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特点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4:16:19

传播特点

传播特点范文篇1

关键词:信息化;新闻传播;多样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的生活行为与习惯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广播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时期,新媒体的出现对于广播新闻的传播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下,丰富广播新闻的传播方式,对提升大众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广播新闻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也开始崛起,但是广播新闻在人们的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广播新闻都是大众获取新闻等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最初,新闻传播都是通过电视和报纸进行的,伴随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处于空前发达的状态,广播新闻传播的方式也逐渐出现多样化的特点。广播是我国传统的传播媒体,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其所包含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如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政治新闻等,并且基本都是大众感兴趣的内容。充分利用这一特征,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也会对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一定引导作用。因此,对新时期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进行探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媒介融合对广播新闻传播的影响

当前,媒介融合可以高效整合当下的媒介平台,同时也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信息交流更加趋向于多元化。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报刊以及广播新闻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面对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因此,在新时期,广播新闻的传播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广播新闻十分讲究时效性,因此在发生重大新闻之前,需要编辑人员具有分析报道的能力,同时能够迅速确定报道的形式。对于这些要求,都需要广播新闻编辑人员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判断能力,他们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各大焦点发展趋势,并与其他媒介积极合作。此时,对新闻敏感的嗅觉和较高的合作水平显得异常重要,从业者需要随时感应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依赖自身敏锐的嗅觉对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做出有效的预备方案。并且,促进各大媒介的相互融合,融会贯通,将可能发生的信息在第一时间相互通告,增强广播媒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3新时期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3.1传播对象定位更明确。当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新闻传播也具有新的特点。首先,广播新闻传播对传播对象的定位更加明确。对广播新闻传播行业来说,更加趋向于完善的新闻采编体系。在完善采编结构的基础上,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才能巩固广播新闻传播的基础。在传统的新闻采编过程中,要求相关工作者重视关于国家政策之类的新闻信息采编,但是在新时期,大众的关注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采编也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往单一的采编渠道逐渐扩充到更多领域。当下,新闻采编涵盖了民生、服务、娱乐等领域,传播对象也有着更加明确的定位,也正是如此,才能够保证广播新闻传播的有效性,进而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3.2传播形式趋向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广播新闻的形式更加多样。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信息技术尚不发达,广播新闻的传播渠道也非常有限,往往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形式来进行传播,这种较为固定的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传播效率,也限制了广播新闻的作用。在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丰富广播新闻的传播途径提供了有利条件。网络也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平台,并且能够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添加更丰富的内容,满足当下大众对于信息的多样化需求。新内容的加入如声音、动画等,使得新时期的广播新闻传播更具活力,多元化的传播途径也使广播新闻更具优势。而且,当下的广播新闻能够通过多媒体实现与观众的实时互动,这能够更好地帮助观众提升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度,对新时期广播新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3.3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广播新闻传播在整个新闻发生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在收集信息、整合资源、广播宣传、反馈效果中充当重要角色。新闻传播是广播电台的发展基础,也是很多节目的重要内容。过去,由于技术的限制,新闻传播的方式受到很大约束。它只能够依靠电台、线路等方式进行传播,被时间和空间所限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新闻传播也可以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方式实现快速传递,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也让广播新闻传播变得更加高效、敏捷和迅速。不过,就现状来看,虽然很多广播电台已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半信息化状态,可是信息传递仍然受到阻塞,导致受众群体难以迅速收到信息内容。所以,想要实现广播新闻的零空间性,广播新闻传播还有许多路要走。

4结语

就当今社会而言,有效的经济组织与社区环境密闭可分,如何让每一个操作环节在可控的组织下实现,对于正常生活与工作时限来说具有巨大的意义。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综合性的广播信息系统管理必不可少。建立高效的控告警报体系,已经成为广播电视的重要保障,这也变成当今广播电视的新特点。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应该运用高端的前沿科技以及科学意识来研发传输媒介,工作人员更应该重视环境的变化,进而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广播电视的创新与发展。除此之外,广播新闻传播必须重视传播内容的优质和真正性,广播新闻传播在编辑和收集的过程中,要及时听取听众的反馈,在汲取广大听众的反映和心理特点之后,从多方面分析广播新闻的传播质量和传播方式,从而提高广播新闻的工作水平,让每一位广播新闻工作人员可以不断学习,强化自身的能力和素养,从而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面对多媒介融合发展,为听众创作更多优质的广播新闻内容。另外,广播新闻传播应该利用广播新闻的语言去感染大众的内心,让大众可以从广播内容的本质出发,透过简短的言论进一步深化广播新闻的特点,从而实现人人广播、广播人人的效果,让更多的人能够爱上广播传媒这一行业,使得广播新闻能够实现第二个春天,从而赢得更大的竞争力,实现广播新闻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洪旭东.广播新闻新常态构建的现实原则和趋势操作[J].视听,2018(1).

[2]卢光宇.试论细节在广播新闻报道中的作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7(23).

[3]王忠孝.注重广播新闻中的音响特色化[J].新闻研究导刊,2017(10).

传播特点范文篇2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对策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非常快的发展,这对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传统媒体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1.新媒体视域新闻传播的特点

1.1新闻传播形式多样化。传统媒体中,信息往往都是通过广播、报刊以及电视来进行传播,新闻受众参与到新闻信息中的机会是非常少的。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闻传播方式逐渐展现出双向互动性,例如微博的出现,导致某项重磅新闻的发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传播,可以说新闻信息与人们越来越接近。并且新媒体对点击率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大众的关注度对新媒体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2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对传统的媒体而言,传播内容往往就是文字或者图片,同时在新闻信息中占据大比例的是主流新闻,主要就是用于对政府与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所以传播内容还是相对局限的。但是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们接触到了除了主流信息之外更多的信息,包括财经信息、娱乐信息等。同时传播的内容也突破了文字与图片的局限,逐渐发展为以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相结合的信息内容。1.3传播主体更加广泛。传统媒体中,信息的大多是新闻工作者,公众往往只能作为受体存在。但是新媒体视域之下,之前的受众甚至成为了信息的者,人们可以随时关注到信息的发展状况,新闻传播逐渐成为全民活动。因此说传播主体更加的广泛。

2.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2.1新闻价值削弱。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公众逐渐成为新闻者以及评论者,所以在媒体上就涌现出了不同的声音,悲观或者乐观,所以评论者也逐渐分为不同的阵营。而我国又是坚持言论自由的,但是过度的言论自由就严重影响到了新闻传播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削弱了新闻价值。2.2信息失真。上文提到维持新媒体发展的根本就是点击率,所以有些新媒体在传播新闻过程中为了提高新闻信息的阅读量就会对信息进行放大,甚至在网络上轰动性的虚假消息,引来人们的关注,这对新媒体的公信力是非常不利的。2.3信息泛滥。新媒体视域下的新闻者成为公众,而对于人口数量众多的我们,新媒体使用者数量也是极多的,这就导致我国的新闻信息出现了泛滥情况,涉及到各个领域。2.4侵权行为频发。在新媒体视域之下,新闻传播中经常会出现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例如某公民在网络上了一条信息,所以该公民就对该信息保有知识产权,这种情况下,其他公民对此信息进行随意的转发与修改就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3.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对策

正如上文所说,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为了保证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健康发展,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3.1传播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为了保证新媒体健康发展,新闻行业就应该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有机结合。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有着非常多的优势,但是传统媒体也比新媒体更具有准确性以及真实性。所以,为了引导新媒体更健康的发展,就需要结合传统媒体协同发展。首先要解决传统媒体中传播速度较慢以及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就是要在新媒体中吸收传统媒体中真实性以及权威性高的优点。3.2政府建立相应法律法规。作为法制社会的我国,在新媒体视域下的新闻传播出现了诸多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出手,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想要保证新媒体下的新闻传播能够将社会向着正确的方向引导,健全的法律法规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法律法规仍然需要尊重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保证公民的发言权;其次,在法律法规中必须明确对散步谣言、破坏社会安定团结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理,从民事以及刑事程度上进行严格的规定;最后相应的法律还需要保障新闻者的知识产权,禁止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发生,保障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只有拥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够保证新媒体视域下的新闻传播实现持续性发展。3.3公民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作为新媒体的受众,网民与新媒体的接触越来越密切,这就导致了我国网络诈骗现象逐渐增多,为了保障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是非常关键的。在公民自我保护方面,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网民在进行网页的浏览以及新闻信息的阅读过程中,要确定该网站或者该新闻门户是受到安全防护的,并且对该方面的信息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自身辨别真伪的能力,防范浏览到不安全网站,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第二,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导致网络中经常会出现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这时公民就需要进行辨别,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第三,公民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法律观念,在防范他人危害自己权益的同时,也遵守法律法规,不做危害他人生命及财产安全的行为。

总之,科学技术仍然在高速发展,新媒体之下的新闻传播也会发生进一步的发展。虽然与传统媒体相比在多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自身仍然是存在着很多不足的。为了保证新媒体视域之下的新闻传播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分析其自身问题并找到相应解决对策是非常关键的。

参考文献:

[1]刘红敏.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困境[J].山西科技,2014(06).

[2]张志明.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特点及策略研究[J].福建大学学报,2013(13).

传播特点范文篇3

首先对谣言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人。在二战期间沸沸扬扬的各种谣言及其对部队和人民士气的作用,使很多研究小组对这个题目产生了兴趣。这个领域的两位奠基人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认为,谣言是一个"与当时事件相关联的命题,是为了使人相信,一般以口传媒介的方式在人们之间流传,但是却缺乏具体的资料以证实其确切性"。[5]而纳普则认为,谣言是一种"旨在使人相信的宣言,它与当前时事有关,在未经官方证实的情况下广泛流传"。[6]彼得森和吉斯特对谣言所下的定义是,谣言是一种"在人们之间私下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7]这三种定义的共同之处是都确认谣言是一种信息,并且是为了使人相信。但缺点是都忽略了谣言所传达的信息中包含的真实性成份,忽略了谣言最后核实的结果。

据此,法国学者卡普费雷认为:"我们称之为谣言的,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8]

最著名的对谣言的定义应归功于美国社会学家特·希布塔尼。他认为,谣言是在一群人议论过程中产生的即兴新闻。[9]

而法国一本有关谣言的刊物在对谣言下定义时,则开宗明义地写道:"谣言没有任何根据,这大概才是谣言最难以推翻的定义了[10]

《韦伯斯特英文大字典》指出,谣言是一种缺乏真实根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11],而《现代汉语词典》上对谣言的定义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还有的人认为:谣言是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虚假消息。[12]

至今还没有出现一个为大家公认的谣言定义和谣言标准,但综合以上形形色色的谣言定义,可以看出谣言有以下特点:一是必须在一定数量的人群中流传,二是必须为众多人相信,三是它是与事实有出入的消息。

网络谣言作为谣言的一种,并未脱离谣言的基本特点。之所以称之"网络谣言"只不过因为其及主要传播过程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比起网络时代之前的谣言来,它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出现了跨国、跨洲、跨语言和种族的超大规模传播现象;它的传播速度更为迅速,可以一夜之间到达全球英特网用户;它的产生原因更为多样,出现了国与国之间利用网络谣言进行政治斗争的现象,出现了利用谣言影响股市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它的传播路径更为复杂,出现了网络谣言与口头传播和传统媒体传播交错互动的现象。

二、谣言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一个谣言往往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然后就开始迅速繁殖、流传开来。一般来讲,一次完整的谣言传播通常经历了形成期、高潮期和衰退期等三个阶段。在谣言传播的形成期,只有少数人作为谣言的发源地相互议论,随之谣言的传播速度开始加快,迅速传给谣言的次级源地,再传给他人形成一种"锁链式传播",这样就进入了谣言传播的形成期。在形成期,谣言的传播速度逐渐加快,谣言很快呈燎原之势,参与传播的人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当谣言为绝大多数公众所接受,传播达到或者接近一种平衡状态,谣言传播就进入到了高潮期。其后,随着谣言重要性的减弱,谣言传播的频率开始下降,谣言传播逐步进入衰退期,直到谣言完全消失。

网络谣言的产生和发展比起一般谣言来,又有一些特别之处。网络谣言由于网络传播迅捷、广泛的特点,因而从形成期到高潮期的时间大大缩短。往往在一夜之间,甚至几小时之内,就可以形成声势浩大,跨越国界的谣言。如果说一般的谣言是"在疾走,在飞奔"的话,那网络谣言就称得上是以超音速的速度翱翔了。

而由于网络信息的丰富性,网络谣言从高潮期发展到衰退期的时间往往也很短。从传播速度来看网络谣言呈现一种加速度传播的状态。在这种速度下,网络谣言往往极为"短命",上午的谣言下午即消解并不罕见,网络谣言经常处于昙花一现的状态。

在网络上,还常常出现谣言与真相并行传播的状态。在过去,谣言与真相往往是相互独立进行传播。谣言在过去是经由人际口头传播进行,而真相往往通过大众传播和传统媒介进行。谣言经由的是"私人"关系网传播,真相则往往是通过"公开"渠道。到了网络时代,出现了谣言与真相并行公开传播,在同一个舞台"竞争"的现象。并且由于谣言传播的非理性因素,谣言还常常压倒真相。

此外,与口传谣言相比,网络谣言的变种也更为丰富。人们造谣与解释谣言的想象力和天赋在网络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演示。一个谣言从漏洞百出到自圆其说、无懈可击往往不用多久。在网络上上了别人谣言当的人往往会受?quot;启发",炮制出新的谣言并首先选择在网上进行谣言的传播试验,并从谣言的传播中得到某种畸形成就感的满足。谣言既是一种信息的扩散过程,同时又是一种解释和评论的过程。有时即使信息没变,人们对信息赋予的不同解释和评论也能形成谣言的丰富变种。

