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货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4:40:38

财政货币

财政货币范文篇1

(一)总体政策取向上配合适当。

200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财政政策转型的决定,宏观调控由“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过渡到“双稳健”模式。近一年的实践表明,财政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均为稳中偏紧,总体上配合较为协调。

从财政政策来看,财政预算赤字由3198亿元减少到300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由2004年的2.5%减少到的2%;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额由1100亿元减少到800亿元,减少了300亿元。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也反映了财政政策的稳健取向。1~6月,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6392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4.6%,高于经济增长率5个百分点。此外,财政支出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1~6月的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教育支出分别实现了同比22.6%、21.4%和17%的快速增长;全国实施粮食直补的29个省份安排粮食直补资金预计也会实现13.8%左右的大幅增长。财政政策在总量上向中性回归的过程中着力调整了支出结构。

货币政策总体上也属于稳中偏紧型。(1)央行已连续第二年调低货币供应量增长的目标,2003年初制定的广义货币M2年度增长率目标为21%(年中调低至18%),2004年初定于17%,进一步调低至15%.(2)前5个月的广义货币M2增长率一直稳定在14%左右,狭义货币M1还曾经一度下降到9.8%,均低于年初制定的全年增长目标。(3)央行调整了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取消了对住房贷款的优惠利率,对住房贷款利率实行同档次的商业贷款利率。(4)信贷增长率也较上年有所回落,8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并表余额为20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比上年同期低1.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开始,M2增速开始稳步提升,但M1呈下降趋势,两者的差距在拉大。虽然从M2看货币供给比较宽松,但M1和贷款增长情况表明货币政策稳中偏紧。

(二)具体政策措施配合有待改进。

虽然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在总体取向上是一致的,但一些具体政策措施的配合存在不协调的情况。以住房贷款为例,虽然在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财政、货币政策都采取了相应措施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资和房价的过快上涨,但在具体操作上还没有做到有效的配合和相互促进。

人民银行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当时的“121文件”曾引起房地产业的一片反对声,在国务院18号文件下发后实际上没有产生效果。随后的一系列紧缩措施都是对总量和几乎全部行业的调控,专门针对房地产业的措施直到才出台。从3月17日起,人民银行将住房贷款优惠利率调高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商业银行法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这样,从2003年的“121文件”到的调高房贷利率经历了2年的时间,决策时滞较长,而且调控的力度也不是很大。5年期以上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下限为5.51%(贷款基准利率6.12%的0.9倍),比废止的优惠利率5.31%仅高0.20个百分点,实际影响比较有限。尽管央行同时还决定,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20%提高到30%,但这一规定的约束力很弱。

在货币政策调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更适合结构性调控的财政政策大力配合,然而后者的决策时滞更长,执行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下发,比央行利率调整晚了近两个月。该通知规定,自6月1日起,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对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超过2年(含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售房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该通知体现了财政政策中税收手段的行业调控功能,目的是抑制投机和高档住宅投资。但它调整的仅有营业税一项,契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仍继续执行。而且,房地产业的营业税属于地方税种,房地产投资过热地区的经济增长往往依靠的正是房地产业,这样就很难保证该通知在实际执行中得以切实贯彻。

(三)制度安排局部缺失。

在具体政策措施配合不顺畅的背后,是一些相关制度安排的不完善、甚至是缺失,其中亟待解决的是国债发行体制、财政增收管理体制以及财政货币两部门沟通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国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基点,短期国债应该是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最主要工具,但目前国债余额管理尚未正式启动,严重制约了短期国债的发行。前9个月,财政部共发行了10期记账式国债,实际发行总额为3291.1亿元。其中,跨市场发行比重为100%,比上年同期提高22.5个百分点;1年期品种占比由16.8%大幅提高到29.9%,5年期以上的中长期品种占比已经降到50%以下。1年期国债发行比重大幅上升有助于增加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跨市场发行有助于打破国债市场分割局面,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都反映出财政部门与央行相协调的努力。但最适合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期限在1年以下的短期国债发行仍是空白,这归因于现行国债发行管理体制,没有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只有实现余额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国债的滚动发行,从而完善人民银行所持债券资产的品种结构和期限结构。

财政增收管理体制也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2003年以来,政府存款较大幅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开市场操作及央行票据发行的压力,起到了对冲基础货币投放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基本上都能实现超过预算的水平。按照惯例,有关财政超收收入的使用安排会在当年的11月份做出,12月份开始支付,这就造成了几乎每年的第四季度财政在人民银行的存款余额都会下降。也就是说,前三季度起回笼基础货币作用的政府存款会在第四季度出现反向变化,成为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给公开市场操作带来更大的压力。而无论超收的收入如何使用、何时使用,这都是人民银行不能决定的,央行的操作只能根据实际情况相机抉择。前7个月,财政在央行的存款增加了3000亿元以上,在同期国际收支顺差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有力地缓解了人民银行的基础货币的投放压力。但是,如果第四季度财政集中花钱的情况不能改变的话,将不利于年底的公开市场操作正常开展。

财政增收收入的使用和管理问题的背后反映出财政、货币两部门信息沟通机制的不完善。实际上,作为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国家发改委下设的财政金融司,负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财政、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负责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并提出建议,这本身就是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专门机构。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能中也有“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的内容,而且其委员中有财政部副部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等高级官员,也构成了财政货币政策相协调的基础性机制。但在实际经济管理中,财政货币两部门的沟通往往不够及时,货币政策委员会每个季度只召开一次例会,这不利于发挥货币政策实施监测经济运行的长处,不能及时交换两部门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制约了现有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发挥作用。

二、2006年:在宏观经济政策注重结构调整背景下如何协调财政货币政策

(一)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主要作用。

2006年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将是这一年的重要特点。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然要求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由总量调控转向结构调整,财政政策的长处就在于对经济结构的调节。

财政政策将延续的着力点,继续保持稳健态势,政策方向不会有大的改变,仍着重于巩固前一阶段宏观调控的成果。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具体方向应该是对社会公平的维护和对经济增长机制的调整。一方面,会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会继续坚定不移地大力支持推进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等四项改革,促进公平与和谐;会继续改革个人所得税相关制度,加强税收征管力度,抑制收入差距的扩大;另一方面,将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转变主要依靠国债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将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此改善投资消费关系;将深化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和出口退税制等方面的改革,为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财税环境,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的长效机制。

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的结构性问题也值得关注。比如净出口超常增长,上半年出口3423亿美元,进口3027亿美元,贸易顺差达396亿美元;而1~8月累计创下608亿美元贸易顺差纪录,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将突破1000亿美元。这种巨额顺差的背后实际上是超高的居民储蓄率。因此,2006年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还应该着力于提高消费率,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

(二)货币政策着眼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

从实际操作效果来看,货币政策调控具体行业或部门的能力相对较弱,经济结构调整并非其长处。另外,由于2006年我国金融业对外资开放在即,银监会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有硬性的要求,中国的银行业目前实际上已呈现出一个“松货币,紧信贷”的局面。因此,央行的政策运作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应将政策重点放在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熨平经济波动、维护经济基本稳定上。

