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投入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20:37:22

财政投入

财政投入范文篇1

一、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内涵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即是指政府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财政拨款。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教育事业费拨款、基建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其他经费拨款);一项是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城市教育附加费、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是现代财政基础评价理论发展和实施提高教育财政投入效率实践探索的结果。当前公认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核心目标,就是在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总量不足的条件下,要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能科学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财政资源,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及与市场的协调能力,保障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其评价的基本原则为经济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除直接效益之外,绝大部分表现为间接效益,即教育项目的产出——各级各类毕业生进人生产岗位后高效率工作而为社会多创造的价值,即毕业生的工资进行计算,具体涉及:经济和收益的增长、收入差距的缩小、经济行为的改善和教育的外部效果。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使用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并结合上述的产出模型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笔者发现了如下问题:1.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率偏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劳动力相比,教育资本的产出弹性是0.023,远远低于劳动产出弹性1.134。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仍然欠缺,仍然是制约高等教育产出扩大的瓶颈;另一方面,实际到位的财政投入中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较高,使资本投入的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2.高等教育的效益较强地依赖于专任教师比例。在我们的投入产出模型中,α=0.023。如果以专任教师总数替代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总数,那么我们得出的α>0.023。即在高等教育的劳动投入中,专任教师对高等教育产出的影响更强。换言之,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效益随着高校专职教师的增长而增长。在使用现有的绩效考评指标对我国的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的时候,我们发现绩效指标本身还不完善,并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财政投入的状况,从而使得整体的财政投入机制不能真正地激励高校竞争,促进高校办学效益的更快提高;财政投入也不能成为政府宏观引导和监督高等教育的有效杠杆。而且财政拨款公式的设计往往以学生数作为单一的政策参数或者核心考核指标,忽略了财政投入机制的多目标要求,也不能体现多政策参数对学校办学行为的多重激励作用,不能实现政府利用财政投入对高校办学进行引导和监督的多重政策目标。

三、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之前,首先应明确财政投入配置的政策目标或者说资金分配的政策目标,因为目标描绘了体系构建的方向所在;在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再来寻找达到目标的路径选择。这些目标可以归纳为:1.充足,即投入总量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否能满足培养国家所必需的毕业生的需要;2.公平,即资金在各高校和各项目之间的公开和公平的配置;3.效率,即力图达到成本——收益和成本——效益的教育效率标准;4.绩效,即资金的预算或者拨付是否有绩效考核因素做支撑;5.稳定和可预见性:即高校的运作稳定,对于自身可以获取的资金配置也是可以预见的。

财政投入范文篇2

[关键词]农业财政投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一、引言

“为了遏制城乡差距的扩大,2002年中共十六大在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同时,针对城乡二元结构提出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各地各级政府纷纷开始探索缩小城乡差异的统筹发展之路。其中,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的重要途径。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效益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农业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高、收益低等特征,使得对以追逐高投资回报率的市场主体吸引力不足,财政不得不成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主导力量,并以此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随着城乡统筹的不断推进,各地政府持续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力度,在此背景下,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研究农业财政投入取得的效益及其传导机制,对合理安排财政投入,使其切实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对农业财政投入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在强调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开始关注财政投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问题”(孙美玉,2007),即着手研究农业财政投入的效益。从目前相关研究成果来看,一些学者着重关注经济效益,如石爱虎和霍学喜(1996)、孙良(2002)、马树才和李华(2003)等:另外一些学者则采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农业财政投入与效益的关系,如李嘉晓和罗剑朝(2004)、侯石安(2005)等。笔者认为,立足于农业的持续发展,对农业财政投入的经济、社会与生态三类效益的关注不可偏废,且不仅应关注投入与效益的关系,还应进一步研究其背后的传导机制。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从动态角度对财政投入效益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即从单位根检验人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农业财政投入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投入效益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掌握农业财政投入变动对三类效益的影响、传导机制和持续效应。

二、模型及方法

本文将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扩展,将产出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出于指标的常用性和数据可获得性考虑,选取农林牧渔基本建设投资X,耕地面积G作为投入指标在经济效益方面,选取第一产业增加值y作为产出指标,反映农业财政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在社会效益方面,选取粮食总产量R,反映投入对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性作用在生态效益方面,选取森林面积M,反映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设定基本模型为:

三、实证分析

成都市是国务院设立的两个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其城乡统筹走在了全国前列,本文以成都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使研究更具参考价值。成都市于2003年起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该市通过不断加大对农村及农业的投入,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创新机制,推动城乡间要素流动与产业互动,显著地改善了农村建设面貌,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缩小了城乡差异。在成都的实践中,加大农业财政投入是推动农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手段,2003—2007年成都市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从4.03亿元快速增长到30.4亿元,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3.98%上升到19.35%,其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率25.8个百分点。侧重于大中型灌区改造、渠系改造、病险水库整治、微型水利建设、田造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农业财政投入有力地支撑了农业的发展。

本文运用Eivews5.0软件,以成都市1983—2007年相应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并采用人均形式对(2)式简化。分析步骤如下:一是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变量的平稳性二是在确定变量为同阶单整的前提下,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以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三是基于协整关系建立协整方程,以掌握投入与效益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四是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调节机制五是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冲击对效益的影响。

1单位根检验

设定单位根检验的基本类型(c,t,p),其中,e表示常数项,t表示趋势项,p表示滞后阶数@。依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的最小化原则选择趋势项,确定p。通过检验,从表1可以看出,各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了原假设,为非平稳变量。其次,各个变量一阶差分后均拒绝原假设,为平稳变量,即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变量,满足协整分析的必要条件。

2协整检验

用Johansen检验法分别对投入与经济效益、投入与社会效益、投入与生态效益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一表4,原假设均被拒绝,表明投人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之间均只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各效益与投入之间可以直接建立协整模型。

3协整模型

根据上文检验结果,建立成都市农业财政投人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整模型为:

上述三个方程反映了农业财政投入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长期均衡关系。对于经济效益,财政投入每增加1%,将使得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加0.589%对于社会效益,财政投入每增加1%,将使得粮食产量增加0.021%对于生态效益,财政投入每增加1%,将使得森林面积增加0.048%。由此可见,农业财政投入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十分显著,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对微弱。

4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格兰杰定理,具有协整关系的非平稳变量可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用于分析成都市农业财政投入效益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的关系。

