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9:17:19

版式范文篇1

(一)版权设计权的概念。版式设计是包括对图书和期刊等刊物的版面内容的创作,包括对版心、行距、排式、标题以及符号等版面安排的综合布局。版式设计权是我国《著作权法》赋予出版者的重要的权利之一,且属于著作权中的邻接权。根据《著作权法》第36条规定,“出版者有权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由于《著作权法》并没有具体对版权设计内容和保护范围的具体规定,所以在其他法律概念中,还存在容易与版式设计权相混淆的其他概念。(二)版式设计与装帧设计。版式设计的概念在此不再赘述,而装帧设计是指对图书期刊的外表的装潢创作,包括刊物的封面、书脊、和扉页等印刷作品直观外表的设计。二者在客观上所包含的内容就不尽相同。再从版式设计和装帧设计的法律性质方面分析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法律概念。因此,二者在著作权法中保护的体现也是完全不同的。版式设计对于出版者而言,无论在该图书期刊是否构成作品,被著作权保护和认可,都会单独被著作权法保护,明确赋予给出版者版式设计权。而装帧设计不是著作产权法中一项被独立保护的权利,只有其依附的图书期刊的印刷物在构成作品时,才能够被当作作品的一部分被著作权法认定,否则只能作为外封装来对待,不能直接被著作权法加以认定。综上所述,从著作权法的角度分析,版式设计权是明确被著作权保护的权利,而装帧设计不是被著作权独立保护的权利内容。(三)版式设计权与外观设计权。二者法律性质及保护的范围不同,版式设计权属于著作权中的邻接权,而外观设计权属于专利权法中的专利权。保护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是指,出版者有权赋予或禁止除权利人外的他人应用其版式设计作品的权利。而专利法的规定外观设计权的保护的内容包括,一是设计者在图片图书等知识产权类上的外观设计作品。二是专利申请人在申请其专利时在其专利产品上使用的独特外观设计作品,该外观设计会被当作专利的一部分进行保护。此外,这两种权利在某些情况会存在重合现象。当出现这种的情况时,根据二者权利所属法律各自保护对象的范围和特点,专利权保障的范围和强度明显高于版式设计权所设计的范围,所以当两项权利内容和性质发生竟合时,一般会通过专利法中的外观设计权来加以保护权利人的利益。

二、我国版式设计权制度的缺陷

(一)侵犯版式设计权的维权具有依附性。版式设计权是在作品传播中被产生的权利,也是从著作权中派生出的邻接权。因此,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是伴随著作权享有人的著作权利而产生的,如果没有著作权人创作作品,也不会存在作品传播的过程,当然版式设计权也不会出现。因此,得到著作权人的允许是版式设计权在行使过程中的必要前提,也就是说会被其传播作品的著作权所约束。通过司法实践也可知,因单纯侵犯版式设计权而起诉的案件很少存在,都应该当依附于著作权的侵犯而一起起诉,因此,独立且全面的保护版式设计权在目前理论和实践中都很困难。(二)版式设计权的内容缺乏明晰的界定。首先,《著作权法》对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的相关规定非常笼统模糊,并没有对版式设计权保护的具体内容和范围作出规定。同时,仅仅明确了禁止“使用”出版社、期刊的版式设计,但没有界定“使用”的内涵和外延,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是复制的行为。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网民数量的激增,致使出版社的版式设计的作品高速传播,被合法以及非法“使用”的机率增加,在开放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互联网领域中,如何界定版式设计内容以及在互联网环境下对“使用”版权设计的认定成为最主要的问题。(三)版式设计权的侵权责任追究困难。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47条第9款规定,侵犯版式设计权的侵权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首先,针对停止侵害,一般来说,版式设计部分在整部图书期刊中只占较小的比例。当侵犯版式设计发生在出版物实际出版发行过程时,如果单纯因为侵犯了版式设计权就贸然不再发行该出版物,并召回已出版发行的出版物加以销毁,这不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保护该图书期刊的著作权者的利益。其次,关于精神赔偿方式。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中还没有规定精神赔偿进行。因此如果被侵权人向法院提出由请求侵权人向自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精神赔偿的请求时,法院很难给予权利人支持,这也是极为矛盾的一点。最后,关于赔偿的计算标准,包括被侵害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非法所得以及其他相关法定赔偿部分。实践中,版式设计权实际损失一般只包括出版刊物的设计费用,但无奈的是,在刊物出版过程中不会独立计算版式设计的费用,因此想具计算出侵犯版式设计权的赔偿额度是较为困难的,版式设计权人想要得到经济赔偿或者补偿也很难落实。综上,侵犯版式设计权的后,权利人的追责是存在很多困难,根据现有侵权责任追究制度,出版人的版式设计权在受到侵害时很难得到相应的经济损失赔偿和精神损失的赔偿。

三、版式设计权保护的完善

版式范文篇2

关键词:期刊;版式设计;问题;对策

《读者欣赏》是由《读者》杂志社创办的一本系列刊,也是众多阅读爱好者的主要选择之一。近年来,随着电子图书、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快速发展,传统的纸质图书受到了影响,一方面面对着来自电子书籍的市场冲击,销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另一方面市场的冲击对期刊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新的时代背景下,《读者欣赏》需要在期刊内容及版面设计形式方面与时俱进,大胆对内容与版面设计进行创新,凸显出期刊的亮点,吸引更多读者去选择[1]。期刊版式设计作为期刊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有利于优化创新,促进期刊的销量。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期刊版式设计中常见问题以及对策论述如下。

一、期刊版式设计内涵

期刊,指的是定期出版的刊物,期刊版式设计指的是在固定的期刊页面中,合理的对图书文字、图片等进行编辑与设计组合,结合期刊特点以及不同期刊内容,实现图文一致、相得益彰,进而吸引读者眼球。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文字之美,同时可根据版式设计中穿插的图片等加深对主题的了解。期刊版式设计是将技术与艺术有效结合为一体,其在期刊促销、凸显图书亮点、缓解视疲劳、强化记忆、追求艺术美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2]。

二、期刊版式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期刊版式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内容较多,不同人员在实际设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经济性原则。期刊版式设计中需要遵循经济性原则,期刊版式设计是为了提升期刊的整体质量与水平,促进其销售,使其成为畅销书。如果版式设计投入过多,引起期刊成本增加,则读者会因为期刊费用过高而放弃阅读,因而期刊版式设计中需要重视经济性原则,通过合理的布局,保证编排紧凑,减少空白区域,提高页面使用率,如合理确定文字大小、页面风格、字体等。(二)宣读性原则。期刊版式设计是为了提高阅读者的兴趣,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提高阅读者对不同文章的理解,明确其核心思想,因而期刊版式设计中需要重视宣读性原则,版式设计中所使用的表格、插图、标题等都应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避免阅读者在看到版式设计后产生不适感。适当的空白可作为阅读者记录心得体会,如果整个页面密密麻麻都是文字,则容易给人一种压抑感。(三)相容性原则。期刊版式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设计内容的相容性,版式设计风格需要同图书内容相容,保持一致性。根据不同期刊特点合理的选择版式设计风格类型。如《读者欣赏》期刊,其内容侧重于概念以及人性,阅读群体以中青年人群为主,因而在形式以及色彩方面都应沉稳,避免过分艳丽或者活泼可爱。期刊版式设计中还需要重视不同素材的相容性,如果图片选择与内容毫无关联或者图片放置位置不当,则整个版面会失去平衡或美感,影响到阅读者的兴趣[3]。(四)美观性原则。期刊版式设计美观性决定了读者是否有阅读下去的欲望,比如图书版面中不同比例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标准比例为1:1.5,如果采取1:1.3的比较,则版面给人可靠、扎实的感觉;如果是1:2的比例,则版面则会给人大方的感觉。版面设计中页码颜色也会对美观产生影响,如散文类的期刊,可将正文书页底色设计为淡粉色,给读者以淡雅、温馨的感觉。

三、期刊版式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一)忽视受众资料对期刊版式设计的影响。期刊出版是为了销售,增加销售量是期刊版式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当前市场上同一类型的图书较多。如与《读者欣赏》同一类型的艺术类期刊较多,想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在期刊版式设计方面有所创新,让读者能够发现期刊的亮点。目前实际期刊版式设计中容易忽视对期刊内容、排版、插图、封面、购买人群等有关资料的调查与总结,影响到实际期刊版式设计效果。(二)图书编辑与版式设计人员缺乏沟通。期刊书籍中文字编辑主要负责文字编辑与校正等问题,期刊版式设计人员则负责版面设计,两者之间沟通较少。从专业性角度分析,编辑对版面设计知识了解不足,版面设计人员对编辑知识了解较少,实际期刊出版工作成为一种流水作业,可能造成版面设计与文字内容所要表达的东西出现偏差,影响到实际版面设计效果,可能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问题[4]。(三)版面设计人员审美意识不强。期刊版面设计中虽然涉及美,但是因为设计人员审美意识不强,显得版面设计美感不足,尤其是在艺术形式等方面,无法给阅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不利于版面记忆性、生动性以及阅读性等功能实现。无法有效兼顾审美与信息传递,造成总体设计平淡无奇,毫无新意,版面视觉冲力不强,不具有吸引力。

