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9 16:08:34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1

博物馆实践心得

为使党校培训活动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把理论教育与增强学员的党性锻炼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中,我参加了我们历史系党小组组织的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现代的节奏感。在博物馆内,我们参观了八个展厅:隋唐瓷器厅、汉画像石厅、十二大名人厅、运河遗韵厅、宋代瓷器厅、书画厅规划厅、古相贵珍厅,分别展出淮北地区出土文物和征集的全国名人字画。有造型奇妙、工艺精湛、纹饰华美的瓷器等,通过参观这些服饰、居室、生活用品、战争用品及丧葬用品,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国优秀古代文明,古人精益求精的精神与工匠们的伟大智慧。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淮北的过去和现在。

通过这些陈列品,我们知道了淮北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存。早在6020xx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尔后,春秋宋国的别都,秦之泗水郡,西汉沛郡,东汉沛国的治所设于相城。现已在相城地区发现、清理古墓葬、古文化遗址数百处,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以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地方特色为世人所瞩目。隋唐两宋时期,由于大运河通济渠的开挖,淮北柳孜成为我国当时沟通南北经济的重镇。这都是通过这些实物我所了解到的。翔实的资料、生动的实物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领略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也激发我的爱国热情。也可以看出,党的优良作风是在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直观的实践和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此次实践让我的到了一定的锻炼。我很高兴能够在这次实践中获得在专业的知识领域进行拓展和创新的宝贵机会。

我认为此次博物馆实践对于历史学专业的我来说特别有意义。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用严谨的态度去做每一件事。此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感,我们一定要继承先人们的精神,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积极分子实践活动参观平原博物馆心得感悟

五月的天气是燥热的,但是我们的心情却比这炙热的天气更来得热情。我们20xx年第一批积极分子一起到平原博物馆参观,心情就像是澎湃的海浪无比的激动。

怀着好奇与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目的地——平原博物馆。平原博物馆是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馆、城建档案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地上三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高24米。首层为库房、技术用房及设备电气用房;二、三层为展览空间和办公用房。博物院总体规划着重强调“以人为本、以物为本”的设计思想,突出政府广场庄重、大气、包容的性格特征。采用现代、大气的设计手法,依据以市政府办公楼所在的中心轴线,采用对称式布局,成功地构建出有序的城市空间,创造出博物馆强烈的场所感。同时,在中轴对称布局的基础上,各单体建筑又各自具有独特的性格。这种差异中的对话,体现了城市文脉与地域文化,创造出人与自然充分和谐的城市空间。

平原博物馆是新乡十大标志性文化建筑之一。在建筑艺术上,其一表现为“华夏之光”——文明精神的传播,借助规划形式的放射状规划图景与建筑形象上的独特个性,通过以竖向线条为主的石材巨大实体尺度,以及其富于韵律的排列,形成了博物院震撼人心的整体气势,寓意着新乡牧野大地,作为夏、商、周中国最早王朝的中心,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二表现为“历史年轮” ——历史的沉淀与传承,平原博物院平面呈半圆形,通过与树的“年轮”在形态、肌理上的呼应,体现出历史延续性。她寓意城市是成长着的城市,而平原博物馆,正式要记录下这座城市成长过程中的“年轮”,让人们得以通过这些“年轮”,重视她的点滴回忆。其三表现为“太行山势”——地域性与生长性,平原博物院建筑形象强调竖向上的生长感与层叠起伏的态势,外形硬朗、刚毅,平原儿女坚忍不拔的性格。

平原博物院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上万件,国家一级文物63件。平原博物院中的博物馆共有19个厅,其中16个厅作为展览文物所用。其中12个展厅为固定展厅,4个为临时展厅。西侧为“牧野华章”通史类展厅,时间范围从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遗址文化遗存开始,分为原始社会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四个篇章,种类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竹木器、碑帖拓片、玉器、石刻造像等,尤以商周青铜、明清书画、历代碑帖拓片著称。东侧为文物专题展厅,分为《馆藏青铜器展》、《馆藏陶瓷展》、《馆藏书画展》、《馆藏精品拓片展》、《造像艺术展》五个专题展览,共展出精品文物一千多件,对青铜器、瓷器、字画、拓片等进行专题陈列。大部分文物文物出土于原平原省所辖的范围。无论是馆藏量还是馆藏价值,在全省地级博物馆中都名列前茅。

