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思想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9:45:14

办学思想

办学思想范文篇1

**年8月,我刚到育才小学,就遇到了十分尴尬的一幕。一位学生家长吵着要求转学,教导主任正耐心地劝说着,想挽留住这位学生。当得知我是新来的校长时,他竟毫不客气地当着我的面说:“你们学校是全市最差的学校,看着别人的孩子都转到其他学校去了,我也只好再多花点钱,让孩子转学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话竟会从自己学校的学生家长口中出来。于是,我决定与这位家长好好谈谈…….

二、学校的状况

学生家长的话使我坐不住了,促使我对学校的办学作进一步的思考。我们要把育才小学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使广大家长满意,学校今后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育才小学是一所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城区完小,学校周围有惠贞书院、新芝小学、高塘小学、翠柏小学,办学竞争激烈。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学校所在的双东坊小区的居民纷纷外迁,本地段的生源逐渐减少,学校接纳的学生中,外来打工者子女的人数逐年上升,几乎占学生总人数的一半。另外,学校也存在着教学设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师资状况有待提高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我们应该为满足家长的需要而努力从教。家长和社会对我们有要求,我们要静下心来,树立服务意识,认真思索,为建设一所群众满意,声誉良好的新育才而努力。

三、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学校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认为,育才小学今后要在**的教育上立足和发展,惟有励精图治,从严治校,科学定位和规划学校发展的前景。

针对学校中存在的教师抱怨多,抱怨生源差,抱怨家长素质低等现象以及学校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等问题,学校领导经过反复研究,统一思想。提出了“爱心从教,特色育人”的办学思路,要求教师树立“赏识孩子,注重素养,乐育英才”的教育理念,争做学有所长的特色教师,努力为培养特长学生,创建特色学校作贡献。

下面拟对我校的办学思路作简明诠释。

爱心从教: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时刻和处处为学生着想,尊重并信任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爱心的体现。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学生仿佛也都是为得到老师的信任和爱来到我们的面前。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只有对学生充满拳拳爱心,才能教好书,育好人。让我们全体育才人的心中有这么一个信念:把爱献给学生,把心掏给学生,一生为学生,一心惦学生,为国为民育好人才。

特色育人:教育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学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学校惟有走特色之路,才有发展空间。根据我校实际,我们在保留体育特色外,注重在活动课程上创特色,求突破。我校与市甬剧团合作,探索“弘扬甬剧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育人之路。

四、我们的策略

(一)、学校文化和教育环境的打造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指出:一个学校的品位首先是一个学校的校园品位,包括每一细节、每一个建筑、每一处绿化都应该精雕细琢,有时侯,细节更能反映品位,校园应该围绕学生展开布置,应该给学生最大的便利。

理想的教育环境应该是和谐的,是教育化的,审美化的,人文化的。我们育才小学的教育环境要体现学校的人文素养培养的教育特色。如在教学楼显眼的地方应展示我们育才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学校的宣传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要有文史知识、名言、名画等,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会说话。

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要注重规范的引导和制度的建设。卫生、两操、礼仪、绿化等方面都应是培养学生的阵地,学校的主题班会、校会、排演的剧目等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热爱祖国、积极向上。要重视学生的校外教育管理。如在适当的时候,让我们的小小剧团进社区,进福利院、敬老院,宣传学校,倡导新风。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

对学校来说,建设一支具有优良师德,胜任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理念,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根本上关系到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再先进的教育思想也无法变成现实。

为此,首先我们要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帮助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爱心从教,特色育人”的思想成为我校教师的共识。其次,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创造有利于教师个人发展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和引导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技能,练就一两项“专长绝活”,努力追求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第三,抓好学校的教育科研,探索课题化教研和实验,以教科研为手段,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走特色发展之路。

(三)、人本化的管理

学校管理要体现人本化,倡导师生平等,相互尊重,注重教育资源共享,营造合作、协调的学习氛围,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水平提高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目标。具体做法:

1、以课改为契机,让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每位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人才观,能自觉地围绕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着眼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发展学生的潜能;必须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自觉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树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必须树立新型的评价观,自觉地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不断改进教学的作用;必须树立新型的课程资源观,鼓励教师跳出封闭的教材和教室,贴进学生,贴进社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2、加强德育工作,让全校师生在追求共同的道德价值观上,团结一致,把学校的奋斗目标,办学思想转化为自觉的动力。

3、注重情感纽带作用,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

办学思想范文篇2

1、确定人人能成才的办学理念

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教育资源仍将在相当的时间内继续保持这种不均衡也是客观现实,学校的困难将在很长时间内延续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在于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丈量原本就不一样长的学生,关键还是一个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的问题。用一句通俗化来讲,就是“换一个眼光,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情来看世界,世界也许就不同了。”基础教育:高中毕业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入部级的重点大学。培养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的普通劳动者的教育,也应该是成功的教育;能发掘学生的民族艺术、美术、音乐、体育特长,也应该是成功的教育。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只需要用多元化的视野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看待学生,也许每个学生都不再是难题,而是一份意外的精彩!于是,我们从学校现实出发,提出了“人人能成才”的办学理念。

“人人能成才”的理念内涵中,“能”强调了学校在实施公平和谐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它要求学校要树立崭新的人才观和全新的育才观,积极主动的为培养人才做物质、精神、理念上的准备;“人人”则强调了我们教育对象的全面性和广泛性,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珍惜的教育对象;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和谐教育观和全面成才观的受益者;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为自身即将进入社会做好智力和心理的准备。当学校真正树立了“人人能成才”的观念后,会有“暮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过程自身具有多元特征。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学校发展应与时代特征相一致。多元化的教育观,多元化的发展观,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的成才理念,受益的是学生,支撑起的是xx中学的素质教育的发展道路。

2、建立全面的贫困生的资助体系

我校面向xx市城乡结合部,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学生来源的复杂性。在社会正处于巨大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家庭也经历了巨大的冲击。经过学校德育部门多年的调查,在我校读的学生中,离异单亲及主要家庭成员下岗失业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家庭普遍经济困难。

“人人能成才”首先要保证让每一个困难学生能够完成学业,能够成人成才。这是学校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育公平性的重要体现。为此,学校建立了完整的班级——年级组——学校三级资助体系。

在班级中,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基层组织高度关注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突出平等性,尽力消除所有可能存在的对贫困生的歧视性因素。同时,在班主任的心中,则始终把照顾贫困生放在优先地位。班主任通过走访的方式,深入学生贫困家庭,了解贫苦家庭现状,力所能及的帮助贫苦学生家庭解决现实困难。当贫困生的父母亲和学生本人发生疾病,意外伤害的时候,班主任都会组织学生干部和代表上门慰问,在第一时间把班级的关怀送进困难学生家庭。

在年级组中,各年级组建立了贫困生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就读状况。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个别学生家庭突然发生重大变故,很多学生表现出来明显的弃学情绪,有的学生悲观失望,无心恋学;有的担心家庭经济收入无力负担学业,动摇不定;有的甚至瞒着家长和老师,利用晚上和假期,外出打工。所有这些状况都由班主任及时反馈到年级组,由年级组统一作出减免杂费的决定,切实减轻困难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学校是资助贫困生最重要的环节。每年,学校都会对残疾、下岗学生家庭进行登记,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对困难学生的学费予以减免。3年来学校累计减免困难学生学费累计近三十六万元。学校用暂时的利益损失挽回了上千个家庭的希望,换回了社会的稳定,换回了公平教育。通过扶贫助学活动,我们为那些生长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的孩子们抹去了忧伤,描绘了希望,从经济上对贫困生的资助是学校贫困体系的一个方面,它甚至只是一个相对次要的方面,对贫困生家庭的资助解决不了实质性的,社会性的问题。对于一个庞大的贫困生群体来说,学校的资助可能只是杯水车薪。真正的,能切实解决困难学生家庭状况的只有教育,让每一个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无差别无歧视的、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困难学生都能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让每一个困难学生都能因为教育而深刻的改变自身及整个家庭的命运,这才是学校教育对贫困生及其家庭最大的资助和最深切的关爱。

3、树立全面发展的德育观

我校德育实践中,始终以尊重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为学生实现优良个性品质、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搭建平台。“德育者,育德者“,每一个老师都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体,每一次教育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形成自我德育的内部动力机制。

在哈佛大学350年校庆上,有人问学校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六位总统,三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她最重要的是给予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学生在学习成绩和智力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他们成为一个公民所需的道德要求和心理准备却是相同的。这就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起跑线”。

