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9:46:09

采访

采访范文篇1

关键词:拒绝采访、平等、自愿、公共利益、司法公正

当记者的,大多都遭遇过“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有的记者只好无可奈何;有的记者就软磨硬泡;有的记者就采用偷拍偷录的手段;还有的记者就强行采访,有时惹急了被采访对象,还会遭遇暴力威胁……,足可见记者这个行业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其实,记者之所以这样做,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顺利地完成采访任务,满足公民的知情权。那么,面对被采访对象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面对频率不断升高的拒绝采访问题,作为新闻记者应如何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本文试图做一些探讨。

首先,我们要搞清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

由于我国媒介体制的特殊性,使得很多记者有着先天的优越感,“无冕之王”是对记者的美誉,这意味着:记者既可以采访“高级官员”,又可以采访“社会名流”;还可以采访“平民百姓”……,记者的能量很大,空间也很广泛。这样的一种状况,给了很多记者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记者采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人都应该无条件地接受采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媒介进入了市场,观众、听众、读者成为了目标受众时,媒介与受众之间那种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利益关系才被人们真正地意识到,这时,再来反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你会发现: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首先,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开始注重受众调查,受众细分、频道专业化,有了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收视率或发行量的上升为目的栏目改革和媒介经营意识。从原来的“我做什么节目,你就看什么节目”的“靶子论”,到现在的“你想看什么节目,我就做什么节目给你看”的“受众中心论”。遵循传播规律,尊重受众需求,科学地安排节目已经成为各媒介研究的首要课题。其次,被采访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惟命是从了,在接受采访时,有的满口外交辞令;有的避重就轻;有的躲躲闪闪;有的干脆拒绝接受采访……分析其中原因,有敷衍搪塞的官本位思想;有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的原因;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还有触及到疼处害怕曝光的心理恐惧……出现拒绝采访的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它有着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原因,这就更加大的采访的难度。

但这种变化表明:媒介与受众之间、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是一种平等、自愿、公平的民事关系,而不是行政隶属的上下级指令关系。新闻机构并无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所以对被采访对象不存在支配关系。①采访是一种权利,而非权力。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媒体从业人员改变工作作风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尊重被参访对象的正当要求和严正声明,新闻记者才能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其次,被采访对象拒绝采访的情形是正常的

在搞清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后,我们才能更好地来探讨拒绝采访问题。原则上说,被采访者可以拒绝采访。因为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是平等、自愿的关系。无论对谁,如果其认为记者所提的问题触及到自己的个人隐私,都可以拒绝回答。如:在一次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中,主持人问一名演艺圈的明星:“你还记得你的初恋情人是谁吗?”这位明星当时就表示拒绝回答,因为这是一个隐私问题,尤其是对那位人们未知的曾经与这位明星初恋过的人来说,这段经历如果无意中被披露出去,会给其现在的家庭生活和工作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主持人本来就不应该提问这样的问题。即使问了,作为嘉宾也可以拒绝回答或者迂回回答,这完全取决于被采访对象当时的主观意愿,但也折射出主持人隐私意识的欠缺。

当然,隐私涉及的范围很宽泛,包括公民个人的个人信息(姓名、肖像、经济收入、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生理缺陷等);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夫妻的性生活、私人日记、身份关系等);个人私事(恋爱、婚姻、生育、避孕、堕胎、收养子女)等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其他个人事务。在这个问题上,新闻采访要有一个“度”的把握。恩格斯曾提出一个处理个人隐私与新闻报道相互关系的原则,即个人隐私一般应受到保护,但当个人私事甚至阴私与最重要的公共利益──政治生活发生联系的时候,个人的私事就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私事,而属于政治的一部分,它不受隐私权的保护应成为历史记载和新闻报道不可回避的内容。这一论述,说明了个人隐私和新闻采访的一般关系。

第三,区分不同的拒绝采访情形予以不同处理

在被采访对象中,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其分为:官员、明星、法官、社会组织和百姓。

(一)针对官员拒绝采访的情形

官员主要指在政府各职能部门(工商、公安、交警、税官、环卫、绿化等)的工作人员。一般来说,政府官员在上班时间、在其工作状态下,针对其职务范围内的采访,其一般不应该拒绝采访,应该如实回答记者所提出的有关其工作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因为此时他所代表的不是他个人而是政府相关部门。政府部门作为为公众服务的机构,有政务公开的义务。即有将除国家机密以外的信息公之于众的法定义务。而记者采访政府官员时,所代表的也不仅仅是媒体,而是媒体背后的公众需求。

2003年,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确定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为深圳市党政机关,同时特别强调:公务活动除涉及国家安全、机要和保密工作外,有关单位必须主动接受新闻单位和新闻记者的采访和调查,如实介绍情况。各级领导干部应以积极和理性的态度对待来自新闻媒体的批评和监督,配合新闻媒体把真实的情况传达给公众。②

美国在其《信息自由法案》和《阳光普照法案》中,都规定公务人员必须保证对社会媒体的“普惠”原则,也就是说拥有公众权利和资源的人,必须要保证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其法律规定,国家公务员在其执行公务的过程中,除非有上级部门明确规定不能透露某些重要情况,否则,如果没有及时向大众公布应知信息,便犯有渎职罪。③

如果政府官员针对其职务范围内的问题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媒体就可以如实地报道其拒绝采访的情形。但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其拒绝采访可能要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巨大的社会舆论的压力。因此,政府官员要审慎地选择拒绝采访。但是,如果新闻记者采访的是与政府官员职权范围无关的个人私事,采访的地点是在其私人空间里,采访的时间是八小时以外的非上班时间,采访的手段是隐蔽的,那么,记者的这种采访行为是应当受到质疑的。某电视台记者到一名官员的家中进行采访,使用隐蔽采访的手段,偷拍了某官员失态的表情和言不由衷的话语,使这名官员的社会评价降低,进而影响了官员的整体形象,记者这样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如果有证据证明政府官员正在接受当事人的贿赂、宴请,记者可以发挥职业敏感的优势,与有关纪检、监察、纠风部门协同行动,这样做比较有说服力。因为记者毕竟不是警察,没有取证的义务,但作为普通公民有举报的权利。

