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4:59:49

创新

创新范文篇1

当今时代,创新作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风尚。同志指出: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攠创新的意义还不止于此。“依靠独创技术求生存”,这是著名化妆品牌“花王”在高度饱和的市场竞争中提出的经营战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正成为企业生存的第一要务。

创新需要坚实的基础。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曾经这样讲:“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的确,丰富的知识底蕴对于创新而言无疑是金字塔的基石。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娴熟的工作技能,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时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所从事的金融领域更是瞬息万变。作为共产党员,要保持我们的先进性就必须与时俱进,就必须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在我们公司就有这样一些队伍,他们有的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明确提出创建“学习型”支部,让每位党员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乐趣。有的积极响应市委关于凝聚力工程建设的意见,努力尝试创建“凝聚型”支部,还有的是则积极探究“业务型”党支部的创建。有理由相信,这些党支部一定是一个个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的党支部,必将会成为我们公司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创新需要热情和胆略。因循守旧、得过且过、安于现状是没有事业追求或理想抱负的投影,如果没有将个体成长融入整体发展的思考,将失去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昂扬进取的锐气,就不会有开拓创新的渴求。现实中,静止可以减小阻力求得稳定,而创新则可能意味着风险系数的提升。两者折中妥协便容易产生狭隘的“创新”,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创新意味着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行动导致史无先例的变化,并产生显著的效果,这是一种质的飞跃。事实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和我们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对大胆创新意义的最有力的诠释。

创新范文篇2

一、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独辟创新管理思路

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强化学生管理创新是我院管理上的一套起色的新思路。在以院长胡列博士的为首的学院领导下,推出一套新的创新理念,独特的教学方针,大胆的求实创业精神,使学校工作全面运转并大度化转色,尤其学生管理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

1)制度上的完善与全面化创新

在薛国强博士的带领下,全院学生管理工作起色很快,形式见好,学风、校风、班风都有着明显的变化。尤其学院各系别的划分与专业的归纳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管理部门的专业化、细致化,多样化,在坚持学院大方针的基础上,各系不同层次的推出了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学生违纪、查房、学会的量化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出台,使管理工作更加合理化、全面化,完全拖开了传统管理模式,迈出了新的管理台阶。

2)管理模式的创新(下面正在考虑)

二、管理干部建设,加速管理创新

学院注重基层干部的阶梯培养,因此干部的管理建设要加速的正规化,在大胆创新的同时,不断加强干部的素质培养与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提高辅导员业务素质的创新

辅导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是我院管理上的大胆的创新,提高辅导员的业务素质的提高也成为我们工作的首要中心任务。

继续做好辅导员的选留工作,进一步改善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全院学生中树立并推行实施辅导员“形象工程”,让学生在心目中认识辅导员的所在,积极在干部当中开展“新时期辅导员应具备哪些素质”的研讨活动,双向互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辅导队伍存在的问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完善考核机制,建立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任课教师评价、学院领导评价、同事同行评价、职能部门评价相结合的立体评价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1)我们始终把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精神作为前提。要求熟悉辅导员职责深知辅导员工作艰辛的基础上热爱辅导员工作。搞好“四讲”:讲责任,身为一二百学生之师责任重大;讲感情,深受家长重托学生尊重将心比心;讲奉献,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苦中有乐;讲未来,享桃李满天下之芬芳其价难沽。其四是把好培养关。做到“三个结合”:把对辅导员经常性的教育和严格的考核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愿望、目标同实际的政绩结合起来,把对在校学生的管理教育同对毕业后学生的成长调查结合起来。使辅导员爱岗敬业有方向——政绩,有“助燃剂”——学生成长成才反馈信息。让辅导员在自身经历“四步曲”(刚上任时觉得“行”,干一段时间以后觉得“难”,深入反思觉得“浅”,越干越觉得“重”)中懂得自己的任务,懂得自己的责任,懂得自己的奉献,进入越干越有味的状态。

(2)把切实培养艰苦深入作风作为保证。做人的工作是实打实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掺不得一星点“假”。做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更是如此。我们认为并强调爱岗敬业的突出标志之一就是作风要艰苦深入。艰苦,着重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扎扎实实。深入,着重是:心入,想同学之所想;身入,生活在同学之中;言入,讲的话同学们愿意接受。为此,我们要求辅导员必须坚持做到“三个一”,即:每天应到宿舍教室“转一转”,每周应主动找几名同学“聊一聊”,每半月至少深入同学中和他们“玩一玩”。在“转”中发现问题,在“聊”中交流思想,在“玩”中加深感情。对新辅导员则加上:第一学年必须住在辅导室,第一学期必须和每个学生谈一次心,第一周内必须叫出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实践证明:艰苦深入不仅仅是辅导员应具备的优良作风,更重要的是他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3)把自觉提高理论修养的水平作为关键。多数辅导员以前学的是工科知识,人文知识面比较窄,在这之前又缺乏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专门训练。因此提高辅导员的理论修养水平是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的一个关键点。针对辅导员工作的需要和特点,我们专门组织辅导员业务培训,我们认为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其一知识面要“宽”。尤其要注意打实哲学功底,要有广博一点的历史知识,要注重对社会现实的研究了解,要懂一点高教发展史和文学艺术等等。其二要“专”。从学科分类上讲,主要应对“管理学”和“思想政治工作”要专。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去学。二是指要结合工作实际去研究,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专才”。其三要“浑”,抓住作为辅导员(这是立足点)怎样做好大学生的管理教育(这是着眼点),从方法论这个层面深入进去,把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全面化、专业化,使管理水平上一个大的台阶。

2)学生干部纪要的创新

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的一个桥梁,培养他们的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完全影响着我们的管理工作,因此对学生干部工作学校一直放在培养首要任务去抓,去年的第一期学生干部集训队的集训,整体上壮大了学生管理队伍,并且从培训当中脱颖出一部分出色的干部,在各个班级、学生会、院团委担任最要职务,使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学习上都着明显的提高,在学生当中有着很好的形象与较大的影响力,干部的培养把学生管理工作至于最高境界。

认真抓好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各类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指导和支持团支部和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三自”作用,搞好“推优入党”工作。配合学生党支部,做好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和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注重班级和宿舍建设,指导学生班级和宿舍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把学生班级和宿舍建设成为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集体。

(2)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文明自律意识,引导学生注重个人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和习惯,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积极维护社会和校园秩序,做一名高素质、高品位的合格大学生。

(3)全面负责学生信息库建设,切实搞好综合测评,确保公开、公平、公正。认真做好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优奖励工作,及时表彰先进。积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处理。做好学生的学年鉴定和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认真搞好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困难补助发放等工作,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发动学生基层组织,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内容,学生组织在加大人力、物力投入,进行重点建设和规划,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同时,在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加强对学生管理的进一步升华。坚持“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原则,在学生组织下大力开展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层次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努力把学生公寓建设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教育基地,使其真正成为青年学生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的乐园,锻炼健身、增强体质的场所和凝聚人心、融洽情感的驿站。

