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8:33:49

德国范文篇1

建立预防优先的工伤保险制度

在德考察期间,德国工伤保险鲜明的预防优先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在德国的社会法典中明确规定了工伤保险机构的任命与任务。《社会法典》第7章第1条规定:同业公会应该“使用一切适当的方法”防止工伤事故、职业病以及由于工作原因对健康造成的损害,查明工伤事故发生的原因,保障在事故发生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减轻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所导致的后果。其次,同业公会按照社会法典的规定将“预防措施、医疗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和经济补偿”作为工作目标。特别提出按照“先预防,后康复;先康复,后赔偿”的行事原则。

在德国工伤保险制度中,工伤预防具有最重要的地位,预防为主作为德国工伤保险的首要任务。“先预防,后康复;先康复,后赔偿”的行事原则,对传统工伤保险中以伤残待遇给付为主的模式予以改造和完善,反映了一种积极的工伤保险思想。德国将工伤预防这一概念定义为:在劳动领域制定和落实劳动保护规定,并配合处罚制度,是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的积极手段。工伤预防的工作做得越好,工伤的发生率就越低,康复和补偿的任务就越小。德国负责工伤预防的机构首先是国家劳动安全监察机构,它根据法律对企业劳动风险的规定利用国家权力对企业的劳动进行监察。另外,工伤保险机构也可以执行工伤预防的管理工作。依照法律规定,同业公会可以采取一切适当的手段,帮助企业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预防工伤事故成为同业公会的法定职责。同业公会进行工伤预防的任务和目的是加强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减少危害生命和健康的因素,控制不可避免的危害发生。同业公会开展工伤预防主要包括制定劳动保护规定、进行劳动安全监察、进行劳动医疗检查、开展劳动保护研究、进行工伤预防宣传等几个方面。

制定、公布、印发劳动保护方面的规程与规定。目前德国劳动保护方面的规程与规定总计有130个,涉及到劳动保护的各个方面。同业公会在制定劳动保护规程与规划时,除了有同业公会自己的劳动保护专家参加外,还邀请雇主、雇员、工会和政府人员共同参加起草。规程与规定经同业公会代表大会通过后,报联邦政府劳工部签署。这些规程和规定具有法律强制效力。

同业公会开展劳动保护监察和咨询服务。德国工商业同业公会中设有技术监督机构,负责对企业的劳动保护提供监察和咨询服务。同业公会的监察员有以下职责:监察事故预防和安全规章的执行;从事安全生产的培训和教育;提供安全技术咨询;对雇员进行安全知识考试;对企业进行安全设备检测。同业公会监察员的工作重点在于就劳动保护问题与雇主会谈,提出改进意见。

开展定期健康检查。健康检查主要针对严重受到职业病危害的人群,这是工伤预防的一项重要工作。德国的同业公会有170个检查中心,检查中心的医生不是治疗医生,仅负责健康检查。根据同业公会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雇主招收新工人要进行劳动健康检查;对于特殊工种的工人,必须进行定期检查。

安全教育培训。开展教育培训是同业公会预防工伤的重要手段。在德国经过学校的系统教育后,同业公会还提供最全面的劳动安全培训。目前,在工商业同业公会中承担此任务的是22个同业公会的培训中心,该中心每年要培训40万人。培训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开展安全技术研究。同业公会通过其拥有的研究院所等科研机构,开展如冲压设备保护、防火、防毒、防噪声等防护技术的研究及推广活动。

工商业同业公会一般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取5%至7%用于工伤预防工作。工伤保险机构与国家劳动安全监察机构在工伤预防方面的作用互为促进,又互相不可替代。

强化治疗与康复优先措施

工伤医疗和康复的目的是帮助职工恢复健康,使职工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重新回到社会。工伤医疗和康复包括急救、门诊和住院治疗、家庭护理帮助、协调和控制所有的康复措施进行康复治疗及给予职工康复期间的生活保障。

