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39:08

长效管理

长效管理范文篇1

近年来,我市的双学双比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级双学双比活动协调小组,特别是各级妇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和整体提高农村妇女素质这个中心,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实施“巾帼扶贫行动”等一系列创造性工作,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积极性,激发了广大农村妇女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理想信念,广大农村妇女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日趋明显,自身地位不断提高。回顾近年来特别是**年,我市双学双比活动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特色:一是更新观念,进一步开拓了主体活动的新思路;二是突出重点,进一步拓展了农村妇女致富的新途径;三是搭建平台,进一步激发了农村妇女发展的新活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双学双比活动协调小组自觉践行“三个代表”、服务“三农”、促进“三化”、勇于率先,着力推进农村妇女工作新实践、新突破、新发展的结果,也是全市广大农村妇女团结拼搏、勇于奉献的结果。

二、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不断推动我市双学双比活动的深入开展

2006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深刻学习和领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目标要求,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和作用,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今年双学双比工作的总抓手,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动员组织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力实施率先崛起战略起好助动器的作用,努力使我市的双学双比工作继续走在前列。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深化认识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双学双比活动的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当前,我国农村妇女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60%以上,广大农村妇女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催化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离不开妇女的参与,离不开妇女的智慧,离不开妇女的创新。因此,加快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千方百计帮助她们增收致富,追求自身更快地发展,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展双学双比活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双学双比活动这个有效载体,进一步解放农村妇女,进一步凝聚、组织、服务、教育、提高农村妇女,激发农村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积极引导农村妇女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

(二)注重实效,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中双学双比活动的工作重点。要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市双学双比工作的经验教训,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密切联系实际,科学制定规划,突出重点领域,明确发展目标,注重工作实效。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双学双比工作要以坚持提高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和增收致富为重点,以激励农村妇女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不断创新“城市农村统筹、外输内转结合、创业就业并举、培训维权齐抓”的工作思路,巩固完善“教育培训、科技示范、信息服务、合作经济、扶贫救助”五个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共同进步”的妇女发展工作格局。重点要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妇女转移就业。要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有效实现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路子。积极配合“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尤其要加大对农村妇女转移就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与转移就业相统一,努力提高农村妇女转移就业率。二是强化服务,促进妇女增收致富。要积极引导、扶持农村妇女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大力培育“妇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双学双比生产示范基地、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组织农村妇女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生态旅游产业,使妇女在向三产的跨越中拓展增收空间;积极为农村妇女发展新产业提供科技、信息、项目、资金和销售等服务,努力构建农村妇女发家致富平台。三是积极引导农村女参与新农村建设。要结合市里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的实施工作,充分发挥妇女优势,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农村妇女主动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四是继续实施“山海协作”战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路子,在更大的空间和更宽的舞台谋求妇女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广泛动员,进一步推进广大妇女参与“百千”工程长效管理工作。组织农村妇女参与“百千”工程的长效管理工作,是我市双学双比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成功经验。各地要不断总结和推广妇女参与“百千”工程长效管理经验,进一步按照我市“农村产业大发展、社会环境大改善、生活质量大提高、文明素质大提升、民主管理大推进、公共服务大覆盖”新农村建设要求,深化、细化这项工作。一是继续深入开展“举妇女之力,建和谐家园”活动。各地要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切实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农村妇女的积极性、创造性,彰显广大农村妇女在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和谐社区建设中的魅力。二是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开展工作。各地要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通过以点带面,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农村妇女参与“百千”工程长效管理工作。三是规范管理,健全机制。要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切实规范巾帼保洁队、巾帼志愿者等队伍管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同时,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在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这项工作的扎实开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加强领导,不断完善双学双比活动的工作机制

新农村建设为“双学双比”活动的深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各级协调小组和成员单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三个结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要在宏观指导与具体目标上做好结合文章。双学双比活动是一项涉及面较广、涉及领域较宽的妇女群众性活动,是将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紧密结合、妇联优势和政府部门优势紧密结合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各级协调小组及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双学双比”活动的政策宏观指导和具体目标规划的实施,根据省、市“十一五”规划目标,制定地方发展规划,确保“双学双比”活动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

长效管理范文篇2

第一条为加强市区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杜绝市区无主垃圾的出现,实现环境卫生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根据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和《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山东省实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办法》、《*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范围:市城市规划区北到北外环线、南到南外环线、东到减河、西到河北省交界处区域内出现的各类垃圾的清除。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无主垃圾是指无任何正当理由,在规定垃圾收集点外出现且3天以上得不到清除的垃圾。

第四条市城管执法局为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德城区城管执法局、*经济开发区市容处、*运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新城办事处为各自行政区内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长效管理责任划分区域内垃圾清除的组织落实。

第二章道路卫生保洁与垃圾收集管理

第五条城市道路的保洁与垃圾收集。东风路、湖滨大道等22条主干道,由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市区南起于官屯大桥、北至大学路、东起岔河桥、西至京沪铁路范围内(以下简称老城区)除市城管执法局管理外的道路,由德城区负责;市区内京沪铁路以西,由*运河经济开发区负责;市区内康博大道以东区域(除104国道和高速公路以东的314省道外),由*经济开发区负责;新城办区域由新城办和市城管执法局按原方式共同负责。

第六条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及社区的保洁与垃圾收集。老城区由德城区负责;市区内京沪铁路以西区域,由*运河经济开发区负责;市区内康博大道以东区域(除104国道和高速公路以东的314省道外),由*经济开发区负责;新城办区域由新城办负责。“三区一办”要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总体要求和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健全环卫管理机构,完善管理网络,社区明确专人负责。

第七条住宅小区的保洁与垃圾收集。各居民小区物业管理企业要安排专人对小区内的保洁及垃圾收集进行管理,实行袋装化收集,并按规定的时间倾倒到环卫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无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及其他居民区的卫生保洁,由其所在街道居委会负责。

