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队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20:53:10

导游队伍

导游队伍范文篇1

【关键词】导游队伍现状;队伍建设;导游薪金制度

当今,导游是比较富吸引力的时尚职业。什么是导游?在英语中,即“guide”,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组织协调旅游活动、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奇、求乐”愿望的导游服务,一是指导游人员。本文的导游就是指在旅游的过程中起着眼睛式的作用的人物——导游人员。导游人员是导游服务工作的主体,是旅游团的核心,也就是说,导游的素质之高低、服务质量之好坏,主要取决于导游员,直接影响着一个旅游企业乃至全行业的形象。但也就在旅游前景一片叫好的形势下,导游队伍的建设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导游不择手段的吃回扣、提成,在游览过程中“游而不导”,稍不如意就给客人冷遇、难堪......因此,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

一、我国导游队伍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导游队伍迅猛扩张,至2004年底,我国职业导游(已取得导游证)有22万人。但这样一个较为庞大的职业群体,他们的工作既被人重视,又被人忽视,即人们既认识到外出旅游的过程导游所起的作用,同时又忽视了导游全方位的劳动付出,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又因我国当前导游队伍管理机制的不足,致使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下滑,诸如“宰客”,“服务质量差”等服务问题层出不穷,细加分析,我国导游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当前主要症结如下:

(一)导游队伍急剧扩张,人员素质下降,中、高层导游人才流失严重

新中国成立伊始,总理曾高度概括导游工作的性质为“五大员”,即:宣传员,调研员,服务员,安全员,翻译员。新时代的导游,作为祖国的一面镜子和旅游业的形象大使,10多年间,从业人数大幅度的增加。自1990年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实行以来到2004年止,全国拥有导游证的人员为22万,比1991年增加了近20万人,即扩大了9倍多,年递增约26%,临时或景点景区导游、讲解员增长的数量更多,导游已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职业之一。

然而,从业人数的剧增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导游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具体表现有:

1.导游准入门槛过低,致使导游员综合素养降低。旅游业内人士都公认,我国的第一代导游的整体素质是最高的。入行人员门槛相对较高,首先要求人人“三过硬”,即:政治过硬,业务过硬,外语(语言)过硬。其次要求有大学学历或机关干部转行。这一代导游固然有他们的不足,但堪称中国导游的楷模,为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良好形象的树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2000年之后,我国导游从业人员单从学历结构上看门槛就有所降低,全国具有本科以学历者仅占导游人员的19%(外语类的导游稍好,但大专仍然占52%,),也就是说大专学历占39.4%,中专、高中、中职占41.6%的比例,这根本满足不了我国旅游市场高速发展的需要。

2.导游年龄结构和等级结构的不合理,是影响导游队伍建设的重大因素。我国导游队伍呈现严重的年龄和等级结构断层,导游队伍呈过于年轻化的趋势。据统计,我国的初级导游的平均年龄为26岁,中级导游的为36岁,高级导游为45岁。而且等级结构极极其不合理,在中国22万导游中,具有中级以上资格的只有4%,特级导游全国仅有27人,96%的是初级导游,像广东、广西、云南等旅游发达省份,初级导游的比例更高,达98%。中国导游队伍面临青黄不接的态势,一方面是本身数量不足的中、高级导游的逐渐老化和流失,数量急剧减少,另一方面却难于从缺少经验的初级导游中补充,初级导游级别的提升也是困难重重,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提高。

(二)导游薪金制度不规范成为众多旅游问题产生的根源

我国的导游队伍建设的历史不长,而且一度中断(时期)。导游薪金问题一直是旅游界不曾正面对待过的敏感而现实的问题。旅游行政部门和企业对导游薪金制度的改革也是飞跃式的,从国营企业的大包大揽一下子到低底薪或无底薪阶段,这在旅游发达地区还能勉强接受,但欠发达地区的导游基本被沦为城市贫民。我国目前的国内导游人员的收入主要由基本底薪(200~800元/月之间),带团津贴(30~60元/天之间)和“回扣”(数量有多有少,多则几百上千,少到几十元不等)构成。劳保由旅行社购或导游自己买。且底薪仅限专职导游有,兼职导游是没有的。带团津贴也实行“多劳多得”制,拿“回扣”作为导游从游客购物从商家的提成就成了导游主要收入渠道。因为有这种薪金制度漏洞的存在,加上导游工作本来又是一项集脑体于一身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劳酬不符而引起的“宰客”、“吃回扣”之风预演愈烈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管理和在职培训手段单一,导游职业素质下降

国家字2002年颁发《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之后,各地相继建立起导游公司规范和管理社会导游,导游市场混乱和无序性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和改善。导游岗前培训也有所加强,且培训多采取旅游主管部门指导,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方式,这对导游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无疑是有好处的。但几个现象也不容忽视的:

1.无证导游仍然大量存在,尤其是景区,严重干扰了导游市场的规范与建设。

2.由于管理措施的不力,导游服务质量差而引起的投诉量有上升趋势,质量监督部门则多以罚款和扣质量保证金了之。

3.导游在职培训很少甚至无,导游综合素质下滑严重,有的知识老化厉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四)导游用工制度不健全,使导游缺乏企业归属感,从而缺乏职业再投入的动力

我国导游用工主体多是旅行社和旅游公司,就业劳动关系均为合同制。我国大多旅游地域的淡旺季明显,近年来行业恶性销价竞争激烈,组团利润空间少,旅行社和旅游公司为节约成本计,只会配备少量的专职导游。旺季时再聘用大批的兼职导游。企业的工作重心是外联,很少重视导游队伍的管理和建设,这样,大部分的导游的日常管理处于真空状态,缺乏可依托的单位,成了“游导”,这对导游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及服务质量的监控均是不利的。而这种闲散式的就业和不稳定的收入状态,使导游缺乏职业忠诚度,本身不再做更多的职业再投入,严重挫伤了导游从业积极性和职业竞争意识。

二、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要解决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要切实从提高人才素质,加强管理、改善导游从业环境等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扩大导游队伍,提高从业门槛,优化导游队伍结构,提高导游队伍整体素质

我国的导游队伍建设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入世以后,有了长足的进步,相较于欧美等旅游发达国家,13亿人口的中国拥有的导游绝对数量和平均比率均偏底,所以继续壮大导游队伍是十分必要的,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首选途径。但是,院校培养要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比例分配上要合理分配。尤其要加强政策法规、基本素质、语言技巧、基础知识、导游实务等理论考核时,更要注重导游职业道德、服务技巧、语言能力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加强行业考试管理,优化导游队伍结构,提高导游队伍整体素质

我国《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中第五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者,方可取得导游资格证。”

我国导游行业考试是每年一度的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这是对所有想入行导游业的人士综合素质的总检验,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笔试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导游基础、导游实务、政策法规、汉语言文学,面试(模拟现场导游考试)。”笔试经过多年来的检验,是相当全面而成功的。但面试体系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有待加强。我们一是要改变坐在室内的模拟考试法,应该要到现场实践中考试;二是拓宽面试选题的范围,不要仅限于某省某市的范畴,而应涵盖全国的名景点;三是要完善考官配置比例,不要仅限于高校的教师任考官,要从高等职业学院、旅行社、旅游公司、旅游行政部门和其他文化部门选拔考官,建议比例是4:3:2:1,只有这样才能选拔真正高素质的导游人才。

(三)完善导游队伍在语种上的分布

我国导游队伍在语种配置上也是极其不均匀的。相对而言,英文导游队伍较大,小语种欠缺得厉害,几个主要客源国语种,如日语导游,是堪堪足用,法、德、西、马来语等导游数量相对较少,韩语是最近几年才上的,大有供不应求之感。就湖南某景区的入境客人比例看:韩国客人占入境客人的96%,2%为日本客人,剩下的为欧美客人。而该景区现有的语种导游以英文为最多,日文次之,韩语导游占第三位,这种语种结构不均衡,使该景区旅游旺季供需不均,韩语导游忙的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我国导游职业生涯的轨迹大抵如此:资格导游——初级导游——转行,职业生命周期极短,很少有人晋身入中、高级导游行列,导游队伍建设始终停留在低等级的重复建设阶段。中、高级导游往往又是外企和高校猎头的对象,流失速度惊人。旅游行业要想留住人才,就得为导游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重视提高青年导游的专业素质,培养出一支坚实的导游后备队伍。同时要规划好导游的职业生涯,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将新进入的导游送入高校进修、或在淡季进行专项职业继续教育,采用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老导游带青年导游的途径,丰富导游的文化、历史、地理知识,提升整个导游的素质层面。

(四)建立合理的导游薪金制度,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建设优化导游队伍,防止人才的流失,关键要改革现行的导游薪金制度。

导游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从事导游的职业成本也是较大的,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广大劳动队伍的一员,所以,导游的辛勤付出应该得到认可,同时也应该获得必要的报酬,具体做法可以如下:

1.确立导游底薪制,以保障导游的基本生存权利。导游为游客之师、之友,在旅途之中能遇着一个优秀的导游,常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但只要一听说导游有得回扣,拿小费就难以容忍。可从没有人设身处地的想过:我们能容忍一个蹩脚的歌手仅凭一首不入流的歌曲演唱拿走成千上万的出场费,却不能给一个尽心尽职的导游最基本的酬劳呢?呼吁全社会来认可导游的劳动,旅行社也应将导游费单列,计入组团成本之中。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分析,以导游的等级为收取导游费的依据,提出如下全国参考价(一个团队9人计算):初级导游费为200~300元/天;中级为400~600元/人;高级为800~1000元/天;特级为1200~1500元/天,(不同旅游区可适当调节),还可根据导游的实际工作业绩实行奖励,以此激励导游为游客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要为导游办好各种劳动保险,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也是培养人才,爱护人才的一种表现,旅行社可试将导游的津贴、提成明朗化(仅限于企业内部),规定合理的比例,集责、权、利于一体,高薪养廉,从而留住人才并促成队伍的快速成长。

2.设立导游委托管理制,树立导游的企业归属感。我国导游员是我国劳动群体中的一员,导游工作是社会分工的一种,他们要有自己的管理分工体系。我国的现行的导游管理体制和是行政部门的集中指导下的企业或自由职业状态。这种松散式的管理是导致当前导游队伍建设出现弊端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科学而系统的导游管理模式十分必要。借鉴最前沿游管理体系,“第三方法人”导游管理模式是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的。所谓的“三方法人制度”即把旅游者作为第一方,即委托方,把服务的经营方(如旅行社)作为第二方,导游的法人机构(导游公司)作为第三方。使履行导游服务的行为成为一种法人行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法人——法人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之中,旅游者仍是旅游活动的委托方,旅行社则是服务的方,旅行社是通过与第三方法人组织——导游公司选择职员——导游去完成旅游服务。也就是说,在这种新的委托关系中,导游不再直接受雇于旅行社,而是通过第三方法人组成的公司对旅行社进行双向选择,从而使业务往来建立在法律关系之上。如此,导游的管理就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社会导游也得益于这种管理模式,有了自己的家——导游管理公司,树立起他们的企业归属感。

3.认可导游行业的职业资格是加强导游行业管理的另一重要内容。导游是集脑体为一身的高智能、高强度的工作。新中国建立以来,劳动人事部门从来就不曾认可导游从业职业资格——职称。这不能不说是历代导游的隐痛。虽然行业主管部门多次与劳动人事部门协调交涉,未得其果,不得(下转第54页)(上接第73页)已出台了等级制度。但却始终没能取得与劳动人事部门其他职称通转的权利,严重挫伤了导游从业的积极性,这也是导游人员不想过多进行职业再投入和中、高级导游流失的重大原因之一。笔者一朋友为中级导游,37岁时转行入高校教书,由于职称不能通转,一切从头开始,与刚毕业的学生一样为教育战线的初级员工——助理讲师,每谈及此事,郁闷不已。关注导游的职业资格待遇,应该成为社会的热点之一了。

4.明确导游工作集体的责、权、利,避免旅游责任事故导游一肩挑的现象。导游工作集体是由导游、领队和司机共同组成,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在旅游行进过程中,导游是核心,司机和领队为协助,但在很多实际工作过程中,司机反而成了领导者,导游成了附庸,而一旦出了事故或引起投诉,导游却负主要责任,司机却几乎不负什么责任。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呢?这是导游工作集体在责、权、利方面的不明确造成的,在实际的工作中,司机们想方设法挤进回扣行列,一旦达不到目的,就处处为难导游,引起的后果使不明真相的游客就归咎于导游。众所周知,旅行社给旅游车的车费里已经包含了司机的劳务费,解决这种司、导倒挂的现象是明确导游工作集体责权利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严格的措施,明确司机、导游的责、权、利,做到有章循,有据可依。(2)旅行社要与车船公司合作,加强对司机的管理,明确司机的职业权限。(3)旅行社尽量不雇用车主是个体自然人的旅游车,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行业副作用,从而影响整个旅游业的形象。

三、结语

总之,规范和建设导游队伍,使之呈良性发展态势,在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全社会真正关注这一职业群种,在物质和评价机制上给予保障,在劳动技能上对导游工作加以肯定和引导,充分调动他们的职业积极性,才能使得这些从事朝阳产业的职业群体具有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成为真正的“民间大使”和“祖国的镜子”。

【参考文献】

[1]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导游实务[M].北京旅游出版社,2001.

