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4:02:08

分类改革

分类改革范文篇1

【关键词】职业岗位;分类;对外贸易专业;教学改革

一、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物的性质,即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原因。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即高等职业教育内在的本质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原因。

教育类型是由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所决定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探索客观规律,即研究科学原理的人才——学术型、科研型人才;一类是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的人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前者是培养探索未知的人才,后者培养是应用已知的人才。

不同类型的人才要由不同类型的教育来造就。一般来说,学术型、科研型和工程型人才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则由职业教育来造就。其中的技术型、高级技能型人才一般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技术应用型教育,而不是学科型、工程型教育。但在现实中,高等职业教育刻意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把技术应用型教育办成学科型、工程型教育的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偏离”:

1.专业定位和专业设置偏离了社会的实际需要。不是按照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设置专业,而是完全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目录,以学科来设置专业。

2.课程设计和组织教学偏离了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而是走高等专科学校的老路,办成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版。

3.教师的激励杠杆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特别是在职称评审方面,完全套用普通高校的做法,把教师引导到写理论文章和出专著上去。普通高等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创造学科理论去探索和预测未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引导教师创设实践过程去应用已知。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设置职业化的专业,开发岗位化的课程,实施过程化的教学,推行成果化的考核。

二、职业、岗位的关系

职业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工作类别,它是一组相互关联但又不能相互替代的特定工作的统称。一个社会性的职业本身是一个系统,它是由若干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岗位组成,即通常所说的岗位群。它具有集合性、关联性、层次性和目标性等特点。在这个系统中,它是由一个核心岗位支撑起来,将众多的岗位有机集合在一起。比如,教育是一个职业,教师就是一个核心岗位,其他的行政管理、实验实训、后勤服务等岗位都是直接服务于这个核心岗位而存在的。

岗位是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企业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对上岗人员提出的综合要求形成岗位规范,它构成企业劳动管理的基础。

职业和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要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要对职业进行科学的分类。职业分类客观地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和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阶段社会管理水平。

既然高等职业教育部门要设置职业化的专业,那么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就应该是掌握这个专业所对应所有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实践技能,因而,对岗位的科学分类就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一个岗位开发一门课程还是几个岗位整合成一门课程,但专业岗位的科学分类是前提条件。划分出来的职业岗位必须是全面、科学、切合实际,这样既能突出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操作规程,又能针对工作过程融合岗位所需的岗位技能,为教学改革的后续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专业岗位分类的依据

高职对外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具体目标应是:

1.以职业资格要求为蓝本划分职业岗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职业资格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资格认定,是经专门机构在综合测试和考察实际工作效果后颁发给个人的能在全国得到承认的一种凭证。它标志被授予人所具有的能力和操作水平,是提供就业的主要参考凭据。每一张“国家职业资格”都对应一个具体的岗位及所需的岗位技能,它由主要职能、能力单元,能力要素及操作上的具体要求和范围等所构成。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将对外贸易专业划分为外销工作、报关工作、报检工作、单证工作、船务工作等职业岗位。

2.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架职业岗位。岗位工作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和工作程序作用于具体的劳动对象并产生一定工作成果的社会活动。因此,职业岗位都是由技能、过程和劳动对象组成的有机整体。任何岗位都对应了一定的工作过程,能够相对独立的工作过程必然包含一定的岗位。那么在进行岗位分类时,以核心工作过程为主线,着眼于相对独立的的工作过程,逐一进行分解,划分不同类型的岗位工作。以工作过程为标准构架职业岗位,要对整个职业化的专业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和认识,要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重新构建行动导向的岗位体系。例如,对外贸易专业从作业过程上划分主要有:商流、物流、资金流、单据流等四种基本作业运动。

3.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归纳职业岗位。上述两种划分方法主要是基于职业岗位内部的工作流程和常规的工作内容进行划分的。但每种职业岗位总难免面临着由于外界的冲击而产生非常规的工作任务。外部环境的变化给职业内部系统带来新的工作任务时,要完成这些工作,就应该有常设岗位或临时岗位来承担这部分工作。因此,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划分职业岗位是对以上两种划分方法的有效补充。例如,对外贸易专业在做好各个岗位的常规工作时,经常遇到反倾销、反补贴、合同危机等非常规事件,而且这些非常规任务对于对外贸易职业而言,发生频率并不少见。那么我们应该划分出仲裁与应诉、的职业岗位,纳入到职业岗位系统当中来。

4.以工作部门为线索划分职业岗位。按涉及的部门进行划分,海关作为代表国家政府而独立行使对国家所有的进出口活动而进行监管调控的部门,它有自己一套独有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规程,在以上的分类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但是考虑到未来学生报考公务员进入海关部门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岗位并入到对外贸易的岗位体系中是比较合适的,体现了专业设置中的可拓展性。以上四种划分方法不是独立使用,而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再辅助以其他三种分类标准归纳整合成任务明晰、过程突出,相互衔接的职业岗位系统。结论: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标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那么,对外贸易专业岗位就划分成如下八个方面的内容:外销实务、外贸物流与保险实务、外贸商检实务、报关实务、单证实务、外贸监管与预防、外贸仲裁与应诉实务、海关实务。自然构成了对外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

四、知识技能的重组——课程开发

通过以上划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的课程体系框架已显山露水。让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毕业之后要做哪些事情,怎样做这些事情。就好比学生置身于大河彼岸,清晰地看到对面的风景,可惜的是面前横卧着一条大河,只能远观而不可近赏。要能近赏,技能不可或缺。怎样将知识和技能融合到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中去呢?用一句话概括为:因岗定能,构建职业通用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专业方向技能的课程体系,形成金字塔式的技能和能力体系,职业通用能力是金字塔的最底端,中间则是专业核心技能,而金字塔的塔顶则是专业方向能力。

例如,对外贸易专业的通用技能是外贸英语能力,具体包括外贸领域的口语会话能力、外贸函电的阅读能力、外贸函电的写作能力等。这种能力是以上所有岗位工作共同所需要的技能。专业核心技能是以上七种核心岗位各自所需要的技能。专业方向技能是基于社会变迁产生新岗位后的适应性技能或发展性技能。这种技能可以通过以上两种技能的培养之后着手打造的技能。

外贸英语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通用技能的课程先行讲授。但不能按照现有的教材开展教学。而是紧扣专业核心技能,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将对外贸易活动中各个环节所使用到的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固定表达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编写成听、说、读、写于一体的实用教材。我们打破以往按语言学的结构以章节的方式编写教材,要以工作业务流程为线索,开发模块化学习单元,将那些外贸过程中必须用、反复用的词汇和习惯表达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记住了常用词汇,能套用有关的句型,能完成日常的外贸沟通工作,学生就算达标了。

以外贸仲裁与应诉实务这个岗位为例,我们在学科体系中开设的《WTO规则》、《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等有关办事规则的课程,要依据仲裁与应诉的岗位需要,精选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到岗位工作过程中去。在过程中讲授法律知识,在动手中领会办事规则。将那么学术探讨性的漫无边际的理论知识统统删减。

只有过程化或程序化的知识和技能,任何知识只有形成一定的结构,知识才能内化为自身的知识,高职对外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要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程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能满足本行业岗位或多岗位转换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念,并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在注重课程设置现实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动态性和前瞻性,要不断适应我国对外贸易业务发展的趋势,这是当今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OR].教育网.

[2]童宏祥.构建以职业型为特征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初探[J].职教论坛,2006,(12).

[3]杨黎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探索闭[J].职教论坛,2004,(8).

[4]马建富,沙启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理论建构与技术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3,(3).

分类改革范文篇2

关键词:财政,收支,管理,改革

在财政管理改革领域,不能孤立地看待政府收支分类、政府透明度建设、支出绩效评价等改革措施,而应将这三项改革综合起来考虑,这是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政府财政管理水平的基础性措施。

一、政府收支分类、透明度建设和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关系

公共产品和服务分类是政府收支分类的基础;科学的政府收支分类是政府透明度的前提;较高的政府透明度、准确的收支分类,是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绩效考核的保障;公共产品和服务绩效评价,是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关键。

(一)公共产品和服务理论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基础

表面上看,政府收支分类只是根据政府职能,对于公共供给过程进行的技术上、形式上的划分。但我们认为,政府收支分类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会计核算技术变革,它是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993年开始的、2003年确立的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向国民账户体系(SNA)过渡改革过程的延续和深化。其内在理论基础就是经济学上新旧价值理论的变迁(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直采用MPS,它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一种核算体系。1993年开始放弃MPS采用SNA核算体系,但同时保留MPS的一些核算口径和内容。2003年实施《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完成了向SAN体系的转变。这种转变标志着价值理论的根本转变,因为MPS认为只有物质生产活动才创造价值,非物质生产活动不创造价值,这与第三产业发展的现实产生了极大背离。),它标志着市场、政府角色已经找到了准确定位,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在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看来,在政府取得收入是为了满足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需求,服务于政府公共支出的,即“以支定收”而不应当是“以收定支”,政府是因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而不是因为取得公共收入目的才存在的。其基本理论逻辑是:(1)根据市场和政府的分工,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由政府提供;(2)根据不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受益范围、不同层级政府特点,确定各层级政府公共提供职责;(3)根据部门和公共职能分类,确定功能支出科目分类;(4)经由公共选择的过程确定不同类别的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供给程度;(5)将各个不同类别财政支出状况向公众公布;(6)社会公众和民意机构根据各种不同类别公共服务履行情况,进行供给绩效评价。在这一逻辑过程中,起点是市场和政府分工,终点是公共供给绩效评价,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理论。

(二)政府收支分类是政府透明度的基础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重要性没有被整个社会,甚至财政理论和实务界充分认识,其应有作用被极大低估。从根本上看,政府收支分类将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划分为不同类别,确定不同的财政供给数量,是提高政府透明度的基础技术条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透明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如同美国国内收入署格言所表述的那样,“如果你能够追踪金钱的流动,你就会找到真相”,政府收支是政府公共服务最准确、最客观的描述。柯彼茨(Kopits)和克雷格(Craig)给出了关于政府透明度的定义是:向公众最大限度地公开政府职能、财政政策意向、公共部门账户和财政预测信息,并且这些信息是可靠的、详细的、及时的、容易理解且可以比较的,便于选民和市场准确估计政府活动的真实成本和收益(Kopits,G.&J.Craig,“Transparencyingovernmentoperations”,IMFOccasional?Paper,158,(1998)。)。而柯彼茨和克雷格认为政府透明度应该包括“制度透明度”、“会计透明度”、“指标与预测的透明度”三个方面,其中会计透明度[HJ4.2mm]是核心。通过政府透明度建设,公开政府公共服务信息,明确国民负担义务与享受权利的交换关系,将还原政府接受国民委托的“人”面目;另外,也将使一些典型的“应景政策”难以维系(鶴光太郎,“政府の透明性(パート1)——国の「かたち」を変革する突破口,[J],経済産業研究所,EconomicsReviewNo.13,2004年。)。这种政府透明度在我国所作的主要指政务公开,在21世纪初,为履行入世的关于政府透明度承诺,同时推进政府民主建设,我国开展了政务公开。即对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职责权限、办事依据、程序与时限、办事结果、重大决策和责任追究情况,应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政务公开栏、新闻媒体、网络等形式进行公开。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实践中这种政务公开缺乏一定的实质性内容,尤其是公共收支公开具有一定难度。

