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规划设计范文10篇

时间:2023-06-01 11:24:23

建设规划设计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篇1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规划;美丽乡村;洲岛地区

一、前言

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是一脉相承的,2017年10月,报告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是一个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对美丽乡村事业而言,乡村振兴战略是迄今为止最为重大的利好,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在新的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将带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将为农村振兴、国家复兴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城市洲岛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有良好的湿地、植被等生态资源以及独特的洲岛景观,是江河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交错的关键性节点,环境敏感度高、生态功能突出。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使得洲岛地区的生态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同时洲岛地区因为其交通具有一定的内敛型,缺乏与外界的交流,这加剧了洲岛地区与城市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南京八卦洲地区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洲岛地区,探索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特色乡村规划策略,对解决长江中下游洲岛地区乡村规划现状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区概况

2012年十八大提出“美丽乡村”后,南京启动“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大大促使乡村的环境得到提升,基础设施初步完善,并积极向旅游型乡村转型。2017年6月,江苏省提出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并积极开展规划建设活动,重点培育特色田园乡村试点。2018年起,南京市八卦洲临江村通过整合村域农业资源和休闲旅游资源,提升整体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村,正在努力打造南京市示范型美丽乡村。南京市八卦洲位于南京市新老城区之间,地处南京“以江为轴、沿江发展”的城市化地带。是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的新型城镇化下典型的乡村地区。在“一江两岸,联动发展”的格局中,八卦洲位于绿色生态带,功能以生态修复,环境保护为主。临江村村属八卦洲下辖行政村之一的外沙村,处于八卦洲农业示范园的核心发展区,毗邻果蔬花卉苗木培育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三、现状分析和问题总结

(一)现状分析。1.人口及土地利用现状。外沙村下辖3个自然村,总人口3485人,总用地面积560hm2。临江村目前共有劳动力人口538人,其中务农245人,占45.5%;其余多为务农与打工结合人员,老龄化趋势还在加剧。目前村庄居民点分布零散,土地资源利用粗放,村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村民住宅建设无序,用地零散,村庄空间格局混乱。2.产业发展现状。八卦洲农业基础好,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野八仙、芦蒿已成为地区特色农产品;近年来,以高温智能玻璃温室为代表的省级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园区种植花卉、果蔬等,推动区域农业迅速发展。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为果园种植、农田耕种、土地鱼塘租赁及政府财政拨款,缺少本村特色经济,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寻找突破口。3.空间格局现状。临江村位于八卦洲农业示范园的核心发展区,中心路是八卦洲农业园的主轴,交通优势明显。作为嘉年华农创园的重要配套,临江村吸引嘉年华游客到临江村来吃、住、游、购。并计划与中桥村、下坝村联合打造农旅特色小镇,促进区域整体发展。4.景观风貌现状。村庄内建筑以二层建筑为主,多在2001年至2010年修葺,存有部分危房,建筑风格多样,包括中式建筑、现代中式、欧式、简约风格等等,外立面主要高阔混凝土水泥墙、砖墙面,以红、白、灰为主,少量橘色,院落景观缺乏乡土特色。村内小游园、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缺乏休闲娱乐设施,村庄景观绿化水平不高,道路两侧缺乏遮荫绿化,水岸景观缺乏设计,植物配置较为单调,水面存在脏乱差现象,步道上缺乏休息的亭廊和景观座椅。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合理,设施利用率不高,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二)问题总结。1.缺乏洲岛特色,千村一面。临江村作为老村,无建筑景观的亮点,在前期多次的规划设计中,由于常为省事而统一整改建筑外观,造成千村一面的现象。乡村旅游的发展无特色,没有形成旅游品牌,难以吸引游客多次前来。2.设计诉求多样,人员技术经验不足。规划设计前需协调领导层、村庄发展、上位规划发展、村民意愿等多方需求,规划设计中由于现场征地资料缺失,地形图不准,施工技术员经验不足,乡村建设经费有限等现象,规划师不能及时协调规划、水电、软装、植物的总体进度和管理,常导致设计改造的实际效果常与规划师景愿相差甚远。3.生态破坏性发展。建设用地较少,农田和生态保护用地较多,存在水源保护地、水库等生态敏感区,在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中,洲岛地区湿地和植被面积的减少导致水陆生态系统的失衡,使得洲岛的生态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相邻城市的生态质量也随之下降。4.村民参与度低,缺乏文化认同感。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人口老龄化加剧,缺乏活力。对于聚集在乡村的原住民而言,世代传承的风土民俗凝结了村民对乡村土地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这种认同感正在逐渐消失。

四、规划成果

(一)总体布局规划。在功能策划上实现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转变。规划功能结构为“一核、两圈、三轴、四片”(图1)。一核:公共服务中心:按美丽乡村示范村指标,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两圈:休闲养生圈和旅游度假圈。三轴:沿环洲路的道路景观轴:临江村主干道绿化升级改造,重点打造红色系列的彩叶植物景观带。沿河廊的生态景观轴:外沙河生态景观升级改造,沿河打造特色游览路线。沿居民区的文化景观轴:弘扬野菜文化、花卉文化等传统文化,打造淳朴居民区。四片:休闲养生体验片区、现代农业产业片区、美丽乡村居住片区、乡村旅游度假片区。(二)产业发展规划。第一产业规划以设施农业为主导,包括果蔬种植、苗圃种植和花卉种植;打造千亩苗圃种植基地:打造特色苗圃基地,重新定位品种和栽培技术,依托现有苗圃种植规模,引进因地制宜的珍贵树种。同时合理扩大水产养殖业面积、提升江鲜捕捞产业,与旅游业结合打造特色长江江鲜美食品牌。(三)基础设施规划。规划扩展临江村现有的两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使之更加完善以满足村民和游客需要,打造公共活动场地,同时增设公厕,小卖部,便民服务中心,汽车站等设施,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新增村史馆、健身步道,丰富了该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的综合性,构建良好人居环境。优化机动车道,对道路进行修补,在路幅较窄的地段增设回车场;在具备条件的路段增设绿化带。打造游步道,改造原有单一化的水泥混凝土宅间路,丰富人行道路的样式,采用乡土化材料。结合村庄建筑布局及车行道路,设置三处生态停车场,总计35个停车位。(四)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规划重点塑造“三带、一环、多点”的观光旅游格局,体现乡村文化底蕴与滨江景观特色风貌。将花卉苗木和乡村旅游业结合,作为农业嘉年华农创园重要配套,发展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健康农家游。重点打造果蔬采摘体验农家乐、江鲜美食特色街等特色旅游亮点。(五)绿化景观提升。外沙路道路两侧路面整体黑色化处理,梳理杂灌草,道路两侧配置造型植物,丰富外沙路两侧的景观(图3)。滨河步道道路布置游步道、休憩小广场、凉亭等设施。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步道材质选用透水混凝土、透水砖、塑化木等搭配设计。梳理河道的岸线,结合毛石驳岸、嵌草砖驳岸、仿树桩驳岸等做生态驳岸,疏浚水系,清理河道周边垃圾,种植耐水湿植物美化驳岸。采用净水工程(水系沟通、河塘清淤)、绿化工程(驳岸绿化、游园绿化)、亲水工程(桥梁建设、亲水平台建设、亭台建设)进行河道改造。

