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实践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0:49:18

法律实践

法律实践范文篇1

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群众,有幸参加了大学法学院组织的法律乡村行”社会实践活动。目的进行普法宣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以期用我所学的知识。为他答疑解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次社会实践的实践地是崇左市绥县。具体的活进行当中,小组成员选择了绥县城以及岜盆乡和渠离镇等几个有代表的乡镇进行普法宣传和社会调查。

(一)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首先,就法律的实用性这一点来说,我所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在绥县城发普法传单时,我们分发的是婚姻法和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群众大多乐意接受新的知识并为亲戚朋友传递法律知识。但我们同样面临着不解和拒绝,深层次的原因是法律在他们心目中缺乏合理的实用性。例如,就婚姻法来说,有的群众认为自己已经结婚惑离婚就用不上婚姻法了,更有甚者认为只有离婚才用得上婚姻法,因此他们抵触我们的普法宣传。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法律宣传对农民群众是不到位的,至少是缺乏实用性的,以至他们不能真正了解法律的精神实质。就如上所说的婚姻法问题,很多农民群众或许就不了解家庭暴力,不赡养父母,不抚养子女等行为是违法行为,从而导致家庭矛盾,威胁社会和谐的细胞。这种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实用性宣传的缺失惑缺乏,无疑是农村普法过程中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其次,是关于法律宣传方面的问题。黄赌毒一直是我国打击的重点,但我们在渠离镇的集市上却很容易的发现很多农民群众显然沉迷于的现象,而且没有任何人加以阻止或取缔。这不由得让我们产生疑虑和忧患,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是不争的事实,但精神文明的滞后和法律意识的淡薄,无疑将衍生一系列农村问题,进而影响农村地区的稳定。同样的情况我们在绥县城也曾遇到过,一对夫妇向我们咨询离婚的财产分割方面的问题。言语中透露,夫妇俩本是令人羡慕的一对,可惜却因导致感情破裂,最终走向婚姻的失败。试想如果农村法律宣传及时、到位,这种情况又如何会屡屡出现。

第三,是农民群众在看待法律的态度方面的问题。农村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特殊的地理和人文条件下,孕育出了一套自己的潜规则。淳朴热情却又相对缺乏知识的农民群众一旦相信某些人或事对他们有利或值得去干,他们便会给以衷心的支持和拥戴。相反他们便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并且在农民群众中扩散开来。这也许就是农村地区老大难问题难以解决的症结所在吧!在岜盆乡,我们遇到一位前来咨询的老大爷,向我们咨询土地纠纷问题。看得出老大爷很无奈也很无助。老大爷似乎并不满意我们给他解释的法理知识,摇着头说这就是中国社会的弊病所在,认为这应该就是官官相互的结果。在他看来自己翻阅了各种法律条文之后,法院的不予立案理由纯属无稽之谈。看着老人家无助的眼神,听着他对时效的问题的不解和追问,我们隐隐意识到老大爷对法律的信心几乎已经丧失。交流的互动中,他曾多次提到希望我们能帮他联系媒体曝光,或者帮他联系一下去高院上访的事宜。从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农民群众最初都是很愿意相信法律,依靠法律的。之所以最后放弃使用法律或是另辟蹊径,是因为缺乏对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律常识和法律途径应有的了解和掌握。最终导致了维权的积极性受挫,进而产生对法律的偏见。在农村潜规则催化下扩散开来,又往往是百害而无一利,积重难返。

第四,是千百年来农民群众的很多固有观念与法制精神相悖。在绥的几个乡镇中我都有做这样一个调查,即女儿在亲生父母家是否有财产继承权的问题。在接受调查的中老年农民群众中,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女儿出嫁以后在娘家就不能再继承遗产,除非家里没有儿子或者女儿在家招上门女婿才行。而只有少数中青年农民群众认为女儿也应当有继承遗产的权利。产生这样一种现象的原因无疑是缘于千百年来农村地区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

以上是我在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普遍问题,这也许只是三农问题中冰山的一隅。但却是普法过程中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解决好农民群众的普法问题,是现代法制建设进程中的重大任务,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

所以我们要对症下药,探寻普法的新思路,以达到在农村地区普法中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所思与所想

首先,要明确的是农村普法的原则,即为人民服务原则。坚持讲求实际,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切实广泛地开展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同时也要强化服务观念,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使农村普法活动成为弘扬法治理念,惠及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从而真正使老百姓知法、懂法、用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相信法律,相信可以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法律武器。让法律真正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

其次,要进一步地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继续开展依法治乡(镇),依法治村活动,及时有效地依法解决农村老大难等热点难点问题,让农民切身体验到法制的实际效果。从而使农村地区的各项事业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能够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进一步激励农民群众沿着法制建设的路线走下去,并积极参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稳步、健康发展。这样有助于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建立普法工作的长效机制。

再次,要积极探寻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新思路,为农村地区普法行动开创新的局面。一,要从改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观念着手,使农民群众愿意接受,乐于接受法律知识。在实际宣传过程中应采取农民群众最喜闻乐见、最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紧紧地贴近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思维习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尽量使他们在寓教于乐中提高法制观念。二,要抓住普法的时机,针对不同的方式手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宣传法制应当避开农忙时节,并充分利用乡村市集或农民群众返乡赋闲这段时间进行。只有做到合理安排,才能真正有效做到从群众需要出发,服务农民,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农村法制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后,要丰富农村普法教育的内容,开创更为有效的教育形式及载体。在这一方面必须健全政府的服务职能,尽快将普法宣传纳入其公共服务职能当中去。同时也要将普法教育的内容与农村地区的最突出问题相联系相结合,例如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土地承认承包纠纷以及婚姻家庭法律方面的问题。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编写适合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法制宣传资料,向这些地区免费发放。也可以充分利用市县等区域性的电视台、广播站等载体普及法制信息和基本的法律知识。同时也可以组织专业文艺团体和普法志愿者深入农村地区进行汇报演出,在进一步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导向性的基础上,使得农村地区形成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当然也应当鼓励农民群众或是民间自觉自发的宣传活动,毕竟他们是最了解农村地区的一份子。但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这个道理。要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改善他们的法制观念就必须要有这样一个内因在起作用。在这样一个环节上,我们可以寻求的办法有两条。一是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即靠农村地区的企业就地转移劳动力或是向发达的城市地区输送。二是提高农民群众的劳动技能,为农民群众勤劳致富寻找新的出路。这就要求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农村行政或自治组织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有了这么两个手段,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再配合前三点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那么我国农村地区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水平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未来的展望

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但我坚信在三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农村地区物质上是普遍落后的精神文化水平也相对落后。只要我能切实转变思维多真抓实干,那么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不在梦。而农村地区的法制建设也将蒸蒸日上迈上一个新台阶,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精神也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发现农村地区法制宣传面对着许多的困难,社会实践的日子里。必须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做好“持久战”准备。

法律实践范文篇2

一、课堂学习

在进入诊所学习之前就听往届的师兄师姐说过,法律诊所教育是从美国引进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但是百闻不如一见,第一次走进教室确实让我耳目一新。桌子围成圆形,老师和同学坐在一起,让大家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和学习。接下来就是老师的授课方式,以往的法学授课难以摆脱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很少展开讨论,法律思维的培养完全建立在已知案件或虚拟想象的基础上。考试中更多的是对记忆而不是对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的测试,这很难培养学生思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诊所学习,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说,而老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一下指导。通过办理真实案件、参与案件的全部过程和细节,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判断力、职业责任心,并深刻理解法律和律师的社会角色。

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还包括寓教于乐的游戏教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张老师在讲证据方法时做的游戏。30个人分成两组分别传一句相同的话,最后的一位同学把自己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就是在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游戏过程中,我们却出现了很多笑话和问题。首先是老师给的话都很长,你要在听到一个同学说完后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准确的语言转述给下一个同学。然而传到最后一位同学那里总是出现五花八门的答案。从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里,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传来证据和原始证据的证明力及距离的远近对证据证明力的影响。这种方式比起我们在传统的课堂上去记忆传来证据和原始证据的特征、概念一类枯燥的东西更有助于理解和在司法实践中准确的适用。

