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艾滋病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1:44:59

防治艾滋病范文篇1

为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完善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增强全民共同抵御艾滋病的能力,为伊犁州经济社会发展及各族人民群众健康创造良好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艾滋病防治条列》,提出以下意见:

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自1996年1月**市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艾滋病疫情迅速蔓延,已波及到州直八县二市。自治州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成立了州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明确了部门职责,下发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中长期规划(20**--2010年)》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2010年)等相关文件。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各族群众防治知识普遍提高,行为干预覆盖面逐步扩大;实施了多项国内外艾滋病防治项目。但州直艾滋病疫情仍然居高不下,感染人数不断增多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疫情仍呈上升趋势,局部县市较为严重;二是艾滋病传播由吸毒人群向性乱人群和一般人群扩散,经性途径和母婴途径传播的比例上升;三是艾滋病流行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防治形势不容乐观。艾滋病已成为我州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积极开展防治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一项迫切的、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任务。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切实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到艾滋病流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坚决克服对艾滋病疫情视而不见、不闻不问的麻痹心理,把艾滋病防治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使艾滋病防治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二、总体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预防控制体系,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落实艾滋病防治措施,降低艾滋病发病率,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防治宣传。各县市和州直有关部门要把宣传作为艾滋病防治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按照面向群众、面向农村和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重点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艾防委)成员单位、基层政权组织、广播电视和报刊的宣传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等内容的宣传,使各族群众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要在州直各县市大力开展以“十进”为内容的宣传活动:

1.进机关--在机关内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画,通过单位会议、党团学习日等形式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

2.进农村--在每个村委会和村卫生室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和刷写宣传标语,充分发挥乡村广播站(室)的作用,利用广播、喇叭进行宣传,每个乡村广播室都要有艾滋病防治知识录音宣传资料。利用“三下乡”等载体,在节假日、巴扎日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

3.进社区--各居委会要在社区内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在居民小区开办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园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设立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栏或咨询台。

4.进学校--加大对学校校医和教师进行艾滋病防治的培训,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应加大预防艾滋病宣传力度,学校每学期至少对学生进行4个学时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发挥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小学高年级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开展艾滋病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

5.进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和咨询台,利用电子屏幕和楼宇电视进行滚动式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对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

6.进家庭--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对妇女进行艾滋病知识的教育;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对计划生育家庭和育龄夫妇开展面对面的教育;发挥妇幼保健机构的作用,对育龄妇女进行健康体检或保健时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宣传。

7.进车站--车站、航站内要利用电子屏幕进行滚动式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并设置广告牌,张贴宣传画,利用客车车载电视广播进行宣传教育。2008年县级以上候车室100%、乡村级候车室60%以上放置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8.进工矿企业--在工矿企业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和刷写宣传标语,利用企业广播、厂报、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等进行宣传教育。

9.进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对宗教人士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培训,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要有多种文字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材料,宗教人士在讲经时要有预防艾滋病和关爱艾滋病病人的内容。

10.进重点场所--各宾馆旅店和公共娱乐场所等要有供旅客阅读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材料,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受教育面达85%以上,戒毒所、劳教所、看守所收监羁押人员受教育面达100%以上。

通过“十进”活动,促进各项防治工作的开展和落实,不断提高大众的艾滋病防治意识,营造关怀和反对歧视的社会环境。

(二)抓好重点工作

1.全面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依托州直47个艾滋病初筛检测实验室为群众提供抗体免费初筛检测;为孕产妇和婚前保健人群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和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达到70%以上(**市、**县、霍城县达到90%以上)。

2.加强对采血的监督与管理。大力推进公民无偿献血,努力提高血液质量,严格血液质量检测、检定,保证临床用血安全。严格对一次性输液(输血、注射)器的流通、临床使用和使用后处理进行监督,依法打击非法制造、回收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行为。

3.扩大安全套推广使用覆盖面。州直及各县市要加大对宾馆、旅店的安全套免费发放及管理工作。宾馆旅店免费摆放安全套要达到10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配偶人群中安全套发放率达到85%以上。

4.积极开展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和推广针具交换工作,减少危害。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对符合条件的病人及时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物。加强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人的依从性教育、跟踪随访及耐药监测工作。州直和县市要安排医务人员定期深入乡村巡回检查,指导和协助基层的治疗工作。

5.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开展以关怀和生活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关爱活动,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在社区、家庭获得治疗和帮助,营造一个有利于艾滋病预防、治疗和病人生存的社会环境,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合法权益,减少社会歧视。教育部门要解决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免费上学问题;民政部门要对艾滋病致贫家庭和个人实行低保救济,将艾滋孤儿全部纳入低保;劳动保障与工商部门要对有劳动能力且有求职要求的艾滋病病人提供就业服务和优惠政策。

(三)开展创建活动。为提高艾滋病综合防治水平和加大工作的力度,州直拟将**市喀尔墩乡、**县温亚尔乡、霍城县惠远镇作为直第一批创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乡镇”的单位,积极推广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模式。其他县市要结合各自实际,在全面抓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同时,选择1-2个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或吸贩毒人员较为集中的乡镇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乡镇”的创建活动,以点带面,推动全县艾滋病防治工作。

“艾滋病防治示范乡镇”创建目标:

1.全民预防艾滋病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在常住人口达90%;流动人口达到80%以上;校内青少年达到95%以上,校外青少年达到75%以上;高危人群达95%以上。人员流量较大的汽车站等公共场所90%以上设置艾滋病防治大型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候车室放置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2.全面实施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针具交换、100%安全套推广使用。使80%以上吸毒者参加到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和针具交换活动中;在艾滋病毒感染者、病人及配偶人群中安全套发放率达到85%以上,其他高危人群达到75%以上。

3.开展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使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达到100%。

4、普通中学将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纳入到健康教育课程中,开课率达100%。

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为90%以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规范化诊断、治疗、咨询与预防保健服务。

6.扩大针对长期外出打工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安全套推广教育工作,发放率达到75%。

7.建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档案,不断提高追踪率。

8.在艾滋病病人生产自救的基础上,开展各种互助救济,使90%以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00%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得到生活救助和享受到九年义务教育。

**市、**县和霍城县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安排专人抓督查,分管领导协调成员单位负责抓落实,避免流于形式,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州艾滋病防治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艾防办)防办要形成经常性的工作机制,对各县市示范乡镇的创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年终进行考评,并将创建示范乡镇作为考核各县市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加大打击力度。公安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依法打击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对制贩的打击力度,让制贩毒者无立足之地;各县市要结合“平安县市”、“无毒社区”等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禁毒和远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人们远离、洁身自爱;要通过严打整治和禁毒专项斗争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打击和犯罪,净化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五)落实防治项目。国家、自治区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安排了相应项目和资金用于艾滋病防治。国际社会也积极参与,在资金和项目上予以支持。州卫生局、教育局、妇联、总工会、红十字会等单位均引进和实施了艾滋病防治项目,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今后各单位在艾滋病防治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主动和州艾防办联系,接受指导,协调各方力量促进项目综合效益的发挥。州艾防办要将各部门、单位实施和开展艾滋病防治项目纳入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统一规划中,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汇报、同总结、同考核,形成艾滋病防治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四、保障措施

(一)州艾防委要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及时总结通报各县市及成员单位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州艾防办要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州县两级艾防办要建立与公安、司法、卫生、财政、民政、教育、广播电视、民宗委、计划生育、红十字会、工青妇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商讨艾滋病防治工作有关问题。

(二)各县市艾防委要制定本县市的预防艾滋病工作《实施意见》,县市政府要安排、部署、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每年召开1--2次防治艾滋病专题会议,协调、解决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各项措施,保证防治专项经费的落实。

(三)各成员单位要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艾防委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协调,密切配合,结合本部门业务,把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任务与措施落到实处。各新闻媒体每年要为艾滋病防治宣传提供一定时段、一定版面的免费宣传。艾防办负责督导成员单位的工作并进行考核,

(四)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前沿阵地作用。各县市政府和艾防办要调动基层组织的积极性,明确基层组织在艾滋病防止工作中的职责,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乡(街办)、村(居委会)要切实承担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任,摸清辖区内的吸毒人员、艾滋病感染者的基本情况;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主动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好针对吸毒者的干预治疗和救助活动;组织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文化活动,树立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五)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机制。州直各县市、各部门要积极争取艾滋病项目,保证项目资金全部用于防治工作,不得截留挪用。各县市要及时足额到位项目的配套资金。州本级、各县市财政要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逐年增加。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防治艾滋病范文篇2