同业公会遵循“康复优先于赔偿”的原则。尽最大的努力,采取一切适合的手段,以达到工伤治疗所能达到的最好结果,使工伤者重返工作并享受生活。康复优先于赔偿的基本原则,是德国积极的工伤保险思想的又一体现。同业公会认为,治疗期间的花费和治疗期间的长短是无所谓的,因为成功的康复才是最好的结果。

医疗康复服务。在德国从事医疗康复服务的是具有工伤事故处理资格的工伤医生。当工伤事故发生后,首先应进行急救,排除生命危险。经急救后,伤者被送到工伤医院,接受工伤医生的治疗。工伤医生要把工伤者的情况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报告同业公会,以避免雇主对事故隐瞒不报。工伤医生填写的报告,也为同业公会了解工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供信息资料。医疗康复包括各种医学治疗、运动治疗、语言训练、假肢安装、体能测试、职业指导和护理等。职业康复是根据伤残者的身体能力、喜好和以前的工作,将其伤残后的潜在素质与其实现再就业的目标合理结合,通过职业性的治疗与培训帮助其就业。职业康复服务还包括:帮助调换工作或寻找新的工作;对转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前的准备,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社会康复服务是对不具有重新就业能力的人,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务,使其重返家庭和社会。根据工商业同业公会统计,经过医疗卫生康复服务,大部分人员伤残程度降低,减少了伤残赔偿的支出。

搭建合理的工伤保险待遇结构

在德国工伤职工作为受保人不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就业长短,可以公平地享受工伤待遇。

①职工负伤后停止工作期间,前6周由雇主发给工资。在6周之后,工资停发,开始由工伤保险管理机构负责。

②职工在医疗康复和职业康复期间享受占总收入80%的伤残待遇。

③职工在参加职业培训、接受职业指导期间享受临时性补贴,直到被确认为无法再就业。临时性补贴的标准为伤残待遇的68%。受伤害者有子女需供养,或其配偶要求提供护理的为伤残待遇的75%。

④因工伤或职业病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享受终生年金。伤残程度为100%的人的最高年金为本人平均收入的67%;伤残程度为90%的人的年金为本人平均收入的60%;伤残程度为80%的人的年金为本人平均收入的53%。年平均收入是伤者发生事故前12个月的平均收入。年金根据生活费用指数定期调整。

⑤寡妇鳏夫年金最高为年收入的30%,或者年收入的40%。

⑥孤儿年金数额为因工死亡者年收入的20%。如果父母双方死亡的,为死亡者年收入的30%。孤儿年金可领取至18岁。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最多延长至27岁。

⑦父母年金。一位父亲或一位母亲领取因工死亡者年收入的20%。父母双方领取死亡者收入的30%。

⑧幸存者津贴。工伤人员后来由于一般性原因死亡,遗属一次性领取死亡者过去收入的40%。

工伤年金根据残废等级发放,不与伤残就业状况联系,不根据工伤人员再就业之后的工资进行调整。如果说伤残程度没有变化,则终身领取同一标准的年金。在工伤保险同失业保险的关系处理上,由于国家及工伤保险机构不保工伤人员的铁饭碗,因此工伤人员有可能在医疗康复、职业康复、接受职业指导和培训之后,甚至于在重新就业之后失业。失业之后工伤人员将领取失业保险金。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同工伤年金合并计算,超出本人过去收入的部分核减失业保险金。在工伤保险与养老保险关系上,在工伤人员到达退休年龄之后,享受养老年金。领取的养老年金同工伤年金合并计算,超出本人过去工资收入的部分核减养老年金。在伤残人员领取的各项社会保险发生重叠时,采取工伤待遇优先的原则,相应扣减其他待遇。

