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22:56:04

成为范文篇1

在《废品不能成为商品》一文中,我们首先指出了理解这一问题的原则。高一《思想政治》(上册,11页)指出:“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也叫两个因素)。它们共同存在于商品统一体中。一种东西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或在它上面付出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不是商品。……一种东西要成为商品,它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二者缺一不可。”可见,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这样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那么,废品是一种怎样的物品呢?我们在这里借用一下“可”文所下的有关定义:“废品是指在生产中未能实现预定使用价值和由于自然、人为的原因而丧失了特定使用价值的物品。”这种“预定使用价值”或称“特定使用价值”,同经济常识中所讲的使用价值是一回事。否则,“一种东西如果没有使用价值”这个假定就不存在了。我们承认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但我们购买商品,都与特定的使用价值相联系,特定使用价值的丧失,商品就不成为其商品了。例如:某厂生产的保温瓶如果严重破碎,我们就可说它失去了应有的使用价值,人们就不会当做商品购买它。我们认为作为保温瓶厂也并不是为了给废品站提供商品,或为了给玻璃厂提供原料而生产保温瓶的。我们强调要大力发展的商品生产,都是指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商品生产,而不是丧失其特定使用价值的废品生产。

我们在《废品不能成为商品》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所谓废品就是指没有用的,失去了使用价值的物品,使用价值不存在了,价值也就必然消失了。”“可”文指出这段话有三个方面的漏洞,现在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三个“漏洞”。一是说对废品内涵的揭示不准确。我们查了《现代汉语小词典》,它对废品一词作了这样的解释:“破的、旧的或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在这里看不出我们对废品的解释有何不妥。二是说从废品失去使用价值推出“价值也就必然消失了”不合情理。“可”文是这样说明“不合情理”的:在生产中报废的热水瓶,没有“保温”这一使用价值,花费在它上面的劳动就是无效劳动,不能算劳动,也就不能形成价值。我们承认这话是正确的。但还有另外的情形,当某种商品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其使用价值才丧失的,随着使用价值的丧失,是否可以说“价值也就必然消失了”?我们认为是完全可以这样表述的。因为,耗费在这种产品上的劳动,已经被社会承认了,即它形成了价值,只不过随着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的损坏而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就随之消失了。三是如果从一般意义上讲“使用价值不存在了,价值也就必然消失了”也不妥当。在这里,“可”文援引了马克思的话:“生产资料在丧失自己的使用价值的同时并不丧失价值,因为它们通过劳动过程失掉自己原来的使用价值形态,实际上只是为了在产品上获得另一种使用价值形态。虽然价值存在于某种使用价值中是很重要的,但是商品的形态变化表明,它存在于哪一种使用价值中是没有关系的。”(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208~209页)“可”文作者引用经典作家的论述,在这里丝毫无助于说明我们的问题,反而暴露了作者理解问题上的随意性。首先,马克思在这里讲的是生产过程,而我们讲的是消费过程结束之后。其次,我们讲的“价值消失”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商品而言。例如:一台价值10万元的机器,假定每年的折旧费是一万元,那么10年后,其价值就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了。如果这时该机器报废了,仍可以把它卖给废品收购站,这个过程也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收购站并不是当做商品来购买该机器的。再次,我们讲的使用价值不存在了,价值也就必然消失了,是按废品的定义表述的,是同废品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可”文作者断章取义,把这句话拿来与马克思在另一个意义上讲的话对照,是不严肃的。

我们在《废品不能成为商品》一文中为了说明废纸没有价值,因此也就不是商品的观点,作过这样的表述:“废纸的价格并不是由原先生产这些纸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这种比较效益的差别决定的,即废纸价格加制成纸浆的费用不能大于购买木材的价格加制成纸浆的费用。”“可”文就这一点提出责难:在这一表述中,废纸的价格到底是怎样决定的,大概谁也看不懂。接着,作者指出:“废纸作为再生纸的原料,凝结了人的过去劳动,含有劳动产品成分。当废品站收购废品时,就以生产纸品原料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废品的价格。”对这段话可以这样理解:废纸价格是以生产纸品原料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我们在讲商品的价值时,都是指凝结在商品本身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凝结在他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能成为此种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

成为范文篇2

我永远记得1984年的那个夏天,那个让我实现了由学生向先生跨越的美丽季节!当时我还是一个年龄不满二十的大姑娘,带着憧憬,满怀希望,背起简单的行囊,回到我的母校,走进了乡村的初中课堂。在那里,我感受了初为人师的困惑,也品尝出传道授业的艰辛,还体验到了乡村教师的清苦。但是,还是在那里,我编织着自己五彩的梦想,探寻教书育人的真谛,诠释为人之师的涵义,把自己有限的智慧和无限的情爱注入了钟爱的事业和可爱的孩子,收获着一个又一个灿烂的人生季节,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人生故事。

我幸运,我是一名老师。

从教以来,我努力实践着教书育人的理想,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追求课堂教学的美好境界,因此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我一直追求师生平等的和谐课堂,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观,把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把培养健康向上的生命个体放在首位。于是,我时常摸索出一些既符合教学规律,又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如亲切的“谈话法”,巧妙的“点拨法”,“示例引导法”等。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我善于吸收先进的教研成果,向教育界的先贤学习,向教学能手讨教,真正让学生有所获,让自己的教法行之有效,做到教学相长。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多次参加了荆州市余映潮老师主持的“初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设计”的课题实验,并主讲了示范课《傻二哥》(获优秀教研成果奖),还写了《整体把握局部裁剪》《浅谈提问的坡度》等实验论文,先在荆州市教育年会上作交流,后登载在《中小学继续教育》上。1991和1992年先后两次参加县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分别获二等奖和一等奖。在湖北省历次作文大赛中,我辅导的学生有多人次获省市级奖,所任学科的学生整体水平良好,时常在同级同类学科中领先,深受学生家长及各级主管部门的好评。XX年,我被评定为“荆州市首届青年骨干教师”,同年当选荆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8年,我参与了武汉蔡甸区“读式”模式实验,写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等论文,后入选《全国基础教育论文集》。近年来,我又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实践,尝试多种课型的教法,有单元综合课,诗歌联读课,作文训练课,专题复习课等。XX年,我和学校语文组成员一道试验了“洋思模式”,两年来,我们反复摸索,多方实践“一课一练”,本人几次讲授公开课作示范引导,得到同行的认可和学生的喜爱。其中由我设计的“诗歌联读课”《行路难(其一)》,在全县援教活动中用多媒体作了展示,教学效果良好,我又一次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肯定和同事的赞誉。

在作文教学中,我敢于实践,身先士卒,下水示范,效果显著,做到让学生人人能动手,个个能为文。我写的作文教学随笔《训而有方》一文在全县初中新课程课堂教学反思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从教学到反思,由实践而总结,我的教学渐渐成熟,日臻完善,学生的进步显而易见,此乐何极!