其中,镇馆之宝有祖辛卣、妇好方尊、牛面纹卣等一批珍贵青铜器,及北魏石刻造像、石鼓文拓片等石刻、石雕、石碑。此外有历代书画作品1700余件,时代自秦汉至近现代,代表性藏品如赵子昂、董其昌、史春荟、李苦禅、白雪石等的书画作品。

当我仰视着那些精美的字画以及陈列的相片。我已不再仅仅是去了解其中的内容,而是站在远处看。我似乎感觉到画中的人物翩翩向我走来,那字里行间,急似飞流瀑布,缓似行云,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当我俯视那一件件美轮美奂的玉器,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古人琢玉的场面,过去人们形容大自然的造化是鬼斧神工,看到了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器,我就理解了什么是巧夺天工了。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2

容以及作者所彰显出的视野,做了一番自己的感想。

关键词:姚安;《博物馆12讲》;运营模式;感想

中图分类号:G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已有百年的历史,有关博物馆专业的著作层出不穷,但因博物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一些著作多偏重理论的阐述而鲜于对实施流程的具体介绍。由此造成一种错觉:博物馆专业

很“空”,仿佛什么都能纳入其中,实际却不具体。最近十几年博物馆的长足发展,使得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一批从事博物馆事业的中青年学者,在进行博物馆理论探索之时,也对实践层面作了深

入思考。姚安博士就是其中的一个。其所著作《博物馆12讲》就是熔理论与实践于一炉的写照。

一、内容简介

全书共12讲,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1、2讲。作者系统梳理了西方博物馆的源流和发展历史,并对博物馆这一舶来品在中国的诞生及发展脉络做了勾勒,对现代西方博物馆的繁荣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做了简介,对未来中国

博物馆业务进行了展望。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讲至第十讲。其中第三讲承担着总起说明的作用,就一座博物馆的创建与运行做了系统的阐述。而余下的几讲则对第三讲作了分解,并结合国内外博物馆,进行了对比较分析和探讨。

第三部分包括第11、12讲,即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大博物馆“概念的尝试。这两部分较富于前瞻性,而都以首都博物馆为例“现身说法”,尤其是前者还综合国内外博物馆的实践情况做具体

的经验之谈。

二、我的思考

(一)

全书称12讲,但其中梳理西、物馆源流与发展史的两讲却与已有著作大有雷同、机械重复之嫌。①且书中类似于此的不止一处,若有多少意义的话,那也许只能说明“现在学术生产力太发达了”。

(二)

该书最具参考价值的地方是,作者对一座博物馆创建与运营所涉及的大致流程或所需步骤,以及展览体系的构想,都给予了必要的介绍与思考。此外作者在分析时所体现出的对比的视角也值得称道。

首先,作者较为全面论及了一座博物馆创建与运营的过程,使读者对于一座博物馆如何从无到有、从建成到运行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③就博物馆创建部分而言,涉及前期调研、总体定位、展览体

系策划、盘点展品和馆藏展品分析、展览大纲、展览展具的设计等六个方面。前期调研部分着眼于对博物馆建筑特色重要性的认识和博物馆合理功能区的介绍,其物馆合理功能区的划分,提供了对

博物馆的全面认识。它对博物馆功能区的划分,如下表所示:

博物馆功能分区列表④博物馆功能区划分各功能区的作用构成序厅举行开幕式等大型活动藏品库区设专门库房和库前区等静态展示区设不同样式的展厅,通过实物、文字、图片和多媒体等静态媒介形式