(三)政府收支分类、透明度是绩效评价的前提

赫西曼(AlbertHirshman)认为,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类生产活动创造出的剩余增多,使各类组织具备了低效运行的可能性,绩效衰减迟早会发生,他提出通过“退出”和“话语权”机制对组织机构的绩效衰退进行制约(AlbertHirshman,Exit,Voice,andLoyalty:ResponsetoFirms,Organizations,andState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0.)。但是他认为“退出”属经济范畴,主要凭借市场来发挥作用,主要适用于市场组织:“话语权”属政治范畴,主要依靠公共选择发挥作用,主要适用于公共组织。

因为,虽然从理论上讲,公共服务中,居民“退出”选择权是存在的:对中央政府的公共服务不满可以移居海外;对地方政府不满可以迁往外地,这也正是公共服务的泰伯特模型所论述的情形。但由于子女教育、本人工作、生活习惯等因素限制,这种迁移的成本很高,因此人民唯一的治理机制就是“话语权”。要依靠“话语权”对提高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形成压力,就必须着眼于公共物品和服务进行全面了解和准确评估。这就要求政府对国民进行政务、财政收支信息公开,提高透明度,使居民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绩效进行评价、奖惩。

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意义、进展和问题

我国以往政府收支分类不合理,导致政府收支“内行说不清,外人看不懂”,预算公开确实有一定困难。因此,必须通过改革,将政府支出进行科学分类,是增加透明度的必要条件。这对人大代表、整个社会对公共服务绩效进行评价和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改革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增强财政透明度的意义

2000年以前的财政改革,主要集中在财政收入体制方面,通过1994年分税制、后来的所得税分享、农村税费改革等不断调整,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规范的收入机制。2000年以后主要是财政支出方面,通过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改革,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增强。但是作为财政改革基础的收支分类体系依然沿袭前苏联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对财政改革的不适应性突出。根据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理论,改革政府公共职能分类,进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迫切性增强。

1.收支分类改革反映了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变化

市场经济中,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政府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弥补市场缺陷。在计划经济相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通过企业改革剥离的社会职能,将由政府承担;政府将承担的一些直接介入生产过程的经济建设职能交给市场。相应的政府财政收支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反映政府职能活动需要的政府收支科目也应反映这一变化。

2.新收支分类清晰反映了公共收入和服务供给状况

我国旧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主要按“经费”性质进行划分,支出大类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地质勘探费、科技三项费用、流动资金等科目。这种分类方法下,政府提供了什么公共服务在预算上看不出来;某种公共服务花费多少也看不出来;甚至一度连政府收入多少也难以掌握,而只能看出各部门的财政支出数量。这种收支分类以政府机构为中心,容易使各类支出固定化。久而久之,财政支出失去了其存在的原始目的,成为所谓的“财政供养”手段,无法对公共服务供给进行绩效评价,最终成为对既得利益的认可。新的收支分类方式,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

3.政府强化公共服务供给财务管理的需要

政府支出的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是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状况进行财务分析的基础。通过政府功能分类中,不同公共服务资金融通的财务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及问题。通过公共收支经济分类,我们可以对每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消耗、执行绩效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4.深入推进财政改革的需要

1998年以来,公共财政建设目标逐渐清晰,我国积极推进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改革。但在深化财政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过程中,却遇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设计的政府收支科目体系的不适应性问题。相对于上述改革措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更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是适应财政管理从重分配向重支出绩效转变的最基本需要。

(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现状及促进政府透明度的进展

我国政府自1999年底开始研究政府收支分类改革,2004年底、2005年初选定水利部、交通部等中央部门,以及河北、天津、湖北、湖南、海南5省市开始了模拟试点(楼继伟,“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模拟试点工作会上的讲话(摘要)”,财政部《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简报》第二期,2005年4月28日。)。在试点基础上,2006年制定了改革方案和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全面开始了改革进程,2007年政府预算收支全部按照新科目进行了编制。

这次改革初步建立了以政府支出功能分类为核心的,包括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在内的收支分类体系,此处主要介绍两种支出分类方式。

新政府收支分类中的支出功能分类按政府职能种类设置科目,政府各项公共服务,都可以直接从预算科目上反映出来。支出功能分类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等十七大类,类下设置款、项两层。比如教育是类级科目,普通教育是款级科目,普通教育下的小学教育就是项级科目。这样,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在预算上都能明晰反映出来,社会公众可以清楚地读懂政府预算。

功能划分虽然反映了政府公共服务全貌,但公共服务是怎样提供的,需要对各类公共产品的生产、供给进行分析。这就必须对其占用资源类别、最终资产形成等进行细分,这就是支出经济分类,它是对功能分类的细化和补充。比如,仍以小学教育公共服务为例,其支出究竟是盖了校舍、买了设备,还是发了工资,可通过经济分类来反映。新科目中经济分类主要按照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将支出分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等十二类。

(三)政府透明度、绩效评价角度的改革效果、问题

此次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主要在借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联合国《政府事务的经济和功能分类手册》的政府财政分类方法,并参考OECD国家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调整后制订的。但是由于运行时间较短,国际标准体系与我国国情也有适应过程,加上财政管理自身缺陷等因素,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收支分类体系与我国现行《预算法》的衔接问题

我国《预算法》界定的预算收入包括税收收入、依规定应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其他收入等;预算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教科文卫体等事业发展支出、国家管理费用支出、国防支出、各项补贴支出、其他支出等项目,这与新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存在明显差异。新科目正处于使用阶段,如果直接将现行类级科目,直接修订进《预算法》,也不适宜。但在按新收支分类进行支出绩效评估时,其评估依据就成为问题。

2.某些科目划分依然不清晰,影响透明度

为便于推进,新收支分类改革中只改变了资金反映渠道和统计口径,不触及现有资金分配利益格局,仅局限在技术层面,但实施问题较多。如各类功能支出项级科目都有“机关服务”一项,其主要内容是“反映为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提供后勤服务的各类后勤服务中心、医务室等附属事业单位的支出”。其中的医务室支出,性质属医疗卫生类服务,但却被归入“机关服务”类级公共支出中去,其他如教育、科学技术支出中,也存在着类似现象,这使得某些支出仍无法清晰透明。

3.迁就了原体制,依然带有政府直接干预经济色彩

此次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旧体制妥协基础上的后果。科学技术、工业商业金融事务等类级科目,是其它市场经济国家所没有的,而我国之所以进行这样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照顾了现实需要而有意为之。比如,科学技术类级科目的设置,就是“为了适应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同时考虑目前我国科技经费管理的特殊需要”。这说明收支科目依然作为施政工具被使用,而非公共服务的客观分类方式。

4.在实际操作中,科目运用缺乏应有的准确性

由于人员素质、责任心、培训力度、科目自身设置等诸多原因,导致政府收支科目应用中出现上述问题。比如,在几乎所有的类、款、项级科目中都有“其他××事务支出”的设置,导致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将大量可以进入现有支出类别中的资金放入这类科目,减少了支出透明度,为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埋下了隐患。

5.地方上政府收支科目设置的自主权依然较小

初期,为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强调统一性是必要的,但随着改革深入,应逐步扩大地方的科目设置自主权。其背后是地方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自主权问题,如果缺乏科目设置自主权,会导致地方大量独特的公共服务无法进入公众视野,减少了政府透明度,为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带来障碍。

三、深化改革,增强政府透明度,为绩效评价奠定基础

近年来,各国政府为了提高政府效率,纷纷开始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加强政府绩效评价。而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增强分类的科学性、支出的透明度,是绩效评价的基础性措施。

(一)完善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目前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定位在技术性、形式性的划分,不触及政府根本职能调整,这在初期尽快启动改革是策略的。但其不应当成为深化改革的定位,否则就容易将现有的政府职能固定化。为此,要继续根据市场和政府分工原理,按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理论,确定政府和市场、各层级政府分工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最终为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绩效管理奠定基础。

(二)科目设置中需要改进的几个技术性问题

一是对预算科目“接口”设置要严格限制,防止形成模糊地带。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公共需求变化,导致公共服务种类也不断变化,因此国际上财政收支功能分类中都有“其他”项设置。如IMF的政府收支划分中“未另分类”事项的设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第169页。)。但我们认为应主要设置在款、项中,以防止类级科目成为一个大筐,为政府透明度及绩效考核设置障碍。二是考虑到我国地域复杂性,应赋予省级地方政府更高权限的科目设置权,以适应地方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需要。这种做法在国际上是通例,如IMF政府收支分类说明中也指出“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更为详细的分类是可能的,也是需要的”。三是关于上面所说功能支出性质相同,归类不同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赋予类似支出相同的科目名称,而不是赋予不同的名称来解决。如:“科学技术”类中的中科院、农科院研究生院支出,我们可以在依然归入此类的情况下,单列“教育支出”项级科目或更细层级的科目,而不是如目前的归入“其他基础研究支出”项下,与教育支出无法进行比对。如IMF的政府收支分类(2001版)中各大类都有的“研究和发展”项,足可以借鉴。

(三)以收支分类改革为起点,改革政府会计制度

尽快实现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变,防止出现责任和效果不匹配现象,而导致绩效管理失真。收付实现制以资金实际收到和付出行为期间,来考核支出绩效,这就可能发生承担了还款责任,却无享有支出成果;或产生了支出成果,却没承担还款义务等情况,使得绩效考核结果失真,对被考核人、部门不公平。IMF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版与1986版的主要区别是引进了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使政府与企业会计制度,基本建立在同一准则下,对评估当期公共服务绩效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我们认为,实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制度,对科学的绩效评价具有更加深远意义,否则领导干部任期制带来“前任借款搞项目,后任筹款还债务”的局面将无法得到根本改变。

