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项目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0:43:15

产业项目

产业项目范文篇1

生物产业项目是省年“212”工程重点工业项目,是我市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也是年20项重大建设项目之一。为推进项目建设和我市产业发展,根据市政协常委会重点工作安排,年10月28日,由部分市政协常委,驻普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及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市茶业局(市生物产业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思茅区政府等相关领导组成的视察组,对项目倚象种植基地和工业园区组培与加工项目现场进行了视察,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政府和集团对产业发展及项目推进情况的介绍,广泛听取了各位委员和相关领导的意见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年5月,市政府与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计划用3-5年时间,投入10亿元以上资金,在工业园区建设集珍稀生物研究所、大型植物科技组培中心、珍稀药材GMP加工中心、3000-5000亩GAP种植基地为一体的生物谷项目。投资5.8亿元建设年产铁皮枫斗晶1亿袋、铁皮花茶10万袋、铁皮石芝参胶囊1亿粒等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打造全国最大的铁皮产业化基地和最有特色的珍稀濒危植物生物培育、人工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化基地。

项目实施一年半来,集团在旺旺野生植物开发公司的基础上,在投资设立了生物谷发展有限公司和生物农业有限公司。目前,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已完成项目投资1.4亿元,今年将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

(一)种植基地初具规模。生物农业有限公司现已建成年产900万丛种苗的组培中心和1000余亩符合GAP种植标准、并通过有机认证的铁皮种植基地,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投产近500亩,年产值8500万元。

(二)组培与加工项目建设总体顺利。该项目计划占地面积218亩,一期工程占地100亩,总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年7月签订建设用地合同并付清1740万元土地款,8月完成项目总体规划编制、详规、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年7月在市政府的支持下项目用地由倚象镇调整到木乃河工业园区,签订了100亩建设用地的协议,9月完成一期工程厂区规划与土建设计,并进场施工。今年可完成一期工程年产2000万丛铁皮组培车间主体工程及工程楼的土建封顶,明年3月底投产。饮片车间、仓库、科研楼与生活楼等设施明年6月份竣工。预计2012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实现产值5亿元。

(三)产品研发成效明显。生物农业有限公司已自主开发上市铁皮枫斗、铁皮枫斗晶、铁皮花茶等铁皮保健食品,现正在研发铁皮饮片、铁皮浸膏、铁皮软胶囊、铁皮汁饮料等健康系列产品。其中,铁皮浸膏、铁皮软胶囊已于年底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保健食品批准文号;铁皮枫斗晶(无糖型)已通过技术审查,饮料已完成技术研究、申报批文等工作。

(四)市场营销卓有成效。充分利用在医药界的行业优势,积极拓展消费市场,铁皮饮片进入、江苏、上海三省市的医保目录,并顺利中标,进院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铁皮”进入市场后供不应求,仅一年时间,已成为等地区家喻户晓的知名保健品品牌,年产值从2000万元迅速提升到亿元规模,实现利税2000万元,为发展产业奠定了品牌和市场基础。

二、对项目的评价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的推进。国务院《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明确指出:“支持市发挥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重要的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和休闲度假基地。”为我市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中共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要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强力推进生物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项目属典型的绿色生物产业,依托绿色资源优势和绿色环境优势发展产业,有利于保护野生资源,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国家战略的需要,也顺应了我市“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需求,是现实的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委、市政府结合自然和生态资源优势,引进项目是正确的决策。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措并举,强化服务,做了大量工作。年7月把铁皮组培与加工项目用地由倚象镇调整到木乃河工业园区,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

(二)市直相关部门和思茅区积极配合做好项目服务。为推进项目建设,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支持顺利完成项目立项、土地预审、环评、水保等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开工建设提供了便利。市生物产业办配合做好种植基地选址和项目跟踪服务。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协调落实种植基地和项目建设用地,完善项目用地相关手续。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及时为集团提供了电子图和标准高位,配合项目工程推进,狠抓项目的落实。思茅区区委、区政府把项目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好抓实,组织相关部门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申报、工程施工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保障项目有序推进。

(三)集团真诚投资,项目进展顺利。一是企业诚信投资。集团到投资发展产业,是经过充分调查论证作出的战略抉择,项目实施一年半来,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基地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工程进度加快,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二是科研、生产、营销和资本优势明显,的功效研究、药理研究和功能性饮料、中药、中成药的研究开发加快。年10月,集团与市科技局共同举办了铁皮产业发展学术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的有关专家、学者欢聚,共商产业发展大计,达成产业科学发展共识,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三是建立完善标准认证。在推进GAP规范种植、有机食品认证与优质高产种植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严格实施GMP管理,产品创新、质量可控、品牌效应明显,保证了产品热销国内药品和保健品高端市场。

(四)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是兰科属,有铁皮、迭鞘、鼓槌、马鞭、金钗等74个品种,是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中药材涉及植物来源众多、应用广泛、使用极其频繁的一种传统名贵中药材,有“千金草”、“软黄金”之称。现代医学临床证明,中的碱、胺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煎剂口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大剂量饮用可减慢呼吸、降低心率和血压,是癌症化疗后辅助身体恢复的良药。原产的铁皮属濒危、珍稀、药用价值和附加值最高的品种,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列为“九大仙草”之首,提取的多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有一定的抗癌效果,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增强剂,在中药的药用和保健食品添加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随着国内外“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人们逐步把防治疾病和追求健康的目光转向了天然药物,作为一种高档保健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仅国内市场年需求鲜草就达8000-10000吨,且以每年10%-15%的需求递增,目前国内每年仅能提供3000-5000吨。发展产业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国内市场上,铁皮枫斗每公斤一万元,泰国、新加坡等国际市场铁皮枫斗价格高达每公斤3000美元。铁皮的平均亩产350公斤左右,市场鲜品收购价约700-800元/公斤,亩产值高达24.5万元,如果将鲜草加工为枫斗,亩产值可提高到35万元,加工为铁皮枫斗晶,亩产值增加到80万元。功效明显、用途广泛、市场需求巨大、经济价值高,有广阔的前景。

项目的实施对推动我市优势生物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目实施一年半来,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建设用地落实难、工程进度慢、原料基地小、龙头作用不明显等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

三、建议

(一)把产业培植成我市的特色骨干产业。生长的有41种,占全省46种的89.1%,是全省乃至全国种类较多、最适宜生长和人工种植的地区之一,目前人工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首。全市已种植9947.2亩、投产6786亩,各县区均有种植,主要集中在思茅、孟连等县(区)。产值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生物农业有限公司、天昌生物开发有限公司、金陵植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在发展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产业将成为生物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是一项可以做大做强的产业。一是生态气候环境优越。我市年平均气温18.9。C,年降雨量1400毫米,年相对湿度79%,林业用地4656万亩,热区面积达250万公顷,适合各种热区经济作物生长。多年的实践证明,优越的光、热、水、林地及适宜生长的自然条件为发展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的山地立体气候,是种群主要集中分布区域,人工种植的野生产品与自然野生几乎没有区别。种植具有投资成本低、采收周期短(一年半左右)、产量高、易成活等优点,是种植的最佳地区,种植还具有显著的排他性,有较好的种质资源基础,特别适宜铁皮的人工种植。二是人工种植技术已趋于成熟。是较早人工种植和研究种植的地区之一。早在1986年,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就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联合开展了铁皮的人工集约化栽培,并在1995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等奖,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种植日益广泛,参与群体逐年增多,已具备相当的经验和技术基础。三是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落户。1997年以来,有来自、江苏和黑龙江等地的企业进入开发,集团的进驻,对做大做强产业将起到龙头支撑作用。建议抓住国家加大支持绿色经济发展和国内外市场对产品需求旺盛的机遇,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用5至10年的时间发展种植基地5万亩以上,并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野生种植,初步形成以地名标志和铁皮系列产品为基础的全国品牌产品,实现年产值百亿元。

(二)以龙头带动发展,进一步支持项目做大做强。坚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种植的规模化、科学化、品牌化以及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问题需要有实力的大企业来支撑和引领,要坚定不移地走龙头带动之路,培植或引进2-3家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和精深加工能力的龙头企业,引进有序竞争机制,建立起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集团是中国植物药的领军者,对产业的引领作用已逐步显现,当前要努力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一是成立产业发展领导机构。加强对产业发展的领导,制订规划,研究扶持政策,积极扶持企业申报国家或省(市)相关产业发展项目,为产业提供政策保障和推动项目做大做强。二是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市财政给予安排专项资金,对种苗培植、产品研发进行扶持。金融部门要对等龙头企业优质产品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提供金融服务与信贷支持,加速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三是加强从事生产、加工、销售人员的培训工作。结合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对全市的从业人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四是积极发展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引导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在企业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开展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现场示范等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支持和技术服务,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拓展销售市场,提升经济效益。

(三)强化优质服务,营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树立项目建设“一盘棋”的思想,增强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做到“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思想上重视、政策上支持、工作上落实,助推项目建设。要简化审批程序,做到能快则快、能简则简,提高服务效率,为项目引进和落地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土地、水、电、路等问题,解除企业后顾之忧,确保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达产、早见效。当前,要重点抓好项目的服务和保障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议在木乃河工业园区再协调规划100亩左右的土地,作为项目二期工程建设用地,做好项目二期工程的规划、立项、土地预审、环评等前期工作,为二期工程开工做好准备。

(四)加快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产力。一是要统筹规划,制订项目年度计划、中长远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突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条不紊的推进项目建设。二是要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建设工程监理制、建设项目合同制的要求规范项目建设,保证工程质量,打造精品工程。三是要加快项目工程施工。明年春季要完成景谷永平千亩铁皮种植基地种苗移栽,完成年产2000万丛铁皮组培车间建设,形成规模化生产,并积极向市场提供种苗带动专业户种植。要加快铁皮组培与加工项目建设,争取早建成,早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要依托的品牌优势和营销网络,把打造成国内最大的铁皮基地和最强的产品精深加工区。要加快科研楼建设,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产业项目范文篇2

