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辨识管控范文10篇

时间:2023-09-06 17:32:01

风险辨识管控范文篇1

关键词: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风险管控;煤炭企业

2017年1月4日,河南省登封市兴裕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导致12人死亡;2017年2月14日,湖南省涟源市斗笠山祖保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2017年3月9日,龙煤集团双鸭山矿业公司东荣二矿副井发生电缆起火,罐笼坠落事故,造成17人死亡。这些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格外重视,同时也暴露出当前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突出。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及《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等出台的文件中[1],都不同程度地突出了风险分级管控的重要性。因为构建煤矿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就是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中“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是“基于风险”过程安全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实现事故“纵深防御”和“关口前移”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主要安全生产职责要求之一。由此可见,作为高危行业,如何做好煤炭行业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且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摸清企业安全风险底数,把握风险管控重点。全面普查企业各区域的风险,确定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并对企业的重大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真正做到安全风险“底数清”,解决“认不清”和“想不到”的问题。二是,有利于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责任体系。通过风险辨识与评估,落实企业在风险管控上的职责,划清界限,实现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的“责任明”。三是,有利于构建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从规划布局、应急管理等方面加强管控;从制度、技术、工程、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提出防范措施,构建完善的预防控制体系,做到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力”,解决“管不到”的问题。四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可视化等信息化手段绘制安全风险图,实现煤矿企业安全风险动态监管的长效机制。

1煤矿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的内容及目标

1.1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的工作内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要涵盖以下内容:①识别企业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源;②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③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2]。1.2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的工作目标。煤矿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要实现以下工作目标:①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②制定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③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④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⑤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⑥绘制企业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3]。

2煤矿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煤矿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不是“另起炉灶”,是基于风险,对企业现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特别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完善与补充,是安全管理制度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的提升过程。所以,明晰煤矿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的程序(图1)尤为关键,是逐步推进及深化煤矿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必要手段。2.1筹划准备阶段。煤矿企业应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安全负责人)为组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风险评估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图1煤矿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工作流程和任务分工,应在风险辨识及评估开展前搜集资料、实地调研和制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同时,对全体员工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风险评估办法、防控措施等内容的培训,使全体员工掌握风险评估的相关知识,增强参与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能力,做到全员参与。2.2风险辨识。企业应从地理区域、自然条件、作业环境、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任务等方面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分析“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可以依据生产经营单位职工伤亡事故风险的分类(参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参见《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企业要对整个生产系统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和作业活动方式划分辨识单元,单元划分应该分层次逐级进行,一般可以将整个生产系统依次划分成主单元、分单元、子单元、岗位(设备、作业)单元。分析危害出现的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模型。煤矿事故类型具体分为8类,即:瓦斯事故、顶板事故、机电事故、放炮事故、水灾事故、火灾事故、运输事故及其他事故[4]。2.3风险评估。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依据统一标准对本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分级。为使企业风险分级工作相对统一,便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掌握辖区内重大风险分布,对存在重大风险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切实落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目标任务,按照重点关注事故后果的基本工作思路,推荐采用风险判定矩阵(表1)确定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4级。风险判定矩阵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两个维度,其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为5个等级(表2),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为4个等级(表3)。需要指出的是,判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需要选择适用的定性或定量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科学判定。如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可采用事故统计分析方法、事件树分析方法等来判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可采用事故统计分析和事故后果定量模拟计算等方法来判定。鉴于企业类型千差万别,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各不相同,特别是对于一些风险较低的企业,虽然按照统一标准没有构成重大风险,但仍需要按照风险管理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影响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研究确定本企业可接受的风险程度。2.4风险管控。1)企业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之后,应建立风险清单。风险清单应至少包括风险名称、风险位置、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主体、管控措施等内容。2)企业应遵循“分类、分级、分层、分专业”的方法,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开展。要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原则和责任主体,分别落实领导层、管理层、员工层的风险管控职责和风险管控清单,分类别、分专业明确部门、车间、班组、岗位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3)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风险的公告,一般实行公司(厂)、车间(班组)、岗位三级公告,公告内容应及时更新和建档。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集中对重大以上风险实施公司(厂)级公示,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告内容包括危险有害因素、事故类型、后果、影响范围、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处理方式、措施落实责任人、有效期、报告电话等。2.5绘制安全风险图。企业在确定安全风险清单,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之后,应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至少绘制两张企业安全风险图。1)安全风险4色分布图。企业应使用红、橙、黄、蓝4种颜色,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2)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部分作业活动、生产工序、关键任务,例如井下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由于其风险等级难以在平面布置图、地理坐标图中标示,应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采取柱状图、曲线图或饼状图等,将不同作业的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标示出来,实现对重点环节的重点管控[5]。2.6持续改进。企业应利用大数据、可视化等信息化技术,建立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电子化的安全风险图,真正实现煤矿企业安全风险的动态更新,对于一些危险源发生本质改变或发生事故要重新进行辨识与评估,形成煤矿企业安全风险动态化、可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3结语

本文通过对煤矿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的必要性、内容、目标、程序及方法的论述,阐明了煤矿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文件要求,也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必然途径和构建双预防机制的有效组成部分,更是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强化煤矿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形成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运行机制,确保风险可控、隐患可查,从源头上避免和消除事故隐患,切实落实治理主体和责任,防范重大事故的发生。

作者:张洋杰 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J].林业劳动安全,2016,29(4):23-26.

[2]钟岸.重大工业事故后果预测在安全规划与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科技大学,2015.

[3]本刊编辑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遏制重特大事故[J].劳动保护,2017(5):5.

风险辨识管控范文篇2

【关键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行业人员流动大,产品固定性、多样性,人员、机械相对集中,作业内容多变,易发生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坍塌等事故,被我国列入六大高危行业。2016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安委办〔2016〕11号《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1],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精准、高效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落实管控责任,践行“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关口前移、超前防范”的安全生产理念,意义重大。

1建筑施工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现状

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全面推进态势,各地区、各企业积极行动、探索,推进了风险分级管控的落地。山东省建立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了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3015-2017《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2]、DB37/T3134-2018《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按照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分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两大类风险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识别出风险641条,采取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将风险分为Ⅰ、Ⅱ、Ⅲ、Ⅳ级进行管控。河北省印发冀建安〔2017〕15号《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3],从安全管理、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塔式起重机、现场消防等17大类风险进行辨识,辨识出风险494项,通过直接判定法将风险分为A、B、C、D四级进行管控。北京市印发京建发〔2018〕424号《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技术指南(试行)》[4],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其他因素五大类风险进行辨识,识别出主要安全风险37项,采用风险矩阵法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价,将风险分为Ⅰ、Ⅱ、Ⅲ、Ⅳ级进行管控。各企业也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如:中建集团下属某单位印发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导图册》,将风险分为动态风险、静态风险两大类进行辨识,动态风险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进行评价,静态风险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风险矩阵评价法(LS)进行评价,评为Ⅰ、Ⅱ、Ⅲ、Ⅳ级,分级管控。电建集团下属某单位印发了《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办法》,从作业人员、设备设施、物资材料、工作方法、工作环境等方面识别安全风险,采用LSR评价法的风险进行评价,将风险分为Ⅰ、Ⅱ、Ⅲ、Ⅳ级进行管控。随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的不断完善,各地区、各企业进一步推进了安全事故超前防范、关口前移,切实提升了事故防控能力。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存在的问题

