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9:35:05

北京教育

北京教育范文篇1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是整合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正式恢复工作的会议,也是推动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会议。

我们党和国家十分关心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1990年2月,成立了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1991年4月,国家教委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1992年,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在市委教育工委、市高教局和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分别成立了“北京高等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市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从此,北京市教育系统离退休老同志关心下一代工作进入了有组织、有系统发展的新阶段。这两个关工委依靠各高校和各区县教育部门党委,动员和组织离退休老同志,按照各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和要求,配合学校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思想与师德修养等方面,做了许多切实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

1996年,在北京市机构改革中,市高教局、教育局等单位撤销,合并组建了市教育委员会。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未能对教育系统两个关工委的工作进行整合,造成了工作停滞的局面。但一些已经成立关工委的区县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仍然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继续在为青少年学生的茁壮成长奉献自己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的有关领导多次提出,希望北京市恢复教育系统关工委的机构和工作。2003年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再次强调“教育工作部门和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关工委工作,切实加强对关工委的领导和建设。”明确提出:“由于机构调整与人员变动,使关工委机构不健全的,要尽快调整健全起来。应该设置机构的要抓紧建立。要进一步加强关工委领导班子的建设,调整和充实骨干力量。”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领导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并认真进行了研究。认为教育系统在培养教育青少年一代方面担负着最直接的重大责任。北京教育系统离退休人员日益增多,而且人才济济。据了解,高校和普教系统离退休人员已超过十一万人。这个庞大的群体,既有政治、业务优势,经验、威望优势与时空优势,又有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愿望。这是北京教育系统十分宝贵的财富。如果工作得当,他们完全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做一些工作,为北京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新的贡献。因此,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决定,在原有两个关工委的基础上,整合组成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并恢复工作。

下面就当前形势下如何认识和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在新形势下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或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我们应在十六大精神指导下,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和战略需要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认识。

首先,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国家与民族长远利益的需要。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始终把培养教育青少年作为关系党和国家的大事,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千秋大业后继有人的大事来抓。今天,我们党和国家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开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培养数以亿计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以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都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和始终不渝地做好关心下一代的工作。

其次,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应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的需要。一方面,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的新形势下,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西方敌对势力决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另一方面,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改革不断深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生活诸多方面日益呈现多样化的局面,这些都会对青少年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会产生种种新情况、新问题。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面临新形势的挑战和考验。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增强他们抵御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的能力,也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和始终不渝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第三,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教育系统广大老同志长期在教育战线工作,他们爱教育、懂教育、善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的重要教育资源,应当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传承党的优良传统,老同志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建立关工委组织,是党和国家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重视发挥老同志特殊作用的重要举措。教育系统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继续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贡献,是“老有所为”最有意义的事情,是党和人民最希望也最需要老同志发挥作用的地方。通过这些工作,老同志也可加强对现实工作的了解,得到学习提高,与时俱进,增强向心力与凝聚力。因此,发动组织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既是向青少年传承优良传统的需要,也是做好离退休工作的需要。

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希望北京市教育系统各级党委和行政领导,要切实重视和支持关工委的工作,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工作中发挥作用,作出新贡献。

二、抓紧建立与健全关工委组织和机构,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目前,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和机构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健全的组织和机构是做好工作的基本保证。会后,各区县教育系统、各高等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要按照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关于恢复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抓紧把关工委的组织和机构建立和健全起来。凡尚未建立关工委组织和机构的,各级党委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党委的领导下,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协助党委认真筹划,积极督促,力争在7月底完成机构和组织的组建工作;已建立关工委组织和机构的,党委也要按照有关要求帮助他们完善组织、健全机构,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切实把工作开展起来。

关工委是一个群众性的工作机构,要依托和挂靠在老干部工作部门,可由老干部处的一位处长兼任关工委的工作。各区县教育部门和规模较大的高校,目前老干部工作的负担已相当繁重,建议这些单位专为关工委工作拨出适当的编制以分担关工委工作。在普教系统和部分高校,也可以对关工委和老教育工作者协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相互交叉,协调配合开展工作。

三、加强关工委组织的自身建设

关工委组织的自身建设,首要的工作是要花力气抓好队伍,特别是骨干队伍的学习。当前,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有关文件,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十六大的精神;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学习开展工作必需的知识和工作手段。同时,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关于关工委工作的文件,明确关工委的方针任务、工作内容和活动形式。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掌握新知识,取得工作的主动权和发言权,提高工作质量和实效。

关工委组织自身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抓好作风建设。关工委要继续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保持与青少年和老同志群体的密切联系,了解青少年,了解老同志,这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重要保证。老同志退下来后要转换好角色,既要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又要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关工委工作,树立关工委群体的好作风、好形象。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防止因循守旧,不断开创关工委工作的新局面。关工委工作要坚持育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本着“实事求是,发挥所长,自愿参与,无私奉献”的原则开展工作,防止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的做法,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四、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

北京教育范文篇2

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在回答美联社记者关于怎样确保中国观众成为文明好观众的提问时,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表示,奥运会筹备期间,我们已经进行了广泛的文明观赛教育,北京观众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刘敬民说,文明观赛教育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做一个积极的观众,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到场馆来。二是要做一个内行的观众,就是要熟悉一些竞赛的比赛规则。比如什么时候能够鼓掌,什么时候不能出声,这要通过普及各项比赛知识逐步让人们知道。三是做一个文明的观众。不管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取得好的成绩,有了好的表现,都应该无一例外地给予鼓励。

刘敬民表示,通过这种宣传和教育,北京观众的素质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今年以来北京奥组委举行了十几项测试赛,在这些测试赛当中,观众表现得都很文明,各个国际体育组织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对北京的观众都给予了好评。

北京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结构特征;优化;北京;首都核心功能

北京是我国首都,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重地。近年来,随着首都四个核心功能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北京的城市职能正在经历深刻的调整和变化[1]。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职能在未来会不断加强,而其他非核心职能及其相关的产业会被逐步疏解至其他地区[2]。职业教育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门类,肩负着直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新的重任。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协调与否对二者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3]。新的发展形势对北京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北京的职业教育也只有通过积极的结构调整,主动适应新趋势和新需求,才能实现更好发展。2018年,北京市启动“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及第一批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旨在为北京职业院校的发展寻找新的定位和坐标,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以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在首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形势下,深入研究北京职业教育的现状结构特征,探寻其优化调整的对策,对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北京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概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先后建立过130多所中职院校。以改革开放为界,北京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时期(见图1)。改革开放前,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学校少、发展慢和行业门类有限的特点。从1949至1978的30年间,一共成立了31所中职学校,大致平均每10年成立10所。其中1950至1959年成立了10所,1960至1969年有9所,1970至1978有12所。这些职业学校覆盖的行业门类相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工、农业技术培训方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首都经济的加速发展,北京的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中等职业院校数量快速增加。从1978至今的40多年间,设立了近100所中等职业学校,数量是此前30年的3倍多。这些中等职业学校覆盖的行业门类比较多样化,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建立的中职学校主要集中在经贸、商务、艺术、电子信息、文教卫生、体育和旅游等领域,与此前主要集中在工农业技术培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高职教育发展概况。北京高等职业院校数量上少于中等职业院校,目前全市共有26所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成立于新中国时期,至今北京高职教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见图1)。从1949至1960年,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技能人才需要,先后成立了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和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9所高职院校。随后,受等政治运动的影响,从1961至1978年间,没有新设立高等职业院校,北京的高职教育陷入停滞不前的局面。结束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北京的高职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驱动下和政府的重视下,从1979至2018年,先后新增了17所高职院校。

二、北京职业教育的结构特征

(一)空间布局结构特征。截至2018年,纳入北京市教委统计的中职学校共有121所,受生源因素的影响,实际招生的学校92所。它们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在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区和西城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而在城市发展新区(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昌平区和房山区)和生态涵养发展新区(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和延庆区)较少。以区为单位来看(见表1),中职学校数量最多的是丰台区和朝阳区,各有13所。其次是海淀区,共有11所。后面依次是大兴区(9所)、西城和房山(8所)、东城区(7所)、昌平区(6所)和顺义区(5所)。延庆、密云、怀柔、平谷和门头沟等远郊区县则只有1到2所。北京市各区县中职学校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地理位置、人口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首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也是交通核心枢纽区,空间上布局了更多的职业学校。远郊的区县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中职学校数量相对较少。与中职院校相似,北京的高职院校在空间分布上也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见图2)。各区县中,高职院校最多的是朝阳区,共有6所。其次是海淀、房山和昌平等三个区,各有3所。再次是丰台、通州和大兴等三区,各有2所。西城区、石景山和怀柔等三区各仅有1所。东城、门头沟、顺义、密云、延庆、平谷等区一所都没有。整体而言,这种分布格局大致与北京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一致,即中心城区高职院校数量多,分布也很集中,是北京市经济社会多年发展的结果。然而,随着近年来北京市非常强调各区县职业院校的属地服务功能,这种空间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不合理之处。这种状况对于那些没有或很少有高职院校的区县的高职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图2各区县高职院校数量(单位:所)(二)办学主体结构特征。目前,北京有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26所,其中公办高职院校17所,民办高职院校9所。目前招生的92所中等职业学校中,中央部门所属中等职业学校7所、地方教育部门所属中等职业学校39所、其他部门所属中等职业学校19所、地方企业所属中等职业学校5所、技工学校29所、民办独立设置中等职业学校22所。另有各校附设中职班(不计校数)27个,具体见表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后,北京市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公办学校尤其是地方政府办学为主体,民办学校为补充的有益态势,办学主体已经初步实现了多元化发展。这也顺应了《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提的:“做优中等职业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要求。然而,数据显示,尽管北京市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公办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禁锢,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具体表现为:1.公办职业院校在层次上缺乏高度,虽然地方办学有利于灵活调整专业布局,提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但中央部委办学缺位使得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力量与层次不足;2.民办职业学校尚未成为公办职业学校的有力补充,这主要是由于有限的办学经费制约了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民办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未能实现与公办学校错位发展;3.职业教育还处于学校本位,行业企业参与不够,行业协会未能充分发挥沟通学校和企业的桥梁作用。(三)办学层次结构特征。截至2018年,北京市共有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26所,本科院校办专科层次职业(专科)教育20所,各类招生中职院校92所。在职业院校中,共有国家和北京市两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2所,其中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4所、国家重点建设骨干高职院校2所,有国家中职示范校21所。根据统计数据,目前,北京市已经没有初等职业教育,从表3可以看出,北京职业教育目前形成了以高职院校为龙头,以中职院校为主体的分布态势。而从招生数来看,中职招收职业教育学生的比例在不断递减。可以看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教育中心,教育层次不断趋于高端化,这也与北京的经济发展程度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然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占比则呈现了一定的下降趋势。这说明北京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存在明显不足,会随着入学人口数量的下降而下降。(四)专业门类结构特征。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北京市的中职教育在专业门类上已经十分多样而全面,覆盖了区域发展所需的约19个专业门类。以中职院校为例,排名靠前的是文化艺术类、交通运输类、教育类、信息技术类和财经商贸类,三项指标的比例都在10%左右(图3)。与一产二产相关的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土木水利类、轻纺食品类、能源与新能源类、资源环境类、石油化工类等门类的专业无论是招生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占比都比较小,低于5%。高职教育层面,目前26所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门类有19个,其中,财经商贸类人数最多,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及毕业生人数三项指标,其占比都在20%上下,远高于其它专业门类。其次是电子信息、医药卫生、教育与体育等三个门类,占比10%左右。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占比在5%至10%之间,占比最少的是水利、轻工纺织、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见图4)。图32018-2019年北京各中职学校学生比例情况(单位:%)图42018年北京普通专科学校学生比例情况(单位:%)