做一名老师是幸福的,做一名班主任老师是完美的,有人如是说,我赞同。如果说课堂教学给予了一个教师授业的舞台,那么,班主任工作则为一个教师提供了最适宜的育人途径。从教二十五年来,我一直担任初中语文课的教学工作,其间就做过接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苦耶?乐耶?只有心知道。在班级管理中,我对学生的要求注重一个“严”字,而对学生的教育则贯穿一个“情”字,让学生有向心力,使班级有凝聚力。我在《班主任工作的“情经”》中,列举了一个班主任的感情投资方式与取得相应效果的成功实例,阐述了班主任工作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表达了一个班主任老师的自豪与喜悦。当然,身为一班之主,所担当的责任是大的,而付出的艰辛也是多的。我曾经给贫困的学生以物质上的帮助,为他们做过饭菜,送过衣物,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真爱,人间的真情;我也曾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还使一部分心灵荒芜的孩子找到精神的依托,帮助他们健全自己的人格,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我做了很多,我的收获就不会少。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给了我最大的喜悦;家长的信任与支持给了我最大的欣慰;各级组织的关注与鼓励给了我最大的动力;朋友家人的关心与爱护给了我最大的信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构成我成长的元素,是我为人之师的快乐源泉,从而更坚定了我一辈子做老师的信念。

成为范文篇3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养成注意细节的习惯能使我们戒除粗枝大叶的毛病,工作才会一丝不苟地去做,生活才会认认真真地过。只有注意细节,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只有注意细节,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只有注意细节,才能使追求完美成为可能;只有注意细节,才会有成功的天使青睐我们。

而要想让注意细节成为习惯,首先得清楚什么是习惯。那什么是习惯呢?习惯就是坚持!久而久之就成为习惯。只要在注意细节上持之以恒,就会使注意细节变得习以为常。而要想时时刻刻地注意细节,就得从观念上重视细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就是态度问题,我们不能因为问题或者错误小就忽略它,也不能因为作用或效果差而放弃它。要认识到小问题也会造成严重后果,很小的成效也能促成大的成功。滴水可以穿石,星星之火亦可燎原。

在思想上我们要追求完美。先人曾告诫我们“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可见注意细节是何等重要。因此我们要彻底和“大概、差不多、可能、基本上”等模棱两可的词汇告别。“精、准”应当是我们工作上的标尺。做到了这点,我们就会主动地去寻找和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就会积极认真地投入到看似平凡普通的工作中,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普通中干出不普通的效果。正所谓细微之处见功夫——寻找问题,我们不能放过蛛丝马迹;解决问题,我们更不能够疏忽大意。对已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做到亡羊补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到防微杜渐。

在行动上,我们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这里要指出的是——抓重点,并不等于不要细节。相反,只有抓住重点,才能在细节上去伪存真,才能有效地注重真正的细节。做任何事情都有先后和主次之分,什么事情应当先做,以怎样的方式去做,在大脑里要有一个清醒地认识。哪些是细节,哪些可以忽略,在心里也要有个是非标准。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工作方式只能使事情变坏。

当然,成功不会一蹴而就。注意细节也不能够靠一时心血来潮。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作风,只能使注意细节流于形式,最终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人们常常说做事情要循序渐进,其实说的也是一个注意细节的问题。只有把一件事情规划好了,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计划一步步地前进,成功就会向你招手。俗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不注重细节而一味追求速度,正是成功之大忌。磨刀不误砍柴功,注意砍刀是否锋利的细节,才能有效地完成砍柴的任务。

成为范文篇4

与过去比,现在领导干部的学习条件不知好了多少倍。党的组织不时邀请名人大家来作报告,送教上门让我们学;单位订报纸杂志发图书资料,免费让我们学;干部教育培训院校每年都办好多班,脱产让我们学;自主选学正在试点并逐步推广,让我们想学什么就能学什么;如果想在职读个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机会也多的是;电脑、互联网、电子书、3D手机等现代科技成果为我们创造了极大的学习便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呢?不学习,真对不起党号召我们学习时的苦口婆心,对不起想方设法安排我们学习的良苦用心。我们应当尽快实现五个转变。

首先,变“不愿学”为“酷爱学”。怎么变呢?多想想学习的好处:学习就是充电,电足了,眼界阔、思路多,工作顺手,政绩显著;学习比喝酒健康,比打牌高雅,比喝茶聊天虚度时光能更好地熏陶后代;比不学无术更能引领下属,比上歌厅下按摩房更能有效地躲避糖衣炮弹……想来想去,就会认定:在一定的可利用的闲暇时间内,做什么都不如学习好。想着想着,不愿学的情绪就渐渐弱了,想学习的愿望就渐渐强了。学到了甜头,尝到了好处,学习就更带劲、更自觉。久而久之学习就成了一种生活,就成了一种追求,就成了一份责任。

其次,变“不勤学”为“经常学”。领导干部的确工作忙,应酬多。不应酬,不现实;不应酬,过不去。比如,领导来调研,你陪不陪同?检查组来检查,你迎不迎接?重要部门科长来了你出不出面?外地同行、党校同学来了,你接不接待?大客商来了,你接不接洽?重大项目签约开工,你出不出场?而且,一年到头,有多少领导、多少检查组、多少重要部门、多少客商、多少参观考察、多少同学轮番来啊!谁也不可怠慢。机关干部受这类困扰可能少一点,地方领导差不多都是如此。一个地方人来是好事,就怕没人来。没有人来的地方说明没有特色,没有吸引力。我原先想提“少上酒桌,多上书桌”,但转眼就觉得不合适,酒桌是很难少上的。但要说工作忙得、应酬多得没时间学习,我根本不相信。很多领导同志比我们忙,但学习也比我们勤,这是活生生的事实。只要酷爱学,时间有的是。坐车、散步、出差、没有工作和应酬的节假日、睡觉前、起床后都是学习的好机会。甚至上厕所也能读两页书,洗脸刷牙也能听几段唐诗宋词。爱学习,就有挤时间的意识,就有利用时间、分秒必争的窍门,从而做到经常学,甚至可以做到天天学。