五、对策建议

(一)保护生产性景观,发展特色农业。乡村发展必然要以农为本、以农固本,农业本身就是农村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美丽乡村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乡村而言,脱离了地域特色和鲜活的农业生命,无法得到长久的发展,往往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被淘汰,沦为一座缺乏文化内涵的农业主题公园。在洲岛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从洲岛地区的特色农业入手,提升原有农业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村庄独有特色,比如江鲜水产养殖业,果蔬种植业,野菜采摘业,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个季节特色宣传旅游特点,打造特色品牌,切实保证乡村业态多样性与特色性的发展。(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洲岛稳定。在洲岛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对于洲岛地区丰富的江滩、江圩、湿地等自然资源。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后,划定核心保育区、生态缓冲区、适宜建设区、优先建设区等。对生态保育区域,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穿插临水特色风景建设、游赏活动等,确保生态环境在可承载范围内。(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魅力。为满足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通信、照明、排水、垃圾处理、交通设施、公共厕所、游客服务中心、标识系统、小卖部等服务设施。对于主要节点和道路出入口处的建筑,提升景观形象,结合村庄特色风貌设定适宜得体的门户风格。鼓励村民自主进行民居美化和改造,形成多样的村容村貌。(四)创新融合新业态,激发村庄活力。洲岛地区有着吸引城市游客的独特滨水风光,鼓励种植结构的调整,发展多样生态农业,复兴当地传统手工艺及特色美食,可发展民宿、手工艺品体验、农家美食、采摘体验、垂钓体验、商业零售小卖等旅游业态,形成乡村独特品牌的同时为村民提供副业,吸引更多青年人留在乡村就业。(五)社区共建共享,调动村民热情。农户在开展乡村旅游的经营、销售、服务上还需要一个提升的过程,如在农家菜式、服务质量以及食品卫生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指导。如何提供新鲜无污染的农家食品,提供符合品质要求的度假设施,并保证乡村体验的原生态,需加强宣传力度,给村民树立资源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各个村干部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好统筹推进工作。多措并举,采取民意投票选择美化方案,或者政府奖励个人提议的方式,让村民共同参与到村庄建设中,加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史莹,金质佳,曹仁勇,费文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特色田园乡村发展分析——以南京市江宁区钱家渡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36(10):39-45+59.

[2]魏玉栋.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2018(03):14-18.

[3]熊星,唐晓岚,包文渊,叶海跃,伊贤贵.城市江河洲岛绿色基础设施建构策略——以南京江心洲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5,29(05):146-151.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篇2

关键词:生态水系;建设模式;技术方案;生态环境恢复;小流域治理;北方缺水地区;辽宁省

1流域概况

细河是辽西主要河流大凌河的重要支流,也是辽宁省阜新市的母亲河[1]。细河的源头是阜新县八家子乡的乌兰木头山,流经阜新市的19个乡镇210个自然村,最后汇入大凌河。细河的流域面积为2290km2,干流全长94.3km,河道比降为0.0017。细河的主要一级支流有高林台河、九营子河、四官营子河、西灰同河、小胡家河、伊吗图河、汤头河、花儿楼河和清河。细河位于我国北方比较缺水的辽西地区,为典型的季节性河流,夏季雨季水位暴涨暴落,往往会发生洪涝灾害,旱季大部分河段则处于断流状态[2]。流域内闸坝数量较多,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调度,往往导致水量和水动力不足,环境流量严重缺失,同时细河流域存在较多的村镇和工矿企业,超负荷排污和高强度的河道整治,造成诸多水环境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同类型中小流域生态水系建设中具有典型代表价值。

2流域水生态系统调研结果与问题分析

2.1流域水生态系统调研结果。由于细河水系构成比较复杂,研究中仅对其干流和9条一级支流进行研究。利用细河水系的主要闸坝、排污口、土地利用类型变换节点以及主要水文站等41个客观控制点,进行河流的河段单元划分[3],并将划分结果在500m以下的河段进行合并,最终将干流和一级支流划分为36个典型河段。其中,将细河的干流河段划分为12个河段,编号自上游开始依次为X1—X12;将一级支流划分为24个典型河段,编号依次为Y1—Y24。为了进行水生态监测,在上述典型河段设置79个监测点位。根据监测结果将河段划分为“水质改善”“功能恢复”“生态回归”3类,其数量分别为8个、26个和2个,占比分别为34.79%、50.91%以及15.30%。由此可见,细河流域的不同河段在水生态环境特点方面存在较大差距。2.2流域水生态系统问题分析。细河流域位于半干旱气候区,属于典型的缺水流域,现有的地表水中污水处理厂尾水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改善流域水质的关键措施就是提升非常规水源的水质[4]。流域内的点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和城镇生活排水,点污染源主要分布在阜新市的城镇和产业聚集区。调查期间的排污口河段水质全部为64劣Ⅴ类水。随着流域内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面污染也成为细河污染的主要来源,其贡献率为8%~45%左右。从河流生态方面来看,由于流域整体水资源管理和配置方面存在问题,难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造成下游部分河段生态环境流量长期不足,使河流的水生态环境遭受比较严重的破坏。干流上游主要表现为水量不足,中下游主要表现为水动力不足。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5],由于细河干流的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甚至部分河段无生态基流,因而河流的自净能力几乎完全丧失。阜新市区段虽然进行了河道改造,但是水动力明显不足,存在比较明显的富营养化风险;细河的支流河道一般为自然状态,但是流量较小,难以承载较高的污染物负荷,水环境较差,同时河岸的稳定性明显不足,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

3流域生态水系建设规划设计

3.1水生态功能区划。根据细河流域的水生态类型划分结果,结合阜新市的开发规划以及细河流域的现状水系格局,将流域生态水系建设划分为北部低人工干扰生态回归区,打造为生态宜游区;中西部中度人工干扰水质改善区,打造为生态宜产宜居区;南部高度人工干扰功能提升区,打造为生态宜居宜游区[6]。3.2生态水系建设目标。针对细河流域的现状和生态建设要求,力图通过全流域、全过程的减污治污从而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最终将细河流域打造成环境优美的中小型流域生态水系样板,具体的建设目标如下:(1)2020年,细河流域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河段,大幅提升水环境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污水处理设施,重点污水处理设施的入河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细河干流主要河段的环境流量恢复至80%以上;在主要污染河段大力推广原位生态强化净化技术,大幅提升河流的自净能力。(2)2025年,全面恢复水体使用功能,流域目标断面水质全因子达标率达到80%以上,微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流域内环境用水比例增加至3%以上;流域内生境环境质量全部改善至中等以上水平,全流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40%以上,全面恢复河流干流两岸的植被纵向连续性。(3)2030年,实现比较稳定的水体使用功能,逐步实现低干扰度河流向清洁河流迈进,全面保证“三生”用水的水量和水质;流域内的水体自净能力得到全面恢复,并实现一定的污染物容量冗余,水生生物完整性基本恢复,各水期的水生生物状况能够得到有效保障。3.3生态水系建设具体方案设计。根据细河流域河段水生态功能类型划分结果,并根据细河水系2020年生态水系建设目标,筛选出生态水系建设的重点河段。最终确定出细河干流段的X8、X10和X11河段,一级支流的Y20、Y23、Y24、Y25、Y26、Y30、Y31河段,共10个河段为重点建设河段。细河一级支流的Y20河段上游没有明显的来水,河道内几乎为降雨积水和附近乡镇的生活散排污水,水体污染十分严重,呈黑臭样,难以为水生生物提供基本的生存环境。基于该类河道的现状,设计了河床退化干涸河段的生态水系系统重建方案[8],具体的技术细节如表1所列。细河干流的X8、X10河段和一级支流的Y23河段虽然未处于常年断流状态,但是生态基流比较匮乏,严重制约了水生生物群落的恢复,同时受到上游来水污染的影响,水质状况一般。基于该类河段的特点,设计了如表2所列的生态基流匮乏河段生态河流整治方案。细河水系干流的X11河段和一级支流的Y24、Y25、Y26、Y30、Y31河段没有规模化的排污口,但是河岸没有经过生态化整治,河道水体的面污染情况比较严重。针对该类河段,设计了如表3所列的面污染为主的乡村河段生态水系功能强化方案。

4结语

本次研究以辽宁省西部干旱缺水地区的细河小流域为例,以目标和问题双导向原则,构建起适合北方缺水型流域生态水系建设模式,并提出了针对不同特征河道的具体技术方案。研究中提出的河段类型划分方式及不同河段的生态水系建设技术措施对类似流域的生态水系建设和生态环境恢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生态水系建设及其目标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研究结论需要经过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同时也需要通过实践结果的调查和分析,对技术方案进行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海勤,马鑫龙,刘西野,等.一维水质预测模型在阜新细河流域的应用与验证[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8,38(1):23-26.