在诊所的课堂上还有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那就是大脑风暴。每节课我们都会有一个主题,大家分成小组围绕主题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同学自由进行发言。诊所课堂上同学们的发言既轻松又活泼,就连我这样一向不喜欢在课堂上发言的人也被那种课堂气氛所感染了,也是踊跃发言。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进行争论,可以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即使是这样大家同样会感到很开心,因为在讨论中会发现自己的观点存在的问题及学习其他同学在分析问题方面的优点,也就是老师们经常说的“学习在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传统的法学教育诸种理论的熏陶,但诊所教育更多的注重操作层面的东西,正好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我们的学习内容包括文书写作、法律职业道德,就连接待当事人也在我们的演练范围内。诊所老师的和善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的融洽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所以说诊所的每次课我必定去,从来不会缺课。

二、课外活动

在生动活泼的课堂内容之余,法律诊所还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诊所值班,与当事人一同去取证、了解案件情况,参加12.4普法活动。

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法律实践的过程中,是法律诊所课程的核心所在。为了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诊所将学生进行分组,每周一到周五在法律诊所值班室值班。主要负责接听求助人的电话,接待当事人,“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处方”,对求助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及时为求助人提供法律帮助。这个学期诊所接听的电话有来自省内的也有来自省外的,涉及的内容包括婚姻、家庭、合同纠纷等民事案件,也有部分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

起初的我们真的招架不住,因为来访人大都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经常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把接待的同学当成了倾诉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接待的同学总是不能掌握谈话的主动权,轻易地陷入了与来访者的语言漩涡,而不能有效地从对方的话语中迅速摘取有效的法律信息,不能分辨哪些是客观现实哪些是当事人的主观臆断。在之后的这所学习中,我们逐渐学会了引导当事人叙述有效的法律信息以及和当事人谈话的技巧。

在接待当事人的过程中,诊所老师起了导航的重要作用。诊所的老师有着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他们并不是简单的把答案告诉我们,而是以向我们提问的方式来指引我们如何在案件中检索信息。老师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吧。

12.4普法宣传日,我们和西安市莲湖区某街道办事处合作进行了一次普法宣传活动。给群众介绍了一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法律问题,告诉他们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这个过程中同样充满了曲折,虽说同学们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基本上覆盖了各个部门法,但是在实际案件中涉及大量的相关专业领域的问题,这就给我们解决案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许多专业术语概念的理解,专业领域的规范及法律对其的规制都不是任何一个法典可以精确解决的。我们给当事人留了电话,回到学校以后,我们在资料里寻觅,查找相关特别法的规定及相关领域的书籍,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媒介来获取信息。通过这件事,也使我们看到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法律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东西,而是要运用到实践中并发挥作用的东西。因此这种实践活动会让我们发现许多问题,在以后学习中,我们应多了解与法律密切相关的一些领域的信息,丰富自我。

三、小组合作

法律实践范文篇3

*区是*市的中心城区,正如她名称中所蕴含的“天天安宁”之意一样,这里已经连续四年蝉联省社会治安安全区。20*年7月,该区妇联组织推动成立全省首家“妇女儿童法律保障学校”,此举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当年被列入“*市依法治市为民办事十件实事".总结两年的工作经验,妇女儿童法律保障学校的最大创新,在于一改相对分散的维权体系,走出了一条集约化的妇儿维权之路。

第一,强化整体联动,集聚维权资源。妇女儿童法律保障学校由*区妇联、区法院、茶山街道联办,开创了党委政府、司法机关、群团组织、社会力量联合维权的新格局。学校成员由来自妇联、街道、法院、司法局、派出所、社区等各个方面的领导和专家组成,并延伸设立了6个片区法律保障分校。学校主要开展法制教育、法律咨询、司法救助、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心理疏导、扶贫济困、打击违法犯罪等各项工作,这些维权资源在同一个学校的集聚、整合与联动,为辖区妇女儿童搭建起了一个强有力的维权平台,极大地提升了*妇联组织维权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突出法制教育,集中维权理念。作为一家学校,妇女儿童法律保障学校始终突出法制教育主题,两年来结合“五五”普法工作,开展各类培训、讲座50场次,受教育人数超过2000人次(其中妇女1200人次,儿童800人次)。法制教育针对部分妇女维权方式不理性、不科学的实际,将《妇女权益保障法》列为必修课程;针对外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增长趋势和少年儿童应对危机能力薄弱的实际,我们开展座谈、讲座、参观学习、防火防灾防劫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在学习中广大妇女儿童强化了法律意识、提高了法律素质,在维权的理念上更多地关注法律途径,在维权的方式上表现得更加理性和谐,例如辖区朝阳三村金某的母子矛盾、丽华南村再婚夫妻矛盾等多起纠纷都在学校的调解中妥善平和地得以解决。可以说通过学习,妇女的维权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青少年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切实改善。同时,学校积极投身社区矫正工作,与法院少年庭、街道司法所、社区等共同配合,对未成年矫正对象开展结对帮教工作,确保社区矫正对象情况达到“三清两明”:即,生活状况、思想状况、行为习惯清楚,考核情况明确,活动范围明确,5名矫正对象无一例重新犯罪。

第三,实施六大行动,集合维权实践。为了达到“做出实实在在的事情,培养实实在在的事例,建立实实在在的机制,推广实实在在的经验”这一目标,区妇联在推进妇女儿童法律保障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不务虚功,但求实效,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实施了“维权办实事六大行动”,在大维权中取得了大成效。学校实施了网络拓展行动、专群结合调研行动、互动教学学习行动、诉调对接维权行动、平安和谐家庭行动、假期法制实践行动,着力解决了法制教育软硬件建设、妇女儿童违法犯罪的情况掌控、妇女儿童应对外来侵害能力培养、反对家庭暴力、平安家庭创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警示教育等一系列课题。六大行动中派生出了社区与行政村结对共建、贫困对象工作信息档案、以案释法巡回宣传、法院诉调对接工作站,法院巡回审理点等多项工作载体,丰富了活动形式,提高了活动成效,建立了卓有成效的综合维权机制。

第四,注重改善民生,集成维权成果。妇女儿童法律保障学校始终把学校发展放到“两个率先”目标中去谋划,把维权的成果放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去考量,坚持以力所能及的工作让妇女儿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学校对地区上23个生活困难而又不够低保条件的对象开展结对帮困,对12多名贫困学生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为贫困群体募集善款6800多元,经常性地组织走访慰问活动,尽己所能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妇女儿童的心中。学校工作的成效不仅体现在思想领域,也体现在生活领域;不仅突出了源头治理,还突出了后续保障;不仅实现了对妇女儿童的保护与引导,更实现了对妇女儿童的关心与呵护,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结合。

法律实践范文篇4

*的实习是由中南大学法学院和岳麓区人民法院共同安排的。通过实习,*在*的专业领域获得了实际的工作经验,巩固并检验了自己几年来本科学习的知识水平。实习期间,*了解了大量庭审案件从立案到结案的全过程,在一些案件的立案过程中*还担任了具体的案卷整理工作,并且对部分参与案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此期间,*进一步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对立案的程序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注意在此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理论与实习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习结束时,*的工作得到了实习单位充分的肯定和较高的评价。

实习期间*主要对以下案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参加了一些案件立案审判的过程,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

一:73户居民诉市规划局侵犯其采光权、阳光权、通风权案

1:案件由来

73个原告认为市规划局规划的“亚大数码港”从占地面积到与居民住房间距都严重违反了*强制性国家标准,违反〈〈*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的具体技术规定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并且其通道与防火安全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在多次请求政府协调未果后,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行政许可,赔偿用户损失。

2:案件主要辩论焦点

被告*市规划管理认为“亚大数码港”规划许可的审查核发经过了严格的规划谁广泛征求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并严格遵照规定的程序核发的,亚大数码港与其北侧的居民所住建筑的间距符合被告所提的GB50180-93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对原告的合法权益并不构成损害。而且,规划管理局提供了相关证据证明“亚大数码港”不适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3:原判结果