第八条商业区、市场内的保洁与垃圾收集。市场开办单位负责市场的卫生保洁工作,工商部门协调做好各类市场环境卫生的保洁管理。

第九条“三区一办”及各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市道路保洁管理标准的规定,规范道路保洁作业,做到时间统一、标准统一,切实提高道路保洁水平。

第三章垃圾清运管理

第十条市区内康博大道以东区域(除104国道和高速公路以东的314省道外),由*经济开发区负责;其它区域由市城管执法局负责。道路零星垃圾由市区两级环卫部门的保洁人员负责清扫并收集到指定垃圾点,再由垃圾清运人员负责清运到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处理场。长效管理责任划分区域的垃圾,由责任单位负责清除,并运输到垃圾处理厂。

第十一条建筑垃圾一律由市城管执法局负责统管统运。

第十二条各责任单位发现区域内出现乱倒的建筑垃圾,应在1日内向市环卫处进行投诉,市环卫处应在2日内对其进行彻底清除。如形成垃圾混杂,则由责任双方分别承担应清运的垃圾。

第十三条运输车辆具备全封闭运输机械装置或密闭苫盖装置、安装行驶及装卸记录仪和相应的建筑垃圾分类运输设备。

第十四条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实行规范化作业。环卫部门在道路两侧设置适当的垃圾收集箱(车),规范垃圾倾倒地点。垃圾倾倒每天2次,分别为早5:00—7:00和晚8:00—10:00;垃圾清运每天2次,分别为早5:00—7:30和晚8:00—11:00。提倡垃圾袋装化,道路保洁人员每天分别于早8:00—10:00和晚5:00—6:00对袋装垃圾进行收集。规定时间外不得私自乱扔乱倒垃圾。

第四章垃圾处理管理

第十五条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城区所有生活垃圾必须运送至*市垃圾处理厂(华能电厂以西路南)。

第十六条城中村垃圾处理。按照《*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各村委会组织专人对村内垃圾进行管理,并在村内合理设置垃圾点,委托专业垃圾清运单位进行清运,坚决杜绝私拉乱倒的行为。

第十七条中央、省驻德单位、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及大中型企业、各沿街门店要严格遵守《*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的规定,将办公区域及所属职工宿舍区产生的垃圾纳入到环卫部门的统一管理之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责任,不得私自对垃圾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医疗垃圾的处理。市卫生局负责监督医疗机构内医疗垃圾的处理工作;市环保局负责监督医疗垃圾处理中心的集中销毁工作。

第五章环卫管理队伍建设

第十九条德城区、*经济开发区、*运河经济开发区要成立统一管理的保洁队伍、垃圾清运队伍、监理队伍,经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对其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作业,并负责对环境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章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十条加快垃圾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的建设,购置、更换垃圾运输车辆及清扫车、洒水车。

第二十一条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倾斜,使各级环境卫生管理作业的人员、机械设备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在资金、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好对环卫投入欠账的问题。

第二十二条规划部门要把新建小区的便民市场、垃圾收集点、垃圾中转站、公厕等设施规划到位,防止改变用途并督促建设。

第二十三条建设部门建设道路时须按规划建设配套的垃圾中转站、公厕、果皮箱等设施。

第二十四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中,要严格按照规划部门的规定,配套建设垃圾转运站、收集容器,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第七章市区门前五包管理

第二十五条*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道路两侧所有机关、部队、团体、院校、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住户均为“门前五包”责任单位,应对其生产经营、办公场所及住所周围从临街建筑物外墙到路缘石范围内(道路建有绿化分车带的,含各自一侧绿化带)包绿化美化、包卫生保洁、包无乱停乱放、包无乱贴乱画、包无店外经营。

第二十六条根据《*市城市市容环境门前五包责任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责任单位应服从管理部门的管理,严格履行“门前五包”相关义务,争当门前五包“文明店铺”、“文明市民”。否则,将依据有关规定,对责任单位进行处罚并追究责任单位法人代表的相关责任。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缴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由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对单位处以应交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3倍以下且不超过3万元罚款,对个人可处以应交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3倍以下且不超过1000元罚款。

第二十八条未经批准擅自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由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对随意倾倒、抛洒、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的,由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个人有以上行为的,处以200元以下罚款。

长效管理范文篇3

1、创新流动党员组织设置模式

围绕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建立了三种流动党员组织设置模式。一是区域性设置,对入城务工经商有3名以上流动党员的区域,原则上以乡镇党委为主组建党组织,实行打破乡镇界限,以市场或以党员集聚区的所处地段,在城镇居委会建立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实行双重化管理。二是依托性设置。对外出流动党员比较多,且相对比较集中的务工所地在,在设立劳务工作站的基础上,相应组建党组织,做到把支部建在务工点上,对外出流动党员实行双重化管理。目前,全县分别在浙江的义乌市、慈溪市和广东的东莞市挂牌成立了流动党支部,使流动党员做到“流动不流失,离家不离党,外出不误学”。三是定向性设置。对分散在全国各地又暂不具备条件成立党组织的流动党员,则以各村支部确定专门联系人,加强对本村零星外出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并建立了定期联系通报制度,加强沟通、齐抓共管。

2、规范流动党员学习教育机制

一是“行前教育”。在党员外出前,利用办理暂住证、就业证、计生证、党员活动证、接转组织关系等,对其进行党风党纪、遵纪守法等教育。二是“巡回教育”。县、乡党委建立了“流动党校”,抽调理论骨干人员作为党课辅导员,奔赴外出务工相对集中的流入城市,采取巡回授课,提高外出流动党员的党性党纪观念。三是“邮寄教育”。各乡镇党委、各村党支部把党课教材、党报党刊以及党员电教片等学习资料寄发给外出党员,组织党员自我教育。四是“补课教育”。利用流动党员在重大节日回家之际,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教材,对流动党员进行辅导培训,开展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活动。五是“委托教育”。县里加强横向联系,对流动党员人数较多的地区,委托当地党组织进行定期教育。