四、期刊版式设计对策分析

(一)强化对阅读者以及对阅读体验的调查分析。期刊版式设计中应定期进行调查,如了解期刊阅读爱好者的年龄段、文化层次、兴趣爱好以及喜欢某一期刊的原因。了解阅读者对期刊版式设计的看法,如封面是否精美、内容是否充实、页码插图是否具有吸引力、期刊价格费用等,这些都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期刊版面设计。《读者欣赏》版面设计中,插图可选择一些与内容相关的高水准艺术图片,如在有关达•芬奇的内容中可插入达•芬奇的自画像、蒙娜丽莎、基督受洗、达•芬奇手稿等图片,这些可促进读者对达•芬奇个人以及其艺术作品的理解,容易引起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以绝大多数阅读爱好者能够接受的版式完成版式设计,充分发挥阅读爱好者在期刊版式设计方面的引导作用,使其符合时代潮流发展,与时俱进。(二)加强编辑与版面设计人员的有效沟通。版面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对较多东西的理解较深刻,但是可能自身无法有效的用文字表达,版式设计人员通过与编辑的沟通,编辑可根据其意思用文字加以叙述。编辑可根据不同页面的内容,将不同页面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中心思想、读后感等叙述给版面设计人员,通过文字编辑同版面设计人员的积极沟通,能够充分发挥两个不同专业人员的专业优势,实现文字内容与版面设计的一致性,真正实现图文并茂,依靠图片等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增加阅读兴趣。编辑与版面设计人员沟通期间,文字内容会影响版面设计形式,通过版面设计为文字性内容增添色彩。(三)持续性提高版面设计人员审美思维与能力。针对期刊版面设计人员审美思维与能力不足问题,需要强化审美思维与审美能力,并掌握审美的运用技巧。如果版面中没有文字,必然显得空洞,如果全部是文字,则版面视觉冲击效果较差。版面设计中应合理处理图片与文字的比例关系,掌握好最大标题、最大图片与最小文字、最小图片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大号字体标题同小号正文文字可形成对比。针对不同文章层次,设计中可选择不同文字字号,辅助读者理解文章结构层次,版式设计中应重视不同设计要素的灵活使用,如图文大小、色彩、形状、底部颜色、图文方位。审美设计中应重视各项对比技巧的使用,如明暗对比、黑白对比、虚实对比等。审美能力培养中还应大胆创新,比如装饰性线条的使用、色彩的合理使用等,实现整个版面中文字、线条、图片、点、面等灵活组合与使用。写实的以及抽象的图片都可选择,但是还应结合具体文字内容,提高整体设计美观。依靠上述措施提升整个版面的视觉效果,展现出版面中特殊的艺术之美,帮助设计人员不断提高对美的鉴赏与设计能力。

五、结束语

期刊版式设计中需要始终遵循经济性、宣读性、相容性、美观性等设计原则,并结合不同期刊阅读者的特点,灵活地进行版面设计,确保版面设计效果符合阅读者的心理期望。版面设计中不同人员之间应有效沟通与交流,了解不同版面所表达的内容,确保版面设计同文字叙述的一致性;设计人员则应不断积累期刊版面设计经验,强化审美思维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超.版式设计中的形式美探讨[J].包装工程,2020,41(04):285-287.

[2]陈研.浅谈学生期刊文字排版中的节奏感[J].江苏教育宣传,2020(01):47-48.

[3]段勇.高校学报正文版式设计之我见[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9,30(06):69-71.

版式范文篇3

关键词:慕课;中职;版式设计教学

MOCC为“慕课”,属于“大规模的公开在线课程”。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慕课不仅规模较大,尤其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公开授课,在网络平台上共享资源,通过网络的教学载体传递信息,教学内容在慕课中呈现。而教师在进行慕课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根据版式设计专业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从而实现中职教学课程的完善。

一、中职版式设计的教学现状

中职学生具有文化课程基础薄弱的特点,大部分学生选择平面设计专业并不是出于对专业的喜爱,这就导致学习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热情,且学生大部分没有美术基础,艺术与文化修养薄弱,中职学生与大学生不同,其年龄更小,对于问题把握更侧重于基础性[1]。(一)学生基础薄弱。中职教育也更加重视对技术的应用,重视实践教学,更多是以Illustrator、Photoshop等软件教学,导致学生缺少专业基础知识,普遍存在涉及能力低,学生重于技术模仿,很难发挥自身创意,导致在学习版式设计教学中,其创作的作品千篇一律,并没有突破性的提升[2]。(二)教学方式单调。学生更习惯教师一边授课一边操作的方式,动手实践仅仅是对教师设计操作的描摹复制,没有属于自己的设计思路,这种方式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学生没有灵感,习惯性在拿到项目后按照以往的方式进行操作,成为操作机器。但版式设计属于理性思维的过程,需要学生具有逻辑思维的把握与推敲。(三)课程之间缺乏连贯性。版式设计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学生需要对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如字体、图形、色彩等有所了解,但是在教学中课程却缺乏连贯性,导致学生并不能实现知识点的衔接,降低了学习效率。(四)教学实践趣味性差。版式设计中具有多种设计理念与设计方式,教给学生知识时,学生却缺乏相应的热情,这些知识点具有重要作用,若是教师并没有与学生特点相结合进行教学,很容易出现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

二、基于慕课的中职版式设计教学革新分析

针对中职学生与中职教育特点及中职版式设计教学问题,应当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中职教学主要是以职业导向为教育理念,版式设计专业应当以平面设计虚拟项目及实际项目进行组织教学的开展,充分展现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环境、内容相结合,通过对慕课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掌握版式设计的方法理论[3]。(一)课前导学,优化翻转。由于版式设计教学中涉及众多知识点,难易程度不一,涉及步骤也十分复杂,教师可以利用慕课设计导入环节,将设计内容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简易化、去难化、分割化及碎片化、并将教学重点突出,内容结合趣味性特点,为学生设置相关情境,以此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主要包含慕课自主学习网站、学习资料、自测题、导学案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观看慕课视频、阅读资料,线上完成测试、交流评价等,课堂教学中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导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积极性。此环节为第一阶段,通过8-10分钟视频播放,其中包含本堂课的科普、课程教学计划材料等,引发学生的思考。如,在进行文字版式设计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慕课平台上通过视频播放文字版式设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及优秀的设计内容,让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让学生记录自身疑问,以便后续向教师提问,并要求学生根据系统提示及学习指南完成在线自测,不同程度的学生可将人物分为拓展层、提高层、基础层,将整体的文字版式设计任务划分为四个子任务,即名片设计、DM单设计、个人简历设计、展板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子任务完成作业。以个人简历为例,基础层要求学生可以简单设计个人简历,将素材插入到幻灯片中,设置动画。提高层则是在幻灯片中添加文字,设置效果与属性,添加超链接按钮,拓展层则需要学生对作品进行版型设计,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线为学生提供帮助,实现简单的在线自测,学生可将自身疑惑提出,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了解学生在本堂课中预习的问题。(二)课中实践,多维互动。课堂中的活动阶段,教师应当集中讲解课前导读中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全面掌握,此环节为第二阶段,以第一阶段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负责答疑,此阶段中教师应当重点观察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迁移。利用平台或面对面的小组形式,将课前线上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基于任务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汇报设计成果。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掌握版式设计精髓,通过虚拟项目的方式,如策划“XX公司玉石宣传”,制作宣传折页,教师可将其与文字版式设计进行对比,了解宣传折页设计方式的特点,如颜色设置、背景变换等,选择性讲解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能够快速找到设计的思路。之后,教师负责提供众多图片素材、文字素材等,让学生甄选,规定设计时间,引导学生确定自身设计主题,通过碎片化的任务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而学生不感兴趣的理论知识也融入到设计任务之中,给予学生自主讨论设计的时间,教师从旁引导,依据宣传折页制作流程开展交流,实现小组的分工合作,完成设计之后同学都很有成就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线填写作品的组内互评与自我评价,而教师则对学生的作品效果、课堂表现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打分评价。(三)课后拓展,巩固提升。课后阶段是学生实现知识内化迁移的重要时期,学生将教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自主的、系统性复习,利用慕课平台完成师生互动,进行学习经验的分享,从而实现知识巩固提升的效果。可将教学视频上传到慕课网络平台中,以便学生后续巩固复习相关知识。此阶段中教师也可以进行小规模在线课程,学生要对自身进行总结反思,将复习中遇到的难点向教师反馈,教师对其进行解答,通过此方法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教学进度及实际情况,以便学生后续学习中改正、完善及升华。如,完成文字版式设计后,教师可将相关资料上传到慕课平台之中,为学生提供优秀的知识导图、微课程、素材下载站等,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主复习,完成线上测试,教师也可以通过慕课平台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设置答疑区,指导学生提出的问题,保证充分发挥课后复习的效果。(四)改善考评方式考评系统往往在中职版式设计教学中并不受到重视,但事实证明,以往的单一考核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慕课背景下,版式设计的考核改革应当选择阶段性考核结合终结性考核的方式,将实训任务分为多个子任务,不同的子任务对应着不同的考核标准,一个子任务完成之后需要上传作品到教学平台上,由教师负责查看评分,当一学期的课程结束之后,汇总子任务的考核成绩,结合平台上签到点名情况、教材预习情况、课堂参与互动积极性等成绩合并,实现综合考评。最后,实施课业比赛形式,任意选择学生所完成的2-3个子任务作业打印,由企业人员、专业教师共同评比,颁发优秀证书给学生,并给予其加分鼓励,保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与企业需求的优质人才。

三、总结

总之,慕课作为现阶段的重要教学方式,其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巩固学习知识的优点,教师应当主动进行新时代教学任务的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因此,本文主要从课前导学,优化翻转、课中实践,多维互动、课后拓展,巩固提升、改善考评方式这几方面出发,以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我国中职版式设计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鑫.基于超星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为例[J].湖南包装,2019(2):122.

