事可干。二是对常委是否分管政府工作难把握。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后,常委在分管党委工作的同时,是否分管政府工作?不少在县级领导岗位工作的同志认为,常委不分管政府某一方面工作,就成为事实上的党委部门领导;而分管政府某一方面工作,又必然涉及政府部门,依然存在多头领导的问题。

2.工作上呈现“三个不适应”。一是上级部门不适应。有关部门在部署工作时,仍沿用以前惯例,比如有些行业会议还要求分管书记参加,而不是通知分管相应工作的常委。二是常委自身不适应。以前上面有分管书记,自己更多的是执行,而现在则是决策与执行,存在怕越位的心理,不敢大胆决策。三是下属部门和干部群众不适应。传统观念中行业和部门会议副书记不参加就显得党委不重视,还认为常委是部门领导,有事就找书记,等等。

3.思想上存在“两种担心”。一种是担心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如果没有完善的与之相配套的常委会决策议事制度和机制,有可能会出现党委书记更加集权;另一种是担心书记办公会议取消后,没有了常委会之前的议事层次,也就没有了原书记办公会所发挥出的酝酿、协调和化解矛盾、统一思想的作用,有可能会使提交到常委会讨论的事项意见分散,难以形成决策。两种担心相比较,前一种担心更大一些。

4.运行上显得不规范。目前,一些地方仍然保留书记办公会,开会时除一正两副书记外,涉及哪个常委分管的工作,就吸收该常委参加;一些地方虽把书记办公会改为协调会、碰头会等不同称谓,但和书记办公会的功能一样,就是在常委会决策前充当个别酝酿和重要决策的角色;还有一些地方是由书记、副书记、人大及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等形式。

上述困惑的存在,我们认为主要是对常委分工负责制这一新体制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到位。不少人对常委分工负责制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局限于如何分工上,对这一制度的内涵把握得不准,吃得不透,由此认为不好分工、不知怎么分,这是造成“分工难”的根本原因。

通过调研,我们对落实好常委分工负责制这一新体制有了进一步认识。要落实好常委分工负责制,必须在继承以往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按照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要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在实践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深化思想认识。应组织市县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持协调高效运转,增强整体合力”;“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等内容,深刻领会这一新体制的基本要义和科学内涵,正确把握其基本要求,以便准确贯彻落实这一制度。要注意把党委常委分工负责制与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区分开来,防止出现按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思维习惯理解常委分工负责制,使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的工作陷入误区。

第二,积极进行实践探索。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的基础是分好工,但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是分工问题,因此不能就分工而研究分工。而应该从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入手来研究。要健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决策内容、决策规则、决策程序、决策方法符合党章和有关规定,不断提高常委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主要应健全和完善三项机制:一是决策保障机制,内容包括科学确定决策内容(比如重大事项的界定)、常委会决策程序、民主决策制度等;二是决策落实机制,内容包括决策由谁落实、谁来督办等;三是协调沟通机制,内容包括如何沟通、谁来协调等。这样,通过建立完善一整套科学的常委会决策内容、程序和执行工作机制,再来研究常委作为其中一个承接载体应承担的职责,就更科学合理,也易于确定常委的分工及其职责。

第三,科学调整“三会”职责。应对常委会、全委会和党代会的职责进行进一步调整和明确。对常委会进一步增加议事和执行职责,即负责协调常委之间互相配合、互通情况,负责提出需要提请全委会进行审议决策的事项,负责贯彻执行全委会作出的各项决策,负责推荐、提名干部和决定干部任免,负责对需要由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事项进行决策。将全委会定位为决策机构,即负责对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干部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等进行讨论决定,负责对需要党委作出决策的其他事项进行讨论决定。按照这一职责,需要对现行的全委会召开时间进行调整,即将原来每年召开两次改为每季度召开一次或按需要召开,以保证党委决策效率。党代会为党内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对涉及地方国民经济社会重大事项以及需要党代会讨论决定的事项进行决策。

第四,规范专职副书记的主要职责。专职副书记是书记的主要助手,应协助书记处理重大事务,受书记或常委会委托,负责协调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主持重要工作或重大活动。其具体职责应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协助书记抓好党务工作,负责党委日常工作。二是参与本地区重要干部任免、重要案件处理、重要工作等重大事项决策前的个别酝酿和决策后的协调落实。三是分管其他常委没有分管的党务工作。

第五,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地方党委领导班子的职能进行科学界定,并按照“授权充分、各负其责”的原则,根据每个常委的能力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做到工作量大致均衡,责、权、利相互统一。每个常委负责某个方面的工作,分管本部门和与本部门有直接联系的工作部门,贯彻执行常委会、全委会作出的决策。如常委组织部长应负责组织工作,协助书记抓好干部工作,分管老干部工作。同时,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党政之间的关系,切实解决好党政分工重叠的问题。在具体职责分工上,对于兼任政府副职的常委,其工作分工和职责定位,应以政府为主,所分工负责的政府工作,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其他常委不再分管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是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抓好分管工作。在出现涉及多个常委的综合工作时,应按照“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由主管常委负责协调沟通并抓好落实,相关的常委要主动支持、积极配合。

