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6:13:38

办学范文篇1

**年8月,我刚到育才小学,就遇到了十分尴尬的一幕。一位学生家长吵着要求转学,教导主任正耐心地劝说着,想挽留住这位学生。当得知我是新来的校长时,他竟毫不客气地当着我的面说:“你们学校是全市最差的学校,看着别人的孩子都转到其他学校去了,我也只好再多花点钱,让孩子转学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话竟会从自己学校的学生家长口中出来。于是,我决定与这位家长好好谈谈…….

二、学校的状况

学生家长的话使我坐不住了,促使我对学校的办学作进一步的思考。我们要把育才小学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使广大家长满意,学校今后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育才小学是一所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城区完小,学校周围有惠贞书院、新芝小学、高塘小学、翠柏小学,办学竞争激烈。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学校所在的双东坊小区的居民纷纷外迁,本地段的生源逐渐减少,学校接纳的学生中,外来打工者子女的人数逐年上升,几乎占学生总人数的一半。另外,学校也存在着教学设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师资状况有待提高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我们应该为满足家长的需要而努力从教。家长和社会对我们有要求,我们要静下心来,树立服务意识,认真思索,为建设一所群众满意,声誉良好的新育才而努力。

三、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学校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认为,育才小学今后要在**的教育上立足和发展,惟有励精图治,从严治校,科学定位和规划学校发展的前景。

针对学校中存在的教师抱怨多,抱怨生源差,抱怨家长素质低等现象以及学校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等问题,学校领导经过反复研究,统一思想。提出了“爱心从教,特色育人”的办学思路,要求教师树立“赏识孩子,注重素养,乐育英才”的教育理念,争做学有所长的特色教师,努力为培养特长学生,创建特色学校作贡献。

下面拟对我校的办学思路作简明诠释。

爱心从教: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时刻和处处为学生着想,尊重并信任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爱心的体现。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学生仿佛也都是为得到老师的信任和爱来到我们的面前。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只有对学生充满拳拳爱心,才能教好书,育好人。让我们全体育才人的心中有这么一个信念:把爱献给学生,把心掏给学生,一生为学生,一心惦学生,为国为民育好人才。

特色育人:教育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学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学校惟有走特色之路,才有发展空间。根据我校实际,我们在保留体育特色外,注重在活动课程上创特色,求突破。我校与市甬剧团合作,探索“弘扬甬剧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育人之路。

四、我们的策略

(一)、学校文化和教育环境的打造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指出:一个学校的品位首先是一个学校的校园品位,包括每一细节、每一个建筑、每一处绿化都应该精雕细琢,有时侯,细节更能反映品位,校园应该围绕学生展开布置,应该给学生最大的便利。

理想的教育环境应该是和谐的,是教育化的,审美化的,人文化的。我们育才小学的教育环境要体现学校的人文素养培养的教育特色。如在教学楼显眼的地方应展示我们育才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学校的宣传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要有文史知识、名言、名画等,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会说话。

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要注重规范的引导和制度的建设。卫生、两操、礼仪、绿化等方面都应是培养学生的阵地,学校的主题班会、校会、排演的剧目等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热爱祖国、积极向上。要重视学生的校外教育管理。如在适当的时候,让我们的小小剧团进社区,进福利院、敬老院,宣传学校,倡导新风。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

对学校来说,建设一支具有优良师德,胜任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理念,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根本上关系到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再先进的教育思想也无法变成现实。

为此,首先我们要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帮助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爱心从教,特色育人”的思想成为我校教师的共识。其次,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创造有利于教师个人发展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和引导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技能,练就一两项“专长绝活”,努力追求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第三,抓好学校的教育科研,探索课题化教研和实验,以教科研为手段,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走特色发展之路。

(三)、人本化的管理

学校管理要体现人本化,倡导师生平等,相互尊重,注重教育资源共享,营造合作、协调的学习氛围,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水平提高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目标。具体做法:

1、以课改为契机,让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每位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人才观,能自觉地围绕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着眼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发展学生的潜能;必须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自觉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树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必须树立新型的评价观,自觉地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不断改进教学的作用;必须树立新型的课程资源观,鼓励教师跳出封闭的教材和教室,贴进学生,贴进社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2、加强德育工作,让全校师生在追求共同的道德价值观上,团结一致,把学校的奋斗目标,办学思想转化为自觉的动力。

3、注重情感纽带作用,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

办学范文篇2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民办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教育部对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内容和样式进行了修订。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修订换发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通知》(教发厅[20*]2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对我省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进行换发,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这次换发办学许可证的范围是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民办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民办高职除外)。各市教育局请接此通知后,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有关规定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好这次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换发工作。

二、各市在换发办学许可证之前,要按照管理权限,重点围绕学校校产、安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对本地的民办学校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检查。同时,要依法委托会计事务所对民办学校进行财务审计,并将审计结果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在教育网站和媒体上公布。通过评估检查,进一步督促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健全组织机构,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水平。

检查中发现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审批机关责令缓发办学许可证、限期整顿;情节严重的,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连续两年未招生或所招学生达不到规定的开班数额的;

(二)人民来信和投诉较多,办学条件差、教学或财务管理混乱以及发生其他违法办学行为,经审批机关责令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规定标准的;

(三)虚假广告、违法违规招生、欺诈招生、损害学生利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因违法办学情节严重,依法应予吊销办学许可证者。

三、各市教育局要认真组织填写《民办学校备案表》和《民办教育基本情况统计表》,并于20*年12月底前报送到我厅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联系人:高其联系电话:0531-81916551),届时各市教育局按照实际换发学校数量向我厅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领取办学许可证。同时要将有关内容公布在各市教育局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中,以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修订后的办学许可证自20*年*月*日开始启用,原办学许可证自2010年1月1日起一律停止使用。换发新证的民办学校必须交回旧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及副本。修订后的办学许可证分正本、副本,填写要求如下:

(一)名称:审批机关审批规定的学校名称。

(二)地址:学校所在地的详细地址(县(市、区)、乡镇街道、门牌号码)。

(三)校长:学校董事会(理事会)聘任,审批机关核准的校长姓名。

(四)举办者:审批机关批准的以资金、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以及其他财产作为办学出资举办学校者。联合举办学校的,按联合办学协议中明确的出资额多少为序,由多到少,最多填写三个出资者。

(五)学校类型:审批机关批准的学校类型(如幼儿园、小学、中学等)。

(六)办学内容:审批机关批准的办学层次、类型、形式。

(七)主管部门:主要管理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八)发证机关:审批机关。

(九)有效期限:自审批机关发证之日起计算。

(十)备注:举办者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须注明“要求取得合理回报”。

(十一)年度检查情况:主管部门根据年度检查情况加盖年检戳记。

(十二)编号:15位数。

第一位数为发证机关代码,“0”为教育部,“1”为*省;第2-7位数为学校所在地的国家行政区划代码,其中2-3位数省级,2-5位数市地级,2~7位数县级;第8位数为学校类型代码,“0”本科学校(含独立学院),“1”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2”其他高等教育机构,“3”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4”普通初中或职业初中,“5”小学,“6”幼儿园,“7”培训学校,“8”其他;第9-14位数为学校排序;第15位数为学校性质代码,“0”为举办者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1”为举办者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如137011210000290为例。按照数字排序第一位数1为*省;第2-7位数370112为*省济南市历城区;第8位数1为高等专科学校;第9-14位数000029为学校排序;第15位数0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

办学范文篇3

一、联合办学的宗旨:合作办学,优势互补,厚德强校,精质施教,以培养造就高素质毕业学生为宗旨。

二、联合办学的目标:将学校办成有特色、有名望、有规模、可持续发展的省级重点中学为追求目标。同时,争取用3-5年时间,使交大附中教师岗位津贴的80%由附中逐步自行解决。