完善、科学、合理的基金征缴模式

德国工伤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是企业主缴纳的保险费、向第三方追索的赔偿费、滞纳金和罚金。各个企业缴费的水平按照有缴纳社会保险义务的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计算,同时要考虑不同行业和各个企业的事故概率。德国工伤保险实施的缴费原则是以支定收,征缴采取延后一年的滞后性费用收取的模式。工伤保险费征缴的具体数额由工资总额、危险等级和现收现支的系数三个因数决定。对于每个企业的费率,在其差别费率的基础上,针对其上一年工伤事故发生率的实际情况,进行费率浮动。

德国范文篇2

德国位于欧洲的中部,面积35.69万平方公里,人口7860万。德语是公用语,英语只在旅馆行得通。

德国还是世界四大食品出口国之一,其中酒远销140多个国家。德国人喝酒也是世界有名的,他们有个规矩,吃饭时应先喝啤酒,再喝葡萄酒,要是反过来就认为是有损健康的。世界上喝酒最多的是欧洲人,而在欧洲人中又首推德国人。

德国人一般早晨起得比较早,早晨7点左右,大街上就已熙熙攘攘,人们忙着购买食品。他们还比较注意购置家俱、布置家以及衣着的享受。他们平时还是较节约的,但在一年一度的旅行期间,则希望尽可能地享受一番。

德国商人的礼俗,宜穿着背心三件式西。往访北部,戴帽子更佳。当地可快印英、德文对照名。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不宜订约约会。营业时间,每周5天工作日,通常早晨9时至下午5时,中间有1小时午餐时间,一些商店星期六开业,银行周未都休息。8月份是多数工、企业的夏季休时间。

交谈时尽量说德语,或携同译员同往。商人多半会说一些英语,但使用德语会令对方高兴,尽量以握手为礼,绝不多。握手要用右手,伸手动作要大方。称呼对方多多合用“先生”、“女士”等关。如果对方身份高,须得他先伸手,在于之握手。对方多半为你穿、脱外套,不妨接受,再说声“谢谢”(Danke)。有机会,也替他或其他人穿脱外套。

德国商人不愿浪费时间,所以宜先熟悉问题,单刀直入。如果你就邀到德国人家中作客,通常宜带鲜花去,鲜花是送女主人的最好礼物,但必须要单数,5朵或7朵可。送就送鲜花。据德国花卉进口批发商分会统计,该国花卉市场每年内销总额达60亿马克,每人平均支出110马克。而全世界花卉年消费总值约300亿马克,德国占了20%多,堪称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场。在五彩缤纷的万花丛中,德国人尤其喜欢矢车菊,视它为国花。白鹳是德国的国鸟。白鹳是候鸟,喜欢在屋顶或高大的树上筑巢。当地人把白鹳筑巢看成吉祥之兆。

应邀到德国人家中作客,千万别带葡萄酒去。因为此举足以显示你认为主人对选酒品味不够好。威士忌酒可以作礼物。餐后,喝完咖啡如果桌上根本没有烟灰,那就忍着,别吸。德国人甚至从国家意识出发,视浪费为“罪恶”,讨厌凡事浪费的人,所以,一般人都没有奢侈的习惯,与德国人相处,务必遵守这个习惯,才能跟他们打成。

德国人的口味较重,偏油,主食以肉类为主。他们烹调肉食的方法,有红烧、煎、煮、清蒸,还有特制的汤等,德国人的口味较重,偏油腻,主食以肉类为主。他们一天的主餐是午餐,而午餐的主食大抵为炖的或煮的肉类,其肉食品以羊肉、猪肉、鸡、鸭为主,但是,他们大多数人是不爱吃鱼,只有北部沿海地区少数居民才吃鱼。他们还爱吃马铃薯、色拉等。德国人吃起马铃薯来简直不厌其多。他们种出来的马铃薯,味道之佳,有口皆碑。德国人之所以拿马铃薯为主食,原因就在这里。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早餐简单,喜欢咖啡、小面包、黄油和果酱,或少许灌肠和火腿。午、晚餐稍丰盛,一般家庭都有备有各种和盘子和碟子、杯子和刀叉。