导游队伍范文篇2

【关键词】导游队伍现状;队伍建设;导游薪金制度

当今,导游是比较富吸引力的时尚职业。什么是导游?在英语中,即“guide”,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组织协调旅游活动、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奇、求乐”愿望的导游服务,一是指导游人员。本文的导游就是指在旅游的过程中起着眼睛式的作用的人物——导游人员。导游人员是导游服务工作的主体,是旅游团的核心,也就是说,导游的素质之高低、服务质量之好坏,主要取决于导游员,直接影响着一个旅游企业乃至全行业的形象。但也就在旅游前景一片叫好的形势下,导游队伍的建设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导游不择手段的吃回扣、提成,在游览过程中“游而不导”,稍不如意就给客人冷遇、难堪......因此,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

一、我国导游队伍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导游队伍迅猛扩张,至2004年底,我国职业导游(已取得导游证)有22万人。但这样一个较为庞大的职业群体,他们的工作既被人重视,又被人忽视,即人们既认识到外出旅游的过程导游所起的作用,同时又忽视了导游全方位的劳动付出,缺乏起码的人文关怀。又因我国当前导游队伍管理机制的不足,致使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下滑,诸如“宰客”,“服务质量差”等服务问题层出不穷,细加分析,我国导游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当前主要症结如下:

(一)导游队伍急剧扩张,人员素质下降,中、高层导游人才流失严重

新中国成立伊始,总理曾高度概括导游工作的性质为“五大员”,即:宣传员,调研员,服务员,安全员,翻译员。新时代的导游,作为祖国的一面镜子和旅游业的形象大使,10多年间,从业人数大幅度的增加。自1990年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实行以来到2004年止,全国拥有导游证的人员为22万,比1991年增加了近20万人,即扩大了9倍多,年递增约26%,临时或景点景区导游、讲解员增长的数量更多,导游已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职业之一。

然而,从业人数的剧增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导游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具体表现有:

1.导游准入门槛过低,致使导游员综合素养降低。旅游业内人士都公认,我国的第一代导游的整体素质是最高的。入行人员门槛相对较高,首先要求人人“三过硬”,即:政治过硬,业务过硬,外语(语言)过硬。其次要求有大学学历或机关干部转行。这一代导游固然有他们的不足,但堪称中国导游的楷模,为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良好形象的树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2000年之后,我国导游从业人员单从学历结构上看门槛就有所降低,全国具有本科以学历者仅占导游人员的19%(外语类的导游稍好,但大专仍然占52%,),也就是说大专学历占39.4%,中专、高中、中职占41.6%的比例,这根本满足不了我国旅游市场高速发展的需要。

2.导游年龄结构和等级结构的不合理,是影响导游队伍建设的重大因素。我国导游队伍呈现严重的年龄和等级结构断层,导游队伍呈过于年轻化的趋势。据统计,我国的初级导游的平均年龄为26岁,中级导游的为36岁,高级导游为45岁。而且等级结构极极其不合理,在中国22万导游中,具有中级以上资格的只有4%,特级导游全国仅有27人,96%的是初级导游,像广东、广西、云南等旅游发达省份,初级导游的比例更高,达98%。中国导游队伍面临青黄不接的态势,一方面是本身数量不足的中、高级导游的逐渐老化和流失,数量急剧减少,另一方面却难于从缺少经验的初级导游中补充,初级导游级别的提升也是困难重重,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提高。

(二)导游薪金制度不规范成为众多旅游问题产生的根源

我国的导游队伍建设的历史不长,而且一度中断(时期)。导游薪金问题一直是旅游界不曾正面对待过的敏感而现实的问题。旅游行政部门和企业对导游薪金制度的改革也是飞跃式的,从国营企业的大包大揽一下子到低底薪或无底薪阶段,这在旅游发达地区还能勉强接受,但欠发达地区的导游基本被沦为城市贫民。我国目前的国内导游人员的收入主要由基本底薪(200~800元/月之间),带团津贴(30~60元/天之间)和“回扣”(数量有多有少,多则几百上千,少到几十元不等)构成。劳保由旅行社购或导游自己买。且底薪仅限专职导游有,兼职导游是没有的。带团津贴也实行“多劳多得”制,拿“回扣”作为导游从游客购物从商家的提成就成了导游主要收入渠道。因为有这种薪金制度漏洞的存在,加上导游工作本来又是一项集脑体于一身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劳酬不符而引起的“宰客”、“吃回扣”之风预演愈烈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管理和在职培训手段单一,导游职业素质下降

国家字2002年颁发《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之后,各地相继建立起导游公司规范和管理社会导游,导游市场混乱和无序性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和改善。导游岗前培训也有所加强,且培训多采取旅游主管部门指导,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方式,这对导游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无疑是有好处的。但几个现象也不容忽视的:

1.无证导游仍然大量存在,尤其是景区,严重干扰了导游市场的规范与建设。

2.由于管理措施的不力,导游服务质量差而引起的投诉量有上升趋势,质量监督部门则多以罚款和扣质量保证金了之。

3.导游在职培训很少甚至无,导游综合素质下滑严重,有的知识老化厉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四)导游用工制度不健全,使导游缺乏企业归属感,从而缺乏职业再投入的动力

我国导游用工主体多是旅行社和旅游公司,就业劳动关系均为合同制。我国大多旅游地域的淡旺季明显,近年来行业恶性销价竞争激烈,组团利润空间少,旅行社和旅游公司为节约成本计,只会配备少量的专职导游。旺季时再聘用大批的兼职导游。企业的工作重心是外联,很少重视导游队伍的管理和建设,这样,大部分的导游的日常管理处于真空状态,缺乏可依托的单位,成了“游导”,这对导游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及服务质量的监控均是不利的。而这种闲散式的就业和不稳定的收入状态,使导游缺乏职业忠诚度,本身不再做更多的职业再投入,严重挫伤了导游从业积极性和职业竞争意识。

二、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要解决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要切实从提高人才素质,加强管理、改善导游从业环境等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扩大导游队伍,提高从业门槛,优化导游队伍结构,提高导游队伍整体素质

我国的导游队伍建设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入世以后,有了长足的进步,相较于欧美等旅游发达国家,13亿人口的中国拥有的导游绝对数量和平均比率均偏底,所以继续壮大导游队伍是十分必要的,本科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首选途径。但是,院校培养要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比例分配上要合理分配。尤其要加强政策法规、基本素质、语言技巧、基础知识、导游实务等理论考核时,更要注重导游职业道德、服务技巧、语言能力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加强行业考试管理,优化导游队伍结构,提高导游队伍整体素质

我国《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中第五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者,方可取得导游资格证。”

我国导游行业考试是每年一度的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这是对所有想入行导游业的人士综合素质的总检验,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笔试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导游基础、导游实务、政策法规、汉语言文学,面试(模拟现场导游考试)。”笔试经过多年来的检验,是相当全面而成功的。但面试体系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有待加强。我们一是要改变坐在室内的模拟考试法,应该要到现场实践中考试;二是拓宽面试选题的范围,不要仅限于某省某市的范畴,而应涵盖全国的名景点;三是要完善考官配置比例,不要仅限于高校的教师任考官,要从高等职业学院、旅行社、旅游公司、旅游行政部门和其他文化部门选拔考官,建议比例是4:3:2:1,只有这样才能选拔真正高素质的导游人才。

(三)完善导游队伍在语种上的分布

我国导游队伍在语种配置上也是极其不均匀的。相对而言,英文导游队伍较大,小语种欠缺得厉害,几个主要客源国语种,如日语导游,是堪堪足用,法、德、西、马来语等导游数量相对较少,韩语是最近几年才上的,大有供不应求之感。就湖南某景区的入境客人比例看:韩国客人占入境客人的96%,2%为日本客人,剩下的为欧美客人。而该景区现有的语种导游以英文为最多,日文次之,韩语导游占第三位,这种语种结构不均衡,使该景区旅游旺季供需不均,韩语导游忙的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我国导游职业生涯的轨迹大抵如此:资格导游——初级导游——转行,职业生命周期极短,很少有人晋身入中、高级导游行列,导游队伍建设始终停留在低等级的重复建设阶段。中、高级导游往往又是外企和高校猎头的对象,流失速度惊人。旅游行业要想留住人才,就得为导游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重视提高青年导游的专业素质,培养出一支坚实的导游后备队伍。同时要规划好导游的职业生涯,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将新进入的导游送入高校进修、或在淡季进行专项职业继续教育,采用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老导游带青年导游的途径,丰富导游的文化、历史、地理知识,提升整个导游的素质层面。

(四)建立合理的导游薪金制度,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建设优化导游队伍,防止人才的流失,关键要改革现行的导游薪金制度。

导游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从事导游的职业成本也是较大的,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广大劳动队伍的一员,所以,导游的辛勤付出应该得到认可,同时也应该获得必要的报酬,具体做法可以如下:

1.确立导游底薪制,以保障导游的基本生存权利。导游为游客之师、之友,在旅途之中能遇着一个优秀的导游,常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但只要一听说导游有得回扣,拿小费就难以容忍。可从没有人设身处地的想过:我们能容忍一个蹩脚的歌手仅凭一首不入流的歌曲演唱拿走成千上万的出场费,却不能给一个尽心尽职的导游最基本的酬劳呢?呼吁全社会来认可导游的劳动,旅行社也应将导游费单列,计入组团成本之中。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分析,以导游的等级为收取导游费的依据,提出如下全国参考价(一个团队9人计算):初级导游费为200~300元/天;中级为400~600元/人;高级为800~1000元/天;特级为1200~1500元/天,(不同旅游区可适当调节),还可根据导游的实际工作业绩实行奖励,以此激励导游为游客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要为导游办好各种劳动保险,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也是培养人才,爱护人才的一种表现,旅行社可试将导游的津贴、提成明朗化(仅限于企业内部),规定合理的比例,集责、权、利于一体,高薪养廉,从而留住人才并促成队伍的快速成长。

2.设立导游委托管理制,树立导游的企业归属感。我国导游员是我国劳动群体中的一员,导游工作是社会分工的一种,他们要有自己的管理分工体系。我国的现行的导游管理体制和是行政部门的集中指导下的企业或自由职业状态。这种松散式的管理是导致当前导游队伍建设出现弊端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科学而系统的导游管理模式十分必要。借鉴最前沿游管理体系,“第三方法人”导游管理模式是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的。所谓的“三方法人制度”即把旅游者作为第一方,即委托方,把服务的经营方(如旅行社)作为第二方,导游的法人机构(导游公司)作为第三方。使履行导游服务的行为成为一种法人行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法人——法人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之中,旅游者仍是旅游活动的委托方,旅行社则是服务的方,旅行社是通过与第三方法人组织——导游公司选择职员——导游去完成旅游服务。也就是说,在这种新的委托关系中,导游不再直接受雇于旅行社,而是通过第三方法人组成的公司对旅行社进行双向选择,从而使业务往来建立在法律关系之上。如此,导游的管理就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社会导游也得益于这种管理模式,有了自己的家——导游管理公司,树立起他们的企业归属感。