3、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一是办理一证,即《流动党员活动证》。在摸底详查的基础上,基层党组织为753名县外流动党员补办了《流动党员活动证》,使流动党员凭借“身份证”参与流入地党组织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二是登记一册,即《流动党员管理手册》。实行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共同管理,防止流动党员脱离组织。同时,采取《流动党员管理手册》年检制度,实行年底查验一次《手册》记录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奖惩的依据。

三是建立一库,即流动党员信息库。在县委组织部成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采取党员流动情况半年报制,及时维护信息库;乡镇依据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所,采取季报制,及时维护信息库;村级建立“流动党员花名册”,从源头上准确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向。从而构建了县、乡、村“三位一体”的流动党员信息网,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有效地解决了单个外出党员平时表现情况难知晓、学习教育难落实等具体问题,实现了外出流动党员与家乡党员学习教育、组织生活和组织管理之同步。

长效管理范文篇4

多年来,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始终没有放松过市场监管,之所以成效不尽如人意,“假冒伪劣”屡禁不止既有主观因素,更有客观因素。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切实的建立“打假治劣”长效管理机制,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一、加强经济行政法制建设,防止经济行政权的滥用和懈待行使。

目前,在法制经济下,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经济行政规范化,自觉接受法律的规制与监督。一是要大力削减不必要的行政审批项目,避免不必要的审批、办证和收费等行政行为干扰或限制民商事行为。二是要根除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主义,着重解决好整顿市场秩序的动力和压力不足的问题。虽然危害市场秩序的某些行为,对地方经济短期有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就业压力等“好处”,但对当地经济是慢性自杀,对全国经济秩序更是致命损失。建立、健全“打假治劣”的长效机制,应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成绩作为与经济增长指标同等重要的政绩考核指标,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消极的和不合作态度的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建立一票否决制,同时鼓励广大群众和媒体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

二、与时俱进,切实的加强工商系统队伍建设。

一是着力解决好行政资源配置与快速发展的市场规模不相适应的问题。与快速发展、日益庞大的市场体系相比,作为在流通领域实施监管职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其行政资源严重不足。人员编制的不合理和经费保障的不到位制约了对市场的监管效果。

二是着重解决好行政执法的科技含量与市场违法手段的多样性、智能性不相适应的问题。面对“假冒伪劣”的日益泛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某些监管手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手工作业和经验判断的水平上,其装备的电子化、机械化水平明显偏低。如果不切实解决以科技生产力带动行政行为效率的问题,就不可能健全“打假治劣”的长效机制,实现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最终目标。首先应优化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的资源配置。其次要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加强交通通讯设施的配备,向科技要执法力量和执法力度,提高行政效率和监管效能。

三、强化打假立法工作,创新执法手段,加强对市场活动的监管力度。

目前,由于经济转型期间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及现行的行政执法手段与大量存在的市场违法行为不相适应,使许多工商行政管理行为无为无效。

一是应加强打假立法工作。目前现行法律、法规严重滞后,导致面对经济违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进行查处追究。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是应强化行政管理的执行手段,切实的落实好行政监管的保障问题。

三是应加大处罚力度,使“假冒伪劣”的违法者伤筋动骨,一次死亡。值得借鉴的是早在1984年,美国就制定了《美国假冒商标法案》。1994年更是通过了《对违法犯罪的制裁和执行法律法案》,加大了对制造假冒伪劣商品者的惩罚。依照美国现行法律规定,生产、批发、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者都将判有罪,最高可处罚款200万美元,或者判监禁10年,这两种处罚还可以并用。

长效管理范文篇5

一、工商行政管理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的目标取向

1、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效率。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到的效果和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比例关系。提高行政效率是政府管理的目标,是行政管理的起点和落脚点,是行政学研究的宗旨。各种行政学流派从不同侧面强调行政管理规律,但最终都是为找寻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公认效率原则是行政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行政效率高低取决于行政目标的合理程度、行政职能的合理程度、行政体制的科学化程度、行政法制的完善程度、行政文化的现代化程度。公共行政必须追求行政效率,要求以绩效为核心,以服务社会公众为中心,以社会公众需要为导向,高效行政,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效率,也就是提高行政生产力或政府生产力,使政府机构成为全部社会组织中效率最高、形象最佳的组织形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任,是重要的公共行政主体,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四化”建设,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首要和重要的目的无疑是追求提高行政效率,追求高效的工商行政管理,增强市场监管的执行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党和政府赋予的重任,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更合规范性和正义性。行政法治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因此,行政法学关注行政管理效率的同时,更关注行政管理的合规范性、合正义性。工商行政管理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必然使工商行政管理活动更加规范,更加公平正义,因而能更好体现行政法学的精神。

法是一种规范,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所谓规范性,就是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种模式、标准和方向,从而为人们的行为规划出可以自由行动的基本界限。我国古代思想家曾指出:“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管子.七法》)因此,实现行政规范化就是坚持依法行政。

行政学强调行政是法律的授权、行政是法律的执行、行政要受法律的约束,这是行政法治原则精神的体现。行政法治原则要求做到行政合法和行政合理相统一,既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的问题,不允许突破法律的授权和约束任意行政,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得为”;又要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严格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运用,使行政行为合乎情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公共行政的组成部分,是公权力的执掌者,必须严格贯彻行政法治原则,坚持职权法定原则,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遵循相应的行政程序,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自由裁量权,不滥用自由裁量权。推进“四化”建设,就是通过健全办事制度,规范行政行为,严格工作程序,从而达到上述要求。以此来谋划工商,发展工商,可谓真正把握了行政法治的要义。

