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划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9:35:42

城乡划分

城乡划分范文篇1

一、积极汇报,争取领导重视。

1、局班子专题研究,成立领导班子。全省城乡划分工作会议结束后,区统计局班子召开专门会议对城乡划分清查工作进行部署,相关专业人员向局班子成员进行了工作汇报,会议决定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刘晓方为副组长,国土资源局、民政局、建设局、公安局、农业局为成员的城乡划分清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专业人员任成员,局业务人员负责城乡划分的日常工作。

2、积极向区领导汇报,争取领导支持。局班子制定出工作方案后,局长积极向区领导汇报,争取领导支持。在听取了区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工作汇报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给予了高度重视,就召开全区城乡划分工作部门会议有关事宜作了批示。

3、召开搞好部门协调会,明确部门分工。10月20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召集统计、公安、民政、建设、农业、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专题调度城乡规划清查工作。会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此次城乡划分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汇报和协商。常务副区长在听取了各部门负责人的汇报后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城乡划分工作,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高标准、严要求完成此项工作;二是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区统计局,保证城乡划分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各相关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做好清查数据的衔接;四是统计局要精心准备,开好全区城乡划分清查工作培训会。

二、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

城乡划分范文篇2

一、工作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

在省、市统计局文件通知下发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及时与民政、城建、规划、国土等部门领导沟通联系,并指派专业人员向各部门获取更新时期内区划、实际建设变更等维护更新所需的文件资料。各部门通力协作、上下配合、资料互享,为此次城乡划分维护更新工作奠定基础。

(二)召开工作会议,开展业务培训

我局印发《关于召开全县201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维护更新工作会议的通知》,对参会的十个乡镇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下发各乡镇的城乡划分代码,学习城乡属性代码具体含义和具体划分判断方法,尤其是村级属性的判断方法。同时要求对村级属性有异议的地方进行实地核对。

(三)开展实地核查,确保工作质量

各乡镇负责对本辖区内村级属性代码进行实地核对。对提出变更的地方,我局组织领导和专业人员进行实地核查,并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现场确认,确保工作质量。

城乡划分范文篇3

一、加强领导,部门密切配合

按照云南省统计局局城乡划分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景东县工作实际,为了及时、全面完成“城乡划分”工作,县统计、民政、建设、公安、国土、农业部门及时召开碰头会,认真研究和部署全县的“城乡划分”工作,做好部门间的紧密配合。

二、做好计划,周密安排部署

根据国家和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时间紧、任务重和景东的工作实际,参照划分方案,及时制定了景东县城乡划分工作计划,对业务培训、划分、审核、录入和上报等工作步骤均作了详细的时间安排和部署,使全县城乡划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三、积极开展业务培训,熟悉方案

召开了全县“城乡划分”工作业务培训会议,13个乡镇的综合统计人员参加了培训。综合统计人员进行了业务主解,会议针对这次城乡划分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步骤、时间安排作了详细说明,对“城乡划分”的概念、判别方法作了详细讲解,并结合景东县各乡镇村、社区的实际建设连接实际,通过举例说明、参照对比等方法,特别强调讲解了各村数据收集表的收集方法和数据来源渠道。

四、认真录入上报,抓好总结归档

在**月**日前,按照县城乡划分领导组的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全县13个乡镇的城乡划分阶段工作已全部结束并将相关资料上报县城乡划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城乡划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业务人员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一一校对,针对有疑问的问题及时与各乡镇衔接,对模棱两可的问题及时向市局请教,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全县166个村委会、3个社区的行政区划、城乡属性代码编制准确为止。我县没有涉及到特殊区域。及时调试全国城乡划分录入和审核程序,及时加载文件,认真审核和修改,于11月8日将景东县城乡划分属性代码相关资料上报市局。公务员之家:

为进一步规范资料的管理和利用,将全县城乡划分工作的相关资料及时立卷归档,做到有据可查,有据可依,确保资料的进一步完善和妥善保管,至此,景东县基本完成了国家和省、市布置的城乡划分工作任务,并为下一步人口普查和相关调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城乡划分范文篇4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一直受国家与市场的双重调控,目前,越来越呈现出国家干预调控的态势,在此背景下,摆在众多城乡规划人员面前的难题就是要发挥城乡规划的作用,不断给人民增加保障性住房,同时,科学指导房地产业发展的方向,这一难题需要多措并举,也意味着人们的未来任重道远,需要不懈努力。

2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现状

自1998年开始,我国就不再实行福利分房政策,这也意味着我国楼市的市场化导向更加明显,大大促进了住宅房商品化程度。标志性年代在2009年,这一年大量的资金向楼市投入,这种行为使得房价水涨船高,超出很多人的经济能力。对此,各个地域也出台了各种政策,试图将房价拉回正常水平,但调控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甚至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房市好转时期在2017年,在这一年,我国的房价不再出现飘高的状况,相反,其价格有所回落,并且能够稳定在一个较正常的价格上。尽管部分地区还有房价过高的情况,但中央大力调控,炒房热度不再一直持续。据权威数据报告,我国房地产的投资额,在2014年出现大规模下滑,不仅如此,这一年也是楼市房价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中央政策以及地方的强势控制下,很多楼市的价格都有下降[1]。

