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资本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4:23:04

风险资本

风险资本范文篇1

[内容摘要]风险资本与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发达活跃的风险资本市场能够极大地刺激风险的扩张。流入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资本越多,成功上市的企业就越多,风险资本市场的功能发挥就越强,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就越大,由此推动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风险资本与风险资本市场的关系分析,来论证我国二板市场的建立。

VentureCapital是指对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或创新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或近似于股权融资的资本,其特性是以承担高风险为代价追逐高回报。国内将VentureCapital翻译为“风险资本”,我国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其他华语地区则将其译为“创业资本”,国内学术界对此存有争议。但无论是“风险资本”还是“创业资本”,其表达的内涵是相同的,“风险资本”这一名称已为国内公众所普遍采用,本文也无妨沿用之。

一、风险资本运作机理

风险资本包括无中介、无组织的私人直接投资资本和有中介、有组织的间接投资资本(如风险投资基金)。风险资本的运作过程分为融资过程、投资过程和退出过程。对于风险投资基金来说,融资过程是风险资本家向机构投资者和富裕家庭或个人筹集资金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难易程度取决于风险资本家的个人魅力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政府的政策法规,而对于私人直接风险投资来说,融资取决于投资者的自有资金实力及对投资项目的兴趣和判断。投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投资项目的取得和筛选、投资项目的评估、合作协议的签署。(2)风险资本注入创新企业,注入金额和注入方式根据创新企业成长的不同时期(即种子期、创立期、扩展期、成熟期)来决定。(3)风险资本家参与被投资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回收过程是风险资本运作的最后一站,风险资本出售企业的股份退出企业,收回资金外加丰厚的利润,以及光辉的业绩和成功的口碑,然后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和投资。从风险资本的运作机理可以看出,融资是风险资本的起点,投资是风险资本的实质,退出则是一个完整投资周期的终点。

风险资本退出是风险资本规避风险、收回投资并获取收益的关键。风险资本是以资本增值的形式取得投资报酬,不断循环运动是风险资本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当风险资本伴随着企业走过最具风险的阶段后,必须有出口让其退出并进入下一个循环。否则,风险资本呆滞,不能增值和滚动发展,更无力投资新项目,风险投资也就失去了意义。风险资本家投资创新企业不以取得该企业的长久控制权为目的,经过若干年,无论创新企业取得成功还是面临失败,风险资本都会从创新企业中退出。退出方式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外部金融环境而有所不同。常见的为股票上市、股权转让或股票回购、破产清算等。其中,股票上市是最佳退出方式,其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股票上市,特别是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PublicOffering,IPO)为创新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选择权。它是一个关于企业控制权的买入期权合约,在风险资本家与创新企业管理者签订的投资契约中,允许创新企业管理者在达到某种业绩目标时,购回风险资本家持有的股票,增加创新企业管理者自己的股权份额。特别是当风险资本家欲将其股权卖给第三者时,买入选择权允许创新企业管理者以同样的条件、同样的价格向风险资本家优先购买。因此,只要事业进展顺利,企业剩余控制权的分配就会向有利于创新企业管理者的方向倾斜。否则,当创新企业的经营风险由大到小,而收益由小到大时,风险资本家对创新企业的服务逐渐减少。创新企业管理者承担了努力的全部成本,如果只能获得部分回报,他必然会增加在职消费或使企业效益体外循环。所以,此时控制权应向创新企业管理者倾斜。美国的风险资本家一般在首次公开募股后的一年内,减少其对创新企业持股份额约28%,三年之后,只剩下不到12%的风险资本家还持有公司不到5%的股份(贺海虹,1998)。所以,IPO提高了创新企业的市场价值,为企业发展筹集了更多的资金,并增强了原有股份的流动性,使创新企业管理者有更高的热情和动力去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其次,IPO对风险资本同样形成激励。创新企业成功上市一方面使风险资本家获得了数目可观的资本收益,另一方面也是外部投资者衡量风险资本家业绩的标准。风险资本家培育企业达到上市的越多,风险资本家今后的融资渠道就越广,融资成本就越低。因而,风险资本家就越有动力为创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尽快协助企业走上成功之路。

当创新企业达不到IPO退出条件或不是很成功时,风险资本家可以选择出售股权的方式收回投资。在这里,风险资本家通过订立卖出选择权,保留一定退出资本的渠道。卖出选择权的好处是允许风险资本家在该企业无法达到一条经营目标时,有机会释出其所持有的股权。卖出选择权的运用可以使风险资本家能尽快结束与营运业绩不佳公司的关系,使风险资本抽回,重新运用在其他项目中去。此外,卖出选择权的运用,也可能发生于被投资创新企业营运业绩不错,却因某些原因无法在短期内上市,而风险资本家因自身需要,必须将其所持有的股权售出。当然,当风险失败时,风险资本家只能采取破产清算方式退出。这种方法一般只能收回原投资额的64%(刘曼红,1998)。由此可见,风险资本的退出对整个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风险资本市场的特征和功能

风险资本市场是一个与一般资本市场相对应的概念,是资本市场中一个具有较大风险的子市场(王益、许小松,1999)。它是对处于发育成长期的新生高技术企业进行股份融资的市场。按市场的结构和作用可分为风险资本一级市场———私人权益资本市场和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小盘股市场。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包括风险资本的融资和投资。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个非公开的市场,股份由买卖双方在市场上私售私买,市场相对较封闭,信息流通不畅,投资规模较小,但有利于新生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初始期的融资。因为私人权益资本市场不需要这些小企业具有信用历史,也不需要它们以自己的资产做抵押,只要这些小企业具有发展潜力。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包括风险资本退出和创新企业再融资。这个市场与一般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市场一样,属于公共权益资本市场,具有公共权益资本市场的属性和特征,但由于服务的对象是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因而在运作和监管上又与公共权益资本市场不同。风险资本市场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整体。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存在的基础。创新企业在一级市场的发育状况决定了二级市场的前途;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扩张的前提,二级市场为风险资本提供退出渠道,实现其投入———退出———再投入的资本有效循环,为创新企业提供进一步的资金融通,培育创新企业迅速成熟至进入一般资本市场。所以说,风险资本二级市场是连接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和一般资本市场的桥梁。

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比一般资本市场更高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市场主体———高新技术创新企业。由于处于发育成长期创新企业自身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及较低的信息透明度,会使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和管理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增加市场风险。而一般资本市场的风险来源于市场衍生产品运作的复杂性和市场对风险的放大作用。因此,风险资本市场有着与一般资本市场不同的特征,表现在:

1投资主体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是社会公众和各类机构投资者;风险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是有相当资金实力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2市场主体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发育成熟的大公司;而风险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处于发育成长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3投资对象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资对象是具有经营稳定性和赢利性且风险相对较小的传统产业;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是新兴的,具有增长潜力,同时存在较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

4投资方式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入主要是一次性的,投资周期较短,股份流动性较强,而风险资本市场则根据企业不同成长期对资金的需求,分次、多阶段的进行投资,投资周期一般在3~7年,股份流动性较差。

5投资收获方式不同。在一般资本市场,投资者主要通过分红派息和股份增殖实现投资收获;在风险资本市场,投资者不以获取企业股息红利为目的,而是通过风险资本退出时的股份增殖作为投资回报。

6上市标准和监管理念不同。一般资本市场上市标准较高,注重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风险资本市场上市标准较低,对企业的经营规模要求不高,注重企业的经营活跃性和发展潜力。一般资本市场强调信息透明,重视对投资者的保护;风险资本市场强调在充分信息披露基础上的投资者自我保护。

尽管风险资本市场与一般资本市场相比有着不同的特征,但是,在市场功能的发挥方面与一般资本市场相似。即具有:(1)融资功能。风险资本为创新企业提供急需的资金,保证创业对资金的连续性。(2)资源配置功能。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高新技术的经济价值通过市场得以公正的评价和确认,以实现优胜劣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产权流动功能。从现资理论角度看,如果一种资产不具有流动性,那么,无论其潜在回报率有多高,它都不具有优先投资价值。风险资本市场为创新企业的产权流动和重组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转换机制和灵活多样的并购方法,促进创新企业资产优化组合,并使资产具有了较充分的流动性和投资价值。(4)风险定价功能。风险定价是指对风险资产的价格确定,它所反映的是资本资产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与风险的一种函数关系。投资者可以参照风险资本市场提供的各种资产价格,根据个人风险偏好和个人未来预期进行投资选择。风险资本市场正是通过这一功能,在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配置中发挥作用的。

三、对我国建立二板市场的设想

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资本市场的培育。对于风险资本来讲,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好比是“进口”,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就是“出口”。有进有出,市场才具有流动性和吸引力,才成其为一个完整的市场。我国风险投资之所以十年来没有取得大的发展,除了一级市场资金制约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风险资本没有“出口”,能买不能卖,能进不能出,使风险投资功能丧失。因此,在我国,解决风险资本的“出口”问题,即建立风险资本二级市场或称二板市场显得尤为重要。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关于二板市场的争论集中在两个方面:(1)建不建国内二板市场?(2)二板市场的模式应是什么样?关于第一个问题。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高新技术创新企业投资一方面风险大,另一方面投入的资金又存在较大的停滞性,所以,为满足投资者易于套现的需要,早日开通二板市场,解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涉足高科技风险投资领域。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先后开辟了二板市场,如韩国、印度等。所以,我国也应尽快开辟二板市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目前的主板市场投机性过强,大量短线游资的冲击已使股市风险加大,而二板市场的风险比主板市场更大,能否实现有效的外部监管值得怀疑,二板市场未必是风险投资的灵丹妙药。本文认为,从风险资本的运作机理和风险资本一、二级市场的关系分析中,我们可以肯定二板市场要开通,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整个风险投资业的核心所在。但是,在发展步骤上应确定近、中长期目标。

近期目标:限于各方面条件不成熟,不宜立即新建二板市场。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国家应放宽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条件,对于直接上市较为困难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应鼓励上市公司进行收购,一些具有一定实力但上市困难的高新技术企业可通过买壳上市来实现资本退出。目前以协议收购国家股、法人股的方式实现买壳上市较为普遍,即风险投资公司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银行挖掘壳资源,二者通力合作,促使高新技术企业买壳间接上市。上市后,高新技术企业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使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价格上升,然后风险投资公司通过有偿转让国家股或法人股,实现退出战略并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但由于国家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协议转让价较低,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价值被低估,风险投资的回报率不高。因此,可以将各地原有的证券自动报价系统的设备和网络进行改造利用,建立区域性的场外交易市场,解决因地域问题而出现投资者与受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场外交易市场的交易价格、费用较低,便于吸引当地的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和监管,促使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尽快达到二板市场的上市条件,避免直接进入二板市场可能引发的风险。

中长期目标:香港创业板(股票第二板)市场经过十年的酝酿,已于今年11月25日开始运作。与主板市场相比,香港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比较宽松。如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无要求,只需有两年“活跃业务活动”记录,上市后的最低公众持股数不低于3000万港币或总股本的10%(二者取其高),但在市场透明度方面实行更全面、更详细的信息披露制度,包括详细的公司募集资金用途、经营状况、投资状况、内部管理、技术与市场前景以及潜在的风险,并定期公布财务季度报表、中期报表和年终报表,及时披露影响股价波动的敏感资料,使投资者能够最充分地得到最真实的信息,防止少数人黑箱作业、操纵市场。由于香港创业板没有对上市企业作区域限制,这为我国内地中小高新企业海外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国家应积极鼓励和培育国内中小高新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学习和借鉴香港风险板市场的经验,加快国内市场机制的建立,加快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最终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板市场。

风险资本范文篇2

[内容摘要]风险资本与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发达活跃的风险资本市场能够极大地刺激风险的扩张。流入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资本越多,成功上市的企业就越多,风险资本市场的功能发挥就越强,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就越大,由此推动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风险资本与风险资本市场的关系分析,来论证我国二板市场的建立。

VentureCapital是指对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或创新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或近似于股权融资的资本,其特性是以承担高风险为代价追逐高回报。国内将VentureCapital翻译为“风险资本”,我国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其他华语地区则将其译为“创业资本”,国内学术界对此存有争议。但无论是“风险资本”还是“创业资本”,其表达的内涵是相同的,“风险资本”这一名称已为国内公众所普遍采用,本文也无妨沿用之。

