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值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3:16:32

保值范文篇1

第一条为加强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真实反映企业国有资本运营状况,规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工作,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务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企业国有资本,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对于国有独资企业,其国有资本是指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对于国有控股及参股企业,其国有资本是指该企业所有者权益中国家应当享有的份额。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据经审计的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在全面分析评判影响经营期内国有资本增减变动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进行核实确认的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中央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核实确认工作。

各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监管职责范围内的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核实确认工作。

第六条企业应当在如实编制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核实经营期内国有资本增减变化的各项主客观因素,真实、客观地反映国有资本运营结果,促进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经营目标,并为企业财务监管与绩效评价、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企业工效挂钩核定等出资人监管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第二章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计算

第七条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主要通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反映,并设置相应修正指标和参考指标,充分考虑各种客观增减因素,以全面、公正、客观地评判经营期内企业国有资本运营效益与安全状况。

第八条本办法所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经营期内扣除客观增减因素后的期末国有资本与期初国有资本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影响后的期末国有资本÷期初国有资本)×100%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分为年度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和任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

第九条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修正指标为不良资产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不良资产比率=(期末不良资产÷期末资产总额)×100%

本办法所称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资金)挂帐,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

第十条因经营期内不良资产额增加造成企业不良资产比率上升,应当在核算其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时进行扣减修正。

(一)暂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经营期内企业不良资产比率上升,其增加额在核算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时进行直接扣减。计算公式为:

修正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影响因素的期末国有资本-不良资产增加额)÷期初国有资本×100%

不良资产增加额=期末不良资产-期初不良资产

(二)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经营期内对有问题资产未按财务会计制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应当在核算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时进行扣除修正。其计算公式为:

修正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影响因素的期末国有资本-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额)÷期初国有资本×100%

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额=各类有问题资产×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

(三)国有控股企业修正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应当按股权份额进行核算。

第十一条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参考指标为净资产收益率、利润增长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

(一)净资产收益率:指企业经营期内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其中:平均净资产=(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

(二)利润增长率:指企业经营期内利润增长额与上期利润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利润增长率=(利润增长额÷上期利润总额)×100%

其中:利润增长额=本期利润总额-上期利润总额

(三)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指企业经营期内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四)资产负债率:指本经营期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第十二条本办法所称客观增加因素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家、国有单位直接或追加投资:是指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机构)或企业、事业单位投资设立子企业、对子企业追加投入而增加国有资本;

(二)无偿划入:是指按国家有关规定将其他企业的国有资产全部或部分划入而增加国有资本;

(三)资产评估:是指因改制、上市等原因按国家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而增加国有资本;

(四)清产核资:是指按规定进行清产核资后,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核准而增加国有资本;

(五)产权界定:是指按规定进行产权界定而增加国有资本;

(六)资本(股票)溢价:是指企业整体或以主要资产溢价发行股票或配股而增加国有资本;

(七)税收返还:是指按国家税收政策返还规定而增加国有资本;

(八)会计调整和减值准备转回:是指经营期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发生重大变更、企业减值准备转回、企业会计差错调整等导致企业经营成果发生重大变动而增加国有资本;

(九)其他客观增加因素:是指除上述情形外,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按规定认定而增加企业国有资本的因素,如接受捐赠、债权转股权等。

第十三条本办法所称客观减少因素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专项批准核销:是指按国家清产核资等有关政策,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核销而减少国有资本;

(二)无偿划出:是指按有关规定将本企业的国有资产全部或部分划入其他企业而减少国有资本;

(三)资产评估:是指因改制、上市等原因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而减少国有资本;

(四)产权界定:是指因产权界定而减少国有资本;

(五)消化以前年度潜亏和挂帐:是指经核准经营期消化以前年度潜亏挂帐而减少国有资本;

(六)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是指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而减少国有资本;

(七)企业按规定上缴红利:是指企业按照有关政策、制度规定分配给投资者红利而减少企业国有资本;

(八)资本(股票)折价:是指企业整体或以主要资产折价发行股票或配股而减少国有资本;

(九)其他客观减少因素:是指除上述情形外,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按规定认定而减少企业国有资本的因素。

第十四条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计算以企业合并会计报表为依据。企业所有境内外全资子企业、控股子企业,以及各类独立核算分支机构、事业单位和基建项目等应当按规定全部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范围。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按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财务决算管理规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经营期内影响企业国有资本变化的客观增减因素,并由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中披露或出具必要鉴证证明。

第十六条企业本期期初国有资本口径应当与上期期末口径衔接一致。企业对期初国有资本进行口径调整应当符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并对调整情况作出必要说明。本期期初国有资本口径调整范围具体包括:

(一)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进行追溯调整;

(二)经营期内子企业划转口径调整;

(三)企业财务决算合并范围变化口径调整;

(四)其他影响企业期初国有资本的有关调整。

第十七条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需要,企业保值增值结果按照会计年度、企业负责人任期分别确认。企业负责人任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以任职期间年度企业财务决算数据为依据。

第三章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的确认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经营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和相关材料随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一并报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送材料应当包括:

(一)《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表》及其电子文档;

(二)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分析说明,具体内容包括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完成情况、客观增减因素、期初数据口径、与上期确认结果的对比分析、相关参考指标大幅波动或异常变动的分析说明以及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三)客观增减因素证明材料。

第十九条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客观增减因素的证明材料除年度财务决算审计报告外,还应当包括:

(一)国家有关部门的文件;

(二)有关专项鉴证证明;

(三)企业的有关入账凭证;

(四)其他证明材料。

第二十条企业上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材料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各项指标真实、客观,填报口径符合规定;

(二)电子文档符合统一要求;

(三)各项客观增减因素的材料真实、完整,并分类说明有关情况。

第二十一条企业负责人、总会计师或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对企业上报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承办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其审计的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材料及出具的相关鉴证证明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二十二条根据出资人财务监督工作需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照《中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国资委令第5号)及其他有关规定,对企业财务会计资料及保值增值材料进行核查,并对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进行核实确认。

第二十三条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核实确认工作,应当根据核批后的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表数据,剔除影响国有资本变动的客观增减因素,并在对企业不良资产变动因素分析核实的基础上,认定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实际状况,即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

第二十四条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国有资本实现增值;

(二)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100%,国有资本为保值;

(三)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小于100%,国有资本为减值。

第二十五条企业国有资本存在下列特殊情形的,不核算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但应当根据经营期国有资本变动状况分别作出增值或减值的判定。

(一)经调整后企业国有资本期初为正值、期末为负值,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完成情况判定为减值;

(二)经调整后企业国有资本期初为负值、期末为正值,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完成情况判定为增值。

第二十六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以经核实确认的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际完成指标与全国国有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行业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优秀、良好、中等、较低、较差”五个档次,评判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相应水平。

中央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未达到全国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率平均水平的,无论其在行业中所处水平,不予评判“优秀”档次。

第二十七条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水平确认为“较差”档次:

(一)存在重大财务问题、年度财务决算严重失实的;

(二)年度财务决算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

(三)持续资不抵债的。

持续资不抵债企业,在经营期间弥补国有资本亏损的,可确认其国有资本减亏率。

第二十八条经营期内没有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目标的企业,其负责人延期绩效年薪按《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2号)及其他有关规定扣减。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经营期内没有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不得提取新增效益工资。

第二十九条企业在对外提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时,应当以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核实确认的结果为依据。

第三十条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指标行业标准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每年全国国有资本总体运营态势,以全国国有企业年度财务决算信息为基础,按行业分类统一测算并公布。

第四章罚则

第三十一条企业报送的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相关材料内容不完整、各项客观因素证据不充分或数据差错较大,造成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确认结果不真实的,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其重新编报,并进行通报批评。

第三十二条企业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或者提供虚假材料,以及故意漏报、瞒报等情况的,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三十三条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关材料的审计工作中参与作假,提供虚假证明,造成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严重不实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禁止所出资企业聘请其承担相关审计业务,并通报或会同有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