3基于房地产市场调控下的城乡规划对策

3.1通过城乡规划科学布局住房用地。要想控制商品房价格,使其不再过快增加,可以从建房供地上入手,在供地方面,实行科学宏观调控,具体措施如下:首先要协调好能使用土地间的规划问题,把城市土地与乡村用地的关系处理好,超前制定它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当然,无论是城市规划区,还是农村,在进行各种规划时,都要保证建设用地与城乡规划的大规划相符合;做好近期的建设规划,明确规划期内楼房总的用地量、大致的分布状况,以及建设顺序等。对城市而言,不同的房屋类型,根据市场需求热度,也要做出不一样的安排,比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一般城市规划里,都将它们的日程提前安排,以求尽早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另外便是针对楼市房价,从国家政策方针以及百姓需求情况来看,房价过高是要调整的,但根据不同地区,以及房子所处的优势不同,做出的调整也是不尽相同的,具体的情况还需要各地区的专业人员结合综合情况,设置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价格,并引导房地产商做出调整[2]。3.2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需要基于一定的背景与条件,必须遵循城乡总体规划。在具体操作中,有几点需要特别强调,一是项目选址,有些房地产类型是人们要率先考虑到的,并把它们放在首要位置,如经济住房,还有价位在中低档次的房产项目。二是房屋面积的控制,如经济适用房,它本身的定位以及目标客户类型,很大程度影响了它整体建设的面积,面积不能过大,要有一定限制,这些控制在设计方案提交审批阶段就应该落实,定好标准,防止后期出错。三是对登记的审批,各种登记,诸如预售许可还有施工许可等,审批之时必须要严格按照流程照章办事。除此之外,考虑到经济适用房以及普通商品住房强大的市场需求状况,应该保障更多的建设用地,保证保障型住房的土地供应量。另外,房地产市场也要遵循市场规律,比如,住房用地的供应方式和时间等,在不违反规划总体布局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由市场进行更加灵敏的调整。最后一点便是树立法律意识,发挥城市管理规划的管理职能,对所有的房地产商一视同仁,不能弄虚作假,对他们提交的每一项文件与项目申请,都要严格审查,不能容忍黑心房地产商“炒买炒卖”土地行为,也不能允许有恶意囤积土地的情况存在[3]。3.3引导“三旧改造”,良性影响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前期国家政府更加精致的规划与参与,需要城乡规划在其中发挥作用、统筹全局。在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改造旧城区,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城市的建设用地预留更多的土地资源。改造旧城区项目主要还是“三旧改造”(“三旧改造”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但不管改造的具体项目是什么,都不能与城乡规划的大方向相冲突。改造区域都有一定的缺陷,比如,所在房屋区域的部分基础设施并不健全,还有些地方是人口密集的棚户区,各种居住条件都达不到国家要求。当然,旧住宅区不是一概被否定然后拆除的,有些区域只是存在小毛病,比如,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那么,对环境进行整治即可解决,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影响。同时,城乡规划要想真正发挥出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功能,首先必须保证自身的正确性,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必要时多措并举,以更加科学的方案去规划房地产未来的发展。为了加快改造的进程,还可以选择与房地产开发者合作,鼓励他们参与到改造项目中,提供更多的普通住房给民众。同时,借助合理的城乡规划安排,能最大程度地预留空间,以备日后的房地产建设使用[4]。3.4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协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建设项目面向的人群有一定局限性,缺少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而经过城乡规划的总体编制,会在以后建造大量的保障性住房以满足特殊群体的刚性需求,同时,由于保障性住房的增加是通过新增建设来得以实现的,它并不会减少原来的商品房的规模,因此,它不会冲击房产市场的发展,相反地,很多低收入者都能在这一规划中获得红利,将资产向保障性住房这一块转移,减少了商品房市场的竞争,从而也间接使得商品房的价格变得越来越稳定。建设保障性住房意义重大,城乡规划建设应在此处多下功夫,具体方向如下:一是要坚持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更多供给满足群体需求;二是要让政府参与到城乡规划的布局安排之中,让政府的强力管控渗入到保障性住房建设之中,使其真正高质量地落实;三是要保证规划方案的质量,换言之,所有的城乡规划方案最终目的在于实施,不能离开实际建造空中楼阁,可实施性是它具备的基础条件;四是要合理布局房屋建设,无论是新建廉租房,还是面向经济较充裕群体的商品住宅,它们的整体建设既不能太紧凑,也不能太分散,要采取集中和配套建设相结合的方法[5]。

4结语

城市住房关系到城市居民每个人的切实利益,直接影响着他们日后的生活质量,但当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一直解决不了、存在很多年的房价过高的问题,单凭市场的力量去调节毕竟有限,而且效果不明显。故而,作为当代的城市规划工作者,人们更应该看到城市规划的力量,借助合理而又科学的手段,不断引导市场发展方向,从根本上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数量,不断调整市场供给的房屋类型结构,同时,向居民传达正确的投资观念与房屋政策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湘.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房地产市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7):129-130.

【2】樊毅.在通货膨胀背景下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J].品牌,2015(4):47-49.

【3】邓雨晴.大数据背景下的城乡规划研究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0):32-33.

【4】张春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4):5-6.