(1)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出台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一些企业也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建筑行业无统一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各地区、各企业制定的标准、制度对安全风险的分类不尽相同,辨识出的安全风险清单差别巨大,风险评价的方法、标准也不统一,这就造成一些跨地区的企业采用的风险管控方法难以满足各个地方的标准。(2)各企业主要在过程中管控风险,而忽略了项目实施前的风险预控。如:根据合同内容,确定该项目整体风险性的大小、级别,再派驻相匹配的管控力量,将风险分级管控做在项目具体实施前。(3)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仅由归口部门牵头,管控力度不够:如项目部存在的企业级管控风险,需要动用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时,归口部门能够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4)企业未能正确处理安全风险与安全标准化、安全检查考核表之间的关系,导致安全管理体系不清,现场情况与管理制度完全不符合,有些制度成了摆设,甚至是累赘;一些项目部为了落实赘余的制度,而将大部门精力放在资料上,疏于对现场直接事故风险的防控。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探究

做好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对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应结合国家关于风险管控工作的要求及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把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划分为成立组织机构、策划与准备、风险辨识、风险评价与分级、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告知、持续改进等环节。3.1成立组织机构。企业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人员组成以及主要职责、任务,统筹、协调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成立风险分级管控业务办公室,配备专职、专业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具体事务。企业可借助安全专业机构或安全专家力量协助开展工作。3.2策划与准备。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同类型企业有关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等内容。安全风险管控教程,通过专题培训等方式对企业专职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组织、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所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逐级开展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防控措施等内容的培训,使全体员工掌握风险管控的基本方法。3.3风险辨识。风险划分是风险辨识的第一个步骤,划分原则直接决定风险辨识是否全面,管理是否高效,因此,在划分时应做到范围清晰、便于分类、功能独立、大小适中、易于管理。目前,各地方划分的标准存在差异,各企业在风险划分要满足所在地标准,如所在地无标准时,建议结合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容进行划分,如房屋建筑行业按照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进行划分,将安全风险分为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架等19类。风险划分后,结合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检查的具体内容,进行风险辨识形成安全风险库,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全员风险自评、头脑风暴法、专家评定法进行完善,形成安全风险清单。安全标准化、安全检查考核表中的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安全风险。企业要正确处理安全标准化、安全检查考核表和安全风险清单的关系,将安全标准化、安全检查考核表、安全风险清单有机化结合、一体化开展,同时将安全标准化、安全检查考核表、安全风险清单的用途区别开来,减少管理环节,如:安全标准化用于安全标准化自评,安全检查考核表用于年度安全考核,安全风险清单用于日常安全风险管控。3.4风险评价与分级。企业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程度,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频繁程度、损失后果、风险值的取值标准,针对辨识安全风险清单,采用“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程度。从高到低,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分别表示。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及违反法律、法规、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风险评价的方法也可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和事故树分析法等。LEC法具有简单易行,较易于在建筑施工企业全员推广实施,因此,在全员风险自评时,笔者推荐使用该方法。3.5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原则为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对于风险等级高、管理难度大、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风险进行重点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应加强管控,并根据职责落实管控措施。措施的制定应考虑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经济合理性,按照消除、替代、降低、隔离、程序、减少接触时间、个体防护的先后顺序,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组织措施等方面制定。企业应在工程项目中标后结合项目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情况,利用直接判定法确定项目整体风险等级及管控层级。高风险项目应由上一级负责项目初期安全有关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如:企业在安全总监的选派上,应将经验丰富、现场管理能力强的安全总监安排在高风险项目。项目部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对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价,制定管控措施,形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并随着工程进度情况及时更新;企业在项目部管控清单基础上,及时更新完善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调整管控层级。3.6风险告知。项目部在工程项目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告知牌,告知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类别典型后果、风险级别及控制措施。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志。项目部通过安全会议等形式告知各岗位人员,使其掌握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并签订安全风险告知书。3.7持续改进。企业对安全生产风险的有效分级和管控工作,要以“PD-CA”管理循环为基础,坚持动态管理与持续改进相结合原则,对各类风险点持续管控,以不断降低风险。对于风险辨识、评价、管控等环节,企业要定期评审,及时发现问题,提升风险管控实效。

4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持续推进中,建筑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挖掘、推广和使用,致使新旧安全风险交织叠加,风险种类、风险数量高居不下,建筑施工行业生产安全事故仍然易发多发。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前的、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的有力举措。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健全风险防控体系,落实各部位、各环节、各岗位的防控措施,实现安全发展、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委办〔2016〕11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S].

[2]DB37/T3015-2017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S].

[3]冀建安〔2017〕15号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S].

[4]京建发〔2018〕424号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技术指南[S].

风险辨识管控范文篇3

一、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整治”两大核心任务,在全区卫健系统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排险除患”集中整治。通过为期半年的“排险除患”集中整治,推动各医疗卫健单位进一步健全风险分类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落实风险“常态研判、动态管控”和隐患“每日排查、动态清零”制度,实现风险全感知、隐患全排查、责任全落实,切实把风险化解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除在成灾之前,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控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好局、起好步,为推动全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整治范围

各医疗卫健单位、民营医疗机构。

三、整治重点

各医疗卫健单位、民营医疗机构要全面开展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做到每日排查隐患,每周研判风险,每月汇总隐患整改和风险管控情况,建立“每日排查、动态清零,每周研判、集中管控,每月汇总、查漏补缺”的常态化机制,确保各类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各项隐患得到全面治理,彻底解决反复发生、长期得不到根治的重点问题。

(一)全面开展风险辨识管控

一是全面辨识风险。主要负责人要牵头组织安全生产工作人员和全体员工,对自然灾害、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特种设备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辨识,摸清找准本单位重大风险,确保无遗漏。

二是开展风险评估。要结合实际,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科学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风险台账,如有重大风险,应列出清单、汇总造册,及时报告区卫健局,并制定严密的风险防范管控方案。要按照“疑险从有、疑险必研、有险必判、有险必控”的原则,建立覆盖全员、全过程、全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责任制度,并将风险辨识评估等工作纳入职工业务技能培训。

三是强化管控措施。根据风险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既要包括责任落实、制度建立完善、规范管理、教育培训、安全投入等常态管控措施,又要包括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等紧急状态下的管控措施。

四是实施风险公告警示。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风险点位、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公告内容包括危险(有害)因素、事故类型、后果、影响范围、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方式、措施落实责任人、报告电话等内容,制作安全风险告知卡,确保职工都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处置措施。