近年来,在国际资本流入规模不断扩大、外贸顺差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对外价格稳定的任务应优先于保持人民币国内价格的稳定。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调整以后,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不减,体现为人民币兑美元一直呈逐渐上升的态势。截至10月中旬,人民币汇率与汇率改革时升值2%的水平相比,进一步上升了0.3%,境外给人民币汇率带来的压力依然很大。与此同时,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出现抬头之势,2006年的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在这种条件下,维持人民币对外价格的稳定关系到外部需求的利用,从而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紧密相关。而国内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有可能会在短期内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这就需要货币政策做好反周期操作,抑制不稳定因素。

(三)通过加速改革来促进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效应。

在经济形势和经济任务越发复杂的条件下,各自为战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难以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大的力量,迫切需要促进财政货币政策更好地协调,而改革正是最有效的促进手段。如前所述,虽然在总体上财政与货币政策取向一致,但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采取的具体措施、相互之间的政策配合以及信息沟通的及时性等方面都迫切需要改进,亟待改革相关机制和体制,使之适应科学发展观和结构型调整的要求,促进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效应更好地发挥,使宏观调控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从这个角度来看,需要重点推进国债发行的余额管理、适度分离商业性投融资与财政牲投融资、准确界定财政与金融的职能、完善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的协调机制。

三、从协调财政货币政策角度需要重点推进的几项改革

(一)国债发行的余额管理。

早在2001年,财政部就已经形成了关于国债余额管理的报告,但基于以下考虑,国债余额管理一直没有正式推出:(1)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客观上需要长期而非短期国债品种,在财政政策转型以前财政部门自身没有很强的动力推出新制度;(2)传统上认为在审批年度发行额的前提之下,发行中短期国债不利于控制国债发行额的增加速度;(3)此项改革涉及财政部、央行以及更高层的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对国债管理的能力和透明度要求较高。目前,稳健的财政政策已经全面开始实施,有关机构的科学决策和管理建设也不断加强,暂缓推出国债余额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原因不再成立。

国债发行应从总量管理向余额管理过渡的基本共识在学界和政策执行部门已经达成,有关专家和官员普遍认为总量管理方式限制了国债一级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而且制约了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操作能力的发挥。财政部对国债发行余额管理的进一步研究工作也已经持续多年,有可能在底推出具体方案。如果在全国人大表决中顺利通过,2006年将成为国债发行制度由传统总量管理转变为新型余额管理的第一年。全国人大可能会在每年年初确定当年的国债余额指标,只要不突破该余额的水平,财政部可以根据市场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国债发行的规模和期限。还可以明确财政部具有发行不列入当年国债计划的短期国债的职权,当出现临时性财政支付困难以及本币公开市场操作头寸紧张时行使这一职权。

(二)商业性投融资与财政性投融资的适度分离。

目前,商业银行历史上曾经承担的财政性任务和政策性银行业务名义上已经剥离,但实际上仍然在履行着财政性投融资的职能,集中体现在一部分财政项目和政策金融项目投资均要求商业银行给予配套贷款。在一些地区,国债总投资额中银行配套贷款的比重甚至高于财政投资,在国家重点建设贷款中国有商业银行占比高达70%.这种命令性的行政手段模糊了财政性投融资与商业性投融资的界限,既不利于提高财政投融资的投资效益,又使货币政策受到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冲击。不仅如此,政策性银行利用国家政策倾斜,越来越多地参与一般性商业银行业务的竞争,也加剧了上述不利局面。在近期,需要切实剥离商业银行的财政性任务和政策金融职能,明确区分商业性投融资和财政性投融资。即使一些国债项目确实需要商业性贷款支持,也一定要通过市场的方式引入资金,以弱化商业性投融资的财政性。另外,还应切实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避免政策性银行走商业化道路。

(三)财政与金融职能的准确界定。

与商业性、财政性投融资相混淆对应的是财政与金融职能界定不清这一深层次矛盾。根据部门特点,财政职能重在公平,货币金融职能重在效率。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缩小收入差距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货币政策要在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维护经济稳定、调节总量平衡等方面发挥作用。

但是,当前货币政策出现了财政化的倾向,对基础货币投放的控制产生了不利影响。货币政策财政化的实质是通过投放货币来解决财政出资的问题,既包括用再贷款的方法对证券公司进行救助、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长期贷款,又包括对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注资。2004年以前,人民银行为了维护金融稳定,曾向出现严重危机的证券公司发放再贷款。,人民银行继续发放再贷款对多家证券公司进行流动性支持。虽然这种操作在短期内确实给券商注入了活力,确保了客户保证金的安全,对金融稳定做出了贡献,但是实际上混淆了财政与货币的职能,因为我国的证券公司基本是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对国有企业负有出资和提供资金支持义务的是财政而不是央行。同时,在我国目前的特定国情下,将再贷款注入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实际上相当于股权性投资资金,它基本上属于不可能收回的基础货币投放,至少在中短期无法回笼,容易产生道德风险,不利于金融部门效率的提高,也增加了基础货币的刚性投放部分,给货币政策操作的可持续性造成了不利影响。如何采取更具市场化的、对金融机构的救助方式,是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中央汇金公司的运作也体现了货币政策的财政化倾向。汇金公司自成立到现在一直承担向金融机构注资的职能。目前,汇金公司的投资已经涉及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型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人民银行实际上已经通过汇金公司成为了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从这个角度看,汇金公司的运作容易形成由央行提供财政性的刚性救助支出,有可能形成财政分配的另一种渠道,这就产生了财政和货币的职能错位。这就需要今后明确汇金公司的法律定位,抑制货币政策的财政化倾向。

财政货币范文篇2

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通常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实施何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纵观我国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历程,从建国后一直奉行的“双松”政策到1998年底起开始施行的历时近七年之久的“一积极,一稳健”的宏观政策,再到2005年我国政府开始奉行的“双稳健”政策,我国政府正是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际经济动态的转变,审时度势,成功地完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当前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出现的逆转以及已经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我国经济增长率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国际收支不平衡程度将有所缓和。同时,出口增长将回调,但幅度有限,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持续作用下,银行的流动性虽然比去年有所缓解,但仍然比较充裕,货币信贷仍然处于比较宽松的环境。在此背景下,继续实行“双稳健”组合似乎是我国2007年继续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选择。