一、统一思想、强化认识,筑牢防治艾滋病思想长城

防治艾滋病工作从青少年抓起是一项利国利民、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央、省、市及地方各级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团县委作为****县防艾委成员单位,始终从构建“平安****”大局出发,结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防治艾滋病工作。一年来,团县委组织15个基层团委书记集中召开专题会议2次,认真学习传达了各个阶段防治艾滋病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和禁毒防艾知识,会上由主要领导专题部署工作,通过相互交流、学习,进一步统一了基层团干部防治艾滋病思想认识,增强了团干部防艾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构建防治艾滋病工作机制

为切实做好****团县委防治艾滋病工作,****团县委成立了由团县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15个基层团委书记为成员的****团县委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防治工作实行领导干部“一把手”负责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领导小组层层抓落实,一级抓一级,真正做到了各级团组织、少先队组织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时,为确保防艾工作取得实效,团县委严格对照年初签订的防治艾滋病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各基层团委防艾工作落实情况量化后纳入年终考核,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大力宣传,拓展活动,营造防治艾滋病宣传浓烈氛围

青少年既是预防和防治艾滋病的主要人群,同时也是宣传防治艾滋病知识的生力军,加大在青少年中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力度,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蔓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防治艾滋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年来,****团县委积极组织实施了7项活动,营造了防治艾滋病宣传工作浓烈氛围。

1、认真组织农村“三个一”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禁毒防艾意识,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20****年,团县委在全县7个乡镇开展了以“增强团员意识”为主题的农村“三个一”活动。“三个一”即:利用召开团员大会的契机,在广大农村团员青年中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普法宣传、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计生法规宣传以及禁毒防艾宣传教育;通过“开展一次团的活动”,组织农村团员青年开展党团知识、禁毒防艾和法律法规有奖知识竞答、趣味游戏、体育比赛、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抓好一件党建带团建工作”,以召开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为形式,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为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活动共召开团员大会11场次,参加团员青年2000多人,上团课11场,法律知识讲座11场、法律及禁毒防艾宣传文艺晚会2场,文艺节目30多个,发放宣传资料9000余份,举行展板宣传11次,播放宣传教育片4场,受教育青少年和群众达8000余人次。

2、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大农村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力度的要求,****团县委与玉溪农职校联系,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农村促和谐、防范新型、预防艾滋病”为主题,以开展禁毒防艾、形势政策和科普知识宣讲、科技支农、防范新型和防治艾滋病宣传展板、医疗服务、文艺演出、法律援助、实地调研走访等为形式,深入****县城、大街镇大庄村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活动中共发放禁毒防艾宣传画册10000余份,开展禁毒防艾知识宣讲1次,展出禁毒防艾宣传展版20块,举办文艺演出1场,直接受教育群众达10000余人次。

3、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为激发农村青年参加“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热情,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创造新业绩,从而有效减少和艾滋病对农村青年的危害,3月至5月,****团县委以“繁荣乡村文化,服务青年发展”为主题,以文艺比赛、文艺巡回演出、体育活动、科技培训等活动为形式组织开展了共青团服务新农村建设文艺晚会、玉溪周末大舞台等活动,其中宣传预防艾滋病、禁毒、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节目有10余个,参加演出的青年有130多人,参与观众达3000余人次。

4、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活动。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对及艾滋病的防范意识,3月5日,****团县委都组织公安局团委、大街镇团委、禁毒志愿者在县城明珠路设立咨询服务点,开展禁毒防艾知识展板宣传活动,进行面对面警示教育,发放禁毒防艾宣传材料共计3000余份;利用“6•26”、“10•26”、“12•1”禁毒防艾主题宣传日及各种节庆等契机,全县各基层团组织、各中小学积极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大庄中心小学开展了以“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为主题的禁毒防艾知识教育活动;12月5日,前卫镇团委在前卫集贸市场组织了禁毒防艾集中宣传;安化团委开展“珍爱生命,拒绝,建设家园”签名承诺活动;****一中团委开展“珍爱生命,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活动;****二团委组织观看《珍爱生命拒绝》预防专题教育片,学生自编自演《告别罂粟花》、编写传唱禁毒歌曲,向家长发放“请与我们同行”告家长书,让家长也接受禁毒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学生带家长,来促进整个社会禁毒防艾教育工作的开展,今年共发出致家长书800余份,收回家长回执800余份;****职中团委举行了“预防艾滋,拒绝,珍爱生命”千人签名活动;九溪中心小学、翠峰中心小学、雄关中心小学开展了禁毒防艾知识进校园活动;组织团干部在大街星云影剧院观看了电影《妈妈,请您原谅我》。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6000多份;全县各级团组织、少先队组织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优势,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进行禁毒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引导青年大众形成对和艾滋病的正确认识,筑牢心理防线,增强广大青少年、团员青年拒绝、远离艾滋的能力,消除社会歧视,营造全社会共同抵御、抗击艾滋、奉献爱心的社会氛围。

5、继续开展“小手拉大手”教育活动。让学生与家长联系起来,使家长认识到这一活动的必要性,自发与学校一起,共同努力,筑牢禁毒防艾防线。此外,结合实际、创造条件,让更多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切身感受与艾滋病的危害,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禁毒防艾的内在动力。

6、开展关怀救助活动。通过广播、网络等媒体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开展关怀救助、帮教活动、反歧视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开展禁毒防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和行为干预工作,依法维护青年中吸毒人员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合法权益,帮助其树立生活信心。

7、组织志愿者培训。为了提高****县禁毒志愿者素质、增强志愿服务能力,11月4日,团县委联合县禁毒大队、县卫生局一同举办了“****县20****年禁毒志愿者培训班”,全县72个村(社区)团总支书记在内的170名禁毒志愿者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班专题讲授了国际、国内及县内艾滋病现状及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参与范围广,效果好。

四、不足之处

1、团县委人员少,有时抽调工作人员存在困难,防艾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防治艾滋病范文篇3

一是加强媒体宣传教育,广泛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无偿献血知识、“四免一关怀”、“一办法六工程”、“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政策法规宣传,使防治艾滋病知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治艾滋病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编制适合农村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宣传材料,采取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广大妇女、青少年、少数民族群众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特别要重点加强少数民族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三是加强工作场所和校园宣传教育。

(二)大力推广和实施有效干预措施

一是积极开展针对性传播艾滋病的预防干预工作;二是要加强协调与合作,定期在羁押场所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及监测检测工作;三是落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和各项干预措施。

(三)提高艾滋病医疗服务质量,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措施,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关怀救助。

一是规范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高可及性;二是加强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三是开展艾滋病致孤儿童和孤老的救助保障工作;四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艾滋病的预防、关怀救助工作;五是加强艾滋病病人管理,建立县、乡、村网络体系,将艾滋病感染管理逐步下移到乡镇。

(四)健全艾滋病监测检测体系,完善艾滋病监测检测网络

一是完善艾滋病监测网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二是建立适宜的服务模式,开展自愿咨询检测服务;三是开展重点人群艾滋病抗体检测。

(五)加强防治艾滋病的项目合作

防治艾滋病范文篇4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艾滋病防治工作是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关系改革开放与稳定大局。为切实抓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安临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办公室主任、综合股长为成员的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部署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

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为认真领会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意义,教育和要求干部职工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有序开展此项工作,安临局充分利用每星期二、五学习日,认真学习《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列》、《××县防治艾滋病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使干部职工从思想上对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清楚的认识。从以前“艾滋病距离我们遥远”的认识转变到“艾滋病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艾滋病十分可怕”转变为“艾滋病其实并不可怕,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观念上来。从而主动的加入艾滋病防治宣传热流,以已为范,形成懂艾滋病知识、宣传艾滋病知识、预防艾滋病的联动机制。

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

一是以宣传防治艾滋病为主渠道,采取学习、黑板报等方式在干部职工中深入宣传艾滋病知识;二是建立局机关综合管理制度,坚决遏制艾滋病的传染;三是落实责任制,对照《××县2009年防治艾滋病工作责任目标》的要求,认真查找不足,力求达到工作责任目标的要求;四是加强与防艾办的联系,及时传达和开展防治艾滋病工作;五是充分利用“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由卫生局、禁毒委员会提供相关材料,分别在威远镇、永平镇等地发放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展出了艾滋病宣传图片等宣传材料,进行了有关禁毒防艾滋病防治方面的知识问答;六是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布置,积极配合参加卫生部门和防艾办组织到各乡(镇)的防治艾滋病督查、检查活动。

半年来,安监局防治艾滋病工作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防治艾滋病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由于局机关工作经费紧张而且人手不足,没有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艾滋病防治工作,导致宣传、防治等工作无法拓展进行;其次是关于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材料少,使得学习和宣传的内容不够丰富。

四、下半年防艾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对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领导,认真把此项工作贯穿到日常工作的始终;

防治艾滋病范文篇5

一、工作原则

(一)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三)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综合评估。

(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五)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加强监督。

二、目标和工作指标

(一)总目标。

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项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减少艾滋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危害。到2010年,把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50万人以内。