[2]张晗.信息化视域下“版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ResearchontheCurriculumReformandPracticeof\"FormatDesign\"fromthePerspectiveofInformatization[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4(1):68-70.

版式范文篇4

关健词:广告传播版式构成形式美法则

引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内地平面(美术)设计强询的是美化、装饰、对传统艺术的发掘、研究和继承。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开放,平面(美术)设计全面引进了“三大构成”,出现了中西兼并,多元发展的态势,继而平面(美术)设计中版式构成的内涵不断得以发展和延伸。

20世纪的现代版式艺术与我国以往的版式艺术相比其根本性的改观就是引进了“三大构成”。而它的引进相当于给我国传统版式艺术进行了一次“革命”。而实践证明.这次“革命”是成功的。

一、版面构成的概念

版面构成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切视觉传达艺术施展艺术魅力的舞台。

所谓版式设计,即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视觉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的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传达方式。它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版式设计的范围可涉及到报纸、杂志、书籍、画册、企业VI等,它的设计原理和理论贯穿于每一项平面设计的始终。

版式设计,应追溯到20世纪初欧洲的两位设计大师—莫里斯和李捷斯基。英国人莫里斯,其设计风格严谨、朴素大方,十分简洁淡雅。在版面中采用对称式结构、美观的字体,新颖的版面编排和精美的装饰纹样,具有经久耐看的效果。“设计之父”莫里斯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在欧美国家造成了惊人的妙果并产生广泛的影响。而倡导构成主义的李捷斯基在点线面和色彩处理上运用规律排列,追求秩序美。他用理性的简洁的几何形态构成图形。着重于形体美,节奏美和抽象美。开创了现代版面设计先河。

说到版面设计,人们自然会把它局限于书籍刊物中。还有人认为版面设计只是技术工作,不重视它的艺术价值。更有人认为版面设计只要规定一种格式即可,只须放上字体而不需要什么设计。长期忽视整体考虑,仅在图片和图形上下工夫。这是多么大的误区!这种保守的传统的设计风格,严重影响着版式设计的发展。

二、版面构成的设计原则

版式设计是通过版式设计更好的传播信息。只讲究完美的表现形式而脱离内容,或者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的表现,版式设计都会变得空洞和呆板,也就引发了版式设计创新发展的研究。

(一)创愈是关健

为了更好的使版式设计为版式内容服务,我们就要寻求合乎情理的版式设计语言。创意是设计的第一步。它在版式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内容与形式紧密相连的表现方式已成为版面构成的发展新趋势,设计师们敢于打破前人设计传统,不重复以往习惯性的条条框框,并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觉出新意来,已掀起了一场设计思维与设计理念的革命。一件成功的广告设计作品,经过创造性精心设计的编排,以突出的视觉要素构成形态,具有美的韵味的设计格调与良好的印象效果。使消费者对广告版面产生非同一般的心理接触效果,在瞬间的第一感觉过程里,激发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

(二)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版面构成是传播信息的桥梁,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主题的思想内容,这是版面构成的根基。只讲表现形式而忽略内容,或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表现,其版面效果都是不成功的。只有把形式与内容合理的统一,强化整体布局,才能取得版面构成中独特的社会和艺术价值。如何获得版面的整体性,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1)加强整体的结构组织和方向视觉秩序。如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斜向结构,曲向结构等。2)加强文案的集合性,将文案中多种信息组成块状,使版面具有条理性。3)加强展开页的整体性。无论是产品目录的展开页版,还是跨页版,均为同视线下展示,加强整体性,可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三)版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版面艺术设计的构成离不开艺术表现,美的形式法则是设计师为之奋斗而总结出的理论精华。它是通过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等形式构成法则来规划版面,把抽象美的意念诉诸于观者,并从中获得美的教育和感受。

1.重复与交错

在版面构成中,不断重复使用相同基本形式或线,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是相同的。重复使设计产生安定,整齐,规律的统一,但重复构成的视觉感受有时容易显得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性的变化。故此,在版面中可安排一些交错与重叠,打破版面的呆板,平淡的格局。

2.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来自于音乐概念,正如歌德所言“美丽属于韵律”。韵律被现代版面构成所吸收。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秩序,重复性连续排列,形成一种律动形式。它有等距离的连续,也有渐变,大小,长短,明暗,形状,高低等排列形成。在节奏中注人美的因素和情感—个性化,就有了韵律。韵律就好比是音乐中的旋律,不但有节奏,更有情调,它能增强版面的感染力。

3.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同等同量的平衡。对称的形式有以中轴线为轴心的左右对称;以水平线为基准的上下对称和以对称点为源点的放射对称;还有以对称面出发的反转形式,其特点是稳定、庄严、整齐、秩序、安宁、沉静。均衡是一种有变化的平衡。它运用等量不等形方式来表现矛盾的统一性,揭示内在的含蓄的秩序和平衡,达到一种静中有动或动中有静的条理美和动态美。均衡的形式富于变化,趣味,具有灵巧、生动、话泼、轻快的特点。

4.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将相同或相异的元素作强弱对照编排所运用的形式手法,也是版面设计中取得强烈视觉效果最重要的手法。归纳起来有:主次、大小、粗细、长短、疏密、动静、黑白、刚柔、虚实等对比,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并存。通常在同一版面中呈现,多种对比关系交融在一起。在对比关系中,对比越清晰鲜明,视觉效果就越强烈。

调和是在类似或不同类的视觉元素之间寻找相互协调的因素,也是在对比同时产生调和,所以许多版面常表现为既对比又调和,两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对比为强差异,产生冲突;调和为寻求共同点,缓和矛盾。两者互为因果,共同营造版面的美感。

5.比例与适度

比例是形的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数量的一种比率。比例又是一种用几何语言和数比词汇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抽象艺术形式。成功的版面设计,首先取决于良好的比例关系。比例常常表现一定得数:等比数列,等差数列,黄金比等。其中黄金比例能求得最大限度的和谐,使版面被分割的不同部分产生相互联系。

适度是版面的整体与局部与人的生理或习性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就是版面设计要从视觉上适合读者的心理。

6.变异与秩序

变异是规律的突破。这一突变之异,往往就是整个版面最具动感,最引人关注的焦点。秩序指版面各视觉元素有组织有规律的形式表现。它使版面具有单纯的结构和井然有序的组织。秩序美是构成版面的灵魂。能体现版面的科学性和条理性。

在秩序美中融人变异之构成,可使版面获得一种活泼,动情的效果。

7.虚实与留白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有“计白当黑”这一说法。在版式中,为了强调主体,也可随意将其他部分削弱为虚,甚至以留白来衬托主体的实。所以,留白是版面“虚”处理中一种特殊的手法。版面中的虚实关系以虚衬实,实由虚托这种关系已成为版面设计中的意见手法。按照一般的视觉规律,读者一般将兴趣投人到文字和图片上,从美学的意义上讲,留白与文字和图片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没有空白就难以很好的表现文字和图片。

版面设计形式的法则乃是创造画面美感的主要手法。所有形式原则在表面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上都是相关而共同为用的。在上述法则中,从变异与秩序中可求取整体与完美的组织;从对称与均衡中可求取稳定因素;在节奏与韵律里,则可产生音乐感和情调。同时,对比产生强调效应;和谐是统一整体的要素;而留白则使版面获得庄重和空间感。

(四)现代版面设计艺术的新发展

如今,电脑作为现代工具已进入设计领域,使众多设计师们如鱼得水、纵情游弋;现代版式构成中的正文字体越来越小,可以是5-7点,比以前的9-12点显得整体、清秀而富于现代气息。为了寻求版面视觉上的丰富与变化,只须将有限的字体加粗、变细、拉长、压扁或调整行距的宽窄,或变化字号大小。在版面中起着画龙点睛、引人注目的效果。

在版面空间处理上,文字远、中、近的空间编排,也显示了极强的现代意识。版面构成是属于二维空间的范畴。如何在平面中表现出深度的感觉,对于版式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只有造成版面三维空间效果,才能使版面显得灵活而深远。三维空间可通过版面的远、中、近三个层次来获得,这是一种遐想的空间。远、中、近一般可通过大中小的比例,黑、白、灰的对比,肌理的相互衬托,以及构图的前后关系等形式来获得。在远、中、近空间层次上,一般来说,近景要活跃突出、高调此,远景则要趋于安静、平和、灰一些。这样的版式设计才显得有序。

电脑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了文字处理系统的革新。图文穿插,在电脑排版中则是非常轻而易举的事情。这种具有插图性质手法非常广泛的运用于文字作品和产品宜传册中,给人以生动、亲切、平和的感觉。促使图形的视觉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结语

版式范文篇5

一、文字在版式设计里其实是最主要的部分。它比图形更有说服力,更让人一看就明白。所以画面里文字的排版显得更加的重要。文字的字号,字距,行距都要有讲究的出现在画面里,才能更好的体现和发挥它的作用。