程序正义才是真正看得见的正义。行政必然表现为一个过程,即采取一定的步骤和方式,经过一定的时间和顺序,达到一定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行政程序。如果说行政实体法规定的是行政职权所要达到的目的,那么,行政程序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步骤、形式、时间和顺序。因此,为达到行政目的,就必须有相应的程序,否则,再美好的目的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行政程序是规范行政权行使过程的程序,它是一种法律程序,行政程序法制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依法行政原则的落实。从现代行政法治的要求看,程序法治已经成为行政合法性原则的一项基本内容,所以,许多重要的行政程序都为法律规范所确认,具有法律效力。社会进步在法律上的具体表现是,法律从“重实体”转向“实体与程序并重”,甚至在某些领域内“重程序”。行政程序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不仅是因为“重程序”是“重实体”的真正保障,更重要的是因为公民对社会管理的参与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不可阻挡的潮流。西班牙早在1889年就制定了《行政手续法》,美国在1946年制定了《联邦行政程序法》。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已经建立了部分行政程序制度,如《行政诉讼法》,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工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规定了行政程序。“四化”的提出,把程序化摆到重要位置,既充分显示了规范行政程序的重要性,又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活动在关注实质正义和结果正义的同时,更加关注程序正义,以充分体现程序正义的法治理念。这既是认识,更是要求,是顺应发展潮流之举。同时,国家工商总局还将程序化建设付诸行动,最近出台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听证规则》,是朝程序化迈出的坚实步子。

3、适应我国政府职能模式的选择。现代西方社会政府职能变化的总趋势显示,政府职能不断发展变化,政治统治职能逐渐减弱和公共管理职能不断增长。这表明政府职能存在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当社会处于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变化的转型时期,政府职能必须随之转变,从而在一种动态平衡中寻求发展。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条件和加入WTO背景下,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我国政府职能模式选择的总目标。提出了包含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要求。科学化要求政府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与方法,包括现代管理思想、理论和手段等,在政府观念、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保证政府职能运转协调。民主化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贯穿民主思想,从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到管理制度、管理机构、管理权责上都要体现。法治化要求构建完整的行政法律体系,抓紧制订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抓紧制订部门法、程序法,使法律覆盖到政府职能的方方面面,保证政府职能实现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可以说,法治行政、效能服务、科学管理,是现代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各级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就要按照我国政府职能模式选择的要求,加快职能转变,提高监管效能,国家工商总局提出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正切合了这种要求。

4、落实工商行政管理“四个统一”的要求。国家工商总局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提出了工商行政管理要实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的“四个统一”思想。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前提下对工商行政管理的新认识、新理念、新要求,也是新时期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和基本目标。而从“四化”解读看,制度化就是构建一定的监管模式,把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等以规则形式明确下来;规范化就是规范监管行为,杜绝任意行政;程序化就是明确监管和执法的步骤、顺序和环节,杜绝任意行政及责任不清;法治化就是健全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因此,可以说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是实现这一理念和目标的基本途径、基本方法和重要抓手。

5、打造专业化的工商行政管理。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中,共有104部法律和264部行政法规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执法职责,基本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执行起来专业性、独立性相当强。同时,工商系统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交易活动的复杂化,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专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上海、深圳等地工商部门为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国家也正在五个省市进行行政执法专业化试点。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对建设专业化工商行政管理必将产生积极影响,按照这个方向发展,工商行政管理水平无疑会跃上一个新层次,工商行政管理事业也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信息技术的创新和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总理曾指出: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公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条件。电子政务作为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启迪我们开展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方向。因此,工商行政管理推进“四化”建设中,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切实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为提高市场监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平台,增加监管的科技含量。一是依托信息化推进程序化。实现电子化、网络化、无纸化办公,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流程,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并实现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外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与公众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二是加强内外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站的信息功能、大众服务功能和形象展示功能,把工商部门的职能、执法依据和程序、执法结果在网上公布,让广大群众有知情权并参与监督。三是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体工商户信用数据库、商品交易市场信用数据库,依托“金信工程”网络和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个体工商户信用分层分类监管、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四是实现行政执法信息网络化,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注册登记、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推行网上办案系统,提高监管执法的现代化水平,实现执法监督的实时性、互动性、全程性,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三、加强工商文化建设为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提供动力

与时俱进的工商行政管理事业需要先进的工商文化。工商文化是一种行政管理文化、组织文化、职业文化,它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履职过程中培育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工作目标、工作作风、工作制度、执法理念、文化氛围和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所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工商文化具有导向、凝聚、自律、激励、形象作用。一般由工商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这四个层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工商文化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步与发展的标志,是加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有效保证,是推动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属于工商行政管理“软实力”。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是工商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不仅丰富了工商文化的内涵,也提升了工商文化的品位。因此,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并加强工商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将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融入工商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建设先进的工商文化,服务“四化”建设,促进“四化”建设,为之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创新源泉。

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需要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1、注重创新性与实效性。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贵在创新,也推动创新。首先要加强理论创新,积极探讨工商行政管理构建长效机制的理论,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创新实践,确保机制的先进性;其次,工商行政管理推进“四化”建设过程是动态的,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发展;三是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是一个开放系统,要吸收创新的成果,吸收国外、系统外的先进经验;再就是要鼓励基层结合实际,大胆创新监管机制,及时加以总结与完善,吸纳到长效机制中来。比如笔者所在的衡阳市工商局,近年来在改革和创新监管制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网格电子地图的网格监管责任模式,“户户建帐、村村布点、乡乡设站、全县联网”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都在全省进行推广。这都是根据基层监管工作实际探索与总结出来的,对建立与完善工商行政监管机制提供了一个样式。注重实效性,就是一些制度和程序设计和完善要根据实际的需要,紧贴实际,不搞花架子,不作秀。