(二)具体目标和工作指标。

到2007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1.各省(区、市)、市(地)以及艾滋病和性病疫情严重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独立的艾滋病和性病预防控制科室,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专职工作人员。建成覆盖县级以上的国家艾滋病监测体系和筛查实验室检测网络,实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艾滋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建立分布合理的性病监测网络,为艾滋病和性病防治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在每个县(市)至少建立2-3个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开展免费艾滋病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

2.全国15-49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65%以上,流动人口达到70%以上,校内青少年达到85%以上,校外青少年达到65%以上。人员流量较大的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地铁城铁车站、港口码头、出入境口岸等公共场所70%以上设置艾滋病防治大型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候机(车、船)室60%以上放置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9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国家和省级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的宣讲覆盖90%以上的县(市)。

4.城市社区和乡镇卫生服务人员80%以上、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人员50%以上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

5.承担艾滋病检测工作的人员8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专业培训;艾滋病防治专职人员8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6.有效干预措施覆盖当地70%以上的主要高危人群和流动人口。登记在册吸毒者500人以上的县(市),建立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为40%以上符合条件的吸食阿片类(主要指海洛因)成瘾者提供药物维持治疗。开展清洁针具交换试点地区为30%以上的静脉注射吸毒者提供清洁针具。各类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到70%以上,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的比例控制在30%以下。

7.建立和实施采供血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输血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和执业资格制度,上岗人员100%实行艾滋病和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临床用血90%以上来自自愿无偿献血。性病的年发病增长率低于10%。

8.建立农村以乡村为主、城市以社区和家庭为主的,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救助的社会支持机制。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5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有治疗需求的艾滋病病人70%以上得到相应的机会性感染治疗服务。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县(市)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85%以上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艾滋病致孤儿童100%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到2010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1.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健全市级以上确证实验室网络。

2.全国15-49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5%以上,流动人口达到80%以上,校内青少年达到95%以上,校外青少年达到75%以上。人员流量较大的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地铁城铁车站、港口码头、出入境口岸等公共场所90%以上设置艾滋病防治大型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候机(车、船)室80%以上放置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100%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国家和省级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的宣讲覆盖95%以上的县(市)。

4.城市社区和乡镇卫生服务人员90%以上、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人员90%以上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

5.承担艾滋病检测工作的人员9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专业培训;艾滋病防治专职人员9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6.有效干预措施覆盖当地90%以上的主要高危人群和流动人口。登记在册吸毒者500人以上的县(市),建立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为70%以上符合条件的吸食阿片类(主要指海洛因)成瘾者提供药物维持治疗。开展清洁针具交换试点地区为50%以上的静脉注射吸毒者提供清洁针具。各类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到90%以上,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的比例控制在20%以下。

7.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阻断艾滋病经采供血传播。每个县(市)建立一个性病规范诊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示范医疗卫生机构。

8.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8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有治疗需求的艾滋病病人90%以上得到相应的机会性感染治疗服务。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县(市)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90%以上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

三、防治策略和行动措施

(一)广泛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营造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和支持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1.加强大众媒体宣传教育。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广泛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和“四免一关怀”等政策的宣传。中央、省和市级主要媒体积极刊播防治艾滋病、性病和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的公益广告,其中广播电视媒体确保按一定比例播出。各重点新闻网站要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栏目,定期更新栏目内容。

2.加强公共场所和社区宣传教育。大中城市、县(市)的主要路段、街头、广场、公园、商业区和旅游景区,要设立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的户外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地铁城铁车站、港口码头、出入境口岸及公共交通工具,要放置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宣传材料。宾馆饭店应做好相应的艾滋病防范和宣传工作。招待所和旅店登记服务台,要备有供顾客自取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材料。影剧院、青少年宫、文化馆等文化、科普场所,要按照有关规定在节目开始前播放艾滋病防治科普宣传片或公益广告,并结合日常工作每年至少开展1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乡镇、街道及居委会、村委会,要设立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宣传栏、墙报、黑板报、墙体标语等,定期更新宣传内容;每个村至少有5条艾滋病防治知识固定标语或公益广告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2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

有关部门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积极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农贸集市、节假日活动场所等群众集中的地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要编制适合农村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加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在农业科技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培训中,安排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内容。

3.加强工作场所和校园宣传教育。各级各类机关、单位要在工作场所广泛普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开展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建筑、采矿等行业和大型工程建设单位,要将艾滋病防治政策及相关知识培训纳入职工岗位培训和行业安全教育,每年至少开展1次相关知识的专题教育。有关培训机构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求职人员免费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

普通中学、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高等学校要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共青团等团体要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活动;高等学校要发挥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的作用,在校园内外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活动。

4.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广泛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要利用新婚学校、孕妇学校和产前检查、婚前咨询等,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宣传。要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被监管人员的常规教育内容。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等团体工作网络优势,在继续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活动、“中国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和“青春红丝带”行动等专项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大力推广和实施有效干预措施。

1.积极开展针对性传播艾滋病的预防干预工作,落实推广使用安全套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高危行为干预工作专业队伍,制订干预工作方案并建立干预工作信息收集和报告制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深入有关公共场所和流动人口集中场所开展深入细致的预防干预工作;利用同伴教育宣传员在社区开展刑释解教人员预防艾滋病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训;鼓励高危人群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和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要在有关公共场所以及高危人群中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在公共场所设置安全套发售装置,在流动人口集中场所增设安全套销售点,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2.提高阿片类成瘾者药物维持治疗覆盖率,扩大清洁针具交换试点。吸食阿片类问题严重的地区,要加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建设,同时开展艾滋病检测、抗病毒治疗、心理矫治和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工作,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未开设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地区,要扩大清洁针具交换试点,降低吸毒传播艾滋病的危害。

3.落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发挥三级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及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的作用,建立符合各地实际,有效、可行、便捷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服务模式。医疗卫生机构要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免费提供相关咨询和检测、产前指导、阻断、随访、营养指导等服务,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提供免费抗逆转录病毒药品;积极倡导并指导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产妇对婴儿进行人工喂养。

(三)加强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的管理。

1.坚决取缔、打击非法采供血液或原料血浆活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举报制度,开展经常性的打击非法采供血液(血浆)、组织他人出卖血液(血浆)或者制售血液制品的活动;严禁高危人群献血液(血浆)。要加强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临床使用和使用后处理的监督管理;打击非法制造、回收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行为。

2.完善血站、单采血浆站、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和血液及其制品的质量监督和控制体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血站、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规范化管理和质量监督;逐步实施血液集中检测;对所有临床用血进行艾滋病检测。要积极推进单采血浆站GMP(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工作,新开设的单采血浆站必须符合GMP标准。要继续实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总量控制,建立原料血浆采集、血液制品生产年度审核报告制度,加强对原料血浆的采集、收购和血液制品生产的监管。要加强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艾滋病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逐步建立原料血浆投料前“检疫期”制度;血液制品生产必须采取有效的病毒去除或灭活措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3.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要将科学用血纳入医师继续医学教育考核内容,建立、完善临床科学用血评价体系和监督处罚制度,严肃查处医疗卫生机构非法自采和自供临床用血。

(四)提高艾滋病医疗服务质量,全面落实艾滋病治疗措施,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的关怀救助。

1.规范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高可及性。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应按照有关要求,认真执行艾滋病诊疗技术规范、制定药品管理和治疗信息管理规范,统筹安排卫生技术人员、经费和设备资源,开展医疗服务工作;按规定对相关人员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

支持开展中医治疗艾滋病临床服务。设区的市要设立定点医院负责艾滋病医疗救治工作,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应有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负责门诊和家庭病床的医疗救治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治疗、随访、督导服药、心理支持、转诊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管理。要保证流动人口和被监管人员的治疗需求。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完善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就医管理、费用支付办法,切实保障合理医疗需求,控制费用支出。

2.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实验室检测和耐药监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对接受抗病毒治疗人员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等相关检测。要建立艾滋病病毒耐药性监测网络,开展新发感染人群耐药艾滋病病毒毒株的监测,为科学指导治疗和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制订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3.加强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积极开展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各类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病人的医疗救治政策,积极开展有效预防和治疗工作,对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适当减免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费用。

要建立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的合作机制,开展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监测,对所有已知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进行结核病筛查,提高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诊断水平,加强预防、转诊、治疗和关怀工作;对发现的结核病病人,要纳入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及时治疗。

4.开展艾滋病致孤儿童和孤老的救助安置工作。各地区要建立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未成年子女和老人登记、上报和随访制度,落实孤儿安置和免费入学的政策措施。要将生活困难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和孤老、孤儿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按规定予以救助和妥善安置。

5.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艾滋病预防、救助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发挥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个人的作用,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开展生产自救,参加艾滋病关怀护理和救助工作,并对参加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单位和人员提供培训和支持。

