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9:59:21

必要性范文篇1

【关键词】商事责任;商主体;原始责任;替代责任

所谓的商事责任是商主体违反商法规范时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主要涉及一方违反注意义务等违法情况。商事责任是法律明文规定,由国家专门机关进行认定和归结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具有保障商事交易关系正常运行的作用。商主体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当承担义务,违反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就应该承担责任,使商事制度的约束力得以有效发挥。

1商事责任的制度逻辑

1.1商事责任的诉求。在商业责任中,直接针对的是商业社会不正规的商事关系,目的在于恢复正常的商业秩序,商法在可能损害商业利益的地方建立起商业关系,由此产生法律性质各不相同,商事责任的设置需要以商业关系为特点,追求不同的制度目标,运用不一样的技术。1.2以预定商事功能为导向。商事责任是指因为故意违背或者不履行法定的第一性商业义务所引起的。在违反法律义务和合同义务或者有违法行使权利的情况下,商法为了平衡各方利益,稳定商业秩序,进一步分配更有约束力的第二性义务,也就是商事责任。责任是依据违法的行为产生和承担的,在法律和道德审判中具有否定性,表现在对责任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上的剥夺。通过商事法律责任制度,迫使行为人或其关联方受到制裁,并对他人进行救济。商事责任制度的主要功能有:其一,商法对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了积极的评价,承认其合法性,并提供了法律保护。针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否定评价,认定其违法行为,追究其法律责任;其二,由于对受害者造成的损害,商事责任要求负责任人对受害者提供补偿,以补偿受害者的损失,这是其补偿的功能;其三,商业责任是恢复受损商业关系和商业秩序的一种手段,这是其修复功能。

2商事责任体系安排

2.1商事责任的宏观安排。在商法的规定中,责任人的主观应诉性已经退居次要地位,被害人利益的补偿被放在首要地位。在商业风险中,资不抵债是一种正常现象,单一商业主体的债务性质远不足以弥补受害人的损失,而商业损失巨大,被害人利益的保护需要依靠更加有效的社会制度。商业责任通过制度责任整体化解交易信用风险后,仍然具备当事人违约风险,很多有效合同无法履行。在大范围的社会化交易中,许多违约风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从机制上消除合同不履行的风险是必要的。《证券法》通过制定会员制,建立了不同于一般人的交易当事人规则体系。通过开户程序设立资金和证券账户,将责任财产进行集中管理,由证券公司按照交易结算规则成交后进行日常制度安排,代替当事人履行职责的行为,从制度上消除了成交后无法履行约定的风险。2.2商事责任的类型。根据不同主体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商业责任可化分为自己责任、代替和转至责任。按照自由意志作出行为选择的商业关系当事人的责任。商业关系的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想法作出抉择,做出的违法行为是自身的选择,因此当事人将依法承担法律后果。法人是责任的直接主体,也是自身责任人,内部成员根据其成员职位与团体有一定的法律关系。在内部关系中,成员按照团体的职能承担自身相应责任,也属于自己的责任范围。在替代责任机制中,商业责任是由法定的或规定的利益联系产生的。在用人机构的责任机制中,虽然需要考虑特定人员的行为过失,但在承担替代责任时,用人单位不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过错。

3商事责任的实现方式

当具体违法行为发生时,法律责任的存在是客观的。专门国家机关所能做的,就是通过法定程序,将客观责任权威性地归责于责任主体。归责是由国家专门机关或者其他有权的社会组织依据法律的规定和法定程序进行判断识别,按照法定的归责原则将法律责任正确的归责于有责主体。按照这样的逻辑原则,首先,行为人是商事责任的原主体。商业关系的主体是行为人,行为人通过自由意志进行商业活动,并形成商业关系,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其次,商事责任的替代责任主体为关系人。商事关系中还涉及到雇佣、管理、委托关系,关系人与行为人密不可分。在行为人无法承担责任时,应当由替代关系人承担责任,以保障受害人的损失得到应有的补偿。最后,商事责任的补充主体为政府。在规模比较大的商事案件当中,商主体遭受巨大损失时,基于商主体的财产赔偿机制无法实现,政府最终成为商事责任的承担者。

4结语

商事责任在商事制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商法中还没有相对比较成熟易于操作的理论。由于我国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所以关于商事责任的理论大多依赖民事责任理论,缺乏有效的商事责任理论无法发挥法律的解释作用,也无法指导司法实践活动,最终会形成“跛脚”的商事理论。

参考文献

[1]张守文.经济法责任理论之拓补[J].中国法学,2003(4):13-24.

必要性范文篇2

一、费改税加强了政府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立体调节作用

收费导致了分配立体的混乱,形成政府分配多元化、政府利益部门化的格局。收费大量涌入国民收入分配领域,众多部门以政府名义插足国民收入分配,造成政出多门、多头分配,部门利益分散了政府利益,资金分散使用,政府支配权削弱的情况。据调查,收费养人的问题十分突出,如省以下的公路收费部门,70%的管理人员靠收费开支,工商部门、环保部门的65-70%的管理人员依靠收费开支,部门利益分散了政府利益,政府的职能被大大削弱。费改税从此入手,界定了各级政府行政部门的职能,拆庙赶和尚是收费改革的根本环节。

二、费改税改变了以往混乱的收费秩序收费扰乱了分配秩序,是国家财政困难的主要症结。

收费名义上是政府收入,但实际上收费的流向主要在预算外,大量收费必然形成对政府税收和财政收入的挤占和分割。事实上由于以费挤税,财政预算外资金膨胀的过程就是财政收入削弱的过程。在一些地方,收费种类和收费数额都已超过了地方税税种与税收收入规模,这种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行为,造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短缺的现状。费改税将归还税收收入的主导地位,确保国家财政收入,控制预算外收入的规模。

必要性范文篇3

关键词:死刑存废必要性

死刑又称为生命刑,是以剥夺犯罪人生命为基本内容的刑罚。死刑是凭借从肉体上消灭犯罪分子的手段来惩罚犯罪,从而达到维护社会安定的刑罚方法。但是由于死刑剥夺的是人之最宝贵的权利——生命权,因此人类在适用死刑的过程中,随着对死刑认识的不断深化,死刑的正当性受到了怀疑。因此,死刑的存废在我国法学界也存在着激烈的争论,笔者也不揣鄙陋,试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来论述死刑存在现实必要性。

一、废除死刑的思想及实践

死刑根源于原始社会的同态血亲复仇,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死刑被广泛地使用着,成为阶级社会统治者的重要工具。进入近代社会后,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死刑开始受到质疑。1516年,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首次提出废止盗窃罪的死刑。孟德斯鸠认为:“对于自然给予我们的领导人类的手段,应该谨慎地使用。”①著名法学家边沁也认为:“死刑几乎永远是一种不必要的或没有效果的权宜之计。对于那些使用轻刑或使用徒刑就能防止其再犯罪的人,使用死刑是没有必要的;对于那些把自己作为一个对付绝望的难民而放任自流的人,死刑是毫无效果的。对于每一种犯罪都用死刑来惩罚的立法者的政策,就如同一个小孩把自己不敢看的昆虫揉碎所具有的卑怯恐惧一样。”②

