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4:25:08

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范文篇1

第一,城市文化战略是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在城市战略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发展中的城市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如经济问题、管理问题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城市管理者仅靠物质和行政手段是不够的。城市的发展还需要文化战略的有效运用,为城市注入一种动力、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因为一种优良的文化一旦确立,它就会逐渐成为城市的优良品格,成为实现城市长期发展战略的保证。因此,城市文化战略必然是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1>

第二,城市文化战略是形成良好城市文化的保证。城市文化是随城市的产生而产生的,但这种城市里的文化仅仅是城市中的居民在长期的生活中自发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还不是现代城市管理与经营意义上的城市文化,它只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产品,是一种风气。而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是一种在原有城市文化现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着眼于城市文化结构发展目标的完整体系。一个城市要想建立自己的城市文化,首先必须明确自身文化意义上的发展目标,也就是城市文化战略。

二、定位直辖城市文化——直辖城市文化战略的前提

城市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没有文化定位的城市显然是没有意识和盲目发展的城市。因此,对于搞好城市文化战略来说定位城市文化是其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

关于如何进行城市文化定位,我们认为最关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从传统的历史民族文化中追溯文脉

直辖城市文化的定位来源于整个城市传统的多元文化形态。在定位直辖城市文化过程中必须以传统的民族文化为基础,反映城市的历史沿革和特有的文化积淀。

(二)从现当代的人文精神中提炼精髓

直辖城市文化定位在承载城市历史的基础上要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现实城市文化的人文精神,展现城市文化的内涵。从现当代的人文精神中提炼精髓,顺应城市的文脉,发展、革新、创造属于一个城市独特的新文化。

三、构建直辖城市文化体系——城市文化战略的核心

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的《伊斯坦布尔宣言》指出:“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世界城市从农业城市到工业城市、从产业城市到信息城市,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与此相呼应的是城市文化也得到迅猛发展。在城市文化定位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城市文化体系是整个直辖城市文化战略的重点。城市文化体系包括城市的理念文化体系,城市的制度文化体系以及城市的视觉文化体系。

(一)梳理直辖城市文化理念体系

城市文化理念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经过整理后可以宣示于城市公民的条理性思想,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使命和目标。城市的文化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的文化建设行为。

首先,城市的文化理念要与城市的愿景相结合。愿景是对现实的超越,愿景会促成对现实的改造,愿景会形成推动历史前行的巨大动力。

城市的文化理念必须与城市愿景相结合才会使公民对城市的发展愿望变得强烈,才会使城市的建设者产生巨大的动力和激情,才能碰撞出深刻的城市发展智慧。直辖城市文化理念要以城市愿景为基础,在城市愿景的基础上提炼,使城市文化理念体现公民价值与城市理性的统一,公民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统一,公民满意与城市认同的统一,公民愿景与城市愿景的统一。

其次,城市核心价值观的打造应当链条化。文化有着很深刻的民族根基、历史根源和对这个民族的现实考虑。时代可以发展,文化不能泯灭,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是能够传承和凝聚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精神链条。

直辖城市核心价值观的打造需要在浓缩提炼的基础上把核心价值观链条化,把公民、企业、政府机构、部门的独立价值链条融入到整个城市的总体价值链条中。在保证个体价值观正确树立的同时,整个城市价值链条的运转自如才成为可能。对单根链条而言,规规矩矩,确保不出轨,整根链条才能沿着既定的轨道既快又稳地运转下去,整个社会才能健康地发展下去,城市的文化理念体系才能坚固不摧。

(二)规划直辖城市制度文化体系

在规划直辖城市制度文化体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创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体系是建立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规章,为社会公众广泛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生产力,发表公共文化信息;为社会文化生活和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创造条件;为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要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要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

第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制度体系。文化产业从其结构和行业来看,目前可划分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层、相关文化产业层三大板块。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规划、有序开发,突出重点、调整结构,努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

要充分挖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直辖城市文化资源,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把开发与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文化特色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最大化和最佳化。要充分认识,“历史地区是各地人类日常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形成其过去的生动见证;历史地区为文化、宗教及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和财富提供了最确切的见证,保护历史地区并使它们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的基本因素;而遗产是社会昔日的生动见证,对于人类和对那些从中找到其生活方式缩影及其某一基本特征的民族,是至关重要的;整个世界在扩展或现代化的借口之下,拆毁和不适当的重建工程正给这一历史遗产带来严重的损害;认为历史地区是不可移动的遗产,其损坏即使不会导致经济损失,也常常会带来社会动乱。”直辖城市需要采取全面而有力的政策,把保护和复原历史地区及其周围环境作为地区规划的组成部分,并制定一套有关建筑遗产及其与城市规划相互联系的有效而灵活的法律。同时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监管,还进一步加强了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培育工作,探索如何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建设、完善现代流通体制、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如何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等。

第三,构架起“知识城市”的知识共享和知识资本评价制度系统。在知识型经济社会里,人类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拥有更多财富,而且应该成为未来共同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它只能在交流和传播中创造价值,延伸价值。“知识城市”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和城市转型的客观需要。所谓“知识城市”是一个在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战略上执行一项有目的地鼓励知识培育、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提升创造力使命的城市。

因此,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优势,完善基础设施,构筑创新生态学氛围,高效利用“城市创新引擎”(UrbanInnovationEngine),构架起知识共享和知识资本评价制度系统打造“知识城市”的品牌,必将对一个城市的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当务之急,我们要按照“知识城市”的整体布局,整合资源,建立起城市内统一的知识网络知识共享文化环境,并逐步与地区的、国家的和国际的知识网络平台相链接,以推动和促进“知识城市”和知识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了直辖城市知识共享制度系统,还必须建立有专门的能使人获得知识的组织机构,以推动和促进城市知识管理和知识资本的成长。

在城市知识资本评价制度体系方面,必须研究我国当前实行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打破传统的观念,强化“知识第一”的经济理念,将知识纳入会计计量与报告系统中,对传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公式进行修正和拓展到新的公式:实物资产+知识资产=负债+实物资本权益+知识资本权益,以更加准确的体现国家、企业的真实情况。

另外,为了通过减免税促进知识产业、知识产品和知识服务的发展壮大,并根据知识产业、知识经济和知识型人才的需求来设计“知识城市”,政府主管部门必须转变思维方式,不能依据目前传统的会计制度,将知识资本认定为负债,这可能会使得许多有潜力的创新项目缺乏领导者的支持和资金而失败。必须将智慧、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依存的关系纳入统筹考虑,加速建立直辖城市的知识资本的会计制度,使知识、智慧与金融资本完美结合,以促进“知识城市”和企业知识资本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创新直辖城市视觉文化体系

在今日世界全球化的带动下,很多大城市开始快速进入“球体网络社会”。在这种球状形态社会中,人们的尊严和地位提高了,开始有了更高的话语要求和广泛的“看”的视觉需求,视觉打通了我们与周围社会情感沟通的关系。这和以往的文化相比是很大的变化,并且直接导致视觉要求的提升,城市文化开始大踏步跨入视觉时代。视觉文化在当代文化领域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决定了视觉文化在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基于直辖城市建设现状、城市发展和公众感知的规律,我们认为在直辖城市视觉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系统性原则、个性鲜明原则、结构优化原则和布局均衡原则。

其次,我们在创造城市文化视觉系统中要着力避免三个弊端:一个是推崇围绕大城市的小城镇,这种做法把大城市的意义解散了。二是建筑很多大型的公共建筑,看起来宏伟,但是与公民绝然分离,城市建设没有与公民互相融合在一起。三是城市视觉文化中有很多游戏化、娱乐化的东西是被及时反映和呈现的,但是对于公民创造性、劳动性的呈现却不够及时。公民看到的是被延后,被剪辑后的东西,缺乏同步感和时代感。城市的主体,终究还是人。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所谓“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质上就是指城市让人更美好,让人的精神更美好,更和谐。因此当我们的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应当考虑城市文化的视觉效应,到底应该呈现给我们的居民和全国乃至全世界什么样的人文尺度和多样性格局。

面对国际国内的机遇和挑战,直辖城市文化的发展必须理清思路,挖掘利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充分认清优势和发展潜力,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速体制改革和创新,整合社会实力,广纳社会资本,以地方特色为突破口打造世界级的直辖城市文化品牌,培植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群,努力培养高素质的、融会中西的国际文化管理人才。

摘要:农业文明时代竞争的是土地,工业文明时代竞争的是机器,而后现代网络经济时代竞争的就是文化。让城市披上文化的袈裟,赋予文化的品味与灵魂,实施城市文化战略,将是直辖城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立意点。本文在直辖城市文化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梳理直辖城市文化理念体系,规划直辖城市制度文化体系,创新直辖城市视觉文化体系三个方面构建直辖城市文化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战略城市文化体系

Abstract:ThecompetitionintheAgriculturalcivilizationeraislands;thecompetitionintheindustrialcivilizationeraismachinery,thenthecompetitioninthemodernnetworkeconomyisculture.Culturalstrategywillbeanimportantpointofbuildingmunicipalitiesinthewell-offsociety.Basedonthepositionofthecityculture;thispaperdescribesthreeadvicesofhowtobuildthemunicipalities’culturalsystem.

城市文化范文篇2

随着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力度,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已经初步的表现出繁荣的景象,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各种各样管理难题的显现,我国自80年代起进入改革开放的历程,但对文化体制的改革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2]。目前在文化设施规划建设中,还采用统一的规范,使用刚性的定额、指标,忽略了文化设施与各地民俗民风、经济差异、群众文化需求差异的关系。

二、我国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问题

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紧缺

公共财政投入是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许多城市里的社区和街道所能得到的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少之甚少。他们所得的资金无法达到他们对文化的需求,所以导致文化设施建设受到阻碍。城市里的那些文化设施也都是政府出资金的,但是政府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也是有限制的。总的来说,被安排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无法满足公民的需求,所以最终造成了整个文化设施管理的失败。

2.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不能够被充分的利用

虽然近几年来,公共文化设施总量在不断增大,但由于相对落后的管理和相关配套措施,最终导致公共文化设施作用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一方面,公共文化设施数量不足,另一方面,已经建设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比较低,运行状况非常的不理想。有些设施名义上是文化设施,而实际上并没有起到文化的作用。有的还将文化设施用于其它事情或者是闲置在一边。政府在搞不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最终造成了缺失与利用不能够平衡,设施的价值无法体现出来。

3.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不够完善

由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的内容非常多,范围非常广,涉及的管理部门和层次都很多,所以在实践中,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多个方面的。首先,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的制度不完善、执行的效果不够明显,过于僵化。我国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管理体系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方式,已经跟不上国际的管理步伐。其次,我国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效果不够明显,财务损失严重,背负较高的债务。近些年,虽然我国投资在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方面的财务较以往有很大的增加,但是相对的说还是很少,资金也不足,大部分是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拨款方法,即政府拨款。另一方面,我国还没有形成规范、合理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团队。最后,我国的市民素质相对来说较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不能深入民心。

三、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措施的完善

1.进一步提高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公共文化设施是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媒介,是满足群众文化要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各级政府及领导应加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统筹、均衡发展的思想,建设和管理好公共文化设施,努力达到人民的需求水平。

