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包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8:38:00

定点包扶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和要求,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增强定点包扶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定点包扶村生产发展,加快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强化组织保障。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二)紧扣第一要务。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贫困群众增收的服务体系健全完善。

(三)夯实发展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四)坚持以人为本。村民自我发展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致富能力明显增强。

(五)弘扬文明新风。村级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六)推进民主管理。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三、工作措施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定点包扶工作,经局党委研究,决定成立县粮食局定点包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二)主要措施

1、开展调研。定点包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3月份-4月上旬到定点包扶的黄埠镇白云村走访调研,掌握基本情况,沟通工作思路,共商包扶措施。

2、制定计划。包扶工作组与村党支部共同研究包扶工作规划和年度包扶计划意见,4月中下旬交局领导小组审定。

3、抓好落实。结合我局粮食企业特点,以帮助包扶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粮食主导产业为切入点,带动和促进定点包扶工作.认真抓好以下工作落实:

一是对定点包扶村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配合黄埠镇党委加强白云村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提高当地科学种粮水平,引领科技致富。充分发挥工作组成员自身技术专长,对当地粮农进行科学种植粮食提供技术、信息指导,促进粮食产业发展。

三是着力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配合白云村党支部、村委会建立和完善文化站,改善办公条件,为村党支部、村委会较好的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条件。

四、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包扶工作领导。包扶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到包扶点1次以上,党委将定期听取领导小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研究年度包扶计划,局主要领导将不定期到包扶点检查工作。春节期间,局党委将配合村镇开展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工作,体现党和政府的关心,体现粮食局对农民的关爱。

定点包扶范文篇2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的定点帮扶,结合其三年发展规划,力争使凤颈村、高坑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特色更加鲜明,亮点更加突出;使两村党组织班子有新面貌,队伍有新活力,工作有新起色,群众满意度有新提升,帮助包扶村群众加快增收致富步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幸福指数。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齐心协力抓包扶的良好氛围。为加强对包扶工作的领导,成立包扶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每年到点上检查工作1次以上;结合本局和凤颈村、高坑村的实际情况,科学制订三年工作目标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局党组定期听取包扶工作情况汇报,每半年至少专题研究1次,充分发挥我局的优势,尽可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包扶村予以支持,千方百计为包扶村办实事、办好事。

(二)精心组织,选派得力人员组成包扶工作组。把开展包扶村工作和培养锻炼干部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安排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中青年干部组成工作组,工作组的成员不少于2人,每月驻点时间不少于20天,一年轮换一次。包扶工作组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好定点包扶工作,为加快我县农村发展尽心、尽责、尽力。局机关要全力保障包扶工作组的后勤工作,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注重实效,认真落实包扶村工作。要以创建“五个好”村级党组织为目标,以“建强组织堡垒、做大支柱产业、规范村落建设、美化村落环境”为主线,大力推进“三培两带”工程,推进包扶村民主建设、村落建设,大力推进包扶村精神文明建设,本着教育帮扶、科技帮扶、素质帮扶的宗旨,抓住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制定改变村容村貌的有效措施,把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向,找到开展包扶工作的落脚点,为群众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力戒好大喜功、急于求成,搞“花架子”,防止留下“烂推子”。

三、工作任务

(一)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每一轮的包扶工作组要围绕本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年度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好当年的工作计划;帮助包扶村理清发展思路,及时完善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规范;力争每年引进一定的资金、技术或项目,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形成1个以上符合当地实际和稳定经济效益的特色产业,使包扶村各种所有制经济能够协调发展,使农村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定点包扶范文篇3

2012年,县司法局反腐倡廉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市纪委三届二次全会和县纪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着力推进具有司法行政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能,为建设宜居宜业首选县和工业强县营造一流氛围。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和监督,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自觉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围绕贯彻落实县党代会、人大会、“二次创业”动员大会和中国共产党县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精神,尤其是要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首选县和工业强县,切实加强对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监督检查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坚决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不良作风。要大力弘扬“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精神,坚决纠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和开展“改进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狠抓工作落实”、“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以及“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活动,切实解决当前干部工作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县科学发展凝聚民心民力。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入推进公务用车问题等专项治理,健全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决策机制。认真研究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着力建立健全保障和维护群众利益的科学决策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完善配套制度,加快形成依靠制度维护群众利益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抓好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进一步推进基层事务公开透明管理。