18世纪后期的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首次阐述死刑的弊端及废除死刑的理由,从而拉开了死刑存废之争的序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权运动的发展,要求废除死刑以拯救作为基本人权的生命权的呼声日益高涨。尤其是国际人权运动的加剧和诸多国家废除死刑的实践,使废除死刑已成为国际社会刑罚改革的先导,并将是否废除死刑作为衡量各国或地区人权状况的重要因素。联合国大会1989年12月通过的《旨在废除死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二任择议书》明确指出:“废除死刑有助于提高人的尊严和促进人权的持续发展”。“在本协议书缔约国管辖范围内,任何人不得被处死刑。每一缔约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在其管辖范围内废除死刑”。死刑废除论已成为时代主流。

截止2005年2月12日,世界上已有83个国家废除死刑,其中欧洲40国、亚洲8国、非洲12国、北美洲6国、南美洲6国、大洋洲11国。废除死刑的国家中,近一半是欧洲国家,包括世界上第一个废除死刑的国家圣马力诺(theRepublicofSanMarino,1848年)。③

二、学界废与留的争论

在我国法学界,关于死刑废与留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受我国“重刑主义”传统思想的影响,支持保留死刑的学者认为重刑乃至死刑是遏制犯罪的有力工具,是保卫社会的重要手段,主要理由有:1.死刑具有最严厉的惩罚性,可以实现对罪行特别严重的犯罪分子的惩罚;2.“杀人者死”,死刑复核最原始的罪行相应的正义观;3.死刑是剥夺人生命的极刑,可以有效的预防犯罪;4.与自由行相比,死刑具有执行上的现实性和简便性。

支持死刑废止论者的学者们认为死刑是旧时代的残余和人类文化未进步时代的产物,同世界趋势格格不入生命刑的废止实属历史发展的必然。其废止死刑的理由主要有:1.死刑具有不人道性,与文明社会的价值观相悖;2.死刑不能有效遏制犯罪。

三、目前我国保留死刑的现实必要性

正处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中国,新旧模式的碰撞和冲突、社会结构的转换,价值观的嬗变、社会利益的重新调整等会使得社会矛盾不断增加和激化,如眼下贪污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农民生活缺乏保障等等。社会矛盾的激化,一方面会促进犯罪率的上升,特别是一些恶性暴力案件,而且改革开放之前基本根除的贩卖、等行为又死灰复燃;另一方面,会给国际上一些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和破坏活动。

鉴于我国目前社会矛盾复杂的现实国情,笔者认为保留死刑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杀人偿命,天经地义”,“罪大恶极,死有余辜”的同害报复观念。从很大层面来说,死刑的存在能够满足人们的报应刑观念,抚慰人们的报复心;对政府而言,死刑能够缓解“民愤”带来的社会压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在人们这种报复思想还比较强烈的情况下,还不宜废除死刑。“由于死刑足以平息被害感情,若无此刑,则被害人感情难以平慰,被害家属的报复心难以抑止,私自刑罚即难以避免,从而极易造成私刑骤增、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难以终结,社会秩序将被破坏无遗”。④

另一方面,社会矛盾的复杂也极易引发诸多暴力性犯罪,国外敌对势力和诸如“东突”这样的恐怖分子对我国的破坏活动,会极大的威胁到我们国内的稳定与和谐,甚至会严重阻碍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进程。高铭暄教授早就指出:“如果我们废除了作为镇压那些可憎的敌对分子和阴谋破坏活动者的手段的死刑,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将失去强有力的保障……如果我们现在就废除死刑,其他手段都不足以充分表达对那些恐怖的犯罪行为的否定之意……就无法实现通过刑罚来加强守法观念的目的。”⑤因此,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保留死刑,通过剥夺罪恶深重的犯罪分子的生命,可以有力的打击反社会、反人民的罪恶势力。保留死刑,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刑法目的,一方面可以保卫改革开放的成果和维护安定就和谐的社会秩序。

注释:

①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

②边沁著.李贵方等译.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③李云龙,沈德咏.死刑问题比较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

必要性范文篇4

关键词:环境权;法律体系;必要性;生态文明

一、环境权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的任何生产活动,都是利用资源、改造环境的过程,都在产生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彻底点燃了民众捍卫环境安全及生存权利斗争的怒火,人们为争取清洁、良好的生活环境而提出了公民环境权。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约瑟夫•萨克斯在1969年基于“公共信托”理论,率先提出公民享有环境权的观点。此后,环境权的理论和立法实践工作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逐年为更多的国家宪法和法律所确立。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在1972年指出:“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该宣言被视为环境权在全球范围内被认可的基础。截至目前,全球的191个主权国家当中,已经有140个国家将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纳入宪法文本,有86个国家在本国宪法里已经明确规定环境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数字还将不断增加。

二、环境权的含义及性质

(一)环境权的含义。将环境权的本质含义界定清楚,是环境权纳入宪法的前提。国内诸多环境法研究者下过环境权的定义,有学者主张:“环境权是指公民享受良好的、适宜的自然环境的一种权利。”有学者认为:“环境权就是每个人都有权生活在健康的环境中,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包括获得良好环境的权利以及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还有学者主张:“环境权即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享有在良好和适宜其健康的环境中生活以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一项基本权利。”虽然学者们对“环境权”的概念认识有细微差别,但对环境权是客观存在的认识是一致的。笔者主张,环境权指的是公民享有的在适宜其健康的环境当中生存、适度合理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一项权利,以及负有使生态环境资源免受恶化的一项义务。环境权不应只是人的一项实有权利,它也应当是一项应有义务,人们在享用环境带来的利益的同时,势必应负担相应的环境保护层面的义务,这是环境权概念的应有之义。(二)环境权的性质。1.环境权是社会性权利。从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体系上分析,公民的权利类型大致分成四种:①经济性权利;②政治性权利;③文化性权利;④社会性权利。从环境权的概念上分析,把环境权归入社会性权利类型更为合适。社会性权利是指:“以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利益为核心的一项权利,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其表征着社会全体成员的普遍性利益、共同的利益继而维护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对比其与环境权的定义我们可以很自然地看出,公民的环境权与宪法上社会性权利在归属上有着内在一致性。2.环境权是生态性权利。环境权发挥着保障环境的生态价值的作用,护卫公民对于生态性权益的享有本身是环境权概念里蕴含的内容,因而,环境权应作为一项生态性权利而且也应当是一项生态性类型的权利。再三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见,生态文明理念也要求我国的环境权不只是为保护经济利益,更要为生态利益而服务。3.环境权是复合性权利。环境权既是公民的一项应有权利,也是公民应当履行的一项重要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复合性是环境权的又一性质。如果过分强调公民享有的环境权利而对其负有的环境义务视而不见,必将导致环境权不能有效实施和实现的困窘。因而,环境权是一项集权利和义务于一身的权利类型。

三、环境权入宪是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合法性构筑的“权利基石”

环境问题的处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国家运用法治思维来予以应对和处理的,而宪法环境权能够为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构筑提供合法性基础,进而推动环境问题通过合理合法的司法手段解决。正如哈贝马斯所言:“合法性的意思指的是,同样一种政治制度维系在一起的、被认为是正确和合理的要求对自身有着很好的论证。合法的制度应该得到承认,合法性预示着此种类型的法律制度应拥有最起码的尊严。将环境权纳入宪法的文本当中予以保障,会为环境保护基本法、民法上的环境权利的保护,诉讼法环境权利的救济,以及其他单行环境法律、环保法规等构筑起一整套环境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系奠定一个良好基础,扫清法理障碍。因而,将环境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应有权利写入我国《宪法》文本,不但可以织密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这张大网并使其得到推进和完善,而且还能对公民的此项权利通过合理合法手段获得程序上的救济提供必要的根本法上的支撑。因而,环境权入宪是整个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合法性构筑的基石。