(二)针对明星拒绝采访的情形

明星是指因特殊才能、成就、经历或其他特殊原因,在社会某个领域中做出突出成绩而为大家所普遍知晓的人物,包括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影视明星、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等。这些人所从事的活动,一般都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关,并且构成了社会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公众对于明星会产生一种心理上关注、了解、知情的愿望,即公众兴趣。新闻媒体也可以适度地报道明星的公共生活。明星们应该认识到,其所获得的名利与他的公共身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媒体长期以来的报道已经大大提高了其商业价值,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某些属于自己个人的信息内容也应该向公众适当地公开。因为明星的事业不仅是他们自己的,也是社会的、公众的,公众有权了解他们的事业及与他们的事业有关的个人情况,只要他们离开自己的生活圈子,进入公众生活领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都可以成为新闻媒体追踪报道的对象。社会的关注是它命有了一大的名气,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利益,从公平的角度说,适当地缩小其隐私权的范围是他们对公众兴趣的一种回报。但他们完全私下的与社会并不发生直接联系的个人私生活则不应受到侵扰。低级、下流的公众兴趣不应该得到满足,大众传媒不应宣传名人的隐私,以一些低级趣味的花边新闻、明星轶事来取悦公众,以提高媒体的发行量或收视率。

当然,明星应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和楷模。对于明星的偷税漏税问题,表面上看是涉及明星个人经济收入的隐私问题,实际上是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其偷税漏税给国家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较坏的社会影响是远远大于其个人经济收入的隐私的,因此,这时的收入隐私应该让位于公众和媒体对其的监督。媒体披露明星偷税漏税的隐私是正当的,是社会对明星个人行为的监督和鞭策。

但明星与社会不发生直接联系的个人信息、私人领域和家庭活动除非本人同意,媒体不得随意公诸于众,否则就可能构成对其隐私或尊严的侵犯。香港某报社记者,骗取了某影星家小保姆的信任,进入其家中,将其卧具、橱具、洁具的品牌和家庭的摆设布置等实景拍摄下来,在香港的报纸上刊登,记者这样的做法是违法的,是对人的不尊重。隐私权实际上是人权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拥有这个权利,承认、尊重、保护隐私权很必要,它实际上是承认、尊重人的价值,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三)针对法官拒绝采访的情形

法官是受过法律专业训练的特殊群体,其职能是依照法律来解决纠纷,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以维护法律的公正。法官是社会正义的象征,司法活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运作过程,它要求司法人员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专业的职业理念。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根本,因此,司法审判活动需要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环境,一切与社会保持适度的隔离,相对隔绝各种公共权力、社会势力、舆论情绪对法官的指令、干扰和影响,使法官毋需掌声、不惧骂名真正地依据法律和事实审判。针对法官拒绝接受记者采访的情形,记者应该充分地尊重。因为法官拒绝接受采访是为了避免针对某一案件发表过多的言论,通过媒体的放大传播,影响社会舆论,从而危及到案件的公正处理和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因此,记者应该审慎地处理媒体与司法的关系,尊重法官保持缄默的选择,这也是对司法保持必要敬畏。对于媒体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媒体与公民之间发生的新闻官司是通过法官来审判的,法官有自由裁量权,保持对司法的尊重对媒体而言是有益的。另外,新闻记者应该学习必要的法律常识,了解诉讼程序和基本的法律术语,有利于写好法制新闻。

(四)针对社会组织拒绝采访的情形

近期,出现一些社会组织拒绝接受记者采访的情形,这是社会组织的权利,无可厚非。如足协,但其不能代替足球俱乐部或者球员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换一句话说,记者可以通过采访俱乐部的负责人或者球迷喜爱的球员来获得相关的信息。对于足协来说,应该意识到,在足球日益走向产业化的今天,正是媒体的炒作、球迷的关注,才使得足球产业产生了“注意力经济”。如果有一天,媒体不转播、报道比赛实况,那对于足球产业的发展将是大大地不利。而对于记者来说,在采访报道中要注意尊重被采访对象的正当要求和严正声明,注意维护双方的关系。

(五)针对百姓拒绝采访的情形

采访,实质上是一种沟通的艺术,需要记者下功夫去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积累采访形形色色人的经验。作为一名记者,不光要有采访的经验,还要有人格的魅力和说服别人的技巧。如果没有与人心灵上的沟通,只满足于你问他答,这样的采访是肯定不成功的。新闻媒介对一般民众拒绝采访的心态,应该给予最大限度地体谅和尊重。因为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了解媒体的威力,她们对各种利害关系估计不足,他们的个人行为社会属性不高,所以对他们权利的保护范围应该大于政府官员和社会知名人士。政府官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在社会中有一定的话语权,他们受到委屈有机会利用媒体或其他途径为自己申辩,而一般民众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因此,新闻媒介对一般民众拒绝采访的情形也要视情况而定。

原则上,第一,对于一般民众的采访主要限于其公开的事项和场合,如果涉及私生活事项和场合,应征得当事人的同意;第二,媒体的采访报道应该只是对其客观行为的叙述,如果涉及当事人的主观意见并且尚未公示,不管来源于对象自述还是他人转述,都应该征得同意。第三,媒体对一般民众的报道应该只限于社会公益目的,如果具有营利目的,例如在广告中使用他人肖像、姓名或者涉及其他个人资讯,必须与之订立书面协议。第四,媒介报道一般民众必须真实并出于善意,不得虚假或歪曲失实,不得贬低人格,否则就违反了记者的职业道德,还容易引起新闻官司。当然,如果个人行为违反了法律、社会公德、劳动纪律,对公共利益构成威胁或造成损害,或者由于特殊事件引起公众的关注,其行为就不光是个人的行为,这时的个人就已经转变为非自愿的公众人物,新闻媒介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就可以对其进行采访。像前文所提到的采访恶性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并曝光其违章行为和损害后果以警示社会,这样的采访就是因肇事者的违章行为而使其成为了临时性的公众人物,公众对其有知情了解的兴趣,新闻记者报道这样的行为,是为了使更多的违章司机受到警示和教育。

采访范文篇2

一、从读者角度出发,最先提出最想知道、非问不可的问题

新闻采访,是新闻业务活动中一项繁重的任务,我们的传统经验是,采访决定写作,没有深入的采访,就没有精彩的写作,也不可能产生好的新闻报道。任何新闻报道都具有中心和主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抓住时机,紧紧围绕报道思想,提出最想知道、非问不可的问题。作为记者,在新闻采访报道中,无论是采写时政、经济,还是社会新闻,都要善于从平民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和选择报道的内容和主题,记者只有把自己当做一名普通读者,多从基层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入手,才能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另外,提问时既要问到点子上、问得准,也不要鸡毛蒜皮什么都问,但又不是大而化之、马马虎虎,随便提几个问题了事,要问些读者关心和关注的问题。美国一位知名新闻学教授曾说过:“大多数场合下,由于人们忙于处理自己的事务而不愿意多谈,只有被记者精心准备的一连串问题以及记者在访问中根据谈话的发展提出的一连串问题所触动,才进行交谈的。”可以说,一个记者知识越丰富,视野越开阔,采访就越深入,判断就越准确。