三、联合办学的方针:发展高中,提高初中,逐步改革,机制变通。

四、“发展高中”,即学校的改革和发展,首先要发展普通高中。而办好普通高中的关键又必须办出特色:1,专办女子高中,面向全省招生,住校全封闭管理;2,在规定的普高课程外,增强英语口语教学;3,高中毕业生通过相关的考试合格,可分别取得《普通高中毕业证》、《职业中专毕业证》和国家劳动保障部印制的《技术等级证》;4,学生毕业后,高考凡报考华东交通大学者,在同等条件下,可予以优先录取。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滚动式发展,首次招生2个班100名学生;用3-5年时间,争取在校高中生达到10-12个班,学生数达到500-600人。

举办普通高中实行民办学校机制运作。收费按商外拟报批的每生每年5400元的标准收取。住宿费按交大标准代收转。膳食费自理。

五、“提高初中”,即提高初中教学质量、提高初中升学率、提高初中学生素质。2004年面向全省招收初中新生2个班100名(男女兼收),住校全封闭管理。校外新生收费按商外拟报批的每生每年3200元的标准收取。住宿费按交大标准代收转。膳食费自理。

六、“逐步改革”,即1,增收补支,争取用3-5年时间,使交大附中教师岗位津贴的80%由附中逐步自行解决;2,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和课全制;3,逐步实行高中、初中、小学分部核算制。

七、“机制变通”,即附中引入商外民办学校的办学机制,高中收费和初中新生收费总收入按“7:3”分配,附中七成,商外三成。附中承担全部费用开支(招生费附中、商外各承担一半),商外承担提供向全省招生权和收费权及参与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初中部和小学部仍按原来的体系运作,逐步引入民办机制,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八、交大及附中教职工子女的入学费用:小学和初中均按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杂费收费标准收取。保证入学;高中收费按既定标准收取。

九、教学用房可采取三个方案,并优选其一。

第一方案是改造现有校舍。1,在校园外靠南边兴建一幢30个教室和10间教师办公室的教学楼,每层6间教室和2间办公室,共5层,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2,在校园内北边兴建一幢36个教室共6层的学生宿舍楼,第一层6个教室供小学使用,上面5层为学生宿舍,可供约700人住宿。3,在校园内西边建食堂、浴室,共2层,上面供外聘教师休息住宿用。4,将现有旧教学楼全部拆除,扩大校园面积,按实际面积修建田径运动场。

这个方案的优点是,可以满足24个教学班(高中、初中各12个班)和实验室的需要,可以解决住校女生的全封闭管理,还可以基本上够上一所正规中学的校容校貌,有利于招生。

第二个方案是腾出成教学院。将此院提供给附中。此院有教室24个,正好满足我们设定的办班要求。而且有多个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学生宿舍、办公室、食堂、浴室等设施齐备。住校女生便于封闭管理。

办学范文篇4

一、我县当前农村小学的现状

去年,我县农村小学有小学生27912人,核定小学教师编制1650名,师生比为1∶16.9,远远高于上面规定的核编标准(1∶23),多定编制402名,但县教育局还不满足,说编制定少了,教师不够用,课开不下去,学校领导多次找上门,强烈要求增加编制、增加教师。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何在?为了全面详细了解掌握真实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捷径。今年5月份,我们结合学校核编,对缺编的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是:全县25个乡镇、351个村,有农村小学252所,学生26578人,其中中心小学24所,学生9365人,村完小52所,学生9418人,初小107所,学生7242人,23人以下的教学点69个,学生895人,平均一个教学点13人。这些学校中,学生在100人(含100人)以下的有162所,占农村小学的64.3%,其中50人(含50人)以下的有115所,占45.6%;班额在35人(含35人)至23人之间的190个班,学生5513人,平均班额为29人,班额在23人(含23人)以下的522班,学生7470人,平均班额为14.3人。如柏林镇人口3万多,是我县第三大乡镇,地处省道S212两旁,交通便利,全镇有小学生1565人,其中中心小学878人,村小和教学点12所,可学生只有687人,学生少于100人的就有10所,其中少于50人的有7所,5个教学点学生仅有73人,可班却有10个,平均班额7.3人,最少的一个教学点4人,这12所学校中共41个班,平均班额16.8人,其中班额少于23人的33个,占80%,平均班额13.6人。上述数据足以显示出学校布局分散的程度和班额过小的程度。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农村基础教育在办学体制上一直沿用乡乡办初中、村村办小学的布局结构。这种教育布局,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合理的,但近年来,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生源状况急剧变化,农村不足百人的微型学校、不足23人的袖珍班越来越多,再加上不少家长外出务工或进城经商,又舍不得放下孩子的学业,只好自己辛苦一点把孩子带在身边就近入学;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嫌村小办学条件太差,不少家长想方设法往条件好的中心小学送、城里挤。这样,生源外流现象严重,村小学生锐减,村办小学的生源越来越少,原来较大的完小变成了较少的初小,较小的初小变成了教学点,甚至出现了一些“空壳校”。这种布局分散、学校越办越小的格局已暴露出很多问题,带来诸多不便,亟待解决。

二、分散办学带来的问题

现行的乡村小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依据建制乡、建制村而设置的,存在着人口少,生源不足,规模小,教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不高等许多问题。优化办学条件、实行规模办学与生源减少、居住分散、学校点多面广、班额过小的矛盾日益突出。既苦了孩子,又累了教师,还亏了财政。主要弊端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时间难保证,学生的素质难全面发展

一是课程开设不全,教学任务难完成。在村级小学,一名教师往往要教不同年级的学生,担任多种课程的教学任务,不少村小虽然从课程表上看,所有课程都开齐了,而实际上上课时只上语数两门课程,其它课程全凭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很多学科专业教师配备不齐,甚至根本配不了,造成了这些学科的荒废。多数上杂课时是安排学生自习或提早放学,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难完成,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提高。

二是教学秩序难维持,学习时间难保证。就学生而言,农村学生居住分散,一般距学校有2~3里路,远的有5~6里,甚至7~8里,每天来回就得花1~2个小时,这样学校为了等到学生基本到齐,不得不推迟上课,为了保证学生在途中的安全,就得提早放学;就教师而论,学校的教师相当部分是转正后的民办教师。而这些教师普遍年龄偏大,多数是家住本地的半边户,一半精力在学校,一半心思在家里,一到三收农忙季节、遇到红白喜事,或是校长开会,教师请假,就是正式教师请代课教师,代课教师请临时人员,一旦请不到就放假。这样学生要赶路,教师要顾家,正常的学习时间难保证。

(二)学习环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难激发

一是硬件设施差。一些学校只有一块黑板一个讲台,几张桌子几间校舍,没有其他任何教学设施,更没有条件教孩子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难怪有人说:“现在的村办学校是黑屋子,土台子,培养出来的都是土包子。”

二是教学软件差。由于多数村小一个班仅10来个学生,而学生最多的时候也仅仅只有20名,如靠在城边的城郊乡整个中心小学只有141名学生,平均每班23.5人,大家坐在一间教室里上“复式课”。学校冷冷清清,哪有天真活泼的学习气氛,与其说是一所学校,倒不如说象座庙,大和尚在念经,小和尚在打坐。乡下的孩子对枯燥无味的教育环境的厌烦越来越影响着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学生的学习兴趣难激发。

三是家庭环境差。有的家长常年外出打工赚钱,孩子托给父母或亲戚朋友代管,这些人只管一日三餐,哪管学习一二三;有的家长整天泡在桌子上赌钱打牌消磨时光,只管桌子上的输嬴,哪管学习上的好坏。当今的农村虽然经济发展了,条件改善了,但赌钱打牌舍得,给小孩买纸买笔却舍不得,很难找出几家置有专门的书桌、专用的台灯供小孩在家学习,更谈不上专用的书房。家长是管在嘴巴上,停在行动上,家长不会管,学生不愿学,学生放学回家书包一甩,白日是满天跑,晚上电视不得饱,哪有心思放在学习上。