三、北京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与产业结构调整

“非首都功能”是指那些与首都功能发展不相符的城市功能。在2015年2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提出了“非首都功能”这一概念,他指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大国的首都,不应承担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过多的功能。”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不但能凸显北京的四大核心首都功能,同时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先导作用。2016年制定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进一步将北京的首都核心功能聚焦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为了实现北京作为首都的上述核心功能,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下,北京市委市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对北京承担的非首都功能疏解至周边的河北和天津等地。今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等首都核心功能的建设将成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伴随着首都核心功能的强化和非首都核心功能的逐步疏解,北京的职业教育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4]

四、北京职业教育结构优化建议

北京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国际化;竞争

21世纪是市场化时代,我国通过实行经济制度转型后,社会发展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这得益于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趋势的和谐统一,同时,也与我国的职业教育向国际靠拢密不可分。在某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国际化早已趋于成熟,引得发展中国家纷纷攒足拳头,以望早日能迎头赶上。就以我国北京为例,北京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已是弦上之箭,正蓄势待发。

一、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内涵

针对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就会出现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无外乎以下几点:

1.关于“人才”的培养。我国的职业教育走向国际,融入到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必须确保后备力量充沛,即高级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批量化生产”。所谓人才,必须具备三点特质:第一,国际视野开阔,能对国际教育形式有清醒的认识;第二,全球责任意识强,充分意识到自己属于职业教育国际化中的一份子,应担负起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责任和义务;第三,向往和平,不做任何损人不利己和损人而利己的事,应严格遵守诚实守信原则,不以卑劣的行为和手段肆意攻击他人或团体,对他国文化要保持一颗虔诚之心,努力吸收他国文化为己所用。

2.思想观念的转变。职业教育国际化应包罗万象,不搞特殊化,不歧视或抵触与本国文化不相符的他国文化。在教育观念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要在思想观念上面向国际。教育教学、社会服务以及科研工作均以国际化为基本要求。

3.注重国际化活动的开展。诚意邀请他国教师或团体组织来本国进行学术交流与切磋,各国学生之间进行友好互动,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二、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形势

以我国首都北京为例,该市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已初见端倪。北京市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北京教育中担当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以及对外逐渐开放的重任。在国外,尤其在某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早已成为国家的朝阳产业,并且形成了规模化的市场机制。近年来,某些发达国家将市场苗头指向中国,尤其对北京的职业教育偏爱备至。这也是北京职业教育开始迈向国际的一大步。北京市职业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在提出之处,便表明了两大发展要求:第一,在符合北京市特点的基础上,以北京为中心,向国外输送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第二,形成产业化,争取在经济上达到国际化水平。北京职业教育国际化作为北京职业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势必为北京成为国际化中的一份子而作出巨大贡献。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是我国面向国际化的窗口。因此,要达到国际化水平,首先应从教育入手。而现代教育中,职业教育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在北京真正走向世界的同时,职业教育必须跟上步伐,甚至要走在前列。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离不开职业技术人才,北京国际化城市功能定位也离不开人才。

三、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职业教育国际化与本国文化的相关性以及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此两点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目标的以实现需要重点考量的方面。首先,职业教育国际化与本国文化的相关性,就以北京市为例,在迈向国际化前,要对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判定,并调控好国际化程度,同时对其中可能产生的风险预先做好防范工作;其次,关于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问题,要制定好近期和中长期战略部署,并对每一步做好详细的统筹规划。

1.国际化目标。通过人才培养、国际化功能定位、优化服务质量等三个方面,近期实现以北京为首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楷模,在长期发展问题上,争取早日通过国际化促进北京职业教育融入到国际职业教育之中。在人才培养方面,北京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向如下:(1)扩展学生的思维;(2)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3)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以上三点,保障所培养出的人才,能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国际化形势,并对此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

2.推进策略。推进策略如下:(1)近期策略。大量引入国际品质优良的职业教育资源,并对外输出本国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加强本国职业学校与国际职业学校进行交流,通过大型活动,促进双方合作,增强双方友谊,互惠互利。就拿北京市来说,从中心城区发端,推进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2)远期策略。争取在2030年以前,完成中外合作,并带领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对外资源输出,帮助他们走向全球职业教育的发展大道。关于如何实现职业教育的近期和远期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拟定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并根据此战略完整;(2)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3)拟定职业培训规章制度;(4)成立国际化学校。结束语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在当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空,就北京而言,要想从国际市场这块大蛋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块,笔者认为,首先还应从人才的培养入手。就如上文所说,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前提。只有具备全方位优秀人才,才能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步伐。

作者:许文凯 单位: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赖永波.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引进教材研究与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5(17).

[2]方华,唐小波.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与展望——以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8).

[3]寇琳娜,高耀明.欧洲资格框架与职业教育国际化[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07).

北京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三个倡导;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即“三个倡导”,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要求全国各地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以此为指导,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进行创新,尤其是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是不容忽视。

一、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述

北京作为首都,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国人们的心。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有效开展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其他各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蓝本,因此北京市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北京市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北京市属高校有23所,都在积极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有4所高校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包括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这些学校无论是在教学研究机构的设置上,还是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上,亦或是课程设置上,都更加重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余学校,也都设置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门,如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等。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属高校除了各自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在市教育工委的指导下联合进行了北京市属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作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一项专项活动,推动北京市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项专项活动分为三个栏目:一是通过基层活动一栏,可以了解到北京市属各高校最新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哪些,各大高校如何开展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信息;二是通过上级精神一栏,可以准确把握党中央对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最新指示,以便各大高校以此为方向标,开展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通过辅导资料一栏,可以知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实践方法和管理创新,为推进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资料参考。

(二)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特点

1.政治性强。从国际形势来看,错综复杂的国际舞台斗争,中国等大国的崛起,均对北京市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和逐渐成熟,我国的经济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政治的多极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发展虎视眈眈,他们利用人权、民主、民族、宗教、领地等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采取一系列手段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1]。尤其是大量的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当代大学生,致使北京市属各高校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向着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情况必然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2.高难度。不仅仅由于地处首都北京,而且由于国内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使得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难度高。随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首都各个高校的大学生,他们所受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刻[2]。旧的传统受到挑战,新的思想观念正在逐步形成,这些变化,必然会使北京市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些难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的政治理论教育机制必然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体制的转轨给北京市属各高校带来了适应新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的困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刻变化条件下,创新地推进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高难度。3.改革性。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来看,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为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随着整个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高等教育的改革刻不容缓,北京市属高校现存的教育体制,很多还是沿袭传统计划经济下的教育模式,不适用于我国对于人才要求多元化的倾向。针对人才类型的多元化,北京市属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逐步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提升北京市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三)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及其实践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运作机制存在不适应。北京市属高校共23所,目前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多数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通过校长及行政系统的运行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施这一体制的目的在于避免政治和业务“两张皮”的现象,但往往事与愿违,在实际工作中“两张皮”现象依旧存在,并没有形成各大高校所希望的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3]。数十年旧体制下形成的政治和业务“一手软、一手硬”的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改变,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本应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运行,但现实并非如此。一些专业教师也存在着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究其根源,就在于各高校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2.北京市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机制存在不适应。首先,随着北京市属各大高校学生的不断增加,学院(系)中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素质参差不齐;其次,缺乏健全的思想政治干部的选拔机制,导致高校政工干部有少部分干部没有工作积极性,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次,由于各高校竞争激烈,工作重点难免会转移到学校的建设和教师待遇的提高上,忽视了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失去了载体,走向空心化边缘化;最后,滞后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已经很难满足用于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的需求。3.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机制存在不适应。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北京市属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存在着评价指标过虚,考核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很少能按照实绩进行考核[4]。客观上来看,容易出现形式主义的倾向,在评价时不能很好地将效果与动机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一旦过于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就造成了形式主义;从主观上来看,由于对工作过程评价缺乏可行性论证,使工作一直停留在简单的经验重复上,导致无法形成科学的理论概括,难以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二、“三个倡导”对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的指导

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应该以“三个倡导”为基础,在“三个倡导”的指导下,建立起校园的核心价值观,为各大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思想基础。

(一)创新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运作机制

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运作机制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的启动机制、教育机制和渗透机制。思想政治工作的启动机制要求各大高校在领导方式上要以“三个倡导”为指导,树立正确的运作理念,即党建、思政和行政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建立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机制要求各大高校师生推进自我教育、相互教育,将政治导向、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法纪约束以及文化陶冶有效结合到一起,构建起强大的工作网络;完善的渗透机制要求各大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逐级开展,使之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各个环节[5]。

(二)创新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机制

结合北京市属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逐步形成能进能出、择优上岗、可持续发展的队伍建设机制[6]。首先,建立健全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有效提升高校政工干部的待遇,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建立各大高校的师德践行制度与考核制度,充分发挥高校专业课教师“育人”的作用;最后,积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训制度,提升高校政工的业务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

(三)创新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

构建公正、合理、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体系,是客观、有效开展各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考核指标的确定,要以北京市属各高校的任务和学生的成长规律为依据,必须强调工作的效率与效益,既不能急功近利,也要考虑长远效果;把考核与激励相结合,建立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建立起以育人成材为目标的学生激励机制,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科学地进行学生综合测评,建立起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激励机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以“三个倡导”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一来,考核与激励机制双管齐下,考核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他律要求,而激励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自律的可能,创新北京市属高校的考核激励机制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动力。

作者:戴苗 刘邦凡 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万福义.思想政治工作简明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57.