(五)健全艾滋病检测监测体系,完善艾滋病检测监测网络。

1.建立适宜的服务模式,开展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各地区要充分利用现有服务网络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强调自愿和保密原则,提高自愿咨询检测的可及性。要建立和完善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的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承担国家免费自愿咨询检测任务。开展艾滋病检测服务的机构,要提供检测前后咨询、相关健康教育信息和转诊服务;不具备检测条件的机构,可开展自愿咨询服务,并通过转诊服务由具备检测条件的机构提供艾滋病检测。

2.完善艾滋病监测网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低流行地区要建立高危人群综合监测网络,中、高流行地区要建立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相结合的综合监测网络,根据有关规定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对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艾滋病流行严重地区要遵循知情同意和保密的原则,根据有关规定为新婚人群和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抗体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有艾滋病检测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对手术病人、性病病人等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对应征入伍青年免费实施艾滋病抗体检测;将公共场所服务人员艾滋病抗体检测纳入从业人员常规健康检查内容,并依法告知检测结果。

3.合理规划和建设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不具备建立筛查实验室的要设立检测点,开展快速检测。艾滋病检测和筛查任务较重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建立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抗病毒治疗任务较重的县(市)应具备辅助性T淋巴细胞检测能力,逐步开展艾滋病病毒载量检测。

4.健全实验室质量控制、检测能力验证和质量考核体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对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进行配置,并建立健全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制度;健全质量控制责任制,实行分级管理和年度考核;建立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能力验证电子化回报系统。在省属检验检疫局确证中心实验室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5.建立部门间信息合作与共享机制,加强信息的整合和利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多部门间的艾滋病监测检测信息合作与共享机制,定期汇总分析艾滋病疫情监测信息,并建立监测结果制度,定期向公众公布艾滋病疫情。

(六)加强性病防治管理。

1.建立健全性病监测网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国家疾病监测点和艾滋病监测网络的分布,合理设置性病监测点,加强性病疫情监测和性病患病率等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要加强性病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开展耐药监测,指导临床用药。

2.规范性病诊疗服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性病诊疗市场整顿力度,规范性病诊疗和咨询服务。开展性病诊疗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将推广安全套作为性病门诊规范化服务内容,配合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七)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应用性研究与国际合作。

1.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提高监测、预警和干预能力;加强艾滋病检测试剂科研攻关,提高艾滋病检测技术水平。要开展艾滋病临床救治研究,总结中医诊治规律,完善艾滋病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要加快艾滋病治疗药物及艾滋病疫苗研发,力争研制出一批有效的防治药品;加快抗病毒药物剂型、固定剂量组合、新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引进。要建设艾滋病研究的技术平台和示范区,加快艾滋病防治技术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应用。要注重艾滋病预防控制战略和策略的研究,提高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效果。

2.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友好国家和相关机构的合作,拓宽国际合作渠道。要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密切与各成员国的合作,降低艾滋病防治药品价格,保证药品供给。要通过与相邻国家的双边合作,共同加强边境地区的预防干预工作。要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对外宣传,营造有利于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国际舆论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艾滋病防治规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具体的艾滋病防治目标,明确责任和任务,实施目标考核管理。各省(区、市)和疫情严重的市(地)及县级人民政府要成立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或相应的协调机构,并设立办公室,配置专职工作人员。

疫情严重的地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要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下级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每季度要向上级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报告工作情况。对领导不力、措施不当、“四免一关怀”政策不落实的,要严肃问责;对隐瞒疫情、玩忽职守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健全政策和法制保障,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和工作规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制定或完善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依法按政策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打击犯罪、等违法活动。要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临床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器官移植等医疗活动的管理规定和工作规范,严防艾滋病医源性传播。

(三)加强机构和能力建设。

各省(区、市)、市(地)、县(市)要建立艾滋病防治专业队伍和跨部门、多学科的艾滋病专家咨询组织,居委会、村委会要确定预防艾滋病专职或兼职人员,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参与防治干预工作。要努力改善边境和基层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鼓励医疗卫生人员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和各省(区、市)要组织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策略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团校的培训课程,加强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宣传、培训和教育。

各有关部门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有关政策与评价方法的培训,提高政策制定与评价水平。要在医疗卫生行业及有关行业组织开展全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对从事艾滋病性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临床医护、检测检验、采供血等方面的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专业培训,对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人员进行艾滋病自我防护培训和上岗考核;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医学院校教育的继续教育内容。要探索建立输血风险和艾滋病职业意外感染保险机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遵守标准防护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预防艾滋病医源性感染。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要求,加强对本地区、本系统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切实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加强考试考核,保证培训效果。

(四)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统筹管理和使用。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分级负担、多渠道筹资的经费投入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艾滋病防治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中央财政对经济困难地区和疫情严重地区给予适当补助。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统筹使用,发挥最大效用。

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国家对企业和个人向艾滋病防治事业的捐赠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财政部、税务总局另行制定。

防治艾滋病范文篇6

一、工作原则

(一)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三)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综合评估。

(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五)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加强监督。

二、目标和工作指标

(一)总目标:

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项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减少艾滋病对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危害。到20**年,把我区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二)具体目标和工作指标:

到20**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1.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艾滋病和性病预防控制科室,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专职工作人员。建成覆盖全区的艾滋病监测体系和筛查实验室检测网络,实现区级以上医院卫生机构艾滋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建立分布合理的性病监测网络,为艾滋病和性病防治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各区级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开展免费艾滋病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

2.全区15—49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65%以上,校外青少年达到65%以上。在人员流量较大的汉中长途汽车站、市公共汽车运输公司常年设置艾滋病防治大型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候车室必须放置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3.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9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

4.城市社区和乡镇卫生服务人员80%以上、村医5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人员50%以上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

5.承担艾滋病检测工作的人员8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专业培训;艾滋病防治专职人员8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6.区上建立美沙酮治疗门诊为吸食成瘾者提供服务。各类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到70%以上,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的比例控制在30%以下。

7.建立和实施医疗卫生机构输血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和执业资格制度,上岗人员100%实行艾滋病和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临床用血90%以上来自自愿无偿献血。性病的年发病增长率低于全省水平。

8.建立农村以乡村为主、城市以社区和家庭为主,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救助的社会支持机制。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5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有治疗需求的艾滋病病人70%以上得到相应的机会性感染治疗服务。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85%以上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艾滋病致孤儿童l00%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到20**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1.设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

2.全区15—49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5%以上。流动人口达到80%以上,校内青少年达到l00%,校外青少年达到75%以上。汉中机场、汉中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公共场所90%以上设置艾滋病防治大型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候机(车)室80%以上放置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3.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0%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

4.城市社区和乡镇卫生服务人员90%以上、村卫生室乡医7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人员90%以上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

5.承担艾滋病检测工作的人员9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专业培训;艾滋病防治专职人员9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6.有效干预措施覆盖当地90%以上的主要高危人群和流动人口。对吸食人员建立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对吸食阿片类提供药物维持治疗。各类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到90%以上,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的比例控制在20%以下。

7.临床用血**0%来自无偿献血,阻断艾滋病经采供血传播。区上建立一所性病规范诊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示范医疗卫生机构。

8.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8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有治疗需求的艾滋病病人90%以上得到相应的机会性感染治疗服务。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90%以上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

三、防治策略和行动措施

(一)广泛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营造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和支持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1.加强大众媒体宣传教育。各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广泛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和“四免一关怀”等政策的宣传。新闻媒体单位要积极刊播防治艾滋病、性病和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的公益广告。区政府有关新闻网站要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栏目,定期更新栏目内容。

2.加强公共场所和社区宣传教育。主要路段、街头、广场、公园、商业区和旅游景区,要设立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的户外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及公共交通工具,要放置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宣传材料。宾馆饭店应做好相应的的艾滋病防范和宣传工作。招待所和旅店登记服务台,要备有代顾客自取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材料。影剧院、青少年宫、文化馆等文化、科普场所,要按照有关规定在节目开始前播放艾滋病防治科普宣传片或公益广告,并结合日常工作每年至少开展1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各镇、乡、办事处及居委会、村委会要设立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宣传栏、墙报、黑板报、墙体标语等,定期更新宣传内容;每个村至少有5条艾滋病防治知识固定标语或公益广告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2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有关部门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积极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农贸集市、节假曰活动场所等群众集中的地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要编制适合农村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要在农业科技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培训中,安排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内容。

3.加强工作场所和校园宣传教育。各级各类机关、单位要在工作场所广泛普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开展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建筑、采矿等行业和大型工程建设单位,要将艾滋病防治政策及相关知识培训纳入职工岗位培训和行业安全教育,每年至少开展1次相关知识的专题教育。有关培训机构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求职人员免费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普通中学、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高等学校要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共青团等团体要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活动;高等学校要发挥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的作用,在校园内外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活动。