(1)经济效益的误差修正模型:

差分项反映了短期波动的影响,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对数的短期变动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短期农业财政投入对数波动的影响,二是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误差修正系数为0.1251,表明农业财政投入对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影响具有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的自我修正动态机制,即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1251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该系数绝对值较小,表明投入变量的短期波动会对经济效益有相对持续的影响。

(2)社会效益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误差修正系数为-0.3358,表明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一0.3358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误差修正系数绝对值越大,表明系统自我修正的功能就越强,即长期均衡越稳定,短期波动的影响越小。

(3)生态效益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插图~~

误差修正系数为0.7786,表明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7786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即该效益的自我修正能力最强,表明短期波动对长期均衡的影响最小。

5冲击影响分析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农业财政投入受到不确定因素冲击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受影响程度,这是掌握投入效益传导机制的重要途径。

(1)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反映的是在扰动项上加一个一次性的冲击对于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脉冲响应时间设定为20期,给定自变量变动一个标准差冲击,分别考察三类效益对人均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变动冲击的响应。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纵轴表示人均效益的变化,曲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

从图1的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看到,农业财政投入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对经济效益会产生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从投入效益的传导机制来看,表明农业财政即期投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推动作用冲击对社会效益的影响较小,在前三期有明显的正向改善作用,但其后即开始下降,至第五期影响为零,之后慢慢恢复为微弱的正向影响,基本上在第11期影响趋于平稳。从传导机制来看,表明农业财政即期投入主要有利于社会效益的短期改善冲击对于生态效益的影响在短期内较为明显,前四期均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但之后这种影响就趋于稳定,反映出农业投入能促进生态环境短期得到改善。

(2)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将系统的预测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从而了解各种信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即变量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重,并估计出该变量的作用时滞。对农业投入效益进行方差分解分析,横轴表示滞后期数,纵轴表示变动的贡献率。

根据图2的方差分解可以看到:农业财政投入变动对经济效益增长的作用是明显的单调递增趋势。增速在第4期以后开始放缓,第8期以后趋于平稳,到第20年贡献率已高达为59.25%,可见,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持续的积极意义投入变动对社会效益的影响为正向,但贡献率十分微弱,并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第3期为1.86%,其后开始递减,至第20年仅为0.605%投入变动对生态效益呈现出一个逐渐增长的趋势,随时间推移,增速逐渐放缓,直至在第14期以后完全平稳。

四、对策建议

农业财政投入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极为直接有效的重要力量,从长期看,对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改善也具有良好、渐进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高财政投入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

1科学规划,优化投入结构。一是应研究制定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明确建设重点,落实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空间布局,同时建立起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标准体系二是应依据规划、立足现状、针对缺口,建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近期建设项目库,使建设资金的筹措、投入和项目的安排得以有序推进三是应统筹处理好生产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重点加大对水利设施、田造、生态保护、农业标准化、农业科技推广、动植物防疫体系等公益性强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既能稳步提高经济效益,又可持续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探索差异化的多元投入模式。针对非经营性、准经营性与经营性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积极探索差异化的多元投入模式。对于河道治理、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等不具备收费机制的基本建设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但其运作过程中应引人招投标等竞争机制,以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对于农村电网、动植物良种繁育基地等准经营性农业基本建设,由于收益不足以弥补投入,应将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投入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财政视其运营情况予以一定的补偿对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加工基地等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应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大胆放开市场准入,鼓励与吸纳社会各类资金参与。此外,还应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示范作用,采取财政直接补贴、奖励等方式调动农民的投资积极性。通过财政支持、政府信用支撑,建立具有显著政策性效应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信贷资金投放。

3加强资金的统筹运用与监督管理。建立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在资金性质、来源、用途、项目建设监管不变的情况下,整合各级部门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类项目的投入,进行统筹安排,做到资金随项目、项目随规划、规划保重点,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资金的集中高效使用。针对“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管理”的现象,建立由部门牵头、专家及农民代表参与的监督体系,建立资金使用的公示制度,让资金使用进一步公开、透明,以提高其使用效率。

4建立项目管护的长效机制。首先,应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即对现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在资产评估和争议调处的基础上,确权并制发产权证书,对新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进行确权颁证其次,通过明晰产权,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护责任,达到责、权、利,管、护、修的统一。再次,应合理筹集管护资金,制定管护费用的使用办法,对镇、乡、村级公益性项目管护经费应在每年财政预算安排中予以专项保障最后,应强化宣传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使用管理知识讲座,培养和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管护的责任意识和管护技能。

注释

①本文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各个变量的人均值.

②各序列c、t项通过图形观察法进行判断,过程从略.

参考文献

[1]章利新,沈洋,涂超华.从分割到统筹:中国城乡关系在60年的改革中走向和谐[EB/OL].新华网。2009-09-15.

财政投入范文篇3

但是,探究新农合的财政投入的公平性,我们不能仅从投入财力的单纯数字增长以及城乡财政补助标准均等化的角度,而应该从建国以来长期实行城乡二元体制,长期强调以牺牲农村为代价发展城市而造成的对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和农民医疗保障的历史欠账的角度深入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府财政投入的实质公平性。

建国以来,特殊的国情,导致我国无法像西方国家那样通过海外殖民实现资本原始积累,而不得不通过城乡剪刀差的方式,通过统购统销低价购买农民粮食,然后在向农民高价销售工业品的方式,为我国工业发展积累资金。与此相对应,在政府的财政医疗投入上,也实行重城市轻乡村的政策取向。城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城市居民的医疗保障有国家承担,而在农村地区,则主要由农民自己出资。显然,这种长期重城市轻农村的做法是不符合公平理念的。

为了更直观的分析,我们参考了济南市2010年统计年鉴,并将济南市及分区县的卫生机构数,床位数,人均床位数等作为考量指标。根据年鉴,市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088家,占全市的60.7,%,为平阴县的12.7倍,济阳县的4.4倍,商河县的11.3倍。而且在这些卫生机构中,济南市区医院数量占市区卫生机构的比例为5.7%,而平阴县的这个数字为1.7%,济阳县为0.2%,商河县为1.1%。市区拥有医院178家,占全市医院数量的90.8%,为平阴县的44倍,济阳县的89倍,商河县的59倍。市区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量224家,占全市(252家)的89%,是平阴县的37.3倍,济阳县的112倍,商河县的56倍。市区拥有床位数(包括各类卫生机构)24098张,占全市的75.4%,为平阴县的21.5倍,济阳县的21.7倍,商河县的23.1倍。市区千人拥有床位数为6.92张,为平阴县的2.3倍,济阳县的3.4倍,商河县的4.1倍。市区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为3.91人,为平阴县的2.5倍。济阳县的2.9倍,商河县的3.9倍。以上这些还只是从数量进行比较,而实际中,由于医疗设施的差距卫生人员的学历水平和医疗水平而产生的居民享受的医疗服务质量的差异上没有计算在内,如果把这些质的因素也换算成数字进行考量的话,实际差距将远远大于以上我们做得比较。