第三十四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核实确认过程中徇私舞弊,造成重大工作过失或者泄露企业商业秘密的,依法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依照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相应工作规范。

保值范文篇2

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责任进行明确.在国有企业资本的运营过程中,可以运作资本,合理、有效地对国有企业资本进行运作,有利于重组和流动国有资产,使得所有制的最佳形式得到实现,也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根据上文来看,国有资产进行保值增值不可忽视,它能够控制国有资产的流失,也能够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能够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得到实现,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有资产加强保值增值审计的主要手段

(一)在资本保全性原则下,对国家资本金是否完整进行检查

检查的项目包括:折旧计算与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是否一致,成本费用是否已经计入,是否有行为去冲减资本金行为;而损益之外的支出,包括资产的报废以及转让与盘盈和毁损等的处理方法是否按照业外支出和营业外收人进行处理;在对外投资被收回的同时,利润的账面上差额,在处理时是否按照投资损益进行,在投资额转换成控股权的时候,在进行对外投资核算时是否采取了权益法;若是企业的注册资本金数额变化了的时候,变更的登记手续是否进行办理等等。

(二)依照现有的财务会计制度,检查资产增减在增减过程中是否具有合规的计价

检查项目包括:企业发生的直接或者间接费用,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是否依照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以及划分收益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是否有应该分摊却遮遮掩掩不提及的现象;在产品成本发生差异时,不受人为调节,仅依照国家计算的数据是否属实;企业的营业收入是否真实且完整,是否有一些违法行为,比如人为虚增或隐瞒收人或者在登记之外的以物易物等。如果当兼并、联营或者破产以及租赁和销售资产转让在企业进行时,如果国家与企业间的产权发生改变,评估是否依照法律进行;在评估的过程以及结果之中,审查是否得以严格进行,是否有舞弊现象,例如弄虚作假和以权谋私等;在固定资产以及存货的盘盈方面,是否按照国家的规定,例如固定资产的完全重置价、同类存货的实际成本价等进行核查;在计价过程中,外单位的一些投资在吸收的过程进行时是否按评估价或协约价;企业的商誉,是否依照国家规定的“除企业合并、购买外,不得作价入账”的标准执行;在计提和冲减减值之中,是否依照了新会计的规则,以杜绝人为增减成本和费用,对利润进行违规调节。

(三)在用各种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对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和保值增值的情形应该进行核查

其中为了挖掘企业的潜力,可以检查企业是否有沉淀资金。在评价各项指标时,要横向比较企业发展中的最好水平与先前的实际水平,也要竖向比较企业与同行业或同类型企业的优秀水平,由此试着找寻出哪些原因和主导因素影响企业资产利用效果,使本企业和其他先进企业间的差距得到揭示。再提及一些国有企业的公共服务产品和基础设施时,因为其受到严重的指令性计划的行政的干涉,他的产品不采用市场进行定价,也不按照资本市场去评估它的国有资产,此时利润不再是企业运行的管理目标,而社会效益则更加得到重视。在对这些企业的衡量中,衡量经营效益依靠的不再是简单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项标准,而进行考核时应该采用十分复杂的指标体系,以便于降低国有资产的流失程度。

(四)对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审计监督

保值范文篇3

关键词:国企混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国有企业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其注入了诸多活力,实现了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更好地保障了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并提高了资产收益。但也由于改革影响,导致国有企业改革中面临着更多的困境,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出现了不合理情况,导致资产流失现象严重。随着国企混改的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只有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才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本支持,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改革升级,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一、国企混改分析

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是指国有、集体、非公有等资本出现了交叉持股现象,并且相互融合,进而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发展体制,这是我国基本经济发展并形成完善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方式。当前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对象主要是指国有企业,通过在公有制经济当中引入非公有制经济,能够实现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这样不仅能够在国有企业中引入非公有资本,从而对国企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企业经济注入发展活力,并且有效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构,这对于提升国企经济发展水平及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当前面临激烈市场竞争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与此同时,通过引入非公有制经济,也能够为这部分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与空间,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同时,提升我国的综合经济发展实力。由此可见,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与快速进步的关键。基于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的发展压力也越来越大,只有促进自身的混改与升级,才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真正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但是由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导致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的改革变动,再加上国有资产数量庞大且结构复杂,导致改革当中对于这些资产的处理也缺乏合理性,甚至出现了资产被贱卖的情况,导致资产流失严重,这不仅会对国企改革产生严重制约,也会导致国家利益受到损害,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二、混改背景下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在国务院所颁布的关于国有企业混改的意见当中,提出了要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分类推进,以营造出国有企业混改的良好环境。在此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资产便属于了不同所有者,而且在混改过程中,国有企业还引入了非公有制资本,这样便形成了新的国企发展形势。因此,对于国有资产的配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国有资产数量庞大,而且结构复杂,再加上混改的深化,导致国有资产的使用出现了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对于资产的使用缺乏规范化,管理者对于资产使用及管理的决策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由此导致国有资产出现了严重的被侵占问题,无论在体制上还是经营上都出现了严重流失,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沉重损失。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体制性流失,主要是指由于企业内部的治理机构不够完善,而且改革制度不够健全,对于混改的实施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约束,导致企业当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分离的情况,这样就导致国有资产的使用者和所有者也出现了分离,在具体应用国有资产时,难以实现对双方利益的考虑,进而导致资产的使用效能无法最大化。一些管理者为了短期业绩,对于资产的使用决策较为盲目,由此使得资产流失严重。再加上其对于资产保护的意识匮乏,导致国有资产出现被随意处置和浪费的情况,既无法保障资产的现有价值,更不能实现资产的有效增值。要想改善此种现状,就必须要针对企业内部强化监督与管理,在政策的制定及操作程序的规范方面强化改革。另外一种是经营性流失,主要是指在混改过程中国有资产表现出了不同的流失方式,例如产权转让、资产重组或者股权分割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产流失。在改革之前,对于国有资产的价值评估不正确或者不评估便进行入股处理,而在改革之后,由于股权结构出现了变化,导致企业实际的经营控制权出现变化,被掌控到了非公有制股东手里,这部分主体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所采取的经营决策和投资对于国有资产的合理使用考虑不周到,甚至出现随意折现的情况,将国有资产低价转让,进而导致资产流失严重,而且也不能够真正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最终只会对企业发展造成制约。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产大部分都分布在国有企业当中,可以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如果出现资产流失,必然会导致国家经济发展受到损失,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无论是哪一种资产流失情况,都给国有资产的合理使用及保值增值造成了严重制约,在此种背景下,加强对国企混改过程中的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要求,更是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国民经济水平提升的关键。

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措施

国有资产的合理使用是促进其保值增值的关键,更是保障我国经济长远发展、长治久安的关键,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资产的科学规划与监督管理,提高使用价值。

(一)构建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

在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要想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形成统一化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保证内部运行的高效性,从而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督与管理。首先,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公司章程,并基于此作为核心进行治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在章程当中要对公司内部的股东、董事、监事、管理等各个层级所应当承担的职责与义务进行明确,以便于在内部运营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到责任部门,进而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其次,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构。对于内部治理工作开展,企业应重视对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等工作的开展,尤其是针对内部的财务工作,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立起信息化平台,并且由专门的网络中心对这些业务的开展进行统一监督与管理。这样便能够收集企业运行当中所有的财务数据,进而实现对这些信息的合理归纳,并且能够充分明确各项资产的来龙去脉,以实现对国有资产的科学监督管理。最后,针对涉及国有资产的企业产权,应当进行明确标记,而对于不属于国有资产的部分也应当做好记录,这样可以在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从而促使其能够尽心尽责服务于企业发展。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对于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使用与管理,必须要加强约束,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以确保对资产的监督与管理有法可依,并充分发挥出国有资产的应有效能。当前,关于国有资产的应用与处置已经有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并且也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对于尚未作出法律规定的地方,在具体的企业混改当中仍旧会出现监督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到国有资产的科学应用,给国家带来资产损失。对此,在国有企业运营当中,法务部门应当加强对资产管理的使用记录情况,对于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法律空白,法务部门应当做好相关统计,尤其是对于存在资产管理争议的地方要做好记录,并且向立法部门进行反馈,以促进这些方面的法律规范完善与补充。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才能够对企业混改过程中的国有资产使用流程进行规范,避免出现违规使用情况,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资产损失。另外,对于国有资产当中能够增值的部分,企业应当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为资产增值进行服务,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能,并更好地满足企业的改革发展要求。而对于违规使用国有资产的情况,则要对相关责任人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惩处,以确保资产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后续企业发展对于资产的合理规划与使用。

