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3:16:56

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范文篇1

一、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中,都展出了大量的实物,所以有人就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保护这些实物,把实物收集来就是做好了“非遗”保护工作。同时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人口头传授的,与物质关系不大。二者都有偏颇。所以必须弄清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物质介质来保护和传承的,并非全是通过传承人口头传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护这些物质介质,更要保护传承人,实施活态保护。今年6月6日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命名了一批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6月9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部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些都是实施活态保护的重要举措。在工作中,要注意文化遗产的不单一性,防止单纯文化碎片的保护。注重文化整体性理念,不要人为地把它撕裂开来,单独将其中一部分作为一种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那样,形式上实现了保护,实际上却破坏了文化固有的整体风貌和遗产的价值。

二、原生态和发展的关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持原生态呢,还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呢?这是我们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现代化进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是难以阻挡的,现代的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媒带来的通俗文化,现代的生活方式不断地改变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改变,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有了机器纺织的价格便宜的棉布,谁还愿意手工纺纱织布?手工生产的粗棉布,除了用来制作工艺品,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用处?在现代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主流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不再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方式。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在保护与发展之间需求一种平衡。既要尽可能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又要适时进行改进和发展,因为原生态是相对的,而且原生态未必就比次生态好。《井陉拉花》等民间舞蹈就是在保留传统特点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才更加熠熠生辉的。

三、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范文篇2

本文作者:冯文博工作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渭南非物质文化产品包装的图形表达更是丰富多彩,其中表达吉祥、圆满等意义的占了多数,从布偶、面塑、石雕到皮影剪纸无所不包,涉及人们生产、生活和生命的各个方面。它们象征着渭南百姓对幸福美好的追求,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如常常以图案形式出现在工艺品上的“五福”纹样,因为谐音“蝙蝠”,渭南的民间艺人们就用5只蝙蝠来比喻“五福”。“五福”在《尚书》中指长寿、富贵、健康安宁、遵行美德和高寿善终的意思,现在渭南百姓对五福的理解更多是福、禄、寿、喜、财。如果分析这些吉祥的图案纹样,饰物礼品,无外乎发现这么几种方法,要么选择特定的动植物,根据其属性赋予一定的吉祥含义。要么以谐音的手法,把汉语文字中一些读音相同,字义相异的词语拿来表示吉祥的愿望。如:用“鱼”的造型谐音“年年有余”,用“鸡”的造型谐音“吉祥如意”,鹿与“禄"谐音,扇与“善”谐音,“桂”花与“贵”谐音等。由于对鬼神的恐惧,在渭南很多的非物质文化产品多是对民俗文化的反应,如一些礼馍面塑、木雕石刻、玩具脸谱等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和渭南当地的民俗文化、巫术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孩童肚兜上的五毒刺绣(蛇、蜈蚣、蜘蛛、蝎子、蟾蜍),满月礼送给娃娃的布老虎、虎鞋、虎帽等,都有着辟邪的作用。2.3生命生殖文这里的生命生殖文化指的是渭南非物质文化产品包装造型中所蕴含的对生命的认识,对种族繁衍、子孙满堂的渴望,在渭南非物质文化产品美术造型中有很多南瓜、花生、葡萄、石榴、西瓜、葫芦图案,这些图形大都因为多籽而和人们希望多子的心愿联系起来,巧妙地被用来表示子孙绵延的含义。在这些造型中更不乏对生殖的崇拜和渴望,比如经常看到的象征女性的莲花、葫芦等,象征男性的鱼纹、鸟纹等,经常看见的“鱼戏莲”、“鸟采莲”等来暗示男女交欢。渭南民间的审美文化,具体讲主要指的是渭南民间艺人的民间艺术造型观,以及艺术审美标准问题。对于美的认识问题,不论从时间的深度,还是从空间的广度,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在迥异的审美尺度下形成了多样的审美标准。第一,“以大为美”。《说文解字》描述“美,从羊从大”,也就是“羊大为美”,表现了一种原始的审美意识。在渭南非物质文化产品造型中处处都有“以大为美”的例子,泥塑中的大脑袋,面塑中的大肚皮,剪纸中的大眼睛等,艺人们认为大是一种吉利、一种气势、一种美。第二,“全型”、“满图”的造型文化。所谓“全型”指的是艺人们受传统太极阴阳哲学观念的影响,在民间工艺造型上追求圆满、完美、对称的形态表现,比如“四季花”、“暗八仙”等,艺术家的思维是跳跃的,对世界的观察是全方位的,如同剪纸艺人会把车里车外的事物都剪下来表现在一起,把屋里屋外的情景同时在现,而不受视线的限制。民间艺人最忌讳的是只表现一个对象,在他们笔下的事物都是成双成对,“对娃”、“对鱼”、“龙凤呈祥”、“二龙戏珠”“龙狮会”等,无不流露出他们对完美的追求。所谓“满图”指的是渭南民间艺人的一种构图观念,这种观念要求艺术家在构图布局的时候,在画面中尽可能地布局完满,填充饱和。第三,形成“美”的非物质文化产品手段的多样性。渭南的民间艺术品创作没有金科玉律,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式,因此人们看到的是没有透视、没有解刨、没有笔法皴法的各种表现形式,更看到了一种质朴、执着和纯真。

包装文化表现形式的民族性就视觉表现来说,渭南的民间文化都在以一种可感可触的物质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些物质形式在历史的洗涤下都凝结在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图形图像上。苏珊•朗格说:“艺术中使用的符号是一种终极的意象,一种诉诸于直接的直觉的意象,一种充满了情感、生命和富有个性的意象,一种诉诸于感受的活的东西。”苏珊•朗格所说的“东西”正是渭南工艺品包装所要设计的艺术符号形式,只有把这种凝聚渭南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符号形式不断创新,研究的目的才能不断被实现。就这种形式符号来说一般情况下包括渭南工艺品或者和工艺品相关事物的图形图像,凝聚各种吉祥祝福寓意的装饰纹样,一些特殊的字符表现等。不管是哪种,他们都以其符号意义的深刻、内容题材的广泛、形式表现的多样和渭南老百姓的精神审美相关联,承载了这方土地人民的愿望和祝福,反映了当地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超出感性形象本义之外的情感色彩。渭南非物质文化产品包装,采用一些渭南当地的自然材料,不仅取材方便,价格便宜,可以和民间工艺品达到完美的结合,最大程度地凸显包装的地域文化;还可以和国际上目前流行的绿色设计概念相呼应,实现包装的“3R”设计理念[1]。渭南民间工艺品包装所采用的材料大都是原生态的木土石泥、棉麻布葛、皮纸竹草等天然材料,这些天然材料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简单装饰,让包装呈现一种不经雕饰的原始状态。渭南民间常见的这些土生土长的包装材料,是渭南人民日常生活常用的,和他们生产息息相关的,因此对渭南地域文化的表达,有着积极的作用。渭南非物质文化产品和渭南人民日常生活、渭南民俗息息相关。在色彩的使用方面,渭南民间艺人除了受中国传统色彩的影响,更是结合了自身的艺术体验使非物质文化产品的色彩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面貌。在产品包装用色方面,只有充分了解了民间艺术家的赋色观念,才能在包装色彩设计中体现出渭南当地深厚丰富的民俗文化。对于这种用色观念,首先从色相选择上看,分两部分研究。一部分是源于渭南民间艺人的生活经验,属于对色彩的原始本能反映,所以在色彩选择上更多地看到很多高纯度的红、绿、黄、蓝等色。另一部分则属于民间艺人口口相传的用色程式,这些程式直接指导艺人们的色彩应用。如:“红间黄,喜煞娘”、“红靠黄,亮晃晃”,这种对中国传统红色的应用,不仅是体现渭南民间艺人对传统色彩观念的学习,对中国传统色彩“五行观”的认识;更是把他们对吉祥、红火、喜庆、热烈生活的追求表现出来。当然更有诸如“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黄身紫花,绿眉红嘴”,“红红绿绿,图个吉利”,“文相软,武相硬”,“女红、妇黄、寡青、老褐”等一些面塑、皮影、脸谱、年画的用色口诀,都体现着渭南皮影艺人在颜色使用上的大胆、强烈、质朴的情怀[2]。其次,就色彩的审美情怀来说,民间艺人们有着类似原始先民的单纯心性,他们所谓的美是一种类似“红搭绿,一块玉”、“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的色彩的纯粹美,一种民间老百姓对生命热爱的张扬美。从这些民间作品里看到的是他们对自然形象色彩的提取,对鲜艳色彩随心所欲的搭配,只要能寄托他们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吉祥的追求,艺人们会毫不顾忌的应用。随着陕西旅游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游历陕西后都会将渭南非物质文化产品收藏留念,原来只在乡间流通的“土货”已经走出陕西,甚至国门,而这些产品包装的安全性、便携性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包装结构的时候除了考虑诸多民俗文化、地域特点的形式表达因素外,更要考虑包装造型、材料、加工工艺等实用功能。因此在合理利用具有渭南乡土气息的自然材料之余,以现代的设计观念对包装结构进行创新性设计,让它们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也只有把民族化的个性和时展的共性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渭南民间工艺品包装适应社会的发展。

