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法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1:32:16

安全法律

安全法律范文篇1

1.1完善的系统性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强制化轨道的迫切需要。国家先后颁布了《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了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的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确定了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生产经营单位责任人安全负责制度、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事故应急和处理制度、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责任追究。

1.2强制的执法力度

①加大安全执法力度。一切煤矿事故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重大隐患,有关部门多次督促整改,却未得到执行,致使事故诱发,最终酿成大祸。对那些无视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无视职工生命安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要从严从重追究其法律责任。②加大日常监管和处罚力度。强化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煤矿安全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发现制度形成虚设、落实环节有缺陷,要采取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相结合形式给予严惩。煤矿作为事故发生的主体,是安全生产的内因;各种法律法规的落实和有关政府部门的监管是外因。事实上,是外因促内因,使责任主体真正负起安全责任。③强制责任追究制度。对事故发生者要严格按照事故调查及分析制度进行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决不能姑息迁就、朝三暮四,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将事故教训形成经验材料,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坚决不能发生类似事故。

2.郑煤集团新郑煤电公司贯彻法律法规落实情况

郑煤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是安全监察局,新郑煤电公司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部门是安全质量检查科。集团公司接到上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紧急指令、通知等由安全监察局将法律条款以文件、传真等形式向主管领导、公司总经理、董事长逐渐汇报,由主要领导作出批次后下方各生产矿井贯彻学习,安监局落实贯彻效果。新郑煤电公司充分利用广场大屏幕、宣传栏等载体,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集团公司一系列安全工作方针,严格落实相关文件精神,从严从紧抓好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按照“以治促防,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强化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部门、区队24小时值班和公司领导带班、科队长现场跟班制度,对中层以上干部下井次数作硬性规定和量化考核。健全以总工程师为首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强化安全技术管理决策机制。大力推进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全面提升矿井应急救援和安全保障能力。实行瓦斯防治目标管理,严格执行瓦斯浓度0.5%预警、0.7%报警、断电制度。定期开展防灭火专项检查,认真落实井下探放水措施,进一步加强防范重大事故的基础工作。全面实施煤体高压注水,从源头上有效治理综采面煤壁片帮和煤巷掘进空顶。按照集团公司要求,严格落实“三评价一评定”,通过安全隐患排查、闭环管理模式,落实责任,直到隐患处理完毕,确保对井下安全生产全程监控。对井下安全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定期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全面排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3.郑煤集团新郑煤电公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取得成效

3.1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目前矿井成立有生产技术科、开拓掘进科等七个生产科室,配齐了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制度方面,我们对矿井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重新进行了审定、规范和完善,每项制度的确立都经矿中层干部会议研究讨论,确保了每项制度具有针对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涵盖了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全方位,并汇编成《新郑煤电公司管理制度汇编》予以印发,大力开展学制度、用制度和抽查督察制度落实活动,举行“学制度、讲程序、比执行”考试及竞赛活动,促使职工自觉按制度按标准搞好各自的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管,管理有标准,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3.2落实责任,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方面,我们充分利用“三评价、一评定”、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安全区队”创建三大“法宝”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和整改,夯实安全工作基础。提前定方案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责任到人负责落实,在处理隐患过程中,通过安全隐患闭环管理模式,将各类隐患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分类筛选,同时制定相应措施,落实到人,逐级监控,直到隐患处理完毕。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日常自查、部门夜查、安全小分队检查、周四安全大检查、各专业专项整治等活动,加大了隐患排查密度,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率达到100%。

3.3强化安全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我们把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当作实现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来抓,从各队工资总额中提取5%作为培训奖励基金,与职工月考成绩挂钩。按照本队职工综合考核成绩的分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对前三分之一的职工每人奖励300元,对中间三分之一的职工每人奖励200元,考试成绩在后三分之一的职工不奖不罚。通过对部分工资的再分配,有效调动职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职工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4.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安全法律范文篇2

[关键词]文化安全;不良文化;法律治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支撑。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并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这既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使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文化安全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系统、稳定的制度支持,需要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治理手段,而法治恰恰能够满足其内在要求,是文化安全治理的有效方式。

一、法治是文化安全治理的有效方式

文化安全是文化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防范和抵制包括危害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激化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的文化、违背社会公德的文化和侵犯个人权利的文化在内的“不良文化”的影响是维护文化安全的主要任务。近几年,陆续出台的《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均明确了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文化安全法律治理的必要性。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文化安全治理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法治能够为文化安全治理提供系统、稳定的制度支持。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安全问题虽然时轻时重,但总存在。并且,文化安全状况与一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越好,文化安全状况就越好,反之则越差。文化安全状况也会随着文化内容和接受者的改变而改变:同样的文化内容,适合成年人,却不一定适合儿童;同样的文化产品,接受者的素质越高,文化安全系数就越高。文化安全问题具有长期性、变动性和复杂性,需要选择系统性强、稳定性高的治理方式。从已有的文化安全治理方式来看,行政手段较为常用。制定政策或命令等行政手段虽然具有灵活性高、时效性强和收效快等特点,但却存在系统性、稳定性、程序化程度低的不足,无法为各类文化活动主体提供明确的、相互协调的规范指引,难以借助专门机构和程序追究侵害文化利益或违反文化秩序者的责任。在多头、分业管理的格局之下,上述不足愈加凸显。作为规则之治和程序之治的法治具有较强的统一性、明确性、协调性和稳定性,能够弥补行政手段的不足,满足文化安全治理对于规则和程序的特殊要求,为文化安全维护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二)法治能够提供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手段。文化要讲安全,安全是发展的条件;文化要讲发展,发展是安全的基础、是最大的安全。这意味着文化安全治理必须要与文化发展相适应。然而,当前的文化管理体制与文化发展趋势并不同步:一方面,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网络媒体的出现不仅使文化行业的类别和文化产品的种类愈加丰富,也使不同文化行业之间、甚至文化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而目前多头、分业的文化管理方式却割裂了原本联系紧密的文化生产,在应对新兴文化业态涌现、文化产业边界拓展等问题上明显反应迟缓,无法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另一方面,通过行政方式配置文化资源,不仅降低了产业集中度、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还容易导致资源垄断和行业垄断,无法形成统一、竞争的文化市场,实现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文化管理体制与文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情况下,有必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界定管理主体的职责权限、规范行政权力行使,改变多头、分业的文化管理主体结构;促进社会共治,实现文化管理主体多元化。

二、我国文化安全法律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

立法是执法、司法和守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安全治理法治化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然而,在现行的涉及文化安全的立法中,系统性、协调性和针对性不足、政策法律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这对文化安全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文化安全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一)立法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和针对性。受多头、分业的文化管理格局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文化管理方式所限,我国文化安全领域一直都没有专门、统一的立法。现行涉及文化安全的立法以部门规章和行业立法为主。新近制定的《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也只是简略提及了文化安全或仅关注于文化安全的某个方面,并不是关于文化安全的专门性立法,未对不良文化的种类和表现形式、维护文化安全的法律义务、违反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作出具体规定。在没有统一立法的情况下,涉及文化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之间就难免会出现相互冲突或衔接不畅的情形。以近些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的网络剧为例,从性质上看,网络剧为“互联网文化产品”,应受《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由文化部制定)调整,不属于《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制定)的调整范围。但为了扩大市场、提高收视率,网络剧或电视剧的台网同播越来越普遍,而《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制定)第五条和《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由文化部制定)第十六条对文化产品内容的管理规定却并不一致①,人为地添加了传播壁垒。“相同内容、不同标准”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在文化安全问题上分行业立法,另一方面是因为行政立法权分散,文化部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制定部门规章时缺乏沟通和协调。此外,立法宽泛、法律责任不明确也是文化安全立法的一个短板。例如,我国《刑法》《网络安全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等均规定相关文化产品不得含有淫秽内容,但对什么是“淫秽内容”却并无特别说明。又如,《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虽规定:“公益广告活动违反本办法规定,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有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没有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予以批评、劝诫,责令改正”,但并没有指出哪些是“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哪些是有权予以处罚、劝诫的“有关部门”。(二)政策法律化程度不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协调好改革与法治、政策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提高立法的前瞻性,在确立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同时保持必要的灵活性,为实践探索保留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要做到立法及时跟进,将政策及时上升为法律。近几年,有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文件,如中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办、国办《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等均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将价值目标转化为行为规则对防范和遏制各类不良文化非常关键,有助于文化生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文化安全立法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有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一般都出现在政策文件中,如《“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导广大动漫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贯穿到行业组织运行管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政策法律化程度不高。《宪法》第二十四条虽然对道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作了原则性规定,但它对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怎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法律条文中去却未有提及。(三)执法不能满足文化发展需要。文化安全执法即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贯彻和实施文化安全立法的活动,文化市场管理是文化安全执法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的文化市场的管理主要通过文化经营许可、文化产品审查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三种途径来进行。[1]在行政法框架内,文化经营许可属于行政主体的行政许可行为,文化产品审查属于行政主体的行政监督检查行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则是行政主体的行政监督检查行为和行政处罚行为的结合。[2]从上述行政行为实施的时间点来看,市场准入行政许可、内容审查等前置或事前的审查或监督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前置或事前审查虽然简单、直接,但却并不符合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新媒体、互联网急速发展的当下,对海量文化产品进行前置或事前审查并非易事。即便实施审查也难免耗时冗长,无法及时回应消费者需求。并且,前置或事前审查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文化创造自由和活力、不利于文化发展,与文化安全治理目标相悖。与此同时,由于未能实现执法主体权限、责任以及执法程序的法定化,文化安全执法问题频现。文化部与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魔兽世界》网络游戏的管理权限之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和文化部《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对相同文化内容实行不同管理标准等都表明,当前我国的文化安全执法体制很难保证文化安全治理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不利于各文化行业的健康发展,权责清晰、程序公正的依法行政体制亟需建立。