[2]范朝晖.辽宁阜新市细河橡胶坝群防洪调度及风险分析[J].中国防汛抗旱,2015,25(3):60-61.

[3]张骞.重庆市大足区城市水系建设研究[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9(9):28-31.

[4]曹倩.胶东调水工程水系生态建设改进措施研究[J].中国水利,2019(16):32-34.

[5]刘小娟.生态护岸在三明东牙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2019(1):26-28.

[6]林剑韬,吴伟民.双洋溪南洋河段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设计优化[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6):141-144.

[7]高洪涛.以许昌为例探析文化在水系建设中的应用[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8(3):57-61.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篇3

关键词: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

1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内涵

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1)绿色生态城区,目前绿色生态城区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在此过程中将绿色化与城区相互结合,同时应用绿色的建筑技术,这种方式将对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体系不断完善。在对绿色生态城区展开评价的过程中,主要的评价标准包括空间的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交通配置等方面内容,同时将节约资源以及环境友好作为其中的核心内容,保证最终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质量。(2)海绵城市的建设,海绵城市指的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使城市具备海绵的特性,其中主要包括吸水、蓄水以及释水等,在环境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能够将外界环境对自身的影响降到最低,具备较高的弹性。在此过程中,需要降低开发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将其与人工措施相互结合,提升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的排水功能以及防涝功能,最大程度上实现雨水的存储以及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回收效率.

2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原则

2.1问题与目标导向原则

在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建设设计目标,将其中的水系统分为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以及水生态系统等,确定各个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的严重性展开划分,这种方式能够对整个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系统展开梳理,明确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过程中的主要工作以及次要工作,进而保证最终的建设设计质量。

2.2区域整体达标原则

我国相关规定中表明,在区域雨水排放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其中的排放总量,避免出现超标排放的现象。各个城市在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城市中的雨水分布情况展开合理划分,在此过程中将总流量控制率作为其中的控制指标,在流域以及排水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对各个部门的职能展开相互调节。

2.3生态优先原则

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最主要的原则就是生态优先原则,在此过程中需要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足够尊重,在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环境展开全面保护,保证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前后的水文特征保持不变。这种方式能够对生态环境展开有效保护以及修复,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最终实现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多重目标建设。

2.4生命周期经济效益评价原则

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涉及的领域以及技术种类较多,因此需要的资金数量较多,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展开资产管理。其中主要包括投资设计、融资管理、施工管理、验收评估以及经营维护等,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各个阶段的经济效益展开分析,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对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展开成本评估。避免在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出现资金浪费以及资金使用不合理等情况,提升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的资金使用效率。

3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

3.1绿色生态城区功能划分

在对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展开划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用地的功能对其展开划分,其中包括的主要类型为居住区域、公共建设区域、弹性区域、工业区域、仓储区域、道路广场区域、市政区域、绿地建设区域等。在此过程中,需要将城市排水系统与以上区域相互结合,尤其是在绿地建设的过程中,对雨水资源展开充分利用,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的有效使用,这种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绿色建筑的应用价值,进而保证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质量。

3.2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技术应用

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对技术的应用等级展开划分,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功能以及在目的对其展开划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因此在划分过程中还应加入每个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例如,岩溶地质区域具备较强的渗透性,因此需要采用雨水渗透的模式,避免出现水枯的现象。平原地区土壤渗透能力弱,可以使用雨水调节模式以及综合调节蓄水模式。②对单项技术展开灵活应用,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的技术主要包括六种类型,不同类型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不同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建设目标、场地条件等展开全面分析,对各种类型的技术相互组合,对径流总量、峰值、污染展开有效控制,达到创新技术应用的目的。

3.3道路路面的海绵建设

道路是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为了提升城市道路的透水性,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①应用缝隙透水垫铺装技术,在此过程中利用路面以及砖块相互组合的方式展开铺设,并在铺设过程中预留出一定的缝隙,在缝隙中填入细小石子以及陶粒等。这种铺装结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砖石之间的缝隙能够起到良好的透水性。②自透水垫铺装技术,在此过程中,使用的材料需要具备较强的透水能力,本身具有空隙,雨水能够顺着材料之间的通道完成透水。如果没有雨水,空气也能透过通道与土壤相互接触,进而提升土壤的透水性。以上两种技术的应用,都能够提升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道路的透水性,在实际建设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展开选择。

参考文献

[1]刘佳琦.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基础的绿色生态城区规划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88.

[2]以绿色生态城区与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建设美丽池州[J].安徽建筑,2017,24(04):14~15.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站;网站建设;规划设计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不断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时代的主要领导者。网站是企业、政府、学校和电商行业宣传自身的中心设备。现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有很多人都在上网,使企业能够来宣传自身的商业价值,每一年都有一大批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网站建设,这样企业的崛起加速了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规划,给网络建站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使网络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好。

一、网站建设的规划和设计

(1)网站建设的宗旨。网站建设的主题和宗旨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有很多企业或者政府在建设网站时没有及时与网站建设人员沟通,导致最后设计出来的网站与实际需求不符,因此,在建设网站时一定要经常和网站建设人员经常沟通。在建设网站时,除了和网站建设人员沟通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网站运行需要什么程序,要知道想要表达是什么主题,主要面对的人群是谁,这才是网站建设的核心内容。(2)面向人群。在进行网站建设时一定要想要网站主要面对的人群,只有知道客户所需和客户群体,为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从而才能留住客户,这样才算网站建设成功。(3)详细规划。当我们确定好网站所面对的人群和市场时,就要将细化目标,构建网站的大纲、服务项目、内容和应用程序等,最后在进行整理,再递交给相关的业务人员进行审核,在构建剩余的网站的报告和设计。(4)细化网站结构。当我们将网站的内容和大纲确定下来以后,就要规划一下网站的结构。例如网状结构、星型结构和Web结构等,结合构建的网站内容,进行反复的测试和论证后再进行下一步。(5)加强与美工的沟通。当我们构建出网站的整体框架时,有很多的图片和排版的设计是需要美工来进行设计的,我们一定要经常和美工人员进行沟通,因为他们可以为我们提供更专业的色彩搭配和排版的建议,更能告知我们在网站设计中的规则和注意事项,这对网站的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6)特色服务。如今的网络技术非常的发达,在网络上涌现出很多种服务型的网站,人们的体验也在随着网络的发展正在不断的提升,所以要想在众多网站中能够让人们记住,就一定要将网站的特色服务做好。当用户在使用时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服务,使他们愿意加入到你的企业。

二、实现计算机网站建设

(一)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是计算机与互联网之间的核心程序。例如,当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文件时,服务器就会对客户端发来的请求进行审核和处理,并将文件或数据信息发到浏览器上,另外,还有告知浏览器如何查看该文件。如果在信息交流中,服务器会使用HTTP来实现信息传输。而且Web服务器不仅可以将数据信息储存起来更可以让用户浏览数据信息,让用户在Web服务器上停留,无论是PC端还是UNIX网络,用户都可以在上面停留。(二)申请域名或IP地址。对于LANA来说,其主要的职责就是向全球的Internet的IP地址进行分配。其分配是根据不同的等级进行分配。将一些IP地址向注册机构IR进行分配,在全球范围内有RIPE、APNIC和ARIN进行分配IP地址,其中ARIN主要是为美国Internet注册中心,负责范围是南美、北美、非洲撒哈拉和加勒比等IP地址的分配;APNIC是亚洲地区的56个经济区;同时还给NSP分配IP地址。(三)硬件设备。当我们想要进行网站建设时最先要有的就是硬件设备和服务器等。当我们在选择服务器时,需要考虑信息容量、服务种类以及站点未来发展的需求等。所以说无论是选择哪种服务器和工作站,其最终的目的将性能最大化,所以,这些都需要建立。能够影响系统性能的硬件就是CPU、RAM储存器、主板和硬件驱动器等、(四)服务软件和服务种类。Internet可以提供很多种服务,最为常见的就是FTP、E-mail、Gopher等服务。当我们在选择服务器的类型时还需要考虑服务器的流量,更要考虑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宽带的容量。(五)站点信息采集与整理。一个站点是没有办法包含全部的信息,即使将所有的细节和数据信息都考虑到,也没有办法保证能够设计出更完美的站点,所以,在网站建站时一定要将指导方针确定下来,更需要确定站点未来的发展方向,再设计出核心的服务项目。(六)选址适合的数据库。有一个优质良好的数据库的平台时,更有助于我们的网站信息的维护和页面更新,能够将网站的布局、设计、形式和内容分开,如果网站中有大量的数据且还没有数据库的支持,就没有办法将所有的数据信息进行更新。所以当我们在选择数据库的平台时,一定要考虑数据库的分布性、安全性、通用性、并发性、可移植性以及数据的完整性等,选择优质的数据库平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站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站的建设能够的成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网页的艺术性、网页运行的速度、网页设计的效果、网站的推广、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网站的服务器等。网站的运行可以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还能带动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以,我们在建设网站时一定要规划好相关工作,使设计出来的网站能够满足网站未来发展的需求,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耿飞飞.计算机网站建设的规划设计及其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1):13.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篇5