系统介绍和全面展示动态展示活动区各种类型的活动、表演及体验功能用房、收藏等教育和交流空间设有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专业图书馆及阅览室、影视放映厅、各类教室、工作时间和志愿者工作

站配套产业区以经营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功能和机构用房,如展示交易中心、创作机构等技术与办公区域各类实验室、研究工作室、信息中心、资料中心、行政办公用房等综合服务设施向观众提供良好的

参观条件,设置引导、休憩、盥洗、购物、餐饮、医疗等各类服务用房辅助及附属设施用房包括物业、设备机房、地下停车库等如果参观者对博物馆缺乏这些概念和认识,很难相信他能对博物馆有更多

的认识。创建一个博物馆需要有以上共识,而良好地运营博物馆,则需要对运营体系进行考察和规划。着眼于此,作者对经营收益及运营模式创新和品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将目前博物馆的主要收入渠道做了总结,如下图:⑤

在对不同性质的博物馆的收入做了大概说明后,作者提出了“延伸经营收入”的设想。作者指出,“让观众在愉悦中消费,在审美中体验。让临展创收与文化产业在博物馆收入比例中超过三分之二”。

他进一步提出“与之配套的餐饮、旅游、娱乐、影视、购物等综合服务设施以博物馆为中心形成产业化经营,从而构建良性循环的博物馆产业开发链”。从第九届中国博物馆陈列精品奖,分析可知,“

从单位造价上看”,“十大陈列展览每平米造价为0.67万元”。⑥尽管并非每个博物馆都像打造精品陈列一样投入经费,但是精品陈列却有着不言而喻的导向性。因此,作者的这种畅想,若能实施,既

有利于创收,又能推动博物馆的持久发展。

博物馆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必须紧紧围绕以陈列展览及活动为核心,努力提升其内在的整合功夫,“博物馆要形成品牌效应,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⑦我觉得博物馆“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提出

,具有很好的创意。尤其是在制作陈列时,它会提醒我们:是打造“精品展而不是展精品”。⑧而一个有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博物馆,必须“形成特色的业态组合和产品”。博物馆“业态组合和产品”,

包括三个方面,如下图:⑨

其次、他总结出了十种常见的陈列大纲结构,且自成体系,颇具启发。“陈列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陈列是博物馆特有的语言”。⑩一个具有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博物馆,最重要的是要有

精品陈列,而精品陈列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精品陈列大纲。因此应该把对陈列大纲的深度探索看做是陈列展览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最后,开阔的视野与对比分析的眼光。从全文来看,作者虽立足北京、以首都博物馆为着眼点来谈论其对博物馆事业各方面的认识,但在具体的论述中却并未局限于北京地域,更多的显示出放眼全国乃

至世界的开阔视野,以此提出中国未来博物馆发展所应该追求的方向。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物馆12讲》对博物馆领域诸多方面的探索,正是姚安博士从事文博事业的智慧结晶。该书尽可能地处理了文博事业理论与具体实际的结合,颇具启发性、指导性。其

观点或有可商榷,或有不尽然,但其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实践经验却是值得参考的。

注释:

①举个例子,比如《博物馆12讲》第2页―16页的内容与严建强所著《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中第71页―100页。在述及博物馆在法西斯国家的作用时,严著第87页有“在此期间,法西斯国家也十分重视

利用军国主义教育,鼓动战争狂热”。而《博物馆12讲》第11页有“但在法西斯国家则利用博物馆进行法西斯教育,鼓动战争狂热”,对比之下,二者何其相似。

②葛兆光:《从学术书评到研究综述――与博士生的一次讨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9月,第5期。

③姚安:《博物馆12讲》,―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39页。

④同上,第41页。

⑤同上,第49页。

⑥北京博物馆学会主编:策展・博物馆陈列构建的多元维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第63页。

⑦姚安:《博物馆12讲》,―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50页。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3