合议庭经过多次合议讨论,做出判决:判定规划许可,驳回诉讼请求。

本案是一个行政案件,通俗点就是民告官。通过对本案的审理,*认为在现阶段中国的行政诉讼原先要胜诉很难。如果有民告官的行政案件原告胜诉了,媒体都会以大力度报道,以此为典范。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一个法治的社会不应当存在这样的现象。如果行政机关的具体行为违法了,它就应该承担相关责任。中国的行政诉讼之所以原告难以胜诉,主要还是司法与行政还没有完全区别开来,相互制约,相互牵扯。权比法大,政策高于法律。所以才会有这种状况的出现。在本案中,*觉得法院或多或少受到行政的影响:法院虽为司法机关,可其办公建筑用地、宿舍用地都得经规划局批准。

二:几起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

这是*第一次看见简易程序在审理案件中的具体运用。这些案件案情清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争议不大,岳麓区法院也属基层法院,符合简易程序的条件。在整个审理过程中,审理时限很短,而且感觉开庭审理只是走下过场,法官对于此案如何判早有结论。

通过这几起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案的审理,*看到虽然审理时限很短,必备的程序却很完备的,法院在这方面控制得很好。但是,另一方面了*认为法院在庭审制度方面还是存在一些缺陷的,而且审理的环境还可以改进。

三:一收废品公民诉*市公安局岳麓区分局行政不作为案

本案案件由来:2002年,本案的原告在清理从中南大学收购到的废品时被废品中掺杂的雷管炸掉右手掌,且右腿、右胸均因此雷管受伤,经签定为四级残疾。事发报案后他将余下雷管交给被告*市公安局岳麓区分局,要求其查出该雷管出处,而被告称无法查出雷管出处。原告遂向法院提出诉讼,诉讼请求为要求被告给予原告一个关于雷管出处的明确的书面结论。

因本案尚未审结,故无法得知法院将会如何宣判。在此案中,通过了对此案原告教育背景、文化水平的了解,*感想颇多:表面看,原告是一个以收废品为生,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但他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这说明*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地加强,法治的思想已经逐渐深入人心。然而从深层次来看: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原告的文化水平不高,使得他不能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不知道委托人,不知道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呈给合议庭,他甚至不知道公安局的行为在法律上叫“行政不作为”;另一方面,公安分局的行为明显已经构成行政不作为,因为保卫地方公共安全是公安系统的最基本行政职能,对于雷管这类严重危害到公民人身安全的危险物品,原告即使不提出请求,被告也应本着尽职尽责的态度查明其来源,消除安全隐患。由此案*看到了*国普法工作的任重而道远,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在十六大报告政府职能中强调服务功能的重要性。

四:一起重婚案

本案中被告在已经结婚的情况下,通过欺诈骗婚与另一女性结婚。原告自诉其重婚。通过此案不由得联想起新实行的《婚姻登记条例》。新《婚姻登记条例》在简化婚姻登记程序,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婚姻的风险,一系列的问题也将随之而来。政府和个人谁该承担婚姻风险?个人在婚姻风险中如何自*保护?政府又如何加强管理降低婚姻风险?*想,这些问题应该是新条例所做的改革出台后,作为法律工作者和行政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法律实践范文篇5

关键词:法律;道德;司法实践

一、案情介绍

(一)埃尔默案。埃尔默知道他的祖父在现有的遗嘱中给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但是由于最近他的祖父准备再婚,他害怕这位老人会因为再婚而改变遗嘱。为了防止老人改变遗嘱使得他失去大笔遗产,埃尔默将其祖父杀害。一审法院判决埃尔默监禁,但是并未剥夺他继承遗产的权利。上诉中,法官在对埃尔默是否应该继承遗产产生分歧,形成了以格雷法官和厄尔法官为代表的两种不同观点,最终埃尔默被剥夺了继承权。(二)泸州遗产案。黄某在婚内与张某同居,张某在他去世后手执其于2001年4月立下并经公证的遗嘱向黄某之妻蒋某要求继承遗产,蒋某拒绝后张某起诉至法院。法院一审认为,黄某之遗嘱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应当认定为无效,原告张某不能获得黄某之遗产。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驳回了张某的诉讼请求。

二、两案的不同之处

(一)适用法律原则标准不同。在埃尔默案中,当时美国纽约州的法律并未就杀死被继承人的继承人能否继承遗产进行规定,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法官对于有关继承的法律条文进行了解释,并且两位法官所运用的解释方法也不尽相同。格雷法官按照文义解释和体系解释的方法,得出不应剥夺埃尔默继承权的结论。厄尔法官则依据立法者的意图即主观解释的方法解释法条,总结出人们不能从其错误行为中获利的原则,得出应当剥夺埃尔默继承权的结论。在这个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是使用法律原则作为判案依据,但是得出这一原则的过程是法官依据法律规则本身并运用各种解释方法,并在穷尽法律规则也不能找出判案依据时,可以依据法律原则进行判案。在泸州遗产案中,法院在有具体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排除了继承法的适用,而是适用了《民法通则》第七条公序良俗原则以及《婚姻法》关于配偶间忠实义务的规定,判决张某不得继承遗产。法院在适用法律原则判案时并未穷尽法律规则的适用,依据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和具备更强的理由这两个标准适用了法律原则。[1](二)合理性不同。埃尔默案中我们需要评价的是杀人行为,杀人行为严重违背社会公德,法律对于杀人行为是无法容忍的必须进行调整。加之本案发生在1882年,当时法律与道德的分离还不完善,我们可以理解并认同法官在当时情况下依据人们不能从其错误行为中获利这一原则判案。我们再看泸州遗产案,在本案中必须考虑的就是“同居”和“杀人”在道德评价上是否存在差别。作为一个正常的理性的人,对于“杀人”的道德谴责程度明显高于“同居”,即“杀人”行为与“同居”相比显然更加恶劣。[2]既然已经确定“杀人”和“同居”的道德评价存在差别,那么应当认识到,法律对于“同居”这一行为是可以容忍的,这一行为必须谴责但并不是在法律上进行谴责而是一种道德谴责,法院不应该为了批评一个道德问题而越过已有的法律规则去适用法律原则判案。(三)对法律与道德伦理关系认识不同。埃尔默案中法官在法律规则穷尽的情况下适用了法律原则,本身就将法律与道德放在了一个相同的位置上,只是由于法律没有规定才适用了与道德有关的法律原则。泸州遗产案中法院在法律规则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所谓“个案正义”直接适用了法律原则,其实隐含着一种道德高于法律的思维,这显然与现代法理学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不同。埃尔默案中,尽管两位法官观点截然相反,但是他们都是立足于对案件本身和法律所蕴含的法理进行分析,以法理入手总结出一条合乎伦理的法律原则,即先法理后伦理思维。泸州遗产案中,法院用法律谴责了一个本应由道德谴责的问题,更加侧重于伦理,体现我国几千年来一种传统的儒家思维,对于法理的考虑则比较忽视。法院谴责婚内同居,并以此入手寻找法律中能够支撑此种观点的条文,最终以公序良俗原则和婚姻法中有关配偶间忠实义务的条款等为判案依据,排除了保护张某权利的继承法的适用。这无疑是一种先考虑伦理,将法律设定为支撑伦理的支柱的行为,显然也并不符合现代法治的要求。

三、结语

经过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这两个案子在法律与道德的结合有着本质的区别。泸州遗产案表面看来将道德与法律很好的融合起来,可是内里却是法律的道德化,在司法实践中直接适用了道德。埃尔默案真正将法律与道德结合,法官在司法实践中首先适用法律,在法律没有具体条文的情况下,运用法律解释方法,以立法者意图入手并从道德角度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埃尔默不能继承遗产的判决。这种方式并非简单的1加1将法律与道德直接叠加,而是在法律作为大背景的情况下,综合运用道德,法律与道德并不是同等地位。[3]笔者觉得在司法实践中,埃尔默式的法律与道德结合方式更为妥帖,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叶深.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质的差别?[J].法学家,2009(05):120-133,159-160.