2.合理安排文化设施规模,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质量

文化设施的分布的数量不应该都是一样的,应该根据地点和实际情况而定。要考虑到面对的群众的数量,也要考虑到设施的种类、地理位置等[2]。通过全方面的考虑,合理的安排文化设施的数量。同时可以实行一馆多用的制度,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方便公民。如果能够将规模合理的安排好,那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完善就又近了一步。目前的研究者大多都是把重点放在文化设施数量的研究上,进而忽略了文化设施的水准建设[3]。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在达到文化设施数量目标的同时,也关注一下文化设施的水平。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替换,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更好的去关注、去满足那些没有设施的地方。

3.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格式布局

文化设施的合理布局并非是简单地均匀分布,应该做到与经济发展相配合、与群众需求相对应、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文化格局。在合理安排文化设施地点布局的同时,也应该优化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布局。应该对运营管理机制进行进一步创新,对社会资金参与管理运作进行鼓励。对有公益性质,又有市场化操作的公共文化设施项目,政府管理部门在其建设项目竣工后,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将其管理和运行委托给社会主体。社会在政府的指导与调控下进行管理,不但能够解决政府不能直接管理的问题,同时也能使社会的管理有条不紊。

四、结论

城市文化范文篇3

本文作者:冯明兵工作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地铁文化的本质就是一种城市文化,这就确立了地铁与城市的依存关系。地铁正在将过去远离都市的一些地方变成城市,这一变化的结果必然会带来人口、资源的重新聚集、调配和迁移,进而又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社会活动、文化思想的巨大改变,这即形成了新的城市文化。从这个意义来说,地铁不可能改变其公共服务属性而脱离城市孤立存在。然而换一种角度来看,地铁所代表的人类智慧和科技文明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使城市变得更加宜居、丰富和美好。这是由地铁所创造的新的城市文明。其中,地铁文化对城市文化的价值体现为:(1)既是城市文化的物化形态,也是城市文化精神形态的存在方式。只要搭上地铁,就能看到最真实的巴黎!

这是《巴黎地铁杂货旅行》一书封面上的醒目标题。书中由地铁线路串起的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巴黎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学会了关照城市的另一种方式———地铁文化。显然,地铁文化之于城市,不仅是它所代表的现代交通文明,还在于它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承载一个城市文化的绝佳舞台。文化是一座城市最具活力和魅力的品质所在,它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城市精神、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等诸多特质,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建筑形态、行为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地铁文化。地铁拥有大量的人气聚集,既封闭又具流动性,这些都为城市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浓缩了都市生活的缤纷色彩,承载着快乐和忧伤,也交织着梦想与希望”[1]。也因如此,世界各国优秀的城市地铁都将这一人类巨大的公共资源倍加珍惜并施以利用,通过在地铁中溶入浓郁特色的城市文化,使地铁成为展示和传播自身城市文明的窗口。如世界最早的伦敦地铁,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各种不同年代建筑风格的车站,从早期的砖石拱形结构,到后期的纯钢铁结构,再到现代的钢化玻璃站台等。这些车站记录着100多年的地铁建设历史,展现出一个城市建设的沧桑变化。而地铁车厢里超过半数以上的乘客读书或看报,那份闲适与从容,也成为诠释伦敦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又如巴黎地铁,俨然成为艺人们的流动舞台,随处可见手持手风琴或吉他,或携带音响的艺人,让人们时刻感受到这座“浪漫之都”浓郁的艺术气息。由此可见,地铁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反映着人们对地铁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其既是城市文化的物化形态,也是城市文化精神形态的存在方式。(2)既是城市文化的创新形式,也是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创新手段。尽管地铁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然而对于许多地区和城市而言,依然是城市现代化的一种新生事物。作为城市发展的产物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地铁为城市开创了新的文明:地铁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环境,提升了城市的生活品质,塑造了新的城市形象。它为城市带来了快捷便利的交通文化,立体交通体系的时空文化,通畅文化,发达社会的象征文化等[8]。

因而可以说,地铁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一个城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城市文化,但总体而言,都是继承前一种文化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地铁文化显然也是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相对于城市文化,地铁文化的形成、完善与发展要快速得多。地铁文化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人为影响较大,可塑性较强,这些都为地铁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此,利用地铁文化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已成为许多城市重要的创新手段。如西安地铁2号线北大街站,名为《百变》的文化墙将深浮雕的现代女性形象与浅浮雕的华丽唐装并置重叠,强烈的材质对比和时空交错感将“文化穿越”做到了极致,为西安这座古都增添了现代活力。又如,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成熟,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智慧型”轨道交通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上海、北京等城市正积极响应“智慧型”交通系统的建设。这一成果势必更大地惠及城市生态,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由地铁文化推动的城市文化创新,不仅可以重新认识和发现城市文化的魅力,还在地铁文化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中给城市带来新的文化创造,促进城市的文明进步。(3)既能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也可创造出城市文化的新范式。城市文化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城市在长期的发展中会形成与众不同的城市文化。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文化共同构成了丰富的世界。受不同城市文化的影响,地铁文化也会呈现出独特的样式和面貌,带有各自城市文化的独特印记。如台北地铁最“人情味”,上海地铁最“国际”,成都地铁最“休闲”,广州地铁最“民主”,南京地铁最“人文”,等等。这些地铁文化或已成为各自城市文化的一个标志,如果再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打造,或许能为各自城市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范式。例如,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兴建的莫斯科地铁,造就了极富特色的车站建筑、装饰以及浓厚的艺术氛围。这些造型各异的建筑,美妙绝伦的壁画、浮雕、雕刻、灯饰等,均出自前苏联时期最杰出的建筑大师和艺术家之手,由于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近乎苛刻的要求,使得地铁具有了永恒的、超越时空与国界的魅力”[9],使莫斯科地铁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铁”,“地下的艺术宫殿”。可以说,令人惊叹的地铁艺术无疑代表了莫斯科的一种文化范式。然而,对我国大多数城市地铁来说,成为一种文化范式还需付出不懈的努力。托马斯•库恩认为,“范式”代表一种理论体系,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也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9]。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一种文化范式,地铁文化应形成一套系统性、整体性和科学性的理论体系,其核心的价值理念要获得公众的普遍认同,要有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以南京地铁为例:南京是一个拥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都城,十朝古都的历史与文化无疑是这座城市最大的骄傲。2005年地铁建成之初,南京地铁1号线便专门辟出10面文化墙,用以展示南京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一国内创举得到了广大市民和“十运会”嘉宾的赞誉。2006年,南京地铁又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建设“人文地铁”的品牌战略,提炼形成了地铁文化的核心———“驰载人文、身心直达”的价值理念。经过几年的建设,南京“人文地铁”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它透过地铁环境、行为、制度和理念等各个层面反映出来。如开行“人文号”、“诗歌号”、“低碳号”、“青奥会志愿者号”列车,创建“糖果车站”、“和谐车站”等品牌车站,打造“昆曲进地铁”、“音乐楼梯”等品牌文化活动等,使南京“人文地铁”真正成为南京乃至江苏的一张文化名片。

如果将交错密布的地铁网络比作城市的“血管”,地铁所承载的正是一座城市的骄傲———文化,也只有文化才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活力所在。如何把握好地铁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如何进行地铁文化的创新,如何推动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等,这些问题的真正解决还需地铁建设者、管理者和参与者的不断实践和探索。希望对地铁文化概念及其文化价值的探讨,能引起人们对地铁文化中深层次结构、要素的更多思考,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建设高品质的城市地铁,进而建设更宜居和美好的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城市文化范文篇4

1城市文化所具备的特征

1.1特殊性。因为城市分布的地域性不同,所以其城市文化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城市文化的特殊性,而地域性也是城市文化构成的基本要素。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自然条件造就了城市文化丰富多彩,从而使城市文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通常来说,城市文化不但体现出当地居民生活习俗以及价值观的传承性和差异性,而且还体现出这个城市文化自然景观的地域特征。1.2城市文化具有包容性。因为城市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能够包容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元素,因此使城市富有活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在各种文化中优先选择代表城市独特性的元素,进一步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承。另外,城市文化不但具备较强的保护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侵略行动,从而促使了城市文化多种多样,并且较为自由,使人们慢慢的认同和接纳这种文化形式。1.3传承性。城市文化是以一种文化形式所存在的,它具有一定的传承性,所以它不是凭空而来,当然也不会无故消失,它在独特性及兼容性的保障下有着各种各样的传承性特点。在城市文化开始产生的时候,就在与城市环境以及城市活动的各种融合中出现了多样性的强烈特征,而在这种多样性的背后,在城市文化景观的保留以及创新中,城市文化的传承性有着更加浓厚的色彩。

2探讨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的内在关系

城市文化是我们城市宝贵的社会资源,是建立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它代表着一个城市发展的进程和文明程度。城市规划作为人类干预城市发展的工具之一,无时无刻不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那么,在城市设计中,必须依靠城市文化为基础,否则,没有城市文化做支撑的城市设计是没有灵魂的。城市文化与城市设计又是相辅相成的,城市设计又会影响着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城市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依靠科学的城市设计,通过城市建设诠释出城市基调、城市的文化、城市肌理、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的存在方式是隐性连续的,其呈现方式则是通过文化符号,城市文化能够将城市的辨识度显现出来,它服务于城市的外在体现。而城市设计则是规划城市的一种手段,通过设计来增强城市的发展和运行。城市文化和城市设计具有相似的目的,它们能够从城市的不同方面来促进城市不断发展。城市设计必须在城市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使其设计的内容符合时下城市的发展需求,而城市文化必须在城市设计上得以呈现,让人们感受到城市文化的魅力所在,所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互相感染、互相融合的内在联系。