(三)教师素质差,难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由于受到编制的限制,我县基本上没有新进教师,要进也是进高学历的补充高中,小学教师没有得到及时更换,年龄普遍偏大。现在流行一句话说: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这些“爷爷奶奶”是身带数班,身教数课,有的是一个教师包班,甚至是一个人包校,缺乏监督激励机制,缺乏上进心,没有管理制度约束,没有同事之间的互相学习,不能相互促进,难以彼此提高。特别是边远学校的教师相当部分是民办教师出身,多数是附近的半边户,既要管学校的教学,又要兼管家里的农事,交通稍微方便的学校的教师普遍是“住通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学校由于普遍是包班,有限的时间都放在课堂上,备课、修改作业得靠挤,至于改革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课题调研更是无暇顾及,教师知识难丰富,自身素质难提高,教学水平难提高,教学质量难提高。

(四)学校与世隔绝,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千冲乡板桥村有一位教师要求调走说明理由时讲了句很有意思的话,他说从那个学校走到乡里搭车脱了短裤可以走半天,可见那学校的偏远、闭塞。农村小学由于布点分散,地理偏僻,交通不便,与世隔绝,一来学生与外界的接触少、交流少、勾通少,信息闭塞,只是从电视上、课本上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没有临境体验,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就更显现出学生气质差,见识差,活动能力差,缺乏朝气,活泼不足,憨厚有余。二来教师不安心工作,学校也留不住好教师,稍有活动能力的呆不了几年就拜拜走人了,剩下的多数是老实巴交的“爷爷奶奶”,教出的学生在社交方面是可想而知。乡村走出的孩子一时很难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管理难上水平,办学效益难提高

村小由于规模小,管理对象少,管理者就更少,自己管自己,管好了没有明显的效益,管不好也没有多大的差距,自己不想管,也没有精力管,上面想管,鞭长莫及管不了,工资统发后,工资直接打到个人账户上,也不好管。一些规章管理制度只是开学时抄在纸上,平时挂在墙上,检查时念在嘴上。没有管理,哪来的管理水平;没有规模,办学效益无从谈起。

(六)资金难集中,办学条件难改善

农村小学由于规模小、学生少,办学经费更是少得可怜。有的连买粉笔、黑板刷都成问题,有的是老帐未清,新帐又在增。并且,由于校点分散,投入也相对分散,投入越大,浪费越大,政府投入是得不偿失,群众集资是杯水车薪,也不现实,一来政策不允许,二来群众也负担不起。所以要改善村小办学条件是难于上青天。

(七)教师编制偏紧,师资力量薄弱

中编办和省编办文件规定,农村小学师生比为1∶23,而班额小于23的比例相当大,就是教师包班,课程也无法安排。由于每个村小都是一个年级一个班,教师每上一堂课,就得备一次课,不象中学教师备一堂课可以上几个班的课,节约时间,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和英语课,这样教师显得更紧缺。

(八)学校布点分散,教学资源浪费大

农村学校大多规模小,有的村小一个年级只有4—5个学生,但也得编一个班,教师给学生上课就好象教授带研究生似的,对教师资源是极大的浪费,教育成本很高。校点过多需要的教师总量也多,造成师资力量的巨大浪费。

三、调整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的意义

调整学校布局,实行集中办学可以带来教育资源的整合、教师队伍的优化、学校管理的规范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调整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符合农村人口总体减少的发展形势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不断转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加之农村人中不断流向城镇,农村学龄儿童数量逐年减少。随着形势的发展学校布局过于分散、生源不足产生的不良效应也逐渐显现。上世纪80年代,人口出生达到高峰期,全县年出生人口超过了15000个,进入90年代中期,年出生率逐年减少,直到94年、95年全县人口出生率跌入低谷。年出生人口仅为5000个左右,全县252所小学(含教学点),除了城内小学和中心小学班额大一点,其他农村小学每个班只有10来人,象千冲和城郊两乡全年的人口出生仅仅30~40人,全乡的学龄儿童一个不流失,也只能开一个班;龙形市、七甲、大布江、洞口、香梅、金龟、太和、塘门口、洋塘人口出生不到100个。面对生源不足的实际,有相当一部分学校被迫实行隔年招生,办复式班。过去曾过分强调小学生不出村,初中生不出乡,中小学生都能就近入学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做法虽起过积极作用,但无法适应当今人口形势的发展。调整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符合生源数量减少的人口发展形势。

(二)调整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符合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在原来低水平分散办学的情况下,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教育经费的拮据,办学条件的限制,城乡的差别等原因,课程设置不全,学科教师短缺,仪器设备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条件设备也难以保证教学的需要,素质教育在广大农村还停在口头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变成一句空话。而集中办学以后,可集中资源,配齐专任教师,开全学科,开足课时。克服分散办学存在的弊端,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同时,学校规模扩大了,教育教学环境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扩大,各种教学活动、文体活动增加,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意志品格、行为习惯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三)调整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有利于办学条件的改善,是符合整合教育资源的需要

学校布局过于分散,使本来就有限的教育资源和资金更加分散,学校数量多、费用开支大,除了解决教师的工资和其他办公经费外,所剩无几,办学条件长期无法改善,文、体、美等教学活动根本无法开展。有的村小连买盒粉笔都成问题,学生学电脑不敢想,教育发展无从谈起。多数学校没有专业学科教师,学校仪器、图书、设备缺乏,不能开足、开齐课程,管理上随意性大,保证不了正常的教学时间,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加之办学条件又很差,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专业特长难以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教育质量不高,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实行集中办学,办学点减少了,投资便可相对集中,发展有规划,投入有重点,使有限教育资源实现合理配置,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四)调整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有利于孩子的茁壮成长,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当前农村小学突出表现为“四差”,即办学条件差,教师素质差,学校管理差,教学质量差,家长很不满意。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除了加强各学校的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外,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调整学校布局,实行集中办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集中办学,学科多,课余活动多,环境优越,对孩子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厌学、弃学的学生大量减少,能改变学生不好的生活习惯和落后的生活方式,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能培养锻炼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学生能从寄宿制办学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经验得以进一步提高,经过集中办学训练的孩子,不怕苦,不娇惯,勤奋好学,不怕困难,自制力强,会生活、爱学习、懂礼貌。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培养更有利。集中办学后,孩子吃住在学校,过着集体生活。从小就受到集体主义的熏陶,养成爱集体、爱劳动、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学生生活在这样的集体环境中,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讲卫生、贪小便宜、生活懒散、动不动就耍娇、一切依靠家长的坏毛病逐步得到改变,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强上进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十分重视养成教育,而集中办学这种模式恰好为孩子们的养成教育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优越环境和载体。况且,孩子住校后,家长再也不必为孩子的衣、食、住、行的繁琐事操心,自己可以一心一意外出打工、经商或从事专业生产,这不仅可以解决农民子女享受优质教育问题,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五)调整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有利于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需要

由于办学网点分散,相当一部分授课教师都包班或包校,甚至是一师多班,教好教坏无人管,上不上课无人问,“一支笔,几本书,事前不备课,课堂尽翻书”。教师在讲台上现买现卖,凭的是老本,唱的是老调。至于教学大纲要求,教学进度安排,根本不能实施。集中办学后,由于办学规模扩大,任课教师相对集中,各项制度健全。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互相学习,相互监督,教师思想素质、组织观念、专业水平相对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结合教师的特长,岗位的需要,择优聘用教师,使之各尽其能,发挥各自特长,使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教师队伍相对精悍。正常的教学秩序开始建立起来,教师从繁忙的课堂上摆脱出来,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听课、教研的机会增多,随之,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也开始被提到教学日程。通过教改教研的活动开展,不但能强化教师科研意识,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而且,能促进整体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六)调整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是符合税费改革的要求