二、空间这一要素包括了自然空间的感受与心理空间的感受。根据设计师的个人爱好,还有客户的要求,以及版面设计的美感,设计师所使用的方法是有规律可寻的。比如:点线面的构成,渐变,重复,近似,发射,对比,肌理等,这些要素都是我们在设计中总结出来的赋予美感的设计方法。设计师根据自然界总结出这些规律,应用到设计中能很好地反映出我们对美的认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三、版式设计的主要表现方式为形式美。形式美主要触及人们的感受器官和一部分心理反应,它是以内容为物质基础的,例如:国旗的旗杆,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海面上的灯塔等这些都具有垂直向上的特性,因而垂直线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给人以上升、高耸的心理感觉;而水平线的物体有平阔的草原,广阔的大海,一望无尽的沙漠等,因而产生开阔、平静、一望无尽等形式感。

平面构成以形式美为主要表现方式并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它从生活中发现源泉,发现美,模拟生活中的各种美的现象,把它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平面设计中的形式美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地位、学历、文化程度、社会环境地不同,人们对一个事物的美丑观念可能不一样,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评判标准,我们不能来判定谁说的对,谁说的错。但是由于我们生存的环境因素,还有我们相通的生活技能与相通的文化历史,我们会对一定的形式美感产生共识,这些形式美感我把它归并为如下几点:第一,和谐。事物形式多样地统一,不管是大到宇宙,小到原子,每一样事物都是处于和谐统一中相生相克,就像我们学过的政治上的对立统一规律一样,有大的就有小的,有胖的就有瘦的,事物都是在和谐中生存。所以用在我们的美术中这种规律很符合万事万物的形成规律,也就符合美的规律。第二,对比。把反差可大的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这种规律用在我们的平面设计中,通过图形形状的大小、粗细、方圆,竖线的垂直、弯曲、长短等,图画的虚实变化,浓淡变化,颜色的深浅变化等来表示。第三,节奏。本来是音乐中所体现出来的韵律,用在设计中就是图形上所体现出来的节奏变化,能使画面不至于死板、生硬,给人一种活泼生动的感觉。第四,黄金分割比率。把它用数字表示就是3:2,准确数字1:O.618的比例形式,人们长期生活总结出来的最美的分割比率。第五,均衡。形与质、量的平衡,在构成设计上根据图形的形状、大小、轻重、色彩及材质分布而确定视觉的平衡。

版式范文篇6

关键词:边角山水画版式设计空白空间

空白空间常常是指有意留下的,引发读者无限联想的空间。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在人类的视界中,空白空间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人们对空间习以为常,认为最好是填满它。通常人们都容易忽略它,除了少数人,他们有意识地利用空间形成对比,创造戏剧性的效果,或提供一个视觉休息的地方。它被用来作拥挤空间的最佳对比物。在艺术创作中,空白空间的巧妙经营更是一种智慧的外现。

一、边角山水画的空白经营

与西方的“一元论”相反,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百家之谈更是相互影响,因而也就有了“阴阳相生”、“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等各家理论,进而出现“知白守黑”的绘画表现形式。中国画中的“留白”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理论的产物,不同于西方的“空白”,是“大象无形”的“白”,是白与黑相互依存的辨证关系,是绘画的一种智慧,是审美的一种需要,更是“超然象外”的一种意境。这种“白”,是“空中见有,以无藏有”,形成了“无相之象”,有着中国独特的含蓄之美。也让我们领略了“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美学理论影响之下,中国绘画对空白的经营就更为关注。大面积的空白空间,与画面主体相呼应,形成了绝妙画境,给观者无限联想。边角山水画正是以大胆的留白颠覆了旧有的绘画样式,形成了自己清新、开阔的独特风貌。他们将绘画中留白的技法运用得精湛之至,作品笔墨极其精简,使留白处充满了神奇的张力和意境的美感,“黑”与“白”、“虚”与“实”,浑然一体,大斧劈皴的刚正、方硬与空白的虚无相对应,整个画面统一在一种恬淡的意境之中,使“无画处皆成妙景”。边角山水画中的空白,不仅鲜明的突出了画面的主体,而且与画面的落墨之处形成了一种黑白灰韵律,避免了视觉疲劳。

边角山水画面及其简洁,却简而不少,白而不空。作品中的空白绝非一般的废弃空间,而是作品自身的一种表达,也是边角山水画造境的一种语言。大面积留白更给欣赏者无限想像的空间,意境幽远。作品虽寥寥一角,隐隐半边,也给人以意味深长、境界完整的感觉,越是简略,艺术趣味和感染力就越强。也正是如此,边角山水才在翻阅古画时跃然而出,如墨香中一缕清新之气,成为“以少胜多”的典范之作。

二、版式设计中的空白空间

“计白当黑”是中国画的重要绘画理论。根据视觉物理学原理,实空间占据相应位置后,相对就产生了虚空间,即“阴阳相抱,虚实相生”的“空白空间”,在版面中就是其中的空白部分。源于绘画的理论基础,“空白空间”在版式设计中也有着极其积极的意义和特殊的价值。

在视觉设计中,最容易被忽略的要素就是空白空间。而对空白空间的忽视就是大量丑陋、不堪卒读的设计出现的原因。因此,空白空间如同文字、图片一样是一种语言,传达一种声音。在版式设计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要素之一。

1.空白空间是突出主体的需要

在版式设计中所作的任何尝试和努力无疑都是为了更好的传达信息,而本着这个原则,我们自然要突出主体,主体也即版面中的重要信息内容。然而“填满空间不是设计师要做的,运用空间才是设计师该做的”。“重点”总是相对于“非重点”存在的,根本没有绝对的重点。“黑无白不显,白无黑不彰”,因此空白的合理运用对于形成版面的虚实关系、突出主体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何彰显主体?一般情况下,人眼处于被动的接受信息,因此我们的设计就要主动制造阅读兴奋,创造良好的阅读空间,醒目突出的主体内容。巧妙的布白是对版面内容的最好衬托,会提高版面的可读性和清晰度,形成对主体内容阅读的一种导引。让主体内容更加清晰开阔,使读者一目了然。当空白起到了吸引阅读的作用时,它便成为所传达信息的一部分,成为和文字、图片有着同样价值的一部分。“沉默,是语言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对话的一部分”。

边角绘画中,大面积的空白,让我们一目了然,第一时间抓住主体的精妙刻绘,进而把握画家的心灵语言,领悟画之意境。当然如果空白纯粹是为了空白,而不传达任何信息,则是要不得的。那样的空白空间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谓的垃圾空间,不仅造成了画面的不和谐,同时制造了视觉的混乱,是我们设计时必须避免的。边角绘画中的空白已然是画面的一部分,是另一种刻画语言,空白空间的存在,构成了完整的、主体突出的画面。如同比起涂满墨色的画纸,也许一滴墨更能引起关注。版式设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主体内容,让主体更突出,让人的阅读变得轻松、舒适。

2.空白节奏是审美心理平衡的需要

在版式设计中,标题、内文、图片相应的占据了一定位置以后,就相对的有了版面中的“虚空间”或“负空间”。空白空间是视觉传达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也是现代设计中的重要语言,没有适当的空白与文字图形相对应,或者空白空处理不当,都会造成视觉疲劳,甚至会导致人们放弃阅读。边角山水的空白正与画中主体、次主体一起形成了黑白灰的穿插关系,形成了疏密有致的节奏感、韵律感。在视觉中给人一种美的秩序,美的呼吸。抓住观者视线,并使其获得愉悦的视觉及心理感受。肯•希伯特说过,“空间是人类所必需的”,空白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它与拥挤、阻塞相对,空白常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清爽和旷达。在布满文字的版面上,空白更是阅读的需要。“空白空间对于版面设计,犹如肺之于人。它不是由于美学原因,而是由于生理原因存在的。人的视觉是需要空白的,用于间歇、用于思索、用于调整。

恰当的空白使版面清晰明快,与内容相呼应,形成鲜明的节奏、韵律。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使阅读也成为一种轻松有益的休闲,让人愉悦满足。如同音乐中的休止符是乐曲中的自然呼吸,平面如康定斯基所言,“它本身是一个活着的生命,是有呼吸的”。版式中的空白不仅构成了版式轻、重、缓、急的节奏变化也满足了人们审美心理的需要。大片的空白更给人无尽的联想空间。设计师们应该将空白空间视做一种形状、看作实物图像的一部分而不是版面中剩余的无用物,把它们也视为一种合理的设计要素,要有效积极的调动和利用它们,创造开阔、明朗的版式空间。

3.空白分区是形成阅读导向的需要

空白分区,即利用空白的不同位置、不同形状、不同面积,使版面内容自然区分,使其如同一道道围栏,将内容关系密切的部分自然集合,让人的视线自觉将内容划分成主次分明的版块。同时,空白分区也有助于人们在阅读时选择自己需要索取的信息,快速浏览,节省时间。五色乱目,太花哨的版式常常让视觉混乱,而在本就信息臃肿的版式内再用不同的纹饰去分区,绝对是愚蠢之举。当我们的视觉感到超载时,信息传达就会受到阻碍,甚至失掉信息传达的意义和作用。边角山水巧用大面积空白和小面积空白,形成了很好的读画导向,使观者完全按照画家的引导一一赏读。而大小的空白和景物刻画中的谨致与疏松相映衬,巧妙地传达了画面的主次秩序。在抛弃型阅读的今天,形成良好的阅读导向对于版式设计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而空白是最无声也是最有力的分区符号。优秀的设计会利用空白的摆布,使版面的字间距、行间距、页眉、页脚与图文统一为一体,制造良好的视觉通道,使阅读舒适、顺畅。空白分区,会简化版面的设计符号,自动形成阅读导向,引导读者的目光根据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移动,最终完成阅读。

参考文献:

[1]杨振国.中国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1.9.