三、进一步强化预防腐败工作,努力促进干部健康成长。要抓好常规性廉政教育,认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加强廉政教育,打造特色廉政文化,实施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全面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建立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机制,做到治病于初始,治患于萌芽。要以奋发进取精神和求真务实作风,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形成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合力。要高度重视并自觉承担起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惩防体系建设的系统化、配套化和实用化水平。打造一流的工作团队,为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提供组织保证。特别注重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干部素质、强化监督管理,铸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讲政治、特别讲奉献、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

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司法局指导下,在县委、县纪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司法行政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为全县司法行政健康快速发展,打造“廉洁的县”建设宜居宜业首选县和经济工业强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根据饶县办发[2012]16号文件精神,从2011-2014年,我局定点包扶应家乡吉安村,开展第二轮“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主攻一园,决战两区,推进三化,打造四新”战略为导向,以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强组织堡垒为核心,以推进扶贫开发为重点,切实增强包扶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当地生产发展,提高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和生活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为把县建设成“全市宜居宜业首选县和全省工业经济强县”作出新的贡献。

二、目标要求

通过2011年至2014年定点包扶,使吉安村党组织班子有新面貌,队伍有新活力,工作有新起色,群众满意度有新提高,包扶村群众增收致富步伐明显加快,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观,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一)整顿吉安村党组织,确保基本达到“五个好”。以“五个好”为目标,以村党组织换届为契机,帮助村“两委”班子成员更新观念、增强干劲,进一步明确村干部职责,完善规章制度,理顺村“两委”关系,确保议事有群众参与、干事有群众支持。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推进村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创先争优。深入开展“三培两带两服务”活动,组建专业合作社,创建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双带”能人,发展一批农村致富能手入党,切实把农村党组织和党员活动与发展农业、建设农村、致富农民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上创先争优。

(三)发展村级经济,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坚持以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着眼于形成“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做强优势产业,确保到2014年,包扶村有1至2个覆盖面较广、能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覆盖本村30%以上的贫困户。加强农业实用技能培训,积极开展送资金、送科技、送法律、送信息下乡活动,使包扶村80%以上劳动力基本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切实帮助就业,扶持创业,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扶贫对象尽快稳定解决问题并实现脱贫致富。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乡村的要求,大力实施村庄美化绿化、道路硬化、饮水净化等工程,加强以病险水库加固除险、灌溉渠道疏浚、排灌设备修复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优化,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五)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引导村级组织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完善公共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妥善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村民理事会建设,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切实发挥好群众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组织局机关干部与困难党员群众结对帮扶,定期走访慰问贫困户、五保户等,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六)加大帮扶贫困村力度,确保如期完成任务。要尽力而为,多渠道、多形式争取和筹集资金支持定点贫困村,并严格加强定点包扶资金项目的监督,确保定点包扶项目顺利实施和定点包扶目标如期实现。

三、组织领导

开展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是培养锻炼机关干部的重要途径。扎实做好定点包扶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务必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定点包扶范文篇4

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总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和各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15年扶贫工作方案,落实了具体经办人,从组织上确保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和有序推进。

二、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

(一)2015年扶贫工作思路

围绕镇村开展扶贫解困行动,充分发挥市县交通系统对口帮扶的作用,逐步消除农村贫困,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式扶贫相结合,积极推进产业化扶贫、基础设施、村道及便民路建设,突出社会扶贫的成效。

(二)目标任务

制定村级道路畅通工程实施计划,加快建制村(道路硬化)建设,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和中小危桥改造,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实施“溜索改桥”工程。

三、具体帮扶措施

1.选派政治素质好、能吃苦、工作作风过硬的人员到对口联系乡镇进一步开展扶贫工作。

2.进一步完善包扶绝对贫困户责任制,局机关干部、财政供养工勤人员和下属处所段站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按规定包扶1户贫困户,签订《双向责任书》,充分履行帮扶责任。

3.帮助包扶绝对贫困户实现越温目标,指导联系村抓好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和越温方案。

4.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局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全年不得少于2次,一般干部职工每年不少于1次,做好详细记录。

5.帮助定点帮扶村建立协助和互助组,切实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具体为:帮助(镇村)绝对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收200元以上,其余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50元以上。