城乡划分范文篇5

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间密切配合

通过对省州下发的有关城乡划分通知的要求和精神的学习,充分认识到搞好城乡划分工作的必要性,同时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城乡划分依据。结合单位工作实际,与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成立了相关领导小组,在组织机构和人员上确保了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更新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培训,确保城乡划分数据的准确性

为准确的完成好数据填报工作,按照州局领导的统一安排部署,城乡划分工作业务人员赴康定进行了城乡区划码更新维护的业务素质培训会,在统计用区划码培训平台上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基本掌握编写代码的规则及要领。参照省州、县有关城乡划分变更方案及会后州领导要求,相关人员对州局返回的行政区划代码、县民政局全县村(居)委会代码变更情况进行核实,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一致性。

三、把好数据质量关、做好数据上报工作

城乡划分范文篇6

关键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绩效评价

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

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优抚安置、残疾人服务等九个方面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标准。参照此标准,结合城乡差距实际情况,考虑指标代表性、数据可得性等因素,我们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分为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文化生态等五方面,每方面包括4项指标,共有20项指标(见表1)。

2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情况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逐步缩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在经济上,全面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在社会上,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低保救助体系,构建基层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在政治上,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保障广大农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但是,我国城乡差距整体上依然显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2.1从年度发展看,城乡各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都有所提升,特别是财政投入类指标增长最为明显2012-2018年,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全部5个领域20项指标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有提升。增长最快的为财政投入类指标,如城乡人均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均增长1倍左右,城乡平均低保标准、人均低保支出水平均增长0.8倍以上,典型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上的努力程度。此外,乡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也改善较快,生活垃圾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增长了1.2倍以上。2.2从年度对比看,城乡在义务教育领域差距较小,在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领域差距较大2018年,城市有17项基本公共服务指标水平高于乡村,乡村仅在师生比、生均图书、生均计算机指标略高于城市。城乡差距较大的有三类:一是社会保障领域,城镇职工的人均养老金、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分别是城乡居民的20.7、4.9倍;二是生态环境领域,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分别是乡村的8.5、3.1倍;三是市政设施领域,城市污水处理率、燃气普及率分别是乡村的5.5、3.6倍,还有公共交通及文化设施基本都集中于城市,这方面的城乡差距更显著。2.3从发展对比看,城乡绝大多数公共服务差距都呈缩减,但孕产妇死亡率、生均教育经费差距扩大2012-2018年,若以城乡均衡为目标,有16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呈缩减趋势,如生均计算机指标,已由城市为乡村的1.4倍,转为乡村略高于城市,体现了我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效果。非均衡趋势的指标有两类,一类是孕产妇死亡率、生均义务教育经费,城市高于乡村的差距有所扩大;另一类是生均图书、师生比,乡村高于城市的差距也有所扩大,这看似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实际上反映了随着城镇化水平提升、城市学生大幅增加的现实,2012-2018年城市初、小学生分别增长了38%、17%,乡村学生则分别减少了27%、33%。

3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手段,新时代、新任务要求财政必须深化改革、完善管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3.1明确民生保障职责,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合理划分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是政府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和保障。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完善中央决策、地方执行的机制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中央在财政事权确认和划分上的决定权,适度加强中央政府承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和能力。近几年,中央已出台关于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未来应进一步加快对文化、社会服务等民生领域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如对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跨区域的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事务明确为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并实行事权清单管理。3.2健全转移支付体系,优化完善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在明确各级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体系。鉴于我国地域广、人口多、城乡及区域发展不平衡,及中央支出规模较小、大部分支出由地方完成的基本国情,应坚持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基本政策取向,以均衡城乡地区间财力差距、由地方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的转移支付体系,同时注重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相协调、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相结合。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必须充分考虑城乡地区间的支出成本差异,不能简单按照东中西部区域划分,需要进一步深入度量不同省份(甚至省内不同地市)城乡间的支出成本,科学设置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分配因素及权重,在标准财政支出测算中进一步完善人均支出标准及各类支出成本差异系数,真实反映各地的实际支出成本差异,促进地区间财政能力均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3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通过PPP模式、引导基金、购买服务等提升城乡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适应各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建立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项目融资渠道。进一步推广PPP模式、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支持城乡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广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模式,完善政府性存量资金与金融机构信贷定向投入挂钩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采用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国有民办和转制学校等多元办学形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投入。此外,还应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格局,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推动县改市(区)、镇改街、乡改镇,提升城市发展空间,增强政府对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3.4完善财政管理机制,以动态监控、信息公开和绩效评价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际效果。一是完善转移支付监督制度,构建涵盖转移支付资金预算及执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建设完善专项资金监控平台和网络系统,通过资金使用单位和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互联互通,实现对民生资金使用全过程的实时在线监管。二是推进转移支付信息公开,提升社会公众主动参与程度。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转移支付,还可以完善利益相关人参与渠道,提升资金使用效果。三是健全转移支付绩效评价。首先确定评价指标,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注意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相结合,既考虑财政资金投入后的长期和整体绩效,也应注重调动地方积极性、加快资金支付进度;其次选择评价方法。既包括使用单位自评和财政重点评价,更应充分发挥第三方组织的独立评价作用。广东省早在2011年就开展了财政专项资金整体委托第三方独立评价的试点改革,极大提升了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信力;最后是应用评价结果。尽快将民生政策及公共服务专项资金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政绩考核等相结合,切实提升其应用性。

参考文献:

[1]赵宁.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8(58).