项目类别:_________

承担单位: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

起止年限: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一、研究开发目标、主要内容、技术要害、预期成果

二、主要技术、经济考核指标

三、进度安排、年度计划内容及考核目标(按季度填写)

*

四、责任条款

(一)甲方责任:

1.甲方应按合同约定,协调检查研究进展,组织合同验收。

2.甲方可根据乙方研究进展及要求,补签有关协议。

3.甲方责任未履行合同时,应根据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安排。

4.甲方按《信息产业处科技项目治理及考核实施细则》,对项目进行考核并兑现乙方奖金。

(二)乙方责任:

1.乙方应全面履行合同内容,接受甲方对乙方研究工作的检查和协调,并按时向甲方提供以下书面报告:

★项目实施情况,6月30日之前向甲方提交半年度技术工作小结。

★项目完成后,应向甲方提交合同执行情况总结报告,及时申请合同验收。

2.乙方须按《__知识产权治理办法》和合同要求,完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并及时办理专利申请。

3.乙方应该认真履行合同内容。

4.部门负责人要全力支持项目负责人的此项科技相关工作。

五、共同条款

1.本合同一经签定,签约各方均应认真履行。在执行中,如需变动或修改,需由签约各方协商一致,签订相应的补充合同(或协议),补充合同(或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违反本合同约定,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并采取补救措施,赔偿相应损失。

3.本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

4.本合同一式三份,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人、承担单位各一份。

六、项目(课题)参加人员

*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负责人(签字):_________负责人(签字):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说明

填写说明

1.列入信息产业处科技计划的项目都应填写此合同,合同原则上签订到项目一级。

2.合同类别填写处科研项目或者指挥部科研项目。

3.合同编号统一采用信息产业处科技计划中项目编号,由主管部门填写。

产业项目范文篇3

新增农机动力300千瓦,新建人工饲草基地18400亩,新建益农信息社8个,新建农业产业基地0.35万亩,新建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区1个,新建农业初加工设施15座,推广特色优质农产品6个(次、件),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新培育科技示范户134户,新招聘特聘农技员3人,新建或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2个,年出栏牲畜6.96万头。

二、项目完成情况

通过实地调研、统计核实数据及因地制宜、认真研判,进一步完善、充实了各乡(镇)(预脱贫村)产业扶贫规划,完成了《2018年37个预脱贫村产业扶贫规划》的编制、审核工作。其中:

1、各牧区乡(镇)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已完成牲畜棚圈选户,巷道圈、集体牧场选址工作(已完成35%);

2、新增农机动力100千瓦已购置到位,(已完成33.3%);

3、 新建益农信息社8个,已完成益农信息社选点工作(已完成20%);

4、新建人工饲草基地1.3万余亩(其中:曲登乡已完成8000亩、禾尼乡完成5000亩、其他乡镇在建设中)(已完成70%);

5、新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0.35万亩(已完成100%);

6、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区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新建农业初加工设施15座(园区里),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30% );

7、 推广特色优质农产品3个(次、件)(已完成33% );

8、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君坝乡藏香猪示范基地1个、甲洼镇农科所1个)(已完成100% );

9、 新培育科技示范户134户,已培育72户(已完成54%);新招特聘农技员3人已招聘到位(已完成100%);

10、新建或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2个,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20%);年出栏牲畜6.96万头,目前只有少量出栏(1000余头),(完成1.55%);

11、完成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8个(县雪玉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县师大心连农副产品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县藏寨牧民犏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县君合犏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县意翁彭措农副产品销售农牧专业合作社、县彭桑措林育苗专业合作社、县高城绿洲林木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县祥兴林木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产业扶贫资金拨付与使用情况

今年针对37个摘帽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3700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100万元/村);、援建资金2310万元已整合到位;行业扶贫资金也陆续启动助推我县产业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龙头加工企业数量少、整体实力弱,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落后,市场营销体系不完善。农牧民商品意识淡溥,观念陈旧,封建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牧民“惜杀、惜售”思想严重。二是中藏药材种植推进缓慢,因为药材种植生长周期长,见效缓慢,老百姓不愿意种,目前多属于流转土地给企业种植。三是虫草主产区,牧业乡多涉及虫草采挖管理,牧业方面的项目受虫草采挖工作影响推进也比较缓慢,待虫草采挖完后,加大推进力度。四是我县贫困村多面广,而农技人员太少,存在一人负责多个村的问题,帮扶难度较大。

产业项目范文篇4

一、项目建设现状

(一)农业产业项目稳步实施。紧紧围绕食用菌、茶叶、畜牧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农业项目建设。投资800多万元的双坪村和村1000亩优质茶园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投资12万元的双坪100万袋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已全面建成,共征地7亩,进驻基地农户44户,搭建菇棚50个。投资150多万元的陈家坝和双坪村2个2000头养猪基地建设项目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规模扩张和技能改造,以项目建设带动企业做大做强。投资7800万元的楚园春5000吨营养型黄酒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厂房、配套设施建设和设备安装等工作,9月份可进行试投产。投资8000万元的头孢中间体医药化工项目即将签约动工。煤炭企业“3改6”技改项目进展有序。

(三)集镇建设项目大力推进。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力度,着力改善集镇面貌,提升集镇形象。投资120万元的二桥建设已全面建成通车,投资400多万元的集镇防洪堤、步行街和政府机关办公楼整修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年内可全部建成。

(四)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投资60多万元的漳沐2.4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已全面建成并通车,投资10万元的双坪喇叭丘河过河路面工程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60多万元涉及1400人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已全部完工。

(五)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有序推进。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稳步有序地推进试点村各项建设,目前,4个新农村试点村共投入建设资金60多万元,完成了村卫生室新建、安全饮水工程等建设任务,全面启动了末级渠系和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完成小区新建房屋16户。

(六)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相继实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投资110万元完成文化站新建和计生站改建项目,投资260多万元完成中小学“五改”工程,投资100多万元的中学校舍加固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

二、存在的问题

(一)重大项目不多。关系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项目不多,投资大、影响大、效益好的项目缺乏,尤其缺乏战略性、支撑性项目。

(二)后续项目建设乏力。由于受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的限制,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项目建设后劲不足。

(三)项目征地拆迁难度较大。对部分项目宣传不够,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加上补偿政策执行尺度不一,群众对补偿政策的期望值过高,造成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大。

(四)项目资金融资困难。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部分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建设资金压力大。部分中小企业因金融危机影响,解决项目资金难度加大。

(五)要素制约依然严峻。项目建设存在用电、用地、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六)项目工作方法不新。对上级政策研究不透,项目前期工作做得不深不细,项目对外推介力度不够,项目工作主动出击不够,项目工作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

三、对策建议

(一)立足实际,精心策划筹项目。项目是发展的基础,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而策划包装项目又是项目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在具体工作中,一是要加强项目规划。立足乡情实际,根据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突出农业产业化、工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加强项目调研、论证,策划、编制和储备一批项目。二是要精心包装项目。认真做好项目的开发论证和筛选包装,实现申报项目精美化、项目内容科学化、储备项目特色化,体现产业、行业及本地特色,提高项目的可操作性、科学性、针对性,实现项目库建设与对外招商的有效对接。三是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积极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特别是重要经济职能和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的联系,搞好工作对接,明确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更好的研究制定符合上级发展思路、符合自身实际的项目发展规划。

(二)依托资源,全力以赴上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依托资源优势上项目、兴产业,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一是要在工业项目的生成上下功夫。要依靠本地资源招商引资、依靠现有企业培育壮大、引进外地企业带动做大做强,集中抓好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骨干工业项目。就我乡而言,要围绕煤铜等优势矿藏上项目,着力培育矿产开发工业体系;围绕白酒和黄酒产品系列开发,做大做强酿酒工业体系;围绕木材、陶土、煤矸石等资源开发利用,着力培育建材工业体系;围绕旅游整体开发上项目,着力培育旅游产业体系,努力行成特色鲜明、支撑作用强的工业板块。二是要在农产品加工项目的突破上下功夫。以“菌桑茶畜”为主的农村主导产业提升为重点,围绕特色抓龙头、围绕特色建基地、围绕特色创品牌,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坚持建基地、培大户、兴产业的发展思路,紧紧依托主导产业上项目,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三是要在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建设上下功夫。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城镇服务功能、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点、线、面相结合、梯次推进的原则狠抓城镇化发展重点项目。集镇建设项目方面要全面加快完善道路、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绿化美化、防汛排洪、小区住宅等工程建设;交通建设项目方面要重点抓好通组公路、断头路建设;水利建设项目方面要突出抓好安全饮水、U型渠、水库除险加固、沟渠堰塘整修等建设;电力建设方面要抓好农村电网电压改造项目建设;生态建设方面要进一步抓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三)严格管理,强化措施管项目。项目建设的目的在于使项目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益,所以必须严格项目的建设管理,确保项目发挥效益。一是要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对于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必须抢抓有利时机,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加快工程进度。二是要加强监督检查。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的监督检查,从项目开工到竣工验收都要跟踪监管,实行“每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半年一评比,年终一考核”,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以及资金专户管理等制度。要严肃财经纪律,提高投资效益。三是要创新项目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乡、部门、村分级抓项目的责任制,抓好项目目标管理责任的落实,加强对项目建设单位的检查考核,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各种问题,提高办事效率。

产业项目范文篇5

一、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

第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丰富了为农服务的内容,提高了服务的水平,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联合与合作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农业经营形式,是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探索的新飞跃。