(三)优化国有资产结构

随着国有企业混改的深入进行,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改革背景下,如果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结构,就会导致资产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受到影响,而且收益也无法提高,进而影响到左右资产的增值保值效果。对此,要想保证国有企业的顺利改革升级、深化发展,就必须要对现有的国有资产结构进行优化和完善,以确保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效能支持。首先,针对企业内部的股东持股情况进行优化和完善,对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发展情况,可以划分为普通和重大两类事项,如果是针对普通事项进行表决,所有股东都能够参与到其中进行持股表决,而对于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例如企业合并、重组、分立等情况则需要对股东的表决权进行限制,对于持续比例不符合表决要求的则应当去除其表决权,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企业发展符合大多数股东的要求。另外,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及管理中,可以设立特殊股东,并且给予其特殊表决权,确保其能够针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及管理作出正确表决,从而提高资产使用的合法性与可靠性。除此之外,在当前混改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还要实现股权多元化发展,注重对非公有制的股权占比进行一定提升,这样可以充分激发这部分经济的发展活力,在保障混改成功的同时也更好地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企业混改监管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发展必然实现变革,这样就会融入更多新的发展资本,对企业发展与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关于国有资产的使用与管理也面临着更复杂的环境。对此,国有企业必须要注重在内部运营过程中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注重强化对于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对于监督机构的成员选择,可以从财务、人力、资产运营等部门抽调专业人员,以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而且这个部门应当保持充分的独立性,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其后续的监督管理效果。在使用国有资产的过程中,要由监督小组对使用方案、使用主体、使用流程进行合理审批,并且要做好相关的监督与登记工作。如果发现国有资产的使用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则应当及时停止这种使用行为,以免出现更多的资产流失,实现从源头上对于资产流失的遏制。另外,在对国有资产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监督人员应当注重对资产去向的跟踪,并且对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控制,规范使用流程,从而保障资产使用效果。监督人员还要不定期地开展相关的抽查审计工作,从而对国有资产的用途进行明确,并且统计资产使用为企业发展带来的效益,以实现对后续资产使用的合理优化调整,保障国有资产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

四、结语

随着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由于国有资产的特殊性,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资产流失的情况,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对此,必须要针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加强监督与管理,针对国有资产结构进行优化与完善,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以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提升国有资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我国的国民经济长远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代莹莹.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审计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6):169.

[2]陈海波.混合所有制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商论,2021(13):120-122.

[3]侯霁珣.“承包+混改”新模式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06):110-111.

[4]李峰.浅析资产重组对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J].财经界,2021(14):33-34.

[5]廖志超,王建新.混合所有制改革程度对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126-135.

[6]温友艳.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中的法人独立人格———基于某公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J].区域治理,2019(47):105-107.

[7]梁艳,蒙圻,唐勇.论公立医院非创收部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思考———以某大学直属综合医院为例[J].现代医院,2020(06):863-866.

[8]沙乃强.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J].财会学习,2020(17):276-277.

[9]程莹.探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如何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J].财经界,2020(16):237-238.

保值范文篇4

*粮食系统经过流通体制改革后的国有资产,主要表现形式为土地和房产。其主要特点,一、从形态来看:总量较多、库点分散、年久失修、配套不全。据测量,基层存量土地有33万平方米,房屋14万平方米,仓房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原来每个乡镇都设有粮库,在当时能满足了国家粮食收购和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要。二、从规范角度来看,两证不齐全,基本上无房产证,土地证有但土地属国家划拨性质,未办理补出让手续。这种情况给交易变现资产带来不便,给拆迁补偿带来损失,给资产重组和投资开发带来了难度。目前资产管理模式:资产租赁经营。原来粮管所全面实施了改革改制,员工全体起立,先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再择优返聘或出资入股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粮油购销企业。局与新组建公司签订资产租赁合同,新公司除保留自己需要资产外,对外出租并通过一定租金收入来弥补公司的运转。通过几年的运作,基层国有资产基本上实现了保值和增值。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情况:一是擅自搭建现象比较普遍,导致与储粮仓库环境不协调,甚至产权关系不明晰;二是日常维护资金不落实,造成房产漏雨,破旧现象越来越严重;三是租赁期限不一致,租入时间短,租出期限长,给政府拆迁和项目开发搬迁工作带来难度;四是租金标准偏低,有少数单位个别人员对此反映强烈,给整个系统资产管理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入手,采取扎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更加注重保值增值。具体在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机构。局成立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受国资委和局行政委托负责全系统国有资产监管,承担起资产管理者的义务,履行起资产管理者的职能,要强化责任,监管到位。资产经营发展公司今年5月正式注册登记,资产管理和投资是经营范围。目前从管理原局属单位资产向管理基层粮管所资产拓展,并以投资形式进行开发,注重“发展”上做文章。

二是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特别需要指出的:转租仓库、门店需向局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对外承租,但租期不准超过一年,出租合同一年一签,报局备案。

保值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对外贸易税收管理

一、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套期保值贷款经验

套期保值贷款是国外发达国家一种很流行的银期合作业务。世界银行在给发展中国家发放援助性的农业、工业原材料等贷款时,就要求接受贷款的国家或企业参与相关的期货市场进行保值。境外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前都要求他们通过期货市场对大宗商品进行保值,以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银行对是否参加期货套期保值的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也不同,对参加套期保值的最高可提供90%的信贷资金,而对没有参加套期保值的最高提供70%的信贷资金。美国社会公认套期保值对银行的重要性,银行利用其特殊地位通过提供资金、建议等多种方式协助套期保值者利用期货市场以提高贷款质量。

(一)品种选择。

世界商品期货品种可以分为农产品和工业品。国外银行更多关注的是工业品期货,尤其是受宏观经济状况、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影响的能源和软商品。商业银行的很多机构客户,如能源、金属和大宗农产品等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企业,每天都面临巨大的价格敞口风险,应参与期货期权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贷款品种、力度,提供套期保值方案等方面协助企业规避风险。

(二)参与步骤。

由于国外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相对灵活的方式。大型商业银行通过三个步骤实现服务:申请成为交易所会员;申请成为期货经纪商;设立专门的期货服务部门和抽调或聘请专家组成团队推行服务,帮助客户规避价格风险,维护资产安全以及获取稳定盈利。以巴黎银行为例,40多年来,巴黎银行一直参与石油和天然气交易,并在1985年成为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会员,随后又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和英国金融服务局登记注册,成为能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期货经纪商。2002年,为加大能源期货服务力度,,巴黎银行成立了能源商品出口部门,分别在纽约、伦敦和新加坡设立分部,聚集了多个部门的专家,为能源生产、贸易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三)操作流程。

套期保值贷款需要银行、贷款一般企业和期货公司签订一个三方协议,即贷款企业分别在银行和期货公司开设贷款账户和套期保值账户。银行对两个账户进行统筹管理,套期保值贷款直接打人期货公司的客户保证金账户,同时银行可以要求期货公司提供客户交易情况,以了解其贷款客户套期保值账户的头寸状况、资金情况等。此时,银行不仅关注贷款者如何使用贷款,而且还会关注还款资金来源如何。荷兰银行就通过基于网络的ABACUS信息管理系统,直接监控套期保值贷款客户在期货市场的头寸变化情况,以便随时采取应对措施。为了保证其客户套期保值功能的实现,在市场价格出现不利变动时,银行应及时对套期保值账户追加保证金,并调整贷款账户的抵押比率。