[2]郝静.青岛市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对策研究[J].公共财政研究,2016(6).

城乡划分范文篇7

关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统一的方式选择问题也是近年来学术界争议的热点问题。总体来说面对我国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三大板块构成的基本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险制度,如何进行整合统一学术界主要分为三类典型的观点。第一种类观点是当前鉴于我国的国情,三种医疗保险制度在一定时期内还是应当继续保持下去,暂时这三项制度还不适宜于统一为全国范围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但同时三项制度之间可以建立三项制度之间的衔接规范体系以弥补三项制度在运行当中弊病。第二类的观点主要倾向于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先统一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同时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前也建立必要的衔接制度。这类观点的提出是考虑到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筹资、基金管理、服务和待遇方面与另外两项制度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现阶段将三项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全面的“大统一”是不合时宜的,也不现实;而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两项制度本身在内容设计、运作实际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实现两者之间的统一也具有必要的社会经济基础,因此为了适应城镇化进程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在基础医疗保障方面体现全民的公平的价值定义有必要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统一。还有一类观点认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统一应该缓步进行,而不能操之过急。因为现阶段中国在城乡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在医疗保险意识观念、需求、消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城乡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的盲目统一极易造成城乡居民因为医疗资源利用水平的高低而造成的矛盾,继而出现城乡的不公平。因此在两项制度统一的问题上应当充分考虑相关因素,而不宜盲目的统一。笔者认为单独因为城乡经济社会条件大的差异性作为保障城乡居民医疗健康的两套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依据是不合理的。事实上在更多具体的医疗保险地域内,城乡居民之间的社会经济基础,收入差距并不是非常的悬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融合在了一起,有了相近的社会经济环境、就业机构或者更多条件的接近。这些经济社会条件的相近也为两项制度统一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更合理的划分还是应当从居民的“职业性”,即是否是属于正式的职业者或者说就业人员。因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的是正式的就业者,而另外两项制度则是保障的是非正式的就业者。保障就业者和非就业者的医疗健康的制度方面在筹资方式、服务待遇、基金管理等很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他们之间的统一是不切合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而比较现实的做法则可以考虑在全国范围内的非职业居民的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的统一,即将制度设计相近的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相统一,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的统一的可行性

(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的统一的社会经济基础相似

尽管从客观层面来说,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水平和城乡地区的发展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如果我们一个具体的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区域作为样本,实际上该区域的城乡居民所依靠的社会经济基础是相近的,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逐渐的接近或者说不明显。随着我国30多年来经济改革的加快发展,我国城乡“常规的”或“标准化”的“正式就业者”,在数量上已被“非正式”或“非标准化”机构、临时性、随意性、非全日制、移民工人和劳务承包、劳务派遣的劳动者所超越。同一统筹区域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所依据的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统一的社会经济基础。

(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一的具体操作的可行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具体的制度设计和运作模式都比较相似,两项制度在筹资方式,筹资水平,医疗保险待遇等等主要方面都很接近,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步接近,两类群体身份界限正在消失,对于城乡居民采用两套不同的医疗保险模式,一来没有什么现实的积极意义,二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的统一有助于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和管理上的混乱局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的统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医疗整体服务水平,公正公平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具体说来: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都属于我国医疗社会保险的基本范畴。保障的群体之间在各自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是一致的。

2.其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的都是没有正式职业的人群,即非职工性质的群体,而在一个特定的统筹区域内,这两类人群的收入,就业情况其实大抵相近并没有大的差别,政府在在保障居民医疗健康方面理应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给以相同的待遇。

3.两项制度在内容方面是基本相同的,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名称上是不同的,但实际考察中两项制度在参保方式、筹资手段、基金的管理、基金运营、医疗服务待遇等方面是相似的。

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统一的总体框架

(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统一的总体目标

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应是惠及全体城乡居民,极具社会价值的制度,体现在公平公正的在筹资、管理、支付、服务等领域实现统一,使他们不因为户籍、收入情况、所在地域的限制而有差别的享受最基本的医疗保障。这项制度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背景之下,通过政府、社会、个人的互助共济以分散社会的风险。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的总体目标是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项相似的制度统一,通过制度与政策在深度权衡的基础之上优化改进,形成更加高效合理的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险法律制度,实现一定的统筹区域内的城乡居民在医疗保障水平、医疗服务水平,筹资标准和受益水平上的基本一致,使和谐的概念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得到深刻的诠释。

(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统一路径思考

1.对现在的医疗保险保障的人群进行更合理的划分。依据居民的身份划分医疗保险服务人群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并且也不符合当前城乡统筹发展、公平公正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笔者的观点在于现阶段一方面可以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一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法律制度,另一方面按照是否是正式从业的划分标准将城乡职工、农民工、公有或者非公有的单位的职工纳入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体系中去,最终形成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法律制度和城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的新“二元”医疗保险制度结构,这种以居民是否从业为标准划分医疗保险对象的意义在于统一城乡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法律制度之后不仅能够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而且使得城乡居民能够在缴费、支付、就医等方面享受到公平的待遇。同时也弥补了原有碎片化、分割化运行传统医疗保险制度的缺陷避免了医疗保险制度分设,管理体制分散所带来的医疗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2.建立规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法律规范。居民的医疗健康是国家保障居民生存和发展权的最基本的内容,目前我国并没有一部以规范医疗公平,维护医疗保险领域制度的统一法律,目前实施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针对医疗保险这块也没有更加细致的规定,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方面更只是在第二十二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的指导性条文。缺少权威的法律可能导致在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具体工作中的随意性,没有法律强制力的规范,会给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法律制度工作起到阻碍作用。因此,可以在吸收国外相对成熟的城乡医疗保险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建立城乡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条例》,加强法律体系建设,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