[2]王伟,王秀云.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生命力的源泉[J].发展论坛,2010(9):80-82.

[3]时长江,章清.充分认识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做好新时期民办高校党建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51-52.

[4]付小玲,王洪欣,陈国华.关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12):35-36.

北京教育范文篇6

在研究者来说,流动儿童问题是现实生活本身提出来的新课题。90年代后期以来,流动农民中的儿童数量急剧增加。这些儿童或者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或者在城市出生而继续留在城市。儿童问题的突出使得流动从根本上超越了"劳动力流动"的意义: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一个特殊部分。相对于流动的劳动力来说,这是一个派生的部分,但是,这个群体有着一种独特的成长性,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更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使他们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无法安于现存的城乡体制,也使他们有着强烈的改变自己命运憧憬与的冲动,而他们在城市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将决定他们努力的方向。儿童问题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或者说,在儿童面前,最突出的是在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面前,城乡分割旧体制的弊端暴露得越加清晰,越加变得令人不能容忍。流动儿童问题,不仅呼唤义务教育体制调整,而且呼唤多方面的制度创新。打工子弟教育研究课题组于1999年对北京市的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了调查,总共寻访到114所打工子弟学校。2000年6月,课题组在北京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区--丰台、海淀、朝阳抽样调查了619名有学龄子女的农民工,了解其子女教育问题。在2000年大部分时间,课题组组织了一系列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培训和其它援助活动。本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以上调查和援助活动。

一.流动儿童的生存和受教育状况

在北京的居民区、到处可见农民开的卖菜的摊子,卖菜的大人的身后,经常可以看见有5、6个3-5岁的儿童;他们是中国的民工潮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尚未消除的城乡壁垒下,他们有的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也有相当一部分就出生在父母打工的城市,伴随着中国的民工潮,他们出生成长,并面临着充满变化的未来,户籍制度及由此而来的身份差别、城市繁荣的诱惑与拒斥,在他们眼里是如何反映的,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了什么?她们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受教育的情况到底如何?这些问题,是本报告试图回答的。

1.北京流动人口子女群体规模

北京由于在计划时期的地位,导致城市服务业的不发达,所以北京的流动农民的进入是独特的,比较典型的有浙江村那样的产业-社区型进入,即把家乡的一种成熟的小生产体系平移到北京,在此基础上形成社区;另外一种是城市服务功能补偿型的进入,在北京人不爱从事或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餐饮业、日常菜品供应业、零售业,农民迅速进入并且填充了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这两种进入方式在流动形态上有别于珠江三角洲由于工业化对农村廉价劳动力大量需求所产生的农民流动,也有别于另一种规模较大的进入方式:建制式流入-如建筑工人、保安人员等。产业社区型流动和城市功能补偿型的流动在流动形态上的突出特征是以家庭为流动单位的比例比较大,因此北京的流动儿童问题也就特别的突出。根据课题组在2000年6月针对有学龄子女的打工者所做的调查,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共有903个子女。性别构成中男女比例为1.41:1。在北京出生的占11.4%。在老家出生的占88.0%。现在在北京的比例为31.7%,(其中家乡出生,带到北京来的比例为20%左右),打工者的子女大多数仍然在家乡。初步估计北京的流动儿童群体总数在15万人左右。其中学龄的儿童大约有10万人左右。如果以在城市出生在城市长大为二代移民的定义,这一群体占打工子女总数的10%左右,如果不论出生地,以现在在城市计,则二代移民群体占打工子女总数的30%。考虑只有真正的在城市停留足够长的时间才可以称作二代移民。由于缺少长期跟踪监测的过程,二代移民仍然是一个很难界定的群体。

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上海,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外来人口已达387.11万人,在上海居住半年以上的有305.74万人,以家庭形式在沪居住的占总量的61.8%。这里面也一定存在着一个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对于流动儿童的研究,最受瞩目的首先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受教育问题,其次是作为一个城市的边缘群体与城市的融合问题。2.流动儿童的内心世界

对于流动儿童-边缘人的第二代的未来,尤其是心理轨迹的变迁是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这代人价值系统、心理状态与社会角色不同于上一代,在这里存在着两种观点:

其一,第二代和第一代相比,可能会趋于激进,并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他们与主流社会的冲突,其二,与主流社会成功融合。(据秦晖先生、蒋达勇先生在南方周末上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这两种情况都还是基于异域基础上的一些探讨。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其群体边界和主导心态尚不明朗。

在课题组1999年的打工子弟学校调查中,我们翻阅并收集了大量学生作文。在这些作文中,孩子们写下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对生活的认识。他们对家庭、对父母、对流动生活、对社会、对自己、对、对打工子弟学校等等的态度和认识,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心灵世界,使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他们的精神面貌。我们把这些作文分类整理,记录在下面:

(1)孩子与父母。农村流动人口是介于农民与市民之间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是"户籍"农民,却又是"编外"市民。他们的孩子也是不同于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的一群,虽然他们在户籍上仍是农村人口,但他们比纯粹的农村儿童更多的经历了"城市生活",而他们的城市生活又绝不相同于纯粹的城市孩子。由于这种特殊的社会和家庭背景,他们比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经历得更多,也更早熟。通过他们笔下的家庭生活,可以更近距离地看流动农民这一群体的生活原貌。家庭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最普遍、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贫穷和父母的辛劳。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

……爸爸妈妈都是农民,每天早出晚归,累得他们还没40岁,就满脸皱纹,皮肤黑黝黝的,看着像50多岁。我们生活得虽然是苦了点,但是生活得特别幸福。有一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没有多余的钱买肉包水饺,妈妈就买了点油条包水饺,没有钱买月饼,爸爸就用给他买鞋的钱买了点苹果给我们吃。虽然我们没有吃到肉水饺,没有吃到月饼,但是我们心里都特别高兴。

也许越是在这样的家庭,孩子越认识到生活的不易,因而也越能够培养起对父母的感激家庭的责任感。在孩子的作文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话,"我知道爸爸妈妈对我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我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报答他们","我想,我长大了,要赚很多钱养爸爸和妈妈","我家是卖菜的,虽然很贫穷,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一定要出人头地"。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

爸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去送烧饼,送完了烧饼就要做,手不停脚不住。每当我爸爸妈妈做得满头大汗的时候,我真想说一声,爸爸妈妈,你们真是太辛苦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又不想说了,我想把这句话一直留在心里。爸爸妈妈,你们一天做的事太多了,我长大了一定要把你们的养育之恩一点不漏地报答你们。

(2)孩子与学校。

相对于其它社会群体,流动农民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流动生活便也反映在孩子的思想中,孩子们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爸爸为了赚钱才来北京的","由于爸爸妈妈在家里的收入太低,总共不到200元,便来到北京打工,我也被迫转学,来到了这个特殊的学校。"家庭的流动使这些孩子的教育过程也具有了流动性,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不能在教育上做更多的选择,许多孩子都曾有过或长或短的缀学经历,而至今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徘徊在城市的校门之外,从下面这篇作文片段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孩子曲折的就学过程:

"……我姑姑在北京,后来我家就到北京打工。北京找工作很难,后来就卖盒饭、卖水果、烙大饼。父母整完了他们的事,又为我的事操心,因为我在北京不上学,找不着学校,北京的学校学费太贵了,差不多得二、三万。后来我们听人说有一个打工子弟小学,我们就到学校去跟校长说,校长不同意,我妈把我送到了老家上学。……过了一个学期,该上六年级了,我又来了北京,到打工子弟小学跟校长说,后来校长说能考上就能念,最后我考上了就在这念书了。我妈妈和爸爸为我操了很多心,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的希望,好好学习。"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学习的机会是得来不易的,他们的天然受教育权利取决于家庭的经济条件,取决于社会能不能允许和提供给他们机会。

(3)孩子与社会。流动农民是处于中国社会底层的群体,他们的生活缺乏规则,也没有稳定感,对成人来说这种生活就是忍耐和拼搏。而孩子们首先要摆脱的是被歧视感和漂泊感,他们的人生观中有着极强的个人奋斗色彩。他们的经历使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态度和认识不同于那些处于优越地位的人们,在他们这里,粉饰的太平黯然失色。处于这种生存环境中的孩子,自小就形成了对社会的独特体认,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我知道爸爸挣钱不容易,我知道这个社会不公平。"有的孩子甚至说:"我恨我们那里的领导。"这种处于萌芽状态的批判认识直接出自于他们所实际感受的社会生活,这比任何宣传教育都更有力地着他们的头脑,在这些孩子的作文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

"我的家是很贫穷的,前几年穷的连饭吃都没有,这几年还能吃上一碗饭,因为爸爸和妈妈都来到了北京。""我爸爸在老家是个种田人,就靠着几亩地过日子,生活越来越艰难,就来到了北京。"

"随着改革开放,党的政策好,我们的学费越来越多。"

正由于此,流动农民怀有改变自身社会处境的强烈愿望,他们通常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孩子在作文中写道:"爸爸每天休息的时候对我说,孩子,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不要和我一样,做这么苦的事。"目睹当前的社会现实,有的流动农民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他们希望我当个什么官,既有权,又有钱……"。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我家是卖菜的,虽然很贫穷,但是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一定要出人头地。"所以,对这些孩子来说,学习是改变自身生存处境的一种出路,"穷则学,学则变",对于一切出身下层社会的有志向的孩子,恐怕都是如此,我们从以下一组作文片段中不难认识这一点。