然而,就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影响我国政府做出宏观经济决策、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三大矛盾需要高度关注。首先,社会过度储蓄引起的过度投资问题。从2000年到2006年11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123804.4亿元增加到334361.4亿元,增长了1.7倍,增长幅度平均每年达到18%,存差也由24433.3亿元扩大到111219.8亿元,存差扩大了3.55倍。在储蓄增加额中,有45.3%来自于城乡居民增加的储蓄,另有31.1%来自于企业增加的储蓄。就是说,当前我国储蓄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居民和企业两大主体的行为产生的。居民将过多的收入用于储蓄,一方面是与我国社会保障福利制度不健全有关,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储蓄主要来自于高收入者而中低收入者所占比重不高相关。企业将过多的资金用于储蓄而不是投资于创新活动,一方面是与我国的产业政策相关,另一方面是这些储蓄大部分是大中型企业增加的存款,而中小企业依然缺乏资金。在社会储蓄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压力不断增加。随着存差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机构要千方百计将这些剩余资金“消化”掉。由此,大量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又投向了建设领域,新一轮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由此产生。还有,储蓄过度增长引起过度投资,实际还对消费形成了挤出效应,因为在资金一定情况下,投资过多占有份额,必然排挤和抑制了消费。

其次,工业的过快增长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当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向金融机构流入,另一方面是社会消费增长速度又远远慢于工业品的生产增长速度。由此,我国经济发展中又遇到另一个矛盾,工业品产能的过剩。按道理,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增长并不慢,而且从2004年以后还有加快增长的趋势。比如从2004年到2006年社会消费平均增长幅度都在13%以上。但是,我国工业在投资的不断刺激下产品生产量增长更快,例如2000年到2005年,全国家用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空调器、微型计算机、移动电话、汽车产量分别增长了1.05倍、1.33倍、1.11倍、2.7倍、11倍、5.78倍和1.76倍。2006年,上述工业品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当工业品持续以快于国内消费增长速度增加时,便被迫形成大量出口,大量出口既造成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又形成巨额贸易顺差,由此导致外汇储备越来越多,而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反过来又要求M供给规模不断增加。

再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起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呈现全面扩大的趋势,既存在城乡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也存在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从2000年到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79倍扩大到3.22倍,2006年扩大到3.4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公共医疗、养老、教育补贴、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项目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更大;在地区之间,西部地区居民最低收入省份与东部地区居民最高收入省份差距也呈扩大的趋势,比如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公务员收入是贵州的3至4倍。在城镇内部,2000年到2005年,按五等分法,城镇居民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比由1∶3.6扩大到1∶5.7,而困难户收入与最高户收入差距达到11倍。行业差距更大,全国事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约1.5万,一般企业1万左右,而大企业5至6万,能源、电信、金融企业可超过10万。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也如此,从2000年到2005年,按五等分法,农民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比已由1∶6.47扩大到1∶7.26。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相当悬殊的程度,基尼系数已超过0.4。2005年,我国城镇有近2000万人月收入在200元,有近4000万农民年收入在800元以下,他们经常入不敷出,要靠借债维持生存。近几年来,我国消费不足实质是结构性消费不足,主要表现为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消费不足。当前,我们面临的矛盾是,一方面,城镇的收入分配在向高收入群体集中,而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在不断下降,他们将越来越多收入存在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边际消费倾向高,但他们却无钱消费。如何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公平地分配到不同收入群体,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身上,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并增加消费,这是当前我国宏观政策的关键所在。

从经济运行角度看,如何避免或消除经济运行中储蓄过剩、产能过剩和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不仅是近期宏观调控需要面对的,而且也是国家长期政策和制度安排需要考虑的。就当前而言,我国的货币金融政策尚显偏松,财政政策相对偏紧,这种政策组合不利于控制工业产能的进一步过剩,也不利于扩大国内的消费,因此考虑到情况的变化,我们应该奉行“总体稳健、适度微调”的思路,在目前政策姿态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在力度上调整当前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

具体调整建议:

一是调整货币政策。首先,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调控仍有空间,适当时机还可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相应提高贷款利率;其次,金融机构应尽快调整资金使用结构,不断调低投资贷款比例,相应提高消费贷款比例,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推进住房抵押贷款、汽车、家电消费贷款、教育贷款、婚丧贷款等,鼓励居民贷款消费;再次,为了缓解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矛盾,一方面要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减少银行存差不断扩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多元化的资本市场,比如扩大企业中长期和短期债券发行规模,创新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探索和支持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等;另外,要鼓励企业走出去,在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的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以代客境外理财的形式加大投资国际金融市场,以此缓解流动性过剩和因贸易盈余及FDI流入给央行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压力。

二是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应从目前的偏紧(压缩国债发行规模、压缩赤字规模)状态向灵活状态调整,适当扩大政府的投资和消费。一方面,各级财政应进一步增加用于城镇低收入人群的贫困救济支出,进一步扩大救济覆盖面,继续提高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政府职员工资水平,并继续向有利于消费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推动农民消费。专项基金从三方面筹措:其一,从每年财政增收部分中划出一定比例(比如财政增收的10%)的资金;其二,每年发行一笔新农村建设专项国债(比如每年500亿元);其三,从每年土地出让金中切出一块资金来。将这三块资金捆成一起,组成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并支持农业、农村生产能力建设,降低农民生存和发展成本,增加他们的收入,以刺激消费。

三是国有及控股企业每年要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上交财政。近几年,在企业储蓄存款中,有很大比例是国有企业存款,这些存款绝大部分来自利润。目前,在现有体制条件下,许多国有企业的赢利,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原有财政投资和行业垄断形成的,这些赢利全部归企业,明显地形成了过多的企业储蓄,为进一步投资创造了源泉。因此,无论是从财政投资回报还是公平性原则看,国有及控股企业每年都应该向财政上交一部分利润,国家拿这部分利润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降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成本,提高他们的相对购买能力。

四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城乡居民预期支出。当前,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储蓄倾向偏高,与我国教育、医疗、养老、失业扶助、贫困救济以及住房制度改革都有密切关系,人们紧缩即期消费,为未来储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造成的结果。必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消除现有各类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冲突与掣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框架,该市场化的要继续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该市场化的一定要根据公共服务原则进行制度设计,对于影响居民消费的诸多社会保障制度政策,要及时清理,当前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医疗、就业扶助、贫困救济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提高政府对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扩大城乡居民的受益范围,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财政货币范文篇3

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方式

1、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是通过其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来体现的。政府直接投资、采购、转移支付、补贴都属于支出政策工具。差别税率和税收减免则属于收入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中运用得最频繁的是间接政策工具,诸如利率、银行准备金率、央行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但是,政策效果更显著的还是货币政策中的直接政策工具——银行贷款。它能起到直接扩大社会总需求的效果。

我国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1998年财政增发1000亿元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要求银行增加配套贷款1000亿元,从而使财政项目总投资扩大一倍,达到2000亿元,将投资乘数计算在内,预计两年内可以相应拉动经济增长2.5——3个百分点。

财政货币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央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也就是说,在财政大量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应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以维护国债发行价格,防止利率水平上升。1998年5——10月份我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投放基础货币1162亿元,保证了当年国债的顺利发行。

2、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9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99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辅之以适当的货币政策。但从中长期来看,仍然要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逐步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防止出现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3、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处理公平和效率的矛盾方面各有侧重。财政政策的公平分配功能要求政府运用税收和社会保障手段,限制收入分配过分集中,适当缩小个人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而货币政策的效率优先功能则使商业银行偏重于从盈利目标考虑信贷投向,要求货币政策对信贷结构和利率的调节能大体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引导资源流向效益好的投资领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财政货币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体现在:第一,“适当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第二,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其中,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