第六,改善党委对经济社会工作的领导方式。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党委要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求从宏观上明确党委和政府的不同职责,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对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方针政策、工作总体部署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经常性工作由政府及其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决策和管理。在操作层面,党委对中心工作的领导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涉及经济社会工作的政策性、全局性的问题由全委会、常委会或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二是通过党政交叉任职的常委领导经济社会工作,直接参与管理具体经济社会事务。三是经济社会工作报告制度,政府每季度应向同级党委常委会报告一次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及重大事宜落实情况,重大问题随时报告。四是为经济社会工作提供思想、组织等方面的保证。

负责制范文篇6

总体上看,新一届县级党委班子面貌新、活力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普遍得到增强,常委基本做到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执政水平,运行情况良好。大家对中央改革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表示赞同,并积极付诸实践。但常委分工负责制作为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在具体操作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还处于摸索阶段,各地普遍感到吃不准,基本上都还未能形成成熟的实施意见和操作办法。

调研中,不少领导同志对落实好常委分工负责制这一新的运行机制,在思想上和操作中还存在一些困惑,主要是:

1.分工上出现“两难”。一是对专职副书记的分工难把握。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常委直接向书记和常委会负责,专职副书记的分工和职责怎么确定?如果分管党务工作,组织、宣传等不少重要党务工作已由其他常委负责,如何分管?如果仍然分管组织、宣传等工作,势必又出现分工重叠问题。如果是仅负责其他常委未能分管的诸如工、青、妇等工作,又与其作为专职负责党委工作副书记的地位不相适应,容易出现“专职不专”的现象,实职可能“虚设”。同时,也与干部配备中要求其资历和能力相对较强的情况不相符。还有书记授权的问题,实际运行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书记授权充分,专职副书记很忙,疲于应付各种会议及事务;另一种情况是书记授权较小,专职副书记则显得清闲,没有多少事可干。二是对常委是否分管政府工作难把握。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后,常委在分管党委工作的同时,是否分管政府工作?不少在县级领导岗位工作的同志认为,常委不分管政府某一方面工作,就成为事实上的党委部门领导;而分管政府某一方面工作,又必然涉及政府部门,依然存在多头领导的问题。

2.工作上呈现“三个不适应”。一是上级部门不适应。有关部门在部署工作时,仍沿用以前惯例,比如有些行业会议还要求分管书记参加,而不是通知分管相应工作的常委。二是常委自身不适应。以前上面有分管书记,自己更多的是执行,而现在则是决策与执行,存在怕越位的心理,不敢大胆决策。三是下属部门和干部群众不适应。传统观念中行业和部门会议副书记不参加就显得党委不重视,还认为常委是部门领导,有事就找书记,等等。

3.思想上存在“两种担心”。一种是担心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如果没有完善的与之相配套的常委会决策议事制度和机制,有可能会出现党委书记更加集权;另一种是担心书记办公会议取消后,没有了常委会之前的议事层次,也就没有了原书记办公会所发挥出的酝酿、协调和化解矛盾、统一思想的作用,有可能会使提交到常委会讨论的事项意见分散,难以形成决策。两种担心相比较,前一种担心更大一些。

4.运行上显得不规范。目前,一些地方仍然保留书记办公会,开会时除一正两副书记外,涉及哪个常委分管的工作,就吸收该常委参加;一些地方虽把书记办公会改为协调会、碰头会等不同称谓,但和书记办公会的功能一样,就是在常委会决策前充当个别酝酿和重要决策的角色;还有一些地方是由书记、副书记、人大及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等形式。

上述困惑的存在,我们认为主要是对常委分工负责制这一新体制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到位。不少人对常委分工负责制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局限于如何分工上,对这一制度的内涵把握得不准,吃得不透,由此认为不好分工、不知怎么分,这是造成“分工难”的根本原因。

通过调研,我们对落实好常委分工负责制这一新体制有了进一步认识。要落实好常委分工负责制,必须在继承以往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按照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要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在实践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深化思想认识。应组织市县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持协调高效运转,增强整体合力”;“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等内容,深刻领会这一新体制的基本要义和科学内涵,正确把握其基本要求,以便准确贯彻落实这一制度。要注意把党委常委分工负责制与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区分开来,防止出现按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思维习惯理解常委分工负责制,使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的工作陷入误区。

第二,积极进行实践探索。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的基础是分好工,但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是分工问题,因此不能就分工而研究分工。而应该从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入手来研究。要健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决策内容、决策规则、决策程序、决策方法符合党章和有关规定,不断提高常委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主要应健全和完善三项机制:一是决策保障机制,内容包括科学确定决策内容(比如重大事项的界定)、常委会决策程序、民主决策制度等;二是决策落实机制,内容包括决策由谁落实、谁来督办等;三是协调沟通机制,内容包括如何沟通、谁来协调等。这样,通过建立完善一整套科学的常委会决策内容、程序和执行工作机制,再来研究常委作为其中一个承接载体应承担的职责,就更科学合理,也易于确定常委的分工及其职责。

