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9:17:41

地质勘测

地质勘测范文篇1

1.1水利工程地质勘测的理解。我国的地质勘测技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其勘测方法和技术设备已经取得了突破性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水利工程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发展内容,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实际上需要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工程建设过程复杂且繁多。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涵盖了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包括地质学、岩土力学等,通过对水利工程地质情况的综合分析和探讨,便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方案、地理位置、施工技术等方面内容的确定。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包括许多环节,如现场的勘探、样品的采集、样品的试验等,主要针对的是水利工程现场的岩土体勘测。1.2水利工程地质勘测的重要性。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之前,先进行地质勘测,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提高建设的质量,同时减少对地质层的不必要破坏,维持生态平衡。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选择适当的施工材料和技术,而材料和技术的选取依赖于施工前的地质勘测,根据地质状况,选择相应的施工材料、设备和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水利工程地质勘测的方式

2.1钻探。钻探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勘测方法,能够适应水利工程中的多种复杂地形勘测。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多,地质条件也变得更加复杂,地质问题频繁出现,包括软弱夹层、砂层的取样,硬土层的钻探,这些问题都给地质的勘测带来了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创新钻探的方式。在我国的工程师和相关专家的研究下,发现利用金刚石进行套钻取芯能够对各种复杂地形和土层进行钻进和取样。2.2工程物探。工程物探的方式需要借助设备和仪器,在进行勘探时,利用观测设备测量该地区的地球物理场,然后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识别地下的部分地质层和地质结构所处的方位,同时对存在于地下且具有其他属性特征的岩层做出判断,这种勘测方法就是工程物探。一般来说,常用到的工程物探的手段有磁场、重力场以及直流电场勘测等,在部分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中也常用电磁波和地震波的勘探方法。2.3山地勘探。山地勘探的方式有别于工程物探,主要以人工或者机械为主,进行探井、探坑等探测活动,以勘测表层的地质状况。山地勘探的方式有两大优势:第一,能够对地质状况进行直接的采样分析,不需要借助其他的操作,方便快捷;第二,山地勘探的方式在技术和设备上的要求并不多,使用的勘探工具也较为简单,因此往往用作表层的地质探测。但是同时也因为其勘探工具较为简单,因此对较深层次的地质,不能用山地勘探的方法进行勘测。

3水利工程的地质环境分析

地质环境的分析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要,因此本文主要从地表、地壳和地基三个部分着手,对水利工程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3.1地表的稳定性分析。地表容易在受到破坏后产生变形,导致地表的岩土性质发生改变,因此分析和研究地表的稳定性显得非常有必要,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提供保障,通过对地表稳定的勘测能够发现水利工程的地质现象的特点,包括其发展的趋势和速度。除了研究地表的稳定性,还需要思考能够解决地表土层变形的措施和策略,减少地表的变形。换言之,我们在分析地质环境中的地表稳定性时,要对地表岩土层的物理性质和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对比在水力作用下,岩土层前后性质的变化,然后对地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3.2地壳的稳定性分析。一般来说,在受到地球外力以及工程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断层容易产生移位,山体容易发生滑坡、坍塌等,因此,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必须将地壳的稳定性作为地质勘测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地质勘测的过程中,需要系统全面地调查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结构、地形特征、地貌形态等,然后综合考虑地质调查的信息进行预测,并做好预案,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做好前期的准备,将损失降到最低。另外,针对地质受到破坏的情况,对地质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找出其稳定性受损原因,然后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先进的技术,将地质的稳定性提高,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和稳定。3.3地基的稳定性分析。地基的稳定性包括水利工程的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堤坝的稳定性等诸多方面,堤坝的稳定性则涉及坝基的建设,要确保坝基的稳定性,首先要保证坝基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到坝基的变形情况、抗滑情况等。正如我们所知,水利工程的地基所承受的压力不仅来自自身的重力和水的重力,同时还有水流动作用下的荷载力。这些荷载力在共同作用下,会给地基的形态造成影响,导致地基变形,特别是岩基受到的压力,不仅会使岩石产生变形,同时还会引起岩石的塑性变形或者岩石产生裂缝,导致地基沉降。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而言至关重要,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的优劣,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水利工程地质勘测手段进行分析,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手段的深入发展。同时综合考虑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让地质勘测的效果和作用充分实现,从而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前提条件,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作者:李明雨 单位: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0一队

参考文献

[1]李圣凡.水利工程地质勘测及工程地质环境的分析[J].珠江水运,2015(11):9-10.

地质勘测范文篇2

关键词:风电厂;地质勘查;工程地质

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采利用迫使人类不得不寻求更为清洁和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形式。风能作为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具有可再生、零排放等诸多优点,是21世纪最有应用前景的能源。而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即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最主要方式。我国的风能资源极为丰富,陆地离地面50m高度的风能资源可开发面积约540000km2,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680GW;离海岸20km的海域范围可开发面积约为37000km2,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80GW,具有极大的商业化资源条件。[1,2]

随着风力发电项目的大力推广,关于风力发电方面的诸多问题也突现出来,如风电场建设、风电并网、风电的电能质量等。现结合笔者自身工作实际,探讨风电厂规划建设中的工程地质勘探问题。

一、风电厂场址地质勘探的主要任务

风电厂场址的工程地质勘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风电厂场址规划选点的基础上,为已选定的场址以及风电机组、电厂建筑等建筑物的方案布置提供有关的地形和工程地质资料。主要包括五方面工作,即:对场区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绘制选址所需的区域地形图;评价场区的区域构造稳定性;查明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地质问题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根据需要对可采用的天然建筑材料、施工和生活资料情况进行调查。

地质工作的重点是场区的区域结构稳定性评价和地质问题可能产生影响的评估及建议,其中对于场区的地质条件主要有:地形地貌特征、形状、类型和特征;地层的成因类型、地质年代、岩性岩层、风化程度;土的性质、物质组成及含量、层次结构和分布状况;断层破碎带的产状、规模、性质以及延伸、拓展和胶结情况;不良地质作用的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地下水的类型和埋藏情况以及是否可能对地基造成不良影响。

二、风电厂场址的地质条件分类及勘测

依据风电厂场址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可将场地划分为三类,即简单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和复杂场地。简单场地是指地层结构单一、无特殊岩土层、地质结构简单、地层稳定、地下水埋藏深且对地基无不良影响、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不高于0.05g的场地。中等复杂场地是指地层层次较多、有特殊岩土层、岩土性质变化较大、岩体风化较强、可能发生地震液化的场地;或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局部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的场地;或者地下水埋藏较深,对地基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0.3g的场地。复杂场地的判定标准为:地层层次较多,岩性不均且岩相变化大,地基以强风化岩体或不均匀的特殊性土层为主;地质结构复杂,断层和节理裂隙发育,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地下水埋藏浅且对地质基础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4g,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即为复杂场地。[3,4]

对于不同复杂程度的场地,采用的地质勘探方法也不相同,以勘探点的深度为例来说明。勘探点的深度一般以控制建筑物应力影响的范围和抗倒覆要求为原则。对于一般场地的勘探深度对比如表1所示,对于基岩场地的勘探深度对比见表2