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1、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不排斥市场调节功能

财政货币政策都属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就当前来说,就是扩大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减少失业人口。但是,宏观调控并不排斥市场调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去年以来,财政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这当然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但是我国目前产品、产业结构调整不能指望都由财政投入来解决,相反,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优化产业结构。

1999年在继续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同时,应该逐步加强市场调节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在增加国家投入的基础上,重视和鼓励企业、集体和个人等社会投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把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使投资和消费双向启动,并让消费来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

2、以消费信贷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关键是塑造“中产者消费阶层”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人民的消费需求发生了两个比较大的变化:第一,人们已经满足了吃、穿、用方面的生活需求,对商品住宅和私人汽车的消费需求正在逐步形成;第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扩大,消费层次的差别日益显著。目前,我国银行信贷正处于由短缺经济下单一的生产性贷款向消费信贷转变过程中,消费金融服务还相当欠缺。3月份央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决定从今年开始允许所有中资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但是,在指导思想上依然把消费信贷对象作为一个同一的整体,没有区分不同收入水平下的不同消费信贷群体,也没有与此相关的政策措施。

消费结构升级需要有一个特殊的消费者群体来推动。这就是中等收入阶层或“中产者消费阶层”。在发展中国家,中产者阶层已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即使是人均GDP只有335美元的印度,中产者人数估计也有1.5亿人,相当于总人口数的16%(《亚洲华尔街日报》1999.12)。这个消费阶层的消费升级将对低收入阶层消费产生示范作用。消费结构升级将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转换。

3、处理银行不良信贷资产,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财政货币范文篇4

(一)作用机制不同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为调控社会供求总量的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调节社会供求总量中通过不同的途径和作用来表现。它们之间互相协调。1)财政政策作用于社会经济采取直接方式,而对于供求总量采取间接方式,货币政策则供应总量是直接的,间接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2)从财政政策调控看,财政首先是起到调节社会经济结构的作用。运用税收政策、财政贴息等形式起到控制和缓和社会需求总量的作用,但是货币政策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是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来控制货币的总量。与财政政策在机制上有所不同。

(二)作用方向不同

从消费需求的情况看,社会消费需求是通过财政支出构成的,财政政策在社会消费层次形成中起到了决定的作用。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和现金投放等方式进行调控,以间接方式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虽然财政和银行都向生产过程供应资金,但两者有着不同的侧重,财政政策侧重调整产业结构,使国民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化,而倾向货币政策则侧重于调整总是和产业结构。

(三)对社会总需求有着不同的功效

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分别起扩张需求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但财政从根本上讲不会创造任何的需求。要创造需求、货币必须通过银行来实现。所以,贷款方式引起财政的扩张与紧缩。而从更深次看,银行有着自我的约束机制,可能自行调控扩张与紧缩来约束需求,从这个角度看,银行贷款是扩大需求和缩小需求的关键。

(四)在时效性方面的不同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时效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是两种时效性不同的政策调控方式,财政政策以行政政策介入,促进经济的增长。货币政策通过经济方式介入,通过银行信贷,促进经济的增长。财政政策适合于短期使用,在在对付经济衰退起到积极的效应,但只适合在较短时间内采取。而货币政策适合于长期调控,在控制经济过热与社会经济产生通货膨胀时起到积极的效应。因此发挥两者的长处,协调配合,取长补短,发挥合力的作用。

(五)政策功能存在不同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政策功能方面有着不同的侧重。在处理公平性和效率性有着明显的不同。财政政策要求行政方式通过税收的调节,社会保障手段的介入,来控制人群收入差距的扩大,由于行业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不加调控,必然出现贫富差距扩大化,社会矛盾尖锐化,长期将出现社会的不稳定。货币政策使银行以盈利为目标的贷款投向,通过信贷的投放,吸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产品向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面投放,最终促进社会的繁荣。因此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着各自的功能的长处,不能互相取代,只有相互协调配合,最终形成全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1政策工具的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银行配套贷款中起到协调的作用。在财政投资中,国家发行的债券和中央银行的调控促进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2政策时效的协调。财政效应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个互相协调的机制。在微观调控领域,货币政策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起到抑制经济过热,有效调控通货膨胀的发生有着长效机制。但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却表现不足。财政政策以行政干预为手段,在拉动内需,促进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都有明显的效应。但财政政策的不当处理,常会引起财政赤字、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等一些严重的后果,所以,财政政策只适合作为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的外力因素,只可作短期使用,长期不太适宜。3财政功能的协调。不违背银行经营的初衷基础上,可以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鼓励以货币拉动经济的发展,减少财政政策给银行运营带来的信贷“危机”的发生。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应与货币政策有所区别,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体发展规划项目以财政政策,国家投资为主。而一些开发项目、高新技术等以货币政策,银行贷款形式为主。两者协调,有针对性的进行投资,使国家资源趋于合理化。4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货币政策包括两个层次:宏观与中观层次。宏观层次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保有率、利率等方面的影响,起到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次是指贷款政策,通过积极调整贷款数量和结构,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货币范文篇5

1.两种政策的异同与协调配合模式

(1)政策目标侧重不同。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根据生产发展和流通的需要向流通领域投放货币,并适时调节,保持物价稳定;而财政部承担着实现国家政治与经济职能、满足国家需要的任务,故其财政政策目标往往侧重于实现经济增长。(2)调节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功能不同。财政政策的调节功能更多地表现在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方面,而货币政策的调节功能主要表现在调控社会需求总量上。(3)两种政策调节弹性不同。财政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利润上缴或股息红利)、公债等,这些政策工具对经济调节作用较为直接,力度大,弹性差;货币政策工具则相反,具有伸缩性、灵活性的特征,对经济调节作用较为间接,弹性好。(4)两种政策时滞长度不同。一般来说,财政政策的内部时滞较货币政策为长,因为财政收入政策的重大变动都必须经过最高立法机构批准才能执行。但财政政策外部时滞却较货币政策为短,财政政策一旦付诸实践,对总需求的调节作用立竿见影,而货币政策要通过多层次传导,具体实施还取决于金融体系、企业等经济主体的配合。与此同时应该指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又具有同一性,主要表现为:(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具有一致性。尽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有侧重点,但最终都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这一目标。(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国家的需求管理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以货币为载体和操作对象,而一定时期的货币购买力表现为社会总需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货币进行的价值形式的操作实质上是对社会总需求的操作,社会总需求的总量和结构最终可由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调控。因此基于两种政策之间如此紧密的联系,要想有效地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两种政策必须相互协调配合。所谓协调配合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两者确定主辅关系,二是完成在实现宏观调节目标上的分工。在主辅关系的确定上,由于不同时期两种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小是会变化的,因此需要考虑社会供求总量和结构矛盾关系的具体情况,并分析两种政策在社会供求总量和结构矛盾中的作用强度来灵活选择主导政策。另一方面,虽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的目标是实现我国经济的增长与稳定,但是两者调节的重点与方向有差异,因此具体调节过程中还需要在宏观调控目标上进行分工。总的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合的基本模式有:(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时,适宜采取以财政政策为主的“双松”政策配合模式。(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当社会总需求极度膨胀,社会总供给严重不足和物价大幅度攀升,抑制通货膨胀成为首要调控目标时,适宜采取“双紧”政策。(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当政府开支过大,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合理,但企业投资并不十分旺盛,经济也非过度繁荣,促进经济较快增长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目标时,适宜采用此政策配合模式。(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当社会运行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治理“滞胀”、刺激经济成长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首要目标时,适宜采用此政策配合模式。由此看来,两种政策不同的协调模式有不同的特点与优势,而每一种模式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对于不同的宏观经济情况来说应当选择不同的协调模式。而对于中国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说,需要切实结合自身特点来选择当前形势下最适合的协调模式,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