4.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各有关部门,各农民工相对集中的企业要认真组织实施《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广泛宣传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民政、计生部门要利用新婚学校、孕妇学校和产前检查、婚前咨询等,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宣传。商务部门要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司法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被监管人员的常规教育内容。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等团体工作网络优势,在继续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活动、“中国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和“青春红丝带”行动等专项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大力推广和实施有效干预措施。

1.积极开展针对性传播艾滋病的预防干预工作,落实推广使用安全套措施。区疾控中心要建立高危行为干预工作专业队伍,制订干预工作方案并建立干预工作信息收集和报告制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深入有关公共场所和流动人口集中场所开展深入细致的预防干预工作;利用同伴教育宣传员在社区开展刑释解教人员预防艾滋病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训;鼓励高危人群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和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要在有关公共场所以及高危人群中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宾馆、饭店、洗浴和娱乐等公共场所的经营者,要在公共场所内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2.提高阿片类成瘾者药品维持治疗覆盖率,开展清洁针具交换试点。市上设立在吸食阿片类问题严重的**区建立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艾滋病检测、抗病毒治疗、心理矫治和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工作,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开展并逐步扩大清洁针具交换试点,降低吸毒传播艾滋病的危害。

3.落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发挥三级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及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的作用,结合实际,建立有效、可行、便捷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服务模式。医疗卫生机构要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免费提供相关咨询和检测、产前指导、阻断、随访、营养指导等服务,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提供免费抗逆转录病毒药品;积极倡导并指导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产妇对婴儿进行人工喂养。

(三)加强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的管理。

1.坚决取缔、打击非法采供血液或原料血浆活动。建立举报制度,开展经常性的打击非法采供血液(血浆)、组织他人出卖血液(血浆)或者制售血液制品的活动;严禁高危人群献血液(血浆)。要加强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临床使用和使用后处理的监督管理;打击非法制造、回收一次性医疗器械的行为。

2.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区卫生局及医疗卫生机构要将科学用血纳入医师继续教育考核内容,建立、完善临床科学用血评价体系和监督处罚制度,严肃查处医疗卫生机构非法自采和自供临床用血。

(四)提高艾滋病医疗服务质量,全面落实艾滋病治疗措施,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的关怀救助。

1.规范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高可及性。区卫生局应按照有关要求,认真执行艾滋病诊疗技术规范、制定药品管理和治疗信息管理规范,统筹安排卫生技术人员、经费和设备资源,开展医疗服务工作;要设立定点医院负责艾滋病医疗救治工作,支持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服务;区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应有经过相关部门组织培训的医护人员负责门诊和家庭病床的医疗救治工作。区卫生局要加强治疗、随访、督导服务、心理支持、转诊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管理。要保证流动人口和被监管人员的治疗需求。区劳动保障、卫生部门要完善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就医管理、费用支付办法,切实保障合理医疗需求。

2.加强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积极开展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制定各类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病人的医疗救治政策,积极开展有效预防和治疗工作,对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适当减免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费用。要建立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的合作机制,开展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监测,对所有已知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进行结核病筛查,提高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诊断水平,加强预防、转诊、治疗和关怀工作;对发现的结核病病人,要纳入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及时治疗。

3.开展艾滋病致孤儿童和孤老的救助安置工作。建立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未成年子女和老人登记、上报和随访制度,落实孤儿安置和免费入学的政策措施。要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和孤老、孤儿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按规定予以救助和妥善安置。

4.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艾滋病预防、救助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发挥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个人的作用,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开展生产自救,参加艾滋病关怀护理和救助工作,并对参加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单位和人员提供培训和支持。

(五)健全艾滋病检测监测体系,完善艾滋病检测监测网络。

1.建立适宜的服务模式,开展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充分利用现有服务网络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强调自愿和保密原则,提高自愿咨询检测的可及性。要建立和完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的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承担国家免费自愿咨询检测任务。开展艾滋病检测服务的机构,要提供检测前后咨询、相关健康教育信息和转诊服务;不具备检测条件的机构,可开展自愿咨询服务,并通过转诊服务由具备检测条件的机构提供艾滋病检测。

2.完善艾滋病监测网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建立高危人群综合监测网络,建立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相结合的综合监测网络,根据有关规定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对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遵循知情同意和保密的原则,根据有关规定为新婚人群和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抗体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区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手术病人、性病病人等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对应征入伍青年免费实施艾滋病抗体检测;将公共场所服务人员艾滋病抗体检测纳入从业人员常规健康检查内容,并依法告知检测结果。

3.合理规划和建设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不具备建立筛查实验室的要设立检测点,开展快速检测。

4.健全实验室质量控制、检测能力验证和质量考核体系。按照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对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进行配置,实行二级生物实验室市级备案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制度;健全质量控制责任,实行分级管理和年度考核。

5、建立部门间信息合作与共享机制,加强信息的整合和利用。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各部门间的艾滋病监测检测信息合作与共享机制,定期汇总分析艾滋病疫情监测信息,建立监测结果制度。

(六)加强性病防治管理。

1.建立健全性病监测网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国家疾病监测点和艾滋病监测网络的分布,合理设置性病监测点,加强性病疫情监测和性病患病率等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要加强性病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开展耐药监测,指导临床用药。

2.规范性病诊疗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性病诊疗市场整顿力度,规范性病诊疗和咨询服务。开展性病诊疗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将推广安全套作为性病门诊规范化服务内容,配合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区人民政府已将艾滋病防治规划纳入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艾滋病防治目标,明确了责任和任务,实现目标考核管理。区政府成立了防治艾滋病领导机构,并设立办公室。区防治艾滋病领导机构每季度将向市级防治艾滋病领导机构报告工作情况。对领导不力、措施不当、“四免一关怀”政策不落实的,要严肃问责对隐瞒疫情、玩忽职守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健全政策和法制保障,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和工作规范。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制定或完善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依法按政策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打击犯罪、等违法活动。要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临床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器官移植等医疗活动的管理规定和工作规范,严防艾滋病医源性传播职业暴露。

(三)加强机构和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专业队伍,居委会、村委会要确定预防艾滋病专职或兼职人员,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参与防治干预工作。要努力改善基层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鼓励医疗卫生人员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

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策略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团体的培训课程,加强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宣传、培训和教育。各有关部门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有关政策与评价方法的培训,提高政策制定与评价水平。要在医疗卫生行业及有关行业组织开展全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对从事艾滋病性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临床医护、检测检验、采供血等方面的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专业培训,对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人员进行艾滋病自我防护培训和上岗考核;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医学继续教育内容。要探索建立输血风险和艾滋病职业意外感染保险机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遵守标准防护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预防艾滋病医源性感染。

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要求,加强对本辖区、本系统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切实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加强考试考核,保证培训效果。

(四)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统筹管理和使用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分级负担、多渠道筹资的经费投入机制。艾滋病防治经费列入区级财政预算;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统筹使用,发挥最大效用。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

防治艾滋病范文篇7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完善防治工作机制

为了把防治艾滋病落到实处,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与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年防治艾滋病工作责任目标书》后,及时召开了专题的防治艾滋病工作会议,完善防治艾滋病工作机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安排布置各项工作,明确职责,把目标责任细化,由局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股室具体落实,形成一级对一级,一级抓一级的层层负责制,做到领导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为工作深入持续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广泛宣传,增强防治意识

为全面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倡导全社会参与,努力消除社会歧视。一是通过专题讲座、观看宣传教育片、会议(职工会议、业务培训)和自学等形式,加强领导干部及群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学习,转变领导干部的思想、行为、态度,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是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咨询台,对前来登记婚姻的人员发放“相互关爱,共享生命”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单和小册子,累计发放2000余份。三是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利用节庆、三下乡、低保工作调查等活动,深入到基层农村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为高危人群提供咨询和指导。同时,结合每月对低保人员进行政策知识培训时,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及相关政策法规宣传6次,增强了低保人员的防护意识。通过开展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让广大群众知晓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了解传播途径,帮助大家树立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消除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

(三)履行民政工作职责,实施社会关爱救助

本着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依据国家和省、州的有关政策,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制定景洪市防治艾滋病关爱救助实施方案,确立具体的工作目标,建立艾滋病防治与救助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按照国家政策,将农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活困难家庭纳入全市农村特困人员救助范围,落实生活救助及医疗救助政策,将城镇符合低保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家庭纳入低保范围,落实生活补助及医疗补助政策;并做好艾滋孤儿、孤老的救助工作,为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提供医疗生活救助,为感染者排忧解难。全年有1户2人纳入农村低保,每月发放保障金380元。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我们还将给予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保证艾滋病患者的基本生活权益。同时对途经我市的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感染者及时给予临时生活救助,帮助其返乡。今年我局对1名经过我市的艾滋病感染者给予临时救助500元,帮助他们返回户籍地治疗。

