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23:06:02

电线路

电线路范文篇1

【关键词】送电线路;雷击跳闸;防雷措施

一、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送电线路来讲,雷击跳闸一直是影响高压送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大气雷电活动的随机性和复杂性,目前世界上对输电线路雷害的认识研究还有诸多未知的成分。架空输电线路和雷击跳闸一直是困扰安全供电的一个难题,雷害事故几乎占线路全部跳闸事故1/3或更多。因此,寻求更有效的线路防雷保护措施,一直是电力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河池电网处于桂西北山区地形剧变、峰高谷深,山峦起伏,线路雷击跳闸是整个电网跳闸的重要原因,经常占到跳闸总数的80%~90%。且由于线路大多处于高山大岭,降低雷击跳部率对于日常线路设备的运行维护人员来说将大大降低劳动强度,且效益是不仅仅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目前输电线路本身的防雷措施主要依靠架设在杆塔顶端的架空地线,其运行维护工作中主要是对杆塔接地电阻的检测及改造。由于其防雷措施的单一性,无法达到防雷要求。而推行的安装耦合地线、增强线路绝缘水平的防雷措施,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而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如通常采用增加绝缘子片数或更换为大爬距的合成绝缘子的方法来提高线路绝缘,对防止雷击塔顶反击过电压效果较好,但对于防止绕击则效果较差,且增加绝缘子片数受杆塔头部绝缘间隙及导线对地安全距离的限制,因此线路绝缘的增强也是有限的。而安装耦合地线则一般适用于丘陵或山区跨越档,可以对导线起到有效的屏蔽保护作用,用等击距原理也就是降低了导线的暴露弧段。但其受杆塔强度、对地安全距离、交叉跨越及线路下方的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架设耦合地线对于旧线路不易实施。因此研究不受条件限制的线路防雷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将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进行综合分析运用,从它们对防止雷击形式的针对性出发,真正做到切实可行而又能收到实际效果。

二、雷击线路跳闸原因

高压送电线路遭受雷击的事故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有无架空地线;雷电流强度;杆塔的接地电阻。高压送电线路各种防雷措施都有其针对性,因此,在进行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时,我们选择防雷方式首先要明确高压送电线路遭雷击跳闸原因。

1.高压送电线路绕击成因分析。根据高压送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现场实测和模拟试验均证明,雷电绕击率与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杆塔高度以及高压送电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有关。对山区的杆塔,计算公式是:

山区高压送电线路的绕击率约为平地高压送电线路的3倍。山区设计送电线路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大跨越、大高差档距,这是线路耐雷水平的薄弱环节;一些地区雷电活动相对强烈,使某一区段的线路较其它线路更容易遭受雷击。

2.高压送电线路反击成因分析。雷击杆、塔顶部或避雷线时,雷电电流流过塔体和接地体,使杆塔电位升高,同时在相导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如果升高塔体电位和相导线感应过电压合成的电位差超过高压送电线路绝缘闪络电压值,即Uj>U50%时,导线与杆塔之间就会发生闪络,这种闪络就是反击闪络。

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Rch、提高耦合系数k、减小分流系数β、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绝缘都可以提高高压送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在实际实施中,我们着重考虑降低杆塔接地电阻Rch和提高耦合系数k的方法作为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主要手段。

三、高压送电线路防雷措施

清楚了送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发生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送电线路所经过的不同地段,不同地理位置的杆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目前线路防雷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1.加强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与耐雷水平成正比,加强零值绝缘子的检测,保证高压送电线路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

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高压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是提高高压送电线路耐雷水平的基础,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电线路范文篇2

关键词:输电线路盐雾腐蚀探讨

加强和改善输配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降低输配电线路事故率,关系到电网安全、稳定和供电可靠性,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南澳县近几年来就输配电线路防盐雾腐蚀的措施进行探讨。

1南澳县基本现状

南澳县是个四面环海的海岛县,主岛面积128.45km2,人口7万多人,是全国第二大风力发电场。目前,岛上总装机容量5万多kW,年发电量1.2亿kW·h。

按国家规定距海岸7~10km为盐雾区的划分,南澳县的输配电线路全部处在盐雾区内,岛内南北最宽5km,最小宽不到2km。输配电线路离海岸线最近只有几米,是严重的盐雾腐蚀区。

全岛输配电线路密布,每km2有高、低压电力线路4.2km。岛上有110kV线路一条,线路长度16km,35kV线路一条,线路长度15km,10kV线路22条,线路总长度185km。0.22~0.4kV线路总长度320km。

2盐雾对输配电线路产生的危害

盐雾指悬浮在大气中的气溶液状的Na2O粒子。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风引起海面扰动和涨、落潮时,海水相互间的冲击和海浪拍击海岸,致使很多海浪粒子拖入空中,水分发蒸后,留下一些极小的盐粒,在大气团的平流和紊流交换作用下,这些盐粒在空气中散开来,并随风流动形成沿海地区盐雾。

盐雾对电气设备的危害程度主要与沉积在电气设备表面盐粒的多少有关,沉积又与盐雾含量、有无阻隔物、近海或远海等诸多因素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阻隔物。

2.1盐雾对导线的危害

盐雾对导线,实际上是导线被电离作用腐蚀的过程。从该县历年运行情况分析,因导线断线和断股每年都有多起发生。2000年,35kV线路避雷线因钢绞线断线,断落在导线上,引起山林火灾。一条10kV配电线路,1993-1997年期间,共发生导线断线15起(断点大部分在弧垂低点上),断后的导线已被盐雾严重腐蚀、硬化和脆弱,无法继续连接运行。因盐雾对导线的腐蚀,使导线强度大大降低,强风时,导线断线。

经检查,钢芯铝绞线运行5年后,钢芯有断裂现象;铝导线白色锈斑布满表面,占总面积50%~80%。

2.2盐雾对瓷绝缘子的危害

盐雾对线路瓷绝缘子危害的结果主要是两个方面:

(1)瓷绝缘子爆裂:

产生瓷绝缘子爆裂主要是:在强电场作用下,瓷绝缘子上的沉积物被电离,形成导电性薄膜,产生电晕放电,使瓷绝缘子表面温度不均匀升高,从而导致爆裂。据青澳供电所反映,某10kV配电线路,从1995年架设起,这条线路每年都?鸭父龃删底印?000年,由于此线路瓷绝缘子爆裂,引起断线,造成有线电视光纤及信号放大器烧坏。据初步统计,该县线路每年因瓷绝缘子爆裂占事故的70%。

(2)单相接地:

产生单相接地主要是:在电场作用下,瓷绝缘子上盐雾沉积物呈半导体作用,泄漏电流增大。当泄漏电流达到某一值时,高压电流则反向急骤流动,造成瞬间短路接地。

单相接地可分为明显接地和隐蔽接地两种,瓷绝缘子爆裂是明显接地表现,事故容易解决。当瓷绝缘子没有爆裂而是绝缘下降,瓷绝缘子表面有裂缝,一般很难发现,这种接地事故处理难度很大。

2.3盐雾对铁构件的危害

盐雾对铁构件的腐蚀非常严重,对于一般电镀锌和烤漆的铁构件半年左右,开始生锈,一年以后锈点斑斑,两年后铁构件腐烂,三年后基本上已烂掉。电缆分接箱、电表集装箱以及低压线路上安装的各种金具,使用不到三年就得更换。1998年以前,该县安装在输配电线路上的铁构件,大部分是电镀锌铁构件,基本上完全腐烂。