一、风险资本运作机理

风险资本包括无中介、无组织的私人直接投资资本和有中介、有组织的间接投资资本(如风险投资基金)。风险资本的运作过程分为融资过程、投资过程和退出过程。对于风险投资基金来说,融资过程是风险资本家向机构投资者和富裕家庭或个人筹集资金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难易程度取决于风险资本家的个人魅力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政府的政策法规,而对于私人直接风险投资来说,融资取决于投资者的自有资金实力及对投资项目的兴趣和判断。投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投资项目的取得和筛选、投资项目的评估、合作协议的签署。(2)风险资本注入创新企业,注入金额和注入方式根据创新企业成长的不同时期(即种子期、创立期、扩展期、成熟期)来决定。(3)风险资本家参与被投资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回收过程是风险资本运作的最后一站,风险资本出售企业的股份退出企业,收回资金外加丰厚的利润,以及光辉的业绩和成功的口碑,然后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和投资。从风险资本的运作机理可以看出,融资是风险资本的起点,投资是风险资本的实质,退出则是一个完整投资周期的终点。

风险资本退出是风险资本规避风险、收回投资并获取收益的关键。风险资本是以资本增值的形式取得投资报酬,不断循环运动是风险资本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当风险资本伴随着企业走过最具风险的阶段后,必须有出口让其退出并进入下一个循环。否则,风险资本呆滞,不能增值和滚动发展,更无力投资新项目,风险投资也就失去了意义。风险资本家投资创新企业不以取得该企业的长久控制权为目的,经过若干年,无论创新企业取得成功还是面临失败,风险资本都会从创新企业中退出。退出方式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外部金融环境而有所不同。常见的为股票上市、股权转让或股票回购、破产清算等。其中,股票上市是最佳退出方式,其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股票上市,特别是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PublicOffering,IPO)为创新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选择权。它是一个关于企业控制权的买入期权合约,在风险资本家与创新企业管理者签订的投资契约中,允许创新企业管理者在达到某种业绩目标时,购回风险资本家持有的股票,增加创新企业管理者自己的股权份额。特别是当风险资本家欲将其股权卖给第三者时,买入选择权允许创新企业管理者以同样的条件、同样的价格向风险资本家优先购买。因此,只要事业进展顺利,企业剩余控制权的分配就会向有利于创新企业管理者的方向倾斜。否则,当创新企业的经营风险由大到小,而收益由小到大时,风险资本家对创新企业的服务逐渐减少。创新企业管理者承担了努力的全部成本,如果只能获得部分回报,他必然会增加在职消费或使企业效益体外循环。所以,此时控制权应向创新企业管理者倾斜。美国的风险资本家一般在首次公开募股后的一年内,减少其对创新企业持股份额约28%,三年之后,只剩下不到12%的风险资本家还持有公司不到5%的股份(贺海虹,1998)。所以,IPO提高了创新企业的市场价值,为企业发展筹集了更多的资金,并增强了原有股份的流动性,使创新企业管理者有更高的热情和动力去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其次,IPO对风险资本同样形成激励。创新企业成功上市一方面使风险资本家获得了数目可观的资本收益,另一方面也是外部投资者衡量风险资本家业绩的标准。风险资本家培育企业达到上市的越多,风险资本家今后的融资渠道就越广,融资成本就越低。因而,风险资本家就越有动力为创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尽快协助企业走上成功之路。

当创新企业达不到IPO退出条件或不是很成功时,风险资本家可以选择出售股权的方式收回投资。在这里,风险资本家通过订立卖出选择权,保留一定退出资本的渠道。卖出选择权的好处是允许风险资本家在该企业无法达到一条经营目标时,有机会释出其所持有的股权。卖出选择权的运用可以使风险资本家能尽快结束与营运业绩不佳公司的关系,使风险资本抽回,重新运用在其他项目中去。此外,卖出选择权的运用,也可能发生于被投资创新企业营运业绩不错,却因某些原因无法在短期内上市,而风险资本家因自身需要,必须将其所持有的股权售出。当然,当风险失败时,风险资本家只能采取破产清算方式退出。这种方法一般只能收回原投资额的64%(刘曼红,1998)。由此可见,风险资本的退出对整个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风险资本市场的特征和功能

风险资本市场是一个与一般资本市场相对应的概念,是资本市场中一个具有较大风险的子市场(王益、许小松,1999)。它是对处于发育成长期的新生高技术企业进行股份融资的市场。按市场的结构和作用可分为风险资本一级市场———私人权益资本市场和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小盘股市场。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包括风险资本的融资和投资。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个非公开的市场,股份由买卖双方在市场上私售私买,市场相对较封闭,信息流通不畅,投资规模较小,但有利于新生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初始期的融资。因为私人权益资本市场不需要这些小企业具有信用历史,也不需要它们以自己的资产做抵押,只要这些小企业具有发展潜力。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包括风险资本退出和创新企业再融资。这个市场与一般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市场一样,属于公共权益资本市场,具有公共权益资本市场的属性和特征,但由于服务的对象是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因而在运作和监管上又与公共权益资本市场不同。风险资本市场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整体。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存在的基础。创新企业在一级市场的发育状况决定了二级市场的前途;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扩张的前提,二级市场为风险资本提供退出渠道,实现其投入———退出———再投入的资本有效循环,为创新企业提供进一步的资金融通,培育创新企业迅速成熟至进入一般资本市场。所以说,风险资本二级市场是连接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和一般资本市场的桥梁。

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比一般资本市场更高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市场主体———高新技术创新企业。由于处于发育成长期创新企业自身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及较低的信息透明度,会使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和管理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增加市场风险。而一般资本市场的风险来源于市场衍生产品运作的复杂性和市场对风险的放大作用。因此,风险资本市场有着与一般资本市场不同的特征,表现在:

1投资主体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是社会公众和各类机构投资者;风险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是有相当资金实力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2市场主体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发育成熟的大公司;而风险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处于发育成长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3投资对象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资对象是具有经营稳定性和赢利性且风险相对较小的传统产业;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是新兴的,具有增长潜力,同时存在较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

4投资方式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入主要是一次性的,投资周期较短,股份流动性较强,而风险资本市场则根据企业不同成长期对资金的需求,分次、多阶段的进行投资,投资周期一般在3~7年,股份流动性较差。

5投资收获方式不同。在一般资本市场,投资者主要通过分红派息和股份增殖实现投资收获;在风险资本市场,投资者不以获取企业股息红利为目的,而是通过风险资本退出时的股份增殖作为投资回报。

6上市标准和监管理念不同。一般资本市场上市标准较高,注重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风险资本市场上市标准较低,对企业的经营规模要求不高,注重企业的经营活跃性和发展潜力。一般资本市场强调信息透明,重视对投资者的保护;风险资本市场强调在充分信息披露基础上的投资者自我保护。

尽管风险资本市场与一般资本市场相比有着不同的特征,但是,在市场功能的发挥方面与一般资本市场相似。即具有:(1)融资功能。风险资本为创新企业提供急需的资金,保证创业对资金的连续性。(2)资源配置功能。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高新技术的经济价值通过市场得以公正的评价和确认,以实现优胜劣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产权流动功能。从现资理论角度看,如果一种资产不具有流动性,那么,无论其潜在回报率有多高,它都不具有优先投资价值。风险资本市场为创新企业的产权流动和重组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转换机制和灵活多样的并购方法,促进创新企业资产优化组合,并使资产具有了较充分的流动性和投资价值。(4)风险定价功能。风险定价是指对风险资产的价格确定,它所反映的是资本资产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与风险的一种函数关系。投资者可以参照风险资本市场提供的各种资产价格,根据个人风险偏好和个人未来预期进行投资选择。风险资本市场正是通过这一功能,在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配置中发挥作用的。

三、对我国建立二板市场的设想

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资本市场的培育。对于风险资本来讲,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好比是“进口”,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就是“出口”。有进有出,市场才具有流动性和吸引力,才成其为一个完整的市场。我国风险投资之所以十年来没有取得大的发展,除了一级市场资金制约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风险资本没有“出口”,能买不能卖,能进不能出,使风险投资功能丧失。因此,在我国,解决风险资本的“出口”问题,即建立风险资本二级市场或称二板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二板市场的争论集中在两个方面:(1)建不建国内二板市场?(2)二板市场的模式应是什么样?关于第一个问题。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高新技术创新企业投资一方面风险大,另一方面投入的资金又存在较大的停滞性,所以,为满足投资者易于套现的需要,早日开通二板市场,解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涉足高科技风险投资领域。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先后开辟了二板市场,如韩国、印度等。所以,我国也应尽快开辟二板市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目前的主板市场投机性过强,大量短线游资的冲击已使股市风险加大,而二板市场的风险比主板市场更大,能否实现有效的外部监管值得怀疑,二板市场未必是风险投资的灵丹妙药。本文认为,从风险资本的运作机理和风险资本一、二级市场的关系分析中,我们可以肯定二板市场要开通,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整个风险投资业的核心所在。但是,在发展步骤上应确定近、中长期目标。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近期目标:限于各方面条件不成熟,不宜立即新建二板市场。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国家应放宽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条件,对于直接上市较为困难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应鼓励上市公司进行收购,一些具有一定实力但上市困难的高新技术企业可通过买壳上市来实现资本退出。目前以协议收购国家股、法人股的方式实现买壳上市较为普遍,即风险投资公司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银行挖掘壳资源,二者通力合作,促使高新技术企业买壳间接上市。上市后,高新技术企业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使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价格上升,然后风险投资公司通过有偿转让国家股或法人股,实现退出战略并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但由于国家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协议转让价较低,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价值被低估,风险投资的回报率不高。因此,可以将各地原有的证券自动报价系统的设备和网络进行改造利用,建立区域性的场外交易市场,解决因地域问题而出现投资者与受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场外交易市场的交易价格、费用较低,便于吸引当地的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和监管,促使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尽快达到二板市场的上市条件,避免直接进入二板市场可能引发的风险。

中长期目标:香港创业板(股票第二板)市场经过十年的酝酿,已于今年11月25日开始运作。与主板市场相比,香港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比较宽松。如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无要求,只需有两年“活跃业务活动”记录,上市后的最低公众持股数不低于3000万港币或总股本的10%(二者取其高),但在市场透明度方面实行更全面、更详细的信息披露制度,包括详细的公司募集资金用途、经营状况、投资状况、内部管理、技术与市场前景以及潜在的风险,并定期公布财务季度报表、中期报表和年终报表,及时披露影响股价波动的敏感资料,使投资者能够最充分地得到最真实的信息,防止少数人黑箱作业、操纵市场。由于香港创业板没有对上市企业作区域限制,这为我国内地中小高新企业海外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国家应积极鼓励和培育国内中小高新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学习和借鉴香港风险板市场的经验,加快国内市场机制的建立,加快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最终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板市场。

风险资本范文篇3

关键词:风险资本风险投资创业风险

创业者开办企业之初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资金。初创企业由于风险较高难以通过银行等渠道实现筹资,而创业风险资本的注入可以解决初创企业的燃眉之急。创业风险资本筹资,造就了微软、雅虎、百度等举世闻名的信息技术产业龙头,也使它成为当今众多创业者的新宠。

目前,创业风险资本筹资尚无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筹资战略。本文结合国内外成功的风险资本筹资案例,从创业方案和创业者素质两方面分析了赢得风险资本的要素。

1创业风险资本筹资概述

风险资本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认为,风险资本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则将风险资本定义为,对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进行投资的资本。因此,创业风险资本筹资就是指初创企业(一般指高科技企业)以赢得风险资本为主要方式的一种特殊筹资形式。

创业风险资本筹资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包括投资人和筹资人(创业者),一方面,风险投资者手中握有大额资金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投放渠道,另一方面,创业者具有高获利可行性的方案却因无法获得资金支持而陷入“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这个群体注定与风险相伴,但是高风险往往意味着高回报。风险投资者提供风险资本,一旦企业得以健康运作,投融资双方都可获取高额利润。

道琼斯VentureOne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联合的全球风险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的全球风险投资金额突破320亿美元,2005年为309亿美元,2004年为290亿美元,2003年为270亿美元,2002年为286亿美元,全球风险投资规模呈稳定增长态势。

2创业风险资本筹资成功要素之一——创业方案

现实的经济环境中,资金投放是一种风险与收益的博弈,投资者不会基于感性出资。要想获得风险资金,创业者必须让投资者相信投资项目将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因此创业者必须制定具有说服力的创业方案。