在德育的“起跑线”上,我们承认起跑有先后,速度有快慢,路线有差别。实施素质教育,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中国的已有传统。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都有自己的爱好和长处;都能得到对自身有利,对社会有益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有些教师习惯在心理给学生加上一些“坏”、“差”、“不正常”“品行有问题”等等否定性的评价,把这些学生认定为“坏学生”、“差学生”。这样的教师不少,这样的主观评价肯定也是“事出有因”,但这种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可塑性和发展性,而且极有可能是片面的。许多学校,受过度的应试教育影响,为学生提供的成功非常少。许多教师只把眼光牢牢地盯在分数上,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他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因为教师从来没有夸奖过他们,他们得到的只有教师有意无意的“你们不是好学生”的暗示。没有赏识,没有成功,也就没有了自信,没有了希望,他们在深深的绝望和麻木中,只能自暴自弃。

我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高度重视行为规范的训导教育,把外在的社会公德内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要求;把外在的纪律意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习惯。学校的德育立足发展、从小处着手,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细节决定成败”,“让良好的习惯伴随学生的一生”是学校领导常常对青年教师说的话。我们认为,一个经常迟到的学生变得守时了;一个爱说谎的学生学会了诚信;一个从来不和父母交流的学生能够坐下来和父母亲说说话了;一个随地乱扔纸屑的学生开始把垃圾投进垃圾箱了;一个脾气暴戾的学生懂得了克制;一个缺少自信的学生明白了勇气的含义;一个把自己封闭在孤独自我中的学生和他的新同学在一起玩耍了……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成功。学生的进步可能是与学习成绩无关的,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相对于他们自身,他们已经收获了很多东西。在校园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一点点进步,汇集起来,我们的教育就有了巨大的进步。

4、坚持全面成才的教学观

由于受家庭、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千差万别,有的行为敏捷;有的反映迟钝;有的一点就通;有的一窍不通。作为一所普通综合学校,课堂上教与学的矛盾、考试后教师付出与学生收获的矛盾显得特别尖锐。学生因为学习习惯差,成绩落后导致的不良后果正将学校导入不能自拔的恶性循环中,问题如何解决?

“因材施教”这一古老思想已经为问题的解答提供了可能的途径。“人人能成才”是目的,“因才施教”是途径。“因才”怎样“施教”?“人人能成才”就是提倡不同的人在公平的开放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所有的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学习上都有所成功。教育过程能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从面向每一个人出发,也能为有特殊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文化成绩落后的考生如何与其他考生在高考中竞争?学校如何同别的学校竞争?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教才算成功,结合我校实际的生源状况和客观差异,我校坚定不移的走民族传统艺术特色发展之路。大文大理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在紧紧抓住文理教学不放松的前提下,学校做大做强做优美术艺术、民族体育特长生的教学,形成了一整套特色教育的模式。

办学思想范文篇3

关键词:近代中国吴锦堂办学思想办学实践

Abstract:InthemoderntimeofChina,thecapitalistcountriesexportedwesternreligionandcultureinstitutiontoChina,doingculturalaggression.SometradingportssuchasNingboencountereditfirst.AsaleaderofearlyNingbooverseasChinese,WujintangsetupaoverseasChineseschoolinJapanandJintangschoolinNingbo,takingpartinthemovementofrescuingChinawitheducationpositively,andformedhisownfeaturesofrunningaschoolintheprocessofinvestingeducation.ThisarticleisaimedatWujintang''''spracticeofinvestingineducationtostudyhisfeaturesofrunningaschool,thecauseofrunningaschoolandtheeffect.

Keywords:ModerntimeofChinaWuJintangIdeologyofrunningaschoolPracticeofrunningaschool

鸦片战争后,宁波被迫开放,西方列强纷纷在甬开办教会学校,进行文化的侵略。面对这种局面,宁波一批有识之士为谋求育才图强,抵御外来侵略,纷纷捐资创办各类新式学堂。他们为近代宁波的教育事业,特别是近代新式学校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在国内最著名的有陈谦夫1、叶澄衷、“海上闻人”虞洽卿、巨子秦润卿等人;而在海外,最为积极的应首推旅日华商吴锦堂。

吴锦堂,原名吴作镆,1855年11月14日生于慈溪北乡一个宾海小村东山头张家村(今观城镇西房村)。吴锦堂早年家境贫困,后在上海做帮佣,1885年在友人的帮助下东渡日本。因经营有道,资财达百万日元。吴锦堂作为海外宁波商人的侨领,先后在日本和宁波捐资办学,为中国近代教育四处奔走出钱出力。蔡元培先生主持的“中国职业教育社”在评论中就把吴锦堂列为“办学三贤”之一,与陈嘉庚、聂云台齐名。本文就吴锦堂对中国近代教育作出的贡献,试分析其办学特色及其动因。

一.吴锦堂捐资办学的历程

中国国门被迫开放后,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入商品、资本的同时,也输入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文化知识,对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吴锦堂并没有象其他“重利轻义”的商人一样明哲保身,而是积极的投入到兴办近代教育中去。他对近代教育的贡献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00年至1905年,立足于海外,主要投身于海外华侨学校的创办。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由于国内的社会等原因,大批的宁波人涌往日本。旅日华人受到日本国的歧视,许多华侨子弟不能正常上学。而此时的吴锦堂已经发家致富,有一定的资产。为此,吴锦堂热心公益事业,在日本他为华侨兴办了大量的慈善机构,商务机构和教育机构,而且规模之大在华侨史上也是空前的。1900年,吴锦堂与其他华侨界有识之士慷慨解囊,在神户创办了神户华侨同文学校。后又出资兴办了神阪中华公学2。1905年,吴锦堂亲自就任神户华侨同文学校的副理事长。他对华侨学校给予了莫大的关心,先后尽力十八年,捐款给神户同文学校、中华公学等华侨学校达万元之巨。1914年11月,他就一次性捐资给同文学校一万余元。在吴锦堂的努力下,同文学校成为日本著名的华侨学校,培养出廖承志、林丽蕴等同志,成为中日友好交往的桥梁。

第二阶段:从1905年至1909年,是其办学重心的转移时期。吴锦堂开始关注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捐资创办近代新式学校。

1905年,吴锦堂回国扫墓,“慨故里之学校不足”,为启迪民智、发展科学文化,毅然担当起办学大任。至此,吴锦堂开始逐步把办学的重心从海外转移到了国内。1905年,在家乡东山头地方,出资辟地百余亩,开始兴建锦堂学校。学校的主建筑是一幢二层的口字形洋式楼房,朱窗红墙,白灰嵌缝。还在学校外东、西、南三面开凿小河,以引导清流。学校经两年后建成,当时学校教室、操场、食堂、宿舍和浴室等莫不俱全。1908年冬,吴锦堂先生还专门聘请了楼艮为学校校长,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并购买了许多图书设备。1909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八日),举行成立大会,学校正式招生。学校学生总数当时定为360人,第一年招初等生40人,高等生80人。经过几年的发展,锦堂学校已初具规模。

吴锦堂在创办锦堂学校的同时,不忘资助家乡其他事业的。1907年,吴锦堂捐款给宁波教育会及宁波旅沪同乡会办学达三千元。宁波旅沪同乡会为家乡创办各项事业中,教育是其着力最多的一项事业,所以吴锦堂虽旅居海外,但还是给予大力的捐助。吴锦堂除捐助给政府、社团办学外,还直接资助其他宁波商人的办学活动。资助效实中学的创办就是其中之一。效实中学由陈谦夫发起创办,提出“合一郡之力,集一郡之才”的方针。吴锦堂得知后,马上解囊捐助,兴建效实校舍。

第三阶段:从1910年直至逝世,是吴锦堂办学目标的转型期。这一时期他顺应发展的潮流,及时调整所办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

此时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且吴锦堂也认识到普通的办学思想,不足以快速地发展当地。于是,他及时转变锦堂学校的办学目标。1910年,吴锦堂把锦堂学校改为初等实业学校,添设四年简易科,增收蚕桑生128名,并为附近办起了短期蚕桑训练班。1911年,锦堂学校改名为锦堂农业中学堂,聘请奉化前清廪贡生江起鲲为监督。设置农本科、蚕本科两个专业,学制为预科两年、本科三年,招收的规模为320名,第一年招四个班共129名。中等农校开办了一年,时值辛亥革命,吴锦堂遂停办农校,从此专办两等小学。在吴锦堂先生造福桑梓、慷慨捐资、热心办学事迹的下,全校师生树立了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坚定了勤奋好学的意志,走出了包容,沙孟海等一批又一批人才。

二.吴锦堂捐资办学的特点

吴锦堂一生为近代教育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在其捐资办学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他自己的办学特色。

1.人才培养与思想道德教育并重。

吴锦堂在捐资办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求人才的培养,还重视对学生民族主义的教育、思想道德的培养。吴锦堂在创办同文学校之初,就认为:华侨在日本社会立足,除了要有自己的商业组织,以指导经营,要有自己的慈善机关,以赈济灾民,更重要的,还要办起自己的学校,对华侨子弟进行文化、技术、民族语言和民族精神的教育。3民族主义一直是我国华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支柱,但当时华人创办的许多职业学校重技术性人才的培养,轻民族精神的教育。吴锦堂把民族主义教育同人才培养相结合,这在海外华侨学校中是开首例。

