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5:47:21

环境伦理论文

环境伦理论文范文篇1

受市场特性、人情往来、政策疏漏、期刊评价体系等因素的影响,在对全球学术期刊出版者的实践活动进行审视后发现,出版过程中的伦理失范现象大有存在。1.作者出版伦理失范行为(1)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如大段复制他人论文却未对引用内容加以参考标识,或是采用“高级”改写、“英翻中”“中改中”的稿件撰写行为;(2)重复发表。如一稿多投,或抽取自身学位论文中的骨干内容,形成小论文,或将自己已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翻译,再次发表的行为。(3)伪造。如操控数据或图表,篡改研究结果,伪造基金项目与作者个人信息等。(4)不当署名。如请人,挂导师或业主姓名,研究成果质量与作者个数及学术水平不匹配,随意增减作者等。(5)隐瞒利益关系,如稿件作者就职于业主单位,负责修改与对接的通讯作者为设计、施工单位、厂家人员且未在文中署名,或来稿类似于厂家的产品说明书,学术质量较低,此类作者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通常具有明显的利益关系且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2.审稿者出版伦理失范行为(1)隐瞒利益冲突。如审稿人出于利益关系,给与具有倾向性的审稿意见,造成审稿意见非中立。(2)审稿工作不到位。如审稿时敷衍了事,缺少全面系统或立足于学术角度的审稿意见,或将审稿工作转移至他人,且未进行后续跟进,造成审稿意见质量低下。(3)借用职务便利,窃取他人研究成果,将其据为己有。3.编辑出版伦理失范行为(1)编辑过程中工作态度不严谨,未做到“有错必改、改必有据。(2)对于编辑的角色认知错误,存有高人一等的心理,在编辑过程无视作者的沟通需求或对作者提出不合理的强制性修改意见。(3)对于个别“特殊稿”降低质量要求。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其他作者、审稿人、读者的失责,更是对期刊品牌和我国学术影响力水平的抹黑。(4)借用职务便利,窃取他人研究成果据为己有。4.出版者出版伦理失范行为(1)期刊定位失职。如在录用稿件时,对稿件政治倾向、涉密情况、学术水平把关不足或单纯为了经济利益,未对来稿进行筛选剔除,以上行为不仅未完成学术期刊推动科学发展的社会责任,还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2)出版行为不规范,出版单位未落实三审三校和匿名送审的工作流程。(3)对出版物编校、印刷复制质量把控不严,严重浪费社会资源。(4)为提高期刊评等级,根据现有评价体系漏洞,采用特殊手段,主观性地“做数据”。(5)在出版物发行与营销过程中,采用不良营销手段强制性销售,诋毁、排挤其他刊物。(6)在版权贸易过程中,对作者或授权方提出不平等的强制性条款。以上出版伦理失范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术出版活动正常、有序、健康地开展,因此,本文拟从出版伦理的研究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出版伦理的本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出版伦理建设方案进行研究,以求加快我国学术期刊出版伦理建设的脚步,使其更好的满足本国及世界范围的发展需求。

二、出版伦理研究现状

1.国际范围。在欧美发达国家,对出版伦理的研究根植于传播和传媒伦理学。其传媒伦理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约20年后,西方传媒伦理研究逐步进入繁荣期。经过长期的学术积累,传媒伦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不仅有一批著名的传媒学、新闻传播学者及组织团体对传媒理论进行了持续关注并出版了大量的传媒理论教材和理论专著[1~3],而且不少大学开设了传媒伦理相关课程,对相关学生进行专业的伦理教育。在亚洲范围,日本及韩国对于出版伦理的研究表现得更为积极。从翻译成中文的日本出版学研究文献可看出,日本学者们对出版与出版业面临的伦理价值冲突有着深刻的认识与见解[4]。值得重点提及的是,1997年英国的一个医学期刊编辑小组建立了一个关于出版伦理的组织,后发展成为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onPublica-tionEthics,COPE),该组织旨在应对全球范围内发生的违反科学研究及出版规则的伦理事件,其主要目标是探讨和寻找处理这些问题的实用方法和良好对策,尝试制定科学出版伦理方面的规范指南,为编辑、出版商等出版伦理相关参与者提供行为和流程指导。该组织不仅向其成员单位提供认识和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培训和帮助、远程教育课件,还定期和组织成员召开电话会议,为处理复杂案例提供咨询,并定期出版相关内容的电子刊物;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作为出版伦理失范事件的仲裁者[5]。该组织截止2015年11月,成员总数已经超过9000名,遍布全球,涉及所有学术领域。国际上几家大的出版集团,如Elsevier,Wiley–Blackwell,Springer,Taylor&Francis,PalgraveMacmillan和WoltersKluwer等均为其会员。2.国内范围。自1990年以来,学术失范现象在中国逐渐显露并呈愈演愈烈之势,据此,我国关于出版伦理的研究也应运而生。根据中国知网可查数据显示,我国关于出版伦理的最早研究为1993年雷鸣撰写的《论市场经济与出版伦理》[6],他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出发,提出了商品作为出版物的内在属性须遵循出版伦理才能实现出版物商品价值和精神文化价值的理论。随后,相关关注有增无减,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有关学术出版伦理的研究论文多达两三百篇,而《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这两大中国最具权威性的报纸媒体,自2000年至2014年也分别累计刊发了130余篇和200余篇相关的评论报道,并带动了全国其他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7]。在出版伦理体系建设方面,谢文亮[8]指出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伦理建设未得到重视,虽然中国科协•42•早在2007年就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但是至今尚未建立起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出版伦理规约。在个人研究方面,胡虹霞对我国出版伦理的定义、研究现状、兴起原因、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出版伦理研究的推进方向。宋官龙[9]分析总结当下存在的作者违背出版伦理现象的类型,结合实例分析原因,并从行业管理和编辑过程的角度提出的应对措施。徐海丽[10]采用文献法与逻辑推理法,阐述国际新型学术不端案例及现状,分析了国际期刊及相关机构对学术不端的预防措施,并从编辑角度提出了建议。姚青群[11]提出数字化发展、行业体制改革、服务意识转变和社会转型等因素是导致当前学术期刊出版伦理困境的主要原因,并从行业自律和他律等方面对如何解决出版伦理困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及建议。

三、出版伦理的内涵

统计国内已有研究发现,我国出版伦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编辑人员识别失范现象和防范处理的应对方案上,这类研究或多或少的将出版伦理与学术不端划了等号,因此对于出版伦理的研究难免呈现单调、片面的结果。目前学术界对于出版伦理还未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因此,若单从字面理解,“出版伦理”可为“出版”与“伦理”的融合。即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各主体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出版伦理约束的主体应该是参与出版活动各环节的人员及团体,其约束的内容不仅包括行为原则,还应该包括道德规范,甚至是更高远的价值追求[12]。具体来说,对于主编,出版伦理主要涉及促使期刊完成承担社会责任并积极应对不良诱惑,其中包括明确办刊理念、办刊宗旨,积极开展的栏目策划、学术创新等活动等;对于编辑,主要涉及与作者围绕编辑出版工作进行双向沟通时应遵循基本的职业道德守则,编辑过程中应严谨编校过程的编辑伦理;对于作者,主要涉及在学术论文创作过程中应持有原创观念并做好利益申明,自觉摒弃学术不端等行为,执行作品编著伦理;对于审读者,主要涉及在论文审理时应客观、公正,不掺杂个人情感和利益考量,准学术性至上,同时注重保证审稿质量。对于出版团体,主要涉及单位内部的印刷复制伦理、出版伦理、发行与营销伦理及版权贸易伦理。对于读者和研究成果正式发表前出版工作参与者,还可能涉及到阅读伦理。

