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援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3:34:03

城市援助

城市援助范文篇1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标准和重点领域,提出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综合确定今后国家支持或重点支持的资源型城市,国家援助政策的重点应集中在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最后,作者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国家对资源型城市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

目前,中国共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座,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涉及总人口1.5亿人。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深入探讨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和标准,确定国家援助的对象和重点领域,提出未来国家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对于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

从发展转型面临的问题看,资源型城市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处于成长期的资源型城市,其资源储量仍较丰富,面临的问题较少,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发展限制;二是处于成熟或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虽然其资源性产业出现了衰退迹象,但是其接替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或者已经顺利实现了发展转型,这些城市也不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援助;三是那些资源型产业出现衰退,或者资源面临枯竭,其发展遭受到瓶颈制约,而依靠自身力量又无法走出困境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应该成为国家援助的重点对象。

目前,有关部门和一些学者仅仅从资源枯竭角度来探讨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问题,将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视为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援助,而资源枯竭只是衡量是否给予援助的主要标准之一,不能作为是否给予援助的全部内容。从理论上讲,并非所有的资源型城市国家都需要给予支持,也并非只要资源枯竭就必须对其进行援助,国家援助的只能是那些处于相对衰退或者面临资源枯竭和诸多困难、自身无力持续发展下去、确实需要国家帮助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

二、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标准

既然并非所有的资源型城市都需要国家援助,国家援助的重点主要是那些问题型资源型城市,这样就需要制定科学的标准来确定问题型资源型城市,并以此作为国家援助对象的依据。根据问题型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现实困难,我们认为,对于已界定出的资源型城市,应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今后一定时期内国家支持或重点支持的资源型城市,以此作为国家实行政策支持的依据。

1.资源枯竭标准。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城市在经济上严重依赖当地资源开采、加工,资源性产业一业独大,产业链条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极弱。资源枯竭将直接引致地方主导产业发展滞缓甚至停滞,使整个城市陷入经济衰退局面。因此,资源枯竭程度是确定是否实行国家援助的主要标准之一。例如,关键矿产资源开采年限的长短、因资源枯竭导致矿井关闭的数量多少等,应该成为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的重要标准。

2.相对衰退标准。经济衰退直接制约地区可持续发展,是考虑是否给予国家援助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资源型城市,要重点考察其资源性主导产业和总体经济是否处于相对衰退状态。主要指标有:资源性主导产业多年平均增长速度;近年来地区生产总值(GRP)或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人均GRP或工业增加值相对水平的变化。如果增长速度持续较低,且低于全国各地区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说明资源型城市增长处于相对衰退之中,其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地位和人均GRP或人均工业增加值相对水平将趋于下降。

3.接替产业发展难度标准。资源型城市多以资源性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不少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殆尽,资源枯竭现象严重,但是如果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较好,也没有必要对资源枯竭的城市进行援助。关键是那些资源枯竭,但是接替产业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发展起来的城市,尤其是因矿业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矿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相应的采掘业与配套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产业关联度大,配套产业的依附性强,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城市产业结构难以对资源性产业的衰退产生缓冲作用,产业转型的基础薄弱,短期内难以找到能有效利用原有产业基础发展地方经济的接续替代产业,由此出现资源性产业的衰退与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困难并存的局面。如果不及时建立起接替产业,则整个城市的经济运行将陷于困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

根据以上6个标准,在资料可得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综合评估。表1列举了国家援助资源型城市的主要判别标准。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最终确定需要国家援助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

当然,由于各个资源型城市情况差别较大,一些城市可能在某些方面问题比较严重,而在其他方面可能问题不太突出。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一些关键性指标应设计出临界值(阈值),作为入选的门槛。

三、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重点领域

国家对问题型资源型城市给予援助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建立,政府调动资源的能力和作用已日益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区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间的职责分工,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调控作用,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因此,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必须建立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之上,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向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倾斜。

1.支持产业转型和创新体系建设。随着资源开采殆尽,资源型城市传统资源性产业将趋向衰落,企业关闭破产现象将日益增加,因此,当前亟需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积极发展接替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增强地区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支持接替产业发展。结合各地产业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和增加就业岗位为中心,实行产业链延伸战略,国家在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加工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向资源型城市倾斜,鼓励国内外民间资本发展接替产业,以项目带动企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促进接替产业快速发展。(2)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2.支持国企改革和扩大开放。资源型城市国有经济比重大,下岗、离退休人员比重高,历史遗留包袱重,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突出,今后改革开放的任务仍十分繁重。为此,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国企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支持力度,以培育和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自我发展机制。(1)支持深化国企改革。(2)支持进一步扩大开放。

3.支持居住环境改善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支持棚户区改造,改善居住环境。重点支持连片分布的棚户区的改造工作。一是扩大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覆盖范围,将东北三省的棚户区改造经验扩展到中西部资源型城市;二是建立稳定的改造资金来源渠道,制定合理的改造规划,利用多种途径,如商业开发、小区建设、联合开发等,分阶段、分类型对棚户区进行改造。

四、未来资源型城市国家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

1.制定合理的资源型城市援助规划。目前国家的援助对象主要局限于列为试点的44个城市(地区),而从长远来看,需要援助的资源型城市范围还较宽广,因此,在现行的对试点城市进行援助之外,很有必要对需要国家援助的资源型城市进行全面规划。

(1)合理确定援助对象。目前国家确定的44个资源枯竭城市主要是依据资源枯竭单一标准来界定的。显然,仅仅依据资源枯竭标准来确定国家援助的对象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有些资源型城市虽然目前资源未面临枯竭,但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却较为突出;有些资源型城市虽然资源枯竭了,但由于顺利实现了发展转型,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不突出。因此,应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需要国家援助的资源型城市。

(2)清晰定位援助目标。充分提供就业岗位,保障民生,促进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对资源型城市进行援助的主要目标。对于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国家确定的援助目标也应有所侧重。比如,针对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面塌陷现象普遍,居民住宅安全隐患较多,援助政策的目标可适当考虑向住房和塌陷地治理方面倾斜;森工类城市则是砍伐现象严重,在制定政策目标时就要考虑向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倚重。

(3)适时调整援助政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面临的问题也并非一成不变。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国家的援助政策也应有所不同,即在横截面上,应考虑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实施不同的援助政策,而在某类或某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纵断面上,应考虑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援助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发展潜力。