渭南非物质文化产品包装是渭南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渭南向世界展示自己精神文明的窗口,这个窗口对渭南民间文化的承载,和渭南非物质文化产品对渭南民间文化的承载是相同的,区别则是渭南非物质文化产品包装上的文化是打散解构了的、提炼概括过的、更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渭南文化。只有紧紧抓住陕西渭南非物质文化产品的民俗特点、造型特点、色彩特征,把这种独有的审美和包装技术结合起来,才能作出喜闻乐见的包装设计来。

非物质文化范文篇3

一是逐步提高对非遗保护与传承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正确认识保护与传承非遗一项政治任务。

非遗生长于民间,繁荣于社会,蕴涵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爱国为民、重诺守信、勤劳勇敢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因素,是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所以,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度出发,将国务院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方针落到实处。

其次,要正确认识保护与传承非遗对于建设文化连云港的重要意义,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连云港文化一直极具盛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拥有大量非遗资源。因此,建设“文化连云港”,增强文化吸引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就需要政府和全体市民切实增强保护与传承“非遗”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绝不能让“非遗”在我们这代人手中萎缩和消亡。

另外,要正确认识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创新性保护”。

从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来看,非遗具有不可再生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能允许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从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来看,只传承不创新,“非遗”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只创新不传承,“非遗”的发展就会失去根基。保护和传承好非遗,就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即所谓“创新性保护”。只有这种在保护基础上的发展,才是最具文化延续性和创造力的保护,才是探索“非遗”传承与合理利用的最有效途径。

二是逐步完善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各项保障措施

非遗作为国家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多样性、复杂性和脆弱性决定了其保护工作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工程,政府必须遵照国务院《意见》确立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把“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行政、技术、财政、法律等保障措施,逐步形成“非遗”的保护体系、宣传推广体系和产业运作体系。

1、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进一步研究制订促进“非遗”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法规和规章。加大对“非遗”保护的政策扶持力度,对“非遗”保护的重点项目优先列入重点建设项目,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强化“非遗”保护的法律监督,严格依照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办事,严厉打击破坏“非遗”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对严重违反“非遗”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法律法规的重大问题,要依法进行处理。

2、完善经费保障措施。

要切实增加对“非遗”保护的投入,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尤其是对一些承担了较多“非遗”保护项目而目前自身发展艰难的单位、对一些不产生效益更无法使之产业化的“非遗”项目、对一些无法落实到具体单位部门而由群众社会组织负责申报的“非遗”项目,政府必须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将它们“养起来”,确保“香火不断”。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政府要加强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投入于“非遗”的抢救、发掘、保护和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并保证效益。同时,政府还要设法拓宽渠道吸纳民间资本,建议采取公益性项目财政补助等政策措施,使社会资本对“非遗”保护的投入能取得合理回报,积极争取海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鼓励社会赞助,设立“非遗”保护社会基金,推动“非遗”保护项目的社会化运作。

3、完善机制保障措施。

要进一步增强和落实领导小组的管理职权,加强我市非遗保护工程中心机构的建设,要有专门机构、专业工作人员、专项工作经费。要使所有“非遗”项目都有切实负责的主管部门,改变目前“捧着猪头找不到庙上”的状况。政府要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培养和发展一支专业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和较强组织能力的“非遗”保护专兼职相结合的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市艺术研究所和新闻媒体的作用,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大力宣传“非遗”保护工作的意义、目标和任务,凝聚社会共识,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保护工作,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建立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扩大公民对“非遗”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非遗”保护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三是逐步深入,推动我市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

1、普查建档,摸清家底。

要全面普查我市非遗资源,摸清家底,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它们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保护工程中心要配备电脑、数码摄像机等现代技术设备;加强对普查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按照“全面普查、广泛采集、确立重点、建档立卡、分类制作、图文并茂”的要求和“统一软件、统一目录、统一分类、统一格式、统一质量”的标准,建立资料库,编制连云港“非遗”地图,实现“非遗”保护的科学化;妥善保管实物资料,防止损毁和缺失;编纂出版“非遗”普查集成和“非遗”代表作丛书。

2、加强研究,促进传承。

充分发挥我市大专院校和专家学者的作用,加强对非遗的认定、保存、传播等方面研究,使“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规范进行。同时,对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濒危非遗。要制作专题片,保护、扶持、资助高龄多病的艺人,通过带徒传艺、举办相关传习班等形式,抓紧培养新一代传人。

3、建立场馆,集中展示。

要继续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运用科学方式,对收集、整理的非遗中需保存和可保存部分,予以有效保护和展示。同时,建议建设“连云港市非遗展示中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动态管理系统,使之成为连云港“非遗”信息最集中最丰富、展示手段最先进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另外,对于“非遗”的物态承载,也应充分保护和展示。

非物质文化范文篇4

1.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动漫化旅游景点

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成动漫作品,把作品中的非现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画面构筑或者改造包装为景点、景区,让它逼真化、现实化,通过多渠道的传播途径,加速形成客源市场,取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同时,旅游业根据动漫产品的技术特点,把围绕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旅游区域的现实场所改造成动漫的内容场景;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景点的历史、掌故开发为动漫的内容来源;凭借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将原有景区、民间传说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旅游内容进行包装策划,不仅实现了宣传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景点的目的,又为动漫创作提供了借鉴。

2.创设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文化旅游主题公园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文化旅游景区是一个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展示为特点,以鲜明的动漫形象作为主题公园的形象,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和知识性,集文化内涵、生态环境、人文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方式不同,有集中展览式、区域特色式、分类重现式等开发形式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区。通过不同动漫产品的内容特色加上口口相传、人人关注所奠定的市场份额,借助高科技手段以及产业融合的途径,把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同创意结合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有利于形成“动漫景区”这一崭新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业态,使得多个产业齐头并进地发展。