3城市文化视域下的城市设计要点

3.1城市空间设计。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区域文化的载体。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历史文化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城市发展的灵魂和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所在。同时,它也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形态。城市设计应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塑造城市鲜明的个性和独特风格,从而提升城市活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那么,在城市设计中,不仅要重视整体空间格局,而且还要从细部入手,做到城市文化形象全方位地展示。城市设计中,城市空间的设计分为两个方面:即宏观空间与微观空间。无论是宏观空间还是微观空间,它们都需要表达出城市文化的基调,彰显城市魅力。全方位的展现城市文化,这样具有文化魅力的城市才能让人记得住,让人感受到其文化,区别于其他城市,避免千城一面。为了更好地将文化进行发展和传承,我们要更加注重城市空间的设计应用,因为城市空间有着较广的范围,其中包括广场、公园等固定的一些活动空间,在这些城市空间中不光能够将城市文化表现出来,而且在这些城市空间中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也能使人们切身感受到文化所特有的魅力。往往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具有文化特色和各种功能的城市空间场所,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可以将空间具体分类,比如,将城市的结构设定为宏观空间,将一些生活中的小空间设定为围观空间,通过这样的设计,让人们更加自由、舒适的在城市空间中进行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扩大人们的视野。3.2城市符号。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具有地域性和特殊性,它使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根源。一个城市表达和体现城市形象内容的关键因素就是符号,它对城市的外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只有通过建筑符号才能直接感受到城市文化的魅力所在,在营造城市环境时,所使用的城市符合也是不同的,比如,建筑符合能够感知城市文化,所以可以通过构筑物以及各种建筑来直接表现出来,各地的风格建筑就是一个城市名片,比如安徽的建筑为徽派特点,北京的建筑为四合院等等,其都是城市特征的体现。另外,还能体现出城市文化特点的有公共设施和小品,通过在各个公园以及街道空间等的设置,使城市呈现出较强的时尚性,而且其所具备的审美及广泛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城市文化宣传时可以对其充分利用。通常人们对信息的获取都是利用视觉来进行的,所以对人们来说,视觉是非常重要的感觉器官,也是重要的感知渠道。在城市中,有许多的标识物,比如广告、招牌以及交通工具的形象等,它们的应用较为广泛,如果我们合理的利用这些设计来宣传城市文化,就会让人们直观感受到城市文化,从而更加有效的对城市的精神内涵进行营造,树立了城市的风格及气质。因此,人们在设计城市时,一定要着重利用好这些视觉符合,让其功能充分发挥,带动城市文化魅力的发展。3.3城市活动。在城市设计中重点关注的还有城市活动,城市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民俗活动、商业活动,一些城市节事和休闲文化活动等。众所周知,人类的聚集才发展成了城市,而城市的发展也影响了人的活动,所以,人与城市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一种关系,因此,要充分的关注城市中的活动,把握好活动的特征,将其在城市设计中充分融入,从而将城市的文化品位不断提升,现就来意一一分析各项城市活动对城市文化的影响。首先是市井文化,市井文化能够很好的体现出这个城市的人文精神,它具有闲散特征,所以具有浓厚的特色,代表着城市的价值取向。其次是休闲文化活动,这类活动不但能够突出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而且还能使城市元素充分融合,更能符合众人的审美观念,给游客留下较好的印象。另外还有民俗活动,众所周知,我国地大物博,少数民族较多,所以各地区的风俗也大不相同,民俗活动是传承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所以其针对性及独特性非常强,能够很好的吸引外界前来旅游,我们如果能在城市设计中充分利用好民俗文化,深入的挖掘地域的民俗文化特征,那么就会极大的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人们的生活。虽然每个城市都存在商业活动,但是商业文化并不是都具有的,它必须要有一定的附属文化,比如具有国际品牌的一些城市,它们就形成了一定的购物文化,其市民也提升了自己的购物需求。城市节事活动能够进一步促进城市文化的宣传,从而使游客能够深刻的认识该城市的形象,向外界宣传该城市的文化特色。

4结束语

在城市设计中,城市文化的作用非常突出,我们不但要全方位的塑造城市形象,而且还要从细节进行,在城市设计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设计者一定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在建设独特风格的城市下,进一步增强城市的设计品位,使城市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下更具活动,让城市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唐燕,吴唯佳.城市设计制度建设的争议与悖论[J].城市规划,2009(2):72-77.

[2]卢济威,于奕.现代城市设计方法概论[J].城市规划,2009(2):66-71.

[3]孙施文,张美靓.城市设计实施评价初探——以上海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规划,2007(4):42-47.

[4]李晓楠.地域文化在城市设计中的利用与展示[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5]张磊.城市设计中的文化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6]王治福,李平云.在城市设计中融入城市文化的方法与实践——以济南市北湖地区城市设计方案为例[J].华中建筑,2008(12).

城市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文化城市文化公共设计艺术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崛起,东方古老的文化已越来越多地与更多西方的文化相融合,中国式的城镇也渐渐被西方的城市所影响。着眼于现代,摩天大楼、立交桥、玻璃幕墙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被竞相复制,传统建筑文化也仅仅只象征性地被简化成建筑的拼贴符号,作为城市和建筑灵魂的城市个性在大拆大建的灰尘中被淹没。越来越多的城市已逐渐克隆性地发展,没有性格、没有特色,更令人担忧的是,城市的文化将在历史发展中渐渐被摒弃。作为城市灵魂的城市个性有逐渐衰落和消失的危险。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趋同的形势下,如何保护、发展和创新城市个性显得尤为重要。

公共艺术设计以其宽广的设计形式和艺术载体,可以在城市的发展中为保护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正所谓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

一、城市文化

文化体现的是城市的记忆。不论城市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老城区的历史街道、文物古迹、老居民区,亦或是这城市传统的技能、习俗,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形式都是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而这些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价值。因此,历史脉络和文化脉络作为城市的独有标签应该被世人所重视。

文化体现的是城市的精神。一座城市中居民的价值观念、社会形态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是这座城市的城市精神的综合体。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建筑、广场、设施都可以在世界城市的发展中被横向或者纵向地复制与模仿,但一座城市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被复制与模仿的。居住在这座城市当中的市民所具有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凝结了该城市的历史、文化、风情与风貌,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结晶。

城市文化是一种付诸于城市的文化形态。比如我国的潍坊风筝文化、成都巴蜀文化、南京金陵文化、郑州殷商文化等。这些独特的文化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的同时,也优化了城市的经济投资环境与文化传承环境,在各方面均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城市的文化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文化的提取

城市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在建设城市时,应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在保护的同时加以提炼,而对城市文化的提取包含了提取城市文化中的视觉形象,以视觉的表象对城市进行标签式定位,使其具有自身的个性。从世界各地已形成的个性城市看,特色的城市大致可分为政治性城市、经济性城市、文化性城市、宗教性城市、旅游性城市。这些城市对城市文化的提取,都浓缩了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对城市的物质、精神遗产进行了文化提炼,并使之成为城市形象的灵魂,这也是这些城市独具特色的优势及其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那么,如何去提取一座城市的特有文化呢?

1.提取自然形象。自然形象是每座城市不可比拟的、独特的自我优势,包括城市所在地的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特产等自然资源。

2.提取景观形象。城市景观可以给人留下对于该城市的第一印象。景观中的城市的平面布局、城市色彩、城市绿地等,甚至城市的商业街、市政广场等都可以被提取为城市的独有特征。

3.提取标志形象。城市标志性的形象是浓缩的表现形式和抽象化了的城市形象。有直观的标志形象和无形的标志形象,市徽、市花、标志性雕塑及建筑,或是城市的名称都代表了一定的城市标志性形象。

4.对视觉形象进行共性提取。将城市文化提取为有共性的视觉形象为市民创造和谐、舒适、美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会使市民的城市荣誉感增强,生活幸福感增加,同时也会增强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

三、城市公共设计中的文化艺术形式

在城市文化越来越稀少的今天,可以考虑以公共艺术设计的形式来将城市文化展现在公众的面前。

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个性符号。让雕塑与绘画、建筑或其他门类找到完美契合点,这也就形成了当代的公共艺术。城市公共艺术,尤其是文化建筑,应该注重文化门类本身和地方文化的结合。城市不应是放置艺术的容器。城市本身应是艺术品,因为艺术不应仅仅是装饰都市生活的奢侈品,艺术应改善都市生活的质量。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为了塑造城市形象和环境,在城市形象策划的基础上,应将形象工程落实到空间载体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公共环境艺术建设进行统一的、系统的规划,塑造城市特色必须要突出地方精神。

在城市的公共设施造型方面,应从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历史遗迹和器物中发掘灵感,如城市历史中积淀下来的绘画、雕塑、古迹、文物、文献、传说、音乐及民谣等均可融入城市的公共设施中。并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使用这些符号元素,唤起现代人对过去的探究、回忆与醒思。

在公共设施的色彩设计方面,必然要借助和依附于造型,而色彩本身一经与具体的形象结合,便具有极强的感情意味和表象特征,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力。因此城市的主色调应在大方向上统一,需结合周边的建筑和自然环境进行调整。设计师需根据城市和城市文化本身的不同,设计不同风格的城市公共设施,做到“天人合一”。

城市文化范文篇6

几年前,许多城市先后展出了一种名为《大地走红》的环境艺术,就是用几万把红伞把公园装饰起来,形成一种供人欣赏的景观。但很快这一艺术就产生了一种事先谁也没有料到的效应:它在每个城市的展出几乎都变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公共话题。话题就集中在市民们观赏这些露天展放的红伞时的行为方面。在许多城市里,这种展出的后果可以说成是“惨不忍睹”:几万把红伞被前来参观的市民们偷的偷、抢的抢、糟蹋的糟蹋,最后一片狼藉。而在有的城市里展出的情况却出奇地好,参观的市民秩序井然,红伞无一丢失,也几乎无人为的损坏。这种反差的出现可能有几分偶然,但对于传媒来说就不是这么简单了。这件事被与此事有关的城市当地传媒视为一件表现本地市民素质的大事尽力渲染,在一些城市的市民当中的确引起了一些震动。这件事因此而成为影响一个城市声誉的事件,有的城市为本市市民的良好表现而自豪,有的城市则感到有几分尴尬,似乎自己出了丑。总而言之,这个事件使许多城市注意到了一个东西,就是城市的形象问题。

现代文化的发展从总的趋势来讲就是都市化,人们的生存乃至全部生活方式都以都市为中心辐凑、汇聚了起来。在这个辐凑、汇聚的过程中,都市不仅在物质上、空间上发展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都市文化对居住在都市中的市民形成了一股凝聚力。当一个城市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把居民凝聚成一个文化上的统一体时,便构成了一个城市本身的形象。

城市形象不是当代文化特有的现象,历史上每一个伟大的城市可以说都有自己鲜明的形象:伯里克利的雅典[1]以辉煌的卫城建筑、民主的公众生活、完美的悲剧艺术以及伟大的苏格拉底构筑起了这个城市彪炳千古的形象;奥古斯都的罗马则是以宏大的竞技场和水道、高贵而又残忍的罗马公民、所向无敌的帝国军人构成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形象;维多利亚的伦敦形象是雾气沉沉的天空、泥泞的街道、一本正经的商人和衣冠楚楚的绅士;“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是盛唐时代的长安形象;“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北宋盛期的杭州;而“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则是曾为十朝故都的南京……城市形象显示着城市的个性,也成为凝聚市民精神的力量。古雅典黄金时代的执政伯里克利在追悼阵亡将士时所作的一篇演讲就是一个鼓吹城市精神的例子: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当我们的工作完毕的时候,我们可以享受各种娱乐,以提高我们的精神。整个一年之中,有各种定期赛会和祭祀;在我们的家庭中,我们有华丽而风雅的设备,每天怡娱心目,使我们忘记了我们的忧虑。我们的城邦这样伟大,它使全世界各地一切好的东西都充分地带给我们……

……这就是这些人为它慷慨而战、慷慨而死的一个城邦,因为他们只要想到丧失了这个城邦,就不寒而栗。很自然地,我们生于他们之后的人,每个人都应当忍受一切痛苦,为它服务。[2]

这篇演讲是用城市形象来激发公民的自豪感,团结、凝聚公民精神的典范。伯里克利的雅典并不是唯一能够使公民感到自豪的城市,事实上,每一个伟大的城市都具有这种形象的凝聚力。正是靠着这种凝聚力,一个都市才有可能成为伟大的城市,才有可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发展起来。只是在当代这样一个比过去更加关注形象、更加依赖着形象而生存的文化环境中,城市形象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加重要、也更加实际的意义。

