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8:57:45

多层次范文篇1

【关键词】舞蹈画面多层次变化美感的惊喜“极致”的变化艺术魅力

2008奥运开幕式的晚会中,有不少让人感到激动和震撼的场面,其中开幕式“欢迎仪式”的“击缶”和《美丽的奥林匹克》上篇——灿烂文明“文字”以及下篇——辉煌时代“星光”和闭幕式上的第二场“记忆之塔”等的舞蹈画面处理,简直就是美妙之极,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从视觉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舞蹈画面的多层次变化处理,让人们感受到在意想不到的情形之中所产生出的视觉美感效果,是一种无比的惊喜而震撼人心的视觉享受。然而在这种享受和惊喜的美感冲击下,同时还看到了作者企图要表达给观众的那份情感和深刻的内涵意义。

通常我们把舞蹈的行进路线和舞蹈的画面统称为舞台调度。“舞台调度是为了揭示作品的思想内容面对演员在舞台上的活动所进行的设计和安排,它包括演员所处的位置和位置的变换。任何舞蹈艺术都讲究舞台调度,舞蹈艺术的舞台调度包括舞蹈的路线、群舞的画面、上下场等舞台活动。舞台调度是构成舞蹈艺术表现手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了展现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造型手段。”对于舞蹈的舞台调度,也有人把它称之为“舞蹈构图”。在汪加千、冯德的《舞蹈构图的艺术处理》一文中认为:“舞蹈构图是舞蹈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主要表现手段之一。舞蹈画面对深刻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生动塑造完美的舞蹈形象、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特有的表现力,有着重要作用。……舞蹈构图可分为:舞蹈移动线(即舞蹈队形变化)和舞蹈画面(也称舞蹈场面)两个部分。舞蹈中的人物,根据作品的要求,在舞台上构成各种各样的舞蹈画面。这些舞蹈画面的形成和变化,是靠舞蹈移动线来连接的。”不管是称之为舞蹈的舞台调度还是舞蹈构图,它们所包括的都是舞蹈的调度路线和舞蹈画面这两大方面的技术运用问题。下面我主要想谈的是舞蹈画面在视觉美学上所产生出的艺术魅力问题。

一、变化中的美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按照传统习惯舞蹈的画面用得最多的是一横排、一个圈、一竖排和八字形,或是二横排、四横排、两个圈和两竖排等等,画面的变化实在太单一。通常在这些画面上的表演只是一些整齐划一的动作,没有更多的变化和此起彼伏以及动静结合的层次感。比如,一个圆圈上的舞蹈,编导家在设计时也只是一些简单的围圈而舞,即使是在一横排或是两横排、四横排等的画面中,大都是在一种统一的舞蹈动作形式下进行的。

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多层面、多视角的发展空间,城市建设的繁荣也视如星光灿烂,建筑物的此起彼落和大自然的不规则变化,让很多现代舞蹈家们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切,使之在创作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上也有了很大的变革。对多层次空间的探索和研究,使得舞蹈创作的内容和题材选择的面也越来越宽,表现内容的空间层面也越来越多。为了表现这些多层面空间的内容,对技术方面的研究和运用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编创技法和手段,就舞蹈画面的处理来说,过去传统的那些简单而单一的舞蹈画面,已满足不了现代舞蹈编导家们的创作需要和观众的审美需求了。舞蹈的发展不管是在创作深层含义的表达上,还是在视觉美感享受的表层画面上,它们都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视觉上的审美需求,而不断的在发展和变化。现当代的中国舞蹈编导家们,对舞蹈画面的变化也非常的重视,因而在多层次舞蹈画面的变化中,所产生出的艺术魅力是无限的,它具有很大的美学欣赏价值。正如我在前面所提到的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那些场面,如:欢迎仪式的“击缶”舞段,灿烂文明的“文字”舞段还有辉煌时代“星光”等的舞蹈画面变化,让人们在不断的惊喜中,感受到了舞蹈画面的多层次变化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另外,在闭幕式晚会中的第二场“记忆之塔”中,演员身穿红黄两色的服装,以正反两面不同的颜色,通过在宝塔上的下腰、直立、拧动等动作的变化,所产生出的各种画面,以及突然变化而形成的奥运会的会徽图像的画面,让观众在突然的变化中得到了极大的美感快乐。

记得“97香港回归”时,大型文艺晚会《欢庆香港回归》中的第三场,“土篇——情满五色土”中的扇子舞,北京舞蹈学院的王玫教授在舞蹈的编创时,用不同颜色和规格的扇子,形成的各种画面此起彼落,五种颜色的扇子构成的不同色块,“令人想起五色土的社稷坛,象征着全世界的华人团聚在五色土上。”舞蹈中出现的千变万化而意想不到的视觉美感效果,以及画面变化所产生出的艺术魅力,真是令人惊叹不已,使得所有的观众情不自禁地发出“太美了”的赞叹声。王玫在编创舞蹈时对舞蹈画面的多层次运用的处理特别的讲究,不管人多人少,她处理的舞蹈画面都会让你感到不一般。这是一个在变化中所产生出的美丽,而这种美丽是在一种意想不到的情形下让观众感受到的。意想不到才能让人惊喜万分,不断的惊喜才会产生出视觉美感的冲击和艺术的审美欣赏价值。舞蹈画面的多层次变化,就是要让美感在不断的惊喜和意想不到的情形下得以升华。

二、舞蹈画面变化的“极致”所产生的美感效果

在一个舞蹈画面的变化中,有很多编导只注意了画面的不断转换而形成的美感效果,却忽视了在一个画面上不断地进行变化,所达到“极致”的变化而产生出的美感效果,这样的处理是从一个简单的画面中,进行不断的变化所产生而形成的一种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它使我们在简单中看到了丰富多彩而变化万千的、不同几何图形和色彩的变化,这种变化能让人们感受到多种信息量在很短的时间流程中,所带来的感官刺激而引发出的美感享受,它是一种让人久久难忘而得到极大满足的视觉快感,这种快感的满足也是现代人心里需求所想达到的一种高度冲击。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人的智慧也在不断地增长,使得人们对生活空间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对信息量的摄取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品味和审美的要求上也就越来越高了。我们只有不断的创造出新的视觉空间,才能满足于现代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心里需求。在舞蹈画面“极致”变化的表达中,就是能让人们在美感享受的同时,感受到空间的无限量和在视觉美感上给予心灵的最大震撼的冲击,这也许会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去思考,思考着人世间的每一个事物,当我们发现并把它不断地发展和扩展到了极致的时候,它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它的空间可发展的无限量,能让有心的智者感受到世界万物的变化是多么的丰富多彩而变幻莫测。舞蹈编导家张继刚在2004年给残疾人艺术团编创的舞蹈《千手观音》,在表现“千手观音”的“千手”时所产生出的那种变幻莫测的多层面的画面空间,真让人们叹为观止而大饱眼福。这与我93年创作的舞蹈《烛之光》,虽说也有“千手观音”的舞姿造型的画面变化的处理,并且曾经也得到了很多中外观众的肯定和赞赏,但回想起来仅这一个画面的变化,从“极致”的表现程度上来说,与《千手观音》相比真是大大的不如。在《千手观音》中的“千手”画面的层次变化,它已在一个固定的画面处理过程中达到了一种“极致”,而这种“极致”的处理再配合上灯光的变化,呈现在观众的视觉中完全是一个在有限的空间里,感受到的是无限的美感时空给予人们的视觉享受和情感的震撼。另外,我在前面所举之例,“97香港回归”的大型晚会《欢庆香港回归》的第三场中的扇子舞段,也是在一个固定画面上变化出的多层次、多色块而起伏跌宕所达到的“极致”。那色彩斑斓、变化万千的多彩世界,是在固定的画面中所产生出来的。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的舞段,他们同样是在一个固定的画面上完成的,编导也把这一画面的变化处理到了极致。舞蹈通过特殊制作的道具和鼓声的配合,使得演员在击打“缶”的中心点时,整个“缶”就亮了起来,而光的“亮”和熄灭与鼓声的响声轻重是连在一起的,编导们在处理这一画面时,特别强调了不同节奏的分布击打,使得光亮产生出此起彼落的视觉美感效果似繁星闪烁争奇斗妍,以至于不得不让所有的观赏者倾倒折服。

在一个画面中不停的产生多层次的极致变化,这需要舞蹈编导的思维想象具有超强的能力,它就像在电脑里放音乐时所发出的声波图像那样,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变幻莫测而丰富多彩。我曾今在听一位老师给研究生上课时播放了一段基督教的圣歌,当音乐多声部和声的声波,通过电脑“三维动画”的图像所形成的多种变化出现在我的视觉中时,它让我似乎看到的是舞蹈画面变化的“极致”所产生出的无限魅力,这种魅力通过高科技手段的显现所体现出的效果,使得编导们可以从中发现并感悟到许多。但这些要落实到具体的“人”的舞蹈中时,每一个细节的变化是否有效果?用多少拍来完成?哪些人高哪些人低?哪些人需要动哪些人需要静?道具和服装上有什么特殊的变化等等,都需要编导家们仔细的去考虑和研究,研究每个细小的环节怎样去处理才能达到“极致”的艺术效果。