高举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旗帜,充分调动学院和各种学生组织的积极性,建立多形式的文化服务机制、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多门类的文化发展机制和激励机制,广泛开展内容生动丰富、形式新颖多样的文化活动,寓教育于学习之中、于竞赛之中、于娱乐之中,努力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为学生提供展示、锻炼、表现、提高自我的舞台,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我院教书育人的具体方针,也是我们管理部门的综合提高。

3)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态度和方法的创新

创新范文篇3

一、系统技术支持基础

公司通过近几年的网络建设,建成了基于光纤通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覆盖所有单位、办公场所、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部分35千伏变电站、60余个乡镇供电所。公司到市区单位(包括城效支公司)的主干通道为千兆,到其它4个县支公司的主干通道为百兆,各支公司到供电所的通道最少为两兆。为形成一个先进、完整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坚实基础。硬件系统采用小型机集群、硬件冗余结构、安全备份、安全防御等技术,建成了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可用性的硬件平台系统,业务岗位统一配置了WINDOWS终端。软件系统采用三层结构设计,数据库采用ORACLE9i,数据访问中间件采用BEATUXDO,客户端应用基于DELPHI开发,三层体系结构合理地将数据存储、应用处理和结果展示分开,三个层次从逻辑上相互分离,从而使其应用系统不但具备了系统稳定、安全和处理能力高等特性,同时拥有开放式系统成本低、维护量小、可扩展性强、开发周期短等优点。

二、系统业务功能实现

系统采取了全集中的技术方案,建立了基于小型机双机集群、ORACLE9i数据库的数据中心,健全了规范的业务功能,实现了集中管理、规范服务的应用需求;95598客户服务系统为客户提供7×24小时的自助和人工服务,从而使公司营销自动化系统成为贯穿三层、覆盖八方、业务齐全、功能强大的营销管理模式。

实现的功能遍及:业扩报装、计量管理、电费核算、收费帐务、检查稽查、线损管理、客户服务、银电联网等八大业务。具体有:

1、业扩报装

主要功能有:业务受理、勘察管理、审批管理、收费管理、工程管理、供用电合同管理、装表、送电、归档、报表查询等。业务受理项目有:新装增容、故障换表、销户、移表、更明或过户受理、分户、并户、迁址,减容、暂停、暂换、暂拆、恢复、改压受理等。

业扩报装主要通过工作流程控制来实现业务流转和传递。能实现对业扩报装环节实时监控,准确、快捷、透明、高效。

2、计量管理

计量管理主要功能有:计量资产管理、计量计划管理、计量库房管理、修校管理(检定)、计量外勤管理、质检、关口表管理、计量综合管理、查询、报表等。涵盖了计量电能表、互感器的资产建档、维护、停用、报废、封印管理、失压仪管理、计量参数管理等所有业务。

通过资产管理和库房管理、计划管理来实现对计量全过程的有效监督,实现了计量资产管理条码化。

3、电费核算

电费核算主要功能有:电量电费计算、电费审核,抄算异常管理、电费辅助管理、表卡单据管理、电价标准信息等;支持多种抄表方式:如人工抄表、抄表器现场抄表、远程抄表等多种抄表方式,充分发挥了科技手段的优势,提高了抄表核算效率,降低了核算差错率。能够实时查询用电企业、供电所、县支公司的售电量、应收电费、实收电费、欠费等信息,详细查询所有客户的申请信息、合同、档案、电费交纳情况,对重点客户电力消费加强监控。

4、收费帐务

收费帐务的主要功能有:支持多种收费方式(坐收、走收、银行代扣、联网代收、托收5种收费方式),通过现金、支票,收取电费、费,自动进行帐务处理;电费发行后,自动形成电费应收帐;收费后,自动形成实收帐,制作打印凭证;月末自动形成会计信息,自动生成营销业务报表等。下一步与远光财务软件接口后,电费财务将更加适应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

5、检查稽查

用电检查稽查的主要功能有:用电检查稽查计划管理;客户设备管理;用电客户工程管理;违章窃电、违约用电处理;客户停送电联系人管理;双电源管理;用电检查档案管理;客户运行管理;进网作业、施工资质管理等。

通过系统监督电价执行情况、新装、增容及变更用电等业务流程的处理时间,进行统计,并检查出超时限的流程、工作段、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进一步强化监督职能。

6、线损管理

线损管理主要功能有:基础资料管理、数据采集、线损关系注册、线损统计分析、输配电设备损耗统计、业务规则、关口点计量管理、电量平衡、线损异常分析、传递、降损效益分析、线损比较分析、线损报表、查询等。覆盖了所有涉及线损统计、分析的内容。

7、客户服务

客户服务主要功能有:为客户提供了电话、语音、传真、Internet、短信等多种服务手段,实现95598服务电话、咨询、查询、报装、报修、投诉、举报、限电信息,停电信息、公共信息查询、电力法规、政策宣传、用电常识介绍等。

8、银电联网

主要功能有现金交费、储蓄付费、对帐管理等。可以区分普通用户、预付费用户,进行电费查询、电费清单打印、批量代扣,实现当日交费对帐、发票使用记录对帐等业务。

目前该公司与工行的银电联网系统已投入运行,实现了电量电费信息的网上实时传递、银行代收电费、电费异地缴纳及银行的电子对帐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客户缴费。营销自动化系统与农业银行的联网接口正在开发,与建设银行的联网接口已基本具备条件。

三、系统运行效果

该公司通过多年持续的营销自动化系统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建设经验和人才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晋城模式”。坚强的硬件装备、优越网络环境和精干的专业技术队伍,有力地支撑了公司营销技术创新,大大加速了营销业务管理创新进程。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1、营销管理技术装备创新

在营销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原有的营销技术装备:负荷管理系统、远程预付费系统。关口电量采集系统、低压抄表系统、电费核算系统等基础装备,发挥其原始数据全、覆盖范围广泛的优势,(负荷管理系统全市电网覆盖面达到75%,远程预付费系统大客户覆盖面积超过90%,地对县关口点采集范围覆盖面95%,一户一表终端客户达到20000户,新增客户进入营销自动化系统的比例100%)结合营销自动化系统的高端配置,(服务器采用IBM小型机双机热备,业务终端配备Windows终端,营销数据通过基于光纤的网络无障碍传输)用新系统的强大数据处理功能,对基础资料进行兼容、整合、分析、处理,达到现有营销装备兼容并蓄,既避免用新弃旧造成的浪费,又实现了营销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营销管理装备创新,成为全省营销装备比较先进的地区之一。

2、营销管理高层软件应用创新

以往的营销管理软件多是Windows单机版本,有些甚至是DOS的低级版本,远远落伍于时代;而新的营销自动化系统软件采用基于网络服务器的高级版本,三层架构的设计理念,是当今最先进的高层应用软件,与以往的软件系统不可同日而语。营销自动化系统运行后,与以往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①系统软件登陆自动同步更新,维护简便;②专业沟通由工作信息流传递来实现,避免了人工干扰,系统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快速、准确、安全、闭环,全程信息一致,不会发生信息传递误差;③流程记录清晰完整;④系统提醒监督到位。通过系统软件创新,所有使用单位均采用同一套程序、同一套数据、同一套流程,实现“软件平台统一,系统功能设置数据代码格式统一”之目的。