过去“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已不适合目前经济体制运行的需要。乡镇除保正常运转外,对教育的投入微乎其微,这种“穷乡办大教育”的现象导致教育发展举步维艰。特别是税费改革以后,乡镇一级财政收入无增收渠道,更无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按“平铺式"的方法投入办学,有限的资金既不能发展小规模的农村小学,又无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将导致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通过集中办学能够缓解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和部分乡镇教师短缺的矛盾。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能够集中使用财力,节约资金,加速改善办学条件的进程,尽快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七)调整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有利于提高办学水平,是改革学校管理体制的需要

实行布局调整,适度集中办学,人、财、物、事全部集中,可以加强教育行政管理,彻底打破原有的状况,进行新的结构性调整,改革内部管理体制,配备专人管理,便于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制,学校实行结构工资制、岗位责任制。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危机感和紧迫感,对不胜任的教师进行转岗培训或分流辞退,对各学科教师进行梳理调整,对缺编的进行调剂充实,使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八)调整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有利于改善教师的生活环境,是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师要教好书,首先要有好的生活环境和愉快的心情。但当前的现状是:村小教师是所有国家干部中工作到最底层的、生活最艰苦的,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最差也是到乡镇一级,工作一段时间后,都陆续往城里调,而村小教师转来转去还在村里,按他们的话说:同样是学校毕业参加工作的,同样是拿国家工资的,但他们就始终摆脱不了穿鞋的还让打赤脚的管的命运,始终跳不出村级这个圈子,心里难以平衡,心情难以舒畅。一开学报到就令人心烦,叫人发愁,住校难,不住校也难。住校吗?拿到钱买不到菜,放学后没人讲话,生活孤独、寂寞,日子难熬,社会治安不好的地方更让人担忧,有一个教师一个学期没完,就失了几床被子;不住校吗?天天要风里来,雨里去,穿梭在乡村小道。调整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不仅是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还有利于改善教师的生活环境,是满足人们教师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

综上所述,调整农村学校网点布局,适度集中办学,的确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不失为农村办学的发展方向,应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有步骤、有计划、有区别地改革实施。

四、当前调整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面临的困难

虽然分散办学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问题处处可见,但要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一是孩子住校负担重。目前,农村经济尚不够宽裕,学生住校负担增重,家长怕多花钱,舍不得孩子住校。

二是撤消村小阻力大。现有的村小是群众一分一厘好不容易集资建起来的,凝结着老百姓的心血和汗水,现在要撤消,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特别是宗派观念强的地方,阻力更大,需要做许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

三是集中办学责任大,学校领导怕担风险,对集中办学有顾虑。实行集中办学,小学生全部住校,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差,学校既要管学生的衣食住行,又要管学生的接送,白天要管学习,晚上要管睡觉,一天24小时时时刻刻都要管,来不得半点松懈,责任重大,最怕学生伤风感冒,担心有什么三长两短。

四是改善办学条件困难大。现有的中心小学基本上是在原有的村小改制而成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有限,现要全部集中办寄宿制学校,住宿不够条件,教室也不够用,需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在当前基层财政普遍吃紧的情况下,是最头痛的一件事。

五是群众认识不足,领导重视不够。一些群众认为办了几十年的学校好端端的,撤消干什么,农村的小孩读完小学读初中,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就差不多了,反正是乡下的狮子乡下舞,再说现在是读不起的书,进不起的医院,读得出也送不起,何况有几个读得出,就是读出了工作也难找。而一些领导认为,集中办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财政又那么困难,集资又不允许,群众又不大乐意,“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朝有钱今朝用”,现在财政保工资、保运转都有困难,又何必去惹它,自找麻烦,还难得省神,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五、加快小学布局调整,早日实行集中办学

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走向新世纪的抉择,是历史的使命,势在必行。如何破解阻碍农村教育发展的这一难题,通过深入调研,大家深深的认识到:要发展,要提高,就必须走改革之路、创新之路,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在于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大胆改革,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调整学校布局,实行集中办学。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调整农村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的作用和意义

调整学校布局,实行集中办学是适应人口发展趋势、提高教育规模效益的一项积极措施,是改革农村教育,彻底扭转当前村村办学格局下的不利局面的必然选择,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组织乡(镇)村两级及有关部门认真学习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深入乡、村及学校,做好学校师生及家长的思想动员工作,宣传小学集中办学的重大作用和意义,为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多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二)明确目标,制定方案,把调整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摆上议事日程

我国农村小学总数的比例相当高,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都在农村小学。广大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成败。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增强加快布局调整,实行集中办学的紧迫感,担负历史的使命,把调整学校布局,实行集中办学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做好规划论证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出台配套措施,对调整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明确目标,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调整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三)分步实施,试点开路,加快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实行集中办学的步伐

推行集中办学,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有利于建立农村新型办学机制,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四个有利于”原则,找准调整的突破口,既要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又要防止形而上学,生搬硬套。

一是试点开路,典型引导。先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个乡镇作为试点,以中心小学为主体,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办出水平,办出效益。当群众看到经过集中办学训练的孩子,不怕苦,不娇惯,勤奋好学,不怕困难,自制力强,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时候,再向社会推广,集中办学便水到渠成。条件成熟一个,调整一个,集中一个,个个突破,不搞一刀切,一轰而起。

二是分步实施,逐步集中。采取先两头、后中间的办法,先把高年级的班撤消,停招一年级的新生,学生全部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过不了几年,村小自然撤消。另一办法就是对人口较多、一时难以全部集中的,可先分片集中到1~2所村完小,待中心小学条件改善好后再全部转移到中心小学。

(四)采取措施,克服困难,把调整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落到实处

集中办学虽然困难重重,但意义重大,形势逼人。应及时采取果断措施把调整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落到实处。

一是合并中小学,整合教学资源。这几年初中入学处于低谷,其学生数仅为高峰期的三分之一,有许多教室、寝室闲置,中小学合办,既可扩大办学规模,解决中心小学集中办学教室、寝室、课桌紧缺等问题,又可缓解中学教师因生源减少而面临分流的问题。

办学范文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民办学校管理,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就严格规范民办学校办学秩序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民办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标准充实和完善办学条件。健全教学管理机构,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民办学校要依法组成学校董事会、理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学校决策机构并行使职权。董事会、理事会由举办者或者其他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其中*以上的理事或者董事应当具有五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其董事会、理事会组成情况应上报上级民办教育管理部门。要按照规定标准选聘教师,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其专职教师数量应当不少于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要按照新《劳动法》,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与受聘教师、职员签订聘任合同,与其他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三、民办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收、退费政策,学校在招生收费时,要向社会公示学校的收费许可证、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退费办法等相关内容,应在校内长期公示。公示后的内容不得擅自变更,未经公示的收费项目不得实行。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严禁学校以“建校基金”、“教育储备金”等各种名义,向学生和学生家长集资或变相集资。对违法违规收费、集资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法追究学校举办者的责任。民办学校收费,应使用国家规定的统一票据。

四、批准设立的民办学校,必须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校舍产权,其土地使用权证、校舍产权证必须办理在学校名下并使用审批机关核准的学校名称;对租赁校舍办学的非学历教育学校以及用地、校舍产权不能过户到学校名下的学校,其办学注册资金应按一定比例存入审批机关指定的银行专户,本金和利息属学校所有,资金使用受审批机关监管。

五、民办学校要按照审批机关核定的学校名称、办学地点、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开展招生和教育教学活动,不得自行设立分支办学机构,确需异地办学或设立办学点,要按照相应层次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重新申办。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转交其他组织、个人和出租、出借办学许可证。