四、出版伦理的建设思路与途径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出版伦理失范,特别是学术不端均表示零容忍,并已积极采取各种预防及惩处措施。2019年8月5日由中国科协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要将着力提升科技期刊专业管理能力作为我国科技期刊建设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意见》明确指出应“加强和完善期刊三审三校、匿名审稿等内容生产把关机制,建立论文作者及期刊从业人员诚信体系,完善学术不端行为预警查处机制,筑牢学术诚信和出版伦理底线。”因此,结合前文分析结果,对于起步较晚,建设需求急迫的中国学术期刊,特别是科技期刊,可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跟进。1.加强宣传与教育。(1)中国学术出版行业应意识到我国与国际出版伦理研究进程的差别,大力推动出版伦理作为基础学科的研究、宣传与教育。使出版参与者有出版伦理的概念,形成规范出版伦理行为意识,进而了解出版伦理内容,形成主动的研究行为,得到具有一定广度与深度的研究成果。(2)各出版单位不应理想地推断人人都懂得并执行科研诚信和出版伦理,而需有意识地对内加强、对外传播。可制定相应的出版伦理行为约束声明,并向出版活动参与者公开告知。2.壮大研究团队。目前国内尚未形成一支具有一定人员数量和学术水平的研究团队,研究人员大多处于单兵作战状态,缺乏深度沟通整合,更缺少深入的学术争鸣。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可从以下两方面改进。(1)号召学术期刊工作者积极参加全球范围内的出版伦理学会及研讨会,加强世界范围内的出版伦理研究交流,学习成熟的思想理念与应对策略。例如积极主动与世界出版伦理先进组织国际管理与技术编辑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ofManagingandTechnicalEditors,ISMTE)、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onPublicationEthics,COPE)、美国化学会(A-mericanChemicalSociety,ACS)、科学编辑委员会(CouncilofScienceEditors,CSE)接轨,参与相关学术会议,如世界科研诚信大会(WorldCongressonResearchIntegrity),善用各种公共平台学习出版伦理的维护手段及应对策略[13]。(2)在国内,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建立中国学术期刊自己的学术伦理研究、监督、培训机构。3.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相较于国外出版伦理的研究进程,国内对于出版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属于初级阶段且未成系统,已有的研究成果缺少学科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与传媒伦理、新闻伦理等研究做横向对比,出版伦理的研究广度和深度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建议对于研究内容,不应只看到学术不端现象、不应只强调在投稿、初审时可能遇到哪些情况,发现后应该如何处理,更应构建是什么、为什么、针对谁、怎么办、怎么办好、怎么评价、与其他文化产业关系的完整性理论体系。4.完善相关政策。(1)健全学术评价机制,加快改革期刊评估改革,推动中外学术期刊同质等效分析常见的作者一稿多投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某些编辑部的稿件处理周期长、反馈不及时,导致作者以为已被拒稿或无心等待,从而转投他刊,还有一个原因是国内现有“唯著名文献检索平台收录”“以刊评文”的论文评价机制导致的。结合工作经验,很大一部分学术论文的发表有着非常浓厚的功利色彩,作者或有科研成果要求、或有职称评定要求,因此在投稿过程中具有“就高、求快”的心理。在投稿初期,作者通常会向意向期刊中评价指数较高的刊物投稿,而这类刊物因为来稿较多,故处理周期较长,少则6~8个月,多则1年。若作者在等待这类期刊审稿结果的同时,将稿件投向其他评价指数相对较低的刊物并提前收到录用通知,一旦首投期刊向作者表明录用意向,即使首投刊物的录用时间及录用条件更加严格,作者通常也仍然会选择前者,并向后者提出撤稿要求。毫无疑问,这种行为对于弱势期刊的编辑、出版单位及意向投稿者都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不仅助长了以刊评文的不健康评价机制,而且会使期刊水平失衡现象呈现马太效应。因此,加快期刊评价改革,推动中外学术期刊同质等效、早日去期刊特殊化对于优化出版伦理落实具有特殊意义。(2)严格监管制度,加大出版伦理失范行为的打击力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术论文出版中存在不少、花钱买论文的现象,其服务提供方或以个人受理的形式,或采用假称取得期刊的收稿权的非法收稿的形式,或伪造成期刊官方投稿系统收取稿件再以审稿不通过为由推送给其他利益相关期刊的形式进行盈利。以上行为不仅给作者的人身及经济利益带来了损失,严重影响了期刊的正常运营,造成稿件与作者流失,也对我国学术环境及期刊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结合作者工作经验发现,这类事件的维权通常较为困难且成本较高。有时无法联系到侵权者,有时即使联系上了侵权方,对方也是采取不回复或消极应对的处理方式。因此,需借助国家和行业层面力量断绝非官方渠道的收稿行为,如出台相关政策严格网站经营范围;加强网警巡逻;对于收到投诉的非法收稿的网站或邮箱,一经确认立即封禁,及时止损。5.建立出版伦理档案。借鉴国际成熟经验,编辑部可采用在线投稿系统、鼓励并逐步要求作者提供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OpenResearcherandContributorID,ORCID)建立个人学术身份档案,以此清晰认定作者身份,并将研究人员与他们所有的研究活动信息(包括出版物、数据集、与研究机构的隶属关系以及资金支持等)相关联,进而改善信息流、形成个人学术档案。由于ORCID日益增强的互操作性和得以跨越不同研究信息平台自动同步更新的相关信息,出版工作者可以借用它了解身份识别码指向者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行为,从而采取相应的编辑加工方式、细化筛选过程,防止发表那些可能不符合出版伦理的论文。其次,借用ORCID指向的唯一性,一旦发现出版参与者伦理失范行为出现,可在行业组织内公开通报批评[14],从而对那些意图违反出版伦理的出版相关者起到一定警示作用,达到约束效果。6.提高出版从业者自身素质。出版行业从业者作为出版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其学术水平、为人处事能力、道德水准均会对出版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注重提升出版从业者自身素质,实现在出版前对出版的动机审查;在出版过程中建立责任心强、专业过硬的期刊人才队伍对出版的方式和手段进行监督;在出版后对出版行为和出版效果评价的全程跟踪机制。

环境伦理论文范文篇2

(一)关于制度德育的内涵

“制度德育”的概念是杜时忠于2002年在《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一文中正式提出的,他基于对学校德育问题的思考,认为“制度德性比个人德性更具普遍性,制度德性是个体德性的基础和前提”[1],“德育制度建设比榜样示范更重要”[2],因此,主张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养道德的个人。后有学者直接将“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育道德的个人”作为“制度德育”的定义,并认为制度德育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制度德育是重视参与性的德育;第二,制度德育是重视制度正义的德育;第三,制度德育是以制度正义为前提条件的;第四,制度德育是重视正当程序的德育;第五,制度德育是凸显德育批判功能的德育。[3]有学者还将制度德育的涵义概括为“制度是德育的资源;德育是制度性的育人活动,以制度规约德育的实施;制度具有道德教化价值,以制度德性养成个人德性”[4]。还有的学者运用属加种差定义法为制度德育下定义。他认为制度德育的邻近属概念为“德育”,即一种培养德性的活动;种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制度规约下进行德育,二是制度德性转化为个人德性的过程。因此,“制度德育”是运用制度以及在制度所规约的环境中进行的德性培养的活动。[5]

(二)制度德育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个学术概念的出现总是以相关的理论作为基础的。同样,制度德育作为德育理论研究的新范畴,其形成也应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归纳其得以成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制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人学、德育社会学和人的德性形成规律。制度伦理学认为,制度因内蕴一定时代的伦理道德精神,渗透着道德价值的善恶判断,对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而学校制度作为具体的制度,同样内含着一定时代的教育伦理精神而具有道德教化价值。[4]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是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学说,它认为“人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根本目的”。而制度是人的本质的凝结,与人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能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制度合理与否的最高标准[6]。“制度是人的价值存在”,“德育制度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发展人的德性服务的”,“促进人的德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德育制度的根本价值”[17]。从德育社会学的角度看,德育总是在一定制度所规约的环境下进行的,一定的学校制度规范、引导着德育,德育是一种制度性的学校教育活动。[4]从人的德性形成理论的视角看,制度是个体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的德性形成规律,即他律-自律-自觉的发展过程。”[8]因此,德育应以此为依据,以他律作为德育的逻辑起点,他律性阶段的德育应体现强制性和引导性。