3.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购物旅游

要向日本等世界范围内动漫购物旅游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学习,在各条旅游路线上,有目的地构筑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联的动漫步行街、动漫小店、动漫集中展示区。如,可以对壮锦技艺进行包装,推陈出新,开发研制一系列以壮锦为原料的动漫旅游产品,扩大壮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旅游游戏

旅游爱好者游览广西相关旅游景点的美丽景色,可以借助现代网络超越时空限制,轻松地在各个数字虚拟旅游景点切换游览,全方位体验广西民俗风情,同时也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个景点与网友展开互动。在虚拟的数字空间里,网络游戏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景点旅游营销可以结合得天衣无缝。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可以选择不同的游戏节奏和模式,在数字虚拟的景区景观中环游,取得与众不同的娱乐效果。针对热衷动漫游戏的18到30岁年轻目标消费群体的特点进行旅游景观网络游戏的开发,借助目标消费群体乐于接受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兴趣,引发其旅游消费的欲望,并且可以宣传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再通过这一消费群体影响其他群体,循环推动动漫游戏展示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5.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动漫衍生产品开发

动漫作品衍生产品的发掘,将壮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动漫衍生产品市场,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动漫部分利润攫取的重要单元,因此要积极研制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人偶、旅游吉祥物、小吃、玩具、装饰品、刊物、动漫淘宝店、艺术培训、主题旅馆等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衍生产品。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产品研制必须高度重视创意和营销方法,有针对性地吸收其他地区卓有成效的产品设计、开发、推广途径,诸如形象、着色、结构以及材料选择、加工和制造等各个环节,形成产品竞争力,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衍生产品市场的发掘,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动漫产品树立品牌,促进产品的销售。

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

1.丰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产品

研制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旅游产品,不仅开拓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也极大地增加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产品数量。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发掘有效地推动了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升级转型,借助开拓旅游的开发形式增加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文化产品,推动并实现了文化旅游和动漫两个业态的产业互动,这恰恰迎合了当前休闲时代的发展需求。独具特色的视听效果以及更新换代的传播方式,通过高科技的途径,开展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作品的推广与创造,为解决用旅游传播文化这一难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2.完善动漫产业,促进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文化旅游繁荣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文化旅游是一个大文化概念的旅游行为,所以动漫文化应渗透其全过程。首先,应有意识地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文化旅游纳入动漫影视作品、动漫图书、动漫衍生产品以及动漫产业的各个环节,让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文化旅游这一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3.促进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动漫产业具有自身的优势及号召力,拥有深远的、全面的社会影响。在城市化日益推进的今天,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动漫产业的有机融合,将帮助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拓传播的途径;同时,数量众多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有助于提升动漫的艺术表现力,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动漫文化;此外,借助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可以形成一条优势互补、互相支持的产业链。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动漫这一载体得到活灵活现的展示,在润物细无声中,促进一代又一代人喜爱、传承、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如,以中国古代传说故事为题材、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拍摄的动漫作品《花木兰》《功夫熊猫》等,既传播了文化价值观念,又在世界电影市场上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堪称典范。而“印象•刘三姐”同样是利用广西少数民族、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作品创新的成功案例。

非物质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对策

我国地理版图广袤、民族文化丰富,文化事项繁多。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散落于我国各地乡村、市镇,分布复杂,数量也极为庞大。作为疆域和行政划分的管理层级,县(区)域以下管辖的便是最基层的乡镇、村落,在全国范围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汇聚整理、传承保护,构建“国家、省、市(州)、县”四级保护体系,县(区)域文化馆承担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对辖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开展保护工作是其重要的职能职责。以四川省为例,全省目前共有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累计三千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主体保护单位是文化馆的占据八成以上。由此可见,县域一级蕴藏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夯实县域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巩固和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保护体系,县域文化馆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柱作用。在此以作为全国县域文化馆之一的都江堰市文化馆为例,探讨县域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现状问题以及破解困境的解决之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总体回顾

2005年,时值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刚起步,都江堰市文化馆就较成都市其他区县,率先着手启动了所辖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申报工作。2005年至2020年期间,文化馆先后组织开展了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田野走访、普查和挖掘系统工作,共收获十大门类三十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形成含视频、图文、光盘、手稿等普查成果。期间,文化馆组织文艺骨干、专家学者、传承人等撰写出版了关于青城武术、青城洞经古乐、都江堰放水节等重点项目的研究性专业著作,同时对二十多个县级代表性项目进行梳理编撰,形成书籍成果。2011年,依托文化馆馆舍场所空置地,设计、建成当时成都地区第一个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展览厅,对社会免费开放。在传播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文化馆组织传承单位和传承人群体,策划开展或参与了全国、省、市级不同规格、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产品展销、传承培训、国内外交流、研学等活动两百余场。截至2020年,都江堰市文化馆组织挖掘、逐级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共计二十八个,其中入选部级名录一个、省及级名录五个、市级六个,县级十六个;拥有县级及以上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二十八人。除此而外,现有市级、省级传习所、传承基地、体验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特色传承学校十四个(所)。

二、反思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几点问题

回顾过往,成绩斐然,文化馆在保护工作上确实做出了大量贡献。但多年的保护实践,也暴露出不少实际问题。随着时间推移,有些问题已经影响了保护工作的良态持续,甚至有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初衷。

(一)长效配套管理机制不足,缺乏保护工作的系统规划

都江堰市文化馆作为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上级文化主管部门文化职能的具体执行者,所面对的是繁杂多样的基层文化工作。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文化馆在工作意识上缺少远见,零散性、片面性、随意性的举措较多,缺乏较为统一的制度、章程的保障,更缺少长远、系统的工作规划和预案,这导致了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体操作上的节奏不稳,盲目性比较突出。另外,由于县域上级部门领导决策层和行政管理科室变动比较频繁,也导致了作为附属业务执行单位的县域文化馆在谋划和实施开展保护活动过程中,没有一贯之的制度参照标准,而是任听“指挥”,整体保护工作浮于表面、难以深入。至今本地区都没有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保护工作章程或管理办法。

(二)重申报、轻保护,着眼短期利益或效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的逐级申报制,是将优秀或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国家统一管理、扶持、保护的有效途径。但是,“申报”却成了当前文化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要工作重心,对申报后的项目的后续保护,则不够重视,甚至放任自流,导致某些已经面临生存困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措施实施保护。这种情况,比较普遍。笔者认为,与当前县域地方决策层和文化馆单纯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地方特色品牌效应和短期政绩的错误观念有关,在这种工作思路下,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就完全等同于“名优产品”或“著名品牌”的代名词,因而申报和认定,占据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大版面,造成保护工作的不平衡、片面性比较明显。这种“看重申报,轻视保护”的决策观念,致使失去了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正价值,注定避免不了某些濒危项目消亡的命运。

(三)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文化馆的保护力度

作为县域政府部门行使社会文化职能的事业执行机构,县域文化馆是公益单位,没有自主独立的经济收入,日常运作取决于当地财政资金的拨付投入。县域财政经费匹配多少、如何匹配,归根结底要依据所在县域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都江堰市财政相较薄弱,致使达不到按需分配,因而拨付给文化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经费也很匮乏。尽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省市相应的法规、条例中明确了基层部门要保障“保护经费”,但实际情况是文化馆缺少专项经费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常捉襟见肘、顾此失彼,必要的投入不足,必然导致保护工作的缺失或停滞。这个问题,当前或者也许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可调和,这是客观存在的瓶颈困难。