按照德国送礼的习俗,若送剑、餐具,则请对方会一个硬币给你。以免所送的礼物伤害你们之间的友谊。送高质量的物品,即使礼物很小,对方也会喜欢。烈性威士忌比低度威士忌爱欢迎。德国人对礼品的包装纸很讲究,但忌用白色、黑色或咖啡色的包装纸装礼品,更不要使用丝带作外包装。此外,在德国,送上一束包好的花,是不礼貌的。

德国人的服饰,民族色彩并不明显。可是,有几个地区在服饰方面却很有特点。比如男的是小呢帽,帽上插一枝羽毛。在德国,汽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住得分散,上班、办事、买东西、看朋友,串亲戚都坐车,有高速公路近万公里。大学里的学生上课也要坐车。总之,自已没有小汽车,在德国生活是非常不方便的。人们注意到,连60岁的老太太出门,也自己开小车。

德国范文篇3

德国、荷兰均不缺水,比如德国,目前抽用的地下水仅占地下水总量的10%,但两国都重视节水。德国推行节水的目的主要是从保护环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境出发,避免地下水位下降而破坏和谐、湿润的生态环境;荷兰节水主要考虑的是保护地下水平衡,防止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防止地下水污染。在具体做法上,两国都是立法完善,措施得力,技术先进,成效显著。

德国、荷兰节水的主要政策及措施是:

1.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及广告宣传,营造一个全社会节约用水的氛围,提高全体公民节约用水的意识。

2.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德国联邦政府制定有框架式的水法律,各州制定了具体的水法规,对地下水的抽取量、抽水地点及时间等由各州水管理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发给许可证。荷兰对地下水管理进行立法,所有关于地下水监测、研究、开发、利用及保护的活动都必须按法律规定进行。

3.制定利于节水的供水价格。德国、荷兰的专家都认为提高水价是最有效的节水办法。德国的水价由固定水价和计量水价两部分构成,目前居民生活用水水价为6-8马克/立方米,包含清水成本2.5马克/立方米和污水处理成本3.5马克/立方米。在特里尔市格外勒镇的一家农场,我们了解到那一地区的水价是目前德国最高的,为15马克/立方米。这样的水价,一方面使得居民不得不关紧水笼头,自来水公司也干方百计防止输水管道漏水;另一方面也利于防止水污染。由于水价高,不但居民节约用水,而且工业部门也设法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水消耗。目前德国工业用水平均重复利用3次,而著名的大众汽车公司用水可循环利用5-6次。荷兰目前实行的是累进制水价政策,水价反映的是用水和排水两方面的成本,这方面与德国类似。

4.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全方位节水。德国、荷兰都非常重视节水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德国居民生活用水中,三分之一用于做饭、饮用及洗衣,三分之一用于洗澡,还有三分之一用于冲洗马桶。根据这种用水结构,德国对各类用水设施进行节水技术改造,除了生产节水型的洗衣机、洗碗机外,从1985年开始对抽水马桶和公共场所的便池等进行技术改进。通过在抽水马桶上设置节水键,每次冲洗马桶的用水量由以前的9升降到现在的3-6升,每人每天可节水15升。在一些大学和体育场馆,还安置了新研制的小便池,使用除味剂而不用水冲。为了避免下水道因废水过少而堵塞的问题,还专门设置了集水器,作为节水的配套设施。在德国,农业生产极少需要灌溉,灌溉面积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15%,灌溉比例最高的下萨克森州,也只占耕地的30-40%。这些灌溉面积大都分布在轻壤土质地区,一般采用喷灌。由于德国农产品价格较低,喷灌设备费用较高,农作物很少采用,采用喷灌的大都是经济作物。德国使用喷灌不仅是从节水的角度考虑,而且从节省劳力、能源和改善农产品质量等方面考虑较多。荷兰的农业灌溉很有特点,每块耕地的田间地头都有一个蓄水池,农户根据耕地面积和作物需水情况确定蓄水量,蓄水量务必准确,因为多了排不出去,而少了又不够用,以这种方式达到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目的。