第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后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也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向深度进军的过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避免分散的农户自发调整结构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全面推进新阶段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第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造就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龙头企业通过组织农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充分发挥家庭经营和农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再依靠精深加工和提高科技含量,创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参与竞争,既提高了农业的总体效益,也提高了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第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是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石。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可以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引导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组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和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新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二、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新阶段健康顺利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第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虽然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66000多个,但龙头企业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状态。大部分组织的龙头企业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科技投入少,在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龙头企业的弱小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目前,初加工农产品比较多,精深加工的产品少。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更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第二,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尽管各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时,都确定了一些主导产业,但多是小规模、不成批量的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较少。有的地方由于龙头企业重复建设,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基地生产缺乏规模,资源优势发挥不够。更有部分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或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从自身优势出发,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缺乏与市场的紧密联系,导致了主导产业不能发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组织化程度较低。分散众多的农户直接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没有联合起来的强有力组织保护,农户切身利益的维权呼声因势单力薄而被市场变化的浪涛吞没,组织化程度低使农民难以在新阶段得到生存和发展。另外,农业科技教育现状、农民素质、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在国民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等方面,也都与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第四,利益机制不完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方面,龙头企业扶持生产的机制没有健全,加工、运销企业不能自觉地扶持生产,不能自觉地为生产环节提供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不能自觉地让利于农;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普遍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因而不能做到同甘共苦,不能形成长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今后,总结经验,强化措施,扬长补短,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措施与对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以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本人认为以下措施与对策:

一、立足资源优势,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

要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依托主导产业,只有通过主导产业这一载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农业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逐步培植产品优、规模大、效益高、优势强等系列农产品,重点培植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同时借助其自身的关联效应,上连市场,下接生产基地与农户,才能推动产业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培育和推广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无外乎两种形式,一是适应市场需求,重新培植一个新产业;二是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延伸现有的产业链条。前者需要相应的技术做依托,还要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农民心理认同并大面积推广,也需要相当长的过程,而后者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产业,拓宽农民增效渠道,农民易于接受也容易形成规模。因此在培育和扩大区域主导产业的过程中,必须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商品优质、规模优势和比较优势,从而最大限度地带动农业增效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考虑资源条件,忽视当地农业的种养传统,盲目照抄、照搬别处的成功经验,既增加了投入的成本,又失去了自身的特色,最终难以实现主导产业的转化增值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

二、合理布局培育特色市场

在农业产业化的市场体系建设中。首先,必须打破地区界限,这个界限不仅是镇与镇之间的界限,而且是县与县之间的界限。第一,对市场体系的建设必须统一规划,避免无效的重复建设。第二,要建立品牌和优质意识,无公害绿色食品不仅好销而且价格高。第三,发展市场规模扩大市场范围提升市场品位。

三、重点扶持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是联接农民与市场的纽带,是农产品转化增值的源泉,是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载体,是促进科技与生产对接的推进剂。随着我国农副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和发展,必须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高、覆盖面大、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必须立足市场,集中力量,对现有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高科技、外向型、有特色、深加工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集中资金办大事,突出重点抓关键”的原则,集中有限的财力,予以重点扶持。在扶持龙头企业的过程中,一是要有好的机制和带头人。无论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其所有制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企业要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一名有责任感和事业心,有能力、有魄力的企业带头人,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有发展的潜力,才能扶得起;二是可以走联合之路。在各地围绕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的过程中,资金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与同行业知名企业联合发展利用其先进的技术,知名的品牌和现有的市场,结合本地资源优势,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扶持这样的企业才能扶的快。

四、在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新型的利益分配关系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但的利益分配机制。作为在农业第一线的生产者-农民来讲。没有效益是决不会发展再生产的。同样,作为加工销售企业没有利益可占,也不会发展再生产。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之一。目前大部分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属于“买断型”和“订单型”,前者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但企业与农户之间连接还比较松散;后者则在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了较为稳定的购销关系,农户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企业替农户承担了一定的市场风险,是各地在产业化经营中较为普遍的方法,但在这两种形式下农户还无法充分分享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利润,其带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程度有限。要真正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一是鼓励企业让利于农民,在与农户签定购销协议的同时,将一部分利润奖励返还给生产大户;二是建立各种新型的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可以吸收农户以资金、产品或土地入股,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这既解决了企业筹集流动资金的压力,也使农民以股份的形式分享到了加工环节的利润。

五、注重科学技术应用,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虽然敞开了,但门槛并没有降低,“绿色壁垒”使我国许多农产品的出口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国内许多大中城市也实行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亮起了“红灯”。因此,只有通过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品质,才能实现农产品的增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才会有广阔前景。推行标准化生产,应注重示范基地的建设,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民的标准化意识。同时在推行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应注重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环境体系的标准化,在制订土壤标准、水质标准的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要坚决取缔;二是生产体系的标准化,即在良种选育、生产、加工、包装等过程中,逐一制订生产标准,编制操作规程,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三是检测体系的标准化,即建立健全各种检测中心,购置检测设备,在基地企业设立检测点,以确保农产品各项指标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对于检测不合格产品坚决不准进入市场。

六、丰富网络资源,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链条中,产品销售是最关键的环节,它既连龙头企业又连基地农户,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因此,建立完善市场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市场体系的建设中,一要加强产地批发市场的建设,为当地的主导产品,提供集中销售的场所。为农民走向市场,出售农副产品构筑桥梁;二要积极培育和壮大营销队伍,既要立足本行业和项目单位的专职营销队伍建设,又要充分发挥“经济人”队伍的辐射带动作用;三要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通过直销、代销、委托以及设立办事处等手段,建立销售网点,不断扩大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份额;四要注意实施品牌战略,应通过命名、挂牌、宣传、广告、参展等方式和手段,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健全服务措施,营造社会优质服务体系

产业项目范文篇6

一、初步成效

1、形成了推进氛围。全市重大产业与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动员大会后,各地反应迅速,行动积极,纷纷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开会传达、专题研究、媒体宣传和上下推动,进一步凝聚了发展共识,形成了推进合力。各级各部门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推进重大产业与重点项目建设既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更是实现赶超进位的需要,从而自觉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了“抓项目、壮产业、促赶超”的浓厚氛围。

2、夯实了基础工作。各地组建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建立了责任分工、定期分析、工作例会、现场办公、督查调度、信息沟通和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制度;全市包装重大项目192个,其中工业126个、农业54个、中心城区服务业12个;各地积极组织编制和完善重大产业规划,中心城区锂电、医药、机电、建材、油茶、服务业以及樟树盐化工、煤电循环经济、硬质合金工具、奉新纺织、高安建筑陶瓷、宜丰竹制品加工等产业已完成规划编制。同时,各地不断加强综合办和各产业推进办的建设,抽调人员,明确职责,开展项目调度、报表填报、信息反馈等日常工作,高安、、等地编发了工作简报,以通报情况、交流做法,推进整体工作。

3、收获了招商成果。各地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工作的主抓手,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建设为主线,积极开展领导招商、小分队招商和以商招商,取得新成效。1—5月,全市新批外资项目16个,合同外资2亿美元,增长105%,实际利用外资9565万美元,其中现汇进资2495万美元;利用省外资金5000万元以上项目97个,实际进资74亿元,增长22%,其中超亿元工业项目19个、实际进资31亿元、增长31%。市本级引进投资128亿元的德汇国际实业、投资95亿元的美国GTA混合动力汽车、投资45亿元的蟠龙锂产品开发、投资10亿元的江锂新材料等项目,县引进投资20亿元的华信3G手机生产项目,县引进投资18亿元的中部梦幻城项目。

4、加快了项目建设。截止5月底,全市共上报重点项目309个,总投资1380亿元,实际进资150亿元,已开工216项、投产63项。其中:农业项目41项,总投资63亿元,实际进资13亿元,已开工31项、投产12项;工业项目211项,总投资1219亿元,实际进资114亿元,已开工143项、投产49项;中心城区服务业项目57项,总投资97亿元,实际进资22亿元,已开工42项、完工2项。市本级兴发铝业、碧彩电子、新能源以及科技、水泥、中部梦幻城等重大项目进展迅速,经济开发区8个项目一边租赁厂房生产一边抓紧厂房建设。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高位推动,形成整体合力。1、组建高规格机构。各地均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办、督查办和各产业推进工作组,主任和组长分别由党政副职兼任,直属相关部门和单位按工作职能,分别归入各产业组,逐一明确工作职责,下达目标任务,制订考评体系。2、召开系列性会议。全市推进工作会和调度会后,各地及时召开四套班子会、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进行传达贯彻,对推进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下发了推进年活动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3、实施强有力举措。各地党政“一把手”及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招商引资,带头破解难题,带头抓项目落地,实行县级领导挂点负责、部门配合推进的工作机制。如万载县推行“一位县级领导、一支服务队伍、一套奖惩办法”的项目建设责任机制;县成立县委县政府“一把手”带头、13个县级领导负责的工作小组常驻村组,指导洪屏电站移民拆迁工作。

(二)顺应形势需要,科学准确定位。各地紧紧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积极构建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以准确的区域定位拓展发展空间。市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中国生态硒谷、资源循环利用、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低碳基地;高安市积极创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汽车后继市场、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配件生产贸易基地”和“辐射中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县围绕“中国生态明珠”定位,提出打造我省第一个绿色照明产业基地;奉新县全力建设“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纺织产业基地”和“追赶安吉的新兴竹产业基地”;铜鼓县努力创建“省竹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全国乃至全球“竹键盘研发、生产、销售集散地”和“电子低碳竹产品系列加工基地”;万载县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提出打造“江南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交易集散地”、“全球最大的有机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