(四)转变财政职能,提高公共资金管理人员素质

通过公共财政改革,政府财政部门定位逐步由政府“出纳”向综合经济和社会管理部门过渡。未来方向应该是通过对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公共服务状况的经济性、效率性绩效评价,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能,这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部门的首要职责。为此,要继续推进财政管理改革的同时,加大各部门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素质、完善内部管理,尽快完成这一转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年中文电子版),/external/pubs/ft/gfs/manual/chi/index.htm,2003年。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透明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分类改革范文篇3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开始尝试推行事业单位改革以来,伴随着事业单位的总体面貌不断发生着变化,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探讨一直比较活跃,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一是我国的事业单位为什么要改革?二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三是对继续改革的种种思路构想。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从侧面描述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即在经济领域推行政企分开,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同时,公众对庞大的事业部门日益不满,沉重的财政供养之下的事业单位似乎并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因此改革开始进入摸索阶段,最终为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开始向政事分开、社会化的方向前进。不论当初改革的直接意图如何,现实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让人失望的局面,包括一批事业单位被推向市场,导致政府向人们提供的公共服务日益缩水;而有些事业单位在享受财政供养的同时却不能向公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这些现象综合起来,加上近几年来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直接导致了这样一个印象,即现有的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无论是在公平还是效率上都不能满足需要。换句话说,没有人认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成功。理论界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纷纷在党的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路,实践中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做了积极的探索,其中实质性的关注点就在于“分类改革”。实践中政府部门在摸索应该怎么分类,理论上学者和专家们也根据一些理论对事业部门进行了分类。这种情况让人觉得当下事业单位改革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如此一来,事业单位的改革就只剩下了一个主要任务,即将各种事业单位按照现行的服务性质划分,然后对应地将之转化成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这个工作吗?笔者不以为然。

笔者认为,如果分类改革指的就是将现有的事业单位分类,随之一一对应将其转化成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恐怕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目标。我们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将事业单位这个部门从总体上削减、分化,而是有必要把眼界放宽,着眼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如果能将事业单位改革与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结合起来考察,那么,分类改革就值得重新理解。

在我国,事业单位指的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实质是政府为了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而直接组织的公共服务生产部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事业单位的存在看成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具体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更适宜把事业单位的改革放到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大框架下讨论而不是孤立地讨论它本身。很显然,事业单位的改革必定关系到整个公共服务体系的某些变化,因此,只有掌握了整个社会如何提供、生产公共服务,我们才能更科学地理解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

关于公共服务,国内的很多学者现在已经接受了美国学者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对公共服务产业中区分提供方和生产方的做法。埃利诺·奥斯特罗姆认为,在公共服务产业中有三方,即提供方、生产方和受益方,其中提供方指的是负责公共事物的规划、融资、安排生产、管理、监督的一方;生产方指的是适应提供方的要求,直接生产公共服务,并将服务按照数量和质量要求输送给用户一方[3]。按照这种观点,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生产者可以分开,各种主体可以进行多元组合,这彻底扭转了以往人们认为公共服务只能由公共部门亲自生产的观念,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认为,一个社会中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是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其中政府是以强制税收为公民提供服务,非营利部门是人们自愿结合,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而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追逐利润,所以显然不在此列。而对于公共服务的生产者,政府、非营利部门、企业都可以担任,比如,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可以办公立医院,非营利部门可以民间出资办非营利医院,私人也可以出资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以此谋求利润。所以,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事实上可以多元化,没有理由认为一定要公共部门自行组织生产;只要公共部门负责提供,无论具体的生产交给谁,都没有推卸责任,也就没有理由反对它的存在。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存在事实上代表了一种具体的公共服务生产方式,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并且由政府自行组织生产。如果说事业单位改革最直观的意图就是改变或者减少这种生产方式,那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即在直接减少政府提供——政府生产这种公共服务模式的情况下,整体的公共服务应该如何安排?在此,有几点需要明确:一是在现实情况下,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无论是从量还是质上都在提高,整体上削减公共服务似乎不太现实,况且也和我国政府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把政府职能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公共服务相悖。二是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政府的责任很难推卸。从理论上讲,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非营利部门;政府的确不应该成为公共服务的唯一承担者,提供者应该多元化,这也是很多人提到的西方一些公民社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情况,非营利部门在其中承担了重要的责任。但就我们的现实而言,非营利部门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让这些资源匮乏的非营利组织迅速在公共服务中担当重要责任无疑是不太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政府作为提供者无法逃避。三是在政府作为提供者的前提下,如果减少政府直接组织生产这种方式,就应该有其他生产方式可以弥补,否则整体上就会失衡。所以,站在全局的角度,为保持或者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共服务水准,事业单位改革比较现实的目标不是政府作为提供者削减公共服务,而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之时,其具体的生产方式需要进行调整,即减少政府直接作为,让企业、非营利部门加入,成为生产者,多方进行合作,一起满足公众需求。笔者认为,这才是现阶段我国公共服务社会化的真义,才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现实目标。

如果我们把事业单位改革放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大背景下来考虑,那就有必要在公共服务生产方式多元化的框架中来讨论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操作,尤其是现在被作为焦点对待的分类改革。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

当然,首先我们承认原有的事业单位有三种路径可以选择,即有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企业三种身份可供转换,这和目前公认的分类推进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在下一步的问题上,普遍的焦点都在讨论何种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应该对应地转换成何种性质的社会主体,是转换成政府部门,还是变成民间的非营利组织,还是直接推进市场变成企业?比如,有学者就将我国的事业单位按照性质划分为行政支持类、纯公益类、准公益类和经营类,然后按照性质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具体想法是行政支持类只允许政府举办,经费来源完全靠财政拨款,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依照国家机关进行管理;对纯公益类事业单位,按照其所承担的社会公益性、基础性和业务项目的多少,核定人员编制和财政补助,实现宏观控制、科学管理和合理布局,适应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对准公益类事业单位,要建立政府补贴和收费相结合的、非营利的成本补贴机制,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对经营类事业单位,对这类单位实行社会化管理,依法进行法人登记[4]。像这样提出自己看法的还有很多,事实上,笔者认为这种分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理由之一,对于现存的庞杂的事业单位群体,给出一个清晰的划分标准并不容易;理由之二,如果着眼于公共服务的生产,希望原来事业单位所做的工作有机构能承接下去,那从理论上非营利组织、企业均可以,因为无论是非营利部门还是企业,只要和政府恰当合作,它们都可以生产公共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单个的事业单位转换成哪种性质的社会主体事实上都不会影响公共服务的生产。如此一来,分类改革究竟意在何指呢?笔者认为,分类改革的主要意图要从总体上改变以往生产主体单一的局面,构建多元竞争的框架,以此来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其更可能关注的是同一服务领域内的事业单位能够有多种转换选择,而不是要求同一服务领域内的事业单位必须有相同的转换选择,以此造成按照服务性质不同而形成的分类。举例说明,在医疗卫生领域内,如果原有的由政府直接举办的医院能分别转化成非营利性质的医院由民间运营,或者转化成营利性质的私立医院,或者还是保留原来公立医院的性质,就有可能造成一种多元竞争的局面,同一服务领域内各种类别的生产主体都有,我们认为这可能更贴近分类改革的真实意图。简而言之,分类改革从总体上指的是公共服务的生产主体能够多元化,针对某一具体服务领域内的事业单位,应该允许它们转换成不同类别的社会主体,而不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服务领域内的事业单位,要求它们整体划一地转换成某种性质的社会主体。

当然,既然在不影响和政府合作的前提下,单个的事业单位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选择,那么对于转换后不同性质的公共服务生产主体,政府也应该有不同的约束机制或者监管体系,在运行机制上真正实现分类管理,区别对待,这样才不至于在公共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竞争局面。其中,事业单位如果保留政府部门身份,继续享受财政供养,就不允许从事营利行为,也不允许接受社会捐赠,应该无偿地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如果转换成非营利组织,作为民间组织,它可以吸收社会捐赠和利用经营收入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政府还应该在某种程度上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事业单位如果进入市场,直接转换成企业,那么它的行为就要按照企业法人来对待,对其经营行为国家要依法征税,政府也可以按照市场法则向其购买公共服务。对不同性质的生产主体有不同的约束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公共服务的有序竞争局面。

站在公共服务体系的全局考虑,事业单位改革在当下中国较为现实的目标应该是,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提下,政府直接生产公共服务的这种方式要减少,相应地要让非营利部门、企业加入到生产公共服务的行列中来。因此,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焦点也就不在于对某种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如何定位,从而转化成不同类别的社会主体;而是从总体上构建政府部门、企业、非营利部门三种生产主体的多元竞争局面,对不同性质的生产主体予以区别对待,分类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

会上的报告.

[2]张昉,陈良华.事业单位改革的学术观点及其理论溯源[J].价值工程,2007,(10).

[3]杨团.关于公营事业的初步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4,(4).

[4]谢斌.事业单位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宁夏社会科学,2007,(2).

分类改革范文篇4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属于政府公共管理机构和事业型企业的一般预算收支、基金预算收支、债务预算收支、预算外收支和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纳入统一的分类体系,并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设置了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它全面、规范地反映了政府各项收入的来源,清晰、直观地反映了政府各项支出的去向,使预算管理范围进一步完整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改变了原按经费性质进行分类的办法,按照政府职能进行设置,将政府部门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集中在同一功能科目全面反映,形成一个完整的支出概念,如“教育”类下反映的不仅仅是原来教育事业费支出,而且还要反映在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行政管理费、教育费附加以及各项基金支出等支出科目中的教育支出,使政府的支出预算更加透明、更加清晰,有利于解决“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的问题。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日益加强的需要,将新的政府收支科目体系与部门分类编码和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相配合,对任何一项财政收支进行了“多维”定位。它清楚地说明政府的钱是怎么来的,用在哪些方面,怎么用的,为预算管理和财政监督等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从而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求全面、规范、明细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来源,清晰、准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支出总量、结构与方向,明确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为推动预算管理向“公正、公平、公开”方向不断迈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进一步促进部门预算、综合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方面改革的深化和绩效预算的推行。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求政府收支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必须对每一个部门、每一笔经费都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细化,如果没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预算的编制就无法实现部门、功能分类、经济分类的“三维”定位,也无法与预算的执行有机地衔接起来。因此,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仅能使财政部门信息化运用水平进一步提高,而且也进一步推动了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按照财政部的总体布置,2006年上半年的重点工作是预算数据的转换,这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确保预算数据转换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市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动员部署、学习培训、技术支撑和数据转换。但在实际的预算数据转换过程中,也碰到一些现行的预算方式与新的政府收支科目衔接所存在的问题,首先,项目预算编制较粗,给项目支出预算的合理拆分带来了难度。其次,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设置,项目支出中可以反映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等内容,这就造成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之间的脱节,同时也为准确界定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带来难度。再次,预算执行数据存在分月数据和年终结余资金无法实现一一对应,以及法定支出口径,转移支付难以确定等问题,给预算执行数据的转换与准确带来一定的难度。

针对2006年预算数据转换过程中存在或发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改进我市预算管理工作水平,不断适应改革的需要,才能确保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在我市顺利开展。

1.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的管理

我市为了规范和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于2003年印发了《杭州市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原则和程序,提出了项目库建设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真正地应用,对项目建设的前期审查不够。因此,为了适应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需要,我市在项目预算管理方面,一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前期审查工作,深化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论证,另一方面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项目信息的管理系统,通过现代化手段实现对项目进行滚动管理。