德国范文篇4

在肉类方面,德国人最爱吃猪肉,其次才能轮到牛肉。以猪肉制成的各种香肠,令德国人百吃不厌。

德国人一般胃口较大,喜食油腻之物,所以德国的胖人极多。

在饮料方面,德国人最欣赏的是啤酒。

德国人在用餐时,有以下几条特殊的规矩。

其一,吃鱼用的刀叉不得用来吃肉或奶酪。

其二,若同时饮用啤酒与葡萄酒,宜先饮啤酒,后饮葡萄酒,否则被视为有损健康。

其三,食盘中不宜堆积过多的食物。

其四,不得用餐巾扇风。

德国范文篇5

德国总印象

记得我刚踏上德国的领土的时候是在的机场,当时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德国真干净。外面的柏油马路黑黑的,没有灰尘,旁边的水泥人行道也是干干净净。总之,视野之内无不是井井有条,清清爽爽。后来两个月的经验更加证实了这一点,无论是德国的街道,电影院,公寓,还是渡船,原创:巴士,火车,都十分整洁干净。紧接的第二个印象便是德国很富:机场外的出租车不是奔驰就是宝马。在介绍我的德国之行前,我首先得说明一下我的目的地。我要去实习的地方叫,德国北部一个很小的城镇。就连很多德国人也不知道这个地方。这个小镇在德国东北海岸线上,风景优美,基本是一个大学城。它的就是我实习的单位。我后来幸运地得知,这个是德国最受学生欢迎的()大学,估计与这里的优美风景有关。不单单这个小镇美丽,而且它附近还有很多德国的自然旅游胜地。

生活

到了德国,第一件事便是安排住宿。我住在,虽然比起或是学生公寓来说没有那么有趣,但却舒适得多。我与一个来自立陶宛的学法律的老兄住在一起。他是在这里读博士学位的,已经在德国呆了两年,对于这里的生活比我了解的多得多,所以我经常咨询他生活上的问题。只可惜他的英语不太好,我们不能随意聊天。我们有两个独立的卧室,一个大客厅和大厨房,还有阳台及卫生间。租金是欧元一个月,不算贵的,因为我待的地方是一个小镇。

说到德国的食物,我觉得也并不像来之前有的人跟我说的那样难吃,有些东西还相当可口。尤其是这里的奶酪,在国内,好像人人谈酪变色,但我到这里来发现有很多奶酪还是蛮好吃的。尤其是有一种,外观十分恐怖,表面上还有绿霉,气味也不好,但味道却十分鲜美,有点像腐乳。在这里,发现德国人有一个烹饪倾向,就是喜欢把很多东西都混在一起,捣碎了,煮成一锅。吃的时候也差不多,都是一次性地把桌上所有的食物全部先分到每个人的大盘子里再吃。吃的时候,这些食物就不可避免地又混到一起了。不过德国人似乎很喜欢这样吃。

虽说我那个地方风景漂亮,但由于地方太小,在工作之余,娱乐活动也不多。在德国最北端,北部的城镇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晚上街上很冷清。在,晚上八点钟以后街上就很难看到行人了,只有大街上还有汽车开来开去。所有的商店和餐馆都关门了,只有为数不多的酒吧是开的。所以在晚上,街上只有酒吧可以去,但酒吧里面也十分无聊。总之,的晚上是十分无趣的。

工作

德国范文篇6

涉外礼仪

在德国,忌讳“13”。要是13日碰巧又是个星期五,人们会特别小心谨慎。此外,德国人祝贺生日的习惯也不同于中国人。在中国,友人生日临近,你方便时,送他生日礼物并祝他生日快乐,他一定会为你的关心及热情而感激不尽。但如果这事发生在德国,则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是因为按德国的习俗,生日不得提前祝贺。