四、我国宪法环境权存在缺位

据范进学教授的统计:全世界195个国家,宪法文本中将环境权作为基本权利的有69个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义务的有8个国家,将环境保护作为国家或者公共政策、目标的有44个国家,其中将其作为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的国家有17个;未将环境权或环境保护入宪的国家有72个。通过范进学教授对各国宪法文本的考察分析,可以得出把环境权作为宪法权利的国家是逐步增加的,环境权入宪势必成为世界各国立宪的基本趋势,也就是说,环境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为现代多数国家的宪法所普遍承认,这将是一个必然结果。对比世界上已将环境权纳入宪法保护的有关国家的规定,我国《宪法》文本当中与环境权最贴近的条款,也存在着明显的缺位。即便是2018年3月11日将生态文明写进《宪法》序言,也不能得出我国《宪法》承认和规定环境权。我国《宪法》中关于环境问题的规定有且仅有两条,分别是第9条第2款规定以及第26条第1款规定。第9条、第26条虽已涉及公民环境权利的部分内容,但这两个条款规定太过原则和笼统,无法直接体现环境权利的实有特征,基本属于国家管制层面的立法。我国《宪法》对公民环境权的这种不明确规定甚至可以说是宪法环境权的缺位,势必会阻碍整个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构筑。

五、环境权纳入宪法保障的必要性及未来价值

(一)环境权入宪是宪法绿色化的必然趋势。从历届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国际公约以及诸多环境法学者对各国宪法环境权规定的分析可以看出,环境权进入各国宪法文本,使得宪法绿色化的脚步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越来越快。学界对环境权作为一项人权的研究更加成熟,必将推动宪法绿色化的步伐,加之各类数据影响和推动的这种趋势将会使环境权入宪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而我国也必将顺应这种大势。(二)环境权入宪有利于公民权利体系的构筑与完善。我国《宪法》将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为独立章节置于总纲之后,国家机构章节之前,与前四部《宪法》相比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进步,充分彰显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在未来修宪中,把公民环境权写进《宪法》文本中,将从国家根本大法上对这种应然权利做出法定权利的确认,这将对构筑和完善我国《宪法》的公民权利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价值。(三)环境权入宪有利于我国环境权救济制度的完善。环境权作为公民生存和发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权利,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框架下,此项权利缺乏直接有效的救济渠道。以至于公民即便遭受到惨重的环境污染损害,其切身利益受到严重侵害之时,也不能直接有效提起诉讼,这造就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尴尬境遇,而现实诸多环境问题是直接导致个体权益受损的主因。《宪法》文本上将公民应有的环境权利予以确立,势必会为救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环境权这一被诸多学者认同的基本人权,应该获得我国法律恰当的救济。(四)环境权入宪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持续推进。党的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获得了极大丰富和完善,《宪法》在2018年也将生态文明纳入指导思想中。法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出公民普遍遵守的特殊行为准则,但我国环境立法和环境司法目前还不够完备,环境权还没有在司法和执法部门得到普遍确认,这无疑给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设置诸多障碍并增加司法保护上的难度。《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应当对环境权予以回应,环境权入宪无疑会助推环境权保护法律体系的构筑与完善,加之环境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配合势必会促进生态文明和环境法治向纵深发展。

六、结论

环境权作为一项已被法学界公认的公民权利,只有入宪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与保障,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环境权只有入宪才能实现从应然权利向宪法权利继而向法定权利的演进。此外,环境权入宪也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宪法》统领下公民基本权利体系的补充与完善,环境权法律保护网也能因此编制得更细更密。随着环境权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和人们权利意识的进一步增强,环境权入宪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环境权保护法律体系也势必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环境权初探[J].法学研究资料,1982(2):3-11.

[2]李艳芳.环境权若干问题探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6):61-64.

[3]吕忠梅.论公民环境权[J].法学研究,1995(6):63.

必要性范文篇5

关键词:社区药学服务;互联网;必要性

现代药学的发展从最初局限于保证药品供给的传统阶段,到以合理用药为目的的临床药学阶段,再到现在以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阶段,其发展历程反映了“以人为本”的宗旨,也是科学发展和药学技术进步的结果。药学服务是指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1]。药学服务的出现旨在改善和提高人类生命质量。近年来,由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随之推进,以社区为载体的社区药学服务在维护社区居民健康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显,逐步受到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水平的提高,民众对社区药学服务的需求度与日俱增,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社区药学服务起步较晚,存在一定发展瓶颈,导致民众需求度和服务提供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借助于“互联网+”的新兴融合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高效、共享等特点,基于互联网的社区药学服务有利于进一步平衡供需双方的关系,优化社区药学服务结构,进而推进公共卫生资源更高效地使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基于互联网的社区药学服务必要性进行探讨。

一、社区药学服务现状

社区药学服务属于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一部分,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药学服务这一概念并在大型医院开始实施,起步较晚。以社区为载体的社区药学服务伴随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随之推进,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总体而言仍处于探索阶段。(一)开展社区药学服务体系逐渐完善。社区药学服务的开展主体逐渐由最初的大型综合型医院逐渐过渡到以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与综合型医院为主,零售药店、相关企事业单位院校、各类媒体为辅的主体实施群。各主体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在社区药学服务的持续性、渗透性、专业性以及有效性方面发挥了很强的能动作用。服务主体日趋丰富的同时,服务模式以及服务内容也在逐渐完善。根据社区药学服务对象多为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长期用药患者及健康意识较高的居民这一特点,将社区药学服务定位于医院药学服务的延续[2],将终生药学服务作为方向。服务内容也从过去局限性的药品提供、处方审核扩展到用药教育、用药咨询、合理用药宣传、以及基于社区民众的调研和探索研究。(二)社区药学服务发展中的瓶颈。尽管社区药学服务已在近几年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制约瓶颈。1.政策因素。社区药学服务伴随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随之推进。尽管在体系及架构上形成了一定独立的体系,但是一些政策倾斜方面,诸如社区药学服务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服务体系硬件扩充、社区药师待遇、继续教育、专业提升等仍需进一步细化,以促进社区药学服务的更好发展。2.观念因素。由于传统医疗卫生体制影响较为深远,药学服务长期处于一种从属于医学服务的地位,很多大众的观念是生病吃药找医生,对社区药学服务、社区药师基本没概念。北京市4个社区年龄≥60岁484例老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1.11%的老年人表示曾接受过药师指导,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用药信息来源于医师,有问题咨询药师的仅有15例[3]。公众对医药健康服务的需求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日趋增加,但是出于观念和意识概念的缺失,导致需求度无法恰当对接服务主体。另一方面,以前药学工作的模式是传统的以提供药品为主的阶段,现在进入到的药学服务阶段,要求“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除了以前常规性的药品保障,还涉及用药教育、咨询以达到安全合理用药目的,专业性要求更高。这就要求药学工作人员与时俱进,从主观上改变思想观念从而改变工作模式,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但是事实上,很多工作人员自身的观念都依然停留在传统药学服务阶段。3.资源因素。社区药学服务的体系由多主体结合而成,包括以社区医疗机构为主、综合型医院、零售药店、相关企事业单位、院校为辅。但是我国以前长期存在的医疗活动以综合型医院为主的医疗体系结构造成了民众的就医观念,有病就找综合型医院。再加上社区医疗机构起步晚,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医疗人员专业性不强等因素,进一步导致民众对社区医疗机构信任度不够。导致综合型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疗机构门可罗雀。长期的患者资源不均衡,又会进一步加剧医疗机构本身硬软件资源的不均衡,最后形成恶性循环。除此之外,很多慢性病患者、康复患者在就诊的综合医院里有大量的就诊数据等信息资源,这些信息也无法共享,限制其利用,对后续社区药学服务提供用药监护与指导影响也颇大。