(三)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重点。各地围绕总体目标,重点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效益、规模以上工业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明确具体任务,提出工作目标,体现了加速赶超、奋力崛起的决心和气魄。区锂电、服务、医药、建材、机电、油茶产业,樟树市医药、盐化工和旅游产业,市富硒、精品陶瓷、资源循环利用、电子机械产业,县硬质合金、绿色照明、有机农业和旅游产业,奉新县围绕“三支柱(纺织、竹加工、新材料)四行业(机械、食品、生物医药、再生资源)”,高安市建陶、货运汽车、高效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县鞋业、食品、新型建材、照明灯饰、印刷包装产业,宜丰县鞋革服装、陶瓷、竹加工,万载县花炮产业、有机绿色食品产业,铜鼓县竹木精深加工、医药化工、有机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经济开发区锂电、机电、医药、建材产业,新区现代金融、总部经济、商贸服务、现代物流和宾招产业,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都纷纷明确了年度乃至若干年发展目标。各地还从签约项目中梳理了一批重点项目,并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思路,细化了项目进展、工作进度、存在问题和责任单位等,提出了项目开工、投产、达标的具体要求。

(四)强化帮扶调度,推进项目建设。各地按照“签约项目抓落地、开工项目抓投产、竣工项目抓达标”的思路,强化调度帮扶,加快推进步伐。1、建立服务机制。高安市给每个重点项目配备一名专职干部全程跟踪服务,并将跟踪服务情况作为检验干部作风优劣的主要依据;万载县实行“5+2、白加黑”工作法,党政主要领导每月现场办公,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宜丰县在“一对一”跟踪服务过程中,专门组建了金融办公室和招工工作组,及时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新区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个工作小组”,把责任明确到领导与科室,全程跟踪项目落地。2、建立调度机制。市、县纪检部门主要领导作为推进工作的总督查,负责组织督查推进工作的作风、效率和环境,及时通报和纠正推进工作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市实行“服务组周调度、推进组半月反馈、综合办月通报”的三级调度机制;高安市建立“1+4+X”督查调度机制,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牵头,组织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纪检、广电等四家,对各个项目进行督查通报;经济开发区实行定期调度制度,每月调度通报项目推进情况,营造项目之间“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3、建立评价机制。奉新县党政“一把手”于5月中旬对4月份招商引资工作没达到目标要求的5个部门、4个乡镇进行了工作谈话;宜丰县实行产业挂点领导与相关部门、未挂点产业领导与挂点乡镇同奖同罚制度;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实行重点项目定额、定时、定责“三定”推进机制,对进展不顺、工作不力、形象不佳、服务不到位的责任单位,及时进行处罚。

(五)化解瓶颈制约,加速产业发展。各地高度重视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打造更为完善的商务环境,加速项目落地和产业聚集。1、拓展承载平台。奉新县为缓解项目落地的矛盾,启动黄溪工业新区建设;高安市为拓展产业发展的空间,拟在城郊规划建设货运汽车产业基地;县着力打造黄金堆、五里岭“两个百亿板块”;铜鼓县针对无工业园区的现状,启动生态经济园区建设。2、加强配套建设。各地在完善园区和产业基地基础设施的同时,千方百计推进重大基础配套建设。高安市、樟树市全力加速产业基地铁路专运线建设,启动口岸作业区、国家陶瓷质检中心等前期工作;奉新县启动印染集控区建设,加速形成纺、织、染、制衣配套的完整产业链;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电镀集控区建设,为电渡企业提供配套保障。3、争取项目用地。樟树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重大项目用地协调领导小组,市财政专门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重大项目包装,促使宏宇能源、赣中氯碱循环经济园、银宝轮胎、中坤松节油、大香林旅游等项目列入了省重大项目,争取用地指标近4000亩。4、加大资金支持。樟树市向国开行、农行、农发行落实基础设施融资5亿元,引进银行、佛山顺德商业银行落户。市落实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1000万元、企业发展扶持基金3000万元、出口创汇退税基金1000万元;安排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200万元;建立1000万元高新技术产业专项奖励发展基金、5000万元高新技术发展扶持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

三、存在问题

(一)项目方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1、项目总体水平不高。今年以来,全市项目质量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两少一短”现象:一是特大项目少,特别是影响当地生产力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投资额在10亿以上的特大型项目不多。除、和经济开发区外,其他县市区目前还没有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二是科技项目少,普通存在创新力度不够、科技含量不高、自主开发不强的问题,表现为自主品牌不多、终端产品不多、产品附加值不高,全市目前高新技术企业仅有15家。三是产业链条短,产品形式单一,下游产品尤其是高端产品的开发还有很大空间。新纺织产业由于没有印染集控区,只能加工附加值较低的纱线,急待向下游产品尤其是附加值高的服装等终端产品延伸。

2、部分项目进展偏慢。一是部分项目由于受土地、资金、天气因素的影响,致使推进速度缓慢,甚至没有实质开工,没有形象进度;二是有的项目手续办理缓慢、资金接应不上,目前仍然处于平整土地和基础建设阶段,年内难以投产;三是少数项目市场前景不明晰,仍然处于规划甚至观望状态,没有按照合同开工和投资,全市去年签约的亿元工业项目中有41个至今未开工。

3、一些项目存在水份。一是个别项目是不同法人、不同实体甚至是不同行业的项目拼凑在一起组成的所谓“大项目”,如一些农业种植加工项目;二是部分上报项目属于跨年度分期建设的项目,从今年投资规模来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亿元项目;三是不少项目只是合同上的亿元项目,事实上并没有实质性投资,存在虚报成份;四是一些项目早已投产甚至达产达标,但为了扩充数量,也上报为今年的重点项目。

(二)用地方面。主要表现为“两等一难”:

1、签约项目等用地。如去年医药工业园签约的54个项目中,有四分之三的项目由于无地、等地没法开工建设;万载县项目用地指标缺口达千余亩,来鑫实业等投资亿元以上项目目前正在等地开工;市本级“三区”的项目等地问题同样非常突出。

2、开工项目等报批。一些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但项目用地还在申报中,有的难以一次性满足用地需求,需分期报批且时间较长。如高安建陶产业基地用地14000多亩,而实际办证的却只有8300亩左右。

3、土地占补难平衡。如樟树市赣中氯碱项目省里同意用地780亩,但占补平衡存在困难;市本级“三区”不具备通过造地实行占补平衡的条件,用地日趋紧张。

(三)用电方面。主要表现为“三个有待”:

1、多网并存有待协调。目前,我市行政区域内由三个市级供电公司供电,其中、樟树和高安由赣西供电公司供电,奉新和由南昌供电公司供电,这5个县市供电量占我市总供电量的70%;其他县区由供电公司供电。这种多网并存的体制,增加了地方经济发展与电力发展的协调难度,不利于公平竞争和综合管理。

2、管理服务有待优化。目前经济开发区的用电归属区供电公司管理,开发区内未设立供电所,且只有一名工作人员,难以满足项目基建用电、生产用电和安装维护等需要。

3、电力设施有待完善。工业园区变压器少,主干道电缆铺设少,难以满足企业特殊用电需求。如经济开发区碧彩电子用电仍是农网供电;兴发铝业用电负荷大、电压要求高,园区现有线路无法满足。

(四)融资方面。主要反映三个方面问题:

1、有效抵押不足。银行抵押放贷只认可固定资产投资,很多项目用地没有办好土地证,拿不出有效的抵押资产;一些已投产企业自身资金有限,即使项目经营状况良好、市场发展前景较好也无法推进,如市恒天集团粮食精深加工项目、樟树市国宏化工项目,市场、效益都较好,但申请贷款至今尚未批复下来。

2、银行权限受限。国有商业银行受放贷权限制约,市级支行承接单笔放贷额度3000万元以上就需报省行审批。加上各级担保中心资金规模较小,支持企业融资的力度有限,难以满足项目的信贷担保需求。

3、效率有待提高。有的银行对工业项目放贷的积极性不太高、办事效率较低。如联威新能源项目曾向多家银行申请贷款都没被接受,经过多方做工作,有一家银行虽然同意放贷,而且经济开发区以23张房产证等固定资产投资托底担保,但申请半年多了仍未批下来。

(五)招工方面。各地许多企业反映,由于当地流动人口少,务工人员季节性强,纺织、鞋革、陶瓷、灯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招工比较困难,同时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非常缺乏,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新纺织产业基地用工缺口超过10%;县合力照明整灯生产项目,在今年春节后建成投产,用工需求急剧增加;经济开发区新能源项目,目前投产的生产线设计日产6万只电池,但由于招不到员工,实际产能仅为1.5万只。

(六)环境方面。新区反映多数管线单位对项目建设主动服务和积极配合不够,不能按照工程建设进度要求及时安排管线施工,影响工程进度。如迎宾馆、国际五金家具商贸城、比亚迪4S店等项目反映,因为工地架有高压线,而相关部门未按要求及时迁移,从而影响了工程进度。

(七)市场方面。市场形势不好的项目,或开不了工或进度缓慢,有的甚至建成后不久随即停产。如樟树市瑞祥化工项目去年11月建成投产,由于产品市场价格暴跌,企业旋即停产至今;受金融危机影响,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跌,全市多晶硅中小企业无力承受,目前基本处在停产状态。

(八)资源方面。省政府整合岩盐资源,实行统一供卤,加强对岩盐采矿权的控制,致使樟树市一些大的纯碱及烧碱项目落地进度缓慢;宜丰县与上海斯米克陶瓷有限公司签定了10.5亿元的项目意向书,但是由于锂瓷土的采矿权、经营权、收益权等问题尚未明确,项目目前没有落地;奉新县部分纺织企业棉花配额计划不够,金源纺织、恒昌纺织组织正常生产,仍需要棉花配额8000吨左右。

(九)数据统计方面。我市重大产业与重点项目是根据现实情况明确的,国家统计部门没有此类统计体系和口径,所以一直没有基础数据,致使各重大产业与重点项目建设只有统计加估计的数据,有关数据特别是效益指标无法全面、客观、及时地反映出来,这给重大产业尤其是中心城区六大产业的日常调度分析和今后考核评估造成了很大难度。