三、加强文化安全法律治理的路径选择

安全法律范文篇3

1相关概念界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食品安全的概念也逐渐形成和完善。从卫生角度可以将农村食品安全定义为农村地区生产和销售的食品中不含有导致急性或慢性毒害或疾病感染,危害消费者身体和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因素;从法律角度可以将农村食品安全定义为农村食品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等的强制性标准和要求,不存在损害或威胁消费者及其后代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有毒、有害物质。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是指用来规范、约束和引导农村食品生产、销售等行为,保证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及相关法律部门、组织和个体所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涉及整个农村食品安全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农村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和行为指导,是保证农村食品安全的主干线。

2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2.1是维系人们身体健康的客观要求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近几年来,欧洲发生的“疯牛病事件”、“二噁英事件”和我国发生的“瘦肉精事件”、“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染色馒头”等,都清楚地表明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2007年,卫生部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报告506起,其中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11起;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报告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37.35%和64.73%。众所周知,生命权和健康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是人们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完善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已成为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

2.2是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公民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也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有调查表明,农村食品卫生平均不合格率约为8%,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达到7%左右,食品安全事件的接连发生使我国的食品出口受到挑战。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透露,因为农药残留率超标,大批中国进口食品被扣留。出口食品被扣留或退货不仅使我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重要的是使我国在国际上引发了不信任危机。我国是一个食品出口大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有着深刻的影响,农村食品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2.3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农村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食物中毒、死亡及其他问题,会激化受害者与国家政府部门、生产企业的矛盾,从而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进而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秩序,影响社会的稳定。其次,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人们无从知道从市场买到的食品是否安全,也就无法保证买到的食品都是可靠的,购买过程充满了疑虑,最终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时有发生,食品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村民们也提高警惕,在对食品安全性的鉴别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直接增加了村民的支出,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下降。再者,正规的食品加工厂商因为自身经济利益不能保证,会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多多少少地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3我国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构建的难点

3.1农村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行政执法缺乏权威依据1983年《食品卫生法(试行)》的颁布实施,以及1995年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对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得我国的食品卫生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我国的《食品卫生法》出台时间早,在当时的立法背景、立法条件、立法信息及立法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下,难免出现内容不全面、不具体的情况[1]。例如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内容“不安全食品的处理和召回”、“食品安全市场准入”、“食品安全认证和认可监管”等,均未能纳入《食品卫生法》调整的范围,从而使《食品卫生法》无法在食品安全领域扮演好“母法”的角色;且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安全违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现有法律体系尚未将其纳入规范和界定的范围,给许多不良商家留下法律不够健全的空子,违法违规生产加工一些有害有毒食品,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3.2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交叉、监管行为不够规范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是一种“公共服务”,从农村食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到销售,这一系列的过程都需要政门的监管和执法。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主要是实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监督协调,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多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2]。但由于多部门管理一个食品安全环节,经常出现因管理部门之间责任不明、相互推诿而造成的管理漏洞。因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缺乏规范性,使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机制很难进行有效的配合,当问题发生后,各部门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从而导致许多监管工作形同虚设;加上我国众多家庭作坊式的造假窝点,以其独特的隐蔽性,给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3.3农村食品市场准入机制不合理,缺乏完善的制度规范我国农村小作坊数量众多,以小作坊加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食品业长期保留着原始加工的简单化、随意性特点,并且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混乱,目前就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级[3],标准繁杂且不合理、不统一,为这些不规范的小企业、小作坊“浑水摸鱼”提供机会,不经合法申请或申请未经批准就擅自经营食品业务,而且不执行国家规定的卫生管理规定,管理混乱,不按照标准生产和加工。据统计,现在80%以上的食品质量问题都是出自于不规范的小企业、小作坊[4]。其次,农村食品经营企业大部分是小型餐饮店、街头商贩和社区网点,具有规模小、条件差、分布广的天然特性,使其进货渠道难以统一管理;街头商贩、社区网点的进货渠道更是混乱不堪,大多以价格为主要导向,食品安全性处于次要地位,这些食品经营者根本不关心生产者是否合法。再者,《食品进货查验制度》及《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并未真正建立,导致低价劣质产品泛滥,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

3.4农村食品违法行为处罚力度过轻,难以形成威慑效应《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生产者或销售者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金的计算以消费者购买食品所支付的价款为基准,这种确定性的计算原则易于操作,增强了该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也极有可能导致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的责任过轻,纵容了生产经营者的不法行为。在西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备受全社会的关注,法律对于出现问题的商家惩处也较我国严厉。例如,美国法律明确规定,不论涉案金额大小,制假售假的行为均属有罪,要处以25万~100万美元的罚款,并处以5年以上的监禁,对有前科者罚款金额高达500万美元,这样的处罚力度使得经营者惧于处罚而自觉遵守食品安全规定[5]。与之相比,我国现有的农村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违法的个体或企业处罚过轻,低廉的违法成本助长了农村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不足以对不法行为产生威慑作用。

3.5农村消费者自身素质的内在制约,滋长了不法企业的投机心理商务部《2005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时虽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的人仍首选价格便宜。食品的安全性和消费者息息相关,他们是食品安全风险的最后承担者。因此,消费者鉴别食品安全能力的高低、维权意识的强弱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据调查显示,了解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等28类产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且认识质量安全(QS)认证标志的居民数占所调查总数的24.1%,不了解、不认识的农村居民竟占到了75.9%,知道辨认、识别假冒伪劣食品方法的居民数仅占所调查总数的7.2%,略懂一点的农村居民占63.9%,完全不知道如何防假识假的居民数占28.9%。我国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应对食品中毒态度消极,甚至许多农民对农药使用不当造成严重源头污染带来的危害几乎不了解,成为我国农产品安全的重大隐患。

4我国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构建的路径

4.1完善农村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使农村食品安全有法可依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食品安全的根本保障,也是食品安全执法顺利推行的前提。鉴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食品安全立法无论是在立法理念上还是在具体法律制度上都比较落后,因此,应尽快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立法的进程。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所涵盖的法律法规并非以“食品安全”为中心构建,而更多定位于“食品卫生”的层面,应以国际现有的食品安全法为依据建立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首先,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抓,国家应确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模式,制定对食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卫生和安全的法规、规章,从立法上弥补食品安全的漏洞;其次,应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外国经验,全面系统地修订和调整我国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立法以及食品安全强制性标准,突出重点,填补空白,逐步形成完善而严密的、既有综合性法律法规又有配套性具体规章制度的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4.2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统一监管,规范农村食品行政执法行为食品安全分段监管已成为一个大的趋势,但仍存在重复执法、出现问题相互推诿责任、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要改变目前这种监管体制,应立足当前的实际情况,针对农村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统一监管制度,规范农村食品安全执法行为,逐步实现包括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等一些重要产品的综合监管和统一监管。首先,应制定全国性的食品质量标准,健全食品质量认证制度,协调、监督各部门与此相关的工作;其次,要明确各个阶段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责任,各监管执法部门要促进协调和配合,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和日常监管,尤其要解决执法监督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最后,要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估制度,便于进行危害预测。

4.3健全农村食品市场准入机制,严厉打击低价劣质食品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质量关,是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及食品市场秩序稳定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因此,政府部门应建立和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首先,政府部门应明确农村食品市场准入的条件和要求,严格监控农村食品企业的准入,减少和消除不安全、不规范小企业和小作坊违法生产的可能性;其次,应加强行政监管和检查力度及范围,尤其是对10人以下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应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监督和规范其生产行为;再次,对小作坊的整治要坚持“监管、规范、引导、便民”的工作原则,一方面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让小作坊尽快达到市场准入条件,另一方面强化监管措施,限制销售范围、严格限制预包装,以有效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最后,企业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应积极引导企业完善自律机制,促使企业不断自我完善,有利于提高食品质量,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安全法律范文篇4

一、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现状分析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长久以来,关于种种劣质食品的报道几乎成了我们隔三岔五就能在媒体上看到的一个主要话题。比如说关于劣质奶粉、劣质面粉、劣质大米、劣质豆制品、染白粉丝、注水肉、苏丹红……等等,我们可以列出长长的一列名单。这些频频曝光的食品加工中的黑幕对消费者来说已不再陌生。各级监管部门针对于此的执法检查,也始终没有停止过,而且还会在每年的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么些年过去了,各级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但劣质食品依然层出不穷,并且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五大问题: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疾病、种植养殖方面的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淡薄、食品生产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这些问题从而导致了我国食品生产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环境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首要因素

2、农产品、禽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高、源头污染严重

(1)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

(2)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

3、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4、制造食品的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料及应用新原料、新工艺,添加有毒物质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二)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现状

食品安全是指与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食品的安全控制措施和手段。食品安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说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整个体系运行涉及企业的食品加工、生产销售、进出口、卫生监管、国家干预等各环节,同时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视程度。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指有关食品生产和流通的安全质量标准、安全质量检测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构成的有机体系。从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现状来看,由《食品卫生法》为主导,《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等数部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以及诸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中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构成的法律形态,是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框架的现实,为全面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在执法过程中,会使许多有害物资蒙混过关,给为非作歹者留下作恶空间。在工业化程度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加工食品越来越成为人体主营养素来源的同时,我国的食品标准,总体水平偏低,部分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重要标准短缺,标准的前期研究薄弱、实施状况较差,甚至强制性标准都得不到有效执行。

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够完整,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证