2.结语

总的来说,国家需要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与增长。只有切实针对我国宏观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来选取最合适的协调方式,才能够有效地解决核心问题,重新启动国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因此,在实行宏观经济调控时,只要抓住核心问题,结合实际、有的放矢,我国的经济一定能够实现快速稳定的增长。

本文作者:杨博文吴春晓王静工作单位: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财政货币范文篇6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一般作用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从总量调节出发,可以把货币政策分为3种基本类型:一种类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够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发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第二种类型是紧缩性货币政策,能够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对控制物价有利,但对投资和短期内经济发展有制约作用;第三种类型是中性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状况不产生影响。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财政政策也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一种类型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有利于投资。减税使企业和公众持有的货币增加,增加支出规模则直接扩大需求。但社会总需求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第二种类型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增税减支。增税使企业和公众可支配的利润和收入减少,减支则直接减少政府需求,但对投资不利。第三种类型是中性财政政策,财政收支保持平衡,对社会总需求是中性影响。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运用的必要性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由于它们本身固有的特点,二者都有一定局限性。无论是货币政策调节还是财政政策调节,仅靠某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没有两者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有必要使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在于:

(1)财政与银行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银行和财政在资金往来与对再生产过程的资金供应以及财政证券的发行、银行利率的调整等方面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的变动必然影响另一方的变动,客观地决定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必须作为统一的整体运作才能发挥比较理想的效果。

(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具有互补性。这在客观上要求两大政策必须协调运用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3不同类型政策搭配的利弊分析

3.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税和扩大政策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来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这种组合的政策效应是财政和银行都向社会注入货币,使社会的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扩展,对经济活动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这种组合只有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社会经济中存在大量未利用的资源时采用。如果没有足够的闲置资源,这种组合将导致通货膨胀。

3.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税、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抑制消费与投资,从而控制社会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这时,货币当局加强回收货币,紧缩银根,压缩社会总需求;财政部门压缩财政支出,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社会货币量。这种双重压缩使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明显减少,社会总需求得以迅速收缩,从而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

3.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和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这样,就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如果货币政策过松就难以控制通货膨胀。

3.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社会总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

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4.1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这种平衡不仅要求在总量上实现供求平衡,而且要求在结构上也达到供求平衡,而结构的均衡与否取决于国民经济结构是否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量和结构的平衡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二者又有各自的侧重点。一般说来,货币政策调节的侧重点在总量平衡方面财政政策的侧重点在结构协调上,二者需要互相补充,密切配合,才能实现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目标。

4.2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发展经济不单纯是指经济发展的速度有多快或产值有多高,更重要的是指社会生产能力的扩大、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因此,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成功与否也应以此为标准,不能片面地以速度或产值的高低来衡量两大政策的实施效果。

4.3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在我国,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节领域、调节对象、调节目标、调节过程均有所不同,但又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二者既需要互相支持,又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以加强调节效果。一般来说,货币政策调节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调节对象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调节目标主要是货币供应总量,调节过程长;而财政政策的调节主要在分配领域,调节对象主要是纳税人和财政支出的对象,调节的目标是财政收支的总量与结构,调节过程短。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两大政策不能简单互相等同或相互取代,而应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另一方面,二者虽有差别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一个政策的调节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对另一政策的调节效果发生影响。这种影响有正反两方面的效果,因此要注意到相互间的影响,加强彼此间的支持和配合。

4.4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采用哪一种组合方式,取决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透彻分析和宏观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科学地搭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进行有效宏观调节的客观要求。

在这里,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切合国情是十分重要的。

2009年,我国面对出口的严重萎缩,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地做出了实施以增发国债、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刺激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组合拳”,有效地使国民经济回升向好,达到了“保八”的目标。

5结语

同煤集团作为国有特大煤矿企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坚定“三新”发展思路,打造低碳绿色新型能源基地。立足市场,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为导向,充分利用国家财税、金融和投资政策;趋利避害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的道路;树立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建设产业多元,低碳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同煤,实现集团公司“做强同煤,造福员工”的战略目标是变化的,随r的增加而按一定规律减小,即n1是r的函数。

在轴线处,折射指数最大,即n1(0)=nmax;而在纤芯与包层的交界处,折射指数最小,即n1(a)=n2。这样,可根据n1()r的不同,将纤芯分成若干层,如图5所示。

设有一条射线以入射角φ射向端面A点,进入纤芯后,由于纤芯中的折射指数是从nmax→n2(由大变小),因此光射线相当于是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此时射线应离开法线而折射,而纤芯中各层的法线都是垂直于界面的,因此光射线应有如图5所示的轨迹。当到达rm后,射线几乎与轴线平行,而后又由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光射线又将变为靠近法线而折射,这样即形成一条按周期变化的曲线。

由此可得出结论:在非均匀光纤中,是靠光的折射原理将光射线集中在纤芯中,光射线的轨迹不再是直线,而是一条由折射形成的曲线,不同轨迹的折射曲线又和轴相交,向前传输。

3光纤的传输损耗

光波在光纤中传输,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光功率逐渐下降,这就是光纤的传输损耗。光纤每单位长度的损耗直接关系到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的长短。

形成光纤损耗的原因很多,有来自光纤本身的损耗,也有光纤与光源的耦合损耗以及光纤之间的连接损耗。

光纤本身损耗的原因主要有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2类。

财政货币范文篇7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IS-LM模型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宏观资源配置,解释经济波动现象,研究宏观经济总量。一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整,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但单一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往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弥补单一的政策的局限,往往这两种政策配合使用,最终使总供给予总需求达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

政策的作用机制

(一)财政政策作用机制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持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变动政府支出,变动税收和公债等这些政策工具,通过乘数,作用于国民收入,进而达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1]。比如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总需求不足,政府会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削减税收和降低税率等多种措施来刺激总需求,使总需求增加,从而国民收入与就业就会增加,进而使经济复苏。