(十)基础工作方面。有的地方综合办工作人员没有完全到位,分工不太明确,信息报送不及时甚至漏报;少数地方综合办没有设在综合部门,情况调度困难,工作协调不力,影响了推进工作的正常运转;个别地方重大产业发展目标不够明确,产业规划不够完善,项目包装不够到位。

四、有关建议

1、突出重点,建立协调机制。针对当前各地重大项目增多、支撑能力有限的情况,建议市、县两级分别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对影响重大、关系全局、市10亿元(县亿元)以上项目,分别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常务挂帅,定期研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推进工作的问题,尤其是对项目的引进签约、政策支持、土地报审、税收优惠及资金进入等情况进行认证协调,以有力推进项目落地和建设步伐。

2、多措并举,缓解用地矛盾。用地矛盾已是各地遇到的普遍问题,对此要多管齐下,务求成效。一是严格土地审批。强化惜地如金、节约用地的理念,严格按照项目投资强度、建设规模审批土地面积,坚决防止和制止浪费土地的现象。二是完善园区规划。高标准搞好园区规划,以规划节约土地,坚决杜绝企业要哪里给哪里、要多少给多少的现象。三是加大清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清理园区内圈而不建、圈大建小的项目,严肃查处改变土地性质的行为。四是坚持选商选资。多引进投资大、税收多、效益好的项目,提高土地产出率,优先解决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大、产业集聚强、竞争优势明显的重大产业项目用地需求。

3、加大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加快引进更多市外金融机构进驻,促使市内各国有商业银行转变观念,优化服务。银行已向多家园区企业放贷,且服务意识、服务态度等得到企业的认可。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做大做强各级信用担保中心,为重大产业与重点项目提供担保。三是拓宽现有重大项目融资渠道,强化提升各类银企洽谈活动的效能,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优先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四是鼓励金融机构采取银团贷款、授信贷款方式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五是积极吸引境内外投资基金参股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优先支持项目业主通过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

4、搞好衔接,争取相关支持。一是请求省政府加快对我市供电体制的协调步伐,尽快理顺供电管理体制。二是在省政府整合岩盐资源方案尚未明朗之前,找出与整合政策相互衔接的方案,争取省政府给予相关项目岩盐采矿权的支持。三是争取国家发改委和省政府加大对我市纺织行业的支持力度,及时解决棉花配额计划问题。四是尽快与供电部门协调,在经济开发区设立供电所,增加工作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完善电力设施,降低用电成本。

产业项目范文篇7

第一条为加强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0〕20号)2021/12/27下午4:09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关于印发《县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3/10《省农业农村厅支农资金管理规程》(农计发〔2019〕12号)《省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财农〔2021〕34号)和《县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松财农〔2017〕7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用于乡村产业发展方面的乡村发展项目资金。农业救灾资金、动植物疫病防治补助资金、扶持粮食生产及各类直接补贴资金、品种技术试验示范等普惠类、任务类补助补偿资金和以奖代补资金等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按照主体申报、择优支持、绩效激励、公开监督的原则进行。

第二章支持对象和主要环节

第四条支持对象符合条件的县域内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农家乐民宿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和个人等。

第五条支持环节(一)基础设施建设类:农业产业基地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作业道、蓄水池、污水池、农田水利、喷滴灌设施、农业设施大棚,生产用房、养殖畜禽舍及规范化屠宰场(所)、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美丽牧场、美丽蜂场、水产养殖、休闲渔业等基础设施;菌茶果蔬药等加工厂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农产品产地交易场所、农旅融合、农家乐民宿等基础设施及游步道;村组道路及其他小型设施等。(二)设备设施提升类: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建设、各类农业生产机械,各类数字农业推广应用建设,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仪器设备,养殖污水处理设备,2021/12/27下午4:09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关于印发《县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4/10农产品产地加工、储藏、保鲜、冷藏、物流等设备购置及其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三)市场营销类: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农产品旅游地商品购物网点建设,“互联网”网上销售平合建设,品牌体系建设等。(四)技术推广类: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等研究试验示范,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品种优化改良,先进实用技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广应用与技术培训和示范等。(五)上级政府确定的其他乡村产业发展重点工作。

第三章项目申报、储备和立项

第六条项目申报。各乡镇(街道)根据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项目库建设要求,组织符合条件的对象申报年度乡村产业发展项目。

第七条项目储备。县农业农村局对乡镇(街道)上报的项目进行受理和审核,各业务科室应对申报储备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可行性进行论证审核,并对项目建设主体资质、项目实施基础条件、用地等前置条件以及建设内容是否重复申报等情况进行重点审核,报局分管领导审核同意后分别报送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和县财政局农业科备案,形成项目储备库,同时录入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系统。对于难以审核或有特殊原因的项目还应提交班子会讨论后确定是否进入储备库。

第八条项目评审。由县农业农村局业务科室负责组织县财政局、相关专家等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论证评审,同时可邀请县纪委县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

第九条项目立项。县农业农村局根据项目专项资金预算额度,结合《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农村扶持政策挂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对项目库中的项目进行评审,择优选取项目,拟定资金补助计划并提交班2021/12/27下午4:09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关于印发《县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5/10子会讨论通过。在政府信息网站向社会公示无异议后审批立项,下达项目实施计划。立项项目同时报送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和县财政局农业科备案,形成项目实施库,并作为今后项目重复性申报的审核依据。未纳入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列入项目实施计划。

第十条申请立项的项目实施单位,应提交以下材料并装订成册:(一)项目申报可研报告或标准文本、实施方案(附简表)、实施单位基本情况表及前置审批材料等附件;(二)项目申报、财务资料,自筹资金的真实性和建设期限承诺函;(三)反映项目建设内容现状的图片;(四)村集体经济组织还需提供项目公开招投标、班子会记录等内容;(五)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

第四章项目实施

第十一条经立项的项目,业主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下达的项目建设计划要求组织实施,项目建设自筹资金必须按计划落实到位。财政补助资金必须用于规定建设内容,不得擅自调整项目建设计划和资金使用方案。所在乡镇(街道)具体负责项目的督促,农业农村局业务科室负责具体项目的指导。如因规划布局调整、土地征占用、土地纠纷、市场环境变化及重大政策调整等不可预见因素影响,如确需调整,必须向县农业农村局申请变更,并经县农业农村局批复后方可实施。

第十二条项目建设计划下达后,半年内未启动项目实施的,取消该项目立项资格,并暂停下年度项目立项安排。如有特殊情况未按规定期限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须提出书面延期申请并报县农业农村局同意,其他未按规定期限2021/12/27下午4:09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关于印发《县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6/10完成项目建设的,将扣减项目资金补助额度,逾期6个月未完成的,取消项目扶持资格,并暂停项目单位1—3年项目立项安排。

第十三条项目实施单位要建立健全项目档案管理、财务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申报资料、项目资金下达文件、项目招投标文件、项目实施各类合同、资金使用台账、项目实施总结、竣工验收资料、项目专项审计(结算审价)报告、实施前后照片等资料,落实专人登记保存和管理。

第五章竣工验收与绩效评价

第十四条项目完工后,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在1个月内申请竣工验收。并提交以下材料:(一)项目申请验收报告;(二)项目竣工验收表;(三)项目实施总结报告;(四)项目下达计划文件;(五)项目专项审计(结算审价)报告;(六)项目涉及工程招投标、采购合同,以及发票等凭证;(七)项目实施前、后对比照片;(八)其他需要的相关材料;

第十五条收到验收申请后,县农业农村局应当按照项目验收标准及时组织人员进行验收或委托社会中介进行验收。项目验收由县农业农村局业务科室牵头组织,并邀请县纪委县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县财政局、相关专家等一同参与。验收结果报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备案。

第十六条县农业农村局各业务科室应按照《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的要求认真做好项目实施的绩效评价工作,并将绩效评价报告送乡村2021/12/27下午4:09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关于印发《县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7/10产业发展中心备案,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绩效。

第十七条项目绩效评价考评结果列入项目实施单位诚信和追溯制档案,作为下年度项目入库、立项的重要评审因素应用。对上级主管部门抽查绩效评价不合格的项目单位,在三年内不安排相关项目补助资金。

第六章资金使用监督

第十八条项目资金拨付按照各级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财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资金拨付和审核要求按照《县农业农村局财务管理制度》(松农发〔2021〕31号)和财政局相关文件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项目实施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各类财务管理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实行专账或专项核算管理,专款专用。资金核算要真实反映项目建设的情况,做到票证合法、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二十条项目实施单位应加强项目资金的收支管理,支付原则上通过银行支付程序,除国家规定可以用现金支付的情形外;使用合法支付凭证或有效票据,加强现金管理,严禁大额现金支付。

第七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县财政局和县农业农村局要加强对乡村产业项目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跟踪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资金使用单位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同时应当接受派驻纪检组和社会监督,确保项目资金规范使用、安全运行。

第二十二条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县农业农村局和县财政局报送资金使用情况材料,按规定对资金进行全面、真实、完整的财务核算。对违反乡村产业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定,虚报、冒领、截留、挪用、骗取专项资金的单位和个人,按照《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2021/12/27下午4:09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关于印发《县乡村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8/10对由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工作失职、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涉嫌严重违纪违规的,移送监察机关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第二十三条对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在一定期限内停止其多村产业项目申报资格:(一)项目建设单位或部门因在项目申报、实施中存在弄虚作假及挤占挪用、骗取乡村产业扶持资金等行为被依法依规处理的;(二)未经批准擅自调整乡村产业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实施地点项目实施内容等,涉及金额大、造成重大影响的;(三)存在其他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

第二十四条对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可暂缓或停止拨款:(一)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资金的;(二)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的;(三)拒不接受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或其他监督部门监督检查的;(四)存在其他违规违纪行为的。