从表1、表2可知,对于不同复杂程度的场地采取的物探深度不同。此外,对于复杂程度高的场地采用的勘探点间距也应缩小,以能控制场区的地层分层、性状、断层破碎带的分布和不良地质作用的范围为标准。因此各种地貌特征的部分、各种地层、主要的地质结构、各个不良地质作用点均应布置勘探点,且应依据勘探结果考虑是否加深或增加勘探点。

三、勘测报告

勘测报告对勘测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工程的施工建设提出建议和要求,应予以特别重视。《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查技术规定》的要求是:“在预可行性研究阶段,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包括正文、附图和附件。正文应包括绪言、区域构造稳定性、场地基本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评价、结论与建议。附图包括工程地质平面图、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

勘测报告的编制应包含对项目规划审定的结论以及预可行性研究成果。与地质勘测有关的项目主要有:体现长期测站气象资料、灾害情况,其中包含长期测站自身的基本情况,近30年历年各月平均风速、历年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以及与整年逐时风速、风向资料;场址处收集到的至少连续一年的现场实测数据和已有的风能资源评估资料,有效数据完整率大于90%;风电厂边界及其外延10km范围内1∶50000地形图、风电场边界及其外延1~2km范围内1∶10000或1∶5000地形图,如有可能还应包含风电场范围内1∶2000地形图;场址区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及资料;风电场所在地的地区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电力概况及发展规划、电网地理接线图和土地利用规划等。[5]

风能资源的勘察结果应在勘测报告中细致体现出来,首先应说明风电厂所在地区内的区域风能资源概况,其次应说明所收集的长期测站和风电场同期完成年逐时风速、风向等风能资料。对于风能资料,应按照文献[6][7]的要求,将验证后的风电场各测量站各个高度所测数据修订为一套反映风电场长期水平的代表性数据,计算后表征为各测站不同高度平均风速、平均风功率密度值。将数据处理成评估风电场风能资源所需要的各种参数,参数应包括不同时段的平均风速、风功率密度,以及风速、风能、风向、风能密度方向分布等,并将处理好的各种参数绘制成便于查看的图形材料。

对场址的工程地质评价是报告的重要部分,又是地质工作者应予以重点关注的部分。对于工程地质的评价应包含:对场址区域的承载能力、不均匀沉降、湿陷性、抗滑稳定、地震液化以及场地边坡稳定、地下水对基础的影响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对建设工程场地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工程建设期间以及建成后风电场运行期间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并在必要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理措施。

四、总结

对于风电厂场址的工程地质勘测,不应仅限于对地质情况的考察,还应充分考虑到风能资源的情况以及风能、水力对于工程建设和风电厂运行阶段的影响。对于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复杂的场地需要采用不同的勘探方法。对于勘测报告,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保证材料的真实、细致,保证结果和建议的准确性,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好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俊峰.世界风力发电发展现状概述[EB/OL].www.fenglifadian.

com/fengdianzhishi/295F96H1.html.

[2]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丛书:风能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林敏.风电勘测设计中的水文气象工作[J].电力勘探,1998,(3).

[4]王民浩.中国风电场工程建设标准与成果汇编[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5]电力工业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DC/T5067-1996风力发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

地质勘测范文篇3

关键词:煤矿;勘测技术;安全生产

煤炭是当前中国发展的主体能源,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经过不断的开采,煤炭资源的开采不断的从浅向深,由于开采深度的增加,无疑极大的增加了煤炭的开采难度,煤炭开采的工艺越来越复杂,这其中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不断增强。对于煤矿企业而言,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受到上部采空区积水、中粗砂岩含水区、断层、下部承压水、陷落柱、褶曲等地质因素的影响,极大的增加了煤炭开采的安全预防、生产工艺以及安全设施投入等方面的成本。另外,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还会受到矿压、地温、瓦斯、底板突水等因素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基于此,煤矿地质勘测技术中安全生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常见的地质勘测技术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地质勘测技术逐渐发展与完善。当前,我国大部分煤矿使用的典型地质勘测技术主要包括几种:(1)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该技术在地面勘探中应用比较多,能够对煤层中超过5m的断层以及直径超过15m的采空区、陷落柱以及包裹体进行勘察。(2)矿井直流电法与瞬变电磁法:该技术在煤矿井下巷道掘进时应用比较多,主要应用于对煤层顶底板前方的含水性构造以及水体进行勘察。(3)槽波地震勘探法:该技术通常被应用在勘探煤矿井下的工作面的构造,能够对工作面内落差超过煤层厚度一半的断层进行勘察。(4)煤矿无线电波透视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在工作面,对工作面内的地质异常体进行勘测。(5)化学勘测技术:煤矿地质勘测过程中,通常利用化学试验的方法对煤矿含水体的性质进行分析。(6)矿井地质雷达技术:通过地质雷达技术能够对工作面内的地质存在的异常体进行勘测,其不足之处在于探测距离比较小。(7)室内测试技术:煤矿地质勘测中的室内测试主要包括了抗压、抗拉等物理力学实验、成分化验、岩石性质检定等,利用煤样、岩样对构造破碎度进行测定。(8)钻探技术:煤矿进行地质勘探以及勘测煤矿井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钻探技术,钻探技术手段勘探范围的影响,通过多点的勘探,能够对煤层整体的趋势进行反映,同时,能够对煤层的构造、赋存产状等进行反映。

2典型地质勘测技术原理与应用

2.1瞬变电磁法原理与应用

地质勘测中瞬变电磁法的基础是地层中岩石不同导电性和导磁性。基于电磁感应,通过不接地回线或者是接地电源向地下进行一次脉冲磁场的发送,就一次脉冲磁场间隙期间,通过线圈或者是接地的电极对二次涡流场进行观测,同时对涡流场空间以及时间的分布进行分析,从而对地质问题进行研究。瞬变电磁法主要应用在空间狭小的条件,特别是在条件复杂的煤矿井下环境中,瞬变电磁法的应用比较普遍。瞬变电磁法的主要特征是:(1)测量的设备非常的轻便,其测量的精度以及工作效率比较高。(2)由于瞬变电磁法采用小线圈测量,因此其点距非常密集,通常是2-10m,降低了体积效应,从而提高了横向的分辨率。(3)在目标体附近安装设备,从而异常体能够感应到的信号比较强,无疑使得其勘测的灵敏度提高。(4)由于小线框发射电磁波,使得电磁波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因此,其探测区域的目标性更强。

2.2无线电波原理与应用

无线电波法进行地质勘测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波在地下岩层进行传递过程中,不同岩矿石不同电性吸收不同电磁波能量,低阻值岩层对电磁波的吸收作用比较强,从而造成了在岩性变化界面,电磁波出现反射与折射,使得电磁波能量发生损耗。基于此,煤矿地质条件下,当发射源发射的电磁波穿越煤层时遇到断层、含水裂隙、煤层变薄区、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就会损耗电磁波能量,从而在接收到的信号微弱,出现无线电波勘测的异常区,从而实现了对地质异常体位置以及范围的确定。当前,瞬变电磁法在井下回采工作面的开采前地质体的勘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3煤矿安全生产中地质勘测技术的意义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地质勘测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地质勘测技术设计原理与应用的领域,煤矿生产中地质勘测技术应用的意义主要表现为:第一,利用三维地震法能够对地表深部地质结构的形态、积水区空间的状况进行比较精确的确定,从而对合理设计矿井布局提供参考依据。第二,利用直流电法与瞬变电磁法能够对于煤矿掘进巷道周围区域中异常地质体,特别是含水体进行比较精确的确定,从而对矿井巷道掘进过程中,安全隐患的预防与治理提供保障。第三,基于无线电波透视技术能够对于已经圈定的煤矿工作面中的地质异常体进行比较明确的确定,从而保障了矿井构造方案的实施。第四,基于钻探探测技术对煤矿断层的产状进行科学的判定,从而对于煤矿巷道掘进方式的调整提供依据。第五,利用化学探测与室内测试技术,能够基于测试的实验结果对煤矿管路的抗酸碱性、采煤机、掘进设备等的选型提供依据。