概括起来,济南市区同下属县在医疗资源投入和分布的不公平行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医疗机构数量城乡间严重不均衡,过多的医疗机构分布在了济南市区,导致基层各县的医疗机构数量不足,城乡分配失衡。这直接导致了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医疗支撑。这体现济南市城乡医疗设施在量上的不均衡.

二是优质医疗资源过度向市区倾斜,导致基层医疗机构的力量不足,医疗质量低下。市区不仅医疗机构总体数量远超各县,而且集诸如三甲医院在内的优质医疗资源于一身,而各县则主要为普通医疗机构。优质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于济南市区,使得济南各县(市)的医疗资源在质的方面存在严重差距,从而难以在实质上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其对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

三是在医疗机构千人床位数、千人拥有医生和护士数方面,市区占用了过多资源。这直接导致参加新农合的农村居民,更多的只能得到初级的医疗报销补偿,一旦出现大病,需要住院时,往往难以得到即使充足的住院保障。这也体现了新农合在实施中仍然强调保基础,难以保证城乡医疗保障差距的缩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出台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家整体实力有了质的飞跃的前提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构建新型农合作医疗制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国家财政的加大投入,逐步扭转这种差异性,从而最终实现城乡居民享受同等水平的医疗保障待遇,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制。因此,为了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质公平性,我们不能满足于仅仅实现城乡间医疗财政投入的均等化,因为这种均等化虽然表面上看似实现了城乡间的一种公平,但实质上是一种可以回避历史欠账的态度。由于这种巨大差异性的存在,仅仅平均用力,城乡间的医疗卫生水平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继续扩大。显然这是不符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建的初衷的。因此要想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真正公平性,在享受相同待遇水平的前提下,让农民相较于市民交更少的费用,相较于对城市的财政投入,政府财政应更多的投向乡村和基层。具体而言,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在新建医疗卫生机构时,改变过去那种重点医疗机构过度集中的建在市区的方式,更多的考虑城乡地理位置,尽可能的将其建在基层或者基层附近的区域,并以此为基础,将周边乡镇纳入其保障范围。这是从基础上改变城乡间医疗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公,实现医疗资源城乡分配一体化的重要一步。

财政投入范文篇4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即是指政府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财政拨款。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教育事业费拨款、基建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其他经费拨款);一项是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城市教育附加费、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是现代财政基础评价理论发展和实施提高教育财政投入效率实践探索的结果。当前公认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核心目标,就是在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总量不足的条件下,要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能科学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财政资源,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及与市场的协调能力,保障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其评价的基本原则为经济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除直接效益之外,绝大部分表现为间接效益,即教育项目的产出——各级各类毕业生进人生产岗位后高效率工作而为社会多创造的价值,即毕业生的工资进行计算,具体涉及:经济和收益的增长、收入差距的缩小、经济行为的改善和教育的外部效果。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使用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并结合上述的产出模型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笔者发现了如下问题:1.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率偏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劳动力相比,教育资本的产出弹性是0.023,远远低于劳动产出弹性1.134。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仍然欠缺,仍然是制约高等教育产出扩大的瓶颈;另一方面,实际到位的财政投入中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较高,使资本投入的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2.高等教育的效益较强地依赖于专任教师比例。在我们的投入产出模型中,α=0.023。如果以专任教师总数替代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总数,那么我们得出的α>0.023。即在高等教育的劳动投入中,专任教师对高等教育产出的影响更强。换言之,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效益随着高校专职教师的增长而增长。

在使用现有的绩效考评指标对我国的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的时候,我们发现绩效指标本身还不完善,并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财政投入的状况,从而使得整体的财政投入机制不能真正地激励高校竞争,促进高校办学效益的更快提高;财政投入也不能成为政府宏观引导和监督高等教育的有效杠杆。而且财政拨款公式的设计往往以学生数作为单一的政策参数或者核心考核指标,忽略了财政投入机制的多目标要求,也不能体现多政策参数对学校办学行为的多重激励作用,不能实现政府利用财政投入对高校办学进行引导和监督的多重政策目标。

三、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之前,首先应明确财政投入配置的政策目标或者说资金分配的政策目标,因为目标描绘了体系构建的方向所在;在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再来寻找达到目标的路径选择。这些目标可以归纳为:1.充足,即投入总量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否能满足培养国家所必需的毕业生的需要;2.公平,即资金在各高校和各项目之间的公开和公平的配置;3.效率,即力图达到成本——收益和成本——效益的教育效率标准;4.绩效,即资金的预算或者拨付是否有绩效考核因素做支撑;5.稳定和可预见性:即高校的运作稳定,对于自身可以获取的资金配置也是可以预见的。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绩效指标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等教育服务供给,提高高等教育投入的产出。在各国的实践中,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合理、周全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范围是设计具体指标的基础。可采用的范围涵盖:投入、产出、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与范围相吻合的指标体系包括了投入指标、产出指标、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在遴选指标之前,有必要制定一套简单、客观、有效而能引起共鸣的设计原则,如:(1)目标明确:指标与财政投入政策目标、高校教育目标相关,尤其应与教学和科研目标相联系;(2)精确和标准:指标简明扼要而不含糊,虽不一定完全量化,但有统一标准,便于比较;(3)系统:指标系统地反映投入、过程和产出等各方面的情况;(4)经济:即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所需的数据;(5)充分:指标本身或与其他指标相结合,可提供有关学校运作的有效信息,并能反映其中的问题,从而为绩效考评提供充足的依据;(6)公正和可信,指标应具有可接受性、可信度,并避免偏见;(7)可以监督,即必须容易进行独立监督。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是可用相对确定的数量计量;但由于教育产品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的产出是很难用定量的数量统计,所以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的考核带来很大的困难。以往教育财政投入评价更多地关注了投入量等问题,而对于效果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显得更加的紧缺。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高等教育系统内部配置结构不合理,同时效率低下、浪费惊人。因此,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不仅是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下的紧迫问题,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保障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及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