(四)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保护工作维系艰难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民间文化十大门类,每个门类中的项目又因地域、民族、风俗等不同而千差万别,内容浩瀚,保护工作具有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强、所需学科跨度较大的显著特点。从事该项保护工作的人员,应具有较为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田野实践能力,同时也应具备对文化遗产的较高辨识和责任意识的专业素养。都江堰文化馆的专业人才现状是受限于编制和岗位的局限、制约,老同志退休后新同志无法接续工作,人才断层严重,现有专职人员数量匹配不足,整体业务能力低下,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后劲乏力,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项目保护需求,工作滞后、成效不佳时有发生。缺少应有的人才智力支撑,已极大阻碍了保护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这成为迫切待解的突出问题。

三、针对县域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言对策

“文化馆是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力军”[1],县域文化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联动保护机制的基层执行方和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管家”,要以国家导向为方针,切实履行应尽的保护义务和职责,充分发挥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军地位。如何保持和提升县域文化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力度,笔者抛砖引玉提出几点建言。

(一)加快制定或配套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充分明确县域文化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职权和主要任务,会同当地相关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协会、民俗文化专家、骨干,认真学习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条例、法规精神,研究和参照制定符合县域自身情况、操作性强的具有统一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管理办法、申报认定办法、工作规章等系列规范性文件或执行准则,使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流程完备。

(二)转变“申报为主”的错误观念,全盘实施分类规划保护

聘请民俗文化专家,设立顾问制。借助专家、行业协会指导,逐一梳理和开展走访调研,摸清项目家底、传承群体真实情况,协同考虑县域文旅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和布局,将所辖的项目资源按濒危轻重缓急、地域位置、市场与旅游结合等进行分类区分,将有限的专项经费进行分步匹配,以近期、中期、远期为阶段,分情况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规划方案,防止厚此薄彼,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短期政绩,忽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核心理念的盲目和短视行为。全面清晰的保护规划,是县域文化馆当好项目保护“看门人”的重要技能。

(三)多渠道拓宽人才通道、壮大专业队伍储备

要想实实在在干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必须得依靠一批有实干精神、专业素质较高、业务能较强的工作人才。首先,县域文化馆可借助本地人大、地政委员的渠道,形成调研提案,争取县域政府或主管部门重视,协调人事编制,争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专业性强的特殊岗位,纳入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目录,通过引进或公开招考方式解决人员问题。其次,可考虑利用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系统资源,积极吸纳有志于从事或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级各类社会人士,同时建立保护工作志愿服务人才智库,对志愿者进行不定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普及和提供田野考察、调查研究、活动参与等体验机会,尝试培育一批中长期保护志愿队伍作为人才补充。

(四)重视保护工作的数字化建设和大数据应用

随着社会智能化、信息化高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数字化开发、利用,已越来越成为前沿保护手段,“数字化可以为非遗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和技术支持”[2]。县域文化馆旧有的传统保护方法已无法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节奏,因此引入或部分引入数字化信息处理建设,不仅可以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基层大众实时、移动式交互接触,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效应,也能有效缩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存、管理、调取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实现资源整体覆盖和共享。借助大数据应用,还能更准确、有效地追踪、查看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动态情况和数据分析,帮助文化馆有针对性地精确设计保护规划、开展各项保护实践活动,能极大提升工作水平和目标效率。

四、结语

总之,县域文化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构成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群体的距离最近且关系紧密。重视县域文化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切实加强县域文化馆的软、硬双实力,是维护我国传统文化根基、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这对从根本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焕发生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康洪瑞.基层文化馆在保护传承当地非遗的功能作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5):90-91.

非物质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产品设计;3D打印

一、基于红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意义

(一)传承红色文化

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指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创意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即其创意来自文化设计的产品。简单来讲文创产品是指具有文化内涵的创新性的产品,其核心是对文化内容进行创新性转化。[3]在我国,文创产业本世纪初才逐渐兴起,但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近十年来,文创已融入到各行各业,成为热门的概念和新兴的行业方向,甚至“万物皆可文创”。红色文创产业是文创产业在红色资源上传承和应用的一个具体类别,伴随着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的契机,迎来了双重发展机遇:一方面是文创产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和沉淀,在产业模式和创新发展上已有成熟的经验和产品模式,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拓展具备了良好的背景基础;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发展,以及建党一百周年、建国七十周年等重要纪念节点和文化强国的大战略,给红色文创产业带来发展机遇。通过设计的手段将红色故事、红色传统、红色基因等红色文化以产品形式具象化,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红色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创作是通过提炼红色文化元素,用设计创作的手段把红色精神物质化提炼,最终以创意产品的实体形象来展示实现,其核心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展示。红色文化文创产品在设计创作构思阶段,就需要考虑产品背后赋予的深厚的内涵及重大意义,其体现的是红色文化元素的表达,即具有“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的红色元素的表达,产品是否能够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体现红色资源的各种形态展示;是否能够传承红色传统,用产品把党和人民的革命奋斗故事表述及传承;是否能够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精神用产品表达,感染产品的使用者和观众。

(二)实现红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合

红色文创产品不仅仅是通过整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扬红色爱国信仰和革命优秀的精神品质来塑造产品表达,更需要结合当地特色的文化符号综合打造,用当地代表性的文化讲红色故事,创红色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一个地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精华,把红色文化元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发展,同时结合国家的产业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红色体验旅游线路等政策,既可以将两者的文化精神诉求叠加传承展示,又能突破部分非遗文化传统手工艺行业的发展瓶颈,拓展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激活红色经济的潜力。因此,基于红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意义既要挖掘红色文化元素背后的精神信仰,又要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技艺技巧,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从而用设计语言来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

二、基于红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法

考虑到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地域性特征,基于红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在设计创作阶段的关键是红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即文化内涵的结合和表现形式的结合,其设计实现方法分三个步骤:

(一)寻找可结合的目标项目

寻找合适的、可结合文化内涵的目标项目,即红色文化项目的具体选取和与之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选取。相结合的两者不是随意选择搭配,而是通过文化内涵分析、背景研究等,将具备逻辑关系、具有叠加效应的、具有共通性的两者有机融合。选取的两项目可以是地域文化的共通,也可以是精神品质的共同诉求,还可以是各种逻辑关系的相通。如下文所附的产品案例,选取的红色文化“中共一大会址”和非遗项目“徐行草编”,恰逢建党一百周年的历史时间节点,用本地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讲本地知名的红色文化,因此两者是具有有机结合的前提条件,具有碰撞出火花的可能。

(二)通过挖掘两者的文化内涵确定结合主题

1.挖掘非遗项目的特色文化内涵:当选定需要融合的目标后,需要分别对两者的文化内涵分别进行剖析。非物质文化深深根植于民间和人民的心灵深处,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传统,是特定民族在同自然、社会和人的长期交往中所凝结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及理想信念。[5]其作为两者结合展现形式的主体,需对项目的历史渊源背景、发展现状、工艺特色和设计形式进行详细的梳理和总结,整理出红色文化与之融合的设计表达可能性。2.寻找红色文化与非遗文化的共通性:结合的两者项目其精神表述在本质上应当具有共通性,宏观层面都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信仰和精神力量,是精神财富的具化表达。红色文化是讲党和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或物化形态承载的红色精神,如“嘉兴南湖红船”“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则往往是当地千年来历史文化人文的沉淀,源于民间源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如劳动人民的智慧、艺术创作、勤劳坚韧的民族精神等。这两者都是人类和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的体现,对于艺术设计的素材提取上,只要找准了共通性,确定了主题,设计表达的形式就可以尝试各种产品创意。