二、高度重视对艾滋病的救助工作

艾滋病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其流行速度快、死亡率高,对经济社会的破坏性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做好艾滋病人和感染者生活救助工作,是各级民政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为做好这项工作,我局从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制定了艾滋病患者社会救助方案,明确了责任目标,保证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在生活、医疗等方面得到及时救助。

三、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形式单一,缺乏生动和感染力。

(二)流动人员多,接受宣传教育有限,流动人员中的感染者难以及时得到关怀救助。

(三)部门配合不够,须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艾滋病预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部门紧密配合的社会工程,但有些部门配合较少,缺乏工作主动性,没有发挥各自工作职责。

四、明年的工作重点

(一)继续执行落实好“四免一关怀”政策,将艾滋病感染者生活困难家庭纳入特困人员救助范围;配合做好艾滋病孤儿、孤老的救助工作。引导和促进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家庭参加自助及互助活动,解决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家庭困难救助工作。

(二)积极配合好卫生部门对新婚登记者进行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培训。

防治艾滋病范文篇8

《*市艾滋病性病防治行动纲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艾滋病因其流行迅速、高病死率和对社会、经济的巨大破坏性被作为目前全球唯一的由联合国专设机构协调控制的疾病。*国政府亦将艾滋病列入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疾病,由国务院直接领导重点加以控制。*市属艾滋病低流行地区,但随着近年来全球艾滋病的迅速传播,已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世界各国艾滋病流行态势及防治经验表明,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是一项刻不容缓、复杂而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全社会参与并实施综合治理。为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增强全社会抵御艾滋病的能力,减轻艾滋病给人民健康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在总结国内外防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市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基本情况

*市自19*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年艾滋病病毒感染报告病例分别为4、1、5、4、12、17、36例,截至目前累计报告79例,20*年较2001年增长111.8%,大多数为青壮年。根据国际通用的组分法和德尔菲法测算,*市艾滋病病毒实际感染人数已近2000人。以此为基础,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的时间法推算,到2010年*市艾滋病病毒实际感染人数有可能超过1.5万人。性病作为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促进和协同因素之一,自1982年报告首例淋病以来,截至2001年底,全市累计报告性病21753例,且发病率上升迅速,由1982年的0.01/10万到2001年的101.44/10万。由于多数性病患者就诊于私人和非法诊所,性病疫情漏报严重,根据漏报调查估算,实际患病人数是报告的5-10倍。*市艾滋病、性病的流行以

、吸毒人群、流动人口、妇女及性活跃的青少年为主,年龄构成以20、39岁的青壮年为主,占79.*%。随着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必将带来人口流动的全球化,*市将面临着艾滋病、性病加速流行的严峻局面。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成立了*市艾滋病防治协调领导组。在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与社会团体的支持下,逐步形成了一支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的防治队伍,积极开展艾滋病、性病监测,初步摸清了艾滋病、性病在*市的分布与流行状况,探索出了一些适宜的防治对策、措施和策略,组织了大量的培训、宣传教育和国际国内合作等工作。

但是,*市目前阻止艾滋病、性病流行的能力仍然不足: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一些领导对艾滋病在*市广泛流行的可能性、危害性认识不够;多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局面尚未真正形成;公众对艾滋病、性病的预防知识

普遍缺乏;政府在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方面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艾滋病、性病的干预活动、疫情监测及预防医源性感染等工作的开展和医疗保健服务能力的发挥;专业人才匮乏,大多数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尚不能提供规范的艾

滋病、性病诊疗服务。*市面临的形势是:周边一些地区艾滋病的快速增长,流行形势日趋严重;流动人口数目庞大且难于管理;、吸毒等活动在短期内难以禁绝,艾滋病、性病继续加速流行的潜在危险仍然存在,预防与控制工作亟待加强。

二、总体目标

建立由市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与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建立高效快捷的艾滋病性病监测系统,及时准确地掌握艾滋病性病在*市的流行动态;建立一套切合*市实际、行之有效的艾滋病性病干预系统;到2010

年,努力把*市HIV/AIDS的发病率、增长速度控制在国家规划的目标以下,成为全国艾滋病流行低水平的地区,为*市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工作指标

(一)政策领域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由市政府领导、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协调领导组”的职能。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会议制度和协调会议制度。20*年底成立*市艾滋病、性病防治专家咨询组,统一协调*市的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2、20*年底完成《*市艾滋病性病防治管理条例》的起草和立法工作,明确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在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中的责任以及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权利和义务。

(二)干预领域

1、普及全民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增强全体民众控制艾滋病的意识与预防措施知识。20*年市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城市达到80%、农村达到50%。

2、20*年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90%。

3、20*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与中等专业学校入学新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普及教育率达到100%;中学要把艾滋病防治知识列入健康教育课程,城市中学开课率要达到100%,农村中学开课率要达到60%。

4、从20*年底开始,市属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要每周定期刊播有关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科普知识,开展公益性广告宣传。

5、20*年全市所有戒毒所、收容所和80%的监狱、劳教等收容场所要开展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教育,教育覆盖率达到90%。

6、20*年底,全方位开展营业性娱乐场所、服务场所、人群密集场所及流动人口聚集的场所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宣传。

7、20*年,在全市二星级以上的宾馆、桑拿、大型商场、歌城、休闲、足疗按摩和美容美发等场所全面推行安全套社会营销。宣传正确使用安全套与清洁针具在预防艾滋病传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到20*年底,高危人群的安全套使用率要达到50%。

8、20*年将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纳入社区服务网络管理。

(三)监测领域

1、对全市歌厅、桑拿、美容美发、足疗按摩、休闲等高危场所的女服务生及其它具有高危行为的人群,由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季度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进行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培训。

2、20*年,*市指定一所医院作为收治艾滋病患者的专业医院。到20*年,建成一所能够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有效的隔离、规范化的诊断治疗与护理,能全面开展艾滋病病毒载量测定,免疫细胞分类计数等高水平的诊疗技术,国内领先的专业性监测诊疗机构。

3、到20*年底,在全市建立艾滋病、性病监测系统,开展各类目标人群的艾滋病、性病监测工作,准确掌握艾滋病、性病的流行动态。

4、20*年底,完成全体医疗卫生人员艾滋病、性病专业知识短期培训。2010年底,85%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能为性病病人提供规范的诊断、治疗、咨询等医疗

保健服务;75%的乡镇卫生院、50%的婚前医学检查机构能够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咨询与预防保健服务。

5、20*年底,全市所有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和疾病控制机构通过艾滋病诊断初筛实验室的评审验收,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工作。

(四)其它领域

1、血液供应: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完善血液供应体系,保证各医疗单位用到安全合格的全血和成份血。坚决杜绝医疗单位自行采供全血或成份血。亲友献血必须到市血液中心进行采集并进行正规的检测。

2、医疗机构:依法对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消毒、一次性无菌诊疗器具(输液器、注射器、阴道窥器等)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实行严格监管,坚决打击非法制造、回收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行为;加强各级各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杜绝因医源性感染造成艾滋病传播;对违法违规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3、服务行业:禁止理发店、美容院等服务行业从事有可能刺破皮肤的高危作业。

四、行动策略

(一)加强组织协调,完善管理机制

艾滋病预防控制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责任。艾滋病在*市大范围流行的潜在危险正在变成现实,市政府肩负着控制艾滋病蔓延的领导和组织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纳入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提上议事日程,将有关职责具体化,责任到人。市艾滋病、性病防治协调领导组要充分发挥其协调职能,尽快研究制定领导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会议和协调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市艾滋病、性病流行和防治情况汇报,研究相关政策,解决本纲要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协调和指导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卫生、计划、财政部门对艾滋病、性病防治负有政策和业务指导的主要职责,要负责将本纲要的实施纳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为实施本纲要提供协调、保障等支持。要动员和支持社会团体等组织、城乡社区组织(居委会、村委会)积极参与,及时、有效地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驻并单位要从大局出发,认真组织落实本纲要工作目标。

(二)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治知识

市艾滋病性病防治协调领导组成员单位必须将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教育纳入本系统的教育及职业培训计划中,结合行业特点定期组织宣传和全员学习活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完成规定的课时要求。根据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对大、中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组织师资培训,督促各学校完成国家与*市规定的艾滋病、性病教育任务。

计划生育部门应将艾滋病、性病预防和生殖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广大妇女的自*保护意识和自*保健能力。

*日报、*晚报、*电台、*电视台应将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当作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纳入工作计划,以等九部委下发的《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知识要点》为主要内容,有计划地免费刊播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科普知识和公益广告。

卫生行政部门要主动为大众传媒、社会各界开展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编制有关的宣传培训资料。

宾馆、发廊、桑拿等服务行业及歌舞厅、影剧院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和机场、车站、医院候诊室等流动人口集中场所,要负责开展经常性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三)实行综合治理,增强对高危人群的干预能力