2.4盐雾对电气设备的危害

电气设备受盐雾腐蚀情况更为严重。由于电气设备常年裸露,经受风吹日晒和盐雾腐蚀,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电气设备的外壳更易腐蚀。接头处腐蚀明显,易氧化膨胀、收缩而造成接触不良。铜-铜接头腐蚀比较轻,铝-铝接头的腐蚀就严重,铜-铝接头处很明显可看出,铝接头处白色斑斑,并有烧伤的痕迹。某变电所1993年建成投产,运行不到三年,设备完好率下降到70%,五年后,断路器失灵,主变漏油,隔离开关、熔断器已更换多次。设备完好率达不到50%,整个变电所基本已处于瘫痪状态。

3输配电线路防盐雾腐蚀的措施

对于沿海地区来讲,盐雾腐蚀严重影响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缩短输配电线路使用寿命,增加了维护工作量。为此,我县在农网改造及城网改造设计过程中,对输配电线路防盐雾腐蚀提出较高要求,从设计到施工及线路的维护管理,尽可能选用抗腐蚀能力强的新型材料。

3.1导线

(1)在山区和离海岸较远的线路我们选用防污型钢芯铝绞导线。根据多年的运行经验,选用防污导线的架空线路,运行效果较好。澄海至南澳35kV线路,投产运行至今从未出现过导线断股、断裂及断线事故。

(2)在离海岸线较近及穿过防护林区的线路,选用绝缘钢芯铝绞导线。因为绝缘导线本身是绝缘的,绝缘厚度3.4mm,耐压可达15kV,加上外层绝缘可起到很好的抗盐雾腐蚀,虽然造价偏高,但抗盐雾腐蚀能力较强,线路故障率较低。

(3)在重要及安全系数较高的电力线路,选用钢芯铜绞导线。虽然钢芯铜绞线比钢芯铝绞线造价要高,但运行寿命比较长,抗盐雾腐蚀能力强。因为盐雾对铜导线危害较轻,仅在表面上产生黑色的氧化膜,对运行性能毫无影响。

(4)在城区内尽可能采用地埋电力电缆线路。这样可减轻和避免盐雾对配电线路的腐蚀,减少维护管理工作量。目前,县城内的10kV配电线路基本上采用埋设的电力电缆线路。

(5)低压配电线路选用塑料铜芯导线。既可降损节能,又可防盐雾腐蚀,同时,提高了低压线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

3.2绝缘子

盐雾主要破坏瓷体绝缘。因此,防止盐雾对瓷件的破坏,应采取提高瓷件的单位泄漏距离,采取阻隔物减少盐雾沉降量。主要方法有:人工定期清扫擦拭;在绝缘瓷件上涂有机硅;在瓷件上涂地腊等。但这些措施均属辅助的方法,工艺复杂,工作量大,要根本解决问题还是采取增加泄漏距离和采用阻隔物的措施。

根据我国现行关于污秽等级,该县是严重的盐雾地区,属于三级污秽区,线电压所需要的泄漏距离应大于3.8cm/kV规定。

(1)硅胶绝缘子:硅胶绝缘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耐污性能好、不需测零值等优越性。具有高度的抗表面污染力和防止碳化泄漏。合成绝缘子所需的爬距比瓷和玻璃绝缘子所需爬距平均少30%。当线路使用钢芯铝绞线架设,绝缘子最好选用硅胶绝缘子。

目前,全县各级电压等级的线路,自从更换使用硅胶绝缘子后,再也没有出现硅胶绝缘子因盐雾腐蚀爆炸及线路接地事故,线路事故率大大降低。

(2)防污瓷绝缘子:为适当降低工程造价,当线路使用绝缘导线架设时,可选用防污瓷绝缘子。对线路离海岸线较远,盐雾腐蚀较轻的地段,也可使用在钢芯铝绞线架空线路。

3.3铁构件及金具

(1)输配电线路的铁塔、铁杆及铁附件,全部热镀锌。为了增强线路防盐雾腐蚀能力,提高线路使用寿命,对新架设的输配电线路运行2~3年后,进行一次油漆,今后每2年除锈并油漆一次。这种方法比较简便,维护管理方便,而且效果好,也是最有效的防腐措施。

(2)低压线路的金具及附件同样采用热镀锌。而经过热镀锌制作的角钢至少可使用10年以上。

(3)线路金具、螺栓及其它配件,应采用国家定型产品和定点厂家生产,经热镀锌的产品。对于早期使用在输配电线路上的金具、螺栓及其它配件,通过农网、城网、配网及线路改造,进行更换。

3.4电气设备

电线路范文篇3

①设计依据。列出工程设计任务书及批准的文号、经审核批准后的电力系统设计文件、上级机关或下达设计任务单位对工程设计的有关指示性文件等,以及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②设计规模及范围。设计规模是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说明线路的电压等级,输送电力容量及导线截面,线路起讫点、长度、回路数,中间落点及连接方式;设计范围一般包括线路的本体设计,通信保护设计,工程概算和预算,对运行维护设计考虑的附属设备等。还应该说明线路是否包括降压运行的设计,进出两端变电所临时线的设计及检修站、巡线站的建筑设计等。③建筑单位及期限。限定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按设计任务要求及设计单位安排,明确施工时间及建成投产时间。④主要经济和材料耗用指标。主要包括全线总的综合造价和本体造价,每公里的综合造价和本体造价。说明每公里耗用的导线、避雷线,导线和避雷线用的绝缘子、金具、接地材料、杆塔、基础、水泥、木材等的数量。

2电力线路设计

2.1路径设计

①变电所进出线。说明两端及中间变电所(发电厂)进出线的位置和方向,还要表示出现有和拟建线路出线的关系,合理布置进出线方案。②路径方案的选择。按照已掌握的线路路径资料,对全线选出各有特点的两、三个路径方案进行比较,在大的方案中也可以选出不同的小方案参加比较。各路径方案要从路径长度、可利用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条件,沿线路地形、地势、水文、地质情况,特殊气象区,污秽地区,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跨越河流,各种障碍物,选用的线路拐角及线路曲折系数等情况,来说明各路径方案的优劣。除了从技术上比较各路径方案外,还要从线路安全运行、方便施工、降低造价、经济运行、障碍物的处理及大跨越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

2.2气象条件

①气象资料的分析及取值。对沿线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和送电线路、通信线路的运行经验及自然灾害资料进行分桥说明。如果送电线路较长或气象区复杂,可分段选择气象区。气象资料的取值包括:最大风速的取值、电线覆冰的取值、年平均气温的确定、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取值、雷电日数的取值。②将已选取的各种气象条件,分别按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大风速、覆冰、安装、年乎均气温、外过电压、内过电压等情况所对应的气温、风速、覆冰的气象条件组合数值,以全国典型气象区划分的表格形式汇总列表表示。

2.3机电部分

①导线。按照工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电力系统设计,决定导线截面和分裂根数,论证导线型式、规格、分裂方式、分裂间距等,并说明导线的主要机械和电气特性。通过污秽区时,应说明是否采用防腐导线。此外,应提出导线的防振措施,确定是否需要换位,说明两端和中间变电所(发电厂)的相序排列情况,按换位或换相情况绘出换位或换相布置图,按设计规程和有关规定确定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的距离。②避雷线。按照设计规程规定,经分析比较,确定避雷线的型式、规格并列出其性能情况,确定避雷线的绝缘方式,绝缘子串型式,绝缘子型式及片数,绝缘间隙距离及换位方式和防振措施等。③防雷接地及其他。按送电线路的电压等级,通过地区雷电话动情况和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来确定避雷线根数、保护角、档距中央导线和避雷线的最小距离。按照地质、地貌情况,说明采用接地装置的主要型式和要求的接地电阻值。按照送电线路设计情况,计算雷电预期跳闸率和耐雷水平,以满足过电压保护规程的要求。按导线荷载条件和防电晕性能要求,选择线路各种金具型式。如采用分裂导线,应选择间隔棒型式,并确定间隔棒在档距内的安装距离。按无线电干扰标准设计,提出防干扰措施。