公共财政的危机已是全球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宋友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2)

[2]王敏:中国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探析[J].财政研究,2005,(6)

[3]朱志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一、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内涵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即是指政府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财政拨款。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教育事业费拨款、基建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其他经费拨款);一项是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城市教育附加费、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是现代财政基础评价理论发展和实施提高教育财政投入效率实践探索的结果。当前公认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核心目标,就是在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总量不足的条件下,要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能科学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财政资源,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及与市场的协调能力,保障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其评价的基本原则为经济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除直接效益之外,绝大部分表现为间接效益,即教育项目的产出——各级各类毕业生进人生产岗位后高效率工作而为社会多创造的价值,即毕业生的工资进行计算,具体涉及:经济和收益的增长、收入差距的缩小、经济行为的改善和教育的外部效果。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使用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并结合上述的产出模型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笔者发现了如下问题:1.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率偏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劳动力相比,教育资本的产出弹性是0.023,远远低于劳动产出弹性1.134。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仍然欠缺,仍然是制约高等教育产出扩大的瓶颈;另一方面,实际到位的财政投入中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较高,使资本投入的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2.高等教育的效益较强地依赖于专任教师比例。在我们的投入产出模型中,α=0.023。如果以专任教师总数替代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总数,那么我们得出的α>0.023。即在高等教育的劳动投入中,专任教师对高等教育产出的影响更强。换言之,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效益随着高校专职教师的增长而增长。

在使用现有的绩效考评指标对我国的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的时候,我们发现绩效指标本身还不完善,并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财政投入的状况,从而使得整体的财政投入机制不能真正地激励高校竞争,促进高校办学效益的更快提高;财政投入也不能成为政府宏观引导和监督高等教育的有效杠杆。而且财政拨款公式的设计往往以学生数作为单一的政策参数或者核心考核指标,忽略了财政投入机制的多目标要求,也不能体现多政策参数对学校办学行为的多重激励作用,不能实现政府利用财政投入对高校办学进行引导和监督的多重政策目标。

三、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之前,首先应明确财政投入配置的政策目标或者说资金分配的政策目标,因为目标描绘了体系构建的方向所在;在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再来寻找达到目标的路径选择。这些目标可以归纳为:1.充足,即投入总量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否能满足培养国家所必需的毕业生的需要;2.公平,即资金在各高校和各项目之间的公开和公平的配置;3.效率,即力图达到成本——收益和成本——效益的教育效率标准;4.绩效,即资金的预算或者拨付是否有绩效考核因素做支撑;5.稳定和可预见性:即高校的运作稳定,对于自身可以获取的资金配置也是可以预见的。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绩效指标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等教育服务供给,提高高等教育投入的产出。在各国的实践中,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合理、周全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范围是设计具体指标的基础。可采用的范围涵盖:投入、产出、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与范围相吻合的指标体系包括了投入指标、产出指标、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在遴选指标之前,有必要制定一套简单、客观、有效而能引起共鸣的设计原则,如:(1)目标明确:指标与财政投入政策目标、高校教育目标相关,尤其应与教学和科研目标相联系;(2)精确和标准:指标简明扼要而不含糊,虽不一定完全量化,但有统一标准,便于比较;(3)系统:指标系统地反映投入、过程和产出等各方面的情况;(4)经济:即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所需的数据;(5)充分:指标本身或与其他指标相结合,可提供有关学校运作的有效信息,并能反映其中的问题,从而为绩效考评提供充足的依据;(6)公正和可信,指标应具有可接受性、可信度,并避免偏见;(7)可以监督,即必须容易进行独立监督。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是可用相对确定的数量计量;但由于教育产品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的产出是很难用定量的数量统计,所以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的考核带来很大的困难。以往教育财政投入评价更多地关注了投入量等问题,而对于效果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显得更加的紧缺。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高等教育系统内部配置结构不合理,同时效率低下、浪费惊人。因此,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不仅是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下的紧迫问题,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保障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及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

公共财政的危机已是全球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宋友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2)

财政投入范文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

公共财政的危机已是全球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内涵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即是指政府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财政拨款。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教育事业费拨款、基建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其他经费拨款);一项是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城市教育附加费、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是现代财政基础评价理论发展和实施提高教育财政投入效率实践探索的结果。当前公认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核心目标,就是在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总量不足的条件下,要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能科学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财政资源,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及与市场的协调能力,保障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其评价的基本原则为经济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除直接效益之外,绝大部分表现为间接效益,即教育项目的产出——各级各类毕业生进人生产岗位后高效率工作而为社会多创造的价值,即毕业生的工资进行计算,具体涉及:经济和收益的增长、收入差距的缩小、经济行为的改善和教育的外部效果。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使用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并结合上述的产出模型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笔者发现了如下问题:1.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率偏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劳动力相比,教育资本的产出弹性是0.023,远远低于劳动产出弹性1.134。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仍然欠缺,仍然是制约高等教育产出扩大的瓶颈;另一方面,实际到位的财政投入中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较高,使资本投入的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2.高等教育的效益较强地依赖于专任教师比例。在我们的投入产出模型中,α=0.023。如果以专任教师总数替代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总数,那么我们得出的α>0.023。即在高等教育的劳动投入中,专任教师对高等教育产出的影响更强。换言之,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效益随着高校专职教师的增长而增长。

在使用现有的绩效考评指标对我国的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的时候,我们发现绩效指标本身还不完善,并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财政投入的状况,从而使得整体的财政投入机制不能真正地激励高校竞争,促进高校办学效益的更快提高;财政投入也不能成为政府宏观引导和监督高等教育的有效杠杆。而且财政拨款公式的设计往往以学生数作为单一的政策参数或者核心考核指标,忽略了财政投入机制的多目标要求,也不能体现多政策参数对学校办学行为的多重激励作用,不能实现政府利用财政投入对高校办学进行引导和监督的多重政策目标。