二、基于互联网的社区药学服务优势明显

(一)医药行业正处于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产业融合新模式已经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展现了其前景广阔和潜力无限,气势如虹,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也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的十一个重点行动领域,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则是指导意见中益民服务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4]。同年12月10日浙医二院通过互联网医院开出中国第一张在线电子处方。2016年4月中国药学会了《药师通过互联网提供药学服务指南(征求意见稿)》[5]。2017年百度和雨诺科技合作,率先在江苏先声在康试点AI技术进行药学服务。社区药学服务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处于这一全新的变革时期,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无论在政策倾斜、资源整合、工作模式的开展等各个方面都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二)打破药学服务资源不均衡的局面。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搭建医疗卫生信息云平台,以前各个医疗机构彼此孤立的医疗数据档案可以实现互通共享,避免了重复检查,缓解紧张的公共医疗资源;社区医疗机构能够与大型综合医院通过互联网系统实现即时会诊,打破了过去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对于引导患者的就医、药学咨询等习惯,缓解大型医院资源紧张、提高社区医疗机构资源使用效率都有着极大的优势。(三)提高药学服务质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终端如智能手机、家庭电脑等也早已成为现代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也为互联网的社区药学服务奠定了物质基础。借助互联网系统,通过互联网终端,利用软件管理系统,社区医疗机构能根据患者信息个性化的制定用药服务管理方案,并可及时提醒患者用药时间及注意事项,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药学工作者也能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随时推送用药教育及用药咨询等方面的信息,并使提供专业的药学知识辅导成为可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用药知识,进一步提高用药管理的效果,同时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编.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第七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1.

[2]巢勤华.提高社区药学服务水平初探[J].药学进展,2011,35(3):122-125.

[3]闫素英,沈芊,姜德春,等.社区老年人用药现状调查[J].中国药房,2010(6):561-563.

[4]葛英伟.加快发展哈尔滨市储能产业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31-32.

必要性范文篇6

关键词:立法前;评估;实践;必要性

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①。截至2021年7月,全国新赋予地方立法权的273个市(州)已制定地方性法规11334件②。弥补了原立法体制之不足,并且对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地方治理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立法能力和立法经验等方面的不足,给立法质量带来了风险和挑战。重复立法、借法扩权和借法逐利等问题在设区市立法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在报告中提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如何保证立法质量、维护法制统一成为设区市立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立法前评估的实践进行梳理,认为设区市立法刚刚起步,探索立法前评估,制度障碍小、回旋余地大,对于保障设区市立法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因此有必要在设区市构建立法前评估机制。

一、立法前评估开创

(一)立法评估制度的开创

立法前评估是在立法后评估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2004年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印发)提出:制定机关、实施机关应当为“切实解决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应当定期对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这是国家政策文件首次提出“立法评估”的概念,但因是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因此实质上是立法后评估。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的一些省市相继开展了地方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工作,如重庆市、厦门市。与此同时,有些地方的人大也开始启动立法后评估制度,如2004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本市正在实施的160余件地方性法规进行评估,2005年上海市人大对2003年开始实施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正式启动立法后评估工作程序,都属于地方立法在立法评估制度上的有益尝试。2011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务院)白皮书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立法后评估机制”,这是在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立法后评估”的概念。立法后评估的实践不仅解决了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保障了法制统一,提高了地方立法的权威性,而且为我国立法前评估制度构建积累了经验。

(二)立法前评估的开创

随着各地方立法后评估实践的开展和逐步深入,地方立法中存在的不合法、不公平或效益不高的条款基本得到修正,但不良立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不必要立法所产生的立法成本问题靠立法后评估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得到学界广泛关注,并引起立法者的重视。如,从海南省政府2007年开始在政府立法中启动成本效益分析开始,到四川省政府法制办2010年提出负责起草行政规章或地方性法规的省级部门要进行成本效益测评为止[1],这一时期尽管没有使用立法前评估的概念,但实际上已是立法前评估的萌芽。浙江省政府在2014年的《政府立法项目前评估规则》规定:立法计划的制定需进行立法前评估,并需要提交立法前评估报告[2],这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立法前评估实践。2015年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提出:“完善立法项目向社会公开征集制度,通过开展立法前评估等方式,健全立法项目论证制度”,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立法前评估的概念,也是中央重视立法前评估制度的开端。几乎与地方政府开展立法前评估的同时,地方人大在制定地方性法规时也开始实践立法前评估。如:2011年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对2011年的立法项目③开展立法前评估就属于对立法前评估实践的探索[3];2014年10月31大连市人大常委会聘请专家对制定民用机场条例的立法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评估;2012年陕西省制定的《陕西省地方立法评估工作规定》中规定了立法前评估制度等,这些都是地方立法在立法前评估上的初尝试。

二、设区市立法前评估实践

(一)设区市人大立法前评估实践

2015年《立法法》修改之后,设区市获得立法权,为保证立法质量,各地相继制定地方立法条例,有些地方的立法条例中规定了立法前评估制度。如《遵义市地方立法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了对于重大事项可以进行立法前评估,并规定了评估的内容包含可行性、出台时机和实施效果④;《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立法条例》第九条规定法制工作委员会可以对立法建议项目的必要性、立法依据、制度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可以进行立法前评估⑤。从这两部立法条例的内容看,对立法前评估的规定仅属于原则性规定,并且从内容中使用“可以”进行立法前评估的规定来看,立法前评估并不是该地方立法的必经程序。

(二)设区市政府立法前评估实践

相比较设区的市人大立法,同级政府在立法前评估制度实践上更丰富。从北大法宝查询,截止到2020年4月底,共有16部政府规章规定了立法前评估制度。如《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性法规案和规章制定办法》(2018)第10条规定:申报正式立法项目的,还应当提交立法前评估报告⑥。《青岛市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2017年修订)第10条规定:提报作为送审项目的立项申请应当提交立法前评估报告(包括制定的必要性、可行性、效益分析)及相关资料。另外还有25个政府规范性文件对立法前评估做出规定。其中《西藏自治区政府规章立法评估办法》(2017)对立法前评估规定的较为具体,不仅规定了立法前评估的评估对象是立法建议项目,评估的内容,还规定了报送立法建议项目必须进行立法前评估,未进行立法前评估的,原则上不列入立法计划。可见,尽管设区市对立法前评估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无论是设区市政府立法还是设区市人大立法,都还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立法前评估机制,这也是导致设区市立法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而因设区市初获立法权,在设区市探索立法前评估制度,制度构建障碍小、回旋余地大,并可有效解决其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设区市法规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设区市立法前评估的必要性