第三,变“不真学”为“真正学”。学习不是装点门面,不是做做样子。虚张声势假学,装模作样装学,这是很可怕的品德问题、作风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假学装学比不学更可恶。学习不是做给人看的,学习是事业的需要,也是个人的需要,认为自己不需要学习的人,恰恰证明他最需要学习。摆出样子学习,走走形式学习,需要的是端正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从而使不真学变成真正学。真正学,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不会就是不会,不懂就学,不会就学,缺什么补什么;真正学,就是扎扎实实、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地学;真正学,就是组织检查不检查、别人知道不知道、上级表扬不表扬,都一样学。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学。

第四,变“不深学”为“深入学”。不深学,在学习态度上表现为心浮气躁,在学习程度上表现为浅尝辄止,在学习效果上满足于一知半解。曾尖锐批评过这种学习是“极坏的作风”,是“完全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深入学,就是要坐得下来,沉得下去,甘于寂寞;深入学,就是要深刻领会,学懂学透,掌握精神实质;深入学,就是要举一反三,认真思考,总结出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认识来。

成为范文篇5

在教学中,常听到不少学生说怕写作文,究其原因,当然有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知识积累不丰、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等主观原因,但也不能忽视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过分地强调写“好”,即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不合实际等客观因素。

我提倡,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在作文批改与讲评中要善于发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多给予肯定和表扬。作文讲评课要少“揭短”,多表彰,使学生像期待参加表彰会那样地期待写作,期待写作讲评课,以此培养学生们喜欢写作,乐于写作,甚至期待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

多发掘优点多肯定表彰形成心理期待

在学校里,不少学生都反映怕写作文,不愿意写作文,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其中自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诸如知识面狭窄,生活积累不多,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等等,而更主要的,我认为,还是由于老师对他们作文的要求过高造成的。在教学中,由于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要求过高,使学生们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看到的往往都是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体验到的大多是失败与沮丧,久而久之,学生们的写作兴趣自然就会越来越淡,从而越来越不喜欢写作,越来越惧怕写作了。

每当谈及这个话题,我都会为自己的过去而庆幸。记得我小时候,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是个“秀才”的缘故吧,所以,我很早就有机会看到其他孩子所难得看到的一些“闲书”,因此,我平生第一次写的作文,就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读给同学们听了。而那时,正是一个孩子最渴望荣誉,最需要老师表扬与鼓励的年龄。老师那次无意间的表扬,在我的心目中,就如同上帝在我的脑门盖下的一个大大的印章,使我认定自己天生就是一个能写作文的“料”。

也许正是自己小时候的那次经历,使我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始终是同龄人中最爱写作的一位。

但是,每当我回顾来路,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时,我们会吃惊地发现,我们带给学生的,与学生们心里所渴望的往往恰恰相反。为什么?因为我们平时带给学生的成功与喜悦太少,带给学生的表扬与肯定也太少,而带给他们的批评与指责往往却太多,让他们感受到的失败与打击也太多了。因为,我们不少老师总是喜欢用一些理想化的,甚至于自己都无法达到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在老师们的眼里,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中总是存在着许多这样那样的不足,哪怕是写得再好的作文,老师也非要从鸡蛋里挑出几根骨头,找出几处“不是”,然后再扣它几分下来。久而久之,纵使学生们有再高的写作热情也难以抵挡这无边的“黑暗”了。

高标准地要求学生,给学生以努力的方向,这当然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学生们从不会写作到学会写作又总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又总是循序渐进的。我们不能无视学生在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要求和特点,而一味地强调写“好”。同时,我们还万万不能忘记的是,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习过程,没有兴趣的参与,没有兴趣作动力,那么,这个过程定然是非常枯燥与乏味的,要想完成这个过程也必然是非常艰难的。

因此,我越来越感到,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避免一味地走“上层路线”,应该多从学生作文的“低处”入手,在作文评改中多发现和彰显其“长”,无声处则提醒和消除其“短”,让学生在不断感受成功的过程中享受写作,让他们就像期待成功与表扬一样期待写作,这对提高我们作文教学的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如何从学生的“低处”入手,发现和彰显其“长”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让题目更容易写,更好写

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让他们对作文题目有亲近感。为此,我决定先从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作文题目开始。

我根据不同学段学生们学习和训练的需要,选择设计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们感到亲切,熟悉,又有兴趣的题目(或话题)写。因为只有这样的题目,他们才会感到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才会感到写得轻松。

除此之外,在作文题目的选择上,我还会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选择的余地,甚至允许个别学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更改老师的题目,选择自己能写,会写的题目写,以使作文更能贴近他们的心理诉求。

(二)写前充分准备,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

为了让学生们有信心写好每一篇作文,除了考场作文外,我都会将作文题目提前告诉学生,以便让学生在课外有充分的时间作准备。这样,既能减少写作的难度,又能让学生对写好本次作文更有信心,同时也提高了本次作文的质量。

(三)、作文批改少“挑刺”,多“欣赏”

我很喜欢阅读学生们的作文,而且,我还总是将作文的批改过程看成一个发现的过程,一个欣赏的过程,一个肯定与表扬的过程。

我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力求多从他们的作文中发现和挖掘长处,并在教师评语中给予热情地肯定与鼓励。力求让每一个认真写作的同学,都能从老师的批改中得到至少一两句肯定的评语,都能感觉到来自老师的关怀与鼓励,都能发现自己作文的优点与进步,都能感觉到自己是能写好作文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同学们作文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学生作文中的不足,我采取的是分别对待的态度。

一方面,对于学生作文中那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是在课堂上统一辅导的办法,而尽量避免有当众“揭短”之嫌。

另一方面,对一些学生作文中确实存在的必须纠正的问题,老师应尽量采用商讨与建议的口吻,有针对性的给予每人一两个方面的提醒或辅导。而至于作文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则留在以后的时间里陆续解决,而没有必要一一列出。

(四)将作文讲评课上成表彰课,欣赏课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上一篇作文的总结,又是对今后作文的辅导。而且,老师的讲评方式与讲评的内容都对学生们今后的写作态度有着重要影响。