2.加快建立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1)将资源型城市纳入资源税改革范围。根据目前情况,可以考虑将资源税的征收比例提高到销售价格的5%~10%左右,或者根据不同资源产品具体确定税率,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又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2)加大资源型城市税收返还力度。

3.加大对产业转型的援助力度。(1)增强对衰退产业退出的援助力度。(2)加大对接续替代产业的扶持力度。从澳大利亚、日本、欧盟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接续替代产业。当前,可以考虑通过财政专项拨款、财政参股、财政贴息、项目投资等方式扶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

城市援助范文篇2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标准和重点领域,提出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综合确定今后国家支持或重点支持的资源型城市,国家援助政策的重点应集中在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最后,作者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国家对资源型城市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

目前,中国共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座,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涉及总人口1.5亿人。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深入探讨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和标准,确定国家援助的对象和重点领域,提出未来国家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对于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

从发展转型面临的问题看,资源型城市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处于成长期的资源型城市,其资源储量仍较丰富,面临的问题较少,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发展限制;二是处于成熟或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虽然其资源性产业出现了衰退迹象,但是其接替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或者已经顺利实现了发展转型,这些城市也不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援助;三是那些资源型产业出现衰退,或者资源面临枯竭,其发展遭受到瓶颈制约,而依靠自身力量又无法走出困境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应该成为国家援助的重点对象。

目前,有关部门和一些学者仅仅从资源枯竭角度来探讨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问题,将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视为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援助,而资源枯竭只是衡量是否给予援助的主要标准之一,不能作为是否给予援助的全部内容。从理论上讲,并非所有的资源型城市国家都需要给予支持,也并非只要资源枯竭就必须对其进行援助,国家援助的只能是那些处于相对衰退或者面临资源枯竭和诸多困难、自身无力持续发展下去、确实需要国家帮助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

二、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标准

既然并非所有的资源型城市都需要国家援助,国家援助的重点主要是那些问题型资源型城市,这样就需要制定科学的标准来确定问题型资源型城市,并以此作为国家援助对象的依据。根据问题型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现实困难,我们认为,对于已界定出的资源型城市,应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今后一定时期内国家支持或重点支持的资源型城市,以此作为国家实行政策支持的依据。

1.资源枯竭标准。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城市在经济上严重依赖当地资源开采、加工,资源性产业一业独大,产业链条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极弱。资源枯竭将直接引致地方主导产业发展滞缓甚至停滞,使整个城市陷入经济衰退局面。因此,资源枯竭程度是确定是否实行国家援助的主要标准之一。例如,关键矿产资源开采年限的长短、因资源枯竭导致矿井关闭的数量多少等,应该成为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的重要标准。

2.相对衰退标准。经济衰退直接制约地区可持续发展,是考虑是否给予国家援助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资源型城市,要重点考察其资源性主导产业和总体经济是否处于相对衰退状态。主要指标有:资源性主导产业多年平均增长速度;近年来地区生产总值(GRP)或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人均GRP或工业增加值相对水平的变化。如果增长速度持续较低,且低于全国各地区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说明资源型城市增长处于相对衰退之中,其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地位和人均GRP或人均工业增加值相对水平将趋于下降。

3.接替产业发展难度标准。资源型城市多以资源性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不少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殆尽,资源枯竭现象严重,但是如果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较好,也没有必要对资源枯竭的城市进行援助。关键是那些资源枯竭,但是接替产业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发展起来的城市,尤其是因矿业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矿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相应的采掘业与配套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产业关联度大,配套产业的依附性强,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城市产业结构难以对资源性产业的衰退产生缓冲作用,产业转型的基础薄弱,短期内难以找到能有效利用原有产业基础发展地方经济的接续替代产业,由此出现资源性产业的衰退与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困难并存的局面。如果不及时建立起接替产业,则整个城市的经济运行将陷于困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

根据以上6个标准,在资料可得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综合评估。表1列举了国家援助资源型城市的主要判别标准。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最终确定需要国家援助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

当然,由于各个资源型城市情况差别较大,一些城市可能在某些方面问题比较严重,而在其他方面可能问题不太突出。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一些关键性指标应设计出临界值(阈值),作为入选的门槛。

三、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重点领域

国家对问题型资源型城市给予援助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建立,政府调动资源的能力和作用已日益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区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间的职责分工,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调控作用,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因此,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必须建立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之上,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向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倾斜。

1.支持产业转型和创新体系建设。随着资源开采殆尽,资源型城市传统资源性产业将趋向衰落,企业关闭破产现象将日益增加,因此,当前亟需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积极发展接替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增强地区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支持接替产业发展。结合各地产业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和增加就业岗位为中心,实行产业链延伸战略,国家在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加工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向资源型城市倾斜,鼓励国内外民间资本发展接替产业,以项目带动企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促进接替产业快速发展。(2)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2.支持国企改革和扩大开放。资源型城市国有经济比重大,下岗、离退休人员比重高,历史遗留包袱重,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突出,今后改革开放的任务仍十分繁重。为此,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国企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支持力度,以培育和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自我发展机制。(1)支持深化国企改革。(2)支持进一步扩大开放。

3.支持居住环境改善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支持棚户区改造,改善居住环境。重点支持连片分布的棚户区的改造工作。一是扩大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覆盖范围,将东北三省的棚户区改造经验扩展到中西部资源型城市;二是建立稳定的改造资金来源渠道,制定合理的改造规划,利用多种途径,如商业开发、小区建设、联合开发等,分阶段、分类型对棚户区进行改造。

四、未来资源型城市国家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

1.制定合理的资源型城市援助规划。目前国家的援助对象主要局限于列为试点的44个城市(地区),而从长远来看,需要援助的资源型城市范围还较宽广,因此,在现行的对试点城市进行援助之外,很有必要对需要国家援助的资源型城市进行全面规划。

(1)合理确定援助对象。目前国家确定的44个资源枯竭城市主要是依据资源枯竭单一标准来界定的。显然,仅仅依据资源枯竭标准来确定国家援助的对象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有些资源型城市虽然目前资源未面临枯竭,但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却较为突出;有些资源型城市虽然资源枯竭了,但由于顺利实现了发展转型,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不突出。因此,应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需要国家援助的资源型城市。