六、民办学校一律不得向公办中小学租用校舍、场地;不得利用公办学校资源举办各种辅导班或进行联合办学。一律不得面向中小学生举办各类文化同步培训班(含辅导班、补习班、提高班、特色班和实验班等)、奥赛班及各类以学科竞赛为目的的培训班。各民办学校面向中小学生举办艺术、体育、科技等培训班必须依法办理审批备案手续,并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民办学校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认真抓好民办学校的安全工作,切实把民办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对学校在安全检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督促整改。各民办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制订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必须履行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学校要经常性地开展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防踩踏事故、防侵犯学生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和演练,加大对食堂、商店、教室、宿舍、门卫等重要部位和学校车辆、供电、文体器材、实验仪器、锅炉等重要设备的监督管理。

八、民办学校招生广告必须到批准办学的审批机关进行备案。填写《招生广告备案表》。广告内容应包括:学校全称、办学性质、招生专业、开设课程、办学形式、学习期限、招生对象、招生范围、收费标准、报名手续、证书发放以及广告审查备案证明编号等。广告用语应符合《广告法》等有关规定,不得欺骗和误导学生及家长,不得做不负责任的许诺。

九、民办学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办学范文篇6

为了方便周边儿童就近入学,本幼儿园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精心服务于家长”为办园宗旨,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健康会自理、礼貌会交流、好奇爱探索、独立能合作的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幼儿。同时“精心育苗求生存,团结奋进求发展,优质服务求信誉,”是我园的办园目标,不断加大“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管理制度,以致于收到了良好的办学效益。我们的承诺是一定要让孩子们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我园长期以管理育人、环境育人、艺体育人为办学思想,坚持“尊重、平等、和谐、快乐”的八字园风。在幼儿教育中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力,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智力,努力培养一代健康又快乐、好奇又探索的新时代幼儿。在教育思路开放的今天,幼儿园以特色教育为主,用“心的教育,爱的成长”,精心浇灌祖国的幼苗。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是我们的宗旨,充实儿童生活经验,提高儿童思想品德。办学目标是创办镇级师范性幼儿园,创艺术教育、环境教育的特色,在课程设计上大胆创新,瞄准先进水平,实现幼儿教育现代化。

二、办学条件

教师尊纪守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师资队伍实力强、敬岗爱业、专业化程度高,教师全部达到师范学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思想健康,热心教育工作,关爱教育事业,时刻关怀下一代的成长,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教学能力。

封闭式教学管理,有校院、大门,学习环境好,院内卫生干净,布局合理,体育活动器材较全,教室坚固安全,光线好,室内教学设施完整,桌凳齐全,学校备有专车接送学生。公务员之家:

三、办学规划

办学范文篇7

长冲中学詹宇意

翻开长冲中学33年的办学历史,先后有七八名校长任过职,我恐怕算是任校长时间最长的一位了。

在现任初中校长的队伍里,论块头,可能我算一个;论资历,也许算得是最“老”的了,当校长已有十年了。就整体而言,要说长冲中学真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我算赶上了这班车,长冲中学已从当年的位于半山坡、形似沙发、势如吊脚楼的三合一庭院作坊式的小天地、师生500左右的小规模学校,发展成为如今的依山傍路、高楼林立、配套齐全、师生近两千人的大规模初中。教育质量可以说较长时间稳定在全县先进行列,这其中的原因虽与改革春风、普九时势、上级领导密不可分,但也与我接手之后的一班人“靠改革春风谋发展、赖与时俱进求生存”的通力协作分不开,我为她也付出了一些心血。我认为我为长冲中学续了十年办学历史,写了‘四字’兴教文章。哪四字文章呢?

一是在发展上:做足“求”字文章

我懂得“学校要发展,领导是关键”的道理。作为主要领导,应该把自己置身于学校的前沿去看问题、想点子、求发展。

回顾十年来走过的路,我觉得确实是一条求索发展之路——

94年秋,我刚上任时,新教学楼即将交付使用,但因缺钱安装电路,我求助于学生及家长,作出了提前开学的决定,解了燃眉之急。

95年,印刷厂因工业小区扩建,逼迫迁建,我与当时的陶支书一道起五更,睡半夜,托关系,找熟人,跑建行,求得贷款二十余万元,不仅买断“老长冲管理区”作厂房,而且更新了印刷设备。

96年,我借普九的强劲东风,求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征租田地20余亩,拉开了一场万人开山填田平操场的大会战,三个月,我与会战干群战酷暑,斗高温,终于铺出了一块长120米,宽80米的运动场。

97年,我又与班子成员一道求到了一笔可观的教育项目资金和镇政府的配套资金,为学校耸起了一栋实验楼。

98年,一栋投资两百万,气势雄伟的教工宿舍楼在毕升大道中段拔地而起。

99年微机室建成。

2000年绿化配套。

2002年,学生宿舍楼、餐饮楼相继动工并投入使用。

2003年又投资数十万添置厨房、住宿设备和自动供水系统。最近,我们又投资数万元,将操场以外的所有校园地面全部硬化。

十年中,建设没有中断过,发展没有停止过,我也就很少喘息过。尤其是解决自来水,历经两整年的“求爹爹、告奶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才在县委常委召开的办公会上达成“水到渠成”的效果。

学校之所以发展成为如今可容纳近两千人的大规模初中,是与我们的发展思路、求索精神分不开的:求领导支持、求部门配合、求邻舍和睦、求家长理解、求教师分忧,靠的是一次次百折不挠的诉说,靠的是一回回千辛万苦的奔波。面对诸多的“菩萨”、“神仙”或“上帝”,虽然不可能都能有求必应,但凭看虔诚的心态、负责的精神而又不失原则的立场,应该说还是收到了“有付出就有回报”的效果。

二是在质量上:做好“实”字文章

凡是熟悉我的人,恐怕对我的基本印象是“实在”二字。

我不喜欢花架子,我也唱不倒高调子,不愿做急功近利的事,因此,我的质量观也是两个字:务实。

首先是办学质量求实效。想想过去的旧址,看看现在的规模,大家的印象也许是:长冲的楼房象模象样,既有市优工程,也有县优工程;配套有板有眼,教学区将生活区和运动区一分为二,宽敞的运动场与高大的主席台浑然一体,绿化硬化与校园浮雕文化相映成趣,校园外观给人以大气、恢弘之感,这样的设计即自然又不乏理性的思考,体现了我们追求实效的匠心。首批全县素质教育试点校挂牌可以证明。2001年全县示范学校评估验收也可以证明,今秋我们将要成为继实验中学之后、全县第二所接受市级示范评估的初中更可以证明。

其次是教学质量求实绩。以中考为代表的教学质量,在我们求实思想指导下,近十年来没有出现过大起大落现象,总稳定在全县先进行列之中,近三年来,考入黄冈7人,一中两百余人,“以质量为要”的办学理念得到了体现。以各种学科竞赛为表现的学生素质成绩与位次也长期稳定在全县初中前几名,《山茶花》文学社和《山荼花》文学报同时评为全省一等奖,也是实绩的反映。

再次是服务质量求实际。由于学生递增速度超过学校发展速度,因此,长冲中学学生食宿总处在求大于供的状态上,初一学生长期不能住宿,不能上早晚自习,为了解决住宿问题,我们向教职工人平借资两千元,东拼西凑,新盖了学生宿舍楼,缓解了住宿矛盾。餐饮楼的竣工,既为学生的早餐提供了保障,又为中晚餐增加了选择。另外,在教学楼旁做茶水、冷饮、副食屋,方便学生饮用、购买,虽然学校受一费制冲击较大,但由于我们工作主动,解释到位,服务实际,极少听到家长和社会有不良反映。