6.做到定点帮扶村(镇村)温饱巩固率达98.5%以上,返贫率不大于1.5%。

7.全年组织邀请县畜牧局、农业局等技术部门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和扶贫有关政策培训2次以上,并将培训、记录和参训人员花名册存档。

8.全年书写扶贫标语2条以上,向县扶贫办报送帮扶工作简报3期。

9.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向贫困户捐资赠物,副科级以上干部不少于200元,一般职工不少于100元。

10.帮助协调项目资金解决对口联系乡镇乡村公路的延伸。

11.结合我局自身工作优势,积极向市交通局协调争取项目资金至对口联系乡镇实施项目。

四、其他事项

1.协助镇村完成相关扶贫资料报送工作,督促管好用好各类扶贫资金,确保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2.协助镇村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计划生育“三结合”和产业化建设工作任务。

3.按要求参加县扶贫办组织的有关定点扶贫工作培训及会议。

4.按时报送年度扶贫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定点包扶范文篇5

一、基本现状

(一)自然概况。位于老城镇中部,距定县城15公里。全村区域面积12.5平方公里,年均降雨量1000毫米,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属江南丘陵地带,平均海拔820米,无霜期250至300天,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脐橙、蔬菜等作物生长。

(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全村有32个村民小组,农户634户,总人口2098人,劳动力人数1287人,其中外出务工513人。全村有贫困户34户,五保户10户,享受低保86人,加入合作医疗1993人。全村现有耕地633亩(其中水田583.35亩),户均1亩,人均0.3亩;山地面积16035亩,脐橙果园面积694亩。年人均纯收入1462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全村有32个村小组,住户分散,大多数村民仍居住在土坯房或多处裂缝的土坯危房及存在地质灾害隐患(陡峭山脚下)的切坡房中。全村尚有20个村小组没有通水泥硬化道路,28个村小组没有通自来水,30个村小组没有通有线电视。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强组织堡垒为核心,以推进扶贫开发为重点,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项目带动(输血)和自力更生(造血)相结合,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生产发展,提高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和生活水平;着力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的包扶,使班子有新面貌,队伍有新活力,工作有新起色,群众满意度有新提高,群众增收致富步伐明显加快,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提高,村容村貌、生态环境明显改观,村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该县平均水平。

三、重点任务和主要工作

(一)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确保基本达到“五个好”。

以确保基本达到“五个好”为目标,加强村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明确干部职责,完善规章制度,理顺“两委”关系。对重大村务实行“四议两公开”(即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以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确保议事有群众参与、干事有群众支持。对村干部实行“四定两监督”(即定职责、定目标、定考核、定奖惩,镇党委监督、党员群众监督),建立健全村干部目标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强化教育培训,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帮助村班子成员更新观念,增强干劲,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提高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水平。年,新建“两委”办公楼(四层砖混结构),内设村干部办公室、治安室、培训室等,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办公条件。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创先争优。全村现有中共党员41人。深入开展“三培两带两服务”活动,组建脐橙、畜牧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脐橙、畜牧示范基地,培养一批“双带”能人,发展一批致富能手入党,锻炼一批村组后备干部,使60%以上的党员成为致富能手,带领80%以上的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

(三)发展村级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1、稳定粮食生产。由镇、村委会牵头,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向种植能手转移,逐步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使用率和产出率,提高经营效率。在全村范围内大力推广优质稻种植,提高粮食单产、总产,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2、大力发展脐橙产业。充分利用荒山、荒地、荒坡、荒坪等资源,采取提供优质果苗等形式,鼓励种植积极性高的农户相对集中连片发展脐橙产业,力争三年新发展1000亩以上,户均达到3亩果园。对现有约600亩低产脐橙园进行改造提升,分两年完成,每年改造提升300亩。加强果树技术培训,建立种植能手帮扶机制,提高果农种植管理水平。

3、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1)发展生猪养殖业。由镇协调解决生猪养殖用地和协助办理贷款,规划建立生猪畜牧小区,建设标准化养猪基地,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力争年总出栏生猪达2000头规模。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对生猪畜牧小区污水进行处理和对场区水、电、路进行建设改造。(2)发展养鸡业。利用山地资源,由农户选好基地、建好鸡舍,达到要求和规格的,由镇协助办理小额贷款,力争到年全村新增规模养鸡户50户,年出笼2万羽大户3户。(3)利用丰富的天然草山草坡资源,发展养牛、养羊业。