产业项目范文篇8

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撑,项目是产业的载体,同时,项目又是保持投资拉动的主要抓手,抓产业必然要抓项目。二者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县委研究同意,召开全县产业暨项目工作会,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刚才,县产业办通报了2007年度全县产业发展情况,县项目办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的项目工作,公布了2007年项目绩效考评的结果,分别表彰了2007年度产业建设和项目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大家一年来付出的辛勤和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今年的工作中更上新的台阶。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产业工作

2007年,是实施“产业兴县”战略的第一年,全县上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以产业化的理念认真谋划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了产业良性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主要在于:

一是形成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委龙书记亲自担任组长,李县长、刘冰副书记、人大廖主任、政协林主席担任副组长,其他县四大家领导、县直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及电力、电信、烟叶公司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十七个产业工作专班,各专班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县领导担任。实行“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个产业、一块资金、一家企业、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工作模式,县四大家领导齐抓共管,各乡镇各部门全力配合,狠抓落实,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性工作机制。

二是科学规划明确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兴县进程的实施意见》,从总体上明确了产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各产业工作专班经过深入调研,组织专家科学制定了17个产业的五年发展专项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使各产业按照目标得以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支持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实有力。县委、县政府向内挖潜,出台政策,着力形成优惠政策洼地,在出台《关于加快产业兴县进程的实施意见》之后,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等,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支持工业发展,收集整理了优惠政策汇编,优惠政策洼地效应正在逐步形成。向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产业发展项目,如通过招商引进了深圳中技集团拟在工业园区建设一座2×30万千瓦的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去年12月份,龙书记带队在深圳就签订了招商意向性协议12个,总投资达35亿元。向上积极争取产业发展资金,如畜牧产业先后申报了三峡库区生猪品种改良、肉羊良种繁育场及示范基地建设等7个项目,资金达657万元;旅游产业争取资金2200多万元。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各项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总体上看,2007全县产业发展势头旺,形势好,各产业专班工作积极主动,思路清晰,在规划编制、项目争取、协调引导和技术指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研究解决:一是工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部分产业专班在工作协调上存在无抓手无部门落实现象,如农业产业的主管部门在农口单位,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主管部门在商务局;建材产业行业管理在建设局,而建材企业管理又在商务局;各项目主管部门在申报审批产业发展项目时,与产业办沟通协调不够等。二是产业发展项目论证、储备、申报争取、推介引进不够,导致产业发展投资的缺乏,影响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三是企业融资相当困难。全县多数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大多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银行不愿对企业开展资金融通业务,导致企业融资困难。尤其是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制约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四是政府职能转变有待进一步加快。部分执法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对企业以执法为名进行刁难,索拿卡要现象时有发生,企业非生产性成本较高。同时,政府少数职能部门服务意识差,有的企业老板觉得压力较大。

2008年,在产业建设上,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工业产业方面,要着力培植一批支柱产业、规模企业、知名品牌,不断增强工业在产业兴县战略中的拉动作用,力争全口径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13.9亿元,增长22%,增加值达到4.66亿元,增长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现价总产值达到6.38亿元,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8家,利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3家。农业产业方面,要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意识,加大扶持力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兴县富民的龙头。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发展畜牧、蔬菜、魔芋、烟叶、鲜干果、茶叶、桑蚕、小杂粮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其他新型产业。逐步使蔬菜、柑桔基地成为省级特色板块基地,新增1家企业成为省级龙头企业,4家企业成为州级龙头企业。第三产业方面,要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突出重点、扩大规模、创新机制、提高水平,大力发展旅游、文化、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0%以上。具体到各个产业,就是要围绕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结合实际,分解确定年度目标,狠抓落实。

要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总的思路是全力实施好企业成长工程、平台工程、落地工程、品牌工程,培植龙头促成长,壮大基地促配套,创建品牌促升级,狠抓项目促投资,建好园区促集聚,改善服务优环境,严格考核保目标。具体到各个产业,各专班要结合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一步明确具体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在这里,我着重强调几个全局和共性的问题。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各工作专班、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引导、扶持、协调和服务作用,及时为业主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坚持“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块资金、主抓一个产业、负责一家龙头企业、一抓到底”的“六个一”产业发展工作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专班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专班有人负责有抓手。要进一步强化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能,抓好各产业工作的信息收集、宣传引导、工作督查、综合协调和目标考核,确保17大产业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目主管部门与产业办之间的衔接沟通机制,建立产业办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产业发展问题。要严格产业发展考核奖惩,对产业发展成绩突出的乡镇、部门、企业、产业工作专班办公室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措施不力、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在全县通报批评,造成工作失误或失职的,予以责任追究。

二是要切实抓好产业项目建设。要围绕30万吨炼钢工业试验、煤矸石综合利用、益濠公司服装基地、5万头生猪养殖、支井河流域开发等签约项目的落地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各产业工作专班要从资源分布、市场需求、融资渠道、经济效益等方面,认真研究,找准发展方向,精心筹划和包装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进一步加强产业项目招商工作,千方百计在引进大项目和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上有突破,争取建设一批投资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

三是要促进企业成长,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且有一定规模、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在项目、资金扶持等方面予以倾斜,积极引导企业走联合和集团发展之路。着力在优势产业中培育产值过亿元和利税过千万元的骨干企业,按照李县长在经济工作会上所讲的采取三个一批的方法即争取投产一批、改造一批、壮大一批,逐步推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发挥其龙头带动和骨干支撑作用。

四是要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我们有一些产业已经成功创建了部分品牌,但精品名牌还没有什么。要继续全面实施质量兴县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企业创建精品名牌,引导企业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与宣传活动。适时引导同一产业的企业品牌整合,着力解决“只有产品没有品牌或只有品牌没有产量”的问题。

二、关于项目工作

2007年,全县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刚才大甲局长作了通报。成绩大家有目共睹,我就不再过多表述,在这里我着重讲一下还存在的一些差距和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这些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从项目建设进展来看,整体建设进度不快。虽然去年我县州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但综合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完成率只有65.7%,全县45个重点项目只开工36个,开工率只有80%。开工的项目中只有21个项目全面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还有15个重点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建设进度,整体进展缓慢。

二是从项目前期工作来看,前期谋划工作不深。缺乏有针对性的深入调研,储备项目少,多数属于老项目翻新,而真正新谋划的项目很少;项目谋划质量不高,缺乏系统的研究与科学的论证,可研的深度不够,使得谋划的项目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同时项目的结构不优,多数项目属基础设施项目,而富县富财政的生产性工业项目较少。从2007年已经开工建设的36个重点项目看,工业投资项目只占总投资的30%,近70%的投资属于非工业项目投资,不仅达不到州委、州政府要求的50%的比例,对培植财源,直接拉动财政稳定增收也显得比较乏力。

三是从项目建设管理来看,综合管理力度不强。以项目办为首的综合管理机构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从全县的情况来看,综合管理的力度还是不够的,部分项目涉及单位的综合管理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项目建设的情况缺乏客观真实地反映,项目工作的信息不能及时地沟通和交换,综合管理部门也不能及时准确地给领导提供决策建议。有的部门内部缺乏有力的监管,导致资金管理出漏洞,项目建设质量大打折扣。

四是从项目建设环境来看,大抓项目的工作氛围不浓。县委政府将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重点来抓,就是要带领大家共同营造一个浓厚的项目工作氛围。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抓项目的共识基本达成,但共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够,抓落实的力度不够,缺乏谋划项目的主动性和争取项目的拼搏精神,拼、争、抢的意识不强,全民思项目、建项目、服务项目建设的氛围不浓。

这些问题必须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根据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今年的项目基础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项目争取工作要进一步突破,项目实施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做到“论证储备一批、申报争取一批、建设实施一批”良性循环发展,全年完成10亿元以上的项目投资计划。任务很重,要求很高,但有压力才有动力,有高位目标的引导才能促使我们跳起来摘桃子,才能拉动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在阴历年前的项目调研会上及前天的全县经济工作会上,龙书记、李县长分别从思想认识、工作要求、工作方向、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工作措施等诸多方面讲了很好的意见,对项目工作作了重点强调和总体安排。在今天的会上,印发了几个文件,即《关于加强2008年全县调度项目建设责任目标管理的通知》和《2008年全县重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及项目资金申报计划指导意见》以及《关于建立县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服务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的通知》。这三个文件,对今年的项目前期工作、项目申报争取工作以及项目建设实施工作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目标措施要求和很好的指导意见,请各部门、各乡镇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同时项目办还拿出了《2008年项目工作绩效考核考评实施方案(草案)》,征求大家的意见,请大家认真修改,及时反馈给项目办。下面,结合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就如何确保今年项目工作目标的实现讲几点意见。

(一)齐抓共为,构建项目工作的大格局

一是要提高认识。要牢固树立起抓项目就是促发展、保稳定的大局意识,克服只有项目主管部门才是项目工作的责任单位,只有项目建设业主才是项目工作责任人的片面认识;树立抓项目是本职,不抓项目是失职,抓不好项目是不称职的强烈责任感,形成齐抓共为意识。

二是要提高能力。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对干部项目知识和抓项目能力的培训,教育引导干部潜心钻研项目知识,熟悉项目建设的程序,拓宽项目建设的思路,切实提高争取项目的能力、建设项目的能力和管理项目的能力。每个部门和单位至少要培养2至3名熟悉项目工作、会抓项目的骨干。要在项目建设的实践中锻炼干部、发现干部和使用干部,把项目建设的成效作为考核干部政绩、评价干部能力的重要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熟悉项目、会抓项目、能抓大项目的干部队伍。