2、注重统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那些具有普遍性与共性的,由国家工商总局或省级工商局牵头设计,基本统一,做到整体推进。在2007年12月召开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会议上,周伯华局长提出加强十个方面的制度化建设和五个方面的规范化建设,即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改革、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商品准入制度改革、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消费维权制度建设、登记服务制度建设、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监管制度建设、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商标审查制度建设、各级机关和基层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登记行为、规范公平交易执法工作、提高商品质量监测工作规范化水平、规范商标行为、规范服务发展行为。对这些制度与规范,要抓紧论证与完善,尽快形成统一的标准。同时,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上下有异,必然存在层次性差异,不可能上下一般粗,一个样式。因此,各地各级工商部门要认识层次性差异,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3、理顺经费保障体制。由于工商部门体制、机制的缺陷,经费保障虽然由过去自收自支改成了“以收定支,收支两条线”,收取的“两费”被纳入非税收入,名义上由省级财政保障经费供给,而实际上还是靠自己收费过日子,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吃皇粮”。同时,目前基层工商部门普遍实行了绩效考核制度,制定了工作绩效评估体系,但绝大多数以完成国家规费预算收入为主要考核指标,基层工商部门绝大多数的精力放在收费办案方面。这种以完成“非税收入”任务论“英雄”的做法,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导向。致使少数基层工商部门片面追求部门、个人经济利益,违规收费、违规罚款、越权执法、违规办案等违规违纪行为屡禁不止。这成为工商行政管理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的障碍。必须改变这种状况与做法,理顺保障体制,让基层工商干部从繁重的收费办案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来思考和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解决与民争利、为利执法的问题,提升工商部门的社会形象。

4、端正行政执法指导思想。监管执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执法,其实质是国家通过“有形的手”来弥补市场“无形的手”的缺陷,防止市场“失灵”。《行政处罚法》第5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这是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的一条重要原则,但我们在监管执法中就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原则。当前在基层工商部门,以“管理者”自居的现象还大有人在,行政执法还是秉承“查必处、处必罚、罚必严”的思想,认为监管就是执法,执法就是办案,办案就是罚款,行政执法的主观动机与目的是为了罚款,为了完成“非税收入”任务。必须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切实端正行政执法指导思想。这样,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才会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先进机制的优势,更好地发挥政府运用工商行政管理手段干预与调控市场经济的作用。

5、提高队伍素质与能力。人是决定的因素,是事业成功的关键。由于历史的原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公务员队伍文化水平低,专业人才缺乏。通过这些年的努力,队伍的学历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素质与能力并没有明显改观。笔者所在的湖南省衡阳市工商系统,在职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1265人,占70.2%,但95%以上是通过各类函授形式取得的。由于人员文化素质不太高,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有限,有些人虽有满腔的工作热情,但缺乏履职的本领,连操作电脑都困难,执法办案不懂得取证,不会正确适用法律及条文。一些人还停留在仅会收费、管集贸市场的低层次上。因此,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提高队伍素质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是各级工商机关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不可逾越。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是方向,实行职业资格化是手段。我们要通过依托有关大专院校和总局的培训基地,培养专家型人才,推行注册官和执法官制度,考录新公务员中注意选拔急需人才等途径,大力打造专业化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加快“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的进程,充分发挥先进机制的功能作用。

主要参考书目:

1、孙国华、朱景文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3、彭国甫主编《公共管理(MPA)简明读本》海南出版社

长效管理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重心下移、权责统一、属地管好、守土有责”的总体原则,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建立适合“首善之区”发展需要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城区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划分事权原则。坚持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区、街道二级管理,根据实际需要科学确定区、街道的管理范围与管理权限,明确街道在城区管理中的职责,将管理重心向街道办事处转移。

(二)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明确建管系统(专业)和街道办事处的主体责任,并赋予相应权力。人随事走,费随事转,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权利与责任脱节和“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

(三)监督有力原则。区城管办采取“每日督、回头督、反复督”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各责任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督查。街道办事处对所属辖区进行随时、全面监督。充分发挥区人大、区政协和广大居民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确保城市长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四)属地管好原则。实行系统(建管专业)责任制和辖区(办事处)责任制,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强化街道城市管理职能,形成科学有序、协调高效、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依据管理权限,将市政管理、绿化管理、环卫管理、物业管理、行政执法等方面的部分职能调整到街道办事处。

(五)市场化运作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区域垄断和行业垄断,通过委托、招标、承包等形式,实现城市管理、建设、养护市场化运作。

三、工作目标

按照全面优化城区新环境的要求,通过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科学的管理手段、完善的责任体系、有效的运行机制,实现精细化管理,做到城市管理全覆盖、无缝隙、无死角,争取用3-5年时间,把区打造成为宜人和谐、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新城区。

四、工作内容

(一)调整内容。

1、市政工作。将背街小巷庭院通道、甬道、地面硬化等工作划归办事处管理,协助职能部门对辖区内掘(占)路进行行政许可初审,对违法占用、挖掘道路或不按批准范围施工等情况进行查处。

2、绿化工作。将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居住小区绿地、居民庭院绿地、三不管绿地的绿化管护等工作划归办事处管理(确定的重点区域除外),协助职能部门对辖区树木砍伐迁移、绿地占用等工作进行行政许可初审。

3、环卫工作。将三级道路、背街小巷、未交接道路保洁、居民庭院垃圾清理等工作划归街道办事处管理(确定的重点区域除外)。

(二)增加内容。

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运用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平台。科学划分城市管理的物件和事件,实行网络化管理。建立信息采集主动及时发现机制、问题解决快速精准到位处置机制、职责分明监督有力综合评价机制以及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三)强化内容。

1、物业管理工作。依据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组织、指导本辖区业主大会成立和业主委员会换届及备案;监督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调解处理物业管理纠纷;负责物业服务企业和物业区域内公共设施设备的日常监督;负责建立辖区内物业管理方面的联系会议制度;负责建立辖区内物业管理信息档案。