2.4杆塔和基础

①杆塔设计。按照全线地形,交通情况,线路在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国家材料供应及施工、运行条件等因素,选择杆塔型式。设计时一般应尽量选用典型设计或经过施工运行考验的成熟杆塔型式并说明杆塔的使用条件。对新型杆塔的设计要充分研究设计理由,经科学试验后再选用。同时要说明所采用的各种杆塔型式的特点、适用地区、使用钢材量和混凝土量等技术经济指标,说明杆塔的使用条件(如设计最大风速、覆冰厚度、水平档距、垂直档距、最大使用档距、线间距离、标准杆塔高度和分段高度、杆塔允许转角度数、杆塔重量等)及杆塔设计的主要原则。②基础设计。依据基础设计应遵循的有关规定和原则,按照全线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以及基础受力条件,来确定基础的型式,并说明各种基础型式的特点,适用地点、地质、水文条件,每基耗用材料量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对一些特殊基础(如沼泽地基础、强腐蚀地区基础、大孔性土基础、特殊不良地质基础)的设计问题,应进行必要的试验,提出处理措施。

2.5大跨越设计

大跨越设计一般指线路跨越通航大河流、湖泊、海峡等的设计,其档距在800m以上或杆塔高度在80m以上,且发生事故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故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予以特殊考虑。对线路跨越较大的山谷,是作为大档距来设计,一般情况下只对导线及特殊的气象条件进行处理。

①跨越地点及气象条件。说明各跨越地点的杆塔位处的地形、地势、水文、地质、主河道变迁、通航、跨越档距的大小等情况,选出几个跨越方案。并选择最大风速、电线覆冰和气温等。②导线和避雷线选择。按照导线和避雷线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跨越挡距的大小、杆塔高度、导线和避雷线的间距及荷载条件,选择导线和避雷线。此外针对大跨越比一般线路振动严重的特点,说明采用的防振措施。③绝缘子串及金具。除按照对一般线路考虑的条件外,还应按线路荷载大和杆塔高,需增加绝缘子片数的情况,选择或新设计绝缘子串及金具。④跨越方案的优化。将各跨越设计方案的杆塔型式、高度和基础型式,采用单、双回路跨越和路径长度,以及采用导线和避雷线,绝缘子和金具,施工和运行条件等进行综合比较,对各跨越方案进行全面论证,推荐出大跨越的最佳方案。

3结语

送电线路的初步设计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此项工作要求设计人员既懂专业知识,又必须有现场处理各种复杂局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现场踏勘阶段,设计人员需不辞劳苦、反复踏勘,收集各种现场资料,比较各种方案以选出一种既经济又切合实际的方案。经过辛勤工作设计出的线路即使不是最好也是较为合理的。

参考文献:

[1]余国清.送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J].云南电力技术,2002,(4).

[2]陈琳.湖广永-连110kV输电工程杆塔基础的处理及设计优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6).

[3]王坚.浅谈架空输电线路设计[J].山西建筑,2004,(15).

[4]董芝春.浅谈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J].科技资讯,2007,(30).

[5]钟鸣.浅谈架空送电线路的设计与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0).

[6]黄国辉.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各种基础比选[J].中国高新

电线路范文篇4

丽水电业局110千伏至500千伏送电线路约1702千米,而从事线路维护人员只有82人(国网公司新定员标准约150人),除了管理人员、后勤人员、驾驶员以外,在运行、检修岗位的人员只68人。近几年送电线路增长迅速,而人员数量增加有限,加上丽水地区环境较差,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工作压力就更大。虽然在管理上也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解决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一突出矛盾,近几年丽水电业局结合地区线路、人员和环境方面的特点,在确保送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大前提下,对送电线路的检修、运行管理模式和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了大胆而又慎重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变常规检修为状态检修

常规检修是一种预防性、周期性的检修模式,是一种以清洁瓷瓶,检查导线连接器、检查各种金具等为主要内容的检修模式,每年每条线路要停电综合检修一次。由于地区山高、交通不便,悬挂接地线占用时间多等原因,平均每条线路大修停电时间为4天左右,不考虑平时技改、消缺等原因引起的线路停电,设备可用率只有91%左右,大大低于国一流指标要求。而且检修工作量大、费用高,对用户引起的停电多、时间长,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影响。从1997年开始丽水电业局试点开展状态检修工作,以后逐年增加状态检修的条数和范围,到目前为止,除500千伏线路(需审批)外,其他线路全部实施了状态检修,占全局线路条数的68.3%,占全局线路长度的70.58%。从工作量上看,状态检修比常规检修可以节约40%左右。从设备可用率来看,由于目前丽水电业局采用的是以测量不带电瓷瓶附盐密度为主要技术手段的状态检修,受悬挂不带电瓷瓶串数量的限制,而且在试点时期丽水电业局采取了保守的办法,所以一般三年也要停电检修一次,按三年停电检修一次这样的检修周期来计算,设备可用率平均可以提高到99.6%,超过国家一流企业指标99.5%的要求。开展状态检修10年间,共节约检修工日5000天,多供电量36000万千瓦时,设备可用率提高到99.7%。

状态检修是一种以设备状态为基础,以预测设备状态发展趋势为依据的检修方式,是一种从预防性、周期性检修发展而来的更高层次的检修模式。以前,丽水电业局开展的状态检修是以测量瓷瓶的附盐密度为主要技术手段,加上采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导线连接器发热情况,带电测零值瓷瓶的一种状态诊断方式。这种状态检修模式,虽然能指导线路的状态检修工作,但在瓷瓶附盐密度测量的准确度上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不带电瓷瓶上测量附盐密度则存在测量误差大,检修周期受到限制,在带电瓷瓶上测量附盐密度则工作难度大,安全上危险性大,不能实现真正的长时间的状态检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年又开展了在线路上安装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试点工作,用于代替常规的附盐密度的测量工作,不仅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及时性,而且也大大减少了附盐密度测量的工作量。该系统通过安装在带电瓷瓶上的检测装置,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与局计算机联网,随时可以通过无线拔号方式来了解通过瓷瓶的电导电流,从而预测瓷瓶的清洁程度,指导线路的清扫,真正达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目的。

二、变常规运行巡视为状态运行巡视

常规的运行巡视方式为每条线路每月巡视一次,而且高山偏僻地区要求2人一组进行,目前丽水电业局送电工区运行班人员一共只有25人(国网公司新定员标准约53人),按单人巡线方式计算,相当于每人每月要巡线68公里,实际所走的路程按最小系数4来计算,要走272公里,加上某些地区要二人一起巡线,所走的路程就更多了。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丽水电业局从**年开始,采取了状态运行巡视办法和扩大护线员队伍的措施。