4、发展蔬菜生产。在本村柏陂片组建蔬菜基地200亩,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为主。

5、搞好林业生产。依托现有1万余亩以杉木为主的经济林,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或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对杉木林进行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加强对杉木林的经营管理,促使尽早采伐受益,按股(面积)分红。利用荒山、荒地、荒坡、荒坪等资源,协助镇抓好百株万户工程,全村计划植树2.5万株。

6、着力培育物流业、餐饮服务业。大力协助定在规划建设一个占地约300亩的物流中心。积极动员、鼓励民间资本流向物流中心发展餐饮、修理、购物、娱乐、住宿、农家乐等为主的服务业,并以此带动全村服务业的发展,引导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向城镇转移。通过提高餐饮业服务质量,提升饮食品味,走特色化、多样化发展道路,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四)按照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乡村的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1、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积极争取新农村建设等资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突出客家特色,做好村庄的规划和设计,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危房改造步伐。到年,新增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组,努力扩大危房改造试点,帮助贫困户解决基本住房安全问题。实施村庄美化绿化工程,重点进行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厩,治理柴草乱堆、粪土乱放、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现象;利用村落四旁和主干道两旁空闲地,栽植香樟、桂花等绿化苗木,逐步解决村庄“脏、乱、差”现象。

2、推进通村组道路硬化。继续争取农村乡村道路项目资金,力争三年内规划硬化水泥道路7公里,使该村所有村民小组通上水泥道路。

3、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到年,实现全村组组都通自来水,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4、普及信息服务,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推进广播电视组组通、农村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家书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到年,实现有线电视组组通、宽带组组通。健全完善村级活动场所,在新的村委会办公大楼设立图书阅览室、村民娱乐室和党员活动室等,并配备图书、技术资料、娱乐设施设备,切实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村干部办公、党员活动、便民服务、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中心。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更新完小的课桌椅,添置、充实教学设施、设备。

5、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由群众自愿投工投劳,疏通灌溉渠道、修复排灌设施,解决赤竹片人畜饮水和灌溉问题,新建和维修塘堰8口。推进土地整治,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开展土地平整,提高耕地质量。争取我省建设高标准农田整合资金,大户粮田、标粮田或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到年,全村高标准农田达到400亩。对规模成片果园,规划修筑水泥硬化道路,修建生产用水蓄水池,以及架设生产用电线路,力争水、电、路配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社会保障,切实保障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完善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政策。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进度,到年,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

(六)切实帮助就业、扶持创业、开展科技扶贫、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为核心,对贫困家庭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对贫困残疾人就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实用技能培训,每年举办3-5期种养技能培训,迅速提高农民种养水平,使85%以上劳动力基本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加大农业科技成果应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省农业厅定点包扶工作,由省农业厅副厅长唐安来分管,厅农业产业化指导处牵头,厅机关各部门和厅有关单位齐抓共管,全厅干部积极参与。成立定点包扶工作组,长年驻点开展工作。定扶贫和移民办、农粮局成立对口工作组,明确具体责任人,负责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新农村建设、教育卫生、农村信贷等方面工作的协调,争取相关资金扶持。老城镇要明确具体责任人,负责镇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新农村建设、教育卫生、农村信贷等方面工作的协调,争取相关资金扶持,抓好各项扶贫措施的落实。委是扶贫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负责各项扶贫工作的落实。厅包扶工作组要坚持在老城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和“两委”,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确保实施方案顺利实施。

(二)广泛宣传,充分发动。利用墙报、标语、村民大会、座谈会、上门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宣传贫困村包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定点包扶创建新农村活动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定点包扶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开展以“大联系大台帐大帮带”为主题的帮扶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和县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和要求,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建强组织堡垒,提高党员素质,不断增强村党组织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当地的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通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为加快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实现我县跻身全省工业经济强县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确保所包扶的村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二是紧扣第一要务。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贫困群众增收的服务体系健全完善;三是夯实发展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村民自我发展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致富能力明显增强;五是弘扬文明新风。村级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六是推进民主管理。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动的村民自治机制,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三、主要任务