3.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配套服务体系。前文已经提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除了在名称上的差别以外,事实上在具体的制度设计、筹资方式、医疗待遇等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或者说并没有大的差别。因此在政策方面可以讲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的统筹区域内统一起来,形成基金筹资、基金管理、医疗保险服务方面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配套服务体系。

(1)整合经办机构,可以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来统一管理现有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城乡划分范文篇8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乡规划体系;总体层面;控规

层面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水泥地不断取代原来的土地,绿化也逐渐被建筑吞噬,由此引发了内涝、缺水等城市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早在2011年就有学者提出构建“生态海绵”的规划理念,也有学者提出“绿色海绵”理念。2013年,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海绵城市”名词,表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也就是说海绵城市像海绵一样,在应对自然环境方面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需要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以及释放水。2014年10月住房和城市建设部颁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中对海绵城市提出“规划引领”的基本原则,并希望以此来规划、引导海绵城市的建成,但上述《指南》中并没有对规划中需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做出具体指示。尽管如此,2015年开始了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接着又公布了第二批14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由此看出,海绵城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各省各地方也都在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方法。

1城乡规划层面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1.1设计方面。设计是实施的前提,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保证设计的高质量,设计人员需要到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当地的水文、自然环境、降雨量、现有的湿地等状况,然后根据所考察的情况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上述所考察的各个因素的具体情况还要注意整体的统筹结合,只有考虑充分整个项目设计因素,才能保证高质量的结果。但由于设计工作繁琐、设计时间过短、人力财力投入过少、设计人员水平不高等问题导致海绵城市的设计质量并不高。1.2用地方面。海绵城市在用地方面需要各部门相互协调,以保证海绵城市设计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海绵城市与需要相互协调的绿地、道路以及建筑用地等部门相互脱节,各部门不沟通、相互推脱,使得海绵城市实施效果不能达到预期。除此之外,在进行城乡规划时,往往先考虑城乡用地,然后再考虑绿化用地、道路用地,这使得在进行海绵城市规划时考虑时间过短,不能充分考虑到绿化、道路用地等因素,也就相应地造成设计偏差,以致设计效果达不到预期。1.3规划实施方面。海绵城市规划时间长且实施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使得整个实施过程有一定的难度。规划时间长不仅造成效率低下,而且各方面考虑也并没有想象的周全。海绵城市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国土、水利、园林等部门的配合,也需要社会公众的配合,市政部门相互推诿是导致实施困难的原因之一;另一点是海绵城市实施过程中的噪音、占用道路等,给社会公众带来的不方便可能会引起公众的不满,从而增加城市规划部门与社会大众之间的矛盾。

2海绵城市建设在城乡规划体系实施路径研究思路

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缓解目前城镇化中的内涝、缺水等现象,加快海绵城市建设进程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从总体层面和控规层面说明海绵城市建设在城乡规划体系的实施路径。总体层面首先说明海绵城市建设之前所需要做的一些基础性研究,然后说明总体控制目标的选择;控规层面将海绵城市细分为区和块,从分类分解和单位面积容积两个小的方面说明海绵城市建设的指标。下面先介绍一下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几点原则。2.1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的建设改变了传统“尽快把雨水排出去”的思想,而是利用自然力量排水,降低对原有水文环境的影响,即所谓的“低影响开发”。“低影响开发”要求在开发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等占地面积大的自然生态环境,如果需要改造,改造中的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区域和周边条件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2.2水文干扰最小化。低影响开发要做到降低对原有水文环境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时,可以考虑利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等进行地区的污染控制,减少所在区域的环境污染,保护水体。2.3统筹协调。上面已经说明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不统筹的现象,不统筹主要体现在各部门与城乡规划部门、社会公众与城乡规划部门之间的矛盾。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海绵城市规划不是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单独部分,各部门在进行规划设计工作时要将其考虑在内,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城乡规划部门也要与社会公众进行协调,实现各方面的统筹协调,以保证海绵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实施。2.4合理利用不同“海绵”发挥的作用。在进行城乡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的“海绵”在吸附及释放雨水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如湖泊、湿地等这些在吸附和释放雨水方面具有强大的力量,而土地等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很少,所以,进行城乡规划在考虑到当地的空间结构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海绵”的不同作用,搭配好不同的“海绵”,实现真正的海绵城市。2.5空间布局划分要有理有据。有学者指出《指南》中给出的控制指标分区落实并不切合实际,其主要原因是对城市的空间划分不够合理。因此,这里提出城市空间布局划分的2种方法:第一种是将城市按照城市行政区进行划分,这种划分方法可以保证控制指标计算的准确性;第二种是根据城市布局和“海绵”分部来划分,围绕功能较强的“海绵”来分区设计,保证分区控制目标的实现。2.6注重“绿色海绵体”建设。“绿色海绵体”主要包括湿地和公园绿地。为加强城市中的“绿色海绵体”建设,可以考虑公园绿地这种情况,在城市规划时适当提高公园绿地的比例,进而提高城市的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以及释放水的功能。同时在设计公园绿地时要考虑周围的自然环境及人工环境,将“绿色海绵体”与现代城市的周围环境及居民排水管等现代化因素相适应,构建“绿色海绵体”网络,保证海绵城市建设。2.7加强“灰色海绵体”建设。“灰色海绵体”主要是指透水路面和透水铺装。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部分,其对地表径流影响非常大,道路透水比例达不到标准将会造成城市内涝。因此,扩大“灰色海绵体”比例,规定适当的道路透水比例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内涝现象,发挥海绵城市功能。