"……我很爱学习,如果学好考上了大学,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他们每天在外边赚钱给我们上学。……学好了,将来在哪个地方干活,也有些才能。我的爸爸妈妈是卖水果的,每天早出晚归,一天也赚不了多少钱。我爸爸妈妈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大学,别象他们一样每天在外面干苦活。我爸爸妈妈也很关心我的学习,他们有时间就教我学习,给我复习功课。我打算中学毕业后去打工,因为我上学,家里也没钱,我也很想上大学。";"……我非常喜欢学习,因为现在是竞争社会,我的爸爸妈妈都想让我考大学,然后找份好工作,不像他们一样没文化,找不到好工作,只能扫马路,又累又脏,工资又少,一个月的钱给我们交上学费、吃饭、交水电房费就没了。……我也想考上大学,学好本领,自己找一份好工作,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再也不让他们扫马路、打扫卫生了。"

从以上的表白中我们可以意识到他们的心灵受到的压力和经常性的伤害。但是贫穷并不天然的与暴力和反抗伴随,贫穷只是直接的产生改变现实的愿望,而当努力遭遇到不公平时,首先产生的是对公平的渴望,这种愿望长期得不到满足才会产生激进、产生反抗。而消除激进与对立的的前提是要追求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当资本和权利之光长期照耀不到底层的时候,当改革和发展不能被社会上的大多数所分享,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断层线就会出现。流动农民对这种断层的体验最为真切,他们对公平公正的吁求也最为急切。

在二代移民的问题上,简单的假设多少有一些妖魔化二代移民的倾向,流动儿童也并不是一个供我们简单的施以同情的对象,他们的命运包含在我们民族的命运共同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子女的各种问题会越来越突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整个社会从身份制向公民社会转变,拆除城乡壁垒,有赖于人们从根本上重视这些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利,让他们拥有免于恐惧和匮乏的自由。当然,这个过程还会相当漫长。

3.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严重匮乏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中国的基本教育政策,儿童最基本的权利即是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从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的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情况,这种权利在很多指标上没有得到满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龄儿童入学率较低,不能在可受教育的年限及时入学。据抽样调查,在北京300多万流动人口中,6-14岁的学龄儿童占3.6%,达10多万人,而其入学率只有12.5%,也就是说,87.5%的流动儿童是被排斥在学校的校门之外。

(2)孩子跟随家庭四处流动,其中很多人有过辍学的经历。超龄问题都是十分严重的。例如,在固始人办的洼边四小里,三年级有53个学生,竟有15人超过14岁,而正常的三年级学生应为10岁。在张北小学,有的学生18岁了才上二年级。在太阳宫流动学校中,每个年级学生年龄的差距都有5至6岁。这个学校的学前班有54人,按6周岁入学的标准,共有9人超龄,超龄率为16.7%;一年级有46人,共有13人超过7周岁,超龄率为28.3%;二年级30人,共有7人超过8周岁,超龄率为23.3%;三年级18人,共有13人超过9周岁,超龄率达到72%。全校共有学生148人,超龄的就有42人,超龄比率达到28.4%。也就是说,全校四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超龄。

(3)流动子女失学情况普遍:流动子女失学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从对21个有失学儿童家庭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年级,失学现象都普遍存在,越到高年级越严重;家庭经济负担不起是最主要的失学原因;失学儿童处于闲散状态或过早从事一些劳动。从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看,存在着三个主体,需求方:有打工子女的打工农民、供给方:打工子弟学校、北京市学校、教育的主体:学龄儿童。流动儿童教育于严重匮乏的主要原因是,一、外来人口的城市的管理体制:供给有限,二、打工者的经济条件限制:有效需求不足是主要的原因。

二.现实与无奈-流动人口家庭的选择

对于有学龄子女的流动人口的家庭来说,在城市的生活不仅仅要承受生存、就业的压力,也面临着学龄子女接受正常教育的压力,他们的生存状态和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龄子女的受教育状况。2000年6月,课题组组织了一次针对有学龄子女的农民工的调查,调查地点选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北京朝阳、丰台、海淀三个区。共获得有效样本619个,其中男性383人,女性216人。

1.流动学龄子女教育-持续增加的教育需求

从本次调查的需求方的生存状况来看,教育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首先总量上来看打工者流动仍频繁,对于相当一部分的打工者来说,因为只有在一个地方时间比较长,才能获得相对稳定的资源和降低流动的成本,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的空间,他们倾向于会在某个城市长时期居住,心态逐渐趋稳,调查结果显示:23.6%的调查对象在北京生活已经9年以上。问及未来的打算,四成以上的打工者明确表示想长期在北京生活,乃至在北京安家,移民倾向渐趋明显。如果总的趋势不变,随着留在城里的打工者进入生育年龄的数量逐渐增多,学龄子女儿童的总数会进一步增长。打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如果没有明显的改变,将更加尖锐和突出。

其次选择以家庭的方式在北京求生存的打工者越来越多。从农民工的家庭逐渐成为流动人口的基本单元,即家庭主要成员共同外出到某个城市共同生活。在我们的调查样本中,接近半数打工者最初就是夫妻一同出来到北京打工。在一段时期后,另一半中大多数也将其爱人带到北京。有近四分之三的打工者是夫妻共同生活在北京。越来越多的打工者外出打工不再仅是为多赚一些钱,而是寻找更适合或更好的生存空间,尽可能的融入城市生活,城市定居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2.打工者的生存状况严重制约着学龄子女的受教育水平

从有学龄子女的打工群体的生存状况来看,承担子女教育的能力普遍不足,就总体收入水平而言他们仍是城市里面的低收入群体,以他们自身的实力很难弥合和城市儿童教育条件之间的巨大差异。从有学龄子女家庭的生存状况来看,有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外来打工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平均文化水平在初中水平,具有大专以上高学历者只占极小比例。

(2)从事的职业类型最多的是个体经营(52.5%),然后是雇工(17.6%)、散工(9.9%)和租地农民(8.8%)等。从从事的具体职业来看,卖菜/卖小商品/卖食品的比例最大,然后依次为种地、建筑/装修、收废品/保洁员等。主要的就业类别基本上属于高强度、低收入的职业。

(3)生计艰难、剩余有限,用于教育的投资不足:从调查来看平均家庭月收入在1300元左右,月家庭生活支出在1100元左右,单户、单月的平均剩余只有200元。总体来看,流动人口的收入剩余有限。从收入剩余的支出方向来看,用于教育的比例为17.1%.较低的收入水平严重制约对子女教育的投入。

(4)外出打工家庭的多子女现象突出,有些家庭将外出打工作为逃避计划生育的手段,现在城市的外来人口管理政策不能有效的限制超生。从调查结果来看,有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占到57.0%。子女多使得家庭负担沉重,使有限的实力使用上更加分散。

(5)虽然北京市的流动人口数量庞大,已经成为这个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北京市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政策在近年并没有明显发生有利于外来民工长期居住的变化,近六成的打工者认为当前北京市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不利于在这里长期生活。有10.5%的人表示子女上学困难是在北京长期生活最大的困难。就业困难、收入水平低、政策管理严、孩子读书难等等问题,都在长期困扰着外来的打工者。由于政策环境导致的不稳定的生存状况使得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这些对子女教育的稳定性、持续性有很大的负面。

3.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育的现实选择

(1)选择学校重质量,就学大半在家乡。

对于那些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居住的农村流动人口来说,其子女可以选择的正规就学渠道有两条:要么离开父母在家乡的学校就学,要么到城市的公立学校接受教育。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流动人口的学龄子女(6-15岁)大主要仍然在家乡学校就读。其它较为主要的就学渠道有北京公立学校和北京打工子弟学校。

对于学校的选择要素,流动人口家庭对学校质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收费高低也是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2)愿望美好,现实残酷。人把自己下一代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接受调查的大多数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业寄予深切的期望,希望孩子拥有大学以上的学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受经济状况的困惑,对孩子的未来感到茫然。一方面是不堪重负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是对孩子的深切期望,很多家庭生活在这样一种艰难的状态。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家庭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救助,以使他们的孩子顺利的完成学业,这样才不会因无法支付读书的费用导致孩子失学而留下终生的遗憾。

对于期望孩子将来在哪里生活或工作,存在几种观点:所持观点最多的由子女自己决定,希望生活在北京的排在了第二位,持其他观点较多的依次为别的大城市和家乡的县城或镇里。一个共同的倾向是希望孩子脱离农村的生活。在他们的心目中,家乡是值得留恋的,但也是贫穷和落后的,他们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拥有更好的生活空间。

4.对三种学校教育的考察:家乡学校、北京公立小学、北京打工子弟学校

(1)家乡就读:无奈的选择。从前面的调查结果来看,打工者子女更多的在家乡就读,这是不得已的选择,从家长的角度讲,是非常愿意把孩子带在身边,而不是留在老家。

这首先是因为情感上的需要:流动人口倾向于把孩子带在身边,这是人之常情,是完全正当和合理的愿望,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其次他们也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有相当一部分打工者在思想上已经认识到家乡条件差,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条件下,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打工者对子女寄予更深厚的期望,生活的经历让他们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过更好的生活。但现实上,对于现在有子女在家乡就读的家长而言,只有10.5%的调查对象表示近一两年内要接孩子来北京读书。不接孩子来北京最主要原因是收入太低,家长在外面工作不稳定。

(2)就目前的情况,打工子弟学校更适合打工子女就学。

打工子弟学校和北京公立学校相比,北京公立学校在各方面的优势都是无法比拟的,在硬件上和软件上两者的差距都是巨大的。但是目前的状况来看,打工子弟小学是更适合打工者子女的:

①公立学校虽然学费不高,但对外来人口子女要收高额借读费、赞助费等费用,每年二、三千元,使得流动农民家庭望而却步。②公立学校所收借读费、赞助费,往往要求几年的费用一次交请。一位家长说:"我们是流动人口啊,我们现在在这里,以后还不知到哪儿去呢。它要我们把几年的钱一次交了,明年我们离开这儿怎么办?"公立学校的收费方式不适合这些家庭流动性大的特点。③据反映,公立学校对借读生的成绩不计入教师的教学考评中,借读生学好学坏都与教师的教学业绩和利益不相关,因此教师不拿借读生当自己的学生看,对其学习放任不管。由于借读生户籍不在本地,参加诸如学科竞赛之类活动都顶着当地学生的姓名,得了奖也归当地学生。这就是说,借读生与当地学生待遇不同,教育权利不平等。