一般来说,一份详细的创业方案应包括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企业概况、创业计划作者的个人情况、市场评估、市场营销计划、企业组织结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月)、销售收入预测(12个月)、销售和成本计划、现金流量计划。然而,创业方案并不是越长越好,一个高效的投资者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就做出是否投资的决定,因此,复杂的宣传材料和图表倒不如简单的盈亏收支平衡表有效。

虽然创业方案不需要很复杂,但它一定是创业者经过大量的调研、周密的思考后精心制定的,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一个成功的创业方案必须体现筹资项目下列五个方面的特点。

2.1技术上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从风险资本的定义中可以得知,风险资本一定是和高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风险资本家看好的投资产品应该是在技术上领先同类产品,或是某些方面具有独创性。否则,市场上充斥着的相同类型产品将会成为该新产品的有力竞争,从而使初创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1987年,美国转换科技公司在其创业方案中明确提出:通过技术改进能设计出与多种工业化计算机交互的工业输入/输出系统,由于技术的先进性和新颖性,该公司成功从3iVenture公司筹得300万美元风险资金。

2.2广阔的市场前景

好的创意并不一定意味着产品具有相当的市场前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产品接入市场的时机不成熟、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心理等诸多因素常常会使新颖的产品不具有市场。因此,分析产品的市场前景在创业计划中显得非常重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的互联网刚刚起步,中文信息网站严重缺乏。搜狐的开创者张朝阳看准了互联网服务一定会被大众所接受,并将自己的创业想法拟定了计划书,成功获得了风险投资家的资助,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完全依靠风险投资创业的高科技企业——爱特信公司,进而创立了搜狐网站。

2.3高额的预期利润

在进行风险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投资回报率的高低,投资者当然期望所投入的资本获得的利润越高越好。需要指出的是,筹资企业能产生的预期利润率一定要高于投资方的资金预期报酬率,这是获取风险资本的一个前提条件。1957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公司在向美国研究开发公司(ARD)筹资时,ARD公司指出,新公司必须保证有5%以上的利润,利率必须比同行业计算机公司(RCA)的高,DEC保证10%的利润,从而造就了ARD投入7万美元,到1971年增值到3.55亿美元的投资神话。

2.4短时间内获利的可能性

资金投资回收期的过长意味着潜在投资风险的增加,风险资本越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创利,越能坚定风险投资方的信心。风险资本投资者往往认为,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向一个短期不能创利的企业投资。中国迈思威商企软件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旭光在向韩国SK(鲜京)株式会社申请风险投资时,起初SK并不看好他的项目,原因是该项目市场拓展周期长,风险太大。陈旭光重新对项目进行了调整,将原来准备一步到位的模式分为几个阶段,从而使每个阶段都有盈利点,大大缩短了创利周期,最终如愿获得SK公司投资,成为了年销售额为700万元的迈思威软件公司。

2.5合理的经费预算

在创业方案中,经费多少是投、融资双方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在经费预算上双方往往存在较大的分歧。投资方为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为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希望投入的资本越少越好。筹资方为开拓市场、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常常希望筹得的风险资本越多越好。在创业风险资本筹资过程中,经费额度完全掌握在投资方的手中。要想最大限度地获得风险资本,就必须证明经费预算中所需的每一分钱都是最合理的。搜狐公司的张朝阳最初向著名风险投资家爱德华·罗伯特进行筹资时,给自己标价200万美元,罗伯特认为张朝阳定价太高。随后张朝阳联合相关专家共同考察和对比了国内外市场,重新制定了完备和细致可行的商业预算,最终获得罗伯特的风险投入。3创业风险资本筹资成功要素之二——创业者的素质

在创业风险资本筹资中,人是至关重要的。风险投资行业的先驱和传奇人物多里奥特曾说过:“可以考虑对一位有二流想法的一流企业家投资,但不能考虑对一位有一流想法的二流企业家投资。”风险企业的成败和创业者素质的高低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与投资者的接触中,筹资者需充分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内在素质。成功的创业风险筹资者应具备以下素质。

3.1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风险创业者是由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界出类拔萃的精英组成,他们具有管理、工程、法律、新闻等不同专业背景,在所属行业通过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不但使他们更容易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好感,同时也是成功运作风险企业的一个必备条件。DEC公司创始人奥尔森在创业前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进修计算机、参与美国空军测试计算机的开发,同时进入IBM公司参与合作开发,这些经历都为他今后开创计算机行业巨头-DEC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强烈的事业心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为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毅然投身于风险创业事业的人,有一种百折不挠的“创业狂热”。对事业的热爱和对成功的渴望会成为创业者努力进取的不息动力,并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为此付诸艰苦工作的奋斗热情。顽强、坚韧的意志是创业者所不可缺少的。从创业项目最初的起步,到与风险投资公司的接洽和谈判,寻求融资和合作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会被风险投资公司所赏识的,因此必将换来风险投资公司竭尽全力的资金支持。

3.3出色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风险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企业内部也常常有各种各样的能人,如何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些都要求风险创业者具备较高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风险投资公司对创业者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是影响风险资本介入初创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必然涉及到资源配置、预测决策、经济分析、经济核算、成果转让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该目标引导下,企业不仅要靠产品、技术来追求效益,更要靠科学管理来提高效益,正所谓“管理出效益”。因此,创业者必须掌握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从系统整体观念出发,统筹、协调、控制和优化各项资源。

3.4敢于承担风险,同时注重现实的可行性

在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机会和风险并存,既有成功的机遇,也有失败的危险。承担风险,无论是财务方面、社会方面的风险,还是心理方面的风险,都是创业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创业者如何面对机会和风险,并以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机会的到来,躲避风险的侵害。只要是创业者,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承担风险,不被困难击垮,并坚韧不拔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但是,创业者敢于承担风险并不意味着脱离实际、天马行空。承担风险的勇气建立在对现实情况的正确判断和充分把握的基础之上,否则,风险的代名词只会是失败。

3.5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非凡的创新能力

成功的创业者们具有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能力,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选择新的思路和方法,因而能够迅速、高效地解决棘手的问题。创业者如果具备了创新精神,往往能找到企业发展的捷径,在“新”字上做文章,为消费者提供新商品,为自己创造新市场和新机遇,在商海中占据主动。2000年,中华创业网大胆地将其网站产品(OMMO即时语)定位为快速、新奇和实用的聊天工具,同国内外各种聊天工具ICP、OICQ、PCICQ相比,OMMO即时语提供了“群呼”等有特色的服务,为该网站占据市场赢得了先机。

4结论

创业者在风险资本筹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筹资者与投资者并不是相互交锋的敌人,他们更应该是一对合作伙伴,共同开创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双赢局面。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关键取决于创业风险资本成功筹资的两大要素——创业方案和创业者的素质。

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创业方案是成功获得筹资的第一步,它是使投资者确信能获取利润的方案,而创业者的素质是保证创业方案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德军,刘宏武.哈佛模式公司资本战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成思危.风险投资论丛[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3徐纯林,魏素艳.论中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证券投资,2005(12)

风险资本范文篇4

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通过谈判选定一家风险企业后,除了要向风险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外,还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供管理支持。由于风险资本家的收益直接与所筹集的风险基金规模以及所投资的风险企业的增值能力有关,所以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风险资本家除了要向现有的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以实现所投资的风险企业最大程度增值外,还要尽量地扩大风险投资基金规模来增加能够投资的风险企业的数量。在风险资本家的精力和时间数量一定的情况下,需要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平衡以实现收益最大化。风险资本家在向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时,我们假设:第一,风险资本家给单个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的时间间隔为c;第二,两次管理支持之间风险企业实现的单期最大价值增值为g>0;第三,两次管理支持之间风险企业产生的单期最小投资损失为b>0;第四,两次管理支持之间风险企业的单期利润以的速度递减。这样,如果用ri=γg-b表示风险企业某一阶段i的单期非贴现利润,。那么,就可以表示提供管理支持时间间隔为c的单期非贴现总利润。我们将风险资本家的时间和精力分解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可以用来给现有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从而保证现有风险企业能够以p<0o(0

0<1)新风险企业。现有的风险企业每隔时间c被风险资本家评估一次并受到t轮管理支持,从而在tc时间内通过上市产生了一个市场价值(β代表每期贴现率,0<β<1),那么风险资本家能够通过现有风险企业获得的市场价值就为(α代表风险资本家在风险企业中所占的股份比例)。由于风险资本家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度的,所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只能在向现有的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和评估新型的风险企业两者之间进行分配。这样风险资本家做其中任何一件事都会存在机会成本,即风险资本家对现有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的机会成本,就是风险资本家通过评估新的风险企业所带来的收益。反之,风险资本家评估新的风险企业的机会成本就是现有的风险企业因缺乏管理支持而减少的市场价值,即现有风险企业成功上市后的市场价值部分。

假设新风险企业从风险资本注资到顺利上市增值共要接受风险资本家s次管理支持,用ps-1表示经过s-1次管理支持后的存活概率、(t)表示风险资本家新接受一家风险企业经过管理支持后的市场价值贴现增加值(α''''代表风险资本家占有的新风险企业股份比例),即风险资本家给现有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的机会成本的净值。如果在对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时考虑机会成本,那么,风险资本家在一家风险企业投资并提供管理支持所能得到的净值αwc(t)就是:

假设为了实现风险企业的价值最大化,风险资本家必然会对投资收益与潜在的成本和监控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以决定对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的力度和提供资本的频率。当风险资本家认为与风险企业家的利益可能发生冲突时,投资的存续期就会下降,提供管理支持的力度就会加大;再者风险企业资产的性质也对预期的成本和分阶段风险资本投资的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一般来说,有形资产越多,风险资本家能够通过清算形式获得的投资补偿也越多,这将降低进行严密监控的必要性,增加投资的存续期限。现假设风险资本家能够提供的最优管理支持次数为tv。由于风险资本家提供管理支持的机会成本不能得到有效补偿,如果考虑这种机会成本的话,那么风险资本家的实际报酬就会小于名义报酬。因此,风险资本家向风险企业提供的管理支持数量总是少于风险企业家所要求的数量,所以,风险企业家所需要的风险资本家提供管理支持的最优时间周期ce总是短于风险资本家实际提供管理支持的时间周期cv。除此而外,风险资本家提供管理支持的次数还可能随着获得新的投资机会能力的增加,及其风险资本家在风险企业中所占股份份额的减少而减少、随着风险企业盈利下降速度的加快而增加、随着风险企业单期利润的增加而下降。但不管出现何种情况,风险资本家提供的管理支持次数都是不足的,并且总是少于最优次数。这里我们对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所要求的管理支持次数进行比较分析。风险资本家所需要提供的管理支持最优次数tv就是能够满足在时间周期cv既定的情况下实现αWcv(t)值最大化;风险企业家所需要管理支持次数就是能够满足在ce既定的情况下实现值最大化。由于风险资本家在提供管理支持时存在着机会成本,并且风险企业家在计算利润并没有考虑机会成本,所以,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存在着因利益冲突而产生的管理支持次数非最优的状态,并且这种状态还会随着新加入的风险企业中风险资本家的股份份额增加和优惠措施的提高而日益加重。

二、问题的提出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与融资方式,其主要目的不是取得风险企业的经营权和控制权,而是期望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运行,以实现增值并通过股份转让来获取高额的资本回报,是一种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的投资。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了一系列道德问题的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对风险投资主体各方利益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道德风险问题,减少风险投资主体各方的利益损害,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萨尔曼(Sahlman,1990)指出,可转换证券可以有效地解决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激励问题,从而减少道德风险问题的产生;Bigus从风险企业家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风险企业家道德风险问题的多阶段融资契约,研究结果显示这样可能会促使投资方产生道德风险;Bergemann和Hege构造了风险投资中的动态道德模型来研究风险投资问题,指出最优的投资契约应该是债券与股票的混合体;Cornell&Yosha针对风险投资阶段性融资进行研究时,认为风险企业家为获得下一阶段的进一步融资,有动力操纵短期项目信号,这显然对项目的长期发展不利,建议使用可转换债券减少这种信号操纵现象;马克斯(Max,1998)认为将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结合或通过一个可转换优先股能使风险资本家实行有效的干预:即在企业经营不善时实施对控制权(如清算权)进行干预,而当企业发展顺利时,放弃干涉则更为有利;Aghion和Bohon首先将不完全合同理论用于创业融资领域,认为存在利益冲突时(EN不仅关心企业增值带来的货币收益而且还关心私人的非货币收益)可通过控制权的有效分配来加以解决。