三、谣言的分类:

谣言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多种分法。根据谣言的来源来看,可分为有意捏造的谣言和无意讹传的谣言。有意捏造的谣言往往是制造者出于某种利益驱动,针对具体目标和对象炮制出的。而无意讹传的谣言则是由于消息在传递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出现遗漏、颠倒或错误,甚至被传播者进行了任意的增补以自圆其说,这样由虚构、联想和夸张产生的不正确传播,极容易成为谣言的来源。

从谣言传播的后果来看,又能分为有害谣言和无害谣言。并非所有的谣言都会造成危害和破坏。有时,谣言能帮助表达民意和了解舆情。比如,近年关于手机实行单向收费的谣言数度流传,实际上表达了广大人民的一种期待心理,使得相关方面不得不数度解释,同时在制订未来政策时也不得不考虑到这一点。在战争中,有时能够从谣言中获取某些隐匿的实情。有时候,谣言的流传能对相关方面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迫使当局做出解释,使公众了解到真相,行使知情权。比如今年五、六月份在水木清华的BBS上谣传四川某地黑社会组织为了报复社会,专门奸杀女大学生,已杀了20个。后来发现,原来确实该市发生了好几起学生被害的案件。

从谣言的褒贬色彩来看,谣言可分为黑色谣言、玫瑰色谣言和白色谣言。谣言大多数总是预告坏事、灾害、死亡、背叛:黑色是谣言的主基调。但有时也会出现玫瑰色谣言,上述的手机实行单向收费就是典型的玫瑰色谣言。笔者所在高校近期数度传言研究生要涨补助,也属玫瑰色谣言,表达了公众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许,是把欲望当作现实的谣言。也有白色的谣言,即中性色彩的谣言,如"某明星要出家",又如网络OICQ上常传的"某某地方某某人生了某种病,请把以下信息传给你的20个朋友,你就会成为阳光天使,你在OICQ上的头像就会变为金色"。

根据谣言的内容来划分,又可分为政治谣言、经济谣言、军事谣言、社会生活谣言和自然现象谣言。

政治谣言是有关政治生活的谣言。它是政治权力和政治利益斗争的产物,往往是为了某种政治需要而有意捏造,是对有关政治人物或政治集团的攻击和诽谤。如1998年10月,马来西亚出现网络谣言,有人假冒政府首席秘书阿都哈林的签名,通过国际网络和寄发信件,唆使及煽动公务员反政府。阿都哈林不得不公开辟谣,但由于国际网络散播的谣言无从查究,他并没有报警。

经济谣言则是有关经济生活的谣言。它往往与经济利益有关,会直接导致经济上的得益或失利。近年来,利用网络谣言,从中捞取好处的事件屡见不鲜。如去年二月,美国一名23岁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发放有关EmulexCorp.科技公司的虚假消息,以致其股价在一天之内大幅下跌六成。另外,一名新泽西州的15岁男孩列别德,用八千美元做本钱,先以低价买入一些不受注意的蚊型股,再利用多个假名在Yahoo!的BBS上发表言论吹捧这些股票,从中获利222万港元。

军事谣言是有关军事生活和军事行动的谣言。战争年代军事谣言往往此起彼伏。在网络上,军事谣言也并不罕见。前年两岸关系紧张的时候,网上谣言横飞,当时,许多人见面都问,"你看到消息了没有?两岸的战斗机在海峡上空打起来了,据说,大陆的SU-27战机击落了四架台湾F-16,后来,有两架大陆战机遭到台湾幻影-2000的攻击,几乎被击落……"最后,这条让两岸都震惊的消息终于被揭穿是谣言,是江苏某网虫在"信息港"网站散布的。可笑的是,这样的消息,国内许多著名网站居然不加分析、核实,就连忙转载。

社会生活谣言主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这类谣言中最多的要数娱乐界有关大小明星的谣言了。一会儿传这个明星与那个明星有染,一会儿传某明星在闹离婚。这个明星有同性恋嫌疑,那个明星有私生子。又如近来在网络上出现了一封中伤的e-mail,矛头直指被日本女子高中生誉为"流行教主"的人气女歌手滨崎步,称"听了滨崎步的歌会被洗脑变成白痴!"而这封e-mail在大家以讹传讹的连锁散播之下,谣言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自然现象谣言主要与自然界的特殊现象和宇宙神秘现象有关。比如最常见的"外星人"谣言。又如因某些异常天气现象而谣传某地要发生自然灾害等谣言。

网络是谣言的温床吗?――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与传播形态分析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带来便利及商机的同时,也会成为犯罪渊薮造成民众伤害。在网络发明以前,谣言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播的方式经由人际传播而流传的。自从英特网发明以来,谣言似乎找到了最佳的孵化器和生存地,网络谣言生生不息,令人不得不慨叹其强大的生命力。谣言为什么能在网络上恣意而为,像幽灵一样无处不在呢?这与谣言的本性有关,也与网络传播匿名、互动、和复制过程简单快捷、辐射面广等特点有关。

一、网络传播的主要特征。

1.英特网的匿名性。[13]由于在网络上,人们的身份被隐藏,使得人们的行为因失去有效的监督而走向反社会化,在极度膨胀的恶欲指引下在网上做出很多与正常人格背道而驰的行为。网络的虚拟特征使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化了的个人身份可以被任意加以隐藏和改变。这样,在实际生活中散布谣言诽谤他人或与自己利益有冲突的组织机构往往会受到指责的。在网络上,这样的担心变成了多余。既能很多人能通过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又不用担心承担法律和道义上的责任,谣言又怎能不像野草一样蓬勃生长呢?

2.网络的复制性。网络的复制极端容易。利用电子邮件的群发功能可以在以分秒计算的时间里向成千上万的网民发送相同的一条消息。在口头传播时代,谣言虽快,总还要经过由一个人到两个人,两个人到多个人这样的物理时间阻隔,网络时代,这样的物理阻碍也不存在了,谣言一量上网,就以几何倍速向外传播,在以分秒计的时间里到达分布在整个地球上的数亿网民。3.检验网络真实的间接和滞后性。网上信息很难进行事前审查过滤,人们在获取信息时也很难根据信息本身进行真伪识别。网络的互动性使得信息的不需要取得特定的资格,的信息不需经过检查而又无事后追查。信息的极为直接而又容易,信息的者可以是满腹诗书的学者,也可以是文化不高的农民,可以是法官,也可以是在逃的罪犯。信息不再是一件庄重而神圣的事。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的真实性往往很难得到保证,而真实性的检验往往需要通过间接的手段加以印证,而且这种检验在时间上往往具有滞后的特征。这便给谣言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时间。从谣言到发展到最后被揭穿和消亡有相当的时间人们无从辨别真相。而由于谣言又往往有相当的伪装,相当的欺骗性,人们在被谣言包围而又得不到足够的信息验证真伪时就往往会信假为真。4.网络信息的丰富性造成的信息竞争压力带来

信息的夸张性和片面性。网络被称为海量信息的集散地,在网络上争夺"眼球"变成了一场异常激烈的竞争。谁能得到网民的注意力谁就能得到名和利。这样,很多人就放弃了应有的准则,或者捏造,或者半真半假,或者抽取部分事实而不顾,还出现了"虚假的标题"和"真实的内容"的现象等等,总之,针对网民的求新求奇心理很多人对信息进行了扭曲和夸大,造成信息的失真和谣言的兴盛。

二、网络谣言的主要传播渠道和方式:

谣言在网络上传播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渠道:

1.BBS与各类论坛:

BBS(电子公告版)与各大网站上的各类论坛几乎已经成为众人心目中谣言的集散地了。造谣和传谣的活动往往在在上面此起彼伏,一谣未平,一谣又起。在很多人心目中,BBS上的消息可信度极低。很多人喜欢"灌水",意即在BBS上发表文章,在即时引起其它在线网友关注时,得到一种创作的成就感和愉悦。然而,并非所有在BBS上和各类论坛上的消息都完全虚假。在清华大学的BBS上,有相当一部分消息事后被证实是真实的。这就使很多网民面对上面的消息,无法完全将之搁置不理。在将信将疑中,谣言得到了巨大的生命力和传播价值,在网下又通过人际口头传播广为人知。

2.网络新闻:

网络新闻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传播迅速的优势,迅速席卷全球。据统计,时下有超过二成的网民通过网络获取每日最新的新闻,有超过六成的新闻媒体采用英特网技术传输新闻,几乎百分之八十的报社建立了自己的因特网站。如果健康地发展,网络新闻事业一定能够以自身的独到优势,迅速超越以往作为优势媒体的传统媒体。然而,在许多网民心中,网络新闻不只什么时候丧失了自己的可信度,被人们称为"谣言新闻"。新闻网站往往依赖于网民的自由投稿获得信息,这就造成检验事实真实性的困难。更有很多新闻网站在新闻竞争的过程中往往不顾事实,怎么吸引人怎么写,怎么激动人怎么编,还有的将明明已被证明是不真实但颇具吸引力的传统媒体上的新闻转载,利用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信任提升点击率。

3.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具有传输快、复制方便,而又带有私人色彩的特点。利用电子邮件的群发功能,可以使一条信息顷刻间到达成千上万的网民。而私人色彩会使电子邮件显得比一般的消息更为真实。在口头传谣时代不断出现的"连锁信"谣言,在网络时代化为了"连锁电子邮件"谣言。"请你将收到的这封邮件转发给你的二十个亲友,你就会得到(许诺好处)",如果不发呢,就威胁会受到惩罚。这样,很多人就觉得发一下电子邮件只是举手之劳嘛,何必搞得自己既担忧又不愉快呢?于是谣言就这样泛滥成灾。

4.OICQ:

作为网络聊天的工具,OICQ具有相当的个人化程度。而由于聊天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活动,会增强所传信息的真实色彩,使谣言被误认为是真理。信息的真实性是建立在社会性的基础上的,很多时候它是一种社会价值的判断。OICQ具有模拟真实社会人际交往的特点,极为接近口头传播,这大大增强了它在人们心目中所传信息的可信度。而它又具有电子邮件的某些特点,可以在网上方便地复制,在对方离线时留言等,因此,OICQ也是网络谣言的一个重要传播渠道。

三、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

纵观形形色色的网络谣言,会发现它既具有口头谣言的特点,又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网络谣言像口头谣言一样,具有阶段性?quot;主题"特征,谣言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异"特征,以及同一谣言反复出现的特点。

"主题"特征指谣言在某段时间会集中于某个主题,如台湾一度网络流言造成饮食恐慌,出现了"吃柠檬虾会产生砒霜"、"可乐加味精等于FM2""蜜饯、金针、果糖含高量二氧化硫,会造成气喘"、"吃多了猪脖子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吃花枝、鱿鱼就不要吃红萝卜"、"烤的玉米不能吃,百分之百有毒"、"吃半熟的蛋会致命"、"可乐加烤肉等于骨癌"等二十二个与饮食有关的网络谣言,引起消费者恐慌,最后台湾政府不得不新闻辟谣。

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被传谣者加以增删和修改的"再创作",使一个谣言出现多个版本。这叫做谣言的变异特征。口传谣言常因记忆缺失或错误及口误等客观原因出现变异现象,而网络谣言因复制的方便,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网络谣言的变异往往是因传播者出于某种主观动机对原始版本加以改变而形成。

谣言还有反复性。同一谣言有时会反复出现,销声匿迹一段时间后又卷土重来。比如最近几年里关于手机单向收费的谣言就多次流传,而且每一次还都声势浩大。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公众所关心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疑问没有得到解释,给谣言提供了反复出现的可能。四、网络谣言的主要传播模式。

网络谣言传播速度之所以很快,除了因为它的内容吸引人外,还与谣言传播的特殊形态有关。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可抽象为以下几种主要传播模式:

1.链状传播。

链状是一环扣一环,即谣言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链状传播是谣言传播,也是一切传播的基本模式。链状传播也是口传谣言时代谣言形成的重要原因,因为在链状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因为误听误传而形成谣言。

2.树状传播。

树状传播是指谣言从一个人传到几个人,再从几个人分别再传到一定数量的人,像滚雪球一样传递下去,形成一种几何倍数的传播模式。这种模式是比较典型的口传谣言传播模式,网络谣言的传播也建立在这种传播模式的基础上。这种传播模式美国的传播学者曾用"葡萄藤"来形容谣言的传播。他们发现,"葡萄藤"传播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反馈性强等特点,呈现出一种双向性、交叉性,其传播覆盖面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

3.放射状传播。

放射状传播是指谣言从信源向无数接收者发送,就像光源向四周发射光热一样。这是网络谣言特有的传播模式。在口传谣言时代,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网络谣言却能很容易地同时被无数人接收,达到极高的传播效率。

4."旋涡"型复式传播。

在一场完整的谣言传播过程中,往往既有人际间的口头传播和其他媒体的组合,也有大众媒体与网络之间的交叉。这种媒介的交叉组合容易形成谣言信息的"旋涡"型传播而积累更大的能量。

五、造谣、传谣与受谣――谣言形成与传播的社会心理基础。

谣言的形成和传播并非无章可循,实际上,它与社会心理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谣言是复杂社会心理现象的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可以看到造谣者、传谣者和受谣者的种种心理活动和心理倾向。谣言传播的过程,是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同时,在谣言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既有个体心理起作用,也有群体心理作用,也是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人们造谣和传谣、受谣的过程中,支配人们行为的既有理性因素,也有非理性因素,谣言传播者的非理性因素是谣言得势的主要原因。当一个人被谣言包裹之时,往往会受社会心理的压迫而跟随非理性思维的指引,相信并传播谣言。在非理性思维的指引下,才会出现曾参的母亲相信"曾参杀人"谣言。

1.造谣心理:

