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5:35:20

必要范文篇1

【关键词】商事责任;商主体;原始责任;替代责任

所谓的商事责任是商主体违反商法规范时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主要涉及一方违反注意义务等违法情况。商事责任是法律明文规定,由国家专门机关进行认定和归结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具有保障商事交易关系正常运行的作用。商主体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当承担义务,违反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就应该承担责任,使商事制度的约束力得以有效发挥。

1商事责任的制度逻辑

1.1商事责任的诉求。在商业责任中,直接针对的是商业社会不正规的商事关系,目的在于恢复正常的商业秩序,商法在可能损害商业利益的地方建立起商业关系,由此产生法律性质各不相同,商事责任的设置需要以商业关系为特点,追求不同的制度目标,运用不一样的技术。1.2以预定商事功能为导向。商事责任是指因为故意违背或者不履行法定的第一性商业义务所引起的。在违反法律义务和合同义务或者有违法行使权利的情况下,商法为了平衡各方利益,稳定商业秩序,进一步分配更有约束力的第二性义务,也就是商事责任。责任是依据违法的行为产生和承担的,在法律和道德审判中具有否定性,表现在对责任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上的剥夺。通过商事法律责任制度,迫使行为人或其关联方受到制裁,并对他人进行救济。商事责任制度的主要功能有:其一,商法对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了积极的评价,承认其合法性,并提供了法律保护。针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否定评价,认定其违法行为,追究其法律责任;其二,由于对受害者造成的损害,商事责任要求负责任人对受害者提供补偿,以补偿受害者的损失,这是其补偿的功能;其三,商业责任是恢复受损商业关系和商业秩序的一种手段,这是其修复功能。

2商事责任体系安排

2.1商事责任的宏观安排。在商法的规定中,责任人的主观应诉性已经退居次要地位,被害人利益的补偿被放在首要地位。在商业风险中,资不抵债是一种正常现象,单一商业主体的债务性质远不足以弥补受害人的损失,而商业损失巨大,被害人利益的保护需要依靠更加有效的社会制度。商业责任通过制度责任整体化解交易信用风险后,仍然具备当事人违约风险,很多有效合同无法履行。在大范围的社会化交易中,许多违约风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从机制上消除合同不履行的风险是必要的。《证券法》通过制定会员制,建立了不同于一般人的交易当事人规则体系。通过开户程序设立资金和证券账户,将责任财产进行集中管理,由证券公司按照交易结算规则成交后进行日常制度安排,代替当事人履行职责的行为,从制度上消除了成交后无法履行约定的风险。2.2商事责任的类型。根据不同主体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商业责任可化分为自己责任、代替和转至责任。按照自由意志作出行为选择的商业关系当事人的责任。商业关系的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想法作出抉择,做出的违法行为是自身的选择,因此当事人将依法承担法律后果。法人是责任的直接主体,也是自身责任人,内部成员根据其成员职位与团体有一定的法律关系。在内部关系中,成员按照团体的职能承担自身相应责任,也属于自己的责任范围。在替代责任机制中,商业责任是由法定的或规定的利益联系产生的。在用人机构的责任机制中,虽然需要考虑特定人员的行为过失,但在承担替代责任时,用人单位不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过错。

3商事责任的实现方式

当具体违法行为发生时,法律责任的存在是客观的。专门国家机关所能做的,就是通过法定程序,将客观责任权威性地归责于责任主体。归责是由国家专门机关或者其他有权的社会组织依据法律的规定和法定程序进行判断识别,按照法定的归责原则将法律责任正确的归责于有责主体。按照这样的逻辑原则,首先,行为人是商事责任的原主体。商业关系的主体是行为人,行为人通过自由意志进行商业活动,并形成商业关系,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其次,商事责任的替代责任主体为关系人。商事关系中还涉及到雇佣、管理、委托关系,关系人与行为人密不可分。在行为人无法承担责任时,应当由替代关系人承担责任,以保障受害人的损失得到应有的补偿。最后,商事责任的补充主体为政府。在规模比较大的商事案件当中,商主体遭受巨大损失时,基于商主体的财产赔偿机制无法实现,政府最终成为商事责任的承担者。

4结语

商事责任在商事制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商法中还没有相对比较成熟易于操作的理论。由于我国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所以关于商事责任的理论大多依赖民事责任理论,缺乏有效的商事责任理论无法发挥法律的解释作用,也无法指导司法实践活动,最终会形成“跛脚”的商事理论。

参考文献

[1]张守文.经济法责任理论之拓补[J].中国法学,2003(4):13-24.

必要范文篇2

一、费改税加强了政府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立体调节作用

收费导致了分配立体的混乱,形成政府分配多元化、政府利益部门化的格局。收费大量涌入国民收入分配领域,众多部门以政府名义插足国民收入分配,造成政出多门、多头分配,部门利益分散了政府利益,资金分散使用,政府支配权削弱的情况。据调查,收费养人的问题十分突出,如省以下的公路收费部门,70%的管理人员靠收费开支,工商部门、环保部门的65-70%的管理人员依靠收费开支,部门利益分散了政府利益,政府的职能被大大削弱。费改税从此入手,界定了各级政府行政部门的职能,拆庙赶和尚是收费改革的根本环节。

二、费改税改变了以往混乱的收费秩序收费扰乱了分配秩序,是国家财政困难的主要症结。

收费名义上是政府收入,但实际上收费的流向主要在预算外,大量收费必然形成对政府税收和财政收入的挤占和分割。事实上由于以费挤税,财政预算外资金膨胀的过程就是财政收入削弱的过程。在一些地方,收费种类和收费数额都已超过了地方税税种与税收收入规模,这种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行为,造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短缺的现状。费改税将归还税收收入的主导地位,确保国家财政收入,控制预算外收入的规模。

必要范文篇3

一、物业管理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

从行业规范要求角度,探讨物业管理职业道德主要应包括的几方面的内容:

1.守法经营。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经营活动,除企业从业人员需遵守公民的各项义务外,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关于企业经营的各项规定。要真正做到守法经营。首先,要增强法律意识,认真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深入理解并全面掌握物业管理的各项制度与政策;其次,要在工作实践中认真严肃遵守各项法律制度,彻底杜绝轻视法律的侥幸心理。

2.诚信经营。关于诚信经营,应首先从认真、细致、实事求是、诚实信用地签订合同开始,并加强合同观念,诚信履行合同。目前,由于我国物业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一部分物业实施了物业管理,还有一部分物业仍沿袭旧有行政管房状态,保留了多年来的行政管房作风和习惯,不同程度存在轻视合同、缺乏诚信的现象,这是造成目前物业管理争议不断、投诉上升的主要原因;另外,有些物业管理企业轻视物业服务合同,不能做到质价相符,还有一些业主的合同意识也很差,只要求享受物业服务,不愿意承担付费义务。