3海绵城市在城乡规划体系实施路径中总体规划层面

3.1基础性研究分析。(1)基础调研、资料整理。在实施设计之前,要对所要设计的城市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城市中湖泊、湿地等大型“海绵体”的分布,同时也要注意调查城市地形地貌、水文状况等,了解上述城市基本情况之后,形成调研资料,并对调研资料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2)相关专题研究。海绵城市主要关注解决城市的内涝等水资源问题,因此可以在调研资料和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针对性的海绵城市专项研究。我们可以针对所调研地区的自然生态状况,组织专家进行相关的水资源专题研究、生态保护专题研究、海绵城市建设专题研究等,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3)生态保护范围确定。城市规划中要明确规定“四区”和城市绿线、城市蓝线。所谓“四区”包括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已经建设区4个部分,在进行四区的划分时,要特别注意考虑原有的湖泊、湿地、公园绿地等生态脆弱部分,遵守低影响开发原则,对于禁止建设区就要严格禁止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否则将给予一定的处罚;对于限制建设区,要合理利用原有生态环境,尽量不破坏原有环境,在原有环境基础上适当改造,以提高“海绵”功能;对于适宜建设区,可以人工建造一些湖泊等,对于已经建设区就不用过多干涉。城市蓝线和城市绿线也是城市与自然分割的部分,其规定了城市的增长边界,限制了城市大规模的无线扩张,有利于保护“海绵”体,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城市原有生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3.2海绵城市建设框架。海绵城市建设要注意总体指标和具体指标的选择。《指南》中已经给出一些控制指标,如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利用等指标,但这些指标都比较宽泛,道路作为城市中的重要一部分,应把绿地率和透水铺装率等指标也考虑在内,各地区还应根据各自的自然特征、水文状况、气温、降雨量等条件选择合理的相关总体指标。总体目标确定之后,各地区还应根据各地区的“海绵体”分布情况,确定各分区不透水地表面积、地表径流、降雨量等具体目标,并将其落实到城市规划体系中去。同时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优先保护水生态敏感区,水生态敏感区主要是指湖泊、湿地等自然大型“海绵体”,只有这些大型“海绵体”得到保证,后续低影响开发才是有意义的,并且在开发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四区”和城市蓝线、城市绿线的原则,保证低影响开发。也要注意合理控制地表径流这个指标,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有很多,道路、植被等都会影响地表径流,因此为了减少水流失,可以提高道路透水率,建设植草沟、雨水湿地等,以期望能够汇集雨水,使地表径流达到要求指标。

4海绵城市在城乡规划体系中的实施路径控规指标

控规指标相对于总体目标更加详细,其主要是针对分区分块土地的指标。控规指标对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它使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城市层面的总体目标细化为地块层面的具体指标,使海绵城市建设的落实更具可行性。本文的控规指标主要通过分类分解和单位面积容积两种方式实现。4.1分类分解。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已经划分了“四区”和城市蓝线、城市绿线,我们应该在已有的划分好的区域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水文状况、地质地貌、海绵体分布等将总体指标进行分解,确定各区的具体指标,如透水铺装率、地表径流总量等。然后再根据各区的面积和各指标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各分区是否达到要求,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就要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达到各分区目标为止。4.2地块指标的确定。地块指标的确定主要运用到单位面积容积这个概念,单位面积容积顾名思义,就是用整个分区的容积除以整个分区的面积,计算得出分区内的单位面积容积,然后根据单位面积容积确定各分区控规指标。地块指标主要侧重于容积和面积,也就是说在指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地块的大小、功能、容积等。需要注意的是,指标的确定也要考虑周边分区的情况,如果这个分区的“海绵体”调节能力较强,相应的指标要求就能达到,这时就可以适当降低周边分区的控规指标,灵活调整,使总体的指标达到一定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建设方的建设情况。为保证低影响开发的积极性,可以给予建设方一定的奖励,即如果建设方的控规指标达到一定的标准或者超过标准,就可以给予建设方一定的容积率作为奖励,具体奖励视分区及周边区情况而定。

5结语

海绵城市虽是新概念,但对缓解城市内涝等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30多个城市试点的推进,各省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方法。本文首先阐明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在设计、用地、规划实施等方面的问题;然后说明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遵循的几点原则,如低影响开发、水文干扰最小化、统筹协调等原则;最后说明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层面的指标和控规层面的指标,其中控规层面的指标考虑到分类分解和单位面积容积。通过上述分析说明,希望能为海绵城市建设在城乡规划体系中的路径实施提供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郭微.城乡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路径浅述[J].绿色环保建材,2018(4):68,70.