也正因为如此,我一改传统作文讲评课历数学生“不是”的做法,而将作文讲评课上成了以表扬、品评为主要内容的表彰课,欣赏课。

为了上好这节讲评课,我在每一次的作文评改中,都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闪光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和仔细地整理编排。在作文讲评时,我会将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这些“闪光点”做成若干张电脑幻灯片(有时也结合实物投影),带着学生一一进行欣赏和品评。

如:

书写认真,字体工整的作业;

恰当、新颖而有吸引力的标题;

生动而有意义作文的材料;

生动而富有个性的语言;

新颖而有创意的文章构思;

独特的写作方法;

恰当的用词,巧妙的语言;

新颖的立意,独特见解;

文中人物的高尚风格,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有效的学习方法;

等等。

我不仅带着大家欣赏这些好的内容,还指名道姓地表扬这些作文的作者。不仅表扬作文方面的优秀生,更表扬那些虽然作文的整体水平不高,但作文中也有“闪光点”的后进生。因为,他们往往比优秀生更需要关怀与鼓励,更渴望成功与肯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其实,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讲评过程,品评与欣赏的过程,也是学生们间接学习的过程。因为,学生们会从老师肯定赞许的态度中,从这些成功的例子中,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榜样,了解到了好作文的标准,自然也明白了写好作文的方法。

(五)搞活动,办专栏,放大和延伸荣誉

成为范文篇6

教育应该给人什么?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大学教育,而是教育可以贯之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说,教育的责任是培养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有多少人,经过了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取得了更高的学位以后,在人生的旅途上仍茫然不知自己应走向何方。这些终极问题不是时隐时现地叩响着我们的心灵吗?

在我看来,教育就是启发每一个人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教育的目的就是启发人不断地去“认识你自己”。于是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叩间天宇,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茫茫天地间、浩淼人类长河里一个有限的、独立的、孤独的个体,了解到每一个生灵都经历着生命千回百转的幸福与悲哀。于是有陈子昂登幽州台的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人多么像莎士比亚笔下那个忧郁的因理性而徘徊的王子哈姆雷特,在生命的纷坛歧路上一次一次做着艰难的选择:t0beornottobe?生存还是死亡?在时间织就的经线上,我们用存在的勇气,以自己的所思所为为纬,勾画着人生的坐标。一个一个坐标连接起来,便成为自己生命历程的起点,在这种过程中,人永远不会成为一件已经完成的定型作品,只是在不断成为他(她)自己,而使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以及基于选择的责任。

从这种意义而言,我想,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在启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理想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反思不断认识自我,养成独立思考与独立行动的能力,由此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并担负起对自身与社会的责任。我以为,教育的目的即在于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和谐发展的人。如果将学生们比作卫星,那么,成功的教育就如同运载火箭,让学生们在星箭分离后自主地在求知的轨道上运行。

在我读小学与初中的时代,家庭和学校对我的要求往往是“做一个好孩子”。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乖学生。那时,在我眼里,老师说的话、书本上印刷的字句,都是亘古不移的真理,我将之铭记在心,仿佛真理在握,从来没有对它们产生过任何怀疑。直到我高中时遇到一位启迪我用自己头脑去思考的老师。高中,正是对人生、对社会充满了疑问、寻索答案的时候。我和我的同龄人正处于开始自觉关注社会问题并希望由自己决定生活方式、试图拒绝家长和“大人”干预的时期。老师启迪我独立思考,鼓励我坚持自己信仰的真理。我为自己所坚持的理想辩护,只服从于让我认同的思考,从不因为她的老师身份而自甘“屈服”,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心灵充实而快乐的日子。当我在纷繁的世事中,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用自己的理想支持人格与尊严时、我欣喜而又欣慰地发现,思考使我感到有力了。就在这种独立思考中,我一步一步寻找着自己人生的道路。

我曾问她:“你是在塑造我吗?”她回答:“即使是塑造,也只能体现自由的涵义。”三年过去了,这句话我一直忘不了。对教育中自由精神的思索也自此开始。

我以为,一种坦荡、开放的教育胸襟不仅给老师以讲授的学术自由,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更是对学生独立思索与判断能力的培养与信任,学校与教师相信学生可以通过独立的思考,在尽可能多的思想交锋中,了解认识世界有多种视野,从而法除偏狭的观念,并最终形成自己所认同的观点与信念。具有自由精神的教育必是尊重个体差异并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发展潜能的教育。所以,对于学生,

如果他(她)是一只鸟,就让他(她)尽情歌唱;如果她(他)是一朵花,就让她(他)尽力实现花的芬芳。

德国教育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告戒我们:“今天我们关心科技人才的培养,但对此我们必须小心从事,因为我们为科技人才的匮乏而震惊,而其所造成的后果却变得模糊。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只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对整个教育问题的反思,必然追溯到教育的目标上去。……仅凭金钱我们还是无法达到教育革新的目的,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今天,迫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和高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正在全球范围受到广泛重视,但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我们在着手改革教育时,也必须要追溯到教育的目的上去,特别是“人的回归”问题,即个体发展的终极目的问题,因为这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应该用教育的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义务。其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我们从其对教育概念的界定及教育目的的表达来看,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的个性发展,其次才是能力发展。正如他所说的:“仅仅教学生知识,而对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艺徒培训,不能称之为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挥人性,完善人,其目的是人,不是人力。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现代文明对教育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提高人性,开发人的能力。因为不提高人性,人的能力的开发就会丧失基础,就会造成把人单纯地当作生产手段之一的结局。所以,当前教育的定位必须坚持以人性和能力的提升为中心目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可偏缺任何一方面,否则,都将是教育的残缺。这样定位既符合教育本质的规定,克服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目中无人”现象;又有利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应该说这是教育目的在新时期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完善自身功能的必然选择。