高校博物馆是隶属于高校,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陈列室、标本室。根据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统计公布,目前我国已有近200所高校博物馆,而且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但有些矛盾的是,虽然我国高校博物馆的数量在快速增长,但是博物馆的建设质量及功能发挥方面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承载着科研、教学和服务大众功能的高校博物馆并没有达到预求之果。就当前的研究现状看,已有研究大多采用概括的方式指出高校博物馆建设不力的一些原因,比如资金短缺、专业人才缺乏、展品没有更新等。但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表层原因,在这些原因之下一定还有深层的核心影响因素。本文即是通过对具有典型性的高校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访谈,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二次开发运用,深入剖析高校博物馆的行动逻辑,构建高校博物馆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

一、研究视角与分析路径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对于政策分析,关注的问题主要是政策的制定,没有给制定出来的政策怎样执行予应有的重视。用学者冈(L.A.Gunn)的话来说,传统的政策分析认为一旦做出了决策,政策的执行过程便会自然而然的发生,不会存在什么问题[1]。直到1973年,美国政治学家普勒斯曼(J.Pressman)和威尔达吾斯基(A.Wildavsky)发表了一部名为《政策执行》的著作,把“政策为什么会失败”这一问题引入了学术研究的范畴,政策执行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当前,学界已经可以正视“制度的文本规定”与“制度的实践运行”之间的偏离,并把它当作一种制度的“常态”加以分析。比如法学领域的“书本上的法”与“行动中的法”、政治学领域的“政治”与“行政”之分等等。“应然”与“实然”之间存在着差异已然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共识[2]。当然,在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政策执行问题。

探究高校博物馆的深层运作机制需要引入实践的视角。明确提出实践的视角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的学者是布迪厄,他认为传统社会科学具有重视“理论的逻辑”,忽视“实践的逻辑”的“唯智主义”倾向。他认为与理论的逻辑相比,实践至少具有紧迫性、独立性、模糊性、总体性等特点。布迪厄认为静态的理论逻辑是不受客观世界影响的逻辑体系,而一旦到了实践的状态中,理论的逻辑就要受到时间的逼迫和空间的限制[3]。比如,有些高校博物馆因为场地面积小,而使得展品不能全部展出或者展示不能达到管理要求的标准。另外,实践并不是完全按照原初的结构性规划来进行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比如,高校博物馆的主管部门是文化部,但是在实践中,却是高校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投入资金、制定规范的方式来促进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因此,采取实践的视角能够深入解读高校博物馆的运行机制。

二、高校博物馆的相关管理政策

我国第一所高校博物馆是在1905年由著名教育家和实业家张謇创建的南通博物苑,可见,博物馆最初是发端于高校博物馆的,高校博物馆在博物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多高校博物馆是从标本室发展起来的,最初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汇聚了众多行业顶尖的教学资源,也可以说是业内最有价值的文物,尤其是考古文物大多在高校里。就藏品数量而言,全国高校博物馆拥有的藏品之和,甚至超过故宫、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7座知名大馆的总和。正是因为高校博物馆在整个博物馆发展历史上的最初引领性与部分高校博物馆在业内的藏品珍贵性,目前,在博物馆的管理政策和法规方面,并没有把高校博物馆单列出来,相关的政策法规都把高校博物馆视为与社会博物馆同样的身份来进行规范和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依据生效的时间先后有:《博物馆条例》(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9号)《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章程》(2013年,联盟秘书处)《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2011年,国家文物局)《全国博物馆评估办法(试行)》(2008年,文物博发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2008年,中宣发2号)、《博物馆管理办法》(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35号)《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2003年,第382号国务院令)《中共中央宣传部 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通知》(2003年,文物博发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1号)、《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准则》(1997年颁布,2012年修订,国家文物局)《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1994年,中共中央)《博物馆馆长专业资格条件(试行)》(199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等。从上述高校博物馆相关政策法规可以看出,只有2013年成立的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为促使高校博物馆更好地合作发挥育人作用而设立的一些章程,以及2011年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这个章程和通知仅是针对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博物馆的功能而制订的,政策层次比较低,行政效力也较缺乏,而关于博物馆的运行、管理、人员等规定则没有针对高校博物馆单独的法规和办法。但如本研究所分析的,正是管理制度上的这样一个和其他博物馆同样的规定,却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博物馆的健康发展和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