3.认可导游行业的职业资格是加强导游行业管理的另一重要内容。导游是集脑体为一身的高智能、高强度的工作。新中国建立以来,劳动人事部门从来就不曾认可导游从业职业资格——职称。这不能不说是历代导游的隐痛。虽然行业主管部门多次与劳动人事部门协调交涉,未得其果,不得(下转第54页)(上接第73页)已出台了等级制度。但却始终没能取得与劳动人事部门其他职称通转的权利,严重挫伤了导游从业的积极性,这也是导游人员不想过多进行职业再投入和中、高级导游流失的重大原因之一。笔者一朋友为中级导游,37岁时转行入高校教书,由于职称不能通转,一切从头开始,与刚毕业的学生一样为教育战线的初级员工——助理讲师,每谈及此事,郁闷不已。关注导游的职业资格待遇,应该成为社会的热点之一了。

4.明确导游工作集体的责、权、利,避免旅游责任事故导游一肩挑的现象。导游工作集体是由导游、领队和司机共同组成,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在旅游行进过程中,导游是核心,司机和领队为协助,但在很多实际工作过程中,司机反而成了领导者,导游成了附庸,而一旦出了事故或引起投诉,导游却负主要责任,司机却几乎不负什么责任。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呢?这是导游工作集体在责、权、利方面的不明确造成的,在实际的工作中,司机们想方设法挤进回扣行列,一旦达不到目的,就处处为难导游,引起的后果使不明真相的游客就归咎于导游。众所周知,旅行社给旅游车的车费里已经包含了司机的劳务费,解决这种司、导倒挂的现象是明确导游工作集体责权利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严格的措施,明确司机、导游的责、权、利,做到有章循,有据可依。(2)旅行社要与车船公司合作,加强对司机的管理,明确司机的职业权限。(3)旅行社尽量不雇用车主是个体自然人的旅游车,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行业副作用,从而影响整个旅游业的形象。

三、结语

总之,规范和建设导游队伍,使之呈良性发展态势,在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全社会真正关注这一职业群种,在物质和评价机制上给予保障,在劳动技能上对导游工作加以肯定和引导,充分调动他们的职业积极性,才能使得这些从事朝阳产业的职业群体具有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成为真正的“民间大使”和“祖国的镜子”。

【参考文献】

[1]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导游实务[M].北京旅游出版社,2001.

导游队伍范文篇3

关键词:导游队伍现状对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旅游业全面繁荣,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确立了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国旅游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也将更趋激烈。旅游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旅游人才的竞争。而导游被称为“旅游业的灵魂”,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整体形象。[1]因此,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导游队伍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1.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1.1导游队伍急剧扩张,导游已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职业之一随着我国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导游队伍规模快速扩大,“十五”时期我国拥有导游资格证人数由2004年底的14.8万人,增长到2005年底的37.3万人,年均增长20.3%。至2006年9月全国拥有导游资格证人数达47.27万人。[2]其中执业导游32.05万人,比1991年增加了近30万人,即扩大了近15倍之多,年递增约26%,临时或景点景区导游、讲解员增长的数量更多,导游已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职业之一。总体来说,我国导游人员文化程度、知识水平、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年轻化、社会化、多样化趋势明显,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推动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1.2导游人员的学历阅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导游队伍呈现年轻化、平均学历偏低的状况。有数据显示,到2006年9月,我国执业导游人数达32.05万人,其中80%的导游为30岁以下、只有大专以下学历,(外语类的导游稍好,但大专学历的占了约50%,)初级导游占到整体导游队伍的97%,高级导游和专家型导游严重缺乏。[2]导游人员的学历阅历偏低,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要求不相适应。

1.3外语导游不足、语种结构不合理

虽然导游队伍急剧扩张,但我国的外语导游比重下降,2002年我国外语导游占导游总量的16.7%,2005年下降到10%。[2]其中小语种导游尤其不足,一是越南语、泰语、蒙古语等周边市场语种导游少,二是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新兴市场和潜力市场语种导游少。目前我国外语导游不足、语种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兴客源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1.4管理体制滞后,不适应导游队伍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现阶段我国导游管理体制和机制明显与导游队伍发展状况不相适应。一方面,我国兼职导游比例越来越高。据统计,目前兼职导游已超过60%,导游日益成为自主择业、分散执业的群体。[3]与之相适应的兼职导游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服务跟不上,致使部分导游人员的服务水准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导游人员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特别是劳动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部分导游人员甚至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固定薪酬、没有劳动保险,致使导游队伍职业稳定性下降,并导致部分导游人员在带团过程中降低服务水平或减少服务提供、强制顾客购物等“非常”手段,以获取收入。这种情况已经影响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发展。

2.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2.1加强对资格考试和岗前培训制度的完善

导游资格考试是影响导游队伍素质的重要因素,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导游资格考试,加强考试内容与导游从业能力的结合。一方面要通过提高门槛,提高导游人员的学历。国家可以在政策上给予规范,将《导游人员管理人员条例》中报考条件由高中、中专提升至大专以上学历。在职的导游人员会时刻有危机意识,主动去提高自已的学历。[4]另一方面,旅行社和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依托机构要加强对导游的岗前培训,提高岗位服务的实际技能,进一步提高导游队伍素质。对初次办理导游资格证的执业者,旅游行业协会、旅行社和导游服务中心,可组织专业人士和优秀导游,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并且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执业。

2.2加强和改善导游培养和在岗培训

导游人才绝大多数来源于旅游院校,对于旅游院校而言,应创新教学方法。许多旅游院校“一枝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授课方式,在当今导游业发展十分迅猛的情况下,显然没能与时俱进。导游专业教学应该建立实践理论实践循环教学的模式,学生在理论学习一段时间以后,进行实践环节,接着又是理论[4]。

旅行社和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依托机构是组织保障导游在岗培训的主体,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把在岗培训贯穿于日常业务和管理中;城市和基层旅游部门要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抓好对各语种导游、景区点导游、文博科教场馆讲解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导游技能和专业知识,努力形成导游队伍开放型的发展结构;国家和省级旅游部门重点要抓好在岗培训的制度建设和检查督导工作,继续坚持把导游在岗培训纳入导游年审之中。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要求,充分利用好导游人员每年56小时培训时间,拓宽思路、更新观念、改革内容、改进手段,大力抓好导游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提高。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尝试课堂培训以外的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现场观摩、典型示范等在岗培训的新形式、新方法,不断提高在岗培训的实际效果。

2.3加强导游队伍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突出强调中级导游的基础和骨干地位,加快改革导游职业等级考核方式,大力促进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服务技能的导游进入中级行列,尽快壮大中级导游队伍。加强对特种旅游、专项旅游所需的专业技能导游人才的吸纳和培养,研究建立适合不同执业特点的导游职级晋升制度。重视复合型导游、小语种导游、社会高级兼职导游等不同门类导游人才的培养。利用大专院校外语人才的优势,积极探寻校企结合、举办专业语种班、定向培养小语种导游人才;积极吸纳社会专门人才进入导游队伍。对于园林、风景、文物、宗教等旅游景点和红色旅游景区的专业讲解人员,可直接授予荣誉性的导游职级。积极探索分类分级相结合、资格考试与社会吸纳相结合、合理流动与相对固定相结合的导游队伍管理体系。2.4建立导游从业的激励保障机制

2.4.1建立公平透明的导游薪酬制度

积极推进旅行社和导游利益分配机制的改革,加快《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修改,建立以基本工资和导游服务费为主体,带团补贴为补充的导游人员薪酬制度,使导游收入“有法可依”。

2.4.2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执业激励机制

建立反映和体现导游人员业务技能、职业贡献、从业年限等综合因素的职业晋升机制;建立符合旅游经济规律和旅游发展实际的导游从业评价体系;按照导游职级与经济收入挂钩的原则,建立导游职级、服务质量与报酬相一致的激励机制;逐步量化对导游职业技能、专业素质、从业贡献的考核指标,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导游职级晋升机制。营造良好培育优秀导游人才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导游人才的培养和导游队伍的建设,树立和凸显优秀导游形象。

2.4.3建立导游执业的基本保障制度

旅行社、社会导游服务管理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导游人员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办理必要的社会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其基本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努力改善导游的执业环境和工作条件。具体来说,旅行社与专职导游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后,应按月给予不低于当地劳动部门公布的最低月工资标准的保底工资,并由旅行社办理养老、失业、医疗、意外伤害等“三金一保”;对于兼职导游,聘用旅行社在支付给兼职导游员的劳动报酬中,除每天不得低于所在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外,还必须按比例支付给兼职导游员交纳“三金一保”的费用;不管是专职导游还是兼职导游,都必须实行“一团一保”制(导游每接一个团,组团社必须为带团导游上一份意外伤害保险),切实维护和保障导游人员的人身安全。

2.5完善导游从业的管理服务体系

2.5.1突出加强导游执业的规制建设

围绕导游队伍建设的目标,针对导游市场和导游服务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服务标准、行业协会规章、同业者守则、导游自律公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在内的规范体系。国家和省级旅游部门重点推动导游执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快修订实施《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制定有关导游的地方立法和地方性技术标准;城市和基层旅游部门、行业自律组织、旅游企业也要积极探索有关规制的建设。

2.5.2健全和完善导游管理服务体系

国家、省、城市三级旅游主管部门在现有体制框架内,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研究建立分工合理、各有侧重、有效衔接、监管到位的导游管理服务体系。要根据导游不断社会化的特点,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导游的管理水平,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导游自律的管理格局。有条件的地方要审慎而积极地探索建立导游协会、导游之家等行业自治性机构,促进导游队伍的自我规范管理和行业自律。加强对导游服务中心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对导游服务中心的监管,提高导游社会化管理的程度和水平。

2.5.3探索和改进导游管理服务手段

按照新时期导游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完善导游IC卡管理系统,强化导游年审的工作力度。建立导游执业、信用档案的信息化平台,借助社会监督,规范导游服务。积极推进导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建立,不断完善和强化实施《导游服务规范》。努力营造导游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星级导游、优秀导游、诚信导游等评选活动,引导和展示导游队伍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加强对导游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宣传,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舆论的监督,形成理解导游、爱护导游、激励导游、监督导游的社会氛围,全面开创导游队伍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杜炜张建梅.导游业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2]中国旅游年鉴编委会.中国旅游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2006

[3]王运.论我国导游队伍的现状及培训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3

导游队伍范文篇4

关键词:导游队伍现状对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旅游业全面繁荣,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确立了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国旅游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也将更趋激烈。旅游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旅游人才的竞争。而导游被称为“旅游业的灵魂”,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整体形象。[1]因此,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导游队伍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1.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1.1导游队伍急剧扩张,导游已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职业之一随着我国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导游队伍规模快速扩大,“十五”时期我国拥有导游资格证人数由2004年底的14.8万人,增长到2005年底的37.3万人,年均增长20.3%。至2006年9月全国拥有导游资格证人数达47.27万人。[2]其中执业导游32.05万人,比1991年增加了近30万人,即扩大了近15倍之多,年递增约26%,临时或景点景区导游、讲解员增长的数量更多,导游已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职业之一。总体来说,我国导游人员文化程度、知识水平、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年轻化、社会化、多样化趋势明显,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推动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1.2导游人员的学历阅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导游队伍呈现年轻化、平均学历偏低的状况。有数据显示,到2006年9月,我国执业导游人数达32.05万人,其中80%的导游为30岁以下、只有大专以下学历,(外语类的导游稍好,但大专学历的占了约50%,)初级导游占到整体导游队伍的97%,高级导游和专家型导游严重缺乏。[2]导游人员的学历阅历偏低,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要求不相适应。