[2]孙立,靳林强.城乡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路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S1):101-104.

[3]郭盈盈,王正.海绵城市建设在城乡规划体系中的实施路径研究[J].城市地理,2015,(20):9.DOI:10.3969/j.issn.1674-2508.2015.20.004.

城乡划分范文篇9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001年底,福建省人民政府下发了《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公安厅关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闽政〔2001〕48号),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部署。随后,各地均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目前,该项改革已在全省范围内全面落实到位。其指导思想是降低进城门槛,放宽政策,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加快城市化进程。其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一是取消户口的农业与非农业性质划分,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按照实际居住地将所有的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二是降低进城门槛,以准入条件取代进城人口控制指标。三是对于在设区市建制区范围内的“城中村”,村委会成建制转为居委会,并规定原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保持不变。四是放宽小城镇户口的落户限制,全面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政策。五是对于到城镇落户的农民,在教育、就业、兵役、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二、户籍制度改革对优抚工作的影响

我国从建国初期就开始实行二元制户籍管理制度,即把全国公民划分为农业与非农业的户口,实施不同的管理。在原有户籍管理制度下,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优待标准城乡有别。优抚对象的服务管理也主要采取属地化原则,根据其户口性质,区别为城市、城镇或农村进行管理。此次户籍制度改革取消了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消除了公民一出生就存在身份不同的界线,使依附于原有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上的优抚工作失去了划分城乡的依据,给落实优抚对象的优待抚恤补助带来新的困难。其对优抚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确定城乡有别的抚恤补助优待标准缺乏依据,影响到各项待遇的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对优抚工作的影响因对象类别的不同存在着很大差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和义务兵家属四类对象。而其他对象如伤残军人、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等则影响不大,他们身份的确认都是以当年复员退伍是否安排工作为依据的,虽然有无工作也存在着难以划分的问题,但并不属于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新问题,况且这些对象大多数都属于存量,几乎没有增量,其身份早已固化,受到的影响很小。对于“三属”而言,目前,中央财政对其负担的“三属”定期抚恤金标准分为城镇、农村两类,城镇户口的,参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确定;农村户口的,参照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确定。烈属的标准分别为255元/月和195元/月,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的标准分别为250元/月和190元/月,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的标准分别为245元/月和185元/月,城乡差额均为60元,而且这种差距会随着今后几年的提标逐年扩大。在取消农业或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后,若再按原户口性质来确定烈属定期抚恤标准,显然缺乏依据。对于义务兵家属而言,发给其的优待金也是按照义务兵入伍时农业与非农业的划分区别标准的,农村义务兵优待标准一般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义务兵优待标准一般在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的50%以下,两者标准差距很大,户籍制度改革后若要区分家属优待金的城乡标准,应该如何区分,区分的依据又是什么,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2、增加优抚对象的流动量,对优抚对象的管理带来新困难。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将导致人口流动,会使一部分优抚对象处于动态之中,从而要求原来的属地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这对现有优抚对象管理服务的手段、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3、优抚对象的流动,还将引起优抚经费支出结构的变化。现行的优抚经费是采取中央、地方分级负担和群众统筹优待金的办法来解决的。优抚对象的迁移,将涉及经费拨付去向的调整,还会导致优待经费支出渠道和给付标准变动。这样势必会增加迁入人员较多地区的财政负担,给优抚对象优待抚恤补助的落实带来影响,造成部分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优待标准难以及时兑现到位。

三、现阶段应对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未雨绸缪。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是适应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要充分认识到这项改革给优抚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应以有利于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为出发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制定措施,早做预案,积极应对。

2、寻找城乡划分的新标准,合理确定定期抚恤标准。户籍制度改革最明显的内容是取消了居民户口簿中户口性质一栏,不再向过去一样标明农业或非农业,但是仍然保留居住地一栏。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以居住地还是能够判断出居民的城乡性质的,如果居民居住在农村,居住地一栏就会填写某县某乡(镇)某村某组,如果居民居住在城镇,居住地一栏就会填写某市某区某街道某某号,虽然不如过去直接明确,但毕竟给我们判断其城乡性质提供了一种标志。另外,基层也通过统计数据上报的渠道来判断其城乡数据,并以此作为安排抚恤事业费预算的依据,如果是家居农村的优抚对象,数据上报的途径就是村民组→村委会→乡(镇)→县(市)民政局,如果是家居城镇的优抚对象,数据上报的途径就是居委会(社区委员会)→街道→县(市、区)民政局。对于属于存量的老重点优抚对象,其抚恤补助也可以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前的非农与农业户口性质为依据进行区分,分别定为城镇与农村对象,各自享受原有的标准。

3、以兵源性质为依据,应对优待工作的新问题。户籍制度改革后,义务兵家属优待标准城乡差异在一定时期内仍将长期存在。为合理划分城乡标准,对义务兵家属的优待,可以领取《城镇居民应征入伍优待安置证》和《农村居民应征入伍优待安置证》为依据,分为城镇与农村两类。如福建省对领取《城镇居民应征入伍优待安置证》的视为城镇义务兵,其家属年优待金按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的标准支付,优待金由设区市和县级财政共同承担或从社会统筹的资金中解决;对领取《农村居民应征入伍优待安置证》的视为农村义务兵,其家属年优待金按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农民人均收入70%的标准支付,优待金主要由县乡财政解决。