二、明确采访目的后提前准备部分问题

在明确采访报道目的,做了情况、政策、知识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之后,最后要落实在问题上,把要问的问题准备好,这当然不排斥在访问中根据新的情况随时随地提出新的问题,准备充分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好的提问应该切中要害,不必绕弯子,不说不着边际的废话,这就要求记者必须要了解被采访人物或事件本身,如果对新闻事件不了解,提问往往容易陷入空洞、空泛、不着边际的僵局。采访时提问问题的重点应放在掌握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和拟出提问要点上,这两者是密切联系的,只有对采访对象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后,才能够考虑出一些有价值、有针对性的问题。在准备提问要点时,一定要注意针对性,做好专门性的准备,就是随时注意广泛积累资料。记者要采访各行各业的人,为了不说外行话、不写外行文章,知识面要相对宽些,对各个领域都要有所了解,做到胸有成竹。

三、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迅速调整提问的心态

采访范文篇3

提笔间,我真的是百感交集,感触万千。说实话,在电视台学习、工作的这些日子里,学到了不少在学校从未接触过的东西,不仅增长了自己的生活阅历,也学到了许多生活、社会经历:怎样做人、怎样工作、怎样与人相处等等;但最让自己钦佩和受用的是那种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一天踏进电视台《触点》栏目办公室的门时,我对这个节目还一无所知,从何学起都不知道。也由于一些手续上的问题,原本打算学编辑的我因进不去编辑房而在办公室足足坐了一天。然后接下来的一星期,每天按时来电视台却学不到任何东西,这对怀着信心来求知的我打击很大。有时像上课点名似的在办公室打了个转就回家,人际关系也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后来,通过心情的调整,觉得自己不能把实习当做好玩,这毕竟关系到以后的前途问题,于是主动找栏目的记者说话,希望能带自己出去采访。既然不能做后期,就先做好前期吧。然后,有了第一次外出采访的经历。之后的一星期就跟着记者出去采访了。每天积极地行动是十分重要的,不要仅仅是记者出去采访你就跟出去一下、看一下,而是在去采访之前,尽量了解采访事件的信息,构思接下来的采访与拍摄,采访回来后,要写稿,跟着记者去编片,这里的每一项行动都要求你自己积极争取,因为对于记者而言,每天的工作都很忙很紧,你要大胆争取参与这里面的每一个过程,只有这样你才能全面地锻炼到采、编、写能力。

后期制作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到了栏目的编辑室,因为里面只有一套设备供编辑使用,所以我只能认真观察他的操作流程,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果然专业的老师就是不同,对镜头的运用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在剪辑技巧上,画面剪得流畅,专题片艺术性强,蒙太奇用得巧。在操机水平上,速度快,非常熟练。以前在学校花两天时间编一个十分钟的片子,我就自鸣得意。在这呆了一个星期后,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渺小和无知。我还领悟到编辑人员不仅仅要技术过硬,而且个人修养上也要过关。一是要细心和耐心,把时间精确到帧;二是心态要好,避急躁,能够应对稿件的突然调整。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贫乏和在实际运用中的困难。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我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自己学的本来就不是很多,现在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付出自己更大的努力去学习、去历练,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丰富的色彩。

采访范文篇4

一、选好话题内容

任何新闻都是真实事件构成的,因此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常关注其他媒体的信息,挖掘生活话题内容。仔细留意发生在自己周边的事物,然后酝酿这些事情有没有新闻价值,在群众中产生过什么影响,能否以小见大,或者由这个事物的源头想到其他一些与之相关联的事物。如果能找到好的话题,并应用自己的智慧将你心中的想法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使得这个采访超出预期效果,让舆论价值进一步得到升华,这就要求主持人有较高的修养、有较深的思想认识。

二、采访之前要了解与采访对象有关的背景材料

在预约采访对象之前,若不能了解对方背景,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性格、个人经历以及家庭、朋友等有关事项,那么在采访时,必定手忙脚乱,心慌失措,这样将无法与采访对象很好地进行沟通。只有掌握了采访对象的经历、生活故事,双方才有共同语言,采访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或者能比你预期的效果更好。

三、采访提纲的设计

在采访之前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理清自己的头绪与思路,因此设计采访提纲是采访前准备工作最重要的一步。电视新闻讲究的是时间紧、速度快、效率高,因此,与其他媒体播出的新闻工作过程相比较的话,电视节目制作人员面临的压力更大。编写时,采访提纲要求高质量,计划与目标十分明确,这样不仅能节省工作时间,还可方便观众更快地了解信息。报社记者表达信息的方式是文字,而主持人表达信息的方式则是声音,因而,主持人在现场采访时,还要运用一些技巧与方法。

(一)要注意倾听,不能分散注意力

现场采访首先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相互交流、相互尊重的一个交流平台,学会倾听,为各自的交流提供良好的空间。同时,将注意力集中更加有利于信息的把握,通过采访对象的语言,有可能意外地了解到其他的信息,又多增加了一条新闻线索。在倾听的过程中,电视节目主持人要迅速思考问题,判断信息的价值,最后是有关人士对这个话题的预测,对于这样的采访对象,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在短时间内找到相应的对策,以求得到更加丰富的信息。

(二)控制好节奏

因节目的录制有时间限制,因此在整个过程中,主持人要调控好节目的整体节奏,使节目的质量和信息的数量都得到保障。主持人在采访跟进时,说话语气要与新闻事件发生的场景氛围相协调。在问采访对象相关问题时,首先要做到分配好与每一个采访对象之间的不同问题。对全局的控制上,要注意好细节的发挥,做到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其次对于某些采访对象谈到一些敏感性的话题时,要及时运用幽默的智慧来化解,可以通过转换话题的方式,也可以停止这个话题,进入下一个话题。

采访范文篇5

关键词:新闻采访;采访技巧;采访艺术

1什么是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进行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新闻工作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询问、倾听等手段对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收集活动,可以是社会见闻、自然现象、人文景观、人物专访等等,采访是采访者对客体认识的过程,采访者利用多种采访手段、运用自己的新闻观点、知识积累对客体做出分析的过程。

2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定采访目的,没有采访目的的文章,让读者读起来就像是流水账找不到一丝主线,让读者提不起兴趣感觉很空;下一步就是寻找采访人根据采访目的,寻找合适的采访人,切忌,不要安插无关的采访,否则,会扰乱整体布局,其次,了解被采访人的过往,根据主题对被采访人进行有重点的采访,事先对被采访者的了解可以使采访的过程更加顺利,让被采访者感觉到被人尊重,更有利于采访的进行。最后要对采访的问题进行设计,问题的好坏直接左右文章的质量。