在原联邦德国,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政治面目甚至个人收入都是隐私,相识或共事多年而不知对方底细是司空见惯的事。另外,别人买到一样东西,即使喜欢,也不要问价格。遇到别人生病,除伤风感冒或外伤等常见的病外,不要问及病因及病情,否则会招来好窥视别人秘密之嫌。访友时,切不可搞“突然袭击式”的登门拜访,都要事先约定。

原民主德国居民楼的烟囱都比较大,因此,城市中有一种专门从事清扫烟囱的工人。人们相信,谁要是出门在半路遇见烟囱清扫工,谁一整天就会顺利;如果有人在和烟囱清扫工擦肩而过时在他身上摸一下,他这一天就会交好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过去德国人的房子都比较简陋,炉灶、烟道都比较简单,很容易引来火灾,有烟囱工人清扫就会避免这类灾难。这种习惯延续至今。

德国范文篇7

德国人在待人接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往往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一,纪律严明,法制观念极强。

第二,讲究信誉,重视时间观念。

第三,极端自尊,非常尊重传统。

第四,待人热情,十分注重感情。

必须指出的是,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对礼节非常重视。与德国人握手时,有必要特别注意下述两点。一是握手时务必要坦然地注视对方,二是握手的时间宜稍长一些,晃动的次数宜稍多一些,握手时所用的力量宜稍大一些。

重视称呼,是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对德国人称呼不当,通常会令对方大为不快。

一般情况下,切勿直呼德国人的名字。称其全称,或仅称其姓,则大都可行。

与德国人交谈时,切勿疏忽对“您”与“你”这两种人称代词的使用。对于熟人、朋友、同龄者,方可以“您”相称。在德国,称“您”表示尊重,称“你”则表示地位平等、关系密切。

(2)服饰礼仪

德国人在穿着打扮上的总体风格,是庄重、朴素、整洁。

在一般情况之下,德国人的衣着较为简朴。男士大多爱穿西装、夹克,并喜欢戴呢帽。妇女们则大多爱穿翻领长衫和色彩、图案淡雅的长裙。

德国人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必须要穿戴的整整齐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

在商务交往中,他们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女士穿裙式服装。

德国人对发型较为重视。在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德国少女的发式多为短发或披肩发,烫发的妇女大半都是已婚者。

(3)餐饮礼仪

德国人是十分讲究饮食的。

在肉类方面,德国人最爱吃猪肉,其次才能轮到牛肉。以猪肉制成的各种香肠,令德国人百吃不厌。

德国人一般胃口较大,喜食油腻之物,所以德国的胖人极多。

在饮料方面,德国人最欣赏的是啤酒。

德国人在用餐时,有以下几条特殊的规矩。

其一,吃鱼用的刀叉不得用来吃肉或奶酪。

其二,若同时饮用啤酒与葡萄酒,宜先饮啤酒,后饮葡萄酒,否则被视为有损健康。

其三,食盘中不宜堆积过多的食物。

其四,不得用餐巾扇风。

其五,忌吃核桃。

(4)习俗禁忌

德国人在所有花卉之中,对矢车菊最为推崇,并且选定其为国花。在德国,不宜随意以玫瑰或蔷薇送人,前者表示求爱,后者则专用于悼亡。

白鹳是德国的国鸟。

德国人对黑色、灰色比较喜欢。

对于“13”与“星期五”,德国人极度厌恶。他们对于四个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话,也比较反感。因为这两种作法,都被他们看作是不礼貌的。