[2]刘佳瑶.浅谈法律原则的适用———以泸州遗产案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5(03):66-67.

法律实践范文篇6

一、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联动的必要性和价值功能

(一)法治的发展和完善的要求。高品质、同质化法律职业群体的存在是现代社会实现法治治理的基本前提。它在社会分工方面顺应了现代法治专业化的要求,顺应了实现法制统一和司法公正的需要,表现了不同法律职业之间所具有的共性,为高水平的法治提供了重要的标识。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开放以来,国家的法治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对建国三十年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提出,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期间包含了丰富复杂的认识和实践的转变。如果我们从法治的角度作宏观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到其中发生的从立法到实施,从注重制度规范的完备到关注组织构造和人员素质的重心转移。“法治是一项使人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实行法治,首先意味着构造系统完好的法律体系,同时更要求将系统的法律要求通过品质良好的组织和人员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付诸实现〔2〕。”(二)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关系的必然性要求。我们深知,法律制度、法律内容、法律技术的发展往往依赖于一大批法律专家以及更多的受过法律教育的社会成员的研究和推动,从这个角度看,法学教育、法学研究的发展对于法律文明的发展进步有着异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法律的文明进步同时还取决于诸多的社会因素。东西方法律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推动法律文明的动力是现实的社会生活,是法律实践,是社会现实的法律经验。在法律实践、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几个攸关法律进步的重要环节中,法学教育处于核心的基础性的地位。法学教育不仅承担着法律人才培养的任务,同时还一定程度上肩负法学研究的使命和责任。法学研究承担着法律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其中包括法学理论的论证、法律框架的设计、具体规范的拟定、法律实施的纠偏,对法的精髓及法的理念的把握具有较高的理论层次;法律实践承担着法律实施的重要任务,关乎到法的精髓、法的理念及法律制度在社会中发挥有效地作用。(三)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相生共长的需要。任何再完美的理论都来自于实践,法学也不例外,可以说所有的现行法律都是长期实践的结晶,都是法学家们经过长期实践,千锤百炼最终形成的,所以说,理论是对实践的高度概括。法学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我国法律体系总体来看,即庞杂又不完善,有时遇到具体问题,难以用一条明确的法律规定予以解释,这就需要用法律最根本的原理来分析、透视具体事件方能解决实践问题。法律职业化建设要求法律工作者素质全面提升,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更高要求。法律工作者所从事的法学理论研究,实际上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论文本角度)开始、延续、深化实践者所进行的法律实践中的理论争议。其所产出的法学知识,正可视为内在于法律实践中的深度阐述。〔3〕因此,当前法律工作者应当紧紧围绕实践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法学研究的可应用性和法律实践的准确性。(四)法律职业共同体协调配合的必然选择。构建理想的和谐社会、法治社会乃是一项持久而庞大的工程,需要全民族的智慧与努力。法律从规则的角度说是法律的统治,而从实现法律调控和法律载体的角度说,“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统治就是法律人之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要造就高品质的同质化的法律职业共同体队伍。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指以法学家、法官、检察官、律师为核心的法律职业人员所组成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它必须经过专门法律教育和职业训练,是具有一致法律知识背景、模式化思维方式、共同法律语言的知识共同体;它以从事法律事务为安身立命之本,是有着共同的职业利益和范围,并努力维护职业共同利益的利益共同体;其成员间通过长期对法治事业的参与和投入,达成了职业伦理共识,是精神上高度统一的信仰共同体。就目前的司法现状与职业共同体的理想状态的差距来看,调整、理顺不同法律机关也即不同法律职业者之间的关系,使得不同法律职业者间因相互肯定而紧密地结合,也因相互妨碍和否定而权责分明相互制约,这是一个法律职业共同体所应具有的状态。实现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联动,就可以将法学家的法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司法实践,使理论与实践保持紧密相连。在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脱节时,用法律实践指导法学研究,从而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之间相互协调配合。

二、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联动机制的模式

法律实践范文篇7

关键词:新型;实践教学;法律故事;桥梁;社区

一、开展新型法学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开放教育的法学教学和其他大学的法学教学活动一样,也是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围绕知识的传授和吸收,能力的培养和应用而展开的双向活动。不过,由于开放教育法学教学要求和学员本身独特的特点,导致开放教育的法学教学活动也有其特殊性。尤其在开放教育法学实践教学中,更加要把握其特点,达到培养一个自身信仰法律,且知法懂法,并能用法律知识保护基层群众利益的普通法律工作者或者有法律知识的劳动者的目的。现阶段,一方面,我国的大学教育正处于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度的时期,而法学专业又基本上是大学普遍设置的专业,这就造成了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泛滥,从而也增加了法学实践教学的难度。如果法学实践教学还是都将学员派到公检法单位去实习或者到律师事务所实习,就变得难以实现或者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随着依法治国的逐步深入,基层居民社区、广大农村的普通群众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越来越需要法律知识来规范和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因而,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做法就是让法律深入社区、农村。总之,开放教育的法学实践教学在新时期下就有必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创新法学实践的方式方法,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即通过讲法律故事的形式让法律进社区、农村,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也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的。

二、教师引导学员准备法律故事,制作PPT动画或VCR(视频)故事

本人经过多年的法学教学实践,摸索出卓有成效的法学实践教学方法,并已经在法学实践教学中运用,具体做法如下:在第三个学期的开学之初,法学责任老师利用在前二个学期已经搭建好的平台(班级QQ群)上,布置学员每人写一个电子稿的法律故事,然后助学辅导员老师在平台(班级QQ群)里将班里学员分组,一般是四到五个学员一组。两个星期以后,法学责任教师安排每个组的学员都将自己写的法律故事拿出来在组里讨论,在讨论中,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写好了法律故事的法学学员都发表自己的观点,用充足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来证明自己法律故事中的法律内涵以及故事趣味性。然后各个组员都对该法律故事进行分析和辩论,提出自己对该法律故事的观点和看法,达到一个理不辨不明,法不钻不深的目的,这样,既提高了法学学员学习法律的兴趣,也使学员对法律故事中蕴含的法学理论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最后,每个组评出自己组的优秀法律故事,将优秀法律故事拿到班级中再讨论,看看哪个学员写的法律故事新颖动人,有现实意义,有教育意义;哪个法律故事中突出了哪些法律知识点,是否在法律故事中,所有的法律知识点都着重阐明讲清了。选出有生活实际意义的,法律知识点丰富的法律故事,法学责任老师收集法学班级交上来的法律故事,在班级QQ群里进行法律故事点评讲解,指出法律故事中反映的法律知识点,评选较优秀的法律故事,并将各个法律故事发回各组,让各组对每一个法律故事进行精细修改。这样做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了法学学员学习法律的兴趣,达到了能力培养的目的。法学责任教师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了学员之间的沟通联系,让法学学员从相互不认识,到彼此熟悉,到一起探讨法律故事,学习法律知识,达到了合作学习、培养能力的目的。2.培养了法学学员自觉钻研法律的精神。通过相互讲述法律故事这一兴趣点,法学学员对故事中包含的法律知识点进行钻研,达到研深研透法律的目的。3.指明了一条法律理论和实践怎样结合的道路。通过讲故事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起来,达到法律深入基层群众心中的法学实践目的。每个小组对其他小组的法律故事再进行交叉精细修改,将修改稿拿回本组讨论定稿后,利用开放教育教学每个学期都举办的办公自动化知识培训机会,恶补计算机知识,然后汇聚全组的团队智慧,将一般电子稿的法律故事创作成PPT创意动画的法律故事,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创作成VCR(视频)法律故事。这样,一来可以提高组员自己的办公自动化技能,二来也可以提高小组的团队协作能力及制作PPT动画或短VCR(视频)的能力,将小组精彩缤纷又有生活教育意义的法律故事,制作成PPT法律故事动画图片或者短VCR(视频)模拟法律故事图像。最后利用录播室的便利条件,在责任老师的指导下,在录播室工作人员的辅导下,每个小组的学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这些法律故事录制并保存下来。在这个二次创作法律故事的过程中,通过对制作法律故事PPT动画或VCR(视频)的探究学习,学员不但可以弄清制作PPT动画或VCR(视频)的方法技巧,在计算机知识上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又对法律疑难问题有较清晰的分析,对学员自己的法律思维也有所启迪。同样,在此过程中,也让每个小组的每个学员深刻领会了自己的辛勤劳动及法律知识和办公自动化知识的融合能力,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从而达到法学阶段实践教学的目的。最后,法学责任老师布置每个法学学员写一篇此过程的心得体会,以加深法学学员对准备法律故事的认识;同时,将这些法律故事PPT动画或VCR(视频)收集、整理,既准备下阶段的法学实践活动能更好地应用,又为以后的法学教学作资源备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以法律故事为桥梁,与社区群众进行法律互动,达到法律进社区的目的