三、在审美过程中舞蹈画面蕴藏着深刻的含义

舞蹈画面多层次的变化它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冲击力,而且更增强了用舞蹈画面说话的力度,使之在舞蹈画面中体现出你所想要表达的内容含义,这种含义你不用言说只要通过身体的表现就能让观赏者意会,这种意会是在一种美感享受中体会到的。比如,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星光”舞段,开始出现的点点星光似乎告诉人们,地球是属于宇宙星空中的一份子,她和所有的星球都漫游在广阔无疆的太空宇宙中,而点点星光慢慢汇集突然变成了一个“和平鸽”时,象征着全世界人们在奥林匹克精神的鼓舞下所期待的希望与和平,最后“和平鸽”突然又变成了“鸟巢”,而鸟巢是放飞梦想的地方,在舞蹈画面“鸟巢”的上空中飞翔着一个身穿大红裙子的女孩,喻意着所有的梦想都从这儿开始。另外,还有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厦门小白鹭艺术团获奖的现代舞作品《海那边》,作品中的画面处理不仅好看而具深刻的含义。就舞蹈开始的部分来说,演员从舞台前的右侧(舞台的2方向,我们以观众所处的位置来说)依次一个接一个的流动而出形成的大横排,仿佛就像海边轻轻的细流旁站着向“海那边”遥望的人群。而后从横排的两端各走出一人,他们各自在横排的一前一后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边走边遥望着,这一画面让观众感受到了人们在大陆和台湾隔海相望的思念情景,中间隔着的横排,仿佛是割断两岸亲人的大海,同时也是一种人为造成的无形之墙。舞蹈的开始就在画面上告诉了观众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含义。然而,这个含义就是隐喻在这个视觉效果极好的画面上呈现给观众的。在舞蹈中不断出现的多层次变化和动静结合的画面里,让你在视觉美感的享受中,同时还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内涵意义,这就是舞蹈画面多层次变化的艺术魅力。像这样舞蹈画面处理得好的现当代的舞蹈作品还有很多,他们所体现的深刻意义都是在多层次舞蹈画面的变化中呈现给观众的。然而也有很多的年轻编导家们,他们在学习了现代舞蹈的编舞技法后,也把很多方法运用到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上,开创了民族舞蹈创作的新局面。如: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广西艺术学院附中获得一等奖的壮族舞蹈《走在山水间》,一开始展现在观众眼前的那段变化多端的舞蹈画面,是在一个三角形的固定画面上进行的,当你看到那些动静结合完美而形成的高低错落的画面,仿佛就是名扬天下的桂林山水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使我更深深的感受到了在民族舞蹈的创作中,借鉴和运用现代舞多层次画面变化的方法,让民族舞蹈更增添了无限的艺术魅力,使之更具现代感而符合现代观众的欣赏需求。

四、舞蹈画面多层次变化的美感就在生活中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当“源泉”流到编导家的心里时,它就成为了创作不可缺少的材料。舞蹈画面的产生和变化是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我们可以从生活和大自然万物的变化中感受到,那些纵横交错、此起彼落、变化万千的多彩世界里,有太多的视点都能让我们捕捉和感受到舞蹈画面多层次的变化,应该是最具生活的感悟和理解的。比如四季的变化会让环境产生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大海的潮起潮落,建筑物的高低错落和不同的形状,立交桥的纵横交错,鸟儿在天空飞翔和聚散,人群的来来往往等等,它都是能让你得到舞蹈画面多层次变化的一种启示。

有的时候我也会静静地观看着天空中飞翔的鸟儿,特别是每年的冬天翠湖和滇池上空飞来的海鸥,你只要仔细的注意观察它们飞翔的路线而形成的画面会让你惊喜万分。它们不断的在天空成群结队环绕而飞,却不时形成多种的变化,一会儿集中,一会儿又分散,有时个别的海鸥向着相反的方向飞去,然后又飞回来;一些飞得稍慢的与飞得快的形成了个别与群体的对比等等,这些都是大自然给与编导家思考和发现的恩惠,只要你留心和注意观察,你会发现在生活中有太多的画面可提供你进行创作。特别是现代社会的高科技发展中,有让你从中发现太多的想象不到的新空间,这些新的空间所让你感悟到的很多画面,也将会成为舞蹈画面多层次变化的创作源泉。正如我前面所举之例,在电脑中呈现的音乐声波中所发出的三维动画图像,还有世界各地有创意的建筑物,以及纵横交错的立交桥等等,它们都是舞蹈画面多层次变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使你感悟到具有无限量的生活空间的创作源泉。

总之,舞蹈画面多层次的变化所产生的艺术魅力,是在不断的惊喜和意想不到的情形下产生出的。而画面“极致”的变化能使观赏者在美感享受的同时,感受到更多的惊喜和视觉上的有力冲击。舞蹈的作品内容也是通过这些舞蹈画面的体现,表达出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理解和感悟,这使得观赏者在得到视觉美感享受的同时,也得到情感上的最大满足。舞蹈画面多层次变化的处理是一个区别于传统创作的新观念,它是现代人对舞蹈创作的新要求,是人们欣赏视觉艺术在美感上的心里需求。正如我前面所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科技的进入,人们受到的教育和智力的不断增强,视野也在不断的开阔,对信息量摄取的要求,对事物的理解,以及对美的追求今非昔比。这些都需要舞蹈编导家们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更新创作思维和理念,提高创作技术能力,同时不要忘记生活永远是你创作的源泉,对自然环境和建筑物的此起彼落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物不同的生活空间距离,还有科技领域中的电影、电视、电脑、包括摄影等等所呈现的很多画面,都能让我们感悟到有太多的、意想不到的、丰富多彩而变化万千的画面,它们都是舞蹈画面创作的源泉。

舞蹈画面多层次的变化是符合现代人欣赏艺术的心里需求;是打破传统简单的舞蹈画面的一种新的创作手法的呈现;是让观赏者在视觉上得到最大的美感享受和情感的冲击,同时还可通过舞蹈画面感受作品内涵对心灵的震撼,以及对人生意义真正的理解和对舞蹈艺术的高度品味。因此,它体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在视觉美学上的欣赏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承祥.舞蹈编导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多层次范文篇2

1各专业开设化学课的必要性

农业大学很多专业均属生物类,比如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卫检、动检等,它们与化学密切相关,所以许多专业都开设化学课。以适应专业的需求。

1.1化学课的重要性自人类文明史发展以来,化学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促进哲学、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发展,促进生命物质的优化等诸方面,都曾作出过卓越的贡献。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化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环境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广为拓展,化学研究手段迅速更新,化学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过去和今天的实践,已经证明化学并非只是以化学实践作为职业的人群所应关注的一门学科,它与情操、修养、生活都息息相关。特别是21世纪的社会将进一步化学化,化学也呼唤社会化!面对高度技术化的社会,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给公民以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和有用的化学知识素养,使之适应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尤为重要。因此新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耍求学校提供不同层次的大学化学课程。

1.2提高化学课素养的迫切性我国的大学生在中学虽然学过化学,但由干传统教材未能反映现代科技及其应用;中学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不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我国的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水平较低。本人从事化学教学十余年,就教过的十届学生来看,学生认为化学是和外语同样难的学科,每年的综合侧评合格率只为30%,这表明学校教育的质量(考试成绩)与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并不协调!因此现在及将来提高我国大学生及公民的化学素质是很重要的事情。

2化学课的设置应该是多层次的

我国现在是市场经济,以市场为主导的优化资源配置和资产重组在国有企业、职工,以及就业和正在准备进入就业的人群中产生根本的改变。人们的就业学习观念也同步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自主择业将取代计划分配作为智力资源配置的主导方式。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就业岗位给择业者提供了众多的机遇,因此,面对既将到来的现实,必将深刻地影响大学课程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所以说多层次开设大学课程是新世纪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多层次设置化学课其含义有三:首先,由于各院系及各专业研究方向不同,对化学知识的需要不同,开设化学课的种类、学时不同,所以是多层次的。如有些专业需学五、六门化学课,有些专业需学习三、四门化学课,还有些专业只需学习一、两门化学课。第二,对刚入学的大一学生均要开设化学课,由于专业不同,其内容不能千篇一律。必需从实际出发根据需求多层次开设一年级化学课。生物类专业:包括农林花卉、动科、动医、生态环境、食品及加工,开设普通化学、分析化学两门课各72学时,工科类专业,开设普通化学;经管、计算机等专业,开设化学与人类。对于近来入校的职高学生,在中学阶段化学学的较少,因此先学习中学化学,再根据专业学学课程。

3化学课的问题所在及改革设想

现在学校还没达到上面所述的多层次教学,只是有所改进,每年有1500多新生要学习化学,因此一年级的化学课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的工作。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课程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3.1化学课程的问题所在有些课程间没有合理的分工,内容重复,造成学时浪费。如普通化学中讲四大平衡,在分析化学中又重复出现;对理论知识的要求逐年加深,占用学时多,而一些与专业及现实相关的知识接触较小,大多数内容只存在于教材中,而没有真正讲解,更谈不上引入新知识和新科技。如化学与环境、食品,元素与生命科学等内容只停留在教材中。可见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一年级附设的普化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的特点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在实验中只能照方抓药,不能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导致他们对实验没兴趣,不便于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多层次范文篇3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储蓄型养老;企业年金

一、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三支柱”的体系,三个支柱为:第一个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个支柱是企业年金;第三个支柱是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具有强制性,还实行多层次的保障方式,保障水平适度又适合,对保障社会稳定,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三大支柱有机结合,将养老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和保障性紧密联系起来,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稳定,经济的转型发展。

二、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状况

(一)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沿革。由于经济水平的不同,各国采用的养老模式也有所差异,普遍的来说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养老金,多层次养老模式则把各种保险形式综合了起来,起到了更好的保障效果。多层次养老保险起源于工业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发展起来,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原有的单一养老保险模式也进行了改革,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此后,我国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2000年,国务院又颁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2001年国家开始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这标志着补充性养老保险得到进一步发展,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逐步成型。(二)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状况。1、第一支柱稳定发展,但负担较重。我国第一支柱的基础养老保险根据个人工作所做贡献,达到退休条件和领取资格后由国家以现金形式按月支付,这样政府便成了养老基金的运营者,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强的趋势,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给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偏高,虽然近年来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明显高于其他主要国家。这使我国政府承担着较大的财政负担。2、企业年金发展不足。截至2016年底,从发展规模看,我国企业年金达到11074.62亿元,发展势头良好;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受发展环境和不同行业的经济效益影响,我国企业年金还难以起到独立支柱的作用。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3、个人储蓄型及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存在短板。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由个人自愿参加,自愿缴费。个人根据自身的工资收入选择社会保险机构,将资金计入个人养老保险账户,计算的利率也将高于同期存款利率,调动人们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但由于人们受到固有养老保险模式的思想禁锢,只有少部分的人选择个人储蓄,大多数还是依靠基本养老。除此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缺乏传统文化对个人意识的影响,缺乏税收政策支持,在整个养老保障制度的比例过低。