2、行政执法工作。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各街道办事处设立街道执法中队,街道执法中队以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名义实施行政执法;各街道执法中队受执法局、办事处双重管理,接受区城市执法局业务领导;执法中队日常工作、日常经费由各街道办事处管理;重要装备(车辆配备、对讲机、服装)由执法局统一配发;重大活动、集中行动由区城市执法局统一指挥、调度。

五、保障措施

(一)体制保障。成立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管理委员会由区长任主任,政府分管区长任副主任,各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采用联席会议制度,代表区政府行使城市管理决策权,下设城管办,领导全区城市管理工作规划、组织和考核。

(二)机制保障。

1、监督机制。区城管办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指挥、监督、检查、考核。负责对市政道路及设施管理、绿化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市场管理、楼院整治、户外广告管理、物业管理、违法建筑、游商浮贩、乱堆乱放等一系列城市管理工作;对城市管理各相关单位工作情况进行评价。

2、作业机制。市政总公司、环卫总公司、绿化总公司、海滨风景区管理处负责承包区域内的作业任务;街道办事处负责居民楼院、公共楼梯、背街小巷、甬道的设施维护,并承担环境卫生、绿化管护等部分工作,物业小区的作业由物业管理企业负责组织实施,并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

3、奖励机制。设立城市管理专项奖励资金。区城管办按照日常考核、定期考核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内容细化、指标量化的考核办法,每月依据城管目标考核情况列出各专业系统和街道办事处的排名顺序予以公布,并根据排名顺序兑现奖励。

(三)教育保障。加大舆论宣传和引导,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城市管理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市民理解、支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真正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氛围。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加大内部教育力度,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公益使者活动、城市管理各类评比等活动,积极组织和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区政府将适时组织民意调查,及时掌握居民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四)人员、财力保障。

1、人员保障。解决办事处城管科人员不足的问题,根据街道办事处需要,从市政、绿化、环卫公司中,选派懂技术的业务人员,在办事处领导下,进行城市管理有关工作。

2、财力保障。科学界定区建管(作业)系统、街道办事处承担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范围,根据城区管护的工作量和工作标准,合理确定城区管护资金。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区各有关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要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全局出发,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指定专门领导、专门人员,积极主动地推进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具体工作由区政府办公室牵头,集中时间,全力推进。

(二)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或细则,明确重心下移具体内容和相应的人员编制、经费调整办法,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

长效管理范文篇7

具体到清水镇。清水2006年划入芜湖市后成为该市的东大门,芜宣高速、芜马高速均由此过境,再加上快速通道即将竣工,使得清水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然而由于清水刚刚划入市区,群众的思想观念并未跟上区域的发展,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的情形经常出现。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管理工作相对滞后是清水城市化初期转型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清水目前在城市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违建现象层出不穷。清水划入市区后,经政府统一规划,对一些居民进行拆迁安置。一些拆迁安置户就乘机擅自扩大拆迁安置住宅面积,或者疯狂扩建原房屋面积,骗取政府补贴。还有部分当地居民,看准清水以后良好的发展前景,无任何审批手续私自建房,供以后出租或出售。

二、本地现有的经营群体有相当部分是从原农村人口转职而来,经营理念跟不上现代城市管理规范经营的要求,同时法律知识也相对贫乏,文明意识薄弱。因而造成普遍的占道经营和门前“三乱”。

三、居民公共观念不强,为满足个人利益违法搭建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芜屯路清水段。该路段是清水目前的主干道,商户众多,因某些历史原因乱搭乱建现象十分突出。

上述现象是清水城市化转型发展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阵痛期。为此要做好城管执法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牢固树立因地制宜,规范和执法服从于经济大局的宗旨。为了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指示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区的工作要求,在我区范围内实施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清水镇村庄分布多而散,且道路崎岖狭窄,分支较多。因而可以通过多走下去,确定一些明显标识,绘制手工地图来逐步熟悉辖区内各个村的位置、路况和环境。一旦有人举报,能迅速、准确地到达。当然,违法建筑的查处仅靠举报是不够的,我们认为,可以分下面几个步骤逐步展开工作:

首先,制作告知卡并发放于村民。卡上写明哪种情况属于违法建设,建造或翻修房屋时需要办理哪些审批手续及如何办理,卡上也注明中队的联系方式,以便村民来电咨询。这样可以提高群众对违法建设的警惕性,最大限度地从源头遏止违建现象的发生。

其次,加强日常巡查和统计工作。巡查中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制止。现在清水正在进行城镇规划拆迁,对拆迁安置户的巡查是目前的工作重点,加强日常巡查是保证拆迁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在巡查中需认真记录好每处违建情况,可以为以后的复查工作提供参考。

第三,对待拆迁户的安置和回迁问题,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那些擅自扩大审批面积,或者受利益驱使疯狂抢盖的要坚决予以查处,露头就打,决不手软。而对确因家庭困难,如人口较多、子女结婚等,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地办理审批手续,等手续完备后再进行施工建设。

第四,建立村干部交流机制。多下村与村干部们交流。村干部比我们更了解当地情况和村民们的思想,通过交流随时了解村民的思想以及近期建造房屋的动态。同时,可以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过村干部向村民们宣传违法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让他们成为我们与村民的关系纽带。

二、清水目前市容管理主要是在芜屯路清水段和万春大道,这两条路段是的违章现象基本上可以分为:占道经营、占道洗(修)车、乱搭乱建和无审批手续私自搭建大型户外广告等四类。针对上述四种违章现象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宣传、劝导、整治,直至消除。

首先,建立档案。对路段上的每一家经营户都建立档案资料,调查摸底收录经营户的姓名、联系方式、经营范围、工商营业执照和容易在哪方面发生违章等,掌握沿街商户的基本情况。

其次,有计划地整治违章行为。我们认为可以以一个月为周期进行渐进式的治理。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安排队员上路巡查和宣传教育。对发现的违章行为予以分类,作好记录并备案。