现在由于学校本身负责农民大学生的招生教学工作,而这些农民大学生对于城市来说,本身就是社区干部,他们对社区工作很熟悉,于是法学实践教学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开展。法学责任老师和助学辅导员老师通过农民大学生学员,积极联系好一个合适的社区,了解该社区群众的层次及法律知识需求,组织好社区群众。同时,法学责任教师根据社区群众的法律知识需求确定好一个法律宣传主题,如果参加活动的社区群众主体以老年人为主,则可以多准备几个遗产纠纷方面的法律故事;如果参加活动的社区群众主体以年轻人为主,则可以多准备几个婚恋纠纷方面的法律故事。这些法律故事应该以学员自己创作的法律故事资料(包括PPT动画、VCR视频和纸质宣传资料)为主,由于数量的原因,以网上下载的相关的视频法律案例为辅。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法学责任老师和助学辅导员老师就带领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法学学员,约定好日期去联系好的社区。在该社区活动室和社区群众见面后,先向社区群众发放纸质的法律故事宣传资料;再播放学员创作的PPT动画、VCR视频法律故事以及下载的法律案例视频;然后法学学员口头和社区群众讲法律故事,宣扬法治精神;最后法学学员与社区群众进行法律互动,就一些社区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解答。通过此过程可以宣扬法治精神,弘扬社会正气,沟通探讨普通群众关心的社会法律问题,同时达到新型法学实践教学活动深入基层一线,法学学员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培养锻炼自己的法律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在与社区群众进行法律互动的过程中,法学学员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学习法律知识一年来,在实际生活中注意培养的亲和力及沟通才能,主动、坦诚地和社区群众进行沟通交流。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营造一个和谐的交流氛围,其次要打消社区群众的各种顾虑,再次要使他们敞开心扉,说出他们的心声,说出他们的法律困惑和法律需求,法学学员也才能获得了第一手的真实的案件情况,在此基础上,法学学员才能用所学到的法律知识,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排解法律困惑;而对于社区群众所提的我们的法学学员不能解决的法律困惑,应该发挥亲和力,做好疏导工作。总之,法律互动的过程就是双方进行深入的法律交流和探讨,以此解决社区群众心中的实际法律困惑和需求,同时也体现法学学员的亲和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法学学员应该做到尊重他人、换位思考,但也要坚持法律原则,用法律知识和社区群众沟通探讨法律问题,提高社区群众的法律素养,培养他们在生活中用法律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律思维。法学责任教师要求法学学员在法学实践教学活动之后,每人写一篇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的目的一是加深法学学员对活动的理解;二是具体体会社区群众真实的法律需求;三是让法学学员体会用法律为社会服务的成就感;四是让学员体会在社会需求面前,自己的法律素养有待加深和提高,从而增加努力学习的原动力;五是让学员真实感受自己终生信仰法律,用法律解决问题的生活理念的正确性。法学责任老师将每个法学学员写的心得体会收集、整理后,分别给予回复。然后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助学辅导员老师一起在班级QQ群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综合的总结讲评,这样,法学实践教学活动才算圆满完成。在这次法学实践活动之后,社区群众如果有较强烈的法律需求,可以跟社区签订长期合同,派两至三位学员在该社区进行法律实习,将该社区建设成法学的实习实训基地。

四、学员讲故事,法律进社区实践教学方法的优点

由于法学学员学习法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的,所以必须深入基层第一线,和社区、农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培养学员法学素养与实践完美结合的能力。因而采用以法律故事为桥梁,以法律服务为宗旨的让学员深入基层的实践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开放教育的法学实践教学,具有以下优点:1.新型实践教学方法既解决了开放教育的法学学员实践实习难的问题,又解决了社会现实问题。由于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导致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实习难以都在公检法司开展,而广阔的基层社区、农村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需要用法律手段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现阶段下,开放教育采用“学员讲故事,法律进社区”进行法学实践教学探讨正当其时,符合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的,体现了为基层群众服务的宗旨。2.办公自动化技能的掌握,能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现代办公条件不断改善,法学学员团队在实践实习中,要求较好地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制作PPT动画和VCR视频,这对每一个学员不但是深入学习钻研的机会,也是提高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机会,也必然能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达到了开放教育教学不再只为文凭,也为提高学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的。3.讲故事形式易为基层社区群众接受,起到沟通双方的桥梁作用,达到培养锻炼法律人才的目的。法学学员讲述法律故事,和社区群众进行法律互动的实践实习过程,就是一个和形形色色的社区陌生群众打交道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很好地培养锻炼法学学员的沟通能力。善于沟通的学员可以较快地抓住工作对象的心里,用自己的真诚和亲和力打消他们的顾虑,讲述事件经过和法律需求,然后运用渊博的法律知识,给予恰当的法学建议,当好社区群众的法律参谋。法学学员运用所学的法学知识,和普通社区群众进行法律互动,为他们服务,让他们信仰法律,并用法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惑,从而维护法律的尊严,这就是法学学员学习法律的目的。4.团队合作精神是实践教学工作中战胜困难的法宝。开放教育的学员由于成分复杂,个人各个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组成团队共同做好一件事,在本次法学实践教学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有的学员擅长写法律故事;有的擅长制作PPT动画和VCR视频;有的擅长讲法律故事;有的擅长与社区群众沟通互动;还有的法律素养较好,能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学员们很难单独完成好实践教学任务,但他们联合起来,就能实现华丽转身,同时每个学员也能在实践中重新认识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达到法学实践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宋俊杰.法制宣传进社区?普法意识入人心[J].兵团工运,2019.

[2]李亚军.四川老年大学“宪法进社区”志愿服务获好评[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21.

[3]冯坚.西一社区开展网格禁毒宣传活动[J].杭州(周刊),2019.

[4]钟铭佑.应用法学专业学生法律服务进社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应用法学专业‘需求导向型’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成果之三[J].高教论坛,2008.

[5]周新文.新时代法律进社区形式与内容创新[J].今日财富,2018.