4结束语

煤矿井下地质勘测以综合地质分析为前提,通过先进的地质探测技术,对煤矿地质进行勘测,从而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煤矿开采是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因此,获取精确的地质信息,对煤矿井下的地质状况进行揭露,使得地质信息与煤矿地面钻探、地面物探、矿井地质、井下钻探等信息有机融合,准确预测煤层顶板或者煤层地板标高、煤层厚度、地质异常体等,使得煤矿生产可以高效、安全。

作者:陈北平 单位:陕西陕煤铜川矿业公司

参考文献:

[1]于景,刘志新.煤矿深部开采中的地球物理技术现状及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586-592.

地质勘测范文篇4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环境问题;勘测问题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问题

1.1水利水电工程与地震问题水库等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蓄水后,由于地应力的调整或水体下渗等原因,触发了地质断层的复活而诱发地震。研究表明,要触发一个比较大的地震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水库岩石比较破碎,且处理效果不十分理想;②存在有利于应力集中的地质环境条件;③水库水荷载所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足够大。关于水库诱发地震的事件国内外均有报道,一般而言,水库的坝址没有较大的断裂带存在,仅仅是水荷载引起的地应力,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如果诱发大的地震,那将是灾难性的。从1987年的资料至今,我国已建设的坝高在15米以上的水库共18000多座,已发现水库诱发地震的有13座。

1.2水利水电工程与水文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或周围环境水域的分布,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例如:①大坝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②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因断绝水的来源而干涸;③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④入海口因河水流量减少引起河口淤积,造成海水倒灌;⑤因河流流量减少,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⑥以发电为主的水库,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灌溉引水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⑦当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断流时,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对水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1.3水利水电工程与气候问题一般情况下,区域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和水体分布所控制。如果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当地水体的分布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如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以前更加湿润,形成新的小气候,对当地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方面。

1.4水利水电工程与鱼类、生物物种问题①对鱼类的影响: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下泄清水,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从而影响鱼类的产量;高坝溢流泄洪时,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②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库区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对植物和动物都会造成直接破坏;同时局部气候变化、土壤沼泽化、盐碱化等都会对动植物的种类、结构及生活环境等造成影响。

二、工程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①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②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③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我们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①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②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产生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极大。

2.2勘测周期不合理的问题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然而有些工程却没有进行基础性的前期投入。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一旦需要申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②今天刚刚提交可研报告,明天就要求提交初设报告。此类情况多为地方性工程,一般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多。没有足够的勘测周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由于地质条件不清楚,直接导致投资控制不住,施工后修改设计等情况。更可怕的是留下了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的工程事故。公务员之家:

三、结语

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是所有行业中涉及面最广、问题最复杂、任务最艰巨、声望最高、最具权威性的龙头行业,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之一。保护和改善工程环境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需要,是现代化大生产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是保证工程永久利益的必须条件。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有下滑趋势,工程地质分析不够深入,有时甚至出现工程地质评价结论性错误这样严重的问题。笔者认为,总结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妙月.区域构造稳定性及地震性危险评价问题[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8:99-100.

[2]王连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3-15.

地质勘测范文篇5

关键词:水利水电;地质勘测;技术

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的定义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就是指工程施工前对现场进行的现场勘查、勘探和精确测量。标准地讲,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是通过各种各样方式、手段对地质进行勘察、检测,寻找适合的持力层,依据持力层的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测算基础主要参数的调查分析活动。

2地质勘测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关键作用

(1)提升建设规划的合理性。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设计的建设规划关联到决策的工程质量,特别是在要重视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从工程投资、整体规划及其工程施工管理等几个层面着重考虑,确保建设规划更为科学规范。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来讲,地质标准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假如地质构造不稳定,不但增加工程施工的难度系数,还会对安全施工造成威胁。为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要从地质构造可靠性进行工程施工,制订更为有效行得通的建设规划。(2)提升中后期工程施工的安全系数。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工程施工时间长且难度系数大,基础建设工程施工包含多个阶段,仅有确保各个阶段的质量才可以确保新项目总体质量。假如一个工程施工阶段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影响工程总体质量。有关工作人员必须贯彻落实各阶段的工程施工工作,定期检查施工工地。地质勘测在施工现场发挥着关键指导意义,高度重视地质勘测有利于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性。(3)提升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效果。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数经营规模极大,项目建设务必要获得充裕的资产支持,因为工程施工时间长,一旦出现资金不足,必定会阻碍工程的顺利施工。基础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特别要重视成本管理,合理地进行地质勘测,精确把握地质标准及其水文水利状况,能够避免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附加开支额度,减少工程施工成本。地质勘测在工程成本控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3工程地质勘测和编录

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和编录是水利水电新项目中的关键,依据地质勘察规定得知,为确保勘察的可靠性,及时处理地质勘测中的各类工作,完成合理编录。地质测绘工程和编录以地质勘测为前提条件,在执行环节,小结工程施工工作经验后,通过地质测绘工程和编录工作剖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多种学科数据统计分析后,处理在其中存有的地质问题。依据目前定编规则和实际规定得知,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和编录是一项基础和重要的工作,在全部处理过程中,必须对地质点勘测方法、线路勘察等进行解剖。针对特殊的水利水电工程新项目定编以提高地表可靠性为前提条件,融合目前勘测方式,落实地质研究工作。从这一视角来讲,要想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可靠性,要有效运用勘测技术。