(一)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

深入推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以及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三培两带”工程,培养8—10名有文化或专业特长的优秀青年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加强村“两委”的班子建设,努力培养2—4名村“两委”班子后备干部,为更好地服务扶贫开发建设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切实帮助发展村级经济。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确保到2012年,挂钩村贫困群众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高于所在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帮助挂钩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1至2个有一定规模的扶贫主导产业,覆盖当地30%以上的贫困户,程极开展科技扶贫,搞好科技培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努力使挂钩村80%以上劳动力基本掌握1—2的实用技术,并组织对外出劳务人员进行就业培训。

(三)积极开展干部扶贫帮困联系户工作

1、开展副科级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在小学选择10名优生(贫困户)与副科级以上领导结对帮扶,资金额度以每年度不少于800元,帮扶期限3年。

2、对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以及争取一些政策上扶持增加收入。

3、采取干部捐款、捐物以及财政帮困资金等多种形式积极筹措资金对丧失劳动力的贫困户进行帮扶,每年不少于10户。

四、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对定点包扶工作的领导。经局党委研究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同时成立定点包扶工作领导小组。即由局党委副书记姜福畴同志分管,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连生担任,副组长由农业股股长周尚春担任,成员有余芳良、王春都。

定点包扶范文篇7

一、积极开展挂乡包村帮扶。XX市管理局、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开展“党员干部进村户、精准扶贫大会战”的实施意见》,广泛组织动员全市各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扶贫开发新高潮。具体工作中,一是落实和完善“三级联创”工作责任制,实行市领导挂乡、市直单位派工作组包村制度。二是实行“一组一村”或“一组多村”驻村蹲点帮扶制度。三是挂乡包村工作队成员必须驻村蹲点开展工作,与派驻单位工作脱钩,每个驻村工作队由市直单位抽调三人以上组成,由一名副科级以上或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任队长兼村组织第一书记,组织下派到每个行政村开展工作,全市共有537名干部深入农村工作第一线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四是挂乡包村工作队实行“多重管理”。五是继续实施和完善挂乡包村工作承诺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以签订承诺书的形式,继续实施挂乡包村工作承诺制,聘请市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组干部、当地群众为挂乡包村工作监督员。

二、积极做好本市扶贫服务协调工作,帮助挂点村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积极争取省、市定点扶贫单位的重视和支持,我办组织重点乡、村干部到有关定点扶贫单位走访、汇报扶贫工作。同时,积极做好省、市单位定点扶贫的协调和服务工作,从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充分发挥了定点扶贫工作组对实施村级规划、管好扶贫资金、推动扶贫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定点扶贫单位优势,帮助挂点村培育和发展特色种养产业。一年来,市里组织扶贫工作组深入全市106个村进行挂点扶贫,帮扶资金及物资折款共计1010万元,其中44个重点村投入了帮扶资金480万元,扶持解决基础设施项目及发展生产项目25个。其中修建村道10条59.9公里、发展扶贫支柱产业9个15000多亩。组织全市单位、部门机关、党支部、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4456户。

三、省、县(市)直单位定点包扶情况

定点包扶范文篇8

一、明确工作目标。通过帮扶,包扶村达到省委、省政府的“五新一好”目标,村级党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贫困群众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村落环境优美、整洁卫生,让包扶村的群众过上文明进步、和谐安康的幸福生活。

二、加强组织领导。把包扶工作列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局长担任包扶工作的总指挥,成立以副局长为组长、2名作风扎实、有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的中青年党员干部为成员的帮扶工作组。局长每季度至少到村指导工作1次,工作组每月到村工作时间至少一周,建立包扶工作组工作、学习、考勤等制度,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协助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工作。

三、落实帮扶政策,注重帮扶实效。

(一)帮助班子队伍建设。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协助乡党委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配强配齐村级班子,完善无职党员设岗、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把农村优秀人才选进村级班子,提高班子队伍带村水平。完善村委会活动场所建设,为党员教育提供良好的场所;加强党员教育,定期开展党员党性教育活动,在青年农民、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帮助村建立健全民主议事、民主理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提高村民的民主政治意识。

(二)理清发展思路,帮助开辟致富门路。通过上科技党课、办农民夜校,党员电化教育等形式、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发展高效种养业,把高效种养业当成主导产业来抓。通过老建贫困村项目支持,积极为帮扶村牵线搭桥、提供支持、多渠道、多形式拓展增收途径、开辟致富门路。组织外出劳务输出人员进行技能培训,通过区劳动就业服务的信息,对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序的输出。

