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扶贫助学金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9 01:32:41

幼儿园扶贫助学金工作总结

幼儿园扶贫助学金工作总结篇1

为了推进教育助学脱贫工作精准化,根据上级有关精准扶贫、精准资助工作要求和我市教育助学脱贫工作实际需要,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开展教育助学脱贫2017年暑期大走访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走访时间:2017年暑假期间。

二、走访对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家长。

三、走访形式与内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组织教师及学校(幼儿园)工作人员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家中实地走访,了解学生(幼儿)家庭情况,通报学生(幼儿)在校(园)学习情况及其他方面表现,听取学生(幼儿)家长对学校(幼儿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走访中,要注重宣传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资助政策,通报学生(幼儿)在校期间享受资助的项目及金额,查看受助项目及金额填入《扶贫手册》是否准确、完整;如填入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或未填入,要当即帮助学生(幼儿)家长将受助项目及金额准确、完整填入《扶贫手册》。

四、有关要求:

1、教育助学脱贫暑期大走访活动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必然要求,是精准识别、精准资助的有效途径,是宣传教育助学脱贫政策、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成效的基本形式。各县市区教体局及所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xx职业技术学院、市直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认真做好走访前的各项准备,组织精干人员深入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的家中(xx职业技术学院要对本市户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走访做到全覆盖),耐心细致地做好走访工作;走访人员要以尊重的态度与学生(幼儿)家庭成员平等交流,通俗易懂地宣传有关政策,认真解答学生(幼儿)家长的问题,虚心听取学生(幼儿)家庭成员对学校(幼儿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确保学生(幼儿)家长知晓资助政策和自己孩子在校(园)享受的资助项目及金额,确保学生(幼儿)受助情况准确完整填入《扶贫手册》。走访情况要逐户填写走访记录表(样表见附件1),并将录入学生(幼儿)受助信息后的《扶贫手册》拍照打印件或复印件连同走访记录表搜集整理由学校按年度、按年级及班级为单位存档。

2、教育助学脱贫暑期大走访活动可与学校(幼儿园)正常家访、学生(幼儿)资助“百千万大走访”活动、义保机制宣传活动有机结合,确保不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

3、各县市区教体局要加强所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教育助学脱贫暑期大走访活动的督促检查。各县市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将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和总结及走访活动统计表(样表见附件3)报送本县市区教体局,xx职业技术学院及市直学校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和总结直接报送市教体局。各县市区教体局、xx职业技术学院、市直学校于8月底分别将走访活动统计表(样表见附件2、3)连同活动实施方案和总结报送市教体局“xx市教育扶贫工作群”()。

幼儿园扶贫助学金工作总结篇2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持续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目标标准,保持攻坚态势,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排查解决存在问题,坚持不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巩固已脱贫对象的脱贫成果,确保高质量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二、教育行业扶贫

(一)全面落实控辍保学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依法控辍、质量控辍、精准扶贫控辍、建立动态监控网络等形成控辍保学合力,确保实现“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

(二)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继续全面落实国家实施的学前教育资助、中职免学费和中职助学金、普高免学费和普高助学金、高校新生入学资助、生源地助学贷款、“两免一补”等资助项目,确保符合条件的各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相应的国家资助政策。同时,要按照县政府出台的政策,做好县级资助工作。

(三)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推进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逐步改善就餐环境,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落实规范管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吃好吃饱。

(四)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按标准为贫困地区在编在岗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和省属公费师范生计划,优先满足贫困地区师资需求。完善乡村教师常态化培训。通过落实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扎实推进“送教到校”研培活动,狠抓“四批”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提升乡村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五)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改薄提升工程和2020年“厕所革命”年度工作任务,打造教育“硬环境”。

(六)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改善教育信息化基本条件,完成全县26所学校的“同步课堂”建设,开设“同步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优质资源,解决乡村学校部分学科师资不足问题;完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和信息化示范校建设工作。

(七)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加强公办幼儿园、已审批民办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和无证幼儿园管理,规范幼教师资队伍。力争2020年底完成河北公办幼儿园的新建工作,提升幼儿入园率。到年底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

(八)加强贫困劳动力培训。配合相关项目单位做好贫困劳动力和残疾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工作。

(九)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落实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和地方专项招生计划。

三、教育包村扶贫(珠子河村、小营子村)

(十)加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工作。加强包保村的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确保两村义务教育子女不失学辍学,防止脱贫户因病返贫,确保脱贫户不住危房,保障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饮水安全。

(十一)织牢贫困人口综合保障网。协助帮扶两村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贫困残疾人保障政策和临时救助政策,实现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覆盖。

(十二)分类实施精准帮扶措施。强化产业扶贫。针对两村集体产业项目,适当注入帮扶资金,提高“造血”功能,增加产业收入。强化就业扶贫。结合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积极推进转移就业,抓好就近就地就业尤其是在本乡镇和县城就业。强化消费扶贫。落实国家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攻坚的要求,组织引导教育局机关、全县各中小学食堂、社会其他组织建立长期稳定供销关系,购买、销售农副产品,多措并举解决“卖难”问题。强化金融扶贫。稳妥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满足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贷款需求,加强风险防范,保障资金安全。强化异地搬迁后续帮扶。提高搬迁群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解决异地搬迁子女就读问题,加快推进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绿。加大扶志扶智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动员贫困群众参与扶贫项目实施。强化典型示范,对自力更生、主动脱贫的人员,探索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贫困群众及其子女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十三)深化社会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引导动员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鼓励开展扶贫志愿服务。发挥社会扶贫网作用,促进社会帮扶与贫困对象需求有效衔接。

(十四)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包保村人居环境建设。持续加大贫困村人居环境改善力度,协调落实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制度,提高集中处理能力。帮扶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持续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文明村屯、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协调推进卫生厕所改造,强化生活污水治理,加强通村组道路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十五)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坚决防止松劲懈怠。对包保村所有退出贫困人口,继续执行现有帮扶政策,稳定扶贫工作队伍,强化责任人帮扶力量,持续提升帮扶成效,巩固脱贫成效。建立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突出“三保障”和安全饮水、产业就业、综合保障等重点领域,强化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边缘人口不出现新致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加强脱贫不稳和边缘人口的动态监测,鼓励引导包保帮扶学校、帮扶责任人和社会各界开展献爱心活动,为有需求的贫困群众捐献衣物、实施公益救助等,着力提升“两不愁”水平。

四、加强脱贫攻坚检查督导

(十六)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成效考核指出及反馈问题整改。迅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实行清单化管理,挂图作战,对账销号。

(十七)做好脱贫攻坚退出验收和成效考核工作。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扎实做好迎接贫困县退出评估和验收工作。对检查成效突出的学校给予表彰奖励,对问题较多的实行学校年度考核“一票否优”,并对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

(十八)推动脱贫攻坚持续达标。开展脱贫攻坚问题动态排查、持续跟进,即时做好骤贫处置,随时解决发现问题,保证脱贫攻坚质量。

(十九)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普查。查清包保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获得帮扶情况、参与脱贫攻坚项目情况等,保证脱贫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二十)强化驻村帮扶。加强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加大支持保障力度。落实帮扶单位和结对帮扶责任人责任,改进帮扶方式方法,提升因户因人施策水平。

(二十二)推进作风建设。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大违规违纪问题查处力度,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强化监督,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六、做好总结宣传工作

(二十二)总结脱贫攻坚工作。制定脱贫攻坚总结工作实施方案,认真总结各帮扶学校、单位取得成就、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凝聚脱贫攻坚力量。

(二十三)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宣传工作方案,持续开展脱贫攻坚宣传报道,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加强涉贫舆情监测处置,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二十四)编制“十四五”减贫规划。巩固脱贫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七、强化脱贫攻坚保障措施

(二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压紧压实各学校、单位扶贫责任。坚持和完善“两不愁三保障”专项推进工作机制。

(二十六)强化资金保障。积极筹措、合理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加强绩效管理和内部审计监督。持续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继续支持贫困对象、深度贫困村和特殊困难群体脱贫攻坚。