以上两项技术创新成果是下面五项管理创新的基础与技术支撑。

3、营销管理机构创新

在手工管理时期,各单位营销机构各具“特色”,由于本系统是以地市集中,采用“五统一”模式,所以规范各单位营销机构、岗位设置和业务流程成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和组织措施,为此,公司以泽电人字[2004]36号文下发了《关于规范市场营销机构及岗位设置的通知》,对营销管理机构设置、岗位标准统一规范,①确定了支公司用电所的机构和岗位设置;②明确了客户服务中心和营业站的前台岗位配置;③成立了以支公司单位的“帐务中心”,负责支公司的电费帐务处理,所有在支公司立户的用电客户分户明细帐全部自动生成。同时在分公司级设立帐务监管中心,负责对支公司的电费帐务进行统一监督和管理。帐务中心的成立,取消营业所的收费账户,使原来手工记帐无法明细到具体收费项目的情况根本改变。可以及时反映用电客户、基层单位的交费、欠费情况及整体回收率,加快电费资金的流动,有效地避免欠费,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④调整了计量中心职能,实现校验与安装分离;⑤增设稽查检查中心,进一步加大了监督管理力度。通过机构创新,实现电力营销“管理模式统一”之目的。

4、营销管理制度标准创新

营销自动化系统的使用不仅改变了原有的营销操作方式,也使以前的一些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出现了不适应。该公司结合ISO9000贯标工作和流程优化,对所有营销管理业务进行细致深刻的梳理,在规范营销岗位设置的基础上,制定营销自动化系统管理办法和工作标准,编制了16种管理办法。42种工作标准,通过贯标和业务流程梳理,优化业务流程,精简业务环节,明确了岗位职责,流程时限。通过营销管理制度标准创新,实现营销自动化系统“工作标准统一”之目的。

5、营销业务操作规范创新

原来该公司使用着三个版本的单机版电费核算软件,每个版本的电费算法都不相同,致使相同类型的客户在不同的支公司出现不同的核算结果,在客户法律意识提高的今天,隐藏着巨大的经营风险。而新的营销自动化系统在电费核算功能方面,采用统一的算法、统一的变电器损耗,计算更加准确,彻底杜绝了同一客户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核算结果的现象。截至7月底,该公司所有营销部门统一使用本系统,规范了各单位的营销业务行为,避免了过去多种系统造成的信息不一现象。目前系统已经正常运行7个月,运行效果良好。通过业务规范创新,实现了“营销业务流程统一”之目的。

6、营销自动化系统应用创新

功能涵盖广泛,营销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以往的营销系统只是部分营销业务的实现,或是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系统,信息各自为政,数据出处不一,资源共享困难,给日常管理造成很大不便。现在运行的营销自动化系统功能包含了从业务扩充开始到、电费回收、用电监督的营销全过程业务,同时兼具客户服务的咨询查询、投诉举报、客户回访等功能。我们拓展的工商银行代收电费功能,方便了客户,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流程重组,使业务功能覆盖营销管理的四个层面(客户服务层、营销业务层、质量监督层、分析决策层)。实现了信息的一口维护,无障碍共享,保证了信息的安全、快捷、准确,为经营分析和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

网络延伸三层,营销数据更加真实准确。营销管理的最基层单位是营业站和供电所,只有把他们的营销业务全部纳入营销自动化系统规范管理,将每个用户的电费等信息清晰记录在系统中,才能真实掌握客户的实际情况,以便分析客户下一步需求,为经营管理提供准确依据。我们利用公司已有的光纤资源优势,进一步将网络延伸至了全部营业站和大部分供电所,形成了分公司、支公司、营业站(供电所)三层管理模式。目前已在所有营业站和部分供电所安装使用了营销自动化系统。系统的实施,使得营销数据更加真实准确,实现了内部业务过程流转和服务的透明化,方便了对各层次营销工作的监督。从而实现“优化重组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强化监督能力,提高企业决策和管理水平”之目的。

创新范文篇4

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5641.44亿元,同比增长14.4%,赔款和给付支出1438.46亿元,同比增长26.55%。保险公司总资产19731.32亿元,较年初增长29.04%。资金运用余额17785.39亿元,较年初增长26.2%。保险市场运行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公司经营趋向理性,又快又好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一是公司发展规划和经营策略更加符合市场实际,在发展速度、业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关系的处理上更加理性。人保财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三家上市公司在发展速度、业务规模和实现利润方面均衡发展,受到国际投资机构的认可。二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各公司加强了业务薄弱环节的建设。如人保财险正在筹备成立专门的责任险和农业险事业部机构,进一步推动责任险和农业险的发展;中国人寿成立了县域保险部,加大了对“三农”保险的开拓力度。三是注意处理好创新与发展的关系,更加重视创新对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一些公司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推进后援大集中、业务流程创新的同时,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如中国平安通过成立养老金公司,实现了寿险个险和团险业务的专业化管理。

(二)业务增长速度明显提高,区域均衡发展好于往年

年初以来,金融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保险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进一步加大产品营销力度,改善服务,在2005年规模基数较大的情况下,业务增速有所提高,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4.4%,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各地区过去业务发展参差不齐的状况得到改变,市场整体发展水平普遍提高。东部地区在规模较大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速度超过了东部地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三)财产险实现高速增长,寿险增长速度相对趋缓

财产险保费收入1580.35亿元,同比增长23.2%,高于去年同期10.3个百分点,也高于近五年来16%的增长速度。增长速度较快的险种有车险、责任险和农业险,增速分别达到25.4%、35.3%和33.9%。交强险占车险业务比重也提高到15.5%。财产险业务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车险市场秩序的逐步规范、交强险的成功实施和相关政策的协调等因素。寿险保费收入4061.09亿元,同比增长11.31%。与2005年相比,增速相对趋缓,其中银邮业务出现了持续下滑的趋势。寿险业务增速趋缓的原因,主要在于股市复苏、存款加息、银行揽储意愿增强,以及寿险公司经营策略的调整等因素。

(四)业务质量逐步改善,行业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全行业更加注重科学的管理和业务内涵质量的提高。从财产险看,赔付率与2005年持平。亏损的业务只有车险和保证保险,农业险、责任险和健康意外险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承保利润保持了20%以上增长。从寿险看,业务结构不断优化,续期和新单保费同步较快增长。在新单保费中,期缴保费增长率也高于趸缴保费增长,由于市场秩序的好转和公司内部管理的加强,行业整体效益明显改善。

(五)专业化管理不断加强,投资收益水平高于往年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17785.39亿元,实现保险资金运用收益955.3亿元,收益率达5.8%,比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最好水平。行业竞争力逐步提高,上市公司得到国际投资者的普遍认同,股价不断攀升,中国人寿市值已位列全球上市寿险公司第一。在股票市场回暖的条件下,保险机构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把握住有利的投资时机,通过加大新股认购和配售力度、调整银行存款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比例,保险资金的收益大幅攀升,取得了显著的投资效益。