从以上文献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研究成果都是侧重于研究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何控制风险企业家的道德风险问题,而对风险资本家道德风险问题研究的情况较少。事实上,风险资本家作为投资人不仅为风险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且为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并且这种管理支持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风险企业的生存发展。但这种包括风险资本家对风险企业进行监控与注资的管理支持都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制作报告的机会成本、订约成本、花费的时间成本,风险企业家的资源成本以及签订协议时律师费和相关成本。这些成本数额有时可能相当大,并且在风险投资合约中是得不到补偿的。为了节约这些成本,增加收益,风险资本家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反而会比风险企业家更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这样就形成了风险资本家道德风险问题;另一方面,风险资本家作为风险投资基金的受资方和管理方,其投资基金的主要来源于民间资金,其与投资人之间的关系是普通合伙人(GP)与有限合伙人(LP)的关系,作为GP的风险资本家作为LP的人,虽然其收益与风险投资基金的收益直接相关,但当其努力程度的机会成本超过其收益时,也可能导致风险资本家放弃努力,选择偷懒行为,从而产生道德风险问题。所以,在信息不对称以及环境不确定和行为不可验证的情况下,负有双重身份的风险资本家极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形成道德风险问题。

三、一般合伙人风险资本家的道德风险

为了风险投资能够生存并沿续下去,各风险资本机构必须周期性地筹集风险投资基金,这类基金存续期限一般为10年,并可以展期,通常采用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在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中,风险资本家是普通合伙人,负责管理基金的运营;外部出资人是有限合伙人,能够监控基金的运行并参加基金的年会。但只要其承担有限责任,就无权直接参与基金的日常管理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出资数量较大的有限合伙人相对于风险资本家来说就成了风险投资基金的外部人,而出资额度较小的风险资本家反而成了风险投资基金的内部人。由于风险资本家获得基金规模的固定费用报酬与基金投资利润,所以,风险资本家有通过发起大规模的后续基金以增大公司管理的资本额的动机,因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其报酬收入;另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使然可以大幅度降低固定管理成本,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而风险资本家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必然带来对所筹集的投资基金管理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这必将引起作为普通合伙人(GP)的风险资本家与作为有限合伙人(LP)的外部投资人的利益冲突,产生风险资本家作为内部人的道德风险,出现损害有限合伙人利益现象的发生。

风险资本家为了增加收益并实现利益最大化,会先后筹集并管理多只风险投资基金,而风险资本家由于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会分散其对单个风险投资基金的注意力,影响到对单只风险投资基金提供管理支持的力度,降低了单只风险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人的收益。

用i代表风险资本家管理基金的数量、cG表示风险资本家提供管理支持的最优频率、CL有限合伙人要求提供管理支持的最优频率、tG代表风险资本家提供管理支持的最优数量、tL代表有限合伙人要求提供管理支持的最优数量。根据上面的模型可以得出结论:由于风险资本家在提供管理支持时,必然会考虑其机会成本,导致风险资本家提供的管理支持力度总是少于有限合伙人所要求的最优管理支持力度,并且这一个管理支持力度会随着风险资本家获得新的风险投资基金的能力的提高而减少,引起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和投资的潜在问题随风险投资基金规模的扩大而增加。除此之外,在既定的时间约束下,作为普通合伙人的风险资本家,为了缓解管理支持力度与所管理的风险投资基金幅度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采取投资于风险企业发展晚期的办法来加以解决。这是因为:一是随着风险企业的逐步成长,风险企业就能够提供越来越多的信息供风险资本家进行评估,这样信息不对称程度就会越低,风险资本家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监控风险企业,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和监控成本;二是在风险企业的后期阶段,风险企业的管理及发展已逐步走向正轨,需要风险资本家投入的管理支持力度就可以大幅度降低,这样风险资本家就可以分配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管理更多的基金;三是风险企业的有形资产逐步增多,而有形资产不必通过正式评估就很容易监控,这样风险资本家就可以选择较长的融资轮次而减少所提供的管理支持力度,从而可以加大基金管理规模。这种事情尤其会发生在是当风险资本家监控风险企业的机会成本非常高的情况下。

我们用模型来分析风险资本家的投资阶段偏好:用表示风险投资基金清算时预期市场价值的贴现值,那么作为有普通合伙人的风险资本家的份额就为;作为有限合伙人的外部投资者的份额为其花费时间的机会成本时,作为普通合伙人的风险资本家就会偏好于投资风险企业的后期阶段,并且机会成本越高,风险资本家的这种偏好就会越强烈。这一结论可以通过一组数据得到验证,据VentureEconomics数据库中统计资料显示,1985-1989年五年间美国风险基金投资于后期阶段的比例依次为:52.3%、56.9%、60.3%、60.0%、65.5%,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投资人和普通合伙人双重身份的风险资本家在管理风险企业和风险投资基金时,由于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提供管理支持时存在相应的机会成本,并且由于这种机会成本不被风险企业家和有限合伙人所承担,得不到相应补偿,从而造成风险资本家的偷懒行为,引起风险资本家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防止这种道德风险,激励最优的管理支持力度:对于作为投资人身份的风险资本家的道德风险问题,可以通过对风险资本家的机会成本进行补偿的方法来实现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利益的帕累托最优;对于作为普通合伙人身份的风险资本家的道德风险问题,可以通过在风险投资契约中加入一系列的合同条款(与基金的全面管理有关的限制性条款、与普通合伙人行为有关的限制性条款和与允许投资类型有关的限制性条款)来限制风险资本家的机会主义行为。

风险资本范文篇5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与融资方式,其主要目的不是取得风险企业的经营权和控制权,而是期望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运行,以实现增值并通过股份转让来获取高额的资本回报,是一种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的投资。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了一系列道德问题的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对风险投资主体各方利益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道德风险问题,减少风险投资主体各方的利益损害,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萨尔曼(Sahlman,1990)指出,可转换证券可以有效地解决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激励问题,从而减少道德风险问题的产生;Bigus从风险企业家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风险企业家道德风险问题的多阶段融资契约,研究结果显示这样可能会促使投资方产生道德风险;Bergemann和Hege构造了风险投资中的动态道德模型来研究风险投资问题,指出最优的投资契约应该是债券与股票的混合体;Cornell&Yosha针对风险投资阶段性融资进行研究时,认为风险企业家为获得下一阶段的进一步融资,有动力操纵短期项目信号,这显然对项目的长期发展不利,建议使用可转换债券减少这种信号操纵现象;马克斯(Max,1998)认为将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结合或通过一个可转换优先股能使风险资本家实行有效的干预:即在企业经营不善时实施对控制权(如清算权)进行干预,而当企业发展顺利时,放弃干涉则更为有利;Aghion和Bohon首先将不完全合同理论用于创业融资领域,认为存在利益冲突时(EN不仅关心企业增值带来的货币收益而且还关心私人的非货币收益)可通过控制权的有效分配来加以解决。

从以上文献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研究成果都是侧重于研究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何控制风险企业家的道德风险问题,而对风险资本家道德风险问题研究的情况较少。事实上,风险资本家作为投资人不仅为风险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且为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并且这种管理支持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风险企业的生存发展。但这种包括风险资本家对风险企业进行监控与注资的管理支持都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制作报告的机会成本、订约成本、花费的时间成本,风险企业家的资源成本以及签订协议时律师费和相关成本。这些成本数额有时可能相当大,并且在风险投资合约中是得不到补偿的。为了节约这些成本,增加收益,风险资本家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反而会比风险企业家更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这样就形成了风险资本家道德风险问题;另一方面,风险资本家作为风险投资基金的受资方和管理方,其投资基金的主要来源于民间资金,其与投资人之间的关系是普通合伙人(GP)与有限合伙人(LP)的关系,作为GP的风险资本家作为LP的人,虽然其收益与风险投资基金的收益直接相关,但当其努力程度的机会成本超过其收益时,也可能导致风险资本家放弃努力,选择偷懒行为,从而产生道德风险问题。所以,在信息不对称以及环境不确定和行为不可验证的情况下,负有双重身份的风险资本家极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形成道德风险问题。

二、投资人风险资本家的道德风险

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通过谈判选定一家风险企业后,除了要向风险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外,还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供管理支持。由于风险资本家的收益直接与所筹集的风险基金规模以及所投资的风险企业的增值能力有关,所以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风险资本家除了要向现有的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以实现所投资的风险企业最大程度增值外,还要尽量地扩大风险投资基金规模来增加能够投资的风险企业的数量。在风险资本家的精力和时间数量一定的情况下,需要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平衡以实现收益最大化。风险资本家在向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时,我们假设:第一,风险资本家给单个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的时间间隔为c;第二,两次管理支持之间风险企业实现的单期最大价值增值为g>0;第三,两次管理支持之间风险企业产生的单期最小投资损失为b>0;第四,两次管理支持之间风险企业的单期利润以的速度递减。这样,如果用ri=γg-b表示风险企业某一阶段i的单期非贴现利润,。那么,就可以表示提供管理支持时间间隔为c的单期非贴现总利润。我们将风险资本家的时间和精力分解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可以用来给现有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从而保证现有风险企业能够以p<0o(0

0<1)新风险企业。现有的风险企业每隔时间c被风险资本家评估一次并受到t轮管理支持,从而在tc时间内通过上市产生了一个市场价值(β代表每期贴现率,0<β<1),那么风险资本家能够通过现有风险企业获得的市场价值就为(α代表风险资本家在风险企业中所占的股份比例)。由于风险资本家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度的,所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只能在向现有的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和评估新型的风险企业两者之间进行分配。这样风险资本家做其中任何一件事都会存在机会成本,即风险资本家对现有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的机会成本,就是风险资本家通过评估新的风险企业所带来的收益。反之,风险资本家评估新的风险企业的机会成本就是现有的风险企业因缺乏管理支持而减少的市场价值,即现有风险企业成功上市后的市场价值部分。

假设新风险企业从风险资本注资到顺利上市增值共要接受风险资本家s次管理支持,用ps-1表示经过s-1次管理支持后的存活概率、(t)表示风险资本家新接受一家风险企业经过管理支持后的市场价值贴现增加值(α''''代表风险资本家占有的新风险企业股份比例),即风险资本家给现有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的机会成本的净值。如果在对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时考虑机会成本,那么,风险资本家在一家风险企业投资并提供管理支持所能得到的净值αwc(t)就是:

假设为了实现风险企业的价值最大化,风险资本家必然会对投资收益与潜在的成本和监控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以决定对风险企业提供管理支持的力度和提供资本的频率。当风险资本家认为与风险企业家的利益可能发生冲突时,投资的存续期就会下降,提供管理支持的力度就会加大;再者风险企业资产的性质也对预期的成本和分阶段风险资本投资的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一般来说,有形资产越多,风险资本家能够通过清算形式获得的投资补偿也越多,这将降低进行严密监控的必要性,增加投资的存续期限。现假设风险资本家能够提供的最优管理支持次数为tv。由于风险资本家提供管理支持的机会成本不能得到有效补偿,如果考虑这种机会成本的话,那么风险资本家的实际报酬就会小于名义报酬。因此,风险资本家向风险企业提供的管理支持数量总是少于风险企业家所要求的数量,所以,风险企业家所需要的风险资本家提供管理支持的最优时间周期ce总是短于风险资本家实际提供管理支持的时间周期cv。除此而外,风险资本家提供管理支持的次数还可能随着获得新的投资机会能力的增加,及其风险资本家在风险企业中所占股份份额的减少而减少、随着风险企业盈利下降速度的加快而增加、随着风险企业单期利润的增加而下降。但不管出现何种情况,风险资本家提供的管理支持次数都是不足的,并且总是少于最优次数。这里我们对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所要求的管理支持次数进行比较分析。风险资本家所需要提供的管理支持最优次数tv就是能够满足在时间周期cv既定的情况下实现αWcv(t)值最大化;风险企业家所需要管理支持次数就是能够满足在ce既定的情况下实现值最大化。由于风险资本家在提供管理支持时存在着机会成本,并且风险企业家在计算利润并没有考虑机会成本,所以,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存在着因利益冲突而产生的管理支持次数非最优的状态,并且这种状态还会随着新加入的风险企业中风险资本家的股份份额增加和优惠措施的提高而日益加重。

