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特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23:04:08

采访特点

采访特点范文篇1

调查记者的采访活动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采访活动。相对独立是指调查记者的采访是一种独立自主的采访活动,而不是仅仅依托于某个部门的调查结果。

美国新闻学者威廉.C.盖恩斯认为:“调查性报道必须是记者原创的作品,而不是公共机构的调查报告;他们所提供的是没有记者进取精神就不能披露的信息;他们对于公众具有重要的意义”。①罗伯特.格瑞斯(RobertW.Greence)强调:“在调查性报道中,调查和搜集必须是记者原创行为,而不是另一个人或者另一个组织的调查行为。选题和采访必须由新闻媒体独立进行”。②

与此相对应,我国的新闻学者和新闻工作者也越来越认同记者在调查性报道中的独立调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制片人张洁认为,调查性报道必须符合三个要件,其中第一条就是记者独立展开调查。南京大学新闻学者杜骏飞、胡翼青在论述调查性报道和批评性报道的区别时指出:“较为重大的批评性报道,大都是在内部已经得出结论的情况下才展开的,有些甚至中可以说是一种情况通报……然而,调查性报道不是这样,它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最初没有任何结论,甚至没有任何线索,全要靠记者的深入挖掘来完成这一过程。”③

在新闻实践中,每一则调查性报道都渗透着调查记者的辛苦劳动。他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新闻线索,然后确定选题,策划调查方案,在调查时,他们要采访各种消息源,尽最大努力找到第一手资料,寻觅知情人、目击者。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调查记者还要避开权力集团为他们设置的重重障碍,有时候甚至是死亡的威胁。美国著名调查记者西摩.M.赫什是一个令美国官方感到恐怖的人,因为它的调查性报道总能够掀起轩然大波。1968年,美国一个连队在越南广义省美莱村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一个村子的居民全被杀害,不少妇女遭到性侵犯。西摩.M.赫什偶然了解到一个美军中尉因为杀害越南平民将被送上军事法庭的消息后,就冲破重重障碍到监狱找到了这个军官,从他的嘴里,西摩.M.赫什了解了整个事件的真相,并且写出了《在美莱,我们疯了》这篇美国官方极不愿意看到的调查性报道。报道刊出后,数十家媒体转载,在美国导致了大规模的反战游行。西摩.M.赫什并没有就此罢手,他又深入采访参与美莱大屠杀的美军士兵,写出了《美莱四号:对一场大屠杀和其后果的报道》,这些报道最后获得了1970年普利策新闻奖的国际报道奖。对美莱大屠杀的报道是西摩.M.赫什的成名作,此后,他又采写了很多有影响的调查性报道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对美国监狱虐待伊拉克战俘的揭露。在采写这则调查性报道作品时西摩.M.赫什遇到了来自军方的重重阻力,但是他仍然通过独立的调查采访摸清了新闻事实,并且勇敢地公布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调查记者的采访虽然是一种主体意识很强的采访活动,但是并不是绝对独立的,在很多情况下,调查记者的采访活动需要其他人和机构的帮助,尤其我国的调查记者,更需要国家党、政机关、司法部门的配合。

因为这首先是调查记者获得新闻线索的需要。调查记者不排斥个人或者机构提供的新闻线索,只要他们的报道有记者深入的调查,报道的对象是被掩盖的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或者被忽视的社会问题,那么它的报道就是调查性报道。

调查记者需要其他人或者机构的帮助也是保护自己的需要。很多时候,调查记者面对的是恶势力,如果他们一味单打独斗,就有可能遇到危险和不测,许多血淋淋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调查记者在不影响报道实质的前提下主动获取有关部门的配合和帮助不失为明智之举。

另外,调查记者并不是“无冕之王”,在他们面前也会有很多法律禁区,有时候为了把调查进行下去,调查记者也必须取得有关部门的配合。2000年,《新快报》记者得到新闻线索:粤西电白县有人利用BP机准备在高考时组织大规模作弊活动。《新快报》记者立刻派记者进行了前期调查,在初步掌握证据后,报社考虑到舞弊事件牵涉到教育部门及公安部门,作弊事件的调查取证以及今后的处理也必然离不开这两个部门,于是将这一情况分别向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公安厅作了反映,这两个部门当即决定派人赶往电白调查。在《新快报》和两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电白高考舞弊事件被彻底揭露出来,有关责任人受到了严肃处理。《新快报》通过这次调查报道既扩大了影响,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广东省教育厅考试中心负责人说:“这次《新快报》记者深入暗访掌握的主要线索为破案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快报》立了一大功”。广东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在对记者表示衷心感谢之余不止一次说:“和公安人员相比,《新快报》记者的暗访能力毫不逊色”。④

在采访时,调查记者常常会陷于两难境地。单纯看重报道的独立性就可能会举步维艰,有时甚至调查不下去;而过分依赖某些部门又会丧失报道的调查品质,使报道流于一般,有时甚至由于报道了对方提供的不实信息导致虚假新闻出笼。这时候,调查记者需要把握好度,要像一个游走在水火之间的高明魔术师,通过适度的调谐,使水火不容变成水火相济。

二、调查性报道的采访更加科学

调查记者的采访不是盲目和随意的,而是有科学的规定和方法,它是一种融合了新闻采访学、侦查学、证据学、社会调查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社会行为。

新闻采访学是调查记者采访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工作者采访活动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它,新闻工作者可以了解新闻采访的一般规律,明白新闻采访的一般流程,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这些是作为调查记者必须首先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如果调查记者缺乏这些知识,他就无从知晓从哪里获取新闻线索,即使获取了新闻线索也无法判断其新闻价值,到了新闻现场,更不会选择采访对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采访方法。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调查记者,我们必须要从打好自己的新闻采访业务根底做起。

侦查学是研究犯罪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侦查部门如何通过科学的侦察手段和技术发现、揭露和证实违法犯罪活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目前,侦查学已经发展出刑事侦查学、侦查心理学、现场查勘学、侦查思维学等学科分支。侦查学中的许多知识对调查记者有借鉴价值,比如侦查人员在侦查活动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措施、方法、谋略等等,有人曾经把调查记者称为“侦探记者”,就是因为他们在调查采访活动中运用了大量侦察学的方法和技术。

调查记者不但要“用事实说话”,还要学会“用证据说话”。证据是事实的一部分,但又不是普通的事实,这就需要调查记者掌握证据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证据学是研究在诉讼或者非诉讼法律事务的处理过程中,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和其他法律事实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学科。⑤而证据实际上是一种认定事实的基本方法,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认识经验和认识手段。⑥调查记者的报道对象是损害公众利益的个人或者组织,他们的目的是揭露犯罪,曝光黑幕,因此在调查过程中就需要记者运用证据学的知识寻找可以说明问题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受害人的陈述、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笔录、视听资料等等。

注重证据不但是节目调查的需要,也是调查记者自我保护的手段。调查记者是行走在危险边缘的人,稍有不慎就可能惹上新闻官司。据不完全统计,仅1988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受理的新闻侵权诉讼就达200多起。在第一次新闻侵权诉讼十年后的1996年,全国新闻侵权案件已经超过一千件。到2004年6月底,全国各地发生的新闻侵权诉讼案件达到了三千多件,⑦这些案件中不乏由于调查性报道引发的诉讼。新闻侵权诉讼数量的与日俱增为调查记者敲响了警钟,在采访时必须注重证据的搜集,报道中每一个观点和结论都必须要有强有力证据的支持,这样,即使调查记者因为报道站在了被告席上也能够全身而退。

调查性报道有时还要用到社会调查的方法。社会调查方法被引入新闻传播学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诞生了一种被称作“精确新闻”的报道方式。精确新闻是指新闻记者在采写新闻时,运用制作量表、搜集数据、实验调查、内容分析等社会学研究方法来搜集信息、调查研究的采访方法。说起精确新闻的诞生,其中还有调查性报道的功劳,在1964年的普利策新闻奖评选中,调查性报道获得了6项奖励中的4项,一时间,调查性报道成为了人们追捧的对象。但是个别调查记者却无法忍耐调查性报道耀眼光环后的艰苦劳动,就通过记录传闻、留言来报道新闻,使调查性报道声誉受损,人们普遍呼唤一种“科学”的新闻报道方式,后来,调查记者也把一些社会调查方法引入调查性报道,丰富了调查性报道的采访手段。

三、调查性报道的采访投入较大

调查性报道和一般新闻报道方式不同,它更多地体现着新闻价值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对时新性的要求并不高。由于调查性报道的时间要求相对较低,对客观事实的深入调查又比较艰苦,所以调查性报道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新闻调查》采访制作一期节目至少要半个月以上,陈峰报道“孙志刚事件”用了一个多月,王克勤采写《的哥的姐怨声载道——揭开北京出租车业垄断内幕》用了半年时间,《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连续跟踪报道一直持续了三年零七个月。西方国家的记者在采写调查性报道时花费的时间更多,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揭开“水门事件”的黑幕用了22个月。而美国《费城问讯报》记者毕辛格、彼德尔和图尔斯基在采写《法院的失序》这篇报道时,竟然花费了3年多时间。

调查性报道不仅需要记者投入大量时间,还需要他们投入大量劳动,是非常辛苦的工作。调查性报道的几乎所有环节都要比其他报道投入大。例如选题,调查性报道的选题比较苛刻,要求既要是被掩盖或者忽视的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或者社会问题,还要求有调查的空间和文本的张力,如果新闻事实过于简单,那么调查出来的报道就不会对受众有吸引力,正因为有了一个好选题,调查性报道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调查记者是在精挑细选之后才开始采访的。记者的调查采访是最辛苦的环节,《武汉晨报》摄影记者王浩为了拍摄一伙“飞车大盗”偷盗铁路运输物资的情景把自己打扮成乞丐并且装疯卖傻13天,终于摸清了这伙人作案的整个过程,他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刊登在报纸上并且帮助公安干警将这个60多人的“飞车大盗”团伙一网打尽。有时候,记者为了能够调查清楚事实,甚至“踏破铁鞋、掘地三尺”。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家地方报纸与美联社共同完成了一项关于某研究机构开发财团行贿的调查性报道。那次调查性报道的成功,最终取决于翻腾垃圾场。一开始,记者怀疑该财团有经济问题,要求采访,但是遭到拒绝,经过了两年的辛苦调查,他们掌握了一些材料,但是关键性的财务收支记录一直没有找到,最后根据勤杂工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了垃圾场,他们穿上工作服,开着推土机,把堆积三年的垃圾场翻了个底朝天,结果真地找到了几个球箱,在箱子里发现了原始的财务收支纪录,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写出了成功的调查性报道。