[关键词]旧城建设;规划设计要点

引言

伴随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旧城建设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旧城中的道路、房屋建筑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有效推动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对于旧城建设规划设计人员来讲,在实际工作当中,要根据该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对旧城建设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改进,不断提升人们的居住满意度。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旧城建设规划设计要点。

1做好旧城建设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性

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做好旧城建设规划设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旧城建设规划设计属于城市改造重点内容。通过做好旧城建设规划设计工作,能够保证城市道路更加稳定、安全的运行,提升人们的出行满意度。例如,在某城市旧城建设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通过运用先进的建设规划设计理念,对原有的旧城建设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改进,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通过做好旧城建设规划设计工作,能够保证旧城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得到更好的实施,提升旧城建设规划设计水平。对于旧城建设规划设计人员而言,要根据该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现状,运用先进的旧城建设规划设计理念,对原有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改进,保证旧城建设规划设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2旧城建设中规划设计要点

2.1明确旧城建设规划设计原则

为了保证旧城建设中规划设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规划设计人员要明确旧城建设规划设计原则,并结合该地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适当加大创新力度,有效降低旧城建设规划设计成本,为居民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在旧城建设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该地区的地域性特色,对该地区的棚户区进行合理改造,将旧城建设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保证该地区的棚户区建筑形式更加合理,充分体现该地区城市居住区特色,减少建筑施工材料的浪费。通过明确旧城建设规划设计原则,能够保证该地区的建筑特色得到更好的体现,提升棚户区的整体改造效果。由于旧城建设规模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旧城建设规划设计难度,旧城建设规划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要严格遵守经济性原则,对原有的旧城建设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改进,为城市居民营造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旧城建设规划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

2.2加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在旧城改造规划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要适当加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针对旧城建设规划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制定妥善的解决对策,不断提升旧城建筑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对旧城居住空间布局设计时,规划设计人员要重点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根据旧城建筑结构特点,采取针对性改造方案进行改造,并对旧城建筑周围的辅助建筑进行有效的改造,针对结构比较复杂的辅助建筑,予以拆除,保证旧城建筑结构更加美观。除此之外,旧城建设规划设计人员还要结合该地区道路车辆的运行情况,对原有的道路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在满足居民基本出行需求的基础之上,提升车辆的运行安全,减少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旧城中的建筑占地面积较大,会增加旧城建设规划设计难度,因此,规划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市场调查工作,结合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的居住满意度。旧城建设规划设计人员要根据该地区地形地貌特点,营造良好的自然氛围,运用先进的生态园林理念,将城市建筑与周边环境进行有效结合,充分体现居民区的文化魅力。例如,在旧城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结合该地区天然山体形态特点,将建筑设计空间与自然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将城市景观更好的体现出来。

2.3完善旧城建设规划设计方案

为了保证旧城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得到更好的完善,设计人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在居住区的入口处设置方形广场,并融入当地特色文化,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第二,结合居民的实际居住情况,妥善调整园区空间,并配置合理的服务设施,打造良好的居民生活系统。第三,将人文理念与当地特色文化进行有效结合,针对价值较高的古建筑,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保证该地区的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体现。如果该地区的传统建筑比较多,在完善旧城建设规划设计方案时,规划设计人员要对历史悠久的古建筑进行合理的保护,并做好相应的改造工作,针对建筑施工质量比较差的老旧街区,要采取合理的改建措施,适当加大废旧老区改造力度,充分体现该地区特色的城市文化。例如,旧城建设规划设计人员可以运用模糊组团理念,对庭院空间进行合理的改造,适当提升小区公共空间占地面积,打造良好的绿地系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视觉感受,并在各个小区中心广场位置设置喷泉与草坪,让居民能够真正放松身心。

3结语

综上,通过详细介绍旧城建设中规划设计要点,如明确旧城建设规划设计原则、加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完善旧城建设规划设计方案,能够更好的提升旧城建设规划设计水平,保证旧城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得到更好的实施。对于旧城建设规划设计人员来说,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旧城建设规划设计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保证旧城中的废旧建筑与道路得到更好的改造。

参考文献

[1]汪文龙,倪燕翎.旧城改造中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困境[J].价值工程,2017,36(21):30-31.

[2]谭志华.三线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华建设,2016,(05):70-71.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篇6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问题探究;经验分析

农田水利工程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迎来了更多的挑战。在实际的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和施工水平将会直接影响着水利设施的总体布局和规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规划水平,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之下,生态农业建设逐渐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方向。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占用的土地面积不断增加,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生态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积极地应对土壤盐碱化、沙化、水土流失以及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划作为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措施,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巨大促进价值。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科学规划设计,为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增添新的动力。为了保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从不同层面提供支撑。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从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基础设施投入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尽可能减小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科学的规划设计,有助于水利工程自身价值的发挥。在干旱时期对于农作物进行灌溉,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在雨水充沛的雨季,通过农田水利工程及时地排水。避免洪渍灾害的出现,从而保证农作物产量。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合理运用,逐步提升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要满足农田灌溉的基础需求,还要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只有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社会稳定。优化农田水利的规划设计方案,为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2小型农业水利规划设计遇到的问题

2.1前期的工程规划管理不足。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之前要对自然资源、作物品种、人口基数等信息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但是有的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出现了急于求成的情况,一味地追求建设进程,导致建设阶段出现盲目性、非专业性的问题。不仅使得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不达标,还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不足,对于后续的农业生产留下了很多的风险和隐患。2.2农田水利工程缺乏资金和技术。部分地区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认知有限,觉得只要满足灌溉工作就足够了。正是因为这种敷衍的思想,导致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不足。2.3项目规划设计的目标不明确。现阶段,国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没有提前进行调查研究,在规划设计立项层面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行为。施工人员对于项目建设的基础情况掌握不清楚,使得工程质量难度不断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实际的灌溉效果也大打折扣。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3.1因地制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农业生产效益有着直接的联系,在进行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之前,先要对于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积极听取农民的意见。同时,要对于建设区域进行调研,对于水文、地质以及农作物种类进行分析。通过深层次的研究、分析、记录,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实际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更加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农田规模的限制。在实际的工程规划管理过程中,要确保水利工程的供水量和农田用水量的平衡,针对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和建设价值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和测量。在实际的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保证水利工程可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还要尽可能地减少占用的耕地面积。另外,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规划会受到建筑技术的影响,现代化建设技术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有着重大影响。使用新型施工技术,发挥出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在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逐步地优化设计规划方案。3.2取水方式的设计。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取水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水利工程设计之前,要对于水源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针对实际情况选择自流取水或者提水取水。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会选择自流取水,直接使用河流进行灌溉。另外,自流取数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种:(1)堤坝取水。农田处于地质较低的位置,但是因为地形限制并不能直接流进农田之中,这时就要选择堤坝取水的形式。(2)无坝取水。为了降低雨季造成洪渍灾害,无坝取水都选择的建设水闸的方式。不仅实现了农田灌溉,还保证了水流的稳定性和持续性。3.3保障措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保障措施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对于区域内的水源、水质、农作物种类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针对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避免规划引发经济损失的情况出现。搭建合理的水利工程网络管理机制,针对农田水利工程指定出统一的用水标准和水费收取标准。以此作为标准,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外,要认识到保障措施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针对水利工程检测系统提供技术支撑,更好地统计区域内灌溉的用水总量。促进水利工程的改造措施,针对水利工程配置完善的污染检验体系。针对区域内的水资源污染情况进行实时检测,一旦发现污染就会发送警示信号。由工作人员进行复查,确当污染的源头和方式,杜绝农田水利工程污染情况的出现。

4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问题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划要保证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的特征,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明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的重要性,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撑。对于小型农业水利规划设计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合理运用,逐步提升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指明方向。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陈秋娟.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要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8):282-283.