三、关于改革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方向

(一)实现更高层次的统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基本上实现了制度全民覆盖,形成了国家、企业和个人多方筹集资金的模式,使我国的养老保险管理服务取得了又一进步。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我国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要更高、更优化。社会保障具有追求社会公平的功能,养老保险又有更好的保障功能,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是我国首创,既体现社会管理又有个人激励作用,社会统筹便于养老基金的管理和核算,避免了行业间、地区间的差异和不公平现象,我国的养老保险改革要着力实现更高层次的社会统筹,使养老金的管理、核算和发放更加有效率,更加公平。(二)坚守以公平为主的理念。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财富再分配,有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养老保险也要尽力做到公平,既要实现城乡公平,也要实现地区公平,既要实现行业公平,也要实现人群公平。避免城乡出现分割现象,不同行业缴费存在差异,责任与收益存在区别。养老保险体系的改革不仅要实现多层次均衡发展,还要打破差异化现象,实现公平的目标。

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发展环境制约多层次养老保险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转型的进行,养老保险虽起着重要的社会保障作用,但是也只能覆盖到小部分有工作的人,特别在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间差异更加明显。因为发展环境的制约,很多企业想不到也没有能力考虑到保障这点。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企业年金计划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小比例有良好经济效益的大型国有企业员工享受企业年金福利,大多数企业没有条件运行发展企业年金计划。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公司重组等客观环境限制,第二和第三级养老金计划难以在此期间做到跨越式发展。(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缺乏发展动力机制。企业自身发展方向决策和发展环境应该是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的关键因素。中石油,中石化等经济效益良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既有实力又愿意为员工制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但是,大多数中小型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都没有表现出为员工制定补充养老金计划的动力和能力。企业权力机制不足涉及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经济效益,企业的运行成本,企业的管理制度。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建立长期养老金计划以及补充养老金的可持续投资潜力产生潜在的担忧。(三)补充养老保险的监管和风险控制能力较弱。我国政府应加快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鼓励机制,加大发展规模,增强对其保障水平,补充养老保险市场环境也有待规范和优化。目前来看,政府对补充养老保险的监管、风险控制和建立有效保护机制等方面都需要强化,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也需要加强。市场机构的服务产品、服务水平、服务能力等也都需要较大程度的提升。

五、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思路

(一)加快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单一的养老保险模式给政府财政带来很大负担,个人储蓄型养老作为一种补充养老模式能较好的为政府分担养老压力。个人储蓄养老帐户也调动了人们个人养老行为的积极性,基于此,我们应该探索出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将税收优惠和个人经济行为结合起来,不但完善养老体系的多层次发展,也推动其他经济良好发展。(二)大力促进各类补充养老计划的创新发展。我国各类补充养老保险的设计都要快速发展。加大政府对企业年金运行机制的支持,大幅降低企业负担,增加员工福利,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改变传统养老保险形式,转变养老保险机制运行的形式,可以适度发展社区养老保险计划,家庭养老保险计划等,利用大数据更深入地了解到员工企业的需求,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养老保险计划机制,让更多的企业和员工覆盖进来。这既可促进补充养老保险的加速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员工个人合理安排各项收入计划、增强自我保障的责任感。(三)充分发挥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作用。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越来越大,亟须从战略高度考虑商业养老保险等其他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商业保险需要通过机制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来增强其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的战略发展定力;需要有国家的财政政策支持、金融政策支持和技术能力支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不但可以丰富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还可以促进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要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税收优惠的相关政策,加大商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优惠的相关政策激励。

参考文献:

[1]黄一丹.企业年金制度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12).

[2]邹韵.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需求激励效应研究[J].中国商论,2018(11).

[3]张新生.改革开放40年我国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

[4]曹海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J].中外企业家,2018(03).

[5]梁艳.河北省多层次养老保险的体系建设[J].劳动保障世界,2018(11).

多层次范文篇4

[论文关键词]社会服务养老意愿家庭养老养老模式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老年人口规模的日益增加,全社会对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更是成为研究老龄问题巾的热点。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谁将成为主导是当前研究争论的焦点。笔者尝试从辽宁老年人口对养老意愿的调研人手,结合我省实际老年人El养老需求情况,以此完善辽宁老年人口的社会服务,建立符合辽宁实际的新型养老模式。笔者选取辽宁六个市的城市与农村进行老年养老服务意愿的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分,回收有效问卷488份,有效回收率97.6%。

一、关于老年人口养老需求的调研结论

通过本次对辽宁城乡老年人口养老意愿调蠢,笔者着重对于辽宁老年人对于机构养老的评价及意愿进行了深度访谈,结果表明辽宁省老年人口家庭意愿虽然较以往减弱,但是家庭养老作为传统的养老模式仍然具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在家庭养老仍然成为主流的同时,老年人对于社会照料、社会服务的需求正逐渐增加。

1.机构养老设置及主观评价

通过对辽宁省城市街道和农村村委会的养老机构设置及老年人口对养老机构的主观评价,辽宁城乡老年养老机构的设置情况存在着城乡差异比较明显(P<O.05)。辽宁农村村委会的养老机构明显多于城市街道养老机构。这具有明显的辽宁独特性。从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了解来看,城市老年人口和农村老年人口对养老机构的了解基本持平,农村女性老年人对养老机构了解略少。,城乡老年人口对养老院的印象评价上有著性差异(P<0.05),农村对养老机构的评价要高于城市,这主要源于是由于城市和农村的老年人的经济条件制约、对养老问题的认知习惯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使其评价的标准不同所造成的。

2.机构养老意愿调查分析

从老年人自身和子女的主观居住养老机构的意愿上发现,辽宁城乡大约有1/3以上老年人.口自身及子女主观上“愿意”居住养老机构;而老人愿意居住,子女反对的比例来看,城市的比重明显大于农村的比重;而且我们从子女老人都不愿意的情况来看,农村占这一类的比重要明显大于城市。这就体现出明显的城乡养老意愿的差异。可以与此验证的是,农村老年人口表现去养老机构的是“暂住”的比例明显高于城市老年人口。因此,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情况在意识上体现出明显的传统家庭养老特征。

3.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滞后状况分析

根据老年人口生活的实际情况,验证老年人口社会化服务是否存在滞后现象。选取“上门做家务”、“上门护理”、“上门看病”、“聊天解闷”四项指标来考察辽宁省老年人口基本社会服务需求状况。从表3可以看出,从城乡老年人口使用过服务比例和需要的服务比例的差距来看,都存在着提供的基本的社会服务没有满足老年人口需要的情况。这当中存在着服务的福利性、服务数量、服务种类、服务质量等多方面不能满足老年人需要的情况。值碍重视的是,农村需要“上门家务”、“上门护理”、“聊天解闷”的比例分别达到16.20%、16.O%、21.3%,而农村实际的提供比例仅为6.7%、4.7%、1.8%。缺口最大的是聊天解闷和上门护理。因此,我们从这项分析中发现,辽宁省确实存在着老年人口社会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由此我们发现,老龄化、高龄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家庭照料功能弱化的客观情况使未来的老年照料问题更为突出,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又无法满足老年人口的需要。因此,充分利用家庭外部日常生活照料资源应当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重要出路。

二、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新型养老模式的建立

研究表明,辽宁老年人口日常生活照料的主要提供者是子女、亲属等,这从一个方面折射了转型时期老年人的生活照顾最主要依靠家庭内部照料资源,但也从另一个方面显现出家庭外部照料资源的严重缺乏。面对当前辽宁社会服务供需矛盾的现状以及未来老年照料的严峻形势,必须大力加强老年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从以上关于老年人口的养老意愿和社会服务缺口的研究来看,符合老年人口实际需求就要兼顾家庭养老和社会服务照料二者的优势,探索辽宁新型养老模式。笔者认为,单纯的市场化并不可取,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应充分考虑福利性和有偿性的结合,这样避免有偿服务收费过高、福利资金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影响老年社会服务和社会养老照料的持续发展。因此,笔者建议辽宁实行“家庭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相结合的以社区(村委会)为载体的多层次的养老模式,以满足当前辽宁老年人口的家庭养老的情感需求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其融合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集中养老机构院舍养老之长,更符合人道,更注重对老年人心理和健康上的关怀。

1.老年人的社会服务体系需以社区(村委会)为载体

考虑到老年人社会服务的地域性归属感和辽宁老年人口家庭养老实际情况,建议老年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社区或村委会作为最基础的服务环节,这种家庭养老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养老家庭化的表现方式,它能够满足老年人不离家就能够享受到社会服务的需求。当然,这只是一种过渡模式,随着养老观念的变化,劳动力结构的不断调整,会逐步趋向于养老社会化的发展。

2.社会服务体系的福利性

辽宁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到老年家庭的支付能力,以提供低廉、高效和贴心服务,因此,辽宁老年人口社会化服务的福利性十分关键。辽宁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上在提供老年人口社会服务的人力资源问题上,建议以辽宁目前大龄下岗失业女性和进城务工人员为主体,在促进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同时,解决老年人口社会服务问题。这样既可以控制老年人口社会服务的成本,又可以解决下岗失业女性再就业的问题。

3.养老模式的多层次对接

在社会服务的在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服务上,首先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具体来讲社会服务体系应包括:居家服务、托老所、敬老院。(1)居家服务。是对居住在自己家巾,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的一种服务。具体包括上门做饭、陪同上医院、专业护理、聊天等项目。(2)托老所。其运作模式类似于托儿所,是在家养老的延伸。那些心智已有些老化、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白天送入日托所,由日托所看护,晚上则同家由子女照顾。这种模式既减轻了子女照顾的负担,又没有将老人完全隔离于“家”之外。(3)敬老院。敬老院、福利院等设施在我省已经被大众接受。就我省实际而言,应缩小敬老院、福利院规模,提高其分布密度,将敬老院、福利院分散在居住社区或村内,这样老年人可以不必离开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也便于子女、亲戚之问亲情的交流。

多层次范文篇5

论文摘要:发展无缝对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建立有效的场外市场,改进主板市场的退市制度和再上市制度。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金融业必须更好地服务这个大局。而我国金融发展的短板恰恰是资本市场,由此,个人认为,我国应发展无缝对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来服务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恢复场外市场应解决5大问题