三、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之前,首先应明确财政投入配置的政策目标或者说资金分配的政策目标,因为目标描绘了体系构建的方向所在;在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再来寻找达到目标的路径选择。这些目标可以归纳为:1.充足,即投入总量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否能满足培养国家所必需的毕业生的需要;2.公平,即资金在各高校和各项目之间的公开和公平的配置;3.效率,即力图达到成本——收益和成本——效益的教育效率标准;4.绩效,即资金的预算或者拨付是否有绩效考核因素做支撑;5.稳定和可预见性:即高校的运作稳定,对于自身可以获取的资金配置也是可以预见的。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绩效指标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等教育服务供给,提高高等教育投入的产出。在各国的实践中,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合理、周全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范围是设计具体指标的基础。可采用的范围涵盖:投入、产出、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与范围相吻合的指标体系包括了投入指标、产出指标、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在遴选指标之前,有必要制定一套简单、客观、有效而能引起共鸣的设计原则,如:(1)目标明确:指标与财政投入政策目标、高校教育目标相关,尤其应与教学和科研目标相联系;(2)精确和标准:指标简明扼要而不含糊,虽不一定完全量化,但有统一标准,便于比较;(3)系统:指标系统地反映投入、过程和产出等各方面的情况;(4)经济:即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所需的数据;(5)充分:指标本身或与其他指标相结合,可提供有关学校运作的有效信息,并能反映其中的问题,从而为绩效考评提供充足的依据;(6)公正和可信,指标应具有可接受性、可信度,并避免偏见;(7)可以监督,即必须容易进行独立监督。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是可用相对确定的数量计量;但由于教育产品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的产出是很难用定量的数量统计,所以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的考核带来很大的困难。以往教育财政投入评价更多地关注了投入量等问题,而对于效果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显得更加的紧缺。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高等教育系统内部配置结构不合理,同时效率低下、浪费惊人。因此,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宋友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2)

财政投入范文篇6

关键词:幼儿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性

学前教育是公益性教育的一种,财政投入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前教育开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使得学前教育发展不佳,难以为长久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

一、财政投入公平性与幼儿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财政投入少引起幼儿教育问题我国幼儿教育普遍存在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财政投入少是引起幼儿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多年来,幼儿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关注度较低,关于教育的责任承担问题尚未达成共识,进而使得各级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政策及经费投入出现不公平现象。当前我国政府对幼儿教育的经费投入约占总教育经费的1.3%,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明显较低,如泰国占16.4%,墨西哥占8.9%,且我国幼儿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为家长,政府投入较少[1]。

(二)财政投入不均匀引起幼儿教育问题当前我国财政投入不均匀状况是引起幼儿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财政投入主要集中分布在城镇机关幼儿园、公办幼儿园,且以示范幼儿园为主。如在农业人口较多的县城,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大多数给了县级幼儿园,而对于乡镇以下幼儿园的财政投入较少,多处于缺乏状况。一些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当前财政投入中乡镇当地幼儿园比例约为17.7%,村办幼儿园仅占15,7%。呈现出明显的财政投入不均匀状态。且当前许多农村幼儿园处于无财政投入状态。幼儿进入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主要依据父母的社会职业、工作单位等,部分流动儿童甚至出现入园难问题,非户籍所在地入公办幼儿园时,需缴纳高额的额外费用,进而使得许多幼儿教育机会出现不公平状态,一些幼儿甚至缺失早期教育,影响幼儿的未来教育和发展。

二、当前幼儿教育中的财政投入问题出现原因分析

(一)对各区域地方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当前政府的政策及方针中只对“为什么应由政府财政投资幼儿教育”这一问题,对于提供服务的对象、提供服务的内容、提供服务的方式等问题尚未解决,使得许多地方政府对于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常常只关注当前发展,发展方案多较为庞杂、零星,对于具体项目关注较多,较为重视,而对于体制、公平、均衡等的整体考虑较少;许多区域地方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发展从局部出发,对于该区域学前适龄幼儿的整体状况,如户籍状况、家庭状况等的关注较少;许多地方政府对于公办幼儿园关注较多,投入较多,而对于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未加考虑,使得民办幼儿园难以维持运作;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明显增加,但对于学前教育的公平性关注较少,尚未建立投入机制及经费保障机制,且对于园内的硬件设置投入较多,对于实际师资力量关注较少。

(二)对各区域地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局限性缺乏认识当前某些地方政府对于幼儿教育的局限性问题认识不足,尚未认识到政府财政在幼儿教育中的位置,尚未认识到完全依靠政府投入及公办幼儿园难以解决学前教育问题[2]。对于当前幼儿教育投入的不公平性、公办幼儿园排队多而民办幼儿园入园少的问题尚未重视。当前我国公办幼儿园排队多,主要是因为公办幼儿园可享受国家学前教育补贴。

(三)对于体制及投入方式之间的关系认识缺乏当前一些地区对于财政投入多倾向扩大公办幼儿园,进而使得民办幼儿园受到挤压,难以生存。这种状况会引起政府需花费更大的财政投入建立公办幼儿园,加重政府经费负担。这种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效果。

三、幼儿教育中的财政投入问题应对措施

对于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问题,首先需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人员转变思想,认识到幼儿教育中的财政投入公平性问题及投入的各项内容,根据当地实际状况提出应对措施:

(一)根据当地招生状况,对合格的民办幼儿园给予一定的补贴,重视民办幼儿园。

(二)及时了解当地学龄幼儿的家庭状况,对于经济困难幼儿给予定额的幼儿教育补助,根据幼儿实际选择幼儿园状况,将补助资料直接交与圆方,增强经费的目的性。

(三)建立幼儿学前教育经费补助体系,可建立公办幼儿园及其他幼儿园两种体系,保证幼儿教育的公平性,对于进入公办幼儿园的幼儿,不再享有其他政府补助,对于进入民办幼儿园幼儿,可根据幼儿实际家庭收入状况,给予家庭直补或幼儿园补助两种形式,保证幼儿的教育公平性[3]。

四、结语

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健康成长及未来教育的重要基础,幼儿教育的公平性问题是学前教育中的重点关注问题,各级政府需加强对幼儿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性,保证幼儿教育的良好发展。

作者:孙露露 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武夷绿洲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储朝晖.财政投入与幼儿教育公平性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7-61.