第二周对分类的违章行为经营户上门劝导。向违法现象较为严重的经营户发出邀请函,在中队以座谈会的形式告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困难。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行为的违法性,起到整改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

第三周对每个类别的已备案经营户进行复查,对仍不改正的,下达责令整改违法行为通知书。

长效管理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以“三绿二处理”活动为载体,树立社会大卫生观念,动员全镇的广大群众合力共建,着力改善我镇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创建目标:在年2月底前完成“三绿”工作,即村主干道绿化、庭院绿化和村旁绿化。年5月底前完成“二处理”工作,即立即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争取在5月中旬把各新村点打造成环境整洁、生态良好示范村。

对照县新村办要求,明确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完成任务的时间,充分发挥农民理事会在“三绿二处理”中的作用,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推进“三绿二处理”建设的常态化,确定实施以下四大工程和开展两项活动:

(一)四大工程

1、村道整治工程

村道整治工程包括5个项目:

(1)增添绿化面积。对进村主干道和村内主干道的绿化面积按照标准种足种好,缺棵少株的进行补种,并彻底清除绿化带内的垃圾杂物,做好日常维护。

(2)道路整修。该项目重点是对组道、户与户之间道路进行修建、平整、硬化。

(3)环卫设施改造。一是对村内的垃圾箱进行改造,包括垃圾箱和垃圾箱的周围环境;二是对道路边的垃圾池或垃圾屋进行封闭;三是对主要道路和地点的果壳箱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增添并加强管理。

(4)沟渠清淤砌坎。对村内的破损和淤积沟渠进行砌坎修复,沟渠清污,彻底清除卫生死角。特别是对庭院周边的沟渠进行重点整治,包括清淤、砌坎以及绿化工程,彻底整治沟渠环境。

(5)清除陈年垃圾。主要是对道边的陈年垃圾、乱堆乱放进行集中清理。其次是村内池塘的飘浮物进行统一打捞、清理,真正做到还洁净给居民。

2、村庄整治工程

村庄整治工程包括3个项目:

(1)实施庭院绿化亮化工程。每户农户的房前屋后都要按照标准种足种好绿化面积,可栽植果树和景观树。

(2)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一是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按照县新村办要求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要配置10个分类垃圾箱,四个分类垃圾池、一个垃圾填埋场和板车等清洁工具,垃圾池分布于村主干道两旁,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对村民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分类处理。二是建立长效保洁制度,配备一名专职保洁员,保洁员可聘用村里低保户或困难户,每年付工资2000-3000元。还要有一整套保洁制度和保洁监督机制,切实做到常年洁净。达到改善村庄环境卫生,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优化人居环境,提升示范村的整体形象的目标。

(3)整治农村“五乱”(乱搭建、乱堆放、乱散养、乱倒排、乱张贴)现象。彻底清除陈年垃圾,检查验收时每发现一处,罚款50元

3、村旁整治工程。

村旁整治工程包括两个项目:

(1)村旁绿化工程。在村旁四周空地按照规划新种植果树或经济林,由护绿员负责管理。

(2)污水处理工程。一是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加快村内生活污水处理,在所需村民房檐下挖建标准排水沟,并且做到沟沟相通,逐步实现雨污分离,污水集中处理,统一达标排放。二是加大村旁及村道的污水处理。在村旁和主要村干道积水地方挖建主排水沟,逐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逐步减少生活污水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4.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

整理垃圾日产日清、安排人员集中转运、对积极维护卫生的居民和故意破坏卫生的居民采取奖惩措施等。村里配备专职的保洁员和护绿员,保持卫生和管理绿化。

(二)两项活动

1.环境绿化月活动

镇政府安排在2月份集中一个月时间,开展一次环境绿化月活动。村庄绿化要与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按照谁种树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村民自行栽植和监护,并允许继承和转让,以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号召全体村民参与栽树绿化村容的活动。

长效管理范文篇9

一、部门职责

(一)医疗机构

负责医疗纠纷的协商解决。发生医疗纠纷时,应主动与患方沟通,防止事态扩大;研究制定解决方案,自行与患方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问题的,应及时向区卫生局报告。

(二)卫生局

负责重大医疗纠纷的行政调处。

(三)公安分局

及时制止医患双方过激行为,协助卫生局做好行政调处工作。负责维护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

二、现场处置

(一)医疗机构

1.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在患方在场情况下迅速封存医疗文件、相关器械和药品等实物,妥善保管,以备检验和鉴定;立即将死亡患者的尸体移离医疗区,并妥善保存。

2.指定专人与患方进行沟通协商解决办法。首先由病区(科室)负责人与患方进行沟通,如协商难以解决纠纷,应及时向负责纠纷处理的职能科室报告,由其出面协商;职能科室仍不能解决,应及时向院方负责人报告,由其出面协商;院方负责人协商解决无效的,则由院方负责人告知患方通过行政调解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3.在医患双方协商未果情况下,向区卫生局提出书面行政调解申请。医院不得违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报告制度,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报告相关信息。

4.出现患方停尸、摆放花圈、设置横幅标语、堵塞交通、欧打医务人员、抢夺病例资料、损坏财物等扰乱正常医疗秩序行为时,医院应立即向辖区公安机关报警。

(二)卫生局

1.接到重大医疗纠纷报告时,应立即派人到达现场,组织调处。

2.及时调查了解纠纷情况,引导医患双方依法解决纠纷。

3.对医患双方任何一方拒不服从行政调处,也不愿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且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应及时向区政府报告情况。

4.负责对医疗纠纷的上报和信息工作。

(三)公安分局

1.当接到医疗机构报案时,应根据情况组织相应警力,立即到达现场维持秩序,保护医患双方人身与财产安全。

2.当患方有下列行为时,公安分局应及时采取措施,恢复正常医疗秩序。

(1)在医疗区域或医院门口停尸的,立即劝其移离。如不配合,应指挥医院工作人员强行将尸体移到医院太平间或殡仪馆,如发生攻击干扰,可对其采取相应措施。

(2)抢夺医疗文件、欧打医务人员、损坏医疗设备和其它财物的,应立即制止,对不听劝阻的,可对当事人采取相应措施。

(3)在医院门口或医疗区摆放花圈、设置横幅标语的,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聚集人员堵塞医疗办公区通道的,应劝其离开,对不听劝阻者,采取相应措施。