版式范文篇7

1理性、秩序:科技期刊对理性主义版式

设计定位的恰当选择理性、秩序的设计定位不仅是理性主义内在思想本质的客观反映,也是科技期刊设计定位的重要核心,同时也是以传播科技思想为办刊宗旨的科技期刊的恰当选择。科技期刊是以传播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为宗旨的严肃刊物,其学术伦理要求期刊必须遵循理性主义思想内在的科学规律,通过理性、秩序的设计手法呈现出富有节奏感的视觉审美形式。在此,理性是指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数列计算为手段,将开本、比例、图式、文本按一定比例合理、有序地规划于版面中,以表达版式秩序的级数美。秩序则以确切的基本元素参数为版式构成物,借助相应的数学计算,使版权、目次、文本、图片、表格、符号等构成要素依序、合理地配置在页面中,以此形成版式组合成分之间的和谐级差比[7]。理性与秩序互为关联,相得益彰,从而形成理性主义设计特有的审美逻辑,其内涵与理性主义思想所倡导的科学观如出一辙。1.1传统理性主义思想与科技期刊设计观念的高度一致性自文艺复兴后,欧洲社会对科技的崇拜与迷恋已近狂热,理性主义思想与科学创造逐渐演变成为新的精神崇拜。对于狂热者来说:“即使科学也基于一种信仰,根本没有所谓‘无前提的科学’,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8]。在理性主义思想灯塔的指引下,科技发明与科学创造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为工业生产与商品贸易服务的设计业也进入空前繁荣时期。批量化、模块化、规模化生产是工业社会的典型特征,其设计思维与理性主义思想意识完全一致,反映出西方理性主义精神的历史同一性。与之并立共生,服务于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的书籍、期刊、报纸、产品包装等平面设计实务,其设计理念与工业化生产思维模式一脉相通,形成统一完善的有机整体。由此可见,科技期刊选择理性主义设计定位,其实质是理性主义思想对期刊功能、审美取向的影响和渗透的现实反映。1.2秉持理性主义思想是现代科技期刊设计的基本特征风格主义运动是把理性主义思想具体应用于设计实践,并对期刊设计起直接指导作用的典型范例。早在现代主义诞生之初,荷兰哲学家逊马克的理性主义哲学思想曾对《风格》(DeStijl)的设计产生过决定性影响。逊马克认为物质世界由纵、横两种结构组成,他认为世界上的三种颜色是红色、黄色和蓝色。蒙德里安受其影响,转向完全纵横直线结构的完全抽象绘画,色彩也逐步转向单纯的黑色线条结构、白色底以及红色、黄色和蓝色的三原色计划,走向高度理性化方向[9]。《风格》以此为基础,选择基于数学计算的版式设计方法,首先采用纵横线条为中心线,把平面空间划分为简单的几个功能区域;其次以简单方格组成方格网底,把每个方格作为基本模数单位;最后采用数学比例和几何比例进行版面编排,设计上强调排列和顺序,把平衡、对称、比例、对比互补关系等视觉内容以高度理性的方法融为一体,达到完美的地步。这种方法大约可发展出一种大部分建立在数学思维基础上的艺术[9]。虽然《风格》创办于20世纪初叶,但其影响力早已超出所属时代的传播范畴,并为之后属于理性主义设计范畴的国际化风格的诞生奠定了系统的理论基础。可见,坚持理性主义思想是现代科技期刊设计的根本追求。1.3国际主义版式设计风格现代设计史上,20世纪前30年间产生的网格设计的迅速发展,使国际主义设计风格与理性主义设计内涵一脉相承[10]。国际主义风格力图通过简单的风格结构和近乎标准化的版面公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具体来讲,这种风格往往采用方形网格为设计基础,各种平面因素的排版方式基本采用非对称式,字体、插图、照片、标志等都规范地安排在此框架内,排版往往呈现简单的纵横结构,字体也采用简单明确的无饰线体,由此设计的版面往往具有公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效果,具有简明而准确的视觉特点[11]。系统、秩序的科技期刊版式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理性的模数原理使复杂的版面组织要素得到合理配置,采取国际主义表现形式则是体现这一思路的准确选择。换言之,把国际主义设计方法实际运用于现实科技期刊的版式设计是理性主义设计思想的现实反映。爱因斯坦曾指出:“正是由于这么一个比例尺度,它使人做好容易而做坏难”[12]。可见,理性与秩序既是理性主义设计的核心,也是科技期刊办刊设计定位的支撑点。科技期刊立足于理性主义设计定位,不仅是理性主义思想科学性的正确反映,也是对科技期刊内容的准确体现,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正如阿恩海姆所说:“人所具备的认识能力(其中也包括艺术创造能力)寻求的是秩序。科学的使命是在多样化现象中提炼出有规则的秩序,而艺术的使命则是运用形象去显示这种多样化的现象中所存在的秩序”[13]。