城乡划分范文篇10

一、适用范围

本意见所称农村是指区所辖现状村庄,分为城市化地区村庄及城乡一体化地区村庄两类。城市化地区村庄是指新城组团、沙河组团、六环路以南(含阳坊镇、小汤山镇)及其他各镇中心区范围内的村庄;城乡一体化地区村庄是指城市化地区以外的村庄。

城市化地区村庄原则上不再新增宅基地。城市化地区村庄实施整体搬迁改造前,村民因近期生活需要确需在原有宅基地上进行住宅建设的,由规划分局审批。

城乡一体化地区村庄的村民在新增或原有宅基地范围内依法新建、改建、扩建、翻建自用住宅或村民委员会组织建设集中住宅的,适用本意见。城乡一体化地区位于风景名胜及文物保护区范围内的村庄,不再新增宅基地,村民不得在原有宅基地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住宅。

二、农村宅基地住宅规划管理

(一)新增宅基地选址

新增宅基地应在经批准的村庄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新增宅基地原则上不得占用农用地;确需使用农用地作为新增宅基地的,需先行向国土部门申请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新增宅基地申请人应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同意后,报镇政府初审。镇政府初审同意后,报规划分局复核。规划分局以规划意见复函形式明确新增宅基地选址是否符合规划要求。申请人持规划分局出具的规划意见复函,由镇政府组织向国土部门申请办理宅基地审批手续。

申请新增宅基地选址位置不符合村庄规划要求,但确需进行建设的,需先行按照村庄规划审批程序进行村庄规划调整,待调整后的村庄规划获得批准后再行申报。

(二)原有宅基地住宅管理

城乡一体化地区村庄利用原有宅基地改建、扩建、翻建住宅的申请人,应向村民委员会提交有权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证明文件、建设申请、符合村庄规划要求的拟建方案(包括平面图和立面图)、四邻意见及《区农村村民宅基地住宅建设申请审批表》等材料。村民委员会应将申请材料通过本村公告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形成本村初审意见,并填写《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及其他事项申报表》。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建设申请进行复核,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并报规划分局备案。

城市化地区村庄实施整体搬迁改造前,因近期生活需要确需在原有宅基地上进行住宅建设的申请人,应向村民委员会提交有权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证明文件、建设申请、符合村庄规划要求的拟建方案(包括平面图和立面图)、四邻意见及《区农村村民宅基地住宅建设申请审批表》等材料。村民委员会应将申请材料通过本村公告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形成本村初审意见,并填写《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及其他事项申报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村民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建设申请进行复核后,向规划分局申请核发《临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三)集中住宅建设

整体搬迁改造的村庄需要进行集中住宅建设的,由村民委员会依据经批准的村庄规划制定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报镇政府初审。镇政府初审同意后,报规划分局审批。

三、建筑标准

农村住宅单户房屋地上总建筑面积不应超过宅基地面积的85%(半地下室和地下室建筑面积计作地上建筑面积)。新增及原有宅基地住宅地上建筑层数不得超过一层;集中住宅地上建筑层数不得超过二层。依据《市农村民居建筑抗震设计施工规程》(DB11/T536-2008),一层檐口高度不得超过3.6米,二层檐口高度不得超过7.2米。

建设二层集中住宅,应符合《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1998年修正)的有关要求。建设二层建筑或跨度超过6米平房的,宅基地住宅建设人应先行了解规划条件,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后,申请规划许可手续。使用通用标准图集建设宅基地住宅的,可以直接申请规划许可手续。建筑设计与施工应符合《市农村民居建筑抗震设计施工规程》(DB11/T536-2008)的有关要求。

四、规划有效期限

宅基地住宅建设应自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临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之日起一年内开工建设。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期开工的,建设人应在《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临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许可期满30日前向发证机关申请延期,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五、规划监督

宅基地住宅建设的规划审批单位应不定期对宅基地住宅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宅基地住宅竣工后,建设人需持相关许可文件向审批单位申请规划验收。审批单位应在自接到验收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组织进行规划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出具验收合格证明文件。未经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入住。

六、规划执法

(一)宅基地住宅应在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临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建设而未取得的,或未按照规划许可内容进行建设的,认定为违法建设,由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查处。

(二)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发现在建宅基地住宅应在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临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建设而未取得的,或未按照规划许可内容进行建设的,应立即责令停工。未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临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在建宅基地住宅,不符合村庄规划的,应限期拆除;符合村庄规划的,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应限期拆除。未按照规划许可内容进行建设的宅基地住宅,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应限期拆除。

(三)宅基地住宅建设人不执行停工通知或限期拆除决定的,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采取通知公用事业单位停止提供相关服务、公示催告、查封施工现场及强制拆除等措施进行查处。

(四)违法建设的宅基地住宅无法确定建设人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可通过媒体并在违法建设的宅基地住宅所在地公告,督促建设人依法接受处理,公告期限不得少于15日。公告期满,仍无法确定建设人或建设人拒不接受处理的,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予以强制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