[2]李志超.探析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7):224.

[3]朱成冬.基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渠道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3):266-267.

[4]翟卫锦.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探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4):67-68.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篇7

新农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贯彻省委关于创建文明村镇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我市“三农”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对改善农村面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展现人居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县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进展情况:

科学规划是最先进的生产力,搞好村镇建设规划编制,是落实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新农村建设活动启动以来,我县建设规划部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不断进行资源整合,做到精心规划,全力指导和推动全县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在测绘、规划编制上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已顺利完成了全县首批33个重点村的现状图、平面规划图、轴测图编制和十套小康楼、四套生态公厕施工图设计,测绘数字化地形图34个。此外,还完成了石院村委会办公楼及社区活动中心、江口移民新村A、B户型、湖江高坑小学、夏府村委会等单体建筑施工图设计,其余村镇的测绘、规划编制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各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员公开招聘工作笔试部分结束,正进入面试阶段,近期将择优入用,充实到各村镇规划建设所。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面对当前我县新农村建设规划滞后、品位不高的问题,建设规划部门按照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在统一认识、确定思路、创优创特和长效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工作方法,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认识、凝聚力量,充分发挥建设规划部门的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之后,规划建设部门深刻认识到这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是改善农村面貌、移风易俗的一件大事,也是建设规划部门确立规划的龙头地位,精心搞好村镇规划的本职工作和切入点。为此,县规划建设部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组织精兵强将参与到全县村镇规划的测绘、设计中,在工作力量上形成了设计人员和设备两个“一边倒”的局面。19名测绘、规划设计人员取消了节假日、双休日,对照工作目标,将任务分解到个人,带任务上岗、带压力工作,紧张而有序,整个部门上下凝成一股巨大合力,推动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顺利开展。

2、创新思路,抓住重点,高水平搞好村镇规划编制

我县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交通相对滞后、农户居住分散,在这样一个规划编制基础较差,起步较晚的农村,搞好新农村规划编制,必须在思路和突破口上做好文章,县规划建设部门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一点,使全县新农村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初见成效。

(1)抓住本质、重点突破,充分发挥沿线重点村镇规划的示范作用

圩镇是农村经济生活的重要集散地,其规划建设的好坏对农户在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有直接影响。为此,我县以提升圩镇环境质量和改善圩镇形象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沿线示范镇、示范村作用,以点带面,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吉埠镇的圩镇建设,利用紧临江兴公路的交通优势,结合市场运作加快圩镇改造,解决了许多资金和技术上的难题,并充分挖掘徽派建筑的文化底蕴,建筑造型线条简洁、装饰色泽淡雅,统一中力求变化,形成了具有客家风蕴、地方特色的圩镇建筑景观;茅店镇则充分利用了323国道、京九铁路、赣龙铁路穿境而过且靠近圩镇的交通优势和紧城郊的地理优势,沿323国道进行圩镇改造,大力发展垂钓、餐饮等特服产业,带动了休闲经济的红火发展;还有沙地镇的中心广场建设等,在农民心中起到了一面镜子的作用,激发了他们要求改变生活环境、移风易俗的迫切愿望,很好地带动了村庄规划,加快了新农村配套设施如社区公共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健身运动场地、集中式生态公厕、人畜分离等建设,形成镇村两级规划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借鉴的良性循环。

(2)整合资源、齐抓共管,高效率推进村镇规划进程

为加快村镇规划编制的进程,建设、水利、交通、林业、水保等多家拥有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的部门分别组成专门技术队伍,集中时间和精力,在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和整合下,各自对分配的测绘任务同步开展工作,然后由建设部门负责对所有村庄进行规划设计,经村民理事会初审,通过后再由县新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评审,通过后方交由村民理事会组织实施。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测绘和规划设计的效率和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完成了全县首批33个重点村的规划设计任务。

此外,我县还积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放开设计市场,走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设计之路,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自行聘请县外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镇、村规划设计,形成百花齐放的新格局,避免了单一、仿效的的设计模式。如南塘、白鹭两乡镇的圩镇总体规划编制由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组织完成,五云镇五云村、沙地镇螺田村聘请了江西省环境设计事务所进行村庄规划效果设计,这些均是借用外智的成功例子。

(3)充分发动、广纳众言,让村镇规划走群众参与之路

众人划浆开大船。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县规划建设部门没有闭门造车,而是充分发挥乡镇有一定经验的设计人员及各村镇规划建设理事会的作用,尊重群众的意愿,在规划中充分吸纳村民的合理建议,进行精心规划,体现了村民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了群众的规划意识和参与热情。在进行各村镇的规划编制时,规划设计人员都在进行初步设计后,充分征求理事会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考虑,特别注重在规划中彰显村庄特色。如江口移民新村规划设计的立面造型,户型设计都充分征求了群众意见,安置移民十分满意,实施也很顺利。

(4)精心指导、强化培训,组建高素质的村镇规划队伍

针对当前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人员力量相对薄弱,专业技术相对生疏的情况,县建设规划部门组建了由规划、质监、监理、设计院等专业股室技术人员组成的新农村建设和“三下乡、五服务”小分队,深入村镇指导服务,及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义务咨询,解决规划建设中的难题。并计划下一步组织各乡镇规划建设专职人员和各村理事会会长参加专业技术培训,抽调有关技术骨干分别到规划、质监、监理、城管、设计院、建筑公司跟班学习,在实践中培养壮大我县规划建设管理队伍。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3、因地制宜,张扬个性,坚持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创特创优

我县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原则是: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张扬个性,改造为主、新建为辅、相对集中、紧凑布局,充分挖掘地方人文、自然景观资源与客家文化特色,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安全防灾、生态美化和地方特色。为贯彻这一原则,我县规划设计部门在设计中,一是注重将绿化生态与当地农作物、特色农业结合,既有效节省了资金,提高了成活率,又突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如南塘石院村以当地生长的蒲扇树、茶树作为绿化主要树种,给人以自然、大方的感觉,起到了很好的绿化效果;二是因地制宜,创造多种各具特色的村庄模式。如梅林镇红金村的城郊社区新村、茅店镇茅店村休闲产业新、南塘镇石院村效果生态产业新村、吉埠镇小城镇建设徽派新镇、江口镇樟木村山区移民新村等;三是注重选材用料就地优先。在规划建设时,充分了解当地具有特色的建筑材料,节省成本,彰显个性。如沙地盛产青片石,当地村民自古就常用该种石块建筑住房和其他设施,在新村规划中,设计人员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将青片石作为主要建筑原料加以组合设计;四是注重建筑与功能结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社区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健身运动场地、幼托、生态公厕等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体现了人居和谐与功能齐全和新区特色。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篇8

一、明确新建住房结构比例

各地要根据总量与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对交通等设施条件的需求,合理安排普通商品住房的区位布局,统筹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自20*年6月1日起,各城市(包括县城,下同)年度(从6月1日起计算,下同)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总面积中,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70%以上。各地应根据当地住房调查的实际状况以及土地、能源、水资源和环境等综合承载能力,分析住房需求,制定住房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当地新建商品住房总面积的套型结构比例。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会同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将住房建设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按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合理安排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为主的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布局,方便居民工作和生活,并将住房套型结构比例分解到具体区域。