(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

货币政策是政府当局即政府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改变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来影响利率水平,进而影响投资,最终达到调节产出的目标的决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变动法定准备率[1]。比如当经济衰退时,政府通过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和准备金率以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进而增加投资和消费,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

利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以扩张性的政策为例,分析两大政策的作用效果。

(一)财政政策作用效果

产品市场因素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如图1所示,当IS曲线斜率比较大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国民收入从Y1增加到Y2,此时国民收入和利率均上升,均衡国民收入从Y1增加到Y2,新的均衡出现在Y2,Y2Y4为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当IS曲线斜率比较小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从IS3右移至IS4,国民收入从Y1移动到Y3,此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Y3;当曲线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时,由于IS曲线的斜率不同,财政政策效果也不同,从图中可以看出IS曲线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弱。货币市场因素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如图2所示,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1曲线右移至IS2,IS曲线斜率相同时,当LM曲线斜率较小时,均衡国民收入从Y1增加至Y3;当LM曲线斜率较小时,均衡国民收入从Y1增加至Y2,从图中可以看出,LM曲线斜率较小时,财政政策效应越大;反之,财政政策效应越小。

(二)货币政策作用效果

产品市场因素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当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使LM1曲线右移到LM2,IS曲线斜率较小时,即为IS1,此时均衡国民收入由Y1变为Y3;当IS曲线斜率较大时,即为IS2,此时均衡国民收入由Y1变为Y2;从左图3中可以明显看出IS1曲线斜率较小,而产出水平较大。货币市场因素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LM曲线向右移,移动的距离等于国民收入由Y1到Y3,但LM曲线斜率不同,移动的距离也不同。当LM曲线斜率较大,如左图3,移动距离为X1;当LM曲线斜率较小时,如右图3,移动距离为X2。对比X1与X2的距离大小可得:当LM曲线斜率较大时,财政政策更有效。

(三)两大政策作用结果分析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很复杂,IS-LM模型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忽略了很多现实因素,而且LM曲线存在凯恩斯区域和古典区域,在这两个区域内,两大政策作用时会存在无效,此时就不能用两大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但我们通过学习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能够直观地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的分析,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在LM曲线上存在三个区域即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凯恩斯区域即为水平区域并且利率相对比较低。在凯恩斯区域,由于利率很低,若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的供给,但并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大收入,此时货币政策无效。但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使收入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此时财政政策有效。古典区域即为垂直部分,在该部分,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只能使利率上升,但并不能使收入的增加;如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不但会使利率降低,还会提高收入水平,在古典区域内,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在LM曲线中链接凯恩斯区域和古典区域的为中间区域,在中间区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有效。

结语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财政政策就是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调整而进行经济决策,货币政策使通过利率调整而影响经济决策。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单一的政策并不能解决经济问题,通常使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运用,可以更好地解决宏观经济的状况,具体使用哪种模式,仍需要结合经济的运行状况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等。

参考文献

财政货币范文篇8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搭配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回升向好阶段。如何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发展,避免通货膨胀,这就决定了在宏观经济管理中,面对不同的经济形势,存在不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问题。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一般作用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从总量调节出发,可以把货币政策分为3种基本类型:一种类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够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发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第二种类型是紧缩性货币政策,能够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对控制物价有利,但对投资和短期内经济发展有制约作用;第三种类型是中性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状况不产生影响。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财政政策也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一种类型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有利于投资。减税使企业和公众持有的货币增加,增加支出规模则直接扩大需求。但社会总需求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第二种类型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增税减支。增税使企业和公众可支配的利润和收入减少,减支则直接减少政府需求,但对投资不利。第三种类型是中性财政政策,财政收支保持平衡,对社会总需求是中性影响。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运用的必要性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由于它们本身固有的特点,二者都有一定局限性。无论是货币政策调节还是财政政策调节,仅靠某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没有两者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有必要使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在于:(1)财政与银行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银行和财政在资金往来与对再生产过程的资金供应以及财政证券的发行、银行利率的调整等方面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的变动必然影响另一方的变动,客观地决定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必须作为统一的整体运作才能发挥比较理想的效果。

(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具有互补性。这在客观上要求两大政策必须协调运用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3不同类型政策搭配的利弊分析

3.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税和扩大政策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来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这种组合的政策效应是财政和银行都向社会注入货币,使社会的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扩展,对经济活动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这种组合只有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社会经济中存在大量未利用的资源时采用。如果没有足够的闲置资源,这种组合将导致通货膨胀。

3.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税、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抑制消费与投资,从而控制社会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这时,货币当局加强回收货币,紧缩银根,压缩社会总需求;财政部门压缩财政支出,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社会货币量。这种双重压缩使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明显减少,社会总需求得以迅速收缩,从而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

3.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和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这样,就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如果货币政策过松就难以控制通货膨胀。

3.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社会总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

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4.1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这种平衡不仅要求在总量上实现供求平衡,而且要求在结构上也达到供求平衡,而结构的均衡与否取决于国民经济结构是否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量和结构的平衡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二者又有各自的侧重点。一般说来,货币政策调节的侧重点在总量平衡方面财政政策的侧重点在结构协调上,二者需要互相补充,密切配合,才能实现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目标。

4.2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发展经济不单纯是指经济发展的速度有多快或产值有多高,更重要的是指社会生产能力的扩大、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因此,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成功与否也应以此为标准,不能片面地以速度或产值的高低来衡量两大政策的实施效果。

4.3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在我国,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节领域、调节对象、调节目标、调节过程均有所不同,但又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二者既需要互相支持,又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以加强调节效果。一般来说,货币政策调节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调节对象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调节目标主要是货币供应总量,调节过程长;而财政政策的调节主要在分配领域,调节对象主要是纳税人和财政支出的对象,调节的目标是财政收支的总量与结构,调节过程短。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两大政策不能简单互相等同或相互取代,而应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另一方面,二者虽有差别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一个政策的调节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对另一政策的调节效果发生影响。这种影响有正反两方面的效果,因此要注意到相互间的影响,加强彼此间的支持和配合。

4.4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采用哪一种组合方式,取决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透彻分析和宏观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科学地搭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进行有效宏观调节的客观要求。

在这里,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切合国情是十分重要的。

2009年,我国面对出口的严重萎缩,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地做出了实施以增发国债、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刺激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组合拳”,有效地使国民经济回升向好,达到了“保八”的目标。

5结语

同煤集团作为国有特大煤矿企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坚定“三新”发展思路,打造低碳绿色新型能源基地。立足市场,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为导向,充分利用国家财税、金融和投资政策;趋利避害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的道路;树立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建设产业多元,低碳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同煤,实现集团公司“做强同煤,造福员工”的战略目标是变化的,随r的增加而按一定规律减小,即n1是r的函数。

在轴线处,折射指数最大,即n1(0)=nmax;而在纤芯与包层的交界处,折射指数最小,即n1(a)=n2。这样,可根据n1()r的不同,将纤芯分成若干层,如图5所示。