(三)探索产品的设计呈现形式

通过研究和挖掘两者文化内涵确定结合主题后,主要是根据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工艺特色和技艺方法以及产品设计构思的特点,探索和创新文创产品的呈现形式、具体制作工艺等。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制造业市场需要传统手工艺能在有效传承技艺为前提下,结合高新科技工艺,对接商业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融合力度。[6]传统工艺与新科技结合,解决了部分传统非遗工艺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瓶颈,如3D打印技术在非遗、现代工艺美术和文创产品中的广泛应用,与琉璃、陶瓷、漆艺、草编、景泰蓝等各类传统非遗工艺的结合已相当成熟(图1、2),做到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基于红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实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诞,在这伟大的历史节点,为了向党的一百岁生日献礼,通过与徐行草编非遗传承人王勤老师多次的沟通,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建筑为原型,结合草编技艺和3D打印技术进行创意设计。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以3D打印技术结合“徐行草编”制作的“中共一大会址”红色文化的非遗文创产品作为应用样本,从产品创作的设计思路和特色、呈现及制作进行了分解剖析:

(一)产品创作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特色

1.设计理念:基于红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基于两种文化结合进行设计创作,需体现两者的共通融合之处。产品设计之初,立足上海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抓取了建党一百周年和中共一大会址文物建筑的契合点作为红色文化的元素。与此红色文化相融合的表现形式,考虑到市场常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文创产品并不能体现产品设计特色,故探索融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借助传统非遗的文化内涵和工艺特色来进行融合设计,当地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行草编,既能反映该区域的历史自然风貌和勤劳手巧的文化内涵,又能把传承至今的手工技艺融入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之中,两者具有绝佳的创作融合契合。2.产品的设计特色:采用非遗“徐行草编”精美的手工草编编织物的纹理质感作为外观呈现,以实体建筑“中共一大会址”建筑为设计元素主体,将上海本地的非遗草编技艺的文化元素和民族特性通过具有典型的红色文化建筑模型展品呈现,从结构造型提炼、细节展示、色彩选择、传统工艺与新工艺结合、未来的扩展应用等方面综合体现设计特色:(1)结构造型的提炼及片状结构的细节特色:产品的整体造型、结构和细节图案,以“中大一大会址”的建筑物原型严格按照比例尺寸进行建模绘制,整体造型保持原真性。提炼门头、浮雕、墙面、屋檐等建筑细节的元素进行设计组合,利用中国传统大漆的技艺丰富浮雕的色彩和流线(图3)。产品结构采用3D打印的片状输出,参考中国古建筑榫卯结构进行拼装。因此每一片打印的原始片状结构均根据各部位的功能和特点进行设计和装饰,参考徐行草编工艺品的墙饰、手工编织的纹理和质感、接口和缝边的设计处理,对每一片状进行设计后期的处理,使每一片状均能独立地保留建筑结构特色的同时,也能体现出各自部位的装饰特色以及细节元素的丰富度。(2)色彩选择与重构:色彩上以保持整体原真性为原则,同时考虑到所有片状结构均以草编技艺的黄草织物进行装饰,需符合原材料黄草的选色及染色。“中共一大会址”是上海区域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各细节均为传统色彩,以徐行草编的纹理选材、染色及晾晒的技术,能较大程度保留,整体上充分考虑各构件色彩搭配的原真性,局部考虑美观性和突出性,如青红交错的里面基础颜色,白线及黑色大门等,而红色门楣上方雕花采用中国大漆工艺的中国红,增加局部的色彩冲击力,丰富了整体色彩的明亮度和协调性。(3)体现传统工艺与新科技工艺的结合:以时下流行的新科技3D打印技术为实现手段,并通过3D打印模块,搭建建筑基本框架,达到新工艺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的目的。通过分析“徐行草编”的历史源流,工艺特色,考虑到草编造型多样,图案不同编织方法也不同,一般包括起底、装模、编面、结口、缝边、装配件等步骤。[7]其编织过程可以完美与3D打印的模块结合,因此确定产品的呈现方案: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框架主体,用非遗草编编织和漆艺上色等技艺完善细节和外部装饰。(4)设计的扩展性应用:文创产品从早期设计构思到模型成品后,需考虑未来产品的应用和扩展性,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一产品。通过元素的提炼后进行设计创新,为未来各类拓展应用提供基础,例如本文的产品案例,其最初设计目的是作为红色文化展示品,后期可在此设计验证的素材基础上实现扩展性的设计应用:参考中国古建筑的榫卯建筑,延伸设计片状的可重复插拔的结构,为每片结构赋予相应的非遗草编技艺,制作拼装玩具,主打青少年儿童群体市场。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为产品开发和市场化运作提供一个方向。

(二)产品的设计呈现及制作过程

根据“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建筑测量数据,依照比例绘制图纸,并创建CAD模型。通过3D打印立体光固化技术制作实物模型,并进行试拼装(图4、5)。依据建筑外观颜色,设计草编的颜色、纹理等,并准备不同的材料并染色、晾晒。然后根据各模块开始逐步依次编织(图6),根据模型尺寸将多余材料切除,完成每个模块的编织及修建调整后,最后用胶水将草编和模型紧紧粘连。采用中国传统大漆工艺为立体浮雕门头上色。最后将所有零件试拼装,裁剪多余草编,完善细节(图7)。综上,本次基于红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从构思设计到制作成品的全过程是一次系统综合的过程,后期产品制作过程相对流程化,而重点在于前期的文化发掘和构思设计过程,即从设计意义和设计方法中指导如何寻找可结合的项目,从而进行各自的文化内涵挖掘和设计形式的呈现。

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范文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文化载体

一、引言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促进文化的继承和传扬,并提出了对非物质文化有效进行分类指导,统筹规划的基本方针,并建立起加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总体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提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华文明传承和民族复兴的高度。蔡村是广西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村落,村内保存有丰富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对当今社会的民俗学、礼学、风水学、环境生态学等方面均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蔡氏经过500多年繁衍生息,凝聚了丰富的书香文化、民族文化、民间艺术、饮食文化、传统节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村依托全域旅游发展带动作用,以村庄为载体,文化为纽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构建了“发展三产,促进一产,推动二产”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模式,实现了乡村精准脱贫,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的振兴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概况

(一)环水相依,风水灵气聚福地

蔡村环境及资源优越,是居住繁衍生息的绝佳胜地。古人选址讲究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山环水抱为佳,蔡村虽然地处平原,尚无任何山丘蔽挡,但是村庄东西南三面环水相依,具备绝佳的生态环境,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日照条件,有利于稻田耕种。从风水格局来看,村庄选址可谓风水宝地。风水上水是财富的象征,水若宽广,则表示财源来势宽广,财源滚滚,家中就会殷实富余,生活幸福美满。蔡村西面来水宽阔广大,平稳缓流,财源可观,东面去水水势平缓,家财不易消失。蔡村的选址布局符合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要求。