幼儿园扶贫助学金工作总结篇3

尊敬的李主任、王副市长,各位领导:

根据调研安排,现将禄劝教育事业补短板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41所,其中幼儿园53所,小学170所,初中14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县在校学生55278人,其中幼儿园在园幼儿8812人(含民办幼儿园6659人);小学在校学生25596人,初中在校学生14130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5787人,职业高级中学在校学生953人。教职工3955人,其中公办教师3427人,民办教师528人。

二、学前教育

(一)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及存在问题

1.普及程度。现有幼儿园53所,在园学前幼儿8812名,其中,公办幼儿园6所,民办幼儿园47所,学前入园(班)率达到86%。到2017年,计划建设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24所。

2.存在问题: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及办园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优质农村学前资源;农村公办幼儿园没有幼儿教师编制,挤占小学教师编制,没有专业的幼儿教师。

3.建议:设立民办教师发展基金,鼓励民办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晋升及专业学习,促进民办教师专业化发展,对达到一定标准的民办教师,可以为其购买五险一金(或其他奖励);请上级部门协助解决幼儿教师编制问题,使更多的专业教师进入农村学前教师队伍。

(二)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缺口和补充的途径与方法

1.现状:我县到2017年,将建设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24所,预计招收5040多名幼儿入园,按照师生比1:7 的比例计算,乡镇差幼儿教师编制720名。目前我县只有县幼儿园有幼儿教师编制,且编制是1998年人事局核定的52人,远远无法满足教学需求。随着教师年龄增加,教师差编现象将日趋严重,到2017年,我县一共差幼儿教师编制800多名。

2.存在问题:没有幼儿教师编制,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好也无法投入使用,无法满足乡镇幼儿入园要求;目前全县教师编制都比较紧张,现有的5所乡镇公办幼儿园一直在使用乡镇中心校教师编制,对中心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影响。

3.建议:申请省市人民政府尽快出台幼儿教师编制的相关政策;独立核定幼儿教师编制,并能根据幼儿园招生规模核定编制。

(三)学前教育经费保障程度和幼儿资助水平及需求

1.学前经费保障现状:目前没有学前教育公用经费,只有每年100万的民办教育发展经费。

2.幼儿资助水平现状:2015年下拨困难资金25.02万元,834名幼儿受助,受助金额为300元∕生∕年,受助幼儿与在园幼儿比例为10.41﹪。

3.存在问题:由于公办幼儿园没有学前教育公用经费,幼儿园的主要经费主要来自于保教费,除去幼儿的一般正常开支外,保教费主要用来开支庞大的外聘教师工资,剩下不多的还要进行幼儿园的设施设备的添置和修缮等,教师培训及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存在困难。幼儿补助金额较少,难以解决家长的实际困难。

4.建议:参照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在园生幼儿数划拨生均公用经费;加大资助比例,按在园调查贫困人数来核算贫困比例;增加幼儿资助经额,建议资助金额提高到 800-1200元∕生.年。

(四)学前教育现行管理体制及改革需求

1.现状:目前公立幼儿园一部分属于教育局直属幼儿园,由教育局直管(县幼儿园属于教育局直属幼儿园),一部分隶属于乡镇中心校,由中心校负责管理,幼儿园内部管理属于园长负责制。

2.存在问题:隶属中心校的幼儿园管理及财务都没有自主权,园长对幼儿园发展及建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制约幼儿园的发展。

3.建议:乡镇公立幼儿园设立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坚持和完善园长负责制,建立和健全科学的考核制度,在园内形成竞争、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促进幼儿园健康发展。

(五)学前教育当地群众的期望及满意程度

1.现状:通过各种家长问卷及每年的民主行风评议反馈,群众对学前教育师资、师德、服务态度等方面满意度都比较高;群众期望幼儿都能进入公立幼儿园就读。教育局已规划在城区建设3所公立幼儿园(但建设用地难以解决)。

2.存在问题:目前城区只有一所公立幼儿园,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现有的城区公立幼儿园资源无法满足群众的要求和期望。

3.建议:建设及项目资金适当对禄劝倾斜;设置幼儿园教师编制。

三、义务教育

(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对策

1.现状:2016年4月、5月,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市级复核和省级督导评估。

2.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对策:为解决云龙水库移民子女就学和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进一步充实县域义务教育资源,减小县域内校际间均衡个别差异系数,县人民政府投资14390.5万元,新建思源实验学校,缺口资金5800万元。恳请上级帮助解决。

(二)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现状、问题和建议

1.现状:禄劝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校170所,在校生25596人;初中14所,在校生14130人,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经过乡镇撤并、学校布局调整以及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后,目前校点布局趋于较为合理,校园环境及教学设备逐步得到改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2.存在问题:初中、小学均存在教师年龄偏大、教师编制不足,尤其是音乐、体育专业教师不足,影响学校课程正常开设,严重制约山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3.建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时为薄弱学校补充新教师;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按需施训,做到有效培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大投入,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激发教师扎根山区的工作热情。

(三)边境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及“控辍保学”存在的问题难点及对策措施

1.现状:禄劝是一个集高寒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为一体的民族自治县。我县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控辍保学”工作,教育局制定了“控辍保学”实施方案,各义务教育学校成立有“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控辍保学”工作管理责任书,校辖区适龄儿童少年“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已成为学校校长、教师的共识,“控辍保学”工作成绩显著提高。

2.存在问题:单亲家庭、留守学生性格孤独、怪癖而导致辍学;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力度不够,执法不严。

3.对策:依照法律法规,严格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积极动员失学学生返校;依法建立“控辍保学”责任制;)强化学校自身管理和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积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控辍保学创造良好条件。

(四)推进城镇化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经验及对策

1.现状:随着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禄劝建成农村标准化中小学校38所(初中13所,小学25所),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育教学环境及生活得到很大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受到百姓的良好评价。

2.存在问题:

城区三所初中学生数占全县学生数的47%,四所小学学生数占全县学生数的29%,小学标准化学校学生数占全县学生数的85%。

(1)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

(2)极少数边远山区学生和苗族学生难以适应集中办学环境;

(3)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学校和村级小学学生数逐年减少,原

建教学设施不断闲置,城区学校学生数继续猛增,造成城区学校教学设施设备不足。

3.对策:一是加大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的规划与建设,以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求;二是继续完善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集居校点的建设,以满足苗族子女就近入学。

(五)农村义务教育重大工程项目

1.“两免一补”:

(1)实施情况:“两免一补”中书费由云南省统一采购发放,学杂费从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寄宿生生活补助实行全覆盖,补助标准为: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1250元/生.年。2015春季学期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25578人,秋季学期25025人;补助资金共2821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410.5万元,市级资金1128.4万元,县级资金282.1万元。

(2)存在问题:初中学校按照现有的物价标准或学校食堂标准计算,每位住校学生还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费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难以负担不足部分,造成资助资金缺口。

(3)建议:禄劝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小学生2349人,初中生1269人,按照小学生每人每月补助100元,初中生每人每月补助200元(一年10个月)的标准计算,所需补助资金为488.7 万元,其中,小学234.9万元,初中253.8万元。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生生活资助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积极争取扶贫挂钩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以组织募捐或成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扶教帮困工作。

2.营养改善计划

(1)实施情况:一是严把食源安全关,大宗食品统一供应。禄劝所有学校食堂的大米、菜籽油实行定点供应、统一配送。二是健全监督机制,保障“计划”公开透明运行。学校设立膳食管理委员会,具体行使食堂的监督、检查等职能;设立营养改善计划公示栏,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2)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全县食堂从业人员597人的工资问题;二是解决食堂改造及设施设备购置资金5000多万元。

3.全面改薄

(1)项目进展情况:2016年“全面改薄”项目计划下达我县资金16316.46万元,其中运动场建设资金及校舍建设资金11290.06万元、设备购置5026.4万元。现已竣工43所65个单体工程,按单体工程计算,竣工率为30.66%;开工建设43所153个单体工程,开工率为72.17%。项目完成时限分三期:新建篮球、排球场等运动场地项目于2016年4月底开工,2016年7月底全部完工;新建环形跑道运动场项目计划于2016年6月底前动工,2016年