(四)风险与控制。

套保业务的风险是套保者抵挡不住投机诱惑进行投机及套保者对套保业务频繁买卖。为规避风险,银行须严格控制套期保值和套期保值者:1、经常和套期保值贷款者讨论,了解其交易策略。2、坚持与套期保值者及其经纪人签署协议,要求经纪人把套期保值者的日常交易情况向银行汇报;套期保值者向银行保证不开设任何投机账户。3、套期保值账户累计利润交由第三方代管(如期货公司),直到该账户关闭,贷款还清。4、经纪人向银行提供该账户动态月度报表等。在贷前的风险防范环节,银行可以根据贷款企业的套期保值历史记录决定是否对其发放贷款,即在符合其它贷款条件的前提下,对于套期保值记录良好的企业,银行将优先为其发放贷款或增加贷款额度。经过博弈,企业将会为日后顺利获贷而自觉维护自己的套期保值信誉,使银企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长期信用关系。

二、我国商业银行套期保值贷款现状及其成因

当前,我国银期合作仍停留在期货交易资金划拨,相关账户管理等传统业务层面。融资合作主要是标准仓单质押贷款及其它融资方式,没有套期保值贷款,对投资期货的企业融资支持不足。

由于我国现行相关法规禁止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期货市场,目前国内尚无法开展套期保值贷款业务,而是所谓的“准套期保值贷款”,指向已在国内期货市场对与其生产经营相关的商品做套期保值交易的企业发放的贷款业务,该贷款仅限用于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得用于期货交易保证金,即国内信贷资金只能间接地支持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交易。2002年底推出的接近于套期保值贷款的标准仓单质押贷款,由于自身限制而难有大的发展空间。标准仓单质押贷款与一般的质押贷款并无本质区别,只是质押物不同。客户从银行取得贷款后可将其作为任何的投资支出,银行往往无法控制贷款去向。因此,标准仓单质押贷款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客户实现套期保值功能,银行也不得而知。相反,套期保值贷款由于和期货公司实现了联网,银行可以随时监控贷款动向,确保了贷款的安全回收。在被严格规定只能用于套期保值的前提下,套期保值贷款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帮助企业在期货市场上避险。

我国套期保值贷款发展滞后的原因在于:

(一)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银行对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业务认识不足,在“慎贷”的指导思想下,将期货市场视为信贷业务的禁区。市场经济中的生产经营企业不懂得,或因缺少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而无法参与套期保值交易进行风险管理。由于缺少适度比例的套期保值者,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结构失调,投机成分过重,大量非理性的短期投机行为使期货价格波动异常,严重影响了套期保值效果,这又必将进一步强化人们对期货市场保值功能的怀疑,如此循环往复、恶性循环。

国内银行对贷款客户参与期货市场交易有所顾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参与客户期货账户的管理。银行对套期保值者的贷款账户和在经纪公司的套期保值账户进行统筹管理是保证贷款质量的关键。只有统筹管理,银行才能掌握贷款客户的资金使用情况,了解客户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状况,进行现货业务资金与期货保证金之间的调配,弥补两个市场之间的价差,做好现金流管理。

(二)法规限制。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初期,期货市场法制不健全,监管经验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市场过度投机情况严重,一些银行职员使用银行资金参与投机交易,操纵市场价格,引发了高风险事件,如1995年2月发生的“327”国债事件和同年5月发生的“319”事件。1998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其中第五条规定:“严禁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参与期货交易,严禁国有企业违规从事期货交易,严禁信贷资金、财政资金以任何形式流入期货市场,金融机构不得为期货交易提供融资或担保”。朗货交易管理暂行条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使用信贷资金、财政资金进行期货交易,金融机构不得为期货交易提供融资或担保。至此,银行与期货市场隔绝。

当初之所以限制相关资金进入期货市场,是出于清理整顿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市场化行政管制手段。随着清理整顿结束和期货市场步人正轨,有必要在进一步健全风险控制体系的前提下,适当放宽人市限制。近日,国务院正在积极修订目前中国期货市场最高法规《朗货市场管理条例》,现行规定中禁止金融机构参与期货交易,禁止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期货市场的规定有望被取消。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套期保值贷款的必要性

(一)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稳定企业生产经营。优化期货市场投资者机构。

在我国,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是绝大多数企业的特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缺乏套期保值贷款使企业因资金紧缺而无法进行套期保值,最终出现了银行信贷资金供需两难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慎贷”指导思想下,14万亿的居民储蓄存款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主要靠投资国债和赚取存贷利差运营的银行业集聚了大量的金融风险,过高的呆账、坏账率成为目前我国国有银行最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众多企业由于得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无法进入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交易来平稳自身的生产经营,期货市场因缺少足够的套期保值者而无法正常发挥对国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套期保值贷款具有风险小、周转快、利润丰厚的特点。首先,套期保值企业都是具有现货背景的,若企业能够在现货市场及时买卖或坚持到期货市场行情调整,那么套期保值不可能出现不可承受之损失,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风险很小,减少了银行的呆账、坏账。其次,这种贷款期限较短,资金周转较快。企业在现货市场及时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三个月,这对于银行也是最佳的贷款期限。银行分享贷款收益的稳定性决定了银行参与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同时,由于交易买卖灵活,套期保值者可选择最有利的时机进行价格决策,,从而提高了收益率,一笔质量好的贷款往往会变得更好,也有助于他们进一步获得更多的贷款。套期保值贷款必将吸引、帮助更多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对产品进行风险管理,从而增加套期保值者比例,提高期货市场稳定性,发挥期货市场功能。

(二)有利于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机制,应对竞争,促进银期合作。

根据艮务贸易总协定》国民待遇原则,自2005年1月1日起,外资金融机构在服务地域和服务对象上与中资金融机构完全一致。然而,我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这是因为我国现阶段对银行业实行的是较为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经营范围狭窄,利润来源也比较单一。随着存贷利差的逐步缩小,存贷款业务利润逐步萎缩。银行必须改变经营模式单一,风险管理手段匮乏的现状,而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将是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机制的有效手段之一。进人期货市场不仅可以拓展银行存款的来源,发展新的客户群体,而且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有利于促进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银行需要寻求包括期货在内的各金融机构的合作,以求扩大自身业务,寻求新的有效的利润增长点,增加收人来源,壮大自身实力,应对实力雄厚的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银期合作符合当前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必将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利于银行制度创新,有效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客观要求。

(三)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

对于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套期保值贷款将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农业具有天然的弱质性,政府有必要对农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生产,但政府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功能的有效发挥,利用期货市场来规避农业风险,采取多种政策鼓励农民进行套期保值,减少用于农业的财政补贴或支出,将促进农业走上市场化的道路。目前,我国期货市场75%以上的交易量是由农产品贡献的。在期货市场上做农产品套期保值的客户对贷款的需求非常庞大。例如东北一家农业集团,虽然每年的产值只有几个亿,但其套期保值所需的资金量却高达13亿。在没有银行能够提供这种贷款的情况下,它们的经营受到了约束。

保值范文篇6

关键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

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有资产的保护和发展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国有资产中的保值增值进行有效的会计监督管理,能够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还能够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保值增值,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面对变化发展日益迅速的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在做相应的调整和探索,因此,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深水阶段,各项工作也正在探索中进行,不少国有企业在改革中,由于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存在的决策问题以及改革的整体性意识缺失,使得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革中将国有资产低价出售甚至是将国有资产进行无偿分配,这就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无形流失和国有资产的浪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当前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企业的发展不管是私有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想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获得长远的发展,就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企业发展的模式和管理方式。因此,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国有企业也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在财政管理方面加强对其中的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会计管理,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管理进行更进一步的规范和利用,才能发挥国有企业以及国有资产的真正作用,保障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二、当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重视不足