状态运行巡视的指导思想是根据送电线路设备健康状况、线路沿线的环境特点,把线路分段划块找出危险点(动态),然后分段确定巡视周期。其周期的确定原则:在高山偏僻地区、人员到达困难,线路健康状况良好、树木最终生长高度符合安全距离要求的地段延长巡视周期,一般每季度巡视一次;在线路的危险点,如树木、毛竹生长较多,人员多、建筑多、洪水冲刷严重等地段,重点加以关注,并按季节性要求,增加巡视次数。每月巡视2~3次,甚至更多。同时还增加和扩大群众护线员的队伍,基本上每10公里左右设置一个护线员,以便及时了解和处理线路沿线的异常情况,这是巡线力量的一个有益补充。通过开展送电线路状态运行巡视,不但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巡视的质量,控制了危险点,而且也降低了运行成本,增强了职工的责任心,减少了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实现了“应巡必巡,巡必巡好”。

三、变传统管理方式为现代化管理方式

为了适应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适应新的线路运行、检修管理模式,按照国家一流企业的要求,丽水电业局在继承传统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大胆创新,在组织上、制度上、手段上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

在组织上,首先主要在班组的建制上,按照现代企业“一岗多能”、“一专多能”的要求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原则,把原来多个运行班合并组成一个大的运行班,分线承包运行。把原来一个带电班、一个检修班合并成二个性质和任务完全一样的带电检修班。通过培训,做到“一专多能”的要求;通过班组的重组,充分地利用了现有人力资源,对缓解目前线路检修、运行人员力量不足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制度上,加强了状态检修、状态运行巡视的制度建设,使制度建设跟上线路管理模式变化的要求,特别是注重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基础资料的积累,加大责任制考核力度,确保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手段上,加大了科技投入的力度,提高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年建立了线路瓷瓶的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线路巡视管理采用智能管理、计算机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运行巡视人员持掌上电脑可到巡视现场输入缺陷等各种数据,回局后与计算机连接,自动输入计算机并分类进行汇总,减少了管理工作量,同时确保了巡视质量和巡视到位率。送电工区线路运行检修、技术资料管理实现微机无纸化。通过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科学方法,减少手工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管理水平。

电线路范文篇5

为了提高故障的准确定位,在110kV及以上变电站大部分都装有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即故障录波器。故障录波器的整定值要求其测距误差不大于5%,(或2km)且无判相错误,并能准确记录故障前后的电压、电流量,这给故障巡视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而装置提供资料的准确与否决定于以下4个方面:①装置的接线是否正确;②装置的定值整定是否准确,这决定于线路参数的测量、定值的计算和定值的整定;③线路进行改造后是否再次进行了核相,线路参数测量计算定值并进行整定。④线路跳闸后是否进行事故分析,并对装置的定值进行校核和调整,这一点是今后装置能否准确定位的关键。

110kV及以上线路大部分都装有微机保护。微机保护装置故障数据的准确率和故障量虽然没有要求,也没有故障录波器提供得多,但只要按照线路参数进行准确的定值计算和整定,其测距定位数据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

保护及自动装置测出的只是变电站到故障点的距离,并没有给出故障杆号。因此,需要在线路台账上做些工作,统计计算出每基杆塔距两侧变电站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线路故障点的快速准确定位。

输电线路的故障大部分都是单相故障,搞清线路的相位很重要,仅通过巡线前的交代和在耐张杆、换位杆作标志的做法,对巡线人员分清故障相是不实用的。在每基线路杆号牌上制作标志的做法比较好,这样可以减少事故巡线人员2/3~1/2的工作量。

有些线路故障往往是由缺陷发展演变而来的,搞好缺陷的定性和记录也很重要。

2细致的分析是故障定点的关键

线路发生故障后,尽管到达故障点的时间越短,故障检出的成功率越高。但是,接到调度命令后决不能盲目地立即巡线,而应一边及时召集必要的事故巡视人员做巡线的有关准备,一边利用较短的时间,收集索要事故数据并进行全面细致的故障分析。

首先应在线路台账上对故障进行定位。向调度索要有关线路跳闸时的故障录波器或微机保护的故障测距、相位、有关电压、电流量及保护动作情况。根据故障测距数据,在线路台账上对故障进行定点,按照装置测距误差5%~10%的比例(一般按10%掌握)在台账上确定故障区间,还应结合以往线路跳闸的经验数据进行部分修正。

其次应对可能的故障进行定性。这一点很重要也很难,需要灵活运用事故数据分析、丰富的事故查找经验,掌握准确的现场情况,并应经集体商定。根据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及反映的故障前后的电压、电流量的数值进行简单定性,才可以对区域外故障或本线路故障进行区分。

电力线路发生短路是出现最多的一种故障形式。两相接地短路故障的特点是:出现较大的零序接地电流,故障相的电压降低较多,故障相的电流增大较多。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以单相接地短路的故障最多,约占全部短路故障的90%左右,其次是两相接地故障。一般施工误碰故障大都属于金属性接地,重合闸重合成功的几率决定于误碰体的通流能力。通流能力较小的物体往往被烧断,可以重合成功,通流能力较大的物体往往重合不成功。

因导线挂上异物的故障大都属于高阻接地,线路故障时异物往往被烧毁,重合成功的几率较大。

有记录的交跨或树木引发的故障往往出现在线路负荷过重或春夏之交以及夏天的高温天气。

合成绝缘子的闪络属于高阻接地,一般都能重合成功,大部分发生在半夜至凌晨,网上负荷较小、系统电压较高的这段时间,尤其是凌晨的发生率最高。闪络的杆塔多为直线杆塔,主要集中在有雾、毛毛雨和雷雨天气,多因鸟粪、鸟展翅起飞或雷击引起。

雷雨天气易出现雷击,大雪无风天气由于导线上积雪过多易断线,雨加雪冰冷天气轻载线路会因覆冰断线,浓雾天气绝缘子有可能污闪,暴风天气耐张杆距离较小的弓子线易放电,线路负荷过重且存在导线接头接触不良的问题,容易引发接头发热烧断故障。

3合理的巡视是故障查找的重点

故障的查找归根结底还要通过人来完成,必须召集足够合适的人员,应将故障数据、分析定性结果、现场情况及巡视重点向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交代,做到每个人都心中有数。要求巡视人员必须到位到责、不能因为难于到位而漏过任何一个可疑点。

巡线时除了注意线路本身各部件及重点故障相外,还应注意附近环境。如交跨、树木、建筑物和临时的障碍物;杆塔下有无线头木棍、烧伤的鸟兽以及损坏了的绝缘子等物。发现与故障有关的物件和可疑物时,均应收集起来,并将故障点周围情况作好记录,作为事故分析的依据。

电线路范文篇6

关键词:输电线路工程;配电线路;同杆施工方案;直流电;交流电

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作用不容忽视,长期以来经过不断地历练和发展,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成为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当前我国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方面的建设工作开展并不超前,相较于国外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在各种施工环节或针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环节依然存在问题,须提出一些优化升级的问题解决措施,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断助推我国电力工程事业建设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1概述

架空输电线路的组成部分包括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和线路金具及拉线、杆塔基础或接地装置等,架设于地面之上。根据输送电流的性质,又可以将输电划分为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两种。直流输电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但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直流输电电压很难提升,所以相对应的输电能力及输电效益同样也受到了限制。直至19世纪末期,交流输电逐渐取代了直流输电。基于此,交流输电的成功,也当即加速了20世纪电气化社会到来的步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