三,科学调整“三会”职责。应对常委会、全委会和党代会的职责进行进一步调整和明确。对常委会进一步增加议事和执行职责,即负责协调常委之间互相配合、互通情况,负责提出需要提请全委会进行审议决策的事项,负责贯彻执行全委会作出的各项决策,负责推荐、提名干部和决定干部任免,负责对需要由常委会讨论决定的事项进行决策。将全委会定位为决策机构,即负责对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干部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等进行讨论决定,负责对需要党委作出决策的其他事项进行讨论决定。按照这一职责,需要对现行的全委会召开时间进行调整,即将原来每年召开两次改为每季度召开一次或按需要召开,以保证党委决策效率。党代会为党内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对涉及地方国民经济社会重大事项以及需要党代会讨论决定的事项进行决策。

第四,规范专职副书记的主要职责。专职副书记是书记的主要助手,应协助书记处理重大事务,受书记或常委会委托,负责协调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主持重要工作或重大活动。其具体职责应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协助书记抓好党务工作,负责党委日常工作。二是参与本地区重要干部任免、重要案件处理、重要工作等重大事项决策前的个别酝酿和决策后的协调落实。三是分管其他常委没有分管的党务工作。

第五,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目标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地方党委领导班子的职能进行科学界定,并按照“授权充分、各负其责”的原则,根据每个常委的能力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做到工作量大致均衡,责、权、利相互统一。每个常委负责某个方面的工作,分管本部门和与本部门有直接联系的工作部门,贯彻执行常委会、全委会作出的决策。如常委组织部长应负责组织工作,协助书记抓好干部工作,分管老干部工作。同时,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党政之间的关系,切实解决好党政分工重叠的问题。在具体职责分工上,对于兼任政府副职的常委,其工作分工和职责定位,应以政府为主,所分工负责的政府工作,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其他常委不再分管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是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抓好分管工作。在出现涉及多个常委的综合工作时,应按照“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由主管常委负责协调沟通并抓好落实,相关的常委要主动支持、积极配合。

第六,改善党委对经济社会工作的领导方式。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后,党委要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求从宏观上明确党委和政府的不同职责,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对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方针政策、工作总体部署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经常性工作由政府及其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决策和管理。在操作层面,党委对中心工作的领导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涉及经济社会工作的政策性、全局性的问题由全委会、常委会或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二是通过党政交叉任职的常委领导经济社会工作,直接参与管理具体经济社会事务。三是经济社会工作报告制度,政府每季度应向同级党委常委会报告一次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及重大事宜落实情况,重大问题随时报告。四是为经济社会工作提供思想、组织等方面的保证。

负责制范文篇7

德国学者傅德曾指出:“如果一个公务员故意不执行其上司要求他以特殊方式处理甘一事务的指示,通常这就构成失职;而对法官来说情况恰好相反,如果法官按照院长或庭长的指示去判案的话,这种情况就构成失职”①。用傅德的观点来反省我国的法院审判组织管理架构,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院、庭长和审委会审批或决定案件制度,这种制度与傅德的理论是相悖的,也导致长期以来,我国法院在司法裁判权的行使过程中行政化、官僚化倾向突出,合议庭在很大程流于形式,形同虚设,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当前必须大胆地进行审判管理机制改革,适时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庭长与审判长的分设机制。

一、建立庭长与审判长分离负责制的必要性

㈠建立庭长与审判长分离制度是实现公正和效率的需要

现行审判管理机制存在两种与公正和效率原则相违背的明显弊端。一是裁判权的行政化。《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0条规定,院长、庭长参加合议案件的,为当然的审判长。这种行政化的裁判方式最明显的弊端是导致裁判权的垄断,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另外,依照《法官法》,一个法院除书记员、司法警察以及少量行政后勤人员外,其它绝大部分仍统称为法官。在一些地方,不符合法官法要求的人员仍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法官队伍。有能力者,无能力者,有学历者,无学历者,人人都需办案,个个评断纠纷。由于法官良莠不齐,加之审判组织职责不清,使得不少法院案件的裁判权、法律文书的签发权仍集中于院长、庭长、审判委员会。迄今为止,这种“审案不定案,定案不审案”的审与判的脱节作法,仍没有彻底改变,这与一个不接触“病人”(即当事人)就敢开处方的“医生”(即院长、庭长或审委会)并没有什么两样。这已成为人民法院实现“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一大瓶颈。二是裁判权的官僚化。在我国法院内部严格等级划分的依托下,导致了法院内部裁判权的官僚化。虽然名义上是少数服从多数,但在过份强调院长、庭长级别的氛围下,不同行政级别的法官——从院长、庭长到普通法官,其裁判权并不是同等份量的。这种官僚化的裁判模式对司法公正的实现极其有害。因此,我们必须从审判机制上加以改革,真正建立起“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审,谁负责”的新型审判合一的运行机制,并从制度上彻底摒弃法官职业大众化现象,通过确定审判长名额,审判长遴选制度改革,确保审判长队伍具有很能高的政治素养和法律素养,起人材强院之路。