8月底完工;校舍建设计划于2016年7月底前动工,相继于2016年12月底完工。

(2)项目存在的问题:县级财政除要承担项目安排的配套资金外,还需承担征地、“三通一平”、勘察、设计、监理等前期费用,特别是部分项目的征地资金甚至超过项目安排的总资金,县级财政难以筹措。

4.特岗教师

(1)现状:禄劝从2006年至2015年底,10年间有6年共招收特岗教师736人,共留用586人,留用率79.6%。“特岗计划”实施几年来,有效缓解了乡镇中小学专业教师短缺的现状,为偏僻的乡村学校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2)存在问题:招聘的非师范专业特岗教师专业性不强,教育教学基本功不扎实,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3)建议:从师范院校招聘特岗教师。

(六)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的问题与建议

1.现状:本着以1所办学规模较大、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管理较为规范的优质学校为中心,辐射带动一批薄弱学校快速发展为原则,依托片区教研基地,将小学、初中分别划分为3个学区。学区内中小学生不受乡镇、户籍的制约,打破乡(镇)界限,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可跨乡(镇)选择就近的学校就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2.问题:在实施学区制改革过程中,由于我县受地域的制约,对于山区面积广、学校分布多、交通不便利的广大农村地区来说,要严格实行管理标准统一、教师配置统一、课程计划统一、集体备课统一、教师待遇统一等,具有很大难度。

3.对策:针对我县山区大、面积广、交通状况不便的实际,以每个乡(镇)为单位,设中心学校对所辖学校进行管理更符合地域实际,严格实行学区化管理不适用于我县实际。

(七)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诉求及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情况

1.现状:县人民政府通过招聘特岗教师、普岗教师、从县外选调优秀教师等多渠道补充新教师,全县现有3427名公办教师。

2.存在问题:一是专业教师结构不合理。部分学科教师紧缺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尤其是村级小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严重紧缺。二是农村教师专业素质不高,骨干教师数量不足。三是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突出。据统计,小学教师平均年龄为40.3岁,50岁以上的占小学教师总数的21%。四是教师工作压力大,健康状况堪忧。

3.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情况

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2016年1月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禄劝将

按国家、省、市的支持计划要求,落实好每一个步骤,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乡村教师专业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二是完善乡村教师培养制度和编制管理;三是建立以城带乡帮扶机制。推动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引导城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向乡村流动,帮扶乡村教师成长进步。

(八)跨境外籍学生就读现状及学校建设需求。

禄劝现有中小学校中,目前暂无跨国籍的外国学生就读。

(九)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

1.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是由于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儿童”增多,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薄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未受过专业训练,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

2.对策:加强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其深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从整体上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关爱特殊学生,帮助他们回归正常心理状态,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格。

(十)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现状:目前我县没有民办基础教育。

2.建议:提供针对贫困地区民办基础教育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优质民办基础教育进入禄劝。

(十一)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1.现状:禄劝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少数民族自治县,由于特殊的地理和经济条件,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我县留守儿童数量多、分布广的现状。据统计,2015年我县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数已达7337人,占在校生数18.47%,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2.问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缺乏亲情温暖;部分留守儿童在身心健康、道德品质、人身安全、厌学辍学等方面问题凸显。

3.对策:加大城市公办学校建设,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公办学校就读;加强民办学校管理,让在民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为更多劳动力提供本地就业机会;政府主导,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形成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联动机制。

(十二)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对策

1.现状:我县严格遵守、执行上级部关于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相关规定,实行“依据户口和实际居住地,以实际居住地为主,免试、免费、就近或相对就近报名入学”的办法招生。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与当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2.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到城市的生产中来。县城现有的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本地居民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需求。

3.对策:加快推进在建的思源实验学校建设;在县城新建一所初级中学。

三、普通高中教育

(一)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

我县有普通高中两所,在校学生5787人。2015年全县高中招生2159人,毛入学率达67%;2016年市县下达的计划招生数是2500人,毛入学率将达到85%。

(二)高中建设及发展情况

现有的两所高中均为二级乙等普通高中,计划禄劝一中2016年争创一级学校。

(三)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问题及建议

1.禄劝第一中学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1)现状:禄劝一中结合学校实际,把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定为学校特色,将足球运动的开展纳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6年,建设足球场,拟写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案,完善的足球教育管理制度。2017年,建立年级足球队和学校足球队,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局面。

(2)存在问题:禄劝县为部级贫困县,学校经费紧缺,无法满足场地建设、师资培养、队员训练等需求。

2.禄劝民族实验中学特色化发展情况

(1)音体美方面做特色:禄劝民族实验中学是昆明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和“云南艺术培训基地”学校,学校在音体美方面具有多方面优势。

(2)学生社团成特色:禄劝民族实验中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现已组建了篮球队、肆舞堂、文墨阁、书轩文学社、摄影社、指尖Angle手工制作、棋魂阁、健身操和动漫社团9个学生社团。

(3)民族教育显特色:学校现有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934人,有14种少数民族,占学生总数的33℅。通过组织开展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民族学生特点,创新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培养少数民族人才。

(四)普通高中经费保障问题

1.存在问题:一是普通高中收费标准相对偏低。目前,禄劝县两所普通高中均为二级乙等学校,收费项目主要包括学费、住宿费,学费收费标准为800元/生.年,住宿费收费标准160元/生.年。相比其他地区,收费标准偏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普通高中扩招,以及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巨大变化,致使教育教学支出项目不断增加,办学成本不断提高,而无论是事业支出还是资本性支出,大部分均要依靠学校的事业收入,因受学校收费标准偏低的因素制约,造成了事业收入在下降,办学成本却在大幅增长的状况。二是政府投入不足,政府财政

预算内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占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的比例较低。禄劝县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除县级财政每年按一定的生均标准预算外,没有其他的保障经费。

2.建议:为改变高中教育经费短缺的现状,提高我县普通高中学校经费保障水平,推动高中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建议能够尽快建立并完善以公共财政拨款为主的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加大高中教育保障机制的经费投入,以满足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需求。

四、中等职业教育

(一)现状:禄劝现有一所职业高级中学,学校占地140亩,建筑面积1476(5)68平方米,现有学生953人,27个教学班,有教职工76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学校现有计算机200台,四间多功能计算机室,41间多媒体教室,一间教师电子备课室。

2.问题:一是规模较小。按照云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学校规模不低于4000人,目前学校在校生953人。二是基础设施不达标。按生均建筑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要求,急需建盖23714.4平方米的学生宿舍,11012平方米教学楼,5400平方米学生食堂,15000平方米的科技楼,4000平方米的学生活动中心及1672.4平方米的教学辅助用房,建设标准的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环形跑道等运动场地。

3.建议: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及资金支持,在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实训场地等方面给予禄劝职业高级中学以帮助,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二是加大对中职学生资助力度。职业高中学生现享受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补助2000元/生.年。为实施精准扶贫,实现职业教育“兜底”教育,建议所有在校学生实行全免费教育,还需补助教科书费、杂费(住宿费)及生活费5000元/生.年。其中教科书及杂费:1000元/生.年,学生生活费补助:4000元/生.年。

六、特殊教育

1.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现状:2015年,我县6—11周岁持证和未办证残疾儿童有152人,12—14周岁持证和未办证残疾的少年有56人,持证在校就读的小学、初中残疾学生共62人,持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2.54%。我县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将残疾儿童少年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凡能适应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少年,均以随班就读的形式安排在普通学校就学,对其生活上给予特别关照,在各类资助上给予特别倾斜。

2.存在问题:因建设资金缺乏,全县没有独立建制的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仅能接收具备一定学习生活能力的残疾学生随班就读,部分家庭经济困难且残疾程度较重的适龄人群不具备到普通学校接受教育的条件。