另外,调查性报道的采访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威胁和利诱时刻考验着调查记者的职业精神,调查记者需要有“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信念,才能抵制住各方压力为公众仗义执言。

调查性报道的采访是一种投入较大的采访还体现在它的投入产出比上。由于调查性报道的特殊性,调查记者费尽周折采制的报道不一定都能够刊播,有时候会被无情地“枪毙”。《新闻调查》尽管是中央一级新闻媒体的拳头栏目,仍然会遇到各种阻力,据统计,《新闻调查》中不能正常播出的节目约占所有节目的10%。

“无限风光在险峰”。尽管调查性报道是一种投入巨大,有时候甚至需要记者付出鲜血和生命的报道形式,但是它仍然以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众多媒体和记者趋之若鹜,无怨无悔地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四、调查性报道的采访更加复杂

相对于其他报道,调查性报道的采访更加复杂。记者最基本的采访方法有四种:访问、搜集资料、观察和体验感受(包括暗访)。记者采访一般的新闻报道大多只需要运用其中的两三种,而调查记者在采访时经常要运用三种

方法,甚至将四种方法综合运用。

我们以《焦点访谈》2002年1-3月播出的调查性报道为例,看这些节目中运用了几种采访方法。注:A代表搜集资料;B代表访问;C代表观察;D代表体验感受。

调查性报道的采访不仅方法复杂,采访对象也比较复杂。调查记者要完成一个报道需要跑很多部门,采访很多人。比如安徽省有一个被判刑的犯人到派出所要求重上户口时才被发现是一个未服刑的犯人。调查记者在采访这件事时就调查了以下对象:(1)犯人本人;(2)法院;(3)看守所;(4)监狱;(5)公安局;(6)犯人家乡;(7)司法专家(8)法律规定(9)司法部门的有关领导(10)其他知情人或者当事人;(11)检察院。⑧王克勤在采访北京的出租车市场时采访了100多名出租车司机,联系了30多个机关单位和20多家出租车公司。

由于调查性报道投入大,影响显著,所以采访环节也相对复杂。《新闻调查》的采访分三个大环节:选题——前前期调查——前期拍摄。每个大的环节又可以分成一些小环节,比如选题又可以分成选题遴选——选题申报——选题策划。《新闻调查》的前前期调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环节,据《新闻调查》的制片人张洁介绍,前前期调查指的是在正式拍摄前的前期调研和论证工作,它一般由编导和策划来完成,就是对事件的新闻源、核心当事人进行核实。为什么要进行前前期调查?是由于《新闻调查》是一个非常大的栏目,摄制组一般由5到6个人组成,两个摄像一个录音,加上编导和出镜记者。这样一种大的投入,必须保证事实值得《新闻调查》去开掘。但是在目前新闻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很多信息源与事实本身出入较大。前期调研对大投入栏目非常必要,前期调研回来后,会形成一个详细的拍摄策划案,经过认可,整个摄制组就到一线进行采访拍摄,这个过程大概是十天左右。

总之,调查记者的采访特点决定了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报道的特殊报道方式。调查记者的采访是调查性报道的起点,它决定着报道的写作,因此在整个报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注释

1威廉.C.盖恩斯著:《调查性报道》,刘波、翁昌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第3页。

2[美]布兰特.休斯顿莱恩.布卢兹斯史蒂夫.温伯格著:《调查记者手册—文件、数据及技巧指南》,张威、许海滨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第2页。

3杜骏飞、胡翼青著:《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第39-40页。

4新快报《深度阳光》编辑委员会编著:《深度阳光——新快报调查性新闻十大案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42页。

5樊崇义主编:《证据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第12页。

6陈浩然著:《证据学原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第2页。

7刘海涛郑金雄沈荣著:《中国新闻官司二十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第2页。

8欧阳明著:《深度报道写作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233页。

采访特点范文篇2

【关键词】:新闻采访;语言符号;有效性;非语言符号;重要性

长久以来,记者采访水平的高低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采访中技巧的运用成为记者个人的法宝,带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新闻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从传播学角度讲,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与分享的是信息符号,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属于符号。文章拟就这些信息符号在采访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采访中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传播学认为,人类使用的信息传播符号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符号;另一类是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人类进行信息传播与感情交流的主要工具,包括了声音语言(有声符号),文字语言(写作符号)两部分。语言符号传播的特征是概念清晰,陈述按照时间顺序,推理合乎逻辑规范,富有抽象概括性。非语言符号是指在声音语言与文字语言以外的为人们的感觉器官接收的各类表象符号,例如人的神态、姿势、服饰、色彩、人际距离、环境景别、音响、画面等。非语言符号的意义在于符号自身。表象是具体的,但含义往往模糊容易产生多义性。因此,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往往无秩序,且多通道,不如语言符号便于控制。

二、采访中语言符号的有效性

新闻采访活动是一种语言交往行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认为,任何一种话语交往,分析它的语言成分,有如下几类:一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二是陈述事实的语言,三是表达主观意向的语言。分析一个采访过程,从语言角度入手,同样可以发现三种语言成分。第一,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就是用来确定双方身份定位、形成对话双方心理认同的语言,它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制约。采访对象属于各行各业,地位有高有低,面对不同的对象自身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比如采访弱势群体不应高高在上,对待领导干部则要做到不亢不卑,在记者主体与采访对象间用语言首先建立起一种平等的语境。第二,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和生命,在采访活动中时刻都得遵守这一准则,包括采访时记者对基本事实的语言陈述。即使是问"有什么看法"等,也得先交代有关情况,指出问题的范围,引导对象进入问题的关键。第三,要实现语言的有效性,取决于提出这些愿望和疑问,发问者是否出自"真诚"的态度,要让对象觉得你的行为完全是出于记者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要使采访语言有效,以上三种类别的语言必须首先建立在可理解的基础之上,这是成功交往必不可少的前提。可理解性体现在具体的采访活动中,就是记者在措词用句设计问题时,要根据不同采访对象的个性特征、文化修养、思维特点来设计内容和次序,语言要力求通俗易懂,交流方式要因人而异、平易近人。此外,在可理解性的前提下还要满足"适当性、真实性、真诚性"的要求,才能使三种类型的言语行为有效。

三、重视非语言符号在采访中的作用

3.1非语言符号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在信息的全部表达中,说话占7%,态度占38%,而表情动作占55%。"此结果反映的是人际交流中最初接触的规律,即人与人之间最初接触时,信息的传播有90%以上是靠非语言方式实现的。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被采访对象与记者往往都是初次接触,被采访对象会根据记者的非语言符号来判断是否接受采访或在多大程度上敞开自己的心扉,所以非语言符号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

3.2采访中的非语言符号。在采访中,非语言符号主要指的是体态语言。人类学家霍尔教授说:"一个成功的交际者不但需要理解他人的有声语言,更重要的是观察他人的无声信号,并且能在不同的场合正确使用这种信号",这种无声的信号就是体态语言,它是用表情、手势、姿态等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辅助工具,是一种"伴随语言"。从电视记者通常运用的人体各部位的姿势、动作、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情况来看,体态语可具体区分为表情语、首语、手势语和体姿语四类。表情语指的是人的面部表情,即通过面部表情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语言,表情语言是体态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情语中使用最广泛、表现力最丰富的是目光和微笑。在新闻采访中,目光和微笑是电视记者常用的非语言符号,无论是现场观察还是与访问对象交流,或是面对镜头述评播报,记者的目光和微笑都传达着最丰富、最有效的信息。目光能表达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和对采访内容的关注,微笑往往是对被采访对象的鼓励和肯定。

首语是指人体头部动作所传递的信息。手势语是指人体上肢所传递的交际信息。体姿语是人的身体的各种姿态所传递的信息。这三种体态语的使用经常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以统称为身体动作。

3.3体态语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一是表达态度,进行情感交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某种姿态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经常需要利用某种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或采访者的态度,通过运用体态语巧妙地向观众,向全社会传达某种信息,表达情感,拉近心理距离,与采访对象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氛围,从而使采访工作可以和谐地完成。如《焦点访谈》在1996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播出的《走进麻风村》中,记者采访时主动与麻风病人握手。这位记者说,"我和麻风病人握手,就是想利用电视这种大众传媒最有效地消除人们对麻风病人的偏见和对麻风病的恐惧心理。"记者的态度和情感在这个小小的动作中得以充分体现,感受到这一切的不仅是麻风病人,还有观众,记者的采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动作强调语言信息。体态语还可以被用作强调记者希望引起采访对象注意的问题和细节。比如,在提问中,记者可以利用手势动作加强提问的语气,从而使采访对象注意到记者提问的要点;在现场播报评述中,记者也可以利用动作加强播报评述的力度,从而使观众注意到记者播报内容的重点。公务员之家

在日常采访时,记者对人的观察,除了语言行为的观察之外,最主要的观察就是:身体外的和身体的标记、身体的运动、人与人的空间距离,这三个方面都属于非语言符号的范畴,通过观察这些内容,可以得到大量关于人的深层心理动机等情况。记者在观察中,眼神、面部表情等体态语和服饰等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及形体语言,均传达着被采访对象的思想、个性、文化修养、艺术品位,记者观察得是否仔细,直接影响报道的传播效果。因此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日常观察中,一定要尽可能掌握这些知识,才能通过观察对象的身体语言,准确捕捉到对方最真实的情感和深层心理,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进而实现与采访对象自然、和谐的交流。

参考文献:

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林如鹏.《新闻采访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任之春,高国立.《采访语言的有效性》[J].《青年记者》,2002,9.

张冠文,邹立森.《非语言符号对新闻采访的影响》[J].《青年记者》,2002,10.