(2)清晰定位援助目标。充分提供就业岗位,保障民生,促进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对资源型城市进行援助的主要目标。对于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国家确定的援助目标也应有所侧重。比如,针对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面塌陷现象普遍,居民住宅安全隐患较多,援助政策的目标可适当考虑向住房和塌陷地治理方面倾斜;森工类城市则是砍伐现象严重,在制定政策目标时就要考虑向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倚重。

(3)适时调整援助政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面临的问题也并非一成不变。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国家的援助政策也应有所不同,即在横截面上,应考虑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实施不同的援助政策,而在某类或某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纵断面上,应考虑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援助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发展潜力。

2.加快建立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1)将资源型城市纳入资源税改革范围。根据目前情况,可以考虑将资源税的征收比例提高到销售价格的5%~10%左右,或者根据不同资源产品具体确定税率,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又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2)加大资源型城市税收返还力度。

3.加大对产业转型的援助力度。(1)增强对衰退产业退出的援助力度。(2)加大对接续替代产业的扶持力度。从澳大利亚、日本、欧盟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接续替代产业。当前,可以考虑通过财政专项拨款、财政参股、财政贴息、项目投资等方式扶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

城市援助范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标准和重点领域,提出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综合确定今后国家支持或重点支持的资源型城市,国家援助政策的重点应集中在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最后,作者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国家对资源型城市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

目前,中国共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座,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涉及总人口1.5亿人。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深入探讨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和标准,确定国家援助的对象和重点领域,提出未来国家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对于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

从发展转型面临的问题看,资源型城市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处于成长期的资源型城市,其资源储量仍较丰富,面临的问题较少,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发展限制;二是处于成熟或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虽然其资源性产业出现了衰退迹象,但是其接替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或者已经顺利实现了发展转型,这些城市也不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援助;三是那些资源型产业出现衰退,或者资源面临枯竭,其发展遭受到瓶颈制约,而依靠自身力量又无法走出困境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应该成为国家援助的重点对象。

目前,有关部门和一些学者仅仅从资源枯竭角度来探讨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问题,将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视为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援助,而资源枯竭只是衡量是否给予援助的主要标准之一,不能作为是否给予援助的全部内容。从理论上讲,并非所有的资源型城市国家都需要给予支持,也并非只要资源枯竭就必须对其进行援助,国家援助的只能是那些处于相对衰退或者面临资源枯竭和诸多困难、自身无力持续发展下去、确实需要国家帮助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

二、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标准

既然并非所有的资源型城市都需要国家援助,国家援助的重点主要是那些问题型资源型城市,这样就需要制定科学的标准来确定问题型资源型城市,并以此作为国家援助对象的依据。根据问题型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现实困难,我们认为,对于已界定出的资源型城市,应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今后一定时期内国家支持或重点支持的资源型城市,以此作为国家实行政策支持的依据。

1.资源枯竭标准。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城市在经济上严重依赖当地资源开采、加工,资源性产业一业独大,产业链条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极弱。资源枯竭将直接引致地方主导产业发展滞缓甚至停滞,使整个城市陷入经济衰退局面。因此,资源枯竭程度是确定是否实行国家援助的主要标准之一。例如,关键矿产资源开采年限的长短、因资源枯竭导致矿井关闭的数量多少等,应该成为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的重要标准。

2.相对衰退标准。经济衰退直接制约地区可持续发展,是考虑是否给予国家援助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资源型城市,要重点考察其资源性主导产业和总体经济是否处于相对衰退状态。主要指标有:资源性主导产业多年平均增长速度;近年来地区生产总值(GRP)或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人均GRP或工业增加值相对水平的变化。如果增长速度持续较低,且低于全国各地区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说明资源型城市增长处于相对衰退之中,其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地位和人均GRP或人均工业增加值相对水平将趋于下降。

3.接替产业发展难度标准。资源型城市多以资源性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不少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殆尽,资源枯竭现象严重,但是如果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较好,也没有必要对资源枯竭的城市进行援助。关键是那些资源枯竭,但是接替产业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发展起来的城市,尤其是因矿业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矿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相应的采掘业与配套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产业关联度大,配套产业的依附性强,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城市产业结构难以对资源性产业的衰退产生缓冲作用,产业转型的基础薄弱,短期内难以找到能有效利用原有产业基础发展地方经济的接续替代产业,由此出现资源性产业的衰退与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困难并存的局面。如果不及时建立起接替产业,则整个城市的经济运行将陷于困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

根据以上6个标准,在资料可得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综合评估。表1列举了国家援助资源型城市的主要判别标准。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最终确定需要国家援助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

当然,由于各个资源型城市情况差别较大,一些城市可能在某些方面问题比较严重,而在其他方面可能问题不太突出。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一些关键性指标应设计出临界值(阈值),作为入选的门槛。

三、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重点领域

国家对问题型资源型城市给予援助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建立,政府调动资源的能力和作用已日益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区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间的职责分工,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调控作用,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因此,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必须建立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之上,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向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倾斜。

1.支持产业转型和创新体系建设。随着资源开采殆尽,资源型城市传统资源性产业将趋向衰落,企业关闭破产现象将日益增加,因此,当前亟需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积极发展接替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增强地区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支持接替产业发展。结合各地产业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和增加就业岗位为中心,实行产业链延伸战略,国家在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加工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向资源型城市倾斜,鼓励国内外民间资本发展接替产业,以项目带动企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促进接替产业快速发展。(2)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2.支持国企改革和扩大开放。资源型城市国有经济比重大,下岗、离退休人员比重高,历史遗留包袱重,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突出,今后改革开放的任务仍十分繁重。为此,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国企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支持力度,以培育和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自我发展机制。(1)支持深化国企改革。(2)支持进一步扩大开放。

3.支持居住环境改善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支持棚户区改造,改善居住环境。重点支持连片分布的棚户区的改造工作。一是扩大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覆盖范围,将东北三省的棚户区改造经验扩展到中西部资源型城市;二是建立稳定的改造资金来源渠道,制定合理的改造规划,利用多种途径,如商业开发、小区建设、联合开发等,分阶段、分类型对棚户区进行改造。