(二)人杰地灵,书香文韵弘扬地

蔡村风水绝佳,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岭南风俗情调。故有“五百年的村落,五百年的文化,五百年的书香”的美誉。蔡村自古人才辈出,几百年来书香气绵延不熄,涌现出蔡子、蔡天泽、蔡士瞻、蔡凌霄等众多的文人志士。时至今日,蔡村书香气息依然代代相传,尊师重教之风依然盛行。蔡氏书院、太学第、大夫第、经元门、经元第等重要历史建筑,汇聚着蔡村历史文人的生活气息,彰显着蔡村人杰地灵,书香文明的特征。

(三)源远流长,民族文化荟萃地

在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中,蔡氏家族逐渐形成了独具魅力、源远流传的特色民族文化,其中民俗节庆、民间手工技艺、风俗习惯、地方戏剧等构成了蔡村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师公戏、丝弦戏等是区级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炮龙节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另外绣花布鞋、竹编、壮锦、哭嫁、婚房、坐月屋等传统手工艺及民族风俗,极具民族魅力和特色,洋溢着蔡村独特的民族特色。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执行力度不足

由于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非物质形态存在,而现行的文化保护条例和法律法规大多强调对不可移动文物等物质形态文化的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并没有形成较为完整及针对性的保护规范及法律,因此在执行非物质文化保护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导致执行力度不足。

(二)缺乏原真性,商业同质化严重

非物质文化主要通过口头传述、表演活动、手工技艺等方式进行传承,缺乏固定的物质载体,文化传播速度快。由于缺乏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逐渐趋于人工化和商业化在全国各地传播发展,而且由于缺乏对文化的完整理解而片面截取,导致同质化严重,导致文化丧失了特有的原真性,导致类似文化在全国各地以旅游商品的形态泛滥开来,随着时光推移和城市发展,人们逐渐淡忘了文化的发源地甚至文化原本的样子。

(三)缺乏传承人,文化面临失传困境

蔡村文化传承面临的最为突出问题是传承人缺失。目前村内人口年龄结构以中老年为主,随着社会的进步,老一辈传统技艺传承人和年轻一辈在艺术审美、经济效率、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多数年轻一辈不再愿意承袭传统技艺,而是选择背井离乡去往城市工作和生活,从而导致传统手艺缺乏继承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另外,迫于生计,为了养家糊口,传统手艺人被迫放弃传统手艺而从事其他行业,进一步加剧了文化消失的风险。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

(一)加强管理,完善文化保护机制

对村庄的传统文化和传承人进行搜集和登记,并积极做好非遗的申报、档案建设工作;落实非遗在法律、规章制度、奖惩制度等保护体系建设,积极引导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和申报,提高文化保护意识;编制非遗相关专项保护规划,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和控制引导,打造“文化有法可依,文化有人管,文化有人护,文化有用处,文化可传承”的文化保护发展模式。政府扩大财政资金支持维护和管理,鼓励居民自主集资,设立专项修复、保护资金,对传承人以及文化设立专项保障资金。

(二)保护——发展——保护的循环发展

非物质文化是村庄发展的灵魂,是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村庄文化发展应以保护为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创新、研发、生产来传承文化经典,以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村庄的发展。文化保护并非是将文化当作展览物锁进博物馆和展览馆进行展示,而是将其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乃至必需品才能得到真正传承和保护。蔡村围绕全域旅游路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打造集书香文化体验、古宅游赏、民俗体验、生态农业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厚重的城郊型乡村旅游景区,让凝固的价值变成活的财富,给村民增加了收入,促进村民保护的热情与动力,构筑村庄保护的常态化机制。

(三)加强文化载体建设,活化利用文化

加强文化载体建设,促进文化活化利用。规划设定传统文化传承与展示专项工程,开展文化保护项目工程,系统推进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展示利用工作。第一,文化走进学堂,定期开办学堂,恢复学堂传统授课模式。利用蔡氏书院、经元第、进士第等书香文化浓厚的古宅院落开办国学讲堂、大学生户外文化培训基地等,向当地居民、学生及游客传授国学文化、儒家文化、耕读文化等,弘扬书香文化经典。第二,对空置古宅老宅进行修缮、翻新,开办农村文化体验馆、创意馆、展示馆、博物馆等;围绕富有特色文化的传统街巷,打造耕读巷、编艺巷、米酒巷、茶坊巷、客栈巷等特色传统文化长廊和文化街区,扩大文化展示和活化平台。第三,文旅结合,统筹村内及周边旅游产业分布,合理规划村庄游览线路,扩大文化体检交流平台,扩大文化传播途径。第四,鼓励传统技艺人不再兼营农业种植,开设店铺、研习班,将传统手工技艺市场化经营。第五,组建村庄歌舞表演队、文艺团体,将非物质文化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四)加强村庄非物质文化品牌建设

非物质文化是村庄发展的一张名片,村庄的发展、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这张名片。扩大招商渠道,鼓励企业进驻发展文创产业,村企联营,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共同打造村庄文化品牌;利用短视频、新闻、公众号、微博、大数据等新媒体技术及平台宣传村庄书香文化、民族文化、民间艺术、传统饮食、民族节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文化知名度,建立属于蔡村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品牌,促进对村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在历史变迁的长河中决不能让其被湮灭。提高村民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自主性,将是提高文化保护的最有力保障。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村民、政府及社会每一位公民的全面支持,要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正确处理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加强文化载体建设,依托旅游的发展,开展文化保护工程建设,打造文化知名品牌,促进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蔡村历史文化名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将为全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起到一个科学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明璐.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江丛刊,2018,(11):121,123.

[2]兰会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及相应措施——以河南省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0):228-229.

[3]梁明珠,杨剑.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12(01):168-171.

[4]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非物质文化范文篇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进行分析后,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特点,可将其理解为群体或者是团体,也可以是个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所展开的各种表演、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及文化。结合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念的理解可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范畴涵盖了表演、艺术、口头话语等众多内容,而其中又包含着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社会风俗节庆仪式、关乎宇宙和自然界的知识与实践等。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明确界定为由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相承,并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具体包括舞蹈、艺术、民俗活动、传统知识和与其有关的手工制作器具的技艺及民俗活动文化空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经过分析之后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非物性。所谓的非物性,经过细化分析可以理解为有效满足全国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要和顺应国家精神文明生产发展基本任务的非物质性,其侧重点具体体现为以非物质形态产生的精神领域创新活动与研究成果。第二,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在短期之内便能够形成的,而是要经过几代人或几十代人的发展创造才能形成,也可以是同一时代当中的多个人共同创作所完成的,进而融会持续性的改进与努力,最终达到今天所能看到的状态。第三,民族性。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关键的一种特性就是民族性,它是一个族群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非连续地、缓慢地生成的一种结果。

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当性总的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理解为人类活动最终形成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质就是信息,同时其又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从一定角度来说客体也将决定保护模式,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必须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的法律属性来看。通常情况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具备无形性和创新性特征,因此同时又可将其界定为人类知识遗产的一类。从艺术品的历史视角来看,古代匠人制作工艺品的技艺一般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现代人针对特定工艺品所掌握的制造工艺技术形成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人通过对古代人的技术和实践进行不断掌握并完善,最后得到的智慧结晶。所以,从民事法律的客观角度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隶属民事法律中的“物”,需要同时利用物权规定对其进行保护。不过,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抽象的、无形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人们通过脑力劳动而取得的结果,但是,需要同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在著作权保护的客观范围当中,利用著作权规定对其进行保护。