1955年,澳大利亚的悉尼市通过一次国际建筑设计竞赛选中了一个奇形怪状的建筑设计方案,而后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和几乎相当于预算二十倍的费用才建成了这座建筑。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悉尼歌剧院。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和具体使用的效果来看,这座建筑的效果决不是无可挑剔的。然而这座建筑自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近几十年来,悉尼的地位越来越高,使得堪培拉、墨尔本等城市都感到嫉妒。而悉尼地位的上升与这座歌剧院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人说,悉尼歌剧院每年在无形中为悉尼作了上百亿美元的广告。无法断定这种说法是否有点夸大其词,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悉尼歌剧院大大提升了悉尼的城市形象,而这种提升了的城市形象的确为悉尼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和经济效益。

时至今日,人们要提到悉尼,首先会想到的就是那座歌剧院。悉尼的城市形象就是以这座歌剧院为标志。诸如此类的城市形象标志可以找到很多──巴黎的凯旋门和埃斐尔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塑像和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双塔、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北京的天安门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建筑物使得一个城市的形象变得鲜明具体,可以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但这只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即静态的、物质的或者说是“硬件”的部分,还远远不是城市形象的全部,甚至往往还不能算是城市形象的主要部分。

城市形象的主要部分在于它的动态的、富于活力的“软件”部分。这就是一个城市中的人文氛围。有一位学者在讲到梅特涅时代的维也纳时这样写道:

在任何一个认真的旁观者看来,维也纳人似乎永远沉溺在狂欢闹饮之中。吃、喝和寻欢作乐是维也纳人的三种基本的德行和快乐。他们永远在过周末,永远在过狂欢节。到处是音乐。无数的酒馆里无论白天黑夜挤满了酩酊酒鬼。到处是成群的纨绔子弟和衣着入时的妙龄少女。无论何处,无论是日常生活、艺术还是文学中,流行的都是优雅机智的玩笑。对维也纳人来说,世界上一切事情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他们能够开个玩笑。[3]

这里所描述出来的维也纳,完全是一副颓废的形象,而这个形象的形成不是它的建筑或其他“硬件”条件的变化,而是人文氛围起了变化。维也纳城市建筑的风貌也许很多年都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而这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却会随着人文氛围的变化而变化。

再比如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的杭州,被当时人称为“销金锅儿”。这就是当时杭州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更是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马可·波罗对杭州的描写是:“行在(按指杭州)之大,举世无匹。一个人可以在那里寻到这么多的乐子,简直恍若步入天堂。”[4]这个在中国与苏州并称为“天堂”的城市,它的魅力决不仅仅在于自然的湖光山色,更重要的是南宋以来商业的繁荣所带给这个城市的消费文化形象,即所谓“销金锅儿”。马可·波罗所说的“可以在那里寻到这么多的乐子”的真实含义也就在这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只是杭州形象的不变的底色,而真正的城市形象却是在人文氛围的变迁中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只有从人文环境的变化方面讲才能够显示出城市形象变化的意义。

维也纳也好,杭州也好,这些城市形象的人文氛围方面都明显地显示出娱乐文化的特点,这似乎应当算作那一类奢华、颓废的消费型城市的特点。确实,梅特涅时代的维也纳和“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南宋朝廷统治下的杭州有几分相似,都带点颓废气。但这并不意味着娱乐文化对于形成城市形象的作用只是发生在这些颓废的城市上。一个城市形象的“软件”部分,即那些生气勃勃的、最能够感染人影响人的部分,主要就是表现在城市的娱乐文化方面。从古雅典的半圆形剧场、古罗马的大竞技场直到现代城市争相攀比的标志性公共设施──大型体育馆、歌剧院、游乐场等等,都体现出娱乐活动在一个城市的形象中所具有的突出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城市的活形象,就在于它的娱乐活动的方式。

二、市民与城市的关系

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曾讲到南宋时期杭州人所享受的种种好处:

若住屋则动蠲公私房赁,或终岁不偿一环。诸务税息,亦多蠲收,有连年不收一孔者,皆朝廷自行抱认。诸项窠名,恩赏则有黄榜钱,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大家富室则又随时有所资给,大官拜命则有所谓抢节钱,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殓者则有漏泽园。民生何其幸欤!

这里讲到当时杭州官府给民众的种种好处,而后感慨生在杭州的居民何其幸运。或许一个城市的市民所享受到的好处并不一定与其他城市相当,然而只要是一个繁荣、成功的城市,总归会使市民产生一种作为这个城市一员的自豪与幸运之感。这就是古代雅典、罗马等伟大的城市所培养的“公民”意识和今天的许多大都市市民的“都市人”意识。这种作为一个城市市民的自豪与幸运感,就是依附、凝聚于城市形象上的城市精神。

这样一种城市形象对于在城市中生活的市民个体有什么意义呢?那种使市民足以引为骄傲的城市形象实际上是在为市民个体提供着一种共享性质的生存体验。伯里克利在谈到雅典公民的特点时说:“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5]这就是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所提供给每一个城邦权利和义务,也是城市中“公民”意识的起源。这种“公民”用亚里斯多德的话来说叫做“政治动物”。不过伯里克利和亚里斯多德在这里所说的“政治”一词不能用后来的阶级统治观念来解释。这里的“政治”只能被理解为“城邦事务”。“政治动物”意味着公民在存在的本质上与城邦或城市的一体性。在血缘关系统治的社会中,个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是通过与血缘链的维系而实现的,祖宗和后代构成了他生存关怀的基本目的;在阶级关系统治的社会中,个人存在是服从于社会等级秩序的,因而不存在脱离阶级体系的个人化的意义关系。而在一个雅典式的城邦或城市社会中,个人的存在是通过与整个城市的一体性存在实现的。按照伯里克利的说法,雅典城邦中个人的价值是被城邦充分承认的,这个价值就是自由:“要自由才能有幸福,要勇敢才能有自由。”这就是说,雅典人的价值不是天赋的,也不是他人给定的,而是通过“勇敢”──即个人作为城邦公民的行动──而获得的。反过来说,城邦的存在其实也是通过个人的“勇敢”而实现的。当一个人在实现自己的时候也是在实现城邦,当他为城邦效力的时候也就是在实现自己。这就是个人与城邦或城市的意义共享关系。

古雅典的城邦民主制在政治制度史上只能算是一个个别的例子,但在这种城邦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公民意识却是后代城市意识的源泉。一个城市的市民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感到自豪和自信的时候,他正是在表达一种把他个人与城市在情感和价值上结问一体的需要。可以说,一个城市是否有内在的活力,就是看它的市民是不是为它感到自豪和自信,是不是真正与这个城市的传统、与它的精神一体化了。小说《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两名挑着粪桶卖粪的挑夫互相商量道,今天的货卖完了后就喝口水,上雨花台看落照去。文人闻之后不禁感叹道,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这就是说,南京作为六朝故都的气象已渗透到包括菜佣酒保在内的普通市民精神深处,使市民从精神气质上与这座城市、与它的形象一体化了。

当代城市比起伯里克利时代的城邦当然远远不同了,即使与后来晚近得多的古典城市相比,也有了很大的差异。与过去相比一个重要的差别是城市居民的情况变得复杂多了。近年来在许多城市中发生过而且还在继续发生着马路上的窨井盖被盗的事情。偷盗窨井盖的行为除了作为一般盗窃犯罪的动机之外,还意味着偷盗者与城市关系的疏远。因为对于一般人来说,偷盗窨井盖比起其他盗窃行为来,风险和犯罪感的心理阈限要低得多,利益的诱惑也同样低;与此同时,窨井盖被盗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却很明显。因此,一般说来偷盗窨井盖的诱惑力应该不是很大。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多的窨井盖被盗的事件呢?根据调查了解的结果得知,绝大多数偷盗窨井盖的事是城市里的流动人口所为。这部分人与城市的关系当然是比较疏远的。当“大地走红”展出在上海、天津之类的大都市遇到被哄抢、偷盗或故意损坏的尴尬局面时,人们也发现问题主要出在流动人口的身上。显然,当代都市中的流动人口是一个挺麻烦的问题。这些人与城市很少能产生共享性,因而发生那些尴尬局面似乎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然而在这种事件的发生中,往往也可以看出市民态度的冷漠。比如在南京,城市的管理机构为了方便市民、进一步亲和城市与市民的关系,曾在许多交通管理地点准备了大量“便民伞”,无偿提供给市民借用。但不出一年,这些“便民伞”中的绝大部分一去不返。据说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也与流动人口有关,然而那种带着显眼标志的“便民伞”被人随意携带离开南京或留作己物而无人过问,说明市民对这种事件抱着听之任之的冷漠态度。事实上,窨井盖和红伞被盗之类的事情发生或得不到制止,也不能说与一般市民的冷漠态度无关。在许多城市里要找到诸如“便民伞”散失之类的于社会公德有亏的问题实在容易。人们通常把这种现象归因于市民文化素质的问题。这当然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还有更深远的原因。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是雅典人的骄傲,而在当代,许多人在提到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城市时,口气常常是批评的甚或自卑的。这好象是一种谦虚的美德,然而也可以看出当代城市中市民在感情上与城市的疏远。当代人在与他人交流时,通常注意表现的是自己的个人身份──职业、地位等等,而很少想到自己还是某个城市的市民,除非是某些具有特殊地位的城市可以使他获得别人的尊敬,比如在七十年代上海人之于其他小城市的人、八十年代广州人之于北方开放较晚的城市中人。如果没有这种特殊的等级意识,人们就很难意识到自己作为某城市市民的身份。市民对城市事务的冷漠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市民与城市关系的游离。

三、主流文化圈与城市精神

在中国,本世纪发展起来的许许多多大城市中,上海应当说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与中国其他许多城市比较,上海的生活方式中与众不同的特点之一就是喝咖啡。当然,如果说的是三四十年代,至迟五十年代,或者八九十年代,在中国的大多数大都市中,喝咖啡算不上是什么特别的生活习惯,尽管并不是人人都喜欢。但如果说的是六七十年代,尤其是七十年代,情况就不同了。对于六七十年代的一般中国人来说,喝咖啡、吃西餐、穿西装之类的生活方式,不消说都被当作“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加以拒斥。然而上海却一直还保留着咖啡店,上海人还在喝咖啡。孤立地看,喝咖啡这件事的确很难看出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如果设想一下,在全民投入“”,努力倡导思想革命化,狠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肃清一切“封、资、修”流毒的“火药味”很浓的时代,同时也是生活资料高度匮乏、娱乐活动单调乏味的时代,有的人却在悠闲地品啜带着“小资情调”的咖啡,岂不是很令人感到奇怪的事吗?