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依法组织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首先应当对拟新建或改造住房建设项目的居住用地明确提出住宅建筑套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套数)、住宅面积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两项强制性指标,指标的确定必须符合住房建设规划关于住房套型结构比例的规定;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具套型结构比例和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等规划设计条件,并作为土地出让前置条件,落实到新开工商品住房项目。

套型建筑面积是指单套住房的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住房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套型结构比例等,按法定程序审定、备案,并按照国务院要求的时限及时向社会公布。

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已明确用于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和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居住用地,应当主要用于安排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建设。

各地要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落实新建商品住房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确定套型结构比例要求,且不得擅自突破。对擅自突破的,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不符合规划许可内容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不得出具审查合格书,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核发施工许可证,房地产主管部门不得核发预售许可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在已完成住房状况调查的基础上,经深入分析当地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和供应能力,确需调整新建住房结构比例的,必须报建设部批准,并附住房状况分析和市场预测报告。

二、妥善处理已审批但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商品住房项目

对于20*年6月1日前已审批但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商品住房项目,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年度新建商品住房结构比例要求,区别规划用地性质、项目布局,因地制宜地确定需要调整套型结构的具体项目。建设主管部门要会同城市规划、房地产主管部门对6月1日前已审批但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集中进行一次清理。清理结果要报同级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备案。经城市人民政府明确需要调整套型结构比例的项目,其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图须按要求进行调整,送相关部门重新审查合格并办理相关调整手续后,建设主管部门方可发放施工许可证。

需要调整的项目,要明确具体的套型结构比例要求,并纳入规划设计条件,重新审查规划设计方案。要首先调整过去违反规定批建的各类住宅项目特别是别墅类项目,按照国办发[2005]26号文件要求在土地出让合同中约定了销售价位、套型面积等控制性要求但企业未执行的普通商品住房项目,以及以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项目。其他需要调整的项目,地方人民政府也要依法妥善处理。

要积极引导和鼓励项目建设单位主动按要求调整套型结构,并在调整后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变更规划等许可内容,有关审批机关应当依照文件规定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对城市人民政府已明确为需要调整套型结构比例的项目,建设单位拒不调整的,原审批机关应依据《行政许可法》第八条的有关规定,作出变更规划等许可的决定。

三、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各地建设、规划、房地产主管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市场监管,严肃查处违反或规避套型结构要求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情节恶劣、性质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公开曝光、从严处罚。对违规建设的住房,依法该没收的,要坚决予以没收,所没收的住房主要用于解决低收入家庭居住困难。

当前应重点查处下列行为:开发建设单位不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条件委托设计;明示或暗示设计单位违反设计规范中住宅层高、套内基本空间的规定,规避套型结构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擅自变更设计,违反套型结构要求等行为。设计单位接受开发建设单位明示或暗示,不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或采用不正当技术手段规避有关规划控制性要求,或向建设单位提供与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符的图纸,擅自改变套型建筑面积的行为。施工单位不按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施工,擅自更改设计、预留空间,改变套型建筑面积的行为。监理单位接受开发建设单位明示或暗示,不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划要求进行监理,致使套型结构要求没有得到落实的行为。

四、加强监督检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国办发[20*]37号文件明确要求,"各地区、特别是城市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目标责任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城市规划、建设、房地产等有关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健全协调配合工作机制,严格程序,密切合作,各司其职。对没有按要求严格审查,违规发放规划、施工、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予以严肃查处;属于失职、渎职的,要提请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篇9

1林业生产格局变化,调查规划趋向多元化

八十年代以前,林业生产基本上是传统的生产模样式,即森工、营林两大块。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突现,以及社会林业理念的逐步成熟,林业生产开始向注重生态效益过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成为先行。林业生产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重中之重。生态城市的建设;森林旅游业的快速兴起,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自然保护区的规划没计、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都成为现代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生产的多元化使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必须重新认识其自身所肩负任务的多重性、复杂性、特殊性,以及各调查规划设计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和协同性。

2流域生态环境调查规划是今后的主基调

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地位的加重,给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调查规划的难度增加,反映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要快而准:调查规划的界线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总体范围(即行政区划界线),而向该是流域。对流域的综合规划治理,才能充分发挥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牧业、生态工业等的综合优势。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林业调查规划的模式及其弊端。

3林业调查规划研究对象只是景观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

过去,林业调查规划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对象。随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大于直接经济效益的事实被社会认可,林业调查规划的对象和总体被延伸和拓宽。在一个复杂多样的景观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只是其中一个子系统,独立地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其结论对综合指导国民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必有其局限性。同此,林业调查规划应充分借鉴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4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各行业规划设计的综合体

传统的林业调查分为森林资源清查、森林调查规划设计及作业设计二类。现代林业生产格局的变化,林业调查规划的重点目标和任务应放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与全球气候环境上;向与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结合起来;把牧业规划、农业规划、水利建设规划,地质环境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克服各自为政的规划现象,充分发挥流域生态环境规划的高度协同功能。

5森林生态学原理已不能完全支持当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需的理论

5.1人流域总体生态环境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研究评价;生态景观中不同生态环境之间能量、界分和物种之间的流动及再分配特点变化:人类严重干扰下的生态景现与自然景观之间的生态特性演化过程,如景观类型、大小、形状、分布和动态对人类社会生活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等,现行调查规划方法难以做出更科学、合理的评价。

5.2随着全球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各国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我国建立了保护物种、保护生态环境的各类自然保扩区和森林公园。至于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要多大才能达到保护濒危物种,维持物种和生态环境多样化的目的;一个特定物种的生存要求什么样的多样性镶嵌生境结构:大流域内各种生态景观的内部结构和动物活动有何作用等,现行调查规划都难以科学界定。

5.3林业行业社会化进程的加速,是人类保护赖依生存环境的必然。林业生产已由传统模式向立体型、生态型、环保型、复合型模式转变,“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及《全国环境保护纲要》的实施,为森林调查规划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全新的林业调查规划,必将是多行业结合的综合性规划,即森林调查规划与生态农业规划、牧业规划、水利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沙漠综合治理规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等的结合。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标准是适应新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提前解决的问题。

6对策

6.1重新认识林业调查规划研究对象、范围,全新定位调查目标。确立适合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调查规划体系,制定其调查规划实施方案和细则。

6.2加强景观生态系统研究,做好流域综合性调查规划设计的试点工作,总结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特点和经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规划细则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规划设计范文篇10

摘要: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工作的进行对于林业的科学建设和合理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针对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方法管理体系应用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帮助实际规划设计工作在精确的、科学调查结果应用基础上,为林业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强化对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方法的思考分析,对于实际工作创新改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林业规划设计;林业调查;调查方法;林业建设

1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方法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现代化林业规划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现代化的规划建设体系正处于探索建设的关键时期,所以这一时期我国无论是基础调查方法的运用,还是更高层次调查基础上的规划设计工作的进行都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当前林业规划设计与保护工作进行过程中,应从现实出发,认识到部分工作改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此为实际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工作的进行发挥作用。基于当前现状分析,林业规划设计和调查方法进行的过程中,我国相关部门无论是林业规划设计方案、成果还是实际调查方法的运用以及调查成果的获取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进。尤其体现在林业规划设计过程中,相关部门的人员能够立足整体,从系统化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林业规划所带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等方面出发,协调配合,注重林业规划设计整体性能的发挥,能够从林业规划设计中为挖掘林业价值的最大型发挥奠定规划设计基础,这与过去相比,我国的林业规划设计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进;在调查方法的运用上,相关人员注重多样化方法的协调使用,尤其是对于定量和定性方法、远程测绘控制和实际深入调查方法的综合分析应用,与过去相比,注重多样化方法的比较运用,通过方法的类比分析,发现林业建设现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且多样化方法的应用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精确性,整体上而言,当前我国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方法的运用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在未来的工作创新发展中,仍需要面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积极的创新发展,弥补不足,保证工作进行的有效性。