采访特点范文篇3

【关键词】网络记者;网络新闻采访;特点与不足

网络新闻采访是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从事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的起步环节。它主要以因特网作为新闻素材采集的环境,用搜索、采访、下载和编辑加工等方式采集素材及相关资源。网络新闻采访直接从传统新闻采访和计算机辅助新闻学发展而来。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何利用网络所提供的虚拟空间寻找采访线索,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数据库收集和核查数据,如何利用电子邮件、BBS、新闻组、邮件列表、网络电话和聊天工具、可视化交互式设备等进行远距离的全球性、实时性的全数式新闻采集和新闻调研等活动,亦包括利用数字化的硬件设备和技术在现实空间中所进行的新闻素材采集和调研活动。

网络新闻采访主要是由网络记者完成的。网络记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记者包括全体网民。李希光教授认为,互联网降低了进入记者行业的深门高槛,人们不用在政治上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不用在经济上有什么特别的投资,也不需要专业文凭和记者证;只要接入了互联网,就与成千上万的受众连接起来了,就可当上记者。①因网络新闻的传播通道相当多,有WWW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BBS和网络寻呼或其复合使用等,这就决定了其者(即首发者)、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任何个人,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大批上网的个人用户成为业余甚至专职新闻记者。从这一点上看,李希光教授的界定是有一定依据的。狭义的网络新闻记者是指网络传播媒体(网站)中所有从事新闻实务的专业人员。这一定义与传统的广义记者定义相当。不同的是,网络记者应是一种身兼数职(采写摄录、编辑、播音、主持人、等)的多媒体数字记者(DigitalJournalist)。

广义的网络记者大都未经过特定的专业训练,其采访活动往往是盲目地偶尔为之。在网上采写和信息时,他们的目的一般不明确。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般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上网,采访和写作多为机动性的,大多是随心所欲的创造。

本文所提及的网络记者是就其狭义而言的。这类记者一般具备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有深厚的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知识和各科知识的底蕴、高超的新闻采写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网络传播技术及操作能力等。这类记者所采集和传播的新闻,一般能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运用与新闻内容相符的体裁和简练的语言在网络中传播。对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和连续性的新闻所进行的采访,一般的个体网络新闻记者根本无法完成,必须依靠那些物力财力雄厚的新闻网站尤其是一批富有采写经验和采写实力的记者编辑队伍。一些分析性和综合性的报道更离不开职业记者。

目前,一些新闻业务功底扎实的传统记者开始向网络记者转型,专职网络记者的数量也开始有所增加。因网络记者是用数字技术武装起来的新型记者,网络采访是新闻记者在现实的和虚拟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中所进行的采访,采访所得的新闻素材及由此而写作/制作的新闻,是在网络空间里进行和完成传播的,这就决定了网络新闻采访与传统新闻采访相比,既有相通之外,也有其独特的个性。网络新闻采访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采访内容的多媒体性

网络新闻采访是以多媒体新闻素材为其采访对象的,其采访的素材涵盖了和融合了三大传统媒介新闻采集的内容,既有静态的文字和图片的采访,又包括声音和动态视频的采集和摄录,是一种多媒体的全方位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在这一新的采访模式下,传统记者的明确分工将逐渐走向模糊乃至消失,每个记者将集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和录音、录像记者于一身。目前,网络记者和网络新闻采访方式在国内外的不少网络媒体中开始出现。如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网络版(InternetEdition),就拥有7位记者。这些网络记者都是复合型的多媒体记者,他们写新闻、摄影、操作数字录音机和摄像机,以及制作网页(digitalpages)等。②《人民日报》网络版记者在报道澳门回归仪式期间,先用数字摄像机和数码相机拍摄下了当时的场景,然后开始用文字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等软件立即投入视频报道和声音报道的制作以及文字新闻的写作。从传统的新闻采访来看,当时的两位网络记者是一身兼多职,既写文字报道,又要录音、拍照、摄像,做后期编辑,采制文字配图片,还要上网传输数据。

采访工具的全数字化

网络新闻采访所采用的采访工具主要是全数字化的计算机网络,以及可以与这一网络相通的一系列全数字化的新闻采访和传输工具。这些数字化的工具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主要有:笔记本电脑(现已出现无线笔记本电脑),数字录音机和摄像设备,数码相机,大容量的便携式存贮设备,调制解调器,PC卡电话和IP电话,可与计算机网络连为一体的卫星电话(小型卫星移动站,重约2公斤)。此外,还有可以用来浏览网页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手机型电脑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即一种专为移动应用而设计的小型浏览器协议)和掌上型电脑PPC(PalmPersonalComputer)等。软件主要有:Windows98、Word/Excel、Photoshop、CuteFTP、IE、电子邮件、BBS、新闻组、邮件列表、聊天工具ICQ、WWW、联网数据库(Onlinedatabase)、搜索引擎、Netmeeting、Telnet等。运用这一整套功能强大且齐全的数字化网络新闻采访工具,可以快捷而高质量地完成新闻采访任务。在这些工具的帮助下,记者有时足不出户就可以采集所需的新闻素材。目前,网络记者所使用的数字采访设备在不断升级,如美国记者的采访装备包括成套先进的采访设备,有摄像头、戴在眼睛上的微型显示器、挂在手臂上的微型键盘、话筒、挂在腰间的微显示器、数码影像传输设备和电池等。用这套异常轻便的设备,不仅可以采集一般的文字和图像新闻,还可独立完成现场直播。

采访范围的全球性和速度的快捷性

因为网络具有全球性,因而网络中的采访范围也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对于一些不能、不宜于或因距离太远而无法进行现场采访或调研的新闻事件,记者就可通过因特网在办公室或家中进行全国性或全球性的实时采访。如通过电子邮件、新闻组和邮件列表等进行异步的文字采访;通过语言信箱、网络电话等进行口头采访;通过因特网的Netmeeting等进行可视化的面对面采访;或通过BBS等聊天系统进行同步采访等。另外,在网络中所进行的采访是一种实时性的快速采访。有时因距离阻隔等原因,传统采访需要数天或数月才能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采访工作,在网络中数秒或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如新华社特稿社记者熊蕾曾利用电子邮件在一周之内采访了美国、英国、日本、瑞士、加拿大等国的10位科学家。在采访过程中,有的采访对象当天就回了信。由此次采访而写成的报道后来被刊登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③。由此可见,网络采访速度和采访范围是传统新闻采访难以企及的。

新闻资源的丰富性及利用的方便性

网络及其数据库和光盘是可供新闻工作者开掘利用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网上有大量文献可供查询,掌握了上网检索的记者和编辑,实际上拥有了一座世界最大的流动图书馆。运用某些功能强大的搜索工具(如搜索引擎等),记者可在这一数字化图书馆中方便地检索到某一题材的背景资料,快速获得所要的新闻资源;可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发掘。④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和纽约米德博格协会,对全美主要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的有关网络媒体的一项年度调查表明,在所调查的3400名新闻从业人员中,将上网作为获取新闻线索进行新闻采访手段的比例,仅次于报纸记者的面对面采访和杂志记者的电话采访。⑤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网络新闻资源的进一步丰富,网络采访将会在全世界的网络新闻界逐步盛行开来。一位年轻记者从《北京晚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说德国人巴蒂斯(Bates)所收集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一些资料存放在耶鲁大学神学院,于是他通过雅虎找到了这些资料,并发现了一个专门传送巴蒂斯手记原文的站点。这位记者通过邮件与该网站联系,第二天便获得了所需信息。难怪有人认为,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等资源对于新闻报道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使记者看得更远,听得更清,想得更深、写得更快。⑥

记者选择新闻资料的自主性和思维方式的独特性

网络为一全新的开放式媒体,上网的任何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消息、检索资料、寻找新闻线索,且一般无人能够阻止和控制。网络中成千上万的资料库和各种不同的网站、新闻组等,为记者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新闻资源。在WWW及其超文本、超链接技术和数据库查询技术(如搜索引擎等)的帮助下,记者可通过层层链接和一些特定的词语、符号等,快速发现新闻线索,自主而独立地找到所需要的新闻背景等。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受者需求的提高,网络记者仅凭传统的采访经验和旧有的采访报道模式虽也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报道任务,但很难在报道重大新闻时的那种竞争激烈的新闻大战中取得突出战果,这就要求网络记者要有适合网络传播需要的独特的创新思维模式。目前,这种创新的重要标志是,在网络中对动态新闻的采访和报道一般都采用现在进行时,突破了截稿时间和采写篇数的限制。所有的新闻只要一采写成功,都会进行实时报道和滚动报道。

记者采访业务能力和使用技术能力的合一性

传统新闻传播一般是采编分离的,即记者主外,一般按照编辑部的意图外出或从网上采集新闻素材、写作新闻报道;编辑则主内,他们一般不外出采访,而是在编辑部修改记者和社外人员来稿,担负着把关人的角色。随着网络新闻对时效性和现场感要求进一步提高,由记者独立地完成新闻采编及流程的情况开始出现,此时记者同时担任着编辑的职能。采写编合一成为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的一大特色。网络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传播媒介,随着新闻媒介从新闻产品的生产到传输全过程的电脑网络化,记者无论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还是在办公室或家中进行采访,都离不开网络多媒体电脑及在采访过程中所用的相关软硬件。网络时代不仅将开创一个新闻传播业的全新领域,也将造就一批新的既拥有传统的新闻采访能力又谙熟网络传播技能的复合型记者。

尽管网络新闻采访有着强大的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但伴随着网络采访的广泛应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为网络新闻是依托网络而直接进行的,当记者在室内联网的电脑前与采访对象进行通信或交谈时,就会失去了耳闻目睹新闻现场的机会,长此以往,会导致视觉和听觉等采访功能弱化,影响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因此,对事件性的报道就一般不宜在网络中直接进行采访。而且,在记者采访公告板或其他网络团体、个人或下载某类信息时,有时会出现失真现象或涉及到版权之争。(另外,电脑软硬件升级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要能熟练地进行网络采访,记者必须投入更多精力去熟悉电脑,掌握不断更新的网络技术。)

注释:

①李希光主编:《网络记者》,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

②Harper,ChristopherandTheIndianaGroup2001.Journalism2001,CorusewisePublishing,Inc.P228.