(三)制度的德育价值研究

已有研究中,学者们认为制度的德育资源主要包括价值资源和经济资源。一方面,制度是德育的环境支持,社会制度、学校制度和学校德育制度都是德育的价值资源。其一,社会制度的伦理精神影响着德育的环境;其二,学校制度为学校德育提供道德风尚的支持;其三,学校德育制度为德育的开展构建和谐的教育性交往环境[9]。另一方面,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制度对于降低德育的“交易费用”、规限德育的公益性以及支持德育变革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合理的制度对于德育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能支持学校德育的变革与发展[10]。杜时忠教授则从学校制度的角度具体地阐述“制度是教育资源”[11]。首先,学校制度为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成为学生道德知识的重要来源。其次,学校制度为学生规定了特定的价值导向,隐性影响学生的道德养成。再次,学校制度为学生建构合理、有序的学校环境,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制度德育的实现方式研究

制度德育何以实现,制度何以育德,这是制度德育理论的探讨的重点之一。有些学者借鉴玛丽•道格拉斯关于制度思维的观点来探讨制度是如何作用于德育的。他们认为制度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且这种思维可以进入人的思维,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代替人的思维。制度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影响人的行为:一种是直接的方式,即通过调节人的行为来影响人的观念,即把社会核心价值观以强制性的条例、规定、规则的形式确定下来,以此来规范和指引人的行为;另一种是间接的方式,即通过制度中蕴含的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来影响人的观念,引导人将这些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内化,进而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自律。这两种方式相辅相成、互相协调,共同引导着人的行为朝积极方向发展。[12]杜时忠则从制度德育这一理论如何真正实现的宏观角度来谈的,他认为制度育德的实现有三步曲:首先,在观念上,要认识到制度的育人作用,承认正制度的育德功能;第二步,实现学校教育制度改造,即对现行学校制度进行批判性审视,建构公平正义、民主平等、自由发展的学校教育制度;第三步,把有形的具体的学校制度化为学校生活方式,通过学校制度生活来培养学生品德。[11]

(五)制度德育的机制研究

制度德育的机制问题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目前就只有两篇硕士论文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即武汉理工大学卢楠楠的《制度德育》和上海师范大学尹黎的《制度德育的机制研究》。卢楠楠认为“制度德育机制是指制度德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它要研究制度德育运行过程中的各个侧面和层次的整体性的功能及其规律,包括其运行所依据的原理和原则,运行过程的状况即运行中各个部分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和制度德育系统之外的其他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等等。”[8]同时指出目标性、规律性、整合性和能动性是制度德育机制的主要特征。而尹黎认为制度德育机制的结构包括预期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认同机制四个方面,通过深化制度德育的理念、优化制度的道德建设、发挥制度教化的功效、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重视制度环境的建设等可以优化我国制度德育机制。[5]

二、制度德育的实践研究

已有的实践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学校制度、学校德育制度的德性方面的考察。1.对学校德育制度的现状调查。如刘超良的《学校德育制度现状的调查分析》[13]和蔡佳辰的《我国学校德育制度问题反思与探讨》[14]都是从制度的制定、执行和实效等方面剖析了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2.对学校制度的德性考察。刘任丰的硕士论文《学校制度的道德审视及其改造》与博士论文《学校制度的个案研究》都是基于对学校制度的实地考察来寻求学校制度的德性变革。其硕士论文是通过深入某中学,对其学校制度进行了道德审视,分析了学校制度在其制定、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学校制度缺陷对德育的负面影响,据此为学校制度德性的改造提出合理化建议。[15]其博士论文则进一步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深入到一所民办中学进行实地考察,从制度的角度来思考学校德育问题,揭示学校制度的状况,分析学校制度的过程、机制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为人们反思当前学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造学校制度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提供有价值的启示。[16]此外,还有学者通过深入实体学校进行调研,观察实际的学校制度生活,发现当前的学校制度生活存在主体的单极化、空间的边界扩展、目的的工具化以及调控因素的疲软等异化问题,然后寻找其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制度生活的重建策略。[17]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及展望

从上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可看,制度德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研究数量总体不多、注重理论的探索以及实践研究不足。

(一)制度德育研究总体不足

制度德育研究从提出到今天已有十多年,然而从发表的文献篇数上看,相对过少,一共55篇。但值得一提的是,制度德育的研究从提出至今从未间断过,且近年的数量有明显增加趋势(如下图所示)。可见,制度德育研究已逐渐引起关注,“逐步得到了教育理论界同仁的认同与共鸣”[18]。

(二)注重理论探索

从上述制度德育的研究成果来看,已有的研究明显注重理论构建,着重对制度与德育的关系、制度德育的内涵、制度的德育价值以及制度德育何以实现等问题的分析,集中于对制度德育的必要性、可成立性以及可行性的探讨。但这些问题也只是从道德哲学和制度伦理学的角度作了初步的探讨,缺乏系统的社会历史考察。此外,制度于学校德育的作用,已有的研究主要以学校德育制度为研究视角,对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学校内其他各种制度形式对学校德育的作用涉及不多,且个体道德形成的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及其受制度影响及影响程度的研究尚未起步,亟待加强。

(三)实践研究严重不足

环境伦理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医学期刊;编辑;研究生;学术能力;策略

“双一流”建设是政府与高校共同推进的一项大工程,在该战略背景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几乎所有医学院校均将在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发表一篇论著作为研究生学位授予的基本条件之一[1]。在很多医学院校,甚至成为研究生奖学金及各类优秀评定的主要指标,这使得研究生作者的投稿比例越来越高。笔者对温州医科大学所属的《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温州医科大学学报》《肝胆胰外科杂志》等期刊近年来研究生作者的论文数量进行大致统计,发现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均占了较大比例。但是在编辑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研究生作者群由于缺乏科研和论文写作经验,与其他作者群相比,稿件中总是存在各种问题。一直以来,充足、优质的稿源是高校医学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期刊拥有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但近年来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使得国内的大量优质稿源外流。面对此种现状,高校医学期刊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通过相应的对策培养优秀作者群,拓宽稿源值得我们编辑深思。为此,笔者对《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研究生作者稿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的一系列策略,以期培养研究生作者群,增加优质研究生稿源,达到研究生作者群和期刊共发展的双赢效果。

1研究生作者稿件中的常见问题

1.1写作欠规范。医学研究生由于初涉科学研究或者进行科学研究的时间较短,论文写作经验不足,甚至不知道医学学术论文该如何写,所以稿件常存在写作不规范,可读性差的问题。笔者对杂志近两年来的研究生来稿进行分析后,发现写作方面欠规范主要包括:论文题目不准确,表述累赘,未能概括全文;单位和作者署名随意,中英文表述不对应;中英文摘要不够简练,未能体现全文的主要内容,甚至出现摘要内容和论文内容不符现象;前言内容阐述条理不清,写一大堆概念性内容,而未能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方法表述不清,读者无法重复研究;医学专业术语混用,量和单位使用混乱,图表和公式使用不规范;文内语言表达不规范,语句不通顺;参考文献著录信息错误,著录项目不全,引用的文献无代表性等。1.2科学性不够。稿件的作者只有大量地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地研究、分析数据,并认真地在科学实验研究中进行探究,以最充分、最真实有力的实验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才能保证稿件的科学性[2]。显然很多初涉科研的研究生做不到以上要求,对相关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研究进展情况不了解,常出现选择的实验方法不科学,得到的实验数据不准确,投到编辑部的稿件逻辑结构不清晰,论述缺乏依据,结论与结果混淆或者结论只是简单重复结果的内容,未能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无说服力等问题,导致论文的科学性不够。1.3存在学术失信行为。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除了进行医学研究,完成论文答辩外,大部分时间需在医院各科室轮转,完成临床实习,这使得他们能用于研究的时间较非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少,再加上医学研究过程中往往受样本例数、对象依存性、偏倚及其他不可控性因素的影响,耗时耗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于是部分医学研究生便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甚至直接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以求顺利,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3]。彭志红等[4]以不记名的方式对医学研究生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6%的研究生承认在实验中为与预期研究设计一致,曾不同程度地修改数据,编造结果,违背了学术诚信。此外一稿多投也是医学研究生学术失信的主要表现之一。医学研究耗时长,完成课题时,往往已临近毕业,为及早知道审稿结果,尽快,有些研究生便会选择一稿多投[5]。1.4存在医学伦理问题。医学期刊涉及的是人或动物的生命健康,刊发的大部分稿件是关于人或者动物的医学研究,因此不可避免会产生医学伦理道德问题[6]。林加西[7]对我国777篇医学动物实验论文的伦理规范情况调查显示,我国医学期刊论文中大多数作者的伦理意识不强,仅10.55%的论文写明经伦理审查并同意开展,2.96%的论文注明遵守实验动物管理条件、饲养及实验过程,1.8%的论文注明伦理学审查编号。笔者在编辑工作中发现,医学研究生因研究经验不足,尚未真正参加临床工作,缺乏伦理意识,与其他作者相比,研究生的稿件存在更多的医学伦理问题。