1.3外语导游不足、语种结构不合理

虽然导游队伍急剧扩张,但我国的外语导游比重下降,2002年我国外语导游占导游总量的16.7%,2005年下降到10%。[2]其中小语种导游尤其不足,一是越南语、泰语、蒙古语等周边市场语种导游少,二是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新兴市场和潜力市场语种导游少。目前我国外语导游不足、语种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兴客源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1.4管理体制滞后,不适应导游队伍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现阶段我国导游管理体制和机制明显与导游队伍发展状况不相适应。一方面,我国兼职导游比例越来越高。据统计,目前兼职导游已超过60%,导游日益成为自主择业、分散执业的群体。[3]与之相适应的兼职导游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服务跟不上,致使部分导游人员的服务水准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导游人员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特别是劳动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部分导游人员甚至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固定薪酬、没有劳动保险,致使导游队伍职业稳定性下降,并导致部分导游人员在带团过程中降低服务水平或减少服务提供、强制顾客购物等“非常”手段,以获取收入。这种情况已经影响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发展。

2.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2.1加强对资格考试和岗前培训制度的完善

导游资格考试是影响导游队伍素质的重要因素,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导游资格考试,加强考试内容与导游从业能力的结合。一方面要通过提高门槛,提高导游人员的学历。国家可以在政策上给予规范,将《导游人员管理人员条例》中报考条件由高中、中专提升至大专以上学历。在职的导游人员会时刻有危机意识,主动去提高自已的学历。[4]另一方面,旅行社和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依托机构要加强对导游的岗前培训,提高岗位服务的实际技能,进一步提高导游队伍素质。对初次办理导游资格证的执业者,旅游行业协会、旅行社和导游服务中心,可组织专业人士和优秀导游,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并且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执业。

2.2加强和改善导游培养和在岗培训

导游人才绝大多数来源于旅游院校,对于旅游院校而言,应创新教学方法。许多旅游院校“一枝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授课方式,在当今导游业发展十分迅猛的情况下,显然没能与时俱进。导游专业教学应该建立实践理论实践循环教学的模式,学生在理论学习一段时间以后,进行实践环节,接着又是理论[4]。

旅行社和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依托机构是组织保障导游在岗培训的主体,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把在岗培训贯穿于日常业务和管理中;城市和基层旅游部门要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抓好对各语种导游、景区点导游、文博科教场馆讲解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导游技能和专业知识,努力形成导游队伍开放型的发展结构;国家和省级旅游部门重点要抓好在岗培训的制度建设和检查督导工作,继续坚持把导游在岗培训纳入导游年审之中。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要求,充分利用好导游人员每年56小时培训时间,拓宽思路、更新观念、改革内容、改进手段,大力抓好导游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提高。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尝试课堂培训以外的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现场观摩、典型示范等在岗培训的新形式、新方法,不断提高在岗培训的实际效果。

2.3加强导游队伍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突出强调中级导游的基础和骨干地位,加快改革导游职业等级考核方式,大力促进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服务技能的导游进入中级行列,尽快壮大中级导游队伍。加强对特种旅游、专项旅游所需的专业技能导游人才的吸纳和培养,研究建立适合不同执业特点的导游职级晋升制度。重视复合型导游、小语种导游、社会高级兼职导游等不同门类导游人才的培养。利用大专院校外语人才的优势,积极探寻校企结合、举办专业语种班、定向培养小语种导游人才;积极吸纳社会专门人才进入导游队伍。对于园林、风景、文物、宗教等旅游景点和红色旅游景区的专业讲解人员,可直接授予荣誉性的导游职级。积极探索分类分级相结合、资格考试与社会吸纳相结合、合理流动与相对固定相结合的导游队伍管理体系。[

2.4建立导游从业的激励保障机制

2.4.1建立公平透明的导游薪酬制度

积极推进旅行社和导游利益分配机制的改革,加快《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修改,建立以基本工资和导游服务费为主体,带团补贴为补充的导游人员薪酬制度,使导游收入“有法可依”。

2.4.2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执业激励机制

建立反映和体现导游人员业务技能、职业贡献、从业年限等综合因素的职业晋升机制;建立符合旅游经济规律和旅游发展实际的导游从业评价体系;按照导游职级与经济收入挂钩的原则,建立导游职级、服务质量与报酬相一致的激励机制;逐步量化对导游职业技能、专业素质、从业贡献的考核指标,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导游职级晋升机制。营造良好培育优秀导游人才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导游人才的培养和导游队伍的建设,树立和凸显优秀导游形象。

2.4.3建立导游执业的基本保障制度

旅行社、社会导游服务管理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导游人员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办理必要的社会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其基本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努力改善导游的执业环境和工作条件。具体来说,旅行社与专职导游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后,应按月给予不低于当地劳动部门公布的最低月工资标准的保底工资,并由旅行社办理养老、失业、医疗、意外伤害等“三金一保”;对于兼职导游,聘用旅行社在支付给兼职导游员的劳动报酬中,除每天不得低于所在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外,还必须按比例支付给兼职导游员交纳“三金一保”的费用;不管是专职导游还是兼职导游,都必须实行“一团一保”制(导游每接一个团,组团社必须为带团导游上一份意外伤害保险),切实维护和保障导游人员的人身安全。

2.5完善导游从业的管理服务体系

2.5.1突出加强导游执业的规制建设

围绕导游队伍建设的目标,针对导游市场和导游服务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服务标准、行业协会规章、同业者守则、导游自律公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在内的规范体系。国家和省级旅游部门重点推动导游执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快修订实施《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制定有关导游的地方立法和地方性技术标准;城市和基层旅游部门、行业自律组织、旅游企业也要积极探索有关规制的建设。

2.5.2健全和完善导游管理服务体系

国家、省、城市三级旅游主管部门在现有体制框架内,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研究建立分工合理、各有侧重、有效衔接、监管到位的导游管理服务体系。要根据导游不断社会化的特点,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导游的管理水平,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导游自律的管理格局。有条件的地方要审慎而积极地探索建立导游协会、导游之家等行业自治性机构,促进导游队伍的自我规范管理和行业自律。加强对导游服务中心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对导游服务中心的监管,提高导游社会化管理的程度和水平。

2.5.3探索和改进导游管理服务手段

按照新时期导游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完善导游IC卡管理系统,强化导游年审的工作力度。建立导游执业、信用档案的信息化平台,借助社会监督,规范导游服务。积极推进导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建立,不断完善和强化实施《导游服务规范》。努力营造导游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星级导游、优秀导游、诚信导游等评选活动,引导和展示导游队伍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加强对导游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宣传,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舆论的监督,形成理解导游、爱护导游、激励导游、监督导游的社会氛围,全面开创导游队伍建设新局面。[论/文/网LunWenNet/Com]

参考文献:

[1]杜炜张建梅.导游业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2]中国旅游年鉴编委会.中国旅游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2006

[3]王运.论我国导游队伍的现状及培训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3

导游队伍范文篇5

导游员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是旅游业的重要生产力。随着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游队伍逐步壮大,已办理IC卡的专职和兼职导游总数已达14300余人,其中旅行社聘用3800余人,在导服司登记注册10500余人。目前,在导游管理工作中存在:部份导游服务机构管理不到位,重收费,轻管理,疏培训,责权利不统一;导游人员劳动保障机制不健全,导游队伍职业稳定性下降;部分导游人员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淡薄,个别导游缺乏职业道德,业务不精,随意改变团队计划、降低服务质量、损害游客合法权益等问题,影响了我市导游队伍的健康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导游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规范我市旅游市场的经营秩序,加强和完善对导游队伍的管理,建设培养一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规范、形象文明的导游队伍,维护导游人员的合法权益,现就导游队伍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导游队伍规范化管理和服务

(一)加强导游人员登记注册管理

旅行社负责本社聘用导游管理,导游服务公司负责旅行社聘用导游以外的导游人员管理。获得导游资格证,并在一家旅行社或导游服务公司注册的,持劳动合同或导游服务公司登记证明材料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导游证。对于没有进入旅行社或导游公司的导游人员,任何旅行社不得聘用。

(二)严格导游档案管理

各旅行社和导游服务公司要按规定,建立聘用或登记注册导游人员档案,负责将导游人员从事导游业务情况、奖惩、调动、趟次服务质量评价、游客反映情况及被投诉材料归入个人档案,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具有公信力的导游人员诚信档案,并将电子文档按月报市旅游局。市旅游局将定期向社会公布导游服务质量情况。

(三)加强导游人员培训

各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是组织导游在岗培训的主体,要切实负起对专(兼)职导游、借聘导游的教育培训。要制定年度导游培训计划,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导游人员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认真组织开展旅游政策法规、业务技能、危机处理、旅游安全等培训。把在岗培训贯穿于日常业务和管理中。每个月应组织安排不少于一天的学习教育,并注意做好随团的跟踪教育引导工作,教育培训资料必须建档保存和备查。

(四)认真做好导游人员证卡及相关手续办理

各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要积极为导游人员办理导游证(IC卡)的申办、遗失补办、损坏换发,以及跨省或城市调动、单位调动变更、导游等级调整等手续事项。

(五)建立健全导游管理制度

各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负责建立完善导游人员服务质量考核监督办法、奖惩制度、执业信誉档案制度和除名公告等管理制度,加强导游人员制度化管理。

二、健全导游人员劳动保障及用工机制

(一)各旅行社必须按《劳动法》规定,与其聘用的专职导游人员签定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工资报酬和社会保险等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聘用导游人员建立社会保险帐户,为其缴纳养老、失业、医疗、意外伤害“三金一保”,对执业带团导游人员发给带团补贴等导游服务费,建立以基本工资和导游服务费为主体的旅行社专职导游薪酬制度。

旅行社导游人员从事导游活动,必须受旅行社委派,其个人不得擅自承揽或以其他方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各旅行社不能私自委派非本社导游对外承揽导游业务。旅行社之间互相借用导游带团,双方须签订借用协议,明确借用期限、团队编号、行程线路以及导游报酬等内容。旅行社聘用导游服务公司的导游人员,有劳动关系的应与其签订劳务协议,无劳动关系的,应与其签订趟次劳动合同。不管是专职导游还是兼职导游,旅行社都必须实行“一团一保”制,即组团社必须为每个团队的带团导游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切实维护和保障导游人员的利益和人身安全。

(二)①旅行社聘用导游服务公司导游人员,应以传真或协议书的形式向导服司预约。②旅行社支付聘用导游员的劳动报酬,每天不得低于*市最低工资水标准水平,还必须按比例支付给兼职导游员交纳“三金一保”的费用;旅行社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导游人员“保证金”、“人头费”等费用。

(三)导游服务公司要与注册导游人员签定登记注册协议。积极向旅行社推荐导游人员。注册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必须经导游服务公司的同意和委派,不得私自承揽导游业务。

(四)导游服务公司要及时了解掌握旅行社与导游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聘用时间、待遇标准、意外保险、双方责任、违约处罚等内容,及时向市旅游局报告存在的问题。

三、严格年审考核机制,强化导游规范管理

按照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年审采取考试与记学分的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根据年审培训、业务开展、接受行政处罚、游客反映情况等给予通过年审、暂缓通过年审或不予通过年审。凡当年年审培训结束累计仍未达到规定学时的,一律不予或暂缓通过当年年审。对考试不合格和扣分累计达10分以上的导游视为年审不合格,暂缓通过年审或吊销导游证。暂缓通过年审的,通过培训和整改后,方可重新上岗。

每年年审时,导游人员应当提供与旅行社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缴纳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三金一保”金凭证及法定代表人授权书等相关资料,由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查验,对于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年审不予通过。

凡未通过当年年审的导游员名单一律在*旅游门户网上公布,各旅行社不得聘用未通过当年年审的导游员。凡一年内聘用的导游员违规累计达3人次(含三次)以上的旅行社(以*旅游执法大队实际查处为准),将在*旅游门户网等相关媒体上公布该旅行社名称,并在旅游局行业质量处登记备案,作为旅行社年检的考核和奖惩依据。

导游对游客有误导、欺诈、诱骗、擅自改变旅游线路和行程安排行为的或者造成客人重大投诉和其他不良影响的,旅行社应当严格查处,并报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旅行社查处不力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视情况做出不予通过年检的决定。

对持未年审导游证、使用过期导游证从事导游业务的,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进行处理。