图5非均匀光纤的导光原理

设有一条射线以入射角φ射向端面A点,进入纤芯后,由于纤芯中的折射指数是从nmax→n2(由大变小),因此光射线相当于是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此时射线应离开法线而折射,而纤芯中各层的法线都是垂直于界面的,因此光射线应有如图5所示的轨迹。当到达rm后,射线几乎与轴线平行,而后又由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光射线又将变为靠近法线而折射,这样即形成一条按周期变化的曲线。

由此可得出结论:在非均匀光纤中,是靠光的折射原理将光射线集中在纤芯中,光射线的轨迹不再是直线,而是一条由折射形成的曲线,不同轨迹的折射曲线又和轴相交,向前传输。

3光纤的传输损耗

光波在光纤中传输,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光功率逐渐下降,这就是光纤的传输损耗。光纤每单位长度的损耗直接关系到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的长短。

形成光纤损耗的原因很多,有来自光纤本身的损耗,也有光纤与光源的耦合损耗以及光纤之间的连接损耗。

光纤本身损耗的原因主要有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2类。

①吸收损耗是光波通过光纤的材料时有一部分光能变成热能,从而造成光功率的损失。造成吸收损耗的原因很多,但都与光纤材料有关。对于超高纯度的石英光纤来说,在1.55μm附近有损耗的最低点。

财政货币范文篇9

物价的持续下跌和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低于潜在的增长水平,说明通货紧缩仍是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其趋势仍在发展:

1.GDP增长率呈不断下降趋势

我国GDP增长率从1993年的13.5%下降到1998年的7.8%。1998年下半年,依靠财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率有所回升,但仍然明显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同时低于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能力。

1999年上半年GDP增长率达到7.6%,其中一季度GDP增长率达到8.3%,二季度GDP增长降为7.1%。经济增长前高后低的趋势明显,若不及时采取有力的启动政策,完成今年GDP增长率7%的目标仍有一定困难。

2.各类物价水平持续下跌,通货紧缩趋势依旧

到1999年8月,商品零售物价指数连续23个月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18个月负增长,反映经济景气的生产资料价格购进指数也连续35个月负增长。今年上半年,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从第一季度的-2.9%和-1.4%进一步下跌为-3.2%和-1.8%,尽管近来这两个指数均有程度不同的回升,但回升幅度十分有限。

3.消费需求不旺,增长乏力

199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仅为6.8%,1999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为6.4%。比1985-1997年间平均17.7%的增长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说明物价的下降并没有相应带来商品销售额的增长。

4.农产品收购价格剧烈下降幅度大,农民收入增长减缓

1997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就全面大幅度下跌为-4.5%,1998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增长率进一步下降为-0.8%,两年累计下降了12.1个百分点,等于农民生产等量的农产品而货币收入却下降了12%。农村居民消费持续下降,1998年农村居民以69.6%的人口,只购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8.9%,1999年第一季度有下降为38.5%,而占人口30.4%的城镇居民,却购买了另外61%以上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大。

5.外贸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外需严重不足

1999年上半年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580亿美元,同比增长4.4%,其中出口830亿美元,下降4.6%;进口750亿美元,增长16.6%;顺差80亿美元。此外,上半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额194亿美元,下降19.9%;实际利用外资186亿美元,下降9.2%,预示着吸收利用外资和扩大出口的难度进一步加剧,外资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减弱。

6.基础货币投放下降,实际货币供给不足,货币流动性比率降低

近年来,我国基础货币投放下降,货币供应趋紧。1998年末,基础货币余额为29108.7亿元,仅比上年末增加29.2亿元;到今年3月份,基金货币余额降为28314.9亿元,比年初下降793.8亿元;6月末,基础货币余额降为28042.7亿元,比三月末下降272.2亿元,比年初下降1066亿元。

在基础货币下降的同时,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仍保持小幅增长,其增长量约为基础货币运用余额减少造成的货币供应的收缩量。也就说,近年来,我国广义货币M2在小幅增加的同时,货币流动性比率(即M1与M2之比,即全社会货币供应中,用于居民消费、企业生产和投资的那部分货币占整个货币的比重)却不断下降。1997年6月货币流动性比率为37.5%,1998年6月下降为35.7%,到1999年6月进一步下降为34.86%。造成货币流动性比率不断下降的原因,是由于近两年企业投资活动不积极,流动资金减少,以及居民消费欲望不强。由于企业资金趋紧,投资意愿下降,1999年前4个月企业存款下降355亿元,其中,活期存款下降842亿元,定期存款却增加了487亿元。

根据西方学者的实证分析,货币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1.8.考虑到我国正在经历由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弹性应该更大一些。据国内学者对1979年以来的实证分析,我国的这一弹性应为2.3左右。也就是说,经济每增长1%,货币数量应该增加2.3%。以1998年经济增长7.8%为例,货币数量应增长17.94%,而我国1998年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M0、M1、M2的增长分别为10.09%、11.85%和14.84%,都远低于17.94%的水平。因此,就近两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言,我国基础货币的增加速度太低,货币供给不足。

明年应继续实行适度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

通货紧缩使实际利率上升,实体经济的平均利润率下降,储蓄倾向上升,投资意愿减弱,是导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直接原因。不断加深的通货紧缩将是未来几年我国经济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因此,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与经济结构调整的中长期政策衔接起来。

进一步缓解通货紧缩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继续实行适度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仍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政策取向。实行这一政策取向的问题是,从货币政策方面看,政策传导机制障碍影响了基础货币的放量,也使利率政策作用不明显,新的货币需求不旺也从另一个角度抑制了货币供给。因此,放量基础货币、扩大货币需求,在传导机制障碍短期难以解决、利率政策不明显的条件下,基础货币放量须寻找新的途径,同时,从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看,提高非政府投资收益率是创造新的货币需求的关键。

从财政政策方面看,扩张性财政政策不能作为长期政策使用,发债空间有限,发债空间欧盟国家债务负担率不高于60%,1999年我国债务负担率约为12.5%,西方国家宏观税率平均在45%以上,我国约在12%,说明财政的偿债能力约为西方国家的1/3弱,1/4强,因此,我国的债务负担率低线为15%,最高不能超过20%。

我国目前大约有3万亿的隐性债务(估算),未来几年将部分体现为政府的显性债务,如剥离银行不良资产的最终损失和社会保障资金的支付缺口等,最终都要由财政来承担。

依据李嘉图的等价定理(当债务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时,当期的债务发行是对未来增加的税收收入的提前支付),当期的债务发行,必然导致未来年度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否则,财政将发生支付危机。因此,必须考虑灵活运用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

明年财政货币政策具体思路

1、货币政策方面:

1)继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同时,核心问题是解决货币传导机制障碍。将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与信贷安全作为刚性考核指标,解决不讲效益,只求安全的问题。

>2)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一步调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在当前已经扩大商业银行存货差和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将存款准备金降为零利率,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扩大贷款投放和其他形式的资产运用,防止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套取利息。同时,将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目前的8%再下调到5%。