3.尽职尽责胜任本职工作。物业管理人员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应当树立团队观念及服务理念。每个岗位从业人员都是企业的组成部分,都对企业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从业人员只有牢固树立服务信念,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企业形象。

4.努力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物业管理服务的内容复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从业人员应当掌握一些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房屋及设备设施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知识、社会关系学、心理学及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5.团结互助、公平竞争。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应当具有团队精神,与其他员工友好相处,团结互助,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物业管理工作。在岗位竞争方面,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以公平竞争的职业道德,促进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应当相互学习、互相支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二、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应当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1.自信自强、积极向上。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热情和信心,作才会有成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和品质,才有前途和希望。物业管理是个新兴行业,虽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但仍有许多有识之士投入这项事业中,就是因为人们认识到物业管理行业的光明前景,并将物业管理称为朝阳产业。

2.奋发努力、坚韧不拔。任何工作都存在困难和矛盾,关键是如何对待困难和矛盾。物业管理也存在许多困难,这就需要员工有勇气克服困难和解决矛盾。

3.诚恳待人、服务热情。这是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要“以人为本”,力争做到“人性化服务”,积极主动、满腔热情的提供服务,为业主排忧解难,努力建设和谐社区。

4.文明礼仪、着装整洁。这既是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也是企业形象的外在表现。

三、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

当前,我国物业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物业管理市场行为不规范,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因此,国家“十五”计划纲要确立了“规范发展物业管理业“的重要任务。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是物业管理行业特殊性的需要,是发挥物业管理社会效益的需要,也是我国加入WTO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现在物业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有利于造就一支事业心强、懂经营、善管理、精业务的优秀人才队伍,推进物业管理行业的技术进步。

必要范文篇4

1.全行业统一管理的必然要求涉中医药非医疗服务行业严重缺乏全行业的从业管理规范,缺乏统一而权威的法律依据。这种缺失不仅导致了多头管理等各种问题,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秩序,更为严重的是阻碍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良性发展。统一而系统的管理规范,不仅有利于落实相关政策,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法律的形式进行制度化。因此,从全行业的角度进行立法很有必要,是实现对中医药相关行业有效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涉中医药服务领域专业性的内在要求。2.保障消费者身心健康的需要涉中医药非医疗服务行业属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虽然不是专业的医疗服务机构,但是由于会使用到中医药的相关知识、技术、方法、药物等,而且从业人员在服务过程中通常都要直接接触人体,甚至涉及保健药物的外用内服,对消费者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该领域在各项服务方面尚不规范,比如,不少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随意向消费者提供相关医疗服务,如针灸等,给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带来隐患。3.从业管理问题突出,亟待通过法律途径规范管理(1)从业人员服务范围模糊,服务内容混乱,需要立法明确和规范。涉中医药的非医疗服务种类繁多,我国对此没有权威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界定,比如现有管理制度没有严格区分医疗服务从业人员、涉中医药非医疗服务从业人员和普通的保健养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从业范围,既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又给管理带来了困难。据调查,在为数众多的涉中医药非医疗服务机构中,从业人员服务范围不明确,服务内容也较为混乱,推拿按摩、美容、浴足等不同工作随意交叉,甚至还有部分涉中医药非医疗服务机构让完全不具备中医药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草草培训便仓促上岗。因此,有必要严格界定从业人员的服务范围,保证服务的安全性和专业性。(2)管理主体不明,多头管理混乱,需要立法明确和统一。目前劳动、人事、民政、卫生等部门及一些行业协会在某种程度上均参与了该领域从业人员的管理,同一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常常出现由多个部门颁发的情况。例如保健按摩师的职业证书,既可由劳动局颁发,也可由人事局和民政局颁发。各个部门在颁发职业证书的同时,也各自出台了一些相关的职业资格管理规定。由于多头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整合,导致这些规定之间缺乏内在一致性、统一性,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地方,管理呈现出混乱无序的状况。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来明确涉中医药非医疗服务行业的专业管理主体,进行归口统一管理。(3)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缺乏,需要通过立法构建系统的培训制度。据调查,54.84%的从业人员没有在学校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只有39.0%的从业人员认为得到了较多或很多的技术指导。而且目前从业人员的培训以短期培训为主,大多由机构内部人员进行,培训内容也主要是一些专业技能。从总体情况看,现有培训制度尚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培训标准,且时间安排也不尽合理,很难保证从业人员从培训中获得较为系统的业务知识与技术。系统的培训教育是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前提条件,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构建系统的职前培训制度,规范培训机构的管理。(4)从业人员资质混乱,需要立法来构建资格认定制度。目前,相关管理部门并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强制性的从业资格管理,缺乏权威性的从业资格证书(颁发部门不统一、分级也比较混乱),导致从业人员资质混乱,职业素质良莠不齐,大量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充斥其中,与消费者发生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4.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1)从业管理立法有助于突破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顾客和技术知识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调查数据表明,1/3左右的从业人员认为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来自于顾客(沟通难和顾客少);1/3左右的从业人员认为最大困难在于技术知识的不足;另有从业人员认为最大困难在于收入低下、缺乏社会认可、员工管理等。因此,若能通过立法构建系统的培训制度和认证制度,不仅有利于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而且也能增加整个行业的认可度和可信度,从而有助于突破行业发展的瓶颈,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2)从业管理立法符合从业人员的诉求。调查数据表明,71.2%的从业人员认为从业管理立法是必要的,由于当前从业人员管理不规范,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比如,47.4%的从业人员没有与其所在的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仅有31.6%的企业给从业人员购买了社会保险,而社会保险类型主要为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其他类型的社会保险则较少。

当前立法研究缺点和立法缺陷

虽然从业管理立法如此必要,且引起了一些地方政府和研究机构的注意,但是从目前已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在立法研究和立法上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方面,目前立法研究主要集中在分行业管理方面,很少将涉中医药非医疗服务行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现有研究的重点也主要在探讨行业的服务及技术标准,全面涉及从业人员的准入条件、资格认证、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管理制度研究非常欠缺。另一方面,从目前已出台的法规条例和协会管理规定看,立法缺陷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1)涉中医药非医疗服务行业管理规定主要集中在服务标准、技术标准及对服务机构基本条件的规定,专门针对从业人员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很少;(2)涉及从业人员管理部分的立法重点主要是规范某一具体行业从业人员的管理,没有针对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管理规定,缺乏共性;(3)目前法律体系的构成以地方法规和协会管理规定为主,中央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定不多;(4)相关法律法规以通用性规定为主,未明确区分涉中医药和不涉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界限及一般保健服务与医疗保健服务从业人员的界限。