(二)建立庭长与审判长分离制度是实现法官独立裁判的需要

关于法官独立,首先要实现法院独立。因为法院独立是司法权独立的外在体现,也是法官独立的基本前提。有学者认为②,法官独立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职务独立、身份独立、内心独立。职务独立主要涉及保障法官审判权独立行使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而身份独立和内心独立则是法官培养、选任、晋升和惩戒制度所要完成的任务。近几年来,一些法院加大改革力度,强化法院内部制约机制,废除院庭长审批或决定案件的制度,建立法官独立审判和实行审判长负责制,授予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直接裁判权,使法庭真正成为法官履行职务的重要舞台。然而,以上种种措施,仅仅是一种权宜措施而已。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职业保障机制尚未真正确立。作为制度,它没有法律依据;作为审判组织模式,它仍然处于混乱状况之中。因为法院内部的审判机制关系决定着法官个人独立办案的实现程度。这主要是指法院内部的组织关系,涉及院长及庭长的职权、其与法官的关系以及法官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一系列内容。从保护审判长独立办案的角度出发,法院院长或庭长(当然,院长和庭长担任审判长的案件除外)不应享有干预法官自由判断的权力—这不仅指院长或庭长不应对裁判权施加直接的压力,还表现在他们不应通过对审判长(或主审法官)的考评、晋升等事项间接地操纵审判长。随着我国审判改革的深入,法官职业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在制度层面,这除了与法院内部审判机构的设置及其权力分配有关外,还与审判长的考评、晋升等法官制度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在目前我国法官队伍素质还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应尽快建立庭长与审判长分离负责制度,并使这种分离制度预设一种对审判长特殊的“保护”措施,为审判独立最终表现为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只服从法律创造条件,以便操作起来有“法”可依,从而真正建立起法官专业化之路。

(三)建立庭长与审判长分离制度是法官职业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法官职业是法律职业的一种。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在法官素质问题上忽视职业特性和专业要求,从而造成法官素质整体欠佳的状况。近年来,为了提高审判效率,维护司法公正,大多数法院实施了竞争上岗、审判长选任,优胜劣汰,使一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审判一线,挑起了审判工作的重任。从而改变了院长、庭长审批案件的行政管理模式。但应该看到,一些法院的业务庭,特别是有相当部分基层人民法院,在实行审判长负责制后,由于相互关系不顺,职责不清无“法”可依,又开始走回头路,可以说审判机制改革的攻坚阶段并未突破。因为我国的现实国情是有相当部分的院长(或副院长)和庭长是从其他行政部门调进法院的,并且往往要承担较多的行政事务,相对地疏远一般具体裁判案件,对其所要参与裁判的案件也常常是一知半解。而在具体的案件中,恰恰是那些“能力”和“级别”两方面都处于劣势的法官行使着更多的决断权。因此,2002年,在全国法院建设工作会议上,肖杨院长提出的法官的职业化建设为我们建立庭长与审判长分离制度指明了方向。我们也只有解放思想,为法官依法审判提供物质和身份保障,从而增强法官职业的神圣和尊荣,走法官职业化之路。

二、我院对实行庭长和审判长分离负责制的探索过程

1991年,我院就将调解案件和部分裁定案件法律文书的签发权由主管院长下放给各业务庭长。之后又逐步缩小了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的范围,并进一步强化合议庭责任。1994年将审判权再次下放,审委会只对部分疑难、重大的判决案件以及再审改判的案件进行研究。1996年11月,本院选准审判规范化管理这一时代主题,遵循科学管理的整体性原则,探索出“部门法定职责化”、“执法办安案程序化”、“法律文书规范化”、“错案(过错)责任追究制”,即“三化一制”的管理制度,将29个管理规范汇编成册,并从1997年元月1日起,民事、经济调解案件由庭长或审判长负责审查、把关、签批;法院所辖人民法庭还负责独任审判的判决案件的审查、把关和签批。1998年元月又以文件形式行文对实行庭长负责制做出具体的规定,规定合议庭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审判长。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理时,自任审判长。并将部分刑、民、经、行案件的判决、调解、支付令处理等七种权力及法律文书的签发权授予各业务审判庭庭长和人民法庭庭长。以上“三化一制”的管理模式经过一年多的审判实践,又发现其管理机制与审判运行机制仍存在诸多弊端,合议庭的功能和优势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一是合议庭的组成流于形式。合议庭合而不议,案件承办人唱“独角戏”仍时有发生。二是合议庭的审判职能难于充分发挥。院、庭长仍习惯于用行政手段管理审判工作,由于中转环节多,导致诉讼拖延,影响了案件质量和效率,司法公正大打折扣。三是审判长的职责权限不清,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此,1999年底,我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规定精神,抓住“人”这一最具活力的因素,大胆地进行了内设机构、人事制度和审判方式的配套改革。并从2000年元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行审判长或庭长负责制,院经济庭、民庭和刑庭各设二个合议庭,其中一名审判长兼任庭长,而乐天溪、务渡河、鸦鹊岭、黄花4个人民法庭共设6个合议庭,实行庭长与审判长分设。庭长由院长提名并报区人大任命,审判长由院长直接颁发聘书。实行庭长和审判长分离的管理方式,给我院各项工作带来了显著变化,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案件质量也逐年提高。2001年、2002年、2003年全院案件审结率分别达到91%、95%和96%;院督查室评查验收各类案件分别为4752件、4011件和4088件,案件二审发还改判率分别为了10%、5%和3%;案件合格率分别为98.48%、99.53%和99.9%。从以上几组数据可以看出,我院实行的庭长和审判长分离负责制对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维护审判权的统一,实现公正与效率,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实现意义。