(3)打工子弟小学与家乡学校相比具有优势。与北京公立小学相比,打工子弟学校有很多不足之处,与家乡学校相比,尽管外界看来打工子弟学校教学设施和条件十分简陋,但仍有39.1%的家长认为家乡学校好,打工子弟学校具有比较优势。对于打工者来说他们的理想的选择序列为:北京公立学校(如果降低门槛的话)、北京的打工子弟小学、家乡学校。就目前的客观条件,北京的打工子弟学校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就总体而言,北京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加在一起也还远远不能满足打工者子女的教育需要。

三.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基本情况

打工子弟学校可以说是应运而生,是打工者群体对自己所处群体需求的自我满足,这些学校共有多少所,基本情况如何?课题组在1999年对北京市的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了普查。在艰苦的调查中,共寻访到114所打工子弟学校,有报道说在上海,为这些孩子开办的民办学校已有近400所。(此数据源自环球时报2001年5月22日第4版,未经调查证实)我们相信,打工子弟学校在农民工分布比较多的地方大量存在,更多的实地成果将有助于人们对这一的理解。

1.迅速扩张的打工子弟学校

(1)总体情况。

在我们调查的114所学校中就学的学生总数为10694名(数据截止于1999年4月),平均每校93人。在114所学校中,有三所是幼儿园,其余的都是开设义务课程的学校。从地域分布来看,这些学校主要分布于流动人口集中的城乡接合部,尤以朝阳区和海淀区最为密集。其中,朝阳区有44所,海淀区有41所,石景山区11所,丰台区7所,通州区1所,昌平县8所,大兴县2所。海淀、朝阳、石景山比较普遍和密集,往往几村一所,一村一所,甚至一村四、五所。而西城、东城、崇文、宣武这些市区中心地带,即二环以内没有发现此类学校。二环与三环之间有1所,三环与四环之间有15所,四环与五环之间有60所,五环以外有42所。可见,打工子弟学校主要分布在四环以外,因为这些地区流动人口多,房租也相对低廉。打工子弟学校一般规模较小,平均每校有学生93人。学校之间规模相差巨大,小的只有7人,到1999年年初,最大的已经达到1300多人。超过200人的学校只有太阳宫附近的育英小学、清河的鸿雁班2、八家私小、昆明湖南路的张北希望小学、京豫陈小学、明圆学校、行知打工子弟学校等几所。

(2)打工子弟学校的特点。

这些学校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属于私人办学;没有合法的办学手续;招收的学生是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开办十分简单。建立这种学校所需资本较少,又不需要办学手续,办学者只要租几间民房,或者在菜地里搭几间窝棚,一个学校就张罗起来了。而且,先期的微小投入可以很快通过学费来收回。招聘教师也没有什么标准,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来当。有5所学校甚至只有一位教师,也就是办学者自己带着几个孩子上课。有两个教师的学校有22所,很多是夫妻店;办学条件极其简陋。学校往往缺乏一些基本的教学器材,诸如三角板、圆规等等。学生在很简陋的条件下。

(3)打工子弟学校处于迅速之中。

打工子弟学校总体的数量增长十分迅速,学校数量呈逐年递增之势。在我们寻访到的114所学校中,1998年后创办的就超过半数。打工子弟学校呈逐年递增之势,一半以上的学校是1998年成立的。此类学校随时成立,学生随时可以入学。大体说来,1996年以前是打工子弟学校的初创期,是一村一校的补缺阶段,1997年至今为高涨期,发展到一村数校的竞争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和调整后,不同的学校在规模上已经拉开档次,一些学校的规模迅速扩大,例如,1994由李素梅等人创立创办的行知小学,最初只有9个学生,1994年底,增加到了22个,1997年达到260多人,1999年课题组调查到该校的时候为876人,现在则有接近2000人;桃园小学在1998年9月刚建立时只有70多名学生,仅仅6个月之后,学生数就翻了一番,达到150人,而到学校建立一年的时候,学生规模已经翻了两番,达到了300多人,现在(2001年)的规模则达到了500人;明园学校的则从1997年创办时的40人发展到现在的900人;育英小学从1998年初创时期的120人,发展到现在的450人。可见有一部分学校已经迅速的扩大了规模。这对一个学校的长期发展也是有利的。有些学校则在于维持现状的状态,还有个别的学校已经停办。考虑到各方面的变化,课题组推测到2001年,北京的打工子弟学校大约有一百五六十所,以每年15%的递增比例,至2001年,在校学生的总人数则在15000-20000人左右。

(4)打工子弟学校的收费。

打工子弟学校主要靠收取学费来维持运转。打工子弟学校的收费普遍较低,43.9%的学校每学期学费低于300元。114所学校的平均学费为323.4元。比起北京的公立学校,这是相当低的。打工子弟学校收费低,这是它吸引流动人口的最主要原因。而且,其收费非常灵活,大部分学校按学期收费,有的甚至按月收费,而且普遍允许拖欠学费。这也是它受外地人欢迎的一个原因。而北京的一些公立学校,在收取流动人口的赞助费时,往往要求几年的费用一次交清。这对于流动人口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有的打工子弟学校给两个孩子以上在此校上学的家庭以优惠,对一些特殊学生给予照顾,如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残疾,家庭困难等。

(5)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

打工子弟学校大多为外地人所办,在这些外地的办学者看来,亲戚和同乡最可靠。以行知打工子弟学校为例,1998年9月,在该校的31名教师中,1/3以上是办学者从家乡招来的亲戚和同乡,还有1/3是熟人介绍来的。行知学校当时有800多名学生,比较大,教师多,所以办学者的亲戚和同乡在所有教师中的比例还不太高。在一些比较小的学校,教师大多是办学者的亲戚、同乡。打工子弟学校,不仅学生是打工者的子弟,教师也基本上是打工者。这些打工的教师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①很多教师没有教育的经验,是半路出家临时操起教鞭的。②教师的流动性很大。由于在打工子弟学校当教师不过是打工,教师随时可以来,也随时可以走。

总的来说,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中大量存在着门外汉,不可避免会教学质量。要招聘较高素质的人才,就要提高教师工资,而提高教师工资又减少了办学者的利润。对办学者来说,利润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好坏无关紧要,反正是小学生。在这里,动机压倒了教育的要求。

2.办学者群体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者,是一个由形形色色的人员构成的复杂的群体,从大学生到文盲都有。其中很大一部分曾经在家乡当过民办教师或公办教师,在114所学校中有79所是他们办的。另外的则是半路出家,从包工头、小贩、厨师、菜农、建筑工、清洁工、保姆等形形色色的行业走上了办学的道路。他们能够涉足这个领域,是因为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是因为流动儿童在北京没学上。对于他们个人来说,办学是一种能带来可观收入的职业。

(1)办学者的原籍。111所打工子弟学校(不含3所幼儿园)的办学者来自河北、河南、北京、内蒙古、安徽、山东、湖北、四川、吉林等9个省、市、区,绝大多数是外地来京的流动人口,其中河北、河南的办学者最多。而河北的办学者全部来自张家口地区,尤以张北县最多,有25人。河南的办学者除3人外全来自信阳地区,尤以固始县为最多,有23人。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者集中于河北张家口与河南信阳地区,这两个地区的办学者总共有91人,占总数的82%。这是为什么呢?

①北京是河北、河南两省人跨省流动的主要目的地。张家口和信阳地区都是贫困地区,外出流动人口很多,来自这两个地区的人说村里"能出来的都出来了",有1/3到2/3的人在外面打工,其中很多人来到北京。②信阳人和张家口人在京居住比较集中。固始人几乎垄断了北京的废品回收业,集中居住在洼里、八家、太阳宫等地。张北人在京以种地为主,集中居住在四季青乡、海淀乡、衙门口等地。河北沽源人在京主要是开轻型卡车搞运输,集中居住在清河营、立水桥、中滩等地。居住的集中使流动人口学龄儿童在数量上形成规模,使办学成为必要和可能。

(2)办学者的文化程度。

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其中,大专文化的只有16人;大部分是中等文化程度,如中专、中师、高中等,共有81人;最低的是文盲,有2人。另外,21人不愿向调查者透露其文化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办学者整体的文化程度不高,大专学历者只占14%。而且,不愿透露其文化程度的21人,其学历也不会高。其中竟然有文盲也在办学,去给别人扫盲,也堪称奇谈。

(3)办学者的教学经历。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者基本上是民办教师、公办教师、无教师经历者三分天下。在114名办学者中,有79人在办学之前曾有过在正规学校的从教经历,其中包括42名民办教师和30名公办教师,另外7名是代课教师和企办教师。除此之外,有30人是半路出家来办学,另有5人则拒绝透露。

在无从教经历者,有4人虽没有在正规学校的教师经历,但在别的打工子弟学校做过教师,后来自己独立出来单干。总的来看,相当一部分办学者属于半路出家,他们所办学校的质量可想而知。这些半路出家的办学者是从形形色色的职业走上办学之路的。例如,固始的冯校长95年来京做买卖;丁校长92年来京批发酱油等食品,后来与人合办食品公司;何校长以前也是生意人;陆校长91年来京后做厨师,然后又自开小吃店;竹校长先在京做秘书,又做家电公司的经理;等等。

结束语:

打工子弟学校是存在于国家义务教育体制之外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义务教育的边缘化。它的产生反映出现行义务教育体制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上的乏力,表明这种教育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人口大流动的社会格局,在面对新问题时无能为力。因为,体制之外的事物的滋生乃是体制本身落后于发展的结果,在体制本身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人们才诉诸于体制之外。正因为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把流动儿童拒斥在城市正规学校的校门之外,打工子弟学校才得以产生发展,并且成为解决流动儿童就学的重要渠道。从这种意义上说,打工子弟学校具有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是建立在体制不合理的基础上的。在我们为这一自发的流动人口的创造性产物赞叹的同时,民工子弟学校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1)外部环境恶劣。由于没有一个完整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和流动人口的社会服务机构,打工子弟学校不能获得合法的办学手续,事实上处于三不管的半地下状态。各个学校基本上都是关起门来办学,学校之间很少交流,由于体制壁垒,各个学校和北京市的教育部门也很少交流。

(2)民工子弟学校都属于私人办学;招收的都是民工子弟,办学者文化程度不高,其利益趋向部分的影响了一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和运用。学校的教学设施极度缺乏,办学条件极其简陋,教学环境恶劣,学校往往缺乏一些基本的教学器材,诸如三角板、圆规等等。更缺乏图书馆等教学文化设施。