相对于生产商和销售商而言,消费者处于弱势,他们几乎无法预见到食品潜在损害发生的可能性和范围,更无权处罚生产商或销售商。目前,我国有《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来规范管理生产商和销售商的行为。但是,这些法律法规有时不能很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比如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遵从消费者权益诉讼案“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消费者只有举证出因食用涉“红”产品导致其人身受到了相应的损害,才能得到赔偿。但是,消费者很难举出因食用涉“红”产品而产生的具体人身损害,因为每个人日常食物的品种相当复杂。无法举证损害事实,法院也就很难支持消费者的诉求。

又如《食品卫生法》规定,对造成食品中毒后果的,应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但很多不合格食品不是食用后马上就有中毒现象,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是长期食用才显现危害,这时再去追究造假者的责任,有可能为时已晚,最终造成追讨无门。目前中国法律规定只对实际损失进行赔偿,缺乏单独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也就是在确定具体赔偿数额时,仍是按照被害人的实际损失,包括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来计算的,这种损害赔偿制度并不能真正补偿受害方的全部损失。

2、存在“真空”和“交叉”地带

根据调查,部级以上机关所颁布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包括已失效的规定在内共计800多篇,涉及的政府部门包括已撤销合并的近30个。总体上,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政出多门,导致有的方面管理依据相互矛盾或者监管职能交叉,而另外一些方面却是监管的真空。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政府监管方面也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不能完全监管到位,法律法规的不配套,是食品安全执法的首要障碍。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则削弱了执法的力度;对于一些效益好的食品企业,多个监管部门重复管理,增加了企业负担;而对群众反映的食品安全难点问题,很多部门又互相推诿。部分场所执法受行政干预过多;一些地方对开发区、旅游区等特殊场所出台“保护”政策,限制执法人员执法;监管队伍严重不足、经费短缺也是执法不能完全到位的重要原因。同时,在与其他非食品安全专项法律,如《行政处罚法》、《刑法》等法律的衔接上也不统一,甚至违背其原则,弱化了法律的惩处力度,导致违法现象屡禁不止。在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盲区,比如仍没有针对批发市场的法规。由于生产过于分散,如果完全靠从生产环节抓食品安全管理,漏洞太多。

3、企业违法后付出的代价较低

低廉的违法成本是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和现行的处罚机制有关。一直以来,我们对制假贩假者的处罚较轻,做一次假,能抵得上罚多次的钱,制假者付出的风险成本很小。以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食品卫生法》为例,对违反该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吊销卫生许可证。然而根据该法,卫生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对非法所得的认定缺乏手段,那些大量存在的地下食品加工黑窝点,生产成本极低,即便按违法所得的标准进行处罚,也根本起不到惩罚作用。“情节严重的”,才会被“吊销卫生许可证”,可那些卫生状况极差的黑户食品生产企业,往往就无证可吊,对他们的管理,只能是以罚代管了。就目前对食品安全的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和处罚来看,往往是只要不造成恶劣影响甚至酿出命案,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就很难得到追究。

现行的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存在的缺陷不只以上这些,在这里笔者只从一些侧面进行举例探讨,不可能详述所有。但通过这些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我国的《食品卫生法》有必要根据新出现的问题加以完善和强化,以有效制止和打击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有损食品安全的行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

二、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化工作有待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步奠定了我国食品安全保障的基本框架。但是,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制建设也存在着时展遗留的缺陷:重权力,轻权利;重程序,轻实体;重局部,轻全局;重职权,轻责任;重处罚,轻促进。随着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已进入了新的变革时代。但是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现状来看,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制化管理与国际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国食品法律体系的框架结构仍有待进一步的科学化、合理化。

在我国食品安全范畴局限性很强,食品卫生管理取代了食品安全管理,对于“食品初级生产过程中安全操作生产对食品安全性和适宜性的影响”重视不够。由于我国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没有把食品安全建立在全部食品产业链基础上,因此造成了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广度不够;具体标准和法规的制定上也不够协调和系统。

食品工业是我国支柱性产业,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可为企业提供一套完整有效、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和监控管理技术标准,并强化食品从业者的自主意识,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因此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将是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化工作急需加强的重点。

三、构建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是食品安全的一个发展趋势

(一)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概述

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的建设是我国保证食品安全、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实施我国环境战略的需要。研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产业政策的完善以及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1、美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食品安全的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也是非常多的,例如《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食品质量保护法》和《公共卫生服务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覆盖了所有食品和相关产品,制定了非常具体的标准以及监管程序。若是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就不允许其上市销售。同时其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与销售的企业,也不存在什么无照企业或者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因此掺假现象也极少。

2、欧盟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欧盟历来十分关注食品安全,经过近年来不断的改进立法和开展相关的行动,对食品安全条例进行了大量修订和更新。例如:食品卫生条例,动物源性食品特殊卫生条例,动物源性产品官方监管组织条例等等,表明了欧盟是在构建食品安全的战略性框架,并进一步提高完善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规,提供统一管理标准;建立独立的科学咨询体系,加强风险分析力度;加强法律监管措施,保证法律实施效果;增加食品与饲料质量安全信息的透明度,保护消费者权益。因此经过多年的发展,欧盟形成了比较严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3、日本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日本是一个法律比较健全的社会,拥有较完备的食品安全法。日本从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其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日本政府先后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10多次修改。制定并实施《食品安全基本法》,强调了食品安全事故之后的风险管理和食品安全对健康影响的预测能力;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拥有向农林水产省、厚生劳动省提出建议,并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的权力。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施以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

另外,国外例如德国、加拿大等国也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也都组建了自己的食品安全体系。

(二)我国在食品安全上所做的努力

1、我国在近几年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上所做的努力

(1)在2003年爆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中我国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全面防制非典。结合非典防治,开展了餐饮业专项整治,把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执法作为非典防治工作的重点措施之一;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保证紧缺物资的正常供应;全力做好非典期间重大活动的保障工作。

(2)在2004年及2005年,周边国家和我国部分省份发生了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有效防止禽流感对人的感染,我国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有关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和食品从业人员防病意识和能力,加强对重点地区卫生监督工作的督导,把城乡结合和农村作为重点地区,重点监督经营野味的餐饮业、交通要道餐饮业和集体食堂等。同时,还加强对餐饮业的规范管理,加强与农业、林业和工商等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禽流感疫情动态采取相应卫生监督措施,防止可疑禽畜肉类流入餐饮业。

(3)在2005年2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部署全国彻查苏丹红以来,政府采取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食品清查追缴行动,使消费者在空前关注中迅速提升了食品安全意识。从而使食品安全的重点体现在预防上。

2、加强监督监测工作,促使食品合格率提高。

为了进一步做好食品化学污染物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我国建立了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点。污染物监测网点建设使我国的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点进一步完善,监测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增强。

3、完善食品安全危险性评估的方法和技术。

对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容器以及新研制、发现和引进的新资源食品的许可要严格建立在危险性技术评估的基础上,本着尊重科学的原则修订《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通过组建的危险性分析专家队伍及时收集、分析食品危害情况,开展危险性评估,及时预警。建立卫生监督技术支撑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使其承担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医疗机构和血站等监督执法任务,并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风险度和信誉度量化评价和分级,对高风险、低信誉的企业重点监管。

四、发展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的研究、消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多层式法律体系,探索和发展既和国际接轨,又符合国情的理论、方法和体系

(二)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我们可借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做法,针对我国国情来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食品工业管理部门合一,对农业和食品工业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构。

(三)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使我国食品安全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制度规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推进体制改革加强监督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卫生监督的公正,加大食品卫生监督的力度,改革卫生监督体制,集中原来分散的卫生监督职能,撤销市、县级卫生防疫站、公共卫生监督所、劳动卫生监察所,组建新的卫生监督所,承担面向社会的综合卫生监督执法任务。

(五)做好发展规划推动食品行业稳步发展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保障体系、食品安全预警和控制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和卫生监督体系三大目标以及具体指标,同时从经费、人员、组织、管理等方面落实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明确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六)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深化

将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和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执法,对违反《食品卫生法》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消费者的不法生产经营者坚决查处,有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活动,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七)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依法加强权力监督,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有效保护。各级人大作为地方最具权威的监督机构,依法实施法律监督和经济工作监督,是宪法赋予的职权,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果断启动监督程序,依法加强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和撤销违法的危害食品安全的行政行为。具体方面如下:

1、处罚要狠。处罚严格首先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持,相关的立法要完善,要严格。其次,要罚得很,要让那些制假售假的人一旦被查获就会倾家荡产,绝对没有机会重操旧业。加大制假售假的风险,就能从源头上堵住食品安全问题的漏洞。

2、监管要下大力气,实现监管到位。政府部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尽到“本分”,针对我国地方大,人口多,流动性强的具体特点,加强监管。

3、建立问责制。对地方官员的管理要严格,如果一旦出现了事故,主管部门领导、当地党政领导要负责任。另外,建立问责制也体现了政府的行政清廉,同时也是咱们老百姓的意愿。当然,要实现问责很难,但是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去做,所以要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

4、加强舆论监督。媒体要敢于说话,为人民说话。对食品问题的报道,关系着国计民生,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党中央意志相一致,这种报道并不“出格”,媒体报道时顾虑不要太多。