4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式与技术运用

(1)GPS技术。GPS技术也就是全球定位技术,地质勘测期内GPS技术常常被用以观测点位上明确三维坐标。该技术具有高精度定位。这类技术能够将观察数据信息收集并存储起来,为数据统计分析奠定基础。应用这类技术无须受气温和地区的影响,数据信息观察工作十分方便快捷,这种优点也促进该技术在工程中的广泛运用。比如:在跨河、跨沟等工程项目中,不具有通视条件,应用此项技术能够迅速得到精准数据信息,它是别的数据信息无法达到的效果。(2)遥感技术。进行地质勘测时应用遥感技术,能够完成规模性工程测绘工程,让填图和选址质量获得确保,另外给地质勘测提供具体指导,降低非重要性外业工程施工。遥感技术在无线电波理论基础上创立,凭借感应器向目标传出辐射源,接收目标反射回的无线电波,对信息内容进行处理,最后以影像方式表现出来。遥感技术常常被用以选址或选线工作,遥感技术能够合理辅助测绘工程人员进行工作。由于遥感技术优点,使遥感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如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地质绘图和地质调研等工作,调研岩浆岩情况、山体滑坡状况等状况时,常常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工程工作。针对一些跨地区、长隧道施工等规模性项目,也常常应用此项技术进行调查。①地区结构稳定性研究。因为遥感图像能提供很多宏观的线形结构信息内容,较好地体现地区地质特点、水体遍布特点和地形地貌形状,因此对研究地区结构层架,明确破裂体系及活跃性及其点评工程以及周缘地域的结构可靠性有重大作用。因而遥感技术的运用也变成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必备的手段。②水利枢纽勘测、山体滑坡、山体滑坡调查。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作业区坝坡的山体滑坡、坍塌及其一些疏松堆积体的调研中,有一些工程运用遥感技术或红外线进行地质解译,融合郊外当场观察、复查和查验很多影响库岸稳定性的大中型或大型塌滑体分布。③岩溶调查。利用遥感图像,尤其是红外线影像进行岩溶及岩溶水文地质调研有其独特的优点,相片解译不但能非常好地判断各种各样岩溶地貌状况,并且还能够灵活运用和其他物质红外光谱分析的差别,分辨地表水的遍布和山泉水遍布等。清江水利工程、高坝洲水电站、万家寨水利枢纽等工程曾运用红外相片解译来研究岩溶及岩溶漏水问题,取到优良的实际效果。④中小型比例尺地质测绘工程填图。推广遥感技术,中小型比例尺地质图以遥感技术成图替代基础地质测绘工程;房屋建筑以及其他重要地域大比例尺精度工程地质图优先选择考虑到遥感技术成图。它是在全国各地水利水电勘测工作报告上由水利水电整体规划总院明确提出的“勘测技术发展规划”文档所明确的。⑤岩土工程开挖面地质编录。为融入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意见反馈设计、安全预报和归档备查的需要,在人力开挖边坡、大中型地底房屋建筑和堤坝深基坑的开挖中选用路面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编录,并为相关的平稳剖析和形成预报提供详实的地质材料和数据信息必需的。因此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在“七五”“八五”和“九五”科技创新项目中开发设计和完善了“高边坡快速地质编录系统”,并成功地运用于长江三峡永久船闸、澜沧江小湾、清江水布垭等工程的岩质高边坡开挖中的地质编录。(3)GIS技术。在水利水电勘测地质时,要应用GIS技术对图片、数据信息及其图像进行处理,同时管理数据库及其分析数据空间。通过GIS的应用,提升了绘图和分析数据等内容的效率。现阶段在我国绝大多数工程应用MAP-GIS系统进行地质勘测工作,该系统凭着其技术专业工作效率获得普遍的运用。凭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GIS技术慢慢发展为WebGIS技术,历经Internet开发设计,让GIS技术具有了查找功能,也慢慢完成了一体化3S技术,也就是将GPS技术、GIS技术和遥感技术(RS)技术融合起来,在互联网适用下,融合几个API接口,产生了更具有实践价值的技术系统。GIS技术提供数据集成、存储,追踪并精准定位目标。RS技术负责语言信息。近几年来VR技术被运用于勘测中,产生了VR-GIS技术,将GIS技术收集的数据信息融合起来创建三维仿真模型,提供给测绘工程工作人员。(4)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技术创建在地质勘测技术和方式融合的基础上,地质勘探技术应用观察仪器设备对目标进行勘测,再应用数据信息技术解决数据信息。在工程中应用地质勘探技术勘测地质标准,能够合理分辨地质构造及特性。这类技术更合适在野外勘测工作,能够提供精确的勘测数据信息。地质勘探技术能够为勘测工作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便捷于勘测工作顺利进行。①地质工程层析成像技术。此项技术主要是依靠既有的打孔或平洞,通过接纳或反射的方法,完成针对射波的集中化收集和处理。该方式可以模拟所收集的孔眼间岩石波速值发展趋向,并搭建基础实体模型,以作为推论该地区地质岩石具体构造、可靠性等层面转变状况的重要环节。在地质勘测中运用该技术,能够详尽体现出孔眼间岩石构造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结构,及其构造一致性等情况,并进行相对应的点评。②打孔彩色电视系统技术。该技术运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工作上,充分发挥了合理提升信息内容精确性的作用,可完成打孔电视、光耦合器设备二者的有机结合。该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图像的方法,再现所勘测到的地质情况,另外提升地质勘测结果的应用生命期,提升勘测精准度的实际效果。③密度高的电法勘测。密度高的勘测方法归属于电阻勘测方法,为了实现理想化勘测效果,提早对技术剖析,在数据收集过程中获得精确数据信息后,将其置放在被测量点上,利用相匹配的电级变换后完成信息收集。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评定后,持续提高工作效能。④浅层地震反射法的运用。该类技术方式运用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作为当今运用普遍的一种地质环境勘察技术,其特性是前期利用性强,通过最佳对话框技术检测后,其试验较为成功。以P波或是SH波为前提条件,在这个基础上对浅层反射地震源、最佳对话框等进行试验后,能获得精确的数据信息。以横波动能为例子,在数据处理方法环节研发出钉靶在地震源垫块,能促使横波的动能得到激发。在有关参数挑选观察过程中,对屏幕分辨率及其信噪等技术有严苛的规定,执行过程中累积许多工作经验,在数据的采集和解决上,获得了相匹配的成效。运用ES数据收集系统后,制作出系统和软件图像处理,对各种信息评定后,能完成数据信息信息的融合,从而提高工作效能。(5)工程项目勘探方式。就现阶段来讲,工程项目勘探法和山坡地勘查法是合理获得水文地质状况的最好方式,在其中,平硐勘查和立井法是在山坡地勘查中更为常见的方式。此项技术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技术标准相对完善,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地质环境勘察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①砂河卵石层钻入技术。掩埋深、薄厚大、材质硬等都全是砂卵是砂砾层的主要特点,其也是以往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问题之一。历经很多实践,在对金刚石钻进行清洗时可以用MY-1A和SM二种胶相混合的方法,大大地提高了砂河卵石层的钻入速率。②金刚石钻入技术。金刚石钻入技术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勘察方式。为合理提高钻入效率,在工程施工时可留意下列三点内容:第一,在对开孔麻花钻进行挑选的过程时要紧密融合岩层的风化层水平。一般而言,打孔时要应用麻花钻头,岩样管最好为0.3m~0.5m长。自此伴随着打孔层的加深,可依据具体情况采用较长的岩样管。第二,在对直径和深度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性考虑后再明确,且对防水套管各位置应进行坚固联接,且不能弯折。除此之外,还必须用粘土或是混凝土严实封闭防水套管口,防止岩粉进到防水套管中。第三,在历经孔口管换径及其掉块部位时要变缓速率,碰到摩擦阻力时要轻转钻探设备。③软弱夹层钻技术。黄土高原地区表面地质环境松散,尤其是在遮马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环境勘察过程中,应用一般的金刚石钻入法,其通过率较低,因而可应用专业对于软弱夹层层钻技术提高钻入的效率。此项技术的取芯钻探设备关键包括牵正设备、堵塞警报系统及其有关的悬架设备等多个关键构件构成。④大口径勘探技术。应用大口径勘探技术可开凿直接大概为80cm~120cm的钻探,且其深层可调式,取芯时的深层可以达到五六十米。总的来说应用大口径勘探技术不但能够通过岩样及其孔边的状况来对地质环境风化层、岩层、断块等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还能够同时对工程项目的岩石及其水文水利状况进行研究。

5结语

总的来说,当今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获得了优良的发展成效,但从具体情况看来在其中还存有一些不足,采取有效的地质环境勘察方式与技术,有利于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因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比较繁杂,工程施工周期时间较长,且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受较多的要素的影响,工作人员理应落实工程勘察工作,更好地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将精湛的研究技术运用到工程勘察中,可以使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工程勘察的精确度获得提高,推动工程勘察质量的提升,为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程的总体质量确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克元.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的主要方法及其发展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08):31-34.