四、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导游人员从业热情

各旅行社、导游公司要根据导游职级与收入挂钩,导游星级与收入挂钩,导游业绩与收入挂钩的原则,建立导游职级、星级、业绩与报酬一致的激励机制,合理拉开初级、中级、高级和特级导游以及普通话导游和外语导游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形成重业绩、重贡献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和工资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形成催人奋进的导游激励机制。

五、强化监督机制,提升导游队伍素质

(一)加强执法监管。

1.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市旅游局将采取不定期的明查暗访等方式,不断加强行政监管力度,依法处置导游违规违纪行为。凡导游人员违反规定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的,除了对导游人员依法处理之外,违规导游所在的旅行社或导游服务公司主要领导要带违规导游一起到市旅游质量监督所领证,接受培训教育。

2.自2009年起,将对旅行社和导游服务公司的导游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情况将作为旅行社年检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合格者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对未按要求执行的单位,导游员可向市旅游局进行举报或者投诉。

3.旅行社或导游服务公司,不按规定与导游人员签订劳动协议或注册登记协议,不按规定监督办理带团导游旅游意外保险等,市旅游局将不予办理导游证,对该旅行社暂缓通过年审,将不推荐导游人员到该导游服务公司注册登记。

(二)素质提升。市旅游局将认真组织开展以下活动,促进导游素质提升。

1.积极组织导游参加各种比赛。对在部级、省级和本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导游竞赛或全局性的活动中获得名次的或被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选派参加某一项重大活动表现较好,为*旅游形象展示导游风采的,除了在媒体上宣传表彰以外,免下年度导游年审。

2.组织年度优秀诚信导游员评选活动。按照道德、诚信、业务、知识、才艺、进取等5个方面的要求,组织开展年度优秀诚信导游员评选活动,获得年度优秀诚信导游员荣誉的,免当年导游年审。

3.组织年度全市导游技能大赛。组织举办全市导游技能大赛,评选“蓉城之星”导游员,对获奖导游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对所在的旅行社和导游服务公司予以表彰。

4.展示*导游风采。组织“优秀诚信导游员”、“蓉城之星”导游员,参加我市举办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以良好的礼仪服务展示*导游的靓丽风采,增强导游队伍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导游员“优质服务,好学向上”的竞争意识,促进导游人员朝着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三)行业自律。各旅行社和市导游公司要充分发挥其人才、网络、体制等方面的优势,从完善内部机制和维护全市旅游秩序角度出发,加强对所属导游人员服务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实现导游队伍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使行业自律落到实处。同时,针对导游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充分运用现代通信手段,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向导游人员宣传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对容易引起游客投诉的热点问题及时向导游人员信息提示,促使导游人员自我约束,减少游客投诉。对导游人员出现的服务质量问题和违规行为要进行严格处罚,并报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作为年审考核的依据。

导游队伍范文篇6

关键词:导游队伍现状对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旅游业全面繁荣,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确立了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国旅游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也将更趋激烈。旅游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旅游人才的竞争。而导游被称为“旅游业的灵魂”,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整体形象。[1]因此,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导游队伍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1.我国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1.1导游队伍急剧扩张,导游已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职业之一随着我国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导游队伍规模快速扩大,“十五”时期我国拥有导游资格证人数由2004年底的14.8万人,增长到2005年底的37.3万人,年均增长20.3%。至2006年9月全国拥有导游资格证人数达47.27万人。[2]其中执业导游32.05万人,比1991年增加了近30万人,即扩大了近15倍之多,年递增约26%,临时或景点景区导游、讲解员增长的数量更多,导游已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职业之一。总体来说,我国导游人员文化程度、知识水平、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年轻化、社会化、多样化趋势明显,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推动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1.2导游人员的学历阅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导游队伍呈现年轻化、平均学历偏低的状况。有数据显示,到2006年9月,我国执业导游人数达32.05万人,其中80%的导游为30岁以下、只有大专以下学历,(外语类的导游稍好,但大专学历的占了约50%,)初级导游占到整体导游队伍的97%,高级导游和专家型导游严重缺乏。[2]导游人员的学历阅历偏低,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要求不相适应。

1.3外语导游不足、语种结构不合理

虽然导游队伍急剧扩张,但我国的外语导游比重下降,2002年我国外语导游占导游总量的16.7%,2005年下降到10%。[2]其中小语种导游尤其不足,一是越南语、泰语、蒙古语等周边市场语种导游少,二是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新兴市场和潜力市场语种导游少。目前我国外语导游不足、语种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兴客源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1.4管理体制滞后,不适应导游队伍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现阶段我国导游管理体制和机制明显与导游队伍发展状况不相适应。一方面,我国兼职导游比例越来越高。据统计,目前兼职导游已超过60%,导游日益成为自主择业、分散执业的群体。[3]与之相适应的兼职导游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服务跟不上,致使部分导游人员的服务水准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导游人员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特别是劳动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部分导游人员甚至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固定薪酬、没有劳动保险,致使导游队伍职业稳定性下降,并导致部分导游人员在带团过程中降低服务水平或减少服务提供、强制顾客购物等“非常”手段,以获取收入。这种情况已经影响我国导游队伍的整体发展。

2.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2.1加强对资格考试和岗前培训制度的完善

导游资格考试是影响导游队伍素质的重要因素,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导游资格考试,加强考试内容与导游从业能力的结合。一方面要通过提高门槛,提高导游人员的学历。国家可以在政策上给予规范,将《导游人员管理人员条例》中报考条件由高中、中专提升至大专以上学历。在职的导游人员会时刻有危机意识,主动去提高自已的学历。[4]另一方面,旅行社和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依托机构要加强对导游的岗前培训,提高岗位服务的实际技能,进一步提高导游队伍素质。对初次办理导游资格证的执业者,旅游行业协会、旅行社和导游服务中心,可组织专业人士和优秀导游,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并且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执业。

2.2加强和改善导游培养和在岗培训

导游人才绝大多数来源于旅游院校,对于旅游院校而言,应创新教学方法。许多旅游院校“一枝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授课方式,在当今导游业发展十分迅猛的情况下,显然没能与时俱进。导游专业教学应该建立实践理论实践循环教学的模式,学生在理论学习一段时间以后,进行实践环节,接着又是理论[4]。

旅行社和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依托机构是组织保障导游在岗培训的主体,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把在岗培训贯穿于日常业务和管理中;城市和基层旅游部门要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抓好对各语种导游、景区点导游、文博科教场馆讲解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导游技能和专业知识,努力形成导游队伍开放型的发展结构;国家和省级旅游部门重点要抓好在岗培训的制度建设和检查督导工作,继续坚持把导游在岗培训纳入导游年审之中。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要求,充分利用好导游人员每年56小时培训时间,拓宽思路、更新观念、改革内容、改进手段,大力抓好导游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提高。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尝试课堂培训以外的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现场观摩、典型示范等在岗培训的新形式、新方法,不断提高在岗培训的实际效果。

2.3加强导游队伍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突出强调中级导游的基础和骨干地位,加快改革导游职业等级考核方式,大力促进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服务技能的导游进入中级行列,尽快壮大中级导游队伍。加强对特种旅游、专项旅游所需的专业技能导游人才的吸纳和培养,研究建立适合不同执业特点的导游职级晋升制度。重视复合型导游、小语种导游、社会高级兼职导游等不同门类导游人才的培养。利用大专院校外语人才的优势,积极探寻校企结合、举办专业语种班、定向培养小语种导游人才;积极吸纳社会专门人才进入导游队伍。对于园林、风景、文物、宗教等旅游景点和红色旅游景区的专业讲解人员,可直接授予荣誉性的导游职级。积极探索分类分级相结合、资格考试与社会吸纳相结合、合理流动与相对固定相结合的导游队伍管理体系。

2.4建立导游从业的激励保障机制

2.4.1建立公平透明的导游薪酬制度

积极推进旅行社和导游利益分配机制的改革,加快《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修改,建立以基本工资和导游服务费为主体,带团补贴为补充的导游人员薪酬制度,使导游收入“有法可依”。

2.4.2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执业激励机制

建立反映和体现导游人员业务技能、职业贡献、从业年限等综合因素的职业晋升机制;建立符合旅游经济规律和旅游发展实际的导游从业评价体系;按照导游职级与经济收入挂钩的原则,建立导游职级、服务质量与报酬相一致的激励机制;逐步量化对导游职业技能、专业素质、从业贡献的考核指标,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导游职级晋升机制。营造良好培育优秀导游人才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导游人才的培养和导游队伍的建设,树立和凸显优秀导游形象。

2.4.3建立导游执业的基本保障制度

旅行社、社会导游服务管理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导游人员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办理必要的社会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其基本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努力改善导游的执业环境和工作条件。具体来说,旅行社与专职导游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后,应按月给予不低于当地劳动部门公布的最低月工资标准的保底工资,并由旅行社办理养老、失业、医疗、意外伤害等“三金一保”;对于兼职导游,聘用旅行社在支付给兼职导游员的劳动报酬中,除每天不得低于所在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外,还必须按比例支付给兼职导游员交纳“三金一保”的费用;不管是专职导游还是兼职导游,都必须实行“一团一保”制(导游每接一个团,组团社必须为带团导游上一份意外伤害保险),切实维护和保障导游人员的人身安全。

2.5完善导游从业的管理服务体系

2.5.1突出加强导游执业的规制建设

围绕导游队伍建设的目标,针对导游市场和导游服务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服务标准、行业协会规章、同业者守则、导游自律公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在内的规范体系。国家和省级旅游部门重点推动导游执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快修订实施《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制定有关导游的地方立法和地方性技术标准;城市和基层旅游部门、行业自律组织、旅游企业也要积极探索有关规制的建设。公务员之家

2.5.2健全和完善导游管理服务体系

国家、省、城市三级旅游主管部门在现有体制框架内,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研究建立分工合理、各有侧重、有效衔接、监管到位的导游管理服务体系。要根据导游不断社会化的特点,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导游的管理水平,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导游自律的管理格局。有条件的地方要审慎而积极地探索建立导游协会、导游之家等行业自治性机构,促进导游队伍的自我规范管理和行业自律。加强对导游服务中心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对导游服务中心的监管,提高导游社会化管理的程度和水平。

2.5.3探索和改进导游管理服务手段

按照新时期导游管理和服务的要求,完善导游IC卡管理系统,强化导游年审的工作力度。建立导游执业、信用档案的信息化平台,借助社会监督,规范导游服务。积极推进导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建立,不断完善和强化实施《导游服务规范》。努力营造导游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星级导游、优秀导游、诚信导游等评选活动,引导和展示导游队伍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加强对导游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宣传,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舆论的监督,形成理解导游、爱护导游、激励导游、监督导游的社会氛围,全面开创导游队伍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杜炜张建梅.导游业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2]中国旅游年鉴编委会.中国旅游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2006

[3]王运.论我国导游队伍的现状及培训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3

导游队伍范文篇7

一、创新思维,激起旅行开展生机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时提高的魂魄。创新对旅行业开展来讲,显得尤为主要。这里所讲的创新,包罗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创新思维是一个指导干部特殊是作为一个分担旅行任务的指导干部必备的根本本质。指导干部要出思绪,思绪有大、有小,有好、有坏。我们需求的是一个准确的思绪,准确的思绪决议准确的行为,准确的行为,才干做准确的工作。要在旅行业的开展进程中不走弯路,必需用准确的思绪指点我们的行为,进一步明白旅行财产安康开展偏向。