3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3.1沟通要迅速,使气氛融洽。对于被采访的对象来说,记者是一个突然闯入的角色,这有可能打破采访对象的心理平衡,而迅速的沟通可以使采访对象与自己有心里感应,方便进行下一步的采访,在对被采访者提问时要从浅入深,快速提问,让对方先有一个心理准备然后就进行正式的提问,这种突破性的提问方式可以在对方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性新闻。3.2在采访时有时需要倾听。倾听被采访对象的过往经历和他的内心感受,有时还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鼓励和支持,要循序渐进慢慢引导采访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对方倾诉的时候我们负责倾听就好不要进行插嘴,因为这会影响对方在倾诉时的思路,思路一旦被打断那么接下来的提问对方就无法进行有秩序的回答,对方的回答没有条理性,我们就无法从中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3.3谨慎提问,问足问题。在记者的诸项采访活动中,提问是一项最基本、最常见的采访形式,像一颗颗“问路石”,是采访成败的关键,也是最能反映记者功底的一项艺术。在采访时难免会问到对方的一些隐私问题,或者对方不太愿意公布于众的问题,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答案的涉及面较窄的问题,在家以引导,并保持耐心,对于这些问题行成自己的判断,进行下一步的提问。3.4举例提问的方式让采访更加丰满。优秀的新闻记者一般都掌握发问技巧,善于从细微处挖掘新闻素材。在采访中进行提问是切忌不要问一些答案是“是”或者“否”的问题,这会使文章显得特别生硬,多多提一些可回答性高的问题,也可以让她进行举例回答,这样不仅便于理解还可以是文章和采访更加丰满。

4采访时要有效的利用插话这门艺术

在采访中要有适当的插话,这种插话是对于被采访者的提问的问题的一种强调,在被采访者偏离采访问题时利用插话可以使采访内容回到重心,还可以在对方情绪激动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安慰,与此同时还可以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在采访中插话还可以用来缓解尴尬的气氛,给对方思考的时间,还能及时的纠正对方言语或者是文字上的错误。

5善于从平常对话中抓取要闻

在对不配合的人中把握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在特殊情况下就要采用特殊的方法,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时机提问效果是不一样的,往往在人多的场合被采访者都比较拘谨,无法放松自我,但是在人少的地方,舒适的环境中可以与对方进行平常的交谈,在这种时候被采访者往往心理防线较低,在平常的谈话中就会透漏许多实质性的要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紧紧的抓住这个要闻;当然还有另一种方式,那就是连珠炮似的提问,在对方应接不暇的时候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这个时候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

在采访中夹缝插针、迂回进攻、旁敲侧击、刚柔并济、绵里藏针等等必要的采访技巧会是得采访的过程中更加顺利获得的新闻更加丰满,尊重对方,认真倾听,可以让对方在采访中感情得以抒发,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新闻,所以我们要全面,细致,深入的采访,这样才会获得成功的新闻。

参考文献:

采访范文篇6

柴静也因此作出了著名的深度报道《失却的光明》,可见换位思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力量。2.换位思考有利于增强报道的客观公正性《迈阿密先驱报》前总编辑大卫•劳伦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每一个新闻记者都应该设身处地地站在被采访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把自己视为报道中的当事人,这是增加报道客观公正性的极好、极有效的方法”。劳伦斯的这句话在当今社会人们角色多重、利益多元的时代更显得尤为重要,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对被采访者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多站在新闻报道当事人的立场去看待问题,或许会使读者、当事人和记者都少一些过激的言行,多几分宽容与平和。3.换位思考有助于增加报道的贴近性换位思考有助于寻找新闻的形象视角,有助于增加报道的贴近性,在这里我们以农村报道为例,当前很多农村报道都过于模式化,或是以居高临下的说教面孔出现,令读者望而生厌,而记者对观察新闻事件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则可以有效改善这种状况,增加报道的贴近性、鲜活性和生动性,广西日报从2001年1月推出的专栏《城乡新事》中有关农村的报道则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在这些农村报道之中,记者紧抓受众的关注点和兴趣点,重点展现了农村发生的新变化,取得新成就最显著、最突出的那一部分,从中找出最佳形象视角,结果报道出来深受广大读者和群众的欢迎,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新闻记者站在群众的视角去报道和剖析问题。

一个出色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定懂得换位思考,必定具备很好的新闻素质,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记者要具备高尚的个人道德素质和新闻职业素养,记者作为社会的一员,首先要遵循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其次要遵守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这是开展实施换位思考采访的前提和保障,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记者没有最基本的个人道德底线,没有新闻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怎么能真正站在新闻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正如《华夏时报》记者在欺骗遇难者同学而挖掘“独家新闻”的时候可能不会思考,假如自己是遇难者的同学,当不幸的消息传来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新闻记者通过这种不择手段的行为来博取“收视率”或“发行量”的现象,不仅会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还使得受众对报刊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其次报刊记者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要有足够的正义感和勇气,众所周知,规章制度的约束力只占很少一部分,记者要真正站在新闻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多的还是要依靠记者本身的正义感、善良及勇气等,这是一种很本心的东西,也是一个真正优秀的记者必备的素质,去灾难现场进行采访报道,美女记者没有冷眼旁观,而是冲上去给落水女孩做人工呼吸,在这一过程中,记者或许没有时间进行换位思考,驱动她作出这一举动的是个人的道德感和善良,这是新闻道德规范所达不到的约束效果。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在报刊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记者要真正做到换位思考采访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记者秉持新闻人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对新闻当事人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就一定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采访效果。

本文作者:刘大泳工作单位: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采访范文篇7

《今日泰兴》是中共泰兴市委机关报,是当地最有影响的报纸。作为党报,发挥了党和政府的喉舌,传播党的声音的作用。作为平面媒体,增强了党委、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联系,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为更多的人认识泰兴、了解泰兴打开了一扇窗口。

《今日泰兴》包括要闻版、综合新闻版、民生版、教育版、新农村版、文学版、法制版等。我在新闻部实习,主要为要闻版、综合新闻版服务。要闻版、综合新闻版的内容广泛,主要报导当地发生的一些重大新闻和综合新闻。

我在采访部实习,有幸跟随主任马宏飞实习,我学习到很多知识、感触也很多。虽然现在还没有学习专业知识,但马主任教会了我新闻写作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方法,让我学到了一些新闻写作的技能,能够写出些简单的新闻。

刚去没几天,月日,我遇上我市市委召开届次全体(扩大)会议;7月24日,市政府召开新闻会,通报“7月22日的事故情况”。因此我有机会参加采访,从中学到了很多。

月日,我提前近一个小时,早早地到达会议现场找到记者席坐下,等马主任和与会人员的到来的同时,我先学习了市委书记的工作报告,并将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八点半会议准时召开,我跟着马主任认真听着市委书记的讲话。下午我就尝试着写起新闻稿件来,一下子写了1000字,自我感觉良好,送给马主任批改,谁知道马主任的评价是“一盘散沙”。他说,全文都是回忆程序和负责人的讲话,把新闻淹没在繁杂的程序和冗长的套话中,读者对这样的报道很反感。作为会议新闻,记者在采访前,首先要明白自己要参加的会议室什么,要事先解读材料,做好一些知识上的准备。其次是关注和搜寻会议中的各种信息。在会议中只有懂得挖掘,才能从中获取可贵的新闻线索。写好会议新闻,还要找寻写好会议新闻的最佳切入点。会议新闻最易落入俗套,写好会议新闻也是对记者平时学习、掌握情况、写作能力的一次考验。会议新闻一定要有主题,不能写成一盘散沙似的稿件。