在电子化交易的今天,区分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不是场所而是交易方式。场内市场是一种自动撮合交易的市场,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交易;场外市场是以询价方式交易。

个人认为,场外市场是培育企业,整合企业的重要平台,暂时不够上市条件的公司股票在这个市场上流通,就可为新创业的企业和成长企业寻求融资流通的合法渠道,培育公开上市的资源;而已上市的大宗交易股票、退市公司股票在场外市场交易,则为企业收购、兼并、整合资源提供渠道,提高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并避免主板市场的震荡。

众所周知,我国有场外市场是在1998年以前,但是1998年之后,随着对资本市场的整顿,关闭了所有的场外市场。于是,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此是一个有宝塔塔尖没有塔基的悬空市场。如果想把宝塔的塔尖发育得更好,就应该发展塔基,提供一个场外市场。那么,恢复我国大陆场外市场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呢?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以行政法规的方式明确证券的定义,扩大证券交易的场所。《证券法》第二条、第三十九条只规定了公开发行的股票债券的交易,而对未上市的是没有说法的。所以,应该用行政法规的方式来明确场外市场的法律地位。

――以深交所股份代转让系统为基础建立我国的场外市场(股权登记与资金清算)。目前,除了深交所代转以外,我国的许多产权交易所也都在做股权转让工作,但是他们没有合法的身份,他们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有客观需求,因此应该对客观需求做一个认真分析,以深交所为股份代转让系统为基础来筹备我们的场外市场。

――场外市场的监管问题。个人认为,场外市场监管问题,应该建立统一规则指导下的行业自律管理。主要包括几方面内容,如建立保荐券商或做市商制度,由保荐券商和企业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信息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建立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交易信息的披露制度;由行业协会对券商的行为进行自律监管与惩戒,同时证券监督机构仍保留对券商行为和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的检查权与处置权等。

――场外公司挂牌的条件。场外公司挂牌条件不能和场内一样,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要求:一、最低净资产和税后利润要求;二、信息披露要求;三、至少有一个保荐商或者两个做市商;四、股东人数低于200人,退市公司除外。

――建立场外市场挂牌公司的升板制度。如果场外公司交易到了一定的程度,价格到了一定程度,应该允许其升到主板市场去,当然,这个公司也应该符合主板市场上企业的其他条件。

二、主板市场需要升降板机制

退市方面来看,关于我国现有的退市制度,《证券法》里有很多条规定,其中有一条,一个公司的盈利如果连续3年是亏损的就必须要退市。而这样就造成了很多要退市的公司退市的时候股价相当高。它退下去以后,这么高的价格盈利又不好,他们之间的交易是很不活跃的。如果要是以它的净资产和每股价格以及持股股东人数为条件退市,就会使得一个企业的资产缩水、价格越来越低的时候才离开市场。如果说退市企业是这种状况的话,笔者认为,就可以不要壳资源。如果取消了壳资源制度,在市场上就会减少那些诸如某一个退市公司要进行重组、要重新上市等很多题材炒作。实际上,减少这种炒作机会,对广大投资者是一种保护。现在很多的投资者经常会被一些所谓的重组题材误导,然后造成一波波股价的波动,最后对市场造成很大的损害。因此,建立以公司净资产、每股股价和持股股东人数为条件的退市和再上市制度,不仅能减少市场恶意炒作的题材,同时能保护股票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多层次范文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文学素材积累

文学作品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的学生“粉丝”,他们也很希望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但事实是,绝大多数学生为此而“销得人憔悴”,他们并不知道如何积累文学素材。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具有一种接纳条件刺激物的总和规律,这一规律来自条件刺激物的有效信息,随着刺激信息的不断传入,信息总量在积累,表现为算术和式的递增。文学素材的积累无疑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它蕴含着写作的主体——学生“接纳条件刺激物”,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并随着情境的变化不断生成新的情感体验等多层次的“高级神经活动”。

一、用眼看世界,增加生活阅历

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即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耳闻、目睹、鼻嗅、口尝、体触等直接了解外界情况;一种是间接的,即通过语言、文字、信号等传递消息而获得信息。写作实际上起源于信息的获得,表现为信息的输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是写作信息的主要的、直接的源泉,历史则是其间接源泉。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1]学生写作不一定要达到“伟大”的高度,但用眼看世界,观察自然、社会和历史则是其写作的必由之路。

对于学生而言,用眼看世界的方式有二:一是以校园为起点,以家庭、社会为延伸点,以自我为视角,饱览自然风光,阅尽社会人情;二是以教材为起点,以图书馆为延伸点,以人物传记为重点,融入沧桑历史。

二、用心悟世界,丰富生活体验

用眼看世界只是文学素材积累的第一步,还必须进入第二步:用心悟世界。心理学研究表明,作为人的生物的与社会阅历的个人的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用眼看世界也只能停留于经验层面;于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这是体验,用心悟世界无疑属于这个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2]用心悟世界实则上就是“人化自然”,典型化社会生活和历史的过程。

德国著名学者伽达默尔说:“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体验,以这种方式成为体验的东西,在艺术表现里就完全获得一种新的存在状态。”[3]学生用心悟世界就是要在他们的经历中寻求“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梳理出激动人心的、久久不能忘怀、令人回味不已的经历。根据经验,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经历一般不会集中于某一时间或某一个空间,它们可能瞬间出现,也很可能在再次回味时出现。因此,语文教师很有必要教会学生善于体验这些过程,善于捕捉这些经历。

对于学生而言,用心悟世界的方式有二:一是及时体验,在“真”的基础上,以“善”、“美”为准则,记录下触动灵魂、富有意义、令人难忘的经历;二是延时回忆,以时间为过滤器,体味以往的经历,记录下令人感动的时刻和事件。

对于文学素材的积累而言,用眼看世界和用心悟世界只是两个初等层次的行为,绝大多数学生只能达到这个程度。但是,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成功的文学创作所运用的素材往往是超出这两个层次的,是有变异的。这就要求文学素材的积累进入更高的层次:用口说世界和用笔写世界。

三、用口说世界,提升生活情调

作家吴伯箫说:“惟其是生活才有光,有热,有运动,有发展,有未来。‘生活’这个词里包含了真实,完美,新陈代谢,四季常青。”[4]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真实、完美”的世界里,感受着生活的美丽与丰富多彩,他们自然会有一种不吐不为快的冲动。体现在文学素材的积累上,这就是用口说世界。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语文教师应该把学生置于不同的群体当中,让他们开口说世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乃至课外活动时,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宽松的环境,引导他们开口诉说世界存在与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说的一方在说世界的同时,也会再现自我的生活世界,展现青春的风采,建立生活的自信,丰富生活的情调,从而更加觉得生活的美好、人生的多趣。听的一方会受到濡染,自觉地加入这个行列,与其他同学共同歌颂生活,描画未来,而且会用他人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世界,会给文学素材的积累带来不可言喻的奇效。如果条件允许,语文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带到不同的社会大舞台上,让他们以各自积累的素材为基础,参加作文大赛、朗诵比赛;还可以推荐发表学生的文学素材或作品。这样,学生文学素材的积累会来得更加主动、积极而且有效。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理应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开展多层次的活动,并不断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引领他们实现跨越式前进,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投入这项活动。

四、用笔写世界,积累生活素材

对于学生而言,借助对自然、社会的描摹,抒写真实的自我是他们最主要的写作目的。在作品中,笔下的自然、社会等都是学生往日生活的记忆与再体验。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指出:“在人那里,我们不能把记忆说成是一个事件的简单再现,说成是以往印象的微弱映象或摹本。它与其说只是在重复,不如说是往事的新生;它包含着一个创造性和构造性的过程。”[6]可见,用笔写世界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它蕴含着创新,意味着情感体验的不断生成。以自然界草木虫兽的形态和生活为例,作者的心境不同,写出来的形态与生活也就不同。试想,杜甫在高兴的时候,他笔下的花也不会流泪吧。正是因为处于一种“国破山河在”的心境中,花被他赋予了流泪的形态,于是创造与创新出现了。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他们的写作能力相对欠缺,于是帮助他们不断地变换情境,用不同视角、不同情感态度描写这些原本很“真”的事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多层次范文篇7

关键词:艺术;艺术作品;结构

一、传统美学对艺术作品的结构做出内容与形式的二分

对艺术作品结构的探讨,历来都为美学和艺术理论所关注,且众说纷纭。但众多的说法中,对艺术作品所做的内容与形式的二分,影响最大,也最为深远。“长期以来,关于艺术品的形式/内容的二分及其互相对立的思想,在文艺理论史上占据主导性地位。”因此,谈艺术作品的结构,不可能不谈及内容与形式的二分,也不可能不谈及内容与形式对于艺术的重要意义。

作品结构上的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的思想在近代美学中正式形成,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孕在古典美学中。柏拉图认为,艺术作品是“理式”的“影子”或“幻像”;艺术作品只能在“外形”上对“理式”加以模仿,而不能分享“理式”本身。在这里,一方面,还没有内容和形式的二元对立的思想;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只是“外在的形式”,“与真理隔了三层”,这也隐约暗示着后来形式与内容二元对立的某些因素。亚里士多德指出,事物为“材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等所规定;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赋予材质以形式,形式本身就是作品的内容。这里的“形式”与“材料”的对立,虽不等于后世的内容与形式的对立,但无疑蕴含了二元对立的思想。

真正将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的思想在美学中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是黑格尔。他认为,美或艺术作品作为感性存在,只是一种“形式”,其背后蕴含的“内容”是作为世界本源的“绝对理念”。黑格尔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但这种统一不是内容与形式的等价并列,而是有主与次,有高与下之分,作为内容的绝对理念是本体,高于它的显现形式。因此,内容是主因,决定形式,并且“形式的缺陷总是起于内容的缺陷”。黑格尔的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统一的美学思想,确实概括了当时艺术的概况,揭示出艺术作品在结构上的某些真理性的东西。但黑格尔是孤立的,尽管他的美学思想在当时的理论界震动巨大,可在艺术实践领域,“他的学说没有发生多大影响,感性主义和形式主义一直在泛滥着。”特别是重形式的现代艺术崛起后,对内容的强调已变得不合时宜。