国有资产一般集中在国有企业,而我国的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由国家来进行保障,因此,国有企业中不管是从企业中起决策作用的领导层还是基层员工,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和充分利用的意识不足。由于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重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容易被浪费,甚至出现国有企业中钻国有资产的空子,利用手中职权或者是职位便利,在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徇私舞弊,甚至利用国有资产做出损害国有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事情,阻碍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发展和应有的作用发挥。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中的会计监督不重视,就容易给国有资产的利用和管理带来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漏洞,使得对国有资产心有所图的人有机可乘,从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带来困难。

(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工作机制不完善

会计监督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会计的一个重要职能,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就需要有专业和科学的会计人员甚至是会计团队来对这项工作进行完善。然而,当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是单位中的会计管理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不少国有企业的会计人员分工不明确,工作职责混乱,有的既承担会计的工作,也要做出纳的工作,这不仅违背了财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更是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护造成了困难。会计和出纳这两个工作职能的混乱会给从事财务的工作人员造成徇私舞弊的职位便利,为国有资产的保护带来管理漏洞。

(三)国有资产中的会计监督行为不规范

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规范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而当前在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对于会计的工作制度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科学合理的会计监督机制,在会计监督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会计管理中,有不少的人为参与和对会计工作的干涉,特别是国有企业中的资产管理,企业的领导层的分工职责不明确,对于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本应几个部门和领导同时参与的活动和决定,往往在监督中就会产生一个或者某几个领导和部门的决定,造成了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影响了会计监督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造成了国有资产管理的不合理性。

(四)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会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

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需要有专业的财务人员作这项工作的人才和技术支持,而我国当前的国有企业中,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在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设置和利用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不少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管理中的会计人员往往采用的是较为陈旧的会计管理方式,以企业的账簿为主要形式,以企业的历史成本作为计量的基础,这种会计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不能够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情况全面合理的体现出来,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未来发展方向和决策指导上都不能发挥出会计监督应有的作用,从而造成国有资产在保值增值管理方面的困难,带来一些问题。

三、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对策

(一)加强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的重视

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国有企业中的领导和基层员工应该树立起对国有资产进行保护和保值增值的意识,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进行有意识地重视和偏向,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领导应该在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有意识地决策偏向,提高员工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中的会计监督的认识,特别是对企业中的财务部门,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宣传和介绍,加强其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的会计监督的重视,从而提高会计监督的工作效率。

(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工作机制

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工作机制,就要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职责的厘清和分工入手。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具体形势和国有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工作制度进行完善。因此,在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工作机制中,应该将国有企业的财务部门中的各项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将各项工作职责明确到个人,使得各个部门和各个财务人员之间的权责明确,且任务分工合理,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工作做好工作机制保障。同时,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中的财务部门和财务工作者,在职责和工作范围上也应该建立互相牵制而又不互相干涉的良好工作机制,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建立一套完善且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定较为详细的会计监督工作细则,确保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规范国有资产中的会计监督行为

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对国有资产中的会计监督就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会计监督行为的规范,发挥会计工作和会计监督的独立性作用。规范国有资产中的会计监督行为,应该要调整和完善国有企业中的会计工作流程,将其逐渐公开和透明化,接受更多地监督和管理,将国有资产中的会计人员管理进行专人专岗化处理,对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专门设立专人管理,建立账簿,定期进行核查。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对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对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发挥不到位的会计岗位和人员进行一定的惩罚,对在国有资产管理中会计监督职能高效的岗位和个人进行奖励,使得会计监督职能得到更好地发挥。

(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会计工作,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中,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可以通过选派工作成绩突出的会计专业人员去进修,为会计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讲座和宣传培训活动,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作者:郑芳芳 单位:辽宁闹德海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杨红英.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缺陷及应对措施[J].当代经济,2014(18).

保值范文篇7

关键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强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减少其不必要的流失是稳定市场经济基础和促进企业发展、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的重要前提。本文主要是在阐释其监管必要性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几方面的思考与建议,这对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资产强化保值增值会计监督的意义及必要性

强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监管水平对企业和国家而言均具有特殊意义。首先国有资产在发展国民经济及完善市场经济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虽然之前国家对一些企业进行整改,而且目前整改进一步深化,但是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却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这一方面制约了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闲置和浪费社会资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会危及到社会稳定。会计监督是指全面的反映经济体的经济活动的同时,也要反映经济业务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法律规范。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水平逐渐在完善,通过建立集团共享服务中心和互联网财务系统使会计监督水平更高,但是在国有企业中,会计监督水平较民营企业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强化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水平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其次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管水平可以显著提升工作效率,详细的记录企业的经济活动,识别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更准确的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数据,同时还可以减少国有企业中内部人对国有资产的侵蚀。总之,强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水平具有其很强的必要性和特殊意义。

二、关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的思考

关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思考有很多,但是本文经过整理,着重在资产流失分析和实施途径方面提出了监管部门对此的两个方面的思考要点。

(一)关于国有资产的流失分析的思考

目前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有三条渠道,分别是显性流失、隐形流失及产权交易资产流失。首先显性流失的主要表现有:国有企业领导以公养私,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在私下利用企业资源与企业争利;国有资产法管理条例不能与时俱进,没有很好的“退出”机制,在市场中经常会出现“劣币驱良币”的现象,导致有关资产方面的决策失误;过于垄断,不能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对企业本身没有全方位的了解,片面的进行出借或者担保。其次隐形流失的主要表现有:一是管理决策上的失误,二是会计核算和数据真实性方面的失误。显性流失与隐形流失的表现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是制度的缺失,企业的管理制度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例如森林、土地等资源由于企业的管理执行和监管不到位,导致被私人侵吞;二是企业管理层的能力所限,例如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经常会出现将国有资产无偿分配给个人或者低价出售的现象,这可能是管理层的战略意识出现偏差。最后就是关于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的资产流失,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产权交易还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我们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参照,为资产流失的出现埋下了许多隐患,例如一些违规操作行为屡见不鲜,国有资产产权界定难以清晰化,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管机制,尤其是在产权交易过程中,会计监督的作用发挥微乎其微,鉴于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所限,财务部门在产权的重估入账、成本界定及转让定价等方面很难给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这增加了国有资产的流失风险。这一方面可能是缺乏产权界定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就是企业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缺乏重视,不能加大力度实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强化监管水平。总之,关于国有资产的资产流失分析说明了当下进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关于实施会计监督途径的思考

关于实施会计监督的途径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首先在会计监督的主观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折旧,一些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时,一些单位会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价,以致于固定资产的原值增加,但是在进行折旧时却仍然按照原来的原值进行折旧,这就虚增了利润,这就间接的流失了国有资产;二是存货等资产的调整,对于存货等资产出现亏损时,要及时的在跌价准备中进行反映,计提减值损失,调整期末值,若出现增值情况,则要在账面进行反映;三是对经营投资的损益,在企业中经常会出现因管理不善或者是某些原因造成损失,但是并不能及时的进行核实或者冲账,那么会计人员在月末结账时要估计相关的损失,在扭亏为盈时要进行弥补,调整期末值,准确反映国有资产。其次在会计监督的客观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计算方式,目前的计算方式主要是以账面的期初与期末余额进行计算,但是这样的计算方式并不合理,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先征后返、企业捐赠等均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准确的反映资产的保值增值。总之,关于实施会计监督途径的思考也是当下在国有企业进行深化改革时必须思考的一环。

三、提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会计监督水平的建议

本文在参考以往文献的基础上,着重以监管部门的监督独立性及政策的关注与执行视角提出了两方面的建议。

(一)加强会计监督独立性,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加强会计监督独立性,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监管部门进行强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水平的必要措施。首先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的独立性,会计监管部门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权利和人事权的独立,只有财务上支持监管部门进行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监督,人事上提供监管人才,才能更好的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其次监管部门要着手于减少企业会计失真信息,尤其在国有企业中,管理层、监管部门与会计人员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只有监管部门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激励与考核,才能强化三者之间的信息一致性,进而控制会计信息质量。另外,鉴于以上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思考,监管部门应该试图加强固定资产折旧信息、存货减值等方面进行核实监督,去除企业中不良资产的存在。总之,加强会计监督独立性,减少会计信息失真也是目前很重要的一个会计监督环节。