③闵大洪:《网络时代需要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中国新闻科技》,2001年第1期,第18页。

④卜卫:《互联网络对大众传媒的影响(上)》,《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3期,第5页。

采访特点范文篇4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唐代的进奏院与进奏院状;宋代的邸报与小报;元明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清代初期和中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外报在华的出现及其扩展状况;国人办报的主张与构想;国人办报的开端。

3.维新运动中的国人办报热潮

维新派的第一批报刊;《时务报》——梁启超、汪康年的合作与争论;国人第一次办报热潮;梁启超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4.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兴起;戊戌政变后的改良派报刊;《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和革命派报刊的大发展;清政府加强对报业的控制;辛亥革命时期报刊宣传的特点和业务改进。

5.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短期繁荣;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

6.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前后新闻事业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五四时期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

7.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报刊;国共合作到北伐战争中的革命报刊;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

8.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9.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10.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国民党新闻统制的重建与国统区新闻界的抗争;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中国新闻事业的划时代巨变。

11.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与新闻业务的探索与改进;1956年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

1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事业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中的新闻事业;“”与“反右倾”中的新闻事业;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工作的调整与改进;围绕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斗争。

13.“”时期的新闻事业

1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

拨乱反正中的新闻事业;改革开放中的新闻工作;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新闻事业。

二.新闻学概论

1.新闻的定义及其要素

新闻的基本特点;新闻的定义;新闻本源;新闻要素;新闻类别。

2.新闻与信息

新闻是一种信息;信息的特点;信息量;信息与新闻工作;信息与客观性报道。

3.新闻与宣传

宣传的基本特点;决定宣传效益的要素;事、理、情——宣传三元素。

4.新闻与舆论

舆论的定义和特点;舆论的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良好舆论环境的营造。

5.新闻事业的产生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

6.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读者的需要促使报纸多样化;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7.新闻事业的性质

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新闻事业的阶级性;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8.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

9.新闻媒介的受众

受众是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受众的特点;受众的细分;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10.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新闻真实性;新闻指导性;新闻事业的群众性;新闻事业的战斗性;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11.新闻选择

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

12.新闻媒介的管理与经营

新闻法规;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新闻媒介的经营。

13.新闻工作者的修养和职业道德

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14.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媒介生态系统;媒介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当代社会媒介生态环境的特征。

15.大众传媒与政治

现代政治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媒介发展与民主进程。

16.大众传媒与经济

现代新闻对传媒的决定性影响;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中国大众传媒走向市场之路。

三.新闻采访与写作

1.新闻采访概论

新闻采访学的任务、对象、方法与研究沿革;新闻采访学史略;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属性;新闻采访活动的特征;新闻采访的路线;采访主体的职能与修养。

2.采访方法论

新闻事实的识别与方法;新闻采访选题的确定以及方法;新闻采访的工作程序及其方法;新闻访问活动及其方法;新闻观察。

3.采访分类论

专业采访报道;新闻采访内容的形态特征;新闻采访主体的行为方式;新闻采访的中介工具。

4.新闻写作的基础方法

新闻为何要用事实说话;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通过再现场景说话;运用背景材料说话;借助“直接引语”说话;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5.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受到限制的写作;时效性:新鲜、快速、简短;可读性:具体、生动、通俗;针对性:信息、知识、思想。

6.新闻角度

一个关系成败的切入点;寻找最佳新闻角度;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新闻跳笔。

7.新闻语言

新闻写作对新闻语言的要求;如何使用白描语言。

8.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

消息体裁的特点;消息体裁的优势;导语的写作;消息主体与结尾的写作;消息新闻背景的写作;常见的几种消息形式的写作。

9.通讯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通讯;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通讯与消息功能的区别;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几种常见的通讯的写作;专访;新闻特写。

10.网络新闻写作

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网络新闻的种类;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网络新闻写作需注意的问题。

四.新闻编辑学

1.报纸编辑概论

当代报纸编辑工作;报纸编辑的人才;报纸编辑学研究。

2.报纸设计

报纸的特点与结构;报纸的设计思想;报纸的设计程序。

3.新闻稿的选择

选择新闻稿的意义;社会评价;新闻评价;充分利用稿件。

4.新闻稿的修改

事实的订正;思想政治差错的校正;辞章的修正(校正、压缩、增补、改写);修改的方式和程序;修改稿件要注意的问题。

5.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的功能;新闻标题的特点;新闻标题的类型和结构;新闻标题的制作;标题、提要题与大标题。

6.新闻稿件的配置

稿件配置的意义和特定;稿件的组织;稿件的配合。

7.版面编辑

版面的功能;版面的编排思想;版面空间;版面的编排手段;版面的布局结构;版面的美化;版式;版面的设计。

8.报纸的策划和组织

报道策划与组织的意义;策划对象的分类;报道策划的实施。

9.图片的编辑

图片的种类及其在现代报纸上的地位;照片的选择与编辑;漫画、图示、图饰编辑。

10.专刊和副刊编辑

专副刊的发展史与界说;专副刊的特性;专副刊的功能与类型;专副刊的内容设计与形式选择;专副刊的个性;专副刊的作者与组稿。

五.新闻评论学

1.新闻评论学基本原理

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新闻评论的标题;新闻评论的结构;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新闻评论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新闻评论的回顾与发展。

2.各种新闻评论体裁及其应用

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新闻述评;杂文(杂感、随笔);广播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

六.广播电视新闻学

1.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广播、电视的概念;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港澳台地区的广播、电视事业。

2.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与传播特性

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与制式;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广播、电视的语言及其基本要求;广播、电视的协调发展。

3.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与根本任务

广播、电视的性质(一般性质与社会主义性质);广播、电视的职能和任务;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素养。

4.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广播录音采访;电视摄像采访。

5.广播、电视新闻的体裁

广播消息的特点、种类以及写作要求;电视新闻的特点、形式与采制要求;广播新闻专稿与广播通讯的类型与写作要求;(广播讲话、录音访问、特写与速写、现场实况广播与录音剪辑);电视新闻专题的特点、类型和采制;广播新闻评论特点、种类以及写作要求;电视新闻评论特点、种类以及写作要求。

6.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

新闻性节目;新闻性专题节目;新闻性杂志节目的基本属性、内容与形式、结构;新闻性节目主持人。

采访特点范文篇5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现场采访;细节把握;提升

在电视新闻报道现场采访中,对细节的把握是不可忽略的内容,细节的优化一方面可以保证现场采访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另一方面也能让新闻报道本身更加具有感染力,带领受众走进新闻现场。新闻工作者要把握现场采访的细节,从细节本身入手,了解现场采访中常见的动作细节、语言细节及场景细节等。同时也应该提高个人专业能力,从采访前准备、观察能力提升、与采访对象沟通、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等方面,积极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更好地进行现场采访的细节把握,提高采访质量。

一、电视新闻报道中现场采访常见细节

1.动作细节

电视新闻报道现场采访中常见的细节之一是动作细节。现场采访中,记者往往与采访对象有着密切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会经常运用肢体语言。在现场采访中,不同职业、年龄的人在动作和着装方面往往有不同的表现,新闻工作者往往可以通过适当的动作与采访人物进行沟通。采访对象本身的动作细节也是现场采访中颇为重要的内容,其眼神、表情、手势等细节,都会传达出丰富的采访信息,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对动作细节进行重点关注。

2.语言细节

语言细节是现场采访中最重要的细节之一。现场采访鼓励新闻工作者口、耳、眼、手并用,在采访中口发挥的作用是最为明显且突出的,不同新闻工作者的采访风格有所差异,但是在语言细节控制上往往都有一些共通点。新闻工作者在现场采访中需要使用语言技巧将采访引入正题。语言细节的应用能使采访活动显得更加自然,不至于让人感到突兀或者刻意。比如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可以使用暗示和引导性的问题引入或转移话题,当采访现场出现冷场和尴尬等情况时,通过提问来寻找缓解尴尬局面的突破口,让采访对象自然地融入采访活动中。

3.场景细节

场景作为现场采访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也是现场采访中需要有效把控的细节。现场采访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各种类型的事件都有可能发生,新闻工作者想要在现场深入挖掘采访细节,不可忽视对周围场景和环境细节的把控。比如在进行街头采访时,记者可以用两三句话向大家介绍采访现场环境,描述标志性建筑物、人流量、行人特征等,用几句话将观众带入现场环境中。再比如进行地震、暴风、水灾等特殊情况的现场采访时,更需要抓住场景细节,通过树木倒塌、房屋破坏等场景的展现,帮助大家了解灾情具体情况。

二、电视新闻报道中现场采访细节把控能力的提升

1.提升现场采访观察能力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需要具备较高的观察能力。深入第一现场极为重要,而在采访现场中想要更好地把握细节,进行有效的观察也极为重要。无论是采访人还是采访事,记者都应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洞悉现场环境,努力挖掘细节。在观察能力提升过程中,新闻工作者需要充分调动口、耳、眼、手的作用,用口叙述,用耳倾听,用眼观察,用手感受,通过对采访对象的深入观察和了解,深入挖掘采访细节,更好地把握现场采访的节奏,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2.充分做好采访前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是现场采访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也是采访细节把控能力提升的重要条件。现场采访虽然在采访对象上具有一定随机性,但采访主题往往在采访前就已经明确,为了更好地对采访细节进行把控,在正式采访前,记者需要对本次现场采访的主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比如街头采访中,记者往往需要对该地的地域特点、文化特色、人群分布等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以便更好地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并且更好地挖掘细节,顺利完成采访。

3.加强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

现场采访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就是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沟通,它是挖掘、把握采访细节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记者并非照本宣科式地完成采访任务。想要更好地把握采访细节,就需要在采访过程中对采访对象进行具体的提问,比如观察到采访对象服饰、语言上的特点,进行提问和引导,挖掘细节内容。与采访对象的深入交流和沟通不仅保证了采访内容的细节性,也完善了采访内容,有时还能取得意想不到的采访效果。

4.培养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

对采访细节的把握跟记者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密不可分。现场采访的细节并不会在某一地点等待记者发现,而是需要记者进行深入思考,挖掘相关细节,也需要记者对现场有足够的了解,在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帮助下完成采访工作。比如当记者观察到采访对象衣服上的污渍、划痕等情况后,需要运用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结合采访现场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挖掘细节,保证采访的高质量。

三、结语

电视新闻报道中对现场采访的细节把握是保证新闻报道真实性、完整性的重要条件,新闻工作者应该注重对采访细节的优化。在采访细节中动作细节、语言细节以及场景细节等都是在采访现场需要格外关注的内容,需要提前做好采访前准备工作。要对采访现场进行认真观察,采访过程中应加强与采访对象的沟通,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努力挖掘采访细节,圆满完成新闻现场采访工作。

【参考文献】

[1]韩萃.试析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提问的技巧[J].传播力研究,,03(22):.