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形式主义”的和“抽象主义”的,前者弃绝艺术的内容转而致力于对纯形式的专注和开掘,而后者累于沉重的内容,将其“抽象”为单纯的“形式”。诚如李斯托威尔所言:“在近代艺术和近代艺术批评家当中,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形式主义倾向。”这股形式主义不仅表现在克莱夫·贝尔等人所倡导的视觉艺术领域中的形式美学,也表现在文学中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以及法国结构主义美学思潮等。它们涉及的领域和探讨的对象不尽一致,但其理论趋向却是一致的:它们仍然基于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立思维,弃绝内容,单纯地在艺术形式或文学形式上探究“本质性”的东西。英国的克莱夫·贝尔主张:“艺术除了呈示其形式关系的抽象式样之外,就再也没有更重要的东西了。其余一切,如情调、信息以及理性的内容等,都与艺术无关,毫无美学价值。”在这里,已无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问题,而是说内容根本就与审美无关,因而应从艺术中坚决加以清除。在文学研究领域,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者及布拉格学派,单方面突出形式的作用,认为并不是内容决定和创造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和创造了内容。“文学可以表现各种各样的题材内容,文学作品的特性就不在内容,而在语言的运用和修辞及技巧的安排组织,因此文学性仅存在于文学的形式。”三四十年代英美新批评派步其后尘,英国文学批评家、诗人兰色姆提出“架构—肌质”理论,认为诗的本质不在于内容的逻辑陈述(即“构架”),而在于与“构架”相分立的细节部分即“肌质”。“兰色姆所说的构架和肌质尽管与通常所说的内容和形式不能完全等同,但与后者还是大体类似的。”

形式主义把艺术实践和批评引向了艺术自身核心的东西,确实揭示了以往艺术研究所忽略的重要的东西。对于形式主义美学及其理论价值,或许可以用克罗齐一句话加以概括:“审美的事实就是形式,而且只是形式。”

二、现代美学对艺术作品结构继续探讨

但是,建立在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结构观,同样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西方现当代美学和艺术理论对艺术作品结构的研究日趋深入,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严厉的批评。

只有艺术作品的整体,不存在纯然的“内容”与“形式”,因为没有人可以将“内容”或“形式”从作品中分离出来。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指出:“形形色色的两极对立范畴,如能指/所指、自然/文化、语音/书写、感性/理性等均受到质疑。”因为,传统哲学总是将这些范畴组中的前项置于中心在场的位置,并主导后项的存在。所谓“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立,只不过是逻辑上的预设,缺乏真正可靠的基础。在艺术作品中,几乎没有什么因素可以被看做是纯然的“内容”或“形式”。例如,舞姿是舞蹈艺术的语言因素之一,如同音乐中的休止符,它使舞蹈结构上的承转鲜明呈现出来。在这一个意义上,它显然应该属于形式的范畴。但是,“舞姿在舞蹈中既作为模式的一部分,又是感情要素的一部分而存在”,“把观众引入主人公的灵魂深处”。在这一意义上,舞姿又似乎应该属于内容的范畴。这说明,艺术作品中的内容与形式绝非判然两清。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的结构理论一旦接触到具体的艺术问题时,必然陷于难以克服的悖论之中。因为,二元对立在逻辑上必然导致重视一方忽视另一方,即非此即彼;这样,无论是重视作品的内容,还是重视作品的形式,都必然脱离艺术欣赏的实际经验。单纯地重视作品的内容,使得艺术欣赏实际上成为文献学考证,弊病明显,姑且不论。再者,貌似深刻的形式主义美学在遭遇艺术实践时,情况也不见得好多少。形式主义主张作品中存在着一种富有秩序感和张力的结构或抽象模式,而这正是艺术之为艺术的东西,只有对它的欣赏才算是“纯审美”的。这一说法很有诱惑力,但实际上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在我们倾听贝多芬或巴托克的音乐时,实际上并不只是为了听它们那‘纯粹的形式关系’,在我们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莎士比亚或但丁的作品时,同样也不单是为了获得这种‘关系’。即使观看米开朗琪罗或凡高的绘画,我们也不完全是为了欣赏这种狭隘形式主义者们所说的平衡和秩序。”既然事实上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是复杂的,那么为什么还要从浑然一体的作品中刻意抽象出干巴巴的“形式”因素呢?既然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这种抽象的“形式”,那么艺术家为什么还要殚精竭虑地将外在世界的鲜活形象移植到作品中呢?这是形式主义者所无法解释的。因此,内容与形式二元对立的结构理论,只有形而上的意义,在实践上价值相当有限。

正是由于这些缺陷,内容与形式的二元结构理论受到现当代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广泛批评。音乐批评家、美学家汉斯立克在分析音乐中的内容与形式时,归纳说:“任何企图把一个主题中的形式跟内容分离开来的实际上的尝试,都会引向矛盾或主观任意性。”实际上,将艺术作品区分为内容与形式只是一种人为的粗暴行为,它将鲜活、浑然的艺术品一刀两断,这在理论上必然陷于不可克服的矛盾之中,在实践上必然是荒唐可笑的。因此,韦勒克、沃伦指出:“这种分法把一件艺术品分割成两半:粗糙的内容和附加于其上的、纯粹的外在形式。显然一件艺术品的美学效果并非存在于它所谓的内容中。几乎没有什么艺术品的梗概不是可笑的或者无意义的。但是,若把形式作为一个积极的美学因素,而把内容作为一个与美学无关的因素加以区别,就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

因此,很多现当代美学家和文论家纷纷抛弃了内容与形式这组大而无当的范畴,转而对艺术作品的结构层次做更为实际和深入的探索。其中,尤为值得重视的是现象学对艺术作品结构的新探索。杜夫海纳在其《审美经验现象学》一书中,分析一般艺术作品的结构为这样三层:材料层、主题层与表现层。该结构模型揭示了艺术作品从外到内、从表层到深层的实际情况,还是有相当的科学价值的。“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系统,严谨而有致的艺术作品层次分析思想,无疑当推波兰现象学艺术理论家英伽登。”他认为,文学和艺术作品既非实在的客体,也非观念的客体,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纯意向性构成”,“它存在的根据是作家意识的创作活动,它存在的物理基础是以书面形式记录的本文或其它可能的物理形式”。基于此,英伽登将文学作品分为四个层次:

(1)词语声音和语音构成以及一个更高级现象的层次;

(2)意群层次:句子意义和全部句群意义的层次;

(3)图式化外观层次,作品描绘的各种对象通过这些外观呈现出来;

(4)在句子投射的意向事态中描绘的客体层次。

英伽登的这一结构理论,以现象学观察的方法论,将作品的作者、文本与读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将静态考察与动态考察联系起来,将艺术作品在结构上的诸因素联系起来,就如同浑然一体的艺术作品那样。

三、艺术作品的结构是多层次的

借鉴以上各家对艺术作品的结构分析的长处,整合其相异之处,推及各门类艺术样式,以务实的态度,笔者对艺术作品的结构层次做如下归纳:材料与媒介层、技术与技艺层、符号与图式层、形象与意象层以及意蕴层。逐一论述如下。

1,材料、媒介层

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精神价值作用于人类,这是没有疑问的。因此,传统美学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艺术作品的物质性的一面,对艺术作品结构的探讨,往往无视它所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好像艺术纯粹是一种心理体验。但是,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必须有所凭借才得以呈示;不借助于物质材料,作品就不可能以实体方式存在。因此,艺术作品在结构上的基层就是“材料与媒介”,它是艺术作品赖以存在的物质凭借,即海德格尔所说的“物因素”。“在建筑作品中有石质的东西。在木刻作品中有木质的东西。在绘画作品中有色彩的东西,在语言作品中有话音,在音乐作品中有声响。”与之并列的,还有作品构成、存在及展示所凭借的物质媒介,例如画笔、纸张等之于绘画,乐器之于音乐,人体等之于舞蹈,摄像设备、放映设备等之于影视等。

艺术作品的“材料”与“媒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比如,对于绘画作品,颜料是媒介,它以“色彩”的方式融入作品,并构成其物质存在的一部分,因此,“色彩”是绘画的材料。对于音乐,乐器是媒介,它所发出的乐音才是音乐的材料。材料与媒介手段虽不等同,但二者间有密切关联。“艺术家同物质手段的纠缠无非为了使它在我们眼中不再是物质手段,并使它作为材料得到颂扬。”但细致说来,媒介物之中也存在着复杂情况。比如,颜料作为媒介,它可以进入作品,以“色彩”的方式继续存在,因而是可转化的;但对同样是媒介物的画笔,情况就不同,画笔介入作品是过程性的,作品完成后,画笔就离它而去,因而不可转化为艺术作品的材料,只是单纯的媒介。

材料的情况同样复杂。并非乐器奏出的声音就是音乐的材料,因为演奏者随便奏出的不成曲调的声音,便不能构成音乐的材料,只有那些有组织的乐音才成为音乐的材料。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但却隐含着一个深奥的艺术学问题:“自然的实体”如何变成“艺术的材料”?秘密显然就在于艺术家的介入——他对物质实体的“处理”,使之从“物理的存在”转换为“艺术的存在”。在雕塑中,雕塑家使得石头不再是它本身,而是人体的某种“形象”或者其它什么。虽然作品中的材料,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上讲还是石质的,但这时我们总是不把它看做是一块石头,而是将它看做是人体,并从中感觉到肌肤的细腻温润,或者将它看作是有着某种意味的纯粹的图式。如果某件雕塑作品好似人体形状的石头,这往往意味着它是失败的。因为,这并非一件真正的雕塑作品,石头也还是它自身。因此,在艺术作品中,材料总是被消除其自然属性,除非它本身就具有值得我们观照的价值。在很多工艺品中,材料的自然属性要尽力保持,并使其彰显。例如,明式家具“充分利用了紫檀木、黄杨木、花梨木这些硬木的特性,既不用漆饰破坏它们天然的美妙纹理,又不用镂空装饰违背它们自然的沉重结实感。”在这里,木料的天然纹理、它的沉重感等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因此当它进入工艺品之中,不仅不需改变,还应彰显。