四、未来资源型城市国家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

1.制定合理的资源型城市援助规划。目前国家的援助对象主要局限于列为试点的44个城市(地区),而从长远来看,需要援助的资源型城市范围还较宽广,因此,在现行的对试点城市进行援助之外,很有必要对需要国家援助的资源型城市进行全面规划。

(1)合理确定援助对象。目前国家确定的44个资源枯竭城市主要是依据资源枯竭单一标准来界定的。显然,仅仅依据资源枯竭标准来确定国家援助的对象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有些资源型城市虽然目前资源未面临枯竭,但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却较为突出;有些资源型城市虽然资源枯竭了,但由于顺利实现了发展转型,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不突出。因此,应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需要国家援助的资源型城市。

(2)清晰定位援助目标。充分提供就业岗位,保障民生,促进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对资源型城市进行援助的主要目标。对于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国家确定的援助目标也应有所侧重。比如,针对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面塌陷现象普遍,居民住宅安全隐患较多,援助政策的目标可适当考虑向住房和塌陷地治理方面倾斜;森工类城市则是砍伐现象严重,在制定政策目标时就要考虑向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倚重。

(3)适时调整援助政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面临的问题也并非一成不变。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国家的援助政策也应有所不同,即在横截面上,应考虑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实施不同的援助政策,而在某类或某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纵断面上,应考虑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援助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发展潜力。

2.加快建立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1)将资源型城市纳入资源税改革范围。根据目前情况,可以考虑将资源税的征收比例提高到销售价格的5%~10%左右,或者根据不同资源产品具体确定税率,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又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2)加大资源型城市税收返还力度。

3.加大对产业转型的援助力度。(1)增强对衰退产业退出的援助力度。(2)加大对接续替代产业的扶持力度。从澳大利亚、日本、欧盟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接续替代产业。当前,可以考虑通过财政专项拨款、财政参股、财政贴息、项目投资等方式扶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

城市援助范文篇4

一、深入开展法律援助的理性思考

我国司法援助制度自1994年建立以来,在短短的10年中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2003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法律援助条例》,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事业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法律援助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在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原则、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中,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在振兴xx,服务弱势群体中,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是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集中体现。深入开展法律援助,积极向社会广泛存在的贫者、弱者和残疾者无偿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劳动争议、人事工资争议等法律难题,有利于调动社会弱势群体及其周围人的生产劳动积极性,有利于为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有利于快速发展社会先进生产力;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律援助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彻底改变“贫者、弱者有理无处辩,有冤无处申”的错误认识,真正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这本身就是社会文化和法治文明的一种进步,代表着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并将其作为一种政府责任,更是直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帮助,体现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理念和思想,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是全面贯彻宪法原则的法治需要。我国宪法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在现实生活享有这些权利的过程中,由于每位公民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程度和自身具备的法律知识的多寡不同,特别是所拥有的社会财富的差异,造成了实际生活中获得法律保护机会的不均等,造成了实际享有权利上的差异。实施法律援助,就可以使他们同那些富裕的公民一样,平等地进入诉讼程序,平等地行使诉权,在现实生活中确保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害。法律援助的实施,使法律条文上规定的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在现实中真正得以实现,真正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完成了公民权利从形式上的平等到实质上的平等的质的飞跃。

(三)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是服务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调整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部署的实施,为全面振兴xx,实现xx地位的历史复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在调整和改造中,如果对因企业转制、职工下岗等引发的社会热点问题处理不当,就极易导致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给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和快速发展的老工业基地振兴环境带来种种压力和不利因素。因此,在振兴的大环境里,法律援助作为一种服务手段,必须积极为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中迫切需要法律援助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有效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消除有碍社会稳定的隐患,扫清改造和发展中的障碍,切实把法律援助作为司法行政机关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

(四)深入开展法律援助,是建设法治诚信城市的重要内容。xx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法治诚信城市的发展目标,在本质上要求城市的全面建设与管理要在依法规范的轨道上自觉运作,强调崇尚法律的社会氛围,法律至上的治理理念和依法治理的社会机制。在这种大环境下,深入开展法律援助,让广大群众更好的了解法律,更全面的熟悉法律,并为那些经济有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援助服务,使他们能够真正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推动整个城市的法制建设进程,已成为一项重要内容。深入开展法律援助,也为全面打造法治诚信城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二、深入开展法律援助的探索与实践

《法律援助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如何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法律援助条例》,使法律援助工作开展得更加深入并卓有成效,这是司法行政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结合xx的具体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领导重视,实事办实。xx市的法律援助工作得到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人大两次提出议案,市政府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为城乡群众所办实事之一。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的基础上,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从抓好“五个保证”和“五个落实”入手,全面推进我市的法律援助工作,努力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

一是保证经费,落实预算。近年来,xx市法律援助经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年递增,到目前已经达到xx万元(其中市法援中心xx万元),并列入财政预算,为法律援助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二是保证人员,落实编制。市局积极与市编办协调,增编xx人,使市法律援助中心人员达到xx名;各区、县(市)法律援助中心也配备了x名以上专职人员。目前,全市共有专职法律援助工作人员xx名,其中具有律师执业证的xx人;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专职律师已达xxxx。

三是保证条件,落实场所。市局先后投资xx余万元建成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市法律援助中心办事大厅,全市各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点办公场所总面积已达2000平方米,微机30台(市法援中心9台),电话机29部(市法援中心5部)。现代化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有效保证了法律援助的高效运转。

四是保证服务,落实职能。除开展好日常法律援助外,市法律援助中心还义务为xx企业担任常年法律顾问。仅2004年上半年,市法律援助中心就接待来访咨询xxx人次,指派法律援助案件xx件,咨询xx人次,解答外地咨询xx人次,完成市政法委指派法律援助案件x件,解答人大政协议案x件。

五是保证领导,落实责任。局领导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领导,实行了由局长亲自部署,分管局长直接领导,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管理机制,为确保法律援助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机制保障。

(二)整体推进,重心下移。为了让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能够通过法律援助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关爱和服务的温暖,我们坚持以服务于民为根本,在法律援助的舆论宣传、网络建设和功能发挥上予以全面推进,开展了以法律援助进社会、进社区、进家庭、进监(狱)(劳教)所、进信访为主要内容的“五进”活动。