[2]黄海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传播特色探究[J].传媒论坛,8,01(15):71+73.

采访特点范文篇6

关键词:人物专访;高校新媒体;传播效果

一、人物专访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功能

人物专访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体裁,因具备文化熏陶、榜样引领、富有针对性、影响力广等特点驰骋在新闻报道的宽广领域。[1]与其他新闻体裁相比,人物专访对采访对象的选择具有权威性强、知名度高、新闻性强、有新思维等特性。结合文字、图片、GIF动图、音频、短视频的综合应用,新媒体传播形态下人物专访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发挥着一定的功能,引导舆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教化育人等效果明显。(一)舆论引导功能。高校党委宣传部门是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除了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学科特色、专业建设、校园动态等及时信息、上情下达,高校新媒体传播工作也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推动实际工作。人物专访作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体裁给受众带来了思维引领、方法启发,使师生洞悉校园时事,是了解与贴近师生、为师生排忧解难的重要途径。(二)培育校园文化功能。作为校园文化的横切面,人物专访在教育管理、活动开展、效果反馈等过程中,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发声实现校园文化的培育。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挖掘与采访报道,鼓励个体本身不同的发展方式和自我实现方式,并逐步引导发展全新的校园文化组织形式。全新的文化组织形式需要具备交互式、人性化的特点。通过各方的有效协调,形成良好的新媒体环境,要加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逐步形成集体认同。(三)教化育人功能。对高校来讲,通过新媒体推广优秀案例、事迹,是一种全新的科学教育措施,能有效地实现对师生价值观的养成。人物专访通过关联热点话题、解码重要事件等方式产生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师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通过新媒体“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运用“植入式”“渗透式”的教育形式,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能量。

二、人物专访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简称“文传”)微信公众号目前开辟了3档固定专栏《芸芸倾听》《学子风采》《就业明星》,同时每年根据国家和形势特点的变化不定期推出其他专栏策划。《芸芸倾听》是学院资深专家、优秀教授、优秀教师的人物报道,旨在对话文传优秀人物、记录文传发展历史、打造文传文化名片。《学子风采》《就业明星》通过采访学院优秀在校学子、校友,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和生活经验参考,通过榜样引领帮助学生增强专业自信、明确未来目标。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人物专访的应用可以分为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3个部分。(一)采访前:选题策划、资料搜集、人物分析、提纲撰写。选题的价值性和话题性要求选择人物时需注意挖掘时代特点、拨动受众心弦、契合对应主题。结合对国家新闻宣传工作的阶段性要求、学校特点、当下热点等的综合考虑,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定期推出人物专访。例如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院特别策划了《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报道,特邀请了文传专家教授从自身成长经历、求学经历、职业生涯、精准扶贫等方面解读70年来和改革开放40多年来祖国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2020年,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凶猛异常,并迅速蔓延全国及世界各地。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学院策划了《疫情观察》正能量传播栏目,引导学生在战“疫”中观察与思考,关注现实,与祖国共同成长。采访前的资料收集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要取得与专家学者对话的资格,必须肯下功夫,尽可能多地阅读与其专业方向相关的普及读物和资料,向专家的助手或弟子请教等都不失为良好的方式。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有助于记者对专家的个性特征、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更易获得良好的采访效果。[1]分析人物、撰写采访提纲是对记者思维与观察力的一次重要训练。对科学家,要了解其研究方向、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对作家或艺术家,要了解其主要作品、基本风格、最近作品等;对劳模,要了解其主要事迹……对家庭环境、教育背景、职业生涯、性格特点、价值观念等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提问设计的精准度。从个人成长、求学经历、职业生涯、教学理念和未来规划等方面多角度切入,指导老师再补充观点,与学生反复沟通讨论,最终形成采访提纲定稿。(二)采访中:现场采访、聆听同期、稿件写作修改。现场采访时,指导老师会亲自带领学生与被采访对象见面,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学生现场提问,老师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补充采访。采访中,学生有比较深刻的感受、敏锐的观察力,在作品中才能写出独到的见解、故事和情感。在注意每个人的不同个性的同时,看到人的个性与共性[2]。结束现场采访,接下来进入聆听同期、完成稿件写作。聆听同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再次训练。问题梳理、回答梳理、逻辑厘清、重新整合成稿,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十分考验学生的耐心和毅力。郭梅尼认为,“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用营销学的说法,意思是讲求新闻卖点、写出人物的个性、通俗易懂、科学性与新闻性结合[2]。在老师二改、三改的实践指导中,学生完成技术打磨、技能升级。内容展现的饱和度、文章的形式美感都是指导老师在改写与教学指导中的重点。(三)采访后:图文排版、文章。文字是社交媒体内容的核心,排版是社交媒体内容呈现不可或缺的部分。文字校对中,三审三校是保证文章严谨性与权威性的必要流程。除了对内容质量有要求,受众也会看重阅读体验,因此图文排版十分重要。美编需要熟悉基础排版、适当优化排版,同时避免过度排版。好的排版可以实现“1+1>2”的效果,对新闻稿的排版也是如此。《芸芸倾听》《学子风采》《就业明星》3档固定专栏分别有各自的头图、尾图、专栏卷首语,文章结构相对固定又自成体系,逐步形成了专栏标识。图文排版是对美编审美能力的检验,相关的色彩搭配知识、排版风格舒适度、字体颜色不超过3种等排版技巧既是对图文排版细致入微的讲究,也直接影响着文章后的阅读量。在新媒体传播实践中,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排版风格——简约、质朴、清新。这样的风格定位有利于突出学校品牌形象。人物采访排通过大气、简约、知性的风格排版,使受众对学校建构起积极印象,由“路”转“粉”。专栏下的评论是编辑作者与读者互动的绝佳空间,文章后,从评论中可以了解受众反馈。

三、人物专访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传播效果

学院文化建设初期,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的新闻内容以常规新闻报道为主。随着发展日益完善,截至目前,内容构成上形成了以常规新闻、大型活动报道、时事专栏、人物专栏、读书专栏为主体的新闻报道内容。内容生产和运营团队建设逐渐成熟。经过近4年的师生团队建设、悉心经营,学院微信公众号、微博在四川省高职高专类院校中影响力多次排名前10名。(一)内宣——用户思维指导下的优质原创内容,正向舆论引导与形成品牌效应。第一,用户思维指导下的优质原创内容形成正向舆论引导。在全媒体时代,内容传播从单一传播转变为多向传播,内容生产者从受众思维转变为用户思维,需要更多地考虑用户的需求。学生作为校园中基数最大的群体,是服务的主要对象。如今高校中的学生大多是90后和00后,精神特质是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因此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传播主体,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以及价值观,从有个性的人格化视角采写,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传统媒体记者对新闻事件具有较高的敏锐度,选题策划较为严谨。人物专访可以成为校内资源整合的必然方式。高校的新媒体传播要实现好的传播效果,需要站在用户视角,考虑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信息接收特点、兴趣点及问题特点。人物专访的被采访对象是学院中的资深教授、专家和优秀学子。教授专家常常给人以“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之感。专家有丰富的业界经验和实战技能,有独特的行业认知,课堂上的教学使专家熟悉学情,独到的观察分析能给学院管理层提供智库建议,反哺学校建设与发展。3档专栏以引导与激发学生对校园的关注、对学习的关注、对成长的关注、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为目标,助力文传学子的成长,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营造丰富多彩、内涵与活力兼具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二,意见领袖的榜样引领,使专栏形成品牌效应。好的人物专访既能激发读者兴趣,又能展现丰富的人物形象。通过合理运用悬念、冲突、情节、节奏等元素,人物专访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全能视角、穿插背景材料、且叙且谈等叙事形式使文章更加丰满。通过采访资深专家教授和先进优秀学子,从他们身上学习行业经验,看到他们如何自强不息、开阔眼界,启发自身努力的目标与方向。针对学校发展阶段的不同,采访对象的选择与侧重点会有所区别,以学校阶段性发展目标为导向进行有的放矢的宣传是有必要的,以此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挖掘和表现人物身上的时代精神,奏响时代强音。《芸芸倾听》是“高大上”的专家访谈,《学子风采》是接地气的学生故事,校园文化的塑造需要“高大上”与接地气相结合。资深教授和优秀学子是各自所在领域的意见领袖,对他们的深入报道有利于其他群体对学校、学生、专业、行业有更多深入的认识。《学子风采》采访各专业优秀学子,发挥意见领袖的榜样引领作用,搭建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桥梁。从意见领袖的独特身份视角,能够看到老师与学校看不到的点与面,给予学校、老师更多优质建议与反馈、反哺。通过凝练特色文化、打造个性品牌,人物专访最大限度地发挥着新媒体的宣传优势,使更多人了解学校办学情况,提升学校知名度、美誉度。(二)外宣——讲好文传人文故事,提升校外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现在形成了校园网站、微博、微信、校园电台、电视台、校报、抖音、今日头条、外媒多位一端的新媒体矩阵。传播渠道多元化,新媒体矩阵以原创内容生产为主。《芸芸倾听》《学子风采》是精细打磨的原创内容中的精品。优质内容的不断积累,使学校与外媒的联系不断加强,校园外宣成效显著。2018年1月15日,学院的官方微博发出“思修期末考试放大招,认不出思修老师扣41分”的博文,并@了四川高校知名博主,随后该事件迅速被扩散,被知名媒体广泛转发,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讨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等多个部级媒体微博转发,最后被BBC、国际商业时报等国际级媒体报道,先后共34家媒体转发报道。2019年9月,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前往扶贫对应点甘孜州石渠县长须贡马乡开展精准扶贫调研,在教育扶贫的过程中,学生记者偶然抓拍到一位藏族少先队员用校服衣角擦拭国旗上的水珠的画面并制作成短视频,这一幕打动了很多人。短视频很快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等媒体微博转载,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了2000万+,视频播放量达到了780万+,拍摄的学生记者本人也受到央视记者采访并登上《新闻直播间》,视频引起了热烈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三)教学的延伸——学生实践平台,打通教学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高校新闻宣传需要在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服务学校的中心工作。这就势必需要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有预见性、针对性地开展必要的宣传引导和事先的宣传解释,把握舆论主导权,提供思想舆论保障,形成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思想文化氛围。同时,还要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新闻宣传,向社会展示学校改革发展成就,树立学校的社会形象,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人物专访是专业教学老师的课堂延展,专业教师课堂教学会给学生讲授人物专访的基础知识、采访技巧、写稿技巧和注意事项。学生采写、稿件后,老师会在课堂上反馈稿件的优点、不足与优化建议,帮助学生记者提升自己。依托学院宣传处新媒体中心平台,实现了课堂教学与新闻采编实践的融合,教学课堂输入、宣传平台输出的闭环形式。在尊重学生特质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唤醒和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力和驱动力,实现专业学习上的自我生长,老师辅以引导和指导,从而打通教学和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四、结语

经过媒介融合的转型潮,当下各大高校新媒体不断完善、日益成熟。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整合本校新媒体与社会新媒体资源,优化信息传播渠道,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新媒体在全媒体时代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玉兴.人物新闻采访与写作[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46.