三、基层法院试行庭长和审判长分离负责制的可行性和好处

我院推行庭长和审判长分离负责制,也是经过反复研究才确定下来的。赞成者认为此举有利于审判长实行职业化,从而确保司法公正和效率;反对者认为此举违反了《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0条规定,无“法”可依,容易造成裁判权的异化和审判权与管理权的混乱状况。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法官整体素质并不高的情况下,根据各地法院不同情况适当地建立庭长与审判长分离负责制,利大于弊,符合中国国情,是切实可行的,其好处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实行庭长与审判长分离负责制,有利于建立法官职业化队伍。改革之前,我院实有干警92人,其中,机关67人,法庭25人。具有审判资格的66人,实际从事审判工作的56人。由于法官和辅助人员的层次不清,整个法官队伍比较缺乏职业传统和职业气质,其职业特点也处于模糊状态,象年轻法官和年长法官之间不仅在法律意识、法律专业知识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在职业理论、职业操守等方面也存在不同观点,加之审判机制不畅,法官素质参差不齐,比如象年龄较大有行政管理和组织能力、有实践经验的法官大都法律专业知识水平较差,却长期占据着庭长位置,并对案件质量负责,而年龄较轻具有高学历的法律专业人才又难有进升之阶,导致好多人才被埋没,以上状况不仅不利于公正与效率的实现,而且更不利于充分发挥高素质法律专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院根据法院的工作实际和特殊岗位的需要,对庭长实行任命制,对审判长实行聘任制,打破论资排辈的界限,有利于发挥每位法官的特长,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达到贤者用其才、智者用其谋、怯者用其慎的用人效果。通过改革后,我院审判人员从56人减为44人,但案件质量和数量却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增加。

其次,实行庭长与审判长分离负责制,有利于法官独立裁判。我院通过学习借鉴外地法院的先进经验,经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决定实行庭长和审判长分离负责制的审判管理模式,即推行审判业务实行审判长负责制,行政管理工作在庭长领导下进行的审判管理新机制。庭长负责制可以强化服务和监督;审判长负责制可以改变过去审判权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实现审判权回归。院长、庭长一般不再干预具体案件的审理,除重大、疑难的案件外,均由审判长、合议庭独立裁判。庭长主要只对日常行政管理领导,不再对具体案件进行把关和审批。这样,有利于为法官依法独立办案提供机制保障。

第三、实行庭长与审判长分离负责制,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的职能特征,是社会正义的必然延伸。如果法官与当事人接触太多、打成一片,尤其是单方会见当事人,影响公正形象不说,还容易造成司法腐败。实行审判长负责制后,审判权与案件流程控制权相分离,强化了对审判长的监督和制约,审判长不再直接与当事人会见,让对案件没有决定权的法官助理接触当事人,审判长也不得在庭外接触当事人,防止对案件先入为主,避免造成当事人对法官的猜疑,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

第四、实行庭长与审判分离负责制,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一方面,实行庭长与审判长分离负责制后,让那些具有法学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审判能力,能熟练驾驭庭审的人员走到审判长岗位上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办案效率。另一方面,实行庭长与审判长分离负责制后,可以使院领导和庭长从案件重压下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精力研究法院的发展和创新等全局性的工作,有利于促进人民法院内部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提高人民法院和法官的司法权威。

四、庭长与审判长的相互关系、取得及职责范围

关于庭长与审判长的关系问题。依照《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人民法院组织形式有审判委员会、合议庭和独任审判三种。而庭长和审判长作为法院审判组织形式——即法院裁判案件主体的直接行使者之一,要实行庭长与审判长分离负责制度,其相互关系如何?目前法律界和司法界的理解和认识不统一。在庭长与审判长分设的情况下,庭长与审判长由于其职能不同,地位不同,工作范围不同,其相互的关系是行政负责人与业务负责人的关系,通俗一点说是书记与

关于庭长与审判长的资格取得问题。庭长和审判长资格的取得,各地办法也不一,但多数采用通过竞争产生。竞争程序分为个人申请、资格审查、考试考核、择优录用四个程序。根据《法官法》第2条的规定,审判长应该是在助理审判员以上的职称,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先由本人自愿申请,政治处考试考核(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考核分为民主测评和领导小组考评),领导小组(或审委会)根据综合得分情况择优录用,最后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报请有关部门任免或由院长聘任产生。2000年本院根据以上程序和步骤聘任了16名审判长。各业务审判庭长一般在审判长中产生,而对人民法庭庭长,则在少数有组织能力,有实际工作经验但又没有竞争上审判长的人员中产生,最后由法院院长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报请有关部门直接任命。2000年本院在审判长之外,另有4位法官被任命为人民法庭庭长。这样,从2000年开始,本院的民二庭和4个人民法庭开始实行庭长与审判长分离负责制。