五是落实管控责任。要结合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在全面辨识管控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完善风险管控责任清单,将风险管控责任逐一落实到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各科室、职工。

(二)立即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一是完善制度,列出清单。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列出包括汛期安全、危化品、消防安全等隐患排查治理在内的日常安全检查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

二是定期排查,闭环整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分管同志要组织人员对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设施设备安全运行情况、医护人员规范操作情况等进行排查检查,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区域、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建立台账,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及时向区卫健局报告,要逐项落实整改措施、预案、资金、时限、责任,按照闭环管理要求切实整改到位。

三是录入系统,定期报告。省安办将对现有的省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名称更新为省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增加“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功能模块,完善事故统计模块,各单位要认真、准确,按要求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全过程录入省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并及时向区卫健局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用信息化推动“排除隐患”集中整治工作。

四、工作安排

从2020年7月至12月底,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集中排查、自查自纠阶段(即日起至8月31日)

各单位要明确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落实责任、细化措施。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自然灾害、危化品、消防安全等,全面辨识安全风险、排查隐患,制定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坚决整改消除隐患。

(二)集中整治、巩固成效阶段(9月1日起至11月30日)

区卫健局将重点检查各医疗卫健单位、民营医疗机构是否开展了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否全面、管控措施是否落实、风险是否可控受控、是否每日开展隐患排查、隐患是否动态清零。各单位要全面落实,并以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为重点,固化经验做法,形成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三)“回头看”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

各单位要对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整治、责任落实、长效机制建立等情况开展“回头看”,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确保集中整治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本次安全生产“排险除患”集中整治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也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开篇布局,局机关制定本工作方案和领导小组(附件1),各单位也务必高度重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上来,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单位的工作方案、领导小组,按照方案要求认真落实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责任和工作标准,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职能科室分头落实。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全面辨识管控风险、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务求工作实效,建立长效机制。要以“严细实”的作风和对隐患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走过场,确保“排险除患”集中整治取得实效。对“排险除患”集中整治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要加以总结,上升为制度规范,提升安全监管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风险辨识管控范文篇4

1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必要性

双重预防机制是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治本之策,其目的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1)第一道是:风险管控。通过对危害因素的辨识、风险评估,并按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绘制风险分布图,对安全风险实施分级管控,建立“两个清单”:一是管控责任清单,明确管控层级,落实具体的责任部门、人员;二是管控措施清单,制定具体的管控措施,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提升各级风险预判和控制能力,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2]。(2)第二道是:隐患治理。通过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逐步由过去的被动防事故向主动治隐患转变,实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排查、整治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完善自上而下的责任追溯体系,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落实,做到风险动态管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3]。

2双重预防机制的开展情况

2.1制定实施方案。公司于2018年7月份下发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确定了工作阶段安排和重点工作内容,开展了人员培训,为公司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持。2.2风险辨识和分级。(1)风险辨识。首先收集危险因素辨识相关法规、标准、辨识方法等参考资料,通过合理划分辨识单元,选用合适的辨识方法,按照有关法规规范要求,全方位、全过程辨识总图布置(含周边环境)、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管理和作业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4]。公司于2018年10月完成了矿山各生产系统的危险因素和风险辨识,今后将根据工程建设、生产工艺变化,及时更新风险辨识。(2)风险等级划分。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预先性危险分析法等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公司于2018年12月完成风险等级划分并绘制了风险“四色”图,结果汇总如下表。(3)制定措施,分级管控。依据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的特点,从管理、制度规程、工程技术、设施装备、个体防护、职业健康、应急、培训教育等方面编制针对性、实用的管控措施,实现对风险点、作业行为的有效管控。公司于2019年3月建立了风险管控责任清单和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并中法文告知牌,涵盖各作业场所、作业行为,基本做到了“全方位、全覆盖”的风险管控。(4)隐患排查,闭环管理。公司结合实际制定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制定了露天矿山、尾矿库、排土场、选矿厂、电气等12个专项安全检查表,用于指导现场安全检查。按要求建立隐患台账,制定隐患整改方案,按隐患整改“五落实”的要求认真整改,隐患整改完成后,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复查,实现了“安全检查→下达整改通知书→整改情况反馈→现场验收、复查→隐患销号”的隐患闭环管理模式。

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有的部门和员工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目的认识不到位,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存在被动、应付、畏难情绪,没有充分调动一线班组、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合力。(2)人员培训有待加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有些部门、辨识人员对辨识方法、相关国家标准规范等不熟悉,选取的辨识范围过于狭窄,没有覆盖全过程、全区域,导致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不全面,风险分级划分不合理,导致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没有针对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难以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培训。(3)体系融合尚未完成。矿山运行三年来,形成了现有管理体系,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后,面临着如何将双重预防机制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GBT28001)相融合这个全新的课题。(4)落地生根有待实现。刚果(金)政府对矿山企业安全监管主要依据《矿产法》(2002年7月11日,007/2002号)和《矿业规章》(2003年3月26日,第038/2003号),对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等工作的监管不如国内细致,刚方员工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如何让刚方员工更好的理解、认同并实施双重预防机制,并将自己的工作与双重预防机制相结合是一个难题,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不懈努力。

4落实双重预防机制的几点对

(1)强化培训,提高认识。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求辨识人员熟悉、掌握常用的风险辨识方法,比如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风险矩阵法等。所以,公司要继续加强双重预防机制专项安全培训,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同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学习关于风险的基本知识、如何正确运用风险辨识方法,使参与人员能更熟悉相应的辨识方法和标准规范,并运用与实际工作中。(2)全员参与,分级负责。双重预防体系运行关键在全员参与,必须发动各级人员,提高员工的安全风险意识,真正实现“忧患在心、准备在先,居安思危、防患未然”。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从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者,尤其是各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公司应根据风险级别和隐患严重性,确定落实管控措施责任单位的层级,全过程控制。(3)注重实效,互相融合。一是要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和治理纳入双重预防机制中,做到职业病危害风险与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一体化。将职业病危害风险分析、管控融入到公司整体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上,确定了矽尘、电焊烟尘、硫化氢等三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为重点监管对象,采取了安全教育、洒水降尘、个体防护、定期监测、现场监管等防范措施,形成一体化的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清单和措施清单,有效落实管控责任。二是探索创新奖双重预防机制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GBT28001)相结合,尤其是避免相关制度、记录等重复,造成“两张皮”现象。(4)扎根刚方员工,成果落地生根。矿山地处非洲,一线操作员工有80%左右是当地人,少部分属于管理人员,如何让刚方员工快速理解双重预防机制并实施?一是广泛宣传。利用展板、LED屏等形式宣传双重预防机制相关内容。二是强化培训。刚方安全员制作相关培训课件后,通过岗前培训、班前会对各部门刚方人员进行培训。三是以点带面。先从刚方安全员、刚方管理人员等做起,由他们带动所在部门刚方人员进行学习、实施;创建双重预防机制示范班组,由示范班组带动其他班组。四是共同参与。通过上述工作使刚方员工明白自己在双重预防机制运作流程中的作用、责任、工作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按照相关要求履行职责,实现共同参与安全管理。(5)落实责任考核,持续改进提升。公司要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责任层层落实,保障人员和资金投入,加强内部管理考核。安环部负责监督检查机制建设与运行成效,定期对机制运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调整,适时更新风险信息和管控清单,做到持续改进、不断提升。