[2]张凤雏.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中物勘方法与技术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02):44-46.

地质勘测范文篇6

【关键词】地质勘测;水利水电工程;方法

1引言

水电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综合性工程,加强水利水电地质勘测工作,可提升工程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提升总体效益。随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加,对地质勘测的质量和要求有了明显提升[1]。因此,应积极完善和提升勘测方式,优化勘察方案和技术应用效果,确保勘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地质勘测施工方案设计的完善性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的基础保障,不仅可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价值,提升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稳定发展。本文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的主要方法及其发展进行研究。

2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地质勘测的质量问题

我国水利水电地质勘测工作的特征主要为复杂多变、任务繁多、涉及面广等[2]。在进行地质勘测工作时,一些工作人员往往会出现以下质量问题:1)实施工程地质勘测和分析时,工作人员并未按照现场实际状况,合理、科学地选择分析方式,运用相应计算公式,会影响勘测工作进度、勘测效果不理想及其他问题。2)大部分勘测工作人员无法准确、全面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的难点和重点,对勘测方式的针对性、有效性考虑不足,未及时跟踪勘测技术,进而造成勘测效率低、勘测质量低的问题。在报告勘测结果时,也存在信息数据不全、报告不规范及其他问题。同时,也需进一步加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的监督力度,进一步提升地质勘测质量重视度。

2.2地质勘察的周期问题

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察时,需严格确定工作周期,并合理规划各项勘察工作和勘测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目前,我国部分地质勘察工作人员在未制订工作周期和工作计划的状况下加快进度,对基础准备工作有一定忽略。此类状况造成部分地质勘察人员未做充分的考察,未明确掌握地质条件的变化和状况,会加大后续工作难度,延误勘察进度和施工进度,影响工程性能和安全性。

3利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

3.1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

GPS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可明显提升工作效率,所以,将GPS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不仅体现了此技术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其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另外,此技术可精确测量地面的面、线、点三要素和空间信息。常规的勘测工作主要在勘测站点与观测站点之间完成,需确保通信功能的优良性,对观察站点之间的建设存在一定的要求。而引入GPS技术后,则无须观测站点间所具备的较强通信功能,因此,操作更快捷、方便,工作效率高。此勘测技术还具有智能功能,可提升勘测工作的精确性,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

3.2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在相关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采集地理数据,并进行储备、管理、分析、描述等[3]。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中,可系统地分析勘测区域空间资源和相关数据,并按照所得信息进行多次测试和分析,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因此,在水利水电地质勘测工程中,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可精确绘制扇形图、柱形图、树状图、平面图等,结合地理信息进行显示,确保相关信息的智能化和科学化。如GIS可对滑坡发育分布图和坡度图进行叠加求交运算,进而得到各坡度段滑破分布面积。

3.3应用遥感技术(RS)

RS技术指利用电磁波原理和传感器收集、分析远距离目标或物体所辐射或反射的红外线、可见光、电磁波等信号,识别和探测目标物体,进而形成人体可视图像。将此技术用于水利水电地质勘测中,可探测地面景观和物体,并提升地质勘测的准确性,扩大勘测范围,在水利水电选址和选线方面有积极意义,利于整体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若在地质勘测过程中遇到特殊、复杂地貌地质,相关人员在实际勘测中的难度较大,并且无法保证人身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RS技术进行地质勘测,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如在水库区泥石流、滑坡、塌方调查中,在调查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岸坡某类松散堆积体、泥石流、崩塌、滑坡中采用遥感技术,并用彩红外片、航卫片做地质翻译,根据野外现场实际观察状况和检查,明确掌握了影响水库区岸坡稳定性的因素及相互关系。

3.4利用物探技术

为明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构造结构的光度、深度及具体位置,可采用物探技术进行地质勘测,其对象为所需勘测的区域位置,用勘测仪作为载体。此技术用于特殊条件艰苦和精度要求高的野外勘测中。利用物理层析成像方式,则在勘测中利用外力,进行反射或接受的方法,集中化采集和优化处理所产生波长,模拟所收集波速值,建立模型。可准确、高效反映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部位地质结构完整性。三维地质建模体现结构如图1所示。

4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技术的主要方法

4.1应用先进技术设备

随着科技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技术和仪器也有了提升和改进,且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已出现技术革新。相关企业需具备前瞻性,加大有关地质勘测方面的经费投入,提升勘测技术,不仅需顾及企业短期效益,且需按照时代需求,逐步完善自身技术装备,以便满足建设水电工程需求,反之若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企业技术和设备落后,则会被淘汰。

4.2做好地质勘测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要求和质量日益增高,需高技术、高素质的专业地质勘测人员和团队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勘测效率和质量。因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测难度较大,相关企业和工程管理机构需加强培训地质勘测人员,提升各勘测人员和团队的专业素质,严控工程勘测质量。同时,需具备以人为本的核心观点,加强企业内部和勘测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地质勘测人员技术水平和工作素质。此外,各人员还需具备加强学习的观念,多参与专业培训和技术研讨会,深入掌握有关地质勘测方面的知识,提升自我工作能力,熟练掌握各仪器设备的保养方式、维护方式、使用方式,持续学习有关水利水电及地质勘测方面的技术和知识。

4.3明确地质勘测工作定位

水利水电地质勘测过程中易受自然因素干扰,在确定施工地点时,需结合自然因素,确定勘测定位。避免因自然条件恶劣而影响地质勘测。若遇天气突变,需多次校正仪器,进行多次勘测。如外部光线强,勿将水准尺正面对准光线方向,若光线弱,可用外光读数,以确保地质勘测准确性。

5地质勘测的注意事项

5.1需重视水位变化

因各区域可利用资源存储量、环境等存在差异,要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正常发挥作用,在前期地质勘察过程,技术人员需要全面分析当地的水文地质状况,避免发生水位增高影响土质层性质,进而引发工程事故,保证施工阶段的安全性。

5.2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针对水利水电施工进行的地质勘测,往往发挥主导作用的为技术人员,若技术人员出现责任意识不强等状况,会给实际探测工作带来负性影响。此外,还需定期更新勘测技术,提高工程勘测工作的效率和勘测数据的准确性。

6结语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对地质勘测的质量和要求有了明显提升。为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应积极完善工程勘测技术,优化勘察方案和技术应用效果,确保勘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大量的研究报道可知,地质勘测施工方案设计的完善性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的基础保障,一方面能够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提升,另一方面则能够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价值,并进一步发挥良好的工程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新.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与技术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1(9):33-35.

[2]杨先和.浅谈水利工程地质勘测的技术与方法[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0):61-62.