必要范文篇5

本文作者:毛平工作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现实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立法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堆积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普遍存在重要地位虚化、职能边界模糊、管理体制不顺、队伍建设滞后、保障投入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并非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问题,而是长期存在又未能解决的老问题。究其原因,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权威性、稳定性、强制性的法律保障。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立法轨道,通过法律强有力的手段来规范和调整,才能结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软化”的现象,真正提高其实效性。(一)重要地位虚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关涉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的战略性工程,国家多次强调其重要性。1980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院校必须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红与专的关系,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很多学校不重视,认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才是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有可无。不少教育者,尤其是党政“一把手”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淡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形式化”、“修饰化”,形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2](二)职能边界模糊现代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社会分工更加明确。对个体而言是角色分工,对群体而言就是行业分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业务性、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在整个教育大系统中到底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职能,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严重错位,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异化为一般的党建机构、文化机构、事务机构,工作混杂,事事参与,浅尝辄止,工作力度弱化,工作实效不高,严重伤害了自身的发展。[3]思想政治教育职能边界模糊的原因是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的支持、规约、保障。因此,应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角色、工作目标、作用及其最终使命等等,从而明确自己的职能边界和角色定位。(三)管理体制不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一直是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系统,这种“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齐抓共管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工作主体不明、职责不清、工作不到位等现象,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工作主体对象、职责范围,使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到人、权利到位、利益落实,就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感受到强烈的责任感、利益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真抓实干,创造强劲有力的工作局面。(四)队伍建设滞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和管理者,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最终效果与他们有着直接的关系。但目前这支队伍却存在着工作待遇差、工作压力大,缺乏责任心和情感投入,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要使这种情况从根本上得到改观,需要通过法律来安排他们的权利与责任。首先,赋予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要的权利,如必要资金支配权、收集信息权、与工作对象同步受奖权、与其他专业性工作的平等待遇权等。其次,为他们设定严格的法律责任,因为没有责任的权利只能是形同虚设。责任的设定是一种压力传导机制,促使他们必须去做好工作。对责任的设定应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责任规定,但总体而言,必须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4](五)保障投入匮乏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平台载体建设,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各项工作,均需要提供必要的经费投入和保障。但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经费投入的整体情况上看,存在着地区不平衡、校际不平衡、投入随意性等问题,与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地区、学校负责人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的认识紧密相关,而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作用、任务不相称。因此,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立法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的合理比例[5],相对固定投入保障,对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保障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立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的保障

(一)思想政治教育立法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一部教育立法史。近百年来,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项规模最大的社会事业,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国家加强对教育发展的直接干预,更有效地发挥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作用。如果没有具有强制作用的法律的支持,教育的国家化,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化是很难完全得到落实的。凭借立法来实现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是其走上现代化的一个标志。由于历史的原因,思想政治教育从创建之始就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为其存在、实施、资源供给、作用提供充分的依据和保障,也未能形成一套完善的传授体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重要地位如何体现等问题都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建立一套长效机制来保障其稳定发展。(二)思想政治教育立法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立法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存在密切联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这些研究成果可为思想政治教育立法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立法过程,本身可视为一种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从而开拓研究视野,丰富研究领域,推动学科的繁荣。长期以来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提出质疑。所幸的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问题不断得到重视。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之一,“初步形成了以论、史、原理、方法论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结构体系”。[6]从立法的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应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个新的方向和新视角。(三)思想政治教育立法是一项关涉思想政治教育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法立法是其科学化的重要保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立法,是历史和现实给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来的一项崭新的课题。法律是一种稳定的制度要求,未经特殊主体和特定程序,不得随意更改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立法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上升为法律的调整对象,使它的运行和变动获得一种稳定性支撑,避免了在政策调控下容易因社会形势的某一小变化、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频繁改变的风险,从而获得一种长效的机制保障。因此,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立法,将有助于从根本上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发展,这在当前教育法治化的大背景下,有着极其深刻的必要性。当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立法是一项关涉思想政治教育长远发展的工作,仅靠少数人的努力是无法胜任的,必须依靠学术界的共同重视,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

必要范文篇6

关键词:社区药学服务;互联网;必要性

现代药学的发展从最初局限于保证药品供给的传统阶段,到以合理用药为目的的临床药学阶段,再到现在以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阶段,其发展历程反映了“以人为本”的宗旨,也是科学发展和药学技术进步的结果。药学服务是指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1]。药学服务的出现旨在改善和提高人类生命质量。近年来,由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随之推进,以社区为载体的社区药学服务在维护社区居民健康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显,逐步受到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水平的提高,民众对社区药学服务的需求度与日俱增,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社区药学服务起步较晚,存在一定发展瓶颈,导致民众需求度和服务提供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借助于“互联网+”的新兴融合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高效、共享等特点,基于互联网的社区药学服务有利于进一步平衡供需双方的关系,优化社区药学服务结构,进而推进公共卫生资源更高效地使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基于互联网的社区药学服务必要性进行探讨。

一、社区药学服务现状

社区药学服务属于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一部分,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药学服务这一概念并在大型医院开始实施,起步较晚。以社区为载体的社区药学服务伴随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随之推进,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总体而言仍处于探索阶段。(一)开展社区药学服务体系逐渐完善。社区药学服务的开展主体逐渐由最初的大型综合型医院逐渐过渡到以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与综合型医院为主,零售药店、相关企事业单位院校、各类媒体为辅的主体实施群。各主体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在社区药学服务的持续性、渗透性、专业性以及有效性方面发挥了很强的能动作用。服务主体日趋丰富的同时,服务模式以及服务内容也在逐渐完善。根据社区药学服务对象多为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长期用药患者及健康意识较高的居民这一特点,将社区药学服务定位于医院药学服务的延续[2],将终生药学服务作为方向。服务内容也从过去局限性的药品提供、处方审核扩展到用药教育、用药咨询、合理用药宣传、以及基于社区民众的调研和探索研究。(二)社区药学服务发展中的瓶颈。尽管社区药学服务已在近几年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制约瓶颈。1.政策因素。社区药学服务伴随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随之推进。尽管在体系及架构上形成了一定独立的体系,但是一些政策倾斜方面,诸如社区药学服务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服务体系硬件扩充、社区药师待遇、继续教育、专业提升等仍需进一步细化,以促进社区药学服务的更好发展。2.观念因素。由于传统医疗卫生体制影响较为深远,药学服务长期处于一种从属于医学服务的地位,很多大众的观念是生病吃药找医生,对社区药学服务、社区药师基本没概念。北京市4个社区年龄≥60岁484例老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1.11%的老年人表示曾接受过药师指导,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用药信息来源于医师,有问题咨询药师的仅有15例[3]。公众对医药健康服务的需求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日趋增加,但是出于观念和意识概念的缺失,导致需求度无法恰当对接服务主体。另一方面,以前药学工作的模式是传统的以提供药品为主的阶段,现在进入到的药学服务阶段,要求“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除了以前常规性的药品保障,还涉及用药教育、咨询以达到安全合理用药目的,专业性要求更高。这就要求药学工作人员与时俱进,从主观上改变思想观念从而改变工作模式,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但是事实上,很多工作人员自身的观念都依然停留在传统药学服务阶段。3.资源因素。社区药学服务的体系由多主体结合而成,包括以社区医疗机构为主、综合型医院、零售药店、相关企事业单位、院校为辅。但是我国以前长期存在的医疗活动以综合型医院为主的医疗体系结构造成了民众的就医观念,有病就找综合型医院。再加上社区医疗机构起步晚,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医疗人员专业性不强等因素,进一步导致民众对社区医疗机构信任度不够。导致综合型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疗机构门可罗雀。长期的患者资源不均衡,又会进一步加剧医疗机构本身硬软件资源的不均衡,最后形成恶性循环。除此之外,很多慢性病患者、康复患者在就诊的综合医院里有大量的就诊数据等信息资源,这些信息也无法共享,限制其利用,对后续社区药学服务提供用药监护与指导影响也颇大。