艾滋病至今尚无有效药物治愈,也无有效疫苗预防。但针对与艾滋病传播有关的社会行为因素,采用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手段减少危险行为等措施,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要结合各自职能,探索接触各种高危人群的

方法和进行行为干预的有效做法,开展深层次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使高危人群能方便地获得预防艾滋病知识,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在坚决打击、、贩毒、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同时,政府和卫生、公安、文化等部门应实事求是地理解防治工作中治本的长期性和防病任务的紧迫性,支持和落实在高危人群中宣传共用针管注射可能引起艾滋病的危害以及在高危场所积极推行安全套社会营销工作。公安、司法部门要在戒毒所、收容教育所、劳教所、监狱等场所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依法对

上述场所人员进行性病检查治疗;要与民政部门和社区协调配合,对期满回归社会的吸毒、、人员及其家属进行法制、防病知识教育,协助解决其生活就业等实际问题。要逐步将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纳入社区管理服务网络。

(四)开展综合监测,建立高效准确的监测系统

卫生行政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实行全民无偿献血,进一步加强对采供血机构和血液制品的治理整顿,加大打击非法采供血活动的力度,切实落实对供血者、供血浆者和血液、血液制品的检测及监测措施,确保临床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加速艾滋病抗体检测实验室建设,建立高效、准确的艾滋病、性病监测系统,依法对各类人群进行艾滋病、性病疫情监测。加强质量控制,完善血清学监测系统,开展行为、社会因素和环境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危险因素和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现状和变化趋势。逐步加大高危人群和暂住人口的健康体检力度。

(五)依法强化监督,提高艾滋病、性病控制水平

卫生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性病诊疗市场,取缔非法行医,严格查处虚假广告。对具有性病诊疗能力的国有公立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开展的性病诊疗业务,要依法进行房屋、设备、人员的资质认证,合格后方可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要实行规范化管理,改善性病患者的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在规范所有医疗单位诊断、治疗等医疗服务行为的基础上,先指定一所医院收治艾滋病病人,开展匿名检测和咨询服务。同时加快艾滋病专科医院建设。对拒绝收治病人、延误诊治、造成院内感染和社会影响的行为,要依法处罚。

卫生部门应制定出各类人群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首先培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分阶段实施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艾滋病、性病基本专业知识全员培训,实行严格考核,并将此作为继续教育考评、医疗机构评审和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专业培训除相关专业知识外,还应包括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医德教育和咨询技巧等内容。

(六)禁止歧视艾滋病病人,创造良好的社会关怀氛围

凡有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工作生活的单位与社区,要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规定进行管理。全社会和家庭都应关怀照顾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完善社区医疗保健及心理咨询服务,减轻他们及家庭成员在生活、就业、就学等方面受到的歧视和压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关怀氛围。

五、保障机制

(一)组织领导

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不单纯是卫生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政府一定要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看待这一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艾滋病、性病防治的领导机构建设,加强对艾滋病、性病防治办公室工作的领导,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协调、督促、检查本纲要和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要将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对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考核,实行一票否决。要逐步组建跨部门、多学科的艾滋病专家顾问委员会,为全市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及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咨询和建议。

市艾滋病、性病防治协调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对本纲要的实施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从20*年起,市政府每年组织一次对本纲要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并召开一次遏制与防治艾滋病、性病的工作会议,通报情况,总结交流经验。

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本纲要规定的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工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组织领导本辖区内的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要根据本纲要精神,研究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和督促检查,确保本纲要目标的如期实现。

(二)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加快研究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涉及社会敏感问题的处理原则与政策,尽快制定与艾滋病、性病防治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提供法律保障。研究制定高危场所和高危行为人群干预、监测、体检及安全套社会营销等政策和措施和艾滋病、性病病人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政策,抓紧制定相关的保险制度,妥善解决输血风险和艾滋病防治人员职业意外感染风险,流动人口艾滋病、性病管理及强制性艾滋病病毒检测范围等政策。

公安、文化、司法、民政、劳动保障、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在制定涉及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的政策时,应协调卫生等行政部门,吸收合理意见。

(三)经费保证

艾滋病、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是一项关系民族兴衰存亡的社会公益事业。为搞好这项工作,

以政府投入为主,按每人每年不低于一角钱的标准设立艾滋病、性病防治专项经费,由市财政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时足额拔付有关机构,用于艾滋病、性病的政策开发和监测、防治、科研及预防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以及为艾滋病病人提供关怀和帮助等工作。今后,市财政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按财政支出的增幅速度,同比逐年追加防治经费。同时,要积极争取国际捐款和社会赞助资金,努力从整体上增强*市艾滋病、性病的预防与控制能力,控制和防止艾滋病、性病的传播和流行。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增加经费投入,设立专项经费。

六、考核评价

为保证本纲要的顺利实施,了解*市爱滋病控制效果,实施目标考核制度。

(一)考核制度与组织

1、由政府牵头、各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咨询组及有关人员组成考评组,依据考核方案,定期进行考评考核。

2、各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定期组织人员对本部门爱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自评,并将情况及时上报市政府考评组。

3、考评每年进行一次,此外,对本纲要中的工作指标,市政府将分别在20*年、2010年进行阶段考核。各部门应对承担的爱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进行经常性检查督促,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二)考核指标

1、工作任务指标:考核各单位所承担的任务是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2、社会环境及个人行为改变指标:如社会丑恶现象(吸毒、、),个人危险行为(不洁针具与无保护性交、爱滋病知识知晓率等)及其重要因素(医院消毒、血液管理、性病发病率等)的变化状况;

3、效果指标:爱滋病病毒感染数、感染率的变化状况;

4、综合评价:控制措施与效果评价,投入与效果评价,发展趋势评估。

(三)考核办法

1、根据每年考评的结果进行奖惩,促进爱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2、根据每年考评的结果,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下年度工作重点。

七、职责分工

各部门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职责如下:

(一)市计委

负责将本纲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落实市级艾滋病、性病防治、科研机构所需基本建设投资与计划。

(二)市科技局

负责将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科研项目列入省、市相关科技计划,优先发展;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普宣传和信息技术服务。协助市卫生局、市计委、市财政局等有关委局落实全市艾滋病、性病防治计划。

(三)市财政局

负责安排应由市财政承担的艾滋病、性病防治经费,保证卫生Ⅸ项目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会同有关部门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效益评估。协同市计委、市卫生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制定全市艾滋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四)市卫生局

1.会同市计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等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本纲要实施方案,协调和指导实施。

2.负责《*市艾滋病性病防治管理条例》的起草和意见征求。

3.组织艾滋病、性病疫情监测与管理,制定有关技术标准,组织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技术指导。

4.负责艾滋病、性病专业机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其他各类从事艾滋病、性病防治、科研、宣传教育及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有关科研、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5.承担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活动的协调联络任务,提供防治信息和技术服

务。

(五)市公安局

1.坚决打击、吸毒等行为。

2.配合卫生部门执行有关艾滋病、性病管理法规,取缔非法采供血活动。

3.支持和落实卫生部门在文化娱乐等高危场所设置“安全套”自动售套机,推行“安全套”社会营销,开展健康体检。

4.卫生部门协助承担对被收容教育的者及被强制戒毒人员的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并按有关规定对上述人员

进行艾滋病、性病检查与治疗。

5.负责流动人口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和健康体检的组织工作。

(六)市文化局

1.对全市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进行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培训。在审验、审批文化娱乐场所经营许可证前,要先审查卫生部门发放的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健康证和卫生许可证。

2.支持和落实卫生部门在文化娱乐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工作,开展健康体检。

(七)市司法局

1.配合卫生部门执行有关艾滋病、性病管理规范,参与有关调研及防治措施的实施。

2.对劳教人员和管教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3.协助卫生部门按有关规定对劳教人员进行艾滋病、性病检查治疗,开展艾滋病性病监测工作。

4.会同市卫生局制定艾滋病、性病防治有关法规宣传计划,承担有关法规的宣传普及任务。

(八)市教育局

1.负责在市属各类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成人中等学校、普通中学开展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并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和学生健康教育计划。

2.负责研究、制定有关青少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学政策。

(九)市民政局

1.负责因艾滋病致贫、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家庭和个人的生活救济。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

2.协助卫生部门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监测。

(十)市劳动保障局

1.负责研究制定解决城镇职工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的办法。

2.为有劳动能力且有求职要求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其实现就业。

(十一)市计生委

1.指导各级各类计划生育机构在育龄人群中开展性安全及生殖健康,防止艾滋病、性病传播的宣传教育,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