三、一般合伙人风险资本家的道德风险

为了风险投资能够生存并沿续下去,各风险资本机构必须周期性地筹集风险投资基金,这类基金存续期限一般为10年,并可以展期,通常采用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在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中,风险资本家是普通合伙人,负责管理基金的运营;外部出资人是有限合伙人,能够监控基金的运行并参加基金的年会。但只要其承担有限责任,就无权直接参与基金的日常管理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出资数量较大的有限合伙人相对于风险资本家来说就成了风险投资基金的外部人,而出资额度较小的风险资本家反而成了风险投资基金的内部人。由于风险资本家获得基金规模的固定费用报酬与基金投资利润,所以,风险资本家有通过发起大规模的后续基金以增大公司管理的资本额的动机,因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其报酬收入;另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使然可以大幅度降低固定管理成本,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而风险资本家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必然带来对所筹集的投资基金管理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这必将引起作为普通合伙人(GP)的风险资本家与作为有限合伙人(LP)的外部投资人的利益冲突,产生风险资本家作为内部人的道德风险,出现损害有限合伙人利益现象的发生。

风险资本家为了增加收益并实现利益最大化,会先后筹集并管理多只风险投资基金,而风险资本家由于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会分散其对单个风险投资基金的注意力,影响到对单只风险投资基金提供管理支持的力度,降低了单只风险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人的收益。

用i代表风险资本家管理基金的数量、cG表示风险资本家提供管理支持的最优频率、CL有限合伙人要求提供管理支持的最优频率、tG代表风险资本家提供管理支持的最优数量、tL代表有限合伙人要求提供管理支持的最优数量。根据上面的模型可以得出结论:由于风险资本家在提供管理支持时,必然会考虑其机会成本,导致风险资本家提供的管理支持力度总是少于有限合伙人所要求的最优管理支持力度,并且这一个管理支持力度会随着风险资本家获得新的风险投资基金的能力的提高而减少,引起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和投资的潜在问题随风险投资基金规模的扩大而增加。除此之外,在既定的时间约束下,作为普通合伙人的风险资本家,为了缓解管理支持力度与所管理的风险投资基金幅度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采取投资于风险企业发展晚期的办法来加以解决。这是因为:一是随着风险企业的逐步成长,风险企业就能够提供越来越多的信息供风险资本家进行评估,这样信息不对称程度就会越低,风险资本家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监控风险企业,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和监控成本;二是在风险企业的后期阶段,风险企业的管理及发展已逐步走向正轨,需要风险资本家投入的管理支持力度就可以大幅度降低,这样风险资本家就可以分配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管理更多的基金;三是风险企业的有形资产逐步增多,而有形资产不必通过正式评估就很容易监控,这样风险资本家就可以选择较长的融资轮次而减少所提供的管理支持力度,从而可以加大基金管理规模。这种事情尤其会发生在是当风险资本家监控风险企业的机会成本非常高的情况下。

我们用模型来分析风险资本家的投资阶段偏好:用表示风险投资基金清算时预期市场价值的贴现值,那么作为有普通合伙人的风险资本家的份额就为;作为有限合伙人的外部投资者的份额为其花费时间的机会成本时,作为普通合伙人的风险资本家就会偏好于投资风险企业的后期阶段,并且机会成本越高,风险资本家的这种偏好就会越强烈。这一结论可以通过一组数据得到验证,据VentureEconomics数据库中统计资料显示,1985-1989年五年间美国风险基金投资于后期阶段的比例依次为:52.3%、56.9%、60.3%、60.0%、65.5%,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投资人和普通合伙人双重身份的风险资本家在管理风险企业和风险投资基金时,由于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提供管理支持时存在相应的机会成本,并且由于这种机会成本不被风险企业家和有限合伙人所承担,得不到相应补偿,从而造成风险资本家的偷懒行为,引起风险资本家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防止这种道德风险,激励最优的管理支持力度:对于作为投资人身份的风险资本家的道德风险问题,可以通过对风险资本家的机会成本进行补偿的方法来实现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利益的帕累托最优;对于作为普通合伙人身份的风险资本家的道德风险问题,可以通过在风险投资契约中加入一系列的合同条款(与基金的全面管理有关的限制性条款、与普通合伙人行为有关的限制性条款和与允许投资类型有关的限制性条款)来限制风险资本家的机会主义行为。

风险资本范文篇6

[关键词]风险资本风险资本市场二板市场

[中图分类号]F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306(2000)02-0084-04

VentureCapital是指对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或创新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或近似于股权融资的资本,其特性是以承担高风险为代价追逐高回报。国内将VentureCapital翻译为“风险资本”,我国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其他华语地区则将其译为“创业资本”,国内学术界对此存有争议。但无论是“风险资本”还是“创业资本”,其表达的内涵是相同的,“风险资本”这一名称已为国内公众所普遍采用,本文也无妨沿用之。

一、风险资本运作机理

风险资本包括无中介、无组织的私人直接投资资本和有中介、有组织的间接投资资本(如风险投资基金)。风险资本的运作过程分为融资过程、投资过程和退出过程。对于风险投资基金来说,融资过程是风险资本家向机构投资者和富裕家庭或个人筹集资金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难易程度取决于风险资本家的个人魅力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政府的政策法规,而对于私人直接风险投资来说,融资取决于投资者的自有资金实力及对投资项目的兴趣和判断。投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投资项目的取得和筛选、投资项目的评估、合作协议的签署。(2)风险资本注入创新企业,注入金额和注入方式根据创新企业成长的不同时期(即种子期、创立期、扩展期、成熟期)来决定。(3)风险资本家参与被投资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回收过程是风险资本运作的最后一站,风险资本出售企业的股份退出企业,收回资金外加丰厚的利润,以及光辉的业绩和成功的口碑,然后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和投资。从风险资本的运作机理可以看出,融资是风险资本的起点,投资是风险资本的实质,退出则是一个完整投资周期的终点。

风险资本退出是风险资本规避风险、收回投资并获取收益的关键。

风险资本是以资本增值的形式取得投资报酬,不断循环运动是风险资本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当风险资本伴随着企业走过最具风险的阶段后,必须有出口让其退出并进入下一个循环。否则,风险资本呆滞,不能增值和滚动发展,更无力投资新项目,风险投资也就失去了意义。风险资本家投资创新企业不以取得该企业的长久控制权为目的,经过若干年,无论创新企业取得成功还是面临失败,风险资本都会从创新企业中退出。退出方式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外部金融环境而有所不同。常见的为股票上市、股权转让或股票回购、破产清算等。其中,股票上市是最佳退出方式,其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股票上市,特别是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PublliccOffering,IPO)为创新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选择权。它是一个关于企业控制权的买入期权合约,在风险资本家与创新企业管理者签订的投资契约中,允许创新企业管理者在达到某种业绩目标时,购回风险资本家持有的股票,增加创新企业管理者自己的股权份额。特别是当风险资本家欲将其股权卖给第三者时,买入选择权允许创新企业管理者以同样的条件、同样的价格向风险资本家优先购买。因此,只要事业进展顺利,企业剩余控制权的分配就会向有利于创新企业管理者的方向倾斜。否则,当创新企业的经营风险由大到小,而收益由小到大时,风险资本家对创新企业的服务逐渐减少。创新企业管理者承担了努力的全部成本,如果只能获得部分回报,他必然会增加在职消费或使企业效益体外循环。所以,此时控制权应向创新企业管理者倾斜。美国的风险资本家一般在首次公开募股后的一年内,减少其对创新企业持股份额约28%,三年之后,只剩下不到12%的风险资本家还持有公司不到5%的股份(贺海虹,1998)。所以,IPO提高了创新企业的市场价值,为企业发展筹集了更多的资金,并增强了原有股份的流动性,使创新企业管理者有更高的热情和动力去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其次,IPO对风险资本同样形成激励。创新企业成功上市一方面使风险资本家获得了数目可观的资本收益,另一方面也是外部投资者衡量风险资本家业绩的标准。风险资本家培育企业达到上市的越多,风险资本家今后的融资渠道就越广,融资成本就越低。因而,风险资本家就越有动力为创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尽快协助企业走上成功之路。

当创新企业达不到IPO退出条件或不是很成功时,风险资本家可

以选择出售股权的方式收回投资。在这里,风险资本家通过订立卖出选择权,保留一定退出资本的渠道。卖出选择权的好处是允许风险资本家在该企业无法达到一条经营目标时,有机会释出其所持有的股权。卖出选择权的运用可以使风险资本家能尽快结束与营运业绩不佳公司的关系,使风险资本抽回,重新运用在其他项目中去。此外,卖出选择权的运用,也可能发生于被投资创新企业营运业绩不错,却因某些原因无法在短期内上市,而风险资本家因自身需要,必须将其所持有的股权售出。当然,当风险失败时,风险资本家只能采取破产清算方式退出。这种方法一般只能收回原投资额的64%(刘曼红,1998)。由此可见,风险资本的退出对整个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风险资本市场的特征和功能

风险资本市场是一个与一般资本市场相对应的概念,是资本市场中一个具有较大风险的子市场(王益、许小松,1999)。它是对处于发育成长期的新生高技术企业进行股份融资的市场。按市场的结构和作用可分为风险资本一级市场———私人权益资本市场和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小盘股市场。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包括风险资本的融资和投资。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个非公开的市场,股份由买卖双方在市场上私售私买,市场相对较封闭,信息流通不畅,投资规模较小,但有利于新生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初始期的融资。因为私人权益资本市场不需要这些小企业具有信用历史,也不需要它们以自己的资产做抵押,只要这些小企业具有发展潜力。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包括风险资本退出和创新企业再融资。这个市场与一般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市场一样,属于公共权益资本市场,具有公共权益资本市场的属性和特征,但由于服务的对象是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因而在运作和监管上又与公共权益资本市场不同。风险资本市场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整体。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存在的基础。创新企业在一级市场的发育状况决定了二级市场的前途;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扩张的前提,二级市场为风险资本提供退出渠道,实现其投入———退出———再投入的资本有效循环,为创新企业提供进一步的资金融通,培育创新企业迅速成熟至进入一般资本市场。所以说,风险资本二级市场是连接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和一般资本市场的桥梁。

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比一般资本市场更高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市场主体———高新技术创新企业。由

于处于发育成长期创新企业自身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及较低的信息透明度,会使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和管理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增加市场风险。而一般资本市场的风险来源于市场衍生产品运作的复杂性和市场对风险的放大作用。因此,风险资本市场有着与一般资本市场不同的特征,表现在:

1投资主体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是社会公众和各类机构投资者;风险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是有相当资金实力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2市场主体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发育成熟的大公司;而风险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处于发育成长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3投资对象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资对象是具有经营稳定性和赢利性且风险相对较小的传统产业;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是新兴的,具有增长潜力,同时存在较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

4投资方式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入主要是一次性的,投资周期较短,股份流动性较强,而风险资本市场则根据企业不同成长期对资金的需求,分次、多阶段的进行投资,投资周期一般在3~7年,股份流动性较差。

5投资收获方式不同。在一般资本市场,投资者主要通过分红派息和股份增殖实现投资收获;在风险资本市场,投资者不以获取企业股息红利为目的,而是通过风险资本退出时的股份增殖作为投资回报。

6上市标准和监管理念不同。一般资本市场上市标准较高,注重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风险资本市场上市标准较低,对企业的经营规模要求不高,注重企业的经营活跃性和发展潜力。一般资本市场强调信息透明,重视对投资者的保护;风险资本市场强调在充分信息披露基础上的投资者自我保护。

尽管风险资本市场与一般资本市场相比有着不同的特征,但是,在市场功能的发挥方面与一般资本市场相似。即具有:(1)融资功能。风险资本为创新企业提供急需的资金,保证创业对资金的连续性。(2)资源配置功能。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高新技术的经济价值通过市场得以公正的评价和确认,以实现优胜劣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产权流动功能。从现资理论角度看,如果一种资产不具有流动性,那么,无论其潜在回报率有多高,它都不具有优先投资价值。风险资本市场为创新企业的产权流动和重组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转换机制和灵活多样的并购方法,促进创新企业资产优化组合,并

使资产具有了较充分的流动性和投资价值。(4)风险定价功能。风险定价是指对风险资产的价格确定,它所反映的是资本资产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与风险的一种函数关系。投资者可以参照风险资本市场提供的各种资产价格,根据个人风险偏好和个人未来预期进行投资选择。风险资本市场正是通过这一功能,在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配置中发挥作用的。