(二)关注国家会计政策变化,强化政策执行力度

关注国家会计政策变化,强化政策执行力度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要关注国家会计政策变化,目前国有企业正在进行深化改革,2016年我国国企要实行“退出”机制,即长期不盈利的国有企业要进行强行关闭,类似于这样的国家政策指向,监管部门要在会计活动中进行适当调整,对国家要上的项目或者鼓励上的项目要在会计账面上进行反映,例如国家上了项目可能会增加账面余额,但是在期末时并不能作为国家资产的保值增值,应该进行扣除。其次要强化政策执行力度,国家出台会计准则,而且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企业必须将购置的资产及时的入账,国家监管部门必须为企业施加外部监管压力,督促企业自觉执行国家会计政策。总之,关注国家会计政策变化,强化政策执行力度是监管部门在国企深化改革背景下持续要做的关键环节。

四、结语

就监管部门而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是以监管部门的视角谈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的必要性及一些思考与建议,但是由于篇幅与时间的限制,并不能全面说明当下在国企改革背景下应该采用的完善措施,只是代表性的谈了两点思考与两点建议,希望后续研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际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寻求进步。同时,希望本文结论对监管部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有所助益。

作者:戴恒年 单位:珠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参考文献:

[1]陆辉.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J].中国市场,2015(33),215-216.

保值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对外贸易税收管理

一、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套期保值贷款经验

套期保值贷款是国外发达国家一种很流行的银期合作业务。世界银行在给发展中国家发放援助性的农业、工业原材料等贷款时,就要求接受贷款的国家或企业参与相关的期货市场进行保值。境外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前都要求他们通过期货市场对大宗商品进行保值,以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银行对是否参加期货套期保值的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也不同,对参加套期保值的最高可提供90%的信贷资金,而对没有参加套期保值的最高提供70%的信贷资金。美国社会公认套期保值对银行的重要性,银行利用其特殊地位通过提供资金、建议等多种方式协助套期保值者利用期货市场以提高贷款质量。

(一)品种选择。

世界商品期货品种可以分为农产品和工业品。国外银行更多关注的是工业品期货,尤其是受宏观经济状况、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影响的能源和软商品。商业银行的很多机构客户,如能源、金属和大宗农产品等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企业,每天都面临巨大的价格敞口风险,应参与期货期权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贷款品种、力度,提供套期保值方案等方面协助企业规避风险。

(二)参与步骤。

由于国外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相对灵活的方式。大型商业银行通过三个步骤实现服务:申请成为交易所会员;申请成为期货经纪商;设立专门的期货服务部门和抽调或聘请专家组成团队推行服务,帮助客户规避价格风险,维护资产安全以及获取稳定盈利。以巴黎银行为例,40多年来,巴黎银行一直参与石油和天然气交易,并在1985年成为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会员,随后又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和英国金融服务局登记注册,成为能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期货经纪商。2002年,为加大能源期货服务力度,,巴黎银行成立了能源商品出口部门,分别在纽约、伦敦和新加坡设立分部,聚集了多个部门的专家,为能源生产、贸易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三)操作流程。

套期保值贷款需要银行、贷款一般企业和期货公司签订一个三方协议,即贷款企业分别在银行和期货公司开设贷款账户和套期保值账户。银行对两个账户进行统筹管理,套期保值贷款直接打人期货公司的客户保证金账户,同时银行可以要求期货公司提供客户交易情况,以了解其贷款客户套期保值账户的头寸状况、资金情况等。此时,银行不仅关注贷款者如何使用贷款,而且还会关注还款资金来源如何。荷兰银行就通过基于网络的ABACUS信息管理系统,直接监控套期保值贷款客户在期货市场的头寸变化情况,以便随时采取应对措施。为了保证其客户套期保值功能的实现,在市场价格出现不利变动时,银行应及时对套期保值账户追加保证金,并调整贷款账户的抵押比率。

(四)风险与控制。

套保业务的风险是套保者抵挡不住投机诱惑进行投机及套保者对套保业务频繁买卖。为规避风险,银行须严格控制套期保值和套期保值者:1、经常和套期保值贷款者讨论,了解其交易策略。2、坚持与套期保值者及其经纪人签署协议,要求经纪人把套期保值者的日常交易情况向银行汇报;套期保值者向银行保证不开设任何投机账户。3、套期保值账户累计利润交由第三方代管(如期货公司),直到该账户关闭,贷款还清。4、经纪人向银行提供该账户动态月度报表等。在贷前的风险防范环节,银行可以根据贷款企业的套期保值历史记录决定是否对其发放贷款,即在符合其它贷款条件的前提下,对于套期保值记录良好的企业,银行将优先为其发放贷款或增加贷款额度。经过博弈,企业将会为日后顺利获贷而自觉维护自己的套期保值信誉,使银企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长期信用关系。

二、我国商业银行套期保值贷款现状及其成因

当前,我国银期合作仍停留在期货交易资金划拨,相关账户管理等传统业务层面。融资合作主要是标准仓单质押贷款及其它融资方式,没有套期保值贷款,对投资期货的企业融资支持不足。

由于我国现行相关法规禁止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期货市场,目前国内尚无法开展套期保值贷款业务,而是所谓的“准套期保值贷款”,指向已在国内期货市场对与其生产经营相关的商品做套期保值交易的企业发放的贷款业务,该贷款仅限用于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得用于期货交易保证金,即国内信贷资金只能间接地支持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交易。2002年底推出的接近于套期保值贷款的标准仓单质押贷款,由于自身限制而难有大的发展空间。标准仓单质押贷款与一般的质押贷款并无本质区别,只是质押物不同。客户从银行取得贷款后可将其作为任何的投资支出,银行往往无法控制贷款去向。因此,标准仓单质押贷款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客户实现套期保值功能,银行也不得而知。相反,套期保值贷款由于和期货公司实现了联网,银行可以随时监控贷款动向,确保了贷款的安全回收。在被严格规定只能用于套期保值的前提下,套期保值贷款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帮助企业在期货市场上避险。

我国套期保值贷款发展滞后的原因在于:

(一)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银行对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业务认识不足,在“慎贷”的指导思想下,将期货市场视为信贷业务的禁区。市场经济中的生产经营企业不懂得,或因缺少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而无法参与套期保值交易进行风险管理。由于缺少适度比例的套期保值者,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结构失调,投机成分过重,大量非理性的短期投机行为使期货价格波动异常,严重影响了套期保值效果,这又必将进一步强化人们对期货市场保值功能的怀疑,如此循环往复、恶性循环。

国内银行对贷款客户参与期货市场交易有所顾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参与客户期货账户的管理。银行对套期保值者的贷款账户和在经纪公司的套期保值账户进行统筹管理是保证贷款质量的关键。只有统筹管理,银行才能掌握贷款客户的资金使用情况,了解客户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状况,进行现货业务资金与期货保证金之间的调配,弥补两个市场之间的价差,做好现金流管理。

(二)法规限制。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初期,期货市场法制不健全,监管经验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市场过度投机情况严重,一些银行职员使用银行资金参与投机交易,操纵市场价格,引发了高风险事件,如1995年2月发生的“327”国债事件和同年5月发生的“319”事件。1998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其中第五条规定:“严禁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参与期货交易,严禁国有企业违规从事期货交易,严禁信贷资金、财政资金以任何形式流入期货市场,金融机构不得为期货交易提供融资或担保”。朗货交易管理暂行条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使用信贷资金、财政资金进行期货交易,金融机构不得为期货交易提供融资或担保。至此,银行与期货市场隔绝。