财政投入范文篇7

【摘要】笔者认为,高等教育陷入财政危机的最大原因当属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应通过强化法律的保障与约束功能;增加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国家财政贴息补息;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增强金融杠杆的支持;建立新型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等方法改进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

【关键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改进

吉林大学自曝财政危机以来,高校财政危机问题日益走入公众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原因众多,如国家财政支持不足、扩招、财务管理混乱、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低,以及缺乏明晰的产权和明确的责任等,但高等教育陷入财政危机的最大原因当属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所致。

一、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的现状

(一)高等教育投入体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47条提出:“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这个论断被总结为“财(财政拨款)、税(教育税附加)、费(教育收费)、产(校办产业收入)、社(社会捐赠)、基(教育基金)”等六个渠道的教育投资体制。后来,教育部财务司又总结为“财、税、费、产、社、基、科(科研经费)、贷(银行贷款)、息(利息收入)”等九个渠道的教育投资体制。在这九个渠道中,没有吸引社会资本(民资、外资)这个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投入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社会资本应是完善教育投入体制的新渠道。

(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1.教育投入4%目标仍未实现

根据世界银行2001年的统计,1999-2000年度,法国、日本、英国等高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4.8%,而哥伦比亚、古巴、约旦等中低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5.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呼吁世界各国,到2000年应实现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6%的目标。据“全国教育经费情况执行公告”披露,1998—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是2.55%、2.29%、2.87%,进入新世纪后的2001-200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未达到4%的规定,分别是3.19%、3.52%、3.28%、2.79%、2.82%、3.01%。

2.财政投入总体不足

与学生人数的超常规增长相比,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在2006年达到1062亿,比1998年的356.75亿元增加了705.28亿元,增长1.97倍,年均增长12.7%。财政投入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学生人数增长。据2006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5869元,比1998年的6775元下降906元。

3.财政投入结构不均衡

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水平差异显著,部分省区对于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十分有限。据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5869元,最高的省份北京达到18228.36元,最低的省份江西省仅为2219元,前者是后者的8.2倍。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部地方所属高校学生人数的82%。

4.事权与财权不分离

我国国家预算按预算等级依次分为类、款、项、目四级,尽管财政部1999年将教育事业费升格为“类”级,但教育基本建设费仍设在“款”级科目中,教育经费没有预算单列,导致财政性教育经费长期以来处于事权和财权分离的状态。具体体现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育事业,财政部门负责教育事业经费拨款,政府计划部门负责教育基建投资,在预算表格的汇总归类时,教育财政预算总额要与文化、科学、卫生部门的预算汇总成整个财政事业费预算中的“类”级和财政基本建设费预算中的“类”级。教育事业费属于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类中的款级,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属于基本建设费类中的社会文教费款级。国家预算首先在类级支出中分配,然后依次在款、项、目级中进行再分配,教育经费是国家预算第二次分配。由于教育经费预算等级较低,教育的事权属教育部门,教育的财权属财政与计划部门,教育的事权与财权相分离。教育部门财权较小,难以有效行使事权,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5.多元化筹措教育资金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在政府投入是主渠道的前提下,能否开拓非政府渠道,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导向。中国虽然也颁布了捐赠法,但在具体税收政策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只是实行税前从所得中全额扣除捐赠额外,没有其他税收优惠以鼓励社会捐赠。企业投资也是高校经费、特别是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另外,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自于社会的投资也不是很高,虽然近几年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但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长期受国家政策的制约,《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家也看好这一产业,很想向民办高校投资,而投资必然要求回报。

二、改进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建议

(一)强化法律的保障与约束功能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除政府财力的原因外,相关教育投入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与执法不严是主要的原因。借鉴美国与日本的经验,确保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应从立法与执法两个层面来完善。

在立法方面完善我国的教育财政法律体系与财政资金分配的民主机制:一是明确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投资责任,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不低于4%的最低目标;二是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确保政府在教育投入中的主导地位;三是规定中央财政在地区差异的协调、困难学生资助、基础性科学研究、公立大学经费以及重大教育工程项目等方面的经费责任;四是规定地方财政承担地方高等教育经费的责任,包括经常性教育经费定额标准、专项经费与基本建设经费的规模。

在执法方面要以立法形式明确教育财政的决策程序与各级政府的相关责任。包括:一是规定教育政策的决策程序,对重大的教育决策必须进行财政性可行性论证;二是对教育经费预算的项目、标准,教育经费在预算支出中的比例,以及教育经费在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分配等事项的决定权,在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下设的拨款委员会上通过;三是应增加对各级政府保障教育投入的约束条款,授权同级人大监督与执法检查的权力,对于不按照规定执行的政府职能部门及政府主要领导人由同级人大追究其相应的行政与法律责任。

(二)增加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必须保证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确保“三个增长”,并使高等教育经费在总的教育经费的比重稳定在20%左右。同时要尽可能平衡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教育投入,在法定的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内,加大对中西部普通高校的财政投入,促使其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从而逐渐改变现有高校空间布局。

(三)国家财政贴息补息

可以首先采用贴息、补息等办法,减轻高校的债务负担,或把中长期贷款转为长期,解决短期集中还款带来的严重问题,或将公办高等院校贷款债务注为国债形式以减轻财政压力与风险。

(四)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

在推进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过程中,公共教育资源在高等教育中的投入结构应有所调整,过去的一部分政府直接拨给学校的经费应转变为政府为贫困学生提供就学保障,包括对贫困学生的无偿资助和部分以助学贷款性质提供的有偿资助。

(五)增强金融杠杆的支持

首先,要抓紧建立高等教育银行。建立高等教育银行可以扩展教育财政经费的来源方式,利用教育银行具有发放债券的职能,可以为高等学校获得发展的资本基金。其次,可以利用国际银行组织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贷款,有了国际组织的银行贷款,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教育体系之外的大量资金为高等教育财政提供援助。按规定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提供的硬性贷款利率低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但只发给会员国中低收入国家和政府以及由会员国政府担保的公、私立机构。如果能够向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申请长期硬性贷款作为高等教育贷款基金,是提高教育投资指数的一个极佳的途径。再次,教育银行能够有效利用社会上的闲散资金补充教育财政,集中用于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最后,发行高等教育。教育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若能够发行一些额度小、风险低的高等教育,可以增强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实力。

(六)建立新型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

首先,建议成立联系政府与高校的中介机构——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主要职能是为政府评估高校整体财政计划、明确各高校使用经费应承担的义务、运用审查和评估手段贯彻政府政策和落实教育目标、确保经费使用的效益和效率等。同时,它本身也应接受政府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其成员可由政府官员、教育专家、学者、工商界人士等组成。