采访特点范文篇7

我的作文教学及研究故事系列之九十六研究性作文教学的设计实践(1)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施前提是整合。开展作文教学,首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然而,对于还没能进行课程改革试验的学校和老师来讲,研究性学习课程,并没有开设,大多数老师的教学,基本上还是在延续教材的设计安排,甚至不干越雷池一步。怎样促使老师讲研究性学习与作文切实结合在一起开展呢?我想到了搭桥、铺路。恰好,这一期间,《百家作文指导》杂志约了几个“作文引路”的稿子,我想,能不能写出一些“研究性作文教学”设计,来试着看一下反响?同时,也为实验教师设计活动、开展研究性作文教学搭一下桥,铺一铺路?于是,我开始认真研究了约稿的几个单元教材,针对教材作文教学的要求,按照自己“指导学生经历整个作文过程”的教学思想,来设计研究性作文教学活动。整个教学活动的思路是这样的:主题实践探究活动欲望的激发或者表达欲望的激发——实践探究活动,积累素材——口语交际展示研究成果——书面表达交际(发表)。在主题实践探究活动的内容确定上,我针对学生的实际,对教材的“习作教学要求”、“口与教及教学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要求”进行同伴考虑,进行“利用、选择、改编”,结合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按照“用游戏的方式来模仿成人生活”理念来设计出能够和作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题实践探究活动”。以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的习作要求如下:早晨,是一天的开始。你留意过早晨美丽的景色、晨雾中人们忙碌的身影吗?......走进校园,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你又想过什么呢?请你以“早晨”为范围,选择你印象深的人、景或事物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完后读一读,修改一下。要求分析:对三年级学生来讲,这个题目难了一点。难就难在:怎么样使学生真正对“早晨的景色、人物等内容有所了解”,并且真正产生想表达的愿望。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是“将本组教材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与本次习作教学结合在一起,组织学生感兴趣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活动之一:采访早晨好新闻为了使学生对观察早晨的景物、人物感兴趣,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人人作小记者,采访早晨好新闻”活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发生在早晨的一件新鲜事(也可以是一个让人感到新奇的人物、一处有特点的景物)。老师介绍以后,给学生介绍这则“新闻”是怎么样得来的。然后,为学生布置任务:班上要开展一次活动——“人人作小记者,采访早晨好新闻”。任务布置下去以后,给学生讲“新闻”的特点——“别人不知道,只有我自己知道,说出来别人都感到新鲜。”接下来请学生讨论:可以采访什么?都可以到哪里去采访?怎么采访?有哪些方法?采访的结果以什么方式出现?等。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自己的采访目标(人、景、物、事均可),同时也给学生解释清楚:“采访,可以问、听、看,还可以搞放弹劾相关的资料收集”。在学生“采访”的过程中,教师留意观察学生的采访结果,通过个别座谈,发现学生在观察了解生活中存在的“角度、方法、记录”等方面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要求学生把“采访”过程中“新的发现”记录下来(也可以拍照片、录像、录音)。活动之二:早晨好新闻会。在班上每个学生都“采访”到了自己“独特的新闻”之后,布置学生认真进行准备(进行资料的整理、写成文稿)。学生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资料整理等书写方面的活动给与指导。指导主要面向有困难的学生。如果学生存在典型的共性问题,教师也可以集中指导。班上举办“早晨好新闻会”,学生自己主持。每个人一口头的方式是大家新闻,其他同学可以针对部分同学的“新闻”提出问题,请同学解答。活动之三:办一份“晨报”。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采访结果写成小文章。教师对学生为“办报”而进行的写文章活动进行指导。指导以个别化的方式为主。如果学生采访的结果停留在“照片、录像、录音”上,教师可引导并指导其转换成文字形式。“发表”在自己小组办的“晨报”上。办报时,除了刊登自己的文稿,还要为“报纸”配上报头、花边、插图等。全班办完以后,将各小组的“晨报”张贴在教室合适的位置,组织学生参观。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安排了一次“游戏性质”的主题探究实践活动——“采访”,这本身是对早晨“感到新鲜的景人物事”的探究过程。在这样的感兴趣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完成了作文需要的“素材、情感体验”等,同时,活动本身又是一个能够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情境。从理论上,这样的设计是符合“研究性作文教学思路”的——作文,跟主题探究实践、口语交际、课外阅读、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整合,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1]

采访特点范文篇8

关键词:媒体;新闻;记者;角色

融媒体时代基层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与新闻当事人面对面地沟通。并且在新闻采访中需要提前进入现场角色,尤其在融媒体时代,更需要迅速转变角色关注采访目标,围绕既定目标展开体现个性思维和价值观念的有效交流。在现场采访中,广播电视记者要根据采访目标需求,主动进入角色状态,深入现场精准获取想要的信息内容,为新闻现场材料的搜集整理提供关键材料。

一、融媒体时代下在新闻现场采访中存在的问题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现场往往会出现很多不确定性,采访对象的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又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都会对现场采访效果产生很多不确定因素。新闻现场采访对象通常都是不熟悉的当事人,对当事人的知识结构和生活习惯性格特点都缺乏深入了解,只能凭借主管性的心理判断来推测受采访者的内心想法,从而由于语言沟通不畅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尴尬现象,因此很难获得真实有价值的新闻材料。因此基层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充分依托融媒体时代背景特点,善于转变自身角色,积极融入新闻现场的调控和引导之中。从而促进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社会影响的提高。

二、提高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融入能力

融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渠道也变得更加多元。近年来新闻媒体事业快速发展,对于社会上突发事件的报道速度越来越快,方式也越来越多。因此对新闻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突发事件报道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需要采访者具有良好的现场事态角色协调和应变能力。新闻记者是新闻突发事件现场的第一经历者和见证人,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突发事件现场,向外界传递现场信息,引导正确舆论。因此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现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护现场群众情绪,确保救援物资顺利运达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突发新闻事件与普通新闻事件相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一般是在毫无预料中发生的,因此对新闻记者的现场应对能力带来很大挑战。新闻记者要想把整个突发新闻事件报道得顺利圆满,就必须努力提高新闻现场的融入能力。因此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中,要做好角色定位,并时刻关注当事人的情绪变化,避免被采访者因为问题敏感而产生焦虑,不配合现象发生。如果记者采访现场不能控制好自己情绪,很容易出现泄漏个人隐私或者政策信息误导严重问题。从而使双方形成感情沟通障碍,难以实现理想采访效果。因此基层广播电视记者加强自身技能锤炼,善于处理好自身角色,提高与新闻当事人现场沟通技巧,增强场面的融入能力。并及时地转变自身角色,通过有效现场控制和语言沟通,真正实现坦诚交流、和谐融洽,从而实现良好采访的效果。

三、提高现场观察及语言传递能力

在突发事件降临时,人们通常会表现惊慌失措、情绪失控,从而造成现场混乱。为确保新闻事件报道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新闻记者需要第一时间到达突发事件现场,占据最佳观察采访角度,迅速及时地展开调查采访工作。尤其在突发事件现场混乱甚至失控情况下,更需要新闻记者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迅速进入角色,全面及时掌握事件现场细节特点,并进行有效控制,避免事态向不好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具有极强的现场观察判断能力,及时有效处理好群众对现场局面的干扰。如果现象局面控制不好,就会对调查采访的语言交流带来不利影响。新闻记者只有迅速准确捕捉现场真实瞬间,才能形成具有真实性、生动性和形象性的新闻素材。此外,新闻记者往往会遇到突发事件采访中,器材准备不充分问题。这时就需要记者运用口语进行现场的沟通交流,同时也对记者新闻现场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和自然性提出更高要求。在突发的事件现场,新闻记者不但要用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事件现场,还要设法缓和现场的紧张气氛,使突发事件现场既具有一定紧张感,还要有效避免出现群众紧张慌乱的局面。因此,新闻记者熟练掌握流利普通话,并具备良好知识文化素养,对于突发事件的新闻采访报道更具促进意义。通常突发新闻事件具有一定不可预测性,特别是一些大的灾难性事件的时间、地点以及破损程度更是难以估测。通常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指挥系统的保密性都非常强,特别是在灾难事件发生原因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当事方对现场采访调查往往存在很强的抵触心理。有的事故现场为了保证救援效果甚至出现禁止新闻记者现场采访的现象,这就为新闻记者现场采访增加了难度。由于新闻记者担负着把真实事件新闻现场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社会的职责,因此面对采访中出现的现实困难,就要坚定信心和勇气充分施展沟通协调能力设法进入事件第一现场,与事故救援人员和事故处理职责部门进行沟通,及时掌握事件的真实进展和救援过程。因此需要新闻记者在平时多次新闻报道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事件现场协调能力。特别在特定区域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就会出现公安、消防、急救多家部门联合现场救援现象。此时为占据最佳采访报道位置,新闻记者就要与上述救援机构保持顺畅良好沟通,使新闻报道更具有真实性和全面性。正因为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测特点,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强烈关注。所以需要新闻记者在具体工作中要从实际角度出发,不断积累总结实战经验,提高专业技能和现场角色转变能力,从确保新闻事件报道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四、做好新闻采访前的心理准备工作