以上述政策法规为基础的博物馆评估体系,可以较充分地反映出当前博物馆管理政策的实际运行效果,评估把博物馆划分为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以级别最低的三级为例,对于博物馆的最起码的要求为:1)法人治理结构:有理事会和监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监督机构,能按照工作章程开展活动。2)博物馆章程与发展规划:有博物馆章程,有适合本馆性质和功能定位的发展思路;有阶段性工作计划。3)建筑与环境:建筑功能区块布局基本合理;环境整洁,室内空气质量较好。4)人力资源:有适于本单位发展要求的人才结构,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应占在编人员的50%以上;高、中级管理人员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切实可行的员工考核、培训等管理制度;能够对上岗专业人员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培训率达到75%。5)财务管理: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能有效实施,有基本的事业经费来源和保证;有社会资助。6)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有博物馆及陈列、展览宣传计划;开展相关媒体报道等宣传活动,有一定的报道量;在本地区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公众影响力,不定期引进展览;能够根据社区和公众需求,举办临时展览,展览社会效益好;有从事社会教育工作的人员;有社会教育工作方案;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服务学校、工厂、社区和农村等不同观众群体;有具有较高素质的讲解员;展览讲解准确、生动;有适合不同群体观众的讲解词,有针对未成年观众群体的讲解服务;国有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间应在300天以上,非国有博物馆在240天以上;特定时间免费开放博物馆;日常免费、优惠开放制度和措施向社会公示,等等。

但实际上,从下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除了少数发展较好的高校博物馆外,绝大部分高校博物馆在组织结构、建筑环境、人力资源、经费保证、陈列展览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都远远达不到国家对于博物馆评估的最低要求。

三、高校博物馆管理政策的执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高校博物馆作为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博物馆相比,最容易被注意到的就是社会服务方面的开展情况。毋庸置疑,高校博物馆也应该是为公众提供展览的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进步。但是长时间以来,大多数高校博物馆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能够按照博物馆管理办法的规定向公众开放的高校博物馆数量不多,做不到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服务不同观众群体;更做不到根据社区和公众需求,举办临时展览;更是难以达到博物馆管理制度中的一些细节性的要求,比如,有较高素质的讲解员、准备适合不同群体观众的讲解词、针对未成年观众群体的讲解服务等;大多数高校博物馆还是把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服务视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针对这一现状,很多研究把之归因于当前高校博物馆的建馆理念不清晰,笔者则认为,高校博物馆的建馆理念不是不清晰,相反,大多数高校博物馆的最初建馆理念是很明确的,因为大多数高校博物馆是依托专业发展起来的,建馆的目的就是为了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只不过这一建馆理念没有与博物馆管理的办法和要求很好地吻合,或者忽略了为公众服务这一重要功能,或者是把为公众服务放在了一个次要的位置。这种在自身定位时就缺失的目标,使得高校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将促进服务大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导致其提供的展览与公众的实际需要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难以得到公众的认可和社会的认同。

新中国成立以后,高校博物馆由教育部划归为文化部管理,主管部门的变动给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一方面文化部并没有很好地对高校博物馆进行管理,使得高校博物馆在文博系统中被忽视和边缘化。另一方面,就因为高校博物馆的主管部门是文化部,所以教育主管部门也没对高校博物馆进行管理和支持。教育主管部门在评估一所高校教育质量和层次时,没有将高校博物馆划为评估内容,导致高校博物馆的建设不能引起高校领导的足够重视,影响了高校博物馆的发展。这种“两不管”的局面导致了很多高校博物馆并没有处于和社会博物馆同样的地位,一般是学校自行建设、自行管理,可以说只是名义上属于博物馆体系,实际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并没有把其作为自己的管理和支持对象。这种特殊性造成高校博物馆的日常工作不能进入文物主管部门的视野,也很难得到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这种管理体制的不顺作为核心枢纽因素直接导致了下文中高校博物馆的组织结构不健全、资金短缺、专业人员缺乏、功能发挥受限等问题。