安全法律范文篇5

当前,我国互联网安全法律法规中“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就体现了这种思想。谁主管.谁就了解应当了解其所管理领域、行业、部门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也有能力或者权利(力)实际维护信息系统安全。互联网服务商,特别是网上银行、证券等部门要具有安全技术保障能力,这也是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的重要内容。要求互联网服务商具有安全技术保障能力就是要求互联网服务商承担安全保障义务,在加害人无法确认时对受害人承担补充责任。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安全互联网安全法的最高目标在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互联网空间权是一西安交通大学马民虎张雁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赵林种发展权最终是一种人权。互联网安全监管是实现这种人权的保障,它涉及到公权益与私权益之间的平衡,但这种平衡又必须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安全为条件,这是现代法制的基本要求。隐私权与公共利益冲突方面隐私权是最基本的互联网空间权。保护互联网空间的个人隐私应当充分考虑维护互联网的特点和互联网安全保护的实际情况。互联网具有“开放“的特点互联网参与者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从事有关活动.”地址’‘已经不再具有“住所‘’的法律意义,因此互联网隐私权的侵犯更难以侦破、取证。基于此.要求保留“日志审计”数据是普遍的法律现象。从现行信息安全技术看保留日志审计数据能够发现、确定侵犯隐私权的证据。这对隐私权保护来讲是比较有效和便捷的。另一方面我国互联网安全法同时也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公民的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这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规定。保留日志审计数据必然涉及到用户的隐私权益。但为了保障互联网的安全实施有效监控.法律必须在保护隐私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做出抉择。从执法部门的执法效果看只要便于执法,方便取得证据有利于快速侦破案件在别无其他更有效手段的条件下.个人的隐私权保护应当让位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规避保护版权的技术措施方面在经历了长期版权保护的困惑之后国际社会都普遍选择了技术’‘自助“式的版权保护模式。所谓技术’‘自助’‘式版权保护模式是指允许版权人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其版权作品进行保护。规避技术保护措施指未经版权所有人许可,对加密的作品进行解密,或对技术保护措施进行躲避、绕过、移动.关闭或妨碍。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两个重要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1996)))(简称WCT)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1996)》(简称W尸尸T)将保护技术措施纳入版权保护范围。美国1998年数字千年版权法(OMCA)对技术措施的保护做了详尽的规定。我国版权法也有类似的规定。责任承担的形式要求特殊社会经济秩序稳定和公共安全是选择责任承担的基本原则。在处理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上.责任承担首要考虑社会稳定。这是我国现阶段处理任何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基本原则。为此,慎用有些责任形式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生活安定。如关闭网络和停机整顿是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责任形式。国务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违反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发生案件不在规定时间报案和在限定期限内拒不整改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停机整顿。又如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情形.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并由发证机关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经营许可证,通知企业登记机关: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并由备案机关责令暂时关闭网站直至关闭网站。选择责任承担形式应当足以惩治违法犯罪人的恶意恢复互联网安全秩序。从现在法律法规的规定看罚款的数额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似乎加大罚款力度即可以起到维护互联网安全的效果。重罚或者重刑的前提是违法犯罪者必究其果’‘。如果难以发现违法犯罪者.则重刑或者重罚规定就难以实现立法者的目的。通常情况下,追究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另外.对干具有危害互联网安全的行为人可以考虑选用人身罚这种责任形式以限制其在一定期限内再次从事网络行为。例如国外对进行黑客攻击行为的累犯实施的禁止接触、使用电讯设备的惩罚。互联网法律责任的意义保障互联网安全主要有三种手段:一是技术措施,二是加强管理,三是法律手段(法律责任)。技术措施与管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互联网安全的保护最终要归结到法律手段特别是法律责任上。当然互联网安全法律责任的设计不能脱离技术措施与管理的基础,维护互联网安全应当注意发挥技术措施、管理和法律的综合作用。技术措施技术保护措施是法律允许的用于保障互联网安全的技术或者设备。按照公安部《关于执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界定,安全技术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具有保存3个月以上系统网络运行日志和用户使用日志记录功能,内容包括}尸地址分配以及使用情况.交互式信息者、主页维护者、邮箱使用者和拨号用户上网的起止时间和对应IP地址,交互式栏目的信息等;具有安全审计或预警功能:开设邮件服务的,具有垃圾邮件清理功能开放交互式信息栏目的具有身份登记和识别确认功能计算机病毒防护功能;其他保护信息和系统网络安全的技术措施。法律之所以允许互联网的营运机构、执法机构等使用技术保护措施,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互联网安全风险难以预测和控制。如前所述互联网安全风险包括信息战、黑客攻击、网络恐怖活动、内部人员破坏和不可抗力事件。由于互联网发展迅猛人们对这些安全风险的规律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另外.互联网安全事件的发生具有快速和不可逆的特征。快速’}生和不可逆性要求我们必须使用快速性的技术措施来防范、降低事件的发生可能性。互联网安全案件取证。查处违法犯罪案件,必须取得证据。在互联网安全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取得证据也同样需要采用技术措施。互联网安全监控。监控技术一向是执法部门预防、确定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由于互联网空间的虚拟性各国法律都允许执法部门在互联网安全监察过程中使用监控技术措施。对使用技术保护措施的限制技术措施为版权人管理、控制、甚至追查版权作品的传播和使用提供了新的机会。这些技术措施能够防止作品被他人擅自访问、复制、操纵等但不得滥用这一权利。COok,es”是网站经常使用的一种程序,它可以用来对网络用户的行为进行跟踪还可以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对用户名、密码和语言等加以记录。但一些网络公司未经用户同意或知情就在他人的硬盘上加入这种跟踪文件,非法监测用户上网习惯.收集访客信息,以实现自己的商业目的。在版权保护方面,允许使用技术措施已经成为各国版权法的主要内容。但如果使用不当,即会构成权利滥用。例如某公司是我国一家很有名的软件企业它开发的杀毒软件是我国同类软件中的佼佼者。1997年互联网上一个名为‘’中国毒岛论坛“的网站开始大肆低毁该公司及其杀毒软件并且公然向用户免费提供用来破解该杀毒软件加密措施的解密软件,这个软件不仅可以使用户破解加密措施而且用户可以任意复制该软件。1997年6月该公司开始在其软件中设置所谓’‘逻辑锁‘’的保护程序.即一旦有人使用“中国毒岛论坛”提供的“解密‘’软件进行盗版•并上机运行,”逻辑锁‘’就会自动启动令使用者的计算机死机,尽管’‘逻辑锁”不会破坏计算机上储存的数据但该公司还是受到了舆论的广泛谴责最终因危害计算机系统安全被给以行政处罚。可见如果技术措施使用不当很可能会触犯法律、法规。采用跟踪、监控技术措施涉及到公民的隐私权、通信秘密权等方面,所以各国法律对采用这类技术一般都有严格的法定程序。美国FBI所使用的’‘食肉者’‘技术措施可以在一秒内浏览数百万封电子邮件联邦调查局用它来调查黑客及反恐怖活动和追击贩毒活动。FBI承认,在一些互联网提供商的电子邮件设备上,被它精心安置了’‘食肉者”但对于确切的地点和数量,FBI守口如瓶。虽然“食肉者”本意是用来监视犯罪嫌疑人的}nternet通讯但这将严重威胁到个人隐私.公众表示了极大的忧虑与无奈。

可见程序上的违法必将侵犯人们的实体权利,进而影响到互联网的发展。尽管技术保护措施对于维护互联网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是无法克服的。首先是技术保护措施成本高。互联网安全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如果一味强调采用技术保护措施,势必导致维护互联网安全上的“保安”结果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其次是技术保护措施无法摆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困惑。信息系统的漏洞网络连接上的缺陷给网络犯罪人以可乘之机。’‘补丁’‘无法彻底解决系统中的隐患技术保护措施同样也难以应对新的、不断变化的互联网安全威胁。管理措施广义的管理措施包括政府行政管理措施、行业管理措施和单位内部的管理措施。狭义管理措施仅指单位内部的管理措施。从现有危害互联网安全的事件分析单位疏于管理是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仅就狭义管理措施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管理措施属于互联网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管理措施包括单位信息安全策略的制订、应急响应计划的财力、人员和设备保障、安全组织和安全员岗位的设置及信息安全服务外部采购的规划等。管理措施的运用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严格讲管理措施是贯彻落实国家的互联网安全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要求单位采取的管理措施单位决策层应当依法贯彻落实。如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具备健全的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至于管理措施的具体内容则应当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决定。应当注意到,单位采用管理措施的严格程度属于其自主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干涉、剥夺这样的权利。维护互联网安全管理措施能够克服技术措施的一些消极作用,但是.如果没有防火墙技术、防计算机病毒软件等技术保护措施.我们只能对“物理隔离‘’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就无法使用互联网这种先进的生产力更难以体会到知识经济的优越性。因此管理措施必须以技术保护措施为基础。对公司制的企业而言管理措施可以成为企业追求高额利润的工具但很可能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例如,微软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在进行网上身份(PasoPort)服务中擅自收集用户的有关身份信息。这种基于收集用户信息的管理措施引发了一场侵犯隐私权的纠纷。另外.互联网邮件管理、新闻组、电子公告板、在线短信等管理措施的使用不当也会涉及到对他人民事权益的侵犯。因此管理措施的采用必须在实体上有法律依据在程序上也必须合法。

安全法律范文篇6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物质需求,随着全世界人口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粮食危机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此时转基因食品的出现为解决粮食危机提供了希望。但是转基因食品由于其毒性强,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大等因素被社会大众质疑。针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声音越来越多,在对转基因食品无法定论的背景下,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已经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社会大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程度越来越深,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就多次到美国亲身实践,深入调查转基因食品,促进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深入了解,针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国内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讨论。因此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是势在必行,必须通过立法的手段来不断完善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国家政府部门还应该对转基因食品加强监管,不断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技术研究,从而保证转基因食品技术与社会稳定二者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然而由于我国对食转基因食品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这项制度里很多规定都缺乏客观性和实践性。例如很多安全评价制度,标识制度。虽然有了整体性的规定,但是很多分项的条款都没有进行细致的论述。尤其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缺乏具体标准、具体办法,没有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另外,由于配套管理办法是国家的多个部门共同出台的部门规章制度,虽然在法律地位上是相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多部门规章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管理范围和执行标准互相冲突交叉,具体执行时困难重重。在针对一些具体的转基因食品实践时会出现多头管理,权责不明的现象。最后我国针对转基因食品的法律还有一部,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针对食品安全方面最高位阶的立法。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后针对转基因食品的法律条文确实寥寥无几。仅仅是明确了当前的转基因食品应该明确标识,以及出现问题时应该承担的相应赔偿责任,仅此而已,没有对转基因食品的成分含量、过敏性、毒性等其他多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系统的阐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缺少科学性的标准划分。很多概念只是笼统的叙述。转基因食品与传统的食品有着显著的不同。当前我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技术也就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在立法方面缺乏技术层面的科学立法依据,但是还要从立法方面对其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严格限制,而我国关于转基因方面的法律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就需要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出台专门的法律规定,更加细致全面的规范监管转基因食品。