2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2.1路径选择。在输电线路的设计环节,路径的选择与勘测当作为其中的重点,方案是否合理会影响到线路的经济、技术指标及施工或运行条件。为了保证使缩短路径长度合理化、降低线路的投资并且又同时保证线路安全、运行方便,一条线路必须徒步往返3~5次才能确定最佳方案。因此,线路勘测工作又特别要求设计工作人员具备较高工作水平和具备一定的耐心及责任心。设计人员在工程选线时必须结合工程实况,充分搜索并调研线路沿线的地上、地下、在建及拟建的工程设施,结合多途径找到合适方案,要求所选择的方案应长度短、转角少且交叉少,地形条件优越。此外,还应综合考虑清赔费用以及民事工作,尽量应该避开树木、房屋和经济作物种植区。工程勘测环节,需要特别考虑杆位的经济合理性与关键杆位设立的可能性(包括转角点、交跨点及必须设立杆塔的特殊地点等),针对部分比较特殊的地段需要进行反复测量比较,保证杆塔的位置能够避开一些交通困难地带,为后续组立杆塔和紧线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条件。2.2杆塔选型。综合考虑杆塔造价、占地和施工运输及运行安全等问题,对于不同的杆塔形式的要求也是不同,另外,在整个工程费用中杆塔的费用可以占到30%~40%左右,因此必须选择合理的杆塔形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建工程通常选择使用1~2种直线水泥杆即可,在跨越、耐张和转角处需要选择角钢塔,保证材料准备井然有序,更有助于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有效提升线路的安全水平。如果遇到同塔多回且沿着规划路线建设的线路一般都选用占地面积较少的钢管塔。对于大的转角塔来说,如果采用钢管塔,会因为其结构原因导致顶杆挠度发生变形,基础性施工费用会增加,比较合理的选择方式是转角塔选用角钢塔的方案,原因是其在环境、投资及安全方面更符合要求。很多陈旧的老线路运行十几年后会陆续因为对地距离不够产生隐患,所以在一些新建的线路中应该选择比较高的塔杆,缩小水平档距用于提升导线的对地距离。线路加高工程设计当中应尽量选择占地面积小而且安装便捷的酒杯形(Y形)钢管塔,同时其施工工期也可以由原来的3~5d缩短至1d,如此便能够减少施工停电的时间。2.3基础设计。杆塔基础属于输电线路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其在整个工程的造价、工期以及劳动消耗量方面占比都相当大。施工工期占据整体工期时间的50%,而运输量则可以占到60%,费用占比为20%~35%,此外基础选型及设计施工质量会直接与线路工程的建设挂钩。结合工程地质实况,优化设计每基塔的受力时,一般逐地段逐基进行更合理,尤其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承力塔,应该将其细化为两拉两压或者三拉一压方才最为经济、合理[2]。

3输电线路工程与配电线路同杆施工方案探讨

3.1导地线设计。(1)结合导地线的型号绘制应力弧曲线,根据标塔定位图来定位气象条件,同时需要确定钢芯铝绞线的规格及导线横截面积等,找出导线单位长度及荷载单位面积最佳参数值,例如可借助规定方式来计算架空线自身引起的自动比载。冰重/加工线长度(加工截面积)=冰重比。(2)导线计算和拉力、导线抗拉强度、导线计算以及截面积全部被覆盖在导线机械物理特性中,对此可以运用极限状态展开计算。同时必须保证设计导线导向及地下安全系数或者避雷线时其安全系数均要高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3)结合单位长度荷载进行计算地线比载,以此得到相应参数,结合架空线路自身自重计算出其长度和衡截面积。3.2架空线路设计要点。(1)需要结合具体的环境、交通状况以及各种施工因素来选择线路路径及定位杆塔。如果有必要可以采取运用GPS、GRS等一些测量技术,借此途径得到航片和位片,秉持线路路径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合理性的原则,且所选择的路径应尽量避开工矿企业。此外对于一些重要设施的设置要求必须满足城镇规划建设的相关要求,避开一些不良地带,同时还要在容易影响施工安全的区域内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结合发电厂与变电所的整体规划,需对两回路及多回路相邻的路线途经人口密集区域进行统一规划,运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单导线路控制在5km以内,并且可以适当延长耐张长度,需要将分列线路控制在20km内。选择路径或者进行定位时应对与之相应的高差进行限制,尽可能避开杆塔的大小悬殊问题。结合大跨度悬点方案来决定最终的方案,另外如若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必须要考虑其经济技术指标条件。(2)结合电压导线来选择并设计避雷线,同时根据电压和雷电情况或者归档中央导线线路运行的情况为架空线路提供必要的避雷防护措施,保证避雷线的根数设置的科学性以及保护角设置的合理性。除此之外,避雷线距离应尽可能小,于线路当中加设22km左右的避雷线,对发电厂或变电所的进出线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角越小,其遮蔽效果也就越好,所以必须要将避雷线保护角设计参数控制在最小。由于目前线路设计当中所采用的避雷线造价比较高,因此要求全程都采取避雷线架设措施并不现实。另对输电线导线的截面积以最小法计算得到的数值必须要符合综合技术要求,保证其经济实用。海拔在1000m以内的地区一般采用现行的国际标准,要求钢芯铝绞线的外径应该大于等于所规定数值的大跨度导线截面,借助综合性技术比较得到最大的输送电流,无线电的干扰范围也应该控制在国际规定值以内。对避雷荷载导线进行计算时,计算当中对自重比载及无冰导线风比载或有冰综合比载等参数值获取时必须保证其合理性。3.3杆塔选择。通常杆塔可以划分为耐张性、悬垂性杆塔,悬垂性杆塔又分为旋转站脚和旋转立脚两种,耐张性杆塔可以分为双回路、多回路杆、单回路杆塔三种,采用水平排列的方法能够降低杆塔高度,需要采取水平或垂直组合的方式。如遇双回路或多回路杆塔导线垂直排列的情况时,应该综合考虑相对地垂直相间的水平位移,其受力结构于杆塔传力过程中传力比较清晰且受理力也相对均匀,对此可在设计优化的基础上参照导向及地线的排列方式选择并设计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对于不同的杆塔在选择时必须以环保作为前提条件,结合路径特点与地形特点予以高低基础配合。3.4绝缘组合、金具的选择。无论是绝缘子子串还是金具都应该具体综合考虑均压,同时还应考虑采取对应的防电晕措施。待荷载及安全系数达标之后,运用金属制金具在其表面采取防腐措施,检验合格之后便可以投入线路施工中使用。对于路径极其走向的选择必须合理化,需尽量避开输电线路,且要以最大的偏角来减小档距,继而提高线路机械的工作强度。与此同时,必须综合考虑线路防雷以及防风片的性能,此外如果有必要,需要加设防鸟害的设施。在绝缘组合中操作过电压防护或雷电防护,绝缘子机械强度应不小于标准值。绝缘配置高杆塔需增加绝缘子,另外根据路线的误区分布图选取最佳绝缘子形式,设计环节运用耐污压法。检验绝缘子时,杆塔基础设计应该埋置接地体在耕作深度下处位置,使用钢镀锌钢脚架来外敷接地引下线,支架环节必须要有电气作为主要连接。地下支架或爬梯等附件部位的要求,假如此时土壤的电阻率相对较低,这时自然接地电阻应该小于等于标准值。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输配电线路设计及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体系当中,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与其技术设施往往属于工程施工当中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输电架空线路的整体性工作及运行效果均由设计性能及设计质量来决定。而实际设计时,必须遵循科学的设计理念,确保设计得到的线路结构更加完善,并对其基础设计进行优化,如此才能够将架空输电线路在实际运行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保证架空输电线路能够安稳工作和运行。

参考文献

[1]刘河林.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5(51):231-232.