2改进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方法的措施分析

2.1构建科学的林业规划与调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方法改进的过程中,必须能够依靠严格的林业调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设定,发挥权威性的限制作用,保证调查方法运用的合理性、规划设计工作进行的科学性。在林业规划与调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设定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林业调查的核心内容,创新管理机制,依据现实需求发展,建设明确的、层次分明的、各阶段明确的管理制度标准。;制定调查方案,明确调查标准内容,促进林业设计标准的完善,将全方位的生态建设方式运用于调查管理工作中;能够不断的完善综合调查规划设计和评估标准。严格根据设计规划的特点,制定可操作的、可行性高的方案,明确方案规划设计的重点和关键点,设置有效的防护管理体系,利用防护管理标准作用的发挥,避免调查与规划工作中不合理的问题的出现。2.2现代科技积极的融入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方法运用中。当前,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方法改进创新运用的过程中,不断的强化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入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明确林业规划的方式,设定利用科学技术采集数据的标准,并且能够对数据的误差范围进行有效的控制。在网络技术运用中,无论是GPS、GIS、RS、摄影测量技以及各种测绘技术等的运用,都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多种网络协调配合,共同进行操作运用,以此能够实现各种网络技术的优势互补。科学技术在林业规划与调查方法运用中,必须能够建立想用的系统管理模块,分别设置子模块和子系统,做好系统的存储工作,选择运用合适的编程,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以此保证科学技术应用的合理性。2.3建设专业化的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人员队伍。为了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工作的科学进行,建设专业的人员队伍是非常必要的。林业相关部门能够与培训机构、学校等实现合作,采取人才定向培养的方式,按照我国林业规划设计的实际方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员队伍;强化人才管理的技术标准和知识理论评估标准,及时的针对阶段性的工作绩效,对人才进行系统化的培训,组织人才实际调查和交流工作的进行,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人员队伍应提高人员的意外情况与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能够对已有的专业知识灵活的运用,满足实际调查和规划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保证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方法的高水平进行。

3结语

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方法进行的过程中,针对当前我国林业规划调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实际进行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从构建质量管理标准、强化科学技术的投入应用以及建设高素质的人员队伍等方面,协调配合、有效改进,整体上促进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方法的合理运用,保证高效率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罗斌.林业规划设计及调查方法[J].现代园艺,2016(10).

[2]郝欣宇,巩玮琦.林业规划设计与调查方法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3):273.

作者:季海云 单位: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林业局

第二篇

摘要:林业规划设计是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林业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作用变得愈加显著。但是,目前林业规划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概述,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业规划设计;问题;对策

林业规划设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要求均较强的专业,而且和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要想做好这一项工作,就一定要结合目前的自然环境及经济情况对我国林业生产特点进行分析。同时,需要合理划分林区并派专人进行管理,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我国林业规划设计工作质量的提升,为我国林业生产建设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最终促进我国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林业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意识到林业的重要性。任何一项工作的实施或者是开展,确定目标都是十分重要且是最基础的一件事,目标的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错误发生率,也能避免盲目跟风。所以,在林业规划设计过程中,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再加上合适的配套方案,就能更好地掌握林业实际情况,然后借助于各种手段来进行林业生产建设[1]。但是,就目前我国林业规划设计工作来看,很多人员没有意识到林业的重要性,因为思想认识不够,在上级布置任务之后,也就没有将其落到实处,这就直接影响了我国林业生产建设工作的效果,导致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能落实到位。(二)技术水平有待于提升。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因此,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这个时候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受到的关注也就会不断提升。而目前我国林业规划设计技术水平较为落后,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相关实践证明,在进行林业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部分人员依然使用皮尺、地形图、罗盘仪及一些精度较低的GPS定位器,这些设备较为落后,易导致林业规划设计工作效率降低,严重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就目前我国林业规划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来看,林业规划设计技术水平有待提升也是目前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三)林业建设负担相对较重。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林业生产与建设工作受到的重视度在不断提升,同样,林业建设队伍负担也就会变得越来越重。从某些方面来说,目前我国林业规划设计工作还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这一工作的条件及环境十分艰苦。在林业生产建设过程中,林业规划设计人员多数工作于偏远林区,相对于普通工作而言,工作环境及条件都十分艰苦,有些工作甚至还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除此之外,工资待遇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林业规划设计人员素质较低,技术人员较为短缺,因而林业规划设计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最终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生产建设的发展和进步[2]。

二、林业规划设计完善对策

(一)明确林业规划设计的方向。单从内容上来看,林业规划设计工作较为单调且缺乏系统性。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这一项工作更加难以顺利开展。针对此,林业部门要想有效提高林业规划设计工作质量,就一定要先对传统工作模式进行改变,在发展过程中紧跟时展步伐来对林业规划设计发展方向进行明确,从而才能真正实现林业事业的迅速发展。具体而言,林业规划设计作为林业生产建设事业中的重点,其规划设计工作的实施必然要结合林业系统来开展,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真正做到各项数据之间的有效结合,才能实现检测、规划及监督相呼应,对林业资源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除此之外,在林业规划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将林业资源和林业机械、木材市场及木材深加工等有效结合在一起进行规划设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变化信息,从而才能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制订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林业规划设计方案。(二)提高林业规划设计人员的素质。在新形势下,要想有效提高林业规划设计工作质量,需要不断提升林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及林业规划设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加强自身对于林业知识的学习,但凡是涉及到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地方,一定要加强学习及培训。针对此,首先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林业规划设计人员的培训教育,以此来转变工作人员本身对于林业规划设计的认识,通过转变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来提高其林业规划设计意识,促使林业规划设计人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有效提高林业规划设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其次,在林业规划设计过程中,相关领导人员需要具备长远的发展战略目光,做好林业规划设计工作,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林业规划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后,林业规划设计作为一项较为繁琐的任务,要想确保其效果和质量,就要构建可行的培训学习制度,将提高林业规划设计人员素质落到实处,同时对林业规划设计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最终就能有效提高林业规划设计质量和效果。(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科技研究。林业规划设计工作的实施需要具备基础的物质保障,所以,在对林业规划设计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除了上述两点之外,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以此来购置新型技术设备,淘汰掉那些老旧的设备,最大程度地提高林业规划设计效率[3]。林业规划设计工作的实施大多是在野外进行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大量经费的投入可以用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也可以用来加强科技研究和投入,通过这种方式来构建出一支较为优质的林业规划设计队伍,从而促进林业规划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最终为我国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所以,一定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科技研究,以此来推动林业规划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结语

就目前林业规划设计现状来看,没有意识到林业的重要性、技术水平有待提升以及林业建设负担相对较重是我国林业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明确林业规划设计发展方向,然后提高林业规划设计人员素质,最后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科技研究。通过这些手段来将我国林业规划设计工作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最终也就能够有效提高林业规划设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杜建忠.建宁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3(2):13-14.

[2]韦桂新.关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5):76.

[3]赵新强,王万峰,魏来.关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275.

作者:韩佐营 王玉波 单1.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国有东风林场 2.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林业调查规划院

第三篇

摘要:指出了林业生产建设不仅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与林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户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林业生产建设有赖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在现代林业生产建设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强林业调查规划与设计,才能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推动林业产业发展。鉴于此,对林业生产建设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林业生产建设;地位与作用