听了他的这些话,我重新去写,经过他的修改总算能过关了。后来,我根据马主任的要求,从会议材料中挖掘新闻线索,先后采写出《市委部署文化泰兴建设工作》、《39项民生工程写进市委文件》消息在头版头条刊登。同时,我学写了几篇评论。

在这短短的两个多星期,马主任教了我很多东西。首先他教我学会看报纸,以前我看报纸都是简单的浏览,现在他教会我看报纸要注意看专业记者的报道是从哪儿入手写的,用了什么手法,如何突出要表达的内容,用什么吸引读者的,是标题副标,还是导语新闻图片。其次他给我找来一本新闻写作技巧方面的书,让我多看看,做一些读书笔记,练练文笔,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经过两个多星期的采访,我受益匪浅,主要心得小结如下:

一、采访前多做准备,采访时多提问、学会提问。

除了突发性新闻,在接到采访任务时都要在第一时间认真了解此次采访任务的背景、人物、主题、想提问的问题等等,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不会在采访过程中出现没话说、问不到重点上等问题。在采访时也应保持头脑高度集中,认真思考,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进行提问。作为记者,采访的功力一定要到位,好的采访是出好稿子的基础。很多时候没问到,没问清楚造成文章没有说服力,还要补采甚至重采。新闻最重要是真实性,用事实说话,要对读者负责,对自己写出来的稿子负责。

同时,我在实习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参与采访,我还学到,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掌握采访提问的艺术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要提高采访的质量,首当其冲的是要提高采访的质量。

一要与采访对象拉近心理距离。例如:我们在采访我市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芦玲芳时,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比较紧张。为了打破僵局,马主任灵机一动,转移问话内容,问她:“你这几年不容易,为了乡亲们吃了许多的苦,你脸上的皱纹比较多了。”马主任的充满人情味的问话,一下子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我们的采访很顺利。

二要在认真听中提取新的问题。我们在采访一个纪检干部时,他比较谦虚谨慎,不想说自己的情况。我们没办法,只好先和他说说其他工作上的事。后来,他说到有时办案中,老婆比较着急,有人说情到家中,有的人还带了物品,有时不敢开门,错把亲戚关到了门外。结果,不知不觉地把我们要采访的内容说了出来。

后来,在实习期,加上马主任的指导,我还了解到,三要从侧面了解法、四要直拉主题法、五要身心投入,让其有感受而发。

二、平时勤学苦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最让我力不从心的就是我的新闻写作水平。我深深觉得新闻写作是多么重要,做好采访后,如果仅因为写作水平有限而没能做出好的报道,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就太可惜了。用看似简单的语言怎么能把事情叙述的更有条理更吸引人,那就在于提高写作能力,掌握写作技巧。有时候着急交稿,感觉自己的写作水平瞬时就下降了,感觉都写不出完整的话了,像个小学生似的,语句通顺都成了很大的问题。我想记者常会遇到这类问题,时间紧来不及深思熟虑,反复推敲,要争分夺秒的保证时效性,这也是人们最为看重的问题,也就是新闻的“新”,所以自然要求记者有着较高写作水平,能够临场发挥,具备信手拈来的能力。

上新闻写作课时并没有重视老师说的勤写多练,所以写文章总感觉很吃力,语言的运用不太自如,手法比较单一,尤其北青报的风格是比较生动活泼的,有亲近市民读者的感觉,新闻报道自然也要清新自然,但往往我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干巴巴的平铺直叙,用老师的话说就是把看到听到的直接写出来,文章没有现场感。老师告诉我要多观察,但真的观察起来,我往往还是置身事外,没办法直击问题的核心,

其实,这主要是自己的知识跟不上。因此,勤学就很重要。老老实实地学,放下架子学,向同学学,向群众学,向书本学。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学习文学知识,学习专业术语……如果自己不懂经济基本常识,采写农村经济等稿件,就无法与采访对象对话,就会问外行问题,写外行报道。新闻写作,题材广泛,无所不涉,新闻工作要求记者钻研新闻业务,学习各行各业的知识。学习中关键在“看”、“听”、“记”三方面下功夫。

苦练。文字表达能力是衡量记者业务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从写“火柴盒”、“豆腐块”开始写作;学会发现新闻本领;养成多改的习惯。这次我在实习中,有的新闻稿件改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使结构更合理,文字更贴近,达到了在报纸上发表的要求。

三、要多思考,热爱记者这个岗位。

小时候喜欢记者这个职业,是羡慕电视上的记者能够天天到各种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很新鲜。当时也只是看到了记者光鲜亮丽的人前的样子。长大后,渐渐也了解到了记者背后所要付出的巨大的辛苦与努力。

思考是记者的必须养成的习惯,写什么,不写什么,怎么写,都要全面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去思考。同时对新闻素材要思考出角度,对看到的、听到的新闻素材要从中分析、综合、提炼、概括出有分量、有价值的新闻主题。同时还要思考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只有多思考,才能写出有深度、有高度、有力度的新闻出来,才能成为优秀的记者。这是实习时老师们经常教育我的话。

我们既然选择了新闻学,将来有可能走上记者这个岗位,因此,我们必须热爱这个岗位。有人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虽然记者尤其当好女记者比较苦一点,不仅要身入而且要心入。要真正地沉到田头、村头、厂头、矿头等,要在日下晒、雨中淋、泥里滚,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很强的敬业精神,才能干好记者这一工作。