当初之所以限制相关资金进入期货市场,是出于清理整顿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市场化行政管制手段。随着清理整顿结束和期货市场步人正轨,有必要在进一步健全风险控制体系的前提下,适当放宽人市限制。近日,国务院正在积极修订目前中国期货市场最高法规《朗货市场管理条例》,现行规定中禁止金融机构参与期货交易,禁止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期货市场的规定有望被取消。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套期保值贷款的必要性

(一)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稳定企业生产经营。优化期货市场投资者机构。

在我国,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是绝大多数企业的特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缺乏套期保值贷款使企业因资金紧缺而无法进行套期保值,最终出现了银行信贷资金供需两难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慎贷”指导思想下,14万亿的居民储蓄存款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主要靠投资国债和赚取存贷利差运营的银行业集聚了大量的金融风险,过高的呆账、坏账率成为目前我国国有银行最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众多企业由于得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无法进入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交易来平稳自身的生产经营,期货市场因缺少足够的套期保值者而无法正常发挥对国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套期保值贷款具有风险小、周转快、利润丰厚的特点。首先,套期保值企业都是具有现货背景的,若企业能够在现货市场及时买卖或坚持到期货市场行情调整,那么套期保值不可能出现不可承受之损失,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风险很小,减少了银行的呆账、坏账。其次,这种贷款期限较短,资金周转较快。企业在现货市场及时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三个月,这对于银行也是最佳的贷款期限。银行分享贷款收益的稳定性决定了银行参与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同时,由于交易买卖灵活,套期保值者可选择最有利的时机进行价格决策,,从而提高了收益率,一笔质量好的贷款往往会变得更好,也有助于他们进一步获得更多的贷款。套期保值贷款必将吸引、帮助更多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对产品进行风险管理,从而增加套期保值者比例,提高期货市场稳定性,发挥期货市场功能。

(二)有利于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机制,应对竞争,促进银期合作。

根据艮务贸易总协定》国民待遇原则,自2005年1月1日起,外资金融机构在服务地域和服务对象上与中资金融机构完全一致。然而,我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这是因为我国现阶段对银行业实行的是较为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经营范围狭窄,利润来源也比较单一。随着存贷利差的逐步缩小,存贷款业务利润逐步萎缩。银行必须改变经营模式单一,风险管理手段匮乏的现状,而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将是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机制的有效手段之一。进人期货市场不仅可以拓展银行存款的来源,发展新的客户群体,而且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有利于促进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银行需要寻求包括期货在内的各金融机构的合作,以求扩大自身业务,寻求新的有效的利润增长点,增加收人来源,壮大自身实力,应对实力雄厚的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银期合作符合当前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必将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利于银行制度创新,有效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客观要求。

(三)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

对于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套期保值贷款将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农业具有天然的弱质性,政府有必要对农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生产,但政府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功能的有效发挥,利用期货市场来规避农业风险,采取多种政策鼓励农民进行套期保值,减少用于农业的财政补贴或支出,将促进农业走上市场化的道路。目前,我国期货市场75%以上的交易量是由农产品贡献的。在期货市场上做农产品套期保值的客户对贷款的需求非常庞大。例如东北一家农业集团,虽然每年的产值只有几个亿,但其套期保值所需的资金量却高达13亿。在没有银行能够提供这种贷款的情况下,它们的经营受到了约束。

保值范文篇9

【关键词】套期保值;基差风险;风险内控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和特点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对衍生金融工具定义如下:

“衍生工具是满足所有下述三个特征的本准则范围内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约:

1.由于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外汇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或信用指数,或其他变量(有时被称作‘标的’)的变动而发生价值变动;

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条件变动具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约相比,所要求的初始净投资较少;

3.在未来某日进行结算。”

作为一种新型的风险管理手段,与传统的风险管理方式相比,衍生金融工具在风险管理上具有成本优势、形式更为灵活等特点。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衍生金融工具还具有杠杆性、衍生性、高度的风险性、未来性、契约性、组合性及融资性等特点。

二、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是为了套期保值

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是为了套期保值,通过对冲,对资产和负债实现保护,以防范标的物价格变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并投机获利,这就是套期保值。

从套期保值理论上讲,在正常的基差条件下,套期保值是由一个市场(如期货市场)的盈利或亏损来抵销另外一个市场(如现货市场)的亏损或盈利,从而锁定商品的采购或销售价格,转移价格波动风险,实现降低经营风险的目的。

套期保值的本质是一种资产组合,该资产组合的损益由进行套期资产组合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差额来决定,即由基差来决定。基差的定义为:

基差=进行套期保值资产的现货价格(P)-所使用合约的期货价格(F)

对于空头套期保值来说,其资产组合由现货市场的多头资产与期货市场的空头资产构成,该套期保值的损益由基差变化决定,当基差扩大时盈利,当基差缩小时亏损;而多头套期保值由现货市场的空头(预期未来购买)与期货市场的多头资产组成,当基差缩小时盈利,当基差扩大时亏损。因此,套期保值并不能消除所有风险,而是把价格风险转换为基差风险。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基差波动性较小,相对比较稳定,因而基差风险比价格风险更易于管理。这也是套期保值者利用期货市场来进行价格风险管理的原因所在。

随着国内外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国内和国外的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来进行商品价格风险管理,套期保值已成为许多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某粮油公司(以下称A公司)的套期保值组合为:在国内现货市场上持有大量的现货豆油以供销售,同时在美国芝加哥现货商品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CBOT)期货市场上卖出并持有了相应数量的豆油期货合约。这是一个典型的空头套期保值。

假设现货豆油和期货豆油是同等数量并且以同种货币计量的(即排除了汇率的影响),该组合的盈利模式为:当国内的现货市场豆油价格高于成本时,A公司出售豆油现货,实现国内现货盈利。同时,如果CBOT豆油期货价格上涨,A公司出售豆油期货,在CBOT上出现亏损,如果亏损小于国内盈利时,综合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情况看,A公司是盈利的;如果CBOT豆油期货价格下跌,A公司出售豆油期货,在CBOT上实现盈利,A公司整体上实现盈利。

该组合的亏损模式为:当国内的现货市场豆油价格低于成本时,A公司出售豆油现货,国内现货亏损。同时,如果CBOT豆油期货价格上涨,A公司出售豆油期货,在CBOT上出现亏损,A公司整体上亏损;如果CBOT豆油期货价格下跌,A公司出售豆油期货,在CBOT上实现盈利,如果盈利小于国内亏损时,综合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看,A公司整体上仍然亏损。

无论是盈利模式还是亏损模式,都可以通过基差来说明,即当基差扩大时盈利,当基差缩小时亏损。三、套期保值的内部控制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套期保值存在基差风险。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基差相对稳定且波动幅度较小,期货市场的盈亏与现货市场的盈亏基本保持平衡,从而使套期保值的净损益较小,实现了套期保值转移价格风险的目的。但在某些特殊市场情况下,基差会出现异常变化,不利的变化会导致套期保值者出现亏损。因此,要对基差进行风险管理,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选择有利的套期保值时机与确定合适的套期保值比例

有利的时机是指基差必须处在正常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才能降低套期保值的风险;套期保值比例是指套期保值数量占现货持有数量的比例,在基差风险偏高时,就降低套期保值比例。在基差风险高时选择较高的套期保值比例无疑会造成亏损。这就要求从内部控制上对套期保值的决策、执行和监督进行分离。

(二)建立合理的基差风险评估和监控制度

1.企业必须知道面临的风险是什么及风险的大小;2.确保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已经预测到。国外的调查研究表明,为管理套期保值的基差风险,企业普遍使用压力测试法和风险价值法来量化套期保值的风险,尤其关注有可能导致巨额亏损的小概率事件。内部控制建设更应着重于对基差的日常关注和研究,建立对企业主要商品价格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交易数据模型,统计出价格的相关性,确定基差的波动区间,这样就可以揭示套期保值的有效性。