(一)保障法制统一

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国家难以实行统一的立法体制,应建立多层次的立法体制。这也是2015年立法法修改赋予设区市立法权的主要原因。同时,保障法制统一也是我们多民族国家政治体制的需要。由于设区市立法在整个立法体制中地位最低,上位法层次和类型较多,在内容上很容易出现与上位法冲突与抵触,破坏法制统一。如2014年浙江省政府修订了《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之后,杭州、温州、宁波相继制定内容相似的地方性法规,但是在制度设置和法律后果上却与省政府规章存在差异。尽管省政府规章不是地方性法规的上位法,但毕竟在一省范围内普遍适用,如果被地方性法规破坏,规章效力将会大大降低,政府立法将变得没有意义,也会给我国的法制统一带来挑战。而立法前评估首先要评估立法权限是否合法,即拟立法项目是否符合立法法规定的立法权限限制,超出立法法规定的立法权限的项目不予立项。其次要评估拟立法项目是否合法,即拟立法项目与上位法甚至省政府规章是否矛盾。最后要评估立法内容是否合法,即评估法规草案的内容是否符合立法法规定的法律保留、是否符合单行法的限制,还要审查是否与本省(市、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是否矛盾。这就最大程度上避免设区市立法与上位法的抵触与矛盾,也可以避免与国家政策和省级政府规章的冲突与矛盾,从而保障国家法制的统一。

(二)提高立法质量

立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的实现程度和立法质量高低有直接关系。高质量的法不仅是内容科学合理的法,而且是立法技术的准确运用的法。设区的市人大初获立法权,人才储备不足、立法经验不够,存在立法理念和技术落后,影响设区市立法质量。主要表现在:一是立法理念落后。已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以罚代管观念浓厚,内容中规定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行方式的条款较多,而规定公共服务的条款较少,这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不相符合,也与法治政府的内涵背道而驰。二是法规内容缺乏可操作性。例如,《中山市水环境保护条例》规定了联席会议负责协调政府各部门工作,但是对于联席会议如何工作却没有具体规定,导致联席会议制度因缺乏可操作性而不能实现设计的初衷。三是立法技术落后。主要表现为立法体例、结构和语言上不够严谨。如:在立法体例上存在大而全,照抄照搬上位法的情况。在立法内容上,有的规定了禁止性行为规范,但没有相关法律责任的内容;有的规定了法律责任却在行为规范中没有没有禁止性规定或强制性规定,导致了法规内容的矛盾或无法实施。在语言表述中,有的地方性法规中使用政策语言,或者使用行业术语却不加解释。立法理念和立法技术落后严重影响了设区市立法质量,进而影响法规效力。立法前评估从立法项目的选择开始介入设区市立法活动,到法规制定的时机是否成熟、内容是否公平、成本和效益是否成比例,甚至对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全面进行论证,从而保证立法质量。另外,立法前评估第三方评估主体可以吸收由有立法学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组成,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通过对法规草案的立法体例、结构和语言等技术性问题的评估,在必要情况下也可以由他们直接参与法规草案起草,这就可以弥补设区市因立法能力不足而产生的立法质量问题,有效防止不良立法出台,从而维护设区市立法的权威性。

(三)避免重复立法

与国家立法不同,地方立法的生命在于地方特色。强调地方特色实际也是解决重复立法问题,这就要求设区市立法必须围绕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解决当地问题作为立法导向,制定出有针对性并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有的地方为了追求立法政绩,照搬照抄上位法,或者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立法,没有地方特色,不能解决本地方的问题,这就造成立法资源的浪费。如2017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浙江省房屋安全管理条例》四个月后,温州市人大常委会议就制定了《温州市危险住宅处置规定》⑦,专门就危险住宅处置做了特别规定,但在二者条款内容大量重复,造成了立法资源的浪费[4]。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2016年批准了设区市12部地方法规,7部内容是水环境保护。其中三部地方性法规⑧所规定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问题是水环境保护的普遍问题,没有根据地方在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规定特别治理措施,地方特色性不足[5]。对设区市进行立法前必要性评估,可以解决重复立法问题。必要性评估要求评估者全面掌握当地的社会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维持现状将会导致什么后果,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有哪些,制定地方性法规是否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立法前评估可以通过分析当地问题的属性确定立法是否必要,对当地问题的深入分析也能保证立法确能解决当地问题,确保立法具有地方特色,最大程度上解决因立法政绩冲动而产生的重复立法问题,从而降低地方立法成本、节约立法资源。

(四)防止借法扩权

“立法需求多缘于行政管理事务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解决”⑨,政府作为行政事务的管理者,肯定会最先感知和面对立法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成熟的整个过程。“因为无论从专业性还是实践经验看,行政管理机关或相关执法部门具有一定优势。这种优势使立法内容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⑩。正因如此,从国家立法到地方立法,普遍存在“部门主导立法”现象。实践中,地方人大过度依赖政府编制立法计划,地方立法项目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并且受体制、经费、资源等多种因素影响,绝大部分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由政府完成。这种立法起草机关同时又是法规执行机关的做法,既可以保证执行机关准确把握法规的精神,也方便执法机关正确执行法规的原则,可以节约执法成本。但立法者又是执法者的模式容易给人性的弱点造成极大的诱惑,使借立法来扩大权力和借立法来追逐利益成为可能,法规质量和立法权威都受到影响。如《中山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用列举的方式规定了16个行政机关的权限和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行政机关之间如何协调工作显非易事,降低了工作实效,并且该条例只有一条是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责任的[6]。解决政府借法扩权和借法逐利的重要途径是公开立法、公众参与。从设区市立法的实践来看,尽管部分地市有开门立法,但由于公众对参与地方立法的途径缺乏了解,从而难以发挥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积极性。立法前评估基于民主的程序,在步骤中包含收集公众对法规项目、法规草案的意见或者对评估结果的意见,特别是通过听证等程序听取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为公众参与立法提供了渠道,容易得到公众的关注和支持,更好的实现公众参与立法,促进公众对立法的信任。这就可以从源头上避免政府借法扩权和借法逐利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立法质量,进而树立设区市立法的权威性。

四、结语

总之,立法前评估对于提高立法规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立法实践届已达成共识。设区的市立法刚刚起步,在设区市探索立法前评估,制度障碍小、回旋余地大,可有效解决其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设区市法规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各设区市立法机关不断吸收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立法前评估的内容、规范立法前评估的程序、构建立法前评估回应机制,使立法前评估对设区市立法工作起到“过滤”作用,从源头上保证设区市立法质量,用良法保障地方善治,以富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性法规促进设区市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方玉.地方立法前评估的内涵及主体模式解析——基于对立法后评估的借鉴[J].西部法学评论,2018(06):111-121.

[2]同[1].

[3]周怡萍.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以地方立法为视角[J].人大研究,2014(08):32-41.

[4]黄昭作.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的困境与突围——以温州地方立法实践为视角[J].人大研究,2018(10):37-49.

[5]廖军权,黄泷一.提升设区的市立法质量的创新机制:立法点评[J].地方立法研,2017(01):60-70.