(六)收购银行和控股证券,综合经营取得实质性进展

面对金融市场即将全面开放的形势和综合经营快速发展的趋势,保险公司积极参与了银行、证券业的改革。中国人寿出资46.5亿元认购中信证券增发的5亿A股,成为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通过投资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同时取得兴业银行1.75%的股权。此外,中国人寿与花旗集团联合成功收购广东发展银行,取得20%的股权。平安集团出资49亿元收购深圳商业银行89.2%的股权,取得完全控股权,同时成为浦东发展银行第一大流通股股东。保险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保险业的科学谋划和有效的政策协调,也为行业在金融综合经营格局中占据了战略制高点。

(七)保险监管进一步加强,行业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针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点,保监会2006年出台了一系列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政策措施,在创新监管方式的同时,加大市场调控力度,风险预警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基本建成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体系,行业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偿付能力整体状况良好。保险保障基金目前达到80亿元,行业发展的基础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得到增强。针对资金运用规模迅速扩大、市场投资风险增加及公司内控薄弱的情况,依据制度先行和风险可控的原则,完善了风险管理制度,加大了现场检查力度,确保了资金运用没有大的风险发生。

(八)市场秩序趋向好转,行业诚信建设不断推进

针对市场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06年对银保业务以及车险和大型商业保险费率进行了重点规范和监管。银行手续费恶性竞争得到遏制,车险市场竞争秩序显著好转,地铁、船舶、电厂等大型商业险费率逐步回升。诚信服务创新试点稳步推进,有的地区推行诚信绩效考核体系,有的地区提出误导保单一年内全额退保,有的地区开展“投保提示”,推进保险合同纠纷快速处理试点,行业诚信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九)保险创新实验区积极推进,行业改革进一步深化

2006年以来,继大连市被确定为保险创新发展的试点城市后,深圳又被确定为保险创新的发展试验区。深圳市政府现已全面启动了保险试验区的工作。天津市政府提出的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计划中,保险创新发展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创新试验区不仅涉及产品、服务创新,而且涉及到管理体制、发展模式和监管制度的创新,是保险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一项重要探索,通过试验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将促进全行业新一轮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十)行业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保费规模在世界排名上升到第11位,在亚洲排名有望超过韩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保险市场,成为国际保险市场上的重要新兴力量。人保财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三家上市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大幅度增长,中国人寿成为全球最大的上市寿险公司。2006年7月,标准普尔信用评级服务机构对我国寿险和非寿险行业的展望从“发展中”调整为“正面”,调高了对我国保险业的评级。10月,国际保险监督官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保险业的巨大成就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二、2007年我国保险业发展形势展望

2006年保险业实力的快速增长为下一年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展望2007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经济金融形势稳健发展,资本市场发展进入新时期,国务院23号文件进一步贯彻落实,这些有利条件都将为保险业发展提供极为难得的环境和机遇。由于金融业开放和创新力度的加大,金融市场运行更趋复杂,保险业电面临一些挑战。

(一)宏观经济形势继续看好,为保险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GDP增长一直保持在10%左右。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可望维持较长一段时间,2007年GDP增长率有望继续保持在9%左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保险市场潜力进一步增大,保险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从产险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企业和居民家庭的财富日益增长,社会各界对财产保险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特别是随着汽车进入居民家庭的步伐逐步加快,作为产险的第一大险种,车险良好的发展前景无疑为产险的发展上了“保险”。人身险业务是我国保险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保险意识的增强,购买商业性人身险的人员数量和数额都将大幅增长,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市场的前景都非常广阔。

(二)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保险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市场全面开放形势下,我国金融业进入了一个范围、深度和速度都超过往年的重组改革时期,保险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银行证券业的改革,为保险公司认购上市银行股权、加大在二级市场的投资规模、提高保险投资收益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保险业务扩大发展空间、进入银行证券领域业务提供了有利契机。与此同时,银行证券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对保险产品的销售产生了较大压力。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放开后,金融机构对理财产品的竞争更加激烈,保险业务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三)进一步加强改善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促进保险业创新发展

目前,利用A股市场持续好转、投资者看好金融保险股的有利时机,中国人寿已经完成从H股到A股的发行工作,平安也即将完成A股发行上市。汇金公司完成对中再集团的注资,太平洋集团积极准备改制上市。保险公司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2007年,监管机构将进一步提高全行业公司的治理水平,创新公司治理结构思路,深化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创新监管制度,全面实施分类监管。按照公司资质不同,对风险防范比较严谨、管理比较先进、效益比较好的公司,实行宽松监管政策。对于风险问题突出、管理水平落后、经济效益不高的公司,实行强化性监管政策。创新偿付能力监管,研究制定既能控制风险,又能够为公司发展留足空间的监管办法。

(四)优化保险市场结构,进一步激活市场发展潜力

从当前业务发展看,增长速度有所提高,但市场结构还有待完善,保险市场竞争依然不充分,仍存在较大潜力。要进一步引入新的竞争因素,适度增加新的市场主体,充分挖掘市场增长潜力。一是鼓励具有较强实力和持续注资能力的企业投资设立保险机构,推动国有银行设立保险公司的试点,在银行进入保险领域方面取得突破。二是关注外资保险公司发展缓慢的问题,适当放宽政策限制,鼓励外资保险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继续鼓励和引导不同资本来源、不同规模的保险机构在农业险、责任险和养老保险等业务领域加快发展,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度。

(五)改善公司经营效益,切实转变增长方式

当前保险业经营方式仍为粗放式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收保费增长较快。截止2006年12月底,应收保费211.22亿元,较年初增长40.95%。二是经营费用上升较快。2006年,营业费用支出共计667.06亿元,同比增长27.07%。保险公司经营费用上升较快,增长速度也明显高于保费收入增长水平,一个主要原因是部分公司在市场行为监管加强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费用的方式给予客户额外利益。应收保费和经营费用上升较快,说明公司拓展业务的主要方式仍然是支付不合理费用和价格竞争,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2007年,保险业增长方式要切实向集约型转变,科学合理地开发保险资源,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调整优化区域结构,大力推进保险产品大众化,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

创新范文篇5

1.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首先要观察生活、熟悉生活。从日常生活当中观察生活并逐步积累,来自社会生活各阶层的大量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科学分析、理解熟悉,从中筛选出具有典型性的人生、事件作为“艺术材料”,同时创作者主体意识的介入十分重要,因创作者独特的“视角”切入,使创作过程赋予新形象的审美认识,使思维具有了独创性。

舞蹈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贾作光老师提出:“要有一双舞蹈的眼睛,它必须全身心投入生活当中,身临其境地体验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物内心感情活动,将人物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在第八届“桃李杯”大赛中,《进城》是在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成的原型人物:一群进城务工人员。它表现当代民工们在大城市生存、生活的状态。从开始蜂蛹般涌入大城市的好奇、新鲜到遭受白眼后的痛苦失望和面对挫败的无奈,直至鼓起勇气拍掉的尘土、擦干血汗,迎接新的曙光。让人真切感受在你我身旁,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人民的艰辛,在对弱势群体深表同情之时,也为大多数人通过努力与奋斗最终得到社会认同而欣慰。这一作品创新的源头来源于生活真实原形,是创作者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生活,捕捉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群,因此,创新不是“空中楼阁”,是源于生活中的“真善美”。