采访范文篇8

提问是记者运用最为广泛的采访方法之一,高效的提问能够极大地提升采访效果,同时使采访者与被采访方之间的气氛更为融洽,使采访更为自然;反过来说,如果记者忽略采访的重点,所提的问题不着边际,就会使采访工作压力倍增,让被采访者的情绪受到影响,甚至会使被采访者厌倦采访,出现沉默不语的状况。因此可以说,新闻采访中的发问技巧是对记者思想、业务水平和政治立场、社会活动等综合素质的检验,新闻采访记者要高度重视新闻采访的发问艺术。(1)抓紧新闻主旨,提高采访成功率。在进行新闻采访时,新闻记者的提问一定要遵照新闻的主题进行,与采访主体和被采访者无关的话题一定要尽量减少;若是被采访者的回答偏离了采访主旨,新闻记者要运用一定的谈话艺术将话题拉回,避免采访尴尬局面的产生。(2)对启发引导合理运用,使预期目的得以达成。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要少追问、多启发,咄咄逼人、急于求成的发问往往会让被采访者产生反感情绪,影响采访的效果。新闻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用问题启发的方式对被采访者进行提问,避免追问,以使新闻采访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完成新闻素材的捕捉和新闻材料的收集工作。(3)一定要有和蔼的态度。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身份和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一定要用谦逊、和蔼的态度面对被采访者,虚心求教,认真聆听被采访者的答复,如此被采访者才会配合采访工作,使采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4)要积极地对被采访者进行正确引导。在完成提问后,新闻记者要积极地引导被采访者对问题进行解答,当提出的问题使被采访者有所顾虑、涉及被采访者隐私或者被采访者对其记忆模糊时,采访者一定要耐住性子,对被采访者进行引导并耐心等待其回答,通过这种方式与态度来打消被采访者的顾虑或唤醒其模糊的记忆。(5)灵活运用新颖的采访模式。新闻记者要对各种各样的采访模式加以掌握,在具体开展采访工作之前,一定要对被采访者的脾气秉性、情绪、习惯及爱好等加以揣摩,并据此采用合适的采访模式对被采访者进行提问,僵硬的提问或者生硬的逼问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新闻记者切不可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盲目提问或者追问。(6)适当选用验证及求实方法。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经常会遇到某些情节不精确或较难把握的新闻素材,在这种情况下,新闻采访发问的目的就是验证及核实新闻素材。此时,记者要自然巧妙地运用手法,借此在不被被采访者察觉的情况下完成工作。在这种时候,记者不要一下子将问题全部摆出,避免使被采访者失去头绪。一般来说,经验较为丰富的新闻记者会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合理计划,根据提问环境、过程、气氛对新闻素材进行推进式验证。

2记者新闻采访时的倾听与观察

倾听乃是记者采访时常用到的手段之一。一个记者如果善于倾听,那么他往往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之内争取到被采访者的信任,让其对自己敞开心扉,如此便可以在其叙述中找到新闻的更多发光点。当被采访者对所叙述的问题产生为难、犹豫的态度时,新闻记者可以对其进行安慰或者鼓励;若是被采访者表现出愤怒或者悲痛等难以控制的情感,新闻记者则要用温和的态度与语气来对其进行安慰与引导;而当被采访者急于表达自身的意思但又表述不清时,新闻记者就要帮助其对思路进行梳理,以便使采访能够更加顺畅。所谓的观察,则是记者在采访时勤加利用自己的眼睛。具体来说,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记者不仅要对采访现场进行仔细的观察,利用某些细节获取信息,使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同时还要对被采访者的情绪和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以对采访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调节。总之,记者要学会对细节进行捕捉,在采访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观察的本质不是单纯地观看事物,而是要求记者在对事物表面进行观察的同时,看出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观察要求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不仅仅要看,而且要深入思考。换一种说法,就是观察与思考是相辅相成、互成一体的。思考的进行要以观察为基础,观察的开展要以思考为指导,缺乏思考的观察,就只能在事物的表面停留,不能对事物深入的研究、归纳、分析与整理,完整的新闻形象也就无法构建。观察有人物、背景、细节等三个重点,在对人物进行观察时,要对人物的衣着、形态、神情、动作等进行仔细的观察;在对背景进行观察时,要同时注意到人文背景和自然背景。新闻中的背景材料若能得到恰当的运用,无疑能达到画龙点睛之效果;在对细节观察时,要对观察到的、有价值的细节进行巧妙的利用,使写出的新闻具有更强的可读性。

3反复比较的技巧

新闻记者在开展采访工作时运用最多的一种采访手段就是比较。一般来说,为了采访到被大众广泛关注且关系到政治的最新新闻题材,新闻记者会将比较运用到采访的过程中,并利用比较法来确定新闻事件的重点部分,以不断深化新闻采访工作。一般情况下,反复比较的重点分为以下两点。(1)对受众的普遍性进行比较。在对这一点进行比较时,一定要将大众群体关注点存在的普遍性作为比较的标准及尺度,从而为关注度较高新闻素材的发掘做好准备工作。(2)对政治的重要性进行比较。采访时通常都会发现较多的新闻素材,这种时候新闻记者就要对这些新闻素材开展联想与比较:以政治标准为依据来对新闻素材中分量较重的问题和素材进行选取,或者选取能够引起社会较大震动与反响的素材;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将当前采访所收集新闻素材与以前收集的相近或相反的新闻素材相比,从而在当前的新闻素材中找出政治性较强的材料。

4结语

新闻采访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新闻采访是一种艺术创作过程,同时,新闻采访也是对记者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只有高质量地完成新闻采访工作,记者才能够为社会提供真实、具有吸引力的新闻作品。新闻记者要不断努力,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以更好的新闻作品去回馈社会、造福社会。

作者:孙廷国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采访范文篇9

1.观察艺术的涵义所谓观察,是指仔细察看某种客观事物或现象,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直觉行动,是人对现实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它主要是通过人的眼睛来观测和察看。新闻采访中的观察,则是指新闻记者在对新闻采访中,通过感官对现场环境的一种把握并进行思考后,从而在主观上认识到客观实际中发生的事实而采取正确的采访方法。观察之所以是一门艺术,是因为个别人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从而为社会揭露真相。在新闻采访中,主要通过对人和周围环境进行观察,从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姿势等以及环境的气氛景象等以发现不同之处。

2.观察艺术的特点观察从定义上来分析,可分为三个基本特点,即直接性、捕捉性和同步性。所谓直接性,是指记者所看的现象是最初的,并没有经过新闻加工提炼,是最真实的一手资料,保留了新闻事实的原汁原味和完整,期间发生的所有细节都能成为新闻记者以后报道的依据。捕捉性是善于观察具有洞察力的发现,观察要想获得比较完整有效的信息,需要寻找捕捉准确信息的角度,以便能得到更多有效的资料,所以观察也需要新闻记者善于捕捉的目光,迅速、犀利而独到。同步性是指新闻采访的即时性,新闻采访的新鲜性要求是对正在发生事件的事件快速准确的,观察正是目睹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因而能同步新闻信息,快速。如本年7月23日发生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报道,就是在事故刚发生不久就在网络报纸等各大媒体进行同步报道。

二、观察艺术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正所谓“七分采三分写”,可见新闻采访在整个新闻事件中的重要地位。在这其中,观察艺术的正确运用,对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对新闻内涵的深刻挖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帮你找到最生动最具说服力的活材料。如美国著名记者斯诺通过自己亲自走访观察所得的巨作《红星照耀中国》赢得了中国和世界人民的信任。观察艺术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以下几点重要作用。