必要性范文篇7

关键词:会计;监督;必要性;对策

会计监督工作是对法律负责,也是对单位经济管理工作负责,更是对单位执行者负责。所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会计监督工作更加重要,这就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做好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工作,发挥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一、会计监督的内容

所谓的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与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与检查等方式监督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及有效性,使其可以朝着既定目标努力。会计监督工作是由被授权的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负责,会计监督是一种权利约束机制,会计人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单位负责人的授权下进行监督工作。根据法律规定,任何单位的会计监督人员都必须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负责。具体来说,内容主要包括对会计凭证、报表、资料与账簿的审核与监督,进而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提升其合法性。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加强对单位资产与资金的监督,进而提升合理性。同时还要加强对财物收支、成本费用、获取利润等进行监督,确保单位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及完整性。

二、会计监督的目的与作用

(一)会计监督的目的

为了提高资产的完整性,使经济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提升工作的效率,降低风险,必须要根据实际建立一套监督体制。会计工作是界定多方权责的核心,因此,为了提升工作的效率与公平性,就必须要制定相应的监督法律,维护多方权益。

(二)会计监督的作用

近几年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但处在转折阶段的会计工作也必须要调整步伐,发挥其真正功效。1.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的财经法规法律是经济活动必须要遵守的依据,而会计监督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等进行监督,进而提升财经法律的效率。作为经济活动的基础,会计工作是所有财务活动的关卡,因此,加强会计监督工作是防范违法违规的重要保障,是确保国家财产完整的重要基础。2.强化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工作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会计监督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单位的经营管理,促进单位的经济效益提高。会计监督通过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同时,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减少经济损失。3.避免国有资产流失随着国有制度改革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更新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但由于改革步伐过快,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也随之而来,数额还在不断增多,犯罪的形势也在增多,同时还存在监管难题,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实行会计监督是十分必要的。4.减少偷税漏税税收工作是调整国家财富分配的主要手段和杠杆,但作用有限。受到利益等因素的驱使,偷税漏税现象在我国十分普遍,主要就是由于法制不够完善,执法力度不足,会计监督不力等等。因此,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现有的制度是改善这一情况最主要的措施,也是减少偷税漏税最主要的对策。5.避免会计失真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因素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导致会计失真情况增多,虚假报表、虚假信息十分普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秩序,使其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难题,因此,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最主要的方法。

三、会计监督工作的漏洞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各个单位受到的诱惑也越来越多,一些单位或个人受到利益驱动,违法乱纪、弄虚作假的情况十分常见,导致工作十分混乱,信息失真,影响社会与公众的利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经济管理工作的进展。同时在理论的认识上也存在错误的认识,导致监督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会计监督有其特殊性。首先,作为国家法律的维护者,会计人员必须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执行相关的工作,维护国家与集体的利益。其次,作为单位的管理者,会计人员要以单位利益为首要考虑,同时要服从管理者的意识,监督职能无法单独行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监督职能,导致我国会计监督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也限制了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会计监督职能发挥不好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体系不够完善、内控制度失调,监督界限不够完整外,还存在着会计主体不明,单位主体对会计职能认识不清,财会人员对会计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执法不严等情况。影响会计工作的方向,无法独立开展工作,影响工作的发展。

四、加强会计监督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

(一)理论依据

我国的会计工作开展是以国家法律为基础,在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范围内进行的。目前,我国所执行的财政经济法律、法规是经济工作的规范,是经济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会计监督涉及范围较广,使得其利益关系较为复杂,会计人员在进行监督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我国及其单位自身法律法规,必须维护国际与社会公众的多方利益。除此之外,还要肩负宣传法律的责任。会计监督过程中还必须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对干扰职责还必须实行管制,对违法行为则必须要追究,要以发挥我国的会计监督职责为目标,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二)强化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飞速发展,实现了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的目标。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会计监督职能不断完善,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构成。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是法制经济,不论是股份制的公司,或者是合资企业,还是股份公司都必须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济活动,规范经营行为,依法实施会计监督。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因此,会计监督是实施会计核算的基础,如果只实行独立核算,那么会计监督是无法顺利开展的。因此,会计监督必须在核算中进行,及时且有效地开展会计监督,二者互相作用,形成真实、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使相关部门及国家做出准确且合理的预测,做出最佳决策,提升竞争力,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需要,也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经济效益提高的保障。

五、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会计监督职能对整个行业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影响整个单位的经济管理水平,对此,必须要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一)建立并完善内控管理体制

内控制度的建立必须要立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结合企业经营管理需求配置与职责进行,掌握好权利间的平衡,明确权责,成立辅助决策的专门机构,建立配套的决策制约与责任追究制度。而对于企业的负责人,在确保经营决策独立性与权威性的基础上,同时又要对单位的经济行为效益与廉洁进行监督。建立一系列主体明确,且可操作的决策与责任追究制度,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经营者的才智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实现权责的结合与统一。

(二)强化素质教育,增强监督职能

唯有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才能更好的发挥监督职能,做好监督工作。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完善队伍的建设,加强会计队伍素质,提升其整体水平,使会计人员在掌握原有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知识,建立和完善会计行为、会计程序及会计方法规范。同时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建立并完善电子计算机系统,实行科学监督与管理,强化对单位经济活动与资金的监管。最后是拥有公共权利的部门应当发挥监督的主导作用,减少违法违规现象,避免犯罪,减少浪费,进而满足越来越复杂的内控与外控需求。

(三)完善我国会计监督理论与立法建设水平

从目前我国的法律构成来看,对会计法相对不够重视,尤其是对会计监督的定义比较笼统,对突发的经济变化无法适应,这与会计理论研究的滞后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所采用的理论都是从宏观体制角度考虑的,这促使我国的宏观理论快速发展。但会计监督理论只是一个微观经济理论,如何与变革中的微观经济体制结合,用来指导会计实践,这是至今困扰我国会计人员的一个首要难题。理论研究的滞后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法律的发展,使得法律法规漏洞百出,无法应付现实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这就要求进一步细化我国的会计监督法律法规,使其可以涵盖多个方面,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具体来说,必须要做到权责分明,明确分工,除了要明确会计人员所要执行的责任,还必须明确对违反规定所要承担的责任,立足自身,完善自身的监督水平,提高立法水平,推进我国会计法律的发展。

(四)会计监督工作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

近年来,我国的各个系统都在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水平,信息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以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水平不断提高,与财务、业务不断融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在带来新的希望、新的管理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弊端,新的问题,原有的管理理论肯定无法适应,对此原有的会计控制机制也面临着重新的设定与优化。环境的变化对会计监督工作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各个系统、各个单位、各个会计工作人员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适应环境的变化,推动我国会计监督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说,必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实现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转换,拓宽监督的责任范畴,要建立完善业务流程信息管理责任体系。对分散在各业务流程上的会计信息相关岗位,进一步明确各流程与工作步骤,具体业务处理、监督复核的职责划分,强化不相容岗位对会计信息的有效牵制和事前控制。其次,要打破传统部门负责的管理体制,构建适应流程管理需要的运行机制。业务流程上的会计信息相关的岗位都应纳入财务部门业务考核。通过完善会计信息责任追究机制、部门沟通机制、日常协调机制,突出财务部门对会计信息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总管职能。

六、结语

综上所述,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这是我国会计界一直以来都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经济,要求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必须要在法制环境下进行。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监督水平,推动会计监督工作的发展。

作者:李秀玲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宇.浅析会计监督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J].中国外资,2011(8).