高校博物馆普遍不具备一般博物馆的管理体制。比如,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没有设立理事会和监事会,或者有名义上的决策、监督机构,但是不会按照工作章程开展活动,甚至有的成员本人不知道自己是在一些机构里。作为博物馆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方面,很多高校博物馆没有按照博物馆的功能来设置人员编制,甚至有的高校博物馆就没有专职馆员和研究员,主要依靠教师兼任和学生帮忙,因此,更谈不上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能够占在编人员的50%以上,员工考核、培训等管理制度也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美国博物馆认证指南》中提到博物馆治理的两个基本要求:全职馆长和至少有一位领取薪水且拥有博物馆知识和经验的专业员工。而这两个方面也正是高校博物馆欠缺的。我国高校博物馆实行馆长负责制,馆长由相关领导双肩挑,兼任导致馆长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博物馆的日常管理和发展上[4]。此外,当前高校博物馆一方面需要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又没有与其对应的职称评审制度,不但难以引进人才,已有的专业人才还会流失。

世界博物馆面临的一个普遍的困境就是资金短缺。社会博物馆尚且如此,高校博物馆更不例外。而财政保障是高校博物馆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博物馆的日常支出得不到国家财政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但同社会博物馆一样,高校博物馆的日常运作也是需要资金支持的,这都需要高校博物馆所隶属的高校自行解决。由于高校博物馆不在学校的考核指标体系之内,所以很多高校便将有限的经费优先用于学校教学和科研等部门,而没有给予高校博物馆以相应的运作经费,造成高校博物馆在改造场馆、更新展厅布局、收集文物标本方面存在很多困难。有的博物馆甚至是教师把个人的收藏贡献出来用于教学活动。就连现在发展较好的地大博物馆的大部分藏品都是几代地质学者与学校师生自20世纪以来在各种艰苦的野外环境下采集和积累起来的。

再回到高校博物馆服务公众不足这一问题,纵然有很多影响因素,但是资金不足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比如某高校博物馆算了一笔账:如果开放全部馆藏,按现在每年接待10万人次的参观者来算,维护和维修费用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因此,为节约开支,很多高校博物馆便采取平常不对外开放或少开放的办法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成本和维护成本,总之,大部分高校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达不到博物馆管理办法的要求。

四、高校博物馆良性运行机制的建构

由于高校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着主管部门不明确、组织机构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工作人员缺乏有效激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博物馆的健康的发展,并且使得高校博物馆的发展严重依赖于所属高校对于高校博物馆重视程度。有些高校认为博物馆只是某一学科的教学工具,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它和图书馆、实验室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加之评估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教学条件是否达标时,没有涵盖博物馆的建设情况,因此各高校对博物馆的重视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校重视的,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就好一些,学校不重视的,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就差一些。但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认识到博物馆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对外宣传上的重要作用,加大了对博物馆的建设力度,以期促进高校博物馆对于高校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从“被动”到“自主”

2015年3月2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博物馆条例》,这是我国博物馆行业的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条例》对于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都有了明确的说明,但高校博物馆仍没有被特意提到。由此看来短期内是不能从国家层面上理顺高校博物馆的主管部门了,但是国家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改变“怨”“等”“靠”的依赖思想,主动地承担起对高校博物馆的管理和支持责任,在这方面,上海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性的事件是2012年5月30日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的成立,并且经教育部、各地区教工委领导以及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的近200位与会代表推举,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担任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会长。联盟理顺了高校博物馆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在联盟主页上的组织机构图中,没有主管单位文化部,只有指导单位教育部。这样既不违反国家对于高校博物馆归文化部管理的行政安排,又把教育部放在了业务指导和管理的主要位置。其实就是把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归口到教育部的管辖之下。明晰了上级主管部门,理顺了工作体制,这对高校博物馆的近远期发展规划,业务上的相应指导,经费保障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其实在联盟成立之前的若干年,上海市已经做了很多铺垫和探索工作,从2005年开始,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便通过资金资助、组织专家督查、成立高校博物馆联盟等举措将高校博物馆的活力调动起来,高校博物馆开始从“等”“靠”“怨”向“主动发展”转变。另外,上海还启动了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制订了“高校数字博物馆建设三年(2013-2016)行动计划”和“上海高校博物馆内涵建设”项目,计划每年将投入数千万元用于高校博物馆建设。