地质勘测范文篇7

GPS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测量及定位控制,它在高程控制方面能较好地解决跨河、跨沟水准难以传递的问题,以及在勘察区控制点较少,或在山区、林区等通视条件较差、观测条件受限的区域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运用GPS可大大减少作业时间,提高测量精度。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按照遥感平台的高度不同,一般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共3大类。遥感技术由于视域广阔、信息丰富、具立体感、卫星影像成周期性重现以及获取资料快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有关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相关的环境等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一)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由于遥感图像能提供大量宏观的线性构造信息,较好地反映区域地质特征、水系分布特征和地貌形态,所以对研究区域构造格架,确定断裂体系及活动性以及评价工程及其周缘地区的构造稳定性有重大作用。因此遥感技术的应用也成为研究此问题必用的手段。

(二)水库区塌、滑坡、泥石流调查。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岸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某些松散堆积体的调查中,有一些工程应用遥感技术利用航卫片或彩红外片进行地质解译,结合野外现场观察、复查和检查查明了许多久拖不决的影响库岸稳定性评价的大型或较大型、塌滑体的数量,分布及其稳定状态。

(三)岩溶调查。利遥感影像,特别是彩红外影像进行岩溶及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有其特殊的优势,像片解译不仅能很好地判读各种岩溶地貌现象,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和其它介质红外光谱的差异,判断地下水的分布和泉水分布等。清江招来河、高坝洲,黄河万家寨等工程曾利用彩红外航片解译来研究岩溶及岩溶渗漏问题,都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中小比例尺地质测绘填图。推广遥感技术,在保持必须的野外工作量和成图现场校核工作的前提下,中小比例尺地质图以遥感成图取代常规地质测绘;建筑物及其它重要地区大比例尺工程地质图优先考虑遥感成图。这是十年前在全国水利水电勘测工作会议上由水利水电规划总院提出的“勘测技术发展目标”文件所确定的。

(五)岩土工程开挖面地质编录。为适应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进行反馈设计、安全预报和存档备查的需在人工开挖高边坡、大型地下建筑物和大坝基坑的开挖中采用地面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编录,并为有关的稳定分析和现场预报提供翔实的地质资料和数据是很必要的。为此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在“七五”、“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中开发和完善了“高边坡快速地质编录系统”,并成功地应用于长江三峡永久船闸、澜沧江小湾、清江水布垭等工程的岩质高边坡开挖中的地质编录。该项技术采用的是数码像机摄影,微机现场采集及预处理,自主开发的软件处理可随时提供岩质高边坡的连续彩色影像图和地质所需的将边坡开挖面置于任意方位的线划图。

(六)水土保持、防洪与移民安置容量研究。如1994年,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承担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滑坡、泥石流发育程度与稳态区域研究项目,该项目在研究中利用TM卫片对陇南、金沙江下游、三峡库区3大片进行解译与发育程度的划分(滑坡分四级,泥石流分五级)作出了区划图,提出了防治意见和预警系统建立的基本设想。1990年地矿部航空物探中心与长江委规划处、综勘局一道,开展长江中游干流防洪工程现状遥感调查,用TM卫片和1∶3万~1∶5万彩红外航片进行解译和编写报告,提交的成果获得了较好的成效。移民安置容量研究,航卫片,尤其是彩红外航片,以其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可判读性和现实性,为移民安置容量分析确定提供了新手段。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技术可自动制作平面图、柱状图、剖面图和等值线图等工程地质图件,还能处理图形、图像、空间数据及相应的属性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等问题,将GIS技术应用于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和制图输出是近几年工程地质勘察行业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应用较多且比较成熟的专业软件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开发研制的MAPGIS,是一种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四、工程物探技术

在我国工程物探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单位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逐渐引进和装备了一些必要的仪器,如信号增强式地震仪、综合测井仪、电法仪、透视仪、声波仪、管线仪、地质雷达和钻孔彩色电视系统等,使物探仪器得到了全面的更新,其中有些是当时或至今都是世界水平的新仪器,大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精度和野外工作效率,促进了物探的发展。

(一)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CT)。CT技术是利用已有的平洞或钻孔,通过对采用一定发射和一定接收方式产生的透射波的采集与处理,反演孔洞间岩体的波速值,并对区间岩体进行判断、评价的一种技术方法。当前在勘探孔洞间了解岩体情况尚没有一个经济的、有效的技术措施做进一步工作的情况下,CT技术不失为是一个查明孔洞间岩体总体完整性程度的好方法。做得好,不仅能节约一定的勘探工作量而且还会对岩体物理力学性的整评价质量的提高有所促进。所以“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以来,包括“八五”和“九五”攻关几个涉及水电建设的项目,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的课题和专题中大多数都涉及CT技术攻关的内容,并获得许多很有成效的成果。

(二)钻孔彩色电视系统。a53mm的钻孔彩电是为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勘察的大多数钻孔都是a56mm的金刚石钻孔而设计制造的;50mm的钻孔彩色电视是在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为适应水平风钻孔观察而设计制造的,并首次将CCD光电偶合器件应用于钻孔电视。该产品的特点是电路设计合理,集成度高,性能稳定,与传统的摄像管探头相比,具有彩色图像重现性好、几何失真小、寿命长、耐冲击、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特点,是一个更新换代产品。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钻孔彩电又在开发的图像处理系统基础上研制出多功能钻孔彩色电视系统,系统采用工控级主机,形成控制器、监视器、录相机三合为一的一体化主机。主机可配接多种不同口径的钻孔电视探头,实现图像数字化实时采集压缩存储,成果可刻录成VCD光盘,还可进行后期图像处理及制作。

参考文献:

[1]杨连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妙月,勘探地球物理学[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

[3]封云亚、沈春勇,喀斯特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与处理新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05,36(9):70~73.

地质勘测范文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查;技术分析

1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

1.1全球定位法

全球定位法是指运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对施工场地的地理区域进行准确定位,找到施工场地的准确地理位置,并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全球定位法的运行原理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卫星定位的先进技术,获得详细的目标地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数据,多个卫星的综合数据可以获得目标地的具体地理位置。由于该技术具有监测时间长、定位准确度高、仪器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等多项优势,因此在地质勘测中被经常使用,也是地质勘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手段。

1.2遥感地质法

遥感地质法是作为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探测手段,在现阶段的地质勘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的电磁波信息传递来确定和识别目标,还需要相关的设备来处理电磁波中蕴含的信息。遥感地质法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完成对施工场地地质环境的勘测,并依据勘测数据绘制出施工场地的详细地形地势的地图,为施工勘测工作的开展提供精确的指导,拥有勘测面积广、获取信息速度快、所需成本较低等诸多优势因素,可以提高地质勘测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约一定的地质勘测时间,为建筑工程的及早竣工提供一定条件。

1.3数字摄影测量法

数字摄影测量法是摄影测量学的一大重要分支,具有精确、高效、稳定、快速等诸多优势,还有最为重要的优势就是不受地质条件的制约,并且测量设备易于携带,有助于勘测工作的顺利实施。

2做好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具体方法

2.1制定严格规范的地质勘测工作制度和规范

首先,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的负责人应该在正式开始之前对相关的岩石勘测技术、方法及要求只有充分的了解,并要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认知,包括建筑的用途、结构、负载量等等,除此之外,负责人还要知道如何在实际勘测和规范制度出现矛盾的时候如何妥善处理;其次,要在地质勘测工作开始之前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规范,可以根据实际的勘测情况作出合理的变动和修改;要提前列好勘测工作的勘测项目,并对每一项勘测制定一定的时间限制,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勘测工作,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缩短工作时间;最后,要安排好所需要进行的勘测项目的勘测顺序,包括取样、钻孔、实验、记录等,保证勘测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2对勘测现场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