[2]黄婷.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与对策[J].老区建设,2009(2).

[3]文书云.浅议企业改制后的会计监督[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5).

必要性范文篇8

[关键词]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医学;毕业实习;教学病例讨论

社区全科医学模式的发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医学模式改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加强全科医学教育是目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力。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典型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临床教学、毕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方式。笔者从社区全科医学背景、中医学本科实习特点、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模式等,探讨在社区全科医学背景下,在中医学本科毕业实习中开展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初步探讨其实施模式。

1社区全科医学背景

全科医疗是世界公认的社区卫生服务的理想模式。《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大多数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多种内科慢性病,需长期服药、监测、随访,这对社区全科医疗服务提出需求。到三级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只有50%左右真正需要专科医生的诊治,80%~90%的基本健康问题完全可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世界全科医生组织著名专家Dicon教授曾说:“任何国家的医疗保健系统若不是以受过良好培训的全科医生为基础,便要注定付出高昂的代价。”[1]据统计,我国目前通过考试的全科医生人数,远远无法满足全国5亿城市居民的需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生[2],势在必行。《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2006年)、《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09年)都强调高等医学院校应该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将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目前我国的社区全科医生,绝大部分是临床医学毕业生经培训后考试或考核合格后上岗,这一方式和发达国家早期的全科医生产生的方法相似。早在2000年,国家就要求在高等院校医学专业中设立全科医学课程,为医学生将来成为全科医生或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协作打下基础。但是目前我国仅有46.1%的医学院校开设了全科医学课程,在课程性质、师资数量、师资知识结构和配置情况、教学时数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发展不平衡[3-4]。

2开展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人是一个整体,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生理、病理上的交叉因素,在临床诊疗中必然涉及多学科、跨学科的问题。多学科融合是一种系统的整合,不同于传统的单一治疗模式,多学科融合有利于形成个体化、综合性的治疗方式,使广大患者受益,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5]。原国家卫生部科教司项目(20101220)对辽宁、福建、宁夏3个省的全科医学培训师资人员实施的专题小组访谈结果显示,①社区全科医生培训应增加:急症的早期识别、鉴别诊断、处理和及时转诊;院前急救;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沟通能力等。②培训重点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诊断流程,各专科常用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识别,常规化验、影像结果的解读等[6]。由此可见多学科医学知识融合在社区全科医学工作中的重要性。临床实习教学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医学生把课堂理论知识过渡到临床实践的重要时期,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7]。医学生从课堂到临床,面对患者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病情,树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至关重要。正确的、融合多学科的临床思维方法,可帮助医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求未知,诊断未曾诊断过的病症,处理好未曾遇到的情况。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8]。有专家通过分析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现状,归纳出毕业实习教学存在诸多问题:①多数患者只接受自己信赖的医生诊治,不愿意配合医学生的实习工作;②临床教学是一个“软”任务,缺乏严格、完善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③由于医学院校扩大招生,需要大规模增加实习医院,但各个医院师资参差不齐、教学方法不统一、教学质量不统一;④实习生在每个专科轮转的时间有限,经常未能见到典型、重点专科病例[9]。病例讨论是临床教学、毕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方式,临床教学病例来源于医院、科室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和积累,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典型性、实践性等特点,可以弥补传统教材的局限性以及未能见到临床典型病例的不足,充分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能够培养他们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工作素质[10]。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更高要求。带教老师要认真做好准备,精选临床实践中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病例,使每一位实习生都积极参与对病例的分析和讨论,达到典型病例教学的目的。同时,教师应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寻找适宜的教学病例,更新病例内容,不断推陈出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11]。在多学科融合的大趋势下,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可以融合心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等内科各个专科以及外科、影像、内窥镜、康复、护理等多个学科内容,增加实习生对全科医疗的感性认识,符合社区全科医学的需要。由此可见,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模式符合社区全科医学背景下医学临床、教学发展以及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医学和全科医学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使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全科医生有自身的优势。第一,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与全科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相吻合的。第二,中医学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养生保健”,这与全科医学重视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的诊疗方式也是相似的。第三,中医和全科医学都承担着社区全体人群“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揽子服务[12-14],两者服务对象和疾病谱系相似。

3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模式探讨

如何进一步发挥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上的优势,集中内科、外科、肿瘤科、医技科、消化内窥镜室、护理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多个专业的教学资源,在社区全科医学背景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施过程、师资要求、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深入开展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模式在中医学本科毕业实习中的实践与研究,形成统一、规范的临床教学模式,把该教学模式的改革和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考虑、系统改革,使两者共同达到优化与创新,显得尤其重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一直非常重视中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并把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临床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笔者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初步提出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模式。(1)根据社区全科医学背景、多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及中医学本科毕业实习教学要求,制定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模式改革总体方案。(2)从内科、外科、肿瘤科、医技科、消化内窥镜室、护理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多个专科/专业中,挑选有多年临床工作和教学经验的中级以上职称教师组成带教团队进行短期培训,主要加强教师相关背景及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技巧的学习培训,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情感,拓展学生多学科诊治思维以及运用中医药预防保健、诊治疾病纳入其中。(3)带教团队根据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治特点、鉴别诊断,系统、有规划地收集临床病例,尤其要融入中医学辨证论治及整体观。病例可来源于既往诊治的病例、专业期刊、著作或医学网站,对病例资料进行整理、设计,或教师结合专业实际自行设计编写模拟病例。(4)以脾胃病科为试点科室,对入科实习的中医学本科生(同时欢迎其他专科中医学本科实习生参加)开展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教学,形成文字、音频、视频资料及网络资源。同时,组织实习生到社区医院对实际病例进行讨论、分析。(5)通过设计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试卷考核实习生、设计调查问卷及小组访谈等多种形式,评价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6)不断优化该教学模式,通过文字、音频、视频及网络等多种形式推广。

4结语

必要性范文篇9

关键词:财会信息特征;环境;财会信息管理;必要性

1.前言

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企业财会管理已经由传统模式转变为信息化管理模式,为当前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处在财会信息的特征环境下,积极推进财会信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需要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应对,充分提升财会信息管理的整体水平。

2.财会信息的特征分析

2.1私有性特征。财会信息是公共性产品,但是财会信息本身的市场发展体制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因而新时期环境下,财会信息逐渐体现出了较多的社会性,进而社会性和私有性共存。市场经济环境参与者想要获取到更多的私有财会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在实际获取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2.2阶层性特征。企业层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获取到的财会信息质量,表现出较明显的阶层性特征。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生产部门的各班组之间,所获取到的财会信息都存在着层级性。2.3滞后性特征。财会信息和会计电算化的良好结合,能够为财会信息的生成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还能够加快传输速度,这样财会信息在实际获取和发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需要注意的是,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很难有效处理的,这就导致企业所获取到的财会信息中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2.4隐蔽性特征。财会信息本身所表现出的私有性和隐蔽性特征之间存在着统一性特征,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比如说,企业的流动资金是重要的财会信息,其中同时包含着私有性和隐蔽性,企业需要从市场经济环境的实际发展情况,针对流动资金的披露程度进行有效确定。