在网络上造谣者可分为有意造谣和无意讹传。无意讹传成的谣言是在传播中产生的。由于个体固有的一些心理特点,如认知能力的差异、记忆能力的变迁、心理活动?quot;合理化"倾向等所致。一个消息经过多次口头循环的流传,其本身受到一定的增删、改造、修饰,发展到一定程度,是可能成为谣言的。但由于网络文本复制的方便性,这种情况更多地出现在口头传谣中。网络谣言的主要还是有意造出来的。

纵观造谣者的心理动机和心态,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娱乐心态。

抱有这种心态的人从造谣和谣言传播中得到快感,如网易的"乱弹"BBS中有一栏目干脆名为"谣言中心",发表的都是一些荒诞不经的文章。版主"会飞的猪"公开宣称"我绝对不会批判在网上造谣的人们,因为我也是其中一员,并且有些乐此不疲。因为在网上造谣的人本身没有什么动机,所造的谣对自己来说也没什么利害关系,讲白了也就是图个乐?quot;编造天衣无缝的谎言,并使他人深信不疑,广泛流传,能给这种人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而传播谣言者需要以此与他人拉开,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将自己与大众拉开差距。又如台湾警方日前逮捕了一名在网上散布谣言的研究生,该名学生涉嫌在网络上散布谣言,造成一家公司股价下跌、损失惨重。

去年底,台湾上市公司互盛电子的股价一度大幅下跌。经调查发现,始作俑者是一个身份不明的网民,他在网上四处散播谣言,说互盛电子将要重组,而且财务有问题,劝大家赶快将股票脱手,否则就来不及了。这些传言致使股民纷纷抛售互盛电子的股票,导致该公司股价不断下滑。有关部门在追查后发现,台湾北部一所大学的沈姓研究生最为可疑,于是报请警方将沈拘捕。在受审时,该研究生称自己没有那家公司的股票,网上散布谣言,纯?quot;好玩",却没想到他吃上了官司。[14]

②发泄心态。

这种人往往因生活中所遭受的某种挫折而对特定对象或整个社会环境感到不满或不安,于是故意放出谣言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或不安情绪,并从谣言的鞔醒罢夜裁胄睦戆参俊H缟钲谝桓雠窬0胍故盏缴衩氐牡缁昂痛罅康牡缱佑始吹缋磎ail者语言下流污秽粗俗,这个女网民忍无可忍报了警,经警方侦查得知,原来是这个女网民的追求者因爱不成,一恨之下在网络论坛上写了一个黄色的帖子,说"征求性伴侣"云云,落款留了该女网民的电话和e-mail,帖子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才有了上述事情的发生。

③因商业竞争或政治斗争需要而进行造谣,将谣言作为一种策略。

比如大明星刘晓庆为了促进自己制作的电视连续剧发行的需要,就曾故意放出谣言,说参演该电视剧的两个姓刘的年轻女演员是自己的私生女。结果该消息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为电视剧作了一个免费而又高效的广告,电视剧的发行获得了成功。

至于用网络谣言作为政治斗争手段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如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就曾出现无数攻击对手的网络谣言。在中美撞机事件中,各网络论坛的BBS上更是谣言与真相并存,令人难辨真伪。

2.传谣心理:

传谣者并非像我们想象的一定相信谣言,他也可能根本不相信谣言,或者对谣言将信将疑。相信谣言的人,往往在谣言与自己利益相关时,表现出巨大的传谣热情,寻找与自己"站在同一条壕沟里的战友",准备用公众的力量捍卫自己的利益。或者在谣言与己无关时,表现出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不相信谣言的人,在谣言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即使明知是谎言,也会参与谣言的传播,甚至会添油加醋,使谣言更为"合理化",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

对谣言将信将疑的人当谣言与自己无关时,可能将谣言作为谈资,而于无意中对谣言进行传播。当谣言与己有关时,更是急于传播谣言,以寻求答案。虽然网络时代信息极为丰富,但在有些国家,很多信息源的控制权并没有放开,因此,信息并没有达到公开透明的程度。这样,信息盲区依然存在,在这些地方,往往会出现谣言滋生的土壤。

3.信谣心理:

俗语云:想听的话,再聋也能听到。人们的眼睛和耳朵都会有选择地接收他们想要的信息,或者更倾向于接受他们相信和愿意相信的东西。这叫做人类选择性认识的特点。谣言的形成往往得从社会心理,特别是集体心理上找根子。那些因某种心理原因要相信谣言的人会一字不漏地吞下谣言。认为手机双向收费不公平或不必要的人,比之认为这种制度公正、必要的人更多地相信手机单向收费的谣言。这些人双向收费制本来就不满,他们抓住一切能够使他们的敌视态度具体化的理由。同时谣言使他们能够大声地表达他们的怨恨:他们由此便能完全正当地攻击他们所批评的目标。

人是社会的动物。从众心理也往往会带给人们相信谣言的压力。当周围的人都相信某个谣言时,一个人很难不随波逐流,以证明自己与周围人的一致性。这种从众心理往往导致谣言的猖狂得势。

网上降妖――与网络谣言共存的技术

自从人类有史以来,谣言就一直存在,并且还将继续存在下去。尽管谣言使人们愤怒、伤心,谣言被人们称为杀人不见血的武器,毒蛇和妖魔,谣言却从未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过。无论过去曾怎样被谣言欺骗过,人们还是无法确信下一次能躲开谣言的纠缠。而在网络时代,由于谣言的泛滥与识别的困难,识别谣言,避开谣言,有时利用谣言,打破谣言已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与网络和谣言共存的技术。

一、一枚硬币的两面――当局如何对待谣言。

>从当局来说,谣言往往不利于政府的正常施政,因而需要抑制谣言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应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一是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故意传播谣言并造成危害者施以相应惩治。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及时、畅通的信息渠道,减少大众的信息的盲点,通过信息的透明化来抑制谣言的发生概率。

根据我国国务院292号令公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站不得制作、复制、、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散布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在谣言出现之初,当局者应当及时提供有效的可靠信息,将谣言扼杀在摇篮中。如涉及国家机密,则需进行反谣言斗争,向公众提供与谣言内容相反的信息,或尽量转移公众的注意力,避免造成大的社会危机和动乱。

对公众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也能对抑制谣言起到一定的作用。如一家名为《香港网页学院》的网站就提出了网站自律的"网络百戒-----网页道德",其中有一条"不要利用网页散播谣言,中伤他人,网络虽难管制,但本对道德良心,请洁身自爱。维持良好的网络环境,每个人都有责任。"

在二次大战中,在波士顿,有名的《旅行者先驱日报》在一九四二年三月至一九四三年十二月间,开辟了一个每周专栏,称之为"谣言诊所",其任务就是每一期反驳一则当前流传的谣言,这谣言或是由一些读者自发地指出来,或是由一组专门在居民中来来往往为报纸搜集情报的人揭发出来。反驳一般以采访无可争议的领导人(F·罗斯福总统、D·艾森豪威尔将军等)或介绍一些使谣言无法成立的事实为主。

该报的做法被全国的其它报纸广泛接受。"谣言诊所"迅速在各报遍地开花。根据公布的数字,这些"谣言诊所"的效果似乎不错。常读该报的读者相信谣言的程度要比偶尔读该报的读者有所下降。事实上,"谣言诊所"的增多不仅对某些捏造的谣言起到了药到病除的效果,而且也有预防作用。从这个观点看,专门针对谣言的专栏具有预防接种的作用。

在网络时代,利用必要的技术支持对网上谣言进行跟踪,也是警示造谣者的好作法。据计算机世界网站报道(/htm/news1/elife/man/01_2_2_2.asp),AgenceVirtuelle公司宣布,该公司最近推出RumorBot(谣言机器人)软件,该软件可跟踪谣言,并分析和确定谣言的出处。虚拟的机器人很快将在互联网上扮演网络警察,它将在互联网上追踪谣言或色情图片。不管是投机者故意在网上散布某种股价信息,或是恋童癖者提供非法的图片,RumorBot(谣言机器人)软件都将通过搜索引擎和数据库,对这些不法行为一网打尽。据AgenceVirtuelle公司的StephanePerino说该软件可以实时地跟踪和分析在线新闻组、聊天室和系列列表。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说舆论是民意的晴雨表的话,那么谣言就是民意的放大镜。当局也可以从谣言中窥探民情,了解民心,从而在决策时作出符合民意,顺乎民心的决定。谣言就像试探气球一样,可以是一种管理上的策略。"当一位部长想估计一下某个决定会引起什么反响时,他就让谣言流传起来,然后根据反应作出决定。"[15]

二、做个聪明人――识别、反击和利用谣言

清除谣言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之一。然而,从根本意义上说,谣言却是复杂社会生活的歪曲反映。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谣言的不断生成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谣言的出现作为客观现实也是难以避免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认真地审察它、思考它、分析它,从而及时地作出明断,直至最后消除它的危害与影响。

谣言是集体行为的产物,谣言是集体作品。普通公众是谣言传播和被传播的主要对象。谣言威力来自于公众,谣言威胁的也往往是公众的利益。大多数人面对谣言,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或抵制。而聪明人却能冷静理智地对待谣言,用理性的分析抵住从众心理的带来信谣与传谣的压力。

面对谣言带来的伤害,聪明人懂得反击谣言的艺术,用事实作最好的反驳。而在真相一时难以辩明时,要懂得沉默是最好的反击,而时间就是武器。生活中有许多谣言是不必在意的,沉默以待,是对谣言的蔑视,也是反击。而有时越是大张旗鼓地辟谣,谣言的不良影响反而越大。还有些谣言,任你怎样澄清、辟谣,一时也难以辨别是非。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总是可以分晓的。

对于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来说,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操守,不随便造谣传谣;另一方面还要懂得利用谣言为自己服务。比如,当警察的可以从民间的谣传中找到罪犯的蛛丝马迹,当记者的,可以从谣言中寻找新闻线索。企业家和政治家,利用谣言作"试探气球",从公众对谣言的反应中取得信息,为自己的下一部决策提供参考。

毫无根据的消息可以象有根有据的消息一样轻而易举地传遍社会,而且可以起到同样的动员效果从研究谣言而获得的片刻清醒证实了知识的脆弱。也许我们所获得的知识中的一大部分是毫无根据的,而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谣言提醒了我们一个明显的事实。

有人把谣言比作,又有人把谣言比作妖精,人们对谣言有一种既厌恶又受到诱惑的心理。然而,作为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就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谣言的存在既然无法改变,谣言的功能又是古已有之,就不能完全消极否定地对待谣言。和妖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和妖精映射出的人性的弱点与社会的疾病。谣言是一种现实存在,和宗教一样,是一种有传染力的信仰。人们对谣言的传播便是对谣言最大的证明与支持。

注释:

[1]引自《谣言》第一章第五页,[法]卡普费雷著,郑若麟边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2]见《吕氏春秋·慎行览》)

[3][法]卡普费雷著,郑若麟边芹译《谣言》第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4][法]卡普费雷著,郑若麟边芹译《谣言》第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5]AllportG.W.,PostmanL.,《AnAnalysisofRumor》,PublicOpinionQuarterly,10,hiver1946-1947,p.501-517,转引自《谣言》第6页,[法]卡普费雷著,郑若麟边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6](KnappR.,《APsychologyofRumor》,PublicOpinionQuarterly,8(1),1944,p.22-37,转引自《谣言》第6页,[法]卡普费雷著,郑若麟边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7]PetersonW.,GistN.,《RumorandPublicOpinion》,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57,1951,p.159-167.转引自《谣言》第6页,[法]卡普费雷著,郑若麟边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8][法]卡普费雷著,郑若麟边芹译《谣言》第1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9]ShibutaniT.,ImprovisedNews:ASociologicalStudyofRumor,Indianapolis,BobbsMerrill,1966,转引自《谣言》第11页,[法]卡普费雷著,郑若麟边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10]FineG.,《CokeloreandCokeLaw:UrbanBeliefTalesandtheProblemofMultipleOrigins》,JournalofAmericanFolklore,92,1979,p.477-482.转引自《谣言》第14页,[法]卡普费雷著,郑若麟边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11]转引自刘建明编著《舆论传播》第291页。

[12]江万秀等著《谣言透视》第15页,群众出版社1991年第1版。

[13]罗那·荛斯《对因特网"颜色"的反思》,《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3期。

[14]转引自飞IT资讯网站。

[15]《谣言》第227页,[法]卡普费雷著,郑若麟边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刘建明《舆论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法]卡普费雷著,郑若麟边芹译《谣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3.[法]弗朗索瓦丝·勒莫著,唐家龙译《黑寡妇――谣言的示意及传播》,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

4.江万秀雷才明江凤贤著《谣言透视》,群众出版社1991年第1版。

5.[美]赫尔什·古德伯格著,段胜武胡建华岳经伦编译《谎言世界》,群众出版社1992年第1版。

6.[美]查尔斯·福特著高卓张葆华林达译《说谎:你所不知道的一切》,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版。

7.涂争鸣《欺骗论》,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8.胡钰《网络新闻真实性的评价与实现》,载《新闻界》2000年6月。

9.胡钰《网络新闻发展的悖论》,载《新闻界》2000年3月。

10.陈绚《虚拟空间的真实侵害》,载《国际新闻界》2000年1月。

11.[加拿大]罗娜·荛斯《对因特网"颜色"的反思》,郭镇之译,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3月。

12.熊江《网络采访的特点与实施》,载《中国记者》2001年7月。

13.飞IT资讯网站/itnews/3-28-03.htm

14.chinabyte网站

15.GoEway网站:

16.普宁信息港

17.台湾奇摩新闻网

18.网易()

19.新浪

20.网胜新闻站

21.水木清华BBS

22./

23..my

24./

附录:

一、台湾goeway网站()总结出的十大网络谣言谣言一:网上造谣操控股价"制造光学纤维的加州Emulex公司的行政总裁已辞去职务,而该公司同时把已公布的今季业绩更正为亏蚀。"不少在互联网发放的关于某些公司的虚假消息,目的是想让股价浮动,造谣者从中获取巨额利润。以上的例子是去年二月,美国一名23岁大学生涉嫌在互联网上发放有关EmulexCorp.科技公司的虚假消息,以致令其股价在一天之内大幅下跌六成。另外,一名新泽西州的15岁男孩列别德,用八千美元做本钱,先以低价买入一些不受注意的蚊型股,再利用多个假名在Yahoo!的BBS上发表言论吹捧这些股票,令他从中获利222万港元。不久前,美国证鉴会指控了一名25岁洛杉机男子,他涉及在互联网上散布NCO企业的假消息,令其股价下跌了200万美元。涉案者重要意图影响交易市场股价证券的交易价格,就会触法,网上诈骗罪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入狱十五年。

谣言二:麦当劳出售"口水汉堡包""南非麦当劳的黑人工作人员,恶意地在白人顾客订购的汉堡包中吐入口水,这一举动M-Net电视台的《绝对权威》节目组拍摄下来》"。因为这则谣言,令南非麦当劳的销售额下降了20%。不过,《绝对权威》节目摄制组很快发表声明他们从没有拍摄到这样的镜头。"因为,如果真的拍到了,我们早就放出来了。"作为受害方的麦当劳,则断然否认上述电子邮件对其销售额产生了负面影响。

谣言三:肯德基炸鸡不是鸡"最近新罕布什尔大学发表对肯德基的研究,发现他们没有用真正的鸡,他们的鸡是用遗传基因控制的有机体,以管子插入结构中,他们没有嘴、没有羽毛、没有脚,肯德鸡因而节省许多成本,请将这讯息告知你的朋友"。这封去年年初在英国大量转寄的电子邮件,一直转寄到香港再到岛内,香港和岛内网民收到的,可能是一封附上中文版本的转寄文章,而且没有著名出处。肯德基于去年一月早回应此段谣言是无中生有的无稽之谈。肯德基方面表示,他们所采用的鸡只全用传统的方法饲养,甚至没有采用人工饲料,供应鸡只的农场符合欧盟的法定标准。同时,新坎布什尔大学亦否认曾作出过有关肯德鸡的研究报告。

谣言四:台湾域名将会变成."台湾的域名.tw有可能改为.!……ICANN(网络域名与IP地址管理机构)最近在横滨举行的会议,对台湾的域名.tw有很大的不利影响,这件事情请大家帮忙吧,请将相关消息传给你认识的人。"去年八、九月间,这封惊吓的E-Mail引起敏感的台湾网络人一阵恐慌。在台湾网站的域名后面加个.cn,一级域名变"一点五级域名",难记是一回事,原有域名的价钱也会跌个几倍,难免会让人疑惑。不过当你登录了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网站cnnic后,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一场无知的误解。其实从一开始,CNNIC就为中国的每一个省份规划了第二层的区域性网域,例如.就是专门给广东地区使用的网域,.就是北京专用的网域。这跟美国是情况是一样的,除了有.com或.gov之外,美国还有.us加上州名的系统,例如。.ny.us就是纽约州的网络域名。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当然就会有.了,但并不是要改变台湾一直使用的域名.tw。

谣言五:转寄E-Mail可获赠手机去年在台湾网络上有一封电子邮件被大量转载,究其内容为何如此吸引,原来信中写道"只要将信传给八个人,将可收到爱立信T18手机,只要将信件传给二十个人,将可收到R320WAP手机,请记得传送一份副本给Anna.Swelund@"。台湾ericsson公司获悉时间后,立即出面澄清,宣称这个绝对是一个网络谣言。虽然当时正在采用多种的新颖的手法宣传这两款手机,但绝不会采用连锁信的做法。再者,ericsson公司中并没有名为AnnaSwelund的员工,更荒谬的是ericsson的电子邮箱是"@ericsson.sl",而非"@",时间纯粹是一场闹剧,请网友不要在转寄下去。

谣言六:使用手机会导致不孕"很多人都有手机,并会八手机挂在胸前、腰间或放在裤袋内,大拿手机若经常置于接近人体的腰部、腹部,其收发信号时产生的电磁波,会照射到精子、卵子所在部位,可能会影响使用者之生育能力。"这个其实是近年来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使用手机对人体有没有危害?手机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据台湾和平医院的医生研究指出,近四年来求诊不孕症的病者,大多有使用手机的习惯。手机所发射的电磁波属于微波,与微波炉产生的微波类似,尤以手机即将接通电话前后,电磁波的能量最强烈。英国有试验报告指出,老鼠以手机的微波照射五分钟,就会产生DNA病变。精子、卵子等生殖细胞若长期受到手机微波侵袭,也不排除会产生DNA病变,可能会影响生育机能。但这种见解,需要医生研究部门的进一步查证。谣言七:负离子溶解头发"经过负离子烫的洗礼之后,整个头发可以说是死掉了,当烫过之后,头发中的鳞片就会溶解,因此头发不会打结。负离子在日本问世时成功率只有20%,所以现在的日本美发界,已经不再使用离子烫发了。"这则传言令爱美的女士大为紧张。据Beehivesalon的专业设计师Johnny认为,负离子直发并不会剥落毛鳞片,只是将头发内的链键重组,然后产生直顺不易打结的发质,使用假冒的药水与直发器材来做负离子直发,才会对头发造成伤害。另外,如果随便找一间发型屋来做负离子直发,加上事后又没有做适当的护理,头发容易分叉,断裂,并非如传言中的"溶解"。

谣言八:吃杯面会中毒"有个在英国读书的留学生,吃了一年半的杯面,最后死亡,医生发现他的胃壁上层覆盖着一层蜡,原来是杯面容器内的毒性蜡?quot;有台湾大学教授表示,一些食品的塑料容器有使用食用蜡的材料,就象杯面内一层比较平滑的内面,但我们的肝脏都能分解这种成分,无法消化的物质也会随之排出体外,吃面而令胃部涂上一层蜡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但方便面本身是一种营养不良的十五,长期吃是会引起营养不均衡,甚至患上其他身体疾病,这反而是与食物本身有关。

传播特点范文篇4

关键词:大众传播现场化本土化私人行为过于公开化

首先,《有请当事人》(以下简称《有请》)节目中受众直接参与节目,由单纯的受众转变为“传播者”,发挥受众的能动作用,克服大众传播负面功能:第二,采用由主持人面对事件当事人的形式在演播室对事件进行叙述,主持人在倾听同时采用“主持公道”的方式理清是非曲直,得到百姓支持;第三,栏目关注的内容多为生活当中的琐事,符合普通受众对民生新闻的需求,满足受众倾听的期望,利用“本土策略”使法制内容“民俗化”,达到法制宣传的目的。第四,应避免在《有请》节目中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因为当事人现场的叙述和表现使私人行为过于公开化,使当事人的隐私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侵害。

“大众传播”的概念首次出现于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宪章中。

根据美国传播学者德福勒对大众传播的定义,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职业的传播者,“是一个传播组织(如报社、电台、电视台、杂志社等)整体或个人”。

也就是说,这些传播者是受过专门职业教育或者训练的人,而传播是他们的职业。他们向受众传播各种信息,分担着传播中的各种角色。而节目主持人正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是传播的职业传送者。

由于媒介所带来的事实只能是部分再现生活场景,大量的事实因为媒体自身的原因被弃之不用,而这些被选择了的事务经过职业传播者的传播很可能已经不能代表真正的事实或者是社会趋向。但是,人们正是通过媒介,通过职业传播者增进对社会的了解,由于人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和媒介的接触上,而且习惯并且满足于这种间接了解事件的方式,把积极参与事件变成了消极旁观,甚至逐渐产生了对事件冷漠的态度。这是职业传播者在大众传播中的负面影响。

《有请当事人》的特点之一就是“现场化”,非常符合电视传播的特点,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现场调停的空间场景,而观众通过当事人现场的述说来了解事件的内容,并且根据自己的判断形成好恶,在脑海中组织出自己心中的故事,满足了人类喜欢“听故事”的天性。而此时,节目的传播者就不仅仅是主持人,而参与传播更多更直接的则是事件的当事人,不仅使事件的展现更加真实,也使受众变消极接受为积极参与,直接参与节目的制作或者是在接受传播的同时产生心理反应,消除了接受传播时的冷漠态度,克服职业传播者在大众传播中的负面影响。

心理学研究显示,比较小的结构或者相对比较封闭的空间、相近的年龄比较容易引起人们对自己的经历和所熟悉的生活习惯的联想,与对方产生“自己人”的效应。演播室作为录制访谈类节目的场所具备了以上所说的条件,因此在演播室这样的情境当中,主持人与被采访者,也就是参与节目的市民之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缩短心理上的距离。另外,由于主持人在采访之前已经对事件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实际录制的过程当中,对事件的熟悉程度使被采访者产生共鸣,容易使其找到共同语言,产生诉说的欲望。而此时,正是这样的诉说期待成为打开了主持人与事件当事人之间交流局面的契机。

与一般的访谈节目不同的是,从一开始,《有请》的主持人的身份就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不仅仅是事件的倾听者,记录者,采访者,更承担着评判的责任,即不仅仅是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更要理清“是非曲直”。在这样的情况下,主持人除了要引导当事人继续叙说之外,还要即时的做出反应,这与中国独特的文化体系相符合,老百姓有了家庭纠纷,不愿意去衙门打官司,而是更愿意选择具有社会声望的人来主持公道。在《有请当事人》中,节目主持人就承担了这样的责任,扮演了这样社会贤者的角色。正是因为这样的节目构成,使该节目在老百姓当中有了很高的声誉,也充分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

传播特点范文篇5

——题记

当代生活世界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即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这不仅仅是某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态度的变化,而是一种历史的生成,也就是生活变成美的,而美变成了生活的。这样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称为一个走向美的时代。①在这样一个走向美的时代里,一方面生活的审美化需要美、艺术走进生活,这是艺术传播的内容;另一方面,审美的生活化离不了大众媒介的参与,这又是大众传播的优势。艺术传播与大众传播同时关联于美和生活,两者的关联何在?又有什么区别?做这样的追问时,我们先要理解当代生活世界的特性。

一、当代生活世界的特征

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大众文化的兴起一方面离不了传播媒介的发达,另一方面需要文化的参与。传播媒介的发达要求信息量的无限膨胀,这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而文化的参与媒介促使着艺术传播的普及。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当代生活世界有两大主要特征。

首先,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信息社会的到来与传播媒介的进化密切相关。从最初的口语传播到文字传播到印刷传播,再到今天的电子传播,历史上传播媒介的每一次进化,都意味着信息、文化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一步普及。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媒介即讯息。这个观点的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②如果我们把媒介和媒介技术理解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那么媒介的进步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是无可否认的。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进一步增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这就是信息社会的产生基础。

其次,我们的时代也是一个美的时代。作为一种令人激动和使人心醉神迷的现象,美在当代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重要。在社会生活方面,人们正在倡导一种审美文化,让社会的各个方面充满审美的情趣。当然各种形态的艺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走出了象牙塔,传播到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同时大众文化的兴起使每一个人在工作之余不仅被动地享受艺术,而且主动地创造艺术。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了我们的时代与美的关联越来越紧密,美走出了象牙之塔,融入了大众文化中。

一方面,伴随着传播媒介,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社会信息量无限膨胀;另一方面,伴随着审美的生活化,整个社会对美的事物、美的文化,即对艺术传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艺术传播的普及又离不开大众传播的参与。大众传播作为当代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它呢?

二、大众传播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主要手段,是社会上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③大众传播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系统。大众传播的产生是人类传播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在大众传播媒介诞生以前,人类经过了以口语和手抄文字传播为主的漫长时代。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而且信息的传播覆盖率低。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标志着大众传播的诞生。以此为起点,随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的兴起,大众传播真正发展起来。

那么什么是大众传播呢?关于大众传播的理解有很多种。有的学者认为,大众传播是“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职业工作者(记者、编辑)通过机械媒介(机械媒介、电子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开地、定期地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社会性信息交流活动。”④还有的学者认为,大众传播“指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文字(报纸、杂志、书籍)、电波(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图像、符号等形式,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⑤还有的国外学者认为,“大众传播即现代印刷和广播、电视等影像和音声媒介组织运用法人资金,借助高科技和产业化手段,在国家调控的范围内向未知的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产品的实践活动。”⑥实际上,由于大众传播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简短的定义都不可能概括它的全部特征。

简而言之,大众传播的特征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把握: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以大量发行为目的的各种音乐、影像制作公司。这个特点说明,大众传播是有组织的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指导下的传播活动。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大众传播的出现和发展,离不了印刷技术以及电子传播技术的进步。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受众的广泛性,意味着大众传播是以满足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的大面积传播活动,也意味着它具有跨阶层、跨群体的广泛社会影响。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也具有文化属性。大众传播作为生产信息产品的产业,其产品价值是通过市场得到实现的,这说明大众传播的信息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但另一方面,信息产品又与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一般物质产品不同,人们对它的消费主要是精神内容即意义的消费。意义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播组织单方面提供信息,受众只能在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接触,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二是没有灵活有效的反馈渠道,受众对媒介组织的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能力。大众传播过程的单向作用性质为它赋予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种影响,既包括正面的,也包括负面的。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由于大众传播是从事信息的大量生产和传播的信息产业,由于它的内容与社会观念、价值和行为规范具有直接关系。由于传播过程的特殊性赋予它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把它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⑦

从大众传播的特征来看,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执行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由于大众传播影响力的广度和深度,其功能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特别强调了现代大众传播具有的负面功能。拉氏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从这个角度看,大众传播具有负面的“麻醉作用”。如何去克服这一问题,关键是要提高大众传播的传播内容的质量,加大文化、艺术传播在大众传播中的比例。那么何为艺术传播呢?