2,技术、技艺层

艺术作品中的技术和技艺(也包括技巧,下同)也往往被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所忽略不论。原因大概以下两点:其一,技术与技艺往往被看做是纯物质层面的因素,而被排斥在艺术之外,因为,艺术品主要是凭其精神价值、而不是单凭其技术或技艺含量被认可的,事实上上,向来就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技术与艺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其二,技术和技艺只是在创作过程中才’是明显的,在已经完成的作品中,不像艺术形式、艺术形象那样,它是隐遁的。固然,艺术家的内在世界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确实重要。英国浪漫派诗人柯勒律治说:“如果诗人不是首先为一种有力的内在力量、一种情感所推动,他将始终是蹩脚的不成功的耕耘者。”对浪漫主义者,这样的说法仿佛金科玉律,即便是对现代美学而言,情感之于艺术的重要性似乎也没有丝毫衰减。但反过来看,只要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人们就该承认技术和技艺是构成艺术作品的相当重要的因素。罗丹说:“艺术只是情操,但没有体积,比例,颜色的知识;没有灵敏的手腕,最活跃的情感也要僵死。”如果缺乏技术和技艺的支持,艺术家的情感体验、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世界的洞察等,都无法得到恰如其分的表达,或者根本无从表达。因此,要想真正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从技艺或技巧的角度切入是最地道的选择。阿多诺说:“除非弄懂作品的技巧,否则就不会理解作品本身。”

技术、技艺对于艺术的重要性,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看就更为清晰。“艺术”(Art)一词本来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技术”或“技艺”,无论古希腊人,还是中国古人,都是这样。在他们看来,无论是木匠造床或农民植树,还是诗人写诗或画家画画,都是“技艺”。这说明,艺术本来就是从技术与技艺中升华而成。直到现在,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仍相当密切,特别是在工艺美术中,有时技术或技艺本身就能构成一种工艺的式样,比如微雕。艺人通常更喜欢说“看我的绝活!”而不是说“欣赏我制作的工艺品”。“绝活”这个词表明,工艺注重的是不同凡响的“技术”或“技艺”,“艺术性”倒在其次。因此,“对于工匠、艺人和工艺师而言,要紧的不是创新,而是继承;不是别出心裁,而是技艺娴熟。”

3,符号、图式层

艺术家将其精湛的技艺施展在材料上,对它进行改造、整合并重新组织,改变它原来的存在方式和性质,使其成为“另一种”存在——“组织化”的外在形式之中寓有“意向性”的内在品质,即艺术作品的符号或图式。在这一过程中,材料消失了,因为它藉由艺术家的创造性行为而转化和升华为艺术语言。“这种创造活动的实质是由艺术家有意识的明确行为构成的,但这些行为总是以某种物理的作用来实现自己,而这些作用是由那实现或改造某种物理对象——物质材料——的艺术家的意志所引导的,赋予物理对象以它藉以成为艺术作品本身存在的基质的形式。”材料由艺术家的意志改变了它的物理法则,因而作为艺术作品的有机部分隶属于艺术存在的法则。从这一层开始,作品褪掉了它的“物的因素”,并以符号、图式尝试着对人的“内在”进行“敞开”。因此,符号、图式层也就是作品的形式层,即狭义上的艺术语言层。例如,对于舞蹈艺术,人体是其唯一重要的媒介物(但不是其材料),人体做出的动作和姿势是材料。单纯的动作和姿势,如生活中的那些,作为纯物质性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但舞者却将一系列的动作和姿势加以整合和排列,组织成前后相续、动静有致的“力的结构”——在此构成中,芭蕾舞的舞者藉以“开、绷、立、直”或者中国舞的舞者藉以“圆、拧、曲、倾”等程序化的动作,以及富有造型感的舞势、舞步、手势、表情等等“符号”或“图式”,将它与其内在世界——心灵的运动、情感的姿态——吻合起来,从而身心如一。因此,在舞蹈艺术中,与其说是身体的舞动,不如说是心灵的舞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舞蹈艺术是表现性的和个体性的,只有亲自参与而不能单纯地旁观。

但符号、图式对内在的呈现是有限的,只是一种粗线条的勾勒。它从媒介、材料层蜕变而来,作为内在的初始形态,往往是象征性和暗示性的。因此,符号、图式对内在、情感的呈现,“实则是一种处于抽象状态的表现,这种抽象表现也叫符号性的标示。”符号、图式一方面对内在进行“敞开”,另一方面在“敞开”中又留下了诸多空白和“未定点”。在这一方面,很多现代派艺术作品都给我们提供了绝好的例子。在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最著名的《等待戈多》中,按照传统戏剧美学,与其说两个流浪汉、埃斯特拉冈、弗拉基米尔、戈多等是剧中“人物”,毋宁说是一种抽象化的符号,他们没有“戏剧性动作”,没有“戏剧性格”;同时,剧情本身——无聊而无望的等待,也同样是符号性的标示,它没有冲突,没有发展;剧中台词也是抽象化的符号,它无逻辑性,不可理喻。这些符号或图式以其特定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留下了诸多空白点,引人深思,耐人寻味:戈多是谁,流浪汉为什么要等戈多,他们从何而来,为何在此地,波卓、勒克为何突然成为瞎子和哑巴,他们之间为何相互折磨而又难以离弃,等等。这些图式留下的“空白”或“未定点”需要观众自行解答。英国雕塑家摩尔,常以实体与虚空之间的对比构成作品,图式化似乎更为彻底,很难从中看到确定的具象,抽象的雕塑符号或图式给观者留下了玩味不尽的空间。

4,形象、意象层

人的内在世界生动多变,具体而微,“像在森林中的灯火那样变幻不定,互相交叉和重叠。”符号、图式层只是一种粗线条的“勾勒”,充满暗示性和不确定性,并不足以清晰呈现内在。因此,艺术符号或图式就必须联结一体,构成丰富而生动的、具有内在生命的有机整体,即形象、意象层。

此处所谓的“形象”,并非是指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艺术作品中主题(特别是人物)的写照,而是指作品中以艺术符号和图式所呈现的感性总和。例如,在法国画家安格尔《泉》这幅画作中,不能认为“形象”就是画面上那个肩扛着水罐的少女以及倾泻着的泉水,更不能认为“形象”就是少女本身,尽管观者的目光和兴趣会不自觉地集中到她身上。因为画面中的其它部分,例如少女脚下那含苞未放的雏菊、她背后的岩面以及画面中呈现出的少女肌肤的柔软细腻感、富有韵味的线条、正面的构图等,都有其审美意义。所有这些感性的存在,都是构成画作“形象”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作品的“形象”丰富,鲜明,生动,有着内在的生命。这里通常还有一个误解,即艺术“形象”往往只是被理解成作品中“再现”部分,特别是在文学、绘画、雕塑等“再现型艺术”中,它很容易地被看做是对自然、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模仿”。但作品中的“形象”还应该同时包括抽象型艺术及表现型艺术中由符号、图式构成的审美形式。在抽象绘画或抽象雕塑中,只有纯粹的线条、色块、体积极其构成,至于它们具体指涉什么事物(事实上,很可能什么都不指涉),我们往往根本无法辨认;而在音乐这样的表现型艺术中,我们则只能听到一些有组织的乐音的行进。这些形式或符号连同它们的构成,同样也属于作品中的“形象层”。

需要指出的是,作品中的“形象”并不等于对外在世界的复制,哪怕“形象”是具象的,写实的,也不可能是绝对客观的。“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写实主义,也没有不偏不倚的或绝对忠实的自然正义,任何对现实的复制都不是自动的和机械的。”事实上,任何艺术作品及其“形象”都是一种意向性的存在物,形象“此在”,意指“彼在”。艺术家不是机械的存在物,他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主要是从这个世界抽取某个确定的、有意义的对象,使之成为自己的财富,并不断地把我们领到这个对象上去。”这就决定了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层不可避免地带有艺术家的意向性。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作品中的“形象”也就是“意象”。

作为美学范畴,“意象”一词最早由意象主义诗人庞德提出。但“意”与“象”的存在,一直是艺术作品构成上的现实。大致说来,所谓“象”即上述“形象”,是指作品的外在的“显相”;而“意”则是渗透在“象”之中的某种倾向性或者某种朦胧的意味。“意”与“象”无论是在意象派诗作中,还是在其他流派或风格的诗作中,或者是在其他式样的艺术作品中,都是存在的。例如,唐人韦庄的词作《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极富有鲜明的画面感。但这如诗如画的风景之中其实渗透着韦庄对江南的深切的情感体验——对江南的依恋、热爱和痴迷,这正是词作之“意”。因此,原本地理意义上的“景”(江南)在此变为浸渍着情感体验的“景”,而词人的情感则呈现为“景”之“情”。“景”与“情”,“象”与“意”融合一处,由此构成了一个关于“江南”的“意象”。

叶朗先生说:“审美意象正是在审美主客体之间的意向性结构之中产生,而且只能存在于审美主客体之间的意向性结构之中。”在这一结构中,审美主体趋向客体,通过体验,得“意”于“象”,“象”因“意”见。因此,“意象”是审美主客体在这一结构中的“和弦”。

5,意蕴层

大凡那些艺术杰作或者有着持久魅力的作品,除了以其“形象”或“意象”显露出深厚的美学意义之外,还有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意蕴。意蕴不是作品结构中的实在物,而是由审美主体的意向行为所引发的“盈余”意义。宋代范温说:“有余意之谓韵。”主体的“意向”将作品引向其本文(由有限的“形象”或“意象”构成)之外的广阔空间,这时便发生了意义的“盈余”或“增值”,即意蕴。因此,意蕴层是艺术作品的结构中最为深远的一层,仿佛行星之虚无缥缈的“光带”,相当于英伽登对文学作品的结构分析中的“形而上质”。荚伽登认为,伟大的作品中的再现客体层能够呈现出“崇高、悲剧、恐惧、震惊、神秘、丑恶、神圣、悲悯”等特质,它既非客体性的,也非主体性的,“通常在复杂而又往往根本不同的情境或事件中显露出来,作为一种氛围弥漫于该情境中的人与物之上,并以其光芒穿透万物而使之显现。”