思想教育和技术教育并重不仅体现在办学目的上,在其所办学校的课程设置上也有鲜明体现。《锦堂国民兼高等小学校改订章程》第三章第十二节学科及科目中明确规定:一,高等之学科目凡十二:一修身、二经学、三国文、四、五算术、六、七地理、八理科、九图书、十手工、十一歌乐、十二体操。二,国民之学科目凡八:一修身、二经学、三国文、四算术、五图书、六手工、七歌乐、八体操。故不论在高等之学,还是国民之学中,都把修身放在第一的位置。在章程的第十三节的科目程度及教授时间中规定:修身期限为每年必学,为道德之要旨。从中可见,吴锦堂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之重视。

2.创“浙江私立学校之冠”

当时吴锦堂创办的锦堂学校无论是在规模、设备,还是在师资力量上都为浙江私立学校所罕见,一时名满浙东。浙江巡抚增韫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就把它称为“浙江私立学校之冠”。锦堂学校在建校时,就建房七十一间,教室、操场、食堂、宿舍、浴室、蓄水池一一俱全。到农业中学时,学校规模到达顶点。在宣统三年九月其《慈溪锦堂农业中学堂遵造册报呈请》第九条设备中可见:备堂10间、自修室11间、寝室33间、职教员室18间、食堂6间,还有其它房间67间。学校另有农事实验场、桑园约76亩。

在学校的办学资金方面也是十分的充足的。在呈请的第七条记录:学校经费所出:海地租息、浙江铁路股息、汉冶萍煤铁厂股息;经常费数目:地租岁约银三千元、铁路股息银一千四百元、厂矿股息银四千元。临时费数目:随时由校主捐助无定数。至1911年,吴锦堂为锦堂学校耗银二十万零五千六百余元。规模之大、资金之充足在当时确为罕见。

在师资力量上锦堂学校也是省内最优秀的。吴锦堂延聘校长、教员,广求贤才,颇重品德学问。所聘人士均不慕荣利,治学严谨,于教学不惜呕心沥血。其间,于慈、姚两邑享有盛名者,不乏其人。若楼琴五先生,德高望重,至今尚深为慈北百姓称颂,被誉为“奠定慈北小学典范”。

3.着眼实业教育,培养农业人才,为地方建设服务。

如果早期改良派的实业教育思想是近代实业教育思潮的第一阶段,那么从1894年到1904年可算是第二阶段,1904-1917年是第三阶段。4吴锦堂投资近代教育正好赶上实业教育思潮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大批有识之士提出并亲自创办实业学校,如张骞、陶行知、扬贤江。但这一时期办学的重点在培养人民的农工商业的知识能力,很少学校能够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服务于地方经济。

吴锦堂在办学之初就立志于为三北人民服务,为繁荣当地经济出力。在《慈溪锦堂农业中学堂遵造册报呈请》的第一条规定学校的设学宗旨:本学堂因地利之便,设中等农学。分农蚕两科,……其次,亦足谋生活以自立为宗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各国人口的增长,棉花的价格不断增长,但是由于我国的棉花数量少、质量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以至美国的棉花占领了我国市场。5这对于盛产棉花的慈北地区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吴锦堂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从实际出发,调整了学校培养人才的规划。1910年,锦堂学校改为初等实业学校,添设四年简易科,增收蚕桑生128名,并为附近办起了短期蚕桑训练班。

4.吸收外国文化,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

在锦堂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吴锦堂特别开设了外国文,包括、日文。教授用书也选用日文日语教程和勃耳温司,教师是日本关西英语专门学校毕业的优秀人才。

除要求学生外国语言外,吴锦堂还每年选派优秀的学生出国留学,以次来达到吸收外国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1912年,吴锦堂从日本致电锦堂学校校长,选派优秀学生两名去日本学习。这样,包容、童玉民成为第一批锦堂学校的留日学生。以后,吴锦堂又派胡感和等人去日。在童玉民的回忆中说:“1912年夏动身复申,随先生之侄启鼎乘轮至神户舞子,见先生,聘日语教师每日授日语。第二年四月经冈山县立学校饭岛校长之介绍考入冈山县立农校……到1919年3月毕业,二人膳宿、旅杂费共日金二千数百圆,皆由先生供给。”6可见,吴锦堂对留学生的关怀和重视。

5.不以多金为子孙计

至1911年,吴锦堂在家乡捐资办学达到二十万余银元。在捐献办学的财产处理上,吴锦堂表现出了一个爱国华侨的高贵品质。早在锦堂学校建成之时,他就已经作好杜绝后世子孙干预的打算,他规定一切学校的动产不动产永归学校所有,吴氏子孙后世均不得借故干预。清朝驻日神户领事张鸣祥、驻日钦使胡维德的一个文件之中记载:“神户华商吴作镆禀称:职商又因实业学堂,尤为强国富民之根本,现又设立蚕桑一科,招生开办,以便逐渐推广。惟此项学校基地房屋及所捐之地亩铁路股份,均系永远作为锦堂学校基本之资产,虽职商子孙,不得干预。若非奏明立案,恐后来或生交错。”7吴锦堂的这种大公无私,执着教育,爱国、爱民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家乡人民。

三.吴锦堂捐资办学的原因

吴锦堂捐资办学、热心近代教育,有着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也有吴锦堂本人的主观因素。通过对其办学动因的,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吴锦堂的办学思想。总的来说,其办学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救国思想的。

鸦片战争的炮火使得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外国侵略者接踵而至,侵略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而落后的中国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连续战败,使得民族危机不断的加深。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面对这种现实,国人由惊叹技艺不如人,进而认识学问不如人。8中国有识之士的救国之路也开始从“言技”到“言教”。十九世纪末,中国社会掀起了教育救国的社会思潮,这使得大批的商人也积极地参与到捐资兴学的行列。

吴锦堂长期旅居日本,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了海外同胞在异国他乡处处受到歧视、排斥,而昏庸无能的满清政府连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尊严都无法保护,华侨就更如离娘的孤儿,深陷在被侮辱和被迫害的深渊之中。9因而,他更加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吴锦堂在救国思潮的下,也从日本明治维新中领悟到了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道路。他认为“日本富强,全靠教育”。他把教育看成是国家生存、争富强的手段,把它放在与兴修水利同等的位置上来考虑。101905年,他在第一次水利建设会议上就说:“近世列国争强,要在世界上立足,教养二事很重要,国民失养,就无以为生,国民失教,就难以争存。”因此,吴锦堂积极的投入到兴办教育事业中去,希望以此来达到富国强国的目的。

2.当时的客观形势为吴锦堂兴学创造了条件。

十九世纪末,在日华商已经成为日本商界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当时,大阪华侨经营日本杂货贸易已占一席之地,且由于大阪华侨贸易商都集中居住在川口一带,所以又有“川口贸易”之称。11但是,此时的华人贸易主要以经营杂货贸易为主,规模小、资金少、技术薄弱,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濒临破产。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在日本的领事裁判权实际上被取消。因而,领事对当地华侨的监督管理权开始大幅度受到限制,华侨公产的维持和运营只得靠华侨自己的努力。12特别是1899年,日本高扬国家主义,在日本国内的全部居留地被撤废,许多华侨工商业停产歇业。此次变故,反映出原始华侨工商业的一个严重缺陷,不能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水平,人才缺乏。吴锦堂深深地感到“中国商贾,积习识陋”,缺乏商业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吴锦堂等华商决定创办自己的学校。

清末教育体制的改革为吴锦堂在国内办学创造了有利条件。甲午中日战争后,教育受到空前重视,大力兴办新式学校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被提到议事日程。13政府开始放宽对办学的限制,开始鼓励近代商人投资于教育。1898年光绪上谕:各省绅民如能捐建学堂或广为劝募,准各省督抚按照筹捐数目酌量奏请给奖,其有独立措捐巨款者,朕必予以破格之赏。在清政府颁布的《学务纲要》等条例中明确规定,私立学校学生待遇等同于公立学校学生。政府的这些举措为吴锦堂独资兴办学校创立了条件。

3.启迪民智,造福桑梓的故乡情结促使他投身近代教育事业。

“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能力与影响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宁波人素以善于经商闻,且具有坚强之魄力。”14这是孙中山先生期望于宁波的语录。从中可见宁波商人在外的实力。宁波商人凭“三把刀子闯天下”,含辛茹苦,依靠宁波人的勤劳和灵活的经营手腕,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演绎了一部部白手创大业的致富神话。15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的宗法社会的延续,安土重迁思想根深蒂固,落叶归根观念深入人心,使得宁波商人有报效桑梓、造福故土的传统思想。因而,当他们公成名就时,不忘家乡的建设。