三、艺术传播

如果说大众传播是从传播的途径和传播的媒介角度来讲的,那么艺术传播则是从传播类型、内容来划分的。人类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彩,它们在特定的传播活动中有具体的形式和意义。以传播内容的不同性质为基础,可以把传播类别划分为新闻传播、政治传播、文化传播、艺术传播、经济传播和教育传播,这种研究表明了当代传播学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推进。具体到艺术传播,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呢?艺术传播研究离不开对艺术符号和传播媒介的认识,因为艺术像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产品一样,也是一种符号形式、一种符号语言。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主要以表象符号为载体,物化在具体的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上,激发和满足艺术传播受体对艺术信息的需求。⑧艺术传播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对审美的要求、对社会功用的实现都有着规定,“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帮助我们重新感受生活,就是为了使我们体会到物体,使石头具有石头性,使我们真正感受到是看到了物体而不仅仅是承认了它。”⑨

艺术传播作为一项特殊的、重要的传播活动,它自身有哪些特征呢?首先,艺术传播的过程是创作者灵感迸发的过程,是自觉性和非自觉性、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一方面,艺术灵感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和审美认知活动,离不了客观情境,离不开外界刺激;另一方面,它又是人脑在特定条件下特别活跃的创作性思维活动和心理现象。在这种个人直觉的心理形式背后,潜伏着深厚的社会文化的理智考虑,沉淀着许多生活经验和感受。其次,艺术作品的未完成性和艺术传播中的对话。在艺术世界中,无论艺术家怎样用烈焰般的思想和感情,做全身心的投入,也无论怎样努力使其“纯然的”表达如何对应着外部世界,都需要通过对艺术的欣赏和接受的洞识去获取艺术完全实现的意义。艺术传播活动是艺术的交流,是前景的事物和背景的力量的呈现,艺术和公众的辩证对话关系,在这种呈现中真实联系起来。⑩所以,艺术交流、对话与传播的走向,并不简单地由作品流向读者、观众或听众,而是艺术家通过作品与艺术公众在不断变换整体与部分地位的关系中,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互为回应的。最后,艺术传播对物质载体的依赖性。从远古的图腾神像、口耳相传到今天的电子传播,艺术传播除了再现历史艺术珍品的局部风貌外,如出土的陶瓷、敦煌的壁画,更多的是借助各种物质形态的传播媒体,进行现时态的大范围再现,即历史的、现实的艺术作品深入大众的实现。

从艺术传播的特征可以看出,艺术创造是审美对象化的过程,它再通过传播媒介,满足受众主体的特定需求,实现其中蕴含的潜在价值,表现出多种社会功能。1.艺术传播的社会功能以审美为中心。“美的规律”是艺术创造者和传播者遵循的基本规律,而艺术传播的其他非审美功能都需要借助于审美功能来显现,一旦受传者靠直观能力获得审美愉悦,那么蕴含在艺术形象中的种种意义就会影响艺术受众的视听,产生各种作用。2.艺术传播的认知和教育功能。艺术传播的教育功能的最高表现是激励人们积极改造社会环境,完善道德品质,以求得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艺术教育本身是使被教育者全身心获得完整、和谐的发展的艺术传播过程,艺术传播的整个过程不应过分迁就受众的兴趣、爱好、水准,而应该积极引导艺术受众的欣赏和接受,在触发了艺术受众的功能系统时,把思想、感情、功能或动机灌注于其头脑中,或者使其在积极地参与、共鸣和讨论中填充文本“召唤”结构的空白,实现艺术受众对真假、善恶、美丑的辨析和对个体行为的规范。3.艺术传播的娱乐和沟通调适功能。随着大众媒介的日益普及,艺术传播广泛渗透,其娱乐功能愈来愈突出,强烈的感染力和娱乐作用常使审美、认知、教育的功能可以更好地实现。

从艺术传播的特征与功能分析中,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传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艺术传播是实现当代生活审美化的重要途径。而生活的审美化同时需要审美的生活化。审美的生活化需要美、艺术走进生活,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就需要大众媒介参与艺术传播事业。艺术传播与大众传播紧密关联,二者的关联何在呢?

四、艺术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联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艺术的历史也就有多长,伴随着艺术历史的发生与发展,艺术的传播也在自觉与不自觉地发生着。在大众媒介出现之前,艺术的传播范围主要局限在上层贵族阶级及士大夫之间,普通百姓很难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而随着媒介技术的进化,特别是大众媒介的出现,普通大众享受到了艺术、美的光环。从此,艺术传播与大众传播开始发生越来越紧密的关联,在两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艺术传播与大众传播二者的关联,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方面,艺术传播的审美、教育、娱乐功能必然要求大众传播的参与其中,从而真正实现艺术、美走进大众生活。大众传播由于其传播的受众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其范围之广泛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所以其影响力超乎寻常。大众传播的电视、报纸、广播、杂志,再加上新兴的网络媒介,已经越来越普及,成为了大众生活的一部分。艺术传播只有借助于大众传播的手段,才能将艺术的传播真正实现大众化,从而实现生活的审美化。

另一方面,大众传播的发达需要以艺术的传播为其传播内容。由于大众传播是从事信息的大量生产和传播的信息产业,由于其内容与社会观念、价值和行为规范具有直接关系,由于传播过程的特殊性赋予了它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所以,无论在哪个国家,政府部门都会把它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认为,大众传播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内”进行的。大众传播作为一项制度化的社会传播,它有责任将生活审美化,也就要求大众媒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要关注、重视艺术的传播,把艺术传播纳入其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满足大众的更高精神文化需求。

两个方面都说明了艺术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紧密关联,而两者的结合也是当代生活的一大特征。但艺术传播在借助大众媒介作为其传播手段的过程中,其对社会的影响,对社会审美能力的提高也不总是发生着肯定的、正面的影响。(转第10页)(接第7页)因为艺术传播与大众传播各有其传播的规律和要求。让美生活化,不仅仅更不只是美的普及,更在于生活的审美化,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因为两者传播的不同规律和要求,所以不能任其两者的混淆,而要找出两者各自发展的边界。

五、艺术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边界

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并非仅仅是提供了更多的艺术传播途径,以及产生了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质料的艺术品种如电影、电视剧艺术等,更是作为一种整合的力量,从整体上冲击、改造着艺术文化的结构、精神与形态,依存于现实社会的艺术活动,无可避免地要接受这一制约。艺术传播既不等同于大众传播,大众传播也不能取代艺术传播。两者要各自认清自己传播的边界,从而克服各自传播中的局限性,更好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大众传播由于其传播的服务对象是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受众是一个模糊的集合概念,它并不特指社会的某个阶层或群体,而是指社会上所有的“一般人”。任何人无论其性别、年龄、社会地位、职业、文化层次如何,只要他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便是受众的一员。受众的广泛性,同时媒介竞争的激烈性,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眼球利润和点击率,一些大众传媒有时可能会置自身传播的社会职责于不顾,放弃艺术的传播,取而代之用一些低俗的、不健康的内容来取悦部分受众,从而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不但没有促进审美的生活化,反倒是将生活质量降低。

同时,大众传播还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特别强调了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拉氏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他们在读、在听、在看、在思考,但是,他们却把这些活动当作行动的代替物。他们有知识、有兴趣,也有关于今后的各种打算,但是,当他们吃完晚饭、听完广播、读完报纸以后,也就到了睡觉的时间了。拉氏和默顿把这种现象称为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大众传播一方面有被市场化、利润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从而使传播的内容低俗,另一方面大众传播本身也有使受众“麻醉”,使受众过于享受信息的便捷的弊端,从而降低了受众的思考力和想象力。利用大众传媒并不是服从大众传媒,而是有效利用它。所以,艺术传播在借助大众媒介作为其传播手段、传播工具时,要充分认识到大众传播自身的边界,越过了这个边界,艺术传播也就不是艺术传播了。而艺术传播自身也不能把自己局限于传统观念的框框内,随着审美生活化时代的到来,艺术的概念和传播的手段都在发生变化,艺术传播要认识到自身历史性的生成。比如网络媒介的出现,也可以也应该成为艺术传播的工具。艺术传播要走出象牙之塔,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样,艺术传播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

注释:

①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③⑦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10、112页.

④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290页.

⑤沙莲香.传播学.中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5页.

⑥T.O’Sullivan,KeyConceptsinCommunication,Methuen﹠Co.

NewYork,1985,第130页.

⑧⑩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120页.

⑨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0页.

参考文献:

传播特点范文篇6

因此对于博客可以做如下解释:博客(Weblog)是依靠网络、以Et记体方式记录个人所思所想的一种网页形式.所以又将博客称为"网络日志",或简称为"网志".通常将写博客的人被称为"Blogger"(也称为博客)或"BlogWriter"(博客作者)(注:为了区分"网络日志"与"写博客的人",本文中将"网络日志"称为"博客".将"写博客的人"称为"博客作者").

博客(Webblog)源于Log(日志),它与日记有着比较大的区别.日记是将每天发生的事、自身的经历和观察的东西记录在日记本中或者记录在个人的计算机中,主要是为个人而写,具有私密性;而OLg(日志)原本主要指航海日志,是对船速、航程以及在航海中所发生的有意义的经历的记录,主要是写给其他人观看的.同样,博客虽然以个人日志的面目出现,但它也不是专为自己而写的.博客的精髓并不在于表达个人思想,记录个人经历,而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日记体形式记录下来,并把公开给其他人进行浏览.因此可以认为: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博客具有共享价值,事实也是如此,基本上所有优秀的博客网站,所记录的内容都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浏览,并可以对浏览的博客内容发表本人的看法.

二、博客的发展历程1994年JustInHall的"网上日记"被认为是最初的博客形式.JustInHall主要在网上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和公布他对吸毒和做爱的体验.引起了很多人对他的网上记的注意.自2002年博客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尽管博客在我国的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在这短短几年里,博客已经从一种边缘的媒体形式转变为一种独立的、重要的信息来源.对于博客,人们说话不同,褒贬不一.但不管如何,目前博客已经成了许多网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博客的传播特征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新的网络交流方式,博客既具有一般传播形式的特点,更具有不同于一般传播形式的独特的传播特征.

1、自主性博客是个人化的行为、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记录个人的思想,博客的个体性是吸引博客本人和其他读者的力量源泉.博客是一个自由状态人的自发行为,在这个领域,个人可以自主地将所有的个人所思所想记录在本人的博客中,因此,博客是将个人展示给网上其他浏览者的自我园地,人们通过博客真正地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实现了能动的自主.

2、共享性共享性思维是互联网的信息共享理念及其开放结构网络的产物,思想共享是博客的主要特征.博客的价值不是独享,而在于分享.分享是博客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博客作者网上日志,并通过文字、图片和图像以及视频等信息.将个人在工作过程中或者学习过程或者生活经历等内容全面地展示给其他人,在这个展示自我的过程中,博客体现出现实生活不可比拟的丰富和精彩.博客的生命力除了具有"分享"这块基石,还有另外一个基石:"博",即必须具有大量的博客存在.当大量的博客围绕共同的主题发表评论时,这大量的分享便形成了共享.分享是共享是基础,没有分享便不会形成共享,但是共享比之分享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3、离散性在博客世界中,离散性使得博客没有传播者与接受者之分,每一个博客都可以是传播的主体,同时每一博客作者在浏览其他人的博客时又成为其他人的博客的接受者.

4、大众性博客作者可以没有专业的职业要求,更没有年龄、学历的限制.博客在技术上操作简单、门槛低、零成本、自由交流,不受时空限制;在内容上,突破了传统日记的文本形式,实现了视频、音频、背景音乐、flash链接等超文本的表现,更好地将文字与音乐结合;另外也不需要其它软件工具的支持,不需要了解网页制作的方法.因此,博客就是一种傻瓜式的写作工具,这就如同人们只需要拿到纸和笔,就可以写、可以画一样.

四、博客的传播效果在传播效果上.博客的传播效果一般被认为很难和专业化的媒体组织的传播效果相提并论,但是与传统媒体相比,博客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的离散性和共享性特征,它的传播效果是很难预料的.由于它的离散性,个人化的博客在数以百万计的博客世界当中,它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博客的传播依赖于互联网,这又使得它的传播在广度和自由度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甚至可以使得个人的博客可以被世界所有的网民进行浏览,从而使之变得全球化.从这点看来,博客传播和大众传播具有同样甚至更大的范围和影响力的传播效果,这也是很多博客作者能够一夜成名的原因.

五、对博客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1、博客传播信息的真实性不能保证传播要想具备公信力,真实是基础.传统媒体中通常有专业的人士以他们专业的眼光和素养对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加以审视和过滤,从而能够以保证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而博客则不一样,从理论上说,人人都可成为博客作者,利用博客,人人都可以自由地信息,这是博客的一大优势.但是就博客作者个体而言,在时间和精力上,他们没有办法同传统媒体的记者相比;在法律上,博客作者不像记者那样具有采访权,所以,博客作者要保证其所发表的博客内容的真实准确,难度是相当大的.

另外,博客作者自身的素质高低也成为制约博客内容的真实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素质较高的博客作者则会努力自我约束,力求所发表的博客内容真实、客观、准确.而如果博客作者素质差,则可能会出于名利目的,哗众取宠,吸引其他人的眼球,则会使博客成为追逐个人名利的场所或者发泄个人情绪的地方.