2编辑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思考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医学期刊肩负着传播最新的学术信息和科技成果,并发现和培养高校人才,培育新学科的社会使命,因高校医学期刊的一些编辑属于“学者型编辑”,平时身兼教职,在期刊所属的高校开设有专业课程,编辑还具有与教师相同的传道授业解惑和育人等工作性质[8]。同时期刊编辑的编辑实践工作决定了他们对医学相关专业的知识有更全面的把握;对研究生稿件中存在的问题及特征有更深刻的了解。这使得编辑能为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这是其他行业人员所不具有的条件优势。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研究院所在绩效评定、科研、教学、职称等方面的考核时唯SCI收录期刊为重,对国内中文期刊的考核则相对弱化,导致大量的优质稿源流向国外重要检索机构的源期刊。而部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限,写作的学术论文往往达不到SCI收录期刊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国内的学术期刊成了研究生的重要园地[9],尤其是医学学术期刊,稿源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来自研究生作者[10]。尽管医学研究生写作的论文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些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思维敏捷,能吃苦耐劳,埋头于实验室和科研一线,科研过程亲力亲为,所做的科研大多是导师的重大科研项目,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不乏涌现一些新发现、新思想和新成果[8],基于这些科研成果的研究生论文可以成为高校期刊优质稿件的重要来源,最终可以丰富期刊的稿源,提升期刊的质量。

3提升学术能力的策略

3.1开展医学论文写作指导。当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研究生培养期间开设了医学论文写作课程,但医学论文写作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普遍存在,使得任课老师对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不足[10],从而导致医学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出现各种问题。医学期刊编辑的编辑实践工作使其对研究生论文写作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针对以上研究生论文写作欠规范问题,编辑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论文写作指导。如资深编辑专门针对新入学的研究生开设医学论文写作课程,讲解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并可结合编辑工作中的来稿写作案例展开分析。必要时可以将编辑的学习资料如编辑出版规范、编辑常用标准甚至编辑的继续教育学习资料进行整理后,上传投稿系统的投稿指南供有需要的研究生作者下载学习。3.2进行针对性的稿件退修。稿件退修是医学期刊编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最直接方法[11],如一项针对医学研究生的调查显示,81.3%的研究生认为期刊编辑对论文做了很多指导,90.1%的研究生认为期刊编辑的退修意见对论文的修改很有意义[10]。研究生因为缺乏科研和论文写作的经验,稿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往往较其他作者多,编辑要在认真研读专家审稿意见的基础上,准确、具体、有针对性地提出研究生稿件中存在的学术内容、结构和文字表述上的问题,使研究生修改稿件时有的放矢,目的明确[11]。编辑修改研究生稿件时建议以修订加批注形式,其中的修订痕迹和批注说明可以让研究生清晰看出编辑已修改之处和需作者修改之处,提高退修效率的同时,让研究生掌握论文的修改方法。此外,编辑可以灵活改变稿件的退修方式,如有编辑针对常住校内的研究生作者采取面对面退修稿件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研究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帮助研究生学习论文标准和编辑规范,而且促进了编辑与研究生作者的情感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研究生对科研和论文写作的热情[12]。3.3进行学术诚信建设。医学研究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群体,是医学创新发展的主力军。面对医学研究生稿件中出现的学术不端现象,作为学术质量守门人的学术期刊编辑,在抵制学术不端,坚守学术诚信方面有着特殊的使命。对研究生的投稿,采用作者贡献声明、潜在利益冲突声明等学术诚信控制机制,以提高对稿件学术诚信情况检验的能力[13]。对录用的研究生稿件,刊出前实行责任编辑学术诚信负责制[3],如在编辑修改过程中主动指导研究生正确标引参考文献,不可过多引用推导公式、文字或图表,宜直接引用结果,同时核查稿件的原始数据和图片;如有疑问无法确认,务必联系作者,要求提供证明或者作出合理解释,杜绝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对于修回的稿件,如内容改动较大时,重新进行,防止退修过程中因引用内容不当出现新的学术不端行为。3.4提高医学伦理意识。针对医学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伦理意识缺乏问题,编辑在对以人为对象的稿件进行医学伦理审查时,应跟研究生一一确认以下内容:受试者是否充分知情并了解研究中的内容,并在了解相关内容后仍自愿参与研究;受试者是否被告知可能潜在的风险,并在了解相关内容后仍自愿参与研究;受试者的相关情况及隐私是否被严格保密;开展研究前是否经所在单位伦理委员会的审查等[6]。编辑在对以动物为对象的稿件进行医学伦理审查时,应跟研究生一一确认以下内容:是否遵守实验动物管理条件;饲养环境是否合理;实验过程是否遵守“3R原则”;动物处死方式是否合适;开展研究前是否经过动物伦理审查并同意等。以上确认流程可以使研究生提高科研中的医学伦理意识,形成伦理审查的惯性思维。3.5建立研究生作者微信群。学术期刊作为科学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的载体,可以为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以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14]。在“互联网+”时代,期刊编辑可以利用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投审稿系统等新媒体技术为研究生作者提供其与审稿专家、编辑之间学术交流的平台。由于微信在沟通方面比其他新媒体更方便、快捷,编辑可以根据期刊来稿情况建立该年度来稿的研究生作者微信群,在这个微信群里,作者可以就投稿、审稿、退修、校对中的问题向编辑或其他作者咨询。编辑在群里第一时间样刊,让研究生们优先阅读转发,同时在群里定期推送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信息,并就稿件修改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提醒,增加编辑与研究生作者之间的互动学习。3.6适时开辟研究生栏目。高校医学期刊的栏目一般是根据其办刊宗旨和方针来决定的,还可以根据所属高校学科发展、期刊发展、来稿情况等因素开辟新栏目。近年来,研究生作者稿件逐渐增多,在有些高校医学期刊甚至占了大半的比例。我们可以根据研究生作者群的医学论文特点,集中规划,专题评审,适时增设研究生栏目,让研究生作者投稿有地,目标明确。比如《中华中医药杂志》为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仁心雕龙专刊,赢得了广大研究生的一致好评,提高了研究生科研论文写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15]。这次的投稿和发表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研究生更乐意将优质稿件继续投向母校的期刊,从而成为期刊的稳定作者群。

4结束语

在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既是医学未来科研工作的主力军,也是医学期刊重要的作者群之一。针对医学研究生稿件中存在的写作欠规范,科学性不够,学术失信行为和医学伦理问题等常见问题,高校医学期刊编辑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展医学论文写作指导,进行稿件退修的针对性指导和学术诚信建设,建立研究生作者微信群并适时开辟研究生栏目等来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积极培养研究生作者群,拓宽期刊优质稿源,最终达到研究生作者群和期刊共发展的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环境伦理论文范文篇4