吴锦堂在日本发家致富后,也同样不忘家乡人民的苦难和家乡的落后。“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他以拳拳赤子之心,热心于家乡的教育事业,“慨故里之学校不足,水利不治,毅然引为己任”。吴锦堂在锦堂学校的校规中,明确规定学校所设是为培养桑梓子弟。在其为学校做的《立校兴学》诗云:“吾乡风土闲难开,目击顽童忧自来。最是出钱求买卖,学章和泪向优裁。”此诗鲜明地体现了吴锦堂捐资兴学的目的所在。

4.吴锦堂的个人经历促使他热心教育事业。

吴锦堂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人口多(有四个弟弟,两个妹妹),田亩少(全家只有七、八亩田),生活困苦。所以吴锦堂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他虽然酷爱,但不得已在读了两年私塾后就回家从事农业生产。辍学后的他仍渴望学习,不时的跟当过熟师的叔父读书。吴锦堂除早年饱尝失学之苦,在以后的创业中也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知识的重要。这为他致富后致力于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吴锦堂热心还受到康梁的维新思想和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的。开始,吴锦堂等华商深受康梁维新思想影响,于是纷纷捐输创办同文学校。维新运动失败后,吴锦堂开始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吴锦堂与孙中山一向交好,孙中山曾赠“热心公益”匾与吴锦堂,吴锦堂还亲自参加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婚礼。在潜移默化之中,吴锦堂受到孙中山先生思想的影响。

抱济世热忱,推食解衣,不愧万家生佛;奋海外事业,含辛茹苦,允推当代人豪。”“邻邦友谊,踊跃争先;和平亲睦,脉脉相沿;眷恋国土,胸恼烦焦;同胞贫困,每动怜悯;浚修湖闸,兼治河川;薄失赈济,巨款抛捐;东山当舍,教育不偏。”这是宁波慈溪人民对吴锦堂先生热心公益,捐资办学的高度评价。吴锦堂先生一生热心教育的事迹永远为家乡人民所铭记。他为近代教育的所作的巨大贡献,将永载史册。

注释:

1陈谦夫,宁波慈溪人,(1880-1945),先后创办效实中学、慈湖中学(当时称慈溪县立中学)和龙东、丈亭、念慈等三所小学。

21939年,与神户华侨同文学校合并为神户中华同文学校

3周乃复、童玉民:《爱国华侨吴锦堂》慈溪文史资料第一辑

4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高等教育出版社

5周乃复、童玉民:《吴锦堂办学育才三则》,慈溪文史资料第八辑

6王泰栋:《爱国华侨吴锦堂》,宁波文史资料第二辑

7宁波文史资料,第二辑,第125页

8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9周乃复、童玉民:《爱国华侨吴锦堂》,慈溪文史资料第一辑

10周乃复、童玉民:《爱国华侨吴锦堂》,慈溪文史资料第一辑

11陆志谦:《神户宁波帮侨领吴锦堂》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12陈来革:《通过中华总商会论日本大正时期的阪神华侨与中日关系》中国近代史,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

13阎广芬:《近代商人捐资兴学的原因及其现实意义》,教育评论2001年第3期

办学思想范文篇4

1战略观念学院在发展中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市场形势和外部环境是多变的,它既可以给学院带来发展的机会,也可以给学院带来倒退的威胁,这就要求学院必须树立战略观念,放眼于未来的全局利益和长远目标,以提高随机应变、驾驭未来的能力。并注意捕捉未来的机会,开发未来的市场,创造和满足新的需求。同时,要通过研究和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把战略观念落实到行动中去。

2用户观念学院在发展中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用户是学院产品即学生的使用者,学生的水平只有得到他们的承认,其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因而必须树立用户第一的观念。树立用户观念,要以用户的需求作为学院培养学生的出发点,又要严格按照用户的需要组织市场营销,还要以用户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学院教育的标准。由于用户需要是不断变化的,学院必须经常研究市场的新动向,及时掌握市场变化的趋势与程度,以保证用户的需求经常的得到满足,使学院的发展在市场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法制观念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令、条例。知法、守法是学院进行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学院在发展中,必须自觉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严格按照这些规定办事,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学院的正当权益。

4效益观念学院在发展中,把讲求和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讲求和提高经济效益,就是在学院发展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培养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使学院得到适当的利润。树立效益观念,能使学院的人、财、物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又可使产品适销对路,对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竞争观念学院在发展过程中敢于竞争和善于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学院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敢于和善于参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既要参加国内市场竞争,又要参加国际市场竞争。敢于竞争是学院要有自立意识,不畏强手,敢打敢胜。善于竞争是指学院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注意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并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同行的经营状况,做到“知己知彼”。以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用适销对路的商品和高质量的服务赢得顾客,高市场占有率。

6人才观念学院在发展中应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是指那些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才能的人员,他们能凭借自己的才能为学院和社会作出较大贡献。新技术革命使市场竞争日益成为知识、技术、智力的竞争,高职院校发展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学院领导人员和全体职工的素质。因此,学院必须树立人才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行全员培训,重视人才开发,增加智力投资,作到适人适职,人尽其才。

7信息观念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使用。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市场信息已成为学院的重要资源,无形财富。学院能否自由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遨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握市场信息的状况。树立信息观念,不仅要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而且要在组织上、措施上保证信息的来源广泛,渠道畅通,加工整理的准确适用,以便能及时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

8实效观念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节约时间,讲求效率。当今社会是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这一时代的形象表述。因此,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学会争时间、抢速度,以快取胜,以便不失时机抓住战机,不断开辟和扩大新市场。

9创新观念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应不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高职院校用新的观念指导教学,用新的方式培养学生,用新的策略应付竞争,用新的知识和新的人才满足企业的需要。学院只有适应和驾驭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10风险观念学院在发展过程中要敢于承担风险。由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市场形势又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很多未知数,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学院制定的每一步发展计划都具有一定的冒险。但是,祸福总是相依的,冒险精神同成功后的效益往往成正比例,风险越大,成功后取得的效益就越多。当然,树立风险观念并不是盲目蛮干或碰运气,而是把冒险精神建立在对企业的内外条件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办学思想范文篇5

二、工作目标

长远目标:打造现代的“书香门第”,培养有文化底蕴的新人。

近期目标:争当课改排头兵,争做市区质量强校,争为社会公认特色学校,争创人民满意学校。

三、主要工作

(一)践行办学思想,营造“书香”学校

办学思想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学校发展的“魂”。学校坚守“以书香为伴,与生命同行”的办学思想,用这个思想统领支配学校的一切办学行为;坚持立足办学途径,拓展办学途径,寻求和实施办学策略,不断营造“书香”学校。

1、解读办学思想,把握学校文化的本质

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是教师职业生命中永恒的三个问题。学校引导教师通过这“三个问题”的不断追问,强化学校及教师对教育是什么、学校是什么的继续追问,促使教师认同办学思想,共同打造“读书成风、求知若渴、外探内省、博学精思,启智扬善、追求创新”的书香文化,体验“知的渴求、爱的渴望、善的情怀、智的热爱,以及自我的超越和创造的激情”的生命价值。

2、立足办学途径,打造“书香”文化

办学途径是学校生命发展的通道。沿着办学途径,才能找到学校管理的要素----人和事,学校管理的着力点----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实施有效管理。学校通过“营造书香校园,触摸真实生活,共建生命课堂,倡导校本教研,拓展墨趣空间”,不断开拓办学途径,实现人、财、物、事即办学思想、办学行为与办学绩效的整合,突现“书香”文化的特征。

3、完善学校规章,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

规范化管理是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石,是学校走向人本化管理不可逾越的鸿沟。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硬件。学校围绕着“用办学思想引领学校制度创新”的目标,对学校章程、教育教学管理条例等系列的规章制度进行重建;通过职代会的审议和执行力的加强,促进教师对新的规章制度的认同与自觉遵守;形成制度重强,促进教师对新的规章制度的认同与自觉遵守;形成制度重建与落实的过程是办学思想物化的过程。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实施办学思想和建设学校文化的主体。学校以“校本”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技术为目的,坚持“学习、工作、反思一体,强化反思;教师、专家互动,突出主体;课题为载体的演绎型科研、‘小现象真问题’为特征的归纳型教研互促,注重实效”的策略,整合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即将教师队伍建设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触摸真实生活,体验生态德育

生命与生活一体两面,生命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是生命的展开与历程。教育因生命而特有,它应该根植于生活。学校致力于构建“触摸真实生活”的全新德育模式,通过构建民主的班级生活、开放的校园生活、真实的社会生活等,让教育回归生活,指向生命,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熟悉的、生动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构建民主的班级生活