电线路范文篇7

1.首先针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展开研究分析

往往人们在说到输电线路基础的时候,想到的是被埋藏在地表之下的杆塔部分的内容,地表之下的杆塔部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作用是,以防在外力的作用之下杆塔出现变形抑或是倾倒这样的问题,也可以使得杆塔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下沉问题的几率得到有效的控制。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性和稳定和输电线路铺设工作的整体质量水平之间呈现出来的相互关系较为密切,杆塔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作用一般情况之下都是支撑,将杆塔本身的受力特征作为依据,可以将其划分为耐张力和直线型。施工技术人员在电路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一定需要选择出来适应性比较强的杆塔,这不单单和输电线路运行稳定性及安全性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互关系,也可以使得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对工程造价形成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后期维护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所以在电路工程输电线路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即便是需要多花费一些时间也需要选择出来适应性比较强的杆塔具体构成结构。

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施行的质量控制措施

基础工程施工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施行的质量控制措施。之所以开展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相关工作,就是为了可以使得杆塔得到有效的保护,以免杆塔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下沉这样的问题,抑或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受到各个层面相关因素的影响,从而也就会在外力起到的作用之下出现变形抑或是倾倒等问题。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整体性质量水平和输电线路实际运行情况之间呈现出来的相互关系较为密切。我国国土面积较为辽阔,大多数地区的地质水文情况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强,所以在施工相关工作正式开展之前,应当对施工现场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定的了解,而后再选择出来适应性比较强的施工措施,并在对相关的施工技术措施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使得施工相关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最终让施工相关工作满足施工设计图纸中提出的要求。高压输电线路敷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一般使用到的基础都是钢筋混凝土具体构成结构。因为转角位置之上的杆塔上拔力比较大,在对钢筋混凝土具体构成结构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可以使得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一个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首先应当对杆塔附近的岩石形成一定的了解,观察其和设计勘查工作之间的差异性,如果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设计图纸标准的情况之间差异性比较强的话,那么就应当交由施工单位展开优化调整,而后需要在岩石之上开凿出来一定数量的孔洞,并向其中灌注一定数量的砂浆,以便于可以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的承载力水平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除去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些问题之外,钢筋所在位置差异性也应当得到有效的控制,等到上文中提及到的各项工作妥善的完成之后,再开展浇灌施工工作,等到所有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妥善的完成之后,再开展后期维护工作。输电线路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气候因素的影响,在外界气候因素的影响之下,输电线路以及相关的基础性设备出现各个层面相关问题的几率自然也就会显得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之下应当积极的找寻有效性比较强的维护措施,将问题妥善的解决,以免引发大面积停电问题,对我国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相关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背景之下,针对电力输电线路工程整体性质量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使得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整体质量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施工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使用有效性比较强的技术措施,来对施工相关工作的质量形成有效的控制,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一个问题不单单在电力工程输电线路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占据的地位较为重要,与此同时在我国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个目标的过程中,也发挥出来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葛晓梅

参考文献

[1]徐岩.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低碳世界,2016,(10):23-24.

电线路范文篇8

选线的目的是在线路起讫点间选出一个技术上、经济上较合理的线路路径。分为室内图上选线和现场选线两步进行。

1.1室内图上选线

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做好先期准备工作,包括取得各种所需资料并在地形图上设计线路方案。过去一般需要现场测得地形图,如今各测绘单位就有各种比例的航测图。图上选线在五万分之一或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上进行。必要时也可选用比例尺比五万分之一更大的地形图。地形图最好要较新版本的,比例要切合实际,观看此比例的图纸既可把握全局又可兼顾局部。

先在图上标出线路起讫点、必经点。然后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有关城乡规划、工矿发展现划、水利设施规划、军事设施、线路和重要管道等),避开一些设施和影响范围,同时考虑地形和交通条件等因素,按照线路路径最短的原则,绘出几个方案,经过比较,保留两至三个较好的方案。

根据系统远景规划,计算短路电流,校验对重要电信线路的影响,提出对路径的修正方案或防护措施。向邻近或交叉路越设施的有关主管部门征求对线路路径的意见,并签订有关协议。签订协议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有关规程的规定,应本着统筹兼顾、互谅互让的精神来进行。然后应进行现场勘察,验证图上方案是否符合实际(有无图上未标明的障碍物,与图上不符的地形、地物及沿线交通情况),了解特殊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有时可不沿全线路勘,而仅对重点地段如重要跨越、拥挤地段、不良地质地段进行重点踏勘。对协议单位有特殊要求的地段、大跨越地段、地下采空区、建筑物密集预留走廊地段等用仪器初测取得必要的数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室内选线还可结合各类卫星图片软件同步进行参考(笔者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为Google地球)。该类软件对大部分城市均有较清晰图片,在先期选线过程中可尽量避开现有地表设施,将线路路径合理化、准确化。选定后的路径在该软件中均可查出任一点经纬度坐标,对下一步的现场选线具有指导性作用。

经过上述各项工作后,再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出一个合理的方案。

1.2现场选线

现场选线是把室内选定的路径在现场落实、移到现场,为定线、定位工作确定线路的最终走向,设立必要的线路走向的临时目标(转角桩、为线路前后通视用的方向桩等),定出线路中心线的走向。在现场选线过程中,还应顾及到塔位特别是一些特殊塔位(如转角、跨越点、大跨越等)是否能够成立。对于超高压送电线路,还应考虑沿线每6~8km有一设置牵引机或张力机的场地及设备运达场地的条件。

现场选线的工具早期多为经纬仪及全站仪。现GPS测量(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也较为普遍,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既快捷、精准度又较高,且可大量减少在选线过程中的林木砍伐量,将环境影响降到最小。结合上文中提到的线路路径在Google地球中查出的经纬度坐标,可在现场较为快速准确地将路径选定。若要将其绘于地形图上,只需将经纬度坐标换算为地形图对应坐标系数据即可。

2路径选择的原则

选择线路路径时应遵守我国有关法律和法令。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结合交通条件及地质地形情况考虑。沿线交通便利,便于施工、运行,但不要因此使线路长度增加较多。若条件允许,最好将路径选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现在的施工及运输一般都由较大型的机械来承担,若交通不便,势必影响施工进度。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路径长度最短、转角少、角度小、特殊路越少、水文地质条件好、投资少、省材料、施工方便、运行方便、安全可靠。

地质方面一般应观察记录沿线地质地貌现象,对土、石、水等做必要的物理与化学分析,如土壤种类、湿度、水质对混凝土的侵蚀程度等。除按上述常规经验选择外,还应特别注意避开采空区,以免地面塌陷而危及线路安全。如一些采掘业发展史较长的省份,采空区相当多,再加上部分小矿私挖滥采,造成了许多地区地面塌陷而危及建构筑物的安全。

另外,线路应尽可能避开森林、绿化区、果木林、防护林带、公园等,必须穿越时也应选择最窄处通过,尽量减少砍伐树木。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免拆迁,减少拆迁房屋和其它建筑物。线路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以减少基础施工量。应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应避免和同一河流或工程设施多次交叉。

3选线的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

①线路与建筑物平行交叉,线路与特殊管道交叉或接近,线路与各种工程设施交叉相接近时,应符合相关规程规定的要求。②线路应避开沼泽地、水草地、易积水及盐碱地。线路通过黄土地区时,应尽量避开冲沟、陷穴及受地表水作用后产生强烈湿陷性地带。③线路应尽量避开地震烈度为六度以上的地区,并应避开构造断裂带或采用直交、斜交方式通过断裂带。④线路应避开污染地区,或在污染源的上风向通过。