这就是上海文化的一个特点。对于上海人来说,喝咖啡、吃西餐并不象其他许多地方那样被看成是奇风异俗。这是从本世纪初以来西方人浸染到上海资产阶级的生活习惯,又通过上海的资产阶级把这种生活习惯“传染”给了一般上海市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各个大城市过去的资产阶级都可能有这种生活习惯。但却只有上海人把这种习惯顽强地保留了下来,甚至抵抗住了“”火药味的冲击。这个事实表明,喝咖啡虽然是件小事,但它标志着上海城市文化中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这就是自本世纪初以来上海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为主的文化圈所奉行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作为行为方式影响到了上海市民的各个阶层,而且影响到了他们的习惯心理,成为上海人特有的风俗。

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娱乐方式能够如此根深蒂固地影响到一个城市的风俗,根据在于这个城市有一个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重心,也就是城市中的主流文化圈。一个城市要能够凝聚成一种精神、一个形象,首先要在市民中形成使大众有所归趋的主流文化圈。上海自本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中国资本主义兴起之日起便成为中国资产阶级的大本营。由资产阶级和早期商人、士绅等“社会名流”融合形成的上海社会的主流文化圈不仅影响着上海的经济、市政乃至政治生活,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城市社会中人们的观念里,这个主流文化圈成为社会文化的代表,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趣味标准成为社会公认的标准。这样一个主流文化圈尽管在后来从政治和社会结构的意义上消失了,而他们作为上海文化、尤其是上海趣味的象征却一直潜藏在上海人观念的深处。所以即使是在火药味十足的“”年代,许多上海人仍然渴望着坐在幽暗静谧的咖啡店里悠悠地品啜。可以想见,人们心理深处所寻求的娱乐趣味仍然属于早已灰飞烟灭的那一群群出入于国际饭店、跑马场和音乐厅的社会名流们。

有一位外国学者在研究中国历史时发现了一个特点:“中华帝国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它能用一个很小的官员编制,来统治如此众多的人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他发现:

一般的地方行政官职权的一个特点,就是他在表面上管辖着一个约有二十万到五十万居民的地区,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唯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绅士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6]

就是说中国的行政管理传统上主要不是靠官吏直接操作,而是靠社会名流的协助进行。一般地区的行政管理是如此,城市管理同样如此,因而中国传统的城市中主流文化圈就由这些社会名流构成。从明清时期士人与商人结合形成的“绅商”阶层到后来上海的资产阶级,都具有这种社会名流的传统地位、实力和影响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城市的管理不再是传统的社会名流的事,而是各级行政机构和单位组织的事。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城市市民的价值观念和趣味标准受到各级单位组织、行政管理部门和政府传播媒介的舆论引导,形成了一种具有意识形态特征统一性的城市形象。这种类型的城市生活中没有什么特殊的社会名流阶层,因而也没有独立的主流文化圈,只有渗透在社会各个阶层中的管理结构与管理机制在起着引导或制约的作用。

这种管理方式从理论上讲一直是延续的,但对城市市民的精神、趣味的引导作用却随着城市社会的走向开放而逐渐消退着。当各级政府和单位组织不再对市民的趣味进行有意识和有效率的引导时,市民的生活方式开始走向了随机发展的趋势,由于这种发展的随机性,城市形象也随之变得破碎和模糊起来。在这种城市生活的环境中,没有稳定的、有物质力量和号召力的主流文化圈影响和引导市民精神与趣味的发展,市民的生活方式便走向自发地接受随机引导的方向。最典型的发展方式就是变得时尚化了:人们的趣味、爱好和评价标准都失去了稳定性和一贯性,一时兴起的时髦会改变整个城市的形象。由时尚制造出来的城市形象其实是一种畸象,它使得市民失去了对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这个城市的真正感觉,没有了一个完整、清晰的城市形象概念,只有不停地随波逐流变换着的社会风气。在一个没有了完整形象的城市里生活,人们当然无法产生对这个城市的爱,甚至无法产生对城市本身的起码关注。冷漠与游离便是在所难免的事了。

四、狂欢与城市形象的凝聚

市民与城市关系的游离应当说是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危机。当代都市不可能再回到古典城市的模式中去,那么怎样才能使市民与城市重新结为一体呢?公众性的娱乐活动就是当代城市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大都市之所以都那么热心于争办大型娱乐活动,从城市文化建设的角度来讲,就在于这类活动对于维系城市与市民的精神联系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一个当代都市中可以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口,人们的兴趣爱好和精神境界的差异是无法弥合甚至几乎是无法沟通的。然而,一场大型运动会不仅可能给城市带来可观的商业利益,与此同时它将成为一种充满刺激的情绪场,把市民吸引或裹挟进来。这种情绪场对于大众来说,具有一种原始的图腾崇拜意味,通过近乎非理性的激情狂热使市民得到情绪上的沟通和认同。只有在这种全民性的大型娱乐活动中,城市才会暂时地消解掉它的多义性和多功能性,变成一个单一的活动群落。

公众性质的娱乐活动中,最典型的传统形式就是节日。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日与当代城市中新的公众娱乐活动──大型运动会有相似之处,都是群体共享性质的狂欢活动。一般说来,传统意义上的节日是以民族或地域社区为一体形成特定的节日观念与节日形式的。以城市为单位,体现城市特色,作为城市形象展现方式的节日是一种较特殊的节日活动。

传统意义上的节日从本质上讲都是狂欢,也就是说是对日常生活状态的有序性的反叛。传统的节日所表达的、所寻求的是整个文化群落在自然意义上的共享和一体化状态。从这个意义上看,传统节日的实质是反城市的:它通过狂欢状态否定城市对人的内在与外在状态的双重限制,即否定了城市人的教养等级和权利分配差异,否定了文化层次,使市民重新回归为人群。这种传统节日形态的最极端、最标准的形式可以从世界上许多民族习俗中的狂欢节活动里发现。

与此同时,当代的城市还在发展着另一种节日活动。这不是传统的节日,而是正在不断被城市“制造”出来的体现城市自己的个性的新节日,如啤酒节、风筝节、服装节、火腿节之类以及标以各种特别名目的艺术节。这些节日产生的根据当然首先是商业需要。这是当代城市为自己做广告的一种手段,即通过标新立异的节日名目吸引人们注意,并通过举办相关的节日庆典活动来进一步扩大商业影响和联系。由于商业动机的驱动,举办这类节日如今在许多城市中已成为时髦,节日的名目也越来越离奇。这类节日中有一些办得比较成功,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有的则举办不久就难以为继直至销声匿迹;有的甚至刚开始举办就失败了。总之,这些节日都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仿民俗,基本上是一种商业行为及其产物,决定它的生命力的因素不是传统,而是经营运作水平。

这些商业性的新节日当然不会具有什么反城市的意味,相反,它们倒是通过突出城市的特色来强调城市的存在。这些新节日的基本策划方式就是以各种手段突出、强化城市形象,也就是说,新节日不是反城市而是城市形象的表现方式。如果一个这样的新节日举办得很成功,那就是说它成功地塑造了这个城市的形象:在外人看来,这个节日显示出城市的形象特色;在市民看来,节日激发了市民对自己城市形象的自豪与自信。

但一个靠商业策划而制作出来的节日从什么意义上能够称作城市形象呢?无论广告语言怎样强调这样一个新节日与城市文化传统的关系,它是一个新制作出来的东西,这个事实本身就表明不是文化传统自然生成的产物。一个城市有某种特产或曾经有过某种风俗,这同城市形象并不总是一回事。城市形象应当是城市性格的显现,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凝聚力和辐射力的表征。而新节日所塑造的城市形象其实是一种商业形象或者说广告形象,这是一个城市刻意为自己制造出来的商业性外观,也可以说是这个城市为自己制造的“假面”。换句话说,一个商业性的新节日实际上是在为一个城市制造着假想的城市形象。然而如果经营成功的话,这个假想的城市形象本身也会成为城市市民的一种认同方式。人们通过这个假想的形象去重新认识和体验这个城市,从而形成新的城市凝聚力,这正是许多城市的管理、决策层所希望做到的事,只是这个希望往往不能实现。因为商业性的经营运作如果不能与市民们的激情融合起来,新节日不能产生传统节日那种狂欢节式的一体化体验,这种节日就只不过是一种比较大型的广告而已,随着广告画面的褪色它的魅力也将褪去。归根到底,城市形象是市民精神的表现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视觉画面。

注释:

[1]严格地说,雅典城邦是一种国体而不是一个城市。但这个城邦作为一个小国家的实际存在形态主要是以城市为重心,所以在这里我们仍把它看作是一个城市。

[2]引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30-133页,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3]译自F.Willis《WesternCivilization》Vol.2,p.167,D.C.HedthandCompany1981.

[4]引自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29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城市文化范文篇7

城市形象,就是城市给人的印象和感受,是城市给人的最感性认识,包括视觉、听觉、心理等方面,自从人类建立了城市便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随着城市的产生而产生,现代城市形象系统不仅包括有了城市景观、城市生态等物质要素,还包含有城市文化、居民素质、政府效率和廉政形象、管理制度、服务质量、社会安全感以及城市的开拓创新氛围等众多无形要素。除了城市的外在形象,例如建筑、景观、环境外,还应包括体现城市内在形象的行为形象和精神形象。城市形象是城市外观和内在气质的结合,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准的有机统一体。对一个城市来说,美好的城市形象不仅要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外表,还应有方便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健全的城市功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城市是社会文明的集中体现,历史城市以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脉络,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保持和发展城市的文化底蕴,不仅是属于历史的、地域的、民间的、文化的自我救赎,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和重大挑战。对于那些遗留下来和正在消亡的历史文化城市而言,承载着的不仅仅是人类居住区域这一功能,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象征。历史文化城市形象,浓缩并凝聚了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突出体现所在国家、地域和民族的个性与特色,是地域特色文化的代表。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世界各国、各地区越来越关注历史文化性城市形象的保护、延续和发扬,从各个不同方面加强历史文化城市形象,将建立良好的历史文化城市形象,上升到了树立和打造城市品牌的首要位置。

二、历史文化城市形象的重要性

(一)历史文化是城市形象的灵魂

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城市形象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城市的外在形象是由建筑、街道等公共设施构成的,是城市的直观视觉识别系统;内在形象则包括历史文化、精神面貌、经济活力、文明程度、风土人情、治安状况等因素,这是城市的感性行为识别系统。城市形象,应该是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的完美结合。历史文化是城市内在形象的决定性因素,而城市的外在形象则是物化了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母体和来源。因此,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规划建设城市时,必须要注重历史文化,把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历史文化用建筑语言符号表现出来,既充实了城市的内在形象,又丰富了城市的外在形象,从而也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即使马路建得再宽,楼房建得再高,也只是一个钢筋水泥空壳,不可能有吸引人的地方。哈尔滨作为北方城市,历史文化城市形象表达的是一种粗犷、大气、豁达、朴实的城市风格。这种城市个性与特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历史文化的特质。因此,在打造和宣传城市形象时,应该深入研究和全民把握本地传统历史文化的精髓,充分挖掘、整合历史人文资源,并经过反复提炼,把它有机地、系统地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之中,这样才会形成一种惟我独有的个性化历史文化城市形象。

(二)历史文化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

历史文化城市形象是这座城市居民亲手创造的,它一旦形成就凝聚成一个城市的精神力量,就会反过来对城市的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激励作用。城市作为人口和生产力高度聚集的区域,既积淀了厚重的文化成果,同时又需要大量的文化养分。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形象就像一面旗帜,能够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广大市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节,激励人们自觉自愿地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热血汗水,促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2、教化作用。“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城市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市民素质和意识的竞争。当前有些城镇居民的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特别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有时往往只注重经济和城市硬件的发展建设,而忽视了对市民文化素质和涵养的提高。一座城市要发展,资金、技术都可以引进,市民素质是不可能引进的,只能靠长期的、多种形式的教育、熏陶来养成。城市作为全体市民共同生活的大家庭,理应为市民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学习氛围。城市文化形象,无论是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还是物化了的文化工程、学习场所,都为广大市民所喜爱,乐于观赏和参与,这对于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因为这种教化是以一种精神享受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比一般的说教更行之有效。