2.创新思维与时代精神

任何艺术作品都服务于同时代,不具有时代感的作品很难被大众接受,失去存在价值。中国的民族在民间舞蹈专业领域和业余文化生活中广为流传,其根本原因是顺应人民对舞蹈的审美追求。具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双重属性。对于从事民间舞文化专业工作者,经历了民间文化艺人和专业人事提炼升华,在音乐节奏、动作元素组合变化上与时展同步,敢于在精神风貌上突破、创新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既强调了其特有的“风俗性、自娱性”等特征,又反映了当代各民族间地域的风土人情和时代精神,紧扣文化“艺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调文艺作品反映时代旋律”的文艺方针。在大众文化生活中,经常可见大街、广场、空地中充满活力的老太太扭起秧歌、打起腰鼓、舞动扇花,她们脸上的笑容和肢体动作中散发出的“春春活力”为城市平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企事业文化和群众文化、少儿艺术培训中,民间舞也相当活跃。舞蹈已深得广大人民的认同和喜爱,它的大众化、通俗易懂,已深入人心。

二、舞蹈结构的创新

1.舞蹈结构即语言

精巧的艺术构思是通过完美的结构来体现的。舞蹈结构有一定的规律,结构是作品的骨架和内部构造,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事物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经过作者的独特视角,巧妙铺排所作的布局和安排的。

结构有重要的层次语言,在人物感情处理方面,有层次递进变化来推动情感在结构中的体现。如悲哀的情绪表达:有点悲哀(惆怅、忧郁不乐)→很悲哀(痛苦、难过)→极端悲哀(悲痛欲绝、挣扎)→无声悲哀(无奈、抑郁)。在这种推动式的情绪变化时说明,舞蹈语言反映结构,结构即舞蹈语言。

清晰明确的结构方式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让作品有脉络清晰的逻辑关系,如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中《长河吟》是以作曲家冼星海创作《黄河》过程中的灵感为主线。作曲家朦胧、抒情、流畅的主旋律线在大脑中的闪现→国难当头作曲家忧国忧民的愤怒→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反抗精神集作曲家于一身→在斗争与反抗中燃起对新中国的希望。在这一舞蹈结构中,将人物、作品、时代背景融合一体,通过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并身临其境地感受人物处于当时背景之下的心境、情感状态,并将其化为创作源头,真实可信地让观众处于联想与想象之中。舒巧老师在《论舞剧结构》中提到结构是“创作者在作品中想说的话”。由此可见,结构是作品的核心要素。

2.结构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结构的承现方式根据作者与作品的需要各不相同。如:(1)情节式结构:多采用情节内容的叙事与戏剧舞蹈作品;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时空顺序结构:根据客观自然先后次序安排人物行为与舞蹈场景,符合社会现实自然逻辑;(3)时空交错结构:打破现实时空自然顺序,按照艺术构思逻辑进行交错衔接组合,将过去、现在、未来甚至回忆、联想梦境、幻觉交织起来。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让有限的舞蹈空间具有无限的时空贯穿感。(4)情感结构:a,单一情感,按情感美比进行舞段结构,情绪为(强—弱—强),或(弱—强—弱)三段体推高潮方式再回落。b,复合情感,多种情绪交织(喜、怒、哀、乐),根据事件背景变化安排多种复杂情绪;(5)音乐结构:交响式结构、回旋式结构、复调式结构。如复调式结构为两种情感的对比,像音乐两条平行线:一条为主旋律线,一条为副旋律线;构成双重属性(a—b—a—b),是舞蹈人物内心情感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

多种结构方式是创作者根据作品的主题内容来处理、铺排,是创作者在作品中的表达方式。“结构即内容,内容即结构”,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结构不单单是一种手法,它的独特取决于作品风格迥异、色彩缤纷的主题内容。同是塑造人物形象,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转第15页)(接第12页)

三、舞蹈语言的创新

一个好的舞蹈构思和舞蹈结构,是通过鲜明、生动、准确的舞蹈语言来体现作品内容、形象、情感,所以舞蹈语言的创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语言创新的“源头”

新的语言从何来?首先汲取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戏曲、古代舞、中国舞的营养,选择、研究适用于现实作品中的新语汇。其次,要用专业眼光观察、体验、研究和了解创作对象的生活特征和性格特征,提炼具有代表性的形态节奏、动律,塑造动态捕捉,这是创造舞蹈语汇的源泉,同时学习借鉴外来舞蹈文化。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灵活变通,创作出深入人民生活中并熟练运用本民族文化特征,才能更好地区分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特质,从根本上为中国舞蹈文化服务。

舞蹈语言除了学习、继承和借鉴之外,要从生活出发,回到生活中去。很多舞蹈语言是从生活动作中提炼而成的舞台形象,共性和个性是引起人类共鸣的情感特征。共性为人们所熟知的程式化的约定俗成,是文化积淀的过程,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物质和精神变化的产物。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创作者热爱生活、感受人民的情感变化是创作中的表现手段,会带给观众真实准确的舞台形象,挖掘生活动作是创作舞蹈语汇的手段之一。

2.语言创新的“个性”色彩

舞蹈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舞蹈用肢体动作与人们进行思想交流,其主要职能是产生思想及进行创造活动。

语言创新是编制者个人风格语汇的体现,在积累大量中国文化元素材料中,如何根据创作需要和个人风格喜好进行“破坏”与“重建”是技术问题。相对聪明的创作者往往不照搬别人创作模型或以往自身的成功经验,而是打破已有经验束缚重新构建。在编导课技法中,动机发展变化、运作解构、动作的多种情绪变化还有待诸多训练,以练习学生对编创造性想象、动作材料取舍、句子的铺排方式等能力,并结合有效组织语言,使语言产生与众不同的个性风格色彩。

编创者身体动作结构和演员语言风格特色也是编排动作中个性的体现,编导自身有丰富的语言库为动作积累了使之变化、发展的空间。此外,有些演员自身表现上呈现稳定的个人风格气质——有些舞者适合于刚健有力、冲击力强的动作,有些偏向柔美、抒情流畅的肢体连接。

编创,驾驭动作能力高低是使作品的形式感让人流连忘返、印象深刻的重要因素。

创新来源于生活,建立时代精神风貌基础之上,在创作者个人意识的参与过程中,才有了创意的新鲜,它是熟悉的陌生感,是人重新体验的精神补偿。总之,创新是标新立异:标,社会主义之新,立,中华民族之异的新舞蹈创作。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上,创作是要有鲜明中国民族文化特色,赋予时代特点的作品。

参考文献:

创新范文篇6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问题域是可以被超越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在总体上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的思考方式不会过时。我们不但要研究马克思究竟“说了些什么”,更要研究马克思是“怎么说出来的”,研究马克思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方法,而不是拘泥于他的种种结论。因为时代已经变迁,我们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拘泥于马克思所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和具体语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的结构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依然蓬勃地活在现代社会里,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一支强劲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藏于文本之中,因此,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经典文本尽管不可能给我们直接提供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现实情境的理论,但它提供了蕴涵着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宝藏。脱离文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就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全面而透彻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与其他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挖掘那些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极具价值却未具体展开的论述,澄清以往甚至现在被误读的思想。展开马克思文本研究需要做到:

(一)坚持历史性原则。杜绝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对于把握文本的本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贯彻历史性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要想真正按照历史性原则研究马克思文本,就要通晓马克思文本所形成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阿尔都塞提出,要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回到马克思当年思考与提出革命性理论的具体语境中去,研究马克思如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襁褓中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的科学的视野,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而不能内在目的论式地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中,要防止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粘贴到马克思身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存在过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粘贴现象”,使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误解和扭曲。只有坚持历史性原则,尽力杜绝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文本,我们才能避免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死路,才可能真正历史地理解马克思的本真思想。

(二)采用“问题对话一视域融合”的解读模式

伽达默尔指出:“我们可以这样来规定处境概念,即它表现了一种限制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因此视域(Horizont)概念本质上就属于处境概念……谁具有视域,谁就知道按照近和远、大和小去正确评价这个视域内的一切东西的意义。因此,诠释学处境的作用就意味着对于那些我们面对流传物而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一种正确的问题视域。”赢得“问题视域”是在更普遍性意义上理解文本的必要条件。在马克思文本研究中,解释者必须重视“问题视域”的存在,努力赢得问题视域,融汇自己的问题视域和所要理解的文本的问题视域,实现与马克思文本的对话,诠释出文本的鲜活意义,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应用于社会实践的领域。显然,“问题对话——视域融合”解读模式比起极具针对性、指向性的带着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的文本解读拥有较为宽广的视界、较为宏大的问题容量和因此产生的较高的回答社会实践提问的效率,这对于我们成功应对当前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问题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将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

有人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已失去了理论价值,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践有机统一的关系。苏东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使社会主义事业终归瓦解。我们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选择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的,我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我们的事业才获得成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世界观和生成性思维,其基本精神是回归现实生活,哲学的创新更要以回归现实生活为依据。不断地制造“新”名词、“新”概念不是哲学的创新,只有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现实、深刻反思中国问题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出路。我们应当从正在研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新的挖掘、新的研究、新的阐释和新的运用。离开了现实问题的关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孤立的抽象的研究、解释,并把自己的诠释说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这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作风。

文本研究的对象是文本的理论,但研究的指向却是现实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泛,哪些问题需要密切关注、迫切说明是由时代的主题、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决定的。我们主张在研究当代现实特别是当代中国实践的新问题中,通过对崭新实践的科学概括和现当代科学成就的提炼,实现哲学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对时代的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凝炼出富于建设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才能在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的互动中成功地发展自身。

同一文本、同一理论,由于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解读者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大不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刻内涵往往会通过研究视野和视角的变换与调整而得到进一步的揭示。而研究视野和视角的调整和切换,主要依据是对现实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不仅要关注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应该胸怀世界,充分考虑到当代世界的变化、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以及国外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和提出的新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吸纳人类新的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推进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三、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

学界有两种代表性的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张:其一,主张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回到马克思,重新理解马克思;其二,主张面向当代社会实践,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凸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这两种主张都是形而上学地理解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把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分别看成纯文本的学理探讨和无根的现实关切,背离了两方面研究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简单地“回到马克思”,导致马克思主义研究被限定在文本之中,容易诱发新的本本主义,丧失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现实精神。只有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并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实际,才能对现存的众多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符合时代要求、体现中国社会变化的理论成果来,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因此,保持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之间合理的互动,寻求二者之间平衡点,把“回到马克思”与“回到现实中来”结合起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正确途径。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需要注意的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是针对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形态之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说的。坚持哲学的开放性就必须走出哲学,又返回哲学,进而发展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应当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为基础,而且应当在与自由主义理论的对立与互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自由主义实现对立与互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任何意识形态,除了它具有的维护特定的阶级与利益集团的辩护功能(价值—信仰层面)以外,它还具有知识的功能(认知一解释层面)与实施(目标一策略层面)的功能,从而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二)强化哲学的现实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克服危机、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的本真关系。哲学研究不能脱离现实,不应逃避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要成为那种徘徊于概念和范畴问的纯逻辑推演式的学问,也不能沦为那种对现实生活世界漠不关心的、踏上纯粹思想自我构造道路的文字游戏。必须突破那种对学术的纯形式主义理解,特别是要扫除将学术与政治、学术与现实对立的陋识,注重从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现实、特别是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实践中获取真正的资源,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脱离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思想的闪电”偏离“人民园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可能永葆其生命的活力。真正的哲学不是游离于现实之外的遐想,它是在思维中被把握住的它的时代,哲学研究则是时代的使命和工作。哲学对于现实是一种要投入更要超越的关系,假如我们能够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这样那样的新问题作出有力的回答,并对实践予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我们的哲学就一定能走出窘境。

创新范文篇7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执政已有50多年的历史。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执政原则。进入新时期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和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党的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面向21世纪,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立党、执政、兴国三者统一起来,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新探索。这些宝贵成果,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得到了全面、集中的体现。

与时俱进——共产党执政的精神状态

共产党执政的成败,取决于党能否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党的精神状态如何,是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

与时俱进,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揭示了党始终坚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其涵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其精髓是,要具有永不停滞的创新精神。这是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坚持、继承和丰富、发展的辩证统一。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把握好这一辩证关系,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同时,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为我们的事业提供富于时代特征的强大思想武器,才能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夯实思想理论的基础。

追溯苏联、东欧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可以发现,这些党内部长期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的倾向,因而无力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苏共领导人又背离和抛弃马克思主义,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支持和纵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终于导致社会的大动乱,其丧权亡党就势在必然了。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也曾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我们党终究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战胜挫折,继续胜利前进。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党有勇气、有能力重新恢复、确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当今世界,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中。执政的共产党只有在密切关注和科学把握世界情况、本国情况和党的情况发展变化的历史方位上,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使党的思想理论正确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也是符合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客观发展规律、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执政的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创新内在地要求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这就是说,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党员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要坚决改变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发展——共产党执政的第一要务

所谓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保证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的一条根本经验。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我们党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们党执政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如果共产党不能在发展方面大有作为,如果不能带领人民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更加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先进性就难以体现,党的执政基础就难以稳固。因此,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解决前进中的所有问题,最终都要靠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样,发展必然成为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以沉重的代价换来的真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除了西方在政治思想上实行和平演变的外部原因外,一个根本的、直接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忽视了发展这个“最根本的因素”,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以致民众感受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转而羡慕西方的“繁荣富裕”。我们党在一段时期内,把阶级斗争、政治斗争作为中心工作,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毅然把发展问题提到党的中心任务的地位,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20世纪90年代,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等严峻考验,我们国家稳如泰山,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当认识到,发展是分阶段的,不能脱离现实基础,企图一蹴而就,只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逐步达到预期目标。在我国,党中央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个纲领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也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定要做到“三个必须”:一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本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二是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三是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共产党执政的坚固基础