二、欧美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比较

转基因食品是近几年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型技术,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和应用程度各不相同,美国和欧盟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上的态度最具代表性,美国法律对转基因食品对传统食品实施“实质等同”的原则,而欧盟则以“预防为主”作为基础来制定转基因食品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在欧洲对转基因食品采取强制性按照管理,从而避免转基因食品在市场上大肆泛滥。但实际上当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转基因食品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但是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负责,欧盟各国始终保持着对转基因食品的谨慎态度。在市场推广方面严格的限制当中,因此对于转基因食品技术的管理也是十分严格的。具体表现在欧盟对本区域内的食品管理方面。当地的食品有关部门强制要求那些掺入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必须贴上带有特殊明显的标签,只有食品中夹杂了转基因成分的含量低于0.9%以下的标准时,才能够补贴特殊明显的标签。而对于美国来说,与欧盟截然不同,他们认为只要无法证明转基因食品存在明显的危害,就不应该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提出质疑,因此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方面也不应该有差别性的对待,因为这种思想和理念,美国在转基因食品方面的管理比较宽松,将转基因食品的管理纳入正常食品的管理范畴。

三、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在转基因食品方面的立法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且我国政府对待任何新生事物一直保持着包容和谨慎的态度,既要解放思想,积极的接受新事物,也要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用事实说话,针对转基因食品我们政府也在大胆的实验研究,不断探索转基因食品技术。但是在将转基因食品推向市场过程中则怀着谨慎的态度。具体来说,首先明确预防为主,信息透明原则。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与欧盟基本相似,在立法方面必须慎之又慎,转基因食品目前仍然缺乏科学道理来支撑它的安全性、可靠性。仍然存在很多未知的威胁,在没有足够的科学论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具有可靠的安全性之前,我们仍然会坚持预防为主、风险防范的原则,从根本上杜绝转基因食品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直接威胁。同时,食品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转基因食品在未来会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那么就会给广大消费者造成巨大的恐慌。在无法对经营食品的安全性做出科学明确的定性之前,商家在销售转基因食品之前必须贴上明显的标志,明确告诉广大消费者这样的食品是转基因食品,把选择是否购买转基因食品的选择权交给广大消费者。让消费者自己做决定。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农业部部长韩长富在回答一些记者的提问时就做出过这样的表述:“是否接受转基因食品应该交给广大消费者,我们不能过多的干预,只是明确告诉广大消费者,从包装上怎么鉴别产品是否为转基因食品”。其次,制定严格的准入门槛。为了更有效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使广大人民全部能够买到放心安全的食品,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市场销售的食品制定严格的准入门槛。与传统的食品相比较而言,转基因食品的准入门槛更加严格。传统食品只需要生产经营者向有关部门获得行政许可,就可以进入市场销售,但是转基因食品则更为复杂,会提出更高更全面系统的要求,对于生产和销售转基因食品的企业来说不仅要拥有专业的转基因技术和实业条件,而且还需要对转基因食品的销售流程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和监测,同时还需要符合我国针对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管理办法,必须达到相应的安全等级。最后还需要根据国际上针对转基因食品的大众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估。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多元化的保障措施来促进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准入门槛,从根本上避免转基因食品威胁的可能,保障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可靠的。

四、结论

总之,罗马非一日皆成,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不仅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转基因食品的技术,深入市场调研,了解广大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还要借鉴国际上针对转基因食品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联系我国具体的实际国情,结合多方面因素来完善转基因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更好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浩岩,王艺霖.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现状与完善路径[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07):160-162.

[2]章晓婷.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法制博览,2018(20):30-32.

[3]王晓丹.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2018.[4]井渊源.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

安全法律范文篇7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法律监管;法律完善

一、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说起转基因,就一定绕不开一个人:崔永元。其赴美所作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引起的“反转”大潮至今未平,在那之后,“转基因”似乎成为了一些人眼中的现代生物科学实验下的“弗兰肯斯坦”,但是也有反对“反转”的人称“转基因只是一个十分自然的生物基因变异进化过程,该过程在自然界已经悄然进行了几亿年之久”,他们并不认同转基因有害论。不管怎么说,争议是存在的,在“支持转基因”与“反对转基因”这一社会问题背后,其实隐藏着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等权益的冲突。在“转”与“不转”争议中,民众最在意的毫无疑问是食品安全问题。法律虽然不能解决安全问题,但是法律可以解决不安全怎么办的问题。若转基因食品真的安全,完善的法律规制有利于打消人们的疑虑,若其不安全,我们更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以保护国民的生命健康权。在该问题上,法律缺席的后果是可怕的,比如在2003年,朱燕翎女士诉雀巢奶粉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败诉,反映出我国转基因食品的法律规制的严重不足,更有甚者如黄金大米事件,相关不法分子不惜用儿童做实验,在刻意隐瞒所使用转基因大米研究信息的情况下给儿童喂食用氢同位素标记的大米。诸多企业若继续利用此不足为自身牟利,其危害性不言而喻。我们不能因科学前进道路上有风险就止足不前,亦不能对前进道路上的危险放任不管。转基因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趋势,更加安全合理科学地发展转基因技术应该是我国努力的方向,如何完善法律为此保驾护航,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了养活占世界22%的14亿人口,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了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我国总共有七种转基因农作物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其中转基因棉花和木瓜已经农业部批准获得了商业化种植的许可。此外,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油菜等五类农作物和其涉及的17种农产品被国家农业部要求进行强制性标识。[1]这说明,我国对于转基因食品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转基因食品首先是食品的一种,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①那么什么样的食品是转基因食品呢?首先,转基因是一种科学技术,该技术可以把其它生物的特定基因转移到选定生物的基因序列内,从而使该选定生物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它原本没有的性状,如转基因抗病虫害玉米、转基因高产水稻、转基因高出油大豆等,而以此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制得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可以进行详细的分类:根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性源、动物性源,微生物性源;根据转基因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源为标准还可以分为食品本身不含转基因的转基因食品,本身含有但在加工过程中特性发生改变,转移而来的活性基因不复存在的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中带有活性的基因成分,在被食用后其可能会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转基因食品。[2]

二、我国现行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转基因食品的法律规定散见于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农业部、卫生部以及国家科委颁布的部门规章之中,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农林畜产品管理、食品药品卫生管理、进出口检验检疫、实验活动管理等。《食品安全法》中对食品安全的规定亦为转基因食品所适用。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卫生部负责对食品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评估,并负责资讯的、部门资质的认定、标准制定。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与质监部门合作对食品的加工、出售等环节进行监管。地方相关部门依照上级相关部门的指示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工作。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其它相关规范性文件的配合下,农业部建立了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行政体系。农业部为具体实施工作的主管部门,联动其它各个部门共同管理转基因食品。(一)立法层次低且立法指导思想不成熟。转基因早已不是20多年前那个只存在于专业研究人员口中的事物,如果继续依照行政规章和各专项立法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规制,显然不利于转基因食品优点的发挥,更不利于对转基因食品研究以及生产销售进行监管。转基因食品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立法者一直谨慎地对待它的发展,但随着人们对转基因食品以及转基因技术关注度的提高,待对转基因进行立法的三大基础:即技术基础、法律基础、实践基础成熟之时,进行更高层次的立法也应提上日程。但我国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制,我国政府也从未回应过民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质疑,由于缺乏指引,我国的转基因立法、执法以及司法的实践难以展开。(二)立法的内容不健全。第一,完善的立法应当涵盖其所调整对象的方方面面,反观我国转基因立法却主要集中于转基因技术的研发领域,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售后领域规范完全适用《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这就导致转基因食品的特殊性问题难以对症下药,造成转基因食品市场混乱。第二,我国出台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方面的文件很多,但其中多数法律法规是在调整农业生产,而对转基因食品的销售方面进行调整的法律法规不足。随着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走入千家百户,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具体详细的规定不仅对于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等合法权益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转基因食品产业的良好发展也有重要意义。(三)追踪机制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管理遵循的是事前审查原则。事前审查原则是指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事前检测,对于符合安全标准的则授予其安全证书准许其上市。但由于我国的事后追踪以及评价机制不健全,一旦事前审查出现错误,在后期的大面积种植中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在销售中发生未预料到的对人体的危险,其追责就显得颇为困难。所以,健全转基因食品的追踪机制和评价机制非常必要,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几乎是一片空白。(四)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不完善。2003年,上海的朱燕翎女士诉雀巢公司未在其“雀巢巧伴伴”产品中进行转基因产品标识败诉一案,反映出我国对于转基因产品标识制度的不完善。在该案中,数家测试机构对于该产品的转基因测试结果的不统一亦反应出我国对于转基因成分的规定缺乏权威的国家标准以及缺乏专门的检测机构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完善标识制度的掣肘。因此完善标识制度必须先确立权威的含有转基因成分程度的统一制度以及建立专门的检测机构。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对于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显著标识,但是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只有少数几种转基因农产品被要求进行强制标识,而且对于转基因农产品的次级产品并没有进行规定。拿转基因玉米食用油来说,有的转基因玉米食用油全部由转基因玉米制作而成,而有的则是由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混合制作而成,除此之外,市场上还存在有转基因玉米油与其它食用油混合而成的食用油,根据我国现行的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很难确定以上哪种必须要进行转基因标识。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标识用语,我国也没有相关法律进行规范,这就导致商家可以使用模糊的语言达到“标识”要求,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对于标识豁免制度的建立,大部分学者也认为属于必要,因为此举可以保护确认无危害的转基因食品的市场,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遗憾的是,我国尚未建立该制度。