三、哈尔滨历史文化城市形象塑造的建议

1、创建展示鲜明哈尔滨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场馆。第一,完善已有的历史博物馆。如针对现有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关道衙门、黑龙江省博物馆等,进行文物充实、更新、或者共享、轮展等措施;第二,整合哈尔滨历史文化资源或者说是文物资源,统一规划和开发,尽快建立哈尔滨自己的历史博物馆,突出哈尔滨历史文化特色。第三,挖掘、整理哈尔滨古代历史文化遗迹和遗产,建立一批专题性博物馆。例如古代民俗博物馆、古城遗址博物馆等。也可因地制宜建成一些开放性的博物馆或景区,如将一些老街老屋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形成天然的博物馆和景区。政府还应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兴办各类历史博物馆。

2、复原或再造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利用建筑手段,以艺术形式,在历史遗迹比较集中的街区或博物馆内,塑造一批历史景观和相关历史人物的事迹,补充现有遗迹、遗物的不足和展示方式的单一。通过具体而完整的历史形象,使人们可以感受或想象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从而建立起历史认识。例如,复原小型的金代城址,打造女真(满族)历史民俗展示平台和游览景区;修复“金兀术运粮河”的部分河段,展示先民的劳动智慧和开拓精神,并且能和“湿地游”有效的结合。

城市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社会史视域;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特色;彰显

一、引言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有着“天鹅颈下的珍珠”“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等美誉,围绕着哈尔滨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发展情况,能发现哈尔滨的这些美誉,与当地的城市建筑有密切的关系。哈尔滨有着中国并不多见的城市建筑景观和建筑风格,它极具欧洲特色,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是中西结合的,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风格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围绕着哈尔滨的城市建筑文化特色进行考察,能帮助人们对哈尔滨这座城市有更加深度的了解和认知。另外在当前经济发展大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哈尔滨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面临着建筑文化特色遭到破坏甚至是消退的危机,为了传承和发展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文章对此展开研究,让城市建筑文化特色成为一个城市的历史名片和招牌,发扬城市的特有精神。

二、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

结合实际情况,要想通过社会史研究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特色,那就要对哈尔滨城市初始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围绕着哈尔滨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建筑之间的联系,能发现中东铁路的修筑是哈尔滨城市化建设的开端。所以围绕着哈尔滨城市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中东铁路修筑前哈尔滨的社会情况和中东铁路修筑后哈尔滨的社会情况。

(一)中东铁路修筑前哈尔滨的社会情况

中东铁路修筑之前的哈尔滨作为长期受封建思想影响的清王朝发祥地,它是一个人口稀少、传统封闭、自然环境恶劣的区域。伴随着封禁的逐步解除,人口和商业开始出现集聚的趋势。建筑文化的发展一直是结合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北方传统民居形式存在的,直到中东铁路的修筑改变了这样的情况。哈尔滨是中国清王朝的发祥地,清朝建立后,清王朝对哈尔滨所在的东北地区曾经长期实施封禁政策,严禁汉族流民进入东北地区,因为在清朝统治者看来,东北作为兴王之所,如果各个地区的流民进入其中,则会给地区带来一定的危害。在此期间,北方诸省一些贫困农民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迫于生计而闯关成功。但针对哈尔滨地区总体情况而言,人口相对较少,社会、经济、政治发展都比较缓慢。19世纪末,东北地区开始开禁放垦的历史进程,但直到20世纪初期,才开始在整个东北全区域范围内实施“京旗移垦”和“开禁放荒”的政策。这时大量的关内满族和汉族百姓涌向哈尔滨地区。清朝末年,哈尔滨隶属吉林省滨江县治。19世纪末,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远离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哈尔滨,处在疏于管理的状态。哈尔滨周边的沙俄乘虚而入。19世纪中叶以后,因为在欧洲进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受阻,沙俄把侵略的目光投向了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他们企图占领整个东北的步伐从未停止过。此时的哈尔滨地区,零散分布着几个村屯,总人口数只有寥寥3万余人,农、林、牧、副、渔业等经济有一定的发展,这些都为哈尔滨发展为城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作为一座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它呈现在整个世人面前的历史不过百余年。在中东铁路修筑之前,哈尔滨只是一个传统的以分散居住为主的自然村落。所以哈尔滨呈现现代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当地特有的建筑文化形成和中东铁路修筑有密切的关系。19世纪中后期,哈尔滨地区出现人口不断聚集的趋势,但这个时候的哈尔滨,数十个村屯隶属呼兰、双城、宾县等不同行政单位,这些村屯之间的管辖权、被管辖权等相对混乱,交叉存在。当时哈尔滨面临水患、灾害等威胁,对人口、物资拉动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的建筑文化大多是以具有严寒地区特点的传统北方民居为主。

(二)中东铁路修筑后哈尔滨的社会情况

随着中东铁路的逐渐修筑,哈尔滨城市化开始了起步。在我国东北地区,有一个铁路网,以哈尔滨为中心,由哈尔滨往北到满洲里是滨洲线,由哈尔滨往东到绥芬河是滨绥线,由哈尔滨往南到大连就是哈大线。这三条线路形成了一个英文字母T的形状,全长达2000余公里。这就是100多年前沙俄在中国领土上修筑的中东铁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中国境内的一段。中东铁路耗时六年修筑完成,在当时条件下修筑速度可被称为是神速,但这样的神速却并不是光彩的事情。中东铁路在当时扮演的是沙俄侵略工具的角色,沙俄很早就有侵略中国的图谋。尤其是在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让沙俄也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沙俄先后威逼利诱和中国签订了《瑗珲条约》《中俄密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量的土地。中东铁路的修建,就是他们侵略扩张野心的彰显。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只要时机成熟,沙俄在中国修筑铁路就是一种必然事件。但清政府一直没有松口,直到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给了沙俄可乘之机。惨败的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极多,辽东半岛也在被割的范围之内。沙俄对日本企图霸占东北的想法没有坐视不管,其拉动法国、德国进行所谓的三国干涉还辽,最终迫使日本放弃中国辽东等地。沙俄利用清王朝甲午战败之后,急于找到抵御日本的办法从而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修路权,哈尔滨城市化也开始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而发展。中东铁路修建让哈尔滨不再是分散的自然村落,逐渐形成近现代化的市场。不到20年的时间,哈尔滨从渔村发展成国际性的商埠,外国侨民大量来到哈尔滨。侨民人口增长高达哈尔滨居民总人口的50%以上,有19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大批的中外企业也开始入驻哈尔滨。哈尔滨当时成为中国东北北部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铁路的开通让哈尔滨朝着近现代化迈进,西方的器物技术和思想随着外国侨民的到来而到来,西方的餐饮、绘画、建筑、城市规划理念也在哈尔滨得到发展,哈尔滨呈现出了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成为举世闻名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三、哈尔滨多元化城市建筑文化的彰显

要对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特色展开分析,那么就要围绕着哈尔滨多元城市建筑文化来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围绕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建筑文化特色。对哈尔滨的多元城市建筑文化进行分析,主要是孕育建筑特色的多元城市文化、哈尔滨建筑文化的具体代表类型以及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的特点这三方面。

(一)多元城市文化

城市建筑文化是城市总体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城市建筑文化特色也是城市总体文化的一种体现。哈尔滨城市建筑的文化是浸润在极富特色的城市总体文化中。在研究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特色时一定要明确哈尔滨城市的文化特色。哈尔滨地区的城市文化由土著文化、中原移民文化、外来异质文化三大部分构成,这三种文化在长期的融合交流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哈尔滨城市文化。土著文化就是原住民的文化,近代以前,哈尔滨地区的原住民以北方少数民族为主,经济上他们以打鱼狩猎为主;性格上因为自然环境相对严酷,所以形成了耐寒坚韧的性格;组织文化层面,因为部落中的生活争斗在所难免,所以土著人大多能言善战。哈尔滨地区和其他地区的交流相对较晚,相对封闭,辐射、居住、交往等方面和内陆地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里的文化习俗以口耳相传和文字记录相结合,同时相对封闭,所以文化也更加稳固,缺少一些变动流失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文化特色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但在建筑文化层面却和保持传统文化有明显的不同。哈尔滨地区少数民族的民居是少数民族文化和当地自然环境不断融合而生成的。原本的建筑要素,例如烟囱和火炕,在城市建筑中已经不再存在,现阶段哈尔滨只有阿城区南洪村等地存在一些传统的建筑。中原移民主要是由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北方诸省的移民后裔构成的,他们对哈尔滨的城市文化的形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山东为例,哈尔滨城市人口有一半是山东移民或其后裔,山东文化在其中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儒家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受到这些文化的影响,在哈尔滨人家庭餐桌上出现了典型的山东食谱,例如饮食层面,煎饼、大包子和玉米面糊糊一直影响至今。建筑文化方面,中原地区的建筑文化在哈尔滨城市建筑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例如青砖灰瓦、雕梁画栋、传统雕饰、飞檐斗拱为主要特征的古典式建筑,这是中原文化在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中的体现。还有外来特有文化,20世纪40年代之前,有30多个国家的数十万侨民在哈尔滨生活、工作、学习。这些侨民的到来,将各自的文化带到了哈尔滨,给予哈尔滨城市文化突出的影响。在建筑文化方面,哈尔滨地区的城市文化出现俄罗斯式、巴洛克式、法国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和哥特式等,哈尔滨也被称为“建筑艺术博物馆”。这些外来异质文化对哈尔滨地区的城市文化建筑影响十分深远。

(二)代表类型

在哈尔滨璀璨夺目的城市建筑中,有宗教建筑、使馆、花园式的豪华官商宅邸和规模宏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这些建筑的保留,彰显了哈尔滨建筑文化鲜明特色和艺术水准。交相辉映的宗教建筑是哈尔滨诸多建筑中极有特色的一部分。哈尔滨还有风格各异的使馆,这是因为曾经有19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这些领事馆风格迥异,是哈尔滨国际化大都市的写照。还有豪华富丽的官商宅邸,主要分为中东铁路官员宅邸和中国官员宅邸,非常有艺术特色。中国商人的宅邸也是以巴洛克建筑为主,配合传统的院落,中西合璧;外国商人的宅邸则风格迥异,彰显了家族的辉煌。另外还有规模宏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在保留巴洛克基础的前提下,用中国的吉祥元素,例如牡丹、莲花、蝙蝠、龙凤等,呈现出了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风格。