一是以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为切入点,积极推进法律援助进社会。2003年9月1日,我们以《法律援助条例》的颁布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主题为“维护公平与正义——法律援助在xx”的大型宣传活动。活动在市中心设主会场1个,在区、县(市)设分会场12个,在乡镇、街道设宣传点近百个,全面向社会宣传法律援助常识。同时,还积极与xx电视台、xx电视台、xx人民广播电台、xx日报等多家宣传媒体联合制作电视专题片、新闻片,组织策划新闻系列报道,开通电台直播热线解答群众法律难题,多角度、多样式、多层次地介绍和宣传xx法律援助事业的开展情况以及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申请程序和申请方法等。

二是以普及工作网络建设为突破点,全面推进法律援助进社区。在法律援助网络建设上,xx市形成了纵横互补的法律援助网络格局。横向网络包括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信访办、军分区、大专院校设立的20个法律援助联络部以及各县、区(市)在本地区设立的7-11个联络部。纵向网络包括在全市113个街道、137个乡镇、1933个村和1277个社区建立的13个法律援助中心、246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和3026个法律援助工作点。为了强化网络结构功能,我们还根据xx城市体制改革的实际,按照统一挂牌,统一标识,统一职责、统一规范,统一宣传的“五统一”服务标准加强了各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的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各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已接待咨询五万余人次,协助办理法律援助申请39件。

三是以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实际困难为根本点,重点推进法律援助进家庭。为了使法律援助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百姓,2004年6月起,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法律援助进家庭活动。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名单,全市各法律援助工作中心、站、点分头将《无钱诉讼何处求,法律援助解心愁》的公开信送往9.6万个城镇低保护、农村特困户,逐一向他们介绍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有关情况和申请程序,并公布全市14个法律援助中心的联系电话。法律援助进家庭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而且还检验了援助工作网络功能,快速、高效地把法律援助带进了千家万户。

四是以促进罪犯和劳教人员改造为着眼点,大力推进法律援助进监(狱)(劳教)所。结合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和劳教办特色的发展目标,市法律援助中心率先在东北地区创建了法律援助进监所工作机制,在xx市属家监狱和劳教所里分别建立法律援助工作室,为罪犯和劳教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帮助他们维护和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进监所,不仅及时解决了罪犯和劳教人员对法律服务的渴求与监所人民警察法律专业知识相对匮乏的矛盾,而且还通过法律援助人员协助监所开展法律宣传、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等活动,提高了罪犯、劳教人员的学法用法积极性,促进了监管改造秩序的稳定。

五是以引导依法有序上访为出发点,深入推进法律援助进信访。为落实省信访办与省司法厅《关于法律援助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市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将法律援助带入信访,在市、区两级信访办内全部建立法律援助联络部,指派法律援助律师常驻信访办,并组织全市1500名专职律师轮流值班接访。截至2004年6月底,全市已有394名律师参加轮流值班接访,接待咨询3200余人次,受理案件13件。法律援助进信访,不仅及时为一些上访群众解答了涉法问题,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了越级上访和无序上访事件的发生,而且还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予以了及时指派,正确引导上访群众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有效缓解了信访压力。

(三)创新理念,优化服务。做好法律援助,法律是保障,服务是根本。为此,在实践中,我们在坚持法律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工作理念,积极倡导主动热情、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通过强化“五个意识”,有效提高了服务水平,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开展法律援助作为司法行政机关服务社会稳定,服务xx,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重要举措,坚持从大局着眼,从小事入手,以“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水”为基本要求,热情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得到了当事人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二是强化管理意识。为使法律援助工作能够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我们从强化管理、细化制度和量化考核三方面加强工作指导。先后建立25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规范服务行为;建立法律援助专职律师档案、全市经济困难人员档案等六类档案,使法律援助工作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确,援助及时,服务到位;坚持实行援助案件指派轮换制,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案件分配均衡,使全市每一个律师都能履行法律援助义务。

三是强化创新意识。从为弱势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出发,近年来,我们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创新了八项工作机制,即:网络管理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律师委派机制、诚信服务机制、结案归档机制、报告反馈机制、监督制约机制、首办跟踪机制、浮动激励机制和业务培训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法律援助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四是强化奉献意识。全市广大律师和法律援助工作者坚持以“团结敬业,诚信自律,热情高效,创新夺优”为目标,为xx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截止目前,全市各法律援助中心、站、点已接待当事人56291人次,受理指派案件4536件。在法律援助专职人员少,工作任务大的情况下,广大律师和法律援助工作者表现出了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强烈的奉献意识。

城市援助范文篇5

四川汶川8级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的安危牵动着宁波人民的心。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紧急启动了赈灾救灾机制,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对援助工作进行部署,并成立了宁波市援助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我市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共渡难关,派出了精干力量前往灾区参与抗震救灾,迅速掀起了心系灾区、关爱灾区的群众性的爱心热潮。目前,全市累计捐款*亿多元,捐赠物资*多万元,并紧急组织落实援建市*万套过渡安置房措施,充分体现了爱心城市、文明城市的良好风尚。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市上下思想高度统一,行动迅速、主动,急灾区之所急、想灾区之所想、帮灾区之所需,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抗震救灾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要把援助灾区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一手抓支援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要真诚援助、倾力支持,按时圆满完成援助四川灾区安置重建任务。做好灾区对口援助是重要的政治责任,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援助灾区群众安置作为当前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来落实。

城市援助范文篇6

一、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为创建文明城市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

围绕贯彻落实全区“五五”普法规划,我们狠抓严格“五五”普法考核验收标准,抓住典型全区通报,有力推动了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一是认真落实法治创建工作。2013年,我们将法治创建工作作为全区普法依法治理重点工作,认真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开展法治创建活动的自觉性和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热情。区局研究制定法治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迅速在全区范围内启动了法治创建工作。二是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机关、学校、企业等是“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主要形式和载体。为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我们坚持制度不放松,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对象全覆盖。在活动中,坚持公务员学法制度、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等,通过多种方式和措施,促进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学法用法,不断强化公职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学法用法力度。通过法制宣传活动有效开展,收到了较好法制宣传教育效果。三是认真开展依法治理工作。紧紧围绕区工作大局,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大力推进普法依法治理进程。我区罗圩乡联五村被国家民政部、司法部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罗圩乡司法科员出1名被司法部授予“全国调解能手”称号,我局被省厅表彰为“勤廉示范单位”。