5结论

风险辨识管控范文篇5

关键词: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系统风险;岗位风险

1煤矿推行双重预防机制的经历

煤矿作为当前工业生产中六大高危行业之一,包含了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机电运输等各种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引发的事故让人触目惊心。如煤矿事故中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煤尘爆炸事故、突水事故,这些事故一旦发生,给企业和职工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人民群众对事故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总体上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在近十年的发展中,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逐渐的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有了统一认识,体现到政策文件上就是要求“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和社会共治体系”。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都是为了预防事故,在河南省将之称为“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机制”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反复的探索实践。在2006年之前,全国对安全风险预控还没有比较深的理解。2006年-2011年期间,神华集团经过安全生产实践,总结出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的经验,制定了企业的安全风险预控标准体系,并上升为国家安全标准,形成《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1]。2013年河南省开始从煤炭、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化工)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中选择100家企业作为试点,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当时郑煤集团也选了5个试点矿开展体系的建设,经历2年左右的建设后,大势未成,安全风险预控的提法在煤矿逐渐淡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当时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为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根基牢固,也是政府部门对煤矿安全水平考核定级唯一官方标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只能作为考核定级参考;二是《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包含内容过细,需要做大量的文字资料,煤矿各级人员普遍表示管理过程繁琐,强行推广会造成资料和现场“两张皮”情况;三是矿领导对于推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积极性不高,缺少政策强制约束,短期内又难见成效。直到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第五部分“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明确提出“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强化企业预防措施,建立隐患治理监督机制”,煤炭行业也开始积极行动,2017年原国家安监总局出台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2],替代了原先的煤矿质量标准化考核定级,首次将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内容分别设立为考核单项,称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运行了1年半,得力于国家、省级对于考核定级奖惩力度的加大,双重预防机制逐渐在各矿推广开来。河南省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上,开展了大胆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具有本省特色的双重预防管理机制。

2煤矿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流程

学术界对风险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由于对风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不同,或对风险的研究的角度不同,不同的学者对风险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1],但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会造成损失是普遍认可的。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有区别也有联系,并且两者在某些情形时很难清除区分开来,这取决于人们对于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比如会议桌上放了一杯80℃的水,坐在会议桌旁的人可能会不小心将杯子碰倒,存在水烫伤人的风险。假如水杯离桌子边缘在40cm以外时,人们可能觉得这只是风险不是隐患,如果水杯离桌子边缘在5cm以内时,此时从心理上会明显感觉危险来临,就会认为水杯的状态是极不安全的,会将其当成隐患对待,对于水杯离桌边距离的容忍度成了风险和隐患的分界线。所以,风险和隐患的认定,充满了人的主观意识,通俗来说,隐患离事故较近,如不及时被发现并治理就会演变成事故,风险相较于隐患离事故较远,脱离规定的风险管理标准界限就会演变成隐患。煤矿现在推行的双重预防机制是按照“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的原则构建的,就是为了和事故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风险管控最简单的流程就是辨识风险-管控风险,风险管控环节又包含了规避、消除、控制等不同的措施,为使其更具操作性,便于全员参与管控风险,提升安全意识,煤矿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将安全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交于矿领导、科室管理人员、区队、班组人员进行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在我国煤矿实行的年限较长,其基本工作流程是检查-登记-治理-验收-销号。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互为辩证的,风险管控的措施为隐患排查指明了排查内容和重点,排查出的隐患暴露出风险管控措施的不完美之处,查找分析隐患产生的原因,促进风险管控措施进一步完善。郑煤集团将河南省关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结合,构建了具有郑煤集团特色的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3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的一些具体做法

3.1安全检查表方法管控系统风险。煤炭生产过程中,涉及到采煤系统、掘进系统、通风系统、机电系统、运输系统等多方面内容,仅靠现场某个岗位是无法全面认识到一个系统或多个系统互相作用时所隐藏的风险的,对系统风险进行辨识评估的人员往往是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郑煤集团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编制了一整套表格,综合每个月矿井采掘工作面和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开展预先辨识,制定管控措施,防范事故。具体操作的过程是:(1)各专业评估小组依据风险辨识基础表,对采掘、修、回工作面及“一通三防”、瓦斯防治系统、机电运输系统、防治水系统、矿井基础管理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形成本单位采掘工作面和生产管理系统评估意见,完成9张风险辨识评估表(见表1),明确作业地点和系统风险等级;(2)矿地测、生产(技术)、通风、防突、机电等部门,根据拟定的采掘作业计划,收集整理和提供各作业地点下月作业范围内的地质水文资料、工程设计参数、瓦斯赋存情况、机电设备情况等风险辨识评估所需基础资料,经矿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交各专业风险辨识评估小组,完成风险辨识基础表。基础表根据采面、煤巷掘进面。岩巷掘进面结合顶板、瓦斯、水害、机电运输等因素又划分为20张不同表格,如岩巷掘进工作面顶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基础表(表2);(3)依据风险辨识基础表、评估表,矿井各专业评估小组逐头逐面进行作业地点安全可靠性评估,提出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形成10张专业小组风险辨识管控意见表(表3);(4)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各专业评估小组对本矿风险辨识评估情况进行综合评审,再次把关风险辨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明确风险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下发综合评审意见执行。3.2工作任务分析法辨识、管控岗位安全风险。图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逻辑图图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逻辑图工作任务分析法以清单的形式列出某岗位工种工作任务以及每项任务的具体工序,对照相关的规程、条例、标准,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每道工序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见表4)。这种方法非常适合那种工作性质稳定,工作任务明确的岗位,完成工作任务的相关人员结合着工作过程中的相关情况,加以引导就会充分表述危险因素信息。组织岗位工种辨识自身岗位风险,可以增强个体防范意识,让每个员工真正掌握自己身边风险的分布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策,是有效防范零打碎敲事故的一种有效方法。

4结束语

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防范事故是一项国家政策,已经成为一项必要工作,凡是做不好此项工作的煤矿将来必被淘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领导重视不够、资料和现场脱节、信息化手段滞后等问题,但是随着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实施,煤炭产量向着大型矿井集中,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大力推进,风险管控措施将越来越趋向本质安全措施,从根本消除事故隐患的目标终将实现。

参考文献:

[1]AQ/T1093-201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S].中国标准,2011.