班级建设要以班级的民主管理为抓手,以班风建设为目标,以学风建设为重点组织实施。德育处在过程管理中,结合“五名”工程的实施,制定班级专项计划,开展书香班级评比活动,并注意发现和培养典型,以点带面;在终结管理中,通过自评与他评为每个班级画像,形成特点。

2、构建开放的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要以校门行为、楼道行为、操场行为的创优活动为抓手,以校风建设为目标,以快乐课间活动为重点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升旗仪式、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小记者团的载体作用,促进校园生活建设。

3、构建真实的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要以社校互动为抓手,以形成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为重点和目标组织实施。充分发挥班级博客的作用,进行便捷的家教沟通。德育处要注重从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引导与激励。

4、强化德育管理

强化德育管理要以德育管理条例的重建为契机,研究学校德育管理的特点和重点,建设学校德育的管理模式与特点。

办学思想范文篇6

随着我市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许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和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社会力量办学(以下统称民办学校)已成为我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积极在民办学校建立党的组织,理顺隶属关系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规,经自治区、市、县(区)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我市登记的民办学校,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都必须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党员人数在3名以上、50名以下的,应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超过或接近50名的,根据工作需要,可建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可就近与其它学校的党员建立联合党支部;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应把工会、共青团组织先建立起来,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高等学校,由举办单位党组织负责学校党组织的建立,并领导其工作。党组织关系不在石嘴山市内的单位或由公民个人及其他形式举办的高等学校,由市教育局党委负责学校党组织的建立,并领导其工作。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中等教育(含中专)及以下的学校,由举办单位党组织负责学校党组织的建立,并领导其工作。由公民个人及其他形式举办的中等教育(含中专)及以下的学校,实行属地管理,由县、区教育管理部门党组织负责学校党组织的建立,并领导其工作。

市、县(区)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由劳动部门党组织负责建立党组织,并领导其工作。

2003年底前,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都要建立党组织,组织关系不顺的,由市、县(区)教育局党组织负责调整。具体工作中有困难的,由市、县(区)党委组织部负责协调,做好民办学校党组织的建立及领导工作。

民办学校党组织的领导成员,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及选举结果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暂不具备选举条件的,可先由上级党组织指派或任命党组织负责人,待条件成熟后,再按规定进行选举。民办学校党组织的负责人,经选举可由学校行政负责人中的党员担任。设董事会、理事会的民办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应进入校董事会、理事会。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工作变动时,须征求上级党组织的意见。党组织工作机构的设置和党务工作人员的配备,由学校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对兼职党务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党务工作应计算一定的业务工作量。党组织活动经费应列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党组织活动时间要有保证。

二、民办学校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民办学校党组织在教职员工和学生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决定,监督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负责人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对学校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支持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负责人依法办学。

(三)加强学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工作和发展党员工作。

(四)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

(五)领导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大会(代表大会),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六)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内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

三、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自身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确定党组织的具体职责范围,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教育和监督党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表彰优秀党员。对违纪党员处理前要征求上级党组织的意见。

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有计划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要特别重视在优秀的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

在民办学校中从事专职工作半年以上的党员,应按照规定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教职工党员聘任期满后不再续聘的,应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民办学校党组织,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他们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教学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四、加强对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领导

各县(区)党委要把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党组织要有专人负责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组织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及时总结、推广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先进经验。

办学思想范文篇7

改革开放以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党的工作大局,结合鲤城侨乡实际,把科教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实施“科教强区”战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民办学校蓬勃发展,成为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基地,为鲤城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今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赋予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的法律地位,为民办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据统计,我区现有民办学校82所,其中中学1所,幼儿园40所,各类培训学校41所。这是党建工作的一大新领域。区委对此密切关注,专门召开常委会听取汇报,并下发《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泉鲤委[2003]184号),有力地推动了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调查显示,我区民办学校现有入党申请人149人、入党积极分子88人、党员102人,已组建5个党组织(泉州七中分校总支部、鲤城区汉唐幼儿园支部委员会、鲤中中心幼儿园支部、东红幼儿园支部、西郊幼儿园支部)、3个工会组织、6个团组织和2个妇女组织。但从总体上看,我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工作中还不很适应民办学校蓬勃发展的需要,存在党组织覆盖面小、队伍建设较为薄弱、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解决的出路,关键在于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这是实现党对民办学校政治领导,保持民办学校发展正确方向的重要保证,对于在新形势下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和渗透力,推动科教强区、人才强区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从巩固执政地位、扩大群众基础、保持先进性的政治高度和三大文明互动共荣的战略高度出发,尤其要充分认识抓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对于我区这样一个民营经济发达、民间活力充沛地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更高的热情、更多的精力、更好的办法推动我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跃上新台阶。

二、明确目标,严格标准,不断增强抓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的有关要求和近年来我区抓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实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总的目标和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科教强区”战略,紧扣民办特点,把握发展态势,以加强教学管理和培养各类人才为中心,大胆实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新路子,努力做到民办学校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延伸到那里,党的工作就做到那里,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那里。

根据这个目标要求,确立检验我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准,主要是“五看”:一看党建工作指导思想是否明确,教学管理工作与党建工作是否协调发展;二看具备组建条件的民办学校是否都建立党组织,党、工、团立体组建体系是否形成;三看党员队伍是否不断发展壮大,党组织领导班子是否健全有力;四看党员教育管理是否明显加强,党内基本制度是否认真执行;五看党的活动是否有效开展,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是否充分发挥。区委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采取得力措施,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努力完善民办学校党的建设的工作机制。

三、突破难点,务实创新,切实改变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滞后状况

随着民办学校的快速发展,我区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更加突出。我们要从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高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切实加强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问题,以改革的精神开创我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1、针对党组织覆盖面小的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加快民办学校党组织的组建步伐。不拘一格,灵活设置,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是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当务之急。民办学校党组织要与民办学校一同组建、一同巩固、一同发展,做到有民办学校的地方,就有党组织负责领导和指导党的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要围绕“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有效性”的工作要求,根据我区民办学校的特点和发展态势,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民办学校尽快建立党组织,力求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①凡是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且具备组建条件的,都要单独建立党组织;②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要从民办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联合组建、挂靠组建、选派党建指导员或联络员等方式建立党组织;③对季节性办学明显、党员流动性大的民办学校,要先组建临时党组织;④对暂无党员的民办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做好选派、输送、推荐优秀党员进入民办学校工作,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⑤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或党建基础薄弱的民办学校,要先把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组建起来,打好党建工作基础,进一步扩大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覆盖面。这是当前民办学校党组织组建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有效做法,各级各部门务必结合各自实际,切实抓紧抓好。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各级各部门在抓民办学校党组织的组建工作中,要把握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首先一定要坚持把好发展党员的质量关,决不能降格以求,在此前提下,努力加大民办学校党员队伍的发展步伐,尽快改变组建党组织滞后的状况,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前提条件。

2、针对队伍建设较为薄弱的问题,坚持教管并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成效如何,队伍建设是根本。要讲究方法,强化措施,把教育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塑造“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形象。①要抓班子。选好配强民办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关键是选好负责人。要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要求,按规定程序在学校党员中选举产生,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暂不具备选举条件的,党组织负责人可以由上级党组织选派或任命,待条件成熟时再进行选举。选配党组织负责人,可以事前听取办学者的意见,通过内选、外聘、选派等方式,把那些党性强、业务精、作风正、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党务工作经验的党员选任为党组织负责人。设校董事会的民办学校,应该创造条件让党组织负责人进入校董事会。总之,要努力做到选准一个支书,配强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促进一个单位。②要抓发展。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民办党校发展党员工作要注意把握好五点:在目标要求上,每个民办学校党组织每年都要培养1-2名重点发展对象,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其他民办学校亦应有所加强。在工作布局上,要优先从无党员或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民办学校中发展党员。在教育培养上,要强化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促使入党积极分子增强党性。在发展方向上,要着重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管理骨干和品学兼优的学生中发展党员。在管理措施上,要坚持和完善共青团组织的“推优”制度,使民办学校共青团员成为发展学生党员的强大后备军;要建立跟踪管理制度,在入党积极分子工作或学习单位变动时,及时向新单位党组织介绍情况,以便新单位继续做好培养考察工作,切实保证新党员的质量。③要抓教育。要把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新党章作为党员教育的主要内容,结合理想信念和形势政策,教育党员坚定信念,立足岗位,甘作奉献,较好地践行“三个代表”。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特别是学生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要带起头来,引导和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文明向上。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等活动中,全面提高师生员工素质。④要抓管理。要根据民办学校人员来源广、运行机制灵活等特点,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目标管理、党员活动日等制度,建立党员管理长效机制。要严格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制度,改变目前一些民办学校中存在的党员组织关系接转不正常、不规范的现象和“隐身党员”、“口袋党员”问题。在这里有一点必须明确:已建立党组织的民办学校全职聘用6个月以上的党员,应把党员组织关系转入所在学校党组织;全职聘用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党员,应接转临时组织关系。