三、对我国建立二板市场的设想

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资本市场的培育。对于风险资本来讲,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好比是“进口”,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就是“出口”。有进有出,市场才具有流动性和吸引力,才成其为一个完整的市场。我国风险投资之所以十年来没有取得大的发展,除了一级市场资金制约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风险资本没有“出口”,能买不能卖,能进不能出,使风险投资功能丧失。因此,在我国,解决风险资本的“出口”问题,即建立风险资本二级市场或称二板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二板市场的争论集中在两个方面:(1)建不建国内二板市场?(2)二板市场的模式应是什么样?关于第一个问题。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高新技术创新企业投资一方面风险大,另一方面投入的资金又存在较大的停滞性,所以,为满足投资者易于套现的需要,早日开通二板市场,解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涉足高科技风险投资领域。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先后开辟了二板市场,如韩国、印度等。所以,我国也应尽快开辟二板市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目前的主板市场投机性过强,大量短线游资的冲击已使股市风险加大,而二板市场的风险比主板市场更大,能否实现有效的外部监管值得怀疑,二板市场未必是风险投资的灵丹妙药。本文认为,从风险资本的运作机理和风险资本一、二级市场的关系分析中,我们可以肯定二板市场要开通,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整个风险投资业的核心所在。但是,在发展步骤上应确定近、中长期目标。

近期目标:限于各方面条件不成熟,不宜立即新建二板市场。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国家应放宽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条件,对于直接上市较为困难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应鼓励上市公司进行收购,一些具有一定实力但上市困难的高新技术企业可通过买壳上市来实现资本退出。目前以协议收购国家股、法人股的方式实现买壳上市较为普遍,即风险投资公司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

企业,投资银行挖掘壳资源,二者通力合作,促使高新技术企业买壳间接上市。上市后,高新技术企业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使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价格上升,然后风险投资公司通过有偿转让国家股或法人股,实现退出战略并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但由于国家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协议转让价较低,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价值被低估,风险投资的回报率不高。因此,可以将各地原有的证券自动报价系统的设备和网络进行改造利用,建立区域性的场外交易市场,解决因地域问题而出现投资者与受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场外交易市场的交易价格、费用较低,便于吸引当地的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和监管,促使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尽快达到二板市场的上市条件,避免直接进入二板市场可能引发的风险。

中长期目标:香港创业板(股票第二板)市场经过十年的酝酿,已于今年11月25日开始运作。与主板市场相比,香港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比较宽松。如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无要求,只需有两年“活跃业务活动”记录,上市后的最低公众持股数不低于3000万港币或总股本的10%(二者取其高),但在市场透明度方面实行更全面、更详细的信息披露制度,包括详细的公司募集资金用途、经营状况、投资状况、内部管理、技术与市场前景以及潜在的风险,并定期公布财务季度报表、中期报表和年终报表,及时披露影响股价波动的敏感资料,使投资者能够最充分地得到最真实的信息,防止少数人黑箱作业、操纵市场。由于香港创业板没有对上市企业作区域限制,这为我国内地中小高新企业海外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国家应积极鼓励和培育国内中小高新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学习和借鉴香港风险板市场的经验,加快国内市场机制的建立,加快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最终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板市场。

关于二板市场运作模式,国际上通常有两种:非独立的附属市场模式和独立的市场模式。非独立的附属市场模式是二板市场作为主板市场的补充,与主板市场组合在一起共同运作,拥有共同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交易体系,甚至采取相同的监管标准,所不同的是上市标准的差别,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独立市场模式,是指二板市场与主板市场各自独立运作,拥有独立的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并采用不同的上市标准,如美国的NASDAQ、日本的OTC交易市场等。国内对于市场运作模式同样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应选择非独立的市场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主板市场

的组织体系和监管体系,避免资源浪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以美国NASDAQ市场为代表的独立市场模式是世界公认的二板市场的成功典范。NASDAQ市场无论在交易制度、组织管理方式、市场监管等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借鉴素材。“要学就学最好的”,NASDAQ应成为我国二板市场的样板。本文同意后一种观点,理由有二:一是我国目前的主板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上市公司运作不规范,存在较多问题,而高新技术创新企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将增大监管的难度,加大主板市场的风险,进而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不利于主板市场的规范和发展。二是由于二板市场投资风险相对较高,市场对投资者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即有能力对公司的业务情况以及所涉及风险作出透彻客观评价的投资者)。市场对投资者每笔交易额最低标准进行限定,限制散户投资者进入二板市场。我国沪深股市投资者中80%为中小散户,这与二板市场所要求的应以专业机构和富有的个人且具备投资技巧和主动承担风险的投资者不相符合。以现有的市场管理水平,一旦有人利用创新企业存在的高风险为题大肆炒做,很难保证市场运作“公平、公开、公正”,极易出现股价的巨幅波动,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进而影响沪深股市的健康发展。所以,独立的市场运作模式应是我国二板市场的首选。

风险资本范文篇7

关键词:风险资本风险投资创业风险

创业者开办企业之初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资金。初创企业由于风险较高难以通过银行等渠道实现筹资,而创业风险资本的注入可以解决初创企业的燃眉之急。创业风险资本筹资,造就了微软、雅虎、百度等举世闻名的信息技术产业龙头,也使它成为当今众多创业者的新宠。

目前,创业风险资本筹资尚无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筹资战略。本文结合国内外成功的风险资本筹资案例,从创业方案和创业者素质两方面分析了赢得风险资本的要素。

1创业风险资本筹资概述

风险资本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认为,风险资本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则将风险资本定义为,对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进行投资的资本。因此,创业风险资本筹资就是指初创企业(一般指高科技企业)以赢得风险资本为主要方式的一种特殊筹资形式。

创业风险资本筹资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包括投资人和筹资人(创业者),一方面,风险投资者手中握有大额资金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投放渠道,另一方面,创业者具有高获利可行性的方案却因无法获得资金支持而陷入“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这个群体注定与风险相伴,但是高风险往往意味着高回报。风险投资者提供风险资本,一旦企业得以健康运作,投融资双方都可获取高额利润。

道琼斯VentureOne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联合的全球风险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的全球风险投资金额突破320亿美元,2005年为309亿美元,2004年为290亿美元,2003年为270亿美元,2002年为286亿美元,全球风险投资规模呈稳定增长态势。

2创业风险资本筹资成功要素之一——创业方案

现实的经济环境中,资金投放是一种风险与收益的博弈,投资者不会基于感性出资。要想获得风险资金,创业者必须让投资者相信投资项目将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因此创业者必须制定具有说服力的创业方案。

一般来说,一份详细的创业方案应包括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企业概况、创业计划作者的个人情况、市场评估、市场营销计划、企业组织结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月)、销售收入预测(12个月)、销售和成本计划、现金流量计划。然而,创业方案并不是越长越好,一个高效的投资者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就做出是否投资的决定,因此,复杂的宣传材料和图表倒不如简单的盈亏收支平衡表有效。

虽然创业方案不需要很复杂,但它一定是创业者经过大量的调研、周密的思考后精心制定的,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一个成功的创业方案必须体现筹资项目下列五个方面的特点。

2.1技术上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从风险资本的定义中可以得知,风险资本一定是和高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风险资本家看好的投资产品应该是在技术上领先同类产品,或是某些方面具有独创性。否则,市场上充斥着的相同类型产品将会成为该新产品的有力竞争,从而使初创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1987年,美国转换科技公司在其创业方案中明确提出:通过技术改进能设计出与多种工业化计算机交互的工业输入/输出系统,由于技术的先进性和新颖性,该公司成功从3iVenture公司筹得300万美元风险资金。

2.2广阔的市场前景

好的创意并不一定意味着产品具有相当的市场前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产品接入市场的时机不成熟、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心理等诸多因素常常会使新颖的产品不具有市场。因此,分析产品的市场前景在创业计划中显得非常重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的互联网刚刚起步,中文信息网站严重缺乏。搜狐的开创者张朝阳看准了互联网服务一定会被大众所接受,并将自己的创业想法拟定了计划书,成功获得了风险投资家的资助,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完全依靠风险投资创业的高科技企业——爱特信公司,进而创立了搜狐网站。

2.3高额的预期利润

在进行风险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投资回报率的高低,投资者当然期望所投入的资本获得的利润越高越好。需要指出的是,筹资企业能产生的预期利润率一定要高于投资方的资金预期报酬率,这是获取风险资本的一个前提条件。1957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公司在向美国研究开发公司(ARD)筹资时,ARD公司指出,新公司必须保证有5%以上的利润,利率必须比同行业计算机公司(RCA)的高,DEC保证10%的利润,从而造就了ARD投入7万美元,到1971年增值到3.55亿美元的投资神话。

2.4短时间内获利的可能性

资金投资回收期的过长意味着潜在投资风险的增加,风险资本越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创利,越能坚定风险投资方的信心。风险资本投资者往往认为,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向一个短期不能创利的企业投资。中国迈思威商企软件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旭光在向韩国SK(鲜京)株式会社申请风险投资时,起初SK并不看好他的项目,原因是该项目市场拓展周期长,风险太大。陈旭光重新对项目进行了调整,将原来准备一步到位的模式分为几个阶段,从而使每个阶段都有盈利点,大大缩短了创利周期,最终如愿获得SK公司投资,成为了年销售额为700万元的迈思威软件公司。

2.5合理的经费预算

在创业方案中,经费多少是投、融资双方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在经费预算上双方往往存在较大的分歧。投资方为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为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希望投入的资本越少越好。筹资方为开拓市场、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常常希望筹得的风险资本越多越好。在创业风险资本筹资过程中,经费额度完全掌握在投资方的手中。要想最大限度地获得风险资本,就必须证明经费预算中所需的每一分钱都是最合理的。搜狐公司的张朝阳最初向著名风险投资家爱德华·罗伯特进行筹资时,给自己标价200万美元,罗伯特认为张朝阳定价太高。随后张朝阳联合相关专家共同考察和对比了国内外市场,重新制定了完备和细致可行的商业预算,最终获得罗伯特的风险投入。3创业风险资本筹资成功要素之二——创业者的素质

在创业风险资本筹资中,人是至关重要的。风险投资行业的先驱和传奇人物多里奥特曾说过:“可以考虑对一位有二流想法的一流企业家投资,但不能考虑对一位有一流想法的二流企业家投资。”风险企业的成败和创业者素质的高低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与投资者的接触中,筹资者需充分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内在素质。成功的创业风险筹资者应具备以下素质。

3.1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风险创业者是由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界出类拔萃的精英组成,他们具有管理、工程、法律、新闻等不同专业背景,在所属行业通过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不但使他们更容易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好感,同时也是成功运作风险企业的一个必备条件。DEC公司创始人奥尔森在创业前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进修计算机、参与美国空军测试计算机的开发,同时进入IBM公司参与合作开发,这些经历都为他今后开创计算机行业巨头-DEC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强烈的事业心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为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毅然投身于风险创业事业的人,有一种百折不挠的“创业狂热”。对事业的热爱和对成功的渴望会成为创业者努力进取的不息动力,并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为此付诸艰苦工作的奋斗热情。顽强、坚韧的意志是创业者所不可缺少的。从创业项目最初的起步,到与风险投资公司的接洽和谈判,寻求融资和合作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会被风险投资公司所赏识的,因此必将换来风险投资公司竭尽全力的资金支持。

3.3出色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风险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企业内部也常常有各种各样的能人,如何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些都要求风险创业者具备较高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风险投资公司对创业者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是影响风险资本介入初创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必然涉及到资源配置、预测决策、经济分析、经济核算、成果转让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该目标引导下,企业不仅要靠产品、技术来追求效益,更要靠科学管理来提高效益,正所谓“管理出效益”。因此,创业者必须掌握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从系统整体观念出发,统筹、协调、控制和优化各项资源。

3.4敢于承担风险,同时注重现实的可行性

在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机会和风险并存,既有成功的机遇,也有失败的危险。承担风险,无论是财务方面、社会方面的风险,还是心理方面的风险,都是创业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创业者如何面对机会和风险,并以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机会的到来,躲避风险的侵害。只要是创业者,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承担风险,不被困难击垮,并坚韧不拔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但是,创业者敢于承担风险并不意味着脱离实际、天马行空。承担风险的勇气建立在对现实情况的正确判断和充分把握的基础之上,否则,风险的代名词只会是失败。

3.5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非凡的创新能力

成功的创业者们具有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能力,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选择新的思路和方法,因而能够迅速、高效地解决棘手的问题。创业者如果具备了创新精神,往往能找到企业发展的捷径,在“新”字上做文章,为消费者提供新商品,为自己创造新市场和新机遇,在商海中占据主动。2000年,中华创业网大胆地将其网站产品(OMMO即时语)定位为快速、新奇和实用的聊天工具,同国内外各种聊天工具ICP、OICQ、PCICQ相比,OMMO即时语提供了“群呼”等有特色的服务,为该网站占据市场赢得了先机。