1.发现新闻线索,以小见大,独辟蹊径新闻线索是新闻采访者的生命,只有抓住了新闻线索才能有更深入的探索。观察是获取新闻信息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刚入行的新闻记者,缺乏必要的思维体系,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只能拿表面的现象说事,如果观察细致入微,便能发现新的角度、新的切入点,便能从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从而获得读者的认同;同时在生活中善于观察,还能从平凡的生活小事中发现大的新闻线索,如《湖北日报》中一篇《东湖告急》的文章就是他在钓鱼时善于观察并思考而得出来的新闻报道,从而挖掘出东湖污染的批评报道,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正是这位新闻记者善于观察,并以小见大,才让他有了如此独特、鲜活的新闻报道。新闻记者这种独特的新闻嗅觉案例不胜枚举,如赵敏恒对“开罗会议”的报道正是凭借他对开罗街头车辆的变化的观察而得出的,邹韬奋写出的《由伯明翰到塞尔玛》是他从列车上黑人与白人座位的差异而得出的,正是这种神奇的观察艺术才让他们向世人揭露了真相。

2.使新闻报道更加真实可靠新闻的要素之一就是真实可靠,但是仅凭听取被采访者的一面之词,还难以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材料,如果不对采访对象以及周围的人和环境进行观察的话,有的时候甚至会掩盖事情真相。而观察正有效克服了这一点,通过对周遭气氛的体会,对人物表情、姿势、眼神等的细微观察,就能得到一些不易发现的材料,如申玲玲所说:“若获得二手资料后再去新闻事件发生的实地看个究竟,事实的真伪就能验证,笔下的新闻报道就能提举实在,人们也就信服了。”

3.把握细节,加大新闻的表现力度新闻报道不仅要保证信息的准确可靠,同时也要有可读性,而对富有生活特征的细节的把握,不仅能增强新闻的可信度,也能增强报道的现场感,丰富新闻作品的可读性,让广大读者因为细节在心中的停留和回味,从而渗透到人的感情世界,因此受到某种情绪的感染。对于细节的选取,可以是现场的环境、条件,甚至是事件的起因,发起者等,都是展现细节的有利材料。新闻采访者在对细节的把握中,在对现实生活中的亲身感受,能够更加深刻感受到现场的气氛和情绪,或激愤或欢喜或压抑或和谐等等,然后在成稿时才能确保新闻真实的基础上融含个人的感情让读者读起来更加酣畅淋漓,更加尽兴,达到对某种精神或事件或人物的表扬或呵斥等。

三、观察艺术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技巧

观察艺术也即看的艺术,“看的艺术,核心是看个明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要想成功把握观察艺术,不仅要知道怎样看、看什么,还要懂得善于看、看明白。新闻采访要求新闻记者具有一定的大格局,对新闻事件具有清晰透彻的理解的分析,从而打破新闻源的局限性,避免出现平淡无味平铺直叙甚至是错误的报道,而一旦掌握了观察艺术的运用技巧,就能对某一事件有一深刻而独特的见解。下面就着重谈一下观察艺术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技巧:

1.抢占视角,突出重点新闻采访是对最佳新闻信息的捕捉,要想在观察中获得最佳信息,必须要有一个最佳的观察位置。观察同一件事物,站的位置不一样,那得到的效果也不一样。但是对观察最有利的位子只有一个,所以记者要想在众人中获得对新闻报道最有价值有意义与众不同的信息,就必须抢占该优势位置。在观察的过程中,不能漫无目的毫无选择的看,必须有所侧重,在统揽大局的基础上,分清主次,着重对主要人物或事件进行观察,对人物或事情的细节、特征等进行仔细观察。

2.善于分析,把握新闻挖掘机会在新闻采访中,要边观察边思考,将众多混杂的感性资料做更加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有经验的记者在观察中捕捉新闻,看似对新闻比较敏感,其实是他们在观察的同时善于思考,是用脑对某一细微或人民容易忽视现象的思考的结果。在西方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上任不久的记者,曾奉命去采访一名著名演员的演出。他到了剧场,看到剧场空空如也,挂着一块“因故停演”的牌子,他便扫兴而归,回家睡觉去了。次日,各报头条报道了女演员自杀的消息,这个记者大吃一惊。有经验的记者告诉他说;“像这样一位名演员,首场演出被取消,本身就是新闻,它的背后可能有更大的新闻,以后你的鼻子可不要再感冒了。”这个记者之所以错过了这个重大新闻,正是源于他的不善于思考,对于相关联的事情不善于分析,才没有把握住挖掘新闻的机会。

3.结合其他采访方式在新闻采访中,观察固然是获得新鲜信息源的最佳方式,但有时眼睛也会受到欺骗,但是新闻是要求高度的精确性和真实性的,为了确保新闻信息快速准确的,在新闻采访时还需借助其他形式的调查证实,才能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如向多个方面进行查询证实,查找相关文献等。

4.审时度势在进行新闻采访时也看场合,要学会察言观色,会选择时间说正确的话。比如在追悼会上,新闻记者完全不顾及遇难者家属的感受,不停地追问,为完成采访而采访,那样不仅会事倍功半,还会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对媒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观察艺术在新闻采访的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当然,在新闻采访中除了熟练运用观察的技巧外,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也需要特别注意,在一定程度上它决定着新闻采访的成败。一是要明确采访的目的。在新闻采访中,采访目的和任务目标决定着采访者观察的范围以及观察的侧重点。二是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要具备强烈的好奇心,热衷于观察。新是新闻的一个必备要素,这就要求新闻采访者有一个敏锐的头脑和对周围事物强烈的好奇心。新闻记者这个行业需要永远保持一颗年轻活跃的心,正如有人形容记者的行业是“青春的行业”一样。

采访范文篇10

Abstract:Intheyear2000,ChinaPresidentJiangZeminreceivedinterviewsfromtwoU.Sinfluentialnewsorganizationsrespectively.Theauthornotesthatdespitethe"tough"questionspresentedbytworeporters,therearemuchdifferenceunderlyingthetwointerviewsintermsofinterviewmotivesandstyles.