在正式开始施工现场勘测工作之前,地质勘测工作的负责人员需要仔细核验建筑施工的组织者出示的各种资料和施工现场是否有较大的出入,还有要注意勘测所使用器械的具体型号、尺寸及其他技术参数是否合乎相关文件的标准;在进行地质勘测工作的时候,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选择合适的钻孔方法,还要在进行钻孔的时候根据不同的岩层条件确定不同的钻孔速度,尤其要注意的是,当钻孔的位置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要放缓钻进速度,确保岩层受到最小程度的破坏;在进行取样工作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尺寸,切忌通过切取岩芯进行岩石取样,对于已经完成取样的岩石要用合理的存储方法小心保存,并做好样品名称的标注,避免因标注不清导致的岩石样品之间的混淆;要把握好测量水位的时机,不可在工程施工之前就进行水位的测量,一定要在施工告一段落后进行水位的测量工作;地质勘测工作的负责人要做好地质勘测工作中的监督工作,保证勘测活动在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有序进行,为建筑施工提供丰富的地质、水文等方面的数据支持,加快建筑施工的进程。

2.3地质勘测工作结束之后要完成高质量的勘测报告

在地质勘测工作结束,获取并记录好详细的勘测数据后,要对勘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及分析,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来进行数据分析及展示,增加勘测报告的可读性和生动性;注意在进行勘测报告的撰写的时候和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紧密结合,还要和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人员做好衔接和沟通工作,对具有特殊性的勘测数据作出必要的解释及说明,避免因为衔接不当造成的误差,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始。

2.4做好回访工作,总结工作成果

建筑工程地质勘测队伍要在建筑施工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次对岩层的情况进行勘测和分析,确保土层没有防空洞等情况的发生,避免因为勘测工作的疏漏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还要及时检查地基是否符合条件,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地基要采取相关措施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并再次做好监测工作;另外,地质勘查工程队伍在做完日常的地质勘测和复检工作之后,要对地质情况等做出详细的记录和分析,要注重地质条件发生改变的地方,分析该地地质条件发生改变的具体原因,为日后的地质勘测工作提供相关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地质勘测水平的提高,为建筑工程提供更为坚实的相关数据支撑。

3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质勘测起到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往往可以决定整个建筑项目施工是否成功。只有对地质勘测工作重视起来,在建筑施工开始之前做好相关勘察记录工作,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及精准性,才可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设计方案,保证施工建筑的稳定性,促使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完结,做到施工场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为建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潇 单位:山西省矿山调查测量队

参考文献:

地质勘测范文篇9

关键词:测绘技术;地理信息;地质勘查;应用

地质勘查工作对资源的开发以及土地的合理规划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直接关系到了我国诸多社会企业的经济发展。在煤矿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关系程度尤为明显,煤矿产业的勘测工作不单直接关系到了煤矿产业的长远发展,同时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地质勘测工作,防止在地质勘测工作当中产生自然环境破坏的问题。通过地理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但可以充分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降低相关的地质勘测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强度,为后续的地质勘测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数据基础。除此之外,地质勘测工作在我国电网的架设以及整个电网系统的设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保障,对于地下管道网络的铺设以及地理信息的勘查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我国地质勘查工作当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对我国地质勘测工作的长远稳定发展打下重要的技术保障。

1.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1.1在矿产勘探中的实际应用。在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地质测绘技术的运用非常广泛,地质矿产的勘测工作主要是将地底下的煤矿资源聚集点以及具体的深度状况进行准确的测定,通过对地质条件的准确测量之后,从而确定出对煤矿资源开发的技术类型。随着当前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不断进行,其中在多个工作环节当中都需要使用到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通常情况下在地质勘查工作当中所涉及的技术类型,需要通过具体的地质条件来进行分析和辨别,同时对地质勘测区域当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加以考虑,保证地质勘测周围的水土环境不会受到严重的损坏,保证地质勘测工作顺利进行。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需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度相适应,这样才可以充分地运用到各大地质勘测工作当中,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需要和矿产地质条件结合,对收集到的勘测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整理,不断提高地质勘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地质勘测工作打下良好的数据基础。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地理信息的勘测过程当中,需要对勘测之后的地质图像进行深度的分析和研究,有效结合地质勘测区域的地形和地质的特点,依照地质勘测工作的具体目标要求,采用图像绘制和修改的方式进行调整,充分保证了在地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的科学性。地质测量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依照地质条件的不同设定出不同的数据分析模型,并且还需要和地质勘测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衔接,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结合具体的地质特性进行确定。对于勘测区域的地质环境,有效的调整对土地开发和开采的方式,以此来保证勘测区域的地质条件不会受到明显的破坏,保证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1.2其他相关领域应用。在地质测量工作中,控制和测量的方式需要运用到各种不同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将部分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勘测的控制点进行科学的确定,保证工程勘测网络体系的科学性。当前在地质勘测工作当中,普遍运用的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在该系统的基础条件下,建立起相应的控制网络,通过惯性测量和星云射电干涉技术等有效运用,充分缩小的定位点所产生的偏差,有效提升了实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性,保证工程勘测数据的准确性。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这些测量技术优势都可以被有效地运用在实际的地质环境测量工作当中。在完成了基础的地质勘测工作之后,需要通过一套质量较高科学性较强的地形图作为地质勘测数据参考。当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普遍应用,在各大探测技术当中都有着诸多的运用,在地质勘测工作中可以真正做到实时性的动态超声测量,并且还普遍的运用到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当中。全球定位系统当中存在的动态超声定位技术,在实际的地质勘测过程中,精确度已经到厘米范围,同时在地质条件测定过程中,地点的坐标体系和三维立体的定位效果比较明显,测量的准确度较高并且实际的工作效率也有着明显的提升,这项技术在我国一些大型的交通水利工程,以及对应的地质勘测工作中都有着诸多的使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在一些城市电路铺设和电缆通道的建设当中,有着广泛的使用。在PTMS电缆通道管理系统中,对这项技术的使用尤为广泛。在工作过程当中需要对相关的地理要素以及地质图像进行科学的管理,将电缆通道的铺设和内部设施所产生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合,将相关联的信息有效地结合到一起。相关的工作人员使用PTMS电缆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对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然后通过电缆通道的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后续的归档以及储存,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对日后的数据进行整合和调取,依照不同类型的信息数据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这种针对性数据处理方式,保证了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1.3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在我国工程施工过程中,测绘技术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尤其在一些岩土工程的勘测工作中。测绘技术对施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是保证工程施工基础稳定性的保障。当前在工程测绘工作当中,经常会使用到一些技术层次较高的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的开展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在工程实际开展过程中,地质勘测工作会产生诸多问题的影响,同时由于受到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影响,经常会对地质勘测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对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和施工单位必须要充分重视地质勘测工作的整体质量采用系统剖析和与实际工程施工相结合的测量方式,保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正常情况下,在地质勘查工作当中,第一项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测绘工作,可以为地质调查工作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弥补。工程地质理论中地质测绘工作可以为后续的工程施工打下良好的理论框架基础,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同时在一些工程建设当中需要对多种不同的地质数据和资料加以运用,然后通过实际的数据和测量资料相衔接,保证工程施工的准确度和质量。在工程地质的勘测过程中,现场会存在很多自然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就要求相关的测绘工作人员需要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测量方式,对地质条件当中的不同构造条件进行分析,采用全面和具有针对性的测量方法,保证地质勘测点位设定的准确性,以及在实际的操作工作当中的技术标准符合测绘工作的要求。