在各家教育的本体论中,一个共同的认识是:“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发展”,但对于发展人的哪种才能,各家的说法不一。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人;狄德罗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人的理性;裴斯泰洛齐的见解是教育是发掘人生来就有的各种渴望得到发展的能力和力量,道德是关键,是培养和谐发展的、完善的人的重要方面;赫尔巴特干脆认为“教育的整个任务可以概括于道德概念之中”;而在马克思主义中,把人定义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把教育的目的解释成“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的我国教育界很长一段时间内把人的“全面发展”解释成为“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今天更流行的说法结合了最新的教育理论,但似乎少见深入的思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到,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细思其内在意义,更着重于关注人的本身和外界的关系,隐藏的话语是“人和外界的和谐生存”。爱因斯坦说过,青年在最终走出校园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专家。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和把人类文明延续下去并加以发扬光大的能力,考试的目的是检验教育在人类个体上的贯彻程度,只是对教育效果的一种检测,并选拔出符合教育要求的优秀个体,使社会给予其发挥优势能力的条件。但现在却完全变成了教育在迁就考试,完全是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了。在教育中所采取的活动、手段,几乎无一不指向为考试作准备的方向。然而,现在的考试并不能从合适的角度去检验受教育个体的能力。考试成绩不佳但有过人本领的人比比皆是,而考试出色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力平庸的也有不少。但如果我们能在考试中就发现贤人,及早给予他应有的条件,那岂不是最合理地利用了我们的社会资源和他的才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打造有实力的全新人才,换句话说,它只为那些肯于努力提高自己才能的人服务,有能力的人不必担心因一次考试而使自己埋没,没能力的人也不必指望考试考好了就拥有人生全程的美丽。

教育就是要学会战胜人性中的某些弱点,战胜某些堕落的习惯,让理性来控制生命的行为。中国的教育是最伟大的教育,如果认为西方的教育是最先进的教育,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的教育部长三个月前发表讲话说:“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彻底失败的,我们把人教成了肉机器,我们要向东方学习人文教育!”孔子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则殆。”一个学生要不断地学,不断地想,不断地做,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精髓所在。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教育是一种社会化形式,它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基本生存技能、求知能力和社会规范等内化在个体之中,从而使个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遵循社会的游戏规则,调节自身的行为。但人们对教育目的的看法往往放在受教育者个人身上,针对受教育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产生了很多针锋相对的观点。在这些观点中,缺乏对教育目的的真正认知。人们不是对一些庸俗的名利孜孜以求,就是对犬儒主义的生活态度趋之若鹜。问题在于,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教育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健全和多样,而非画地为牢地限定了几个模式,然后硬要往千差万别的人们身上套。柏拉图早就指出,社会需要分工,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不同的人能够做最适合他们的工作。教育既不能名缰利锁,也不能放任自流,真正的教育是认识人们的兴趣和潜力所在,引导他们最大可能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方法的选择却无具体的标准,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父母的文化水平都有可能影响到教育的方法。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最要紧的是给予受教育者足够的空间去实现自己。这或许就是教育的目的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所在。

教育就好比是用能工巧匠接受新思想的头脑去取代一个空虚的灵魂。

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教你挣的面包,而是使你每一口面包都香甜。

我们不是通过教育努力教会青年人谋生,而是教育他们创造生活。

教育的目的是要“尽量使个人成为幸福的工具,先是使他成为自己的幸福的工具,而后是成为别人的幸福的工具”,最终使其心灵成为幸福的操作性动因。教育必须是实现这种功利的中间手段,不是目的。一个幸福社会里的教育必须伴有智性的快乐,感情和想象的快乐以及道德情操的快乐。

中国,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50多年来没有一个人能够成为霍金、纳什的人物,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什么原因?教育的弊病在那里?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病就在于事先预设了一个“绝对正确的真理”,存在着无数“绝对正确的”知识,让所有的学生们死背硬记,毫无批判创造的必要。谁敢批判课本知识,谁就难以考试通过,难以获得毕业文凭。考试与文凭已经成为先天聪明的中国头脑中的精神枷锁,而事先绝对正确的知识则成为这种精神枷锁得以存在的合理根据。超现代的教育思想已经告诉我们,任何知识的传授,都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不能成为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尽可能有效地开发出人类潜在而独特的头脑智慧。像霍金、纳什等大师,他们自身头脑中的独特智慧就能够发挥到最佳程度,因此造就了今天的他们。而任何一个人的头脑智慧,正是要通过对现存知识的批判,才能得到最佳的发挥。可是中国的教育方式却正好是对现存知识的迷信,因此任何学生,无不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遭到器具性知识的窒息,而没有达到超越于知识的程度。聪明的中华民族,难道要在当今的体制下永远背负如此沉重的精神枷锁吗?

钢琴家傅聪的父亲教育他要时时记住四句话:“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这里就涉及了教育的目的问题。傅聪的父亲认为他首先是做人,最后才是做钢琴家。教育是培养人,还是培养拥有某项技能、拥有某种知识的职业者?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教育者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是灌输知识,尤其是书本知识,而是养成人格。学生不仅是认知个体,更是生命个体。获得知识是为了使生命的质量更高,使生命更有尊严,而不能把生命当作知识的容器。学校教育不仅为升学、就业做准备,更是为整个完满的人生做准备。学习不是知识的储存,把学生的头脑当作垃圾筒,把有用的没用的知识一股脑地倾倒进去,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好处。

利文斯通说过:“知识是重要的,使用它的力量更重要;但是,最为重要的则是一个人的信念,他的是非观,他是否有明确的价值观和标准,并准备按这些价值观和标准去生活。”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规定: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在今天教育已经普及的情况下,接受教育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获得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或一个合格的地球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他要有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道德规范、与人相处的能力等。所以教育应该是差异性教育,而不是淘汰性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允许并鼓励每个人的独特性,让他按自己喜欢的或适合的道路发展,不要求统一的模式。让每个人都得到适合他的教育,使他成为他“这一个”人,而不是改造他使他来适应现存的教育,或用一种模式来套所有的人,结果就像削足适履,颠倒了本末。

有一篇文章中这样说:“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培养什么人才,就像科学的目的并不是要创造出什么技术一样。技术只是科学的无意识的产物,人才也仅仅是教育的无意识的产物。科学需要技术作为他们验证科学研究结果的手段,技术也就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教育需要人才去培养人,人才也就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产生。”教育是人的一种文化活动,是人类代际之间的规范性文化的传播过程。教育的根本目的既不是要培养什么“人才”,更不是要培养什么“天才”,教育的根本功能就是培养“人”,培养“文化人”。有了科学,技术也就有了;有了“人”,有了“文化人”,“人才”也就同样有了。根本没有必要使人人都成为学者,但是使人人都明智善良则是最为必要的事。教育应当致力于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鉴赏能力,以便促使人们自由无畏的求知勇气和求知过程中慎重的科学态度,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和创造精神,从而逐渐消除贪婪、虚荣、好权、专断、盲从、狂热、恐惧、嫉妒、仇恨等导向专制政治的精神品性。只有这种人才会创造和保护美好的世界。