三是在管理上:做活“改”字文章

先是改善管理基础。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质,是法人代表抓管理的基础。为了改善这个基础,我既注重“走出去,请进来”的现场学习,又注重订报刊、勤动笔的理论学习,更注重“取文凭,修专业”的继续学习,我先后赴武汉、上北京求学,在《中学物理》中徜徉,写出了近十万字的理论学习笔记,取得了教育学本科学历。另外,在工作中还注重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尽力用“三做到”以身作则:一是尽力做到塑造高尚的人格,二是尽力做到注重个人小节,三是尽力做到爱事业、爱学生。此外,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提升教学理念,尽力物化教学成果。为此,我始终注意积累、经常撰写、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先后撰写、发表或评奖的论文多达10余篇。其中《物理教学创新途径之我见》获全市一等奖。

长冲中学现有物理教师8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青年教师,物理教学虽各有所长,但有的缺乏合作意识,不利于学科大面积整体提高,为了改变这种不良教风,我一方面注重在情感上与大家沟通,使学科教师之间接触处在零距离;另一方面在教学上,注意引导大家取长补短,形成教研互补、教学相长的风气,经过多年的磨合,终使长冲中学的物理成为“当家”学科,在全县初中具有一定的实力,形成了学科教学特色。近年来,学校办大了,我虽然未带课,但仍经常深入课堂听课、看课、评课,及时获得教学信息,调整教学状态。

其次是改变管理理念。近几年,我们将管理理念改变为以“四为”为“标”,以“三个一切”“准”,“四为”是“以修德为先、以启智为要、以强体为本、以成才为高”;“三个一切”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在“修德为先”上,我信奉“学校无小事、处处皆育人”的道理,因此,能够长期把德育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言行之中。健全横向的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和纵向的政教处、共青团、学生会“一条龙”的管理网络,借助“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平台与载体,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使整体行为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校风、教风、学风受到社会与家长的好评,基本上优化出了“三风好、人气旺”的大环境。

在“启智为要”上,我充分发挥教务处、教研组的作用。一方面坚持教学常规,紧扣教学环节,规范教学程序,公正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推行异步教学改革和学科小专题研究。在激励学生求知方面,一改过去只奖成绩优异者的作法,对成绩进位超过50名以上者专设进步奖,对体音美专长学生提供展示舞台。

在“强体为本”上,我充分发挥体音美教师的正面引导作用和后勤生活的保障作用。坚持晨练、早操与课间操,组织开展“时代在召唤”的新课操比赛。坚持课外体音美兴趣小组的训练指导。通过对后勤人员的健康卫生教育,确保了师生的饮食卫生。

我认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只要收到了“修德、启智、强体”的效果,就可以达到“虽难保人人升学,但能个个成才”的目的。

再是改革管理方式。近年来,我校先后两次在全县率先试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革除“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陋习。实行“干部竞争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极大地激活了人才“因子”,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他们挑起了大梁,改善了育人环境,提高了育人平台,改写了育人质量。我校的人事改革经验还在罗田召开的全市会议上介绍过。

为了克服教师管理中的“多头”结帐现象,我们对教师管理制度作了重新调整,首先将教职工工作量按上级有关规定标准,逐科逐人予以量化核定,体现管理中的因人而异、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发挥资源效益奠定了基础。然后调整教育教学工作考核办法,将考核内容按“师德师风,履行职责,培训进修,教学成绩,成果奖励”五大块分别制订由教代会讨论通过的考核细则,予以实施,从而体现了考核内容的系统性、考核过程的一致性和考核结果的公正性。

为了强化学生管理中的自治能力,我们通过政教处、团支部、学生会等组织,多管齐下,连成一体,既治外在表现的“标”,又治内心世界的“本”。此外还与公安法制科、派出所治安科长期联手共教、与交警开展交通共管,尽管学校处在交通要道,但学生安全长期保障得比较好。

四是在经济上:做绝“抠”字文章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我任校长十年来,学校耸起了楼房五座,涉及经费数百万元,加上连年学杂费,经我之手的经费总额过千万,然而我从没有瞎搞乱用,有人说一项工程立起来,经常有人倒下去,至少目前我没有倒下去,凭心而论我是坦荡的。倒是经常听相关的收费单位说我是个“抠校长”。手脚伸得直,该给的该花的我愿意给舍得花,然而,不该给的、不能花的,我分文都不愿掏、千多名学生、上百名教师的大学校,一年招待费平均下来不到一万元。用公费,我“抠”;对自己,我也“抠”。上省城,跑项目,厉行节约,不领一分钱补助;定项目、搞发包,我坚持原则,拒请吃收礼,力争做到廉洁奉公。前几年,我是想千方设百计,广开门路,保证了教工的自筹工资兑现和办学条件的根本改善。

带一批学生,拂两袖清风;站三尺讲台,干四化大业,这是对普通教师的写照,我想我也是教师中的一员,为了学校的发展,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是在力争与时俱进。

办学范文篇8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战略转换;教育国际合作网络

2019年末,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给整个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全球性合作网络是人类面临共同挑战时最短的问题解决路径之一。当前,各国都在积极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以期培养出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人才。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首要出发点的中外合作办学历经缓慢发展、规模扩张、规范调整后,目前已进入质量提升与特色发展阶段[1]。2006年和2007年,教育部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了《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两个指导性文件。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通、经验互鉴’‘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2]。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应制定清晰的发展目标,找准其在国际化网络中的位置,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活动,把自身的发展纳入国家和国际化创新体系,发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桥头堡”的作用。

一、构建实质性的广泛的教育国际合作网络

虽然我国高校高度认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国际化活动的具体实施相对不足;在全球教育体系中,我国高校的影响范围小,国际话语权不足;项目对教学之外的合作发展缺乏关注,教师之间的科研合作并不频繁。因此,要想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升我国高校的国际话语权,就必须重视教育国际合作网络的建设。

(一)逐步建立跨境质量保障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化成为一种趋势,有学者认为,国际化和高校发展具有一定的内生性[3]。也有学者表示,大学本质就是国际化的[4]。钟秉林在谈及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时称,随着教学资源跨国流动和传播速度加快,现代教育理念、先进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跨国传播与融合趋势明显[5]。可见,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呈现出某些共性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高校正在从管理向治理转变,质量保障的主体从政府等外部评价主体转向高校本身。中外合作办学中方主体也应同国际合作伙伴一道,寻求建立标准化的质量保障体系,注重多元评价,构建以专业教学为基础、学生发展为中心,同时辅以教师交流和科研合作的质量评价体系。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合会(TheEuropeanAssocia-tionforQualityAssuranceinHigherEducation,ENQA)等机构将跨境质量保障解释为外部的质量保障在本国以外实施的质量保障活动。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有研究发现,许多国家政府对本国传统的学术控制和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的竞争要求[6]。有学者认为,学生应该在他们自己的专业领域被赋予全球竞争和参与意识,同时还要服务于当地和本国的发展[7]。也有学者认为,在高等教育普及时代,高等教育的平均质量在大部分国家都是下滑的,而质量保障可以作为加强高等教育透明度和维持学位标准的重要手段[8]。当今许多国家都已经开始适应或采用其他国家的质量保障体系和标准[9]。鉴于各国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应寻找信誉良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为我方与外方合作伙伴建立统一的质量保障标准,这样做不仅可以保障我方学生获得与外方学生同样的教学效果与评估标准,也可以让我方办学主体更好地融入国际教育体系,为以后更好地拓展国际关系搭设桥梁。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合会提到,跨境质量保障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加强地方机构的国际化方针的制定和改善其资质标准。以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HKCAAVQ)为例,其在为澳门教育机构进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对质量保障内容做出如下解释:(1)项目目标和学习产出;(2)项目内容和结构;(3)入学要求和学生选择;(4)教与学;(5)学生评估;(6)学习项目中的员工与员工发展;(7)学习项目的财政和实际资源支持;(8)质量保障(包括项目发展和管理);(9)工作场所和学生支持服务;(10)学生成绩和信息管理[10]。一旦中外双方建立起统一的质量保障标准,那么我方就可以以这个标准作为宣传,找到更多国际合作伙伴,并且更容易进入国际教育网络。