2.统一政府资金预算的编制

我市的政府资金预算是按照部门预算和专项资金计划两个序列进行编制,但两者所采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是不同的。其中部门预算利用财政部“e财”软件进行编制,按照“二上二下”的程序进行。而专项资金计划则是由各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方法进行编制,与部门预算无法实现同步。2007年要实现按新旧两套科目进行预算编制,多维反映项目支出预算,必须统一预算编制的方法。为此,我市可从统一编制软件入手,逐步规范专项资金的编制。考虑到“e财”预算编制软件已使用多年,各单位的财务人员已比较熟悉,2007年专项资金计划可采用“e财”编制软件进行编制。

3.积极开展定额标准的调研

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对预算的编制标准进行调整刻不容缓。但考虑到目前我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等配套制度尚不完善,项目经费中列支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的现象仍然存在、定额的修订工作可能会带来新的一轮争基数、定额系数等问题,我们将积极地开展调研工作,在收集和掌握一定的资料的基础上,争取在编制2008年预算时再行出台定额修订和完善方案。新的预算编制定额标准,建议可采用两种办法进行确定:第一种办法是将一般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费两个定额进行合并,通过调整系数的方法来确定;第二种办法是对一般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费定额和系数进行重新核定,可以考虑把大宗印刷费、专项会议费列入定额标准,或者将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单列定额等。

4.探索转移支付预算的编制

专项转移支付包括中央、省对我市的专项转移支付和我市对区、县(市)的专项转移支付。在无法确定上级的专项转移支付数额的情况下,可以在年初通过编制转移支付预算的办法,明确市对区、县(市)的专项转移支付金额。

5.设置经济分类科目备查账

这次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中,对于会计制度的调整是遵循“适应改革、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只解决现行制度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适应的问题,因此《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只对收、支、余三类会计科目中部分会计科目的明细账设置进行了适当调整,支出科目只是对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进行核算,对支出的经济分类没有要求。但是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我市在编制2007年预算时,分别按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进行编制。行政事业单位也按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分别按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进行核算。因此,这一方面造成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不衔接,同时也造成预算执行的年度中间,无法反映支出按经济分类的内容。建议财政总预算会计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在财政部没有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修改前,设置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明细备查账。这虽然会增加总预算会计的工作量,但为今后建立较为完备的公共账户管理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分类改革范文篇5

一、把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仅是一门很深奥的科学,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而且考虑的因素很多,政策性也很强。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改革目标,按照有利于合理界定事业单位类别,明确不同事业单位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有利于提升事业资源综合效益,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有利于规范管理,促进各类事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对不同类别的事业单位实施相应的改革,逐步建立目标明确、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符合各类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应遵循以下六条原则:一是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二是职能界定、精简效能原则;三是立足现状、积极稳妥原则;四是着眼规范、统筹安排原则;五是结合财政状况、量力而行原则;六是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原则。

二、对现行事业单位的分类

(一)如何重新分类

目前,我们对各类事业单位的划定,仍然是沿用建国初期对事业单位下的定义和管理体制。在现行的管理中和统计上,只单纯按照经费渠道将事业单位分成全额拨款、规费开支、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四大类型或按照其专业分为教育、科研、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体育、农林水、交通、环保、测绘、信息咨询、物资仓储供销、房地产服务、城市公用、社会福利、经济监督事务、机关后勤服务等17大类型。每个大类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可谓门类繁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正在与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使得一部分事业单位在职能、服务形式、经费开支渠道、开支办法和经费状况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变化。有些事业单位的职能是行政机关的延伸,行使一部分行政职能(公共管理事务);有些事业单位正面向社会开展企业化经营服务活动,不但可以少要或不要国家拨款,还可以向国家上缴一定的税利。对于这样的单位,如果继续按原来的事业单位类别进行管理,已是很不切合实际了。因此,为有利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促进事业单位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很有必要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重新分类,改革陈旧的分类管理方式。根据事业单位的职能、社会功能和产业特性,笔者认为将现行事业单位分为四类比较合理,即分为:行政执行类、社会公益类、技术服务类、经营服务类。

(二)各类事业单位基本概念的界定

1.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是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授权或政府委托具体承担行政执法、决策、执行、监督检查等行政管理以及有关行业管理,由国家举办,按照行政机构方式运行,不能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主要包括从事行政管理机构,稽查、监察、执法、监理等监管机构,行业管理机构,等等。

2.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是指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而投资举办的,不以盈利为目的,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公共福利)以及为政府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机构。这类事业单位主要包括:教育、基础科研、卫生、文化、新闻宣传、社会福利、水文气象、城市环卫、园林绿化、市政管理、涉农事务等事业机构。

3.技术服务类事业单位是指依靠自身的技术、知识优势,有一定的营利性质或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技术、咨询、培训等服务和为经济建设、为社会提供中介事务服务的事业机构。这类事业单位主要包括:科学研究、勘察设计和技术培训、推广、服务机构,公证和仲裁机构,检验、认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交易服务机构,人才、劳务服务和职业介绍机构等事业机构。

4.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是指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流通业务,经过相应调整可以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现仍做为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的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主要包括:政府机关举办的招待所、宾馆、工程队、房地产开发机构,各类场圃(如林场、农场、果场、良种场、苗圃等)、广播影视经营服务单位,等等。

三、对各类事业单位如何改革

各类事业单位改革,要以“精简、优化、改制、减负、高效”为目标。精简,就是通过撤并事业单位大力精简机构,压缩人员编制,改变事业单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优化,就是通过对事业单位职能进行调整界定(该强化的要强化,该弱化的就弱化,该取消的则取消),使事业单位布局和职能配置实现资源优化重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制,就是对可以改制的事业单位,如经营服务事业单位,积极实施转企改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对不宜改制的单位则要转换机制,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扩大自主管理权,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减负,就是通过对财政拨款单位撤、并、转、精简机构编制,核减事业经费,大力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减轻政府财政负担。高效,就是通过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忧患意识,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使事业单位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实体。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本内容是,要进行大力调整布局结构,撤并、重组、优化现有事业单位,合理配置资源;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界定事业单位的职能范围,通过调整、剥离、转移等方式,使其承担的任务与所确定的单位类别相一致。下面就各类事业单位分别谈谈改革的措施和办法:

(一)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

这类事业单位改革要结合行政管理体制和综合执法改革通盘考虑。

1.对行政执行类的事业单位的职能配置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授权或有关机关批准委的内容确定,未经授权或批准,行政机关一律不得将行政管理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承担。对有些原已擅自转移的职能(如无法律、法规授权的政策制定、审查审批职能)要收归行政机关。执法与服务不分的要进行剥离,技术检验、鉴定机构不再承担行政执法职能。在此基础上按照政事分开和行政授权法定原则,遵循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相协调以及行政审批职能与具体行政职能相对分开、监督处罚职能与技术检验职能相对分开的改革发展趋向,依法界定好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的职能任务。

2.要精简整合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结合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逐步转为行政机构,“还政于政”;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将其行政职能与有关单位的职能进行整合;职能相近交叉重复或职能单一、设置分散的,要予以归并重组;一个行政部门或一个系统设置几个行政执法机构的,要合并为一个机构,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对承担行政管理职能依据不足的单位要予以撤消;对主要承担公益性、技术性等服务职责,同时兼有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要作适当调整,不列入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范围,其行政管理职能属法律、法规授权的可继续履行,属行政机关委托的应予以剥离,划归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收归行政机关后,要相应收回编制,人员采取只出不进的办法过渡。属技术性、服务性职能的,其人员编制转到相近事业单位。

3.对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要严格规范管理。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人员实行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经费实行财政供给,收取的行政事业费纳入财政预算或“收支两条线”管理。今后,凡新成立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要从严从紧控制,依法设立。

4.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要按照精简、效能和便于执法、加强监督的原则,并根据职能调整、剥离情况,予以合理调整,从紧从严重新核定。同时要规范机构名称,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一般称局、办、处、队、所、站等。机构规格也要根据规模、任务、作用和管理幅度等相应予以重新确定,并从严核定领导职数。科级以上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的内设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参照行政机关设置。

(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

对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要求是,要根据财力情况和适应社会公益事业需要适度发展;对职能萎缩、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减少的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要采取撤并等办法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对能够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实现产业化的社会公益事业予以放开,鼓励社会力量在国家许可的社会事业领域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减轻财政压力。

1.要科学设置机构。对公益事业单位要按照“区域覆盖”和就近服务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调整布局、科学设置机构。对职能任务相同、相近或在一个区域内重叠重复设置的,要打破部门、条块界限进行联合重组;对设置过于零散、规模过小、服务对象单一的,要予以合并;任务不足、长期不出成果、效益差的,要予以撤销。

2.合理界定职责任务。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在做好机构归并、重组、调整的基础上,应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充分反映社会公益事业单位的特点,明确界定其承担的主要职责任务和服务范围。对社会公益事业单位承担的经营服务业务要予以剥离,交给企业或经整合组建新的经济实体;对少数公益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要通过清理,收归行政机关。

3.严格规范机构名称及规格。机构名称要名符其实,科学规范,准确反映机构的隶属关系、行政区域和主要职责任务。公益事业单位一般称院、校、所、台、站、社、团、中心等,不要再使用公司、学会、协会、基金会等名称,也不再使用行政机关名称。社会公益事业单位规格,要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规模、地位、作用、社会和经济效益等综合指标,研究建立既体现事业单位特点,又不同于行政机构级别的事业单位等级规格体系,并实行动态管理,淡化并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实行职员制。但在国家新的事业单位等级规格体系出台前,现有事业单位已明确相当于行政级别的机构规格可暂作过渡保留。

4.从严核定事业编制。公益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要依据单位规模大小、任务轻重、业务特点、服务对象及范围,以及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来确定。上级有编制标准的,严格按标准测算核定;没有标准的,在保证正常工作需要的前提下从紧掌握核定人员编制,并且要科学核定人员编制结构,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比例。

5.确定经费渠道。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经费一般应列入财政全额或定额预算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利用自身的场所、技术设备等开展有偿服务,积极组织创收,逐年核减事业经费,逐步过渡到自收自支;鼓励探索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产业化运作,增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对公益事业单位兴办的各类实体和后勤服务机构,要把经营服务业务连同从业人员一起从主办单位中剥离出来,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三)技术服务类事业单位

技术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要求是:

1.鼓励技术服务类事业单位充分利用自身技术能力、知识优势和服务设施条件,调整专业结构,走向市场,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改善服务,走自我积累、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路子。

2.技术服务类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要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和经费收支状况从紧把握核定,而且要注意合理调整人员结构比例,尤其是要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除紧缺专业人员外,其他人员要严格控制进编。