关于庭长与审判长的职责和权限问题。庭长和审判长除具备《法官法》第9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是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典范。一方面,实行庭长与审判长分离负责制后,作为庭长,要转变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摒弃行政领导干预审判工作的固有观念,以适应审判长负责制的工作方式,对审判工作实施正确的领导和监督。现阶段,庭长的职责主要是加强对审判长工作的宏观指导、监督和行政事务的管理。其具体职责和权限如下:一是主持本庭的全面工作,确定办案重点和力量安排,完成各项审判工作任务;二是抓好本庭干警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纪律、作风教育;三是主持召开庭务会议、部署检查本庭工作;四是审查签发本庭形成的公文函件,接受和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带头办理重大疑难案件。另一方面,实行庭长与审判长分离负责制后,作为审判长,在合议庭里不是合议庭领导或行政首长,与合议庭其他成员的地位、权力完全平等,不具有任何特权,不能凌驾于合议庭之上,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合议庭其他成员,但是,审判长作为审判工作的组织者,庭审活动的协调者,案件质量的保证者③,依照法律规定或院长授权,又要履行以下职责:一是组织指挥合议庭成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做好庭前准备工作,确定案件的审理方案草似庭审提纲;二是主持庭审、评议及疑难问题的研究,在合议庭的职权范围内,主持决定对案件作出裁判;三是签发本合议庭的法律文书,但对法律明确规定由院长、审判委员会行使的权利如决定罚款、拘传、拘留等则不能由审判长行使,应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四是对合议庭审理的案件质量负完全责任;五是对合议庭难以作出决定的案件及审判中的有关重大事项,报请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六是对审判工作进行调研等。

五、对庭长和审判长的考核内容及制约奖罚

对庭长和审判长的考核。在实行庭长和审判长分离负责制后,如何既给审判长放权,又给庭长加强全庭的审判管理创造宽松环境?我院在对审判长放权到位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监督也必须同时到位。即做到监督到位与放权到位的统一。既注重给审判长放权,又强化对审判长工作的监督。审判长在行政事务方面要接受庭长的领导,在审判业务方面要接受庭长的监督。而监督的形式是通过对审判长的考核来进行。对审判长的考核主要依据客观、公正、依法、公开、民主的原则进行。根据《法官法》第23条规定,对审判长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年度个人考核:1、所任合议庭年结案数和结案率;2、当庭结案率;3、所结案件裁判文书质量;4、所结案件超审限率;5、所结案件二审发还改判率以及错案数;6、对审委会决定执行情况;7、对所任合议庭成员的廉政督查情况;8、审判业务以及法学调研成果。通过对以上八个方面进行考核,年终经考核合格者继任,不合格者取消担任审判长的资格。而对庭长的监督和考核,则由院考核委员会负责进行。我院对庭长主要考核以下内容:1、全庭任务完成指标数;2、全庭案件当庭宣判率;3、全庭案件审结率;4、全庭案件评查验收合格率;5、全庭案件发回重审率和案件改判率;6、全庭案件超审限率;7、组织干警开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情况;8、全庭干警遵纪守法情况;9、庭长个人办案情况及各项表现;10、全庭干警其他任务完成情况等。

对庭长和审判长的奖励。庭长和审判长应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既要履行《法官法》第7条规定的义务,又应享有该法第8条规定的权利。审判长和法官助理相比,权利增大,工作量加重。根据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庭长和审判长每月可享受适当数额的庭长和审判长津贴(若庭长和审判长为一人,不得重复领取津贴),对于在审判工作中有显著成绩和贡献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应当给予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奖励,年度奖励可高于助理法官的15%至30%。对一年内审结的案件无重大过错、经考核合格者可以连任下年度庭长和审判长,连续两年无差错的,除政治上、经济上给予重奖外,该晋级的晋级,该重用的重用或提拔,把竞争机制纳入庭长和审判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庭长和审判长各自的能动作用。

对庭长和审判长的惩处。庭长和审判长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年内扣发所得岗位和审判津贴,并免去和取消庭长和审判长资格:1、徇私枉法,收受贿赂,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受到纪律追究的;2、在审判工作中渎职或审判作风差造成严重后果的;3、年度所办案件出现一件错案的;4、当庭宣率低于35%、合格率低于98%、完成工作任务低于95%的;5、其他若有违反《法官法》第30条所列行为之一的,还要依照情节轻重给予组织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将庭长和审判长的资格考核与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个人述职和干部考核结合起来,对庭长和审判长的政治表现、工作成绩、廉政情况、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考查。合格者继续留任和重新授予庭长和审判长资格;不合格依法免职和取消其庭长和审判长资格。实行庭长和审判长分离负责制以来,我院先后有二位审判长由于办了错案经末位淘汰被取消审判长资格,从而真正形成了审判长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良好机制。

注释:

①参见章武生、吴泽勇:《司法独立与法院组织机构的调整》,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二期,第64页。

负责制范文篇8

一、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的作用

实行常委分工负责,这是对地方党委现行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的重大改进,是实现地方党委领导体制科学化、效能化的根本性建设,是适应新形势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1、有利于发挥常委的主观能动性。地方党委换届前,普遍存在副书记职数过多的问题。以我县为例,在原来的11名县委常委中,就有5名副书记,占常委总数的45.5%。副书记职数过多带来的问题是:副书记成了党委班子中的一个领导层次。具体工作中,基本上是常委有事先向分管副书记汇报,然后再向书记或常委会汇报。这虽然有利于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延长了工作周期,容易使常委产生依赖性。久而久之,各常委的职能变成一种摆设,变成有职无自主权的“空壳”,影响了常委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使各常委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2、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调动常委的工作积极性。在基层党委以往的工作中,由于副书记职数多,往往书记办公会成了事实上的最高决策层。党的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书记办公会不是一级决策机构。但实际工作中,对重大问题,都是先上书记办公会,如干部任免讨论决定时,有书记、副书记、组织部长参加,已经超过了常委会的半数,事实上已主导了常委会的决策。书记办公会上定下来的事情,拿到常委会上讨论研究,再有不同意见的常委最多也不超过半数,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书记办公会的意见便成了最后的决策,这样做不利于调动其他常委的工作积极性。