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阻碍

1.知识产权客体范围较为狭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中的有关条款规定,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著作权法中界定的能够行使保护权利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内容主要涉及戏曲、诗歌、舞剧、歌曲、美术、故事等作品的素材创作形式及其风格。而通过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的界定能够认识到,中国现行的著作权保护法中,其所保护的客体并没有充分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体范畴。2.权利性质存在差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体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别,分别是私权保护和公权保护。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假如一味地以维护私权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将很难让其得到真正的保护。如果用司法方式或采取公权力的方法对其实施保护性管理,则非常容易发生权利或权利主体受到侵犯的情况。基于此,实行公权力保护与私人财产权保护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受到很大限制。3.难以确定独创性和权利人通过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内涵可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很难追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位创作人。同时,在后人进行学习、模仿的过程中也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或者是知识信息进行改进和优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作为一种创新性活动,其发展要经历极为漫长的过程,难以确定其独创性和权利人。4.存在保护期限上的冲突通过研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文献,可以了解到关于各类作品、专利、商标的期限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存在着特定的继承性,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历了长久的时间,经历了世世代代的流传,最后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并具有创新性的产物。与此同时,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历史传承中,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补充、加工与完善,最终形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假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置保护期限,便无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甚至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出现断层的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内容著作权保护

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所逐步形成的,所以对其权属主体进行认定自然也将面临很大的困难,它也超越了著作权法中所规定的保留时限。基于此,通过使用著作权法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将会面临很多问题。而根据这一实际问题,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关的国际著作权保护体系,我国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中规定,有关民间文学艺术等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保护方式,将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由此可见,在当前时期,我国著作权法已经把民间文学艺术列入了版权保护的客体范围中。而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在中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版权登记,进而确定其权利主体,这同时是一项文化保障工作,也是权利保障的基本程序。商标权保护产品与服务进行商贸流通时离不开商标注册的辅助,那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来讲,商标法也同样适用。虽然,在当前时期,我国现行商标法及相关法律中并没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权问题进行具体明确,但毋庸置疑的是,目前我国商标法已经充分凸显出了其自身职能。所以,自1998年起,少林寺便开始注册“少林”“少林寺”这类商标,其所登记的类别也是武术表演。然而,还是不能忽略商标法中有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功能,主要是因为即使权利人已经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注册过相关商标,他人依旧可以利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取经济利益。商业秘密保护和专利权保护现阶段,由于我国极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以新发明甚至是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的,所以,对其商业机密和专利领域的保护工作都必须要加强监督力度,例如,民族服饰、工艺美术等。同时,专利权保护还存在着相应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商品或者发明在申请专利前必须先要证明其具有较高的创造性以及新颖性,并且要缴纳获得专利权保护的必需费用等。但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所以也就很难确切地定义其创意力和新颖性。同时,如果产品专利申请成功,也有可能会损害社会大众的利益。基于此,通过构建商业秘密保护和专利权保护体系,并充分发挥各自优点,既可以有效规避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又可体现二者相互保护、相互促进的基本职能,进而促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建立健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关注立法并加大执法力度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离不开政策的有效引导以及立法保护。对当前时期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这一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基本上都是以知识产权法当中的相关条例作为具体保护依据,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征及其知识产权属性本身存在极大的特殊性,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也显得更加复杂。因此,一定要坚持修订和完善知识产权法的相关条例,并以此为基准,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需要,相应地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主体及其内涵逐步呈现出法定化的发展态势。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力度,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特点,推出一系列保护制度,在制度中,具体可分为普通许可制度、法定许可制度和特别许可制度,针对一些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推出相适应的强制保护制度。

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的产权保护意识

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人作为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是落实保护工作的核心力量。因此,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人的产权保护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带来实质性影响。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必须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状况,坚持长期继承与维护的基本原则,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进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体系呈现市场化、产业化的良好运作态势,并最终达到经济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步的基本目标。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权拥有者必须主动认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规和知识产权法等有关内容,避免因各类因素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激发社会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从法律层面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其权利人,但是,从社会历史层面来讲,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全体人民。因此,人民群众应当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当中,假如人民群众未能积极参与,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失去其现实意义,各项保护措施和保护政策也难以得到支持、贯彻和落实。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全社会应当多方位、多渠道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使群众加强对此方面的认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监督、保护工作,进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种自发性行为,最终构建起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局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喜人的发展。综上所述,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价值,在开展保护工作的过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与普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区分开来,不仅要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作为执行保护工作的主要依据,更应当通过加大立法工作力度构建保护体系。并且,加强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意识的有效建设,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实际价值,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而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包圆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J].法制博览,2021(29):141-142.

[2]李江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探究[J].河南科技,2021,40(26):150-152.

[3]陈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文化产业,2021(17):45-46.

[4]茹沙丽·阿不都卡得尔.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J].中国地名,2020(04):50-51.

[5]刘雪凤,王家棋.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综述[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2):141-151.

[6]李圆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法制博览,2020(06):53-54.

[7]王洪涛,李山岗.知识产权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19,36(05):66-71.

非物质文化范文篇9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具体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1)口头传统和表述;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1、非物质性。

从形式上看非物质性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特性,是它与物质文化遗产质的区别之所在。由于它的非物质性,可称为无形遗产,这是它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物质载体,它的存在形态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完全不同,是非物质的、无形的,不是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比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艺术表演、各种民俗、节庆、礼仪、传统工艺技能操作实践等等。

2、“活态”性。

从本质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性是活态传承,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和言传身教。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与发展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的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民族文化血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体现特定地域内人们适应自然、乐观生活的智慧与独特的审美情趣。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欣赏和理解,可以最大程度的领略地方民间文化精华,把握地方文脉,深入体验地方文化。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满足旅游者“求异”、“体验文化”的需求,因而是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美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财富和动力,是其参与未来竞争的金字名片,有助于丰富地方旅游形象的内涵。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讲究品牌和形象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扎根于特定的地域,成为区域旅游文化形象的重要元素和支撑。旅游目的地在塑造树立自己的旅游形象,进行旅游策划、旅游宣传和促销活动时,若能够将本区域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因素有效融合,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提升旅游产品层次。

发展旅游业,资源是基础,吸引力是关键。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应具备的特点是:独特性、艺术性、民族性和区位性。毋庸置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地域特色越明显、民族风情越浓郁越会受到旅游者的欢迎和追捧。正是因为有了非物质文化的浸润,旅游才更有情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早己经被旅游业者所觉察,并运用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去进而提升旅游产品的层次。如山东潍坊以风筝为契机,形成国际闻名的莺都;云南石林因为阿诗玛的传说而增添了浪漫的气息,尤为年轻人向往;广西凭借“刘三姐歌谣”,开发成功了《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效益。旅游者通过进行一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兴趣盎然,对当地文化的理解也会更为深透,美好的体验伴随长久。

三、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正面的积极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

(一)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影响。

1、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现展环境和生存空间。

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区别于单纯的静态“死保”,它使活态文化以动态展现的方式在现代社会里生存下来。在旅游的名义下搜集、汇聚大批非物质文化遗址及传承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突破了仅仅停留在呼吁或者自上而下保护的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从经费支持、产权保护到文化传承、技艺拓展等各方面的现展环境与活态生存空间,使其在现代社会里得到有效继承和发扬。