(三)建筑文化特点

在哈尔滨地区,城市建筑文化的特点可以概述为风格多样的城市建筑、复杂多变的道路格局、特色鲜明的道路名称。哈尔滨地区有着风格多样的城市建筑,另外当地所特有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极具特色。哈尔滨共确立了20多个历史文化街区,这些街区的建筑特色非常鲜明。以中央大街为例,中央大街位于道里区,是哈尔滨最著名的步行街,也是最具有异国情调和最繁华的商业街,街道两侧汇集了西方建筑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建筑流派,涵盖西方建筑艺术百年精华。另外哈尔滨地区的道路格局非常富有特色,这主要是历史和地理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除了街道布局的复杂之外,街道名称也具有特色,如哈尔滨街道有以外国人名命名的,也有带着国学底蕴的,还有包含人文地理因素的命名等。

四、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传承和发展

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在当前面临传承和发展的问题。首先是传承,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的传承,包括了对历史建筑和老街区的保护,在这个过程中,对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的一些不利影响在于多元文化中心逐渐消失,城市的竞争力开始下降,以及建筑精英储备不足等。这样的情况下,要围绕着保持与发展哈尔滨城市建筑和特色进行相关思考。通过保持城市建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明确城市建筑文化的特色定位,批判性地对城市的文化进行继承。还要加强对城市建筑文化的研究,这样才能帮助哈尔滨地区颇具特色的城市建筑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其次是发展,要让一个城市的建筑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具备自身的特色。现阶段中国的一些城市都有自己的建筑标志和名片,例如,提到北京,就会想到雍容华贵的故宫;提到苏州,就会想到小巧精致的园林。同样,哈尔滨这座城市也具有自身的特色,它的异域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面貌都是哈尔滨历史的呈现。为了保证城市建筑文化的发展,就需要做好规划,对经典的内容进行传承保留,不要盲目效仿其他城市。另外要明确城市建筑文化特色的定位,不要排斥新生建筑,一味地保护原有建筑,更不要排斥原有建筑移位的拆除更新,而是要有所取舍,有所保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明确城市的特色定位。然后在此基础上批判性地对城市建筑文化进行发展,这样才能够保证哈尔滨原有的建筑文化特色不被破坏,让新形成的建筑文化特色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最主要的是对建筑文化的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优秀的从业人员从社会发展角度对哈尔滨的建筑进行研究,发挥建筑长处,避其短处,让哈尔滨成为一个美丽、文明、独特的城市。

五、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文化关乎一个城市的总体形象和特色,建筑文化的保持和发展是城市实现可持续的基础。哈尔滨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筑文化是其重要构成部分。中东铁路的修筑启动了哈尔滨城市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哈尔滨建筑文化用其独有的多元化色彩诉说着自己的历史和故事。新时期为使哈尔滨成为一个更加美丽文明的城市,需要围绕着城市建筑和特色展开研究,深入开展城市建设,促进哈尔滨在新时期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郎洪光.哈尔滨市历史建筑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10):58-62.

[2]王国强,刘松茯.存量时代城市建筑遗产的复杂适应性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20(8):108-114.

城市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妈祖文化;城市公共艺术;莆田;历史文脉;人文精神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从规模向质量的转型期,经济发展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氛围将成为评价城市的另一重要标准。“基于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以文化艺术为导向的城市设计,不但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需求,而且必将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和格局建立起到关键性作用。”[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建设为公共艺术的介入提供了极大空间,但精品率不高。“最早公共艺术的提出,它的针对性很明确,是以提升城市美誉度为目的的城市公共艺术。”[2]170城市公共艺术是由多学科、多层次人员共同参与提出的城市空间美学建设方案,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民众,在公共文化建构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使公共艺术成为急速发展的中国城市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中国的“一带一路”开辟了与世界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妈祖是海上丝绸之路和平文化的使者,妈祖信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支柱。莆田是妈祖的故乡,加强莆田城市公共艺术政策建设,不仅能有效助力于莆田的未来发展,还能对其他信仰妈祖的城市产生示范性效应和较大的社会价值。

一、莆田城市公共艺术概况

(一)莆田城市历史文化。莆田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莆田地处福建沿海中部,陆域面积43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00平方公里,北依省会福州,南接特区厦门,邻近泉州,与台湾隔海相望。莆田因港而生,因海而兴,自南朝置县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莆田的文化教育较为发达,历史上科甲鼎盛,重教兴学风气浓厚。“闽中莆田享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誉。”[3]“唐代杰出的文学家黄滔,曹洞宗的创始人之一本寂(俗名黄崇精);宋代以布衣之身独立编纂长达200卷的巨著《通志》的大史学家郑樵,北宋名臣、文学家、大书法家、写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专著《荔枝谱》、主持建造著名的泉州洛阳桥的蔡襄;南宋豪放派诗人、江湖诗派的泰斗刘克庄;被历朝敕封为天后、誉为‘和平女神’的林默(妈祖),理学家林光朝,‘三一教’的创始者林兆恩,南宋抗元英雄陈文龙,明末抗清名臣朱继祚等等。历代莆田人著作总共3000多部,其中被《四库全书》收入的有40部,存目60部。”[4]另外,莆田在体育、戏剧、绘画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莆田画坛,明代先后涌现出李在、吴彬、曾鲸、宋珏等四位开宗立派的大画家,近代国画大家李霞、李耕和黄曦古典人物画享誉海内外。(二)莆田城市公共艺术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虽然生发了新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但把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品等同于公共艺术,无疑是弱化或忽视了公共艺术应有的培育社会公共精神的美育职能。目前,城市公共艺术出现良莠不齐的多元化倾向,莆田城市建设也不例外。首先,莆田城市公共艺术品以往多以雕塑和壁画为主,其创作与管理建设虽取得了一些成效,却也存在问题,如缺少针对民众信仰特质的公共艺术整体规划(包括公共艺术计划和设施),较全国其他城市的公共艺术发展相对滞后;莆田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对前期资金投入与方案确立的考量和实施后的监管难免有所失衡,甚至出现一些推倒重来的建设方案,造成了巨大浪费。其次,莆田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开发商的资金投入、政府固定的财政拨款和项目的专项拨款。但由于审美的局限、监管体系的不健全以及过度商业化的开发,部分公共艺术建设为了迎合短期内的城市活动,出现了浓郁的商业气息和质量较低的现象,没有统筹安排树立系统且可识别的城市形象,既与城市文化精神风貌不相协调,也难以与社会大众产生广泛而贴切的心理效应。因此,莆田城市公共艺术不仅要注重视觉审美的物质层面,还应注重建构与地域文化密切交融的精神层面。在项目决策中,能否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并反映民众的意志,是公共艺术在地性所应有的人文关怀。

二、莆田城市公共艺术的政策思考

城市公共艺术代表着城市的公民意志与价值选择,在激活城市空间、打造城市景观、塑造城市文化等“软环境”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公共艺术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和最大的精神财富。(一)国内外城市公共艺术政策述评。自20世纪中叶以来,很多国家和地区大力推行公共文化政策。欧美一些城市都围绕各自城市主题,将大量资金投入于对城市原有格局的补充修改、对地标建筑和公共艺术品的配置,并使之充分承载其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富有感染力的城市风貌。如伦敦、巴黎、纽约等文化名城,根据自己的定位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城市IP,而且越来越多的金融城市逐渐向文化转型。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虽未制定明确的公共艺术法规,但因公共艺术概念的普及,政府的鼓励政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大量资金的投入,城市公共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并惠及乡村。如濑户内海艺术节和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分别为社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推动了当地的产业复兴。韩国于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并于1995年实施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使之在社区改造、景观营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尔的骆山艺术公园和釜山的甘川洞文化村即是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而提升空间品质的都市和乡村案例。浙江台州于2005年底推出《关于实施百分之一文化计划活动的通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7年的《浙江省城市景观风貌条例》,明确立法,规定了公共建筑的艺术品配置和百分比预算,成为全国针对城市景观风貌管理的首例。这一经由政策的扶持与引导,因地制宜地发展城市公共艺术的模式,对莆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公共艺术营造的人文环境及其生态的可持续性要素如何协同介入城市空间,促进莆田城市文化的良性发展,需要反思其深层次的内涵,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依据。莆田城市公共艺术若能重视以妈祖为主题文化的挖掘,则可为莆田社会经济的发展积蓄强大的竞争力,因此加强莆田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政策建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二)莆田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使命。莆田城市公共艺术与其政治、经济、科技及艺术风尚、审美趣味密切相关,它是多形态多功能的,不只是视觉美化的形式;作为生态的修复、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以及公共精神的培育,它也在因地制宜地形成一种为社会解决问题的智慧机制,激发莆田人的文化精神和审美创造力,具有持续而广泛的社会价值。以“软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思路,莆田城市公共艺术应以妈祖文化艺术为导向,通过系列与公众深层心理产生情感共振的意象群体,展现莆田民众的意志与审美,直接体验到最具核心的精神文化;在优化莆田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彰显城市品格、活跃文化氛围的同时,培育莆田城市的创新动力。如湄洲妈祖祖庙那尊头戴凤冠冕旒,身披斗篷,手托如意的妈祖雕像(见图1),以漫步式的姿势高高昂立在湄洲之巅,注目着彼岸。庄重的神情里充满着仁爱和慈悲,似在巡视海峡的动静,维护两岸的和平。雕像成为湄洲岛的地标,是莆田社会意志和民众精神的最好载体,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来湄洲岛朝圣妈祖的游客,聚增了人气,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可见,单体艺术品可以激活一个原本单调的空间,还能引发人们的集体文化共识,并产生丰富而图1湄洲岛妈祖石雕像多元的效应。而代表莆田各阶层民众价值观的妈祖主题公共艺术,可构成莆田市最富魅力的文化符号,尽情诠释城市的文化精神,使妈祖文化的特质效应更具辐射和引领效果。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建设中,中国希望向世界传播分享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赢得世人的普遍关注并造福人类。妈祖文化兼融儒、道、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最好纽带之一,因此,莆田要整体规划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及重要节点融入品质兼优的妈祖主题公共艺术,凝聚莆田城市精神,培育并弘扬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公共艺术精神理念。(三)莆田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路径。妈祖文化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和中国新海洋文明观,是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各国及海峡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桥梁。莆田市在公共交通的功能空间、居民社区的综合空间及商业服务空间等方面的建设尚待补充提升,尤其是文化空间的营造更应整体规划。城市公共艺术须由政府、艺术家和民众三方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为了体现个人的创造价值,艺术家热心投入艺术创作;为了体现生存价值,民众提出合理的诉求;为了体现存在价值,政府要出台政策支持民生、改善环境条件。要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则需要长效有力的协同机制。莆田城市公共艺术要展现妈祖“仁爱和平”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需要政府、艺术家和民众的共同携手参与。1.组织制定莆田城市公共艺术整体规划莆田应尽早组织摸底调研,准确把握各区域公共艺术的需求与短板,制定实施公共艺术发展的整体规划,使之融汇城市文化历史、景观风貌,并与莆田整体城市建设规划同步,既可避免与城市的格局和文化脉络相脱节、不协调,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又可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2.加快组织成立莆田公共艺术专家委员会(智库)及莆田公共艺术推广指导中心为实现莆田公共艺术政策的落地,应尽快组织成立公共艺术专家委员会(智库),在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下,开展莆田公共艺术立法和普及的前期工作,并设立公共艺术推广指导中心。如定期举办公共艺术讲座,普及公共艺术概念,提高市民对公共艺术的认知度,引导并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政府的倡导和公共艺术委员会的专业把关,可以更加有效地带动市民热情参与公共艺术的思考、探讨与建设。3.抓紧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莆田城市地标公共艺术品根据莆田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规划与定位,建议面向全国及海外华人征集方案,以国际标准打造莆田妈祖城市文化新地标,着力完成几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共艺术作品,凝聚文化力量,带动妈祖文旅产业,增强妈祖故乡民众的归属感和自豪感。4.建立相关法案机制,在不断完善中形成莆田公共艺术优佳方案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实践,逐步探索出适合莆田公共艺术发展的管理机制和政策,如建立专家艺委会评审管理机制。另外,莆田公共艺术创作与实施的基本策略,涉及艺术方案的获取渠道、评审和选拔机制等,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资金保证只是一方面,真正重要的恰恰是通过立法形成的文化政策和机制保障,健全一个很好的文化机制,保证我们的城市中好的作品、好的项目和好的计划能够良性发展。”[2]171在莆田城市规划设计中,公共设施与公共艺术的配套融合,是让文化艺术更好地融入城市空间(见图2),涵育居住于其中的市民,使他们在日常交流互动中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以妈祖为主题的莆田城市公共艺术,可结合规划目标反复研讨,不断加以完善,构建莆田城市公共艺术的优佳方案,引领莆田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莆田市以往的公共艺术作品,虽大致体现了妈祖主题,但目前市区尚缺乏地标性的亮点作品,以及符合莆田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定位的妈祖宣传类衍生作品,且未能与城区的文化资源及公共设施深度融合配套,这些都给未来莆田城市公共艺术的充分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三、莆田城市公共艺术的价值意义