3、有利于解决党政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以往县级党政班子之间分工交叉,工作权限和职责相互重叠。如对工业、城建、农业、财税、宣传、教育、文化、卫生等工作,党委有副书记或常委联系,或全部由副书记任重点工作组组长,政府有副县长分管,人大、政协的副职参与,既增加了工作层次,又加大了协调难度,工作互相推委,出了问题相互推卸,难以追究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通过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经济工作由政府副县长负责分管,除经济和政府工作之外的党建、纪检、宣传、稳定、武装由各常委负责分管,有效解决了党政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充分发挥常委集体领导的作用。

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要求,地方党委换届后只设一名专职副书记,实行常委负责制,对于进一步发挥常委的能动性,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是副书记的职责定位问题。这也是实行常委负责制后出现的新课题,有些地方的做法是:专职副书记协助书记处理日常事务,受书记委托,负责有关工作。这样定位,有可能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各位常委分工负责各项具体工作,专职副书记会“闲起来”,无事可做;二是专职副书记协助书记的工作,协调各常委开展好工作。从表面上看,副书记看似一样不管,实际上事事都管,个个常委都管,于是,副书记成为各常委在工作中必过的一道关,这样更不利于各个常委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副书记的工作也由于联系常委多而顾此失彼,效率低下甚至失误。

第二,是各常委如何更好地行使职权的问题。实行常委负责制后,各常委从“无权”到享有“独权”,如果不注意把握的话,往往容易造成撑权失去的监督和控制,各自为“政”的局面。由于没有以前“小集体”的意见,使各常委在决策中主观思想占主导,在工作中会跟其他常委的工作“撞车”而无法实施;或是事事听从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脱离本地实际,造成决策“水土不符”,工作保守,唯规唯矩,工作难以推进;或是行使权力把握不好的话,会演变为一种可怕的“特权”,进而会引发腐败问题。如湖南郴州市纪委书记曾锦春,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利用纪委部门的特权和超越权限,只要有跟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下属单位负责人,甚至非党人士、企业主,统统拿来“双规”,残酷打击,在社会上造成非常坏的影响。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常委分工负责制的实施。

三、建立有效的常委分工负责运行机制

实行常委分工负责,是对原有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的改革,必须在继承以往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按照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要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常委分工负责的有效施行。

一要切实加强常委班子自身建设。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制,对常委会成员的要求更高了,每一名常委在工作能力上,必须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能够独当一面,推动工作。首先,要提高常委班子的执政能力,积极打造“学习型班子”。建立完善的学习制度,努力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不断增强执政素质,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以及应对和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其次,要改进的工作作风,适应领导体制改革要求。进一步加强班子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永葆党的先进性。

二要明确职责分工。按照党的**届**全会提出的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地方党委领导班子的职能进行科学界定,并按照“授权充分、各负其责”的原则,根据每个常委的能力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做到工作量大致均衡,责、权、利相互统一。同时,从宏观上明确党委和政府的不同职责,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对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方针政策、工作总体部署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经常性工作由政府及其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决策和管理。对于兼任政府副职的常委,其工作分工和职责定位,应以政府为主;所分工负责的政府工作,应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对专职副书记的职能定位,可做三种类型设置:一是专职综合型。协助书记处理日常事务,受书记委托,负责有关临时工作。二是专职党务型。负责党群工作、政治工作、稳定工作,与县长(副书记)的分管经济、政府工作相对应。三是督促检查型。专职副书记主要职责是分管督查工作,具体负责对本地经济、党建、精神文明等重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掌握实情、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常委会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推动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完成书记交办的有关工作。专职副书记的职责定位,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负责制范文篇9

第二条首问负责制适用于本局机关的全体干部。

第三条本实施办法所称首问责任人是指与到审计部门办理问讯事宜以及电话咨询的服务对象接触、联系、接受问讯的第一位工作人员。

第四条首问负责人的责任:

1.服务对象到本局联系办理事宜及咨询问题,在首问负责人职责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首问负责人应当及时办理,并告知有关事项,提供必要的资料,热情耐心地解答服务对象的询问。

2.服务对象提出办理的事项不属于首问负责人职责范围的,首问负责人应当热情相待,积极联系转交办理。属于本局机关其他部门(单位)职责范围的,应当主动为对方联系并引见衔接。衔接中如果与有关人员联系不上时,首问负责人应当填写“首问负责制登记表”(表格由本局统一印制),将服务对象的单位、姓名、联系电话及拟办事项等内容登记清楚,并负责转交有关人员。有关人员阅知登记的内容后应尽快与服务对象取得联系,进一步了解情况,并在规定的时限内解决服务对象需要办理的事项。如果有关人员出差或暂遇责任不明确的事项,首问负责人应当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报告,并负责给对方答复。