马克斯·韦伯曾将教育目的分为三种理想类型:第一种是唤醒学生身上的“神奇能力”,它主要体现在神职人员的培养中,因此只限于特别的一些人。第二种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施加的专业训练。第三种教育是施教化于学生,教育他在处理自己的内在生活和处理对他人的关系中按照“有教养的人”的规范办事。这种教育有教无类,原则上对一切人开放,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而且也应该通过教育成为有教养的人。因此,教育在一切文明人类中被视为人的基本权利。

蔡元培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思想的奠基者,他奠定了北京大学精神的基础。他把受教育者置于中心位置,教育的目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在于培养受教育者作为人的独立人格、自由意志,开发其自身潜在的创造能力,达到人性的全面、健康发展。他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他重视对受教育者“独立不拘之精神”的培养,主张发展个性,崇尚自然,尤其强调重建终极价值体系的“世界观教育”。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依旧闪烁着智慧和理性的光芒,对今天的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由此可见,人们对教育的目的早已经达成共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全面培养,是形成人格的过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R.埃默森说:“被强迫在一起工作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会使你产生自我节制和自我控制、勤奋和毅力、欢乐和满足等一百个单个人和闲散人从来不知道的美德。”

希望教育能使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好人;一个聪明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

[2]《关于中国教育的哲学反思》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王顺兴,韩永昌.《教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5]扈中平,刘朝辉.《20世纪的教育目的观》山东教育出版社

[6]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成为范文篇7

几乎在每一个招聘职位要求中,“善于沟通”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条。大多数老板宁愿招一个能力平平但沟通能力出色的员工,也不愿招聘一个整日独来独往、我行我素的所谓英才。能否与同事、上司、客户顺畅地沟通,越来越成为企业招聘时注重的核心技能。而对初入职场的“菜鸟”们来说,出色的沟通能力更是争取别人认可、尽快融入团队的关键。职场新人如何成为沟通高手?

职场沟通三原则

很多人一提起沟通就认为是要善于说话,其实,职场沟通既包括如何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包括怎样倾听他人的意见。沟通的方式有很多,除了面对面的交谈,一封EMAIL、一个电话,甚至是一个眼神都是沟通的手段。职场新人一般对所处的团队环境还不十分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沟通要注意把握三个原则:

*找准立场。职场新人要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团队中的后来者,也是资历最浅的新手。一般来说,领导和同事都是你在职场上的前辈。在这种情况下,新人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应该尽量采用低调、迂回的方式。特别是当你的观点与其他同事有冲突时,要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权威性,充分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不要过于强调自我,应该更多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顺应风格。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管理制度、不同的业务部门,沟通风格都会有所不同。一家欧美的IT公司,跟生产重型机械的日本企业员工的沟通风格肯定大相径庭。再如,HR部门的沟通方式与工程现场的沟通方式也会不同。新人要注意观察团队中同事间的沟通风格,注意留心大家表达观点的方式。假如大家都是开诚布公,你也就有话直说;倘若大家都喜欢含蓄委婉,你也要注意一下说话的方式。总之,要尽量采取大家习惯和认可的方式,避免特立独行,招来非议。

*及时沟通。不管你性格内向还是外向,是否喜欢与他人分享,在工作中,时常注意沟通总比不沟通要好上许多。虽然不同文化的公司在沟通上的风格可能有所不同,但性格外向、善于与他人交流的员工总是更受欢迎。新人要利用一切机会与领导、同事交流,在合适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小心踩了沟通不当的“地雷”

沟通是面双刃剑,说了不该说的话、表达观点过激、冒犯了他人的权威、个性太过沉闷,都会影响你的职业命运。因为沟通出现问题而给职业生涯带来不利的案例很多,那么新人在沟通中到底需要避免哪些“雷区”?

1、仅凭个人想当然来处理问题。有些新人因为性格比较内向,与同事还不是很熟悉,或是碍于面子,在工作中碰到问题,遇到凭个人力量难以解决的困难,或是对上司下达的工作指令一时弄不明白,不是去找领导或同事商量,而是仅凭自己个人的主观意愿来处理,到最后往往差错百出。

建议:新人在工作经验不够丰富时,切忌想当然地处理问题,应多向领导和同事请教,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工作中出差错的机会,二来也能加强与团队的沟通,迅速融入团队。

2、迫不及待地表现自己。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总是迫不急待地把自己的创新想法说出来,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而实际上,你的想法可能有不少漏洞或者不切实际之处,急于求成反而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建议:作为新手,处在一个新环境中,不管你有多大的抱负,也要本着学习的态度,有时“多干活儿少说话”不失为好办法。

成为范文篇8

几乎在每一个招聘职位要求中,“善于沟通”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条。大多数老板宁愿招一个能力平平但沟通能力出色的员工,也不愿招聘一个整日独来独往、我行我素的所谓英才。能否与同事、上司、客户顺畅地沟通,越来越成为企业招聘时注重的核心技能。而对初入职场的“菜鸟”们来说,出色的沟通能力更是争取别人认可、尽快融入团队的关键。职场新人如何成为沟通高手?赫敦管理顾问(上海)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张建勤对此颇有一番研究。

职场沟通三原则

张建勤认为,很多人一提起沟通就认为是要善于说话,其实,职场沟通既包括如何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包括怎样倾听他人的意见。沟通的方式有很多,除了面对面的交谈,一封EMAIL、一个电话,甚至是一个眼神都是沟通的手段。职场新人一般对所处的团队环境还不十分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沟通要注意把握三个原则:

找准立场。职场新人要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团队中的后来者,也是资历最浅的新手。一般来说,领导和同事都是你在职场上的前辈。在这种情况下,新人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应该尽量采用低调、迂回的方式。特别是当你的观点与其他同事有冲突时,要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权威性,充分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不要过于强调自我,应该更多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顺应风格。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管理制度、不同的业务部门,沟通风格都会有所不同。一家欧美的IT公司,跟生产重型机械的日本企业员工的沟通风格肯定大相径庭。再如,HR部门的沟通方式与工程现场的沟通方式也会不同。新人要注意观察团队中同事间的沟通风格,注意留心大家表达观点的方式。假如大家都是开诚布公,你也就有话直说;倘若大家都喜欢含蓄委婉,你也要注意一下说话的方式。总之,要尽量采取大家习惯和认可的方式,避免特立独行,招来非议。

及时沟通。不管你性格内向还是外向,是否喜欢与他人分享,在工作中,时常注意沟通总比不沟通要好上许多。虽然不同文化的公司在沟通上的风格可能有所不同,但性格外向、善于与他人交流的员工总是更受欢迎。新人要利用一切机会与领导、同事交流,在合适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小心踩了沟通不当的“地雷”

沟通是面双刃剑,说了不该说的话、表达观点过激、冒犯了他人的权威、个性太过沉闷,都会影响你的职业命运。因为沟通出现问题而给职业生涯带来不利的案例很多,那么新人在沟通中到底需要避免哪些“雷区”?