2、旅游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并为其提供保护资金。

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系统而又庞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经济的支撑非常重要。旅游开发中,开发者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提供合乎需求的旅游产品,以实现向旅游的转化,获得经济收益,既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又为其深入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来源。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领域广、分布地域宽,许多散布在郊区乡镇,有的因缺乏必要的地方财力支持而难以支撑,制约了其发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旅游开发所获得的资金将有一部分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就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资金上的保证得到了加强。

3、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更多受众,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将其引入到旅游开发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多观众的欣赏和了解,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民众,为人们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进而还可以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丰富和发扬。许多濒临灭绝的民间工艺品、传统食品、戏剧曲艺、民风民俗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才得到重新发掘、整理、更新和发展的。如果这种源于经济原因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能够同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相联系,则这种保护就将获得更为有力的保证。

非物质文化范文篇10

一、新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新媒体是数字化技术体系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从定义上来说,各行各界对新媒体的界定众说纷纭,“新媒体”一词最早流行在美国,《online》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Comunicationsforall,byall”,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1]。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单一、封闭与延时性,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开放性与即时性等特点,传播面广,受众群体多。在新媒体时代下,每个受众群体不仅仅是单向接受信息,还能承担信息传播与制作者的角色,受益于无线互联网、宽带网络等渠道,使得用户群体可以高效、无障碍地交流沟通[2]。从以往人们的生活空间来看,传统媒体把所有人的角色分立成传播者与接收者,受众者仅承担单一的角色功能,接收到信息后不再进行二次传播或传播空间相对封闭,传播速度慢。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靠手艺人“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受众人群都是基于血缘及地缘传播,受众面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群体交往空间增大,生活环境的改变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原有单点传播变成了多点传播。新媒体的介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加日常化、生活化的形式进入民众日常生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说,我国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关注,2005年3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出了第一步。2016年10月,文化部确立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着力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力建设,并且正式启动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从名录建设向更深层次的实践转化,新媒体技术的大力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不再仅仅局限于图像、文本的记录,数字化保护逐步走进大众视野。

二、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一是社会转型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土壤的丧失导致其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以往人丁兴旺的氏族产业,基于血缘的传承脉络逐步因为家庭结构,观念转变趋向地缘、业缘甚至师徒制传承,再到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的现象屡有发生。究其根本,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适合大众群体的日常生活[3],而新媒体的产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加常态化的方式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1.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多元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赋予了新的文化基调。新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具有更多的趣味性与多元性,它为大众呈现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文本内容,而是从图像、视频、音频等各方面向大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新媒体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开始借助影视进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以微电影及纪录片的形式让人们广为熟知。从2012年开始,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纪录片开始盛行,自开播以来热点及关注度一路高歌猛进,收视率达两亿。还有央视出品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寻找手艺》及网络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等,均以中国传统手工艺为题材,受到大众关注度高达1100万。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不再只停留在乡土、枯燥、不贴近生活,新媒体的传播形式的多元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不是遥不可及的只停留在博物馆里的展品。另一方面,如果单从技术性角度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片面的,要将其带入一定的情景模式中,为大众还原那个时代的文化场景与文化生态,让更多的受众人群,从历史、文化、社会各个角度,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与演变模式,从而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2.新媒体传播行为的互动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提供了群众基础。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之一就是互动性及开放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上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增强群众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微博、贴吧、微信等的兴起,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提供了渠道。以北京故宫博物院微博为例,从建号至今已有560万关注,每日文化日历为大家科普文物信息及当日历史大事件,逢节气或岁时节日设计壁纸和海报让人们了解节日的由来及习俗。除了与故宫相关的文化资讯外,还以诙谐幽默的话语点评故宫中的一草一物,并定时举办活动,对故宫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问答并抽奖赠送礼品。这样互动性的体验,拉近了大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提高了大众的接受度。大量的转发、点赞和评论都表明了群体积极的参与性,人们在传播行为中除了承担信息交流中的接收者,还承担提供者与者的角色。从原有单向接收,变成单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方式,受众群体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参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扩大其群众认知度与影响力。3.新媒体传播主体的超文本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障了资源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灵活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只以“静态”的方式去记录和保护,更不是光靠语言能够叙述清楚。简单的文字与图像记录并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一方面,难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步骤、技艺特征详细地描绘出来,并且文字、图片记录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磨损与毁坏,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保存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非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提供给后人学习,他们常见的状态往往是沉默寡言地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创作,他们所习得的更多的是隐性知识而非显性知识,这部分知识并不能仅仅依靠文字和图片进行记录。新媒体技术的超文本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采集提供了全新的手法[4],运用摄影测量、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全系扫描等现代技术,将所得信息进行编码与整理,保证其完整性,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资源整合,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共享与利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现途径

新媒体的时代特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基于当前网络媒体的大环境下,资源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信息库的建立提供了技术基础,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平台的创建提供了保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条件。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信息库。我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从宏观上来说都缺乏整体性,内容单一,“以名建库”的现象普遍,名录内容只有文字描述申报时间、申报地点、编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并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单一数据库的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来说只是流于形式,需要采集录入的不是名字与编码,更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不同方式的记录,对传统戏剧及音乐、曲艺类可以采用音频及视频动画的方式记录;而美术绘画类可以根据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色彩、构图、造型进行分析。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3D模型、动作捕捉等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完整的保存,避免其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丧失本真。与此同时,还能够保证在不动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再创新,并转化为文化产品,从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工作应当充分调动各个地区,发动民众参与,深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地域属性、文化内涵、人文情怀和时代特征,更好地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变模式,提取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本质与传承基因,以保证民族文化DNA的正确传承[5]。2.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交互平台。根据信息库资源,利用虚拟现实、三维建模等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生产过程等进行再现,逼真地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现在的文化场景,把原本枯燥无味的文本信息组合成真实的三维环境,让大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与其互动。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将故宫整体布局做成全景地图,用户可以选择点开不同院落了解其详细结构和历史背景。除此之外,还有V故宫专栏,通过三维数据可视化为主要技术手段,同时还支持PC端与移动端,高拟真度再现紫禁城的盛景,深度解析紫禁城中的建筑与藏品,随时随地通过全新的视角为大众提供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独特方式。3.利用新媒体形式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广大的群众基础,而新媒体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创造了条件。中国传统文化纪录片的高收视率及关注度证明了社会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一定兴趣,纪录片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为大众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技术、表现形式、发展过程、文化内涵,提高大众的接受意愿。除此之外,利用设计介入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有的品牌形象与视觉符号,将其转化为符合大众审美及消费特性的文化产品,从而使得非物质遗产在得到发展和保护的同时,实现产业增值。新媒体庞大的用户基数、广泛传播空间、先进的信息技术等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利的土壤,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能力,也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当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之后,人们便开始关注精神世界的满足,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展的契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交互平台的建立、设计创新的介入等,都使它以更加趣味性和日常化的形式展现给大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能是“静态”的,而是需要通过技术与文化创新,在保留其本真的同时使它更好的发挥其独有的文化价值,融入现代社会的土壤,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新扎根在大众生活中。

参考文献

[1]白宇.新媒体时代蒙古族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2]钟蕾,周鹏.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探析[J].包装工程,2015(10).

[3]朱荔丽,谢园.生活革命视阈下的传统手工艺活态发展研究[J].包装工程,2017(18).

[4]罗京艳,朱荔丽.天津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兰台世界,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