2、博客传播中,经常会出现网络侵权现象由博客引起的侵犯知识产权、隐私权、名誉权等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博客最重要的特点是共享信息,web2.0技术环境中的博吝受众不仅可以自由分享博客信息,而且可以通过转载、链接和粘贴等方式自由地传播信息.扩大博客内容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但是这种直接"拿来"的方式会侵害原作者的知识产权利益;另外也有人借助博客公开披露他人的私人信息,诋毁他人的名誉,造成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等。

3、博客传播中,常会使人们迷失自我与其它传播方式相比.博客遵循的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传播方式.在博客中,所有的博客作者是同处一个网络交流平台的平等交流者,博客可以自由发挥思想.但是另一方面,在博客中,各种类型的文化形式、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各种道德规范都可以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浏览者就可能会不可避免地浏览到一些肤浅的、腐朽的甚至反动的博客信息.人们在因拥有博客这一工具而为自由发表个人言论的同时,也可能会迷失自我,导致丧失原有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进入歧途.

六、解决博客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的相关建议1、自觉增强博客道德意识博客作者应该而且必须认识到:自身向其他人发表他的思想观点必须是正确合理的向他人公布他所掌握的信息也必须是真实客观的如果他歪曲事实,发表不负责任的信息,任意复制他人的文章作品,或者随意链接他人的文章,甚至肆意诋毁他人的名誉,那么他就会失去个人在博客界的公信力.如果一个博客丧失了公信力,那么这就意味着这个博客已经失去了生命力,这个博客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被遗弃."博客中国"网站曾经过一份比较正式的倡议书:《博客道德规范》.在这个倡议书中就提议博客作者要自觉遵循诚实和公正原则,即"博客作者在收集,报道和编写信息与文章时应该诚实和公正.不抄袭,鉴别并且链接消息来源,读者有权利尽可能了解消息来源的可靠性.确保博客文章、引述、标题、图片和其他所有相关内容如实叙述.不过分简单化或者突出.在没有披露修改内容的情况下决不歪曲照片的内容.不发表不准确的信息,发表可疑信息时应该明确加以说明.对主观评论的信息和客观事实的信息要加以明晰的区分.任何评论和观点都不应该曲解事实."2、加强博客平台的管理及约束第一,博客平台的管理员要利用本身的管理技术,对博客信息进行管理和约束.对某些肤浅的、腐朽的甚至反动的信息或者明显不真实的信息进行必要的管理和裁决.对影响效果特别坏的博客信息要进行删除.甚至删除此博客.

第二.博客平台可以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建立博客公信力级别.博客管理者要依据一定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以及其他人对此博客的反馈信息,建立公信力级别.对那些具有详细的个人真实资料并获得认证、的信息符合法律规则和道德规范并且长期获得其他人肯定和支持的博客,提高其公信力级别.而对那些虚假和不良信息的博客,降低他的博客公信力级别.

第三.博客平台还可以建立一定的专门网页,将用于规范博客言论的相应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公布出来,用来提醒和纠正一些博客的错误言论,另外也可以让浏览者按照此规范自己决定所阅读的博客信息的好坏.

3、建立相关的行政和法律制度对博客的管理必要时也要诉诸于行政和法律,对于由于博客虚假信息造成重大不良后果的博客,以及腐朽和反动信息性质特别恶劣的博客.有必要运用一定的行政的和法律手段进行管理和约束.按照法律实现博客间的信息传播和使用,发展符合博客道德规范的、文明的网络文化服务,从而积极稳妥地推动博客传播的整体健康发展.

传播特点范文篇7

【关键词】体育新闻;媒体路径;传播特点

新媒体在中国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让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与媒体发展速度相对应的是国内体育新闻报道迎来了新的转型发展机遇期。过去观众对体育新闻的接收渠道主要依靠电视节目直播,但现在借助微信、微博、抖音、快手、论坛等交流平台,关于体育赛程、体育明星、体育活动的新闻报道,变得更加大众化、更接地气。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一方面,体育新闻报道拉近了参赛运动员和观众的距离,传播了全民运动的健康观念;另一方面,借助信息的通畅,广大观众对体育事业与体育新闻报道实现了更强的舆论监督。

一、新媒体时代体育新闻的传播路径

1.微博、微信的关系传播。据调查,目前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突破7亿,几乎一半的民众已经接入了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在中国具备较高传播力的社交平台中,微博和微信充当了重要的信息接口。微博是基于弱关系下的信息传播,网民大多数保持着匿名性和互不相识的状态,因关注体育频道或体育明星的账号而形成聚合。在体育赛事的进程中,微博会进行实时的赛况跟踪,帮助无法观看直播的观众获得第一手资讯。例如,在奥运会期间,各大赛事同步进行,观众目不暇接,为了第一时间向观众传递夺奖好消息,微博为运动员开通了嵌入式获奖卡片消息,即当运动员获奖时,微博自动在该运动员的账户上相关项目荣誉,网民可以就这条卡片消息进行转发、点赞和评论。这种方式让体育快讯迅速地抵达到无法参与体育赛事的民众手中,同时由于民众高涨的爱国热情,夺奖信息能迅速占据热门榜单,不断扩大影响力。微信则是基于人际关系下的强关系传播模式,微信中的体育新闻传播渠道包括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的好友分享以及微信朋友圈嵌入式信息流推广。由于微信是全民社交软件,其信息分享空间呈现出更多私人领域的特点,与微博形成了显著差距。其体育信息的传播路径一般包括体育新闻公众号消息的实时推送,其模式与传统新闻报道类似,有关于体育赛事的图片、文字描述及视频。另两种信息扩散模式则是观众自发的朋友圈分享视频、图片行为,借助多种形式表达自身观看比赛时的激动之情,通过朋友圈层的关系影响不观看体育赛事的群体获知该消息。2.抖音短视频互动传播。4G时代网速的快速提升和流量资费的下降,使短视频平台以迅猛的姿态占据了大众文化娱乐市场中的重要一环。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不仅是用户分享创意视频的空间,也是体育新闻裂变式快速传播的渠道。短视频平台和微信、微博体育视频的传播差异在于更聚焦于体育赛事的细节呈现,由于短视频时长一般在15秒以内,适应的是人们短平快的浏览习惯,因此新闻的亮点必须在视频开端就得到呈现,不然观众就会选择迅速滑走,而算法根据用户的个性化推荐定制,在用户首页上出现的关于体育的新闻则会越来越少。因此,体育新闻在适应短视频传播的特性时,一般会将体育赛事中的精彩瞬间进行慢动作播放并配上积极向上的背景歌曲,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停留。当体育新闻精彩视频被网友点赞后,短视频平台会根据算法推荐将这则视频推到更多热爱体育事业的网友视频信息流中,体育短视频的力量将会不断被扩大。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呈现出高度模仿性,体育视频的传播更容易引导大众参与到运动健身过程中来,有助于培养全民体育的意识。3.论坛的群体传播。尽管论坛、贴吧类的信息平台如今的参与网民数量已经大不如前,但对于小众的群体而言,论坛的存在为他们营造了群体的讨论空间与氛围,将一些体育运动在群体传播中实现了效应的最大化。

二、新媒体时代体育新闻的传播特点

现阶段的体育新闻在制作形式和传播方式上越来越体现出技术先进化的特点,它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的介绍方式,引入了更多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科技。2019年10月武汉世界军人运动会期间,武汉人民广播电视台采用虚拟主播进行赛况播报。此前不少电视节目已做过虚拟主播的尝试,技术上日趋成熟,通过人脸识别、语音合成、建模、深度学习等技术,虚拟主播在形象上端庄大气,外形与一般的主播形象并无差别,普通话发音标准具备情感,仪态自然流畅,观众难辨真假。在体育新闻的播报上,通过记者提前将编辑整理好的稿子人工录入系统,军运会的虚拟主播向观众播报昨日赛况、今日赛况以及奖牌榜三大内容。但目前虚拟主播的局限在于,虚拟主播现阶段只能播报简明客观的数据体育新闻,需要结合记者深入思考及对观众各种情绪回应的新闻栏目仍然只能由真人担任,但AI主播相对低廉的成本在未来或许会成为体育新闻的新趋势。

三、结语

面对当前丰富的传播渠道,各大新闻媒体组织积极运用“互联网+”的形式,形成了全媒体覆盖观众视听生活的格局。一方面,多渠道体育新闻的扩散能让新闻媒体获得更高的关注度,获得点击率、播放率等不俗的数据成绩;另一方面,体育新闻采编团队还需要不断挖掘体育新闻中的亮点,引导更多民众关注体育,参与体育。就当前的体育新闻市场而言,新闻媒体组织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技术的不断革新给体育新闻带来了更多呈现的可能性。因此,体育新闻从业者除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外,还需要积极关注业界动向、前沿新科技的发展,将更多的新科技引入到新闻事业中,节省采编成本的同时带给观众更多的新鲜感。

【参考文献】

传播特点范文篇8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传播;传播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当前新闻传播的方式已经悄然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以往传统的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的传播方式主要是以纸质的方式对新闻进行传播,如报纸、杂志等。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新闻的传播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全面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然而,也正是基于这一突破,给人民群众在接受新闻信息上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针对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特点及其发展策略作出了具体分析。

1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现阶段,人们时常会提起新媒体,但是新媒体尚未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传统媒体指电视、广播、报纸等,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它是建立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既有媒体硬件,又有媒体软件,具有数字化、互动化的特征,并具有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从总体上来看,新媒体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多元化的信息传播主体。传统的媒体,对新闻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新闻工作者,而新媒体背景下,这一限制已经被突破,每个信息的接受者都有可能是信息的传播者。其次,信息传播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新媒体背景下,人们可以利用手机和电脑,在微信、微博上进行互动,这不仅增加了信息传播的生动性、趣味性,而且拓展了信息传播的形式。再者,信息传播内容呈现出了多样化、综合化形态。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形式主要是文字、图片,缺乏动态性。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内容是视频、图片、文字的有机结合,使得新闻传播的内容逐渐多样化、具体化,更利于普通民众接受。

2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2.1新闻传播全球化发展。新媒体将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同一个相同的网络空间内,不同的新闻参与者虽然自身的主见和政治立场不同,但是都有进行新闻传播的权利。新媒体的出现,使各个国家对新闻观念的认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具备区域性特点的相关新闻得到有效传播。随着网络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广泛应用,使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另一种趋势,逐渐呈现全球化的特征。2.2负面信息或者不真实的信息在。网上大肆传播一般而言,互联网新闻的人员与传播人员的主观思维以及判定立场上都具有独立性,相关人员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将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讯息通过新闻传播的方式进行呈现。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虽然信息传播人员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但这也使得新闻传播中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存在一定的隐患。一些负面信息或者不真实的信息没有得到验证,就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传播,这一现象给人们造成了对事物的错误认知,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原本只是一件特别微小的事情,将这微小的事情到网络上并借助新媒体的推助力,就会使原本特别微小的事情逐渐演变成一个群体性的大事件。这一现象,就使得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2.3新闻传播的主体更加平等。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同个体所处的发展环境和自身所受的教育程度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新媒体背景下,互联网中的每一个主体都能够借助互联网进行相应的交流与互动,传递信息,表达自己的立场及观念。在互联网背景下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新闻传播主体的平等性以及民主性得到了有效强化。2.4管理部门和大众可以在网络平。台实现及时互动人们对新闻传播的要求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完善新闻传播模式,进而使得受众可以及时接收新闻、及时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的观点。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政府在与大众进行互动时,网络平台成为主要的途径,并且这一互动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更加突显。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在虚拟网络平台中发生了重大改变。

3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发展策略

综合新媒体的特点以及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给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渠道,充分发挥了新闻的价值。3.1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督与管理,切实发挥好新媒体的效用。当前,新媒体在我国的发展如火如荼,人们在生活中与工作中常常会用到新媒体,甚至部分工作只有借助新媒体才能完成,否则工作效率就会异常低下。并且,新媒体也给人们在生活中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在信息的获取上更加及时。正是基于这种种原因,新媒体被人们广泛应用。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由于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促进新媒体高效发展,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使其成为新闻传播的中坚力量,就必须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督与管理。譬如,网络新闻传播的对象主要是青年人,他们的思维与逻辑能力相对于其他年龄层次的人们而言,虽然具有较强的活跃性,但是他们身心尚不成熟,不能有效辨别互联网上传播的一些虚假信息,这就要求国家对新媒体进行合理监督与引导。不断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比如,可以在人们经常观看电视新闻的地方设置和宣传一些能够让人们对信息真假进行分辨的知识,让人们能够自主判断电视新闻的真假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另外,网络环境复杂以及信息杂乱无章,都对新媒体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国家相关部门和政府机关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全面规范新闻传播的发展,对于一些故意颠倒是非、传播谣言和假新闻的公民,要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使新媒体的效用得到充分发挥,引领新媒体走向积极健康的道路。3.2加大对新媒体的扶持与引导力度。对于如何规范新媒体的发展,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自身不同的方式,在新闻传播的观念和相关的政策上,不同国家的理念也是不一样的。由于新媒体在我国起步较晚,尚属于新兴的事物,对新媒体的监管立法方面,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在推动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加大对新媒体的支持力度,使更多的人民群众都能认识并参与新媒体的新闻传播,使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发展得到有效的促进。国家对新媒体扶持,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资金、政策扶持之外,还应给予更多技术上的扶持,不断在技术层面上提高新媒体的使用频率,从而推动整个新媒体的发展。3.3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不可否认,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仍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将传统媒体可信度高和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的优点进行有效结合,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日益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媒体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创新了新闻传播形式。信息时代,我们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这是媒体应对挑战、提升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面对融合新趋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因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进一步创新理念、手段和方法,努力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上走稳走快走好。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使两者优势实现互补,最终达到融合和共赢。

4结语

新媒体使新闻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人们接受新闻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表现出新的特点,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全领域的综合影响是持续变化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顺应时展,与时俱进,促进新闻传播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相关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只有通过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督与管理,切实发挥好新媒体的效用,加大对新媒体的扶持与引导力度,才能促进新媒体进一步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少令.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J].科技经济导刊,2017(20):189.