3.对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凡人口超过30万的县区均要建设1所特殊教育学校,以满足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需求。针对我县财政困难的实际,争取中央、省、市资金支持,在县城新建1所规模不低于130人规模的特殊教育学校,在边远乡(镇)残疾儿童少年超过10人以上的学校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为残疾学生提供良好的集教育和基础康复为一体的就学环境,促进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

七、综合性问题

(一)教育精准扶贫和对口帮扶问题

1.教育扶贫工作推进情况

(1)推进情况: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全力实施“六个一批”工程,切实做好我县教育扶贫工作,教育局制定《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教育扶贫实施方案》。明确2016——2018年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2016年,实现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所公办幼儿园,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85%以上,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5%以上;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并通过国家验收;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以上;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改扩建职业高级中学;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能顺利完成学业。

为圆满完成2016年教育扶贫工作目标,教育局还制定《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教育局2016年“脱贫摘帽”发展教育作战书》,明确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限和责任领导、责任人,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目前,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已通过省级复评,其他各项工作正按时限要求有序推进。

(2)问题:由于县财政困难,县级配套资金无法落实,新建项目征地及前期费用无资金来源;思源实验学校建设项目缺口资金5800万元。

2.帮扶项目推进情况

积极争取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现已争取到以下帮扶项目。

(1)驻昆高校帮扶项目

①云南师范大学2016-2020年每年定向禄劝招收60名免费师范生。

②昆明学院定向禄劝招收40名免费师范生。

(2)省教育督导团帮扶禄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工作经费880万元。

为帮助禄劝2016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市、省、国家督导评估验收,云南省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专门为禄劝下拨88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工作经费。

(3)学校结对帮扶项目

①北京市朝阳区优质学校结对帮扶禄劝10所中小学、幼儿园。

②盘龙区优质学校结对帮扶禄劝12所中小学、幼儿园。

盘龙区教育局与禄劝教育局5月13日正式签订《盘龙区教育局与禄劝教育局“结对帮扶”合作协议书》,盘龙区教育局安排12所优质学校结对帮扶禄劝12所中小学、幼儿园。

双方明确从学校管理、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校园文化、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进行帮扶。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问题

1.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现状:我县本着从最边远、最艰苦、最困难、最急需的学校做起,重点放在自然条件恶劣、地理交通不便的乡镇,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在“十二五”期间进行规划上报。并在“十二五”期间上报了两批共13所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13300平方米,共380套,计划总投资1900万元),已得到市级立项批复。目前已完成招投标,正在开工建设。

在“十三五”期间,根据省、市要求,重新对我县辖区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我县还需新建及修缮教师周转宿舍总建设面积35350平方米,其中新建829套,计划总建设面积29015平方米,计划投资5803万元;修缮181套,计划投资905万元,计划总建设面积6335平方米。

2.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存在的问题:一是在进行可研报告审批时,只是批复了主体工程项目,建设相关前期费用未纳入批复文件给予补助。二是根据禄劝抗震设防烈度,所有建筑均为框架结构,造价也随之提高。从2014年起,全县主体工程造价应为1800元-2000元/㎡;三是项目批复时,主体建筑单价仅为1200元/㎡,明显低于当前造价;四是两所学校地处边远山区,建筑材料运价高,加之从2015年起,云南省预算定额人工费提高,主体工程造价应为2000元-2200元/㎡,否则项目招标将产生项目资金缺口,实施后必然产生政府性债务。

(三)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发展问题

1.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

近年来,禄劝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施。一是采用融资租赁的形式,由县财政于2012年一次性投资6136.47万元,实施教育信息化项目。教育信息化项目于2013年7月竣工验收。二是通过实施“薄改”项目,配备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目前,我县中小学信息化发展具体情况是:

(1)宽带网络校校通:我县除了4个班以下的教学点外,完全小学(标准化学校)25所、初级中学14所、高中3所(含1所职高)、教师进修学校1所、县幼儿园1所全部开通了10-100M的宽带网络(光纤到校)。

(2)优质资源班班通:截止2014年12月,我县共计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1178套,其中教育信息化项目配备了835套,“薄改”项目配备了343套。全县99%的班级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基本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

(3)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由于设备、师资、专

业人才缺乏等原因,全县只有约35%的教师有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还没有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4)平台的建设情况:我县已经建成了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由于建设之初缺乏统筹规划,采购了浙大网新的管理平台和资源平台软件,这两个平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用价值不高,与现有的管理平台不能有效整合,数字教学资源与我县使用的教材脱节,以致于造成利用率低的现状。

2.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两平台”的应用还需加强。由于没有和省、市相应平台对接,造成“校校通”管理平台实用性不强,应用频率不高,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教育资源平台虽已搭建,但是资源较少,实用性不强,无法满足教师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我县本土化的资源库建设才起步,本土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需要加强。

(2)经费投入不足。由于我县是部级贫困县,县级财政困难,政府竭尽全力支持教育信息化发展,但是融资建设一次性投入后,后续4年只能偿还融资租赁款,无力再继续投入后续建设和维护。

(3)设备不足,维护困难。教师备课电脑按师机比5:1配备,无法满足教师备课的需求;校园监控摄像头不够,存在较大盲区;优质资源缺乏;录播教室不够。由于融资租赁方美联信公司常驻禄劝的维护人员较少,造成设备出故障后维修维护服务有时跟不上,影响设备使用。

(四)中小学安全教育问题

1.存在问题:一是我县宿管教师全部由学校科任教师担任兼职宿管员,采取轮流值班的办法管理住宿学生,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工作负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全县学校共需配备专职保安535名,专职保安工资县级财政无力承担。

2.建议:一是全县公办学校共需要宿管人员350名,建议解决全县宿管人员350人和保安人员535人的工资问题。

(五)中小学德育问题

1. 存在问题:学生参与德育实践的机会太少,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压力太大,以至于许多社会实践活动难于开展。

2.建议: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培训。)改革学生评价。中小学校要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工作,将学生道德品质列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六)其他问题

1.教育负债问题:

目前教育局政府性债务余额为21469.53万元,具体情况如下: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建设资金缺口20537万元,教育信息化项目欠债余额767.06万元,禄劝一中基础设施欠债余额130万元,禄劝幼儿园建设项目欠债余额35.47万元。