3、针对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创新方式方法,找准党建工作与教学管理的结合点。民办学校组织形式的灵活性、隶属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在民办学校开展党的活动,要坚持把党的政治优势同民办学校的灵活机制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讲究灵活性,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单位需要、业主理解、师生拥护、党员欢迎”的原则,把原则的坚定性与工作的灵活性结合起来,能统则统,该分则分,能严则严,该活则活,努力增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在活动形式上,要坚持“小型、灵活、有效”的原则,除重大活动需要集中外,一般不搞规模大、花时多的活动,不拘形式,重在实效。在活动时间上,要坚持“以业余为主”的原则,根据学校的教学情况,充分利用课前课后、节假日、休息日开展活动,一般不占用或减少占用教学时间。在活动效果上,要把帮助学校解决发展难题作为活动重点,大力构建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发挥两个作用的平台,重视参与城市社区党建联席会活动,共驻共建共发展;要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学生会等群团组织搞好自身建设,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章程和特点,扎实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努力营造大党建工作氛围,促进民办学校不断健康发展。

四、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努力推动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民办学校党建是党建工作的一个新领域,更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可回避的新课题。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关键在于各级各部门真正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1、要健全落实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分级负责制度。我区民办学校管理关系较为复杂。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健全落实分级负责的工作制度。街道党工委主办的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由其主办单位负责抓;行业单位如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文体旅游局管理的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由其主管的行业单位党组织具体抓。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负起抓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具体责任,统筹安排,具体部署,并加强督促检查,总结交流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认真扎实地推进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要从实际出发,逐月制定实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计划,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要建立街道党工委委员或部门党员领导每人联系一两个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制度。要牢固树立抓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做到街道党工委书记或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党员干部协同抓,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办学思想范文篇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于9月1日正式实施,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前夕,召开这次全市民办教育工作会议,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最近召开的省委、市委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我市民办教育发展情况,研究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措施。刚才,大家参观考察了莒县的民办学校,张桂伟副县长介绍了全县发展民办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大家都很受启发。下面,我就做好全市民办教育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发展民办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围绕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使民办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民办教育事业逐步壮大。截止2002年底,全市各类民办教育机构已发展到195个,其中幼儿园167所,中小学12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其他教育机构14个。各类民办教育机构在校生达1.69万人,教职工892人,建筑总面积达1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4.6亿元。民办教育已成为我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

——民办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规范。按照一要规范、二要发展的原则,逐步完善了民办教育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全市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在发展的同时抓规范,在规范的基础上促发展,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社会力量办学的标准条件、审批管理等有关规定印制成“明白纸”,广泛向社会宣传,每年对社会力量办学单位进行评估检查,逐步建立和完善年检制度,规范了民办教育的办学行为。

——民办教育办学机制灵活,形式多样。近年来,各地解放思想,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全新的办学机制和办学形式,通过个人独资、股份合作、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发展民办教育,走出了一条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民办教育发展新路子。莒县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办学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坚持鼓励和引导并重,短短几年发展民办学校10余所。其他各区县也都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探索发展民办教育的路子,使民办教育的活力不断增强,路子越走越宽。

我市民办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总体上看,民办教育占整个教育事业的比重还很低,与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形势还不适应,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受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惯性影响,人们对民办教育的认识还不尽一致,鼓励、扶持的力度不够,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一些民办学校的内部管理不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质量效益比较差等。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认识上的问题、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积极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最近,市委、市政府相继召开市委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动员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实现全市经济和社会跨越发展。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民办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对发展民办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发展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必然要求教育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加快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民办教育具有自主办学、机制灵活的特点,办学思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管理模式以市场需求为标准,用人机制贯彻激励和竞争的原则,注重办学质量和特色,是一条按照市场机制办学、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因此,发展民办教育是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发展民办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尽管各级政府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但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特别是高中段教育,学校规模与普及高中段教育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市民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办学潜力,历史上又有捐资助学、捐资办学的传统。只有发动社会力量,充分调动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办学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才能更好地调动社会各界的办学积极性,增加全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充实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三)发展民办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尤其是非义务教育,不单纯是公益性事业,它还兼有产业性的功能。在一些国家,教育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教育消费已成为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对于非义务教育,我们应该在保证教育公益性的同时,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大力发展教育产业,适当放开教育市场,改变由国家独力支撑教育投资的局面,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格局。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绝大部分商品服务供过于求,教育是少有的卖方市场。发展民办教育可以大量吸纳社会资金,扩大教育消费,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四)发展民办教育,是提高市民整体素质的需要。发展民办教育,说到底,是为了全面提高全市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实现建设“美丽、富强、文明、开放”新xxxx的奋斗目标,必须大力提高全体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不断培养一批又一批接受良好教育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使民办教育在提高市民素质的使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一项重要的举措。

党和国家对发展民办教育非常重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去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并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把民办教育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应该说,我们正面临着发展民办教育的良好机遇。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话,而要落实到对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入学习和理解上,落实到对民办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上,落实到扶持和帮助民办教育发展的实际行动上。我们必须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民办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新的思路和对策,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发展民办教育的目标任务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办学,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尽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到2005年,全市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占全市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达到30%,到2010年达到50%以上;力争在3-5年内发展1—2所民办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以民办为主,义务教育阶段以公办为主,适度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比例。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科学规划,促进民办教育协调发展。

要把发展民办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发展策略,科学规划民办学校的规模、层次,使民办学校的数量、规模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要在积极推进、大力发展的前提下,根据不同阶段教育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义务教育是国家对全体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依法实施的年限教育,要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适度发展民办中小学。非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幼儿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应放宽政策,放手让社会力量举办。民办普通高中的发展,要与当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协调。要重点鼓励、扶持发展一批办学条件较好、师资队伍较强、教育质量较高、办学有特色的民办学校,形成我市民办学校的“亮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提高我市民办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大胆试验,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民办学校,促进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只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利于增加教育投入,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各种办学形式都可以探索。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独立办学、以股份制形式合资办学、与政府部门和公办学校联合办学;鼓励社会力量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与境外企业界人士和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条件的也可以举办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办学校“国有民办”改制试点。国办学校改制,目的是探索更加贴近市场的特色化的办学模式、资金自筹的投入方式和灵活自主的管理体制,走出一条多样化办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根据外地的经验,改制的主要做法是:在国有资产产权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教育资源的重组,改变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动学校和社会办学的积极性,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概括起来,就是“学校国有,校长承办,经费自筹,办学自主,政府支持”。近几年,我市高中段学校已进行了“国有民办”改革,依靠社会力量,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下一步要逐步推开。

(三)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

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是民办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理事会或董事会要按法律规定,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等5人以上组成,组成人员须报审批机关批准。民办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应由理事长、董事长或校长担任。校长在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民办学校要按有关规定建立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发展民办教育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并要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其合法权益。

民办学校的设立、变更和终止,都应按《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注册或备案手续。民办学校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严格执行同类学校教学计划,依法接受教育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组织的检查、督导、评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举办民办学校按审批权限、审批程序报批,对批准办学的,发给国家统一印制的《办学许可证》,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一律不准办学。民办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财产管理制度,配备专业财会人员,按照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设置会计账簿,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民办学校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应当报审批机关备案。凡面向社会招生,需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路牌、印刷品等媒体刊登、播放、张贴、散发各类招生广告(简章)的,均须经审批部门批准,履行广告审批手续。招生广告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对不负责任的许诺性广告及带有欺骗性质的招生广告,坚决不予审批。任何新闻媒体、印刷单位不得刊播、印刷未经审批的招生广告,发现未经审批的招生广告,要严肃查处。

民办教育促进法在授予民办学校享有公办学校同等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明确规定了民办学校以及审批机关、有关部门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坚持依法办学、依法管理,坚决杜绝违法现象发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责任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既要关心、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又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搞好协调配合,形成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举办者,凡是有违法行为的,应视情节轻重,依法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依法加大扶持力度,为民办教育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山东省实施〈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办法》的规定,允许民办教育办学者得到合理回报。民办学校在引进资金、购置教学设备、兴办校办产业等方面享有与国办学校同等待遇。民办学历教育学校办学需要征用土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依法划拨,优先规划、定点和审批。民办学校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面向社会自主招聘教职工,国办学校教师可以应聘到民办学校任教。国家计划内统招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任教,聘任期间的人事档案由有关部门,在民办学校工作期间,连续计算教龄。教师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与国办学校教师同等对待并统一管理,业务进修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职责范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对民办学校在业务指导等各个方面,与国办学校同等对待。民办学校的学生在升学、参加地区性先进评选表彰和社会活动等方面,与国办学校学生同等对待。要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以及国办学校将闲置的场地、设施设备等,优先优惠出让给民办学校。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的教育劳务,经当地税务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免征营业税;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征地建设教学基础设施的,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享受与同类国办学校的同等优惠政策,免征有关费用;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的校办产业税收,可以视财力情况适当返还一部分用于民办学校的发展。