3.服务对象需办理的事项不属于本局职责范围的,首问负责人应当耐心解释,并尽自己所知给予帮助。

4.首问负责人在接待服务对象时,解答问题要耐心细致,服务态度要热情周到,要使用文明用语,禁用文明忌语。要为服务对象着想,不得冷漠待人,不得推诿扯皮,要充分体现审计系统工作人员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精神风貌。(1)接听电话要做到“铃响三声,必有应声”、“先说您好,后报部门,再问事情”;(2)接待来访要做到“主动热情,耐心询问,清楚解答”;(3)属于国家审计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一律不准以“不知道”、“不清楚”、“不归我管”、“我还有事”等为由推脱首问责任或敷衍问讯者;(4)遇到对政策理解有差异或无理取闹的服务对象,首问负责人和具体承办人要坚持原则,耐心说明,做好工作。

5.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首问负责人最迟应在4日内将办理情况回复本人。

第五条首问负责制要求局机关全体干部熟悉审计工作业务,既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又了解本局其他各处室(单位)的工作职责;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业务技能,保证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

第六条将首问负责制落实情况纳入能绩考核范围。对自觉遵守首问负责制,主动热情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首问负责人和有关承办人员,应给予表扬鼓励。

首问负责人和有关承办人员违反首问负责制,有下列情节者,经查实,视情给予谈话教育、通报批评、调整岗位等处理。

1.首问负责人未及时将服务对象拟办的事项移交给有关人员;

2.有关人员未及时与服务对象联系或在规定时限内应解决而未解决问题的;

3.对服务对象提出的事项推诿扯皮、不负责任的或应当告知服务对象有关事项而没有明确告知的;

负责制范文篇10

一、基本情况

××镇辖14个村(居)委会,109个自然村,170个村(居)民小组,共有9633户,37338人(不含县直机关单位),其中农业户7476户,31139人,有国土面积132平方公里,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15元,

2007年,全镇耕地面积24631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1828亩,粮食总产量1096.4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02.7公斤,人均占有耕地0.66亩,一年来,没有发生任何粮食安全事故。

二、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粮食生产责任

我镇切实将粮食生产作为事关全镇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局抓紧抓实。一是严格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粮食、工商、卫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统计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政策性用粮领导小组、粮食直补“一折通”领导小组,建立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确保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政策性用粮收购等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召开粮食生产工作专题会议,对各阶段的粮食生产工作作出及时的安排部署,制定粮食生产计划,将粮食生产政策性用粮收购等任务逐级分解下达到各村,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一是积极宣传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对种粮农民的各项惠农政策。通过粘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下派工作队员和利用广播、召开户长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各级惠农政策和农田保护政策深入人心。二是切实做好良种补贴工作。2007年我镇杂交包谷良种补贴面积0.62万亩,投入补助资金0.54万元,粮食综合增资补贴1.6万亩,投入补助资金46.49万元,中低产田改造项目500亩,投入补助资金12万元,稻飞虱防治补助0.7万亩,投入补助资金0.55万元。补助资金做到全部及时足额发放到户。通过对政策措施的宣传贯彻落实,大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强化技术服务,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一是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按照“扶农促耕、依靠科技、建立示范、形成规模“的原则,推进粮食生产优质化,建立健全粮食作物良种繁育体系,不断提高优质粮食比重。二是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2007年,我镇投入资金12万元,科学合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大力推广良种,防止农民在低产、风险田盲目播种粮食;三是加强技术指导。根据粮食标准化种植的要求,将粮食种植技术资料及时印发到农户,并召开技术培训会。2007年,共印发技术资料0.65万份,培训农民7000人次;四是办好示范基地。推进粮食生产示范种植,积极探索规模种植的形式,扶持种粮能手,发展种粮大户,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病虫草鼠害防治等,提高粮食规模效益,进而带动群众科学种植粮食。2007年全镇建立水稻高产示范种植500亩,单产644公斤,比全镇平均产量增27.02%。建立玉米高产示范种植106.7亩,实现单产354.51公斤,比全镇平均产量增19.89%,通过大力加强粮食优良品种的科学示范种植,有力地推动了全镇优良品种和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

(四)强化政策落实,抓好政策性粮食收购

为切实维护种粮农民利益,保障粮食的供给,我镇高度重视政策性粮食的收购工作,一是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二是召开全镇政策性粮食收购工作会,并结合各村(社区)粮食生产情况,制定收购任务,下发文件,落实责任。三是强化宣传,采取粘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广播、召开群众会议、进村入户等方式,认真抓好政策性粮食收购工作。四是切实保证政策性粮食收购任务的完成,2007年,全镇共收购政策性用粮42.0588万公斤,其中稻谷31.3945万公斤,玉米10.6643万公斤,圆满完成了县政府下达的收购指标任务。

(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粮食市场体系

一是加大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通过印发宣传单、广播、召开户长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业法律法规,使之家喻户晓;二是创新机制,规范农资市场体系。切实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粮食方针政策,执行国家对粮油质量收购标准,适时调查统计粮食生产、产量、种植面积及市场价格,做好粮油食品的宣传、监督、检查;三是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制假贩假。充分发挥派出所、工商分局、粮管所等单位的监管作用,通过市场巡查,加强对辖区内和镇区收购的粮食经营者的日常管理,保护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及时查处收购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严格执法,从源头上治理农资坑农害农案件的发生。取缔贩假、售假、无证经营等非法行为,杜绝一切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