2偶发、随机:科技期刊对非理性主义版式

设计形式的选择性吸收设计犹如一面时代的镜子,在镜像的世界里,时刻会映现出科技的真实身影。因此,不同的历史阶段,设计必然反映时代的科技华彩。处在高速发展的数字出版年代,科技期刊选择理性主义设计定位,是顺应科技潮流的正确选择,体现出刊物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的珠联璧合。然而,尽管理性主义设计拥有无与伦比的科学性、功能性,但也并非完美无缺。若要保持科技期刊经久不衰,设计本身必须与时俱进,以真诚开明的态度接受、设计新生事物,突出鲜明的前卫性与时代感,应对流行于设计界的偶发、随机、混乱等非理性主义版式设计形式采取开放姿态,选择性地汲取其中的积极要素。纸媒体科技期刊若想采用非理性主义版式设计形式,唯有以数字科技作为技术保障才能够实现。而在此之前的传统科技时期,即便有此想法,但囿于科技发展水平,版式编排存在难以跨越的排版技术障碍,最终难以实施非理性主义的设计手法。在此,人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如果没有进入数字出版时代,或设计师还未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术,将非理性主义版式设计形式成功应用于纸媒体出版物中只会成为空谈。可见,只有将数字科技与纸媒体结合,非理性主义版式设计形式才能顺利应用于具体实践。2.1理性主义版式设计对非理性主义设计形式选择性吸收的理论探索当代,许多学者采用理性主义版式设计手法对非理性主义设计形式选择性吸收的理论进行探索。余秉楠[10]认为期刊版式所采用的网格设计重视比例感、秩序感、连续感、清晰感、时代感和正确性,以理性为基础,与以感性为基础的美国自由版面设计的自由配置形成鲜明对比。但海伦反对网格编排法,主张自由设计编排,认为网格体系死板拘束,但他也承认编排内容必须以一定的秩序为准则[14]。尽管其观点十分矛盾,不过也确切地表明,以理性主义观念为主体的版式设计,离不开非理性主义自由版式设计的介入和修正。书籍设计师吕敬人[15]曾引用杉浦康平“艺术×工学=设计2”的设计观念,同样认为艺术思维活动离不开感性创造过程,艺术感觉是灵感萌发的温床,是创作活动必不可少的一步。显而易见,“感性创造”和“艺术感觉”等概念指的就是非理性主义艺术设计。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所撰写的《秩序感》长期以来颇受学界推崇。他曾对图形编排结构中存在的“秩序”与“混乱”现象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指出“不管我们如何分析规则结构与不规则结构之间的差异,最终我们必须能够说明审美经验方面的一个最基本事实,即审美快感来自于对某种介于乏味和杂乱之间图案的观赏”[16]。在此,图案特指视觉要素形态;乏味则是指如果设计要素排列过于秩序、规则,将会出现僵化、呆板之感;杂乱则表示编排结构的混乱与不规则。视觉要素编排只有介于二者之间,处于中和状态才具有审美价值。当然,双方的比例并非等量等形,中和也不等于平均,唯有秩序处于绝对主导状态,形成理性主义设计对非理性设计要素的吸纳、兼并之势,排列结构及其审美性才得以成立。一言以蔽之,贡布里希等学者的理论是一个二律背反命题,现实中的设计实务一旦遇到此类现象,采用“中和”方法是解决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科技期刊的设计定位来说尤其如此。具体原因和解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突破网格的必要性尽管理性主义从人的主体出发,运用逻辑推理去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反映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当人依照客观规律对具体事物进行支配,并视其为全部生命意义时,客观上人便失去自我,成为从属于“物”的奴仆。科技期刊选择属于理性主义范畴的数列网格设计,最棘手的问题就在于容易造成设计者把网格变为僵滞的固定围栏,生搬硬套地将图文嵌入其中,即网格给人以规矩和约束,这是其优点,同时也正是其缺点。如果不能灵活与创造性地应用网格,则易使版面显得单调和枯燥。有时为了打破版面过于单调的格局,可采用局部突破网格规矩的方法[10]。为了消除这一弊端,有必要针对版面某些局部,采用偶发、随机、混乱等非理性主义版式设计随机机制,以去除呆板、僵化的机械性。图1所示为《新克兰布鲁克设计论述》[17]的版式设计,内文编排以网格结构为主体,局部则采用自由版式设计手法,对略显呆板的文本成功实施了破网处理,凸显理性、秩序、自由、轻松之感。2.1.2减少消极的冷漠感理性主义设计作为超越国界、民族、地域特点的国际主义设计方法,采用模块化、网格化等标准设计模式,其审美评价体系以规范、秩序等相关参数为衡量的基本尺度,必然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以冷漠感。一方面,理性主义版式设计能够体现出自身的优点;另一方面,则又表现为淡漠、缺少激情。难怪其常被图1《新克兰布鲁克设计论述》内文版式设计人指责为“具有刻板、缺乏人情味的视觉特点,流于程序化”[18]。为了弥补理性主义版式设计的缺陷,科技期刊在把理性主义设计作为主体定位的同时,适当引入非理性主义版式艺术随机机制,将偶发、混沌等艺术表现方法融入到刊物设计中,以消减冷漠,增加期刊设计的情感审美意蕴,这非但不会影响理性主义的办刊设计思路,反而以开放的办刊意识增强了期刊的生命力。一旦采纳这一设计理念,非理性主义版式设计将唤醒潜藏在理性思维下真正支配人的意愿和行为的无意识领域[19],而这正是设计艺术所需要的。2.1.3消除设计的同质化艺术与科学的本质区别在于,艺术讲究个体之间的差异与变化,强调不同的个性,把独创奉为圭臬,而科学则看重逻辑、共性与普遍化。这本来无可厚非,但若不加筛选地把共性与普遍化等科学规律套用于所有艺术设计对象,设计便会出现千物一面的同质感。理性主义设计,尤其是网格设计,将数理观念引入设计中,竭力主张理性、秩序、趋同与普遍等设计观念。科技期刊一旦选择理性主义设计作为设计定位,必然出现设计同质化现象。这就是理性主义设计本身不可避免的悖论,其内在规定性要求自身必须以整齐划一的纪律性对事物进行约束,排斥以宣扬自我感知、直觉等为主张的非理性因素介入,这必然会引起其与非理性主义设计之间的冲突。与此相反,虽然非理性主义设计在思想上与理性主义背道而驰,如把“否定理性思维能力,宣扬意志、直觉、盲目力量”等作为对理性主义的批判,但并不意味着对理性主义的全然否定与抛弃。非理性主义所要反对的只是理性主义思想及其设计中存在的模式化、同质化弊端而已,这就为消除理性主义设计中存在的同质化现象,有选择性地引入偶发、随机机制寻到正确的路径。2.1.4选择吸收的甄别性科技期刊应加以甄别地引进偶发、随机等非理性主义版式设计要素,有选择性地吸收具有积极因素的设计形式。非理性主义版式设计流派纷繁、鱼龙混杂,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因此,并非所有非理性主义设计形式都适用于消解理性主义设计的不足。只有那些不影响文本信息传达功能的积极形式才具有可吸收的实用价值,同时还必须保证工艺制作上的可行性。现有数字化出版科技不仅解决了快速、高效的印前制版技术难题,还为各种非理性主义设计形式的诞生提供试验场,使得科技期刊对纷纭、驳杂的非理性主义版式设计形式的选择性吸收成为可能。简言之,科技期刊为消释理性主义版式设计的不足,必须以开放的策略输入新理念、新形式,以兼收并蓄的态度选择性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非理性主义设计要素,把先锋观念艺术中常用的偶发、随机、混沌等表现形式用于具体的设计实践。如此定位必然促使科技期刊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富含独有的美学意蕴。2.2选择性吸收的成功范例科技期刊以理性主义设计为主体对非理性主义版式设计形式的选择性吸收,其成功范例不胜枚举。例如,Nature创刊于1869年,一向以严谨、规范、理性、秩序著称,是理性主义设计的代表,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便是顶级科学刊物,其设计也并非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而是不断选择性吸收非理性主义设计养分,以弥补理性主义设计的不足。图2所示的Nature封面设计以网格框架为基础,文字模块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局部设计则运用平衡手法,将模糊、重叠等非理性主义艺术表现手法融入到设计中,用以对“Gendergap”等局部图形化字体进行艺术处理,以增加“性别差异”模糊化的艺术感染力,从而使形式与内容两相烘托,相辅相成。该封面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对非理性主义版式设计形式的选择性吸取。图3是由美国设计师戴维•卡森设计的《海滩文化》内文版式。虽然此期刊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出版物,但其成功的设计手法值得借鉴:版式采用大、小网格编排,双栏错位结构,显得理性、秩序;形式上,运用错位、叠合、重组等创作手法,使版面生成新的机遇模式[20]。再如,始创于1899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是以理性主义作为版式设计定位的科技期刊,从版式结构来看,成套印刷文字由看不见的复合隐形网格控制,字体相互穿插、错落有致。其内页版式严格按照预先设定的网格程序编排图文;而期刊封面则经常采用富于艺术想象力的随机、混沌表现方法来传达期刊的学术核心理念,以此增强期刊超然的学术张力。该内文版式呈现出理性、秩序与自由、洒脱并存的视觉感受。图4是该期刊封面设计的典范,其表现手法为平涂漫画人物与手绘英文相协调,图文互为借力,达到字图一体的和谐境界。科技期刊把理性主义作为存在与发展的办刊设计定位,尽管存在着机械、呆板等方面的不足,但只要本着开放的设计思路,不断吸收偶发、随机之类的非理性主义版式设计表现形式,某些不足可全然得以消弭。

版式范文篇8

1.科技期刊的封面设计

经过对120种科技期刊的调查了解,发现有些美术编辑为了强化科技期刊的吸引力,肆意夸张,不按规范要求设计封面,如有的期刊封面采用与主题无关的图画;有的封面上写有刊物名字的英文缩写过于醒目;有的刊名中正刊名小于副刊名,或者与副刊名字号相同;刊名的汉语拼音没有按照国家规定以词为书写单位;有的刊名仍用繁体字。高尔基说过:“美是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象。这些完美的形象都是理性和知觉、思想和情感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科技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专业性和权威性。期刊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和书脊)不仅可以保护期刊,还可以反映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刊物内文。封面不仅具有标识期刊作用,而且能形象地体现期刊的编辑出版质量和风格特色。科技期刊的封面应大方、美观,封面图案要端庄、明快,着重突出期刊的内容特色,美术编辑在设计中应把握好三个关键要素,即色彩、封面图片和封面文字。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对封面具有重要意义。色彩是视觉传达力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科技期刊封面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色彩的象征性、传达力都能影响到期刊的最终传达效果。因此,色彩的应用既要能美化期刊的封面,还要不失严谨,并要考虑期刊内容的需要,用不同色彩对比的效果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和思想。在对比中保持协调,在统一中求发展。科技期刊的封面,不应有过于夸张的色彩,而应当体现学术的严肃性,符合学术界读者的审美情趣。整个设计要显得文雅,体现出书卷气,营造一种特有的学术氛围。此外,科技刊物封面的整体色调要沉稳但不等于暗(灰),封面的整体风格要与一年内其它期形成系列感。1.2.2封面图片封面图片具有直观、明确、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成为设计要素中的重要部分。封面的核心是创造一个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平面构图。图片有写实图形和写意图形。主图(照片)要切合主题,画面抓人眼球,尺幅安排适中。尽量用简洁、明快、意义丰富的画面凸显主题,表达出学术期刊的外部艺术形象。封面应使用规范文字与符号。常用于刊名的字体分为三大类,有书法体、美术体和印刷体。书法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多出于名人之手,具有名人效应。例如《论证与研究》的刊名就是由刘华清题写。美术体是刊名设计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字体,它可以分为规则美术体和不规则美术体两种。印刷体沿用了规则美术体的特点,借助电脑使印刷处理方法上既便捷又丰富。故印刷体刊名的使用在学术期刊中出现很普遍。总之,刊名字体一定要突出、色彩明快与底色反差大(能跳得出来),在主图与刊名字体之间可采用动静结合,即图活字稳(大黑体、粗宋体等)、图静字活(隶书体、魏碑体)的组合方式。科技期刊封面的主要功能是在读者和期刊之间构建信息传达的视觉桥梁,文字的视觉艺术首先是一种艺术造型的元素,不同的字体具有不同的独立性,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以刊名为核心,包括出现在封面上的其他固定设计,是该刊物区别于其他刊物的识别要素,是期刊品牌的视觉表现,是刊物整体视觉识别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封面要目(有的杂志不用)要做得出彩,标题在整个版面中负责“抓人眼球”,制作好标题也是提升科技期刊可读性的重要手段。由于读者第一眼看到的是标题,再决定是否阅读这篇文章,因此标题能否突出并起到新闻眼作用是很重要的。所以标题宜多做引人入胜的事实题、耐人寻味的悬念题、给人启迪的哲理题。期刊封面设计要简洁、美观、大方,既可表现得抽象,也可表现得具体。构图视觉元素包括刊名、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卷期号等文字和数字、构成封面背景的点、线、面图案和图片及其他装饰符号等。科技期刊封面设计中的配图比较少,一般选用与期刊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参与构图,并把它固定在封面的构图中。另外高科技与现代感是分不开的,所以可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和手段,如在底图加入现代感的图案,用photoshop工具处理一下刊名字、底图、色彩等,但要运用得当,否则适得其反。《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GB/T9999-2001)明确规定,期刊封面上应标明以下项目:第一,刊名。包括可能出现的并列刊名和副刊名。第二,出版年月、卷期号。第三,责任人(包括主办者或编辑者或主编)。第四,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条码。第五,期刊的单本或合订本超过一定厚度应在书籍上印载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月。第六,封面上的数码应采用阿拉伯数字。中文书刊名称拼写基本上以词语为书写单位。每个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因设计需要,也可以全用大写。期刊的刊名应尽量简短、明了,必须符合该刊所涉及的特定学科与知识领域。使用缩写刊名时,应以直观和不引起误解为原则。不论刊名出现在期刊的任何位置上,都应使用统一名称。封面应准确标注期刊信息。期刊的封面(包括封二)上应标示刊名(包括副刊名)、卷次、期次和年份,必要时可标示编辑者。凡数字一律用阿拉拍数字表示。厚度超过6毫米的期刊,应在书脊上重复标示上述项目。期刊的封面设计形式应力求稳定,在封面上不宜刊登广告。刊名应置于封面的显要位置上,并用一般读者容易辨认的字体标示。附有索引的期刊应在封面上标明。封面(包括封二)不编入期刊的连续页码。关于中国标准刊号的印刷位置,国标规定:对于期刊,除应印在版权标志位置处外,还应将国际标准刊号(ISSN)部分印在封面的右上角,国内统一刊号部分印在封四下方。科技期刊封面设计要努力提升符合期刊内容的美学价值,从版面的空白预留、分割背景、构图形式、色彩搭配、布局安排等方面,设计出符合期刊特质并富有鲜明个性的艺术风格。风格即个性。科技期刊的封面是与期刊品牌紧密相关的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形象。期刊封面应能显示该期刊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艺术风格明显,并能反映刊物内容的学科专业范围,具有标志性意义。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动力。期刊要成为名牌,必须全面追求创新,从出版内容、出版方式,到期刊封面都需要创新。期刊封面设计中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视线。封面的特色首先反映在色彩和图片上,能让读者在众多刊物中一眼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刊物。这样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方法和设计理念才能更加具有新意。