3.技术服务类事业单位经费一般不列入财政预算拨款,尽量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

4.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科研机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经营类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脱钩改制的决定以及关于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精神。对技术性服务和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以及其它符合条件的单位,要积极组织他们创造条件,逐步实行企业化改制;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要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改制成为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制性质的组织。其他中介服务事业单位也要努力实行企业化管理,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有条件的可逐步向企业过渡或改制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分类改革范文篇6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开始尝试推行事业单位改革以来,伴随着事业单位的总体面貌不断发生着变化,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探讨一直比较活跃,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一是我国的事业单位为什么要改革?二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三是对继续改革的种种思路构想。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从侧面描述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即在经济领域推行政企分开,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同时,公众对庞大的事业部门日益不满,沉重的财政供养之下的事业单位似乎并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因此改革开始进入摸索阶段,最终为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开始向政事分开、社会化的方向前进。不论当初改革的直接意图如何,现实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让人失望的局面,包括一批事业单位被推向市场,导致政府向人们提供的公共服务日益缩水;而有些事业单位在享受财政供养的同时却不能向公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这些现象综合起来,加上近几年来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直接导致了这样一个印象,即现有的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无论是在公平还是效率上都不能满足需要。换句话说,没有人认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成功。理论界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纷纷在党的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路,实践中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做了积极的探索,其中实质性的关注点就在于“分类改革”。实践中政府部门在摸索应该怎么分类,理论上学者和专家们也根据一些理论对事业部门进行了分类。这种情况让人觉得当下事业单位改革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如此一来,事业单位的改革就只剩下了一个主要任务,即将各种事业单位按照现行的服务性质划分,然后对应地将之转化成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这个工作吗?笔者不以为然。

笔者认为,如果分类改革指的就是将现有的事业单位分类,随之一一对应将其转化成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恐怕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目标。我们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将事业单位这个部门从总体上削减、分化,而是有必要把眼界放宽,着眼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如果能将事业单位改革与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结合起来考察,那么,分类改革就值得重新理解。

在我国,事业单位指的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实质是政府为了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而直接组织的公共服务生产部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事业单位的存在看成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具体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更适宜把事业单位的改革放到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大框架下讨论而不是孤立地讨论它本身。很显然,事业单位的改革必定关系到整个公共服务体系的某些变化,因此,只有掌握了整个社会如何提供、生产公共服务,我们才能更科学地理解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

关于公共服务,国内的很多学者现在已经接受了美国学者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对公共服务产业中区分提供方和生产方的做法。埃利诺·奥斯特罗姆认为,在公共服务产业中有三方,即提供方、生产方和受益方,其中提供方指的是负责公共事物的规划、融资、安排生产、管理、监督的一方;生产方指的是适应提供方的要求,直接生产公共服务,并将服务按照数量和质量要求输送给用户一方[3]。按照这种观点,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生产者可以分开,各种主体可以进行多元组合,这彻底扭转了以往人们认为公共服务只能由公共部门亲自生产的观念,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认为,一个社会中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是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其中政府是以强制税收为公民提供服务,非营利部门是人们自愿结合,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而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追逐利润,所以显然不在此列。而对于公共服务的生产者,政府、非营利部门、企业都可以担任,比如,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可以办公立医院,非营利部门可以民间出资办非营利医院,私人也可以出资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以此谋求利润。所以,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事实上可以多元化,没有理由认为一定要公共部门自行组织生产;只要公共部门负责提供,无论具体的生产交给谁,都没有推卸责任,也就没有理由反对它的存在。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存在事实上代表了一种具体的公共服务生产方式,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并且由政府自行组织生产。如果说事业单位改革最直观的意图就是改变或者减少这种生产方式,那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即在直接减少政府提供——政府生产这种公共服务模式的情况下,整体的公共服务应该如何安排?在此,有几点需要明确:一是在现实情况下,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无论是从量还是质上都在提高,整体上削减公共服务似乎不太现实,况且也和我国政府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把政府职能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公共服务相悖。二是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政府的责任很难推卸。从理论上讲,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非营利部门;政府的确不应该成为公共服务的唯一承担者,提供者应该多元化,这也是很多人提到的西方一些公民社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情况,非营利部门在其中承担了重要的责任。但就我们的现实而言,非营利部门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让这些资源匮乏的非营利组织迅速在公共服务中担当重要责任无疑是不太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政府作为提供者无法逃避。三是在政府作为提供者的前提下,如果减少政府直接组织生产这种方式,就应该有其他生产方式可以弥补,否则整体上就会失衡。所以,站在全局的角度,为保持或者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共服务水准,事业单位改革比较现实的目标不是政府作为提供者削减公共服务,而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之时,其具体的生产方式需要进行调整,即减少政府直接作为,让企业、非营利部门加入,成为生产者,多方进行合作,一起满足公众需求。笔者认为,这才是现阶段我国公共服务社会化的真义,才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现实目标。

如果我们把事业单位改革放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大背景下来考虑,那就有必要在公共服务生产方式多元化的框架中来讨论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操作,尤其是现在被作为焦点对待的分类改革。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

当然,首先我们承认原有的事业单位有三种路径可以选择,即有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企业三种身份可供转换,这和目前公认的分类推进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在下一步的问题上,普遍的焦点都在讨论何种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应该对应地转换成何种性质的社会主体,是转换成政府部门,还是变成民间的非营利组织,还是直接推进市场变成企业?比如,有学者就将我国的事业单位按照性质划分为行政支持类、纯公益类、准公益类和经营类,然后按照性质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具体想法是行政支持类只允许政府举办,经费来源完全靠财政拨款,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依照国家机关进行管理;对纯公益类事业单位,按照其所承担的社会公益性、基础性和业务项目的多少,核定人员编制和财政补助,实现宏观控制、科学管理和合理布局,适应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对准公益类事业单位,要建立政府补贴和收费相结合的、非营利的成本补贴机制,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对经营类事业单位,对这类单位实行社会化管理,依法进行法人登记[4]。像这样提出自己看法的还有很多,事实上,笔者认为这种分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理由之一,对于现存的庞杂的事业单位群体,给出一个清晰的划分标准并不容易;理由之二,如果着眼于公共服务的生产,希望原来事业单位所做的工作有机构能承接下去,那从理论上非营利组织、企业均可以,因为无论是非营利部门还是企业,只要和政府恰当合作,它们都可以生产公共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单个的事业单位转换成哪种性质的社会主体事实上都不会影响公共服务的生产。如此一来,分类改革究竟意在何指呢?笔者认为,分类改革的主要意图要从总体上改变以往生产主体单一的局面,构建多元竞争的框架,以此来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其更可能关注的是同一服务领域内的事业单位能够有多种转换选择,而不是要求同一服务领域内的事业单位必须有相同的转换选择,以此造成按照服务性质不同而形成的分类。举例说明,在医疗卫生领域内,如果原有的由政府直接举办的医院能分别转化成非营利性质的医院由民间运营,或者转化成营利性质的私立医院,或者还是保留原来公立医院的性质,就有可能造成一种多元竞争的局面,同一服务领域内各种类别的生产主体都有,我们认为这可能更贴近分类改革的真实意图。简而言之,分类改革从总体上指的是公共服务的生产主体能够多元化,针对某一具体服务领域内的事业单位,应该允许它们转换成不同类别的社会主体,而不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服务领域内的事业单位,要求它们整体划一地转换成某种性质的社会主体。

当然,既然在不影响和政府合作的前提下,单个的事业单位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选择,那么对于转换后不同性质的公共服务生产主体,政府也应该有不同的约束机制或者监管体系,在运行机制上真正实现分类管理,区别对待,这样才不至于在公共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竞争局面。其中,事业单位如果保留政府部门身份,继续享受财政供养,就不允许从事营利行为,也不允许接受社会捐赠,应该无偿地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如果转换成非营利组织,作为民间组织,它可以吸收社会捐赠和利用经营收入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政府还应该在某种程度上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事业单位如果进入市场,直接转换成企业,那么它的行为就要按照企业法人来对待,对其经营行为国家要依法征税,政府也可以按照市场法则向其购买公共服务。对不同性质的生产主体有不同的约束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公共服务的有序竞争局面。

站在公共服务体系的全局考虑,事业单位改革在当下中国较为现实的目标应该是,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提下,政府直接生产公共服务的这种方式要减少,相应地要让非营利部门、企业加入到生产公共服务的行列中来。因此,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焦点也就不在于对某种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如何定位,从而转化成不同类别的社会主体;而是从总体上构建政府部门、企业、非营利部门三种生产主体的多元竞争局面,对不同性质的生产主体予以区别对待,分类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

会上的报告.

[2]张昉,陈良华.事业单位改革的学术观点及其理论溯源[J].价值工程,2007,(10).

[3]杨团.关于公营事业的初步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4,(4).

[4]谢斌.事业单位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宁夏社会科学,2007,(2).

分类改革范文篇7

(一)机构个数多,经费性质差异化。全县共设立事业单位290个,其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37个,占8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11个,占3%;自收自支事业单位34个,占13%;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8个,占2%。全县事业单位数占行政事业单位总数的82%。

(二)在编人员多,供养系数高位化。全县共核定事业编制6300多人,在编人员5300多人,其中全额和差额拨款的共4100多人,占全部事业单位人员78%,占全县财政供养人员的74.5%。

(三)用人渠道多,工作岗位多样化。全县非正常使用人员1800多人,其中借用混岗160多人(行政机关从下属事业单位借用60多人),编外聘用1500多人,在编不在岗200多人。

(四)专业人才多,队伍结构老龄化。在全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中,大学专科以上学历3900多人,集中了全县约85%的专业技术人才;从年龄结构上来看,40岁以上有2800多人,占53%;其中51岁以上1000多人,占20%,年龄结构趋于老化。

二、改革难点

(一)改革对象点多面广。改革涉及全县290个事业单位、5300多人,牵涉到县乡两级政府、50多个行政单位。改革错综复杂,包括机构编制、人事聘用、人员分流、管理体制、养老保险等多个方面,是各方利益关系的大分化和大重组,难度系数很高。

(二)类别划分难度很大。因涉及各方利益,所以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划分,难度很大。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单位在分类中相对容易,但具有生产经营性和公益性事业单位划分难以掌控。在公益性单位中,如何划分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难度更大,特别是公益二类,既有一定的经营性,又有很强的公益性,很难准确界定。

(三)政事不分难以割舍。少数单位为了争取上级政策或为增编进人,名义上成立了事业单位。举办单位却掌握着其事业单位的人事权、法定代表人的任免权、财产支配权,事业单位没有自主权,成不了市场主体。更有甚者将行政职能和事业创收结合起来,有些事业单位和其举办单位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存在。以政干事、以事代政、靠政养事、政事不分的情况,在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下较为突出。

(四)总量管理难度加大。按照分类改革的要求,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也可单独设置行政机构,但同时不得突破行政机构个数和行政编制总量,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中调剂出来的空额逐步解决。目前我县县直机关超编严重,行政类事业单位90%集中在县直,按照行政编制分层级管理的要求,要在县直行政机关中调剂编制接纳事业单位人员的难度很大。