2.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展望

2.1地质信息数据获取多平台实时化。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对大数据的运用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大数据的运用成为获取重要信息的主要来源。当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芯片的成功研制和运用保证了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更加科学和高效,同时在测绘工作开展过程中,大大提高了相关测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中,地质勘测工作中的地质信息和矿产勘测工作所需要的信息类型,都需要基于这些新技术类型来作为保障。2.2地质信息数据处理自动化智能化。针对地质信息数据的获取,在地质勘测工作中,最终需要将其进行高度的数据加工和处理,最终形成为人们所用的信息类型。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地质勘测工作人员需要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决策,以计算机系统作为技术,将所收集到的地质勘测信息进行汇总,这一工作流程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该项工作将会慢慢朝着自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有效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为地质勘测工作的准确高效化开展提供出重要的数据基础。

3.结论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效保证了煤矿资源开发的准确性和高效率,同时对工程的建设的土地规划、土质条件的勘测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加强该方面的技术研究,不断提高测绘基础层次。

参考文献:

[1]陈思超.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发展[J].江西建材,2018(10):55+57.

[2]白冰,蒲永峰,程冰冰.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发展[J].中国锰业,2018,36(01):41-43.

[3]蔡寿鑫.测绘与地理信息新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1):96-97.

地质勘测范文篇10

关键词:矿产勘查;找矿技术;物化原理;统筹规划

国家经济化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快,使得各个行业和领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为了更加的顺应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将新形势下的矿产勘查技术和实际情况加以充分的融合可以促进矿产的开发和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1新形势下矿产的要求

社会的经济制度不断的发展和扩张使得各个领域对矿产资源的实际需求数量也在逐年递增。为了满足各个行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和步伐,关于地质勘测技术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在勘测技术中,新增加主要的要求和标准如下。第一,统筹规划。为了确保地质勘探工作能够合理、全面的发展,在实际的勘测技术过程中要着重关注以人为本的理念、彻底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各个地区的矿产资源的检验和规划工作,将各个部分的区域构成结合实现矿产的优质化勘测。第二,合理分工。对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提升工作的生产效率。结合当地的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根据国家出台的政策和措施进行地质矿产的勘测合理化分工。合理化分工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它几乎贯穿了整个项目建设工程的全流程,是整个工作开展的核心思想。

2新形势下矿产勘查与找矿技术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地质检测和勘探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的基础原则。在保障生态环境和勘查工作有一定的协调统一的同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政策和矿产资源的开采措施。在实际的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查中,将整个作业流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作为主要发展侧重点。实际的勘测工作中更多的是对矿产资源的探索。在推广探测技术的同时,面对矿产分布要有详细的了解。针对不同的地质空间分布要结合当地的地势与地貌进行实地勘测,最大限度保障地质勘测数据的准确性。

3探讨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

(1)矿产勘测技术。矿产资源的勘测主要就是通过各个区域的地质结构和阶段特征进行合理化、细致的划分。在实际的勘探中可以从勘查矿产的特点以及生产情况着手,进一步的加以分析和研究使得分析数据和结论符合实际的发展需要。同时在实际的勘测矿产的过程中也要充分的考虑矿产资源的生长规律和设计效率问题及时的加以分析和调整、修改。(2)地质矿产的找矿技术。在地质矿产中有着很多种找矿技术,不同的地质勘测类型针对不一样的矿产资源。如:地质填图技术、砾石找矿技术以及重砂找矿技术,其中以地质填图技术为例。这种方式的找矿技术主要是通过理论和基本数据的收集、整理,进而实现理想化的推测矿产资源的实际结构。在开展地质找矿的过程中大多是依靠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进出论据,在实际的勘测中结合现场的情况和特征进行系统化的分析、研究。这种方式从宏观上来看有着一定的科学性,可以很好的帮助找矿的工作人员准确的确定矿产资源的实际位置。(3)地质采样技术。地质采样技术就是对矿体资源进行合理化和细致化的区分,在矿产勘测的过程中集中在勘查工作之后进行的。在勘测矿产位置之后,针对固定位置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采样和检测,进而确定土壤和矿产内在的结构组成。值得注意的是,在采样的过程中要遵照广泛取样的原则,防止选择区域的取样造成检测数据不具有代表性。(4)探矿工程技术。探矿工程技术主要的作用对象就是一定深度矿产的勘测。在实际的勘测过程中可以要根据勘查技术的实际情况进行矿体的检测技术。推广应用中值得关注的要点主要是:第一,找矿工作要求一定的规范化、系统化的操作。第二,为了保证探矿工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效率,要求在使用勘测技术本身和实际情况保证一致性。

4浅论新形势下地质矿产找矿技术

(1)“同位成矿”技术原理。在地质矿产的实际勘探中运用“同位成矿”的技术原理,就是指在不同的时代以及种类中都可以共存的一种相对较为稳定的成矿作用效果。尤其在一些较为重要和规模较大的大型矿床中作用力十分显著,外在的形态特征中的显著作用力就是最好的表现形式。地质矿产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观察地壳运动的特点进行推测,地质周围环境和地壳运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实际的勘探地质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观察地质环境、地壳的基本成分组成以及各个成分地质间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的。将深大断裂的区域地质和其他类型的地质地貌做出区分,沿着断裂带边缘向级次的方向查找就可以有很大的概率找到矿产资源。同时,在勘探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矿化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将矿产资料逐渐的系统化、细致的记录以便更好的发展矿产资源利用的工作。针对地质矿产的情况和特点可以有效的找出其内在的空间分布和优势特点等。(2)“物化探测”技术原理。矿区的成矿规律对于矿产勘测有着很大的影响,是整个找矿技术关键所在。“物化探测”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对矿区周边环境和系统的多次勘测和检验,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对找矿情况实际的推进有着很好的成效。根据最新的调研数据显示,矿产资源中矿床的深度和空间因素对发现深度矿床有着一定的助力。在找矿之前,将矿产的类型和其表面基本的特征做简单的了解,实时把握好矿床的宏观空间分布。物化探测技术主要的作用就是应用在深度找矿的探索方面。物探就是对地质环境中物理因素的探究,在其内部包含的因素有:重力、电、放射性以及地热等基本元素结构。物探技术本身就是一种物理物质的探测,主要的目标就是金属以及矿产能源、非金属等方面。为了确保探测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首先对勘测的对象相关的物质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充分的掌握其内在的数据和参数对整个矿产资源性能的把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实际找矿的过程就是通过水系的沉淀物检测和土壤检测以及矿床原生检测的技术和手段进而判断矿产资源的地质情况。现今矿产挖掘和使用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逐渐将挖掘矿产的目标转向隐伏矿。为了更加合理化的勘测矿产资源,不断的适应矿产资源本身的属性和要求是现今勘测技术的主要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勘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3)“地质体”技术理论。地质运动的特点直接影响着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在矿产的实际勘测中,充分的考虑矿产的环境特点,将科技手段合理的应用在实际的勘测过程中使得勘探矿产这项工作的科学性上升一个新的高度。矿产的勘测主要的步骤包含了矿带、矿田以及矿区和矿床等等。在实际考察过程中,对各个矿区的结构采取合理的勘探是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要点。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