德国人认定,在路上碰到了烟囱清扫工,便预示着一天要交好运。

在德国,星期天商店一律停业休息。在这一天逛街,自然难有收获。

德国范文篇8

德国总印象

记得我刚踏上德国的领土的时候是在berlin的tegel机场,当时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德国真干净。外面的柏油马路黑黑的,没有灰尘,旁边的水泥人行道也是干干净净。总之,视野之内无不是井井有条,清清爽爽。原创:后来两个月的经验更加证实了这一点,无论是德国的街道,电影院,公寓,还是渡船,巴士,火车,都十分整洁干净。紧接的第二个印象便是德国很富:机场外的出租车不是奔驰就是宝马。在介绍我的德国之行前,我首先得说明一下我的目的地。我要去实习的地方叫greifswald,德国北部一个很小的城镇。就连很多德国人也不知道这个地方。这个小镇在德国东北海岸线上,风景优美,基本是一个大城。它的greifswalduniversitat就是我实习的单位。我后来幸运地得知,这个greifswalduniversitat是德国最受生欢迎的(mostpopularinstudents)大,估计与这里的优美风景有关。不单单这个小镇美丽,而且它附近还有很多德国的自然旅游胜地。

生活

到了德国,第一件事便是安排住宿。我住在guesthouse,虽然比起familyhostel或是生公寓来说没有那么有趣,但却舒适得多。我与一个来自立陶宛的法律的老兄住在一起。他是在这里读博士位的,已经在德国呆了两年,对于这里的生活比我了解的多得多,所以我经常咨询他生活上的问题。只可惜他的英语不太好,我们不能随意聊天。我们有两个独立的卧室,一个大客厅和大厨房,还有阳台及卫生间。租金是150欧元一个月,不算贵的,因为我待的地方是一个小镇。

德国范文篇9

【关键词】德国电影;存在主义;自由意志

世界图像时代下人的精神存在困境

人类从母体中分娩出来,从剪断脐带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与外部世界接触、产生联系,由此世界替代原生母体,成为人类生存的新的母体。但是世界这个母体在经历人类几百万年的开天辟地、翻云覆雨、特别是三次近代工业革命的改造以后,它再也不是像原生母体那样混沌而温暖地包裹着人类,也不像上帝的伊甸园那样田园牧歌,一片清秀。现代工业和组织体系高效率地控制着这个世界的运转,而它构建起金字塔般的食物链体系,使得地球变成了一个大庄园,庄园主们住着别墅,喝着最贵的红酒,乘坐最宽松舒适的航班飞往庄园的任何一个角落到海岸边晒阳光、讨价还价地分赃着地球上资本力量还未完全触及的最后的处女地。影片《托尼•厄德曼》将主题投射到了现代人交流困境的问题。主人公的父亲厄德曼是一位退休老人;他不修边幅、不善言辞、装扮古怪,不知道怎么灵巧表现自己,恰到好处地讨好他人,赢得好感,却又总想努力地向周围人营造一些自身并不具备的幽默氛围出来,但由于表现手法单一拙劣,反而显得自己有些滑稽。他的女儿伊涅丝,是一位努力晋升中产阶级的跨国企业精英,她干练、麻利、反应机灵,擅于巧言迎合讨好客户。但也有着现代都市精英光鲜外表下的另一面:她孤独、在长期派遣的异乡罗马尼亚没有真正可以倾诉交心的朋友,而那些所谓的“闺蜜”都只是蹬着高跟鞋,抹着大口红,端着红酒杯和你谈一些不痛不痒、不着边际的话的狐朋狗友而已。她焦虑、皱纹已经爬上她不再年轻的眼角,胸部也有些下垂压抑,难缠的客户和接踵而来的工作谈判让她时时刻刻都不得不谨小慎微。厄德曼借口旅游度假来到了伊涅丝所在的罗马尼亚。他们出席了重要客户的招待晚宴,此处再次出现荒诞的场景,主要以台词的形式呈现出来:乐于营造拙劣幽默感的父亲与客户一起,说了一堆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厄德曼拙劣的语言和不协调的肢体动作,与懂得如何说体面话,擅用肢体语言的职场精英们形成强烈的对比。此处的强烈反差,在电影视听上营造了“荒诞”场面,这种断裂感源于我们习惯了的生活逻辑连续性和对话方式的对等性,当这种习以为然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呈现出一种荒诞的体验。不过,厄德曼很快通过自我身份角色的再虚构,重新进入到女儿的生活中。老厄德曼逐渐成为缓解伊涅丝焦虑精神压力的一股解药,不断引导女儿康涅丝正视生活的困境和美好价值,释放压力,帮助她找到“自为之存在”。