幼儿园扶贫助学金工作总结篇4

一、教育行业扶贫工作总结

(一)年度任务完成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依法控辍、质量控辍、精准扶贫控辍、建立动态监控网络等形成保学控辍合力,确保适龄学生8852人接受义务教育,目前,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84名,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积极落实学前、中职、普高等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不落一人的工作目标;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工作到2018年已经完成;进一步扩大了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入园率达到了88.91%;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得到全面落实,及时足额发放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全力配合县人社局强化贫困劳动力培训;贫困县招生计划普惠利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二)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控辍保学工作。教育局成立了12个专项工作组,两次深入到全县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共历时两个月,对各乡镇、各村屯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读情况、各项政策享受情况进行了精细的排查和核实,确保助学政策落实到校、到村、到户、到人。2019年春季,共核实县义务教育段建档立卡贫困生共计613人(本县524人,外县89人),其中小学生348人(本县290人,外县58人),初中生265人(本县234人,外县31人)。2019年秋季共核实县义务教育段建档立卡贫困生共计584人(本县501人,外县83人),其中小学生321人(本县271人,外县50人),初中生263人(本县230人,外县33人)。实现了“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的工作目标。二是学生资助情况。(1)2019年,教育局全面落实学前、中职、普高等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全年共资助各级各类学生2743人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578.0675万元,使国家各项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学前教育资助项目,共资助学前幼儿199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4.925万元;中职免学费项目,共资助中职学生1056人次,免除学费105.6万元;中职助学金项目,共资助中职学生165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6.5万元;中职奖学金1人,发放资金0.6万元;普高免学费项目,共资助普高学生173人次,免除学费6.055万元;普高助学金项目,共资助普高学生600人次,发放资助资金60万元;高校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共资助大一新生51人次,发放资助资金3.3万元;县级资助51人次,发放资金4.5875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项目,共办理贷款业务447笔,发放贷款366.5万元。(2)2019全年共发放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贴853人次,发放补助资金33.475万元。其中2019年春季发放寄宿生生活补贴164人次,发放金额9.575万元;2019年秋季发放寄宿生生活补贴162人次,发放金额9.4375万元;发放“非寄宿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学生、非建档立卡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四类)527人次,发放补助资金14.4625万元。(3)2019年全年“雨露计划”共资助293人次,发放资助资金43.95万元。其中2019年春季资助133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9.95万元;2019年秋季资助160人次,发放资助资金24万元(此数据由县扶贫办提供)。三是营养改善计划。2019年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13所,2019年营养改善计划省资金223万元,中央奖补资金40万元,县人民政府配套资金78.1万元,受益学生2766人。四是2019年实施薄弱校校舍改造。共涉及到7所学校,投入资金2540.5万元,实施了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实训综合楼改扩建项目和“厕所革命”2019年建设项目。其中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实训综合楼改扩建项目总投入资金2471万元,新建实训综合楼8308平方米;“厕所革命”2019年建设项目总投入资金69.5万元,目前所有项目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五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51所。其中,公办园19所(县幼儿园1所,校带园17,部队幼儿园1所),已审批民办幼儿园13所,未审批民办幼儿园19所。2019年全县共有3—6岁适龄儿童2859名,其中在园幼儿数是2542人,三年毛入园率为88.91%。六是2019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补充20人。其岗和硕师计划教师19人、三支一扶大学生1人,均按政策规定享受相应的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开展教师交流学习工作。2019年1-8月份交流教师9人,9-11月份交流教师6人,交流教师均按政策享受相应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提高了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工作。2019年1-12月为全县乡村教师发放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资金361.11万元。七是教育局配合人社局和残联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培训数据以县人社局和残联上报数据为准。八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招生政策情况。2019年我县报名考生662人,经审核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符合条件的国家专项计划考生493人、地方专项计划考生209人、高校专项计划考生27人,录取情况从今年开始,根据国家保密条例,省教育考试院不提供相关数据。九是2017年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十是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同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十一是对贫困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并于今年9月末顺利通过省语言文字督导评估验收和市级三类城市语言文字验收。

(三)深度贫困村攻坚情况

县教育局完成了全县今年拟退出15个深度贫困村退出16项指标中义务教育保障工作项,县拟退出的15个深度贫困村实现了“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23名,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的工作目标。这123人的户籍分布在拟退出全县15个贫困村中14个行政村。

(四)“三保障”问题解决情况

教育局行业扶贫指标在“三保障”中为义务教育保障。县教育局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控辍”要求,全力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切实抓好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目前全县111个行政村实现了“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84名,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的工作目标。具体做法是:一是建立“控辍保学”工作动态监控网络,全力落实好教育系统义务教育保障工作主体责任。今年有辍学倾向学生8人,由教育局牵头,联合乡镇政府、村委会等相关部门为每名学生建立疑似辍学学生台账(包括疑似辍学学生登记表、疑似辍学学生离校情况记录表、返校情况记录表、家访记录、家访影像资料),并协同乡政府、村委会负责人多次入户家访进行劝返。教育局和各涉教部门也积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现在这8名有辍学倾向学生已全部回校就读,实现了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上得起学。二是长规划、短设计,确保“控辍保学”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教育局全面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两免一补”、农村学校“校车运营”和“营养改善计划”等政策,确保无死角、无遗漏,确保各项政策和温暖深入人心。由主管“控辍”工作副局长亲自抓,带领相关科室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核实适龄儿童和少年就学情况。三是关注特殊群体,确保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目前,我县有建档立卡残疾或病情较重儿童7人,他们因病情较重无法入校随班就读。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和正常孩子同样接受义务教育,教育局协调学校对这7名病情较重儿童采取了送教上门服务工作。

(五)问题整改情况

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发现问题整改、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脱贫攻坚领域专项整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脱贫攻坚专项发现问题整改及举一反三问题整改情况已经整改结束。一是高中阶段教育扶贫政策未落实。审计发现,县应发未发2017年雨露计划助学金(实为中职助学金)11000元,至2018年8月仍未发放到位。2018年10月全部足额发放到贫困户手中,问题已整改完毕。二是在“大排查”中,村档案没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材料问题。经过教育局组成12个核查组入村核查,乡镇、村积极配合,目前问题已经整改完毕。全县111个行政村均有各年度义务教育学生在校生名单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名册。

(六)资金投入和管理使用情况

2019年共投入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资金578.0675万元。全年共投入“一补”资金33.475万元。投入营养改善计划资金341.1万元。2019年实施薄弱校校舍改造共投入资金2540.5万元。1-12月为全县乡村教师发放连片特困地区生活补助资金361.11万元。依法依规使用行业扶贫各项目资金,资金管理规范,账目清晰,发放及使用程序都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七)扶贫宣传工作情况

教育系统将扶贫宣传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紧紧抓住扶贫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地开展宣传报道。以“教育微信公众号”为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不断扩大教育扶贫宣传力度。2019年,共收集和对外各类扶贫信息300余条。制作扶贫专题微视频4个,专题片1个。扶贫信息被国家、省、市、县新闻媒体共采用72条,其中部级6条,省级网站1条,市级网站6条,《今日》27条,县电视台新闻信息25条,在《日报》发表扶贫新闻1条,《长日报》发表6篇。8月份在长日报发表了《教育扶贫专刊》。

(八)创新工作及典型经验

教育局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加大控辍力度,教育局主管控辍副局长亲自主抓,普教科牵头分别带领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核实适龄儿童就学情况。我县有建档立卡残疾儿童7人,他们因病情较重无法入校随班就读。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和正常的孩子同样接受义务教育,教育局协调学校对这7名病情较重儿童采取了送教上门服务工作,为了将送教上门工作落到实处。教育局规范了送教上门工作档案建设,要求学校为每名送教上门学生建立档案(包括登记表、残疾证复印件、送教上门工作记录和安全记录、与家长签订的送教上门协议书、每名学生的送教上门实施方案、送教教案、送教照片等资料)。榆树川学校根据残疾儿童邵方瑜的情况安排了数学、语文、音乐、美术等老师进行送教,让邵方瑜每次都能与不同的老师交流,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也让孩子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各校为了更好的开展好送教上门工作,也都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送课。有的学校每次送教时给孩子带上学习用具、玩具、孩子喜欢吃的零食等,促进了孩子与送教老师的交流,送教工作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同时也让家长看到了希望。

二、教育包村帮扶工作总结

(一)年度任务完成情况

按照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结合《县教育局2019年包村扶贫工作方案》(靖教字〔2019〕18号)的相关要求,教育局圆满完成了包保帮扶工作任务。教育局包保帮扶濛江乡小营子村和村。村是深度贫困村,教育局凝聚教育系统合力,强化脱贫攻坚力度,加大投入,扩大宣传,有效对接,对标“7+16+12”各项退出指标,真抓实干,有效推进包保帮扶各项工作。年底实现了两个村所有贫困户和贫困人口退出,实现村退出贫困村序列的目标。