2.科技期刊的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讲究感情丰富,即通过版式语言将感情表达丰富,版式语言是由画面构成,一是编排手段,包括字、图、题、线条、色彩;二是版式空间,包括栏、区、空白,只有让这些“器官”都动起来,才能组成丰富的表情,以传达、表现出情感,产生特有的渲染力。版式是刊物整体合成的最终体现,是办刊思想的具体落实,是赢得读者的包装手段,是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体现。科技期刊内容是其精髓,版式风格则是其衣裳,内容精心打造,版式尽心勾画,才能表里如一、锦上添花。版式设计包括文字与图片的配置、栏目的划分、标题的形式、字号的大小和字体,以及其他版面上的因素。学术期刊的版面,主要由正文、标题、作者姓名、图表、页码和眉注等组成。此外,空白部分也是版面的组成要素之一。期刊的版式设计是期刊装帧设计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同期刊的封面设计一样,需要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手段使稿件的内容以最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科技期刊因其学术性需要,在字体选择上不能像通俗类或文艺类期刊那样活泼,在版式设计上也不能如它们一样灵活多变,因此,更需要美术编辑运用美学原理进行版式设计上的巧妙构思与安排,增加读者阅读时的愉快与轻松。科技期刊因其自身性质要求,正文部分内容、字体的设计一般选用字体端正大方、风格刚柔相济、浓淡适中的宋体。依据《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已制定的排印规范,对文稿(英文、俄文)中的书眉、题名、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插图表格、公式等逐一标注清楚。通常科技期刊文章篇幅均比较长,安排不当就会给读者带来疲劳感,如可以在长文章中穿插图(照片);适当分段,增加小标题;在整期文章安排上,可长短搭配,短文也可采用变化字体(如楷体),文章标题排列也可多样化,如横题、竖题、双行题、窝心题等。还可根据正文的内容、标题字数的多少来选择字体、排单栏还是双栏等。至于标题所占版面面积,要与正文内容所占的面积比例适当,若前者过大,后者过小,就会产生头重脚轻的失衡感;反之,则会造成脚大头小的压迫感。有的科技期刊不配插图,更由于其所刊登的稿件内容一般都比较长,所以在版式设计中尤其要注意印字部分与空白部分的处理。从美学角度来看,空白与文字、图表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是版面形式美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果所有的版面都被填得满满当当,就会令人觉得透不过气来,从而产生厌读心理。所以有经验的科技期刊的美术编辑在版式设计中尤其注意这一点,将文字构成的块面尽量往版面的中、下部推移(特别是每篇稿件的起始页),天头和订口、翻口要留出适当空白,行距也要宽窄适宜,这样,不仅能增加版式的美观和读者阅读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喜爱动笔的读者有地方落笔,写下批注。如果做到这些,版面便会形成密中有疏、疏中有密、“虚实相生”的美学效果,使版面显得干净清晰、美观协调,从而收到古人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效果。当然,如果设计不当,空白过长使空间分散断裂,版面则会显得空旷、松散,不仅无美感,还浪费了版面。文中的照片好比在平面的版面上开设的窗户,能显示出立体感和纵深感。在被称作“读图时代”的今天,摄影作品从过去单纯美化版面发展到如今越来越成为独立的图解文章、强化主题的元素。另外,插图还起到一个平衡版面的作用,可与标题搭配,也可穿插文中,或与标题上下呼应,尺幅上最好有横有竖,有大有小变化,安排得体,才会给人以有节奏的愉悦感。所以,掌握好插图的缩放比例,合理安排插图位置,是版式设计中的重要部分。缩图原则为:内容简单的缩去比例大些,内容复杂的缩去比例小些。由于版面限制,一般情况是将图缩小,有个别图须经放大处理后再缩小。缩放比例把握得准确,可恰到好处地展示图的内容,避免发生复杂图缩去比例大,简单图缩去比例小;应该缩成半栏图的图被缩成通栏图,该缩成通栏图的图被缩成半栏图等问题。其次要合理安排图的位置,使其与文字协调一致。对于图幅高、幅宽尺寸相近的半栏图可并列通排;图幅宽小于9cm的半栏图串文排;超过9cm以上的图通栏排。若在一个版面内有大小不一的2幅半栏图,不管其在单、双页,一幅排在切口,另一幅排在订口;若有3幅图,则按切口、订口、切口的顺序排。这仅指一般排图规律而言,实际编辑排版时应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2.5公式的转排科技期刊公式很多,使其按规则合理转排,对提高版式质量十分重要。数理公式有时要多次转行,而转行不是随心所欲,必须按其规则进行:优先在“=”“≥”“≤”“>”“<”号处转行,其次可在“×”“÷”“+”“-”符号处转行,这些符号留在行末[1],不得已时可考虑在“∑”“∩”“∫”等运算符号和“lim”“exp”等缩写字之前转行。如果“∫”“∑”运算符号后面的式子一行仍无法排守,则可在其中的“+”“-”号或适当的相乘因子处转行。对于独立排的公式,只要按照规则去做,可较好地控制版式。比较麻烦的是在行文过程中出现的公式。因其外文符号与汉字所占空距宽窄不一,很容易导致运算符号留在行首或将公式中的数值分成上下两行。这时须对文字进行增减处理或强行外文符号与运算符号撑满一行,使运算符号移至行末或外文符号同运算符号一起移至行首,数值完整地排在一行。

版式范文篇9

应对之道

从美学角度,插图要有感染力。在插图绘画中,我们往往根据主题设定的空间来应用一些造型手段如色彩、形式等。在插图艺术的空间表现中,插图创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插图画家按照需要去设计图画,他们并不仅仅依靠光线和画面的体积来表现空间意识,而是靠物体的轮廓来占领空间。在插图画面中,通过点、线、面等的造型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的比例等来表现平面空间的深度,只要画面安排得当,清晰度和效用性便会得到很快的提升。从平面设计角度,插图在书籍中的排版应突出中心,给视觉焦点。通常正文中的插图应排在与其有关的文字附近,并按照先看文字后见图的原则处理,文图应紧紧相连。如有困难,可稍前后移动,但不能离正文太远,只限于在本节内移动,不能超越节题。图与图之间要适当排三行以上的文字,以做间隔,插图上下避免空行。版面开头宜先排三至五行文字后再排图。若两图比较接近可以并排,不必硬性错开而造成版面零乱。总之,插图排版的关键是在版面位置上合理安排插图,插图排版既要使版面美观,又要便于阅读。

从阅读角度,插图应吸引眼球。不同的插图有不同的内在灵魂,把握住书本的内涵则是插画所应体现出来的。现代的版式设计已不再是几条线的交汇,现代的插图也不只是几个图形的简单组合。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感情,一种态度,这就要求插图要赋予不同的表情,如写实的书籍力求沉稳,插图要大气、庄重;文学书籍,插图要清新自然,有文化气息,是不同情感的体现,从中可以读出作者所要传达的某种情感;儿童类图书,插图可以适量增多,增强儿童的色彩和图形意识,图片要温馨轻松,要充满趣味,表情要卡通可爱;科教类书籍,插图要真实准确,正确地表达内在意思,不要过多采用夸张的手法。从素养角度,插图画家首先要有良好的绘画基础和一定的立体思维能力。只有具备了精湛的技术,才能在绘制中得心应手,才能充分表现出头脑中所要表现的色彩、质感及空间感,得到读者的青睐。绘画基础的训练和表现能力的获得,将直接影响插图画家的设计创作力。艺术家可能有很多奇思妙想,但是不懂软件的功能,不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很难表现出设想的效果。因而我们应该通过熟练地操作分析出一些共性,采取最佳的方法来提高质量、缩短周期。