这种由“意向”或“意境”所引发的哲理性意蕴,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古典诗论所讲的“象外之象”或“弦外之音”。受老庄哲学和禅宗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不太“滞于外物”或者执着于观相,而总是力图“把握那个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的“‘道’”,或者力图在色相中悟“禅”。然而“象”却总是有限的,主体需要超越这有限的“象”或“色”,在“象外”探寻“道”,在“色空”中悟得无上正等正觉。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这里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唐代之后的古典诗歌往往总是极力追求“象”之外的一种玄妙的意蕴,即“象外之象”。“只有这种‘象外之象’——‘境’,才能体现那个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气’)。”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引用戴叔伦的话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既然,宇宙万物之终极的“道”不在这有限的物像,而在“象外之象”或“景外之景”,因而诗人和词人总是力图通过一幅看似平淡的画面,实则创造出意义深远的“意境”。刘禹锡《乌衣巷》写:“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朱雀桥、乌衣巷、野草花、夕阳、飞燕、百姓家等都是诗人眼前所见,是有限的“象”,但诗人(也包括我们读者)却由这有限的物象直觉到王朝兴废的沧桑感、人生短暂的凄凉与无奈,顿悟到世事无常的深邃哲理,由“有限”领略到“无限”。

多层次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层次灰关联

0引言

传统理论从比较优势出发,过于强调劳动密集型的非高新技术的发展,随着国家提出自主创新战略,出现过于依赖高新技术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倾向。其实,不管是资本密集型的高新技术行业,还是劳动密集型的中低技术行业,只要在开放的条件下具备相应的技术创新能力,就会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空间。

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应该同时关注不同技术层次行业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作用。我国目前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研究如何运用不同技术层次行业技术创新,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

各国工业化的进程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是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前提条件和主要动因。企业创新系统中技术创新是关键,作为产业的微观组织,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传导作用。一般认为,从微观层次看,技术创新是企业在一定资源基础上进行的,决定技术创新能力高低的3种资源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指工艺装备)。行业技术创新是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聚集,是推动行业发展和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因。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文献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包含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2个方面,两者交织在一起,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产业结构优化过程的一条纽带。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解决各产业之间有机联系和耦合质量的问题,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则是解决怎样促进整个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问题。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结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及贸易结构等,在诸多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技术结构,因为一种产业的形成发展或衰退,从根本上说起因于技术的进步或落后(技术创新),从而产业结构的变动也起因于技术结构的变动。由此,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应依赖于与之相应的技术创新,推进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一方面,技术创新通过促使生产要素在产业问流动,直接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产业的形成;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会通过对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贸易结构等的影响间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本文借鉴文献构造出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技术创新过程的性质特点,决定着无法直接衡量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只能采用一些替代性指标,如设备、资金及人员来反映技术创新活动。图1中虚框内的技术创新内容,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处于黑箱之中。本文根据信息不完全的特点,利用灰关联理论,在技术创新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建立模型,量化分析不同技术层次行业技术创新投入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2技术层次划分及指标设计

制造业水平决定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无论新产品销售收入还是从业人数都占有绝对优势,它们的技术创新状况直接关系到制造业总体的技术创新水平,数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本文依据OECD(1996)的技术划分标准,结合我国对高技术产业的界定,将制造业划分为4个技术层次: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考察我国1996-2005年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状况。由于部分行业原始数据残缺,再加上个别不同技术层次行业放在一起统计,数据不易分离,在这里剔除“石油加工、炼焦与核燃料加工”、“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后,共得到29个行业的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原始数据,这些行业按技术层次划分情况见表1所列。

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技术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由于技术创新过程涉及众多因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测度方法,国内外的研究者分别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国家层面提出了多种问接测度指标。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考虑到数据的可取得性,设立技术创新投入指标和技术创新产出指标,综合衡量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从投入一产出角度构建技术创新评价体系,体现了技术创新活动的链条式过程,把技术创新的实现看作是一个创新资源投入到产出的整合过程,指标体系就是一个描述技术创新资源从投入到产出的配置情况和运作水平的过程优化体系。

设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为X;.z为微电子控制设备原价占生产经营用设备原价比重;zz为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设技术创新产出指标为z。,包括专利申请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

技术创新最重要的3个投入指标即设备、人才和资金。技术创新投入既包括R&D投入也包括非R&D投入,R&D投入是衡量技术创新投入最主要的指标,它既是自主创新的基础,也是成功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要求。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大中型制造业R&D人员、R&D经费仅有20O3—2005年3a的数据,本文选择科技活动人员代替R&D人员,选择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代替R&D经费。相比较而言,科技活动人员和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在量上大于R&D人员和R&D经费,而且不像R&D人员和R&D经费那样单纯反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相应投入,因此,选取更加合理。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中微电子控制设备原价占生产经营用设备原价比重体现了设备的投入强度,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反映了技术开发力量的强弱,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体现了科技开发力度(由于统计原因,高技术行业用“年末固定资产原价”代替“生产经营用设备原价”;高技术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及“从业人员”1995年的数据口径为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99—2004年的数据口径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技术创新产出包括潜在技术创新产出和现实技术创新产出。专利是研究开发的重要指标,用专利指标衡量R&D能力已被广泛接受。专利权是企业未来用以开发新产品的储备能力,以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企业潜在技术创新产出的指标。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主要体现为新产品销售收入,工艺创新不易量化,但其效果可在新产品销售收入中得以体现。新产品销售收入几乎代表了所有技术创新投入要素或相关要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将创新的技术以新产品销售的形式实现其价值,新产品销售收人反映了企业现实的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作用不易量化,因此仅简单以技术创新产出作为衡量技术创新导致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技术创新的投入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说明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本文在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与技术创新产出指标间建立灰色关联模型,来测度不同技术层次行业技术创新投入与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

3灰关联模型应用

本文仅搜集了1996-2005年的数据,样本量较小。而且由于技术创新过程涉及众多因素,很难准确定义所有影响因素,收集到的信息并不完全,因此,数据具有不确定性。

灰色关联模型恰好适用于信息不完全情况下的关联度分析。关联度分析是分析系统中各元素之间关联程度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依据关联度对系统进行排序。由于计算关联程度的数列量纲不同,先进行初值化处理。

4数据分析及对策建议

运用(1)、(2)式可以计算出不同技术层次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指标,对技术创新潜在产出指标和技术创新现实产出指标的贡献值,并找出不同技术层次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排序,计算结果见表2所列。

这也说明了我国中技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和持久。值得注意的是,中高技术层次的科技资金投入尚待进一步加强。

从低技术行业的计算结果看,我国低技术行业人才和资金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也有相当的作用,我国并不缺乏中低技术和低技术行业的科研人员,如何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多层次范文篇9

关键词: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现如今,我国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框架,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相关研究人员,应结合具体工作开展实际,科学地进行创新研究,从而为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有效建议。

1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保体系制度也在国家的总体规划中发挥不同的职能作用,逐步由国企的配套措施、社会经济支柱转变为国家的重要经济制度。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全面覆盖、保障基本、多层次和持续发展的理念,更为强调社会公平、保障可持续发展,全面促进社保体系的优化建设,将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充分凸显可持续的特征,逐步提升水平,为群众带来更多的享受社会发展效益的可能。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期,我国人民需适应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转变,在建立科学的社保体系的基础上,需制定新的努力方向。在党的工作报告中也提出,需建立更多层次的保障体系,作为我党科学判断国情、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特征和人民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对新时期的社保体系建设做出重要规划,不断提升保障水平,促进我国的治理体系和能力得到现代化的发展,全面推动社会向高质量、高效率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发展意义。构建更为健全的社保体系,重点需坚持全面覆盖、多层次的指导,依据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实现城乡统筹、保障适度的目标,从而达到社会公平、全面满足人民差异化需求的目的。这也是社保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建设小康社会高度一致。

2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任务

2.1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对城镇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进行优化完善,需尽量提升养老保险在全国范围内的统筹速度。养老保险对于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具有更为明显的保障功能,自召开十八大以来,党内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可细化完善,全面实现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落实,并启动了养老保险基金,保障退休人员连年上调养老金,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为积极应对人口的老龄化问题,需建立更为全面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继续对社会和个人账户金额的基本养老保险进行完善。深化规范职工与城乡居民的保费缴纳政策,同时对参保缴费的激励制度进行深化推进。在实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期间,需尽量提升其保值增值的效果,积极推进划转国有资本来充实社保基金的制度,为制度的推进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构建待遇调整机制,顺利推进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金的标准。对职业年金制度进行优化发展,鼓励实施个人储蓄性和商业性的养老保险。对于目前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的形势,需适当调整退休年龄,制定可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制度,从而提升基金的利用率,可作为均衡地区、企业和个人负担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可促进劳动力的科学流动。需加强对省级统筹的稳定力度,从建设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中央调控制度着手,通过转移支付手段,以及中央调剂基金对全国的养老保险进行调剂,从而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全国范围内的统筹,逐渐建立中央和省政府更为明确的权责划分与管理制度。

2.2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

为对医改进行宏观改革,整体提升全民的健康水平,需持续对医保制度进行优化革新。全面建设城乡统一的医保和管理制度,实现办理与服务的综合实施。需对支付方式进行革新,建立适合不同群体、疾病和服务特征的多种支付方式。异地就业管理和费用结算制度需要进行持续完善,从而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渠道。构建长期护理的保险机制,对政策体系进行完善和修订,从而在根本上降低失能者所需承担的经济压力。可在补充医疗、健康保险等方面加大推广力度,持续满足大众对医疗保障的多方面需求。全面建立大病保险制度,从而进一步拓展医保的功能,扩大保障的辐射效果,进一步夯实医保的保障和扶贫制度。需持续对大病保险制度进行完善设计,针对经济条件较差的人员以降低起付线、提升报销的比例等方式进行扶持,实现精准支付。强化对基础医保、医疗救助等方面衔接的有序性,为社会群众提供具有综合性特征的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保障的水平,切实降低群众的特大疾病风险。需构建更为健全的失业保险费率和社会发展的联动机制,对失业金标准进行科学调整,适当降低申领门槛,深化推进稳岗补贴、技能补贴等多种政策。需主动优化工伤保险的省级统筹效果,建立全面的工伤预防机制,促进工伤补偿的科学化调整。