(3)入学儿童的贫困状况严重,学校主要靠较低的学费来吸引由于门槛过高而被北京市的学校排除在外的流动人口子女,由于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在城市中处于底层,普遍存在贫困的学生儿童。

总之,打工子弟学校给那些被排斥在现行教育体制之外的流动儿童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场所,哪怕是受低层次的教育也比不受教育强。这是它存在的合理方面;但是,它是以另一种形式的不合理来解决现行教育体制的不合理。由于国家对打工子弟学校没有任何监督和规范,在这些学校里就学的流动儿童的教育成长完全被置于追求利润的私人操作之下,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这种状况是有悖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所以,打工子弟学校并不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长远之计。对这些孩子来说,每耽误一年都会给他们的未来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国家应尽快采取切实具体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结论和建议:边缘化的基础及其出路

基础教育的边缘化

打工子女教育暴露出人口地域流动──主要是人口城乡流动中出现的一个问题: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基于以下三个基本的客观因素:

第一,人口流动中家庭迁移的比重越来越大,大批学龄儿童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第二,城乡户籍壁垒的存在,造成流动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子女在城市中无法得到与城市学生同样的受教育权利;第三,农村流动人口恶劣的状况,使他们没有能力支付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受教育所额外增加的费用。流动儿童基础教育的边缘化:流动儿童基础教育被排斥在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体制之外,而被迫以体制外的自发的市场化方式来解决,而市场化的教育提供和有效需求(支付能力)都处于严重匮乏的状态。造成流动儿童教育权利的缺失。现在的打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完整的复制了中国城乡之间的不平等的关系,也损害了基础教育的义务性、公平性、完整性的原则。

政策建议之一:制度层面--更富有弹性和面对现实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创新〖HT5"SS〗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基础教育由县、乡负责。这就明确规定了适龄儿童少年应在户口所在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所需教育经费由当地政府负责筹措,当地政府也只对本地学龄儿童少年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负责,没有义务也不会去管外来童的"普九"。由此看来,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是同陈旧的户口制度相适应的,是以城乡分割、区域封闭为基本特征的。这种教育和社会体制使流动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完全被当作廉价劳动力,且是暂时的劳动力,用完即被打发回老家,根本不被当作城市社会的一员,因此他们在城市里的种种社会性需求都被无意甚至有意地忽视。随着在城市就业和生活的稳定性增强,外来劳动力子女的出生或者随迁是一种必然的也是合乎情理的现象。因为城市学校的高额收费使多数家庭不堪负担,于是,家长不得已而诉诸于非体制行为。这种情况说明,义务教育体制的城乡分割落后于社会需要,不能适应城乡关系在改革中急剧变化、人口城市化过程加快的社会现实。这种状况不改变,势必使城乡关系更为紧张,使城乡差别凝固化,更严重的是会使流动农民及其后代,这一极具活力的群体,感觉到城市和化对他们的排拒和不公,他们对改革,乃至对政府的认同会削弱。因而,政府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不应仅仅立足于城市的利益,而应更应关照处于弱势的流动农民的利益。只有不断地把他们纳入城市,中国的现代化在物质上和精神化才是可持续的、健康的。

政策建议之二:扩大供给--对两种学校的改革

1.大幅度减少乃至取消公立学校的所谓"赞助费",使公立学校成为吸收打工者子女的主要渠道。公立学校应该成为吸收流动儿童就学的主渠道。现在的北京公立小学由于本市生源减少,教育设施和老师皆有过剩闲置情况。但是,公立学校的高额赞助费对流动人口构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而其收费并没有国家规定,实际上是公立学校以公共产品为自己"创收"的手段。不取消这道门槛,只会把流动儿童逼到打工子弟学校,造成一边是优越的教育资源被闲置,一边是打工子弟学校简陋的校舍被挤破了门的矛盾现实。取消这道门槛,既可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上学问题,又可以充分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损害的是某些教育部门的私利而已。并且,取消了赞助费,流动人口就会选择公立学校。应该从政策上鼓励多办简易的、基础的学校,使"教育"这种公共产品更适合中国国情,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够购买和享受到。扭转社会上过份热衷的专为富人服务的所谓"贵族学校"、"豪华学校"的状况。日前,北京市宣武区第一次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就学纳入公办学校招生计划,指定鸿联小学和广安中学分别招收40名和80名外来人员子女入学,不收赞助费并且与北京本地学生混合编班。借读费为小学生每人每学期600元,中学生1000元。同时每月人均收入低于340元的家庭,如果初具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的证明,可以给与子女学费减免。当然,以上都需要家长三证齐全。而石景山区在此前已设立两所公办学校专门招收外来人员子女。这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2.规范打工子弟学校。国家教育部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台了关于流动儿童就学的暂行办法,但对现实并不大。在对待打工子弟学校方面,地方政府往往走向两个极端:要么不管不问,让打工子弟学校放任自流;要么统统取缔,不留活口。在北京,大部分区县采取的是前一种方式;个别区县(如丰台区)则是后一种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前一种方式使得打工子弟学校缺少规范管理,由私人随意操作,耽误的是大批孩子;而后一种方式危害更大,因为在不解决公立学校的赞助费问题、不开放体制渠道的情况下取缔打工子弟学校,等于是把那些孩子推向失学。在打工子弟学校问题上:

首先应该明确承认打工子弟小学存在的合法性,给其留出制度化的空间,允许不同教育方式之间的竞争,而不是一味的以治安为名对打工子弟学校进行打压。对办学条件好、生员丰富的学校,应予以扶持和指导,鼓励他们的发展。

其次具体到打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应该是:建立公正的教育标准,责任计量以及教育监督,采取更为灵活和符合实际的措施。具体说来,应采取以下几条措施:第一、出台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标准。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这个标准可以稍低于公立学校的标准。但在硬件设施上必须建立起明确的标准,也应稍低于公立学校的水平。第二、对办学者和教师的素质要加以控制。对办学者应有明确的资历限制和考核标准,要求教师应有定期考核制度。对那些办学者和教师达不到要求的学校,都应取缔。第三、对达到标准的学校的教学活动,教育部门应进行定期的指导和监督,而不能放任自流。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校改善。对不服从督导的学校,应予以取缔。

北京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技工院校;信息化;云计算;大数据

1北京市技工院校网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自1951年北京市第一所技工学校——长辛店机车厂技校成立至今,北京市技工院校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现具有招收初中毕业生资格的技工院校共19所,其中技师学院7所、高级技工学校8所、1.1优势。1)北京市技工院校以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为主,办学实力较强,相当一部分是部级重点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或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他们有的成为全国的一体化教学师资培训基地、有的是阳光德育示范学校,有的是世赛基地在世界技能大赛上为国家取得荣誉,在技工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中发挥着引领作用;2)地处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相关资源条件好,还可以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网络科技创新公司或系统集成商方便地进行洽商与合作;3)北京大量的高校、高职院校,有丰富的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等网络信息化建设成功经验可供借鉴。随着北京市进入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定位、新目标,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实施科技创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成为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为此,北京市推出《北京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办好首都职业教育,提升北京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为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打造科技创新枢纽城市、实现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参与建设具有首都特色的国际一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北京市技工院校重要任务。因而,北京市技工院校开展网络信息化建设,运用云计算(CloudComputing)、大数据(Bigdata)、无线移动互联(WirelessMobileInternet)和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现首都技工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劣势。不少技工院校对网络信息化建设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缺少总体规划和指导,有的院校网络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新建计算机房、改造多媒体教室阶段,稍微好一点的开发校园信息管理平台或相关教学资源等,但校园网整体使用率不高,还不能为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支持。技工学校4所,在校生总计约4万人,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北京市各技工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现各校均已实现了有线及不同程度的无线网络覆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实现了学生校园一卡通、电子图书馆、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及校园监控网络系统等网络信息化的具体应用。在此基础上,笔者使用SWOT法对北京市各技工院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前景进行简要的分析。1.3机会。1)新常态下北京市疏非控人,加强人口规模调控,实施人口总量有序管理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将是技工院校在生源减少的情况借助网络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战略机遇期;2)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大力推进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技工院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促进技工院校数字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建设智慧校园,并鼓励各院校进行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3)北京市有些技工院校属多校址办学,也有些院校在首都新发展形式下需要搬出核心功能区进行校园重建,这也为技工院校开展网络信息化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了发展机遇。1.4威胁。1)慕课、翻转课堂、碎片化学习等新型网络信息化教学在职技类院校教育教学应用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2)智慧校园还处于探索阶段,同时网络及信息安全也一直影响着学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和使用。根据分析可知,北京市技工院校网络信息化建设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大于威胁,技工院校开展相应网络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有助于技工院校在首都新常态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2北京市技工院校网络信息化建设思路