二、基于互联网的社区药学服务优势明显

(一)医药行业正处于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产业融合新模式已经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展现了其前景广阔和潜力无限,气势如虹,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也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的十一个重点行动领域,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则是指导意见中益民服务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4]。同年12月10日浙医二院通过互联网医院开出中国第一张在线电子处方。2016年4月中国药学会了《药师通过互联网提供药学服务指南(征求意见稿)》[5]。2017年百度和雨诺科技合作,率先在江苏先声在康试点AI技术进行药学服务。社区药学服务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处于这一全新的变革时期,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无论在政策倾斜、资源整合、工作模式的开展等各个方面都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二)打破药学服务资源不均衡的局面。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搭建医疗卫生信息云平台,以前各个医疗机构彼此孤立的医疗数据档案可以实现互通共享,避免了重复检查,缓解紧张的公共医疗资源;社区医疗机构能够与大型综合医院通过互联网系统实现即时会诊,打破了过去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对于引导患者的就医、药学咨询等习惯,缓解大型医院资源紧张、提高社区医疗机构资源使用效率都有着极大的优势。(三)提高药学服务质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终端如智能手机、家庭电脑等也早已成为现代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也为互联网的社区药学服务奠定了物质基础。借助互联网系统,通过互联网终端,利用软件管理系统,社区医疗机构能根据患者信息个性化的制定用药服务管理方案,并可及时提醒患者用药时间及注意事项,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药学工作者也能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随时推送用药教育及用药咨询等方面的信息,并使提供专业的药学知识辅导成为可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用药知识,进一步提高用药管理的效果,同时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编.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第七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1.

[2]巢勤华.提高社区药学服务水平初探[J].药学进展,2011,35(3):122-125.

[3]闫素英,沈芊,姜德春,等.社区老年人用药现状调查[J].中国药房,2010(6):561-563.

[4]葛英伟.加快发展哈尔滨市储能产业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31-32.

必要范文篇7

根据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诉讼标的牵连型诉讼既可以分离诉讼,也可以合并诉讼,采用哪种诉讼方式,取决于原告的选择。法院则倾向于鼓励原告提起分离诉讼,以便使案件的处理更为简单。然而,原告或者法院这种回避共同诉讼的观念引发了诉讼经济的滑坡和裁判矛盾的风险。下面的案例就是典型例子:原告是专利权人,发现被告甲在重庆擅自销售专利产品,遂向重庆法院提起专利侵权之诉,法院认定甲的产品购自案外人乙,有合法来源,故无需赔偿,但判决甲停止侵权。甲上诉主张其产品使用的现有技术A而非专利技术,但该主张未获采纳,二审维持原判。[2]半年后,原告又以乙和丙在上海擅自生产、销售专利产品为由,向上海法院提起诉讼。乙以现有技术B抗辩,获得法院采纳,[3]法院判决驳回起诉。原告上诉,二审维持原判。[4]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结果:被控侵权产品在上海制造、销售都不构成专利侵权,但在重庆销售构成侵权。可见,如何建立一种既尊重当事人处分权,又尽可能地通过共同诉讼来解决诉讼标的牵连型诉讼的制度,成为了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民事诉讼实践采用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1.扩张固有必要共同诉讼。在这种设计方案中,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适用范围不再以实体权利可分与否作为标准,而是依据诉讼政策去考虑,即根据诉讼的具体利益来衡量是否采用共同诉讼。[5]采用流动化的视角,把统一裁判的必要和共同诉讼的必要予以剥离,假设出不必合一确定但却有共同诉讼必要的诉讼,从而在解释论上把不属于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案件诱导成共同被告的局面,进而开辟一条开放式的诉讼运营途径。[6]

2.扩张类似必要共同诉讼。这种方案扩张了类似必要共同诉讼的适用范围,采用的具体方式有两种:“一是认为其他债务人可以援用确定判决的既判力以对抗债权人,即反射效力;二是认为其他连带债务人也为确定判决的既判力所及”,[7]即既判力的扩张。在题述案例中,我们看到在未能实现统一裁判的情况下,重庆被告甲承受了事实上的不利益,故仅凭事实上的不利益就足以认为应该禁止分开辩论,从而引出类似必要共同诉讼的结论。[8]在类似必要共同诉讼中,只有成为共同诉讼人才可以统一诉讼步调,因此会要求统一裁判。[9]

3.运用普通共同诉讼制度。这种方案背后的观念是,诉讼标的牵连型诉讼并非必要共同诉讼。以连带之债为例,它是独立的数个债务,仅仅因为以同一利益的满足为目而相互牵连,[10]故此类诉讼采用普通共同诉讼方式即可解决,如遇共通的事实或法律问题,则适用主张共通、证据共通、统一心证和统一裁判等规则,实现诉讼资料的统一,避免矛盾判决的产生。

二、对现有实践的批判和反思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上述几种实践态度,均有其合理的成分,但笔者认为,亦均非诉讼标的牵连型诉讼的根本解决之道。