2.3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社保服务可作为政府和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与社保政策实施的效果高度相关。我党自召开十八大以来,在社保服务的信息化专业化等方面不断优化,制定出从中央到乡镇的多级管理体系和网络服务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社保卡的发行量目前在全国已超过10亿张。广大群众享受到了更为便捷的服务内容。在社保制度不断完善期间,群众对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也产生了更大的期盼。这便要求社会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服务平台,基于全国社保经办服务和信息系统,通过社保卡形式,综合采取实体窗口、网络平台、电话咨询等多种服务措施,为参保单位和个人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内容,切实提升社保的服务水平。还需对全国各级社保管理体系进行持续优化实施,互联网与人社的联合行动,实现跨越地区、部门和各层级的社保服务统一经办数据共享的目的。构建全国统一的社保服务网络平台,实施综合柜员制,为群众提供一揽子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移动应用等先进的技术方式,逐渐实现线上与线下服务渠道的紧密衔接,让群众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高效办理目标业务,制定统一的社保服务清单和办理流程,实现社保公共服务的标准化设置。

3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思路

首先,需保证目标的顺利拓展。实现多层次的社保机制革新目标,需从以往的只注重经济保障转化为经济、服务保障及精神慰藉综合的保障体系拓展,能够全面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社保需求。从以往边缘性的社会政策向中心区域进行拓展,保证发挥社会的稳定作用,为社会和谐治理和国家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第二,在保障范围方面进行有效的拓展。需从以往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架构向更为综合的制度与服务保障方面拓展,保证具有多层次性的社保制度更为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从以往的就业关联的保障体系向平台关联方向拓展,保证社保改革和具有更高流动性的人力市场相适应,确保灵活就业的人员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人口均在可保障体系辐射范围内。第三,是保障意识方面的拓展。从以往被动的保障向能动的保障方面拓展,主动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处理,高效应对突发情况。形成社会成员主动参与共享和共治的社保体系,并向全员参与、全员享受的高质量社保的社会共生愿景不断努力迈进。此外,还需客观意识到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社保制度和服务体系发展所提出的挑战。科学依据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变化对保障战略进行适当调整,对老龄金融的工具实施优化创新。最后,需在保障手段方面进行拓展。由以往的社保向全面社会风险管理方面进行拓展,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社会治理建设新的平台,提供新的方法。同时在传统文化当中融入创新意识,主动对社会风险进行具有前瞻性的预估,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由以往的政府主导向广泛拓展方向变革,激励市场主体、社会团体、家庭及个人等多层次的社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努力形成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

4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

4.1增加财政投入,提供更好的资金保障

若想形成具有多层次性的社保体系,必须有效发挥财政投入的支持作用。建立多层次的社保制度需得到财政的大力支持。从世界不同国家的机制建设情况来看,虽然他们社保资金来源更为多样化,但财政预算仍然作为主要的资金获得渠道。在福利水平较高的欧洲国家,财政支出的半数以上均用于社会保障,美国的财政支出用于社保的比例也在33%以上。而我国用于社保的财政支出仅占约15%,可见,财政投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若想对财政支出的结构进行科学优化,便需构建与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水平契合的社保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社保体制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不但可满足多层次的社保体系的需求,同时也可落实人本方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各级财政部门须在此后一段时间内,对于社保领域的资金投入标准适当放宽,并对财政的具体权责进行规范,明确保证财政对社保的必要投入量。最后,还需把社保的收支全部纳入到保障预算当中,进行统一的核算和管理,从而明显提升社保收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2注重顶层设计,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对社保制度进行多层次的构建期间,需形成公平价值取向,以及具有可持续特征的发展理念。明确划分社保体系的历史与现实责任,包括政府与民间责任,中央与地方责任等,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对责任进行分担。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构建效率更高的决策机制以及社会化的管理体系,重点需对利益协调机制进行优化完善。综合考虑城乡保障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经济与服务保障措施,保证政府、社团及市场的作用均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需加大力度构建社会救助和捐助机制,从根本上辅助城乡经济条件较差的群体解决生活困难。协调好在经济条件方面存在差异的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尽快制定出跨地区的社保转移管理办法,构建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社保管理体系,从而避免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需在拓展社保覆盖领域的基础上,更为重视对制度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实现社保业务在流程和技术方面的规范统一。需在保证全国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同时,侧重平衡各类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统筹考虑城乡不同劳动者群体的各类需求,全面推进就业社保和劳动关系调整等方面的发展。

4.3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

需加速建立和完善更多层次的社保发展体制,建立能够兼顾各类群体的社保待遇和正常的调整机制。将职工和居民的收入作为基础,对社保水平进行优化调整,形成综合考虑收入和物价变化情况的机制调整策略。构建形成多层次的社保待遇以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序、合理的增长机制。需对多层次的社保管理体系和经办流程进行深度优化,依据社保制度的革新变化对行政管理的体系进行调整,重点对行政管理的职能进行优化整合,从而显著提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需提升多层次社保经办管理的标准化与信息化服务水平,对经办流程进行简化设置,形成统一标准、全国联网的社保管理系统,全面提升管理的精准性、便捷性。

4.4加强资金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若想顺利完成多层次社保体系的建设工作,便需做好政府、团体、个人及社会组成的资金池的统筹管理工作。政府财政部门需依据统一的预算管理标准,对社保基金的预算制度进行完善规划。认真对试编的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与相关部门形成密切的配合,对编制的流程进行规范化设置,同时完善编制的手段。需持续加强多层次社保财务机制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社保制度的革新和发展需求,对保险基金的财务制度进行修订完善。重点研究并解决社保基金账户的开户行、基金计息方法等问题,深度强化社保基金的财政管理效果。需建立并完善城乡低保、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资金补贴的绩效机制,研究更为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将考核的结果作为次年度发放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加快推进社保资金的执行进度,尤其在当前经济发展较为平稳的情况下,更需对预算的支出进行科学管理。持续加大预算执行的力度,加强对结余资金流转的管理,保障满足支出需求。政府需严格落实中央的节约要求,坚持勤俭工作,严格控制一般性的项目支出,运用有限的财政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保证满足各类重点项目支出需求。

5结束语

总之,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要以推进社会发展,保证人们生活质量为根本。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具体工作开展实际,总结了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途径,希望分析能加强实践研究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浩.构建由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组成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J].中国社会保障,2019(06):7.

[2]孟莉,吴黎.河北省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2):23-24.

[3]张纪南.积极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J].劳动保障世界,2018(28):8-9.

[4]谢长青,张艺珂.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商业保险:关系形成、目标构建与属性定位[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8(04):33-35,32.

多层次范文篇10

关键词:战略;绩效管理;多层次

企业绩效的管理包括着企业和员工两个层次,两者都在不同的领域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绩效管理体系却无法将企业绩效与员工绩效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他们通常分成两种情况。一种强调这企业绩效的重要性,并通过加强对员工的要求来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效果。另一种则是将发挥员工的潜力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一般采用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方式,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来进行绩效管理。但这两种绩效管理的观点无疑都存在着各自的缺陷。

一、传统绩效管理体系的缺陷

1.企业整体绩效管理

一个企业如果仅仅将绩效管理停留在企业整体的层面上,那么,企业的战略就会因为难以深入到企业的组织层次而无法有效的被员工们执行。企业整体的绩效管理往往也难以考察具体过程中的绩效,这会使得企业只能关注到自身表面的一些问题,而对其内在的潜在问题难以察觉。在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就会变得难以对症下药,甚至会使得这些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恶化。而企业整体层次上面的绩效管理就像是缺乏地基的大厦,看似完美,却难以有效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因此,企业整体的绩效管理是不完善的。

2.员工层次绩效管理

员工层次的绩效管理,一般注重员工的潜力的发挥,通过员工个人绩效的提升,来达到企业整体绩效提升的目的。但是员工相对于整个企业来讲,太过于分散,这会使得整个企业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会呈现出一盘散沙的情况,员工之间也就缺乏了凝聚力与协调性,也有可能会使员工在实现自己个人绩效的时候损害了企业的整体利益。而且这样的绩效考核方法会使得员工们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甚至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达到目的,长此以往,还会加剧员工之间的矛盾。因此,片面的进行员工层次的绩效考核也难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三层次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双层次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而为了避免这些缺陷为企业带来的影响,企业可以构建与实施多层次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通过对企业整体、各组织单位以及员工层面的全面考核来完善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

1.企业、组织、员工三层次绩效考核体系

对一个企业来讲,企业高层需要在去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对中间部门与员工进行有效的统领,借此来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率。员工作为企业任务的最终执行者,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部分,而中间部门的作用则是连接企业与员工,充分协调企业整体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并对员工下发细致的任务与分工,从而让员工自身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达成一致。因此,一个企业若要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将企业、部门与员工三者之间的绩效管理连接在一起。唯有这三者前行的方向一致,企业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

2.细化指标,落实责任

企业通过各部门与员工进行交流与联系,将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分化成具体的个人目标来传递给员工,从而保证一个部门之间能够为同一个大的目标进行努力,在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同时,也保证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目标一致。而将责任充分的落实在部门与员工则是为了使企业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来行动。避免了在某些环节无法有效进行连接的问题。

3.建立奖惩机制

通过对部门与员工之间的绩效考核来进行奖惩,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使得员工加深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有效的提升整个企业的效益。而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它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因此,有效的惩戒机制可以遏制某些好吃懒做的不良风气的传播,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更加紧密,方能让企业得到更持续的发展。

三、结束语

传统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中缺乏部门这个关键的调节环节,因此存在着各自各样的缺陷。而绩效管理作为一套有机整合的流程和系统,需要企业去给予极大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传统的绩效管理体系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以企业、部门、员工为基础的多层次绩效管理体系,旨在希望当今企业能够有着更完善的绩效管理系统。并通过对多层次的绩效管理系统的理解与利用,来有效的提升企业自身的绩效。

作者:沈涵 李檬 单位: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