(五)撤并转制任务艰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全县将有1/3左右事业单位将面临着撤并,已形成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结构很难被打破,这将成为改革的最大阻力。

三、改革思路

(一)坚持科学分类。针对各类事业单位不同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分别确定不同的改革内容和重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向和措施。一是针对行政管理性事业单位。对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单位,按照“政事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剥离相关服务职能后整体划入行政机构系列;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单位,将其职能收回行政机关;对职能相似、相近和交叉的单位,进行合并重组,综合设置。二是针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对从事公益性职能的单位进行归位、完善,对职能萎缩,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减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采取撤并等方法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三是针对经营性事业单位。按照市场化的要求,深入推进转企改制,实现市场化管理;对暂不具备条件的经营性事业单位,可先行改制,由政府提供政策予以补贴,作为过渡。

(二)落实配套政策。早在2011年,国务院就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颁发了10个配套文件,针对改革中涉及到的有关机构编制管理、人事、财政、社会保障、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分配等提出了指导意见。各相关部门要在认真研究中央配套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可行性、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为事业单位改革提供法律和政策支撑。人社部门要研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职业年金制度等,特别是转企改制和退养退休人员的相关政策衔接办法。财政部门要重新界定财政对事业单位投入的范围、方式及规模,研究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及债务的处置和管理,制定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的税收及过渡性补贴等优惠政策。法制部门要就事业单位改革提供法律法规上的支撑。机构编制部门要改革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实行事业单位差别化管理。组织、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纪律监督,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分类改革范文篇8

所谓政府收支分类,就是对政府收入和支出进行科学规范的类别和层次划分,以便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政府的各项收支活动。以政府收支分类为基础的政府收支科目,是编制政府预决算、组织预算执行以及预算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政府收支分类及收支科目在国家经济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一)改革的背景

我国原来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分类,是参照原苏联财政管理模式确定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建设型财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几十年来,根据不同时期财政经济运行情况和特点,也作过一些小的调整,但基本分类方法和体系一直没有大的改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这套科目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

首先,原来的收支科目体系存在不少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支出科目不能直观、明晰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不能体现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由于原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是从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和生产建设型财政色彩。如排在前六位的主要支出大类分别反映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地质勘探费、科技三项费用、流动资金等支出项目,这与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以及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弥补市场缺陷的职能转变不相适应。我们现在搞公共财政,说通俗一点,就是聚公众之财,办公众之事,预算编制必须讲究公开、透明,让公众看得明白,监督有力,最终让公众满意。但是,按原科目编制的政府预算不能清楚地反映政府履行某项职能究竟花了多少钱。比如,通过原科目,我们看不到完整的教育支出,要想知道一般预算中的教育支出总额,必须将教育事业费支出与行政管理费、科技三项费用、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外交外事支出等科目中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按项目汇总相加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预算确实存在“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的问题。

二是缺少一套完整、统一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不利于做细、做实政府预算。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政府支出一般通过两种分类反映。一种是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支出功能分类,如教育、农业、国防等;一种是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的支出经济分类,如工资、办公费、会议费等。其中支出经济分类体系是政府预算编制以及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改革前,我国没有设置一个完整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只是在支出的类、款、项科目之后附设了部分按经济分类的科目,各地根据实际需要也自行加设了部分科目,这些科目类似于国外的支出经济分类。由于设计较粗,涵盖范围有限,口径不一致,给统计分析和财政、财务监管带来了很大不便,不能完全满足做细、做实政府预算的要求。

三是涵盖范围偏窄,不能准确反映政府收支活动全貌。原《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仅反映预算内收支,没有包括应该纳入政府收支范围的预算外收支,给政府收支的全面反映、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等带来较大困难。

四是统计口径与国外有较大差别,不利于宏观分析决策和国际比较交流。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金融统计核算体系都按国际通行标准作了改革。由于各方面原因,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体系一直未作类似调整。受政府收支科目涵盖范围和分类标准的影响,我国财政统计口径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别,给国际比较交流带来不便。为此,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再要求我国尽快进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其次,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推进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需要。

从部门预算改革的角度看,由于政府收支科目改革滞后,财政部门上报人大审议的总预算和部门预算仍然沿用老科目,预算报告和草案中的许多重要数据,如农业、科技、教育等支出分散在各类科目中,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不透明、看不懂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代表和委员们对此反应较为强烈。因此,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推进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需要。

第三,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对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早在1999年,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就指出:“要着手进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细化预算编制、推行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创造有利条件。”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关于2003年中央决算的审查报告》中提出:“科学规范的政府预算科目体系,对于加强预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并建议“抓紧制定和推行新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体系”。全国人大预工委也表示:“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对今后各级政府职能的调整、建立公共财政制度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这项改革,全国人大将给予充分支持。”

按照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要求,财政部从1999年底开始启动这项改革的研究工作。于2000年7月形成了改革方案的基本思路。2002年至2004年,改革方案以各种形式反复征求中央各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并作修改完善。20*年,选择在交通部等6个中央部门和湖北省等5个省市进行改革模拟试点。20*年11月,财政部就改革试点情况和有关问题分别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和预工委作了专题汇报。2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于20*年元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二)改革的重要意义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创新,它直接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关系到推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民主理财,关系到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概括地讲,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这就要求政府不断转变职能,加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建立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更好地发挥对市场和经济的调节作用。

第二,有利于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职能的发展方向。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建立新的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体系,能够完整、直观、明晰地反映政府的各项职能活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地体现和满足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

第三,有利于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建立一套完整、统一的支出分类体系,有利于做细、做实政府收支预算,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第四,有利于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使财政预算的涵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面反映政府的各项收支活动,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预算,防止部分财政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从而有效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管,从制度上和源头上预防腐败。

第五,有利于开展国际比较和交流。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能够有效保证财政数据的准确性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可比性,有利于财政经济分析与决策,也有利于国际间的比较与交流。

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目标、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改革的目标

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总体要求,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财政监督创造有利条件。

(二)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

财政部在设计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过程中,深入分析了我国原来的预算科目体系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既充分考虑了公共财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改革对科目体系的要求,也认真研究了政府收支分类的国际经验,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美国、英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的政府收支分类方法,以及部分转轨国家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情况。主要遵循了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公开透明。确保按照新的收支分类体系编制的预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既要使财政部门自己说得清楚,也要让社会公众看得明白。

二是中西结合。既要合理借鉴国际经验,实现与国际通行口径的有效衔接和比较,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满足各方面的管理需要。

三是便于操作。新的收支分类体系设计在内容和层级上既要充分满足管理的要求,又要尽可能简化,方便实际操作。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组成。

1、收入分类。按照全面、规范、细致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的要求,对政府收入进行统一分类。将原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等都统一纳入政府收入分类体系,并按国际通行做法划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等,形成了一个既可继续按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分别编制和执行预算,又可根据需要汇总、分析整个政府收入的分类统计体系。

2、支出功能分类。为清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支出功能分类不再按基建费、行政费、事业费等经费性质设置科目,而是根据政府管理和部门预算的要求,统一按支出功能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类级科目综合反映政府职能活动;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工作;项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工作所发生的具体支出事项。新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能够较为系统、清晰地反映政府支出的功能结构。

3、支出经济分类。按照简便、实用的原则,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在原有支出科目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并设类、款两级科目,类级科目主要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转移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等。款级科目是类级科目的细化,主要满足部门预算编制和单位财务管理等有关方面的要求。全面、明细的支出经济分类是进行政府预算管理、部门财务管理以及政府统计分析的重要手段。

改革完全到位后,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与部门分类编码和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相配合,在财政信息管理系统的有力支持下,可对任何一项财政收支进行“多维”定位,清楚地说明政府的钱是怎么来的,做了什么事,花到什么地方,为预算管理、统计分析、宏观决策和财政监督等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和决策依据。

三、改革后政府收支分类的主要变化

(一)收入分类的主要变化

主要从范围、方法和结构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1、涵盖范围

旧科目:预算收入(一般、基金),部分保险收入

新科目:增加预算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更全)

2、分类方法

旧科目:按各种收入简单罗列

新科目:按科学标准和国际惯例划分(有利于管理、统计、分析)

3、分类结构

旧科目:类、款、项3个层次

新科目:类、款、项、目4个层次(更细化)

与原政府预算收入分类相比,新的政府收入分类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拓展了涵盖范围。新分类在原有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和债务预算收入之外,又增加了财政预算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从而形成了完整、统一的政府收入分类。

二是规范了分类标准。主要是从大的分类框架和分类涵盖范围方面采用了国际通行做法。比如借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收入分类,包括四项:税收、社会缴款、赠予和其他收入。对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它是单设科目反映的。

三是增强了分析功能。由于新的收入分类与国外口径基本一致,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将更加便利。

(二)支出分类的主要变化

同收入分类一样,支出分类也可以从范围、方法和结构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1、涵盖范围

旧科目:预算支出(一般、基金),部分保险支出

新科目:增加预算外支出和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更全)

2、分类方法

旧科目:类、款、项科目,有按性质分类,也有按功能分类,但职能不全,目级科目按用途分类,反映也不全。

新科目:功能分类按职能,经济分类按用途(全面、科学、标准、规范)

3、分类结构

旧科目:类、款、项三层,另加目级一层

新科目:功能类三层,经济类二层(层次全,分级反映)

与原支出分类科目相比,新的支出分类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支出分类由一维改为多维、由平面转向立体。原来的支出分类体系主要是按经费性质划分和设置的,是一个单一层面的支出体系;新的支出分类体系既包含支出功能分类,又包含支出经济分类,前者主要完整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说明政府究竟做了什么,后者主要明细反映政府支出的具体用途,即政府的钱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两者分别从不同侧面、用不同方式反映政府支出活动,立体地展现政府支出活动的全貌。

二是支出功能分类由按性质、按功能的混乱划分改为完全按功能划分。原来的支出功能分类,为便于财政资金的切块分配管理,把政府各项支出笼统地按经费性质进行划分。从政府的角度讲,这种不能集中反映政府职能的支出分类方法,对合理转换政府职能、优化支出结构、完善宏观调控等都是不利的。而改按功能分类,可以有效克服以上弊端,达到集中、直观、清晰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的目的,体现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

三是支出经济分类由零散、不完整改为完整统一、自成体系。原来我们没有单独的支出经济分类,只是在支出的类、款、项科目之后附设了一些目级科目,如基本工资、职工福利费、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业务招待费等,类似于国外的支出经济分类。并且这些目级科目设计较粗,是一个局部的、片面的概念,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另外,在实际执行中,部门和地方根据需要又增设了一些节级科目,但由于口径不一致,给统计分析和财政、财务监管都带来很大不便。而新的支出经济分类则是一套完整的、统一的、相对独立的分类体系,可以更好发挥支出经济分类的作用。