新闻采访过程必然会遇到难以预料的问题,要想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就需要与当事人展开艺术性的沟通,从不同渠道获取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因此记者在进行相关问题采访前就要做充足的查询和了解。对涉及的知识内容做好提前了解,对于容易出现的现场沟通障碍做好预判,并要设法提高新闻的质量和引发社会深层次的思考。不断提高在突发事件新闻现场采访中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关键当事人,并迅速展开对话交流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掌握采访过程的主动权,达到理想采访效果。

五、调整角色,把握采访过程的情感倾向

新闻记者要明确现场采访其实就是与被采访当事人平等对话沟通的过程。因此在采访中不能出现因为受个人情感色彩倾向,而影响现象问题客观公正评论的问题。新闻记者要最大限度地对本采访人保持理解和尊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采访过程深入实效。新闻记者在现场与当事人交流时要保持亲切友好的态度,尽量营造出和谐自然的沟通氛围。尤其要注意提问方式的分寸把握,现场提问要避免主观化,要留心观察被采访人的情绪变化,采取容易接受的提问形式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使当事人很自然地融入设计的对话程序中,进而实现良好采访效果。尤其在涉及敏感话题交流过程中,要注意提问语气的委婉和表情的自然保持。通过循序渐进方式设法触动被采访者内心,挖掘到事件的深刻背景,从而形成有价值、有深度的新闻素材。

六、结语

融媒体时代下基层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工作更具特殊性,因此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测现实问题。基层记者只有在工作实践中,及时转变角色,不断锤炼业务技能,提升现场与人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提高新闻质量,高效圆满完成采访任务。

参考文献:

[1]吴俊锋.电视新闻专题采访技巧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8.

[2]江小静.新闻性周刊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转型——《新民周刊》“整合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新闻记者,2013.

[3]张茂.基于媒体融合的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变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2).

[4]吴万红.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面临的困境与突破[J].新闻研究导刊,2017(14):157+222.

采访特点范文篇9

[关键词]电视问政;采编特点;采编方法

电视问政问题短片是电视问政类节目的主要内容,按照采编方法的不同,分为新闻采访和新闻编辑两部分。其中前者指的是常见的采访和访问,对民众感兴趣、比较新鲜的实时性新闻进行专题采访和报道。而后者则指的是对采访得到的新闻进行编辑、整理,从而达到全面、综合的新闻内容。无论是哪种方式,采编都贯穿整个电视问政类节目的全过程,需要结合采编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才能提升节目质量,促使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稳健发展。基于此,开展电视问政问题短片的采编特点与方法的分析研究尤为必要。

电视问政问题短片的采编特点

1.突出一个主题

一期电视问政节目一般是60到90分钟,每场问政节目都会设置一个主题,沧州广播电视台的《问政面对面》节目大多是以市直某个部门为问政单位,有时也对敏感的民生关注热点进行问询。电视问政节目具有很强的舆论监督性,根据市委市政府围绕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抓落实的重要举措,进行主题的选择和裁定。此外,市民的各种爆料线索也是采编工作的宝贵素材。从选题、策划、拍摄到最后的编辑制作播出,一定要紧扣节目主题,针对某个事件抓好纵深,透过现象体现问题本质,对报道问题进行充分把握,找准问题要点。同时,电视问政问题短片还具有很强的保密性质,需要在节目直播或者正式录制的现场进行播放,而不能提前公布,从而在现场起到营造主题氛围,托起整期节目的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契合群众生活

为提升节目播出效果,电视问政问题短片采编,要更加讲求节目的节奏和受众人群的关注点,比如,“马路菜市场”是“创城”中存在的问题,此种电视问政问题短片能够让受众人群更有耐心地倾听嘉宾的回答。通过刨根问底式的访问,能够将“马路菜市场”的形成原因、解决方案等进行更好的体现,让观众明白“马路菜市场”对“创城”造成的影响,给城市进程稳步推进带来的问题,从而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促使“创城”相关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问政问题短片的播放形式愈发多样化,不同的播放形式有不同的采编标准。电视问政问题短片作为具有舆论监督性质问政类节目的核心,在进行采编过程中,不但要符合节目主题的基调,更要兼顾整个电视节目的推进节奏和观众的密切关注点,以便使问政问题能够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和处理。电视问政问题短片的基本定位是“群众问政议政、部门承诺整改”,要能够反映影响当地老百姓生活的关键性问题,并且具有整改条件。比如,“城市排水”“污水治理”“商品房销售”“棚户区改造”等。这些问题信息来源采集方便,采编难度适中,在采访时更加容易进入状态,对受众人群而言,能够受到更多的关注,能够营造一种简洁、明快、直接、干脆的印象。

3.“加法”和“减法”相互结合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全部问题阐释清楚是电视问政问题短片采编的主要工作,这就需要采编人员,懂得应用“加法”和“减法”提升播出质量。采编“加法”。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一是需要加强问题现场拍摄工作。要通过大量的现场镜头,尽量全貌地反映问题,后期编辑制作中也要展示更具说服力的镜头。比如:水污染问题是很多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采编水污染问政问题时,需要拍摄到企业排污的镜头,取得污水排放的证据,同时,还要对污染水进行取样,送到环境检测部门进行检测,提升证据的说服力。其二是充分体现采编人员对问题的应变上。要多角度、多视觉采访,通过大量的采访和分析,提炼出问题的核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采编“减法”。通常情况下体现在文稿写作和后期制作上,电视问政一部分是通过来电、来信、来访来收集线索,随着网络的发展,除原先传统的方式外,还开通官方微博账号,申请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掌上手机APP以及专门的网站等各种新兴媒体平台,信息来源多了,就需要采编人员做好“减法”。一方面,对大量的线索来源进行综合比对分析、评估分类,甚至采访核实,在甄别真假后,挑选出更能反映主题、更有利于解决矛盾、更贴近群众和中央省市中心工作的线索。另一方面,对拍摄完的素材进行取舍,选取视觉冲击力强、矛盾冲突更鲜明的镜头与采访内容,进一步提升电视问政问题短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通过素材的选择,让短片吸引更多受众。

提高电视问政短片采编效果的方法

1.保证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电视问政问题短片具有很强的舆论监督性,必须保证各项问题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以便将最新的问题、最新的解决措施告知每位受众人群。电视问政问题短片属于新型的新闻节目,如果播放的新闻是过去好几天之前的事情和问题,就不能称之为新闻。这就要求电视问政问题短片采编人员,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及时进行整理,通过“加法”和“减法”相互结合措施进行及时汇总、剪辑,在播放之前,需要对采编的内容进行检查确认,以保证电视问政问题短片播出后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2.选择更加新颖的编辑方式

编辑方式也是电视问政问题短片采编的核心内容,更是增强新闻传播舆论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电视问政问题短片采编中编辑方式单一、不及时的问题,需要结合电视问政问题短片的内容和类型,采取更加先进、科学、有效的编辑方式,确保第一手新闻素材和资料能够得到及时编辑。比如电视问政问题短片题目,对提升播放效果、增加观看量、提升宣传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一个准确、精练的题目,能够让观众对电视问政问题短片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促使实时新闻能够更快地传播。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提升编辑方式的新颖性,从而提升电视问政问题短片的冲击力和传播效果。

3.选择更加高效的采访手段

电视问政问题短片采编中,采访是核心环节,只有保证采访内容的质量,才能提升节目播放和传播的效果。针对目前电视问政问题短片采编中存在采访手段单一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扩宽采访渠道,选择多样化的采访手段,以提升采访效率。在短片采访中,采编人员要掌握说话艺术,按照采访对象的性格,问合适的问题,说合适的话,以保证被采访者就相关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讲出最真实的内容,提升电视短片采编质量。

4.“拆”与“合”做到最佳结合

电视问政节目中,短片是围绕问政部门的职责采编制作的,有时围绕某一方面,会产生一系列的采访内容,为了使节目的节奏感更强,就需要把一个问题的多方面,在前期采访中做到“合”,跳出问题看问题,在有效节约采访成本的同时,更深地挖掘新闻资源。而在后期编辑制作中,做好“拆”,把差不多类型的大问题,拆解成多个问题小片,既能保证在后期主持人发力时的针对性,又不至于短片太长,影响传播效果。

结语

电视问政问题短片要明确采编特点,选择合适的采编方法,才能提升节目的播放效果,更好地传播和扩散,从拓展采访手段、保证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加强编辑方式的新颖性等方面同时入手,可大幅度提升采编质量,保证电视问政问题短片的播出效果,提升节目的收视率,促使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毅.周密准备灵活采访适时微调——电视问政视频短片采编刍议[J].视听纵横,2020,194(01).

[2]高启迪.电视问政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治理能力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483(7).

[3]李尧,马冬.电视问政类节目的会话策略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450(10).

[4]张晓伟.电视问政主持人角色定位与主持策略思考[J].青年记者,2020,667(11).

[5]李嘉,田龙过.电视问政节目的组织与策划路径研究——以《请人民阅卷》为例[J].出版广角,2019,331(01).

