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道德教育对我国课程思政的启示

时间:2022-11-13 03:09:56

导语:德国道德教育对我国课程思政的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德国道德教育对我国课程思政的启示

摘要:德国是世界职业教育理念、理论的发祥地,其制造业在国际上不可撼动的顶尖地位和其成功的职业教育是分不开的。课程思政的实质是道德教育模式的深刻转变,也是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分析德国职业教育的德育理论、德育思想、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具体情况,融入到课程思政体系之中,以期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提升。

关键词:德国;德育;课程思政

未来三十年,我国将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此目标的实现,需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全面提升。其中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幸福是出发点也是归宿,当今大学的状况决定着未来30年国家和社会的状况。我国在相关指标上要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水平,就要求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的水平和成效要与之相适应。职业教育的成功不仅要深刻专研技术的传授,更要注重人文领域道德伦理的传承与弘扬,二者的末与本的关系不可倒置,更不可忽略。

一、德国职业院校道德教育显著特征

众所周知,德国用不到50年的时间从二战的废墟中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原材料贫乏的德国能够依赖于本国的技术人才把进口的原材料生产成更多质量更好的产品。而人才主要来自职业教育的成果,德国百分之八十的青年人是接受职业教育而走上工作岗位。而德国人蕴涵着良好职业精神和道德素养的职业伦理是其职业教育成功之处的一大体现,德国的职业教育中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1.道德教育的目标统一而明确。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人类热爱秩序,所以人类为世界创造了规则”。德国从基本法、州法律到教育大纲、学校规则等都对学校的价值伦理教育作了明确的规定,体系完备。其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除了专业知识的培养,特别提到了道德教育的目标为“……能在一个自由、民主、法治的国家中具有负责任的态度。”而德国的巴伐利亚州对18岁以后的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规定得更具体“尊重人的尊严、自我克制、责任感、乐于负责与助人,能接受一切真善美的胸怀、以及对自然和环境的责任心。”可见德国高等教育很注重德育目标的明确具体性。2.道德教育的内容务实而有效。在内容方面,德国吸取了纳粹统治时期的教训,特别注重高校德育中保障人的尊严和人权内容,而具体内容如社会公平、与人为善、崇尚慈爱和利他价值,追求自我独立和科学理论等通过伦理学、教育学、神学、法学(与专业相关的行业法)等人文课程加以丰富。德国职业教育的先驱、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提出职业教育要按照职业教育理论来施教,尤其要提供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透过职业教育而获得人文化。斯普朗格认为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并不意味着排斥人文和精神教育,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引入各项职业导向内容将比较抽象的人文教育具体化。通过专业和人文的交融,可以使大学不仅成为培养人文学者的场所,而且还可以造就对社会有实际用途的专门人才。斯普朗格倡导运用德国古典文化来寻求解决社会发展中科技和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3.道德教育的形式规范而多样。在形式上德国高校道德教育采用多渠道渗透,除了学校开设的课程来承担德育任务,心理咨询机构、社会团体、公共机构也围绕上述内容和目标开展德育工作。公共机构包括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专设的政治教育中心机构和从事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团体和公共机构。大众传播媒介也发挥着德育功能。就高校的道德教育角度,德国较为注重程序化。在学校的专业课程中渗透职业伦理或者融入科技道德教育环节。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去学习和研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本专业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面对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并采用“问题式”“探索式”“渗透式”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结合行业伦理,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应用知识形成判断。同时,德国职业院校道德教育比较规范化,《高等教育总法》对“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等都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对教与学都进行了规范。通过学术性教学和考试确保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和社会服务等形式让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道德判断的标准和公民的权利义务,提高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的能力。德国职业院校的德育形式呈现出显著的特征是并未看到大量正式的以“道德”命名的教学科目,但道德教育的使命却完成得比较成功。

二、课程思政的实质要义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正式开启中国高校课程思政化改革。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过程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索过程,涉及到思政教育的主体、内容和形式,从职业教育的角度课程思政涉及到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本质是高校道德品质的培育模式的转变。1.宏观视野下的课程思政。宏观视野下的课程思政与“大思政”“三全育人”具有同样的内涵,意在学校的管理体系、教学体系协同进行思政教育,从组织领导、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实施等方面整合资源、紧密配合,以实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思政教育的目标。课程思政是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上的适当转变,从显性手段转向隐性手段,使思想道德教育转向生活化、学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界越来越多的人研究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方式和手段以促进其教育的效果,如生活化转向、实践育人、人文课程(历史、传统文化、哲学、美学等)等育人方式。课程思政也是职业教育在观念上的重大转变,把道德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撑,重视对职业人才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的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职业教育应认识到课程理性价值和工具理性价值的统一,工具理性源于科学技术对人类带来的思维方式转变,人类在实践中通过确认工具和方式的效用性,而追求物的最大价值。工具理性在给人类带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其产生的新的困惑则需要理性价值在道德层面进行理想自我的追求来解决。因而在职业教育中各学科都承载着精神塑造和价值观教育的职能,培养学生既具有个人的小德,思想行为合乎职业伦理,具有社会公德,也具有国家、民族的大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2.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课程思政在教学载体上不再单一依赖的思政课,而是专业课程以及其他的人文课程有意识地融入塑造人格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如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界定为显性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思政则是隐形的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公共课的任务,应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共同任务,大家都要围绕一个目标履行自己的教学职责。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应有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专业课教师在意识形态领域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一致,杜绝相反的声音,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出现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打着专业课教师的名义反对思政课讲师教授的内容,一正一副之间,道德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就本问题而言,战线应该拉长到中学的各科目教师,应要求各科目教师不得在课堂讲与政治课内容相背离的内容。思想政治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思想道德培养上要形成合力。二是应加大力度开发专业课程涉及的人文知识,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如该专业所涉及行业中的典范人物,该行业的国际国内的发展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等,尤其重要的是该领域所牵涉到的伦理问题。从上述两个要求出发,把道德教育、人格塑造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而不是简单地传授技术,技术会过时,重要的是让学习者对所学专业有深入认识,在知识、情感、意志的共同作用下成为不仅会技术,还会专研、自学,进而能实现创新的现代职业人才。