二、全面落实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服务民生力度,为创建文明城市提供法律保障。

2013年,区人大多次对法律援助工作进行视察指导,充分肯定我区司法行政机关克服困难,为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做出的积极贡献。截止到12月底,全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数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法律援助案件目标任务。一是不断提高法律援助服务供给能力。2013年初,我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法律援助工作任务,把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局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力量,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水平,落实律师办案补贴,提高办案能力。2013年底,我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被省司法厅授予“全省法律援助示范窗口”荣誉称号。二是最大限度地做到应援尽援。为让更多的经济困难群众享有法律平等保护的权利,我们把法律援助项目进一步扩展。对于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或者失业保险金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等困难群体,只要能够提供基层组织有效证明,法律援助中心即予受理。同时,全区积极把法律援助涉及司法鉴定案件作为开展援助项目内容,无偿提供服务。三是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效率。落实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保证受援人获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坚持把农民工的涉法案件作为法律援助工作重点,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办理。

三、全面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进《人民调解法》贯彻落实,为创建文明城市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城市援助范文篇7

一、调整保障标准,提高部分地区保障水平

从年5月起,各区、市、县城市(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按下述标准执为月人均150元。农村特困户救济标准由月人均20元提高到50元。

二、统一保障形式,调整保障内容

从年5月1日起,在全市非农业人口(含城农人口)中全面推选由新的四位一体基本制度和四项辅助措施组成的多元化城市(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0月底前,各区市、县、保障面要达到30%以上。

(一)四位一体基本保障制度包括:

1、定期差额救济制度。凡家庭月人均应得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城市(镇)居民(含城农人口),按其家庭月人均收入与当地保障标准的差额,发给最低生活保障金。凡差额在39元(30元)以下者,均按39元(按30元)发给。

2、定期定额救济制度。凡家庭月人均实际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在岗、下岗、失业售货员家庭,每月享受定额救济,具体标准为:每人每月30元,共他区、县为每人每月39元。定额救济以粮油食品代券形式发放。

3、临时性救济制度,即市政府组织的城乡临时性救济制度。救济标准和范围由政府于每次救济前统一制定。

4、突发性救济制度,即给予因不可抗拒的意外原因造成突发事件致贫家庭的一次性救济制度。各区、市、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按《内四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实施细则》中有关规定执行。

(二)四项辅助措施包括:

1、一户一策帮困措施。和有关部门按致贫主要原因,对保障对象中有特殊困难的家庭,在就业、就学和就医方面给予政策援助。

2、经常化捐助措施。通过区、街、委三级经常化捐助接收机构,随时募集城市居民家庭多余物品,为保障对象提供物资援助。

3、行业援助措施。指由供暖、房产等相关行业为保障对象容许提供减免收费的援助。

城市援助范文篇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体制导致下岗人员急剧增加。据湖北省民政厅门户网站记载的数据,我省目前靠低保为生的下岗人员在低保人群中占很大比例,2007年第三季度达到20.56%。这类群体居住条件差,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抵御风险能力极低。

(一)社会保险现状

1.失业保险:提高保险金发放标准与经济发展现状脱节。经济不够发达,充分就业很难实现,失业保险体制对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下岗人群的利益就显得至关重要。对此,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发文决定,从07年3月1日起,提高全省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根据规定,省内各地失业人员月失业保险金标准分别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确定。全省失业保险金标准分5个区域,分别提高到406元/月、350元/月、322元/月、294元/月、266元/月,平均“涨幅”达25%以上。截至07年2月底,武汉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已达91万多人,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有3.05万人。

2.养老保险:因为经济困难,下岗工人中有相当部分未办理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劳动者老年生活的唯一保障,据调查统计,湖北省以下岗工人为典型的城市弱势群体养老保险现状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湖北省职工负担大。由于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参保人员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仅以武汉市两个中心城区的不完全统计,07年硚口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是93540人,其中能正常缴费的只65011人,未缴费人数占30.4%,达28529人。另一方面,湖北省基本养老金支付安全系数逐年下降,现已大大低于全国水平。由于参保人数少范围窄,造成了养老保险系统分担社会责任的能力降低。据统计,2006年,湖北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67.4785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66.3205亿元,余额1.1580亿元,余额滚存结余78.1706亿元,滚存结余的可支付年限即支付安全系数仅为0.47;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402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704亿元,余额698亿元,余额滚存结余3293亿元,滚存结余的可支付年限即支付安全系数为0.7。湖北省养老保险参保率有待提高,下岗人员的养老问题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二)住房保障现状

湖北省住房保障体系已逐步建立。自1992年起,湖北省逐步探索建立以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等为内容的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目前,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均已全面建立廉租住房制度。2006年武汉市将人均住房面积在6平方米以下的低保家庭,作为住房保障对象,以配房租赁、租金补贴、租金核减三种方式,为1.6万多户实现“应保尽保”。2007年武汉市规定人均住房面积不足8平方米的困难家庭,一律由政府给予补贴。同时,经济适用房制度也是住房保障体系的另一重要内容。

(三)子女受教育保障现状

对于下岗人员来说,子女教育所要支付的高昂的学费和家庭本身的经济困境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目前湖北省已采取相应措施缓解下岗弱势家庭这一压力。除在义务教育阶段确保弱势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外,2006年湖北省还实行中职生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了58.2778万人,为此投入经费8.7417亿元。

(四)再就业现状

2002年以来,武汉市启动了“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就业服务进社区被列为首要任务。5年间,武汉市通过政府买岗的办法,先后开发保绿、保洁、安保、“三包”管理员、“空巢”老人护理员等公益性岗位2万个。目前,全市146个街(乡镇)、1241个社区均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站)。针对援助对象无一技之长的情况,武汉市为2156名援助对象开展了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截至目前,已有2799人找到了合适的岗位:通过购买公益性岗位,400名援助对象实现了再就业;通过开发社区服务岗位,700余名援助对象在家门口上岗,再就业工作取得可喜的进展。然而,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下岗、失业问题变得非常突出,实现再就业的任务也变得日益艰巨。