(三)支出科目的主要变化

新旧支出科目的主要变化集中体现在功能分类科目上。由于分类标准、科目涵盖内容不同,新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与旧支出科目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从旧科目对应到新科目,有的只需按科目内容在新科目中重新定位即可,转换流程为:旧科目—定位—新科目;有的则需要对原科目进行技术处理,转换流程为:旧科目--拆分—归集—定位—新科目。下面,对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介绍:

第一类是变化不大,基本上可以直接“对号入座”的支出科目。主要是一些内涵较为明确的专项经费支出科目,这类科目的内容可直接在相关新科目中反映。包括原农林水等事业支出、教科文卫等事业支出、国防支出、公检法司支出、排污费支出、教育费附加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等。

举例说明:

1、农林水等事业支出

原“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支出”,直接对应新科目中“农林水事务支出”下的“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支出”等款级科目。

2、教科文卫等事业支出

原“教育支出”下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款级科目,直接对应新科目中“教育支出”下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款级科目;原“科学支出”下的“基础研究”等项级科目,直接对应新科目中“科学支出”下的“基础研究”等款级、项级科目;原“医疗卫生支出”类级科目,直接对应新科目中“医疗卫生支出”类级科目。原“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类级科目,直接对应新科目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下的相关科目。

3、公检法司支出

原“公检法司支出”、“武装警察部队支出”类级科目,直接对应新科目中“公共安全支出”类级科目。

4、排污费支出

原“专项支出”下的“排污费支出”款级科目,直接对应新科目中“环境保护支出”下的“排污费支出”项级科目。

5、教育费附加支出

原“专项支出”下的“教育费附加支出”款级科目,直接对应新科目中“教育支出”下的“教育附加及基金支出”款级科目。

6、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原“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下的“社会保险基金补助支出”款级科目,直接对应新科目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的“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款级科目;原款级科目“就业补助支出”,直接对应新科目中的“就业补助支出”等款级科目。

另一类是变化较大,不能直接对应,需要根据具体的资金投向或具体项目,对原科目反映的内容进行拆分,然后分别归集、定位的支出科目。主要是一些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和生产建设型财政色彩的科目,如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流动资金、行政管理费等。这些科目拆分归并到相应的新科目后,原来的科目名称自动消失。

举例说明:

1、基本建设支出

原科目中的“基本建设支出”,在新科目中要化整为零,按照资金的具体投向或项目进行拆分,打散以后,分别归集到“一般公共服务”、“教育”、“公共安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等类级科目中去。在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中已经不存在基本建设支出科目,为了反映由发改委安排和分配的基本建设支出,在支出经济分类中专门设立了基本建设支出科目。

2、科技三项费用

原科目中,“科技三项费用”类下是按行业分类的,分设了冶金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煤炭工业等科目。新科目中在“科学技术”类下设置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等科目,原来按行业分类的科技三项费用,要按现在的归口管理情况和相关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应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款级科目中去。

四、我市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工作开展情况

经国务院批准,从20*年1月1日起,全国正式启动和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按照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总体要求,我市各级财政和有关部门积极行动,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分工。为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改革顺利进行,成立了*市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具体承担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相关工作。同时,将改革的主要内容、统计口径的变化、改革的组织实施等情况及时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纪委等领导机关汇报,便于各级领导从宏观上协调、加强对改革的领导。

二是统筹规划,认真制订改革实施方案。根据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我市于20*年4月印发了《*市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实施方案》(武财预[20*]149号),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原则及主要内容,对各部门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按照改革实施方案,我市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分四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20*年3月至4月上旬,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第二阶段为20*年4月中旬至4月底,完成动员培训和分部门的预算科目对照工作;第三阶段为20*年5月份,按时间要求完成20*年政府预算的数据转换工作;第四阶段为20*年6月至12月,完成20*年预算执行分月数据转换和20*年政府预算按新科目的编制工作。今年按财政部要求,我们还对20*年预算执行数据进行了转换。

三是精心组织,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广泛开展宣传培训,从20*年4月起,分财政部门内部、市直各部门和各区三个层次组织多次业务培训。下发有关文件和培训资料,组织有关部门会同财务软件公司进行了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和数据转换软件的研发和测试工作。并组织召开了全市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动员大会,对全市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进行了动员和布置。经过动员和培训,为改革工作任务的完成和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由于领导重视,方案科学,组织严密,我市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按上级部门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始终有条不紊地开展,科目数据转换等工作如期完成,并保证全市从今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改革。

五、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涉及的有关问题

(一)关于新科目体系与预算管理方式的衔接问题

这次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虽然牵涉面广,但它只改变资金的反映渠道和统计口径,并不触及单位的资金分配、管理权限和工作流程,不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主要是一项技术性和基础性的改革。为尽快确立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框架,当前不改变预算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管理模式,不改变预算平衡口径及政府基金、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险基金等的管理方式。

(二)关于科目调整带来的口径变化问题

由于改革前后的收支科目名称、口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尽管改革前后支出科目的名称从字面上看差不多,但包含的内容却大相径庭。因此,新科目的数据与旧科目的数据是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如果要比较,必须对新科目作相应的技术处理。

(三)关于法定支出增长的考核问题

1、法定支出的范围。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农业、教育、科学、卫生、计生等法定支出项目必须高于当年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实际工作中,我市在安排年度预算时,对以上法定支出项目都是按略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进行安排的。

2、改革后法定支出科目口径的变化。改革以前,法定支出增长的计算范围一般只包括旧科目的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农业事业费、卫生事业费等。改革后,教育、科学、农业等支出科目不仅包括了原来的事业费,而且包括了原科目中的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管理费、外事费等,涵盖范围加大了,口径发生了变化。

3、新科目下计算法定支出的实际操作。新科目下,法定支出如果按新的大口径支出科目进行考核,客观上会导致基本建设、行政管理费等支出与其他事业费支出混在一起同比例增长的问题,增加行政运行成本,加大财政支出压力。为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并方便操作,改革后,我们在安排法定支出项目预算时,对新科目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剔除,仍使用原口径安排预算并进行考核。

4、法定支出的计算口径。一般来说,新科目-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其他应剔除的支出=法定支出的旧科目口径。

举例说明:

(1)农林水事务新科目-各款级科目中包含的基本建设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反映)-各款级科目下的行政运行支出-农业支出款级科目下的新菜地开发基金支出-林业支出款级科目下的林业建设基金支出、育林基金支出-水利支出款级科目下的原经济建设口的各项支出、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水资源费支出-扶贫款级科目-农业综合开发款级科目=原农业支出法定增长口径范围。

(2)教育支出新科目-各款级科目中包含的基本建设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反映)-各款级科目下的行政运行支出-普通教育支出款级科目下的学前教育支出-教师进修及干部继续教育支出款级科目下的教师进修支出、干部教育支出-教育附加及基金支出=原教育支出法定增长口径范围。

(3)科学技术支出新科目-各款级科目中包含的基本建设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反映)-各款级科目下的行政运行支出-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原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原科学支出法定增长口径范围。

(4)医疗卫生支出新科目-各款级科目中包含的基本建设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反映)-各款级科目下的行政运行支出-医疗保障款级科目下的行政单位医疗支出、事业单位医疗支出、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原卫生支出法定增长口径范围。

(5)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科目下的计划与人口生育事务支出科目-该科目中包含的基本建设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反映)-行政运行支出=原计生支出法定增长口径范围。

(四)关于支出经济分类如何使用问题

支出经济分类用于反映政府和单位支出的具体用途,它是细化预算编制、组织单位会计管理核算的重要工具。目前财政部暂不作统一要求,估计在今年决算中会要求反映。但提出各地区、各部门可根据现行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合理选用科目,湖北省和*市根据工作需要规定细化到类。

(五)关于相关财务会计制度配套问题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制度等统一由财政部负责统一修订。各地、各部门可在职责范围内根据实际管理需要对其他相关制度作相应调整。

(六)关于科学合理地利用新支出科目的问题

由于改革后支出科目的名称、口径、涵盖范围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人大代表们在审议预算草案、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决算时,对个别支出功能科目经常提问,如认为环境保护支出科目数额较小,与当前我市加大环境保护投入的实际情况和公共财政的要求不相符合。我们在工作中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主要原因是,目前环境保护支出科目主要包括环保部门的行政运行经费、环境保护事业费、部分林业支出、排污费支出、以及用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建设拨款支出等,对原科技三项费用、企业挖潜改造等专项资金中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部分支出项目,如市发改委安排使用的节能专项资金、市科技局安排使用的环保专项资金等,按科目规定分别归集到科学技术支出科目和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科目中,而不是归集到环境保护支出科目,导致环境保护支出科目涵盖范围较窄,数额偏小。此外,污水处理费、绿化费等预算外资金用于环保的支出每年也达数亿元,但由于资金管理体制的原因,无法在环保支出科目中得到体现。

为科学合理地利用新的支出科目,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研究,看看能否在不改变资金的现有管理方式和安排渠道的前提下,在编制下年度支出预算时,将原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中安排的节能和环保等专项资金,以及用于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其他专项资金,统一归集到环境保护支出科目,逐步做大环境保护支出预算,真实地反映市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投入力度。

分类改革范文篇9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开始尝试推行事业单位改革以来,伴随着事业单位的总体面貌不断发生着变化,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探讨一直比较活跃,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一是我国的事业单位为什么要改革?二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三是对继续改革的种种思路构想。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从侧面描述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即在经济领域推行政企分开,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同时,公众对庞大的事业部门日益不满,沉重的财政供养之下的事业单位似乎并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因此改革开始进入摸索阶段,最终为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开始向政事分开、社会化的方向前进。不论当初改革的直接意图如何,现实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让人失望的局面,包括一批事业单位被推向市场,导致政府向人们提供的公共服务日益缩水;而有些事业单位在享受财政供养的同时却不能向公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这些现象综合起来,加上近几年来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直接导致了这样一个印象,即现有的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无论是在公平还是效率上都不能满足需要。换句话说,没有人认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成功。理论界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纷纷在党的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路,实践中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做了积极的探索,其中实质性的关注点就在于“分类改革”。实践中政府部门在摸索应该怎么分类,理论上学者和专家们也根据一些理论对事业部门进行了分类。这种情况让人觉得当下事业单位改革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如此一来,事业单位的改革就只剩下了一个主要任务,即将各种事业单位按照现行的服务性质划分,然后对应地将之转化成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这个工作吗?笔者不以为然。

笔者认为,如果分类改革指的就是将现有的事业单位分类,随之一一对应将其转化成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恐怕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目标。我们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将事业单位这个部门从总体上削减、分化,而是有必要把眼界放宽,着眼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如果能将事业单位改革与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结合起来考察,那么,分类改革就值得重新理解。