古语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任何政权和政党,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民心向背。苏联、东欧执政的共产党先后失去政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失掉民心、脱离群众却是共同的、根本的。苏联解体期间,一家民意调查机构以“苏共代表谁”做的社会调查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只占7%,认为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这说明苏共已不能代表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垮台实在是势所必然。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根本保证。共产党执政以后,如何进一步保持和发展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兴亡。特别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十分警惕党长期执政可能带来的影响,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不脱离群众。近年来,党中央和同志反复强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并告诫全党:我们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保证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个代表”的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从多方面强调了执政为民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

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群众路线。同志指出:“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这要求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把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贯彻到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共产党员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学习和掌握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鉴于历史上由于法规、制度不健全而影响党群关系的教训,必须强调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共产党执政为民,“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利益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扎扎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对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暂时困难的群众,要格外关注,重点帮助,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温暖。同时,要坚决制止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现象。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特别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党的作风方面的最突出的问题,成为严重损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要改革和完善监督制度,既要加强党内监督,也要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派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共产党执政的根本保证

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构建了系统的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新的理论体系。他一再提醒全党要认真借鉴其他国家执政党兴衰的历史教训:“九十年代以来,一些执政几十年的政党先后下台,有的已经衰亡。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党的内部出了问题。”他反复告诫全党要认真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关键是在搞好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就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宽广视野,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历史高度,深刻揭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定要用改革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但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根据国内外环境和党的队伍状况发生的重大变化,抓住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整个党建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这是带动其他方面建设的根本性建设。用改革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进行理论、制度、体制创新,我们就能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我们党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要从严要求党员和干部。落实从严治党方针,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管理和监督是关键。三管齐下,必能取得成效。首先要从严治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使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干部实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矛盾,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一定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是执政的共产党必须具备的本领,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体现为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体现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我们党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并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一定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其先进性也在发展。我们党只有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才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同时,我们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必须根据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的新变化,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党的十六大确定,我们要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注意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同时,要把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这样必将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以上所述归结起来,就是共产党执政必须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共产党执政必须始终遵循的治党治国之道。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规律性,共产党执政也是如此。问题在于能否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这一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基于苏联东欧共产党在执政多年后丧权亡党的惨痛教训,基于当代社会执政党建设的普遍规律,基于对时代特点、国内外形势、我们党自身建设经验、党的任务、党面临的挑战以及党自身状况的深入研究、透彻分析和科学总结,对共产党执政规律作出的战略性思考。它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执政党建设实践,把执政党建设同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更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客观规律。作为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和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创新范文篇8

什么是传统?传统就是一种已经形成并对后世发生影响的东西。在艺术范围内,可以说传统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传统都在影响我们,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和研究它。继承发扬有利于艺术发展的因素,清除掉阻碍艺术发展的因素,真正能吃透传统的应当是精神非常强大的人,他既不畏惧于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涌入,也不非难各种对传统的批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既吸收前人的养分,又不为之所困,始终以明智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创作,使我们的艺术更加饱满充实。

中国绘画从古典形态转变为现代形式,始终没有离开继承传统艺术的精神脉搏,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的感动人的作品。有人主张完全摆脱自然和文化传统的束缚,也就是完全割裂传统的继承与开拓创造的关系。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过于夸张个性,这种个性一定是单薄和短命的。我们从西方绘画史了解到:无论是野兽派、表现派还是立体派,不论其造型方法如何各异或者表现主观感受的程度如何不同,他们最终都有一个明显的继承脉络。

人类浩瀚的优秀文化成果就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山花烂漫的原野,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采摘,从而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回顾整个中外艺术史,有哪位大师不是踏着前人的肩头向上登攀的?独创性总是相对而言的,历史上没有绝对的、凭空的独创性的东西。艺术史上所保留下来的,是一个个相互关联的环节,这些环节织成一张大网,每一种艺术品在此都有一席之地,这张网就是传统,没有传统也就没有创新。传统提供出一块坚实的平台,以便使艺术家向上跳跃,跳跃的结果构成另一高度,又成为下一跳跃的基础。我们判断一件作品是否有创造,也是基于传统框架下决定的。

我们更应认识到,开拓创造是艺术传统得以发展的动力,只一味墨守成规那是对传统作无意义的重复,更难言发展了。傅抱石先生曾说过:“时代变了,笔墨不得不变”。其意义就在于他认识到了传统的真正精神所在的同时,也认识到突破传统的重要性。正因为他的这种认识,才使他创造出了“抱石皴”,事实上传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包容了诸多逆传统而行的因素,才使传统变得愈加丰厚。中国水墨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也出现过如徐渭、石涛、林风眠这些不守成法的艺术家吗?中国传统的精神历来是宽容创造鄙视守旧的。历史证明,守成型的画家多,开拓型的画家少,但美术史总是由开拓型的画家来书写的。

创新与传统的关系是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永恒的命题。如何做到借古开今,既继承优秀的传统精神,又不囿于古人成法、陈法,这关系到艺术家的创造力、生命力以及个人努力探索等方面。人人皆知艺术要创新,从古至今的从艺者可谓众矣,然而真正能做到创新者的并不多。这与社会人文环境、画家个人秉赋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原因。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就应逐渐培养对事物的敏感判断力和认知能力。如果这个时期不能使自己的感觉提升到一定水平,那么,艺术家的成年至老年很可能在其作品中显现感觉上的迟钝,表现出僵化保守。这就是有的画家一生都在画着同一个水平的作品的原因之一。有些大师如凡·高、高更虽然从事绘画较晚,但在此前他们一定具备敏锐的感觉,所以后来才有天才的发现。又如齐白石先生六十岁后的变法并不仅仅是陈师曾等人的提醒,关键是他具有敏感的艺术神经从而形成超常的创造力。一个艺术家如发展到高层次的感觉和感情的升华阶段,他可以靠敏感的直觉发现常人不易觉察的自然和内心之间那无限的丰富感,其艺术作品自然会表现出独到的新鲜感。

在人类文化史上,尤其是艺术史上,每一次艺术形式、意识、审美经验的嬗变都是一些具有“先锋”性质的创新者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西方艺术史上从法国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均产生于对陈旧的艺术形式的扬弃。艺术作品的创作没有开拓、没有创新,作品的价值就会降低。艺术的开拓与继承并不矛盾,它们相辅相成,关键在于你的认识、你的选择。学习过程不仅是技艺的提高,而是艺术品位、艺术素质的培养。这样就有了一个高度,我们尽可以在这个高度上再向上攀登。

参考文献:

[1]鲍诗度.西方现代派美术.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创新范文篇9

讲奉献,才能打开局面

“讲奉献,才能打开局面。”2001年,兰小平当选净安村党支部书记,这句话是他上任伊始的心声。

兰小平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村务工作上。干活时,他也把摩托车开到田坝边,一双胶鞋随时放在车上,只要一接到群众电话,他驾车就去。妻子徐慧容说,一年365天,兰小平少说有300天帮不了自己干农活,家里的事一点也指望不上他。