三是要形成合力。2008年,要继续坚持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县项目建设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县项目办的综合协调职能。项目办要在现行的工作基础之上,探索更为高效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在项目综合管理中的作用。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之间以及和项目办之间要加强协调、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一是各单位和部门之间平时要加强相互沟通、联络与协调,互通情报与信息,共同组织项目的策划与开发工作,既分工又协作,合力搞好项目前期阶段的资料搜集、可研编制与项目储备。二是各有关项目单位必须加强同项目办的衔接与协调。各项目单位在向上申报项目前,务必要将争资项目报项目办备案。县项目办要切实担负起对全县所有争资项目进行综合协调与统一管理的职责,加强对各项目单位争资工作的指导与协调,及时解决项目争资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与问题。三是项目申报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自始至终要互相协作与配合。凡项目通过计划口径的,由县发改局为主,牵头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协助;凡项目不通过计划口径的,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其他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总之,在项目申报和争资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要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坚决杜绝出现多头申报、重复申报、无序申报的现象,在全县形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齐头并进共同争取项目资金与投入的合力。

(二)科学谋划,确保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大进展

项目前期是项目工作的关键。现在国家投资也好、招商引资也好,都看的是项目的前景和效益。只有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才能争取好项目、实施好项目、管理好项目,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今年初步确定的34个重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的推进,要按照文件要求,千方百计全力推进。同时要在高度重视现有重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的前提下,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适时谋划催生重点储备项目并实行滚动管理。目前没有确定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单位要对本单位本系统职责范围内或是管辖区域内的资源进行调研,要形成具有现实参考价值的项目建设调研报告。要早启动、勤思考、多筹备,切实提高项目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对接政策不落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政策,努力寻找地方特色与国家政策支持的结合点,寻找我们的重点项目与国家政策的有效对接点,最大限度地用足、用活、用好政策,把国家的政策真正变成我们的项目、我们的投资、我们的现实生产力。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一些产业政策还会不断调整,我们必须敏锐地去把握,及时地去应对,不等不靠,超前思考,超前决策,善于抓住政策带来的潜在机遇,在与上级实现对接上不误点、合到拍,努力使申报的项目符合国家和省上的扶持重点,从而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

二是要盘好家底不盲目。既要弄清自然物产资源状况,也要全面掌握人脉资源状况,既要弄清自身的优势所在,也要明白自身存在的不足,更要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目标。要围绕特色优势资源,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围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库区环保及生态环境建设,围绕农业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来进行项目的谋划。坚持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并举,在提升资源型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坚持基础性项目与生产性项目并举,在突出抓好基础性重大项目的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工业项目;坚持大项目与小项目并举,在积极策划引进高、新、大项目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增长点、新财税点、新就业点的“短平快”中小项目;坚持抓经济项目与民生项目并举,在立足经济项目建设的同时,关注民生问题,大力实施社会事业项目、惠及百姓项目。

三是要科学谋划不外行。项目谋划与前期工作要体现科学性。我这里所说的项目谋划就是如何科学地制定项目建设方案,在初选的基础之上最重要内容的就是项目的可性行研究报告,这是我县项目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我县项目招商引资中的一项重要因素。今年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力争有一个较大的进步。在项目生成机制中各部门的谋划是基础,各单位一定要拿出明确的计划,切实加强本部门的项目前期谋划工作。县项目办和县发改局要探索建立项目咨询决策办法,重点对各部门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指导与检查,建立合理的项目前期工作流程,不断充实和健全项目库的建设,将项目库作为整合项目前期工作成果实行动态管理,从而使其发挥实效。

四是多元机制强保障。要多渠道落实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一个途径是财政拿钱做本子,主要是可行性强、政策性强的项目;一个途径是企业拿钱做本子,主要是与企业发展关联紧密的配套产业项目;还有一个途径就是民间拿钱做本子。

(三)抢抓机遇,确保项目争取工作取得大突破

项目的申报争取是承接项目前期工作成果、实现项目建设梯次推进的重要环节。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我们要切实加大项目申报争取的力度,以抢抓和抓抢的姿态,多渠道扩大项目申报争取的成效,推动项目建设梯次良性发展。项目领导小组下达的指导意见中确定了98个项目19.4亿元的项目资金申报争取计划,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想千方设百计,积极争取项目尽早立项纳入计划,争取资金尽早足额到位。

一是要加大向上争取的力度。各部门和单位平时要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关系,培养感情,疏通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产业政策与投资信息,适时调整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项目策划与申报工作,争取把更多更好的项目挤进上级计划本子、投资笼子和资金盘子。要积极加强项目的经常性汇报衔接,切实搞好项目的跟踪落实,确保计划项目资金的及时到位。同时对照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方向,在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基础之上,加强向上的争取,积极拓展新的项目源。在认真做好政策性项目资金申报争取的同时,还要切实抓好应为之外的项目资金争取工作。

二是要加大项目招商的力度。要巩固现有招商引资的成果,为招商项目落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力争已达成协议的招商引资项目能够按计划落户巴东,并通过落户的业主,以商招商,带动更多的业主落户。要进一步摸清巴东在外的成功人士状况,利用各种人脉资源,广泛开展“抓一条信息,建一个关系,找一个业主,引一个项目,跑一笔资金”活动,重奖有功之臣。利用各种招商项目活动,加强项目推介,同时,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巴东在外成功人士回家乡创业。

三是要转变观念,拓宽渠道。要大胆探索采取BOT、BT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大型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要创新机制,激活民间资本,使项目工作社会化,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项目建设领域,让老百姓把钱拿出来投资项目建设。要着力解决银企合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大程度地争取金融机构对项目建设融资的支持。

(四)科学实施,确保项目建设投资目标全面完成

今年项目建设的计划已经出台,与去年相比有一个较大的推进,但在实际工作中将要面临很多的困难,任务也很重,从事项目工作部门和同志一定要善于把握全局,突出工作重点,以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确保全年项目工作有新的突破。

一是要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2008年全县重点项目73个,计划总投资达116320万元。这一计划,是根据去年项目建设情况和目前掌握的项目建设动态所制定的一个总体要求,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细化工作目标,不能将项目停留在计划上,将计划停留在文件上。要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相关的单位,将工作责任明确到具体的人员。同时,项目建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资源需要不断的发掘,机遇需要努力的争取。所以工作的目标随时都面临着进一步的拓展,各部门要做好年度计划中的项目建设,但也不能仅限于县下达计划中所明确的建设内容。

二是要抓好重点项目的建设管理。重点项目是拉动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全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一如既往的抓紧抓好。在健全相应工作机制的基础之上还要强化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从73个项目中精选29个项目仍然实行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落实一个重点项目、一名领导挂帅、一个部门牵头、一个专班运作、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建立项目洽谈情况通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通报、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通报制度和定期联席会制度,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要强化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项目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把项目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拿在手上抓,以进一步增强项目主管部门的责任感。要将本部门的项目综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配合县项目办做好重点项目的检查督办。三是强化项目建设的“五制”管理,即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行预决算审计制、项目建设的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严格的制度和过硬的措施,确保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究而必果。

三是要加强项目建设的督查。2007年全县开展了几次较大规模的项目工作督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全县项目建设的规模和仍然存在的问题来看,督查的力度还是不够的。一方面督查的深度不够,主要停留在对主管部门的检查督办,对项目建设的实地督查不够,另一方面督查的广度不够,除了州县重点项目,其它项目特别是分散到各乡镇实施的部分项目缺乏强有力的督查。要实现全面深入的督查监管不可能由那一两个部门或是几个人的班子去完成,需要我们建立一个联动的综合管理机制。从项目建设的需要来看,我们不能仅仅只注重工程安全、项目进度还要看资金管理和投产效益,大项目不能出问题,小项目也绝不能乱套,现在各项目都有相应的建设业主和主管部门,各级也有相应的文件及规章,这就需要我们加大执行的力度。

产业项目范文篇9

基层产业扶贫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项目管理不到位。一是项目申报没有深入排查,申报程序简化。个别乡镇没有严格按照项目库建设文件要求,自下而上地层层审核项目,乡镇在接到村级上报脱贫攻坚项目清单后,没有认真组织严格审查,把关不严,个别行业主管部门也没有对乡镇上报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实地查看和项目论证。造成有的项目预算资金过多,有的项目预算资金不足,使得扶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变更或预算调整较难,财政扶贫资金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二是项目资料不规范。部分项目资料凌乱,个别资料存在丢失现象。特别是产业直补资金兑付时,无实施方案,无农户个人银行单据,无领款人签字确认,无法鉴别真伪。同时,产业园农户没有入股合同,无贫困户签字确认,入园务工贫困户工资性补助没有工资发放表或者领条等佐证资料。特别是村互助小组资料混装或散装,未编制文件目录,不方便查询。2.财务核算不规范。一是互助资金借款手续不全,逾期借款防控措施不严。有的互助资金账务处理手续不全,部分借款凭证无银行单据,无个人收据、借款联保协议、身份户口证明,无法证明系个人借款。有的逾期借款时间长,无法收回,也未采取措施收回,影响资金的滚动使用。扶持资金以现金支付,发放股金分红无公示。有的互助资金收付凭证附件不全,财务管理混乱,存在大额现金支出、无发票支出的问题,支出发票没有支出清单,发票内容模糊不清,还存在资金挤占挪用的严重违纪问题。二是产业直补资金兑付不规范。手续不全,资金兑付无法鉴别真伪性,如产业资金存入个人账户,又提取现金支付;互助资金项目存在大额现金支出、无发票支出的问题,且支出发票没有支出清单。(二)产业扶贫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1.个别部门敷衍了事。一些县级项目主管部门对招聘的社会审计,限定短时间完成不切实际的项目绩效评价审计任务。如新型经营主体带动项目和3+X产业发展奖补项目等,涉及几十个理论镇(办),要求社会审计在一月内完成任务。社会审计从利益和成本考虑,为了按照工期完成任务,到项目镇只是完成复印项目资金拨付使用资料和项目管理资料,不做绩效审计取证单和项目镇盖章,就草草结束现场绩效评价审计任务,对项目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视而不见。有的绩效评价主管部门好大喜功,要求社会审计将绩效评价审计结果选项都确定为优秀层次。2.项目绩效评价审计方案不切实际。有的县级绩效评价主管部门投入绩效评价审计的工作人员非常少,基本上都是依据社会中介提供的绩效评价审计方案,但每年的项目都有所不同,社会中介没有时间沉下去搞试评完善项目绩效评价方案,出于利益考虑一般都是参考过去的项目绩效评价方案。部分绩效评价主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对绩效评价方案审查不细,导致项目绩效评价方案与项目实际不对应。现场参与绩效评价的人员照本宣科,导致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不真实、不实际。3.社会审计质量良莠不齐。一些社会中介不具备绩效评价的资格和素质,项目竞争存在乱象,具备资格业务娴熟的社会中介反倒不得中标。有的社会中介不具备绩效评价审计条件,靠拉关系搞项目,拼凑撑起一个公司,绩效评价质量可想而知。此外,目前对绩效评价审计的收费标准不统一,部分地区收费标准过低,对参加绩效评价的社会中介没有吸引力,即使参加也只是应付,这也影响绩效评价的质量。