采访特点范文篇10

[关键词]文献捐赠;高校图书馆

现代高校图书馆普遍都接受外界的文献捐赠,它已成为图书馆文献采访的一种重要辅助方式。接受文献捐赠对图书馆补充馆藏资源、节约文献购置经费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由于捐赠文献来源不一、品种繁多、良莠不齐,接受不适合或无参考价值的文献,也会破坏馆藏结构,浪费馆藏空间。因此接受文献捐赠作为馆藏文献的一种来源方式,也应纳入整个图书馆文献采访系统予以规范,使之符合馆藏发展政策与采访工作流程,从而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对馆藏文献建设的积极作用。本文将分析高校图书馆捐赠文献的来源,并从捐赠文献接受标准、接受捐赠工作流程以及接受文献捐赠与正常文献采访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等方面谈谈高校图书馆接受文献捐赠工作的规范问题。

1捐赠文献来源

高校图书馆接收的文献捐赠有多种来源,分析捐赠文献的来源有助于图书馆了解各类文献捐赠的特点,妥善选择与接受捐赠文献,并根据图书馆的需求通过有效途径争取各方有益的文献捐赠。

1.1个人作品捐赠

个人作品捐赠是指著者或编者将自己写作或编著的文献捐赠给图书馆,它是图书馆接受捐赠文献中的较普遍的一种类型。这类捐赠的特点是:单个捐赠量不大,但捐赠总数较多;捐赠文献既有本校教师、校友及其他学者的优秀作品,也有部分社会作者自费出版的对高校图书馆无收藏价值的图书,图书馆在接受时须区别对待,慎重选择。

1.2个人藏书捐赠

个人藏书捐赠是指捐赠者将自己私人藏书的全部或一部分捐赠给图书馆。这类捐赠的特点是:捐赠者多为本校校友或过世校友的亲属;捐赠文献总量较多,文献出版年代跨度较大,其中可能含有图书馆缺藏的重要文献,甚至一些珍稀文献,但也常有已过使用时效或过于破旧,不再适合图书馆收藏的书刊,图书馆在接受时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1.3个人资助性质的文献捐赠

个人资助性质的捐赠主要指捐赠者为支持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而特别购置各类文献捐赠给图书馆。这类捐赠的特点是:捐赠者多为校友或社会慈善人士,前者如校庆时,校友开展的有庆祝与纪念意义的图书捐赠活动,后者如香港石景宜先生对我国部分高校捐赠的大量港版图书;捐赠文献数量较多,基本上是按照图书馆需求来选择的,一般适合馆藏,是图书馆争取的对象。

1.4高校所属出版单位呈缴性质的文献捐赠

高校所属出版单位呈缴性质的文献捐赠主要指高校所属的出版社、学报社、各院系及各研究机构的专业期刊社依据学校有关规定将自己编辑出版的书刊按一定复本量赠送本校图书馆收藏。这类捐赠的特点是:捐赠长期而稳定;捐赠文献多为本校教师的论述与著作,是馆藏的重点收藏对象。

1.5个别出版社的图书样品捐赠

个别出版社的图书样品捐赠是指有某些专业出版社为了宣传推广自己的出版物,而与一些对自己出版物收藏较多的高校图书馆协议定期捐赠其所出版图书的样品,以方便师生利用、推荐。这类捐赠的特点是:一般附带一定的条件,如要求陈列专门的样品书架、设专门的样品阅览室等,但这些针对性强的捐赠图书一般为馆藏所需,并对方便采访工作与节约采访成本有益,值得图书馆创造条件予以接受。

1.6国外出版单位的文献捐赠

国外出版单位的文献捐赠是指国外出版单位由于与高校图书馆特别协议,或源于某些历史原因,对图书馆开展的文献捐赠。这类捐赠的特点是:多以资助与文化交流为目的;捐赠文献一般为外文原版图书;捐赠量既有个别批次的,也有长期稳定的,如日本岩波书店六十年来坚持向我国五所高校图书馆捐赠其出版的书刊。这类捐赠文献对我国高校外文文献建设有积极的作用,但在接受时也要注意对一些涉及政治倾向问题文献的妥善处理。

1.7基金会组织的外文原版书捐赠

基金会组织的外文原版书捐赠主要指上海亚洲基金会与亚洲之桥基金会长期向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外文原版书捐赠活动。这类捐赠的特点是:捐赠活动持续稳定,一般通过设在国内的转运站进行转赠,接受捐赠的图书馆需要向中转站支付一定的管理运输费用;捐赠文献总量大,品种以高校教材为多,新书与二手书兼有。这类捐赠对补充我国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品种数与复本量都有重要的作用,但图书馆也要避免选择不符馆藏、已过时效或复本过多的图书。

1.8各类杂志社的期刊捐赠

各类杂志社的期刊捐赠主要指全国各地、各类型杂志社给高校图书馆寄赠的样品期刊,它是图书馆日常工作中收到最多的,也是最为零散的一类文献捐赠形式。这类捐赠的特点是:既有连续系统的捐赠,也有个别卷期的捐赠;捐赠文献数量多,类型杂,既有正式出版物,也有内部出版物,既充斥着大量无用信息,也有值得图书馆收藏的有价值的文献,特别是一些不能通过采购渠道获取的内部刊物。图书馆对该类捐赠,应视其捐赠的持续性与文献的价值性予以选择收藏。

1.9其他社会团体的文献捐赠

其他社会团体的文献捐赠是指除上述出版社、基金会以外的其他国内外社会团体向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文献捐赠活动。这些捐赠形式多样,性质不一,有图书经销商为促进业务往来的文献捐赠;有高等院校对帮扶院校资助性的文献捐赠;有学术团体、科研机构各种性质的文献资料捐赠,等等。图书馆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2捐赠文献接受标准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与读者对象决定了其馆藏文献范围,设定科学合理的接受标准是规范图书馆接受文献捐赠工作的首要任务,它有助于图书馆在文献捐赠的被动接收地位中掌握主动的接受权。高校图书馆予以接受的捐赠文献,一般应符合以下标准。

2.1基本符合馆藏文献采选学科范围

所谓基本符合馆藏文献采选学科范围,是指接受的捐赠文献应符合图书馆文献采选的学科范围,或与这些学科是相邻学科,或有其他较密切的关系,或可能符合学校今后学科发展趋势,即对本馆读者有现实或潜在的参考价值。对于那种与图书馆目前采选学科范围相去甚远,读者需求可能性极小的文献应不予接受。

2.2基本符合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层次

所谓基本符合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层次,是指接受的捐赠文献应符合本校教师或学生的阅读层次,对于读者对象层次低于本校低年级学生的文献一般不予入藏,但对于某些虽然低于本专业读者阅

读需求,但对其他专业方向学生能起到扩大知识面作用的优秀文献,也可作为普及读物予以收藏。

2.3内容建康、科学

捐赠文献良莠不齐,特别是某些个人出资出版的或非正式出版的书刊,缺乏严格审查,存在内容无意义、有大量错误、甚至伪科学的情况。图书馆对捐赠文献的内容应严格把关,所接受的文献内容要建康、科学,对本校读者有积极的利导作用,防止内容无意义的文献占用馆藏空间,拒绝低劣文献对读者产生不良影响。

2.4基本符合馆藏复本原则

图书馆对各类型文献的采访都有一定的复本量标准,接受捐赠文献也应基本符合馆藏复本原则。鉴于捐赠的特殊性质,图书馆对于符合正常采选标准的捐赠文献也可适当增加复本,但并不能因为是免费获取而盲目增加复本量,以影响整个馆藏结构。

2.5非下列不适合收藏的类型

一般来说高校图书对下列几类文献捐赠应不予接受:非法出版物;查禁的书刊;零星、不完整、不连续的杂志、报纸;小册子;过于陈旧的书刊;破损不堪、无法利用的书刊等。

3接受捐赠工作规范流程

高校图书馆应设置专门岗位与规范流程来负责文献捐赠事务。这既有利于捐赠者联系便利,也有利于接受捐赠工作自身规范、与其他相关工作沟通顺畅。

3.1联系各种捐赠事宜

对于外界的文献捐赠,图书馆虽然主要处于被动接收位置,但也需要积极利用有效信息,主动联系,以争取获得捐赠。如联系有捐赠意向的私人藏书家或开展捐赠活动的机构团体,争取成为受赠对象;联系已捐赠部分卷期连续出版物的出版单位,争取获得持续捐赠;联系转运站及时选取基金会赠书,等等。

3.2接待各种途径的文献捐赠

捐赠者通过各种方式向图书馆捐赠文献,如亲自上门捐赠、委托他人捐赠、通过邮寄方式捐赠,以及通过捐赠仪式进行捐赠等。接受捐赠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要随时接待各种途径的捐赠事宜,并记录下捐赠文献的品种、数量及捐赠者联系方式。

3.3对捐赠文献进行审核,根据审核结果作相关处理

接受捐赠负责人对收到的捐赠文献,根据本馆具体的接受标准与审核程序进行审核。经审核予以接受的,向捐赠者回复收藏感谢函;对不予接受的,联系捐赠者,作退回或作其他处理;对捐赠文献复本数超过可接受数量的,若捐赠者无特别要求,未入藏的剩余复本可作交换、转赠或其他处理。

3.4为接受的捐赠文献建采访记录

为接受的捐赠文献建采访记录是规范接受文献捐赠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捐赠文献纳入文献采访系统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捐赠文献记录及时进入采访书目库,便于其他文献采访准确;有利于按时、按批输出捐赠清单,与后面验收环节交接清晰;有利于各种捐赠数据的统计与提取。规范的捐赠文献采访记录应包括:书目记录、文献数量、文献的定价或估价、捐赠来源、捐赠者及其通讯地址等。

3.5统计、分析与总结

接受捐赠负责人应对图书馆全年接受文献捐赠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总捐赠情况、各种来源的捐赠情况与各种类型的捐赠情况,分析捐赠文献在总采选文献中所占的比例,评价接受文献捐赠工作的效益,以总结经验、推进工作。此外,图书馆对于捐赠文献数量多、价值大或有长期捐赠关系的捐赠者还可以赠送一定的纪念品,表示特别感谢,以增进联系,保持良好的捐赠关系。

4受捐赠与正常采访的沟通与协调

高校图书馆接受的捐赠文献与正常采访的文献存在着交叉与重复,将接受文献捐赠工作规范纳入整个采访系统的目的也在于二者能够相互沟通与协调,一方面避免重复购进能够通过捐赠途径获取的文献,另一方利用捐赠途径辅助获取正常采访难于获得或缺乏购置经费购买的文献。

4.1根据捐赠情况,调整订购文献的品种与数量

接受文献捐赠使高校图书馆能免费获取一定数量的最新出版物。一方面文献采访人员对于预先已知的可通过捐赠途径获取的文献,如本校出版社或教师需呈缴的出版物,其他出版社协议赠送的出版物,可获连续捐赠的期刊等,应根据捐赠文献具体的复本量,不再采选或减少采选相应文献;另一方面,规范的接受捐赠工作要求及时为捐赠文献建立采访记录,采访人员在采选过程中,如果查到某种拟预订的图书已获捐赠,同样可根据获赠文献的复本情况,撤订或减少订购该文献。这有助于图书馆节约文献采访经费、利用现有经费扩大采访品种。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