(三)帮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帮助协调解决农民群众交通、饮水、用地、通讯、广播电视和上学、就医等方面遇到的现实困难和具体问题、引导农民群众抓好“三清三改”改善居住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每个党员干部在“1+1”帮扶户上解决具体困难要有明确的帮扶措施。争取区相关项目资金支持,帮助挂点村更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力所能及情况下,给予挂点村适当的资金帮扶。

定点包扶范文篇9

一、工作重点

(一)继续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以“水利种草养畜扶贫年”活动为主要内容,突出抓好贫困乡村的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努力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加强水、电、路、人畜饮水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自治区有关精神,今年全盟不再新增“干村扶贫开发工程”重点村建设数量,集中力量抓好*年安排的372个重点村的巩固、完善、提高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对*年重点抓的村按原定建设计划进行查漏补缺,巩固完善;其次,对安排到今年建设的重点村要周密安排,集中人、财、物力,当年建设,当年完成;第三,对列入到*年建设的重点村要进行前期规划,做好准备。

(二)抓好世行扶贫贷款项目。

(三)加大扶贫开发移民扩镇力度。要结合小城镇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移民小区,围绕城镇居民生活需要,依托大中型龙头企业,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乳业生产、蔬菜种植、畜禽养殖。

(四)广开门路,积极搞好劳务输出,促进贫困村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全盟计划转移贫困村劳力10万人左右。在工作中,一要大力宣传,鼓励贫困人门外出打工;二要在有关政策上放宽限制,提供便利;三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和劳务市场。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十六大报告和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认真分析和正确看待扶贫开发面临的新目标、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

(二)围绕市场需求,积极调整种养业结构。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原则,分不同区域确定土导产业,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搞好种养业基地建设,以绿色无公害食品为目标,逐步推广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种植业方面,抓好有地方特色、适销对路的农作物种植,如马铃薯、红萝卜、优质杂粮和蔬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养殖业方面,今年全盟计划购畜万头只,其中盟扶贫办按询价采购的办法,直接购畜5万头只,平均每旗县5000头只,投入到重点村,每个贫困户2只,同时重点抓好畜种改良,提高效益。

(三)继续抓好生态建设。结合“进退还”战略和退耕还(林)草项目,认真搞好种草种树,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退耕还林条例》,抓好钱粮兑现,进一步明晰林草产权,加强林草管护。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四)搞好科技扶贫,针对贫困户智力贫困和科技贫困,围绕种养业结构调整和实施畜牧业“种子工程”,开展切实有效的。科技培训。一是抓好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的试验示范和应用推广;二是注重对科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训,使他们成为依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三是加强对贫困乡村干部的培训,重点是市场经济理论和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思路、方法、政策等培训;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乡级畜牧科技服务新建设,加大“硬件”投入力度,丰富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增强指导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果。

(五)转变思想,主动出击。千方百计调动和组织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攻坚,力争使社会扶贫工作有一个新突破。机关单位定点包扶工作要认真总结几年来的成绩、经验和不足,在包扶力度不减的前提下,积极与包扶乡村协商共同探索新的扶持方式,巩固和扩大包扶成果;新一轮的刘口帮扶工作和

中直机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为我盟的扶贫开发注入了新的动力,对口帮扶旗县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积极主动地与北京市对口帮扶区县取得联系,商洽扶持项目和合作意向,尽快付诸实施,原自治区直属机关单位包扶过的贫困乡村,不能中断与包扶单位的联系,要主动上门,汇报工作,征得支持,加快发展。社会各界民间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是社会扶贫的重要力量,潜力巨大,要千方百计加强

沟通联系,招商引资,为扶贫开发增添新的力量。

(六)搞好部门协调与配合,加强资金管理。针对目前扶贫三项资金衔接不理想、扶贫贴息贷款不能及时足额投入等问题,要认真加以研究,协商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全面推行扶贫资