(二)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不断强化责任,发挥职能优势,建强基层党组织。教育局派驻驻村工作队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宣传意识。积极做好村情民意的调查员、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社会矛盾的调解员。保持务实肯干、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坚决克服“蜻蜓点水”的走读观念,“心挂两头”的浮躁观念,坚持“五天四宿”吃住在村,周六、周日不休息,树立不当客人当主人,不当外人当家人的思想,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办,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用心干出群众称道、组织认可的实事、好事,用真情实绩赢得群众信赖。带领村和小营子村党支部落实“”组织制度,积极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和完善驻村“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切实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积极推动精准扶贫,为脱贫摘帽夯实基础。紧跟上级扶贫工作安排部署,教育局充分发挥扶贫工作主力军作用,积极解决困难,改善民生。针对帮扶村特点,驻村工作队对两个村逐一摸底调查,了解贫困特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进一步精准识别,跟踪调整扶贫档案,积极协调包保责任人与贫困人口对接,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充分利用召开群众会、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标语、进村入户宣传等形式,将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到每个农户。帮助贫困户发展“以奖”“因户施策”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帮扶贫困户发展种植和养殖项目。三是进一步完善村档户档。对村档案和户档案进行查漏补缺,逐户核对收入台账是否准确,有没有逻辑错误,并进行了及时整改。四是组织开展入户走访。特别是针对非贫困户进行了包保对接,对焦“两不愁,三保障”对两个村进行了几次大排查,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五是加强了村内环境卫生整治。按照“五净一规范”标准和要求,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对两个村街道、河道、边沟、围栏进行全面巡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并及时组织保洁员、河道管理员进行卫生清理。对各户的环境卫生,包保责任人不打折扣落实入户清理工作。六是落实“因户施策”和“以奖代补”产业项目。2019年共计为小营子村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6.2万元,发展长、中、短期相结合的种养殖产业项目。其中因户施策累计投入10.4万元,主要以种植业项目为主,发展的产业项目主要有贝母、大果榛子;以奖代补累计投入5.8万元,主要以中短期种养殖业项目为主,主要发展的产业项目有养牛、养猪、养羊等。2019年共为投入11.3392万元发展“因户施策”蓝莓、蓝靛果、贝母产业项目。产业项目由包保责任人负责全程跟踪留痕,防止倒卖现象发生。七是帮助实施集体产业增收项目。教育局主要领导多次考察研究后,决定为小营子村投入1.5万元成立“大白瓜”种植合作社集体经济产业项目,教育局给全村47户贫困户85口人入股,今年小营子村“大白瓜”产业项目增收4.92万元。为村修缮机耕路投入1.5万元,解决农民秋收路难走的问题,为老百姓增收增产提供了交通保障。

(三)深度贫困村攻坚情况

县教育局包保的深度贫困村是濛江乡村。村197户,433人,常住105户249人,贫困户64户124人,贫困户中低保户45户64人,贫困户中残疾31人,一般贫困户19户60人。贫困人口中有108人符合养老保险参保条件,参保率为100%。“村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名,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教育局选派精干力量派驻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对深度贫困村采取政策倾斜,对标贫困村退出16项指标,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力度,解决实际困难,有效推进了村各项帮扶工作。2019年投资11.3392万元发展“因户施策”蓝莓、蓝靛果、贝母产业项目,全村贫困户产业项目全覆盖,均有稳定收入。2019村集体经济收入11.514万元:蓝靛果基地承包费10000.00元,光伏收入99400.00元,湖州务工1人2000元,村机动地承包费2740元,电商1000元。2019年教育局投资1.5万元用于修建机耕路。2018年以来教育局对村投入8.3068万元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美化绿化建设。目前村已经达到退出贫困村16项指标要求。

(四)“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解决情况

一是义务教育保障。村有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生5人,小营子村有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生4人,均入学就读。实现了“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保障有学上,上得起学”的工作目标。二是医疗保障。两个村的村卫生室均达标。健康政策宣传表册发放到每一户贫困家庭中,慢性病贫困人口都有签约医生,买药、门诊、住院报销比例宣传到位,解决了贫困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住房保障。两个村所有贫困户和非贫群众没有一栋危房,所有危房都通过国家危房改造、异地搬迁等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每一户农民都有安全住房。四是安全饮水保障。两个村的自来水管线到户,24小时供水,每年通过有资质检测部门的几次检测,都达到国家安全饮水标准。

(五)资金投入和管理使用情况

对、小营子村分别投入1.5万元帮扶资金用于产业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1—11月发放驻村干部补贴10.387万元,帮扶干部下乡车费和补贴25.9万元。帮助小营子村、村集体经济分别增收12.05万元和11.514万元,累计为贫困户销售4.16元的农副产品,大幅度增加贫困户的个人收入。

(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情况

脱贫攻坚在于精准施策,只有开对药方才能拔掉穷根。工作中,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因户施策,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针对已脱贫户,主要帮助研究产业扶贫、配套贷款贴息等金融扶贫政策,确保其稳定增收不返贫;对未脱贫的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无劳动能力的全部享受兜底保障政策,除享受光伏产业项目兜底以外,全部纳入低保,确保兜得起、稳得住。

幼儿园扶贫助学金工作总结篇5

一、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情况

(一)将民办幼儿园纳入学前教育发展整体规划。在编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和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时,将民办幼儿园纳入发展规划,“十二五”末我县规划民办幼儿园31所,在园幼儿约5,900人,约占全县在园幼儿总数的40%。我县为了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健康稳步发展,全面提高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纳入学前教育整体规划,重点发展规范性的小区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促进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合理,改善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条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为适龄幼儿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

(二)在县级财政教育总投入中,设立县级民办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每年安排60余万元用于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由财政部门负责管理,教育行政部门报财政部门批准后使用。对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办园质量高、信誉好,有发展潜力的民办幼儿园,优先给予补助或者奖励。

(三)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有合法资质、良好信誉的社会团体、企业和公民举办幼儿园,对民办幼儿园建设用地,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优惠政策。对民办幼儿园报经当地有关部门备案并公示的收费标准范围内收取的保教费,按照有关规定免征营业税。同时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合理的普惠,对规范、合格、低收费的民办园给予扶持,对办园质量高的民办幼儿园给予的奖励。

(四)加大财政投入,扶持民办幼儿园。2014年我县共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62所,在园幼儿6,542人。2014年对提供普惠的民办幼儿园,按幼儿园购置设备设施、资助贫困学生等,总投入资金73万元,其中:中省奖补资金17万元,县级财政资金56万元。

(五)2015年工作安排。一是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不符合办园条件的民办幼儿园要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幼儿园要取消办园资格。二是改善办园条件,中省奖补资金和县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园舍维修和教玩具购置、教师培训,鼓励举办者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园条件。三是加强资金管理,要求民办幼儿园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严格资金管理和使用,特别是财政奖补资金要专款专用。

二、“三儿”资助情况

(一)落实川财教〔2011〕224号关于“三儿”资助的政策。春季资助880人,占在园幼儿总数7.8%,秋季资助1,120人,占在园幼儿总数10%。

(二)将“三儿”资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2014年县财政预算资金54.8万元先行资助,中省资金到位后,实际支出54.8万元。2015年县财政年初预算资金54.8万元用于幼儿资助,待中省资金到位后结算。

(三)2015年工作

1.进一步完善幼儿资助制度,成立幼儿资助基金,解决“三儿”因家庭经济困难入园难问题,保证每个幼儿都能接受学前教育。

2.将学前教育资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计划安排资助资金60万元先行资助,待中省资金到位后结算。

3.严格资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规范资助对象确定、报批、公示及资金发放,财政资助资金全部采取银行打卡的方式发放,避免挪用、克扣。

幼儿园扶贫助学金工作总结篇6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提高教育精准扶贫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二、工作目标

按照精准识别、分类施策的原则,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构建覆盖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的资助体系,保证其子女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通过给予项目和资金的支持,改善贫困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实施对象

所有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和农村中小学校。

四、主要措施

(一)建立精准扶贫学生档案库

将全市所有贫困家庭中目前正在接受教育(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生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详细档案库,录入全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可靠依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实行半年一次的动态管理,对已实现脱贫致富的农村家庭停止扶贫;对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的非在册贫困户子女就学,经申请审批纳入扶贫补助范围。

(二)实施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全覆盖

按照国家和省市学生资助政策,对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进行资助。我市则在国家资助的基础上,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资助进行倾斜;同时提高标准、扩大覆盖面,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生实施教育资助。

1.学前教育。由市政府按照国家学前教育资助标准,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园儿童进行双倍资助。国家学前教育资助金标准为1500元/年/人,市政府按国家标准双倍进行发放,即3000元/年/人。

2.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由市政府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资助标准,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双倍资助。市政府按国家标准双倍进行发放,即小学2000元/年/人、初中2500元/年/人,建档立卡残疾学生另外增加400元/年/人。

3.高中教育。由市政府按照国家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标准,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中生进行双倍资助。国家高中助学金2500元/年/人,市政府按国家标准双倍进行发放,即5000元/年/人(含学杂费)。