3.企业财会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

企业对会计信息提出较高要求,特别是农村合作经济方面的相关单位,只有充分全面的把握各项财务信息,才能为企业积极开展各项经营工作奠定重要的前提基础。全面分析企业财会信息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及时寻找到科学有效的应对方式,将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3.1内部监管机制不够完善。企业保证财会信息的明确性和精准性、真实性,需要充分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全面细致的监管工作,能够有效促进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升,能够充分管理财务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企业内部监管机制方面存在着一定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况,无法为积极开展相应的财会信息管理工作提供良好前提条件。内部控制混乱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当财务信息出现问题,将会给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3.2管理人员的认识不够到位。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总体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企业的重要支柱,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思想以及重视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相应的工作情况。企业管理者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为企业开展各项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管理人员需要充分把握时展的脉搏,紧随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信息,全面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整体发展中的积极意义,为积极开展财务信息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提升管理工作的良好水平。3.3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养无法适应工作需求。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有大量的财务管理人员作为支撑,他们的实际工作素养和业务经验,将会给实际的工作效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际进行过程中,很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并不能够充分有效地适应工作需求,影响到财会信息的掌握程度。

4.强化企业财会信息管理工作的良好方式和手段

4.1提升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性。财务信息本身的真实程度和透明程度,对于企业的财会信息管理工作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对此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手段提升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际进行过程中,企业所有者、参与者本身发挥着的作用和占据的地位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而投资者、所有者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联系,充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企业财会工作进行中需要保持良好信息化,信息化程度越高,将能够促进企业充分有效开展各项财会信息管理工作,针对涉及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有效管理。信息化的提升,需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实际工作水准,企业需要积极引进现代化技术手段,优化现阶段工作流程,建设起科学化的信息技术管理平台,为充分开展相应的财会信息管理工作提供良好前提。企业日常经济业务活动实际进行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透明度,针对资金管理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有效控制。第二,强化财会信息的透明度,创设出透明度较高的信息环境,推进财会信息的管理工作能够良好契合实际工作需求。企业需要积极制定出财会信息生成、传输和应用环境方面的相关制度,确定出具体的工作准则,为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行为指导和规范,使得各项工作环节的开展都能够处于良好的透明环境之中。第三,企业需要充分重视到财会信息管理工作的监督意义。监督工作的开展,及时发现财会信息管理工作实际进行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发出相应的预警信号,为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日常财会信息管理工作进行中,需要充分有效地落实监督工作,增强财会信息透明度。同时,需要针对企业财会信息进行切实有效的处理,加强信息的传输效果,促进企业总公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充分掌握各个子公司的各方面经营管理信息、财会信息,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统一性,为总公司制度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持。企业及时调查和了解到各个子公司信息,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设立出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减少信息流通和传输过程中的遗漏和缺失现象,并充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第四,现代企业需要促进自身经营管理工作朝着集中性的方向发展。传统经营模式下,企业的管理工作多呈现出了封闭性和静态的特征,企业财会信息的披露工作与企业经营模式存在着较大的不一致,主要是在动机性和层次性方面存在着较多的不同,影响到企业财会信息的挂农历效果,对此,企业需要积极建立起集中式的管理机制,全面推进这种经营管理模式的良好运用,增强管理模式的动态化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并充分推进一体化财务管理体系的良好开展,有效强化财会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从而切实提升企业财会信息管理效率和整体经营管理工作水平。4.2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和监管工作。企业良好应对财会信息特征环境,积极提升自身财会信息管理水平,需要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和监管工作的整体效果。首先,企业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充分重视到财会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端正自身的态度。相关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积极掌握各项财会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内容,把握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态势,为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提供良好前提条件。企业管理人员、领导人员的重视,将会引导企业全员上下形成重视财会信息管理工作的良好气氛,促进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投身于保护财会信息准确性的环节中,推进财会管理工作朝着更为规范化和有效化的方向发展。其次,企业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强化内部控制。从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管理信息情况,良好把握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形势,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汲取先进国家和企业的管理经验,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整体规章制度。企业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工作,针对绩效考核、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资金管控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细致控制,为做好各方面工作提供充足的信息。再者,企业需要打破传统层级式管理模式的局限性,选派专门的人员,针对财会信息进行管理,这要求相关管理工作人员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从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道德的指引,细致认真地开展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工作水平。4.3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企业开展财会信息管理工作,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科技手段,积极建立健全财会信息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机制,为充分推进相应的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更新和进步,为企业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局面,企业领导人员需要充分重视到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的优势和作用,不断改进企业管理机制,全面实施信息化,推进企业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在财会信息管控工作中,积极建立起专业化的管理系统,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系统,针对各项工作流程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高效率的管理各项财务资料。除了财务信息资料的处理,会计核算信息工作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企业会计科目代码本身存在着较为复杂的结构,使用传统的核算方式,即增加明细科目的形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无法充分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此,企业需要积极采用科技手段。

国内财会信息存在着私有性、阶层性、滞后性以及隐蔽性等方面的特征,当前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财会信息披露失真的情况,财会信息管理工作实际进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财会信息特征和管理现状不合理情况,要求现代企业需要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应对,充分有效地推进财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财会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福民.财会信息特征环境下的财会信息管理必要性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202.

[2]谢小琴.财会信息特征环境下财会信息管理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8):88.

[3]QuanQ,LiY,WangL.Researchof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UnderE-Commerce[M]//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EngineeringandApplica-tions(IEA)2012.SpringerLondon,2013:679-686.

[4]李建军.大数据环境下会计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226-227.

[5]JohnstonB,PringleJ,GaffneyM,etal.Thedignifiedap-proachtocare:apilotstudyusingthepatientdignityquestionasaninterventiontoenhancedignityandperson-centredcareforpeoplewithpalliativecareneedsintheacutehospitalsetting[J].BmcPalliativeCare,2015,14(1):9.

[6]柴保昌.有关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会工作职能转变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4):278-279.

必要性范文篇10

高尚的师德,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重才轻德,只见分数不见人。教师为了应对家长,学校的压力,把“升学率”视为生命线,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素质教育必须以德育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教师是学生的解惑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人格的重要内涵。推经素质教育既要弱化升学率在学校评价体系中的分量,更要摒弃重才轻德的教师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品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如果教师工作敷衍塞责,弄虚作假,歧视、体罚学生,一切向钱看,搞不正之风,就是师德、失职的行为。

高尚的师德,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需要

凯洛夫说:“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仿的榜样”。示范性是教师劳动的特点之一。青少年儿童处于身体发育、知识增长的黄金时代,也是世界观、道德、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通过学生的眼睛在其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他们今后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师德的灵魂是爱,面对学生,面对活生生的人,需要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爱之不以其道,适所以害之也”。教师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首先要求自己品德高尚,人格趋于完美,并通过教学和日常生活展示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使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通其业,成就其道德”的教育目的。

高尚的师德,是提升教师素质,加强道德修养的需要

教师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古人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授业解惑者至多称为“教书匠”,只有高尚的师德与高超的教学技艺完美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代人师。师德“一票否决”制的付诸实行,必将促进教师直面浮躁、功利的社会,着眼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严于律己,修身养德,“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时下常听“教师难当”的说法,这正折射出社会、家长对教师更大的期盼,表明教师素质有待于提高。历史于现实告诉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人生航程要始终面临人格的挑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义无反顾地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奋力攀登,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做人民满意的“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