3)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发展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在当前通货紧缩的形势下,不仅要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继续推进化解金融风险的各项改革措施,还必须注意防止出现政策和导向上的极端化倾向。如果金融机构单纯追求防范风险而不积极进行投资和贷款,整个宏观经济必然会陷入更大的困境,从而导致更大的金融风险乃至经济风险。因此,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应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发展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各种类型的非国有金融机构,推进金融机构的多样化,以分散国家的金融风险,拓展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

4)积极培育金融市场,增强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发育,加快货币市场的一体化进程,为统一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回购市场、票据市场创造条件,促进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放开票据贴现率,鼓励商业银行积极进行票据贴现业务,加大再贴现的规模,扩大中央银行资产运用中票据持有的比例,增强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

2、财政政策方面:

1)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调整支出结构

建议2000年继续实行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中央财政赤字增加1000亿元左右,主要考虑拉动GDP的增长与阻止物价水平的下滑。

调整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在增加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同时,应该考虑将部分财政资金用于能够直接带动民间投资和消费的领域。包括增加经常性预算支出,增加职工收入以促进居民消费。特别要将增加的预算资金优先用于扶持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力争使5000万贫困人口提前脱贫;加强政府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持,由财政拨出部分资金用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鼓励居民多消费而少储蓄;同时,可考虑将一部分财政资金用于清理企业间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以减轻企业负担,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特别要注重发挥财政政策在带动民间投资等方面的作用,放大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通过有效地利用财政贴息、财政担保和财政参股等手段,充分吸纳和引导社会资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依靠非政府投资和居民消费支撑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为迎接中国加入WTO的挑战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2)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

弥补财政赤字有多种途径,其中,债务融资和货币融资是通常使用的方法。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法》、《预算法》不允许采用货币融资法,可考虑继续采取债务融资方式,但中央银行必须大力拓展公开市场业务。目前可采取的措施是,财政部向商业银行发行低息或无息短期国债,由中央银行通过国债市场当天等额购入,迫使中央银行释放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这样做虽然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但财政赤字扩大仍然体现在债务规模扩张上,形成政府债务负担。

此外,采用何种方法弥补财政赤字,应在精确计算推动通货膨胀增长幅度的基础上确定。对控制通货膨胀总的考虑是,通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连动,使物价指数由目前负增长,提高到明年的正增长。鉴于近年来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左右,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以及沉重的就业压力,经济增长速度必然要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若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8%,一般不超过9%的情况,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左右应是可行的。

3)“轻徭薄赋”,稳定宏观税率

为保证财政各项政策的协调一致,在积极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保持目前宏观税率的稳定,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经济形势好转之后,经济增长带来的税源开拓才能有利地支撑税收的增加。同时,继续清理乱收费现象和推进费税改革,减轻企业与居民负担,支持经济增长。

4)社会保障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举

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内,无论是从收入分配格局变化,还是从经济增长等方面来看,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无法支持消费的快速增长。扩大消费的唯一方式是将居民储蓄变为当期消费。这就要求我们在稳步推进经济体制、政府机构、住房制度、社会保障、教育体制和医疗制度改革的同时,尽快建立和健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解决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采取诸如对无房老职工的住房基金作出补偿、偿还政府对老职工劳动保障的隐性负债,补足欠发的职工工资、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薪金等方式,有效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实行这一政策,应贯彻低收入阶层优先的原则,当前刺激内需的重点尤其要放在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市场上。同时,在供给方面,调动企业和企业家的积极性,使富有活力、蓬勃成长的企业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的发动机,发挥财政、信贷乃至民间资金“投资”带动“投劳”的作用,以增加就业,扩大需求。

5)将刺激内需和外需结合起来

继续坚定不移的实行各项鼓励和扩大出口的政策措施,如提高出口退税率、出口信贷、出口担保和不断扩大出口企业经营自主权等,尽快扭转出口下滑的趋势,在努力扩大内需的同时,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财政货币范文篇10

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满足了这种定语限制的经济主体是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或者说相容的,反之则反是。这几个看似简单的修饰语,可以作为判断经济主体是否市场化的标准。以此标准来衡量,目前我国各种经济主体尚未实现市场化或者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换言之,目前我国经济的微观基础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相容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手段,而宏观调控手段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计划”手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种对经济的事前规制,因为它是计划者对被计划者的直接控制,所以它发挥作用不需要市场作为媒介。而前者即宏观调控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导致经济总量非均衡对政府提出的调控经济的内在要求,以减少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的时滞所产生的高昂成本。可见宏观调控既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又是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同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又必须以市场行为人能够对各种市场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为前提。这就是说,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基于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完善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的。那么,要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就必须首先改善这种微观基础,具体包括:

1.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从宏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和结构性调整。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以全面收缩国有企业的经营战线,使其尽可能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让位给比它具有更高效率的其他所有制企业。这既是非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有企业自身和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国有企业的巨额亏损不仅使中央和地方财政难以承受,也给银行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为一个充斥着不可持续的信用扩张的经济结构以及一个充斥着大量的不良债权的经济体系都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一个很明显的经验事实是,在传统国有企业经营体制下,由于预算的极度软约束,为了追求控制权的扩大,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无效率的规模扩张,在这种情况下它对贷款利率信号是极不敏感的。国有企业累积的风险可以转嫁给银行,银行最终又转嫁给国家。在这种微观基础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由于缺乏效率)都将无效。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宏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是提高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首要前提。而从微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是指对那些经战略性重组后保留下来的有存续必要的国有企业,按照其行业性质和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分别建立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机制。但总的趋势应该是,除极少数企业继续保持国有独资外,对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要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全面的制度创新,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容的微观运行机制,从而强化它作为市场主体的性质和功能,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或发展壮大,或退出消失。

2.保护非公产权。财政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不足,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民间投资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为银行对非公企业贷款的歧视性政策,另一则为对非公产权保护的法律框架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非公财产所有者特别是私人财产所有者的不确定因素多,保卫自己财产的交易成本过高。这种不确定使企业家无法形成对未来的稳定预期,从而导致非公投资者缺乏全力以赴投资的长期行为。这样,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非公企业,就很难发展到其应有的规模、水平和实力。

3.进一步打破垄断,向非公企业开放更多的领城。第一,减少对传统国有垄断部门的准入障碍,即向民间资本(非国有经济)开放这些投资领域,这一方面为竞争格局形成提供基本前提,另一方面达到启动民间投资需求,增强社会对未来经济良好预期之目的。第二,正如国有部门垄断地位形成靠的是国家力量一样,打破这种垄断也必须依靠国家力量,对诸如电信、民航、电力、铁路、教育、金融等传统垄断领域,科技进步及社会发展已为它们成为竞争性领域提供了可能性,国家不仅要允许而且应以优惠政策鼓励新人者,同时对目前居于垄斯地位的企业赋予更多的逆补贴方式,以促使竞争格局的早日形成。

二、完善金融市场。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