[2]杨树美.新媒体视角下国内新闻传播的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16):75-90.

[3]喻国明.当前新闻传播“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现状分析[J].新闻与写作,2017(5):44-48.

[4]陆益峰.试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走向[J].新闻传播,2016(5):36-37.

[5]毛敏.我国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体育新闻传播的比较分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5.

[6]黄敏仪.新媒体新闻传播的特点分析[J].新闻传播,2016(9).

[7]王云凤.浅谈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点[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9):128-129.

传播特点范文篇9

[摘要]:本文检视儒家思想中「仁」的核心概念及其对华人社会人际沟通的影响。「“人”与“个性”只可透过群体来实现」这观念对华人的日常生活与人际关系影响甚大。「仁」的观念突显华人的沟通模式跟西方强调透过个人努力得到解放与成长的模式,有很大差异。本文重点讨论「仁」的观念对华人传播的影响及其意义,并提出「家庭本位」的沟通模型,用以解释华人传播的现象。

Abstract:Thispaperexaminestheideaof"Ren"(Benevolence)anditseffectson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ofChineseSociety.Sincetheideaof"Ren"(Benevolence)exertshugeinfluencesonChinesedailylife,theChinesecommunicationmodelemphasizedoncollectiveinterests,havegreatdifferencesfromthemodelofwesternsocietywhichisemphasizedonindividualefforts.Themeaningof"Ren"(Benevolence)andthe“Family-based”communicationmodelarealsodiscussedinthispaper,sinceitcanexplainlotsofphenomenaofChinesecommunication.

Keywords:

Chinesecommunication;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Family-based”communicationmodel;"Ren"(Benevolence);Putoneselfinanother''''sposition

〔导言〕此文目的在探讨华人文化中,「仁」的观念对人际交往及传播行为的影响。文章首先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观念,然后探讨它对人际关系及社会规范的影响。最后,文章提出「家庭本位」的沟通模型,用以解释华人在互相交往时出现的一些现象。

一﹑「仁」的观念

「仁」是儒家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基础观念。自孔子以后,中国社会对「仁」的讨论的观念,从未停止过。即使在最近一百年里,讨论「仁」的文章或学术专著,多不胜数(白奚,2004;朱风军,2008;朱环,2003;成中英,1990;杜崙,2009;吴森,1989;金明华,2006;唐君毅,1989;梁漱溟,1977;陈荣捷,1990;张再林,1997;梅贻宝,1990;Chan,1975;Hang,1989)。在一般的讨论里,大家对「仁」的阐述,都会或多或少引用以下的解释:

「仁,亲也。从人从二」。《说文解字》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在第十九章》

「克己后礼为仁……为人由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恻隐之心,仁也……非由外铄我也」。《孟子.告子上》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

首先从字形上解,「仁」是「人」字旁再加「二」字,意即个人与其他人共存,属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领域。当人与其他人相处时,自然会产生一些守则、规范及指引。儒家对于「仁」的内涵,以「爱人」释之,当樊迟问「仁」时,孔子的答案是:「爱人」。

自汉代以来,儒学对中国文化有深厚影响。由于「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因此「仁」的观念潜移默化在一般人的思想及行为中。透过剖析「仁」的观念,我们更能瞭解华人处理自己本身与他人关系的一些现象。

中国文化中的「仁」是强调「爱群体」多于「爱本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从「爱人」中体现出来的。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福祉,便是「不仁」,也就不是「人」。要形成完善的人格,必须「行仁」,「行仁」就是「爱人」,须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人而达人」。要成就自己的话,也就要成就他人,要做到人我一体,才算是「仁」。

「达己达人」、「人我一体」的概念让传统的中国人把群体利益跟个人利益捆绑在一起。当二者有衝突时,个人对群体或他人的义务,是大于个人或相对于他人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个人与社会之关系中的个人义务,经常被强调,个人的权利则甚少被提及(梅贻宝,1990;吴森,1989)。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强调「求诸己」而非「求诸人」的态度。此外,他还指出「为仁由己」,岂「由人乎哉」?个人的修为是「行仁」之本,而非靠外人的帮助或指导。儒家认为「仁」的特质是与生俱来的,透过自身的修养,人人都可达至「仁」的境界。「修身」是儒家学说之中心思想,在修身之后,才可齐家、治国、平天下,达至人类社会长治久安的境界(见《大学》)。

「仁」之定义具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连的性质,它在不同的人伦关系上,有不同的呈现(manifestations),对个人行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儒家思想中,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及朋友,是最基本的五种关系。在这五伦关系中,各自蕴藏著个人对别人的义务和守则。在君臣关系中,君仁臣忠;父子间要父慈子孝;夫妇间要夫义妇听;兄弟间要兄良弟悌;朋友间要长惠幼顺。此谓之「十义」(《礼记.礼运篇》),是调节五伦的十个原则。这十个原则都是要求自己向对方作出的行为标准或义务,而非向对方提出之本身权利。这些行为标准是透过自我的修身而达至,而非由外力加诸本身而达成。吴森(1989)认为人权思想是西方的产物,「义务感」才是华人道德生活的原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中「义务」多于「权利」的思想,促成「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或甚至「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的理想呼吁。

除了「达己达人」、「克己复礼」及强调义务的人伦关系之外,「仁爱」的另一特点是强调有等级之爱,而非西方基督教的「博爱」或中国墨子的「兼爱」。孔子认为仁爱是出于本性的爱,而本性之爱自然是首先爱血缘有关系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然后随血缘之近远,一层层推演开去。在众多的人情关系中,父母兄弟姊妹的关系是最密切及与生俱来的,因此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国传统之等级爱是推己及人,由家庭、宗族、逐步扩展到社会,达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之境地。

在爱家庭、爱社会之后,亦应爱大自然一草一物,但是它们是三种不同的爱,爱家庭成员是「亲爱」,爱社会其他人是「仁爱」,爱万物是「爱惜」。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在儒家学说里,爱是亲疏有别的,首爱的是父母及家庭成员,然后是其他人及天下万物。

二﹑「仁爱」文化的特色

纵观上面对「仁」的阐释,中国传统文化在「仁」的观念下,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个人并非可以独立自我完善的个体。他有能力修行,也可以达至「仁」的道德水准,但须要透过完成种种的社会责任,才能实现个人完善之人格。梅贻宝(1990)指出,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基本观念,就是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并非像西方思想里,社会与个人为同时独立自存的实体,互相角力,此消彼长。梁潄溟(1997)曾指出,中国人似乎并不是为自己而存在,中国传统思想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及义务。「个人为其他人而存在及努力完善自我」,是在「仁」的观念下所产生的中国传统思想之一大特色。

其次,在「仁」的观念下,中国传统文化另一个重大特色是差等之爱。由于「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在不同的关系中,爱有不同对应之呈现。在不同的情境中,人有不同的行事及交往原则。许浪光(Hsu,1953)曾以「情境中心」的取向来解释中国人的行为和生活。「亲疏有别、长幼有序」是「仁」爱文化之一大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三个重大特色是在等级爱及孝悌为先的伦理观念下,「家族关系」成为了人际交往的指导模式。由于推己及人的「己」是从家庭出发的,所以血缘关系变成最亲密也是最可信赖及依傍的关系。非血缘的关系能否变成像自己与父母或兄弟那样亲切的关系,成为了量度社会亲疏关系的指标。梅贻宝(1990)认为,中国之社会组织与社会关系都以家庭为模式,中国人称皇帝为「天子」,百姓称地方官为「父母官」,而好友则结拜为兄弟。这种「家」如「天下」的比喻,早在孔子时出现。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梁潄溟(1977)认为,中国人特别倚重家庭家族,以家庭关系往外推广发挥,却同时缺乏家族以外的团体生活,因而亦缺乏公共观念、团体、纪律、组织能力及法治精神等「公德」。但对这个人或那个人的道德,即「私德」,则十分重视。「家庭本位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重大特色。

三﹑华人社会的传播模式

从以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特色,作者提出华人社会的传播模式为「家庭本位」的沟通模式。「家庭本位」的沟通模式有三大要素构成,它们是「家天下」、「推己及人」及「亲疏有别」的观念及行事原则。

(一)「家天下」

先说「家天下」。华人社会经常把世间事物以家庭作类比。与其他人亲密的关系可以是「兄弟」或「再生父母」;有了成就便「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做了不光采的事便「有辱门楣」、「愧见江东父老」;皇帝是「天子」,父传子,家天下;乱臣是「贼子」,好官是「父母官」;「国家」是国之下还有家,没家不成国;国仇便有家恨;国破便家亡,家破便人亡;四海如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说人贫穷是「家徒四壁」,说人富贵是「家肥屋润」;只要「家和」,万事自然兴旺。

以家族比喻事物的文化观,渗入华人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大学迎接新生或公司迎新时,会说「欢迎加入这个大家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参照各类人与事的基础坐标。若然成为家庭的一份子,便是自己人,否则便是外人,「非我族类,其心也异」。一旦成为自己人,一切事都好办,有商量。假若是外人的话,便会保持戒心。华人社会中人际关系是否密切,基本上可从双方是否以家庭成员之身份对待而知。假若上司待某下属如子姪,他们的关系必然密切。如果生意对手只被视为朋友而非兄弟,他们的关系又自然相隔一层。

(二)「推己及人」

再说「推己及人」,华人社会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的人,经常寒暄问暖。午饭时,问「吃过了吗?」;天气冷时,说「多穿衣服,小心著凉」;吃饭时,为你添菜;喝茶时,替你倒茶。这除了是一般的礼仪外,也体现了对人的关怀。但在西方人看来,这些关怀有时过了头便到了滋扰的地步。在饭桌上,不断为客人添菜,儘管客人已多次说够了,主人仍要客人多吃,这种表现是向对方释出善意,表示亲近之情。

在华人社会里,二人交往,很多时会互相揣摩对方意思而不出于口,并以自己揣摩之意为正确,且按此臆测而行事。自己设身处地以为对方是这样想,便凭此推断并为对方作准备。儘管对方说「够了,够了」,主人仍认为是客套话,继续为客人添菜。客人若想主人不再添菜,只有用行动表示,停止动筷,主人才会知道客人真的不用添菜。这个事例说明华人交往时,经常为对方设想,并将心比己,考量对方的思想及意愿。愈是亲密的关系,如父母子女,为对方著想的因素便愈重。从好的方便看,是「为他人设想」、「将心比己」、「关爱别人」。但从坏的方面看,过份关爱变成了「多管閒事」、「强加于人」及「控制别人」。

另一方面,「推己及人」的「己」负有沉重的义务责任感,男的要养妻活儿,女的要持家有道,子女要孝敬父母,假若做得不足,便是未尽责任。华人往往把照顾家庭的责任,放在自己身上,而非所有成员的身上。对个人来说,成就的最大认可及光荣感并非来自社会及国家,而是来自家庭及宗族。光宗耀祖是华人最感骄傲的事。当个人在外有成之后,都会希望能够「衣锦还乡」;倘事业失败,又会感到愧对「江东父老」。不少华人在父母去世时,除了感到伤痛外,还会有一份自责和内疚感,认为自己做得不足,没有尽责任令他们长寿一点或生前过得好一点。出现这种情意结是因为华人社会里的个体负有沉重的义务感。可是,这种义务感只是对至亲的人而言,愈疏远的关系,义务感便愈薄弱。这正是梁潄溟(1977)说中国人缺乏「公德」的因由。

中国传统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能做到这样,便能达至「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的和谐社会。因此,「仁」的观念是修身求诸己,然后推己及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加诸他人身上,自己想要的或想做的,都先考虑让其他人先要或先做。这样大家便无争无怨,社会岂不和谐,生活岂不美满?在「推己及人」的思想指导下,华人传播的一些特点是「为他人著想」、「揣度对方的意思」、「为对方的福祉而行事」,在过度关爱对方时,甚至会「为对方作决定」或「为了他好而强加己见于其身上」。在人际沟通上,假若二人都正确地估量到对方的意思,并接受对方的好意,这种沟通将如鱼得水,建立亲密互爱的关系。但是假若二人并不能准确测准对方的意思,并且不完全接受对方的好意,这种沟通便可能变成「控制反控制」的争持,造成紧张及敌对的关系。

(三)「亲疏有别」

「家庭本位」的沟通模式另一重要元素是「亲疏有别」。上面提到个人对其他人的义务感是按亲疏关系而分彼此厚薄。在华人社会里,父母子女的关系是最亲密的,在这种关系里的个人义务感亦最强烈的。华人在交往之初,一般是比较冷淡的,但日子久了,若双方关系发展到称兄道弟的地步,他们便可以无所不谈,与初相识时的情况,有天壤之别。假若某人被认定是「自己人」,他所受到的待遇当胜于外人。可是假若有一天他被发现是「叛徒」或违反了「自己人」应有之义,他所受的冷遇或惩罚,将倍于外人。这种里外有别的情形,亦是由亲疏有别的原则引发而成的。

此外,当某人被认为是「自己人」之后,他有时并不比外人得到更好的待遇,这种情况的出现,通常是在他所居处的群体对外人或外界团体施行仁义之时。这时所有「自己人」都被视为一体,须对「外人」履行应有的「义务」。因此,里外有别及亲疏有别并不一定就对「自己人」有利,要看情况而定。若「自己人」被认为叛变了或须要对外人履行某些义务时,亲密的人反而有可能被加倍惩罚或对某些事情作出牺牲。