一、理论上的创新性

科学发展的事实表明:学科发展只有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其学术水平才能相应得到提高。护理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其学术水平的提高,理论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学术性或学术价值。当前,护士偏重于研究各种具体的护理技术及其操作规程。这些研究当然重要,但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从目前护理学所处的科学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对其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把护理的理论现状同社会对护理学的要求及护理学所要实现的目的联系起来,在护理学研究领域,提出新观点,或把已有的理论系统化、完善化。总之,对理论上的创新我们必须从当代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认识。

理论上的创新需要理论思维方法参与,掌握理论思维方法,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所谓护理理论思维是护理工作者运用理论和智力对护理学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理性结论的过程。理论的基础是概念,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护理学概念的变化影响着护理工作者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学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由于科学的日益综合化,护理工作者在理论思维方法中应用的理论还应当包括一些其它自然科学,可以开辟护理工作者认识的新思路,建立新学说,获得护理学理论上的新发现。比如心理学理论对于认识心理因素的致病和治病机理,护士掌握心身护理也是必要的;行为科学理论用于研究人类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进行行为疗法研究,对卫生、科普、提高遵护行为,对护理工作也是必要的;逻辑学运用于护理学,对护理这既成的事实和材料,形成概作者单位:266300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念,进而构成判断和推理,实现护理学理性认识的思维阶段;伦理学运用于护理学,建立了护理伦理学,也开拓了护理学的视野;哲学理论或方法运用于护理学,能使现代护理学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

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应用性和使用价值。从护理学的发展来看,护理学虽然是研究理论的人少,实践者多,但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熟能生巧者并非很多,其原因可能与护理学的思维方式有关。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静止的、主观的、片面的护理思维,是一种依赖性的思维方式,束缚着护理技术或方法的创新。护理技术、方法和与之有关的理论相结合,正在形成护理学本身的学说与观点,也就是说,护理学是既包括护理理论,同时也包括实践这种理论的各种技术的一门科学。若满足于现有的技术和方法,护理论文也不会有什么创新。

随着健康概念的提出,整体的、系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代替传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都要求护理工作者运用新的护理思维方法,新的护理方法和新技术,或对原有技术、方法加以引进和改善,或把已有的技术、方法引进到护理工作的新领域。还要注意博览群书,触类旁通,多方位思考问题;熟练掌握技术操作,从机械性的操作中悟出与众不同的技巧、方法;善于怀疑,针对难点,寻找思维的特性。针对当前护理方法中最困难的问题进行思考,把手头的材料进行大胆的建构,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使新技术新方法得以创见,也可把边缘科学的新技术融会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得以体现。

三、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

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护理论文一方面来自护理实践,为社会而写,有较强的社会性;一方面要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验证,有较强的实践性,也就是说,护理论文是体现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的工具,能够准确、客观、科学而具体地反映出作者的观点、方法和效果,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性主要反映在社会实践的效益上。

护理道德的效益原则植根于经济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它与商品经济和各种经济形式相联系。护理道德效益原则集中体现在病人利益和公益问题上,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是要增进人民的健康和长寿,要有利于社会公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富强。经济效益是指护理社会卫生保健康复活动的耗费和成果的比较。要在护理服务过程中,降低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扩大服务范围和方式,发掘潜力,提高效率,增加合理收入。个体效益包括患者和护理人员两大方面。前者从病人的生命价值和健康价值、护理质量来衡量。后者以护理、保健、康复工作效益,个人的各种收入以及素质的提高为尺度。各种效益都要从整体全面综合考虑,使其协调发展。要避免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个人效益,过分着眼经济利益而忽视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基本职责。

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上的创新表现在护理科研和实际工作中的扩大实验和观察范围,或大样本统计报告,或降低成本、缩短疗程等方法。因此,进一步完善护理理论体系,为护理专业的创新与发展带来生机,使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科技含金量提高。

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护理论文的创新性实质是要求护理论文传达作者亲自创造的原生信息和次生信息。护理论文直接来自信息源,其传达出原生信息的可能性越大,论文所载的原生信息越多,其创新性也越强。“创新性”也可称为“信息性”,是量变到质变的一次飞跃。

环境伦理论文范文篇5

论文摘要: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解析,以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三向纬度为基础探究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以人与自然的本质的统一和人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复活的统一—“两个统一”展现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人文关怀,最终用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指导当代社会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中并没有“生态哲学”或“生态伦理”的概念表述,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一系列经典著作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并不鲜见,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是马克思早年研究经济学、哲学时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手稿》由于包含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环境伦理思想,因而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解读《手稿》中的环境伦理思想,对于深化环境伦理学的研究,保护现代人类和改善生态环境,构建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三向纬度为基础探究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

马克思哲学的生态伦理观是在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三个维度上阐发的。自然主义的生态道德情感是指对大自然的尊重、关心和热爱之情。人道主义的生态道德观是指人道地善待大自然,实现物质劳动和精神创造的统一,科学认识和艺术欣赏的统一。共产主义的生态道德信念是指共产主义的实现对生态道德的生成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自然主义的生态道德情感

马克思哲学从自然主义维度论述了在生命存续的意义上人对自然界必然的依赖,以及自然界对人的最终的决定作用。这表现在自然界为人类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的精神上的发展而言,自然主义等同于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他指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所以人依赖自然界,“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没有自然界人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成其为人。从自在角度而言,自然界对人的意义并没有显示出来,人与自然的关系还不能称为伦理关系,所以马克思认为原始宗教对自然界的自然崇拜是动物式的不自觉的狭隘的意识,难以称之为生态伦理。自然主义层面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只有在人的自由自觉的层面上才促成生态道德态度的产生。生态道德是人类在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对人对自然的生命依赖关系所做的自觉的反思。

(二)人道主义的生态道德原则

生态道德情感或可以称为人对自然的“人的感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就是人道主义的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即“对自然界的人道占有”。人以实践的方式作用于自然,自然界对人来说就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人”,人对自然也应取平等尊重的态度。所谓人道地对待自然是指以人的方式,作为完整的人,符合人的本质地对待自然界,即立足于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尊重自然界本质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表现在物质劳动与精神创造的统一,其次是科学认识和艺术欣赏的统一。

2.爱护原则

这里包含着从单一的人类需要的功利主义尺度向关照自然本身的利益的非功利主义尺度的转变,人的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主义性质,从而自然界失去了纯粹的有用性。人在利用大自然的时候坚持保护人自然本身的完整性和生机活力,促进自然生态的繁荣和发展,为了自然生态系统健康和持续而善待大自然。

(三)共产主义的生态道德信念

马克思不但从生存论上显示出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人对自然的应然的道德态度,而且跃进到社会历史的深度。马克思以人的生存为评价尺度分析了压迫制度使人不成其为人,不得自由生存,从而造成人对自然的敌对态度,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通过人的解放来实现大自然的解放。

马克思指出人虽然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但人同时也是人的自然存在物,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是社会的自然的存在物。人与自然的社会结合方式—所有制决定着人对自然界的态度。要使人的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道德原则内化为持久的坚定的生态道德信念,必须有符合人性设计的社会制度作为保障。只有人真正地作为自由的人而生存,才能形成普遍的生态道德意识。所以应当把人对世界的真正关系归还给人,为生态道德的生成和发展提供制度上的支援。马克思揭示了与社会形态发展三个阶段相对应的人的自由自觉的生成过程,表明了社会制度对生态道德的育化作用和共产主义的生态道德信念。三个阶段分别如下:第一阶段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缺乏独立自由,个性极不发展的形态。第二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具有较多独立性,较丰富关系和较多样才能的形态。第三阶段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特征的充分发展的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

二、“两个统一”体现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的人文关怀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主张可以概括为:人与自然的本质的统一和人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复活的统一,是人类发展理想状态的基本特征。

(一)体现出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存在

1、以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交融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的统一

马克思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社会,称为自然主义社会,并等同于人道主义社会。他实际上将理想社会看作万物一体、物我同类的社会。人与自然内在地融为一体,关爱自然也就是关爱人类,尊重人类也就是尊重自然,自然主义就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就是自然主义,这是两者都得到尊重的社会。同时,马克思将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归结为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实现。这样一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被纳人到伦理学的学术视野,从而拓展了传统伦理学的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张,人的生存发展应当始终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取向。在人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应当自觉地确认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理念,培育自然主义的伦理品格。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并不天然地相互排斥,那种将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对立起来的观念,是将自然看作人的异己物、对立物。马克思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人既属自身的类,又属他物的类;既是社会存在物,又是自然存在物。