1.扩张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批判。传统意义上,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适用以不可分之债为限,这种处理方式并不造成对共同诉讼人处分权的限制,因为数人同权原本就是实体法的设定。而在诉讼标的牵连型诉讼中,一体化的权利义务关系变成了复数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果采用固有必要共同诉讼弹性化的策略,势必使当事人在实体法上单独行使权利或者履行义务的自由在诉讼中受到限制。在题述案例中,假设重庆法院在前诉中追加上海生产商乙作为共同被告,乙拿出现有技术B抗辩,法院认定抗辩成立,判决驳回起诉,也许矛盾判决就不会产生。但是,即便乙被追加合并,原告也可能对它不提出诉请,而乙会以主体不适格为由要求脱离诉讼。此时法院的处境即左右为难。若准其脱离诉讼,则无法解决裁判矛盾的问题;若坚持将其列为共同被告,则又有越俎代庖之嫌。的确,仅仅以裁判矛盾、效益减损的可能性来论证其正当性并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2.扩张类似必要共同诉讼的检讨。这种做法体现了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它兼顾平衡了当事人的处分权和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初衷值得赞赏,但是类似必要共同诉讼以诉讼标的相同为前提。而依照既判力理论,诉讼标的的范围等于既判力客观范围,两个牵连的诉讼标的就会产生两个既判力。要通过既判力扩张来使两个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合二为一就只有置换概念。首先,既判力客观范围不再以诉讼标的为限,即从判决主文扩张到裁判理由。这样做可以使裁判理由中某些前提性的争点发生判决效力,从而达到统一裁判的效果,但此时被扩张的判决效实际上已经不是既判力而是争点效。其次,既判力效果不再以诉讼法说为理论基础。因为既判力片面扩张理论要求既判力从主债务诉讼向从债务诉讼单向延伸,故这种扩张以实体从属关系的判断为前提,不再以诉讼法上之力为限。这样,在“类似必要共同诉讼”、“既判力”等核心概念都被置换以后,这种共同诉讼是否仍然是“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实有疑问。

3.适用普通共同诉讼的反思。诉讼标的牵连型诉讼存在复数的诉讼标的,故按传统共同诉讼理论,的确应划入普通共同诉讼,但其不足之处亦十分明显。首先,裁判结果的统一以诉讼标的为决定标准,并不包含攻击防御方法,对此采用主张共通和证据共通规则来解决,[11]在解释论上是不严密的。因为共同诉讼实务以旧诉讼标的理论为其基础,故依据债务不履行、侵权行为等提出的防卫请求权即为诉讼标的,[12]而将它们降格定位于攻击防御方法是新诉讼标的理论的观点。我们一面以旧诉讼标的理论为基础构建共同诉讼,一面又以新诉讼标的理论来解释共同诉讼中的问题,难以统筹兼顾。其次,采用主张共通和证据共通规则并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在普通共同诉讼中,各共同诉讼人的行为各自独立,其中一人在程序进行中具有中止、上诉等事项,对他人不生效力,故即便有主张共通和证据共通规则,也无法避免裁判先后或者裁判生效时间先后,而这些问题则是产生裁判矛盾的重要原因。[13]最后,普通共同诉讼以法官自由裁量权和当事人同意为并列前提。尽管尊重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可以说是国际通行的诉讼规则,但因中国法官在诉讼主体合并的观念上极为消极,故在自由裁量中,很容易倾向于分离诉讼。普通共同诉讼说的中立态度正好为他们诉讼简单化思维提供了借口,不利于共同诉讼制度功能的发挥。

三、准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创设

既然在传统共同诉讼理论中,我们难以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诉讼标的牵连型诉讼,那么对这一中间地带,创设一种介于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之间的准必要共同诉讼就获得了某种可能性。诉讼标的牵连型诉讼的诉讼标的虽不相同,但却有着同一基础,而这一基础存在着合一确定的必要,有必要作特别规定。[14]创设准必要共同诉讼制度至少存在以下益处:

(一)诉讼主体合并观念的促进

尽管准必要共同诉讼和类似必要共同诉讼、普通共同诉讼一样,不能强制合并当事人,但这并不影响它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来促进当事人合并的价值追求。准必要共同诉讼一方面基于处分权主义的立场,承认私权的实现由当事人自主决定,另一方面也强调民事诉讼法具有公法的性质,如果任由原告自行决定诉讼的构成,则不符合程序制度建立的初衷。因此,准必要共同诉讼的制度主张是,在民事诉讼这个具有公共生活性质的领域中,摆脱仅仅谋求原告便利的狭隘立场,而是把被告的利益和法院所代表的公共利益都纳入视野,站在更高层次进行利益平衡。在司法政策上,旗帜鲜明地鼓励和推动原告提起对牵连纠纷采用共同诉讼的策略。

(二)标的牵连型诉讼有统一裁判的必要

统一裁判的必要可谓是区分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之重要标准。[15]尽管学者把统一裁判区分为法律上的合一确定与逻辑上的合一确定,但两者的区分并不清晰。法律上的合一确定以诉讼标的合一确定为基础,而后者又以既判力扩张说为基础。这种学说偏重于诉讼法的观点,但是诉讼毕竟是实体法与诉讼法共同作用的场,如果仅以诉讼标的之多寡来判断合一确定的必要,难免忽视实体法上的价值追求。这在我国特别注重实体公正的语境下显然让人难以接受。因此,把这一中间领域的诉讼样态朝着合一确定的方向引领,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并富有魅力的方向。

(三)共同诉讼传统分类方法的检讨

根据大陆法系各国通行的规则,普通共同诉讼人之行为各自独立,必要共同诉讼人有利于其他共同诉讼人的行为效力扩张,产生利益的效果。然而,因法律关系之多元化,某项诉讼在法律上有适用或准用利益原则之必要,但无法归入上述任何一类之共同诉讼者,事所恒有,勉强区分,常有窒碍难行之处,造成裁判矛盾,与法律承认共同诉讼之本旨背道而驰,而使诉讼程序运作困难。[16]例如:(1)主参加诉讼准用利益原则,但共同被告的责任未必合一确定;(2)在以执行申请人为被告的执行异议之诉中,可以将债务人也列为被告。根据通说,该诉讼中,异议人对执行申请人之诉的诉讼标的是排除强制执行的异议权,[17]而对债务人之诉则是有关执行标的物的确认之诉或者给付之诉,故执行异议之诉并非必要共同诉讼,但因两诉讼标的牵连,故两者在论理上亦有合一确定之必要。(3)诉讼标的牵连的共同诉讼中,尽管共同诉讼人就非个人关系所提出之抗辩有利于其他共同诉讼人的,并非法律上合一确定之必要,但显属论理上必须合一确定的范畴。这样看来,“必要共同诉讼——利益原则”的一一对应关系并不能成立,如果要在共同诉讼与利益原则之间建立对应关系,那么重构共同诉讼的传统框架,承认特殊形态(或变体)的共同诉讼并有限制地适用利益原则,可谓务实之举。

四、准必要共同诉讼的制度设计

如前所述,在诉讼标的牵连型诉讼中存在判决效扩张的必要,但因其客观范围超出了诉讼标的的范围,故并不是既判力的扩张。笔者认为,这种扩张应该是争点效的扩张。争点效原本是英美法理论,经新堂幸司教授改造后,也为部分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所接受,这种诞生于日耳曼法系的判决效“既可以保持既判力客观范围原则,又能够避免重复诉讼和矛盾裁判”,[18]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大陆法系既判力理论的不足,值得重视。如同类似必要共同诉讼以既判力扩张为基础一样,准必要共同诉讼可以说是以争点效扩张为基础,故其制度设计须着重考虑其与争点效、参加效之间的关系。