风险辨识管控范文篇6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批示指示精神为指导,以《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标准规范为依据,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

(二)工作目标

2020年10月前,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全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风险建档率、标识率和管控责任、措施落实到位率均达到100%。构建科学、系统、有效、可靠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体系,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二、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

(一)全面开展安全风险排查。企业要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自下而上,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全方位进行排查。

(二)认真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职能部门推动各类企业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

(三)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A、B、C、D四个等级,A级最高,依次降低),分别用“红、橙、黄、蓝”(红色为安全风险最高级,依次降低)对风险进行标识。

(四)建立健全安全风险档案。对安全风险评估确认的风险要填写清单、汇总造册,按照职责范围报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职能监管站所要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五)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企业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六)做到安全风险有效管控。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操作指南、应急措施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实现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企业要高度关注风险变化状况,进行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七)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极易形成隐患,酿成事故。企业要针对风险分布情况,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要通过与全市智慧安监系统互联互通,构建全市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全过程记录报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使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有效结合,全面构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

三、实施步骤

(一)调研试点阶段结合实际,为了能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好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我乡成了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确定工作步骤和保障措施,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决定在我乡选取5家试点企业进行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二)推广实施阶段

切实把本乡镇生产经营单位把双控工作做实做细,督导生产经营单位真正承担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让企业从厂址、场内(安全设施)、厂区道路、建筑本身、工艺流程、设备运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对安全风险进行全面排查、辨识、分级、建档、标识和管控。

制作安全风险分布电子图,编制安全风险清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制定安全风险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双重预防机制奖惩办法等方面进行有效指导和严格把关,使双控机制从上到下有制度、有措施、有责任人。

(三)总结验收阶段

企业按照工作目标,对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内容进行核查,形成核查报告,按照风险管控措施,组织全员培训,使每个岗位的员工都明确本岗位存在的风险、管控措施、隐患排查治理方法。2020年6月底前,我乡将组织专门力量,对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进行验收。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严密组织。进一步提高对构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领域的重点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要明确任务、区分责任、细化标准、狠抓落实,我乡主要领导亲自筹划、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把关,分管领导具体抓、全程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每个岗位,带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风险辨识管控范文篇7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风险管控

一、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受环境、施工人员、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有效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效果,我们应有效的分析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这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而言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应当认真梳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与风险防控的具体内容,并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经营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并在风险防控上达到预期目标。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

1.环境风险。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首先存在的就是环境风险。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多是地下施工,在地下施工过程当中会遇到地质因素以及诸多施工难点,同时还要防范地下施工对地上建筑造成不利影响。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既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有效性,还要在具体的施工中保证不对周边环境进行污染。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形成了环境风险的累积,如果不能够有效的解决环境风险并预防环境风险,那么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过程当中就非常容易出现施工问题,对后续施工和整个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来看,环境风险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在工程建设之前首先要进行环境评价,等环境评价达标之后才能够开工。与此同时,还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因素、地上建筑施工、周边的整个环境进行有效的评估,防止环境风险的发生。从这一点来看,环境风险是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出现问题的重要一环,只有做好环境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才能够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有序进行。2.施工风险。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都处于地下施工,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并且在地下施工中采用的盾构结构施工方法较为复杂,产生的施工风险也相对较大。在实际施工中,如果不能做好设备的衔接和人员的合理安排,那么地下挖掘施工和地下贯通施工等施工工序容易出现较大的施工风险。因此,我们应当对施工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在施工之前对施工风险的类别、施工风险的内容和施工风险所造成的后果都进行有效的研究并制定详细的应对策略,防止施工风险发生,并通过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施工风险能够降到最低。在实际的施工中,通过施工风险的防范以及施工风险的合理管控,使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在有效的管控之下,保证施工风险能够得到降低。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来看,因为对施工风险的认识比较到位,在整个的施工风险管控过程当中制定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了施工风险有所降低,做到了施工风险的有效的管控,避免对整个施工造成不良影响。3.资金风险。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同时由于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地下挖掘过程当中遇到特殊的土层地段,或者在地下开挖过程当中与其他的施工管线发生干扰,需要对施工管线进行改造或者在开发过程当中对地上建筑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地上建筑进行加固。所有这些临时增加的施工内容都会给整个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带来不利的影响。一旦工程量发生了增加,相对而言整个工程的投资就会不足,只有增加资金预算才能够保证工程有序进行。那么这些临时增加的工程内容由于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整个工程的施工资金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由于整个资金用量较大,并且在资金需求的每个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存在,那么在资金拨付过程当中容易出现资金拨付不到位,或者临时资金不足的情况,导致现场停工。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推进过程当中,就应当提前做好预算,保证预算充足,同时根据施工的情况确保每个阶段的资金都能够准时准确拨付到位。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的侧重点

1.对存在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在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过程当中,首先就应当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我们不但要认识到存在哪些风险?还要认识到这些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及后果。只有认真分析了风险的种类,并对风险进行了有效的识别,才能够保证风险管控措施合理到位。在风险管控过程当中风险的识别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首先,要分析风险的具体类别,根据风险的类别进行风险程度的划分,同时还要对风险的存在位置和环节有清晰的认识;其次,还要对风险的等级进行有效的划分,在风险等级划分当中要根据风险造成的不同危害以及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进行有效的划分,保证风险的等级划分能够合理准确有效,提高风险识别的有效性;最后,在风险识别过程当中,要根据每一种风险进行分类,不同风险类别所划分的风险等级是不同的,具体应当按照风险的种类进行风险识别,使整个风险识别能够准确有效。在风险识别过程当中要配套有效的措施,使风险识别之后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消除,保证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措施能够一一对应。2.做好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是风险管控的重要一环,风险评估是对风险的类别和风险的程度进行有效的评估,而灾害评估是对风险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有效的预估。通过灾害评估能够对风险的种类以及风险的程度进行更科学的评价,使整个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能够更加科学有效。之所以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主要是因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复杂性。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整个施工过程和施工流程相对复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因素也比较多,整个施工的资金管控、环境评价、灾害预防和经营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认识到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和灾害评估的重要性,才能够根据风险的类别进行有效的灾害评估。那么在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过程当中,首先就应当参照其他城市的经验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损失情况进行风险预估,使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能够贴近工程实际,避免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与实际的工程不符造成风险评估和灾害评估脱离实际;其次根据灾害评估制定相应的措施满足施工需要。3.找准主要风险点。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过程当中,主要风险点的识别至关重要。因为风险管控不可能对所有的施工环节以及经营管理环节进行细致的管控,虽然在整体的层面上能够进行覆盖,但是在管理重点上还是有所区分。那么,主要风险点就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过程当中的重要一环。那么在实际的管控过程当中就应当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存在风险的环节和部位进行有效的评估,并且按照风险点的类别以及风险点所造成的灾害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使整个的风险评估能够更加科学有效,整个的风险预估达到预期目标,从整个风险评估过程来看,主要的风险集中在环境风险、施工风险和资金风险这几个方面。只有保证这几个方面的风险评估不存在问题,那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才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在管理过程当中才能够更加科学有效。