3.2对选择转角点的要求

线路转角点宜选在平地,或山麓缓坡上。转角点应选在地势较低,不能利用直线杆塔(因上拔和间隙不足等)或原拟用耐张杆塔的处所,即转角点选择应尽量和耐张段长度结合在一起考虑。转角点应有较好的施工紧线场地并便于施工机械到达。转角点应考虑前后两杆塔位置的合理性,避免造成相邻两档档距过大、过小使杆塔塔位不合理或使用高杆塔。

3.3对选择跨河点的要求

①应尽量选在河道狭窄、河床平直、河岸稳定、不受洪水淹没的地段。对于跨越塔位应注意地层稳定、河岸无严重冲刷现象。塔位土质均匀无软弱地层存在(淤泥、湖沼泥滩、易产生液化的饱和砂土等),避开地下水位较深地段。②不宜在码头、泊船的地方跨越河流。避免在支流入口处、河道弯曲处跨越河流。避免在旧河道、排洪道处跨越。③必须利用江心岛、河漫滩及河床架设杆塔时,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探、水文调查和断面测量。

3.4对选择山区路径的要求

①尽可能避开陡坡、悬崖、滑坡、崩塌、不稳定岩堆、泥石流、卡斯特溶洞等不良地质地段。②线路和山脊交叉时,应从山鞍经过。线路沿山麓经过时,注意山洪排水沟位置,尽量一档路过。线路不宜沿山坡走向,以免增加杆高或杆位。③应避免沿山区干河沟架线。必要时,杆位应设在最高洪水位以上不受冲刷的地方。④特别注意交通问题、施工和运行维护条件。

3.5矿区选线的要求

线路进入矿区时应尽量避开矿区,或少压矿带。当线路必须在矿区(如煤田)上架设时,应考虑在煤田境界线或断线上架设,以便共用安全煤柱。当无境界线或断层线可利用时,应尽量垂直煤田走向架设,缩短通过煤田线段的长度。

在矿区煤田范围内架设的送电线路时,尽量使两回线路分开架设或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同时遭受塌陷的影响。

3.6线路经过多气象区选线的要求

由于大部分输电线路位于山地,地形复杂、植被繁茂。云南又属高海拔地区,所以一条线路途经多气象区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使线路节省投资且安全可靠,在路径选择时应尽量避免反复穿越恶劣气象条件区域。若条件允许,应尽量选择气象条件较好区域的等高线沿地势走线,确需穿越恶劣气象条件区域的,在满足规程规定的同时应尽量缩短穿越长度。

同时,对于线路途经河谷、湖泊、沼泽、山谷受风面等微气象区域时也应尽量避开。

3.7严重覆冰地区选线的要求

①要调查清楚已有线路、植物等的覆冰情况(冰厚、突变范围)、季节风向、覆冰类型、雪崩地带。避免在覆冰严重地段通过。

②避免靠近湖泊且在结冰季节的下风向侧经过,以免出现严重结冰现象。

③避免出现大档距,避免线路在山峰附近迎风面侧通过。

④注意交通运输情况,尽量创造维护抢修的便利条件。

4结语

架空送电线路路径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不可一概而论。一条线路很难通过一次勘测就可以完全通过,往往要经过反复修改线路走向。选择路径过程除文中提到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不可预见因素。但不论过程如何,路径选择的最终结果都是为了将路径合理化、经济化、安全化。以上是本人在线路设计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批评指导,以求改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荆林国,张韶晶.输电线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J].农村电气化,2006,(11).

[2]张俊生.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小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1).

[3]黄焰林.输电线路设计与维护[J].科技创业月刊,2005,(10).

[4]林健.城市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J].福建电力与电工,1999,(2).

[5]王璋奇.输电线路杆塔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电力建设,2002,(1).

[6]郑信国.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的环境评估[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

电线路范文篇9

1、变电站无功补偿提高10KV配网线路电压质量

在变电站,为了保证电网系统无功平衡,在设计上要配置一定容量的无功补偿装置。补偿装置包括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等。在35KV降压变电站中主要采用无功补偿装置为并联电容器。并联电容器一般连接在变电站10KV母线上。主要目的是接近向配电线路前端(靠近变电站的线路)输送无功,提高配电网的功率因数,同时实现调压的目的。并联电容器的容量按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的15%-30%原则配置。

变电站无功补偿的原理:利用并联电容器的投、退改变无功功率在电抗上产生的电压降的纵向分量的大小,达到调压目的。

图1

假定高压母线为无穷大系统,按照母线电压U1不变。则

如上图所示:

1)电容器没有投入时,变压器低压侧母线电压U2如下式所示:

U2=(1)

电容器投入时,假定负荷不变,变压器低压侧母线电压U2′如下式所示:

U2′=(2)

分析以上两种情况可以看到:

U2<U2′

即在变电站内部投切并联电容器,提高10KV配网线路电压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实际运行中往往采用分组是电容器,在设备铭牌上单组电容器型号如:BAMH11/-600-1×3W,分组式电容器如BAMH11/-600+600-1×3W。

按照公式(2)分析很容易得出结论:分组式电容器在变电站内无功补偿和调压方面更加灵活。

另外,《渭南电力系统调度规程》明确规定了:变电站电容器投、停的原则为保证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在10-10.7KV范围内,投入容量应就地补偿无功不向系统到送无功为原则。分组电容器在本站负荷较小时投入一组,负荷较大时全部投入。可见,分组式电容器更适合无功补偿、电网电压调整和电网经济运行的要求。2、调整变电站主变器分接头的方式提高10KV配网网线路电压的方式

变压器调压分为:顺调压、逆调压和常调压三种方式。其中:

逆调压是在高峰负荷时升高电压,低谷负荷时降低的调压方式。顺调压是在供电线路不长,负荷变动不大的情况下,高峰负荷时降低电压,低谷负荷时升高电压的调压方式。常调压是保持电压为一基本不变的数值的调压方式。

由于10KV配电线路广泛采用大树干、多分支单向辐射性供电方式。高峰负荷时,线路电压偏低,低谷负荷时线路电压偏高。所以,对于35KV/10KV降压变电站大多采用逆调压的调压方式,即在高峰负荷时升高电压,低谷负荷时降低电压。

变压器调压的原理;

设变压器一次侧电压为U1,二次侧电压为U2,变压器变比为K。因为:

K=

高峰负荷时,U2降低,要提高电压,就需要减少变压器变比K,即减少变压器一次侧线圈匝数,同理,低谷负荷时,U2升高,要降低电压,就需要增大变压器变比K,即增加变压器一次侧线圈匝数。

现场运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按照《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规定,将电容器的投切和变压器档位的调整要相互配合,来达到提高10KV配电网线路首端即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

3、10KV配电线路上装设高压并联电容器

10KV配网线路的特点是:负荷率低,负荷季节性波动大,配电变压器的平均负荷率低,供电半径长,无功消耗多,功率因数低,线路损耗大,末端电压质量差。所以,在10KV配电线路上宜采用分散补偿的方式,来提高线路的运行性能,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网络的电压质量。

10KV配电线路上利用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来提高电压质量的原理:

图3

假定图3中AB段线路的阻抗为R+jX

(1)线路电容器不投入时,线路末端电压U2如下式所示:

U2=(3)

(2)线路并联电容器投入时,线路末端电压U2′如下式所示:

U2′=(2)

可见并联电容器后,10KV配网线路的电压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4、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安装位置的确定和装设容量原则

(1)就近补偿适应于线路主干线长度超过10KM,超过经济电流密度运行的中负荷吸纳路,电压质量差的线路;