各级政府要建立民办教育表彰奖励制度,对在民办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办学条件好、管理水平高、教学质量优的民办学校,在招生、选聘教师、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或增加指标。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民办教育发展基金,用于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民办学校和个人,组织开展民办教育教研和教学评估活动。民办教育发展基金应主要通过社会筹集、接受捐赠、学校缴纳等途径解决,由教育行政部门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三、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切实解决民办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并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凡是可由政府做也可由市场做的要坚决交给市场做,凡是市场做不了、做不好的,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协调作用。要积极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管理民办教育工作的能力。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确保民办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搞好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发展民办教育摆到重要位置,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研究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各级工商、人事、财政、金融、物价、土地、城建、政法等部门和新闻单位要主动为民办学校提供配套服务,加强指导与监督。要坚决制止向民办学校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为民办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要大力宣传民办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民办教育得到全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办学思想范文篇9

青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兴则国兴。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今年2月26日,专门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8号文),这是公务员之家支持原创作品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区是改革开放前沿地——广州的中心城区,也是全市最大的人口导入区之一,常住人口从1985年建区时的23万人增长到现在的110多万人,流动人口也大幅度增加到现在的60多万人。区域人口剧增,外来人口大量流入所产生的教育需求,促使我区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我区民办教育发展势头强劲,民办学校不断增多,办学规模日益壮大,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流动少年儿童就学政策实施项目”试验区。目前,全区已有民办学校54所,占全区中小学总数的41%;在校学生52102人,占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的41%,民办教育成为我区基础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由于办学机制、政策、投入方式等多方面不同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近年来,我区积极研究探索民办学校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情况、新路子,并将其作为实施教育强区战略,推进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

为及时全面地掌握新形势下我区民办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情况,进一步探索民办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充分发挥我区民办学校在基础教育中的“半壁江山”作用,为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区培养更多的“四有”新人,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今年1月8日召开的全体委员扩大会议上,把民办学校德育工作列为今年的重点调研课题,由区关工委、区青教办、区教育局关工委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认真制定调研方案,扎实开展调研工作。特别是中央8号文下发后,调研组的同志认真贯彻文件精神,把握新形势,适应新要求,制定新举措,更加深入扎实地开展调研工作,先后走访了7所民办学校,召开了8个分别由区教育局干部、民办学校校长、教职工、学生家长和学生参加的座谈会,发放了735份调查问卷(教师问卷210份、家长问卷140份、学生问卷385份),较好地完成了专题调研的各项预定任务。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当前**区民办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早在1993年,我区就开办了第一所民办学校。十多年来,这些民办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法规,努力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校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推进素质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其中华美英语实验学校成为广东省首家民办省一级学校,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十佳”民办学校。同仁学校开办以来,共有35名学生在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奖,还被我区推荐为诚信单位。同仁学校、岭南中英文学校、新蕾五星学校、培智学校、东风学校、东明学校、嘉华学校等7所民办学校已成为区一级学校。这些民办学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同他们高度重视并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有着密切关系。虽然民办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难度较大,但他们能知难而上,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开展了“导师制”、“成功讲堂”、“班干部定期培训”等活动。“导师制”是着眼于使每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及时得到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要求每个教师都做导师,学生自主选择导师,由导师从学习、思想、生活、心理等方面全面关心帮助学生,并与班主任、学生一起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成功讲堂”就是请一些有成就的社会人士为学生讲述成功的义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成才的信念;“班干部定期培训”是着眼于发挥学生在自我管理中的作用,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天兴小学开展了“中华古诗文教育”活动,通过诵读优秀的古诗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人生观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新蕾五星学校为实施诚信教育,开展了无人监考实验。岭南中英文学校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求教师经常上门家访,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东方学校对师德教育长抓不懈,努力增强教师抓好德育教育的责任感和能力。以上这些充分反映出我区民办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和积极探索。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越是重视德育工作,扎实开展德育工作的学校,其教学成绩就越好,学校的校风也较好,学生也比较好管理。多数民办学校已经意识到,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务员之家支持原创作品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多数民办学校的办学人、校长、老师及学生家长已经认识到加强德育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我区的民办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论从工作开展的广度、深度上,还是工作实效上,仍不尽人意,与公办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区对基础教育的各项要求还不适应,对照中央8号文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从收回的205份老师问卷来看,目前民办学校学生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行为依次为:说谎(占88%),痴迷游戏(占69%),厌学、逃学(占58%),互相攀比、超前消费(占52%),损坏公物(占51%);从收回的100份家长问卷来看,依次为:痴迷游戏(占77%),说谎(占74%),互相攀比、超前消费(占49%),作弊(占43%),厌学、逃学(占39%);从收回的367份学生问卷来看,依次为:说谎(占77%),早恋(占66%),作弊(占62%),损坏公物(占56%),厌学、逃学(占40%)。从上述统计可知,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痴迷游戏、厌学、逃学、说谎、作弊、互相攀比、超前消费、损坏公物等方面,说明目前民办学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奋斗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精神空虚、行为失范、不求上进等问题。民办学校学生大部分吃苦耐劳,生活自理能力强,但有的自傲,也有相当部分自卑情绪严重。这些问题虽然不是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但有一定的普遍性。另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娃娃起打好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为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2、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增强

由于民办学校竞争相当激烈,为迎合家长的需要,办学人把提高教育质量看作生命线,而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手段就是提高学习成绩。为达到这一目的,不少学校重视智育,忽视德育。学校热衷于拿学生的好成绩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知识竞赛的获奖情况来进行宣传,以吸引更多的生源,由此出现德育为智育让路的现象。如有的学校课程表上是写着有德育课,或安排了社会实践课,但事实上这些课常被用来做练习或上文化课。正如一名民办学校校长所讲的,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

3、德育工作的方法、手段有待创新

目前,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计划、规划当中,均把德育工作纳入其中。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学校开展德育的主要途径仍然是班主任引导、上德育课程、开展重大纪念日活动及升旗活动、家长工作等传统方法和手段,社会实践活动、少先队、共青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相对薄弱。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仍是说教式的单向灌输,缺乏双向互动,重在道德认知,缺乏情感体验和吸引力,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相对薄弱,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失衡。

4、德育工作机制、师资等基础有待夯实

据我们所走访的学校反映,当前民办学校由于生源状况、学生家庭条件、师资水平、周边环境、办学体制等因素与公办学校差异较大,一些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存在问题,始终无法与学校教育形成有效的合力,造成民办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难度较大,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德育工作机制仍未形成。这一问题虽也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以及学生家长的普遍关注,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有一位校长讲,他做了10年的班主任,20年的校长,至今也没有对学校德育形成一个清晰的、系统的思路和方法。学校中专门从事德育的专业人才普遍缺乏,心理健康辅导方面的专业教师更少。同时,由于民办学校的老师绝大多数采用聘任制,流动性大,每年将近有20%的老师“跳槽”,导致德育工作难以稳定、连贯地进行。

公务员之家支持原创作品

5、少先队、共青团、党组织的作用有待加强

小学应该建立少先队,中学应该建立团组织,有3名共产党员的单位应该成立党支部。这些要求在公办学校都不成问题,但目前在民办学校却很成问题,有的学校连基本的组织都没有成立,有的即便有组织也徒有虚名,更谈不上正常开展工作。我区民办学校教师中有党员200人,占教师总数的10%,但目前建立党组织的学校仅有7所,其他多数学校尚未建立。少先队、共青团的管理也不规范。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民办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状况不尽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这些原因有的是学校的共性,有的是民办学校所特有的,从民办学校“民办”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原因

目前我区的民办学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全住宿、高收费的贵族式学校。这类学生的家庭富裕,家长以私营企业主居多。他们一方面忙于生意上的事情,没有多少时间来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也不可能深入地做好孩子的德育工作;另一方面也认为向学校交了远远多于公办学校的费用,学校应该把所有的教育工作都承担起来,作为家长不用再费什么心思了。当然,这种家庭往往对孩子比较溺爱,什么事都随着小孩的心意,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不够重视。另一种是收费较低、办学环境相对差的外来工子弟学校,是我区民办学校的主体。这些学校的学生家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绝大多数来自外来农民工家庭。从收回的100份家长问卷来看,私企工人子女占了30%,外来个体户子女占了32%;二是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低于广州市平均水平,家庭生活压力大,家长工作时间过长,主要精力放在赚钱养家糊口。在对家长的问卷调查中,家庭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了24%,1000—1500元的占27%;交不起或缓交学费、需要学校照顾的、个别甚至辍学的约占20%左右;三是家长所受的教育程度比较低。在收回的100份对家长的问卷中,学历在中专及以下的占了59%;四是违反计划生育,超生较普遍;五是单亲家庭较多;六是流动性大。在调查过程中,学校也普遍反映,开展德育工作经常得不到家庭的理解和支持,与家长沟通难度较大,大部分家长要么没有时间和精力,要么只注重子女的考试成绩和安全,用他们的话说:知道重要,但还没有心思管到这些。民办学校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民办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加强和改进民办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存在的重要战略任务。