(一)争点效片面扩张

1.主从双向扩张还是“主一从”单向扩张。我们知道,争点效并不以判决主文中的判断为限,只要当事人在具体诉讼中对相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产生争点,法院也对此作出了严肃的判断,那么这一判断就产生争点效。如果把争点效理论适用于“主一从”债务关系,我们很快会发现其广阔的适用空间。“主一从”债务诉讼之所以相牵连,是因为两个诉讼都必须对“主债务是否成立”的问题作出判断。如果在主债务诉讼中,这个问题形成争点,那么把该争点效扩张至从债务诉讼的过程基本上类似于既判力片面扩张。反之,如果首先进行从债务诉讼,也并不妨碍当事人在该诉讼中就“主债务是否成立”形成争点,法院对此作出判断之后,该争点效同样可以适用于此后的主债务诉讼。因此,争点效扩张可以不受实体法上主从债务关系的影响,抛弃既判力单向扩张的思维,向争点效双向扩张发展,这在促进诉讼经济、诉讼效率和裁判统一等方面都是一种进步。

2.损益双向扩张还是利益第三人扩张。尽管无论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围绕争点效扩张的争议不断,但是禁止争点效的损益双向扩张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识。无论是争点效攻击型扩张还是防御型扩张,受到争点效不利益的始终是前后两诉的共同当事人。原因很简单,后诉中的另一方当事人不是前诉当事人,故出于程序保障的要求,他不可能受到前诉判决效的不利约束,如果争点效对他有扩张效果的话,只能是有利扩张。相反,共同当事人本身也是前诉当事人,如果其在前诉中已经被赋予了充足和公平的攻击防御机会,那么让他接受争点效的不利扩张就可能符合公平和效率的要求。因此,争点效扩张只能是利益第三人扩张,应无疑问。

3.攻防双向扩张还是防御型扩张。争点效的利益第三人扩张可以区分两种类型,攻击型扩张是后诉原告援引前后两诉共同当事人所获的不利争点效,而防御型扩张则是后诉被告援引前后两诉共同当事人在前诉中所获的不利争点效。如果我们把争点效扩张限定在利益第三人扩张,那么对于攻击型扩张和防御型扩张是否可以一体适用?是否需要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还是只能进行防御型扩张?要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通过建立适当的模型进行分析不失为可行之策。如果我们以争点效攻防作用及其拘束对象为参照系,就可以得出以下四种类型,参见下表。[【类型1】基于公平考虑,前诉原告P发起诉讼攻势,其在选择诉讼时机、选择诉讼对象、选择管辖法院、确定请求权基础、准备证据等一系列因素上皆处于主动地位,使其受自己诉讼行为结果的约束,承受不利争点效的扩张,一般不会与公平观念产生抵触,符合自我责任的观念。基于效率考虑,避免争点的重复审理,有助于节省后诉的成本,提高后诉的诉讼效率,而且原告在面临不利争点效扩张和诉讼成本增加的双重风险之下,会产生足够的诱因实施共同诉讼,从而促进纠纷的一次性解决。因此,本类型适合争点效扩张。

【类型2】基于效率考虑,避免争点的重复审理,有助于节省后诉的成本,提高后诉的诉讼效率。基于公平考虑,以前诉而言,原告P1发起诉讼攻势,处于主动地位,使其承受不利争点效的扩张,符合公平观念,但是以后诉而言,被告P1本已处于守势,再以争点效约束之,可谓雪上加霜,似乎又有悖公平观念。如果准许此类型,那么在后诉原告P2以P1和D为共同被告的诉讼中还会出现同一争点效适用于P1却不适用于D的奇怪现象。[20]因此,此类型不宜赋予争点效扩张效力。

【类型3】尽管基于效率考虑,避免争点的重复审理,有助于节省后诉的成本,提高后诉的诉讼效率,但是基于公平考虑,被告D1在前诉中被动应诉,处于劣势,使其承受不利争点效的扩张,不符合公平观念。因此,本类型不适合争点效扩张。

【类型4】基于效率考虑,尽管避免争点的重复审理,有助于提高后诉的诉讼效率,但是后诉原告可以援引前诉原告的有利争点效会使后诉原告产生坐享其成的观望情绪,不利于促进共同诉讼,[21]从而导致同一事件的整体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下降。此外,基于公平考虑,被告D在前诉中被动应诉,处于劣势,使其承受不利争点效的扩张,不符合公平观念。因此,本类型最不适合争点效扩张。

综上所述,争点效扩张的稳步推进应以【类型1】为限,即只能适用于约束前诉原告的防御型扩张,故引入争点效扩张应系争点效片面扩张。值得庆幸的是,【类型1】是极具代表性和覆盖面的诉讼标的牵连型诉讼,因此,以准必要共同诉讼制度为基础,争点效在此类诉讼中的扩张将为诉讼标的牵连型诉讼的妥善处理给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

(二)参加效与争点效的互动

根据前面的分析,【类型1】中争点效的片面扩张为促成原告提起共同诉讼提供了催化剂,但在分离诉讼的情况下,争点效的片面扩张终究给人不彻底性的感觉——在前诉原告P胜诉时,其有利争点效对后诉被告D2不发生扩张,因而难以完全实现诉讼经济和避免裁判冲突的美好愿望。因此,是否可以通过某种制度建构,在更大的范围内承认争点效的扩张效力,尤其是不利第三人扩张效,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假设原告没有提起共同诉讼,D2不是前诉的当事人,那么出于程序保障的必然要求,D2绝对不可能受到前诉争点效的不利约束,但是如果D2是前诉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情况会有所不同吗?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脱胎于大陆法系的辅助参加制度。根据辅助参加理论,辅助参加所产生的效力称为参加效。虽然参加效与既判力类似,但是其客观范围可以包括作为裁判前提的事实认定和权利认定。[22]可见,争点效和参加效之间本有互动关系,若能运用两者交错的视角,或许对解决争点效片面扩张之不足裨益良多。尽管通说认为,参加效的主观范围限于辅助参加人和被参加人之间,但是基于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的考量,参加效在辅助参加人和对方当事人之间似乎亦有发生作用的余地。