对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一次性发放5000元/人的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给予录取省内院校500元/人、省外院校1000元/人的高校新生入学路费补助,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救助,确保不因贫困而失学。

4、职业教育:实行全部免除学费,就读中职的学生在校期间享受2000元/生/年的国家中职助学金,就读高职的学生在校期间享受3000元/生/年的国家高职助学金。学校积极引导和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子女参加职业技术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条件,充分发挥教育服务扶贫富民作用。

5.高等院校。对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和在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可以申请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在校期间实行财政全额贴息,贷款额度为6000—8000元/人/年,确保所有考入高等院校的贫困大学新生和在校生都能顺利入学、安心上学。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读研究生提供8000—12000元/人/年的生源地助学贷款。

6.资助金发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资助金每年分两次发放,上半年在春季开学前10天发放到位,下半年在秋季开学前10天前发放到位。

考入学政府资助金和高校新生入学路费补助在当年10月份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由银行在当年11月份发放。

(三)夯实基础教育发展基础

1.学前教育:认真实施《xx城市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甘露镇、江益镇两所乡镇幼儿园建设,形成覆盖乡镇、布局合理、就近入学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办园水平全面提升。

2.义务教育。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一是24所农村学校的旱厕改造,投入资金260万元;二是启动泽泉中学运动场、围墙以及苏家垱中心小学、桥浦小学运动场建设,投入资金380万元;三是实施燕坊、乐坪等9所农村村小围墙、地面等维修改造工程,投入资金190万元。三是添置教学仪器设备和计算机,投入资金150万元.

3.加快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加大教师信息化的培训力度。投入资金80万元,实现贫困村学校通网络,有现代化教学设备,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及时补充农村教师队伍,优化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学历和年龄结构,补充农村学校教师30人。二是全覆盖开展“国培”、“省培”工作,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培训50人次。

五、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是对实现教育公平的新要求,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市教体局成立由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把精准扶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做到校长亲自抓,确保扶贫到位。

2.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把落实扶贫开发政策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有效衔接起来,资源整合,形成合力,着力提高教育扶贫富民、资助惠民能力。

幼儿园扶贫助学金工作总结篇7

2019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新资助政策以及各级有关部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文件精神,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统一布署,以教育民生工程为抓手,以精准扶贫为重点,统筹安排,多方聚力,扎实推进我城区学生资助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效

学生资助工作政策性强,体现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体现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一年来,我城区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尽职尽责、有序高质完成学生资助的各项工作。

(一)学前教育免除保教费项目:2019年共发放免除保教费补助金132.425万元,免除符合资助政策的在园幼儿共计1752人次。其中受惠建档立卡贫困户幼儿1721人次,孤儿9人次,城镇低保幼儿22人次。

(二)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项目:2019年共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金351.3125万元,其中中央和自治区资金238.55万元,城区财政配套112.7625万元。资助学生春季1810人,秋季7088人,合计8898人次。

(三)南宁市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项目:

2019年共发放南宁市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金55.38125万元。资助学生春季1015人,秋季160人,合计1175人次。

(四)西乡塘区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项目:

2019年共发放西乡塘区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金88.6875万元。资助学生春季1634人,秋季61人,合计1695人次。

(五)高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补偿资助项目:

2019年共发放高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补偿金122.84万元。资助高校毕业生126人。

(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2019年成功办理1781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签订贷款合同金额共1361.66万元;2019年成功催收987人按时归还生源地助学贷款本金和利息,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249.47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大张旗鼓进行资助政策宣传

为确保资助宣传工作广泛深入人心,增强宣传效果,使国家资助政策真正让广大学生家庭体会到国家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让贫困失学的学生重回校园,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教育,西乡塘区教育局积极组织各中小学、幼儿园深入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系列活动。一是要求各校充分利用班会、集会、广播、家长会等形式对学生资助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在开学一个月内为学生上好一节资助政策宣传课,讲解国家出台的各项资助政策及具体的申请、发放办法。二是印制了200份《学前教育资助政策简介》和700份《2019年南宁市学生资助项目简介》下发至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求在校(园)内醒目位置张贴;同时发放《致毕业班家长的一封信》10000份到各中学,由各中学负责发放给毕业班学生人手一册。为毕业生在离校前上好一节“资助课”,讲解下一学习阶段资助政策,解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后顾之忧。三是转发《关于转发全国学生资助中心2019年第1号预警的通知》至各校,要求各校通过Q群、微信群等方式转发给家长,加强学生对以发放助学资金为名实施诈骗、远离不良校园贷款等常识的教育,避免学生落入欺诈陷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四是在全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获资助学生当中,开展主题为“感恩祖国、助学筑梦、励志成长”手抄报比赛,共评出一等奖7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30名。择优推荐了8件手抄报作品参加南宁市2019年资助主题手抄报比赛,荣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二)严格程序确保精准资助

我局严格按照各项工作实施方案和资助新政策,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在认定工作中,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同时加大贫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摸底排查工作力度,积极对接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准确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及致贫致困原因、程度和受助需求,扎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工作,从申请受理到结果公示、助学金发放等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应免尽免”。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对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动态管理,提高了助困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倾情倾力建设资助工作队伍

为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稳定资助工作人员,提高资助工作人员积极性,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每个学期对学前、九义阶段业务人员等进行业务培训。多次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议,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学生资助宣传及落实工作。建立相对稳定的督查队伍,定时督查各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开展情况。各校定期进行自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四)积极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及催收工作

为了做好2019年的生源地贷款工作,资助办于6月初印制印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栏》板报2块,张贴在办公室醒目墙壁上;印制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指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款指南》各1000份,供需要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及家长了解。7月至10月份,为1781名贷款学生成功办理了贷款申请。我办除了通过QQ、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联系逾期学生和家长告知及时还款事宜外,还借助贷款学生家庭地址地段的学校、社区(村)居委会和派出所力量入户催生源地助学贷款逾期还款学生还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外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家长不提出申请,无从了解建档立卡身份,导致识别和资助有遗漏可能。

(二)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尤其是幼儿园资助工作人员更换频繁,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团队,导致管理不规范、资料不规范、数据不精准。

(三)国家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逾期还款学生的约束力不够,导致催缴还款工作收效不大。

四、2020年工作思路

(一)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使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了解资助政策,积极申请资助金。

(二)积极与扶贫办联系,做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的资助工作,做到应助尽助。

(三)坚持通过助学督查常态化方式,提高各校资助材料档案整理水平,及时了解资助政策落实情况。

(四)认真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财规〔2019〕3号)的文件精神,做好学费补偿相关工作。

幼儿园扶贫助学金工作总结篇8

渡屋村地处长沙乡西部,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现有农户432户,总人口2027人,10个自然村,耕地面积992.81亩,林地面积11460亩,现有党员32名。渡屋村农业产业主要有种植水稻、烟叶、红薯、西瓜、花生、养鱼等。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8户300人,其中因病14户64人,因残13户55人,因学2户8人,缺劳力22户83人,缺技术9户47人,缺资金8户44人;其中一般贫困户有32户166人,低保贫困户有18户39人,五保贫困户4户5人。2015年初贫团发生率为14.94%。2015年脱贫19户91人,2016年脱贫13户50人,2017年脱贫25户116人,2018年脱贫8户3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4%;2019年计划脱贫3户9人。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的工作开展汇报如下:

一是做好精准识别,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做到户户过筛、人人过关。严格标准和程序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严格对照“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严格贫困户评选标准,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清退,对符合条件及时予以纳入,严格审核把关,确保不错评、不漏评,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是推进产业扶贫,确保脱贫可持续。过富民合作社2017年已带动20多户贫困户发展生产,2018年合作社以“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52户贫困户发展脱贫。2016年来,全村共有68户贫困户享受了产业直补资金355390元,32户贫困户申请发放了产业扶贫信贷通贴息贷款1854177万元。大力发展光伏产业,19户贫困户安装了户用光伏电站。