4结论

创业者在风险资本筹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筹资者与投资者并不是相互交锋的敌人,他们更应该是一对合作伙伴,共同开创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双赢局面。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关键取决于创业风险资本成功筹资的两大要素——创业方案和创业者的素质。

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创业方案是成功获得筹资的第一步,它是使投资者确信能获取利润的方案,而创业者的素质是保证创业方案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德军,刘宏武.哈佛模式公司资本战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成思危.风险投资论丛[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3徐纯林,魏素艳.论中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证券投资,2005(12)

风险资本范文篇8

目前,创业风险资本筹资尚无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筹资战略。本文结合国内外成功的风险资本筹资案例,从创业方案和创业者素质两方面分析了赢得风险资本的要素。

1创业风险资本筹资概述

风险资本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认为,风险资本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则将风险资本定义为,对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进行投资的资本。因此,创业风险资本筹资就是指初创企业(一般指高科技企业)以赢得风险资本为主要方式的一种特殊筹资形式。

创业风险资本筹资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包括投资人和筹资人(创业者),一方面,风险投资者手中握有大额资金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投放渠道,另一方面,创业者具有高获利可行性的方案却因无法获得资金支持而陷入“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这个群体注定与风险相伴,但是高风险往往意味着高回报。风险投资者提供风险资本,一旦企业得以健康运作,投融资双方都可获取高额利润。

道琼斯VentureOne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联合的全球风险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的全球风险投资金额突破320亿美元,2005年为309亿美元,2004年为290亿美元,2003年为270亿美元,2002年为286亿美元,全球风险投资规模呈稳定增长态势。

2创业风险资本筹资成功要素之一——创业方案

现实的经济环境中,资金投放是一种风险与收益的博弈,投资者不会基于感性出资。要想获得风险资金,创业者必须让投资者相信投资项目将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因此创业者必须制定具有说服力的创业方案。

一般来说,一份详细的创业方案应包括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企业概况、创业计划作者的个人情况、市场评估、市场营销计划、企业组织结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月)、销售收入预测(12个月)、销售和成本计划、现金流量计划。然而,创业方案并不是越长越好,一个高效的投资者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就做出是否投资的决定,因此,复杂的宣传材料和图表倒不如简单的盈亏收支平衡表有效。

虽然创业方案不需要很复杂,但它一定是创业者经过大量的调研、周密的思考后精心制定的,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一个成功的创业方案必须体现筹资项目下列五个方面的特点。

2.1技术上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从风险资本的定义中可以得知,风险资本一定是和高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风险资本家看好的投资产品应该是在技术上领先同类产品,或是某些方面具有独创性。否则,市场上充斥着的相同类型产品将会成为该新产品的有力竞争,从而使初创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1987年,美国转换科技公司在其创业方案中明确提出:通过技术改进能设计出与多种工业化计算机交互的工业输入/输出系统,由于技术的先进性和新颖性,该公司成功从3iVenture公司筹得300万美元风险资金。

2.2广阔的市场前景

好的创意并不一定意味着产品具有相当的市场前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产品接入市场的时机不成熟、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心理等诸多因素常常会使新颖的产品不具有市场。因此,分析产品的市场前景在创业计划中显得非常重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的互联网刚刚起步,中文信息网站严重缺乏。搜狐的开创者张朝阳看准了互联网服务一定会被大众所接受,并将自己的创业想法拟定了计划书,成功获得了风险投资家的资助,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完全依靠风险投资创业的高科技企业——爱特信公司,进而创立了搜狐网站。

2.3高额的预期利润

在进行风险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投资回报率的高低,投资者当然期望所投入的资本获得的利润越高越好。需要指出的是,筹资企业能产生的预期利润率一定要高于投资方的资金预期报酬率,这是获取风险资本的一个前提条件。1957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公司在向美国研究开发公司(ARD)筹资时,ARD公司指出,新公司必须保证有5%以上的利润,利率必须比同行业计算机公司(RCA)的高,DEC保证10%的利润,从而造就了ARD投入7万美元,到1971年增值到3.55亿美元的投资神话。

2.4短时间内获利的可能性

资金投资回收期的过长意味着潜在投资风险的增加,风险资本越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创利,越能坚定风险投资方的信心。风险资本投资者往往认为,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向一个短期不能创利的企业投资。中国迈思威商企软件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旭光在向韩国SK(鲜京)株式会社申请风险投资时,起初SK并不看好他的项目,原因是该项目市场拓展周期长,风险太大。陈旭光重新对项目进行了调整,将原来准备一步到位的模式分为几个阶段,从而使每个阶段都有盈利点,大大缩短了创利周期,最终如愿获得SK公司投资,成为了年销售额为700万元的迈思威软件公司。

2.5合理的经费预算

在创业方案中,经费多少是投、融资双方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在经费预算上双方往往存在较大的分歧。投资方为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为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希望投入的资本越少越好。筹资方为开拓市场、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常常希望筹得的风险资本越多越好。在创业风险资本筹资过程中,经费额度完全掌握在投资方的手中。要想最大限度地获得风险资本,就必须证明经费预算中所需的每一分钱都是最合理的。搜狐公司的张朝阳最初向著名风险投资家爱德华·罗伯特进行筹资时,给自己标价200万美元,罗伯特认为张朝阳定价太高。随后张朝阳联合相关专家共同考察和对比了国内外市场,重新制定了完备和细致可行的商业预算,最终获得罗伯特的风险投入。

3创业风险资本筹资成功要素之二——创业者的素质

在创业风险资本筹资中,人是至关重要的。风险投资行业的先驱和传奇人物多里奥特曾说过:“可以考虑对一位有二流想法的一流企业家投资,但不能考虑对一位有一流想法的二流企业家投资。”风险企业的成败和创业者素质的高低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与投资者的接触中,筹资者需充分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内在素质。成功的创业风险筹资者应具备以下素质。

3.1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风险创业者是由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界出类拔萃的精英组成,他们具有管理、工程、法律、新闻等不同专业背景,在所属行业通过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不但使他们更容易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好感,同时也是成功运作风险企业的一个必备条件。DEC公司创始人奥尔森在创业前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进修计算机、参与美国空军测试计算机的开发,同时进入IBM公司参与合作开发,这些经历都为他今后开创计算机行业巨头-DEC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强烈的事业心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为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毅然投身于风险创业事业的人,有一种百折不挠的“创业狂热”。对事业的热爱和对成功的渴望会成为创业者努力进取的不息动力,并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为此付诸艰苦工作的奋斗热情。顽强、坚韧的意志是创业者所不可缺少的。从创业项目最初的起步,到与风险投资公司的接洽和谈判,寻求融资和合作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会被风险投资公司所赏识的,因此必将换来风险投资公司竭尽全力的资金支持。

3.3出色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风险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企业内部也常常有各种各样的能人,如何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些都要求风险创业者具备较高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风险投资公司对创业者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是影响风险资本介入初创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必然涉及到资源配置、预测决策、经济分析、经济核算、成果转让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该目标引导下,企业不仅要靠产品、技术来追求效益,更要靠科学管理来提高效益,正所谓“管理出效益”。因此,创业者必须掌握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从系统整体观念出发,统筹、协调、控制和优化各项资源。

3.4敢于承担风险,同时注重现实的可行性

在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机会和风险并存,既有成功的机遇,也有失败的危险。承担风险,无论是财务方面、社会方面的风险,还是心理方面的风险,都是创业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创业者如何面对机会和风险,并以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机会的到来,躲避风险的侵害。只要是创业者,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承担风险,不被困难击垮,并坚韧不拔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但是,创业者敢于承担风险并不意味着脱离实际、天马行空。承担风险的勇气建立在对现实情况的正确判断和充分把握的基础之上,否则,风险的代名词只会是失败。

3.5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非凡的创新能力

成功的创业者们具有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能力,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选择新的思路和方法,因而能够迅速、高效地解决棘手的问题。创业者如果具备了创新精神,往往能找到企业发展的捷径,在“新”字上做文章,为消费者提供新商品,为自己创造新市场和新机遇,在商海中占据主动。2000年,中华创业网大胆地将其网站产品(OMMO即时语)定位为快速、新奇和实用的聊天工具,同国内外各种聊天工具ICP、OICQ、PCICQ相比,OMMO即时语提供了“群呼”等有特色的服务,为该网站占据市场赢得了先机。

4结论

风险资本范文篇9

关键词:风险资本;创业企业;投资行为;影响

引言

对于创业企业而言,风险资本具有尤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风险资本可以为创而言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各种增值服务,这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在不断地完善的发展,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资本总量小、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在此背景下,创业企业如何有效利用风险资本促进企业发展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由于风险资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对创业企业的投资行为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这就需要创业企业加强对投资机会的筛选和辨别,提高对投资机会的利用能力,使得风险资本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一、风险资本概述

风险资本是一种以私募方式进行资金募集并承担风险的资本形态,其主要以公司、单位等组织形式设立,将募集资金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型企业中,其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以投资的方式谋求更高的回报。风险资本与证券投资基金有所不同,风险资本在投资、募集等运作方式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就是处于创业期的未上市的新兴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历史较短,管理经验欠缺,资金不足,所以风险资本就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很多创业企业依靠风险投资扶持成为上市公司。但是风险资本的风险较高,并且收益难以预见,风险与收益都是结伴而行,所以也有很多创业企业不愿意承担高风险放弃风险资本,甚至也有创业企业在选择风险资本后未获得回报。由此可见,风险资本对创业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风险资本的投资决策是决定企业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创业企业在选择风险资本时,应该明确投资行为,切实提高风险资本效率,以此来促进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风险资本对创业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1.风险资本对企业投资水平与投资速度的影响

对于创业企业而言,企业的投资机会是决定企业投资规模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创业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经营历史较短、信用记录少、资金短缺等,所以投资机会较小,并且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外部融资成本,进而减少企业的可行性投资[3]。而风险资本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其参与到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并进行合理的监督和管理,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减少投资者对问题的担忧,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可行性投资,缓解投资不足问题。与此可见,风险资本对创业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风险资本在创业企业中可以发挥其认证作用,其可以证实企业的质量,进而帮助企业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者,以此来增加企业投资。另外,风险资本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还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其可以帮助创业企业更加客观、清晰的辨识投资机会,进而有效提高企业对投资机会的利用能力[4]。而相反,没有风险资本支持的创业企业,很有可能失去投资机会,投资水平无法得到提高,那么企业也无法实现扩展和进步。由此可见,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应用风险资本可以有效提高企业投资水平和投资速度,这对推动企业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风险资本投资契约和背景特征的影响

在对创业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方面,风险资本投资契约和背景特征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就风险资本投资契约特征而言,首先,风险资本参与到创业企业的治理当中,拥有企业的控制权。而风险资本参与企业治理,可以使得风险资本的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帮助企业筛选投资机会,为企业提供投资项目等,进而有效推动企业积极投资[5]。其次,风险资本持股比例较高,可以帮助企业向外界传递质量较高的信号,这对促进企业对外融资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就风险资本背景特征而言,对创业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也是较大的。比如国有背景风险资本可以利用自身与国有银行的良好关系,从而帮助创业企业更加轻松的获得银行贷款。另外,国有背景的风险资本还可以利用自身与政府关系,帮助企业获得新的投资项目。由此可见,声誉高的风险资本能够为创业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进而促进企业获得更好地发展。

三、创业企业风险资本发展的对策

1.加强完善内部制度建设

创业企业想要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不仅需要利用风险资本来提高投资水平,同时还需要切实从自身出发,找出发展中的局限性和不足的地方。虽然风险资本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管理作用,但是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也十分重要。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创业企业应该加强完善内部制度建设,比如可以通过完善企业文化精神、规范企业的规章制度等,来提高企业内部建设,进而借助风险资本的作用,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投资。在创业企业与风险资本的共同努力下,有效提高风险资本的效率,促进风险资本的价值及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完善企业的内部制度建设而言,首先,企业应该提高对外披露信息的质量的信心的透明度和真实性,这样可以增强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同时也可以帮助外部投资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内部信息。其次,企业应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比如完善健全董事会制度、财务制度、管理制度等,以此来为企业的正常有序运营提供保障。最后,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措施,企业不应该只依赖风险资本提供的外部监督,同时也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和管理,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加强风险资本人才培养

风险资本之所以能够提高企业资本水平,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起到监督的作用,是因为风险资本具有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同时其还具有相应的财务、金融等专业背景,风险资本同时具备这些专业知识时,就自然能够在投资决策中帮助创业企业做成正确合理的判断。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创业企业发展,就必须加强风险资本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创业企业应该对已有的风险专业性人才进行培养和激励,比如可以开展组织风险专业性人才开展相关专业培训,同时还需要实施健全的激励机制,以此来鼓励风险专业性人才不断地创新。另一方面,我国也应该针对风险资本行业,不断地完善相关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可以通过企业和高效进行联合办学,为风险资本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这样既可以解决我国专业性人才不足的现状,同时又能够使得风险资本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结束语

对于创业企业而言,有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投资水平肯定要比无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要高,风险资本支持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投资水平,同时还可以加快企业投资速度,这对于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风险资本处于逐名动机,使得创业企业过早满足上市要求,那么这也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影响。所以说,风险资本对创业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作为创业企业应该合理有效利用风险资本支持,而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风险投资行业的监督和管理,以此来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婉婉.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

[2]曾之杰.中国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

[3]张为民.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

[4]余琰,罗炜,李怡宗,朱琪.国有风险投资的投资行为和投资成效[J].经济研究,2014,49(02):32-46.