2.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的统一,要求人努力养成自然主义的伦理品质

首先,要完整地认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作为生态系统的整个自然界。在《手稿》中,马克思将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万物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他说:“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必须依赖其他白然存在物,否则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人是生态整体的一分子,理所当然地要按照生态法则来作为。人是智慧生命体,能以非自然进化的方式来支配和消解其他物种,破坏及毁灭自然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性,这就需要自觉地规范和约束人自己的行为。在如何规范和约束自己行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必须确立关爱所有生命、珍惜自然资源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人应当确认敬仰自然、与万物和谐相处的伦理道德情感。《手稿》中,马克思论及消灭整个土地私有制时,提出要用合理的方式“恢复人与土地的温情脉脉的关系”。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从早期发展阶段对自然的依赖及敬仰变成工业文明时代的践踏奴役,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伤害自然的同时也损害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应该养成崇尚自然、敬畏生命的道德情操,具有善待自然万物的伦理情感。

(二)彰显自然史与人类历史的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的统一,人的发展与自然界复活的统一,核心在于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同以此为基础的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以自然界的复活和新生为价值取向,以人对自然的尊重、仁爱为基本规范,以人与自然的平等为根本原则。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看,人与自然由原始的和谐走向后来的分离以至分裂和冲突,是由人的不合理的作为造成的。实现人向自然的复归和自然向人的回复,有赖于人的行为的合理取向,需要确立自然主义的伦理精神。

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实现,以人的自然主义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自然万物与人一样具有独立存在的尊严,因此需要以自然主义来取代利己主义,依照自然的规律规范人的行为目标,依照生态法则来利用自然。马克思将自然界的这种为人的品格,称作自然界的人道主义。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然主义的确立和贯彻,也就是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实现。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既非人类中心主义者,亦非自然中心主义者。他主张人与自然平等协同发展,人的自然界的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相统一,认为人的自然主义的实现,将使人的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得以真正解决。人的自然主义的实现,将使自身获得关于自由的全新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自由,只能是基于对自然本性的科学把握而展开对自然界的合理利用。

由于人的存在,历史成为一个由两部分组成的整体,并且这两个要素之间互相作用,“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自然史与人类史因为彼此而存在,并因为对方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它们的发展在动态变化中保持相对一致的步调,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统一彰显出自然史与人类历史的协调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与协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自然生态问题的基本思路,指明了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途径和方向—对社会生产关系实行根本的变革。这些思想和方法,使人们的认识与实践能超越现存在的技术决定论,突破了应对生态危机问题的单纯认知主义态度,立足于被这些理论忽略的生产方式立场上,去思考和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

(一)理论意义

1.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是在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三个维度上阐发的。自然主义的生态道德情感是指对大自然的尊重、关心和热爱之情。人道主义的生态道德观是指人道地善待大自然,实现物质劳动和精神创造的统一。保护大自然本身的完整性和生机活力,促进自然生态的繁荣和发展。共产主义的生态道德信念是指共产主义的实现对生态道德的生成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复归才能实现大自然的解放。

2.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中始终渗透的人文关怀色彩使人们意识到要从根本上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既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又深入到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就要求当代生态哲学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指导下实现从主要关注人与自然关系向关注人与人关系的转变。

3.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中始终渗透的人文关怀色彩使人们意识到要从根本上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既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又深入到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就要求当代生态哲学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指导下实现从主要关注人与自然关系向关注人与人关系的转变。

(二)现实意义

1.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与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涵和根本要求。中国发展的重大阻碍之一在于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对社会的困扰。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但是困扰我国的生态问题仍不容忽视。研究马克思自然观思想,对我们认识和克服生态环境危机,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深刻理解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

环境伦理论文范文篇6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环境伦理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生态哲学观;话语生态属性;意识形态

1引言

生态话语分析产生于全球环境危机频发的背景下,旨在揭示引起生态破坏和社会不公的话语实践,并积极找寻能够促进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话语实践。其与话语分析的最大不同是生态哲学观的参与。生态哲学观(ecologicalphilosophy,ecosophy)最早由挪威哲学家ArneNaess(1995)提出,指与环境相关的一系列态度,价值和假说。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判断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是否符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供参照标准。论文首先阐释生态哲学观的个体性,科学性和历史性特征,之后将生态哲学观和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进行综合对比,并系统梳理二者关系。

2生态哲学观的属性特征

生态哲学观源于研究者对生物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科学理解,是生态话语分析的伦理框架,也是用以判断人们的话语实践是否符合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重要尺度。无论是分析生态话语还是对话语进行生态分析,均有生态哲学观的参与。通过追溯生态哲学观的形成背景及发展动向,我们认为生态哲学观具有3种属性。一是个体性,即生态哲学观并不是某一群体集体持有的、无意识的观念;而是个体主动、有意识选择的结果。黄国文指出,生态哲学观是“由他们(生态话语分析者)的世界观、哲学观、价值观、伦理准则影响和决定的”(黄国文2017:881)。研究者的生态哲学观不同,其分析和判断语篇价值属性的伦理框架就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因而生态哲学观体现个体差异性。尽管个体的生态哲学观蕴含的具体价值准则有所差异,但它们都涉及人类与其他生物体及生物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回答。二是科学性,即研究者对生态哲学观的选择并不是随性而为的结果,而是在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在科学的实验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基础上进行。生态伦理框架的建立需要研究者对现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批判性地阅读,需要仔细观察有益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实践,并广泛吸取积极的、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理念。之所以突出生态哲学观的科学属性,是因为它在哲学层面分属意识范畴,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也会反作用于物质世界。科学的、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哲学观能够引导人们做出积极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选择,也能够助力于解决当下的各类生态环境危机。相反,消极的、违背自然规律的生态哲学观则会加剧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后续发展。三是历史性,即生态哲学观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扬弃曾经主流的生态观念之上,并在充分考虑当下生态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起来的。研究者对生态哲学观的选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科技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追溯中国传统哲学与外交理念,何伟和魏榕(2018)在研究国际生态话语时提出“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生态哲学观的个体性、科学性和历史性特征决定它能够成为生态话语研究的伦理框架和生态评价标准,也是生态话语分析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区别性特征。探究生态哲学观的内涵特征是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的前提。