另一方面,假若二人关系深厚到像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兄弟,则在叛逆或犯过之时,此人仍将得到原谅或包庇,原因是「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种因关系远近而出现的不同待遇,在不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看来,甚难理解。事实上,只要了解「亲疏有别」及「孝悌为仁之本」的仁爱观,华人的沟通及行事方式,并不是那麽难领会的。

「亲疏有别」的观念在华人传播的行为上有十分明显的影响。照常理说,愈亲密的人,会愈多交谈,愈多心底话的交流。但是华人并不一定是这样,特别是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子女,往往交流不多,话也甚少。反而兄弟朋友之间还会多一些交流,原因是有「上尊下卑」的文化。这种文化基本上是要求子女服从恭顺父母,从下而上的交流大可不必,也没有需要。「上尊下卑」的概念广泛地应用在华人的交往及社群组织之中,公司的老板一般不用聆听下属的意见,下属也不宜向上司进言。中国传统「上尊下卑」的规矩,并不鼓励由下而上的传播。因此,在华人交往时,最理想的状态往往是能达到「称兄道弟」的境地,而却又未到「再生父母」的关系。「兄弟情」既能赋与「自己人」的优惠,但又无须走到对「再生父母」卑躬屈膝的地步。在商业活动中,跟华人做生意常说的一句话是「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但这种关系应该是止于「称兄道弟」或「呼朋唤友」的阶段,若是到了「再生父母」的境地,却可能让自己失去了自主并处于十分被动的位置。

四﹑「家庭本位」模型与传播研究

「家庭本位」的传播模型可以解释到很多华人传播的现象。例如有研究发现,华人经理在进行集体任务时,相对美国人经理,较少从中佔便宜躲懒,把自己的一份留给别人做,原因是华人经理知道其他人都为集体任务而贡献自己,自己亦应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强调个人主义的美国经理,则觉得集体任务并不能展现个人所长,工作做得不好,也非个人责任,因而会在集体任务中少干,把精力放在争取个人利益的其他事务上(Earley,1989)。这个研究是比较美国及中国两批正在大学接受管理训练课程的年青见习行政人员。也许在其他样本中,结果会有所不同。

此外,有一个研究把华人学生及美国人学生配对在一个买卖汽车配件的实验中。研究发现,强调和谐价值的华人在谈判过程中,由于不想与对方一开始便有衝突,往往在开价时不会过高,结果是自己吃亏(Liu,Friedman&Chi,2005)。

了解到在「仁」的影响下华人传播之特点,将能改善华人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之传播误区,例如「上尊下卑」的规矩令父子有所隔阂,「夫义妇听」的要求令夫妇间的期望有所落差。在西方价值的冲击下,华人开始接受西方「人权」的观念,强调个人的权利及个体的自主。但另一方面,由于上一代的教化及大传统的潜移默化,华人并未能完全摆脱传统沟通模式的影响。上一代与新一代的相互期望,往往有很大差异。例如「上尊下卑」的伦理并不完全被青年人接受,传统大家庭的解体,亦对「家庭本位」的沟通模式有重大影响,例如强调个人利益的华人经理,并不一定就会尽心尽力完成集体的任务。当个人权利被强调时,个人对集体应有的义务便会被冲淡。

结语

二十一世纪的华人社会仍在继续它们的现代化进程。它们的传播模式既有传统的「家就是天下」的观念,也有现代化「个人为先」的价值观。本文从「仁」的观念探讨华人社会的传播模式,但必须指出,作者无意说所有华人都是这样。这种「家庭本位」的传播模式,并非是「有与无」的问题,而是「多与少」的问题。儘管华人社会日渐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及制度,但是「家庭为本」的传播模式及价值观,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被西方「个人为先」之价值所取代,也许永远不会被取代。将来华人社会的组织型态,最大可能是个人与家庭并重的一种新模式。至今为止,华人仍然十分重视家庭的社会角色。虽然个人权利日渐受到尊重,但是华人对家庭的重视仍根深蒂固。本文提出「家庭本位」的传播模型,一方面是指出华人传播的一些特色,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释华人传播的一些现象。另一方面,「家庭本位」传播模型的提出,是希望能够引出更多在个人、家庭、国家及跨文化层面上的「中国传播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白奚(2004).〈儒家的人类中心论及其生态学意义〉。《中国哲学史》,2期,页22-28。

〔2〕朱风军(2008).〈孔子仁学思想再探〉。《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卷,5期,页326-327。

〔3〕朱环(2003).〈儒学与基督教道德哲学核心理念的异同〉。《政治.哲学》,5期,页53-55。

〔4〕成中英(1990).〈中国哲学的特性〉。见刘小枫编:《中国文化的特质》。北京:新华书店。

〔5〕杜崙(2009).〈孔子的“仁、义”观对培养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借鉴意义〉。《东方论坛》,1期,页1-6。

〔6〕吴森(1989).〈中西道德的不同〉。见郁龙余编:《中西文化异同论》。北京:三联书店。

〔7〕金明华(2006).〈中西方爱的伦理思想及其比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4卷,6期,页76-80。

〔8〕唐君毅(1989).〈中西文化精神之比较〉。见郁龙余编:《中西文化异同论》。北京:三联书店。

〔9〕梁漱溟(1977).《中国文化要义》。台北:向学书局。

〔10〕陈荣捷(1990).〈中国哲学之理论与实际〉。见刘小枫编:《中国文化的特质》。北京:新华书店。

〔11〕张再林(1997).《中西哲学比较论》,第一版。西北大学出版社。

〔12〕梅贻宝(1990).〈中国社会思想与行为上的个人地位〉。见刘小枫编:《中国文化的特质》。北京:新华书店。

〔13〕Chan,W.T.(1975).‘ChineseandWesternInterpretationsofJen(Humanity)’.JournalofChinesePhilosophy,2,300-313.

〔14〕Earley,P.C.(1989).‘SocialLoafingandCollectivism:AComparisonoftheUnitedStatesand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34,565-581.

〔15〕Hang,T.T.C.(1974).‘JenExperienceandJenPhilosophy’.JournaloftheAmericanAcademyofReligion,42,1,53-65.

传播特点范文篇10

关键词:对外交流;精准式文化传播;大众传播

1精准式文化传播的模式

精准式文化传播是指针对文化传播对象的不同特点,选取合适传播内容,运用科学有效传播渠道进行的文化传播。与精准文化传播相对应的是粗放式文化传播。长期以来,我们对海外受众认知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不够重视,实证性研究也较少,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往往不分对象采取“一视同仁”的方式,交流传播效果不太显著。如果不对文化交流传播对象的历史、传统、信仰、习俗等加以研究,不加区别地以相同标准、内容与形式进行文化交流传播,就很容易造成文化传播的壁垒性障碍,无法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个别情况下甚至可能引起文化交流接受对象的排斥[2]。因此,要变“以我为主”的对外传播模式为精准式文化传播,构建一种“你我结合”的对外传播模式。我们所提倡的文化传播不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单向输出,不是要求对方无条件认可、接受、内化中国文化,而是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交流,是国家间民族间的互通有无、信息交换、相互借鉴,通过交流互鉴互学共同促进和丰富世界文化的发展。“以我为主”的文化传播模式中,传播者的主观想法决定了双方文化交流的内容与形式:传播内容选取的是传播者想要交流的文化素材,传播形式选取的是传播者擅长与熟悉的方式方法。这种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方式过度关注传播者的主观态度而忽略被传播者的需求与特点。文化传播受众是独立存在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生存背景和生活习俗,他们兴趣爱好不同,思想不同,行为不同,所以这种传播模式对于那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有相关文化背景的海外受众来说会有较好的传播效果,但是对于那些不了解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不感兴趣,甚至是文化价值观与中国文化不尽相同的受众来说则很难引起共鸣,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当然,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也不能采取一味迎合对方、受受众支配的传播模式。一味迎合受众者需求,很容易在只选取符合对方价值体系的文化内容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迷失自己。正确的文化传播模式是“你我结合”的模式,即既关注受众的需求,又不失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将传播者的声音巧妙地传达给文化受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交流与传播效果。

2精准文化传播的要素

一般来说,传播有5大要素,分别是传播主体(传播者)、传播客体(受传者或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媒介)、传播效果(反馈)。兹择其要者述之。

2.1精准传播主体

国际传播和软实力建设是一个相当复杂与漫长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自觉的公民工程。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也同此理。对外传播主体不仅包含政府等机构性主体,还包括官员、学者、留学生、科学家、艺术家甚至每一位公民等个体性主体。传播主体不同,其传播特点与传播影响力及带来的传播效果都不尽相同。精准传播主体是指能够针对不同传播主体的特点制定传播目标,确定传播内容与形式,充分发挥每一类传播主体的优势,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的传播主体。如政府作为传播主体,其特点是传播影响力大,传播内容权威,代表政府立场,可调用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丰富,故可充分发挥政府的优势,通过诸如建设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举办文化体育赛事、举办博览会交易会等国际性活动,抑或通过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援助等方式,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政府作为传播主体,优势在于影响范围广,其影响可及交流对象的全体国民,甚至可达全世界,因而其所交流的内容宜普及、广泛、大众化,应是普通民众易于理解或知晓的文化,如中国武术文化、农历新年文化、长城文化等,其他如中国古代文字、古代学术等专业性强的文化内容则应通过其他传播主体进行传播。当然,政府作为传播主体时,受其官方性质影响,也会给传播效果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容易受到不友好或者别有用心的团体或个人的曲解和攻击。当然,政府作为传播主体所带来的有利或不利结果都是由其不可改变的特点决定的,因而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注重发挥传播主体优势,增强传播效果。

2.2精准传播客体

传播主体进行文化传播时,要在开启传播模式前充分认识了解接受对象的特点,要对传播接受客体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熟知其历史、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信仰等,然后结合文化传播主体主观态度确定合适的传播内容与形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高有低,民族风情千姿百态,在进行文化传播前,需先了解文化传播对象的特点与需求,再有的放矢,精准传播,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受众群体生活成长背景不同,其兴趣爱好与关注内容必定也有所不同。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受众了解中国文化的自觉动机,有了兴趣,人们便不再觉得接受文化传播是负担。同时,文化传播受众对中国文化认知程度也会对文化传播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和我国交往较频繁或地理距离较近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多;而距离我国较远,或民间交往较少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则对中国、对中国文化、对中国民众生活方式比较陌生。有学者曾以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四国为对象,研究了四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此四国虽不全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却能够带给本文很大的启示。该项研究发现四国民众最喜欢的中国文化多集中于象征性文化如长城、龙、阴阳图等,和生活性文化如中国烹调、中华医药等,但对中国道教、中国诗歌、中国音乐、京剧等教育类与艺术类文化喜欢程度较低。对中国部分文化的认知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在对中国“龙”的认知中,印度民众认为其具有反面含义和认为其具有正面含义的比例基本相当,但是美国民众却只有约29%的受访者认为其有正面意义,美印差异较大。同样,受传者的价值观也是在精准文化传播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核心的要素,只有深入了解受众价值观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传播。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友爱、同情、互助等观念的“仁”“义”等较易为外国民众所接受,而对中华传统价值观中的集体主义观念等则常被有的国家民众不解。如果不了解这种情况,在进行文化交流传播时不根据接受对象情况选择交流传播内容,就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用来制造“中国威胁论”。

3精准文化传播的策略选择

3.1依据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精准确定传播内容

文化传播内容的选取是能否成功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关键。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用于进行对外交流传播的内容体系庞大,但又极具独特性、主体性和包容性,需要依据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对传播内容进行精准筛选,选取合适的文化传播内容。3.1.1依据传播主体精准选取传播内容前文已述及,文化传播主体不仅包含政府,还包括学者、留学生、科学家、企业家等不同的群体。这些群体各有其擅长的领域,文化传播者要充分发挥所在领域的优势选取相关内容,增强传播效果。如在海外的留学生可通过适当机会向留学地的老师同学介绍华罗庚、钱学森、邓稼先等海外学子归国建设祖国的事迹,传达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赴外留学生身份特殊,从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爱国情怀,传达出的中华文化更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对于企业家这个群体来说,他们的诚信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商业活动、洽谈或是对外交流中,通过中国成功企业家传播中国古代曾子杀彘、季布一诺千金、商鞅立木为信等诚信故事,展现中国诚信文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1.2依据传播客体精准选取传播内容依据传播客体精准选取传播内容应把握的原则是以对方所需或双方共同认可的文化为切入点,继而逐步增加传播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在对传播内容不喜欢、不熟悉或不了解时自然会存在一种戒备心理,因为未知的、陌生的文化在受传者看来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他们自然会产生心理上的恐惧感,严重的情况下会产生排斥心理与行为,故选取的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内容应能够打消受传者的这种戒备心理,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有学者指出:正常进行的一场人际传播对参与双方的认知程度、积极性都有一定的要求,但最重要的是双方要有“共同经验范围”。这里的“共同经验范围”在文化传播上便指的是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拥有的相同的习俗、习惯、观点等一切在文化范畴下的事物。我们要在充分了解传播客体的兴趣爱好、关注内容、对中国文化认知程度、核心价值观等特点的基础上选取传播内容。如在与我国近邻蒙古国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时,“马”文化便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蒙古国民众自古就有游牧传统,他们崇拜马的雄浑、豪迈、奔驰、不可征服的精神,对马的情感之深难以用语言表达。蒙古国孩童出生不久就被放在马背上游牧。中国也有十分丰富的“马”文化。画家徐悲鸿先生国画中的奔马更是闻名于世。然而,同是邻国的韩国,“马”文化的传播效果可能就要大打折扣,因为韩国人最喜欢的动物是老虎,对“马”文化引发不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自然也达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3.2依据传播客体与传播内容精准确定传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