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

1.结合工程实际,对风险种类进行归类。在实际的风险管控过程当中,我们应当根据工程实际对空间种类进行归类,例如环境风险存在地上风险和地下风险。在地下风险中存在盾构施工风险和支撑施工风险以及贯通施工风险多个种类。通过对这些风险种类的划分和归类,我们才能够保证风险管控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并且达到预期目标。与此同时,在施工风险当中,我们还应当对每一个施工细节进行有效的把控,保证施工细节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解决施工工序与风险种类划分的问题,使整个风险划分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使风险种类划分与施工工序进行有效的结合,解决施工工序的风险,使整个工程的施工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按照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程度来看,风险种类的归类至关重要,在风险种类的划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类:第一,可识别的风险,第二,隐藏的风险,第三,可控的风险。只有做好这些风险种类的划分,才能保证风险管控过程准确到位,最终在风险管控过程当中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所以,风险种类的归类是做好风险管控的重要措施。2.根据风险类别,做好风险辨识。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分类之后,我们就应当对每一种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辨识。风险辨识不但要认清楚风险存在的部位,也是对风险所造成危害的一种有效的认定,通过风险辨识,能够保证风险管控到位,同时也能够提高风险管控的整体效果。那么在风险辨识过程当中,我们要按照风险的类别、风险存在的部位以及风险可能发生的环节进行有效的评估。风险辨识过程当中,我们要根据成熟的风险辨识经验,在了解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风险辨识。主要包含几种因素:风险辨识应当对风险的整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辨识,风险辨识应当对风险可能出现和造成的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应当根据风险的具体情况以及风险出现的概率有效的辨识,使辨识能够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实际,保证辨识能够准确有效。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措施,才能够保证风险辨识达到预期目标,提高风险辨识的有效性,保证风险辨识能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效的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风险问题。3.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项目的了解,风险防控过程当中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应当根据风险的种类和风险的类别制定风险防控应急预案,使整个应急预案能够与风险的类别和种类进行优化衔接,使风险的识别能够与风险防控相对应。其次,在风险防控过程当中,应当按照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以及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制定对应措施,使整个风险防控能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干预能力,例如环境风险的防控过程当中,我们应当提前做好环境评价。在确保环境评价通过之后才能够进行施工。除此之外在施工风险防控当中,应当按照施工的工序以及施工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及问题制定施工过程应急预案,使施工风险能够通过应急预案的方式得到有效的处置和解决;一旦出现事故或出现风险问题能够依据应急预案进行有效的处置,保证防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风险的防控过程当中,应当按照风险类别以及整个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资金的预估和预算的制定,保证资金预算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能够有效的解决资金不足或者资金短缺的问题,使整个资金风险能够降到最低,同时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避免资金浪费,使整个资金的使用能够做到与工程实际相对应,保证资金的每一分钱都能够划拨到位。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过程当中,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至关重要。在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应当对风险防控有足够的认识,并且根据经营管理实际和风险种类的特点进行风险辨识、风险分类以及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整个风险管控能够科学有效保证风险管控达到预期目标,使有效的风险管控能够更好的为项目服务,解决项目施工过程当中可能存在问题;使城市轨道建设项目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并且在开展过程当中满足实际需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有序进行,让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开展不受风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锡松.城市轨道交通与宁波市江北区域发展互动研究[D].宁波大学,2013.

[2]陈红.成都轨道交通建设与经济带发展互动研究[D].西华大学,2014.

风险辨识管控范文篇8

一、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主体责任

充分认识到“排险除患”工作形势,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专项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行动小组成员的“排险除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落实风险“常态研判、动态管控”和隐患“每日排查、动态清零”制度,实现风险全感知、隐患全排查、责任全落实,切实把风险化解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除在成灾之前,做到大事不发、小事可控,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好局、起好步,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贯彻落实方案要求

要求县安委会各成员单位进行全面开展风险辨识防控,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全面辨识风险。主要负责人要牵头组织全体员工,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全方位辨识,确保无遗漏。科学确定安全隐患类别和登记,建立风险台账。按照“疑险从有、疑险必研、有险必判、有险必控”的原则,建立覆盖全员、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责任制度,将风险辨识评估等工作纳入员工技能培训。(二)是全面强化措施。根据风险特点,逐一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既要包括责任落实、制度建立完善、规范管理、教育培训、安全投入等常态管控措施,又要包括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等紧急状态下的管控措施。要在风险点位、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确保每名员工都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处置措施。(三)是落实管控责任。结合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在全面辨识管控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完善风险管控责任清单,将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岗位和责任人。

二、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人员必须准确掌握水情及恶劣天气的预测预报,有针对性地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及时预警信息,做好风险提示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强化与负有安全监管等部门的应急联动,协同应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要结合汛期特点,部署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指导各部门、各企业加强隐患排查治理。

三、切实担负起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整治责任

将辖区生产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纳入督查检查的重要内容,督促指导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健全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全面摸清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加强动态监管,补齐安全生产短板,确保风险辨识到位、可防可控。

四、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加大执法检

查力度深化“打非治违”,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结合“铸安2020”监管执法专项行动和安全社区持续改进工作,对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密切配合上级相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惩处,形成强力震慑和高压态势,各企业实际经营业主落实主体责任,自觉抓好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风险辨识管控范文篇9

[关键词]安全风险;事故隐患;风险评价;措施管控

1开展安全风险管控的意义

1.1国家和行业要求

在国家层面,在报告中要求: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行业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安全生产委员会在部署2018年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时要求:强化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建立烟草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研究制定烟草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分类分级判别标准和重大隐患判定标准,持续开展源头安全风险控制。

1.2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要求企业必须开展安全风险管控

国家安监总局2017年统计2015年以来全国发生13起因电气焊动火作业引发的事故,死亡41人。主要原因:一是违反安全规程,违规指挥。吉林老金厂金矿股份有限公司在井下进行动火作业,在没有制定经主管矿长批准的防火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在井下进行焊割安装钢支护作业,掉落的金属熔化物造成井筒衬木阴燃,导致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0人死亡、29人受伤。二是不落实动火制度,不采取防护措施,违章作业。呼伦贝尔北方药业有限公司在冷凝水罐顶焊接作业时,未严格履行公司《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没有停车也未进行采样分析,在没有落实与动火设备相连接的所有管线应拆除或加盲板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开始动火作业,导致冷凝水罐内甲苯、丁醇等混合气体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另有9起事故未制定设备安装维修施工方案、未对危险有害因素做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未编制风险控制和现场处置方案;对作业条件确认不到位,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时未严格落实规定,甚至未办理完动火作业票便进行动火作业。三是企业无相关资质、聘用无特种作业资格证人员盲目蛮干。一些企业无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0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的规定,雇用没有经过正规消防培训、考核的电焊作业人员,盲目蛮干,酿成事故。操作人员存在无焊接或热切割作业特种作业资质,不具备技术能力,无资质操作、违法承接焊接作业。以上事例说明,当前行业内外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为了消除安全事故,确保企业经济效益;为了全员的安全和健康、为了职工家庭的幸福,烟草企业必须切实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安全风险与事故隐患的关系