3生态哲学观与意识形态对比

3.1相同点。生态哲学观反映个体对环境污染、资源过渡开发、全球变暖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为生态话语分析提供伦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话语分析也关注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特征。意识形态最早出现于法国哲学家DestuttdeTracy所著《意识形态的要素》一书中,旨在为一切观念的产生提供哲学基础。生态语言学继承意识形态最朴素的定义,即认为它是有关世界现实的思想体系。同时也强调,它是“为社会中的某一特定群体所集体持有”(Stibbe2015:23)。生态哲学观与意识形态同属哲学中的意识范畴,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它们的相同点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是阶级性。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观的形成均受社会阶级的影响,因政治权利,经济地位及受教育程度的差别而不同。二者均反映某一特定阶级的观念和价值选择。大众对于生态的认识和了解总是源于社会中统治阶级的宣传和引导,进而形成长久无意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这也是意识形态起作用的最主要方式。相较之下,对生态价值观的选择只是少数群体尤其是生态语言学者的自发行为。他们往往熟知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且对已出现或是将要出现的生态危机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旦这些少数群体掌握政治权利或是话语权力等,他们所选的生态哲学观就会被广泛传播为大众关于生态的认知,进而成为意识形态的内容之一。其次是观念性。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观都是存在于人脑中的观念,是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属于意识层面,对社会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积极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意识形态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相反,消极落后的意识形态则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阻碍整个社会的进步。同理,尊重自然、符合生态系统运作规律的生态哲学观会引导人们进行绿色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实践活动;而忽视自然、违背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的生态哲学观则会引导人们做出破坏自然、打破生态平衡等一系列消极的生态选择。同时,意识形态和生态哲学观不断发展变化。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为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更为广阔的路径和平台,另一方面由于其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自主性,也使得意识形态更加具有不确定性。最后是现实性。意识形态和生态哲学观都依托于社会现实,是对现实的建构。Halliday(2003)指出,社会现实是有关人类活动的经验,而经验在本质上反映人类意识与物质的交互作用。意识形态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是对人类集体经验的加工。生态哲学观是对人类与地球上其他生物体的关系,以及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建构,表征个体对生态关系的认知。生态话语分析者力图通过研究生态话语来揭示为大众广为接受和默认的意识形态特征,并通过与自身生态哲学观的对比来判断该意识形态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是否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2异同点。尽管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观均属意识范畴,是对社会现实的建构,同时也体现相应的阶级意志,但二者在研究视角、在对社会语境和对语言本体的依赖程度上均表现出较大差异。3.2.1视角不同。意识形态隐性地存在于语篇之中。大众不会对影响自己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意识形态进行反思和选择,正如Fowler(1991)指出,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关系的表达,一般不会被发觉,因为人们将其视作正常的,理所应当的存在。关于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态也是隐性的,是生态话语分析者基于语言学理论,具体分析文本之后将其显化,以便为决策者和大众提供价值参考。与意识形态不同,生态哲学观是显性的,是生态语言学者主动选择的结果。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他们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和思维模式。因为没有一种“客观的算法”(Stibbe2015:24)可以决定语篇中体现的意识形态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生态批评话语分析者只能将其与自身所持的生态哲学观进行对比,才能判断语篇的生态属性。3.2.2对社会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同。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观虽是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但对社会语境的依赖程度却并不相同。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集体意识的依赖程度。意识形态是整个社会给予个人的一种集体意识。集体意识一旦形成,就会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做出不自觉的行为。因为它在整个人类意识中居于主导地位(Durkheim1933)。而生态哲学观的形成并不依赖集体意识,是个人自主选择的,可被反省的个体意识。其目的一方面是用于分析话语的生态属性,另一方面就是影响人类改变现有的不良生态习惯,做出有利于生态系统发展的行为选择。二是对社会情境的依赖程度。意识形态根据其具体发生的社会情境可以做抽象与具体之分。抽象的意识形态是统称,统一指有关世界的集体意识。具体到某个社会情境时,则可以分为政治意识形态、科学意识形态和教育意识形态等(Kress,Hodge1979)。生态哲学观没有抽象与具体之分,因为它只能是具体的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态度、观念和价值选择。当某一种生态哲学观为大众广泛接受,并已上升为一种集体意识时,就成为意识形态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体现,即生态意识形态。但目前根植于大众思维里的生态意识形态与生态话语分析者倡导的生态哲学观仍有偏差,这便要求生态语言学家在唤醒大众的生态意识、引导大众进行环保实践等方面做出努力。3.2.3与语言本体的关系不同。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观的另一异同点表现在对语言本体的依赖程度上。尽管二者在形成、传播和起作用的方式上都离不开对意义符号的选择和使用,但前者对语言本体的依赖远高于后者。任何有关意识形态的理论都离不开对客观物质世界与主观意识关系的讨论,而客观的物质世界与存在于人脑的意义都是通过语言来建构。然而,目前学界对意识形态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形式语言学认为语言与意识形态分属不同领域,二者无明显关联。世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并不受语言符号的影响。在Chomsky(2004)看来,意识形态的确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但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并无瓜葛。语言只是符号的集合,就其创造力而言,并不足以支撑或维持意识形态的运行。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语言与意识形态部分相关。语言可以用来表征意识形态,但并不是所有的语言使用都先天具备意识形态特征,某些语言符号的使用可以避免意识形态的影响。Lakoff(1987)指出思维系统可以独立存在于词汇和句法表达外。批评话语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组成和建构世界的一种实践”(Fairclough1992:64),并不是普遍存在于语篇之中,而是当语篇中建构出不平等的阶级地位时才显现。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意识形态的表征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使用也总是体现相应的意识形态。Hasan(2009)指出,意识形态的建构源于意义,而意义表达的主要手段是语言。由此,语言为意识形态的构成和传播提供各种资源。Halliday(2003)进一步论证语言的层级结构,两种不同的体现维度,以及三大元功能使其具备表征意识形态的能力。生态话语分析认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集体意识,首先存在于人脑之中,是一种认知行为。其次,意识形态须借助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发挥作用,并不能独立存在。作为生态话语分析的代表人物,Stibbe(2015)对媒体报道中有关生态的概念隐喻及认知框架做出阐释,同时也对建构意识形态的语篇使用策略做出剖析,进而为分析生态语篇中的意识形态特征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思路。相较于意识形态,生态哲学观与语言的关系则显得疏离,其形成主要源于对生态系统运作规律的了解以及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生态哲学观强调的不是对语言词汇语法系统的有意选择,而是判断话语及行为实践的伦理框架。典型的生态哲学观有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观及深度生态观。可持续发展倡导对资源的使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不能影响后代人的合理需求。社会生态观认为生态破坏的根源在于社会中的等级制度以及统治与被统治的社会关系。深度生态观鼓励人们通过了解其他物种的深层价值来保护生态系统。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分析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可以看出,对生态哲学观的探讨始终在实践层面进行。通过反映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生态哲学观旨在说服大众做出有益于生态环境的行为选择。

4结束语

环境伦理论文范文篇8

Abstract(英文摘要)4-5

目录6-7

第一章加拿大的基本国情与媒介现状7-10

第二章加拿大媒介自律的历史成因与理论来源10-17

第一节媒介自律的理论来源──功利主义与新教伦理10-12

第二节加拿大媒介自律发展历史与现状12-14

第三节媒介自律的伦理模型14-17

第三章加拿大的媒介自律组织17-26

第一节加拿大全国性媒体自律组织──CAJ、CAB和TNDAC17-22

一、加拿大新闻工作者协会17-20

二、加拿大广播电视协会20-21

三、加拿大广播电视新闻理事协会21-22

第二节加拿大媒体地方性自律组织──安大略省报业评议会22-24

第三节加拿大媒体的内部自律──CBC的自律规约24-26

第四章加拿大媒介自律个案分析26-31

第一节从案例看加拿大媒体自律的实现条件26

第二节来自CAJ的声明──“记者不是政府的人”26-28

第三节CBC──在多元社会的多种利益关系中取得平衡28-29

第四节“世纪海啸”假新闻──自律监管的漏洞29-31

第五章加拿大媒介自律存在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31-37

第一节如何认识媒介自律存在的问题31-33

一、加拿大媒介自律的公关嫌疑31-32

二、加拿大媒介自律的刚性不足32-33

第二节加拿大媒介自律对我国媒介有何借鉴意义33-37

一、我国媒介自律的历史与现状33-34

二、我国媒介自律的问题及加拿大媒介自律的启示34-37

后记37-38

参考文献38-4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0-41

环境伦理论文范文篇9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伦理精神,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公正平等的伦理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我们认真挖掘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会发现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理念都能从传统伦理思想中找到文化渊源,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内涵

长期以来,以同志、邓小平同志、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的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从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从此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十七大”同时提出要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而将科学发展观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论与实践高度。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人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取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的伦理精神

科学发展观内容丰富,涵义深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同时蕴涵着丰富的伦理精神。其伦理精神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取向、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公正平等的伦理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伦理精神。

(一)“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同志在2004年3月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完整发展、充分发展和和谐发展,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全面丰富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也是马克思主义极其重要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人具有自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观点贯穿于社会发展理论之中。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强调:“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在本源上蕴涵和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认识自然世界、改造人类社会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把人作为社会的本质。社会发展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国内发展经验,借鉴新形势下的国外发展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就是要使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这一发展观是在肯定发展的必要性的同时,坚持发展与环境的辩证统一,要求实现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要求人们承认和尊重自然万物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发展权利,实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四大系统之间和谐共存、协调发展,从而建立起包括自然界在内的新的伦理道德秩序。这正是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精神的体现,是出于对人类利益的关心。