(二)以合作双方为圆心建立更广泛的具有实质性的国际接触和学生实践网络

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现有知识生产,在当前社会问题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强的趋势下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因此,高校需要寻找知识生产和获取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以便不断开发出更有效率和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高等教育应该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一系列教学战略活动,而不仅仅是教学实施活动,它应该帮助学生发展其跨职业工作能力,尽可能地帮助学生通过跨专业团队的实践活动解决现实问题。学生的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活动之间的桥梁,这个桥梁是否坚固,影响着学生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和规划能力。目前,我国合作办学的国外伙伴大多来自发达国家,其具有丰富的学生实践管理经验,且外方学生独立性相对较强,因此,我方可以借助外方的学生实践管理经验,通过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独立性。例如,芬兰图尔库应用科学大学的企业进校园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制度。每年10月,学校邀请约100家企业进入校园,并把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公布在学校特定的网页上(同时也举行线下交流会)。学生自由组成跨专业团队申报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果同一问题有多组团队申报,学校则组织答辩会,由企业决定使用哪个团队的方案,项目完成时间为3个月到半年。只要学生团队的问题解决方案得到企业的认可,整个团队就可以获得一门必修课的学分,如果企业不认可解决方案,学生团队则无法得到学分。在整个问题解决期间,学生团队可以全程得到学校导师的指导,学校还专门设立研究室供学生团队使用。企业只需要向学校缴纳1000欧元的管理费,就可以自由使用学生团队的研究成果。这种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绝佳的实习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专业问题解决能力,还帮助大量新创企业以非常低廉的成本找到问题解决方案。天津理工大学的交换生就通过这样的机会获得了一个使用微信为芬兰企业推广的项目。在整个过程中,中国学生积极走访企业,展现出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最终的解决方案也得到了芬兰企业的认可,在回国后的调查问卷中,学生也给予项目高度评价。

(三)建立教师交流发展机制

以学生为中心,不是降低了教师的“管”“教”“带”职责,而是强化了这些职责。产学研能否高效联合关键在于企业端与教师端,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教育机制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让教师流动或激发教师的热情,则很难实现产学研的联合。因此,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博洛尼亚进程,即在中外合作伙伴之间建立教师交流发展机制。在博洛尼亚进程中,欧盟各公立大学的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到其他签约国家的大学学习或任教,这类学习或任教都能得到学生和教师所在大学的认可,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师生和学术人员在大学之间的流动与交流。我国高校可以利用中外合作办学机制,设立教师交流基金,鼓励双方教师为合作院校设立选修课程;教师也可以通过集中授课的方式短期出国进行教学科研活动,全方位增加双方的互信。

(四)推进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国际拓展

中国具有悠长的教育史,高校应在漫长的历史中探寻并汲取中国文明的教育养分,总结丰富的教育教学成果。在向国外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同时,高校也必须正视并重视中国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国际拓展。当前的合作办学已经跨越了单向学习阶段进入互鉴阶段。知识的流动需要双向互动,知识的引进、消化、吸收也不是单向行为,知识只有在交互过程中,才能流动起来,并成为改造世界的工具。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治理越来越完善,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也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伙伴重视,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高校必须积极推动、精心融入,让我国优质教育资源被世界认可并广泛传播。

二、健全品格教育,增强学生全球情景问题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平衡培养“有用”的人和“完整”的人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进行经济转型与升级,转变为更加具有服务导向和创造性的工业结构,这促使企业雇佣更高教育水平的人,劳动力的需求呈现多样化、高质量、年轻化趋势[11]。高等教育如果不能紧跟市场变化,培养学生具备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的竞争力将不断减弱;如果高等教育成为所谓市场需求导向的教育也将失去其本身应具有的意义。因此,高校要不断吸收借鉴世界各国高校教学经验,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完整的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以实践和合作方式学习的能力。高校不能忽视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的生存主义倾向,即学生自己给自己限定什么是有用的知识、什么是没用的知识,行为取向功利主义严重。这种思想和学习动力无法适应全球复杂环境下的问题处理要求。全球教育不仅涉及认知要素,还涉及影响因素,如对他人的信任与关怀及更多社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二)平衡坚守文化价值和融入国际社会

教育的全球化不是知识文化同一性改变的过程,而是文化多样性持续展现魅力的过程,只有不同的文化与文明才能促进更多的教育交流。任何不同的区域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这个趋势尤其明显。高等教育国际化要尽量避免同质化、标准化和同样化,保持多样性才能保证本地区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创新力,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价值,不仅不会脱离世界,反而会因为不同而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坚守自己的文化价值并不是搞民粹,而是在尊重其他文明、文化、宗教、习惯的基础上推动自己的价值被外界了解和接受。不管在世界哪个角落,新的社会传统都在形成,新传统的形成不可能不受外界影响,所以,坚守文化价值与融入国际社会并不是相矛盾的。在培养国际化人才过程中,高等教育要展现国际化的本质要求,着力提升中国教育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融入度[12]。

(三)增强学生全球情景问题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1年,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国家明确了这五年需要完成的四大创新优势:世界一流企业和品牌、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人力资源与人才队伍、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体系[13]。要想实现这四大创新优势,高等教育必须先破除自主创新和“走出去”瓶颈。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靠高等教育培养方式的变革;“走出去”不仅仅是把人员“送出去”,更是把我国的文化与智慧“带出去”,没有与世界充分融合、沟通,就无法理解什么是世界一流、如何才能做到世界一流。增强学生的全球情景问题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实施必要的跨文化教育及萃取本国文化经验解决全球问题。把儒家思想融入课程中,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端正学生对其他国家、地区发展的态度;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自信和自我意识。国际课程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国际经验。(2)通过国际经验交流加大考核改革力度,增加以学生为主的研讨周学分设置。(3)注重学生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师生做改变者,而不仅仅是问题解决者。高校应构建全球责任取向的高等教育建设路径,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和价值所在,促进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相互理解、交流合作、协调发展、互利互惠,强调地区与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全球共同问题的解决。对当前中外合作办学战略的探讨有助于澄清当前的模糊认识,有助于了解其在国家发展及国际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中外合作办学战略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开放精准化的体现,变以往“粗放式”的开放与合作为有目的、有目标、有标准、有规则、有行动计划、有支持体系的对外开放与合作。面对教育国际化、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的挑战,中外合作办学为我国高等教育抓住机遇,有效利用并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志强.新时代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8):75.

办学范文篇9

(一)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辽阔、物产丰富,是少数民族文化集萃与汉民族文化互相交融之地。在西部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民间美术,还形成了悠远古朴的黄土高原文化、充满异域色彩的伊斯兰文化、热情奔放的北方草原文化、东西合璧之美的西域文化、凝重神秘的藏文化、古色古香的巴蜀文化和具有人性化欢乐的滇黔文化七大文化圈。这其中,不乏许多与农林和艺术关系十分紧密的文化,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二)具有传统强势学科西部农林院校具有农、林、动等传统强势学科,这些学科由于办学历史悠久,基础理论扎实,科研成果丰硕,成为了学校科研水平的代表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柱型学科,同时也是一所学校综合竞争力的体现。艺术设计专业若与这些强势学科共谋发展,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三)具有难得的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了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步伐,也为西部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加速西部地区农林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仅对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新思路

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地域、师资、软硬件设施等方面与东部沿海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在办学思路上照搬东部发达城市高校或艺术专业院校均不具优势且缺乏市场竞争力,且这些发达城市高校和艺术专业院校在办学模式上已相对成熟并各具特色,要在这些院校现有的办学模式上寻找突破口非常不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开办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有1000多所,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寻找新的特色办学思路势在必行。