三是推进安居扶贫,确保住房有保障。2016年来,帮助贫困户实现原址改建13户,易地搬迁保障房安置5户。

四是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实现教育有保障。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享受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全覆盖。全村贫困户的子女在校的共85人,其中:15名就读幼儿园,30名就读小学(7名寄宿),22名就读初中(22名寄宿),7名就读高中,5名就读中专,6名就读大学。2016年来帮助贫困户子女申请教育补助141人次26.0445万元,全村无因贫辍学儿童现象。

幼儿园扶贫助学金工作总结篇9

一、幼儿园基本情况

登封市君召乡蓝精灵幼儿园位于君召乡山范村,成立于2012年,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学校有幼儿52名,教职工6人。

(一)2020年学生资助情况

2020年君召乡蓝精灵幼儿园共资助学生41人次,资助资金2.92万元。其中登封市基本生活保障29人,资助资金0.87万元。学前教育资助41人,资助资金2.05万元。

2020年春季,我园资助学生19人,资助资金1.37万元。其中登封市基本生活保障14人,资助资金0.42万元。学前教育资助19人,资助资金0.95万元。

2020年秋季,我园资助学生22 人,资助资金1.55万元。其中登封市基本生活保障15人,资助资金0.45万元。学前教育资助22人,资助资金1.1万元。

(二)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情况

2020年君召乡蓝精灵幼儿园建档立卡学生29人次。其中春季资助河南省建档立卡学生13人,郑州市低收入1人,登封市基本生活保障0.42万元。秋季资助河南省建档立卡学生14人,郑州市低收入1人,登封市基本生活保障0.45万元。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为加强对幼儿资助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幼儿资助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及对师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幼儿资助监督检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结合我园工作实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幼儿园分别建立了《学生资助管理办法工作制度》、《资助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学生资助档案管理制度》、《幼儿园校内资助管理办法》、《学生资助包保责任人制度》《学前资助工作监督检查制度》等。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

幼儿园高度重视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具体做法:

1、幼儿园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学习文件精神,达到人人皆知。

2、组织所有班主任召开专题培训会,使班主任彻底了解上级的资助政策,成为宣传资助政策的主力军。

3、对全体教师进行政策测试,督促他们熟悉和掌握政策,并将各班资助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幼儿园量化考核积分。

4、利用微信、黑板报、横幅、宣传栏、放发明白卡、召开家长会等各种渠道告知上级通知、资助政策、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到所有家庭,做到政策家喻户晓,应知尽知,确保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都能及时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

5、利用《致家长的一封信》、班级的微信群等形式告知家长资助政策及资助条件。

6、加强感恩教育,我园通过开展调查问卷、幼儿美术作品等活动加强感恩励志教育进行宣传。

7、设立资助工作投诉电话、举报信箱,及时回复家长的咨询,及时妥善处理解决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按时办理上级领导批办的文件。

(三)精准资助规范程序

1、为做到“精准资助、应助尽助,不漏掉一个贫困家庭幼儿”,我园利用建档立卡扶贫数据库和全园学生的学籍系统进行比对,排查出需要资助的幼儿,同时结合家长填写的郑州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排查出其他方面需要资助的困难类型进行全面资助。

2、我园建立了三级评审制度,公开、公正、透明,规范资助程序。能根据上级要求对资助对象进行再次审核,按要求对被资助学生进行资格复查,对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班长访谈等多种形式进行核实,要求每个家庭填写情况调查表,能熟悉掌握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力求上报的每个信息都是准确真实的。

(四)结果告知

资金发放后我园利用微信、电话、会议等形式告知家长,让家长进行资金查收、确认并将结果反馈回来,同时园内的资助有关人员人户将温馨告知书发放到位。

(五)排查整改

1、2020年我园多次进入全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和河南省困难学生识别系统对我园需资助的幼儿进行个人信息查看、比对,及时的维护更新系统中的幼儿信息,发现系统中未资助的幼儿进行未资助原因的填报。

2、2020年我园由园长带领资助负责任人及包保责任人进行6次入户核查工作。在入户过程中发现个别家庭墙上宣传栏的“温馨告知书”有粘贴缺失、破损情况,村档、户档的资料存放不全,核查中我们及时的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六)档案管理

根据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我园把档案分为:机构建设、政策宣传、贫困认定公示、资助管理、资金发放、档案管理、校内及社会资助、信访处理八大类。我们不仅重视纸质档案的同时也重视电子文档的管理。

(七)家长来访

我园资助工作做到公正、公开、公平,认真接待每一咨询的家长,详细解答咨询政策,2020年我园没有出现过任何投诉及信访事件。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包保责任人素质有待提高,今后还需建立每月培训、测试制度,以考促学加强包保责任人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升。

2、加强三级评审的认定程序,对特殊困难幼儿的资助认定做到真凭实据。

幼儿园扶贫助学金工作总结篇10

为进一步深化对口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根据《????》文件要求,结合XX教育需求和xxx教育实际,形成本对口帮扶工作计划。

一、对口帮扶目标

按“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教育援助是最好的造血”理念,根据全域结对帮扶政策,合理利用XX优质教育资源,通过选派教师到XX支教、举办XX县干部教师XX培训班、搭建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帮助XX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动XX教育事业发展。通过教育发展为XX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对口帮扶举措

一是加大XX教师培养力度。选派11~14名教师到色达支教。利用XX支教教师资源,开展“XX支教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深入XXX、XXX等自然条件艰苦和教学质量较差的地区,开展赛课、评课、学科教研等活动。有效利用XXX名优校长、教师资源,结合XXX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教师业务提升的实际需求,选派不少于7名XXX名优校长、教师为主体的专家团队赴XXX开展讲教讲学活动。

二是全面深化全域结对。加大对XXX区?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目标考核,深化XX 区结对学校与XX学校、幼儿园的校对校帮扶工作,按“XX教育缺什么?为XX教育做什么”的思路,统计梳理需求,实现精准帮扶。大力开展结对学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利用“成都市中小学继续教育网”、“成都市校本研修网”和XX区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建立“XX——XX远程教育信息互动平台”,发挥XX区学校优秀资源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辐射作用,为XX广大教师拓宽多渠道学习途径,实现两地教育资源共享互通,推进XX教育的信息化进程。

三是努力开创学前教育新局面。根据对XX学前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优化XX县学前教育三级管理机制,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提高XX地区学前教育办学水平,推进XX学前教育整体发展。

四是开办XX干部教师温江培训班。将根据XX教师培训需求,在XX举办各种类型干部教师培训班,接纳12-14名XX干部教师到XX跟岗学习两周,接纳1名XX县选派的干部到XX挂职锻炼3-4个月。通过校际结对,接纳20~30名XX干部教师到XX结对学校开展学习、跟岗锻炼,感受体验XX教育理念和文化,开拓视野、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交流经验。

五是实施藏区学生“雏鹰”培育工程。接纳藏区学生来XX就读,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支持和帮忙,让他们在XX愉快学习,快乐生活。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制定培养方案,注重学生文化素养、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六是广泛开展教育关爱工作。充分利用各级、各类资源,根据色达贫困学生需求,持续开展“暖冬行动”,募集爱心资金,对贫困学生实施精准帮扶。同时,积极对接XX区中职高职等院校,接收藏区优秀学生到XX就读学校,在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培训与指导服务上做文章,培育一批能为XX建设脱贫攻坚的学生,帮助他们利用所学所获回馈藏区、回馈社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XX区教育局援藏援彝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援藏援彝工作。援藏援彝办公室,负责结对帮扶日常工作。建立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人事科、区教管中心、基础教育科、综改办、研培中心等科室、直属事业单位及各学校、幼儿园按职责开展结对帮扶相关工作。按照“一对一”常态化关心慰问机制,区教育局、学校幼儿园领导多渠道了解援藏援彝干部教师的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及时帮助解决。

(二)加强信息沟通。积极对接XX教体局,了解他们的教育发展需求、教育人才需求,双方共同协商制定结对帮扶计划。针对结对帮扶需求,丰富结对帮扶形式,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不断提高结对帮扶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