2.结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推广使用避孕套等预防艾滋病、性病措施。

3.研究、推广兼有防治性病、艾滋病作用的新型避孕技术,配合卫生部门

做好艾滋病监测与管理工作。

(十二)市规划局

负责全市有关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宣传活动公益广告牌审批工作。

(十三)市园林局

负责在公园等公共游乐场所入口处设置预防艾滋病、性病公益性广告宣传牌。

(十四)市广电局

将预防艾滋病、性病列入电台、电视台日常节目计划,定期在健康栏目中播出,每周不得少于20分钟。

(十五)*日报社集团

开辟健康专栏,每周至少刊载一次,广泛、持久地宣传艾滋病、性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报道有关防治工作情况。

(十六)市宗教局

负责安排、指导对少数民族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工作,编印符合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宣传材料。协助处理宣传工作中涉及民族关系的特殊事宜。

(十七)市工商局

1.配合公安部门打击、、吸毒、贩毒活动,加强对娱乐和服务场所经营活动的管理。

2.配合卫生部门落实有关艾滋病、性病管理规范,支持防治艾滋病、性病的宣传和公益广告工作。

(十八)市交通局

负责对本系统职工尤其是长卡司机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配合卫生部门做好艾滋病监测与管理工作。

(十九)市总工会

1.依法维护职工中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合法权益。

2.配合卫生、宣传、政法等部门做好职工防治艾滋病、性病知识普及教育。

(二十)团市委

1.依法维护青少年中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合法权益。

2.配合卫生、宣传、政法等部门做好青少年防治艾滋病、性病知识普及教育。

(二十一)市妇联

1.依法维护妇女中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合法权益。

2.配合卫生、宣传、政法等部门,做好妇女防治艾滋病、性病知识普及教育。

(二十二)市红十字会

1.协助政府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组织工作。

2.动员红十字会员和红十字会志愿工作者积极开展对青少年、妇女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工作。

(二十三)民航分局、*铁路分局、长途汽车站

防治艾滋病范文篇9

一、监测目的

1.掌握区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和流行趋势。

2.根据艾滋病性病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实施艾滋病性病的干预,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对象

者、静脉吸毒者、孕妇、人工流产者、同性恋者、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三、监测工作的网络建设

1.成立区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参照国家和市级的监测技术要求,制定区的监测技术文件;解决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等。

2.监测报告及制度

为加强我区的艾滋病性病报告网络及制度建设,规范辖区性病门诊,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病例报告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性病门诊病例的登记与报告制度、匿名报告制度、性病专用登记本的建立和性病报告卡的发放制度、疫情自查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性病资料的保密制度、门诊和实验室衔接制度、转诊制度等。

3.加强实验室建设

在年内建成市五医院、闵中心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对开设性病门诊的一级医院,要求开展淋球菌培养检验项目。每年由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医院实验室试剂来源进行检查。

4.人员培训

对区内所有医疗单位开展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培训,重点掌握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各种法律法规、国家最新诊疗技术,经考试合格上岗。

5.加强协作

艾滋病行为监测要取得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才能有助于调查者接近监测的目标人群和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1)公安局、司法局、计生委、人口办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配合区卫生部门组织高危人群的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2)各镇、街道落实相关人员,开展对辖区内高危人群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各项健康教育,配合区卫生部门进行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四、监测内容与方法

1.病例报告

凡在我区内开展性病艾滋病诊疗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在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中诊断的性病病例、艾滋病病例,包括在本地患病的外来流动人口,均须填写“性病报告卡”,并将传报卡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总发病率、不同病种的发病率、构成比及流行特点,与历年同期比较。

2.开展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筛查

区妇幼所提供婚前体检者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医疗单位提供产前体检者、人工流产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公安局提供收容、劳教、戒毒等机构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人口计生委提供计划生育或生殖健康门诊中艾滋病性病数据。

3.行为监测

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行为监测方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人员落实方案的实施。行为监测对象主要有以下二类:

(1)高危人群:静脉注射者、暗娼、嫖客、性病患者。

(2)重点人群: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五、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反馈

每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监测资料分析,报区卫生局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

六、监测资料档案的管理

各医疗机构对《性病报告卡》、《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告、工作总结等材料,要装订成册,分类保存和管理,有专人负责。《性病报告卡》要求保存5年。《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告、《艾滋病性病监测资料年度汇编》等要求长期保存。

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方案

为了及时掌握艾滋病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流行趋势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实施方案年-年)》文件精神和国家区域监测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

1.掌握区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和流行趋势。

2.根据艾滋病性病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实施艾滋病性病的干预,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对象

者、静脉吸毒者、孕妇、人工流产者、同性恋者、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三、监测工作的网络建设

1.成立区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参照国家和市级的监测技术要求,制定区的监测技术文件;解决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等。

2.监测报告及制度

为加强我区的艾滋病性病报告网络及制度建设,规范辖区性病门诊,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病例报告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性病门诊病例的登记与报告制度、匿名报告制度、性病专用登记本的建立和性病报告卡的发放制度、疫情自查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性病资料的保密制度、门诊和实验室衔接制度、转诊制度等。

3.加强实验室建设

在年内建成市五医院、闵中心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对开设性病门诊的一级医院,要求开展淋球菌培养检验项目。每年由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医院实验室试剂来源进行检查。

4.人员培训

对区内所有医疗单位开展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培训,重点掌握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各种法律法规、国家最新诊疗技术,经考试合格上岗。

5.加强协作

艾滋病行为监测要取得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才能有助于调查者接近监测的目标人群和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1)公安局、司法局、计生委、人口办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配合区卫生部门组织高危人群的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2)各镇、街道落实相关人员,开展对辖区内高危人群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各项健康教育,配合区卫生部门进行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四、监测内容与方法

1.病例报告

凡在我区内开展性病艾滋病诊疗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在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中诊断的性病病例、艾滋病病例,包括在本地患病的外来流动人口,均须填写“性病报告卡”,并将传报卡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总发病率、不同病种的发病率、构成比及流行特点,与历年同期比较。

2.开展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筛查

区妇幼所提供婚前体检者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医疗单位提供产前体检者、人工流产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公安局提供收容、劳教、戒毒等机构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人口计生委提供计划生育或生殖健康门诊中艾滋病性病数据。

3.行为监测

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行为监测方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人员落实方案的实施。行为监测对象主要有以下二类:

(1)高危人群:静脉注射者、暗娼、嫖客、性病患者。

(2)重点人群: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五、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反馈

每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监测资料分析,报区卫生局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

防治艾滋病范文篇10

一、目标

在全县范围内,广泛、深入和持久地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艾滋病综合防治有机结合,从整体上提高广大育龄群众特别是育龄妇女的健康水平。

二、宣传教育活动的时间、范围

时间:20*年7月至20*年6月,为期1年。

范围:*县范围内的育龄群众(包括流入到我县的流动人口),重点是15岁至49岁的育龄妇女。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证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行动,要广泛宣传发动,相互配合,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局面,真正面向群众,深入乡村,服务上门,方便群众。为确保预防艾滋病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县人口计生委决定成立艾滋病综合防治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县人口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夏明海同志任组长,工委主任、宣教股长蒋蓉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指导、督导、检查全县人口计生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宣传教育活动。

(二)强化宣传措施,扩大宣传教育工作覆盖面。

在全县范围内,各地要充分发挥和利用人口计生系统服务网络和信息网络优势,广泛开展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一是采取举办街头宣传、进村入户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面对面”地开展对广大育龄人群(流动人口)特别是已婚育龄人群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教育。二是充分利用生育文化载体,营造氛围。各乡镇至少办3期以上黑板报,书写十幅以上标语。在生育文化中心、生育文化大院、计生中心户组织群众学习相关知识、举办讲座、知识竞赛等,增强宣传教育的感染力。三是各乡镇计生服务站要将计生服务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帮助和引导育龄人群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殖健康保健水平。四是充分发挥基层协会组织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培训理事、会员小组长和会员骨干业务知识,在协会会员中广泛开展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途径和方法,通过广大会员将这些知识传播给家人、邻里和朋友。

(三)强化部门配合,形成强大的宣传教育合力。

一是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利用“青春期”教育平台,在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和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避免不健康性行为,减少由于无知和随意的性行为而造成的危害。宣传的危害、教育青年远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二是与文化、公安、工商、卫生等相关部门配合,进行公众聚集场所的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及干预措施的宣传教育。配合相关部门对公众聚集场所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培训。在公众聚集场所醒目的地方张贴宣传画,在方便顾客自取的地方放置宣传材料。三是与妇联合作,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对广大育龄妇女特别是年轻女性和具有高危行为的妇女进行宣传教育,并配合相应的干预措施。四是加强同卫生医疗部门的配合,县、乡镇计生服务站结合生殖健康教育,制作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栏,设置生殖健康咨询台,发放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资料及健康教育处方,对群众进行面对面、零距离宣传,设立安全套免费发放点,让广大育龄群众得到贴心的艾滋病防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