北京市技工院校开展网络信息化建设,以校园网为基础,充分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无线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技术,向智慧校园的服务支持、应用融合迈进,同时还应适应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发展,积极抢占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制高点。2.1以云计算为中心搭建便捷高效的网络信息框架平台。北京市各技工院校大都建立了各自的校园网,并与互联网连接,在教学资源建设、教育管理、综合信息服务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开发和使用,但相关资源使用率不高,后续网络信息化建设支持保障不是很充分,可以利用云计算、无线移动互联等技术对校园网进行相应的升级改造。例如,通过无线移动互联覆盖、有线光纤骨干建设,实现互联网络高速互连、智能终端广泛应用;通过云计算平台将网络资源、存储资源、计算资源进行整合,如图1所示,为各网络信息化应用提供好服务支持保障;有条件院校还可以进行网络信息化数据中心建设,为下一步大数据、智慧校园打好基础。2.2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学习方式的改革创新。校园网络信息化建设带动学习方式的革新,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将越来越发挥起重要的作用。从基于网络的传统教导型学习,到为学习者搭建协作学习、社交学习的引导型学习,再到促进自主的互助的支持型学习,借助网络信息化建设,让学生在经历个体学习、协作学习、社交学习等多种体验过程中逐步养成发现、积累、持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习惯,从而形成自主持续发展能力。院校可以从云桌面、虚拟教室、移动学习、在线学习系统、网络培训平台等网络信息化建设着手,逐步发展建设支持协作学习的虚拟班级、校园学习社交网络,并最终形成专家服务网络、知识分享系统和线上/线下学习支持系统的校园网络学习生态,如图2所示。[1]这不但需要相关平台应用软件的建设,更需要大量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以及线上/线下学习支持系统师资力量的建设和投入,而这也会对课程教学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对于北京市技工院校来说,发挥其在办学实力、师资力量上的优势,通过网络信息化建设,必将带动和引领京津冀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协同发展。2.3结合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以大数据为中心的智慧校园。学校依托于物联网、无线移动互联等技术,实时获取如影像、声音、方位、光线、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多种监测信息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之进行有效的存储、分析和管理,从而实现对院校中的人、物和各活动过程进行智能管理,为教学、管理和生活提供智能高效的服务,达到智慧校园的目的,如图3所示。[2]学校以大数据为中心,对校园内人、地、事、物、组织五大要素进行全面的数据挖掘采集、分析处理,借以实现面向校园管理的智慧应用如校园资产管理系统、校园安全管理系统;面向教育教学的智慧应用,如大数据教育决策分析系统、大数据学习分析系统、大数据教育监测系统等;面向校园生活的智慧应用如校园一卡通系统、食宿消费管理系统、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医疗健康服务系统等。[3]北京市技工院校中有的院校已进行了相当的数据积累,并体验到了数据的巨大力量,接下来需继续积极探索构建数据模型,设计数据挖掘、分析和预测方法,充分利用大数据创新服务管理的方式,优化教育管理决策,提高教育服务的智能化水平。2.4汇聚各校资源,构建北京市技工教育及职业培训网络。正如技工院校必须与行业、企业、岗位职业紧密连接一样,技工院校的校园网络也不应是信息孤岛,需要和外部信息网络紧密连接,通过内外部数据融会贯通,推动技工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校园信息网络及其数据逐渐成为院校的重要资源,汇聚各校信息网络,构建北京市技工教育及职业培训网络,发挥整体规模效益,实现北京市技工教育及职业培训资源的聚类、共享、升级、推送,由智慧校园连接智慧社会,从而更好地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人力资源开发重要任务。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搭建国家教育云服务平台,重点建设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其他业务等五大类共20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项目[4],现北京市各技工院校已连通了其中的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北京市技工教育下一步至少可以在师资、专业设置、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技能培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上搭建自己的云服务平台和信息系统网络,推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精准对接首都产业升级发展需求、精准契合受教育者需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智慧校园对接智慧型社会服务。

3发展建议

北京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双培计划”;部属院校;地方院校;教育资源共享

目前北京市市属高校基本都与北京部属高校开展了“双培计划”,一些高校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有益探索,市属高校中北京印刷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进行相关的探索与研究,其中北京印刷学院开展了打造“双培计划”教学共同体探索区域协同育人新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需要和目的,部属高校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北京学院”,开展“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可以说“双培计划”是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一种有效手段,其中开展学生调研分析是评价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和实践方法。

一、“双培计划”的基本情况

随着2018届学生已在2018年9月入学,开始进行学习,“双培计划”实施已经实施三年多,已经有2015级、2016级、2017级及2018级四届“双培计划”学生,2015届学生已经返回市属高校开始大四阶段的学习。“双培计划”学生来自市属高校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并且入选到中央部属不同的学校和不同专业,涉及的学校数量多、水平高,专业涉及广泛,能够满足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要求。以2015年为例,“双培计划”首批试点高校40所,其中,中央高校23所,市属高校17所,涉及122个专业和方向,共1,807名学生。122个专业中,91个专业为新兴、交叉的目录外专业,占所有专业总数的75%;31个专业为目录内专业,占所有专业总数的25%。

二、“双培计划”学生对于高校资源共享的认识与评价

本文选取了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方工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参与“双培计划”的122名学生,涉及理工类、文史类、经管类等专业,对于学生开展教育资源共享的问卷调查。1.“双培计划”学生教学资源校际共享的认知比较充分。基于对“双培计划”的了解和认知,市属院校和学生积极参与“双培计划”高校资源共享。通过调查显示,市属高校学生十分重视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积极推动“双培计划”的实施,调查中显示学生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学校推荐了解并参与到“双培计划”。招生宣传和网络媒体对学生了解“双培计划”教育资源共享手段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网络平台等的推动,学生加深了对于“双培计划”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认识,更加明确了自己参加项目的目的和意义,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双培计划”是获得优良的学术氛围、优秀的教师资源以及高平台的一种途径,79.51%的学生想通过这个项目获得一个更高的平台去学习专业知识,他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最看重的是一个学校的教师资源、学术氛围以及学科优势,以上数据都体现了学生对于“双培计划”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迫切需求和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需要,积极推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双培计划”学生对于部属高校优势资源的认知和了解十分积极。优良的学习氛围、优秀的教师资源、显著的学科优势平台是学生眼中“双培计划”的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主要方面,是该计划最吸引学生的地方,体现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目的。调查显示有81.97%的学生认为可以获得优良的学习氛围,78.69%的学生认为可以获得优秀的教师资源,68.85%的学生认为可以获得显著学科优势。2.“双培计划”教育资源校际共享情况较好。“双培计划”学生教育资源共享情况较好,基本享受了部属高校本校学生的等同的教育资源。“双培计划”学生基本享受了与本校学生等同的教育资源。调查数据显示,54.92%的“双培计划”学生享受到了与本校学生相同的资源;35.25%的学生虽然与本校学生有差距,但是相差不多,基本满足了自身的需求;有5.74%的学生在资源享受上与本校学生差距较大,4.1%的学生不清楚。“双培计划”教育资源共享基本在高校中实现。通过调查分析,“双培计划”资源共享现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一定资源无法实现共享的情况,主要在于“双培计划”学生自身的学习和能力水平,。数据显示,最重要的原因是“自身因素,导致没有及时获取同等的资源”,占到了64.75%。3.“双培计划”高校教学资源校际共享意愿与预期较相符通。过对比“双培计划”学生理想与现实教育资源共享的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双培计划”学生教学资源校际共享的预期与现状的差距。数据显示,84.55%的学生理想中的教学资源共享是高校间联合办学,培养学生;71.54%的学生理想中的教学资源共享是高校间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开放;同时,通过网络选修其他高校的课程和高校可以互相聘用教师也有一定的需求。高校间联合办学、高校间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共享、网络选课共享是实现程度最高的共享形式。同预期比较,高校之间互相聘用教师是一种受欢迎的方式,但是只有15.57%的高校做到了此方面,离预期的35.25%有一定的差距。对于“双培计划”项目,有45.08%的学生表示两个学校的资源都可以自由使用,85.25%的学生表示至少可以使用一个学校的任意资源,总体“双培计划”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情况较好。4.“双培计划”高校教学资源校际共享发展效果良好。“双培计划”给了学生一个获取资源的平台,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了学生能力、素质和水平的提升。数据显示,63.11%的学生认为参加“双培计划”项目对自身发展帮助较大,92.62%的学生认为参加“双培计划”项目对自身发展有一定的帮助,调查的大多数学生支持此计划的实施同时积极参与,抓住机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双培计划”有利于自己的学习、资源获取以及眼界拓展,其中,感受最深的是眼界更加开阔,占到了76.23%。在参与“双培计划”后,81.15%的学生认为由于会结实更优秀的同学和老师,会有更好的发展;72.95%的学生认为由于可获取学习资源的丰富,会有更高的平台,所以学生对于该计划还是非常认可的。关于“双培计划”高校教学资源校际共享的发展效果,70.49%的学生认为基本实现了专业知识教学的共享,52.46%的学生认为基本实现了各方面科研资源的共享,15.57%的学生认为基本实现了高校间教师互相聘用,以上三个方面显示,教学资源共享方面较全、效果良好。并且,有95.9%的学生对于该计划的发展效果持积极态度。对于一些学生认为共享资源不够的情况,同学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76.23%的学生建议可以通过签定协议的方式组成大学联盟,参与“双培计划”的学生可以共享联盟内学校的资源;49.18%的学生建议可以实行跨校选课制,参与“双培计划”的学生可以在任意学期选两所学校的对应课程;37.70%的学生建议可以建立“双培计划”优秀实验教学中心,为“双培计划”提供模范;36.89%的学生建议可以高水平学校的老师在实施“双培计划”的学校开设课程。

三、关于“双培计划”教育资源共享的问题与建议

通过调查显示,北京市实施“双培计划”有效的实现了高校资源共享的目的,极大的推动了北京市属高校的人才培养,“双培计划”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调查显示,从参与积极性,内容涵盖性,涉及深度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成绩,但是,由于“双培计划”刚刚实施不到三年,涉及院校和学生数量众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1.“双培计划”教育资源共享的问题。(1)具体到高校的实施意见和规定不全面,资源共享缺乏细化指导目前,许多“双培计划”高校都探索学生的培养体系与规定,无论是部属高校还是市属高校都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但是,从资源共享的角度,针对“双培计划”学生如何进行教育没有具体的实施意见和相关规定,基本上都是按照本校学生的培养方法和方案开展,“双培计划”学生难以确定共享什么、怎么共享,对于教育资源共享有一定的阻碍,难以有针对性的对“双培计划”学生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推动人才的精准培养。(2)资源共享评价与学生培养体系结合不紧密,缺乏评价标准“双培计划”高校和学生在资源共享中,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对于学生提升和发展没有进行一定的评价,造成学生对于自己的迷茫,对于共享教育资源认识的不足,“双培计划”高校中能够进行教育资源共享和应该进行教育资源共享的标准没有统一,使得学生对于“双培计划”中教育资源共享理解和认识仅在浅层次上。(3)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联系不紧密,合力不足实现资源共享是双向而不是单项的,而是需要进行联系和联合,实现资源的共享。对于“双培计划”项目中教育资源共享,需要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进行紧密联系,形成合力,加强联系,不光提升的是市属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同时,也提升的也是部属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能够使得更多的人才接受更好的教育。2.“双培计划”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建议。(1)培养高校明确“双培计划”学生培养计划,细化学校管理机制与体制“双培计划”已经开展两年多,各高校也在及时总结学生培养经验,为了提升“双培计划”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效果,需要明确“双培计划”学生的培养计划,细化学校管理机制和体制,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对于“双培计划”学生因材施教,达到学生培养的目的,以便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2)建立教育资源共享与学生培养体系的评价标准,指导资源共享促进人才培养建立教育资源共享与学生培养体系的评价标准,学生在调查中,反应的是对于“双培计划”学校高校教育资源的模糊的理解,不能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双培计划”作为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措施,需要对于学生和学校明确高校资源共享的尺度和标准,需要共享什么资源,既符合市属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也保证部属高校的利益。(3)提升部属高校与市属高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双培计划”学生是在部属高校学习三年,然后在市属高校学习一年,为了提升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需要提升部属高校与市属高校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完成学生的大学四年的培养,学生对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切实享受到利益,同时,也促成部属高校与市属高校的合作,促进北京地区高等教育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巍,李烨,林聪.打造“双培计划”教学共同体,探索区域协同育人新机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06):55-59.