其次,引入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模式,依据对高校的绩效考评结果确定拨款规模。一方面可以更合理地分配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资金,同时促使高校重视其社会责任、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的绩效评估标准来引导高等教育的发展,所以绩效拨款模式可以作为政府调控高等教育的一种手段。实施绩效拨款模式前提是有一个合理、公平的绩效评价方案,目前可以借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以及教育部2002年提出针对“985”项目高校绩效拨款方案—《高水平大学评价与拨款方案建议稿》来设计我国高等学校绩效拨款的模式。

(七)举办民办高等教育

各级政府从政策上落实好民办高校在用地、基本建设、缴纳税费、供电、供水、供气等方面的同等待遇,民办高校教师在教师资格认定、业务进修、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科研立项、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同等对待,民办高校学生在学籍管理、表彰奖励、升学、毕业生就业与户口管理、申请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交通优惠、医疗保险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同时,支持民办高校加强与企业合作,通过合资、合作、参股等方式投资办学,实现产权结构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八)鼓励多种模式共同举办高等教育

公办高校利用无形资产和其它财产,与企业、个人或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多种模式共同举办高等教育。如云南省将选择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通过新征用地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及时办理用地手续,依法减免相关建设税费等措施,鼓励组建以产学研为主要纽带,以高职院校为龙头、跨地区的行业性职教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参考文献】

[1]赵黎娜.关于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政策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8年09月24日.

[2]赵善庆.我国高校债务化解的途径[J].社会科学论坛,2008(9).

[3]马永霞.改进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的设想[J].教育与经济,2002(4).

[4]刘宛晨,等.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1).

[5]赵善庆.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路径[J].经济导刊,2007(12).

[6]俞昕.高校“巨舰”的债务迷航[J].大学杂志,2007年05月10日.

财政投入范文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

公共财政的危机已是全球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内涵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即是指政府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财政拨款。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教育事业费拨款、基建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其他经费拨款);一项是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城市教育附加费、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是现代财政基础评价理论发展和实施提高教育财政投入效率实践探索的结果。当前公认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核心目标,就是在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总量不足的条件下,要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能科学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财政资源,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及与市场的协调能力,保障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其评价的基本原则为经济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除直接效益之外,绝大部分表现为间接效益,即教育项目的产出——各级各类毕业生进人生产岗位后高效率工作而为社会多创造的价值,即毕业生的工资进行计算,具体涉及:经济和收益的增长、收入差距的缩小、经济行为的改善和教育的外部效果。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使用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并结合上述的产出模型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笔者发现了如下问题:1.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率偏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劳动力相比,教育资本的产出弹性是0.023,远远低于劳动产出弹性1.134。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仍然欠缺,仍然是制约高等教育产出扩大的瓶颈;另一方面,实际到位的财政投入中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较高,使资本投入的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2.高等教育的效益较强地依赖于专任教师比例。在我们的投入产出模型中,α=0.023。如果以专任教师总数替代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总数,那么我们得出的α>0.023。即在高等教育的劳动投入中,专任教师对高等教育产出的影响更强。换言之,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效益随着高校专职教师的增长而增长。在使用现有的绩效考评指标对我国的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的时候,我们发现绩效指标本身还不完善,并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财政投入的状况,从而使得整体的财政投入机制不能真正地激励高校竞争,促进高校办学效益的更快提高;财政投入也不能成为政府宏观引导和监督高等教育的有效杠杆。而且财政拨款公式的设计往往以学生数作为单一的政策参数或者核心考核指标,忽略了财政投入机制的多目标要求,也不能体现多政策参数对学校办学行为的多重激励作用,不能实现政府利用财政投入对高校办学进行引导和监督的多重政策目标。

三、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之前,首先应明确财政投入配置的政策目标或者说资金分配的政策目标,因为目标描绘了体系构建的方向所在;在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再来寻找达到目标的路径选择。这些目标可以归纳为:1.充足,即投入总量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否能满足培养国家所必需的毕业生的需要;2.公平,即资金在各高校和各项目之间的公开和公平的配置;3.效率,即力图达到成本——收益和成本——效益的教育效率标准;4.绩效,即资金的预算或者拨付是否有绩效考核因素做支撑;5.稳定和可预见性:即高校的运作稳定,对于自身可以获取的资金配置也是可以预见的。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绩效指标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等教育服务供给,提高高等教育投入的产出。在各国的实践中,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合理、周全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范围是设计具体指标的基础。可采用的范围涵盖:投入、产出、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与范围相吻合的指标体系包括了投入指标、产出指标、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在遴选指标之前,有必要制定一套简单、客观、有效而能引起共鸣的设计原则,如:(1)目标明确:指标与财政投入政策目标、高校教育目标相关,尤其应与教学和科研目标相联系;(2)精确和标准:指标简明扼要而不含糊,虽不一定完全量化,但有统一标准,便于比较;(3)系统:指标系统地反映投入、过程和产出等各方面的情况;(4)经济:即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所需的数据;(5)充分:指标本身或与其他指标相结合,可提供有关学校运作的有效信息,并能反映其中的问题,从而为绩效考评提供充足的依据;(6)公正和可信,指标应具有可接受性、可信度,并避免偏见;(7)可以监督,即必须容易进行独立监督。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是可用相对确定的数量计量;但由于教育产品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的产出是很难用定量的数量统计,所以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的考核带来很大的困难。以往教育财政投入评价更多地关注了投入量等问题,而对于效果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显得更加的紧缺。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高等教育系统内部配置结构不合理,同时效率低下、浪费惊人。因此,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宋友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2)

财政投入范文篇9

近几年来,**县在财政支出上把计划生育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大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为全县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可靠的经费保障。现将我县几年来计划生育经费财政投入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产生了巨大影响。近几年来,**县财政部门充分认识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从有利于**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促我县计划生育方面达到四个目的: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死保健服务,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从而达到造福全县人民,推进社会稳定,促进我县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切实加大投入,为计生事业经费提供保障

加大计划生育投入,确保人均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达到规定标准,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贯彻执行全县计划生育总体部署的重要内容。

我县在编制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投入预算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县“十一五”期间人口控制目标,认真贯彻《**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为“十一五”期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及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经费保障。