2002年初春,乡亲们盼望已久的通村水泥路动工。资金缺乏,兰小平和村委会干部带头垫资几万元。为了抢时间,兰小平带领村民吃住在河坝,使通村道路如期修通。

兰小平任职近5年来,把村支书补贴全部借给了村里,还3次将家里的钱垫上,用于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在兰小平的带领下,净安村2001年接通自来水,2002年修建通村路,2003年实施秸秆燃气项目,2004年实施了燃气二期工程,全村410户中有一半用上了燃气。2005年,村里再上粮食烘干机。通电、通气、通光纤电视、通电话、通自来水这“五通”,在净安村逐步成为现实。

要创新,才能得发展

2002年初,村民张春华一家种了5000袋金针菇,收了鲜菇后卖不出去。一家人找到兰小平,希望村干部帮助找销路。这件事在兰小平等村干部帮助下得以解决,也给兰小平带来了触动。

“要创新,才能得发展。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市场。”通过外出参观考察,兰小平与老支书黄其康商议后,2002年3月成立了食用菌协会。

兰小平与协会成员一起跑市场,想出路。短短3年,协会从最初帮农户解决销售问题,到统一原材料供应,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目前,该村食用菌种植户占全村农户数的90%,种植面积1520亩,种植品种发展到十几个,年产值1500多万元。

创新范文篇10

在现实生活中,笔者常看到这些德育现象:老师不厌其烦地找学生谈心,道理、事实罗列了很多。学生当面听着,实际效果却甚微;学生政治答卷上洋洋洒洒,人生道理清清楚楚,自己的言行却北道而驰,判若两人;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如参加革命纪念馆等,学生一路谈笑风生,视为春游、休闲。透过现象,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学校的德育活动如何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谈中,明确提出:教师应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富有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由这段话,我们可以反思前面种种德育现象:老师找学生谈心,如果不断强化、强调自己的思想、观点,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切身体验,这种对话就是“伪”对话;如果人生道理是学生作为标答背下来、写下来,而没有内化为学生个人习惯与追求,就难免会出现言行不一;如果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一成不变,一味强调教育性,忽略学生的兴趣及对现实情境的感受,那么走过场就会成为必然。看来,德育应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否则就很难为学生的发展真正发挥作用。德育创新有很多途径,其中一种即是:设定现实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从而进行有效的德育活动。

(二)步骤

第一步即搜集、整理种种生活资源,让它们为“设定情境”服务。

生活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自然界的山水、草木,会滋养人的内心,丰富人的情感,提升人对自然的关注与思考。可以说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类就是自然界的产儿。社会资源包括社会生活中种种的人和事。人是社会化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劳动、学习、生活都具有社会化的特点。学生虽然人在校园,但同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密切的关联。社会资源就在学生的生活中。因为要为学生设定现实情境,激发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选择生活资源时,应考虑:①贴近学生。这些生活资源学生能耳闻目睹,近距离去观察、感受;②角度新颖。这里的新并不意味着标新立异而是选择新颖的角度,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③易于操作。学生都能迈进所设定的情境,都能不同程度地激发、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不会有畏难情绪。比如:在自然资源中,选择“看一棵树”。在社会资源中,选择“与一个自己亲近的人聊天”。“树”与“亲近的人”即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距离很近。有没有新意呢?学生一般视为司空见惯,平淡无奇。但加入观察、加入引导,学生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这是对他们有益的体验。“易操作”在这里,也显而易见。“树”与“亲近的人”,学生都会毫不费力地去接近、接感受,没有心理障碍和过大的难度。

第二步,精心设计活动程序,使“生活资源”演化为“设定的情境”。

生活程序有逐层递进型。“树”,到处都有。选择校园里的一棵树,大家可以方便地观察。怎样让这个生活资源变为教师设定的现实情境,从而汲取学生的切身体验,进行有效地德育渗透呢?一步步来,灵活设计活动程序,首先,自选角度,自由观察,将所得记录下来,在作业反馈中,可见大多数同学反映平淡,没有什么发现。少数同学独具慧眼,喜于观察。比如:他们在秋叶的飘落中感到时光的易逝,在秋叶的金黄色中感到历经风雨后的成熟。第二步:师生进行交流。在比较中,喜于观察的同学得到大家的肯定、好评。老师点拨、引导,明确观察时要用心、用情,选择不同的角度,融入自己对树、对人生、对社会的联想、思考。第三:再去观察树。强调选择恰当的角度。这一次,同学们有了不少新的收获。比如:有同学从远、近、高、低不同角度观察树,发现树呈现了不同姿态的美;有的同学观察风中、雨中、阳光中、大雾中的树,发现树有不同的“表情”,树真的有生命;有的同学写同学间对树的争议,比较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带来不同的审判眼光。第四步:拓展思考:从不断观察树,你有什么启发?有什么收获呢?同学们有的说:生活中真的有很美的东西,它需要我们发现;有的说:根深才能叶茂,我感到了绿叶对根的情谊;有的同学说:树就像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等。活动程序为逐层递进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学生逐渐丰富,提高自己的知识。这种程序适用于所选的生活资源内涵深沉,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去感受、习得。

活动程序可以是并列展开式。

“与亲近的人聊天”。需要同学选择一个亲近的人,自己确定话题,展开聊天,并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按谈话对象的类别,将同学分成某干小组。如:和朋友聊、和家人聊、和一个特定情境中亲近的人聊,同学分成若干组。也可以按聊社会人生的思考等等。这样分组的好处是:相同话题拉近了同学间的心理距离,大家在小组内可以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事实证明,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参与意识很强。他们发现自己被受包裹着,自己亲近的人给予自己的帮助那么多,亲情、友情、社会、人生,都那么令人留恋,那么美好;同时,他们也对社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等进一步讨论、交流,彼此沟通,彼此释放自己的热情、活动。并列展开式,形成小组间的竞赛,成果丰富多彩。活动程序为并列式,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一特点及发展需求而设计,这种程序适用于所选的生活资源内涵丰富、广博,不同的学生在选择观察角度会有明显的差异。并列展开式,尊重学生独立发展的空间,加强小组内同学的团结协作,同学间因为有共同语言,

第三步:直接设定现实情境,激发学生装的切身体验

有的时候,生活资源与直接设定现实情境没有界限。这种情况较多见于利用生活资源组织某次德育活动。利用生活资源,意味着已经搜集、整理了生活资源,具有贴近学生、角度新颖、易于操作的特点。比如:围绕庆祝祖国生日这一主题,开展巨幅集体绘画比赛活动。在同学们心里,对祖国的爱是深埋心中的。我们需要有效地激发这种感情,强化这种感情。巨幅集体绘画,意味着面向校园广泛的学生群体,设置一个现实情境,汲取学生的切身体验;意味着集体参与,相互协作;意味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撞击学生的情感与心灵。在这里,调动生活资源,即直接将其排列组合为所需要的现实情境。同学们身在其中,富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