(三)建立严格的止损计划以规避异常基差变化的小概率事件风险

套期保值的最大风险就是基差出现异常变化,一旦出现基差不利的异常变化,最佳策略就是立即平仓止损,以避免更大的亏损。这就要求从内部控制上建立监控体系,通过历史模型,确定正常的基差幅度区间。一旦基差突破历史模型区间,表明市场出现异常,就应该及时止损,或者通过内部控制确定最大的可接受的亏损额,一旦达到亏损额,就及时止损。

(四)从组织结构上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

董事会和经理层、交易执行部、风险管理部及监督部门等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制定有效的政策,实行逐日盯市场制度、建立严明的人事制度以及建立能发挥作用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等等。

(五)建立风险准备金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金=最大损失额×综合风险系数。这就要求企业要有历史统计数据,建立科学的经验模型,最大损失额可通过各种统计模型计算得出,比如回归模型、VaR(风险价值,ValueatRisk)模型等,采用矩阵法评估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最后得出准确的综合风险系数。

保值范文篇10

套期保值,就是买进(卖出)与现货市场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一段时间通过卖出(买进)期货合约而补偿因现货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套期保值有时也称对冲交易。套期保值在英语中是Hedging,其源自Hedge,其意有在中两面下注之意。即是说,若在“正”和“反”两面各下一注,结果会是一赔一赚,两相抵消,从而保住了本。诚然,一个成熟的赌徒,不会这样来做。然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人们却往往不得不采用此种做法。

风险是普遍存在的。风险存在于自然界,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差异不在于有无风险,而在于风险的大小。生活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人们总是力图避险,以求提高生活的质量。各种各样的保险业的产生与发展就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保护。但这些保险措施的存在,并没有消除风险本身,也就说明了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生产者、消费者、中间商人、原料的需要者等,都会面临价格涨落的风险。他们通常都是大宗商品的买卖者,商品价格的任一幅度的波动,都可能导致巨大的亏损。这样他们就会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具有两个层次的价格避险效应。一是微观效应,企业稳住了价格和生产经营成本;二是宏观效应,在企业拉平价格和生产经营成本的基础上,可实现社会总成本的稳定。

套期保值可分为买进套期保值与卖出套期保值。

卖出套期保值(sellinghedge或shorthedge)。持有现货(或在未来的时间,将拥有现货),包括原料及成品,尚未出售,持有者担心市价日后可能回落,则卖出与其持有的现货数量相当的期货。如果现货价格真跌落,则可以先前抛出期货之利得(高价抛出,低价购进)来弥补现货之亏损,从而稳定收入。

买进套期保值(Buyinghedge或longhedge)。当商品的经营者,拟计划在日后一段时间内购入原材料以加工成品,此时担心商品价格上升导致成本上升、利润蚀损,于是先买进期货。如果现货价上涨,期货价亦必然跟进,则可用买进期货所得来抵消将来购买现货成本的增加额。

2.套期保值对企业财务影响的例证

下面将各举一个卖出与买进套期保值之例:

卖出套期保值:现设一粮油企业在某年8月份手中持有20,000蒲式耳大豆,买入价$2.60。作为粮油经销企业自然希望商品尽快脱手,但是根据以往经验和当前市场行情,这些大豆出手需一段时间,该企业担心价格跌落,造成经营损失,于是决定在期货市场上卖出相同数量的12月大豆期货合约,价格是$2.62。三个月后,该企业有机会售出手中现货,但市场价格已跌至$2.45。在现货交易中,此商人损失$3000。在期货市场上,价格亦下降,该期货商买回期货合约的价格是$2.47赚了$3000。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两两相抵,保住了经营成本。具体见下面所列:

现货市场

买进:20,000蒲式耳,价格$2.60

卖出:20,000蒲式耳,价格$2.45

亏损:($2.6-$2.45)×20000=$3000

期货市场

卖出:20,000蒲式耳,12月份$2.62

买进:20,000蒲式耳,12月份2.47

盈利($2.62-$2.47)×20000=$3000

买进套期保值:设某粮油进出口公司某年7月接到一批价格已确定的大豆订货,要求其在4个月之后交运900吨大豆。该公司现依照当时的市价(0.563美元/公斤),认为可接受这批订货,但在4个月之后市场行情如何变化心中无数,尤其担心若价格上涨,则经营利润不但保不住,还有可能亏损,即做了一笔赔钱的买卖。

在此种情况下,有人可能会提出它可以立即买进900吨大豆储存起来,以备到时供货。不过若把4个月的仓储费用、保险费用、还有贷款利息考虑进去;再者900吨大豆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这样做,就未必划算。另一种方案或许也可选择,即该公司暂不买进大豆,而期望在临近交货期时,价格下跌再买入,这当然较为理想。然而承担的风险较大,一是价格若不但未下跌,反而上涨,比如说,每公斤上涨0.02美元,900吨大豆则就要亏损18,000美元。二是该公司如此做法,还可能耽误了交货期,因为在临近交货期时,是否就能顺利地购入900吨大豆,或者说,这种做法有可能影响到它的信用。既然如此,该出口商将会选择买入套期保值。

该出口商在签订了4个月后交运900吨大豆的出口合同时,买进同等数量的900吨大豆4个月期货。之后临近交货期时,果然价格上涨至0.663美元/公斤,该进出口商以此价买进900吨大豆损失了90,000美元,即现货市场损失为此数额。再看期货市场,因为期货与现货的价格是趋同的,即现货价涨,期货价也涨,此时卖出4个月前买入的期货,赚得利润90,000元,正好抵补现货之损失。具体的计算如下:现货市场

卖出;900吨大豆0.563/公斤7月份

买进:900吨0.663美元/公斤11月份

亏损:900吨×0.1美元/公斤:$.90,000

期货市场

买入:900吨大豆11月份合约0.563美元/公斤

卖出:上面买入之11月份合约0.663美元/公斤

盈利:900吨×0.1美元/公斤=$90,000

“买入对冲”是任何一个拟购买现货而又担心价格上涨的人常采用的套期保值方法,具体有如下几种情形:如卖方已订立出售以后交货的实物合同而还未购进货源时(如上例);进口商认为价格合适要购进实物商品却无现货或现货缺少时;还有出售产成品时,担心其后购进原材料价涨时。

在国外,银行要求提出以存货作为抵押货款的公司,其抵押品应经过套期保值的原因就在于经过对冲的担保之风险较小。有的银行还会对已对冲的抵押品给以较高的贷款额度。

3.套期保值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上两例,为了分析的简便未考虑买卖期货的手续费、运输费、验货费等,并假定期货市场的价格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完全趋同。事实上,从事套期保值由于现货与期货在数量、规格及质量等方面的不一致,会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套期保值的效果。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现货与期货的涨落幅度可能不会完全一致。现货价与期货价的差异,即基差,使套期保值者承担了一定的基差风险。

3.2期货交易的各方买卖的是标准合约,现货的数量未必与期货合约的数量正好一致,如一张大豆期货合约是5000蒲式耳,现货是13000蒲式耳。市场参与者只能考虑买2张或1张合约。

3.3受期货合约商品的限制。可能你想从事的套期保值商品,交易所还未有它的标准合约。

3.4现货与期货之规格与质量不一致,期货交易均规定商品的质量标准,现货持有者的商品虽然与期货属同类,而质量不尽相同,价格涨跌就会有差异,从而影响套期保值的效果。

3.5期货的涨跌停板限制。若某交易者正在从事套期保值,恰值涨停板(或跌停板),他将暂时买不进卖不出期货合约,卖出(或买入)对冲也就将会建立或解除不了。

由于以上诸点的存在,参与套期保值交易的企业经营者未必能完全在期货市场中抵消自己的财务风险,还可能会由于本身操作上的不当,而使风险加大。这些只能由企业通过市场实践来解决。

论文关键词:套期保值风险规避

论文摘要:处于市场经济中的任一企业在自己的经营中无不面临风险。本文基于风险的规避,运用期货交易中的套期保值工具例证了企业如何进行操作,以规避风险。最后,文章给出了企业在套期保值工具的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