在我国,事业单位指的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实质是政府为了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而直接组织的公共服务生产部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事业单位的存在看成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具体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更适宜把事业单位的改革放到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大框架下讨论而不是孤立地讨论它本身。很显然,事业单位的改革必定关系到整个公共服务体系的某些变化,因此,只有掌握了整个社会如何提供、生产公共服务,我们才能更科学地理解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

关于公共服务,国内的很多学者现在已经接受了美国学者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对公共服务产业中区分提供方和生产方的做法。埃利诺·奥斯特罗姆认为,在公共服务产业中有三方,即提供方、生产方和受益方,其中提供方指的是负责公共事物的规划、融资、安排生产、管理、监督的一方;生产方指的是适应提供方的要求,直接生产公共服务,并将服务按照数量和质量要求输送给用户一方[3]。按照这种观点,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生产者可以分开,各种主体可以进行多元组合,这彻底扭转了以往人们认为公共服务只能由公共部门亲自生产的观念,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认为,一个社会中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是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其中政府是以强制税收为公民提供服务,非营利部门是人们自愿结合,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而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追逐利润,所以显然不在此列。而对于公共服务的生产者,政府、非营利部门、企业都可以担任,比如,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可以办公立医院,非营利部门可以民间出资办非营利医院,私人也可以出资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以此谋求利润。所以,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事实上可以多元化,没有理由认为一定要公共部门自行组织生产;只要公共部门负责提供,无论具体的生产交给谁,都没有推卸责任,也就没有理由反对它的存在。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存在事实上代表了一种具体的公共服务生产方式,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并且由政府自行组织生产。如果说事业单位改革最直观的意图就是改变或者减少这种生产方式,那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即在直接减少政府提供——政府生产这种公共服务模式的情况下,整体的公共服务应该如何安排?在此,有几点需要明确:一是在现实情况下,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无论是从量还是质上都在提高,整体上削减公共服务似乎不太现实,况且也和我国政府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把政府职能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公共服务相悖。二是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政府的责任很难推卸。从理论上讲,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非营利部门;政府的确不应该成为公共服务的唯一承担者,提供者应该多元化,这也是很多人提到的西方一些公民社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情况,非营利部门在其中承担了重要的责任。但就我们的现实而言,非营利部门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让这些资源匮乏的非营利组织迅速在公共服务中担当重要责任无疑是不太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政府作为提供者无法逃避。三是在政府作为提供者的前提下,如果减少政府直接组织生产这种方式,就应该有其他生产方式可以弥补,否则整体上就会失衡。所以,站在全局的角度,为保持或者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共服务水准,事业单位改革比较现实的目标不是政府作为提供者削减公共服务,而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之时,其具体的生产方式需要进行调整,即减少政府直接作为,让企业、非营利部门加入,成为生产者,多方进行合作,一起满足公众需求。笔者认为,这才是现阶段我国公共服务社会化的真义,才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现实目标。三

如果我们把事业单位改革放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大背景下来考虑,那就有必要在公共服务生产方式多元化的框架中来讨论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操作,尤其是现在被作为焦点对待的分类改革。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

当然,首先我们承认原有的事业单位有三种路径可以选择,即有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企业三种身份可供转换,这和目前公认的分类推进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在下一步的问题上,普遍的焦点都在讨论何种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应该对应地转换成何种性质的社会主体,是转换成政府部门,还是变成民间的非营利组织,还是直接推进市场变成企业?比如,有学者就将我国的事业单位按照性质划分为行政支持类、纯公益类、准公益类和经营类,然后按照性质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具体想法是行政支持类只允许政府举办,经费来源完全靠财政拨款,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依照国家机关进行管理;对纯公益类事业单位,按照其所承担的社会公益性、基础性和业务项目的多少,核定人员编制和财政补助,实现宏观控制、科学管理和合理布局,适应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对准公益类事业单位,要建立政府补贴和收费相结合的、非营利的成本补贴机制,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对经营类事业单位,对这类单位实行社会化管理,依法进行法人登记[4]。像这样提出自己看法的还有很多,事实上,笔者认为这种分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理由之一,对于现存的庞杂的事业单位群体,给出一个清晰的划分标准并不容易;理由之二,如果着眼于公共服务的生产,希望原来事业单位所做的工作有机构能承接下去,那从理论上非营利组织、企业均可以,因为无论是非营利部门还是企业,只要和政府恰当合作,它们都可以生产公共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单个的事业单位转换成哪种性质的社会主体事实上都不会影响公共服务的生产。如此一来,分类改革究竟意在何指呢?笔者认为,分类改革的主要意图要从总体上改变以往生产主体单一的局面,构建多元竞争的框架,以此来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其更可能关注的是同一服务领域内的事业单位能够有多种转换选择,而不是要求同一服务领域内的事业单位必须有相同的转换选择,以此造成按照服务性质不同而形成的分类。举例说明,在医疗卫生领域内,如果原有的由政府直接举办的医院能分别转化成非营利性质的医院由民间运营,或者转化成营利性质的私立医院,或者还是保留原来公立医院的性质,就有可能造成一种多元竞争的局面,同一服务领域内各种类别的生产主体都有,我们认为这可能更贴近分类改革的真实意图。简而言之,分类改革从总体上指的是公共服务的生产主体能够多元化,针对某一具体服务领域内的事业单位,应该允许它们转换成不同类别的社会主体,而不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服务领域内的事业单位,要求它们整体划一地转换成某种性质的社会主体。

当然,既然在不影响和政府合作的前提下,单个的事业单位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选择,那么对于转换后不同性质的公共服务生产主体,政府也应该有不同的约束机制或者监管体系,在运行机制上真正实现分类管理,区别对待,这样才不至于在公共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竞争局面。其中,事业单位如果保留政府部门身份,继续享受财政供养,就不允许从事营利行为,也不允许接受社会捐赠,应该无偿地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如果转换成非营利组织,作为民间组织,它可以吸收社会捐赠和利用经营收入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政府还应该在某种程度上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事业单位如果进入市场,直接转换成企业,那么它的行为就要按照企业法人来对待,对其经营行为国家要依法征税,政府也可以按照市场法则向其购买公共服务。对不同性质的生产主体有不同的约束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公共服务的有序竞争局面。

分类改革范文篇10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属于政府公共管理机构和事业型企业的一般预算收支、基金预算收支、债务预算收支、预算外收支和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纳入统一的分类体系,并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设置了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它全面、规范地反映了政府各项收入的来源,清晰、直观地反映了政府各项支出的去向,使预算管理范围进一步完整。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改变了原按经费性质进行分类的办法,按照政府职能进行设置,将政府部门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集中在同一功能科目全面反映,形成一个完整的支出概念,如“教育”类下反映的不仅仅是原来教育事业费支出,而且还要反映在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行政管理费、教育费附加以及各项基金支出等支出科目中的教育支出,使政府的支出预算更加透明、更加清晰,有利于解决“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的问题。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日益加强的需要,将新的政府收支科目体系与部门分类编码和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相配合,对任何一项财政收支进行了“多维”定位。它清楚地说明政府的钱是怎么来的,用在哪些方面,怎么用的,为预算管理和财政监督等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从而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求全面、规范、明细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来源,清晰、准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支出总量、结构与方向,明确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为推动预算管理向“公正、公平、公开”方向不断迈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进一步促进部门预算、综合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方面改革的深化和绩效预算的推行。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求政府收支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必须对每一个部门、每一笔经费都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细化,如果没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预算的编制就无法实现部门、功能分类、经济分类的“三维”定位,也无法与预算的执行有机地衔接起来。因此,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仅能使财政部门信息化运用水平进一步提高,而且也进一步推动了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按照财政部的总体布置,2006年上半年的重点工作是预算数据的转换,这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确保预算数据转换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市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动员部署、学习培训、技术支撑和数据转换。但在实际的预算数据转换过程中,也碰到一些现行的预算方式与新的政府收支科目衔接所存在的问题,首先,项目预算编制较粗,给项目支出预算的合理拆分带来了难度。其次,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设置,项目支出中可以反映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等内容,这就造成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之间的脱节,同时也为准确界定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带来难度。再次,预算执行数据存在分月数据和年终结余资金无法实现一一对应,以及法定支出口径,转移支付难以确定等问题,给预算执行数据的转换与准确带来一定的难度。

针对2006年预算数据转换过程中存在或发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改进我市预算管理工作水平,不断适应改革的需要,才能确保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在我市顺利开展。

1.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的管理

我市为了规范和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于2003年印发了《杭州市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原则和程序,提出了项目库建设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真正地应用,对项目建设的前期审查不够。因此,为了适应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需要,我市在项目预算管理方面,一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前期审查工作,深化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论证,另一方面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项目信息的管理系统,通过现代化手段实现对项目进行滚动管理。

2.统一政府资金预算的编制

我市的政府资金预算是按照部门预算和专项资金计划两个序列进行编制,但两者所采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是不同的。其中部门预算利用财政部“e财”软件进行编制,按照“二上二下”的程序进行。而专项资金计划则是由各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方法进行编制,与部门预算无法实现同步。2007年要实现按新旧两套科目进行预算编制,多维反映项目支出预算,必须统一预算编制的方法。为此,我市可从统一编制软件入手,逐步规范专项资金的编制。考虑到“e财”预算编制软件已使用多年,各单位的财务人员已比较熟悉,2007年专项资金计划可采用“e财”编制软件进行编制。

3.积极开展定额标准的调研

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对预算的编制标准进行调整刻不容缓。但考虑到目前我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等配套制度尚不完善,项目经费中列支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的现象仍然存在、定额的修订工作可能会带来新的一轮争基数、定额系数等问题,我们将积极地开展调研工作,在收集和掌握一定的资料的基础上,争取在编制2008年预算时再行出台定额修订和完善方案。新的预算编制定额标准,建议可采用两种办法进行确定:第一种办法是将一般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费两个定额进行合并,通过调整系数的方法来确定;第二种办法是对一般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费定额和系数进行重新核定,可以考虑把大宗印刷费、专项会议费列入定额标准,或者将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单列定额等。

4.探索转移支付预算的编制

专项转移支付包括中央、省对我市的专项转移支付和我市对区、县(市)的专项转移支付。在无法确定上级的专项转移支付数额的情况下,可以在年初通过编制转移支付预算的办法,明确市对区、县(市)的专项转移支付金额。

5.设置经济分类科目备查账

这次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中,对于会计制度的调整是遵循“适应改革、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只解决现行制度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适应的问题,因此《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只对收、支、余三类会计科目中部分会计科目的明细账设置进行了适当调整,支出科目只是对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进行核算,对支出的经济分类没有要求。但是按照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我市在编制2007年预算时,分别按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进行编制。行政事业单位也按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分别按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进行核算。因此,这一方面造成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不衔接,同时也造成预算执行的年度中间,无法反映支出按经济分类的内容。建议财政总预算会计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在财政部没有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修改前,设置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明细备查账。这虽然会增加总预算会计的工作量,但为今后建立较为完备的公共账户管理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