1、仅凭个人想当然来处理问题。有些新人因为性格比较内向,与同事还不是很熟悉,或是碍于面子,在工作中碰到问题,遇到凭个人力量难以解决的困难,或是对上司下达的工作指令一时弄不明白,不是去找领导或同事商量,而是仅凭自己个人的主观意愿来处理,到最后往往差错百出。

建议:新人在工作经验不够丰富时,切忌想当然地处理问题,应多向领导和同事请教,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工作中出差错的机会,二来也能加强与团队的沟通,迅速融入团队。

2、迫不及待地表现自己。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总是迫不急待地把自己的创新想法说出来,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而实际上,你的想法可能有不少漏洞或者不切实际之处,急于求成反而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建议:作为新手,处在一个新环境中,不管你有多大的抱负,也要本着学习的态度,有时“多干活儿少说话”不失为好办法。

成为范文篇9

一、“让农民工成为历史”应当成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30年来,这个“特殊群体”在为工业化、城市化做出历史性巨大贡献的同时,却难以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当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无论是从现实需求还是从发展趋势看,都需要在“十二五”中实现农民工市民化,让“农民工”成为历史。

1.农民工融入城市是一个客观现实。虽然农民工尚未纳入城市保障性住房范畴、尚未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但这并没有妨碍事实上形成的农村人口不断融入城市的趋势。首先,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主体。2009年农民工总量达2.3亿人,其中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农民工占57.6%,在加工制造业从业的占68%,在建筑业从业的占80%。其次,农民工是城市新增人口的主要来源。2.3亿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的约有1.5亿人。这些年城市新增人口主要靠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十二五”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城市人口将突破7亿,城市化率有望达到52%—55%。

2.农民工群体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十二五”时期,“80后”、“90后”等新生代农民工将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新生代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他们不再是为了生存而进城,而是为了谋求发展而进城,其利益诉求也开始多元化和现实化。

3.“十二五”全面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不久前,我院组织了“十二五”农村改革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专家认为,“十二五”全面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条件已经具备或初步具备。我的基本看法是,“十二五”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既有很强的需求,又有现实条件。

第一,从需求来看,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扩大社会总需求,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可以将2.3亿大群体的潜在消费变成现实需求。为此,建议把“农民工市民化”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第二,从条件来看,今年国家财政收入将突破8万亿元,客观上已具备一定的财政能力来推动并最终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第三,从政策展望看,“十一五”时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了明显进展。预计“十二五”时期,无论是在政策创新上,还是在均等化程度提高上,都会有重要突破。这将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第四,从实践来看,发达地区有望率先取得突破。长三角、珠三角是农民工最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农民工问题,估计在未来2—3年内会有一定的突破。

总的看法是:“十二五”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应当做得到,也有条件做得到。“农民工”三个字应当成为历史。

二、“让农民工成为历史”应当作为“十二五”城乡一体化的重大突破

农民工既涉及农村,又联系城市。解决农民工市民化,既是城乡一体化的焦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十二五”推进城乡一体化应当把“让农民工成为历史”作为重要的突破口,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和土地制度。

1.以落实农民工就业落户政策为突破口,放开城乡二元的户籍限制。建议“十二五”时期分两步走:第一步,“十二五”的前三年实现中小城镇户籍制度全面放开;第二步,“十二五”的后两年实现大城市户籍制度基本放开。“十二五”末期,把农民工“暂住证”改为“居住证”,实现农民工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统一管理。

2.以农民工市民化为突破口,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当前,如何有效保障农民工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2006年农民工享有的基本社会保障水平只有城镇居民的25%。近两年,尽管这一差距有所缩小,但是仍然比较悬殊,尤其是制度还未对接。“十二五”实现农民工市民化,重在推进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的市民化,这样才能为未来10年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重要的基础。

农民工在全国范围内跨区域流动越来越频繁,应当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相关政策,保障农民工无论在什么地区就业,都能享受到与该地区户籍居民大致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当务之急是解决两大问题:第一,全面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建议尽快实行义务教育全国通用的教育券制度。国家为每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发放教育券,农民工子女可以凭教育券在全国任何一个地区就学,国家按照学校提供的教育券进行财政拨款支持。或者按照近几年当地义务教育实际入学学生数对地方进行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第二,抓紧建立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在内的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在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障的同时,探索衔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基本医疗制度的有效途径。现在已经到了出台这样一些政策的时候了。

3.以创新农民工土地制度安排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城乡土地一体化。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安排,尤其是农村土地长期承载的基本社会保障功能,是农民工被排斥在诸多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之外的深层因素。建议“十二五”创新农民工土地制度安排:

一是尽快剥离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十二五”的土地政策调整,要把剥离附加在土地上的社会保障功能作为重点之一,使农民工能实际获得与城镇居民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应当叫停诸如“土地换社保”等各种不合理做法。尤其是在农村土地得不到物权保障、不能抵押贷款的情况下,不能硬性要求农民工以放弃土地权利为代价来获得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

二是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收益权。在符合城乡土地规划的前提下,统一建立完善农民工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的相关制度安排。

三、“让农民工成为历史”应当作为“十二五”政府转型的约束指标

“让农民工成为历史”,既关系城市化进程,又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牵动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全局。为此,应当明确把“让农民工成为历史”作为“十二五”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政府转型的约束性指标。

1.把农民工市民化作为政府的公共职责。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建立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责任主体、市县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和管理的分工体系,为“十二五”农民工市民化提供财力保障和组织保障。公务员之家:

2.把政府土地收益的一部分用于解决农民工基本住房保障问题。这里的主要建议是:第一,将农民工纳入居住地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范围,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第二,规定一定比例的土地收益用于改善农民工住房保障。当前,土地增值收益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土地转换为城市土地的增值收益,理应让农民工参与分享。建议“十二五”时期明确规定50%的土地收益要用于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住房保障。第三,建立符合农民工实际需求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将农民工纳入城市职工住房公积金制度范畴,探索符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公积金使用办法。

成为范文篇10

【关键词】德育;自我教育;个性教育;主体

前言: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关键。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育的关键是要将学生成为德育主体。

学生不是被动的德育对象,教育的任何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理性选择才能实现,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许多道德知识学生虽能理解,但并未真正进行内化,得到认同,不能成为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奉行的行为准则,更不能体会到一种精神的愉悦。有鉴于此,必须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

一、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德育往往是旗帜鲜明地提倡或反对某种观念或行为。学生生活环境除学校还有社会和家庭。在很多时候,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学校的教育不可能完全预想和控制,支配学生行为的是其道德的判断能力。道德判断的发展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德育要把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但是,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走入另外一个误区,就是没有将学生当成德育教育的主体,用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对学生进行标榜式德育教育,让学生以这些人物事例为标本,按照这种模式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检验自己的思想品质,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产生距离感,也难于使学生准确理解,难于接受。尤其对小学生而言,那些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太遥远,太虚,太大,不可能在自己身边发生,自己无法学习、无法体验,自然就起不到教育效果。所以我在这方面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小学生自己身边发生的个案,将他们作为主体,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总结、学习,使学生能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能够明辨是非,作出道德判断,去发展他们的理性思维,从中受到德育教育。

比如,我利用每周一节的班队活动课,创设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难题的办法,并展开讨论,各抒已见。如我在一节班会课提出:“你看见自己的好朋友拿了别人的铅笔,你会怎么办?”“你看到别的同学在吵架或打架,你该怎么去做?”“操场前的水龙头没有关,你会怎么做?”等问题,让学生发言、争论,达到共识。因为这些事情确确实实会每天都在他们身边发生,结果学生们反映很强烈,踊跃发言,作出是非判断。他们从而得到教育,这样就达到了德育的预定目的。

二、要重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力求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者的活动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任何外在的教育都必须经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发生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对班主任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并不是机械地、全部予以接受,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以及各种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接受的部分会逐步转化为品德意识,并指导自己的道德判断。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就是要发展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的要求。如果没有做好这一点,学生就会出现我们通常说的“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有得到真正的教育,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

如此看来,如何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所在。

我认为,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成为德育教育的主体,要使他们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

在德育过程中,如果学生通过道德行为而得到赞许、表扬和肯定,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他今后会主动重复这些行为。在学生履行道德的行为后,要及时地表扬,以增强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方面,抑制消极方面。

很多老师都会在学生履行道德的行为后对他进行表扬、奖励,但他们往往会忽视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进行教育,没有让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受表扬、奖励的学生为什么会受到表扬、奖励,包括受表扬、奖励的学生自己也没有更深一步的得到自我教育。

例如,当我发现一件好人好事时,我往往不急于给他表扬、奖励,甚至不判断他的行为得失,而是先集中所有的同学,将事件告诉他们,让他们去判断、评价,也让这个道德行为的主体学生自我评价,这样不仅让所有的学生都同时接受教育,也会使受表扬的同学更有荣誉感,获得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更能使他在今后的学习中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这时作为老师所要做的只是从提高认识入手,讲明为什么要表扬,以增强受表扬者的荣誉感、上进心,促使其他学生学有榜样,使之产生带动他人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

在传统的观念中,道德教育是使做好事的学生得到表扬和奖励,这固然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但仅仅是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功利观念,就好像有学生将自己的钱当成捡到的钱交给警察一样,目的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这就有悖德育教育的目的。

因此我觉得要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要使学生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现实中获得一种崇高感,体验到一种幸福,感受到一种享受,才能使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遵从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使他们不是把各种道德规范视为约束与限制,而是作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成为自身的主动要求,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能成为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教育。如果学生不断深化提高对道德享用价值的内心体验,在接受教育时就会更具主动性。

比如,有时我发现某位同学帮助了另外一位同学,我并没有大张旗鼓去表扬这位同学,而是私下找受帮助的同学和其他同学,要他们以各种形式去肯定这位帮助人的同学的行为,要他们去感激甚至是回报那位同学,让那位同学从中获得一种崇高感、幸福感、享受感。

在我进行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我常常会让学生自己去列举、总结哪些是应该去做、值得去做的事,加以引导,使他们明白哪些才算是好人好事,再让他们去做,并要求他们做完后去体会感受。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去做自己认为该去做的事,才会从中获得一种享受感。

四、要注重德育主体的“个性”。

坚持“个性”就是指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德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与老师同等地位的特殊的主体。

当今学生的越来越有个性,尊重他们的个性也就越来越重要。前不久有报道称,某大学为了资助贫困学生,特地购置了大批军大衣免费发放给贫困学生,但几乎没有贫困学生去领、穿这种军大衣,原因是穿上了军大衣就等于你时时刻刻向其他同学暗示你是贫困生,这就是当今学生个性的体现。

在我们传统的德育教育中,过分强调了课本的重要性、老师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其实坚持个性是主体与客体相互转化的正确关系的体现。坚持德育工作的个性又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逻辑起点与内在要求。坚持德育工作的个性,要求发挥人的主动性,给思想上“松绑”,正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起点。

所以我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会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来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各自个性的同时又使他们能得到教育。

总而言之,将学生成为德育主体就是要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这就是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觉进行思想转化,有了缺点要自尊、自重,遇到困难要自信、自强,犯了错误要自督、自制,日常生活要自立、自理。不能光凭规章制度和抽象的政治说教,必须有生动活泼、丰富多样适合少年特点的活动,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而收到实效;另一方面,从学生来看,也只有在多种活动中才能提高认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感、磨练意志、锤炼性格,实行在教育者指导下的自我管理。让学生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而向自己提出要求和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只有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育才能在学生的成长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这才是德育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卢秀安.《现代心理学纲要》广州出版社1994/7

[2]李方,叶瑞祥.《教学与班主任技能训练》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