在具体预算编制上遵循了以下四个基本原则:第一,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经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对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第二,坚持“财政效益”的原则,少花钱,多办事,把事办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第三,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大力优化计划生育经费支出结构,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第四,对计划生育经费实行分类管理,分别测算,国家测定的项目据实测定。

为切实对计生事业经费提供保障,我们还出台了以下保障措施:

1、预算安排优先考虑计划生育,支出拨付优先考虑计划生育,确保计划生育事业经费安排到位,拨付到位,确保计生事业经费支出增长水平快于全县财政支出平均增长水平,确保计生经费投入力度达到上级规定标准。

2、全县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分正常事业发展部分和国家确定的项目两部分。计划生育经费以上年实际拨付数为基数,按照每年不低于10%的增长幅度进行测定;对国家确定的项目:农村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村级计生主任工资补助和农村计划生育特困家庭救助等,根据工作需要据实测定和安排。

3、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计生经费按月及时拨付,县财政局、县计生局按月将计生事业费拨付到乡镇计生办,确保计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4、改进和完善经费投入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财政、计划生育部门根据市制定的计划生育经费考核办法,修订完善全县的考核办法,以保证考核的科学性、公正性、真实性。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所需经费得到落实。

5、计划生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计生事业经费管理,确保计生事业经费用到实处。

经过以上措施,我县的计生事业经费投入快速增长,今年到目前为止,全县投入计生事业经费已达****万元,比去年全年还增长了**%,比XX年的****万元增加了****万元,增长了**%。三年的计生事业经费投入增幅分别达到了**%、**%、**%,均快于当年财政支出总体增长水平。人均财政投入由XX年的**元提高到**元,人均增加**元。

三、加强计生事业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为保证乡镇计生经费及时到位,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乡镇计划生育经费按人口及标准核定后,由县财政局直接拨付到县计划生育局,由县计划生育局再直接拨付到乡镇计生办,确保计划生育经费的落实到位,防止计划生育经费被挤占和挪作他用。二是会同审计等部门搞好各乡镇财政所计划生育经费审计工作,督促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一旦查出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把计划生育资金审计情况作为年底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保障这项工作的落实。

同时我们还积极做好各种计生惠民政策的落实工作,既促进计生事业的顺利开展,又切实为民造福,增加群众福利,减轻群众负担。主要有两项:

(一)认真执行计划生育“四种手术费”免费制度

按照上级规定,从XX年10月1日以来,县乡两级“四种手术”实行免费,费用由财政负担。为落实“四种手术”免费政策,财政部门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农村孕情、环情、节育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学检查全部由乡镇计生服务站根据计划生育工作需要,按规定进行免费服务,所需费用成本由县财政通过转移支付补助给乡镇财政,由乡镇财政拨付补助给计生办。二是农村按规定流产、引产及技术常规所规定的各项医疗检查等,统一由县计生服务站免费服务,其费用由县财政负担。三是为保证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县级财政管理范围内的各项费用由县计生委财务科根据正常进度,申报资金拨付。

(二)对实行计划生育好的困难乡、村和农户进行重点帮扶

对经济状况差,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好的乡、村、和农户,我们优先安排扶贫资金,积极研究扶贫项目,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良好氛围。我们先后与**乡**村、**村结成帮扶对子,先后为他们送去了扶贫资金、扶贫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进一步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财政投入范文篇10

继续教育产品具有混合产品的性质。一方面,这一产品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使社会受益,因此,继续教育更接近于公共产品;另一方面,继续教育在提高受教育者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职业能力,使他们更容易转换职业,得到升迁,获得更高的报酬和社会声誉,因此,它又接近于私人产品。继续教育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极其广泛。比如,党政干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等类人员的进修提高,其主要受益者是社会公众,其投资主体应是政府,此类继续教育产品的属性是公共产品。许多社会机构举办的各种职业证书、英语培训等教育形式,其受益者更多的是培训者个人,且培训机构也得到相当高的收益,这种职业继续教育产品更接近于私人产品,这类继续教育的投资主体应该是被培训者。继续教育产品,其属性可以由接近公共产品一直延伸到接近私人产品。

二、继续教育的投入机制与存在的问题

1.继续教育的投入机制。第一,国家有关继续教育经费的规定。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2007年9月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这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了经费保障。第二,多元化的继续教育经费筹措机制。我国已初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社会、个人共同分担的合理的投入机制。下一步的工作如下:一是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保障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力;二是明确企业投入责任,鼓励企业建立以专门培训和岗位培训为特点的继续教育;三是鼓励社会机构从事继续教育,鼓励公民个人自费学习,建立相关主体在继续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责任,形成合理的费用分摊机制。

2.存在的问题。第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由于继续教育以政府行业部门投入为主,教育和财政主管部门缺乏对继续教育财政的有效监督。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并没有完全按照“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进行投入,导致国家财政性继续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第二,继续教育财政投入浪费严重。一些政府行业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设立了教育培训中心,但这些教育培训中心实际用于教育培训的较少,大量资金用于非教育设施建设。一些教育培训中心设置豪华,名义上是教育培训中心,实际上是娱乐餐饮旅游中心。第三,继续教育的社会资金投入过于分散。继续教育的社会资金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营利上。继续教育是个广阔的领域,许多投入继续教育的社会资本热衷于投资于热门行业和领域,以营利为目的。除了少数社会教育结构具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和教学质量,许多社会教育机构没有自己稳定的办学方向,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

三、对策建议

1.政府在继续教育财政体制上要进行制度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仅靠国家财政的公共项目投资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巨大需求。为了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也为了能够高效率地提供公共服务,公共项目的管理方式需要进行制度上的变革。要摆脱“政府垄断,一统天下”的局面,采取政府主导、委托事业或企业单位提供服务的方式,甚至可以委托给民营机构提供服务。

2.加大继续教育投入,建立多渠道筹措继续教育经费的体制。要区别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形式,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继续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的社会参与机制,加大政府对继续教育的投入,保证继续教育的快速发展。

3.充分发挥高校在继续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高校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三项基本功能,为社会服务是现代社会对高校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后,高校的装备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远程教育水平居于社会前列。远程教育将成为未来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知识更新速度快、容量大将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特点。高校具有这两方面的优势,要充分发挥高校在未来继续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4.规范社会机构办学行为。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制止某些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暴利行为,引导他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遵守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形成自己的继续教育办学特色,合理有效地使用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