(一)树立“服务三农、服务西部”的理念除了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服务大众、服务社会也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理念下,西部农林院校依托农、林、动等传统学科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带动西部地区农、林、牧等相关产业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西部农林院校中新兴的艺术设计专业,也应与学校总的发展方向和服务理念保持一致,立足西部、立足三农,打破过去认为艺术设计服务于时尚高雅的观点,将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学校理念结合,再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走出一条有别于其他发达城市高校和艺术专业院校的特色办学之路。同时,农、林、牧业本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艺术设计专业服务三农、服务西部必将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只有这种差异化的办学思路,才能使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具有自己的特色,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实现区域内资源整合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普遍起步较晚,加之身处中国西部边陲,往往面临师资匮乏和引进难的问题,尤其身处二级县市的学校,不仅缺乏有资历的名师,还面临着科研水平低下、与市场脱节等问题。一定区域内的这些高校,想要通过自身努力在朝夕之间解决这些问题似乎困难重重,且单打独斗势必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于在农林院校中起步不久的边缘学科,学校不一定给予大力支持。反之,如果这些院校进一步加强联系,在师资、科研、项目等方面进行区域内资源整合则会事半功倍。如师资方面,每个教师各有所长,院校之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外聘、联合讲学等形式进行师资交换和资源共享;科研方面,院校之间可以根据科研课题组建流动性科研团队,实现强弱互补,共谋发展;项目方面,更是可以实现资源进一步优化,不仅教师队伍可以共同合作攻关各种对外服务项目,也可以将项目引进课堂,在合作院校之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加强学生与市场的联系。这种区域内资源整合不仅是对资源的优化和合理利用,更是加强高校联系,提升整体科研水平,塑造对外形象的有力手段。

(三)争取院系合作、多学科支持西部农林院校大多已转型为集文、理、工、医、农、林为一体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大学,而综合性大学的特色和优势也就在“综合”二字上。多学科、多专业设置对人才成长非常重要,艺术设计专业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跨学科、跨专业人才的培养。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和艺术专业院校相比缺乏精深,和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比缺乏知识结构和宽广的就业渠道,所以在多学科交叉上更要做到深入透彻。围绕“服务三农、服务西部”的理念,艺术设计专业应与其他农、林、动等院系和学科进行深度合作。艺术服务于生活,不仅时尚前沿的产业需要艺术设计,农、林、动等产业也需要艺术设计进行包装、推广,而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到的视觉传达、环境艺术、数码艺术等领域与农、林、动等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见,只有依托学校大的学科背景和优势,在现有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模式下另辟独径,深入钻研艺术设计与农、林、动的产学研问题,才能使自己的艺术设计专业有所专、有所长。

(四)走品牌创新之路,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常有被“边缘化”的尴尬,学校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道路上常忽略对新兴学科的扶植和宣传推广,使得艺术设计专业常被人不理解甚至产生怀疑,这对学校招生宣传和就业工作都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在农林院校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利用自身所长,打造各种艺术团队和设计工作室,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扩大自身影响,使其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名片,进而带动学校其他学科也走上品牌创新之路。

(五)拓展应用领域,紧跟时展要发展,就要创新,陈旧的思想和内容只能淹没在历史的大潮中。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要有别于其它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就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应用领域,使其紧随时展的潮流并适应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正如音乐可以对人的情绪、心理产生强烈的影响,所以出现了通过音乐进行医学辅助治疗的课程,这是音乐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艺术设计和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即使是色彩的一点点改变都可以带给人不同的感受甚至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其相关知识在衣食住行诸多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如将这些应用进一步拓展到农、林、动等其他学科领域将是一个新的突破。谁也无法预料,也许将来某天,艺术设计会有门课程研究如何通过环境设计让家禽牲畜或农作物生长更快速、更生态,更有益于人类健康。

办学范文篇10

关键词:农村小学办学三要素

我校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党的十七大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建和谐幸福校园,健康校园,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一宗旨,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增效提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体现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夯实学校基础性工作,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从而提升学校发展的水平。通过不懈的努力,我校取得了:县最佳文明单位、县卫生红旗单位、安全文明校园、敬老文明单位、县级家长示范学校、县级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县师德师风先进集体、县模范职工之家、县常规管理考核二等奖、县教研月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在办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是办好农村小学的三要素。

(一)加强班子建设,努力造就一支讲学习,讲团结、讲奉献、懂管理的领导集体。

1、学校领导班子,肩负学校兴衰大任。领导班子成员,要严以律己,既要扎实工作,又要开拓创新,更要讲究实效。既要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又要身先士卒,更要讲原则。

2、开展好一周一次的行政例会,要认真研究分析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领导成为教师的合作者、服务者,使领导与教师之间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

3、要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和办好学校的使命感,坚持与时俱进,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政治意识、目标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廉洁自律意识和创新意识。

4、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帮助教师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努力学习率先垂范,力争做到“一、二、三、四、五”即:一不忘自己是领导干部,时刻做教师的表率;二树立光荣感,使命感;三坚持原则、坚持制度、坚持学习;四反对自由主义,反对工作平庸,反对老好人作风;五提倡严格管理,提倡大胆负责,提倡令行禁止,提倡服从大局,提倡争先创优。

5、要带头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安全第一的理念,讲学习、讲团结、讲奉献、讲廉洁,工作程序规范。要逐步成为学校管理的能手,更要成为教学的高手。分工不分家,相互支持,相互合作,高效运转形成合力,成为师生的凝聚力和学校发展的驱动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创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群体。

1、坚持和完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本学期教师政治学习重点是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最近教育部等十部委颁布的《学校安全管理办法》、《教师职业道德条例》;业务学习的重点是先进教改经验。把握当前教育发展状态,树立正确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使自己具有与时代相通的教育理念。从而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教职工讲职业道德、尽职业责任、精职业技能、守职业纪律、看职业实效,落实育人工作。形成全员为主,各负其责;养成为主,德育领先;教育为主,全面渗透;校长为主,协调一致的育人局面。转2、要严格遵守《教师师德规范》,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要用爱心、真心、良心赏识每一位学生,要了解所教的每一位学生。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位家长,珍惜每一天时光,做好每一天工作,把师德、师能和师艺结合起来,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学生同心、同行、同乐。

3、强化全员服务意识。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多用鼓励、赞许、肯定等形式,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从批评缺点到激发优点,从尊重知识到尊重学生的转变,最大限度的保护、调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性、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要抓好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中的各项规章制度。

4、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学校工作的主题。本学期我们要完善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把学校办成教师终身学习的场所,让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实行全员学习,终身学习。我们将寻找机会,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市县等组织的各种教育教学观摩活动,另一方面请县进修校或城区内的教学知名教师来我校传金送宝。

5、全校教师都要研究,解读教育部颁发的各科《课程标准》,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点,理解其精神实质,明确要求,通晓各科教改方向,目标和任务。

6、坚持教学反思,反思中有教师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反思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种途径,我们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每位教师的教学反思在这学期至少要8篇以上。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课必须写教学反思。

7、认真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继续做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和《农村小学养成教育现状及调查研究》课题的研究,真正把教育科研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1、更新教学理念。“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掌握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一般过程,其目的是使学生乐学、爱学、好学、会学,同时还要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既是完成当今学习任务的需要,也会给学生的终生学习,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2、组织开展学生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全面落实“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实验”工程,每周一和周四下午课外活动具体落实活动时间。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科学意识。

3、利用校园影视广播网络资源,开设影视课、电影课或安全知识讲座课,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为具体落实时间。

4、继续做好学校图书室的开放工作,每周星期三向全校学生开放图书室,让学生借阅图书,从中吸取精神食量。

5、少先队大队部要开展好综合性主题教育活动,在元旦节、植树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五一”节、“六一”节、国庆节时要认真组织各项活动,侧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教育,引导更多的师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要将各项活动的举办成为师生互动、全校参与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