自为的存在与人的自由意志

在法国哲学家萨特看来,如果人在事物面前,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拥有“自由”的是自为的存在,“自为是自己规定自己存在的存在”,自为的存在是主动的,它永远在生成中,不受任何东西的限制,是自由的“自由选择”。康涅丝也拾起自己内心世界呐喊的声音,在老厄德曼软磨硬泡的请求下,康涅丝毫不掩饰、真情流露以夸张真实而自然的肢体动作和接近破音的嗓音演唱了那首:《TheGreatestLoveofAll》,这是伊涅丝压抑在灵魂深处的呐喊,而此时的她也得到了片刻的放松和宣泄,此时,她和周围世界困顿紧张的关系达成了暂时的和解。但以何种方式走出焦虑出口,还是取决于伊涅丝自身。在之后的生日派对上,伊涅丝在穿也不是脱也不是的犹豫困难之下,最终选择了以裸体示人的形式来进行真正的狂欢派对。这预示着其在精神的困境中索性卸下了所有的负重与伪装,以真实袒露的自我,去面对他人庄重而彬彬有礼的虚伪。这反倒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然与轻松。穿着怪物长毛的厄德曼看到终于得到精神解脱的伊涅丝后选择黯然地离去。此时女儿追了出去,充满爱意地望着父亲臃肿的体态背影和蹒跚笨拙的步伐,她抑制不住深情地拥抱了父亲,隔代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困境也在这短暂的瞬间得到了缓解,高度写实、自然地拍摄手法,也构筑了全片的高潮所在。不过,影片并没有落入大团圆结局的俗套,而是延续着荒诞。片子结尾,伊涅丝在自家花园的门口戴起了厄德曼的假牙和假发头套装饰,假扮小丑逗乐。不过随后就取下,恢复出往日严肃、焦虑的面孔,似乎愉快的体验从未发生过。但是,幽默自嘲的精神永存,在原有基础上、成就自我,活得精彩,从而获得存在的意义。这触及的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命题,即解决人与所存身的世界的对立和解。

存在主义与德国文化呈现

德国的历史似乎就是西西弗斯推石式的故事。在远古荒野时代,这里是日耳曼游牧先祖狩猎的森林,野蛮粗莽,后来这一群人却灭亡了辉煌的罗马帝国,并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了掌控欧洲大地的神圣罗马帝国,文明的光点闪耀,造就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德国文化具有浓厚的传播主义色彩,德国传播主义先驱拉采尔认为,文化要素是伴随着民族迁移而扩散传播出去的,自然条件造成的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会随着各民族之间联系的增强而逐渐减弱甚至消除。那些深刻呐喊从《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到《铁皮鼓》,再到《托尼•厄德曼》,一直未曾断绝。而作为本国文化的基因,自嘲精神体现了德国人的幽默、乐观、自信。存在主义消解了人在世界的异化趋势,给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提供了一个出口。

【参考文献】

[1]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第899页.

[2]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第120页.

德国范文篇10

在德国,去超市购物,一进门就有一片整齐的手推车排列在那里,供顾客使用。你从车身上的小投币孔投进一个马克,就可打开车锁,取这辆车去购物。购货后,你将车推回原处,锁好,一个马克就自动跳出。更方便的是,你连车一起将买的东西推回家也行,下次再把车送回商店。“押金”也就是那一个马克。商家或社会对消费者的关照,让受益者也同样以文明行为来回报社会,没人会用一个马克来“买断”一辆手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