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监管论文

时间:2022-01-18 09:40:54

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监管论文

一、采取的工作措施和成效

1.建立动物卫生风险分级管理制度。按照“属地管理、风险评估、分级控制、动态监管”的原则,从2015年7月起在全市实施生猪定点屠宰场(点)动物卫生风险分级管理制度。一是实施动物卫生风险等级评估。对全市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生猪定点屠宰场(点)的动物防疫条件、防疫制度、违禁物检测、动物进厂和产品出厂管理、责任制、无害化处理、人员等动物卫生风险因素实施量化评估,按照A、B、C三个等级分别认定风险等级。二是明确专人挂牌监管。每个屠宰企业指定一名监管人员监管,并将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年度动物卫生风险等级、监管人员姓名及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向社会挂牌公示。三是明确监管内容和程序。认真梳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职责,统一制作使用动物卫生风险分级管理监督卡,对监管的内容进一步进行明确和细化,监管部门和人员对照检查内容进行检查,分别在动物卫生风险分级管理监督卡正副本上登记并签字留存。四是实施动态管理。监管人员根据各风险等级要求的监管频次(A级属低风险监管对象,每3月监管1次,B级属一般风险监管对象,每2月监管1次,C级属高风险监管对象,每月监管1次)进行监管,每年根据检查监管结果对动物卫生风险等级进行升降级,实施动态管理。五是建立动物卫生风险管理责任追究和扶持政策挂钩机制。市、县兽医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发现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未严格按照监管频次、监管内容对监管对象履行监管职责的,以及对监管对象的违法行为未进行查处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监管人员给予相应处理。把监管对象的动物卫生风险等级作为项目审批的审查条件之一,对评定为A级的监管对象,优先享受畜牧兽医扶持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以及其他奖励补助措施;对评定为C级,以及当年度内被给予行政处罚的监管对象,不得享受畜牧兽医扶持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以及其他奖励补助措施;对阻碍开展动物卫生风险评估工作和拒绝接受动物卫生风险分级管理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依法进行重点监管。一年内经两次(含两次)以上整改仍不合格,或立案查处一次(含一次)以上的养殖企业,列入农产品质量安全黑榜企业管理。通过以上措施,厘清和落实了生猪屠宰企业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压实了监管部门和人员的监管责任,明确了管什么、如何管,规范了工作程序,完善了监管痕迹,实现了有效监管。2.实施动物检疫规范化管理。在全市全面推行动物检疫规范化管理,建立了出入厂查验、官方兽医驻场检疫、动物检疫申报、宰前检查、屠宰跟班同步检疫、无害化处理等制度。一是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负责生猪入厂、猪肉产品出厂查物验证。按照《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要求,督促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查验入厂生猪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标识佩戴情况和临床健康情况,坚决杜绝没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检疫证明所载动物数量与实际不符、目的地与实际到达地不符、无检疫人员签字、无检疫专用章、使用已废止或停用的检疫证明以及假检疫证明的生猪入厂,一经发现必须立即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生猪在屠宰前向驻场官方兽医申报检疫,经官方兽医受理并临床检查健康的准予屠宰。认真开展猪肉产品出厂查验,猪肉产品必须盖有检验、检疫验讫印章,并附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才允许出场。二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实施驻厂检疫。各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均向依法设立的生猪定点屠宰厂(点)派驻了官方兽医,实施驻厂检疫。驻厂官方兽医按照《生猪屠宰检疫规程》,严格开展屠宰检疫申报受理,认真查验生猪屠宰企业回收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是否证物相符、填写规范、有效,合格的出具检疫申报受理单,认真开展待宰生猪宰前检查,合格的准予屠宰;严格实施宰后同步检疫,监督企业开展“瘦肉精”检测,均合格的加盖检疫合格验讫印章,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检疫不合格的猪肉及产品出具无害化处理通知单,监督屠宰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如实登记屠宰检疫的相关记录档案。3.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发现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对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没有及时清洗消毒,且拒不整改;不按规定处理病害动物及产品;屠宰经营、运输未经检疫,检疫不合格,染疫或疑似染疫,病死或死因不明动物及产品;转让、伪造、变造检疫证明等违法行为,必须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二、存在问题