[2]孙若莹.“双培计划”下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J].电子商务,2017(09):61-63.

[3]夏蓉,王蕾,龚慕辛,车念聪.中医药专业本科生“双培计划”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J].医学教育管理,2017(03):191-194.

[4]乔娇,李璐,高翔.“双培计划”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6(09):33-36.

北京教育范文篇9

数学课堂上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突出知识的发生过程,“掐头去尾烧中断”的教学正在逐渐减少,创设数学情境正受到越来越多教师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避免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误区,落实务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当务之急.

7.1走出情境创设误区,避免两个极端

极端一认为教学不需要情境.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茶地展开,但是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受教育评价制度,高考指挥棒,以及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迫切要求的影响,有的教师重新又回到应试教育的现实中去了.有的教师只把教学情境当作点缀,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在教学活动中谈的是探究教学,但操作的是应试教学,备的是启发式教学,上的是灌输式教学,出现了一种课改的扭曲现象.极端二认为无情境不教学.在新一轮课改中,有的教师由于对情境创设的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情境创设每节课都需要,提出无情境不教学.教学的各环节都精雕细琢,每一个问题都力求有新意,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希望有出其不意的效果,结果不顾教学内容,不讲实效,教学为了情境而情境,在课堂上不同程度出现了赶时髦的现象,使情境创设走向了形式化趋向.表现为:(l)情境创设过分依赖多媒体,一切以多媒体为中心,追求课件的“花哨”,结果让学生视觉疲劳,眼花缭乱,学生长期处于各种图画的诱惑下,习惯了感官刺激而懒于思考甚至变得不会思考,同时也削弱了情境应有的作用,忽略了对知识的掌握.(2)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表现为无价值的讨论,闪电式的讨论和目标不明确的讨论.一些小组合作表面上是学生全员参与,而实际是一盘散沙,纯粹为合作而合作.这些合作学习,看似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实际上学生己成为教师操纵的木偶.这样的情境不是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不能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更谈不上情境创设的实效.(3)有的教师以频繁、思维含量低的提问代替情境创设,提问由于缺少精心设计而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思维能力.(4)有的智力游戏、知识竞赛等活动与课堂内容毫不相关,由于一味追求课堂的趣味性,完全变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工具,教学内容的外包装,其实质是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点,忽视了学科性,也忽视了对学生双基的培养和训练.这些不良倾向如不加以纠正,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将成为一句空话.

7.2投身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数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很多,如何更好地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针对各种课型,各知识块创设更有效的教学情境,如何增加情境化的教学内容的知识承载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妥善安排各种教学情境的主次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将情境教学与其它教学方式有机融合,如何梳理数学情境资源,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总结和自身知识的不断丰富,需要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技能,优化数学教学课堂,优化学生认知结构,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7.3情境的创设与情境的展现都不能脱离教学实际

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要考虑到因材施教的原则.情境的创设与情境的展现是统一的,创设是展现的基础,展现是创设的目的.它们是同一过程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如果不考虑展现只是盲目的去创设,那自然会违背教育原则和数学教学的特点.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更是一门科学.教师要依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学生接受水平以及教材前后的关联而选用创设情境方式.创设情境应有利于教师“搭桥”,学生“过桥”,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如关于对称的学习,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有相关的内容,但学习时侧重点显然应有所不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几乎都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呈现形形色色的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于对称的认识和体验是不同的,是不是都必须呈现大量图形或进行演示,学生刁‘能够理解对称的含义和不同对称的特点呢?如果要演示,应该演示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些问题应该在创设情境时都需要考虑.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发言踊跃,如果对他们讲对称图形,与其在大屏幕上反复呈现各种对称图形,还不如让他们自己举例或动手折叠,那样获得的体验可能比仅观看大屏幕要深刻得多.初中生学习对称,对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特点理解还很不到位,如果教师在呈现很多对称图形的同时,能动态演示不同对称的翻转或旋转过程,将对学生加深对不同对称特点的理解有很大帮助,在高中函数的奇偶性教学时,教师如果再对学生直观演示大量对称图形,或让学生动手折叠,这对他们而言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此时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己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他们不需要借助多媒体观察对称图形,也不需要动手折叠,就已经完全可以理解不同对称的含义和特点了.过多的、缺少挑战性的生活情境问题反而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发展史表明,数学一方面来自外部,即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源于内部,即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把情境创设片面理解为情境的生活化,一味追求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使数学淡化,那将是对数学情境教学的一大误解.有些已经解决过的数学问题完全可以看着新问题的一个情境,而不应该让情境生活化的思想框住自己的手脚,使情境创设僵化.

7.4教材应为教师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素材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数学情境,正得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它的效果也在不断地呈现出来.但是,教师因为时间、精力、经验的不足,理解的偏差,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对情境创设的探索与实践还不够充分,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要创设一个恰当情境并非易事.因此,有关专家在教材编写时,如果能为教师配备可供灵活选择的情境素材,如课件、教具模型、背景知识等,供一线教师教学时参考,这样将便于教师创设情境,推动情境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l]孔企平,张维忠,黄荣金.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晓军,张维忠.数学文化视角下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l一2).

[3]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问题提出”的数学学习明.数学教育学报,2001(10).

[4]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田.数学教育学报2006(2).

[5]施文光,朱维宗,吕传汉.数学“情境一问题”教学与抛锚式教学之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7(2).

[6]祝辉.情境教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7]全国情境教学一情境教育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1997(4).

[8]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张奠宙,李士齐,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四].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开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MI.团结出版社,2001.

[l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l.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5』周小山,雷开泉,严先元.新视野课程中的数学教育[明.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16]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7]石永生.中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明.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8]济南市教学研究室编.数学教学案例分析[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9]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0]刘兼,黄翔,张月一数学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l』高向斌.走向合作性教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22]孙若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J].中学数理化,2003(8).

[23]陆书环,傅海伦.数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4]唐先贵.高中数学课堂设计与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J].中国数学教育,2006(11).

[2习刘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课例一则[l].数学通讯,2006(11).

[26]陈柏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性[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6).

[27]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z].教育研究,2000(10).

[28]章建跃,曾文艺.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9]李秀伟.唤醒情感一一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30]刘绪菊.启迪智慧—问题探究教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31]谢明初.数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一个哲学的审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32]辛自强.知识建构研究:从主义到实证【明.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

133]叶柱.数学教学新视界探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4](荷兰)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的数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5]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间.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36]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7]章建跃.中学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1.

[38]A.A.斯托利亚尔著,丁尔升译.数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北京教育范文篇10

21世纪的舞蹈艺术中,舞者的责任远非仅仅提供美和快乐,而是可以为思考提供各种来自科学的粮食。名为《神经元突触》的现代舞。这个舞蹈从视觉上看,可以说一点传统的美感也没有,但评论家则感到,它简洁地暗示了自然科学和科学社会两方面的影响,以及现实社会生活中疏远和隔膜的人际关系,并使人想到,如若没有许多个世纪积累起来的科学发现和知识传播,那张显微镜摄制的幻灯片投射到天幕上的神经元突触便很难发生在舞者身上,而绘画中所描画的神经细胞的树突也很难出现在舞者身上。

那种能够提供快乐的舞蹈当然也应有自己的位置,但已不再应是得到拓宽后的当代舞蹈美学中唯一合法的品种了。实际上,对美的统一概念之种种求索早就流行于其他门类的艺术评论、美学理论和各种谈话的基本前提之中了。通过某种统一的等式去寻求概念的美,已是一种过时的作法。美不再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仅属某种需要罢了。判断审美价值的标准也已是多种多样的了。那些长期以来强求快乐应该来自渚门类艺术的理论.可能会剥夺艺术的力量,并使其经常看上去显得肤浅。这种艺术只能成为一种过分铺张的娱乐。许多人从内心感到自己需要卷入到审美中去.但却错误地认为,结果必须是快乐。、从美学史来看,早在18世纪,英国的哲学家们就开始对丑持欢迎态度了,或至少不反对艺术中的丑。艺术中的丑最终被这些早期作家中的一部分人看作是审美范畴的,条件是需要将丑用于表现之中。

有时,美的概念是漫无边际的,甚至是模糊不清的,并且的确与那种限制性极大的“古典美的理想”联系在一起。这种现实给我们的思考是:莫让包括美在内的任何条条框框束缚我们的身心,更何况是某种模糊不清的概念——我们是21世纪的新人类。

二、“距离即美”说起

“距离即美”,这是古典主义美学的一大支柱。与我们通常的概念不太一样,距离恰恰常会为我们带来亲近。分离能够导致心灵沟通感的保持和延续,而过分的接近则会毁灭这种心灵的沟通感。我们对自己目睹、耳闻、思考、想象的东西感到亲密无间,根本原因是,在这种东西与我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距离,或者说,由于距离而没有发生利害冲突的可能性。中国人的一句老话“君子之交淡如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1]明文军,呼唤多元化培育舞蹈文化人——21世纪职业舞蹈教育的断想[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2]黄明珠,关于建构新世纪高等舞蹈教育体系的一些断想[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3]江铃,舞为人师,行为世范——试论人文关怀下的高师舞蹈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03)

[4]吕艺生,舞蹈教育与EQ理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01)

[5]陈永富,21世纪舞蹈教育的人才模式构想[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6]金浩,专业舞蹈教育的提升与文化素质并举——对21世纪舞蹈高等教育的若干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7]贾作光,知识舞蹈及其价值取向——知识经济带来舞蹈教育的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8]徐颃,未来世纪的舞蹈教育必须面对舞蹈产业化这一现实问题[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9]王佩英,试论舞蹈教育中的“舞蹈策划”[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10]张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展望舞蹈教育未来[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