三、国外转基因法律规制情况

(一)美国。1.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立法原则。美国采用“实质等同原则”指导其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工作。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转基因食品是与其它食品没有任何差别的食品,在立法中,转基因食品与其他食品一样适用常规法律。这是因为美国政府认为:科学是管制体制的基石。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有害的情况下,对于转基因食品就应该采取与普通食品同等的态度,不应过度管制。2.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规定。在实质等同原则的引领下,美国经过几十年的自由蓬勃发展起来的转基因技术领先全世界,在技术发展的同时,为了防止转基因技术被滥用从而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美国在世界上最早开展了规范转基因技术发展的立法实践,建立了相比其他国家来说非常完善的转基因技术法律法规规范体系。1986年6月,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生物技术监管协调框架》这一重要法律在美国颁布出来,该法除了正式确立实质等同原则以外,还将转基因这一问题纳入了当时既有的法律体系之内进行调整,规定联邦政府的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分工合作,他们既分工负责,同时又相互协调合作,最终高效地管理着美国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3]因此,在我国也建立此种政府各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模式并通过立法确立起来,是我们应当努力的一个方向。在法律体系上,美国由于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因此监管十分到位。所以,我国在进行转基因立法中,也应采取此种体系式立法的方式,方便未来对新型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的完善。(二)欧盟。1.欧盟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立法原则。与美国认为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有害之前均认为无害不同,欧盟对技术的态度非常谨慎,认为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种人造物,其安全性是难以进行明确认定的。正因为认为任何技术都有其危险性,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采取的是“风险预防原则”,该原则是指在技术有可能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损害的危险时,即使依照当时的技术无法确定该损害一定会发生,也应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欧盟的立法模式分为两种:第一个模式叫“水平”,第二个重要的模式叫“垂直”,下面笔者将就这两种模式进行分析。[4]水平模式:在立法中设立原则性的统管性法律,采取的并不是对某一需要调整的对象立法管理的方法,通过制定普遍性的通用原则,从宏观角度把控转基因食品安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预见性与适用性高、法律规制清晰明了。垂直模式:在立法中对具体的领域进行调整,对转基因产品的研究、生产、流通等环节进行非常严格的把控。垂直模式是水平模式的补充,由于转基因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复杂性给水平模式的一般性立法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垂直模式的立法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立法体系的统一有序,具有重要的意义。2.欧盟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规定。欧盟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立法按其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5]研究学习其演变过程对于我国按社会发展进程进行合适的转基因立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第一阶段:1998年之前。《新食品法》《关于向环境有意释放基因饰变生物的指令》等影响深远的关键性的法律法规在这一阶段制定出来。因为欧盟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对转基因进行立法,所以欧盟规制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基础牢固,欧盟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才如此完善。第二阶段:1998年到2001年。关于转基因生物环境保护的《关于向环境谨慎释放转基因生物指令》和《外源性污染物标识条例》这两部代表性的法律先后制定出来。一开始,欧盟只是禁止在成员国范围内再进行转基因农产品的销售经营,从这时候开始,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管制变的严格起来,到后来,不止于农产品的一切转基因生物都被欧盟禁止在欧盟成员国范围内交易,这完全堵塞了转基因产品在欧盟出现的可能性。这一阶段欧盟风险预防原则最明确,在该原则的指导下,欧盟关于转基因的立法逐步完善。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这一阶段欧盟的立法非常多,对转基因食品的限制变的宽松起来。欧盟这一阶段与上一阶段相比反常变化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涉及到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由于欧盟的转基因立法的严格严重损害了转基因食品生产商的利益,转基因食品生产商对欧盟的限制怀有深深的怨念,于是,忍无可忍的生产商在WTO与欧盟对簿公堂。最终,欧盟允许转基因食品在经过审查许可后在欧盟流通,但欧盟规定,所有流通的转基因食品必须建立健全的追溯机制,以便于进行风险管理。追溯机制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欧盟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从生产到销售所有流通全部可查,有利于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根源,防止危险的扩大。(三)日本的法律规制。1.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立法原则。日本的转基因立法原则与欧盟、美国均不同,既不是宽松的的“实质等同”原则,也不是严格的“风险预防”原则,而是“不鼓励,不支持,但允许其适度适当发展”的中间原则。日本的此种原则是由其粮食生产环境所决定的,日本国土面积小耕地不足,粮食主要依靠进口,而转基因水稻等的高产极有利于解决日本的粮食问题,所以日本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保持着该种审慎态度。2.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规定。日本的转基因食品管理法主要涵盖了转基因农业和食品安全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转基因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转基因生物工业化安全管理等方面。2001年,日本颁布了《转基因食品标识法》,该法规定了转基因食品具体的标识方法、规范的标识用语以及可免于标识的转基因食品的规定。此外,该法还规定每年都应修订转基因食品的标识规定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并最大限度地减轻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危害。在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方面,日本建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如封闭性实验制度(该制度规定转基因实验必须在封闭环境下进行以保护生态环境)、安全性审查制度(该制度规定转基因食品从研发到种植再到商业化销售的每个过程都必须进行安全性审查,未通过审查的转基因食品不得上市)、区别流通管理制度(该制度规定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必须区别管理,在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上都必须进行严格的区别审查)。[6]

四、对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的建议

(一)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指导思想。法律移植严禁“拿来主义”,任何国家的法律都植根于该国特殊的人口、政治、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紧紧围绕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障的需要、生态环境安全保护的需要,树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指导思想,至关重要。在学习欧盟、日本、美国的过程中不适宜“一刀切”,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有所扬弃。在转基因食品的研发环节,由于我国耕地面积广试验田众多,为了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可建立比较宽松的研发制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在转基因食品的生产环节,由于并不是所有的转基因食品都用作人类食用,也有一些是用于牲畜饲料等,因此对于用途不同的转基因食品,严格程度应有所不同。对于人类食用的食品建立严格的制度,而对于牲畜食用的食品,则可以宽松一些。在转基因食品的销售环节,立法应秉持严格谨慎的态度,明确各方的责任,加强政府监管。(二)确立完备的灾害控制及损害追偿制度。由于转基因食品的特殊性,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其波及范围和危害程度都难以预估,因此应参考重大疫情处理机制进行灾害处理。此外,还应当定期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防患于未然。而对于一般的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损害,不涉及生命健康安全的,应当参考普通消费者侵权进行处理。这两点,我国目前的立法均有不足,应当参考国外进行修订。在损害追偿上,我国目前对于产品侵权赔偿采用的是销售者与生产者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制度。该制度有利于解决消费者权益损害赔偿问题,但是对于群体性的生命健康权的损害追偿,生产厂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应建立国家补偿机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三)建立完善的追踪机制。追踪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快速识别危险源并迅速做出危险应对,能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害,还有利于后续追责工作的开展,完善的追踪机制,应当包含以下三个层面:转基因食品的研发层面:在研发过程中,所有研究资料均应妥善保管,研究人员应当记录研发中的各种情况,尤其是研究结果的去向,更应该详细记载,以备查阅。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层面: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应记录每一批原料的来源地及去向地,每一批产品的流水线负责人基本信息等,并妥善保管,以备查阅。转基因食品的销售层面:在销售过程中,销售者应记录每一批产品的来源地及去向地,以及每一地区的负责人等信息,并妥善保管,以备查阅。以上机制若能建立,一旦出现事故就能及时准确的定位事故环节,查清事故原因。追踪机制可以和标识制度联动建立,以商品为中心设立转基因食品专用条形码或二维码查询追踪系统,既适应我国食品经营分散的特点,又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此外,由于该追踪机制的涉及面特别广,所以,必须由政府各部门主导,监督各个关键环节的运行。(四)构建严格的标识制度。为了给转基因食品的追踪机制的建立提供便利,应当构建严格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充分保护消费者的选择权、知情权。为构建严格的标识制度,首先应当修订转基因食品标识目录。目前,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已经得到很大发展,但标识目录仍然沿用着2002年农业部公布的五类十七种转基因食品标识目录,经过15年的发展,该目录已经不适合我国现在的需要,因此亟需修订转基因食品标识目录。除了建立完备的标识目录,在标识内容上也应当严格进行规定。需要规定的内容主要有:标识文本、标识位置、标识显著程度、成分含量、副作用等五个方面。为防转基因食品生产企业钻漏洞,还应合理设置兜底条款。[7]

参考文献:

[1]赵云.论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立法完善[D].海口:海南大学,2015:11.

[2]程颖.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5:9.

[3]徐友刚.考察美国生物安全立法情况的报告[J].科技与法律,2003(1):77-79.

[4]吴艳.欧盟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16.

[5]唐春生.欧盟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22.

[6]顾慧.论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规制的完善[D].南京:南京大学,2014:23.