1.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县、乡政府不履行属地管理责任,不规范、完善定点屠宰场(点)建设,却以满足市场肉品供应为由,要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向未取得生猪定点屠宰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私屠乱宰点派驻检疫人员实施检疫。2.动物检疫监督队伍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曲靖市9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现有编制152名,除承担动物检疫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外,大部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还承担了兽医主管部门委托的兽药饲料监管、屠宰管理、农业综合执法等职能,现有编制和人员无法满足动物检疫需要。乡(镇)屠宰厂(点)的屠宰检疫,现只能依靠乡(镇)畜牧兽医站派驻检疫人员实施,但在基层兽医管理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中,乡(镇)畜牧兽医站被撤并入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三权归乡,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被乡镇安排抓“中心工作”,长时间工作职能“错位”,导致乡镇无法安排人员开展驻场检疫。3.经费不足。在以前的工作中,为满足屠宰检疫工作需要,各地聘用了部分协检员配合开展工作,协检员工资和检疫设备购置等费用从收取检疫费的财政返回资金中列支。暂停检疫收费后,各级财政没有按要求配套相关经费,造成协检员退出,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虽经积极协调争取,部分县(市、区)预算了一定数量的经费,但与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差距仍然较大。4.生猪屠宰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入厂把关不严,未严格开展查物验证,导致部分无动物检疫证明的生猪入厂屠宰。猪肉及产品出厂把关不严,致使部分未经检疫、检疫不合格的猪肉产品流入市场。5.部分监管部门履职不到位。少数地方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发现问题不报告、不督促整改,违法行为不查处。对检疫人员管理不到位,部分驻场检疫人员不按规程开展检疫、不规范出证。

三、建议

1.认真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地方政府要加强辖区内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建设和管理,严把资格准入关,确保选址合理、设施配套、建设规范。2.督促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严把入厂关,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入厂查验登记制度,认真检查入厂生猪临床健康状况和检疫证明、耳标佩戴情况,坚决杜绝未持或持无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生猪入场。严把肉品品质检验关,认真开展猪肉产品品质检验和“瘦肉精”自检,严控猪肉产品质量。严把出厂查验关,猪肉产品必须盖有检验、检疫验讫印章,并附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场,坚决防止未经检验检疫、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生猪产品流向市场或者加工场所。完善相关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做到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追究。3.认真落实部门检疫和监督责任。一是加强法律宣传。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把企业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应当遵守的各项规定和违法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书面告知场方,切实履行好告知义务。二是规范开展屠宰检疫。驻厂官方兽医要严格遵守《生猪屠宰检疫规程》,严格开展生猪屠宰检疫申报、宰前检查、同步检疫、检疫结果处理以及检疫记录等各环节工作。必须严格查验厂方回收的申报检疫生猪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且证物相符、填写规范、有效,认真检查待宰生猪健康状况,合格的出具准宰通知单准予屠宰。必须严格实施宰后同步检疫,认真开展头、蹄、内脏、胴体检查,开展“瘦肉精”监督检测,合格的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猪肉及产品出具无害化处理通知单并监督场方进行无害处理。三是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监管人员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4.建设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作为具有明确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类事业单位,建议设置为行政执法机构,对相关人员按照公务员实施管理。在乡(镇、街道)独立设立动物卫生监督分所,核定编制和人员,作为县级派出机构。在村设立村级兽医协检员,纳入村干部管理,负责协助动物检疫,补助资金由财政承担。形成机制健全、机构上下衔接统一、人员到位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5.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管理。建议兽医主管部门对检疫监督执法人员严格设岗定责、规范考核管理,严防被随意抽调使用,确保队伍稳定。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树立责任意识,落实、落细工作责任,完善责任追究制度,谁检疫、谁出证、谁负责。坚决杜绝隔山开证、不检疫出证、不按规程出证等违法违规现象发生。对违规出证、检疫把关不严、有案不查、存在问题不报告、不督促整改,包庇纵容,导致疫情扩散,引起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事件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作者:王天旭 孟静 崔帅梅 单位:1.云南省曲靖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2.云南省宣威市龙场镇农技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