三、长效管理

1.处理医疗纠纷,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2.在医疗纠纷行政调处时,区卫生局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医政股为职能科室,负责医疗纠纷处理的接待和现场调处。卫生局要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

3.公安分局负责维护医疗机构正常治安秩序。要在二级医院设立警务室和警务点,负责维护正常秩序,打击扰乱医疗秩序的违法行为。

4.司法局负责牵头成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专门设立“医患纠纷调解中心”,负责调处医患纠纷。

5.医患双方自行协调不成,且对卫生局调处不服,可共同委托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也可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涉医民事案件审判中,要考虑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加强医患纠纷调解工作,依法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区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组成的“区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在区卫生局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派一名联络员参与办公室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组织开展创建活动。医疗机构成立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领导小组,医院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院长具体负责,各相关科室参与。二级医院要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一级医院要明确专人负责。

2.加强配合。各部门要把医疗纠纷处理工作作为综合治理、建设平安宿豫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履行职责,齐抓共管;要加强信息沟通,在医疗纠纷现场处理工作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做好医患双方工作。

3.重视舆论导向。新闻媒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对医疗纠纷的报道要慎重处理,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实,不得相关信息。

长效管理范文篇10

一、成立组织

镇成立国家卫生县城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二、总体目标

围绕国家卫生县城长效管理的总要求,建立全镇“统一领导,综合管理”的卫生县城长效管理新机制,形成镇、村、居以及各单位“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卫生县城长效管理格局,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水平。

三、主要内容和标准

(一)完善村居卫生设施

社区和村要明确专人负责对所管理的卫生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要保持路面和人行道平整、完好、畅通,道缘石、无障碍设施完好,无坑洼、裂缝、隆起、溢水等。道路下水道等排水、管道应当保持畅通。门窗无破损,有健康教育宣传栏,公共场所有禁烟标志。主要街道两侧的建筑物整洁美观,外立面无明显污迹、残损、脱落、严重变色等,无乱张贴涂写、乱吊挂堆放等行为。

(二)环境卫生管理

村和社区居(村)民区要按规定放置果壳箱、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设施,配置齐全。无随地吐痰、便溺、乱丢废弃物等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现象。居(村)民区建城区范围内清扫保洁责任制落实,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渣土、粪便、污水、污迹。建成区和城郊结合部无违章饲养畜禽现象。

(三)河道水面管理

认真落实河长制,所管理的河道要保持水面清洁,无漂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无违章搭建。

(四)违法建设管理

村和社区要加强巡查力度,发现所辖范围内有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五)园林绿化管理

村、居、各单位要对所管理的草坪、植被及时维护、修剪,确保无露土,无明显病虫危害,要求达到乔木无缺株、无倾斜、无枯枝、无死树、无扣绳挂物、无明显病虫危害,无毁绿种地现象。

(六)住宅小区物业管理

村、社区居(村)民住宅小区(含单位生活大院)管理服务责任主体明确,卫生状况良好,道路平坦,环卫设施完善,垃圾日产日清,公共厕所符合卫生要求,下水道通畅,无积水,无化粪池外溢现象。绿化管理良好,无私自种植蔬菜行为,无未绿化的空地。群众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满意率85%以上。

(七)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管理

1、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有卫生保洁人员,卫生责任制落实,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

2、环卫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垃圾密闭收集运输,日产日清,清运率100%。有污水排放设施。公厕数量达标,符合卫生要求,无露天粪坑;

3、路面平整干净,无坑洼、积水及泥土裸露,村容美观有序。村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拉乱挂、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现象;

4、病媒生物防制措施落实,无违规饲养畜禽;

5、城乡结合部卫生整洁,无卫生死角,无乱排污水、乱倒垃圾、乱堆物料、乱建棚屋、乱开店铺等现象。

(八)单位环境卫生管理

各单位要有卫生组织和卫生管理制度,内部环境卫生状况良好,道路平坦,环卫设施完善,垃圾日产日清,无卫生死角。食堂、公厕符合卫生要求。

四、经费来源与管理

各包片责任区域整治达标,经县国家卫生县城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包片部门、单位及我镇镇、社区负责人,共同参加,经严格验收合格后,由87个包片部门每单位每年出资3万元(社区包片管理职能同时移交),交至各社区,用于各社区包片责任部门区域的长效管理,各社区必须在每年的12月20日前,将经费督促催交到位,经费由财政所统一管理、专款专用。

五、保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领导,建立国家卫生县城长效管理工作机制。

镇成立国家卫生县城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构,健全工作网络,落实各项工作职责,建立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相适应的爱国卫生管理机制、合理的专项整治机制、完善的督查与考核机制,建立规范的档案资料。

(二)专项整治,建立国家卫生县城长效管理的监管机制。

1、社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大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坚决取缔旱厕、露天粪坑,确保硬化、绿化到位,无“六乱”现象。

2、全民健康促进专项行动。积极组织开展多种有效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促进广大居民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积极组织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健康单位、健康企业、健康家庭以及健康促进学校等创建活动,推动全民健康促进工程深入有效实施。

3、舆论氛围营造专项行动。加强长效管理活动的动态宣传,城区原设置的大型创卫宣传标语和社区墙体宣传标语,按照原有的建设分工进行更新;同时利用城区户外电子显示屏等宣传平台,因地制宜地开展卫生、文明与生态相结合的舆论宣传,不断增强全城居民的文明卫生意识。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多样化的宣传,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卫生县城长效管理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