金报帐制管理办法,搞好项目库建设。

定点包扶范文篇10

一、工作情况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省人大主任对2010年新一轮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多次过问工作落实情况,亲自出面召开会议,着眼全局协调项目,深入一线解决问题,领导分工调整后,吴前进主任也十分关注此项工作,刚分管上就进行了安排部署,今天又亲临会议指导,我们深受鼓舞。各包扶单位十分重视凤县“两联一包”扶贫工作,“一把手”主动参与,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先后多次深入凤县实地考察,亲自协调项目资金,指定专人督促落实,有力促进了包扶村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牵头职能充分发挥。省民政厅作为扶贫团的牵头单位,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坚持以项目帮扶为切入点,经常与各帮扶单位保持联系,主动做好协调、联络、服务工作,重点落实了2010年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联席会议确定的扶贫开发项目。今年6月,省民政厅组织8家“包扶”单位深入到凤县帮扶村、镇进行面对面的帮扶,帮助开展“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协调落实包扶项目资金。同时,省民政厅在民政业务资金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今年共为凤县安排民政项目经费4000多万元,主要包括减灾救灾、救助站建设、敬老院建设等项目。

(三)包扶单位各司其职。各包扶单位都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以项目帮扶为切入点,认真落实2010年联席会议确定的扶贫任务,为凤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教、通讯、福利等项目和资金支持。全年累计为包扶村协调落实项目11个,捐赠资金19.5万元,捐物折资5.6万元,层层落实工作责任,“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已经形成了有效的运转机制。

(四)凤县县委、县政府强力落实。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是凤县完善“两联一包”工作机制的有力推手。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鼓励企业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扶贫帮困。截至11月份,35家参扶企业已全部实现企村对接,29家参扶企业确定了扶助计划,进村开展了工作,落实帮扶项目39个,投入资金324.8万元。为包扶村三年后农民收入在自然增长的基础上净增1000元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主要成绩

(一)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省级包扶单位对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给予极大的关注,积极筹措落实帮扶资金,投入大量物力、财力,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省民政厅落实资金650万元用于建设凤县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站、救灾储备仓库等项目;省福彩中心捐赠资金5万元用于陈家佬村村组道路建设;长安大学捐赠资金3万元用于村庄道路建设;省残联积极筹建残疾人托养中心,推广凤县经验,协助凤县争取创建阳光家园示范机构中心项目;华商报社为凤州镇苍坪村捐赠资金5万元用于修建村社区服务中心用房。2010年,省民政厅建设的水泥路和产业园道路、华商报社硬化的苍坪村水泥路、宝鸡粮库资助的五星村人行吊桥等项目都已投入使用,使各包扶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二)主导产业发展迅速。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各包扶单位始终着眼于贫困户的长远脱贫增收,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围绕“三个百万”工程,大力培育和发展花椒、苹果、生猪等特色产业,从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不断加大扶持。省残联捐赠资金2万元为镇村20户群众新发展生猪养殖114头,蔬菜种植16亩。省民政厅帮助包扶的陈家湾村建起了150多亩的优质苹果示范园。其他包扶单位也通过注入资金和开展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包扶村发展花椒、苹果、生猪等产业。包扶村主导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业特色产业已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坚实基础。

(三)文化扶贫初见成效。各包扶单位在工作中坚持把扶贫和扶智相结合,注重利用先进文化引导贫困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提高贫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经省民政厅多方协调,西安招商银行为红花铺中心学校捐赠价值3.6万元的154套运动服和资助10名贫困学生的5000元资金;省福彩中心为中心学校捐赠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和购置教学设施,并为陈家佬村今年考上大学的2名贫困大学生各捐助5000元;长安大学支援镇村建设及凤太路街景规划,走访慰问了青崖沟的10户贫困户,为贫困户送去价值2000元的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省残联为帮扶村提供价值1.8万元的脱贫致富光盘,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凤县贫困人口的文化养成和思想认识。

三、明年设想

(一)积极协调,确保扶贫工作稳步实施。搞好扶贫工作,不仅在于发挥各级部门、各个参扶单位的力量,关键还在于县、乡、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省民政厅将继续发挥好牵头作用,加强同省级各部门、各参扶单位的沟通协调,切实发挥好纽带桥梁作用,作好项目的街接工作,同时坚持把“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真正把凤县定点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城乡统筹改革实验区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认真研究解决好凤县扶贫开发工作困难和问题,为推动凤县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统筹全局,继续做好扶贫项目工作。多年来的扶贫工作实践表明,要使扶贫工作出成效,抓好项目落实是关键。近期,我们对凤县的扶贫项目进行了专门对接,当务之急是争取推动这些项目纳入明年各单位的工作大盘子,做到资金上有规划、项目上有指标、任务上有落实。各“参扶”单位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又与包扶村进行了项目对接,整合资源,下一步就要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协商确定长期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