(2)防止轻载时想电网到送无功,容量选择以补偿局部电网中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总值为度。

(3)合理选择安装位置。和补偿容量

无功补偿装置安装位置选择应符合无功就地平衡的原则,尽可能减少主干线上无功电流为目标。补偿容量以每个补偿点不超过100-150kvar为依据。补偿位置遵循2n/(2n+1)规则,每条线路上安装一处为宜,最多不超过两处。

在实际运行中,在设备选型方面,要尽可能选择具有根据电压质量和负荷变化情况自动投切功能的高压线路并联电容器。

电线路范文篇10

关键词:电力输配;线路节能;降耗技术

1引言

我国电力系统及电网构建成为主要的能量来源。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如何提高输配电线路节能降耗技术,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开拓性课题,这也是对电力企业的一次时代性挑战[1-6]。为实现节能降耗、优化电路等创新性发展,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深刻的剖析与研究,并根据相关的理论分析提出建议。

2电力输配电线路节能工作中常出现的困境

(1)线路过长引起耗电。要想对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节能降耗进行技术研究,首先就要对目前的电力输送电线路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从中分析其成因和根本性,才能从其本质上提出相关方法论的指导,同时此部分也为创新性举动提供了理论基础,故而本段文字对困境的分析在提升电力输配电线路节能降耗技术的提高上具有基础性作用。电流如同水流,由于线路过长,导致电阻过高也是影响耗电的基础因素之一。导线的长短能够直接影响电阻的大小,同时阻力越大,那么消耗的电能也就越多。在电路输送的过程中,如果线路的长度过长,那么在此线路输配的电能也就浪费的越多,所以对于一些常见问题中,没有尽量“走直线”的电路安排是导致线路达不到节能标准的关键。(2)耗电设备电流浪费。家用电器与电动机之间存在着电感性的负荷,由于部分电流虽然没有进行工作,但电感负荷存在着,便能够产生电能损耗,这种损耗可能对于一家一户来讲并不多,但千家万户联系起来也是不小的电能浪费。(3)谐波电流的耗电。谐波电流除了会危害电力设备使用安全的同时,还导致整个电路系统的电能无用消耗。其伴随而来的过度电压和过度电流能够严重的危害电力设备使用的寿命周期以及串联电路中对电流的大量损耗和流失,在串联电路中,谐波电流会影响对电流使用的测量数据,同时也容易造成通信混乱和计算机数据出错的现象,其特性能够使输供电设备的电机定子绕组局部过热以及变压器产生附加的损耗和噪音,是电力输配电线路节能工作中危害较大的一种常见的电力企业恶劣现象。主要产生谐波电流的器材有电弧炉、电压变频装置、逆变电焊机、高压泵灯等等,谐波电流的耗电非常严重,是电力输配电线路节能工作中应首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3节能降耗的措施与策略

(1)电网规划完善化。合理规划电网是完善电力输配电线路优化的前提和基础条件,在对电网规划前,相关工作人员应对电网规划的细节处予以重视,并且根据这一规划更有效的存进在线监控和效率调研工作。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应对于电力系统最大程度上的减少电网因谐波电流或电阻过高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电能消耗应高度重视,从根本原因着手,将电流损耗成本降到最低,将节能的理念最大化的应用在降耗工作中去。优化电网运行中为其配置的配电电压的完整性,并使其配置构成趋于合理,才是电网规划完善化的基础工作核心。优化人才结构也是推动电网规划的基础技术保障,对相关线路节能降耗技术,电力企业也要予以扶持和创新,为人才与核心技术提供后备资源的保障。(2)引入新型设备。在技术得到保障的同时,投入新型节能设备也是实现电力输配电线路节能降耗的重要客观条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相关设备已经不断提升优化能力,在设备配置上,电力企业也要尊重社会的先进科技,对先进技术予以肯定,而不是只是守旧和遵循传统。电力企业要提升科技实力,确保相对磁导率与金属的截面面积大小成正比。并且在优化设备的实力水平后,对员工的专业技能提升也要予以重视,定期的派遣员工进行先进技术学习和培训,使企业的核心技术始终处在市场的领先水平,才能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创新实力和优化能力,人力资源是为企业开发技术的核心基础,也是电力企业能够不断优化线路节能降耗工作的根本手段。(3)导线选择多元化。在导线的选择上电力企业应该有所调控和调研,一般来讲,扩大导线的载流水平和对新型绝缘导线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控制电能输送中的消耗。首先扩大导线的载流水平是根据导线截面的选择原则,通常选用最小截面的导线,但经过电力的相关实验和研究可知,将横截面更大的导线替换掉横截面积更小的导线能够有效降低导线的电阻,从而增加导线允许通过的电流,在输送电流中,这种横截面积更大的导线能够有效增强安全和环保。同时还要注意不能盲目追求电阻过小、耗电量小的导线,由电流公式可知,等压电压下,电阻过小会导致电流过大,在电流过大的情况下极容易造成“电火”,故而在多方位考虑导线的选择需求,才是正确选择导线的关键要点。

4线路节能降耗的成果

(1)有效节约发电资源。从资源节约方面来讲,进行电路系统的节能降耗,是对人类资源的一种节约方式,及时电力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在发电过程中,大部分城市仍然选择利用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发电,而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资源的发电受地域限制较多,故而火力发电仍是未完全转型之前的主要发电方式。我国幅员辽阔,煤矿资源丰富,但是额外的电能浪费实际上也是对我国煤矿资源的间接性浪费,故而降低输送电能的损耗,有效节约发电资源,同时在电力企业的输送成本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节约,为电力企业的不必要资金损失做到了有效控制。(2)提升经济效益。进行电力输配电线路节能降耗是对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最显著影响,在企业的成本节省中,能够为企业节约相当可观的资金与成本,同时节能降耗的技术也能够在应用中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和发展空间,使其经济效益得到显著的提升,促进电力企业效益的持续提升和进步,为企业的电力系统输配电模式进行科学的优化。电力输送中的成本,往往成为企业提供输配电模式的基础考虑因素,因此在成本得到合理化节约后,企业便有充足的资金进行配置优化和人才培养,并且能够将足够的能力投入到完善企业实力中去,在进行成本节约的同时,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3)延长电路寿命。电路的系统优化能够延长电力输配电线路的使用寿命,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在相关节能降耗技术的实际应用上,技术人员首先应从减少线路长度这一基础做法着手。在减少线路长度的做法来看,很大程度的要求了工作人员不断优化电路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有效避免折弯或布线不均等实际问题出现,在优化过程中,输配电线路更加科学化发展,也就使电路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有效的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电提供了安全保障,成为电力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和优化设计的重要推动力。

5结语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民生等方面对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不断提升,电力企业面临的时代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因此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应迎难而上,在时代的要求下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实力,对电力企业的输配电线路进行技术上的革新,为我国的电力系统优化做出实质性的贡献。电力企业的输配电线路节能降耗技术还应该不断地向新领域摸索和探究,并且通过实践不断革新技术,才能为民生提供更安全的电力使用。

参考文献

[1]邓多.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在电力工程输配电线路中的应用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9):117.

[2]王伊明.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在电力工程输配电线路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12):227-228.

[3]郭飞全.浅谈电力系统输配电线路节能降耗技术[J].河北企业,2016(02):126-127.

[4]丁奎.节能降耗技术在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运用实践解析[J].江西建材,2016(22):203+205.

[5]林康.电力输配电线路中节能降耗技术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0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