实际上,纵观全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发展的好的高校博物馆同样是高校或高校本地所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比较重视的,都是自主型发展的,而被动等待和抱怨的高校博物馆通常发展的不好。

(二)借力发展

虽然高校没有用于博物馆建设的专项经费,但是很多高校的教学经费、各种基地(中心)建设经费、团委的学生活动经费、学生的实践考察经费还是很充足的,甚至经常会出现到了年末经费花不完的现象,比如,调研中笔者经常会听到一些高校博物馆的管理人员说道:“你说学校没有经费吧,也不是这样,你像教务处的钱就很多,经常是为了花钱而伤脑筋,但是,我们这边要想要点经费,那可就困难了。”而高校领导也有苦衷:“学校也没办法,学校的经费管理是很严格的,都是专款专用,用于教学的就是教学,基地建设的就是基地建设,每一笔经费的使用也都是有考核指标的,比如说开展多少相关活动,做什么培训等等,你不能说博物馆建设需要资金,我就把这块儿的钱挪到博物馆这儿来用,这属于挪用资金,是通不过审计这一关的,这是要出事的”。但是,如果很想为高校博物馆建设出力,办法还是有的,比如一些高校便会采取联合行动、借力发展的办法来进行高校博物馆的建设。以上海商学院为例,上海商学院为了建设上海商业博物馆,就采取了借力发展的办法。包括在校内部级现代流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小型“中国商业文化展示馆”。借力于教务处和团委合作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暑期“全国商业文化寻访”活动以及成立商业文化研究机构等办法,充实博物馆的建设内容[5]。

(三)曲线归口考核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4

关键词:教育学;博物馆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234-02

博物馆的教育我们又称之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内涵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运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藏品和相关资料以及社会资源,灵活多样地搭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交流平台,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博物馆社会社会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承担着非程序性的作用,所以,在博物馆社会教育过程中正确运用教育学的相关理念,可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一、利用教育发展趋势确立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地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首先突破了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模式主要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组成的系统,这些阶段虽然相互连接,但各个阶段自成体系,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步步攀升,而这些阶段性的教育大部分都是由学校教育来承担。当某一阶段毕业或进入下一阶段就意味着一个人某一时期学习的结束。然而,在今天看来,这种以阶段性为特征的一次性教育观念必然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因为这种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很有限的一段时间,相应地只是一种很有限的教育。同时,这段时间的教育也只是一种基础教育,如果人们只接受这一段教育,就难以适应社会变革和竞争的需要,也无法满足不变革和创新的教育要求。因此一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有利于实施教育创新的新制度―终身教育便迅速发展起来。这一新的教育制度超越了原来学校教育在受教育时间上的限制,也超越了教育只在学校进行的空间上的限制,使教育成为一种既没有时间的约束,又不受空间限制的社会性的大教育制度。