法律实践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金课;法律诊所;实践教学改革

一、高校金课建设视域下法律诊所实践教学的背景

金课又称为一流课程,在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被首次提出,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含金量的课,是指课程有深度、有难度和有挑战度。高校“金课”的提出是为了服务学生,力求本科人才教育培养质量的提升,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本科教学金课目标的引导之下,法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法律诊所是法学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它依托理论学习,注入实践操作,通过匹配医学诊所的模式,让更多学生真正参与法律实践,从而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法律诊所属于“舶来品”,最初源于美国,借鉴的是医学院以诊所实习的方式培养医生的教育模式。通过真实案例或情景再现,让学生充分运用法律知识帮助解决问题,避免成为眼高手低的屠龙之技。新中国法学教育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逐渐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教育,在社会主义法治愈加健全和成熟的大框架下,加之高校教学金课目标的强力推动,法律实践教学愈发重要。高校法律诊所虽然在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二十年,但仍需要与时俱进并不断优化。

二、高校法律诊所实践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案件的真实性

法律诊所落脚点为诊所,就像诊断病人一样能够以真实的案例作为范本,这也是和传统法学教育模式最大的不同。在法律诊所实践教学中,案件是真实的,当事人是真实的,学生从真实案件入手就像医生接诊一样融入法律实践。通过接待当事人、解答询问、制作法律文书、搜集证据,甚至开庭应诉(旁听)等,法学实习生能够把握整个案件和程序的脉络。体验律师实际办案的情况,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也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法学理论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式的实践性

除了真实的特征,亲历实践是法律诊所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学习一定法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之后,通过法律诊所的实践教学进行强化和转化。具体方式为由教师指定和监督,学生以个体或团体的方式承接第一手案件,进入法律程序参与到具体案件中。虽然在这一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必然存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但更多的是让学生作为主体自主地从实践中去学习、去探索、去提升,让学生真正地融入法学实践,避免学习和业务实践“两张皮”。

(三)教学手段的灵活性

教学手段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和传统法学教育相比,法律诊所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可以通过沉浸式实践提高学习效果。传统法学教育一般是以教师为主,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法律诊所教学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仅是引导,学生将参与真实具体的案件,和真实的当事人沟通,参与到真实的法律程序,包括角色扮演、案件模拟、真实等,让学生真正感兴趣、认真学、有收获,从而拉满法律诊所教学的效果值。

三、高校金课建设视域下法律诊所的功能

(一)依托科技,助推法律诊所作用发挥

法律诊所从开端到引入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使法学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进步,现在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已经升级和更新,比如“互联网+”的出现,涌现了一批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法律服务企业。杭州的爱法务、广州的易法通界面设置简单明了,沟通友好,服务方式丰富。现在人民法院的智慧法院、在线审判平台和规则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法律诊所教育应当与时俱进,让法律享受科技的红利,助推法学教育和法律服务的便捷化、简洁化和科技化。

(二)科技赋能,强化法律诊所教学效果

通过科技手段赋予法律诊所强劲的生命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创建“网络在线案件分析及风险评估”和“民事纠纷诉前调解”等新型法律援助服务模式[1]。借助高校金课建设的强力推动,高校与地方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以这些部门一手的、真实的案件作为学习载体,并依托实务人员的指导,完善法律诊所的教学机制,培养学生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练好内功,促进法律诊所专业认证

法律诊所教学的基础是练好内功,固化制度形成机制,但为了更好地发展法律诊所教学,可以通过对法律诊所这门课程专业认证作为核心课程的方式进行完善。这将有利于确立法律诊所教学评估和学生考核标准,从而健全法律诊所课程的评估体系,助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以倒推的方式,用学生实践情况反映教师和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法律诊所教学的发展。

四、高校法律诊所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高校金课建设视域下,法律诊所的性质存在界定困难,并与传统法学教育体制存在龃龉,同时在法律诊所的实践运行保障方面也存在一定缺失。

(一)法律诊所属性弱化

法律诊所的性质或属性蕴含着法律诊所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其基础在于法律本身,方式在于诊所,最终目标在于教育培养。这三个内在属性应当相互协同,但这些属性却共同存在逐步弱化的情形[2]。第一,法律倾注在诊所上的弱化。法律诊所的属性当属法律性,因此诊所的“原材料”至关重要。但高校在实施法律诊所教育时,案例往往都是编撰的,缺乏真实性。第二,法律诊所教育属性上的弱化。法律诊所以实践性的方式展开,但在部分高校变成了学生社团或学生活动,缺乏专业人员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第三,教育培训方式上的弱化。法律诊所属于极具专业性和职业性的教育培训模式,需要专业人员强化指导,没有实务经验的法学理论教师无法完全胜任,因而必须结合具有实务操作经验的人员开展。

(二)传统法学教育体制的局限

法学教育有自身的特性,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的法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正是因为其特性使然,法学教育却仍然没有取得一致的共识,凸显为僵化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当前的法学发展和社会需求。“这种观念总是试图用一种不变的规范体系把生动、变化的生活禁锢住,想当然地认为可以用数理逻辑的推导方法将这种法律规范适用于一切事物、解决一切纠纷。”[3]不同于英美法系,我国作为大陆法系的成文法国家,法学教育中对成文法的依托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高校教师往往没有法学实践操作经验。具体到法律诊所教学问题,其改良可能仅仅只是从上而下的灌输,而没有基层教学单元的参与,改革效果可想而知。灌输式的法学教育模式与法律诊所这一实践性的模式出现了冲突,双方无论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培养方式、教学模式等环节都格外迥异甚至无法协同。法律诊所是法学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试金石,但在教学实践中,重视程度可能往往无法与理论教学相提并论,比如欠缺师资配备等,或者没有专门的实务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法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传统教学手法更加注重对法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和讲授,但这种方式与法学实践也存在脱节或不适用的情况,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会出现不知如何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务操作问题的情况。

(三)法律诊所运行保障存在缺失

保障法律诊所的正常运行需要多方面的调适,第一,基于师资的考量,法律诊所教师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经验,高校教师往往无法胜任。而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实务人员,也可能因为时间、精力和稳定性等问题无法持续。第二,软硬件的配备缺失,一方面是法律诊所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撑,比如场地、器材设施等,能够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法律诊所环境中。另一方面需要法律诊所教学材料,比如案例资料、运行流程、考核评价标准等。第三,相关机制尚未成型,比如学生需要走出去到实务部门参与实践,实务部门人员需要请进来开展法律诊所教学,但相关机制不够完善,学生无法走出去,实务人员不易请进来,导致法律诊所教学无法有效开展,或者仅仅是传统教学的翻版,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法律诊所教学所需资金匮乏

法律诊所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模式,以实践为抓手,以案件为依托,以法律程序为导向,但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学资金短缺的问题。一般来讲,法律诊所作为高校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资金需求较传统教学模式较大,比如场地费、装修费、交通费、运营费等,相关费用基本由高校承担,但往往因为资金短缺难以真正落实。法律诊所融入真实案件中往往是通过法律援助的方式,不存在收取当事人的费用,因而法律诊所教学被资金问题所掣肘。

(五)法律诊所师资不足

法律诊所教学模式特殊,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区别之一就是对师资队伍的要求较高。传统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是理论教学能力,而法律诊所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素养,更需要具有实践操作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类似律师事务所或法律工作室,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案件的复杂性,在整个过程中不能缺少教师尤其实务教师的指导和监督。法律诊所教学的师资有更高程度的要求,甚至需要兼职律师才能匹配。试想法律诊所教师如果没有去法院立过案、开过庭,如何手把手教给学生实操技能和经验?如果从专职律师或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等群体招募,也会存在这些具有实务经验的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可能无法完全胜任,或者法律理论素养不够的问题。由此将会出现理论教师和实务教师的悖论和衔接问题。

五、高校金课建设视域下高校法律诊所实践教学的改进思路

(一)正确界定法律诊所教学的功能定位

法律诊所是法学教学的重要模式,其在法学教学中扮演着融会贯通的角色。法律诊所是将传统法学教学的理论进行提炼整合,用于解决社会生活中真实的问题。而在实践中往往会和理论知识发生不适,这些不适将成为学生真正入门和掌握的关键节点。针对这些节点,一是需要让学生对法律咨询服务先期确定具体计划,并做好应对方案。计划制定应由学生主导,老师引导,从问题出发,切实解决问题。二是法律文书的草拟,法律文书拟制是法律诊所教学的重要课程,也是法律实践的产物和载体。具体拟定时,需要学生既注重实体内容,也要注意程序要求和形式要件,同时可组织学生充分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