创新思维旨在思变。思变就要思前思后、思昨思今、思上思下、思左思右。思变,就是省思,是反省,就是要认清当时旅行业开展存在的差距。假如人人都去如许考虑的话,就会觉得到当时旅行任务有一种宏大压力,有良多工作没处置好,职责没实行好,就会有坐立不安的觉得。近年来,全市旅行系统不时加大旅行开拓建立投入,具体进步旅行效劳程度,在导游员步队建立和旅行“六要素”配套任务上固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究,获得了必然的成效,但在治理体系体例、效劳机制、“六要素”建立等方面照样因循曩昔的老套路、旧方法,没有创新,治理思绪不新、方法不活,显示在“三少、四不”。“三少”:是正轨导游员少、政务解说员少、兼职导游员少。当前,全市仅有正式执业导游231人、政务解说员460人、兼职导游67人。“四不”:一是导游员步队培训机制不活。对导游常常化培训不敷,导游黉舍培训实力不强,致使全体本质不高,优异的导游更是百里挑一。全市中高级导游不到导游总数的2%,兼职导游只占导游总数的15%,远远低于全国60%的均匀程度。二是导游员步队治理体系体例不顺。导游的活动性大,游览社作为底层导游治理机构的职非难以发扬,招致一局部导游长时间处在治理的盲区。三是导游员步队活动不畅。导游人员的薪酬机制、鼓励机制,特殊是劳动保证机制还不健全和完美,当局投入不敷,导游员收入偏低,形不成导游员步队开展气氛,致使我市当前的导游员步队规划偏小,远远不克不及知足全市旅行市场日益开展的需求。四是“六概略素”配套建立不全。当前我市旅行“六要素”之间严密性不敷,经济性不可,联系关系度欠好,形成了当局部分不在乎,社会不在意,官员不在心。一些景区遍及存在着“吃不喷鼻、住不了、行欠亨、游不畅、购不到、娱不乐”等问题。如南湾鱼、罗山大肠汤、固始鸡等当地特征菜没有扩大,经济性还不敷;旅行饭铺从数目和质量上达不到旅行要求,需求性还不敷;旅行线路从各类旅行(1日游、2日游,赤色游、绿色游等)线路上没构成有机轮回,疏通性还不敷;的华英鸭、王八、茶叶、固始笨伯等当地土特产旅行商品没构成品牌,市场性还不敷;文娱方面短少吸引旅客的演艺文娱节目,文旅连系还不敷。旅行“六要素”最主要的是各要素互相之间的有机联系关系性,联系关系性又显示在经济性。但愿人人认清目前的差距,依照旅行经济规则,进一步创新思维,深化变革,实在树立健全顺应市场经济运转和开展规则的体系体例和机制。

创新思维贵在提拔。提拔是升华、晋级。提拔要完成在旅行理念上升华,在旅行产物上晋级。要经过大评论运动,提拔全社会对导游员步队建立和“六要素”配套任务主要性的看法,营建导游员步队和“六要素”建立协调安康开展的优越气氛。一要看法导游员先导效果。一是沟通桥梁效果。导游效劳是旅行招待效劳的中心和纽带。导游人员在旅行效劳各环节之间对沟通上下、联合表里、协调左右关系方面起着无足轻重的效果。二是形象标记效果。国际旅行界将导游员称之为“旅行业的魂魄”、“民间交际大使”。三是导游信息反应效果。导游人员可依据本人的招待理论,综合旅客的定见,向游览社、旅行部分供应最真实、最有价值的建议。四是宣传推行效果。“风光美不美,全赖导游一张嘴”,说的就是这个事理。二要看法“六要素”的要害效果。“六要素”是指“行、游、住、食、购、娱”等六概略素,是对旅客在旅行运动进程接触到旅行元素的精辟归纳综合。这些要素都是旅行财产链条上不成或缺的一环,一起组成了旅行财产构造的主体。“六要素”中“游”是中心,是吸引旅客前来旅行的中心吸引力地点,“行、食、住”是完成“游”要素的前向联系关系的三个要素,“娱”和“购”是“游”的后向联系关系的两个要素。前向联系关系是展开旅行运动的需要前提,不然就发作不了现代旅行的进程;然后向联系关系是提拔旅行进程质量的充沛前提,没有“购”和“娱”似乎也能发作旅行,但后向联系关系是旅行效益的要害,并在效益组成中无足轻重。六个要素在旅行财产的全体构造中各司其职,相反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成。“六要素”的协调开展是完成旅行财产又好又快的需要前提和要害要素。

创新思维重在举动。思维决议行为,行为决议目的义务的完成。只要举动,才干把一切创新酿成实际。一百个好的思绪,一叠子科学定见书,不如做一件实真实在的详细工作。成功创立中国优异旅行城市,就是解放思维、创新思维、重在举动的后果。就旅行财产当前开展阶段而言,就是要事必躬亲,深化实践,到现场、到一线、到问题和矛盾凸起的当地去,扑下身子、盯住问题当场处理。说了办,定了干,要在旅行系统构成抓落实的习气和气氛。今日,首要听取各县区对导游步队和旅行财产“六要素”配套建立的做法和下一步计划,就是提出全体要求,处理为什么做、为谁做、做与不做、怎样做的问题。

二、活泼思维,加强旅行财产实力

活泼思维是摊开思维,放飞思絮,扩大理念。现实证实,哪些当地先解放思维,就会博得开展的先机;哪些当地解放思维更彻底,开展的措施就会迈得更快。分开了思维大解放,分开了思维大活泼,就没有旅行财产的大开展。当前,我市旅行业曾经开展到了一个由质变向质变的要害阶段。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必需活泼思维,以增强导游步队和旅行“六要素”建立为主要抓手,完成旅行业的跨越式开展,早日把旅行业培养成为我市第三财产的龙头及新的支柱财产。

(一)增强导游员步队建立,擦亮城市“手刺”

下一步我们要以进步导游员的本质为中心,增强导游员步队建立,把这张城市“手刺”擦亮。

一是摊开思绪真正处理数目缺乏问题。各县区、重点旅行景区要依据任务需求,重点抓好专业导游员、政务解说员和兼职导游员步队建立,每年都要制订具体的培训方案并仔细加以贯彻落实。要经过行政、组织、经济三管齐下和声誉、声誉、待遇三子录取的伎俩,摊开思绪去处理导游员步队建立的问题。本年,各县区要不折不扣的完成培训政务解说员、景区导游员1000名的目的义务。要经过三至五年的起劲,真正处理导游员数目缺乏问题。市旅行局要仔细做好这些人员的培训、审核、发证任务,进一步扩展导游员步队规划。

二是扩大步子真正处理本质低下问题。要把导游本质建立放在凸起地位,经过保送进步一批、代培进步一批、理论磨炼一批等路子,提拔导游步队的思维品德程度和营业本质。一个优异的导游,起首必需具有优异的思维品德质量。各级旅行部分和游览社要指导导游人员树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进一步增强职业品德教育,增强和改善对导游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任务。要把对导游人员的培训与导游资历测验、导游年审和日常治理连系起来,并积极探究教室培训以外的其他培训方法,注重培训质量和结果。面临疾速开展的旅行业和日益多样化的旅行市场需求,要有方案地调整和优化导游步队构造,树立以初、中级导游为主体,全国导游和景区解说员相区分又相联接的分级分类、类级连系、多条理多元化的导游步队,促进导游步队向高学历、高职称偏向开展。

三是放活机制真正处理进出疏通问题。重点可以放在三个方面:起首,要推进树立公道通明的导游薪酬准则。积极推进游览社和导游好处分派机制的变革,树立以根本工资加带团补助为主体、佣金分红为增补的导游人员薪酬方法。引入竞争机制,把导游的收入、位置、效果与业绩等相挂钩。其次,要探究树立科学合理的导游执业鼓励机制。探究树立包罗导游人员营业技艺、职业奉献、从业资历等综合要素的职业提升和分派鼓励机制。其三,要逐渐树立根本的导游执业保证准则,确保其根本工资收入、社会保证等正当权益,起劲改善导游的执业情况和任务前提。

(二)完美旅行财产“六要素”,强壮旅行财产“体魄”

要依照旅行“六要素”内涵的经济性,增强旅行财产“六要素”配套建立,促进“六要素”的协调开展,强壮旅行财产的“体魄”。一是构成要素轮回格式。要经过对全市旅行“六要素”有用整合,构成全市旅行要素建立义务各景区一起承当,旅行品牌一起打造,旅行资本一起分享的有机格式。二是施行要素非平衡化推进。环绕“山、水、茶、红、泉、寺、根”七大品牌旅行产物,凸起旅行“六要素”建立,施行异质化开展计谋。三是鼓励加速要素晋级。要环绕旅行“六要素”建立,规划、建立、施行一批投资少、奏效快,周期短、低本钱的旅行根底设备建立项目。要结实树立打造旅行精品的理念,持续以A级旅行景区创立为抓手,充沛应用各类优惠政策,加大旅行“六要素”建立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拔旅行景区的层次和档次。要鼓舞建立价廉、卫生的经济型酒店、农家宾馆、汽车旅店,积极展开农家星级宾馆创立任务,以顺应各条理消费者的需求。要鼎力开拓旅行商品,凸起抓好旅行商品的开拓和市场建立。要积极支撑和鼓舞兴办旅行文娱公司、旅行文明上演公司,深化发掘豫南民风文明,筹划开拓晚间旅行文娱节目,提拔综合效劳功用。我们要筹划一台具有浓烈当地特征的舞台上演,终年向国内外旅客扮演,把它打形成为象“印象漓江”、“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一样的旅行文明上演精品。

(三)加大体系体例变革力度,完成旅行财产开展新“打破”。

旅行财产体系体例变革要施行破冰之旅,要害是增强指导。详细讲要落实一把手工程,推进指导挂牌督办,树立首问责任制。一是深化治理体系体例变革。强力推进旅行景区(点)一切权、治理权和运营权“三权”别离变革,明白企业治理自立权,处理导游招收、培训、治理问题,处理建立主体、投资收益不明白困扰旅行“六要素”开展的体系体例性妨碍。郑州等地变革导游员招收体系体例,公开雇用选拔优异的导游员,值得很好地进修借鉴。二是推进产权准则变革。对旅行景区(点)、游览社、旅行业效劳机构要以产权准则变革为中心,加大股份制变革力度,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促进旅行企业增强导游步队和旅行财产“六要素”配套建立任务的才能。三是加速投融资体系体例变革。要打破旅行投资限制,普遍吸引各方面资金投资旅行财产,构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式。只需对旅行财产开展有益的事,特殊是对增强导游步队和旅行财产“六要素”配套建立方面有益的事,就要勇敢地试、勇敢地闯、勇敢地干。答应社会资金投资办学,开设旅行专业,招收导游学生;对峙“谁投资、谁收益”准则,答应社会资金投资旅行财产“六要素”配套建立,当局将在征地、规划、规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

三、坚决思维,构成旅行开展合力

事物开展的天然规律通知我们,一切都是在转变的,独一不变的只要转变。面临千变万化的时代,解放思维需求我们坚决的意志和刚强的气魄,更需求无私无畏和敢为人先的勇气。当前,我市导游员步队建立及旅行财产“六要素”配套任务曾经获得了分明成效,初步很好,但往后的义务还十分艰难。为此,我们必需增强组织指导,深化贯彻落实市委、市当局《关于进一步加速旅行财产开展的决议》(信发[2012]9号)文件精力,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发明性,构成促进导游员步队建立及旅行财产“六要素”配套的合力,推进这两项任务获得严重发展。

(一)对峙当局主导。当局主导是开展旅行财产的前提。施行当局主导的旅行开展计谋是很多国度开展旅行业的成功经历,也是近年来我市旅行业获得明显成果的主要缘由。一是当局要确定目的义务。各县区要连系实践,突显特征,明白旅行开展目的,如新县要凸起赤色文明,淮滨要凸起淮河文明,固始要凸起根亲文明,商城要打造木樨之乡等。二是当局要协调效劳。各级、各部分都要树立健全旅行财产开展机构,增强力气,有用处理旅行财产开展中的问题。要高度注重导游员步队和旅行“六要素”任务,把它们作为推进旅行财产转型晋级的重点、难点来抓,构成横到边、竖究竟的治理效劳体系体例。增强对旅行财产的指导,要对峙一把手亲身抓、负总责,分担指导详细抓,相关部分各负其责、详细落实的任务机制。三是当局要奖惩兑现。合时召开旅行财产大会,依照信发[2012]9号文件精力和年头签定的目的责任书要求,对导游员步队和“六要素”建立任务完成状况进行总结,兑现奖惩。