(一)市民集体珍贵记忆的凝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下,民主的动力、思想的开放和国际视野的拓展、个体意识的觉醒等,都亟需以视觉美的形式营造艺术氛围,慰贴人们的心灵;然而,具有公共性的艺术作品并非等同于公共艺术,在地性始终是其重要本质,必须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真正地融合在一起。“我们更强调公共艺术的发生、发展、传播这样一个过程,也就是从来没有认为公共艺术仅仅是一个艺术作品,它包括社会话题、市民互动、媒体传播,甚至是文化衍生,它是一个生态系统。”[2]175莆田市不仅有大量钢筋水泥的建筑、公路、立交桥等各种公共设施,以及法院、医院、商场、学校、宾馆等诸多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机构,还有密切关联民众生活的内在需求和理想精神,其中包含那些铭记莆田民众在悠长岁月的交流互动中所达成共识的习俗及情感记忆。如湄洲岛每年约定俗成所举办的隆重的妈祖祭祀活动(见图3)以及湄洲岛的《妈祖》演出(见图4),准确地把握了妈祖故乡子民的文化心态和情感共振点,较好地凝聚了妈祖故乡子民集体的情感记忆。因此,以妈祖为主题的城市公共艺术作为莆田城市建设的指标之一日渐形成共识。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在地性与艺术性,在其创作过程中能唤起城市居民的成长经历和心灵深处的集体记忆,其内容、形态、色彩、质地、场所以及环境等各因素,运用不同的设计处理方式,可引发不同的审美感受,使城市公共环境富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总之,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妈祖主题城市公共艺术,能交融映衬着莆田市民的情感生活及精彩的社会活动,而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中的纪念、宣传、启示、装饰和标识等功能,也可使人们乐于享受并藉此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提高日常生活的品质,并潜移默化为莆田城市居民的集体意识。(二)特定场所精神理念的彰显。“公共艺术的存在,大到公共建筑艺术、城市公共环境与景观艺术的营造、社区或街道形态的美学体现;小到对公共场所的每件设施和一草一木的艺术意向,无不反映着一座城市及其居民的生活历史与文化态度,缔造着一座城市的形象和气质。”[5]城市公共艺术是为城市民众服务的,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宜人的方式来构筑,其所具有的公共精神体现为充分尊重和维护民众的文化认知和体验。优秀的公共艺术品都带有与特定场所及其使用者紧密相关的故事。这里所指的场所是一种深藏在记忆和情感中,能体现人们生活方式和存在状态的整体氛围,它含有某种心灵归属感或精神家园的意味,会直接影响城市公共艺术存在的效果。莆田市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构成了民众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背景。公共艺术不仅要与周围建筑风格和功能相呼应,还要考虑到民众的各种心理需求,进而呈现出整体的和谐与秩序,成为城市场所精神形象的表征,使人们透过城市公共艺术感受到最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以妈祖为主题的公共艺术(如图5)不只是以美化装饰空间为目的,使人们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享受,其中还融入艺术家真切的人文关怀,也使不同社会阶层的妈祖故乡子民在静观中参与交流评议,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传达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公共精神理念,并弘扬社会公共价值观念,以真、善、美引导民众对深层次人文关怀的向度进行思考,进而提升其精神境界。莆田城市公共艺术是将艺术搭建在城市与民众之间的桥梁。在城市美化的建设领域中,无论是户外的公共场所,还是室内的公共空间,都应体现出妈祖民众的智慧,在妈祖故乡子民的日常生活中,烙下莆田城市文明进步的足迹。(三)城市历史主要文脉的承载。莆田城市历史文脉乃千百年来一代代先人留下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如文化名人故事、历史遗迹和文献档案等,可承传城市传统文化精髓,彰显城市个性,增强民众认同感。莆田的历史文脉已构筑了一个个精彩的生命体系,乃城市精神文化价值的符号。深入挖掘莆田城市文化底蕴,为莆田城市公共艺术提供创作资源。莆田城市公共艺术在传承延续其文脉的同时,赋予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使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莆田城市公共艺术承载着莆田妈祖故乡子民的内在精神气质与文化基因,以审美的形式凝固成视觉识别符号,深度介入到莆田城市建设与社区环境改造的整体规划中,以自然的方式融入并协调莆田社会历史文化生态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将城市的历史文脉、社会理想以及妈祖故乡子民的公共精神标立于世,明确传达出妈祖故乡子民的精神理念,使其具有亲切感又易于接受,激励民众勇于创造新时代的城市文化。莆田城市公共艺术的人文精神将伴随妈祖故乡子民的奋斗历程而熠熠生辉。

四、结语

以妈祖文化为城市精神亮点的公共艺术项目建设,是构建莆田城市文化精神、打造莆田城市新景观、发展莆田文化旅游的极佳途径,其规划建设应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同步进行,不仅可避免重复建设的污染与浪费,还可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造福妈祖故乡子民。综上所述,千年女神妈祖及其信仰为莆田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储备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关注莆田城市公共艺术政策建设,有利于培育市民的创新动力。以妈祖文化艺术为导向的莆田城市设计,既可承载城市历史的主要文脉,也可凝聚市民集体的珍贵记忆,还能彰显特定场所的精神理念,更能为莆田创造永续的文化遗产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中.城市复兴新视野:“软城市”与公共艺术[J].雕塑,2019(3):50-53.

[2]武定宇.2015中国公共艺术专家访谈录[C]//王中.被误读的公共艺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

[3]俞宗建.闽中画派艺术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7:6.

[4]福建炎黄文化研究会.八闽文化研究丛书:莆仙文化研究[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6.

城市文化范文篇10

关键词现代;文化广场;设计原则

对于一个生活在卧龙岗下的南阳人来说,对卧龙文化广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它是武侯祠的入口空间,位于城市东西主干道卧龙路的西段。该道自武侯祠向西通向湖北老河口,向东则深入城市腹地。卧龙文化广场的建筑环境复杂,空间秩序紊乱。周边有烈士陵园、工厂及民宅等10余栋房屋;西部为卧龙岗岗头;北部为武侯祠。东南部的近代建筑又与历史文化环境格格不如,这些建筑与武侯祠的空间轴线毫无联系。另外,卧龙岗是诸葛亮躬耕之地,经大尺度的卧龙路的切削,岗地风貌破坏严重。

设计师以纷争了1000多年的“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说”和“襄阳说”入手,将三国历史地图作为主控广场的要素,在设计中十分注重对文化内涵的塑造,广场的铺地图案采用三国历史地图,使人们平心静气地散步于广场之时能体味历史与文化的空间!并巧妙应用了河流、东海、百子同春、城市地名等文化主题,该设计可谓匠心独运,巧妙至极。因此,在南阳文化广场设计中要巧妙运用这些设计原素,使得设计方案大放异彩,脱颖而出。

一、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

(一)、城市文化广场设计应该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

城市文化广场设计应该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人们喜欢在相当舒适的天气下使用广场,气温比有阳光更为重要。还要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对于南阳这样一个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地方,显然需要建造能够提供休闲和旅游的广场,这也能充分利用卧龙岗这样的优越的地理环境,设计出具有自然特色的文化广场。

(二)、城市文化广场还应该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

城市文化广场还应该突出其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继承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南阳卧龙文化广场紧紧围绕三国时期蛰伏南阳地区的诸葛亮做文章;出师表、广场铺装中的历史疆界、历史地名、藏龙卧虎等景观的塑造均未出其文化尺度之右,也充分突出了南阳的地方社会特色。

二、突出“文化”主题的原则

城市文化广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空间体现的场所。同时也是政治集会、商业、休闲等功能性比较突出的广场空间,顾名思义,它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文化的特征更加明显。因此,广场文化在城市文化广场中成为重要的内容。

卧龙文化广场在设计中十分注重突出文化主题的原则,将“反映三国文化及诸葛亮”作为广场设计的主旨,从1000多年来学界对“诸葛亮躬耕地”存在着“南阳说”和“襄阳说”的纷争之说入手,将三国历史地图作为主控广场的要素,将广场的铺地图案采用三国历史地图,使人们平心静气地散步于广场之时能体味历史与文化的空间!魏、蜀、吴之“三国”用不同的材料铺面给予分别。地图上的河流、海洋、城市等均成为丰富广场的构成要素。在水系源头采用圆形统合的设计,因为黄河、长江的源头同出一处,中华名族同族同源;“源”、同“圆”谐音。一股涌泉来自圆心,涌泉周边散布出自南阳西峡的恐龙蛋,以昭显中华大地为“龙之故乡”,还有诸葛亮的“卧龙”之寓。在节庆广场西部的硬地铺面中分别种植了柏树、栀树、桐树、樁树,象征南阳“四圣”谐音为“百子同春”,寓南阳沃土曾养育过“四圣”,而今更是人才辈出,是卧龙藏虎之地。

三、效益兼顾原则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城市文化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文化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上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一)、城市文化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之一。文化广场是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静态休闲活动的城市空间。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的核心部位,被有意识的作为活动焦点。它以其开放式的空间满足了人们进行交流、聚会、娱乐、休息、锻炼等多种综合性活动,对都市人性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被誉为“都市中的客厅”的作用。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

(二)、城市文化广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城市文化广场建设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公共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统衔接等方面。在进行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中还应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

四、结语

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中,可以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建筑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知识,南阳市卧龙文化广场景观设计结合自然、人文、居民、城市和现代文化广场设计基本原则,更好的展示了其多功能的特性,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大到高雅艺术欣赏、小到健身娱乐休闲的不同需要。创造出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融入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思想与意图,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的文化广场的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