Keywords:U.Smedia

过去两年来,也就是1998年5月在华盛顿第一次召开美国媒介的中国报道会议以后两年来,我对美国媒介报道中国的总体印象是,在像《纽约时报》这样的美国主流媒介上,我们读到的有关中国的比较客观的报道多一些了,这些报道大都发自中国。但是偏见依然存在,不时导致有意识或下意识的对中国的妖魔化,比如《纽约时报》对李文和一案的非常不公平的报道,虽然它后来承认了错误,但损失已造成。这些报道通常都是发自这些媒体在美国的总部。

两家甚有影响的美国新闻机构最近对中国国家主席的两次采访,有趣地显示出美国媒介对中国报道的差异。这就是《科学》杂志主编埃利斯·鲁宾斯坦5月7日和CBS“60分钟”栏目的华莱士8月15日对江的采访。《科学》的采访刊登于该刊6月16日一期,CBS的采访于9月3日播出。对两位采访者所提问题的比较,可以看出两类美国新闻工作者在对待中国以及他们的记者角色上的不同态度。一类比较现实,对待中国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另一类则受对中国固有观念的驱使,仍未能摆脱陈旧的冷战意识形态的束缚。

根据从互联网上获取的CBS采访的中文全文本统计,华莱士跟江的对谈有38轮答问。根据《科学》杂志发表的访谈文本,鲁宾斯坦提了16个问题。由杂志的科学性质所决定,鲁宾斯坦的问题集中在与科学相关的方面,而华莱士的观众面更大,所以涉及的问题面宽得多。

如果把这两次分别进行的采访中提出的问题过一遍,我们会看到两位美国采访者都问出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但动机和方式大不一样。

首先,两位采访者都问到中国领导人的个人背景。鲁宾斯坦开门见山地就江和其他中国领导人的工程师背景发问:对科学技术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性是如何认识的?沿着这个思路,他后来追问江“如何看待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中国政府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有哪些好的新举措?”所以,他的诘问是为了了解中国的科技战略。

相比之下,华莱士却以指责江是“世界上最后一位重要的共产党独裁者”来挑战其个人背景,虽然他后来又说这是“改进中的独裁”。江当然对这种判语提出反对,对此,华莱士坚持说,“在我看来,你好像是一个独裁者,极权者”,“有句美国俗话说,如果走起来像鸭子,叫起来像鸭子,那就是一只鸭子”。在这里,对话的访谈性质转变成辩论。华莱士的访谈者角色也变换为审问者和法官。我当然没有权利否认华莱士有和辩论的自由,但是我很想知道,CBS“60分钟”栏目是以什么名义申请安排与中国国家主席的这次见面的,是采访呢,还是辩论。如果他申请的是采访,那么华莱士利用这个机会把采访变成辩论,扮演法官的角色,就有亏职业道德。

1998年版的《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中对interview(采访、访谈、面试)的定义是“一个人被一人或多人提问的场合,……以了解其意见、想法等,好在报刊或广播等发表。”比较一下CBS的访谈和《科学》的访谈,我们会看到,鲁宾斯坦是按照这个定义对中国国家主席进行采访的。他提出问题都是为了了解的意见和想法。但是华莱士在和江的谈话中却走偏了,他不是在了解这位主席的意见,而是在宣传他自己的想法,听起来既武断又傲慢。这对一个老新闻工作者来说,真有些奇怪。

[page_break]

其次,作为有经验的记者,鲁宾斯坦和华莱士问的都是典型的难对付的问题“toughquestions”,都直指中国的体制。鲁宾斯坦想知道中国的年轻人是否“不能自由地参与同他们的国际同行在互联网上的讨论,并且他们的出国旅行自由也受到限制”,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否“使得年轻人只是死记硬背前人发现的知识和文化”,这能否使中国“在世界科学研究上领先”,“如何才能激发人们创造和创新”,江“对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有何担忧”,“在促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方面,应该支持什么样的举措”,等等。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基于鲁宾斯坦对中国科学教育体制的研究以及他对中国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印象的了解。虽然像中国的年轻人上互联网受到限制这样的印象有误,但关于中国教育体制缺陷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问题是非常到位的,一针见血。这些问题不仅关系中国科学在新世纪的前景,而且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感兴趣。因此这些难对付的问题有其扎实的根基,旨在了解中国对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的对策。

但华莱士的问题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腔调。当提到他在美国两党中都有朋友时,华莱士插进来说,“所以你向两党都提供金钱竞选?”他还质问江:“为什么美国人可以选举他们国家的领导,但你显然不相信由中国人民选出你们的国家领导?”“为什么中国是一党国家?”“你们迫害了一个叫做的团体。究竟是什么东西令你们如此担心,需要虐待、逮捕、杀害学员,这是怎么一回事?”“中国政府是否迫害基督信徒?”

如果鲁宾斯坦的问题是据实发问,那么华莱士的问题则缺乏根据——它们或者是出自谣传,或者是出自对情况的歪曲。像“你向两党都提供金钱竞选”。华莱士有什么证据证明江向哪个共和党或的候选人提供过金钱?他根本没有向观众证明这一点。这是很不专业的,甚至可以说是诽谤。而说中国是“一党国家”也不正确,正如江向华莱士指出的,中国有8个派,中国实行的是不同党派的民主协商制。华莱士显然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很无知,他提出这个问题则完全是出于偏见。所以他在这里给了我们一个典型的例子,证明偏见的确比无知离真理更远。他还提供了美国一些主流媒体从业人员捕风捉影以谎言误导受众的反面教材。同样,所谓“迫害学员”和“基督信徒”的说法也都是出于对事实的歪曲。对危害人民生命和国家安全的邪教进行镇压,是必要的。与所谓“迫害”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华莱士在这个访谈播出两天后在CSPAN跟一些观众做过一次对话,一位美国观众就告诉他,以前他也认为中国取缔是不对的,后来他母亲在美国也练起了,不让她看病吃药,致使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这才使他感到中国取缔是有道理的。对此,华莱士只好表示道歉。至于他对中国选举制度的指责,很可惜当时他没有料到美国的2000年大选会如此混乱,向全世界表明了他们的选举体制有多么大的问题。假如美国人民可以选举他们的国家领导人,美国也不至于混乱到投票几个星期之后人们还不知道明年1月谁将就任总统。

所以我们这里有两种强硬:负责的强硬和不负责的强硬。前者,以鲁宾斯坦为代表,是为了更深地挖掘事实,追求真正的新闻。华莱士的言论所代表的不负责的强硬,不是为了了解事实或交流,而是为了向被采访者挑衅,给其抹黑。这些区别的确代表了美国媒介对中国报道的两种不同派别。一种,如《科学》的鲁宾斯坦,愿意从事实和现实出发,同中国交流,理解中国。另一种,像CBS“60分钟”的华莱士,倾向于把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强加于人而不是了解中国,并且常常无视事实和实际情况。

这两派的区别还在于一派信守职业新闻的规则和道德。他们对被采访人不客气,但不失尊敬。而另一派常常充当记者以外的角色。他们更多地是受意识形态而不是职业规则的支配,所以他们向被采访人故示强硬或严厉,只是为了表明他们自己“在政治上是多么正确”。

美国主流媒介大都有意对鲁宾斯坦对的采访视而不见,但是国内外的科学家们对这次专访的反应非常好。中国各大报全文刊载了相当忠实于原文的访谈答问的译文。中国很多科学家和政府官员认为《科学》向江主席的提问问出了他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