(二)构成部分合力。部分合力是开展旅行财产的要害。各有关部分要经过今日的会议,树立大局观念,发扬“创优”精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起推进导游员步队建立及旅行财产“六要素”配套任务。各级各部分都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维,确立大旅行的观念,紧紧环绕建立旅行经济强市的目的,自动搞好效劳,把本身的任务做深做透,扎扎实实地为加速旅行财产开展多办妥事、多做奉献。市发改委要把旅行根底设备、旅行重点项目建立和旅行财产政策归入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中长时间规划和年度方案,进行统筹布置;财务部分要积极落实旅行宣传资金和建立资金;税务部分要落实税进出持政策;环保部分要落实排污费减免及旅行宾馆(饭铺)空气监测、情况监测按下限收费等政策;物价部分要落实作废旅行企业副食物价钱调理基金,疆土部分要落实地盘优惠政策;建立、林业、水利、疆土、文明、宗教等部分要制订和落实支撑旅行财产开展的配套政策办法;教育、人事部分要鼎力培育和引进旅行专业人才;旅行部分既是旅行行业主管部分,又是旅行开展大格式中的一个本能机能部分,要增强对全市旅行财产开展的研讨,仔细实行行业指点、组织协调、市场监管、政策效劳、情况营建等职责;各旅行企业要不时推进治理创新,强化效劳认识,为旅客供应优质、热情、周密的效劳;新闻单元要加大宣传力度,充沛调动社会各界参加旅行财产开展的积极性和发明性,构成全社会关怀旅行、支撑旅行、投资旅行的优越场面。

导游队伍范文篇8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培养一支适应新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导游队伍,现对进一步加强全国导游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适应新时期要求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认识

(一)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的客观要求。全国旅游从业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参与者和促进者,导游是以服务游客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只有发挥好导游作用,才能充分挖掘旅游产品的深厚内涵,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只有发挥好导游作用,才能增进旅游者与目的地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实现不同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的交流与包容;只有发挥好导游作用,才能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更好地引导旅游行为与旅游环境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新时期导游队伍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导游素质为核心,重视促进导游的全面发展,逐步完善导游从业的管理服务体系;必须以改革为突破,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逐步建立激励保障和约束监督机制;必须从旅游业为“人”服务的本质要求出发,强调以旅游者为“本”,充分发挥导游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文明服务、人性化服务、细微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水平。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也是旅游行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三)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是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迫切要求。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是旅游业“*”期间的三大任务。导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生产力,队伍建设事关旅游业健康协调发展,事关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事关国际竞争力和中国旅游形象,事关旅游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发挥。尽快建设一支素质、结构、规模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导游队伍,是当前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战略要求。

(四)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是全面提高导游队伍素质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游数量急剧增加,导游队伍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导游队伍整体素质不适应旅游业发展;二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适应导游队伍现状;三是导游队伍发展不适应旅游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当前加强导游队伍的建设,关键在于全面提升导游素质。这是一项涉及面广、突破面大、配套要求高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从进入资格、在岗培训抓起,而且必须从制度上建设、在机制上创新;不仅需要提升导游的政治业务素质,而且必须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导游队伍结构;不仅要争取解决导游队伍现存的问题,而且要构建导游队伍面向未来的良性发展机制。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导游队伍建设的方向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制度和机制建设为突破口,以增强服务为出发点,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努力实践,综合提升导游整体素质,培养一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规范、形象文明的导游队伍。

(二)主要任务。进一步深化旅游诚信建设,全面提高导游人员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探索建立公开合理的导游薪酬、执业等保障和激励机制;努力建设梯次合理、进出开放、类别齐全的导游队伍结构;加快完善服务保障和监管体系,积极营造和谐良好的导游执业环境,在整体上促进和加强导游队伍建设。

(三)主要原则

1、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是长期以来导游队伍建设的重要经验。新时期导游队伍的建设,应继续强调和坚持对导游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反对拜金主义,坚持以人为本、游客至上,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大力培养爱岗敬业、认真服务、乐于奉献的良好风尚。

2、必须重视导游队伍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当前,导游职业呈现出明显的市场配置、多元结构、分散执业的特点,导游队伍建设必须认真认识和研究这些阶段性特征,把提升导游素质与建立培养机制结合起来,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把导游队伍建设的长远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性特征的要求,遵循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运用市场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推进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导游队伍实际的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

3、必须大胆探索和改革创新。我国导游队伍现状既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也有独特的行业性特点。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要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以改革的勇气和胆识,大胆尝试、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同时,也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行业和国外经验,努力推进导游队伍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4、必须充分发挥导游依托机构的基础性作用。旅行社曾发挥了导游管理和服务的很好作用。新时期,各地又出现了一批导游服务管理机构,这是旅游业和导游队伍发展的必然,但还不够规范。旅行社、导游服务管理机构等导游依托机构,必须充分发挥对导游管理、服务的基础性作用,大胆探索、改革和完善对导游的管理服务,承担起保障导游合法权益和监管导游从业质量之责。要把探索建立符合导游实际和市场规则的内部管理制度,作为新时期旅游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切实把导游队伍培养好、管理好、调动好、使用好。

5、必须强化导游服务保障机制的建设。随着旅游三大市场的发展,景区景点的不断增加,导游队伍将持续快速扩大。各级旅游部门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建设为主、服务为先的理念,承担起对导游队伍建设的教育培养、管理服务的责任。现阶段要特别强调转变过于单一的、管制性的管理思路,突出地加强服务和保障意识,将管理工作寓于服务之中,积极创新服务和保障手段,逐步健全导游从业的服务保障体系。

三、要以提高素质为核心,全面加强导游队伍自身建设

(一)加强对导游队伍政治上的培养。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导游队伍建设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党团组织,完善工作机制,在政治上关心导游成长。针对导游队伍年轻人多、思想活跃、积极向上的特点,可围绕爱岗敬业、献计献策、优质服务等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党团活动,积极营造弘扬正气、奋发有为、建功立业的良好从业氛围。

(二)加强导游队伍结构的调整和完善。要突出强调中级导游的基础和骨干地位,加快改革导游职业等级考核方式,大力促进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服务技能的导游进入中级行列,尽快壮大中级导游队伍。要积极探索分类分级相结合、资格考试与社会吸纳相结合、合理流动与相对固定相结合的导游队伍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国家、省和景区三类导游,以市为主的属地化管理的模式。要加强对特种旅游、专项旅游所需的专业技能导游人才的吸纳和培养,研究建立适合不同执业特点的导游职级晋升制度。要重视复合型导游、小语种导游、社会高级兼职导游等不同门类导游人才的培养。要积极吸纳社会专门人才进入导游队伍,对于园林、风景、文物、宗教等旅游景点和红色旅游景区的专业讲解人员,可直接授予荣誉性的导游职级。

(三)加强和改善导游在岗培训。旅行社和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依托机构是组织保障导游在岗培训的主体,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把在岗培训贯穿于日常业务和管理中;城市和基层旅游部门要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抓好对各语种导游、景区点导游、文博科教场馆讲解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导游技能和专业知识,努力形成导游队伍开放型的发展结构;国家和省级旅游部门重点要抓好在岗培训的制度建设和检查督导工作,继续坚持把导游在岗培训纳入导游年审之中。要积极探索和尝试课堂培训以外的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现场观摩、典型示范等在岗培训的新形式、新方法,不断提高在岗培训的实际效果。

(四)加强对资格考试和岗前培训的制度完善。导游资格考试是影响导游队伍素质的重要因素,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导游资格考试,加强考试内容与导游从业能力的结合。旅行社和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依托机构要加强对导游的岗前培训,提高岗位服务的实际技能。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导游上岗证的发放与管理。

(五)加强对旅游院校导游培养的引导。要引导大专院校设立导游相关专业,加强培养复合型的导游。现已设立导游专业的,要根据旅游市场需求,进一步突出培养特色,加快培养市场紧缺的导游。导游职业院校要突出实践环节,重视对实践技能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六)加强对导游队伍培养的规划。要制定全国“*”旅游业人才规划。各地应根据导游队伍现状、发展态势和长远需求,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导游队伍培养规划,研究促进导游队伍健康发展的管理制度与保障政策。

四、要以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导游从业的激励保障机制

(一)探索建立公平透明的导游薪酬制度。要积极推进旅行社和导游利益分配机制的改革,加快《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修改,建立以基本工资和导游服务费为主体,带团补贴为补充的导游人员薪酬制度。

(二)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执业激励机制。要建立反映和体现导游人员业务技能、职业贡献、从业年限等综合因素的职业晋升机制;探索建立符合旅游经济规律和旅游发展实际的导游从业评价体系;按照导游职级与经济收入挂钩的原则,探索建立导游职级、服务质量与报酬相一致的激励机制;逐步量化对导游职业技能、专业素质、从业贡献的考核指标,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导游职级晋升机制。

(三)探索建立导游执业的基本保障制度。旅行社、社会导游服务管理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导游人员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办理必要的社会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其基本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努力改善导游的执业环境和工作条件。

五、要以加强服务为出发点,逐步完善导游从业的管理服务体系

(一)要突出加强导游执业的规制建设。围绕导游队伍建设的目标,针对导游市场和导游服务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服务标准、行业协会规章、同业者守则、导游自律公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在内的规制体系。国家和省级旅游部门要重点推动导游执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快修订实施《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制定有关导游的地方立法和地方性技术标准;城市和基层旅游部门、行业自律组织、旅游企业也要积极探索有关规制的建设。

(二)健全和完善导游管理服务体系。国家、省、城市三级旅游主管部门在现有体制框架内,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研究建立分工合理、各有侧重、有效衔接、监管到位的导游管理服务体系。要根据导游不断社会化的特点,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导游的管理水平,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导游自律的管理格局。有条件的地方要审慎而积极地探索建立导游协会、导游之家等行业自治性机构,促进导游社会化管理的程度和水平。

导游队伍范文篇9

一、导游员队伍现状

近几年,我市报考导游员资格考试人数逐年增加。2001年-2006年考取资格证的人数分别为19人、49人、75人、60人、81人、81人,共计365人。其中,外语导游8人,中级导游资格证2人,女性导游占74%,30岁以下的导游占89.3%,中专以上学历的占59%,旅游类专业人员占16%。在我市办理导游IC卡的人员共147人,占持有导游资格证人员的40%。从现状看,导游队伍呈年轻化发展趋势,与近年来参加导游资格考试人数激增有关,导游职业已成为年轻人比较喜欢选择的职业之一。同时,导游队伍的流动性较大,尤其是一些颇有导游业务知识,带团效果好的优秀导游人员无法适应现时期的导游工作潜规则,以及受旅行社管理体制的束缚,而纷纷“跳槽”。导游学历层次偏低,旅游专业人员不多,专科以上毕业生进入旅行社行业明显不多。导游队伍等级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非常突出,中级导游很少。

二、导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导游成为旅游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焦点

旅游服务与被服务是一对矛盾,这种矛盾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导游作为联系游客与景区、旅行社、旅游宾馆、旅游购物场所等主要旅游经营单位的中心环节,直接为游客提供交通、游览、食宿、娱乐、购物等“保姆式”全方位的旅游服务,旅游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都集中在导游身上,导游客观上成为旅游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焦点。很多像航班误点、车辆抛锚、饭菜卫生质量差等非导游原因引起的问题和矛盾,也往往被看作是导游服务问题。导游的付出和收入不对称,也是形成矛盾的重要原因。导游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应该由接受服务的游客提供相应费用。但社会上普遍存在旅游消费“费用要最低、服务要最好”的大众心态,使团费几乎压到了最低极限,加之个别企业开展削价竞争,使导游成为直接的利益受害者。这种只付出、无收益的不对称权利义务关系,必然导致服务与被服务之间的矛盾,而导游作为弱势者往往被看作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得不到人们的理解。

(二)导游薪酬机制不健全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游工资机制不完善,工资较低,养老、医疗、住房以及社会公共福利不能有效覆盖导游群,使导游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不仅侵害了导游的切身利益,也侵害了导游作为社会成员依法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影响到社会公平、公正。生存的压力、发展的需要,迫使导游要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报酬,这是客观上造成私拿回扣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导游私拿回扣,直接降低旅游服务质量,同时在旅游接待服务的相关环节形成了以回扣为核心的利益链条,“消费陷阱”严重侵害游客的合法权益。个别导游“穷则思变”,拜金主义严重,以损害游客利益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私拿回扣问题上推波助澜。实践证明,不从机制上解决导游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导游私拿回扣这一顽疾。