安全法律范文篇8

《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案中,国家教育目标第7项就是“安全的学校”,禁止在学校范围内出现以及未经授权的枪支和酒精。基于这一战略目标,联邦对学校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每一学区都能依据学生数目获得相应资源分配,对学校教职工进行培训、购买学校安全设备等。

2、注重运用信息公开和报告制度。

《克莱里法案》确立了信息公开这一美国高校防范校园暴力的重要制度。该法以1986年在宿舍被杀的学生珍妮·克莱里命名,前身是作为1965年高等教育法修正内容的1990年《犯罪意识和校园安全法》,历经包括2008年高等教育机会法在内的多次修正。该法肯定学生和公众对学校安全的知情权,明确学校安全报告制度和犯罪统计报告制度,规定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公开与校园安全有关的政策和程序,提供与刑事犯罪行为有关的数据,包括公立、私立大学及其国外分校在内的高等教育机构确立了与安全安保相关的要求。为保证大学社区易于获得性侵犯登记信息《,校园性犯罪防治法》要求大学为大学社区提供清晰的指引,社区能自何处获得信息,澄清调整教育记录隐私的联邦法律并不禁止大学安保机构公开性侵犯信息。教育部据此修改了《教育家庭权利和隐私法》中有关禁止公开的规定,允许教育机构公开自州性侵犯登记处和社区通知项目得知的与性侵犯有关的信息。

3、赋予学生转学权利。

基于对学生安全的重视,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制定了“不安全的学校转学选择”规则,规定任何就读于公立小学或中学的学生,若在学校内或学校范围内成为暴力犯罪的受害者,有权在当地教育机关的范围之内转学到安全的公立小学或中学,包括公立的特许学校;每个州必须对“长期处于危险境地的学校”作出认定与说明,以保障学生的信息知情权;学区须详细统计校园暴力等学校安全事件,并将结果告之于众。此外该法还明确规定政府拨款资金不得用于基础建设,治疗受害学生以外的医疗服务、治疗或复原等。

4、注重反暴力学校安全制度。

《反暴力学校安全法》以支持防止校园及其周边暴力、酒精、烟草和的非法使用的系列项目为目的,同家长、社区和联邦、州、学校和社区的相关机构一道为学生创建安全无的学习环境,规定了一系列安全考虑因素,诸如安全计划、行为规则、教师指纹和举报人保护;同时要求开发统一的暴力破坏事故报告系统和统一信息管理制度,强调州教育行政机关需要开发一套系统来识别那些一贯处于危险中的学校。

5、学校警察制度。

美国学校安全的特色之一就是源于20世纪70年代经常发生的大学学生运动的校园警察制度,但该制度并非联邦立法统一规定。目前大学有校园警察制度,中小学有的实行校警制度,有的实行保安制度。但随着校园枪击案的增多,美国正在研究加强学校保安系统的武器配备。在美国学校保安制度也很有特色,甚至可以与警察序列互通。

6、学校保险制度。

美国保险体系整体上比较发达,涉及到学校学生的保险种类丰富,投保范围广,覆盖面广,保险制度较为完善。有关学校学生安全方面的保险主要指学生意外伤害险和学校责任保险。学校责任保险一般是指由学校向保险公司投保的一种商业保险,用于理赔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学习活动中,由于校方及教职工的过失,使学生遭遇人身伤害,学校依法应承担对学生全部或一部分的经济损失赔偿。而学生意外保险则主要用于赔偿学校民事侵权责任之外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其理赔程序简单,无需考虑责任认定,多由学校建议或要求学生家长进行投保。学校责任保险针对学校的民事侵权责任,而学生意外保险则更多地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所发生的意外事故。学校责任保险和学生意外伤害保险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二者共同构成了学校学生安全的风险防范体系。

7、注意开展安全教育和执法合作。

美国非常注重对学校安全的教育工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对教师进行早期预警和干预技术培训,对学生在暴力危机时候的应付手段进行培训。美国学校安全管理的风险意识也在增加,主张修正学校应急预案,尽可能将包括自然灾害、恐怖主义袭击、校园暴力事件、公共健康紧急状况以及流感等诸多威胁都涵盖在内;强调学校同执法机关、社区和专业人士的合作,包括执法官员、消防、公共安全、公众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应急管理领域在内的社区合作者共同应对学校安全事务,制定危机预案,采取措施提升应对所有潜在危险的水平,即应急管理方案应该有处理所有危险的方法。此外,联邦还有一些相关的最新立法动态。针对日益增多的仇恨犯罪,2009年至2010年国会拟制定《安全学校促进法》,目的在于保证所有学校和学区实施全面有效的反欺凌和反骚扰政策,尤其是有关性别身份和性取向的政策。目前经过国会两读程序已经提交健康、教育、劳动和薪金委员会。2012年,美国还拟制定《心理健康第一援助高等教育法》。该法案关注心理健康,拟授权健康和人力服务部长与教育部长合作实施一个5年期的项目,资助10个高等教育机构的心理健康第一资助培训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最终未获通过。总结基于宪法有关联邦和州权的划分,联邦往往通过拨款方式控制州立法权。《学校禁枪法案》规定对携带枪支上学的学生给予停学一年的处分,还制定对武器的“零忍受”政策。为保证相关规定落实,法案要求所有接受联邦教育基金的州要制定《改善校园环境法》,否则将失去领取联邦教育基金的资格。

安全法律范文篇9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分析及对策论文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分析及对策

摘要:从近年来人民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入手,阐述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现状及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根源;从完善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整合现有法律资源,制定食品安全基本法;参照国际食品法典等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大力推行等同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消除绿色技术壁垒;建立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技术保障的重要依据;更加强化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赋予食品监管部门更充分的权力;整合执法力量,解决多头执法问题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现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对策和措施,促使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绿色技术壁垒

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以往对食品短缺的担忧逐渐变化为如今对食品安全的恐慌。正面因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有能力满足社会对食品及原料的需求,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关注的加强,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更严了;负面的因素相对更为复杂,有环境导致的食品原料污染问题,有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由于环境、设备、操作、包装、添加剂等环节导致的不安全因素。食品安全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一桩桩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胜枚举,有人甚至已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列为继人口、资源、环境之后的第四大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远未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迫切地需要与国际接轨,逐步加以完善,以保护我国人民地身体健康和促进对外贸易地发展。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问题分析

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地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食品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

我国现已颁布的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数量多达十几部,总体性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这些法律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由于出台时间早,标准要求低,覆盖面窄,没有充分显示新形势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另外,有些法律法规在制定时并没有充分考虑食品安全问题。当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就显得很不适应。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就是如此,该法在总体上偏重于工业产品标准和强制性标准,而农产品的产品质量标准多为推荐性标准,而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制定强制性标准。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对食品安全体系内其他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作用大大降低。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所调整的范围过于狭窄,仅对食品生产、经营阶段发生的食品安全进行规定,没有包括种植、养殖、储存等环节中的食品以及食品相关的食品添加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或使用。而食品安全问题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法律应该反映出整个食品链条,这就使法律出现了较大的法律监管盲区,以致造成对饲料中加入瘦肉精、农药大量残留、滥用抗生素、食品储存污染等诸多问题的监管滞后和监管不力。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确定的执法主体职责与现实情况有所脱节。该法第三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食品卫生工作”,而年机构改革之后,我国已形成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总局等多个部委共同按职能分段监管的体系,××年月,国务院再次对有关部委的职责分工加以调整和明确。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应对执法主体职责做出相应的调整。

食品法律法规的条款笼统,操作性差:

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比较原则和宽泛,缺乏清晰准确的定义和限制。如《刑法》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金额万元以上有相对明确的处罚措施,而对于销售金额万元以下算不算犯罪就没有明确界定;有些法律条款只定性不定量,或者法律概念有歧义;有的条款多年不修订;有些条款已经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甚至完全过时,对当前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际问题约束力较低,操作性不强。

食品法律法规的罚则较轻,法律效力不够:

一是执法力度不够,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忽视了制假售假行为本身的危害,对制假售假行为处罚较轻;二是由于配套法律法规未出台,一部分法律法规难以执行。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大了技术法规的制定,如无公害农产品的出台等,但其立法层次较低,大多数属于推荐性标准,作用有限。三是技术支撑体系还未建立起来,有些法律法规难以实现。如检验检测方面的法规就是如此。

执法体系存在权限不清、职能不清:

一是多头执法,影响监管效果。由于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多,部门之间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部门之间不能形成合力,监管责任就难以落到实处;二是执法部门以罚代管、以罚代刑,影响法律的严肃性;三是执法部门立法、执法、判罚三位一体,影响公正性。有些法律法规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或者受立法环境、立法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执法部门既是法律法规的起草者,又是执法和判罚者,因此会不可避免的渗入执法部门的利益,影响公正性。

法律执行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

我国目前在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保证食品安全的执行过程中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往往在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后,有上级行政机关命令,进行一阵风式的检查、处理,当这阵风过后,假冒伪劣商品又重新泛滥起来。这种缺乏规范和持续性打假过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策与措施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是管理和监督食品安全的基础和依据,良好完善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将在食品安全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应当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应当按照社会分工和社会协作的辨证统一来设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从源头抓质量”、重在防范的精神,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如下建议:

制定食品安全基本法,整合现有法律资源:

制定我国食品安全最高效力的食品安全基本法,规定食品安全的基本问题,对现有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规范等进行认真清理、补充和完善,将散存于各法律法规中有关食品监管的内容整合,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立法和执法上的相互冲突,解决法律体系的混乱,保持法律的同一性;同时,食品安全立法还应当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链的所有环节,确保食品安全的完整性。

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食品安全法典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以国际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典为依据或参考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建立与时俱进、重在防范,科学、全面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以食品安全基本法为龙头,其他具体法律相配合的多种层次的立体框架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其中食品安全基本法规定食品安全的基本问题,各种部门法、单行法对基本法的某一方面进行更加明确全面的规定。这些方面应该包括:标准化、产地环境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认证、标签管理、投入品(农药、兽药、饲料、肥料、激素、添加剂等)使用,质量监督检查、食品安全信用、食品安全评价和质量召回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大力推行等同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消除绿色技术壁垒