要理解安全风险与事故隐患的关系,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安全风险与危险源、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关系。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一般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安全风险是指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

2.1危险源与安全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

危险源与安全风险之间有内在联系,但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常来讲,企业辨识出的危险源如果加上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危险因素、管理的缺陷,就会成为一个安全风险。

2.2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关系

那么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区别在哪里呢?一是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二是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三是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

2.3危险源、安全风险与事故隐患的关系

危险源的严重性和可能性决定风险的等级,如果受控即为风险,不受控则是隐患,当满足所有事故触发条件以后,就会发生事故。

3安全风险管控的方法和要求

3.1安全风险管控的方法

3.1.1基本工作流程

划分风险辨识单元—危险源及其风险的辨识—风险评价并确定风险等级—策划并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风险的分级管控。

3.1.2风险辨识单元的划分原则

一是使用生产、动力等设备的,将设备及其作业活动作为辨识单元。二是岗位或班组共同使用多种小型设备或工具的,原则上可以以其作业活动为辨识单元。三是虽然使用设备,但作业活动风险明显或较大的,一般按作业活动划分单元。四是设备和作业活动过多或特征不明显,或人员在一个封闭和特定区域内工作时,可按工作区域划分单元。

3.1.3风险评价和风险等级确定、告知和预警的流程

风险辨识或更新后,在策划新的控制措施前对每辨识单元进行风险评价,确定每个辨识单元的风险等级。风险等级确定和风险告知、预警,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为确保风险评价和分级的客观性、合理性,首先应选择确定本单位风险评价的方法、风险等级确定的准则,确定风险告知和风险预警的方法,并明确工作流程。

3.2风险评价和风险等级确定的方法

结合单位风险的特点,对不同的风险类别,选择不同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企业采取以下两种风险评价和风险等级确定的方法。一是LS风险评价矩阵法;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该方法通过对严重性(S)、可能性(L)两个因子进行分析评价,确定风险大小,得出风险值R,并根据R值确定风险等级为红区、橙区、黄区和蓝区。企业的突发风险、火灾风险、职业危害风险等均可应用。二是LEC作业条件分析法:使用方便,适用于由作业条件带来的风险;该方法除严重性(C)、可能性(L)评价外,还设置了“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再将三者相乘,得出风险值D,并根据D值确定风险等级为红区、橙区、黄区和蓝区。综合评价应符合风险评价的客观性、相对准确性、可行性原则,LEC法赋值和计算包括风险严重性分析、风险导致事故可能性分析、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的赋值的内容。风险评价确定后,应将企业存在的风险向全体员工、常驻相关方人员等进行告知。通过综合评价确定风险辨识单位的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红色为风险最高;辨识单元内有多种风险的应分别对各个风险进行评价,按最大风险确定单元风险等级,这就是风险评价和风险等级确定的方法。

3.3风险预警的方法

红区风险预警应由单位确定预警范围、期限、预警期间相应措施等,预警及解除由主要负责人批准。橙区风险预警至少由所在部门或安全管理部门确定相关内容,预警及解除由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预警应制定临时性控制措施或应急措施,在预警范围及周边区域公示,预警期间应由专人负责定时对相应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红区风险经过治理,橙区风险建立了管控档案和应急措施后,经过评审后,方可发出预警解除信息。

3.4风险控制措施策划和确定

措施的选择和确定,应基于以下顺序:消除、取代、工程控制等技术措施,标识、警告和(或)其他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只要有可能就应采取工艺技术预防性措施、事故预先探测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应与风险等级相适应,确保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对于风险严重性重大、大、较大的,应同时采取多种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的根源和可能导致事故的触发因素选择控制措施。

4烟草企业开展安全风险管控的步骤

首先是合理划分风险单元,对风险单元内相关设备设施及其作业活动存在的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伤害、导致事故伤害的触发因素和事故伤害发生过程进行辨识;组织岗位人员参加风险辨识,实现全员参与,将风险辨识作为对全员安全风险意识培养的过程。其次是对风险单元内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价,确定单元内每类风险的风险等级和单元的风险等级,一个单元内有多类风险的,应按风险最大的确定单元风险等级。规定风险评价的方法,保证风险评价结果的科学、客观。无论采取哪种方法评价,均应采集现场信息,在风险的严重性分析和可能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最后是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对不同等级的风险进行分级管控。红区风险应在主要负责人组织下,进行风险预警,按隐患进行治理,采取应急措施,并形成管控档案。在停止作业后现场仍有风险的,应采取临时性监控和安全防范措施,责任单位对现场的巡查至少每天一次,安全管理部门监督检查至少每周一次,治理后风险应降低到橙区或蓝区,至少降低到橙区;橙区风险应在安全分管领导或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组织下,进行风险预警,制定管控方案,并形成管控档案,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作业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在未降低风险等级前,所在单位对现场的巡查至少每周一次,安全管理部门监督检查至少每月一次,采取措施或整改完成后应将风险等级降低到黄区或蓝区;黄区风险应由所在单位进行重点控制和跟踪检查,现有控制措施不充分的应增加控制措施,现有控制措施执行有效性存在问题的应制定有效性改进措施,应将风险等级降低到蓝区风险;蓝区风险需保持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以所在单位为主进行经常性的跟踪检查。

风险辨识管控范文篇10

通过为期半年的“排险除患”集中整治,推动各单位、各企业进一步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落实风险“常态研判、动态管控”和隐患“每日排查、动态清零”制度,实现风险全感知、隐患全排查、责任全落实,切实把风险化解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除在成灾之前,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控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为交运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好局、起好步,为全面决战决胜小康社会,高质量建设“三县一城”营造更加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

二、整治范围

此次“排险除患”集中整治的范围是交通系统各行业、各领域,确保整治覆盖面达100%,并突出整治危险货物运输领域、交通在建工程领域、道路运输领域、水上交通领域、人员密集场所领域、道路管养领域。

三、整治重点

(一)生产经营企业集中整治重点

各生产经营企业要全面开展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做到每日排查隐患,每周研判风险,每月汇总隐患整改和风险管控情况,建立“每日排查、动态清零,每周研判、集中管控,每月汇总、查漏补缺”的常态化机制,确保各类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各项隐患得到全面治理,彻底解决反复发生、长期得不到根治的重点问题。

1.全面开展风险辨识管控。一是全面辨识风险。各生产经营企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牵头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和全体员工,对自然灾害、生产工艺、生产安全系统、车间厂房、设施设备、管理体系、制度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辨识,确保无遗漏。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科学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风险台账。按照“疑险从有、疑险必研、有险必判、有险必控”的原则,建立覆盖全员、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责任制度,将风险辨识评估等工作纳入员工业务技能培训。二是全面强化措施。根据风险特点,逐一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既要包括责任落实,制度建立完善,规范管理、教育培训,安全投入等常态管控措施,又要包括预案管理、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等紧急状态下的管控措施。要在风险点位、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安全风险告知卡,确保每名员工都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处置措施。三是落实管控责任。结合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在全面辨识管控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完善风险管控责任清单,将风险管控责任逐一落实到车间、班组、岗位和具体人员。