(二)建立完善的法律诊所教学保障体系

此处的保障体系指的是一个完整的运行过程。第一,建立完善的平台。包括理念性的实训平台和有形的实体载体,依托平台将法律诊所与公检法司、律所等实务部门衔接合作,深化法律诊所教育培养模式,形成实务部门培养机制与操作流程,这也是法律诊所教学的重要支撑。第二,强化法律诊所教育课程培养体系设置。从教材选用、案例选取等角度入手,编制法律诊所教学的操作规程、培训手册,结合实务要求着重打造模拟法庭、文书写作、证据分析等环节和板块,努力贴近实务、还原实务,将法律诊所教学的课程学习与训练真正融入实务机理。第三,重视并设置课程与实训评价体系。法律诊所教学,课程和书本是基础,但最终必须要融入实践操作,因此实务操作效果将是法律诊所教学的试金石。需要从实操规程、实训效果和职业操守等方面建立动态评价模式。第四,畅通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法科学生渠道。比如为提升实务导师的积极性,高校与相关部门可联合实施激励制度,在职级晋升、工资标准、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

(三)拓展法律诊所案源

实施法律诊所教育模式是为了让法科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在线服务方式,提升学生在诉讼/调解或非诉方面等的实务技能,并有利于创新法律援助模式。在高校金课建设的大背景之下,由高校与实务部门搭建合作平台,引入真实案例,拓展法律诊所案源,由学生观摩甚至在指导教师帮助下上手参与,做到以实操学技术,以实战出效果。

(四)拓宽法律诊所资金来源

高校作为教育机构经费有限,无法独立支撑法律诊所这一高成本的教学模式。推动法律诊所实践教学的改革,需要拓宽资金来源,比如与官方的法律援助机构合作,既能成为法律诊所教学的一个平台,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财政支持。亦可以与律师事务所、公司企业建立联合实践教学基地,为相关机构提供法律教育服务。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案例,并锻炼学生的法律服务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资金扶持,并反哺法律诊所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

(五)协调配置师资

一方面,可以考虑内部优化现有教师,比如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法律实务,比如兼职律师等,真正去掌握法律实务的脉络。另一方面,引进优秀的外部实务教师。比如专职律师、法官、检察官、公司法务等,虽然外部人员的时间精力有限,但通过轮换制可以较好地激发实务人员的兴趣,作为实务教师参与到法律诊所教育中。当然对实务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应与理论教师体现出差异和侧重点,以引导鼓励理论教师和实务教师从不同角度为法律诊所教学提供支持。

六、结语

法律实践范文篇9

关键词:医事法律硕士;实践教学;医事实务能力

1医事法律硕士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与医事法学本科相比,医事法律硕士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学术培养,更强调医、法结合的应用能力、岗位胜任力和职业综合素养的提高,着力于培养高端应用型医事法律人才。而与普通法律硕士相比,医事法律硕士更凸显复合性特征,在法学教育基础上突出医学特色,旨在培养融会贯通地运用法学和医学知识解决涉医涉法问题的实务能力。众所周知,医学与法学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针对医事法学这一相对陌生的领域,实践应是最好的探索、认识和检验的标准,也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根本途径。因此,要在短短三年内实现医学与法学知识、技能的互通协调,加强医事法律硕士实践教学尤为重要,唯有如此,方可让学生灵活应用法学和医学知识解决医事法律实务的能力得到锻炼,更好地掌握从事医事法律工作的基本技能,以有效满足各级各类医药卫生、司法和法律服务等机构的实际工作需要。

2医事法律硕士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实践教学计划缺失。我国传统法学教育更多地重视基础理论的讲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根据法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其中专业理论课程学分占据较大比重,实践必修环节学分仅占15分,医事法律硕士专业培养方案也依此进行设定。但相较于普通法律硕士,学生需在短短一年内完成医学与法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学习负担更重,这就导致目前开设法律硕士专业的院校,大多没有单独设定实践教学计划,除了专业实习,其余实践训练主要通过在现有的专业理论教学中穿插进行,实践教学的学时和质量得不到保证。2.2实践教学未实现医法融合。医事法律硕士以培养医法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特色,但现有医事法律硕士的培养存在医法脱离现象。一方面,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主要以法学专业教师为主,绝大多数不具备系统的医学与法学双知识、双学位背景或者没有丰富的医事实务经验,运用法律分析解决实际涉医法律问题的能力非常有限,使得学生主要接受的是单纯的法学思维训练,医法知识融合能力得不到提高[1];另一方面,虽然安排了医学与法学实习,且时间较为充足,但实习内容设计没有凸显医事法学专业特色,缺乏对医事法学专业特色内容的理解和融合,尤其是医学实多将临床医学实习形式、内容生搬硬套,模糊了医事法律专业学生在实习中的角色定位,无法实现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内容的衔接和转化。2.3实践教学考核机制不健全。医事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所培养的研究生具备医事法律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养成以实践教学为依托,但由于大多数医事法律硕士实践教学考核陷于形式主义,缺乏一定的考核标准,主要以撰写一篇社会调查报告、法律诊所心得、毕业实习报告或进行一次模拟法庭演练等形式完成,缺乏真正意义上对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考核,因此,不利于学生医事法律实践能力的养成[2]。

3医事法律硕士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1实践教学课程模块体系。医事法律硕士实践教学采取集中实习模式对于医事法律实践能力的养成是远远不够的,应改变传统的单一实习模式,一方面,应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开设专门的、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医事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以增强学生独立运用医学与法学知识分析解决医事法律问题的能力。可适当缩减部分理论性课程,相应地增加医事法律实践类课程。由于医事法律硕士不同于一般法律硕士,因此,16门法学核心课程中,可以只选择开设部分课程作为必修课,其余以实践训练课程的形式进行替代。实践训练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职业技能课程,一类是医事实务课程。职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法律文书写作、法律谈判、法律检索;医事实务课程则主要包括临床医疗纠纷法律实务、医事诉讼与仲裁[3]。;另一方面,在现行理论课程的授课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即授课时以案例教学为主,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思维、表达和运用知识解决医事法律实务的能力。3.2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医事法律硕士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应以法律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综合考查为核心,注重实务能力的考核。实践教学考核包括实践课程考核与专业实习考核。其中实践课程考核可以将职业技能课程与医事实务课程考核相结合[4]。如医疗纠纷法律实务的考核,可以采取在导师指导下,学生亲手处理一个医疗纠纷真实案件,从接案会见当事人开始到结案,其中还要出庭,这一过程包括证据收集、立案材料准备、法庭辩论、法律文书撰写,对于每一个环节可以单独设置评分标准,分别考查学生的法律检索能力、应变能力、法律技巧、庭审对抗能力、医学法学理论知识融合应用能力、文书写作能力等。专业实习考核应采取多种形式,由实习单位评定,评定内容结合学生填写的实习鉴定表、实习报告,综合学生完成指导老师交托任务情况进行考评。3.3实践教学保障体系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有培养实践应用能力的丰富平台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一方面,搭建医事法律硕士实践教学平台。一是应结合培养方案上的课程,建立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实验室、法律援助工作站等校内实践平台[5],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熟悉处理医事法律问题的程序和方法,培养法律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医事法律事务工作积累必要的经验。二是与实务部门开展多方位、全角度的深度合作,开展联合订单培养,打造一批优秀的教学实习基地[5]。校外实习基地除了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医院外,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司法鉴定中心、卫计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险公司等,实现实习基地多元化,满足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了保证实践教学基地顺利地发挥作用,解决普遍存在的实习流于形式、管理松散的问题,高校应与实务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围绕医法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符合医事法律硕士专业特色的实纲、实习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从法律视角审视思考医药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确保实现医法交融。

如在医院实习中,应将临床中最易引发医疗纠纷的环节作为关注点,通过选取临床医疗纠纷易发科室作为实习点,对多发病、常见病的诊疗程序进行了解;在法院实习中,通过使学生经历审判流程,鼓励其运用所学习到的相关医学知识与法学知识分析案情、形成独立判断。同时,高校可以与实务部门订立联合培养合作协议,实行高校与实习基地管理、带队教师与指导教师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6]。通过分派学生实习,使学生参与具体工作,承担相应职责,如协助办理案件、代为起草法律文书、会见当事人、调解医疗纠纷、撰写调研报告等,以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实务能力,同时也使实习基地可以更好地了解研究生,从中物色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组建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是确立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联合培养制度。理论导师由校内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较高职称的法学专业教师担任,实践导师则由校外实务部门具有丰富的医事法律实务经验的实务工作者担任,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和实务训练。二是与实务部门间建立人员互聘制度,增强人员双向流动[7]。聘请法律实务部门和医学实务部门中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到校授课或开展讲座、担任导师,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专任教师参与法律实务、兼职法律实务工作或直接到法务部门挂职锻炼,以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汪枫.法科生医事法学教学模式改革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8(9):193.