1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1.1有效保护森林资源。长期以来,我国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很大一部分是以环境牺牲作为代价,使得环境污染日益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年增加,国家和社会不得不加强森林植被的保护,但是要想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就需要科学的指导,而对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而言,其工作目标就是有效保护森林,工作过程中往往涉及众多内容,如树木数量、质量以及各片区域种植的树木类型,这些内容对于森林保护工作来说意义重大,林业调查过程中获得的大量有效数据能够为相关人员制定区域特色森林保护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为后续森林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1.2林业生产建设的基础。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林业生产建设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林业生产建设的过程中,倘若只关注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否则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还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此,若要保证林业生产建设稳定可持续,就应事先做好充分地估算与分析,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林业建设的方式,科学评价林业生产建设各个环节,确保林业生产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成效。如林业生产建设资源及资金投入,通过对林业调查规划资料的总结与分析,合理制定林业生产建设方案,使林业生产建设工作得到有效实施。1.3保护农户权益。林业调查规划工作除了能够为森林资源提供有效保护,推动林业生产发展外,还能有效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当前,林地承包现象已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尽管对于林业多样化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会引起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大多都是因为经营所有权与使用权不协调导致的。为了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就要求全盘统筹,对各方面的利益纠纷予以合理处置。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应政策用于调解该类经济纠纷,对于生产积极性的提升有较大的调动作用,但是却不利于统一管理以及虫害防治工作有序进行。为此,要想使林业获得更好地发展,就需要掌握足够的数据信息,力求工作的客观公正,合理划分林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界限,使农户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这样才能做好林业发展规划,才能合理规划出林业设计蓝图,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扫清障碍。1.4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目前,各个领域纷纷提倡可持续发展原则,林业生产建设也需要遵循这一原则,才能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国家不仅仅注重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开始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所以就需要通过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开展,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部门主要负责林业林地管理,同时,林业调查部门又掌握着林业有关数据与资料,并为林业部门作出决策提供有效参考。总之,只有不断促进林业调查部门与林业部门的相互配合,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林业生产建设方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产效益的共同发展。1.5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部门的实践能力。对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而言,科学性、技术性以及实用性是其主要特点,具体工作就是结合林业发展实际进行科学规划,这也就意味着林业调查规划能够为林业生产建设提供有效指导。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部门能够获取科学的资料数据,以供林业生产建设决策,针对林业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并提前制定相应地预后性措施。此外,林业调查规划工作能够让相关工作人员得到有效锻炼,让其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提高自身能力,这对林业生产建设与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2做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有效策略

2.1加快相关机制和制度的完善。在实践操作中,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森林资源现状以及调查规划工作结果,立足于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林业调查规划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规章制度。如完善规划设计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质量管理制度等等。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应当继续加快相关机制与制度完善,及时补齐一些空缺机制,确保相关制度的完整性与可操作性,并为各项制度的规范性提供有效保障。同时,还应加强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发展模式的总结与分析,并加以改进与完善,此外,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出内部审核计划与检查表,使林业调查规划工作质量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2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伍建设。林业调查规划队伍的整体建设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那么,作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应当充分认识到林业调查规划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需要不断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伍建设,促进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为了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伍建设,需要站在林业发展全局角度,根据从业工作人员实际,定期对其进行有针对地培训,夯实其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参加实践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水平,培训结束,还应开展培训考核,既能检验培训成果,又能发现当前培训模式与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在日常工作中,还应加强绩效考核,实行绩效考核与升职加薪挂钩机制,规范员工工作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还应加快建立相应地人才建立机制,及时制定出相关的优惠政策,提高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提高岗位吸引力,让社会上的林业相关优秀人才能够加入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伍中来,解决人才引进难与留住难的问题,降低人员流动性,使从业人员业务实践技能不断得到有效提升,并继续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2.3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开展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过程中,适当地引入一些先进的技术,如3S技术、GIS技术以及GPS技术等,能够实现对传统手工调查模式的有效替代,加快工作效率,能够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提供有效辅助,不仅能使定位更加准确,也能确保小班边界与区划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使数据统计、分析与总结等工作更加快速准确。同时,在林业生产建设过程中采用一些现代信息科技手段,能够大大降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让其在庞大的数据中得以解放出来,并腾出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工作方法改进,提高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另外,还应加强全国各级林业部门的联合,建立覆盖全面的数据管理系统,使各级林业部门都能共享数据管理系统的信息,只需在数据管理系统中及时录入林业调查规划信息,就能在需要时通过数据管理系统提取所需的数据资料及相关信息。2.4提高资金投入水平。由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对相关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为此还需不断提高资金投入水平,使相关测量仪器与设备有足够的更新与维护资金,保证仪器和设备的先进性,进而促进林业调查与规划工作质量的提升。同时,林业调查与规划工作大多需要野外作业,工作环境恶劣,而岗位收入又比较低,致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缺乏吸引力,这就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岗位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从而留住优秀人才。此外,还应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引进,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使林业调查规划人员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提高工作质量。另外,还应增加相关培训资金投入,以供人员培训,加强培训模式与方法创新,提高培训成效,使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3结语

林业生产建设得以有效开展与实施,还需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支持,由此可见林业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应需要努力做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提高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及时完善相关机制与制度,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伍建设,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进而为林业生产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章志荣,刘坤.浅谈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意义[J].低碳世界,2017(1):283~284.

[2]李兆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7(5):99~100.

[3]欧海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与林业生产建设的关系探讨[J].低碳世界,2017(20):286~287.

[4]张新平.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的几点建议[J].低碳世界,2017(2):287-288.

[5]杨帆.提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实现林业健康稳定生产[J].农业与技术,2017,37(20):195.841

作者:舒江 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第四篇

1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内涵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林业调查、林业规划分析以及林业设计说明,其对于地区林业建设工程的推进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林业调查工作又被称作森林调查,其是在林业建设之前对林区的树木以及建设区域地质条件等进行调查,林业调查行为的专业技术性较强,其主要的调查内容包括建设区域的地质条件、建设区域的树种分布以及建设区域的树木年龄,在调查过程中建设人员会就当地环境对林业建设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合适的林业建设规划。林业规划工作是指在林业建设过程中按照林业生产规划对该区域的林业建设进行布局,根据建设规划时间的差异,技术人员会就该地区的数据资源和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制定不同建设时间的林业建设规划,以便于指导林业建设行为。林业设计工作是对林业规划设计说明进行编制,其反应了林业调查和规划工作的结果,主要的内容包括对林业建设种类、建设用途以及建设规划等进行说明,在当前的林业建设之中,建设的主要目的包括造林、育林以及伐林等,这一规划设计工作是林业生产建设规划工作的核心,直接影响林业建设质量。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进行中,根据调查目的的进行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即针对森林资源的调查,针对森林建设规划、森林调查以及森林资源的调查,针对森林建设设计的调查。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涉及到林业建设的多个方面,其进行质量直接影响林业建设,在实际造林工程中要重视林业调查规划行为[2]。

2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作用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对于林业建设生产工程的进行质量和进行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实际建设中要重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下文对这一工作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价值进行了介绍。2.1总体把握林业资源,促进林业资源的保护。林业资源对于国家生态建设以及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森林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具备稳定大气环境、吸收二氧化碳、储存净化水源以及防风固沙等多种生态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的存在也保护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同时森林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森林之中的经济作物以及经济树种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对于国家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调查内容包括林业建设的各个方面,通过高效的调查和设计工作,林业建设人员可以对林区之中的资源变化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对林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把握,进行针对性的林业建设和林业资源的保护,推动林业建设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促进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3]。2.2为林业建设决策提供依据,促进林业生产的科学发展。不同林业建设区域的环境、地质条件以及气候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林业建设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环境进行科学的林业建设规划是保证林业生产质量的有效手段。林业建设规划设计过程就是在规划过程中通过多种调查方式完成对建设区域的环境因素的调查,并在数据的基础上完成对林业建设的科学规划,对于林业生产过程有着较大的指导价值。林业调查规划较为系统的对建设区域的树种、林木数量以及环境因素等进行了调查,对各类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依据各类数据完成了林业生产规划,借助林业建设规划设计工作,生产人员可以更为科学的进行林业建设资源的分配,进而促进林业生产的科学发展。2.3促进林权归属分配制度的确立。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规划人员会对建设区域之中的林木所有权等进行调查,并在建设中根据林区的所属权对所有者进行经济上的补偿,规划设计工作方便了林业建设中经营、承包中可能存在的利益纠纷的解决工作进行,方便了国家管理部门和法律部门的介入,保护了人民的自身利益。

3结语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是林业生产工作高质量进行的保障,其在工作过程中对于建设区域的树种、地质条件等进行了调查,方便了林业建设人员对工程进行的规划设计,促进了林业的高质量发展,具备较高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凤琴.浅谈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6,(08):134.

[2]林金洪,潘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与林业生产建设的关系探讨[J].南方农业,2016,10(1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