风险资本范文篇10

VentureCapital是指对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或创新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或近似于股权融资的资本,其特性是以承担高风险为代价追逐高回报。国内将VentureCapital翻译为“风险资本”,我国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其他华语地区则将其译为“创业资本”,国内学术界对此存有争议。但无论是“风险资本”还是“创业资本”,其表达的内涵是相同的,“风险资本”这一名称已为国内公众所普遍采用,本文也无妨沿用之。

一、风险资本运作机理

风险资本包括无中介、无组织的私人直接投资资本和有中介、有组织的间接投资资本(如风险投资基金)。风险资本的运作过程分为融资过程、投资过程和退出过程。对于风险投资基金来说,融资过程是风险资本家向机构投资者和富裕家庭或个人筹集资金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难易程度取决于风险资本家的个人魅力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政府的政策法规,而对于私人直接风险投资来说,融资取决于投资者的自有资金实力及对投资项目的兴趣和判断。投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投资项目的取得和筛选、投资项目的评估、合作协议的签署。(2)风险资本注入创新企业,注入金额和注入方式根据创新企业成长的不同时期(即种子期、创立期、扩展期、成熟期)来决定。(3)风险资本家参与被投资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回收过程是风险资本运作的最后一站,风险资本出售企业的股份退出企业,收回资金外加丰厚的利润,以及光辉的业绩和成功的口碑,然后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和投资。从风险资本的运作机理可以看出,融资是风险资本的起点,投资是风险资本的实质,退出则是一个完整投资周期的终点。

风险资本退出是风险资本规避风险、收回投资并获取收益的关键。风险资本是以资本增值的形式取得投资报酬,不断循环运动是风险资本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当风险资本伴随着企业走过最具风险的阶段后,必须有出口让其退出并进入下一个循环。否则,风险资本呆滞,不能增值和滚动发展,更无力投资新项目,风险投资也就失去了意义。风险资本家投资创新企业不以取得该企业的长久控制权为目的,经过若干年,无论创新企业取得成功还是面临失败,风险资本都会从创新企业中退出。退出方式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外部金融环境而有所不同。常见的为股票上市、股权转让或股票回购、破产清算等。其中,股票上市是最佳退出方式,其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股票上市,特别是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PublicOffering,IPO)为创新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选择权。它是一个关于企业控制权的买入期权合约,在风险资本家与创新企业管理者签订的投资契约中,允许创新企业管理者在达到某种业绩目标时,购回风险资本家持有的股票,增加创新企业管理者自己的股权份额。特别是当风险资本家欲将其股权卖给第三者时,买入选择权允许创新企业管理者以同样的条件、同样的价格向风险资本家优先购买。因此,只要事业进展顺利,企业剩余控制权的分配就会向有利于创新企业管理者的方向倾斜。否则,当创新企业的经营风险由大到小,而收益由小到大时,风险资本家对创新企业的服务逐渐减少。创新企业管理者承担了努力的全部成本,如果只能获得部分回报,他必然会增加在职消费或使企业效益体外循环。所以,此时控制权应向创新企业管理者倾斜。美国的风险资本家一般在首次公开募股后的一年内,减少其对创新企业持股份额约28%,三年之后,只剩下不到12%的风险资本家还持有公司不到5%的股份(贺海虹,1998)。所以,IPO提高了创新企业的市场价值,为企业发展筹集了更多的资金,并增强了原有股份的流动性,使创新企业管理者有更高的热情和动力去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其次,IPO对风险资本同样形成激励。创新企业成功上市一方面使风险资本家获得了数目可观的资本收益,另一方面也是外部投资者衡量风险资本家业绩的标准。风险资本家培育企业达到上市的越多,风险资本家今后的融资渠道就越广,融资成本就越低。因而,风险资本家就越有动力为创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尽快协助企业走上成功之路。

当创新企业达不到IPO退出条件或不是很成功时,风险资本家可以选择出售股权的方式收回投资。在这里,风险资本家通过订立卖出选择权,保留一定退出资本的渠道。卖出选择权的好处是允许风险资本家在该企业无法达到一条经营目标时,有机会释出其所持有的股权。卖出选择权的运用可以使风险资本家能尽快结束与营运业绩不佳公司的关系,使风险资本抽回,重新运用在其他项目中去。此外,卖出选择权的运用,也可能发生于被投资创新企业营运业绩不错,却因某些原因无法在短期内上市,而风险资本家因自身需要,必须将其所持有的股权售出。当然,当风险失败时,风险资本家只能采取破产清算方式退出。这种方法一般只能收回原投资额的64%(刘曼红,1998)。由此可见,风险资本的退出对整个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风险资本市场的特征和功能

风险资本市场是一个与一般资本市场相对应的概念,是资本市场中一个具有较大风险的子市场(王益、许小松,1999)。它是对处于发育成长期的新生高技术企业进行股份融资的市场。按市场的结构和作用可分为风险资本一级市场———私人权益资本市场和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小盘股市场。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包括风险资本的融资和投资。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个非公开的市场,股份由买卖双方在市场上私售私买,市场相对较封闭,信息流通不畅,投资规模较小,但有利于新生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初始期的融资。因为私人权益资本市场不需要这些小企业具有信用历史,也不需要它们以自己的资产做抵押,只要这些小企业具有发展潜力。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包括风险资本退出和创新企业再融资。这个市场与一般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市场一样,属于公共权益资本市场,具有公共权益资本市场的属性和特征,但由于服务的对象是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因而在运作和监管上又与公共权益资本市场不同。风险资本市场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整体。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存在的基础。创新企业在一级市场的发育状况决定了二级市场的前途;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扩张的前提,二级市场为风险资本提供退出渠道,实现其投入———退出———再投入的资本有效循环,为创新企业提供进一步的资金融通,培育创新企业迅速成熟至进入一般资本市场。所以说,风险资本二级市场是连接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和一般资本市场的桥梁。

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比一般资本市场更高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市场主体———高新技术创新企业。由于处于发育成长期创新企业自身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及较低的信息透明度,会使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和管理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增加市场风险。而一般资本市场的风险来源于市场衍生产品运作的复杂性和市场对风险的放大作用。因此,风险资本市场有着与一般资本市场不同的特征,表现在:

1投资主体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是社会公众和各类机构投资者;风险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是有相当资金实力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2市场主体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发育成熟的大公司;而风险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处于发育成长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3投资对象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资对象是具有经营稳定性和赢利性且风险相对较小的传统产业;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是新兴的,具有增长潜力,同时存在较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

4投资方式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入主要是一次性的,投资周期较短,股份流动性较强,而风险资本市场则根据企业不同成长期对资金的需求,分次、多阶段的进行投资,投资周期一般在3~7年,股份流动性较差。

5投资收获方式不同。在一般资本市场,投资者主要通过分红派息和股份增殖实现投资收获;在风险资本市场,投资者不以获取企业股息红利为目的,而是通过风险资本退出时的股份增殖作为投资回报。

6上市标准和监管理念不同。一般资本市场上市标准较高,注重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风险资本市场上市标准较低,对企业的经营规模要求不高,注重企业的经营活跃性和发展潜力。一般资本市场强调信息透明,重视对投资者的保护;风险资本市场强调在充分信息披露基础上的投资者自我保护。

尽管风险资本市场与一般资本市场相比有着不同的特征,但是,在市场功能的发挥方面与一般资本市场相似。即具有:(1)融资功能。风险资本为创新企业提供急需的资金,保证创业对资金的连续性。(2)资源配置功能。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高新技术的经济价值通过市场得以公正的评价和确认,以实现优胜劣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产权流动功能。从现资理论角度看,如果一种资产不具有流动性,那么,无论其潜在回报率有多高,它都不具有优先投资价值。风险资本市场为创新企业的产权流动和重组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转换机制和灵活多样的并购方法,促进创新企业资产优化组合,并使资产具有了较充分的流动性和投资价值。(4)风险定价功能。风险定价是指对风险资产的价格确定,它所反映的是资本资产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与风险的一种函数关系。投资者可以参照风险资本市场提供的各种资产价格,根据个人风险偏好和个人未来预期进行投资选择。风险资本市场正是通过这一功能,在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配置中发挥作用的。

三、对我国建立二板市场的设想

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资本市场的培育。对于风险资本来讲,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好比是“进口”,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就是“出口”。有进有出,市场才具有流动性和吸引力,才成其为一个完整的市场。我国风险投资之所以十年来没有取得大的发展,除了一级市场资金制约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风险资本没有“出口”,能买不能卖,能进不能出,使风险投资功能丧失。因此,在我国,解决风险资本的“出口”问题,即建立风险资本二级市场或称二板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二板市场的争论集中在两个方面:(1)建不建国内二板市场?(2)二板市场的模式应是什么样?关于第一个问题。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高新技术创新企业投资一方面风险大,另一方面投入的资金又存在较大的停滞性,所以,为满足投资者易于套现的需要,早日开通二板市场,解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涉足高科技风险投资领域。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先后开辟了二板市场,如韩国、印度等。所以,我国也应尽快开辟二板市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目前的主板市场投机性过强,大量短线游资的冲击已使股市风险加大,而二板市场的风险比主板市场更大,能否实现有效的外部监管值得怀疑,二板市场未必是风险投资的灵丹妙药。本文认为,从风险资本的运作机理和风险资本一、二级市场的关系分析中,我们可以肯定二板市场要开通,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整个风险投资业的核心所在。但是,在发展步骤上应确定近、中长期目标。

近期目标:限于各方面条件不成熟,不宜立即新建二板市场。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国家应放宽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条件,对于直接上市较为困难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应鼓励上市公司进行收购,一些具有一定实力但上市困难的高新技术企业可通过买壳上市来实现资本退出。目前以协议收购国家股、法人股的方式实现买壳上市较为普遍,即风险投资公司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银行挖掘壳资源,二者通力合作,促使高新技术企业买壳间接上市。上市后,高新技术企业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使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价格上升,然后风险投资公司通过有偿转让国家股或法人股,实现退出战略并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但由于国家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协议转让价较低,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价值被低估,风险投资的回报率不高。因此,可以将各地原有的证券自动报价系统的设备和网络进行改造利用,建立区域性的场外交易市场,解决因地域问题而出现投资者与受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场外交易市场的交易价格、费用较低,便于吸引当地的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和监管,促使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尽快达到二板市场的上市条件,避免直接进入二板市场可能引发的风险。

中长期目标:香港创业板(股票第二板)市场经过十年的酝酿,已于今年11月25日开始运作。与主板市场相比,香港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比较宽松。如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无要求,只需有两年“活跃业务活动”记录,上市后的最低公众持股数不低于3000万港币或总股本的10%(二者取其高),但在市场透明度方面实行更全面、更详细的信息披露制度,包括详细的公司募集资金用途、经营状况、投资状况、内部管理、技术与市场前景以及潜在的风险,并定期公布财务季度报表、中期报表和年终报表,及时披露影响股价波动的敏感资料,使投资者能够最充分地得到最真实的信息,防止少数人黑箱作业、操纵市场。由于香港创业板没有对上市企业作区域限制,这为我国内地中小高新企业海外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国家应积极鼓励和培育国内中小高新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学习和借鉴香港风险板市场的经验,加快国内市场机制的建立,加快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最终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