二、城市下岗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和传统影响

由于生理方面的自然原因、传统的社会观念和社会歧视,部分群体在体力、智力、机会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以下岗人员为例,这部分人员往往由于身体状况、劳动能力、受教育程度等的制约,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又由于市场劳动力需求有限,这部分群体在竞争中更易被淘汰。

(二)利益分配机制的影响

利益分配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政策的主导下,政府利益分配的导向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普通社会公众弱势化趋势的加强。市场化、全球化的过程中,政府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第一次分配过程中,工资收入分配失衡,就是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且二次分配过程中税收以及失业保险、低保等社会保险金的失调,间接导致了部分社会成员的弱势化。

(三)政治参与机会的不均等

政治参与机会不均等导致社会弱势群体缺乏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或机会,是社会弱势群体地位恶化的重要原因。据有关资料显示,以下岗人员为代表的城市的弱势群体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是下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改革、犯罪与社会治安、城市拆迁等一系列问题,上述问题都与公民的工作权、健康权、住房权、迁徙权、受教育权、政治参与权等相应的社会权利未能充分实现密切相关。

(四)不完善法律体制的规制

社会弱势群体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权利供给制度设计不合理、权力保护制度的缺失、权力救济制度的失灵造成的。法律是调整社会利益的最有效途径,它通过对权力的配置、调整、保护、救济,来调整人们对资源的占有、使用状态。但是,法律作为社会的产物总是落后于社会的发展,立法的滞后性限制了弱势群体行使权力。此外,法律制度与社会实际的分离,也是社会部分群体弱势化的主要原因。

三、完善城市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对策及建议

(一)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

1.及时出台《社会保险法》。2007年底,我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审议,内容涉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险种,此举为完善社会弱势群体利益保障机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仍有困难,社保基金被挪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新出台的社会保险法应加重企业缴纳保险费用的责任,同时加大处罚力度。

2.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社会保险法》中规定的失业保险待遇,不仅仅要有失业保险金,还必须考虑到劳动者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死亡保险金和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在此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助费用等。[1]此外,还应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目前,德国政府推出的新改革方案,设制的救济金分为两个阶层,[2]结合申领者求职和参加职业培训的情况,进一步完善救济金的申领办法,健全促进就业的激励约束机制。转3.低保制度的完善。国家统计局应按照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消费结构(偏重于基本生活品),编制“低收入群体消费者价格指数”,作为低保管理部门及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水平的依据。低保管理部门,不仅应完全掌握低保家庭的情况,也应动态地搜集掌握低保边缘家庭(人均收入小于低保标准1.5倍的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根据低收入群体消费者价格指数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及时将符合新标准的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并按照最新的“低收入群体消费者价格指数”,及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及时发放;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应按照该“指数”,及时调整当地最低工资水平,并敦促和监督企业及时调整最低工资者工资水平,使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能够得到及时有效保障。

(二)完善教育保障制度

1.规范办学行为,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首先,停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制的审批;其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限分数、限钱数、限人数)政策;再次,实行收费公示制,稳定高等学校收费标准,继续推进高校和高中“阳光招生”政策;此外,提倡和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和民间资本投入教育,引导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同时规范普通高校校外办学、联合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切实制止和打击非法招生、违法办学行为。

2.落实高等教育的奖、助学金制度和助学贷款制度。国家要完善配套措施,即构建完善的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制度,以解决学生面临的流动性约束。同时,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校实行差别收费制度也具有较大的合理性。

3.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筹措专门资金支持各地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支持每个县(市、区)建设设施完备的职教中心。

(三)住房保障机制的完善:搞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完善廉租住房制度

1.完善廉租住房制度。设区的市要尽快制定出台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建立住房保障工作责任体系,并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同时,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对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各级财政、审计部门应加强对廉租住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确保专款专用。逐步提高保障标准,不断扩大廉租住房政策覆盖面,把为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等住房困难的社会群体也尽可能纳入保障范围。

2.探索新机制,确保经济适用房真正用于保障收入较低、住房较困难的家庭。全面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档案,掌握廉租住房需求情况;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申请、审批、轮候、退出的管理制度,同时实行制度标准和选拔程序公开,公民平等地参与制度运行的过程,任何人对违规操作行为行使否决权,形成公民相互监督、自主的选拔的良性局面,进一步实现廉租住房工作规范化。

(四)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1.明确国家在法律援助中的责任,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法律援助经费。首先,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对法律援助事务进行规范和指导,由国家财政承担法律援助的主要经费。其次,鼓励和规定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事业的集资与捐赠,如鼓励律师义务办案外,规定按收入提取专项法律援助资金。再次,尝试法律保险责任制,规定公民每年支付少量保险费,保险公司在其需要法律帮助时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经费。

2.缓解供需矛盾,扩****律援助人员范围,推动城市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专门机制的建立。积极推动法律援助社会志愿者体系,动员有志之士参加法律援助事业。充分利用大专院校法律院系师生资源,将其纳入法律援助。目前在中国法学院校试点开设的“法律诊所课程”,需要提供大量的案例供学生实践之用。

3.民事案件立案救助。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已经规定了经济确有困难的民事、行政案件当事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但由于这是一个软性规定,如果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不履行此义务,当事人也毫无办法。笔者建议,在现行法律中应明确规定,人民法院有义务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的民事、行政案件当事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律师有义务履行辩护职责,对不履行义务的相关主体,同时规定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五)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系统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物质利益,并培养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能力

1.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系统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物质利益,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基础。政府应发挥社会政策支持系统的作用,建立由各种非政府组织、社区、人际关系网络以及志愿者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社会行为和政府行为相结合的社会动员模式。同时,加强弱势群体自我支持意识,建立以初级关系和人生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个体支持系统,实行社会扶助和弱者自救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解决好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不断完善经济状况,才能为其政治参与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基础。

2.发挥多种媒介机构的作用,培养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能力,培养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团体。鉴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承受能力”十分脆弱,而他们在收入、物质待遇、健康和寻求帮助方面无疑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新闻媒体多反映民生疾苦,揭露存在的问题,呼吁社会伸出援助之手。建立健全自由结社的法律保障,健全现行社团组织制度,逐步提高弱势群体利益团体在政治经济中的独立性。