[2]李晶,刘传刚.法律硕士教育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8(5):47.

[3]徐小兵,朱小平.医学院校法律硕士课程体系的现状和优化[J].科教文汇,2016(5):47.

[4]袁碧华.法律硕士考核标准的反思与重构[J].高教探索,2013(5):118.

[5]李燕,王路.研究生教育转型发展背景下法律硕士教育改革思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8):105.

[6]李燕,王路.论法律职业化导向的“法律硕士联合订单培养制度”之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9):41.

法律实践范文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实践;类型化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不断开创依法治国的新局面。大学生法律实践是依法治国方略得以实施的基础,开展大学生法律实践成为目前高校迫在眉睫的任务。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历来被各所高校重视,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提升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成为当下一个热门的研究主题。

1大学生法律实践的基本形态

1.1法律援助服务。现代意义上的法律援助一般指由政府直接或间接设立的机构组织相关人员,为经济困难、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免费或由当事人分担一定费用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保障制度。[1]根据司法部法律援助司统计数据,十八大以来,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案件167万余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920万余次。[2]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办理案件的数量和受援人数都在持续不断地增长,并且法律援助需求的缺口仍然很大。目前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主体依然是职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却忽视了法学专业大学生。经过多年的发展,各本科院校法学院都不同程度设立了法律援助中心(站)。据统计,目前在校法学生的人数达到30余万人。通过学校专业系统的教育,这些法学专业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法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虽然其一直处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状态,但缺少必要的实践机会去锻炼法律技能,造成了我国大部分法学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薄弱。因此,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的法律援助体制下,法律援助机构仍属于民间法律援助组织。由于在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等因素的制约以及社会阅历、职业能力、职业技巧等不足,大学生法律援助机构无法像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那样提供形式多样的法律援助,主要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调解等。其实,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一方面能弥补其经验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随意性,进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2模拟法庭。模拟法庭即“通过学生扮演法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法警等角色进行演练,使学生熟悉开庭以及法庭调查程序,法庭调查中7种法定证据的各种举证和质证方法。”[3]我国传统法学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重视对各种法学理论学说的掌握以及对法律条文立法意图和作用的理解,却忽视了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必然会使大量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不知如何操作具体的法律实务,而模拟法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中进行模拟法律实践的场所和机会,有利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了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从事法律职业前就得以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从而缩短了法学理论与法律工作实践的距离。但有时模拟庭审流于形式,不注重案例的分析和理论的学习,此种情况应予以避免。1.3普法宣传活动。法律的权威来自公民的自觉遵守,如果制定的法律无法落到实处,法律便毫无意义。因此,实施依法治国,必须提高政府以及人民的法治意识和观念,“普法”是法治建设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前奏,是法治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这就为我们高校大学生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于实践提供了一个契机。通过深入扎实的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宪法,树立宪法权威,普及各类法律知识,不仅有利于促进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氛围的形成,更能提高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有助于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并在社会中起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作用。1.4大学生法律诊所。“诊所”的概念源于医学院的教学方式,其是将专业学习与法律实务操作相结合,将现实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真实案件或从事其他法律实务工作的一种实践方式。法律诊所让学生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法律思维和实务技能的训练,有助于其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法律诊所式教学”对法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参加的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理论结合实际,以生活中真实案例的各个具体环节的模拟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可见,“法律诊所”让学生在实际办案和模拟训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4]

2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类型化的价值

2.1改善大学生教育的内在要求。法治方式教育是将法治思维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具体表现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但目前的法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与实践脱节。一方面,法治教育在大多数高校依然停留在法律知识的传授层面,未有效地结合社会实践,满足社会需求。往往造成大学生知法不用法,守法不护法,在遇见真实案例时,不积极、不主动地将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外化于行动。另一方面,法治方式教育是动态的,需要结合大量的真实案例去讲授,参与大量社会实践去体会,但目前高校的法治方式教育相对落后,不仅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与体系,而且由于程序繁琐、费用高昂使大学生望而却步。因此将大学生法律实践活动类型化,对于法律思维培养,法学教育改善具有重要意义。2.2促进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方式。大学生维权、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和社会民主管理的案例与日俱增,有很强的意愿参与人大代表选举、政府听证会、高校管理法治化等关乎自身命运和利益的活动,认为这不仅是一项权利,而且是责任。[5]当前而言,法治方式教育不能让大学生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效的利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实践活动类型化以后,为高校大学生实践法律,解决法律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路径。增强了法律维权意识,使大学生适应社会,自身得到不断成长。2.3大学生服务社会的主要路径之一。法律实践与法学理论的结合,也给予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机会。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在法律援助、普法宣传中可以有效地给社会大众普及法律知识,促进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氛围的形成,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非法学专业高校大学生在自身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增强法律素养,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3大学生法律实践类型化的标准

类型,是相对应于类别而存在的一个概念,是由各特殊事物或现像所集之共同点。类别又称“抽象概念”,是指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类型是人类思维的方式之一。[6]在类型化理论中,对“类似性”的判断最为困难。主要有以下学说:(1)构成要件类似说。此说认为,如果A与B在主要的几个特征方面相同,则可认定两案具有“类似性”。[7](2)实质一致说,即两者事物之间具有一致的实质内容。(3)同一思想基础说。此说认为,两个事物以同一思想为基础,或者具有共同的利益关系,即具有“类似性”。(4)共同意义说。此说认为,类型具有“整体性”特征,每一个事物的特征是“有机的”,是“相互依存的”,共同形成一个意义性就可成就一个类型,[8]经过比较,本文认为为,类型的认定标准应是两案具有类似的构成要件与共同意义。

4大学生法律实践的类型提炼

4.1大学生法律实践分类的标准及新类型。前已述及,类型的认定标准是类似构成要件和共同意义。我们在利用类似构成要件分类的同时,自身就带有一种价值判断。两种类型的法律实践,在比较其主要特征与次要特征时,也不能忽视内在的共同意义,因此类似构成要件和共同意义这两种分类标准具有内在一致性。结合此标准我们对前文列举的大学生法律实践的几种基本形态进行新的类型化:根据类似的构成要件说,可以将法律援助服务和大学生法律诊所归结为专业型;模拟法庭和普法宣传活动可归为粗放型。根据共同意义说,以是否具有服务社会的效果,可以将模拟法庭归为一类,法律援助服务、普法宣传活动和大学生法律诊所归为一类。4.2新分类的价值及意义。专业型的法律实践方式是指专为法学本科大学生所设计的实践方式,旨在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实践水平,加强法律思培养和法律职业素养。专业类型的法律实践多为法律援助、大学生法律诊所此种类型,并不是所有专业学生都可以参与,其参与者往往是系统的学习了法律知识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因此具有个别化的特点。专业类型的法律实践可以很好的将法学专业学生的课堂理论知识结合于实践,运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其以后的法律职业生涯做好了铺垫。粗放型的法律实践方式是指主要针对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而设计的法律实践类型,主要有模拟法庭、普法宣传活动等。粗放型的法律实践方式对于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的培养以及整个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氛围的形成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谭志福.高校参与法律援助的价值分析[J].政法论坛,2014(3).

[2]杨晓婉.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问题研究[J].商,2015.

[3]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

[4]马云波.“法律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法探析[J].大学教育,2016(2).

[5]邓映婕.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构建[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6.

[6]黄建辉.法律阐释论[M].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28.

[7]黄建辉.法律漏洞,类推适用[M].台湾:蔚理法律出版社,198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