辅助参加制度原本是为享有与案件相关利益的第三人而设,尽可能避免辅助参加人受裁判的不利拘束乃题中应有之义。如果说在参加人和被参加人之间产生参加效的理论依据在于参加人依自己之诉讼行为参与做成判决,在后诉中作出相反主张有违公平,[23]而在与对方当事人的关系上,我们又把辅助参加人和被参加人视为一体的话,那么只要参加人在诉讼实施上没有受到阻碍,参加效扩张到参加人和对方当事人之间就没有什么理论上的障碍。当然,由于辅助参加人不能违背被参加人的意愿实施诉讼行为,故在诉讼行为受阻时,他完全可以通过“瑕疵实施诉讼”的抗辩来对抗参加效。此外,参加效毕竟与争点效不同,根据参加效理论,如果被通知参加人可以参加诉讼而不参加的,其与被参加人之间亦产生参加效,但是争点效是断然不能向案外人发生不利扩张的,所以对方当事人和被通知参加而未参加诉讼的第三人之间不发生参加效。辅助参加人和对方当事人之间的参加效因而只能是“类似参加效”。这样,通过类似参加效和争点效的交错适用,原告P就有可能在后诉中利用前诉中的类似参加效来约束被告(亦即前诉辅助参加人)D2。当原告在前诉中获得的类似参加效,无论利与不利,都可以在后诉中由后诉当事人援用,如果原告在前诉中获得有利的类似参加效,则他可以在后诉中主张援用;相反的情况则可以由后诉被告主张援用,此即与争点效片面扩张重合。

通过上述制度设计,我们可以推断,如果原告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应对诉讼标的牵连型诉讼时,首选应该是共同诉讼,这是争点效片面扩张使然;他的次选应该是欣然接受辅助参加人参与诉讼,并乐见辅助参加人实施诉讼行为不受阻碍,这是类似参加效使然。如果前诉原、被告都将单一之诉进行到底,而案外的第三人亦作壁上观,则于原告最为不利。由于类似参加效使辅助参加人可能面临不利风险,作为案外人,享有争点效的有利扩张不失为明智之举,故这一制度组合对辅助参加人参加诉讼的概率会有消极影响,这反过来又会促进原告采取共同诉讼策略。由此可见,准必要共同诉讼制度与争点效、参加效制度相结合,意义深远。

【注释】

[1]诉讼标的牵连型诉讼是指诉讼标的并非同一但却相互关联的诉讼,其典型代表即为连带之债的诉讼。

[2]参见“广州金鹏实业有限公司与重庆丽天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侵犯专利权纠纷一案”,http://ipr.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sfws.php?id=613,2008年5月23日访问。

[3]现有技术抗辩获得法院支持意味着法院认定被告上海生产商使用的是现有技术。尽管法院不需要对该现有技术与原告的专利技术是否相同作出表态,但实际上其潜台词往往是原告的专利技术不具备专利授权条件中的新颖性,因而属于公众可以自由使用的现有技术。

[4]参见“广州金鹏实业有限公司与上海国东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铭钢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专利侵权纠纷一案”,http://ipr.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sfws.php?id=5660,2008年5月23日访问。

[5]参见(日)小岛武司:《诉讼制度改革引导法理与实证》,陈刚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6]参见(日)高桥宏志:《重点讲义民事诉讼法》,张卫平等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37页以下。

[7]卢正敏、齐树洁:《连带债务共同诉讼关系之探讨》,《现代法学》2008年第1期。

[8]同前注[6],高桥宏志书,第218页,注[49]。

[9]同上注,第218~219页。

[10]参见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0~641页。

[11]同前注[7],卢正敏、齐树洁文。

[12](日)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林剑锋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图示。

[13]以题述案例为例,假设原告在重庆前诉中,即以甲乙为共同被告,甲提出专利权无效宣告申请,法院认为需要中止审理,等待权利有效性的终局结论,而原告与乙的诉讼继续审理。如果判决乙构成侵权,而此后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又该如何处理呢?再假设两被告一审败诉,乙提出上诉,其上诉效力若不及于甲,则甲的销售侵权确定,如果二审认定乙的生产不构成侵权.究竟是维持原判还是依法改判呢?

[14]参见(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陈刚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15]参见姚瑞光等:《类似必要共同诉讼问题之研究》,载民事诉讼法研究会编:《民事诉讼法之研讨(一)》,台北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273页。

[16]参见杨建华:《问题研析——民事诉讼法(一)》,台北三民书局1999年版,第56页。

[17]同前注[15],姚瑞光等文,第260页。

必要范文篇8

[关键词]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医学;毕业实习;教学病例讨论

社区全科医学模式的发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医学模式改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加强全科医学教育是目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力。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典型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临床教学、毕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方式。笔者从社区全科医学背景、中医学本科实习特点、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模式等,探讨在社区全科医学背景下,在中医学本科毕业实习中开展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初步探讨其实施模式。

1社区全科医学背景

全科医疗是世界公认的社区卫生服务的理想模式。《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大多数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多种内科慢性病,需长期服药、监测、随访,这对社区全科医疗服务提出需求。到三级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只有50%左右真正需要专科医生的诊治,80%~90%的基本健康问题完全可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世界全科医生组织著名专家Dicon教授曾说:“任何国家的医疗保健系统若不是以受过良好培训的全科医生为基础,便要注定付出高昂的代价。”[1]据统计,我国目前通过考试的全科医生人数,远远无法满足全国5亿城市居民的需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生[2],势在必行。《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2006年)、《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09年)都强调高等医学院校应该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将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目前我国的社区全科医生,绝大部分是临床医学毕业生经培训后考试或考核合格后上岗,这一方式和发达国家早期的全科医生产生的方法相似。早在2000年,国家就要求在高等院校医学专业中设立全科医学课程,为医学生将来成为全科医生或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协作打下基础。但是目前我国仅有46.1%的医学院校开设了全科医学课程,在课程性质、师资数量、师资知识结构和配置情况、教学时数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发展不平衡[3-4]。

2开展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人是一个整体,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生理、病理上的交叉因素,在临床诊疗中必然涉及多学科、跨学科的问题。多学科融合是一种系统的整合,不同于传统的单一治疗模式,多学科融合有利于形成个体化、综合性的治疗方式,使广大患者受益,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5]。原国家卫生部科教司项目(20101220)对辽宁、福建、宁夏3个省的全科医学培训师资人员实施的专题小组访谈结果显示,①社区全科医生培训应增加:急症的早期识别、鉴别诊断、处理和及时转诊;院前急救;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沟通能力等。②培训重点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诊断流程,各专科常用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识别,常规化验、影像结果的解读等[6]。由此可见多学科医学知识融合在社区全科医学工作中的重要性。临床实习教学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医学生把课堂理论知识过渡到临床实践的重要时期,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7]。医学生从课堂到临床,面对患者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病情,树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至关重要。正确的、融合多学科的临床思维方法,可帮助医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求未知,诊断未曾诊断过的病症,处理好未曾遇到的情况。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8]。有专家通过分析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现状,归纳出毕业实习教学存在诸多问题:①多数患者只接受自己信赖的医生诊治,不愿意配合医学生的实习工作;②临床教学是一个“软”任务,缺乏严格、完善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③由于医学院校扩大招生,需要大规模增加实习医院,但各个医院师资参差不齐、教学方法不统一、教学质量不统一;④实习生在每个专科轮转的时间有限,经常未能见到典型、重点专科病例[9]。病例讨论是临床教学、毕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方式,临床教学病例来源于医院、科室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和积累,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典型性、实践性等特点,可以弥补传统教材的局限性以及未能见到临床典型病例的不足,充分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能够培养他们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工作素质[10]。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更高要求。带教老师要认真做好准备,精选临床实践中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病例,使每一位实习生都积极参与对病例的分析和讨论,达到典型病例教学的目的。同时,教师应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寻找适宜的教学病例,更新病例内容,不断推陈出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11]。在多学科融合的大趋势下,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可以融合心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等内科各个专科以及外科、影像、内窥镜、康复、护理等多个学科内容,增加实习生对全科医疗的感性认识,符合社区全科医学的需要。由此可见,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模式符合社区全科医学背景下医学临床、教学发展以及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医学和全科医学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使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全科医生有自身的优势。第一,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与全科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相吻合的。第二,中医学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养生保健”,这与全科医学重视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的诊疗方式也是相似的。第三,中医和全科医学都承担着社区全体人群“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揽子服务[12-14],两者服务对象和疾病谱系相似。