(二)学校原因

1、部分民办学校办学人对德育工作仍不够重视

民办学校是市场经济向教育领域渗透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本性在这里依然发挥着作用。民办学校除了承担一般学校教书育人的使命外,还有着盈利的目的,许多民办学校的办学人既要管理学校,也要经营学校。由于利益的驱动,许多学校更倾向于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在学校门面的装修、硬件的改善和智育活动方面,以此招揽生源,而不愿把资金投入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德育活动上。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经费相当缺乏,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项经费,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引导和提高办学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社会责任感,把德育工作作为办学人和学校的第一把手工程,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2、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仍不够高

教师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目前,我区民办教师队伍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学历层次还不够高。在2035名专职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只有435人,仅占21%;大专学历的有1094人,占54%;中专及以下的有506人,占25%,民办学校教师整体素质仍然偏低(这里的统计数据还不包括大量的生活教师)。二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度还不够高。在205份对民办学校老师的问卷调查中,收入在1200元/月以下的占55.9%,他们大部分来自内地或广东偏远地区的学校,跟学生家长一样,也是打工者,学生家庭存在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同样存在,并且流动性大,每学期大约有20%的流动率,相当部分并不能完全安心工作。此外,部分学生和家长不尊重老师,如有学生对教师不满时甚至威胁说:“我要我爸爸炒你鱿鱼!”,教师威信难以树立。在这种状况下,民办学校老师很难把精力完全投入到教书育人当中,因此,对事业忠诚度不高、爱岗敬业精神缺乏也就不足为奇,这也制约了他们认真研究探索开展德育教育的思路、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三)社会原因公务员之家支持原创作品

1、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管理相对薄弱

在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积极扶持和鼓励下,**区民办教育近10年发展很快,区教育局也为加快民办教育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对于公办学校,政府有关部门对民办学校的指导与管理还比较薄弱。我们了解到,由于办学体制的原因,在民办学校的管理和指导上,教育行政部门现在还很难形成有效的机制,经常感到力不从心。有关部门对民办学校的安全工作经常会有检查和指导,但对学校的德育状况、教育教学工作采取的检查和指导较少,对办学人、校长、教师的管理也同样相对薄弱。

2、部分民办学校周边环境较差

由于市中心的公办学校较多,且租金较高,所以绝大多数民办学校都选择在城乡结合部办学。这些地方有大量的网吧、发廊,人员复杂,抢劫、勒索、斗殴时有发生,社会治安较差。周边的网吧主要招揽附近的中小学生,有些发廊存在活动,甚至可以看到吸毒分子公开吸毒。附近民宅麻将声不绝于耳,公开兜售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出版物等现象时常可见。这样的居住环境,使学生及家庭极容易接触社会阴暗面和消极的生活方式,受到不良影响,对学生的成长极其有害。调查中我们所走访的学校,几乎每所学校周边都有网吧,这些网吧千方百计吸引中小学生,使不少学生沉溺于此,不能自拔。如有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其父亲是送煤气的临时工,母亲在街边看管自行车,他放学回家后常去网吧,甚至夜不归宿,在网吧呆上两天两夜,饿了就吃网吧提供的盒饭,困了就趴在电脑前睡觉。有一次竟然将家中的VCD拿去卖,得到的60元全部花在上网打游戏上。沉溺网吧使不少学生千方百计逃学,没钱时就去偷家里的钱、偷别人的钱,甚至去抢劫和勒索。不少学生因此无心上学,整天精神恍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三、对策与建议

为解决民办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我区民办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新进展,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切实增强做好民办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亿万个孩子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民办学校学生乃至全区广大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育工作,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重任、人民的期望,也是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加快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区建设的必然要求。目前,由于我区外来人口急剧增加,需要上学的学生数量迅速增长,虽然区财政每年教育经费投入都占一般预算收入的20%以上,但公办学校的学位还是难以满足现实的入学需求。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人去投资,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所以,现阶段民办学校还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壮大。即使以后政府有能力完全承担基础教育的义务,民办教育一样会适应社会的需求,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就象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名校大部分是私立学校一样。因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重视民办教育,充分认识到民办教育在我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引导办学人增强社会责任感,约束办学人遵循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要象抓公办学校一样,抓好民办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要象培养公办学生一样,关爱民办学生。只有这样,加强民办学校德育工作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有关的措施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公务员之家支持原创作品

(二)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民办学校学生家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相当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个弱势群体,大部分住出租屋,家庭环境差,有的小孩就在床上做作业,许多家长无固定职业,家长要么缺乏与孩子沟通交流,要么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孩子方式简单;要求孩子安全和成绩较多,对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方面教育引导不够,家庭教育总体质量不高。有关部门在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民办学校学生的家庭,妇联、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要针对这一群体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尤其是学校,要不断探索加强家长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德育工作新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质量。

(三)努力营造有利于民办学校德育工作的社会环境

要把民办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摆在重要位置。我区大多数民办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这里社会治安较差、人员复杂,有“黑网吧”,也不同程度存在“黄、赌、毒”现象。有关部门要加大整治的力度,尤其要坚决取缔“黑网吧”,加大对有证网吧的管理。大力推行青少年网络“净化工程”,开设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专栏,加强网上正面宣传,为青少年提供一片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要把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与社区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上思想道德建设资源,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要向民办学校开放,给青少年一个有利于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社会氛围和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

(四)加强民办学校党、团、少先队组织的建设

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对其贯彻执行党的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依法办学,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民办学校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薄弱的现状,有关部门要充分重视并认真抓好。没有建立组织的要尽快建立起来,已经有组织的,要切实加强业务指导与管理。要充分发挥先进组织在民办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政治核心和组织领导作用,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纪念、节假日参观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起良好的思想道德。

(五)加强对民办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与指导

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办学时间不长,缺乏底蕴,要使其德育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必须加大管理和指导的力度。目前,区教育行政部门已将民办学校的管理与指导纳入公办学校管理机制当中,进行统一管理和指导。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办学体制的不同,很多管理措施在民办学校得不到有效落实,管理的力度要比公办学校弱得多。区教育部门要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针对民办学校办学体制的特殊性,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民办学校管理机制,以机制的完善实现对民办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估,加大对民办学校的师资培训和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待遇,把好教师资格关,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可以考虑对民办学校的教师收入设立底薪限制,保护民办学校教师的权益。此外,教育部门要多创造条件,为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互相交流搭建平台,以此指导和带动民办学校的发展。

办学思想范文篇10

一、及时在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建立党的组织,理顺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凡经教育、劳动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依照国家有关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已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必须及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按照有关规定确定。

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组织的领导成员,按照有关规定选举产生,选出的书记、副书记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暂不具备选举条件的,可先由上级党组织指派或任命党组织的负责人,待条件成熟后,再按规定进行选举。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组织的负责人,经选举可由学校行政负责人中的党员担任。设校董会的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应进入校董会。学校党组织负责人工作变动时,须征求上级党组织的意见。

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高等学校,由举办单位党组织负责学校党组织的建立,并领导其工作。举办单位确有困难或由公民个人及其他形式举办的高等学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或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负责学校党组织的建立,并领导其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或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领导确有困难的,可商同级党委组织部,由党委组织部指定有关党组织负责学校党组织的建立,并领导其工作。

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中等教育及其以下的学校,由举办单位党组织负责学校党组织的建立,并领导其工作。举办单位确有困难或由公民个人及其他形式举办的学校,可由学校所在地的教育、劳动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乡镇、街道等基层党组织负责学校党组织的建立,并领导其工作。

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组织工作机构的设置和党务工作人员的配备,由学校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对兼职党务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党务工作应计算一定的业务工作量。党组织活动经费应列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党组织活动时间要有保证。

二、明确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组织在教职员工和学生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决定,监督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负责人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对学校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支持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负责人依法办学。

(三)加强学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工作和发展党员工作。

(四)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

(五)领导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大会(代表大会)。

(六)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内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他们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

每个学校党组织都应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职责范围,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

三、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要按照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教育和监督党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表彰优秀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

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要特别重视在青年教师和高等学校的学生中发展党员。

在社会力量举办学校中从事专职工作半年以上的党员,应按照规定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教职工党员聘任期满后不再续聘的,应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因特殊情况不能将组织关系转入学校党组织的教职工党员的管理问题,由学校党组织同教职工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商定。

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组织,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教学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四、加强对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要把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及时总结、推广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先进经验。当前,要着力指导有关方面抓好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组织的建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