完善产业扶贫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审计的思路

产业项目范文篇10

1.1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按照项目要求,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学习,认真规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突出三大建设内容:出口型企业行业协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出口型企业示范基地提升。项目总投资589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资金200万元,项目实施单位自筹资金389万元。

1.1.1组织筹备出口型企业行业协会

山东省安丘市是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近年来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为核心,全面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基地规模化、龙头外向化、产品品牌化步伐,在农产品加工出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市已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400多家,其中潍坊市级重点龙头企业76家,省级6家、部级1家;全市出口农产品有保鲜、脱水、速冻、腌渍、罐头、熟食制品等六大类600多个品种,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国、欧盟、香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加工经济群体。但全市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难: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仍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阶段,品牌多而杂,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农产品加工业档次低,深加工、精加工不足,产品结构单一等等。就整体发展水平和企业发展环境来看,目前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组建出口农产品行业协会,就是把安丘市众多的出口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化零为整、抱团发展,通过建立完善行业协会章程和运行管理制度,统一制定指导性种植计划、确立收购保护价和外销最低价、开展农民培训和技术服务、协调会员企业间分工协作、稳步扩大协会联系和服务范围,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规范。通过协会的行业管理、协作、协调、自律和服务,提高农产品出口企业素质,有效规避出口风险,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增加出口创汇。从2012年8月份开始,全市就成立了专门的筹备小组,先后三次组织到博山桔梗产业协会参观学习,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文件,起草了《安丘市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章程(草案)》等相关文件,并下发至龙头企业和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和修改,广泛征求了意见,认真筹备“安丘市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通过宣传发动,对愿意加入协会并填报了《会员申请表》的出口型企业进行审查,确定第一批会员企业46家。目前,安丘市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成立并扎实开展工作,同时开通了协会网站。

1.1.2整合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出口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企业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科技研发、仓储物流等资源,为企业提供优惠便捷的服务,使辖区内中小企业能以较低成本共享优质资源,解决企业发展的共性需求,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2012年,安丘市投资2.3亿元新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已投入使用。根据项目要求和市里的统一部署,在监管中心设立安丘出口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开通了“安丘出口农产品信息网”网站,平台办公场所建设及相关设施配套已完成,共占地1000m2,设企业展台、信息中心、远程视频室、农药电子交易中心等。数据服务器、安全网关、视频服务器、LED大屏幕显示器等全部安装到位,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农业专家服务系统、农业投入品监管系统等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

1.1.3择优遴选出口型企业示范基地转型升级

通过商务局和海关报表,结合实地考察,选取了山东鲁丰集团有限公司、潍坊鑫盛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有代表性的出口型企业作为实施主体,规划示范企业自属基地4180亩,突出物理防控、检测水平、国际认证、争创品牌等方面特点,加快推进出口企业示范基地转型升级。通过项目实施,鲁丰集团凭借部级龙头企业的实力与魅力,引领一批有订单无基地的小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有基地无订单的合作社相互借鉴、抱团发展,共同完成农产品种植、加工、出口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安丘市农产品加工出口业的繁荣与稳定。鑫盛食品有限公司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瞅准时机,开工建设了安丘市盛大农产品交易市场,为当地农产品初加工和贸易提供了一个大的交流平台。该交易市场依托公司配置的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面向市场内入驻的小型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服务,为安丘市葱、姜、蒜等大宗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维护了家庭农场、小规模种植基地、合作社的合法权益。公司于2013年秋天成功举办了盛大农产2013“中国葱姜之乡”(中国•安丘)姜王挑战赛。安丘市奥源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潍坊东和食品有限公司、潍坊富大食品有限公司、安丘市太平洋食品有限公司、安丘市鑫龙食品有限公司、安丘市振大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一个联合实验室,为合资公司的入股方提供出口农产品质量检测,有效地发挥了集群化的优势,避免了重复建设的负担。

1.2把握关键,措施到位

1.2.1组织领导到位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安丘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财政、农业、发改、科技、畜牧、水利、林业、外经、规划、环保、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以及有关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加强项目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同时,为了加强项目的技术指导,成立了由市农业局局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蔬菜、植保、土肥、农技等方面的专家及项目技术专家为成员的项目技术小组。各项目单位都成立了总经理任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创建管理领导小组,分工协作、层层落实责任,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2.2政策扶持到位从产业集群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把握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找准切入点和解决办法,不仅仅局限于基地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和吸附作用,整合与项目建设有关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户用沼气、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果菜产业项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项目、“沃土计划”建设等8个项目的资金总计2505万元,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1.2.3资金保障到位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按照专项资金使用要求,合理安排省级财政资金投向。在项目设计初期,就要求企业出具自筹资金配套承诺,同时督促企业自筹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实行定期跟踪检查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确保投入资金落实到位。

1.2.4监督检查到位严格落实省、市工作要求,落实各项建设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协调、指导,建立了项目包靠制度。专门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了4个指导督查小组,实行分工包靠制度,严格落实“日汇报”、“周调度”,多次召开项目实施调度会,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实行定期跟踪检查调度,积极推进项目及时开工建设和顺利实施。

2项目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2.1示范基地拉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通过示范基地转型升级,夯实产业集群发展基础。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大督导力度,切实加强了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的自律意识。2012年,安丘市仅出口蔬菜一项就达62万t,无一例质量安全退回事件,实现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零预警,今年到目前也是零预警。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安丘市出口农产品由每个集装箱例行检测改为抽检,每个集装箱的检测费为3000元人民币,仅此一项,为安丘市农产品出口企业节约几千万元费用。目前,4个项目示范基地核心区共流转土地17800亩,按照当前土地流转价格1000~1200元/亩,可为农户增收近2000万元。同时,基地可为农民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每个农业工人每天增加80~100元收入,每年可为农业工人增加3000多万元收入,更多的农村剩余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该项目的建设使企业与农民、农户与农民利益紧密联结,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了城乡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

2.2行业组织引领社会效益持续扩大

不断完善行业协会建设,提高集群企业的组织化程度。一是建立健全常设工作机构。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关工作人员和办公设备,开展协会日常工作。由理事会聘任行业内专家,建立专家库;建立协会网站和电子信箱,开展信息和咨询服务。二是建立会商机制。分析与预测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动态,了解出口价格,搜集相关信息,对大葱、生姜、圆葱等重点出口品种,制订最低出口保护价,供会员单位执行,并相互监督,消除不正当价格竞争等。三是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企业建设自属和合同化生产基地,推行“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开展对基地农民的技术培训,组织企业开展国际质量认证,加强对商标、品牌的申报工作,组织企业应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倾销和反倾销,整合会员企业资源,抱团发展闯市场,充分发挥了行业组织的社会效益。目前,已有安丘外贸食品、潍坊万鑫食品、潍坊润康食品等60多家龙头企业获得了国际上通用的NOP、KOSHER、JAS、GLOBALGAP、BRC等认证,在同行业中率先拿到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搭上了产品出口国外的直通车。

2.3品牌农业促进国内外市场统筹发展

安丘市充分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一个标准,两个市场”的作用,以出口级农产品标准统筹国内市场发展,打造了安丘农产品“安全优质”这一金字招牌,形成了安丘农产品销售市场多元化的新格局。安丘蔬菜先后进入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香港等高端市场,成为山东省第一个供港蔬菜备案基地。2013年1月,安丘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举办了“山东安丘出口农产品进京启动仪式”,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区超对接”工作,并已在华南佳士客、上海联华、济南银座、潍坊中百等国内30多家大型连锁超市设置出口农产品专柜,累计向国内大中城市配送安全农产品100多万t。

2.4公共服务引导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结合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建设、全国种植业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试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创建,进一步加强出口企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以中国安丘出口农产品信息网建设为载体,整合企业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科技研发、仓储物流等资源,为企业提供优惠便捷的服务,使辖区内中小企业能以较低成本共享优质资源,解决企业发展的共性需求。在潍坊海关的大力支持下,在鲁丰集团成立了海关预录处,检验检疫局在安丘市农安办进行出口基地备案,为当地中小出口企业提供海关“绿色通道”服务,方便了企业报关和备案业务,促进了安丘市出口企业发展。2013年前10个月农产品出口创汇3亿美元,同比增长11%。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问题

一是项目的设计还存在着不专业、不完善的地方,有待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探索、解决。二是安丘市有30多年的蔬菜加工出口历史,被誉为“中国蔬菜出口第一县”,有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急需转型升级,还需要上级部门的继续支持,把安丘市出口农产品继续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抢占国际市场。三是加大对名牌农产品的扶持力度,打造品牌农业,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打破“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窘境。

3.2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