在整个与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领域,首先,大力推行目前食品法典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已经开始使用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技术规范、指南和准则,加快在标准体系上与国际接轨;其次,在整个食品产业(从农田到餐桌)推行及有机食品标准认证认可工作,从食品安全的全程监控着眼,把标准和规程落实到食品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消除绿色技术壁垒。

建立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技术保障的重要依据。

加强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化委员会的合作,以统一协调管理,推进我国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从整个食品产业链的全过程对我国现有的非强制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进行重新制定或修订,从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角度,统一各类食品强制性标准条款内容,消除现有标准互相矛盾和抵触或者有些食品生产环节根本就无标可依的现象,为检验检测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依据,从根本上杜绝不法厂商利用国家标准的漏洞牟取不正当利益,切实把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食品拒之于流通领域之外,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强化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赋予食品监管部门更充分的权力

坚持贯彻“从源头抓质量”的方针,对食品生产加工及相关企业(包括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等)实行强制性管理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基础。为此,要扩大执法部门的检查权,加大对违反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律制定的惩处力度,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目前,在我国实行对米、面、油、酱油、醋等二十八类食品实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从运行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处罚较轻等问题,对食品安全获证企业未能实行连续持久的监管,许多中小食品生产质量管理制度名存实亡,产品出厂基本上不检验,检验设备常年不使用。因此食品安全是比其他任何一种与健康相关的政府活动更需要连续的和强制性的管理,对于那些生产、制造、销售有毒有害的食品的企业获经销商,无论其生产或销售数量的大小,都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并罚其倾家荡产,使其永无东山再起的基础和条件;财产刑和人身刑同时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

整合执法力量,解决多头执法现象

整合执法力量,就是要合并现有食品监管的相关部门,对设置不合理或人员严重超编的机构,或撤销、或合并、或精简,将商检、质检、卫生、工商、农业等执法部门承担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合并,克服政出多门、各自为战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中国食品包括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由这一部门对食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管,并赋予更高的权威。

结束语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在世界各国都被当作一件战略性任务、基础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我国加入后,贸易伙伴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国内国际形势迫使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必须尽快地和国际接轨,努力缩短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标准的差距,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必将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韩运镇食品安全体系的法律思考人民代表报××年月第三版

徐晓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农业经济问题××年月

谢敏于永达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上海经济研究××年月

安全法律范文篇10

王群*

地址:阜阳市清河西路870号e-mail:fywqun@

摘要:从近年来人民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入手,阐述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现状及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根源;从完善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整合现有法律资源,制定食品安全基本法;参照国际食品法典等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大力推行等同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消除绿色技术壁垒;建立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技术保障的重要依据;更加强化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赋予食品监管部门更充分的权力;整合执法力量,解决多头执法问题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现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对策和措施,促使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绿色技术壁垒

1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以往对食品短缺的担忧逐渐变化为如今对食品安全的恐慌。正面因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有能力满足社会对食品及原料的需求,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关注的加强,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更严了;负面的因素相对更为复杂,原创:有环境导致的食品原料污染问题,有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由于环境、设备、操作、包装、添加剂等环节导致的不安全因素。食品安全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一桩桩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胜枚举,有人甚至已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列为继人口、资源、环境之后的第四大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远未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迫切地需要与国际接轨,逐步加以完善,以保护我国人民地身体健康和促进对外贸易地发展。

2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问题分析

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地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2.1食品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

我国现已颁布的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数量多达十几部,总体性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这些法律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由于出台时间早,标准要求低,覆盖面窄,没有充分显示新形势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另外,有些法律法规在制定时,并没有充分考虑食品安全问题。当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就显得很不适应。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就是如此,该法在总体上偏重于工业产品标准和强制性标准,而农产品的产品质量标准多为推荐性标准,而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制定强制性标准。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对食品安全体系内其他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作用大大降低。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所调整的范围过于狭窄,仅对食品生产、经营阶段发生的食品安全进行规定,没有包括种植、养殖、储存等环节中的食品以及食品相关的食品添加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或使用。而食品安全问题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法律应该反映出整个食品链条,这就使法律出现了较大的法律监管盲区,以致造成对饲料中加入瘦肉精、农药大量残留、滥用抗生素、食品储存污染等诸多问题的监管滞后和监管不力。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确定的执法主体职责与现实情况有所脱节。该法第三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食品卫生工作”,而1998年机构改革之后,我国已形成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总局等多个部委共同按职能分段监管的体系,2004年9月,国务院再次对有关部委的职责分工加以调整和明确。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应对执法主体职责做出相应的调整。

2.2食品法律法规的条款笼统,操作性差:

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比较原则和宽泛,缺乏清晰准确的定义和限制。如《刑法》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金额5万元以上有相对明确的处罚措施,而对于销售金额5万元以下算不算犯罪就没有明确界定;有些法律条款只定性不定量,或者法律概念有歧义;有的条款多年不修订;有些条款已经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甚至完全过时,对当前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际问题约束力较低,操作性不强。

2.3食品法律法规的罚则较轻,法律效力不够:

一是执法力度不够,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忽视了制假售假行为本身的危害,对制假售假行为处罚较轻;二是由于配套法律法规未出台,一部分法律法规难以执行。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大了技术法规的制定,如无公害农产品的出台等,但其立法层次较低,大多数属于推荐性标准,作用有限。三是技术支撑体系还未建立起来,有些法律法规难以实现。如检验检测方面的法规就是如此。

2.4执法体系存在权限不清、职能不清:

一是多头执法,影响监管效果。由于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多,部门之间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部门之间不能形成合力,监管责任就难以落到实处;二是执法部门以罚代管、以罚代刑,影响法律的严肃性;三是执法部门立法、执法、判罚三位一体,影响公正性。有些法律法规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或者受立法环境、立法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执法部门既是法律法规的起草者,又是执法和判罚者,因此会不可避免的渗入执法部门的利益,影响公正性。

2.5法律执行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

我国目前在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保证食品安全的执行过程中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往往在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后,有上级行政机关命令,进行一阵风式的检查、处理,当这阵风过后,假冒伪劣商品又重新泛滥起来。这种缺乏规范和持续性打假过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3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策与措施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是管理和监督食品安全的基础和依据,良好完善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将在食品安全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应当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应当按照社会分工和社会协作的辨证统一来设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从源头抓质量”、重在防范的精神,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如下建议:

3.1制定食品安全基本法,整合现有法律资源:

制定我国食品安全最高效力的食品安全基本法,规定食品安全的基本问题,对现有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规范等进行认真清理、补充和完善,将散存于各法律法规中有关食品监管的内容整合,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立法和执法上的相互冲突,解决法律体系的混乱,保持法律的同一性;同时,食品安全立法还应当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链的所有环节,确保食品安全的完整性。

3.2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食品安全法典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以国际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典为依据或参考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建立与时俱进、重在防范,科学、全面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以食品安全基本法为龙头,其他具体法律相配合的多种层次的立体框架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其中食品安全基本法规定食品安全的基本问题,各种部门法、单行法对基本法的某一方面进行更加明确全面的规定。这些方面应该包括:标准化、产地环境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认证、标签管理、投入品(农药、兽药、饲料、肥料、激素、添加剂等)使用,质量监督检查、食品安全信用、食品安全评价和质量召回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3.3大力推行等同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技术法规,消除绿色技术壁垒

在整个与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领域,首先,大力推行目前cac(食品法典委员会)、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已经开始使用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技术规范、指南和准则,加快在标准体系上与国际接轨;其次,在整个食品产业(从农田到餐桌)推行haccp,iso9000,iso14000及有机食品标准认证认可工作,从食品安全的全程监控着眼,把标准和规程落实到食品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消除绿色技术壁垒。

3.4建立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技术保障的重要依据。

加强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化委员会的合作,以统一协调管理,推进我国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从整个食品产业链的全过程对我国现有的非强制性标准、行业标准、原创:地方标准等进行重新制定或修订,从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角度,统一各类食品强制性标准条款内容,消除现有标准互相矛盾和抵触或者有些食品生产环节根本就无标可依的现象,为检验检测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依据,从根本上杜绝不法厂商利用国家标准的漏洞牟取不正当利益,切实把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食品拒之于流通领域之外,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5强化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赋予食品监管部门更充分的权力

坚持贯彻“从源头抓质量”的方针,对食品生产加工及相关企业(包括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等)实行强制性管理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基础。为此,要扩大执法部门的检查权,加大对违反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律制定的惩处力度,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目前,在我国实行对米、面、油、酱油、醋等二十八类食品实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从运行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处罚较轻等问题,对食品安全获证企业未能实行连续持久的监管,许多中小食品生产质量管理制度名存实亡,产品出厂基本上不检验,检验设备常年不使用。因此食品安全是比其他任何一种与健康相关的政府活动更需要连续的和强制性的管理,对于那些生产、制造、销售有毒有害的食品的企业获经销商,无论其生产或销售数量的大小,都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并罚其倾家荡产,使其永无东山再起的基础和条件;财产刑和人身刑同时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

3.6整合执法力量,解决多头执法现象

整合执法力量,就是要合并现有食品监管的相关部门,对设置不合理或人员严重超编的机构,或撤销、或合并、或精简,将商检、质检、卫生、工商、农业等执法部门承担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合并,克服政出多门、各自为战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中国食品(包括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由这一部门对食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管,并赋予更高的权威。

4结束语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在世界各国都被当作一件战略性任务、基础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我国加入wto后,贸易伙伴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也日益显著。国内国际形势迫使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必须尽快地和国际接轨,努力缩短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标准的差距,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必将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运镇.食品安全体系的法律思考.人民代表报,2004年6月,第三版.

{2}徐晓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10月,ppc45-48

{3}谢敏,于永达.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1月,ppc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