3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模式探讨

如何进一步发挥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上的优势,集中内科、外科、肿瘤科、医技科、消化内窥镜室、护理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多个专业的教学资源,在社区全科医学背景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施过程、师资要求、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深入开展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模式在中医学本科毕业实习中的实践与研究,形成统一、规范的临床教学模式,把该教学模式的改革和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考虑、系统改革,使两者共同达到优化与创新,显得尤其重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一直非常重视中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并把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临床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笔者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初步提出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模式。(1)根据社区全科医学背景、多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及中医学本科毕业实习教学要求,制定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模式改革总体方案。(2)从内科、外科、肿瘤科、医技科、消化内窥镜室、护理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多个专科/专业中,挑选有多年临床工作和教学经验的中级以上职称教师组成带教团队进行短期培训,主要加强教师相关背景及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技巧的学习培训,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情感,拓展学生多学科诊治思维以及运用中医药预防保健、诊治疾病纳入其中。(3)带教团队根据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治特点、鉴别诊断,系统、有规划地收集临床病例,尤其要融入中医学辨证论治及整体观。病例可来源于既往诊治的病例、专业期刊、著作或医学网站,对病例资料进行整理、设计,或教师结合专业实际自行设计编写模拟病例。(4)以脾胃病科为试点科室,对入科实习的中医学本科生(同时欢迎其他专科中医学本科实习生参加)开展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教学,形成文字、音频、视频资料及网络资源。同时,组织实习生到社区医院对实际病例进行讨论、分析。(5)通过设计多学科融合临床教学病例讨论试卷考核实习生、设计调查问卷及小组访谈等多种形式,评价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6)不断优化该教学模式,通过文字、音频、视频及网络等多种形式推广。

4结语

必要范文篇9

高尚的师德,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重才轻德,只见分数不见人。教师为了应对家长,学校的压力,把“升学率”视为生命线,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素质教育必须以德育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教师是学生的解惑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人格的重要内涵。推经素质教育既要弱化升学率在学校评价体系中的分量,更要摒弃重才轻德的教师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品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如果教师工作敷衍塞责,弄虚作假,歧视、体罚学生,一切向钱看,搞不正之风,就是师德、失职的行为。

高尚的师德,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需要

凯洛夫说:“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仿的榜样”。示范性是教师劳动的特点之一。青少年儿童处于身体发育、知识增长的黄金时代,也是世界观、道德、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通过学生的眼睛在其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他们今后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师德的灵魂是爱,面对学生,面对活生生的人,需要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爱之不以其道,适所以害之也”。教师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首先要求自己品德高尚,人格趋于完美,并通过教学和日常生活展示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使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通其业,成就其道德”的教育目的。

高尚的师德,是提升教师素质,加强道德修养的需要

教师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古人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授业解惑者至多称为“教书匠”,只有高尚的师德与高超的教学技艺完美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代人师。师德“一票否决”制的付诸实行,必将促进教师直面浮躁、功利的社会,着眼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严于律己,修身养德,“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时下常听“教师难当”的说法,这正折射出社会、家长对教师更大的期盼,表明教师素质有待于提高。历史于现实告诉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人生航程要始终面临人格的挑战,只有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义无反顾地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奋力攀登,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做人民满意的“园丁”。

必要范文篇10

汶川地震,揪动人心。不断刷新的伤亡数字令人感伤,我们多么希望:伤亡数字就停止在这一刻———我们将目

光投向四川灾区的同胞,我们期望以最快的速度推进人道救援,为罹难者祈祷安息,为受伤者默念平安。这一刻,汶川不孤单,四川不孤单,受灾同胞不孤单。心系灾区,我们不停在问:救援队伍到哪里了?救助了多少受灾者?救助工作遇到了多大的困难?

但是,当救援者用双手扒开钢筋水泥的废墟,当抢险官兵徒步奔跑在险峻的山路上,我们也当意识到:如此高难度、高风险、高强度的救灾抢险工作,绝不可能一两天、或者三五天之内完成,奔赴救援前线的兄弟姐妹,不管是来自部队、交通部门、通信部门,还是医疗卫生部门、社会工作组织等等,他们不是机器,不是超人,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我们在关注废墟下待救生命的时候,也请把镜头聚焦于他们疲累的身心、憔悴的容颜。别忘记给救援者以必要的救援。

首先是要给救援者以体力救援。满目疮痍和废墟,到处是被沉重坚硬的水泥瓦砾禁锢的人们的呻吟和呼救,由于交通完全阻断,没有吊车、没有挖掘机,严重匮乏大型救援机械工具,救援队伍往往连续多日未能充分休息,高强度、高压力的体力劳动带来生理疲劳,这个时候,应该及时给救援队伍补充高能量的食物与水源。让人心疼的是,眼下不少救援官兵还只是靠纯净水维持体力。这个时候,需要专业营养师给救援队伍补充体力提供建议和主张,救援物质里应该细分出施救者的“蓄能”部分。同时,应更加注意救援工作中的统筹安排,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合理安排好强度梯队,尽量给每个救援者以必要的休息时间。

其次,灾区地形复杂,未知的风险,以及在安抚受灾群众等工作中大量的情感付出,也使得救援者很可能出现心理枯竭的症状,因此,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情绪调节也很重要。心理疲劳不仅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甚至还会出现神经衰弱症状。每个身边人都是他们最好的心理疏导员,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帮助,都可以承载着浓浓的亲情与暖意,传递出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温情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给予受灾群众心理救援的时候,不能忘了留给救援者必要的份额。关注救援者的身心状态,也是为了更好地救助受灾的群众。给予救援者必要的各种救援,才能真正打赢赈灾救灾这场艰巨的战役。多难兴邦,科学、高效、可持续的救援工作,必将大写着民族精神与国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