发展趋势

插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数码插图的发展,现在几乎所有传统风格的插图都可以用数码技术来实现,而且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全新的风格“数码风格”,它增加了艺术的风格样式,拓宽了插图创作的范围,更适应现代信息化的社会,更符合现阶段人们的审美情趣。数码插图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内涵,具有规则性、复合型、表现虚拟空间的特点,其表现能力远远突破了传统的每一种插图形式,给人以无限遐想,使技术和想象力达到了插图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趋势研究徐丹(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山东日照276826)理论研究•设计完美结合。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艺术与技术的互联成为可能,数码插图的制作也可以依赖高效能、高科技、高质量的软件。日新月异的图形制作软件不但在使用方面变得简单,而且在数码插图的表现力方面也将带来新的热潮,像zbruh,bryce等特色软件的不断涌现,也将给数码插图艺术提供新的表现形式。所以只有具有很好衍变性的数码插图才能更有效地配合文字、物体、空间等不同元素来迎合变化带来的要求。此外,插图中的各种图形元素可以根据需求拆开,分别提取利用或依照各种媒体的不同特性进行图形的重新组合、排版。在各种新媒体充斥的今天,一般印刷制品己经很难满足人们的视觉要求。除了基本的宣传招贴、杂志、包装中的应用,现在的数码插图又进入了网页制作、游戏原画、动画制作等高新数码领域。如今的数码商业插图已经开始摆脱一味的辅助、陪衬的地位,某些领域中己经处于主导的地位。顾客也更乐于接受表现手法丰富、形式多样的商品插图。在服装图案设计中,原创的图形更是被广泛使用,而既有内容含义又有美观图形的插画成为了新的时尚新宠。

版式范文篇10

版式设计语言理论在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实践问题

1.版式设计教学应突破学科的疆界

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设计教学应突破学科之间的疆界,寻求设计与创意的新表达,因此,创意人必须具有综合性的知识体系,而不能一味地“专”下去。版式设计教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的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角色;同时,也是承担着传达思想与情感的重任,甚至是传承文化与文明的重任。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方方面面的综合知识的整合能力。例如:哲学、经济学、美学、艺术心理学等等。要让学生认知到版式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综合且新型的艺术学科。另外,还必须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经济学、消费心理学等课程。在强调学科边界的融合时,并不是要求版式设计者个个都成为多面手,而是模糊学科边界本身的同时,而是构成学科之间的交叉性与重合性、形成新的创意表达语言,运用综合性有利于版式设计理论的全面发展与延续,使版式设计的理论在教学方面有突破常规的发挥,成为一门综合性强、专业语言传达新的设计学科发展态势。

2.版式设计教学需要重点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版式设计教学中,个性化的表达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出现为当今的设计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和设计与制作工艺。在这种社会发展形势下,版式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的学科领域,要在这个需要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的提升,版式设计教学的水平与科技发展的步伐。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软件的广泛应用,版式设计教学逐步走向程序化与科技化的趋势,这就要求设计具有创意并且富有个性化的表现。创新就是版式设计的本质,创新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的表达是教师对版式设计教学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在版式设计教学中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传授,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表达的思维,倡导个性化设计风格与思维的体现,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思维,使版式设计创意具有鲜明性、独特性的个性化表达和形成强烈的视觉传达效果。

3.重视学生的理解力和应用的实践能力培养

在设计教学中,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让学生通过对幻灯片和课件观赏与思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理念与创意意识。要求学生对版式设计有一定的研究,熟练地掌握版式设计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对文字、图片、版面中的抽象元素等视觉因素,在版面中的编排有一定的理解和应用的实践能力。同时单一的版式设计教学形式训练课程,增加综合设计教学时,开发学生更多、更具个性的思维拓展空间与创造机遇及灵感。根据版式设计教学的安排,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与课程内容的规范,提出版式设计教学的重点。重视教学实践性的应用能力培养,版式设计教学模式已不在是传统的培养模式。在特定的设计教学环境中,使学生完成设计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创意的全过程训练,使学生们呈现出完全互动并且相对独立的思考与表达关系,设计教学的成果则是在创意设计上,或者称为版式设计样章。当然,这个“样章”可能还不够完善,也许它可能是极其粗糙、不成熟的草稿,但版式设计一定是具有超前的设计理念和创意思维的表达。

版式设计语言理论在设计教学中的实践

版式设计语言就是针对平面设计而言,特别应用在是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招贴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等各种版式设计中。由此可见,版式设计教学是在满足平面设计功能的前提下,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因素之间的有效的编排与表达,版式设计教学的范围涉及到书籍、招贴、网页等各个平面设计的领域,其设计原理与理论贯穿于每一幅设计创意的始终。因此,版式设计教学从表层来分析,它是一种关于平面设计元素的编排的设计教学活动,是现代设计工作者与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和专业表现技能。

1.书籍版式设计理论在设计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书籍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阶梯,又是传达信息的载体。在书籍的版式设计理论的设计教学中,学生应该了解其以下的特征:一是,书籍版式设计语言的特点:书籍主体通常由文前、正文、后附构成;它是通过版式设计语言来组织大量的有效信息,以文字为主要版面编排的设计要素构成。二是,书籍封面的版式设计:书籍封面中主要由书名、编著者名、出版名等文字组成;封面设计是书籍整体形象塑造与表现的核心,具有保护、传达书籍内容的功能,使书籍更具有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作用与功能。三是,书籍内页的版式设计:在书籍版式设计中,通过对书籍版式设计语言教学中展开实践性的学习,学生必须考虑页与页之间的连贯性,进行整体与统一的设计创意。四是,版式设计语言教学在书籍中的应用:书籍设计是对版式设计教学中作出实践性的研究意义的拓展也是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变,赋予学生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设计表达能力,调动自主决策的能力与收集处理信息的整合能力,发现实践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使实践的应用能力得以全面的提高。书籍设计流程的基本练习,学会解析基本要素、特点以及评审标准。通过书籍设计的原则,分析整体版式设计结构与形态任务,在一定的开本上,把书籍原稿的体裁、结构、层次、插图等方面作为艺术性而又合理性的融合。结合各种要素进行书籍整体设计的思考;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以恰当的方法,进行创意,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类型的书籍版式设计的要求表达,在提高审美水平的同时,提高主体与客体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意境。

2.招贴版式设计理论在设计教学中的实践解析

海报招贴创意以大面积的版式设计语言传递着有效的视觉信息,它具有强烈的视觉传达与表现力、版式语言简洁、信息传达明晰等特征。在视觉信息传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招贴版式设计的特征:在编排的层面分析,海报招贴的版式设计通常采用简练、概括、夸张的手法,突出主题,可以吸引受众的目光。海报招贴的版式设计手法从两个方面深度解析:一是,招贴设计的色彩选择;是一门综合性的色彩元素与集合,它需要具有敏锐的色彩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参与和表达。二是,海报招贴设计的表现手法;要求版式创意表达简练,重要信息突出,受众能在众多信息中或从较远的距离接受版式所传达的主题信息。其次,标题文字的设计;主要是指的字体的大小,色彩与位置的编排关系,体现出文字的识别性和独特性的传达能力。标题文字常以较大的字号出现,但须要配合以大量的留白、色彩对比、图形相反衬等手法,以确保突出主题思想,达到视觉传达的目的。其三,版式设计语言教学在招贴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各种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解读,使学生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以及各类平面设计的版式的不同特点,进而让学生了解版式设计的文字与图形的布局、视觉流程与视觉元素的节奏与控制,让学生熟练掌握实践过程中的相关环节与步骤,并能熟练操作相应的设计软件。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的教学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理论与实践的挑战。为促进高等院校的教学与实践性活动、要与社会服务紧密相结合是盘活教育的好途径。能力培养是个性化、实践性指导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全新的教学模式是社会发展需求,调整版式设计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向,对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实践改革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3.网页版式设计理论在设计教学中的实践剖析

网页是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形式。可以说是平面设计的一种延伸与拓展,主要是通过专门的软件和版式设计理论,进行个性化与基础性的编排。一是,网页版式设计的特征:传统的网页媒介是以静态的形式传达信息。而现代的网页设计,都是以网页的“动”起来作为吸引观者的注目。从版式设计语言的角度来分析,网页的设计与制作,需要相关的设计软件应用与设计专业的技术。二是,图形与文字的比例:网页设计同样也是一种版式设计,在文字与图片的编排上,应该注意它们的比例关系。图片在版式设计中除了能够将信息具体化达到展示与传达以外,还具有调节版式活跃感的特征。三是,版式设计的语言教学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以网页为教学载体、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与学习的情境,以项目带内容设计,来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将网页设计教学流程归纳为:由先到后、由简单到复杂、有整体到局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增强学生的认识与表达能力,并与现实中的大型企业共同开展设计教学与实践练习,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得到实战性的锻炼与提高根据项目的不同来培养个人的兴趣与专业发展方向,确保学生既具备企业所需要的技能,更能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应掌握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又能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发展。增加学生的自主创意能力,也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关键性的指导性作用。培养学生的版式设计语言能力,可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拓展,积累丰富的视觉的语言与词汇,能够熟练的掌握相关的设计类软件的同时,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