(三)公正平等的伦理精神

公正平等,简而言之就是公平,今天我们所说的公平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包括代与代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公平),它涉及到人格的尊严,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权益以及人生存发展的机会等许多方面的内容。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指向是保障人性和人权的多主体参与机制,旨在营造促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观在今天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政治与经济实践的实质性指导过程中,应该说是具体体现了公正这一精神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平等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针对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公平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坚持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基本原则,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要求坚持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强调“五个统筹”。这充分体现了全社会要关心爱护帮助困难群众,尽可能地使他们享有平等的医疗、教育、就业等机会,尽可能地使最大多数人生活幸福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精神

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和最新发展,体现了时代伦理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的结合,是对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系统总结和凝练升华,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社会的发展靠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其内涵要求培育有高尚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的人,培育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人。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每一个人作为发展的核心,把塑造新型公民作为科学发展的前提。社会主义荣辱观旨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使人们在追求幸福生活、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做到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以正确的荣辱导向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推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以“八荣八耻”引导当今社会伦理取向,注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特色,体现出社会发展的现代意识。

三、传统伦理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契合点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认真挖掘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就会找到其与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契合点。

第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批判地继承了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以人为本”四个字最早出现在《管子·霸言》中:“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墨子的“民为立国之本”、孟子的“民为贵,社翟次之,君为轻”等等都说明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包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中国传统伦理其本质就是一种关于人的哲学,在儒家伦理思想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儒家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学”思想,也被称为“人学”或“人本学”。“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克己复礼视为仁”,这些表明了孔子不仅重视人,而且提倡人与人之间的“爱”。“仁”既是孔子道德学说的核心,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他强调以人的关系来把握人的本质,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实现人的价值和人的完善。儒家还劝诫人们奉行“忠恕之道”,强调通过外在的社会规范(即“礼”)来展现仁爱的精神,以尊重友爱、宽容、恭敬的人道原则和平共处;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孔子在尊重个人人格的前提下,把协调人际关系视为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一种手段和途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这些人文精神都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题文化资源。

环境伦理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20世纪是人类科学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也是地球环境急剧恶化、环境危机全球化和日益严重的时期。本文通过环境整体主义道德哲学的核心意识结构阐释人类追求的最高价值即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它既涵盖了整体主义的和谐发展论,又包括完整的环境正义观。

1引言

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多向度、立体、完整的环境,人类的道德生活也同样是立体式的、多向度的。因此,基于这种现实基础的环境伦理学必然是能够接纳和包容、超越和整合以人本主义立场和非人本主义立场构建的环境伦理学。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和评判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方式的根本尺度和验证标准。这种伦理学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2人类中心主义立场

与传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相比较,环境伦理确有其特殊性,它在一定意义上也的确可以被看做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但是,如果像人类中心主义那样,认为环境伦理学对环境伦理的探究和建构意味着伦理道德所适用的范围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认为环境伦理所调整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完全超越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围之外,夸大了环境伦理的特殊性,并从根本上误解了环境伦理的性质。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不过是伦理学对于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回应,其对环境伦理的探究和建构,是为了救治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克服和解决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环境问题。而生态环境成为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但从实质上看则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出了问题;环境问题就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的问题,特别是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表现。与此相应,环境伦理所调整的对象,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从实质上看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与人的关系,是被自然所中介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环境伦理学并没有完全超出传统伦理学的界域,其对环境伦理即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探究和建构也谈不上是对传统伦理学研究对象即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扩展。

其实,环境伦理自身的性质完全可以解答环境伦理的依据问题。环境伦理的实质仍然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只不过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环境伦理所确认的应是人们之间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只不过是在人们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才表现出对他人和后代人的道德义务和责任。环境伦理这种与传统伦理学研究对象本质上同一而表现形式相异的性质,本身就足以构成环境伦理得以可能的重要依据。

3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意识核心:确立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需由否定自然事物做工具价值评价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到认同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然而,用“内在价值”说来阐释环境伦理得以可能的依据或把环境伦理得以可能的依据安放在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上是根本靠不住的。由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强调自然事物具有与人的利益和需要无关的所谓的“内在价值”是对价值概念的误用或滥用,到其对于承认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的特殊性的具体论证看,只要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主流论述稍做分析,我们就很难认同其结论。

事实上,随着由环境因素引发的社会不公正问题逐渐凸显,非人类中心主义因缺乏对现实的细致关注而无力回应,环境正义论开始取而代之。环境正义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抽象论争,认为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并非哲学和世界观方面的问题,而是源于存在着特权等级制度和支配制度的社会结构模式。例如,美国学者哈丁的“救生艇”理论就是无视公平的利己主义方案,“严重地侵害了分配正义的原则,完全忽视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人权”。正是社会关系的不平等性和不正义性,才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才塑成了一种试图主宰自然的价值观念。所以,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通过重建社会正义秩序来实现环境权利与环境责任在人类之间的公正分配。环境正义诸理论看到了人类社会内部不同主体在环境问题上的差异性,表达了不同主体维护自身环境权利的要求。但是,环境正义论关注的焦点仅仅是人类的社会伦理,却忽视了自然对人类社会环境正义问题所具有的先在性和决定性意义。实际上,环境正义不仅仅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公正,同时更应是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公正。

4环境整体主义观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存在构成了世界,世界的本体既不是纯客观的自然,也不是脱离自然的人,而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三位一体的具有生命的有机整体和生态系统。环境整体主义承认人类具有生存权,也不逾越生态承受能力,更不违背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主张把人类的物质欲望、社会经济增长、对自然的改造利用限制在能为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范围内J。环境整体主义反对长期存在的传统的主宰自然的“理性人”,强调具有生态伦理知识的“理性生态人”。人类发展经历与现实给予证明:以坚持人类利益至上为前提时,生态危机就势必不能避免;以坚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前提时,生态平衡才得以实现,进而才能实现全^类的利益。

在世界的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中,蕴含了自然、社会乃至精神性的存在,并得以具体表现。非人本主义预设了一个理想的自然,并一味地要求人去消极地适应,这不仅仅忽视了人与自然相互冲突的一面,并把人降低为生物,一笔勾销了人的社会性本质。这种人与自然机械论世界观强调绝对的主、客体,人与自然、思维和物质的分离和对立,而且认为只有自然是主体,自然以外的世界是客体,作为主体自然具有其自身价值。在这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反增长哲学’的欣赏表明他们根本无视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以至使环境伦理可能陷入‘伦理的不伦理性’的困境”。反之,片面的认为只有认识主体,在人类取得的大多数成就都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或者说以生命和自然的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从而导致世界的不可持续发展,使人类陷入困境之中。

整体主义的环境伦理学,是在方法论上超越以上几种思维方式,确立整体主义的生态方式,科学的把握个体和整体的辩证关系最为关键。个体不仅包括当代人,同时也包括人类社会、自然的概念。而整体则对应包括后代人、自然、人类社会的概念。显然,在这种辩证关系中,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就不适用了。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价值观,把经济增长看成是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根本的价值取向,完全否认了自然界的“自然价值”,从而理直气壮地掠夺和挥霍自然资源、迅速加剧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要科学的把握个体和整体的辩证关系,就必须考察生态价值既地球上的任何物种和生物个体,在生存竞争当中都既实现着自身的生存利益,同时也创造着其他物种和生命个体的生存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说,物种和生命个体对其他物种和生命个体具有价值,对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完善也具有价值J。

环境整体主义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已有的主体性,把已有主体看作是自然系统中的“普通一员”,并通过其相互间的辩证关系构成了系统的概念。从理论上说,它对于克服传统哲学价值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片面理解,否定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立足于全面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价值观的形成。从实践上说,它对于我们克服当今人类面I临的困境和危机、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主张放弃首要次要之分,以相互作用的观点主张放弃以什么为中心,世界没有中心,是多元的,是多元相互作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