2.立即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一是完善制度,列出清单。各生产经营企业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列出包括隐患排查治理等在内的日常安全检查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二是每日排查,闭环整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要每天组织对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设施设备安全运行情况、一线人员规范操作情况等进行排查检查,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建立台账,逐项落实整改措施、预案、资金、时限、责任,按照闭环管理要求切实整改到位。三是录入系统,定期报告。按要求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全过程录入省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并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二)各单位、部门集中整治重点

各单位、部门要切实担负起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将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纳入督查检查的重要内容,督促指导生产经营企业健全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加强动态监管,确保风险辨识到位、可控、受控,隐患排查全面、动态清零。

1.精准管控风险。一是摸清风险底数。各单位、各部门要定期组织会商研判,对行业领域内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估,根据风险分布情况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并结合企业安全风险情况,汇总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二是分级分类监管。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确定不同的执法检查频次、重点内容等,实行差异化、精准化动态监管,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加强监督检查。三是强化督促指导。定期组织专业力量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整体评估,掌握企业安全风险变化情况,并对企业是否全面辨识管控风险进行复查,督导企业落实风险管控整治措施。

2.督促隐患“清零”。鼓励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聘请专家对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开展解剖式安全检查,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包括隐患排查治理等在内的科学的日常安全检查清单,每日开展隐患自查,对隐患整改情况定期复查验收,确保隐患动态“清零”,推动企业形成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

3.深化“打非治违”。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行动”,结合交运系统“铸安2020”监管执法专项行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各企业风险辨识、管控措施和责任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等,对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依法严厉打击惩处。综合运用行刑衔接、关闭取缔、联合惩戒、公开曝光等措施,形成强力震慑和高压态势,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自觉抓好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4.严肃事故调查。对集中整治期间发生的每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和“四不放过”原则开展调查,必查风险有没有辨识、隐患有没有整治、制度有没有建立、机制有没有运行,找准问题,厘清责任,坚决追责问责。

(三)重点行业领域集中整治内容

1.危险货物运输领域。督促有关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有效投入,提高安全管理科技化含量,配足配齐各类管理人员,强化素质教育。强力推行安全清单制管理,及时修订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及安全操作规程。要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危险货物运输调度流程,严格执行“六个不准”。一是一律不准承运法律法规禁止运输的危险货物和托运人未按规定分类未按要求提供危险货物的类别、品名及相关注意事项的危险货物。二是驾驶员违法违规行为未得到处理的,一律不准参加下趟(次)运输任务。三是驾驶员、押运员从业资格不符合法规要求,一律不准参加营运。四是车辆技术和罐体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一律不准投入运行。五是未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驾驶员、押运员,一律不准参加营运活动。六是未建立完善所承运危险货物的应急处置方案,未开展应急演练的企业,一律不准开展经营活动。

2.交通在建工程领域。重点对项目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交底、三级教育培训、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预案制定、演练等落实情况检查。着重对施工现场高空作业平台、深基坑、临边洞口、边坡防护、起重机械、施工电梯、脚手架、高大模板支撑、安全用电、易燃易爆品和危化品储存使用、消防安全等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

3.道路运输领域。组织开展隐患车辆专项整治,开展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专项整治,全面排查货车、专用车生产企业、车辆维修企业和车辆非法改装站点。加大对货车非法改装企业和改装车辆的打击力度,有力消除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等违法违规突出问题。开展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专项治理,稳步推进超长平板半挂车和超长集装箱半挂车治理。加强客车安全水平,完成公交车驾驶室隔离设施安装,划设乘客安全警戒线,粘贴警示标识标语,严防乘客抢夺方向盘、干扰驾驶人安全驾驶。加强重点车辆和客运站安全监管,加大非法营运查处力度,严格落实《反恐怖主义法》《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以及“三不进站、七不出站”等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道路客运安全源头管理。

4.水上交通领域。检查企业船舶维护,驾驶、操作人员培训、持证上岗情况,加强对码头渡船、通航水域客船、采砂船等重点船舶的动态监管,严厉整治超速超员、超限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冒险出航、带病出航等严重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船舶的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安全用电、易燃易爆品和危化品储存使用、消防安全等重点部位。

5.人员密集场所领域。要突出车站、驾培等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检查以下情况:是否存在经营单位(场所)未取得合法审批手续及消防验收;否存在违法建设和经营、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是否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按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否根据实际需求,配备应急设施和装备,储备应急物资,指定专人管理的,未按规定组织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消防演练的;是否组织安全检查巡查,是否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是否用电安全管理、用火安全管理不到位;是否按规定设置消防器材;疏散通道内是否存放易燃杂物,堵塞安全疏散通道。是否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制定和落实管控措施。

6.道路管养领域。要加强国省干线、县乡公路沿线的危桥、危涵、道路缺口和可能滑坡路段的巡查。加强公路除险加固、防范安全措施的落实,重点加强管养公路桥梁的安全监管。强化对高边坡、重点桥涵的动态监控。公路养护施工现场规范设置警示标志、标牌的情况。加强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治理和养护维修作业安全措施、交通疏导。做好对危险路段监测监控,完善恶劣气候条件下确保全县道路安全畅通预案和安全措施。加强消防安全检查。重点做好安全用电、易燃易爆品和危化品储存使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检查,配备和完善各类消防设施设备和提示标志。

四、工作安排

(一)集中排查、自查自纠阶段(即日起至8月31日)。各单位、各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排险除患”集中整治方案,明确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各企业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生产经营建设全过程及每个部位、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全面辨识安全风险、排查隐患,制定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坚决整改消除隐患。

(二)集中整治、巩固成效阶段(9月1日起至11月30日)。局安全监督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采取突击检查、明查暗访、随机抽查、回头检查、交叉检查和“四不两直”“三带三查”(带着执法查、带着媒体查、带着专家查)等多种方式,对企业自查自纠情况进行全面整治,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开展了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否全面、管控措施是否落实、风险是否可控受控、是否每日开展隐患排查、隐患是否动态清零。坚持标本兼治,以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为重点,形成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三)“回头看”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局安全监督部门要组织开展综合督查,对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整治、责任落实、长效机制建立等情况开展“回头看”,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确保集中整治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集中整治组织领导。“排险除患”集中整治是全县交运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篇工作,是解决和落实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的重要措施。各单位、企业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责任感。

(二)认真分析,精心制定集中整治方案。各单位、企业要认真分析本领域、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按照“什么问题突出,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集中整治的工作方案。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通过实施半年的“排险除患”集中整治,突出解决一些重大问题,为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开好篇,起好步。

(三)强化措施,确保集中整治取得实效。各单位、企业要广泛动员,周密部署,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集中整治的工作措施。要以“严细实”的作风和对隐患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切实履行职责,督促指导,狠抓落实,严格查处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排险除患”集中整治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