三、德国职业院校德育对课程思政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其润物无声的道德教育息息相关,从其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可以对我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作以下思考。1.更具体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道德教育目标基本上是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拟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中。此外各学校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或者规格中对思想道德教育目标进行规定。基本上是以拥护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课程思政模式下,专业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规格应除了上述通常目标外,另行增加紧密结合专业、行业在道德品质上的培养目标,该专业所涉及的职业伦理、道德、责任、追求等应加以规定。并且应当把道德教育目标和任务明确在职业教育法之中。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道德品质的培养目标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其中第三条“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事业”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规定。第四条“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规定。第五条“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应该是对行业伦理、精神的相关规定,但除了“社会责任感”这几个字,其他内容仍集中于发展的需要,而轻视了作为国家的行业专门人才在行业的道德品质上应当怎样的问题。我国目前仍在适用的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完全没有关于道德品质培养目标的相关规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重大缺憾。对比德国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对道德教育目标的明确规定,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应该有很大的修订空间。2.更有的放矢的道德教育内容。职业院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必须围绕其培养目标探寻务实的内容。对比德国职业院校的道德教育内容,我们应作以下思考。一是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品质的挖掘,我国古代对人本精神的重视,如“民贵、社稷次之、君轻”等,结合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让学生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挖掘我国古代在职业行业领域精益求精,技艺达到出神入化的典范,如墨子、鲁班、扁鹊、华佗等,与学生探讨先人的行业精神。引导学生观看与行业伦理、行业精神相关的影视作品,使其受到熏陶与感染。二是把红色文化精神引入专业类德育内容,从意志、情感的角度树立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树立奉献精神。三是放眼现实和世界,把国际、国内该专业的行业典范、行业精神、行业伦理、行业文化等内容引入道德教育的内容。课程思政与课程德育是一致的,在讲究实用主义的职业教育中注重人文化人,注重德育效果,相当于“术”与“道”的关系,职业教育是术,人文化人是道。道为体,术为用。有道者术能长久,无道者术必落空。学术先明道,方能大成。学术若不明道,终是小器。故道为纲,术为目,纲举目张。道为世间规律,术为规律之用,道为本,术为末,若本末倒置,则一世殆矣!从这个角度课程思政是职业教育之本,这和德国的斯普朗格、美国的杜威等职业教育家在道德教育对职业教育的作用方面的观点是一致的。3.更具吸引力的道德教育形式。课程思政的形式应该更为多样,更具吸引力。基于专业的道德教育,其施教者可以是专业课教师,也可以是校企合作中的企业精英。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含准备、提示、联想、概括、运用五大步骤。专业课中,先引导学生去搜集相关领域的道德伦理问题,再对学生进行提示,引导学生结合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向学生概括出本领域的道德伦理,行业精神。再把相关道德伦理精神贯彻道技术学习、运用中去。让学习者在初次涉入某专业的时候就明白该行业的“道”,在大学学习过程和进入职业生涯的过程中日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伦理精神。实训、实习时,指导教师或者师傅也在指导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道德教育的内容。这种道德教育的学业化、职业化、生活化形式是比单一地说教更具吸引力、更具实效性的形式。课程思政的德育模式必然能给职业教育以最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汪宗田,傅安洲.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述评.思想理论教育[J].2007(1).

[2]王学川.德国科技道德教育特点及对中国工程师培养的启示.浙江科技学院学报[J].2010(5).

[3]王小飞.当代德国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选择与定位.比较教育研究[J].2004(2).

[4]庞世俊.斯普朗格职业教育思想述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J].2009(1).

[5]顾建亚.德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借鉴和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J].2008(10).

[6]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思想理论教育[J].2017(3).

[7]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历经.中国高等教育[J].2017(4).

[8]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2018(1).

[9]雷通群.西洋教育史[M].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8).

[10](美)雅克.蒂洛基思.克拉斯曼.伦理学与生活[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8).

作者:钟发霞 单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