(六)再就业政策的完善

1.从企业责任的角度。一方面,加大企业的社会责任,预防下岗失业现象的产生。同时,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录用下岗人员等就业援助对象。对各类用人单位录用下岗人员给予优惠政策,如政府财政出资为企业培训就业人员上岗,实行“以奖代补”的办法,对用人单位按实际录用下岗工人对象数量给予一定奖励等。

2.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继续把新增就业岗位和控制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各级统计、劳动保障、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建立劳动力调查分析制度,通过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对下岗人员进行动态登记管理。各地要依托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服务,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提高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效率。

3.建立面向下岗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优惠政策。广泛发动和充分利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对下岗工人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通过资质认定,确定一批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的培训机构作为定点机构。

城市援助范文篇9

近年来,随着城市南移,农村土地大部分被征用,伴随而来出现了诸如安置费分配、农村宅基地划分、拆迁安置等方面的新问题,农村的法律服务需求也随之增多。

农村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有很大一部分前来咨询的农民都不愿意诉讼解决,原因是:由于家里穷不愿意拿一笔钱去打官司。随着物价的上涨以及诉讼成本的提高,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由于历史习惯、观念意识、经济发展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农村或农民身上的案件有许多属于法律援助案件的范围,比如: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费给付案件、父母对子女的抚养费给付案件等,另外,当前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目前,街道上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有三名专业法律工作人员,学历均为大专以上。各村有一至二名联络员,由于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不够,以及法援案件受理的条件、程序,农民申请法律援助的很少,农民出现法律纠纷,多数愿意通过调解解决。

一、现在的法律援助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不够。

法律援助中心多设在城市里,针对基层农村宣传较少,因为宣传的少,广大农民就不了解法律援助,不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非常困难,而且对于整体素质不高的农民,一旦他们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他们不知道求助于法律援助机构或者法律服务者,就会采取其他非法手段去维护自身权益,从而引发了更多的社会问题。

2、法律援助审批程序亟待完善。

法律援助审批权在法律援助机构,当事人只要交齐相关的证明和材料一般就能够获得免交费等法律援助。在农村,开具一份无收入或生活贫困证明非常容易,这就给一些人留下了可乘之机,难以确保全部法律援助资源都切实用于帮助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受援人,加大了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成本,降低了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效率。因此,如何进行严格且有效的审查是法律援助审批程序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法律援助除了免交律师费、费外,还应包括减、缓、免交诉讼费,这就涉及到法院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审批。而对于法院来说,法律援助案件一般仅限于或说多限于刑事辩护案件的法律援助,对于民商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要想减、缓、免交诉讼费,一般不太可能,得到法律援助的可能性很小。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法律援助机构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民事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而法院却没有同意其缓、免交诉讼费用,最终导致无法立案。

二、加强农村法律援助工作提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让农民“知”法律援助。

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仅仅依靠发放宣传资料已经远远不能达到宣传的效果了。在当今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在有条件的农村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法律援助的相关内容;可以通过送法下乡、法律咨询等途径,进一步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力度,让需要法律援助的人了解法律援助的基本原则,明确法律援助的条件范围,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知道怎样去寻求法律保护,使他们“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的难题得以解决。

2、协调配合,让农民“用”法律援助。

仅仅“知”法律援助是不够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让那些需要法律援助的人“用”法律援助来维护自身的权益。首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要主动向当事人提出并积极协助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法律援助的有关事宜;其次,法律援助机构要严格审查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使应该得到援助的人得到应有的援助。最后,法律援助机构应与人民法院密切配合,杜绝因无法交纳诉讼费而致使法律援助终止的情况发生,使农民能够顺利地“用”法律援助。

3、提高质量,让农民“信”法律援助。

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质量尤为重要,法律援助工作也不例外。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对法律援助的信任度,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或法律工作者要认真做好案件的审阅、调查和准备工作,不能因为农民懂得少、是弱势群体就敷衍了事,要确保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切实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只有获得了信任,才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关注它,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才能为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城市援助范文篇10

近年来,为加快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步伐,马鞍山市强化了人本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四级就业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多角度为困难对象着想,创新三种就业援助模式,拓展五类就业援助群体,实现了对城乡各类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的全覆盖。

一、创新三种就业援助模式

一是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劳动保障部门的领导干部分别与就业困难对象结成帮扶对子,街道社区与零就业家庭签订就业帮扶双向承诺书,通过政策扶持、推荐就业、托底安置等措施实施就业援助。二是成立“就业援助队”。在城市,与安徽工业大学合作,组织200名在校大学生成立“大学生就业服务志愿队”,开展零就业家庭帮扶活动;在农村,与团市委、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合作成立“建设新农村就业服务志愿团”,深入农户,重点帮扶“零转移农户”家庭成员就业。三是开展“1+1”就业援助服务。职业指导员根据就业困难对象个人条件和就业意愿,“一对一”地提供从职业介绍到合同签订、接续保险的“一站式”服务。通过三种援助模式,全市共帮扶12302名就业困难对象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二、拓展五类就业援助群体

一是开展特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依托街道社区平台,详细掌握他们的就业和失业状态,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每年7-9月份,开展专项就业援助活动,举办招聘会,实行“一对一”就业指导,对有创业愿望的,及时提供创业指导、项目推介、小额贷款担保等服务。三年来,共帮扶136名特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就业。二是开展被征地农民就业援助工作。全市共有被征地农民5.1万人,普遍没有城市生活经验和就业能力。针对这一情况,就业服务部门主动联系用工单位,搜集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通过专场招聘会的形式,实施就业帮扶。同时,在全省率先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开展零就业家庭和“零转移农户”就业援助工作。除了积极开发稳定的岗位帮助这类家庭成员就业外,马鞍山市还针对部分农村“零转移农户”劳动力希望在农闲时短期务工的要求,在小时工、季节工等灵活用工上下功夫,帮助他们就近转移就业。目前,全市已成功帮扶1149个零就业家庭中的1214人实现了就业,并正在开展创建消除“零转移农户”乡镇和行政村的试点工作。四是开展福利院失业孤儿就业援助工作。福利院成长的孤儿,在市场竞争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指定了专人定期与福利院联系,建立就业年龄内失业孤儿基本情况档案和跟踪服务卡,基本能够做到出现一人、帮扶一人、就业一人。目前已成功帮扶33名失业孤儿实现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