(三)监管不到位

由于导游队伍越来越庞大、导游人员高度分散、旅游活动跨行政区域以及旅游行政部门管理职能弱、编制少等,使导游管理严重缺位。主要表现在:经常性管理教育不到位,导致导游思想失控、行为失控;导游监管链条不完善,尚未形成覆盖导游服务全过程、及时有效的监管机制,违法违规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导游服务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制度约束机制不健全;旅游投诉处理缺乏权威性和强制性;对野导、景区讲解员、景区导游等“编外导游”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等等。

(四)导游培训工作力度不够

目前还尚未建立有效的导游培训机制,培训工作力度不够。一是培训工作发展的不平衡性较为突出。表现在以低层次培训对象为主的培训层次发展的不平衡,以重导游员考试培训工作轻其他培训的培训对象的不平衡,以重业务培训考试轻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内容的不平衡。二是培训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优秀师资匮乏,培训管理者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培训教材针对性差,培训内容更新慢,培训质量控制和评估表面化。三是培训创新较差。表现在培训方式单一,以传统培训为主,培训理念陈旧,内容脱离实际,体现时代特征的新知识、新方法、新观念、新技术不能及时反映或补充到培训工作中。现代化教学手段落后,网络教育滞后。四是培训整合力度不够。没有充分依靠现有院校的培训力量,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和影响着旅游培训工作的开展。

(五)部分导游素质较低

个别导游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较差,一味“向钱看”,上团时目标明确,对购物力强的旅游团,春风满面,反之,则冷若冰霜,或干脆借故不上团,临时脱团,更有甚者出现甩团现象,既损害了旅行社的形象,也损害了自身形象。个别导游上团后,自觉与不自觉地会将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联系在一起,就会产生小费问题、购物问题、佣金问题等。而这些正是长期以来困绕导游,并影响导游形象的问题。一些导游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应急应变能力、处理事故的能力偏弱,很多事情的发生与导游人员的被动处理有关,这就很容易给旅行社带来无穷的麻烦。

三、加强导游员管理的建议

(一)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要大力宣扬导游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在全社会确立导游是光荣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社会地位,引导全社会营造尊重导游、理解导游、支持导游工作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宣传导游队伍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通过先进典型的事迹激发全社会对导游工作的认同感。旅游部门要主动协调宣传、新闻、网络媒体等部门,落实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指导原则,树立导游队伍的形象,为广大导游提供好榜样,从而鼓励更多的导游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另外也可以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导游的队伍中来,使导游队伍在数量上不断壮大的同时,素质也能不断提高。对个别导游出现的问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适度、客观地批评报道,不以偏概全,不夸大事实。

(二)建立导游员公正、合理的工资制度

导游是旅游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维护、实现好导游人员的合法利益,是旅行社的重要责任,也是旅行社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我市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旅行社没有达到长年满负荷的工作状态,淡旺季经纬分明,导游员工作忙闲不一。旅行社要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灵活的工资政策,根据本社条件和导游实际工作量,按照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原则,确定导游人员的工作结构和标准,让导游人员劳有所得。导游工资公开透明了,不仅工资收入提高了,更重要的是个人价值得到了实现和认可,无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还是从经济需要的角度,都能抑制私拿回扣的欲望,对治理私拿回扣这一顽疾产生重要作用。

(三)完善相关制度

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一流水平的导游队伍,必须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作保证,促进导游队伍建设规范化。一是建立导游全员教育培训制度。发挥旅游网络优势,开辟导游网上学习专栏,适时更新内容,作为导游经常性教育培训的重要平台。二是完善持证上岗制度。通过导游资格考试、导游证年审等,初步建立较为完善、可具操作性的导游持证上岗制度。同时,细化导游上岗资格的认定,对虽持有导游证,但长期不带团上岗的“持证族”、对持合法导游证为非法旅游机构组织旅游活动的导游,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依据旅游部门职能和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治理“野导”的措施办法,切实维护合法导游的权益。三是研究制定社会导游管理办法。要加强对社会导游管理的相关调研,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研究出台针对社会导游人员的管理办法,使社会导游真正纳入旅游部门的管理教育范畴。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及时出台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制度措施,为导游队伍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四)搞好导游培训

一是要树立培训新理念。即大旅游教育培训的理念;培训即管理的理念;人才培养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的理念;培训是开发、培训出效益的理念;领导者、总经理就是总训导师,管理者就是培训者的理念。二是调动四个方面的培训积极性。发挥县(市、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培训管理作用;发挥旅游协会的培训服务作用;发挥旅游院校、培训单位的中坚作用;发挥企业的自主培训作用。三是抓好导游队伍人才建设工程。加大导游人才培养的力度,实施人才建设工程。通过严格的培训、考试和管理,提高导游员的两个文明素质,尤其是精神文明素质;推行导游等级考核制度,优化导游结构,形成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结构较为合理、数量充裕的导游队伍。四是加强创新,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注重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管理创新等。同时,创新需要提高培训的专业化水平及旅游培训质量。

导游队伍范文篇10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去年,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我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远期作为新兴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确定了把我市建设成为“华东地区新兴的旅游城市和四省边际旅游集散中心”的新目标,并要求力争到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达到13%以上,实现由新兴旅游城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迈进。出台了旅游发展政策,提出并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组织了一系列重大宣传推介活动,如成功举办华东旅游交易会和杭州休博会XX城市日等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广的旅游促销推介活动,特别是华东旅交会,今年我市和中国旅游协会、省旅游局共同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华东旅交会的办会水平档次,扩大了影响力和效果。可以说,这些大动作的实施,昭示了市委、市政府发展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也为包括全市导游在内的广大旅游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和舞台。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这几年我市旅游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预计20*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将突破640万人次,同比增长20.8%;旅游总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23.6%。

导游是旅游业从业人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业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对外交流的友好使者。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导游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最近,国家旅游局专门就导游工作召开了全国导游大会,吴仪副总理出席并作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今后导游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并将就导游队伍建设专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特别是导游文花枝先进典型的树立,在全社会掀起了学习“花枝精神”的热潮。这些对树立导游社会形象、提高导游工作地位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对导游也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切实加强导游工作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就导游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而论,概括起来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纽带作用。导游服务是旅游接待服务的核心和纽带。导游人员在旅游服务各环节之间中对沟通上下、联结内外、协调左右关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导游人员是一个地方和城市的宣传者和具体执行者,他代表旅行社、代表景区景点执行并完成旅游计划,同时,游客的意见、要求、建议乃至投诉,其它旅游服务部门在接待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建议和要求,一般也通过导游人员向旅行社转递,直至上达旅游管理部门。其次,是“连接内外”的作用。导游人员既代表接待方的旅行社的利益,又肩负着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责任。第三,是“协调左右”的作用。旅行社与饭店、游览点、交通部门、商店、娱乐场所等企业之间的第一联络员是导游员,他在各旅游企业之间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导游人员处在各项旅游服务协调的中心位置,所负责任重大。二是标志作用。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把一个地区的建设发展风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把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把每个景点(区)最美、最有特色的地方扎根于游客心中,带领游客完成安全愉快而有震撼心灵的旅游过程,导游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游客心中,导游就是一个景点、一个景区、一个地区的形象代表,就是旅游形象大使,高素质导游以广博的知识、精湛的导游技巧、热情的服务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感受。为了强调导游员作用的重要,国际旅游界将导游员称之为“旅游业的灵魂”、“民间外交大使”。导游员就是一个地区旅游行业向旅游者发出的一张金名片。因此,游客旅游活动的成败更多取决于导游的工作水平,取决于导游的服务质量。导游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整个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而且关系着一个地区旅游业乃至整个城市的声誉。三是信息反馈作用。在消费过程中,游客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等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反映。而导游人员在向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过程中,由于处在接待游客的第一线,同游客交往和接触的时间最长,对游客的意见和需求最了解。导游人员可充分利用这种有利条件,根据自己的接待实践,综合游客的意见,向旅行社、旅游部门提供最真实、最有价值的建议。四是宣传扩散作用。优质的导游服务能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和旅行社乃至整个地区的旅游形象起到积极的扩散或传播作用,反之亦然。可以说,旅游产品的各种质量都与导游服务质量密切相关。因为旅游资源的特色需要导游人员讲解,“景色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导游服务质量高,游客就会感到满意,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弥补旅游产品的缺陷,这样游客就会以其亲身体验向亲朋好友进行义务宣传,进而扩大旅游产品的销路。如果导游服务质量不高,则会导致游客抱怨和不满,也间接影响到周围的人,从而障碍旅游产品的销路,并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的旅游形象。

实践证明,旅游企业的壮大,离不开导游的辛勤劳动,旅游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导游的大力宣传,旅游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导游的积极参与。切实加强我市导游队伍建设是形势所迫、发展所需,也是事关我市旅游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

尽管这几年,我市在导游工作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来看,导游工作仍然存在着“三个不适应”:一是导游队伍整体素质状况与旅游产业素质全面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随着我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导游队伍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执业导游数量从1998年18人发展到现在的550多人,年均增长53.34%。全市拥有导游资格证的人数600多人,其中执业导游550多人。但与此同时,导游队伍呈现年轻化、平均学历偏低、经验不足的状况。现有导游中,30岁以下导游占了87%,大专及以下学历导游占了91%,这其中高中、中专学历导游占了63%。在实际工作中,我也比较留意导游工作,我感觉总体上我市导游素质在呈上升趋势,但也有很多导游从知识水平、导游技巧、服务能力上还“导”不到游客的心里,有的导游对所讲的景点一知半解,讲解时常常三言两语、或一问三不知的情况十分普遍,很多导游只起到向导的作用,“游而不导”现象十分突出,优秀的导游凤毛麟角。二是导游队伍结构与旅游市场需求不相适应。除了通过竞赛等形式取得中级证书的为数极少的4人外,其余均为初级导游。在今年省旅游局组织的中级导游认证考试中,我市仅有10人参加。这种单一结构的导游队伍很难适应现阶段游客对导游知识和阅历的较高要求,不利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整体提高。三是导游管理体制和机制与导游队伍发展现状不相适应。一方面,兼职导游比例越来越高。目前,我市兼职导游比例已接近80%。旅行社作为基层导游管理机构的职责远没有得到发挥。导游业务年检与旅行社日常导游管理工作脱节,导致一部分导游长期处在导游管理的盲区。另一方面,导游人员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特别是劳动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部分导游人员甚至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固定薪酬、没有劳动保险。

二、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导游队伍建设

下一步,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再下功夫。

(一)要着力提升导游素质,不断优化导游队伍结构。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把导游素质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提高导游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优秀的导游,首先必须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各级旅游部门和旅行社要引导导游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升导游队伍的整体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导游人员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风尚。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导游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导游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导游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在岗培训是不断提高导游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旅行社作为导游培养和培训的主体,应该切实承担起责任和义务,要舍得在导游培训上花钱。各级旅游部门要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抓好对景区导游、文博科教场馆导游员的业务培训。要把对导游人员的培训与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年审和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并积极探索课堂培训以外的其他培训方式,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同时,要积极探索与大专院校联合办班,利用社会教学资源培养导游的路子。三是要不断优化导游队伍结构,适应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需要。面对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和日益多样化的旅游市场需求,要有计划地调整和优化导游队伍结构,建立以初、中级导游为主体,全国导游和景区导游相区分又相衔接的分级分类、类级结合、多层次多元化的导游队伍,促进导游队伍向高学历、高职称方向发展。

(二)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导游队伍的激励保障机制。重点可以放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推动建立公平透明的导游薪酬制度。积极推进旅行社和导游利益分配机制的改革,建立以基本工资加带团补贴为主体、佣金分成为补充的导游人员薪酬办法。我赞成导游工作也要引入竞争机制,把导游的收入、地位作用与业绩等相挂钩。二是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执业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包括导游人员业务技能、职业贡献、从业资历等综合因素的职业晋升和分配激励机制。三是要逐步建立基本的导游执业保障制度,确保其基本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努力改善导游的执业环境和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