各种知识的普及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推行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是从时、空两个方面对教育的扩充和延伸。而一般教育,教材总是有其局限性和滞后性。如何满足不同教育受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需要教学双方的参与。博物馆作为全民教育中非正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教育与博物馆社会教育都是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但是两者又有所不同。博物馆教育比起普通学校教育有明显的灵活性,它提供的教育方式往往难以在学校里简单的复制。以实物为基础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正是建立在运用陈列、展览或实物、模型、标本、图片、资料的基础之上的教育活动,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震撼力。而以人类文明和大自然的科考见证为基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点已经从传统教育向休闲式的教育转变。国际博物馆协会曾提出“以多管齐下的方式来强化寓教于乐的目的,对大众展示具有文化价值的对象与标本。”观众来到博物馆不完全是为了参观展品、扩充知识,也在其间随意的寻找一种恬静、安慰。人们通常会与家人、朋友或同学结伴来到博物馆参观或活动,这种由年龄、经历、知识背景各异的个体所组成的人群,通过参观或其它活动中的相互讨论、联合动手制作或实验,充分完成“协作”、“会话”等学习环节,“教”和“学”的位置不断反复地互换。其次,在博物馆里,所有的主题和实物允许人们自由地选择,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经验、兴趣取舍地进行学习,这就是所谓在博物馆建筑里用脚去“浏览”。这种相对自由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选择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再次,一般的参观访问者虽然在博物馆逗留的时间有限,但这并不影响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因为他们可以反复再来,多次重复地进行学习;人们在博物馆也无需担心考试不及格,不像学校学习那样容易产生心理负担。

总之,教育是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博物馆社会教育是人类终身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实现形式,是公众“自我完善”的组成部分。各类博物馆是人类实现“自我完善”,进行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深刻理解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定位对于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教育学主客体观正确定位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对象

运用教育主客体观,首先我们应了解什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什么是教育过程的客体,进而正确确立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主体在哲学和其他领域有不同的含义,一般观点认为,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一个哲学概念,属于认识论领域,即主体是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体现者――人。而从教育的角度探讨“主体”的含义,必然限定在认识论领域,即指有社会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这时的主体是一个实体、一个载体,是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体现者,这种实体有其基本的特性即能动作用,这里主要是用来突出与其对象客体的主从关系。客体是什么呢?它是指被主体对象化了的人或物,因此,客观世界(包括人)成了主体认识对象,它就是认识的客体;成了主体实践的对象,它就是实践的客体。主客体关系就是在动态过程(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而且随着这一过程的结束,主客体关系也就随之结束。

教学过程的主客体,实际上指的是教师和学生,而关于他们的主客体观又有以下几种说法:(1)教师主体、学生客体论;(2)学生主体、教师客体论;(3)师生双主体论。

在博物馆社会教育中,博物馆社会教育参人员与博物馆受众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他们互为存在的条件,均为教育活动的承担者。至于他们谁是教育的主体,大家看法不一。在人们通常习惯的观念中,认为博物馆教育人员是博物馆教育活动的主体。这一观点,明确地指出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受众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就是教育过程的客体,而博物馆教育人员则以自身的活动来引发受众身心的发展和变化,起到了教育过程的主导作用,也就成为了这一教育过程的主体。这种观点有其缺点,受众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观意识减弱,成为一个被动的接受机器。实际上教育是相互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博物馆教育人员,况且没有受众的主动探求、吸收,教育过程的进行几乎是不可能的。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严厉批评以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儿童的兴趣与主动性的现象。他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将重心从教师的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在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可借鉴杜威的观点,使博物馆教育人员从一个向导和指挥者变为一个观察者与帮手,但博物馆教育人员有不能完全抵消自己的主体性,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过程中,博物馆教育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主体意识,要认识到受众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的容器。如果把博物馆受众当做客体来认识,就永远不可能把受众当做主体来形成。要把受众当做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如果不把受众放在主体地位,就不能激起受众主动参与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热情,也不利于受众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其次,要不断提高博物馆教育人员自身的主体能力、交往能力、自我完善能力等。再次,还要注重情感投入,博物馆教育工作人员要热爱教育工作,使受众的情感发生积极的变化,同时控制好教育节奏,用“心”去教。赫托修斯曾说:“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笑。同样,你自己得先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效应。”所以,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只有用之以情,才能激起受众的情感体验,真正做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了解受众丰富的内心世界。引导受众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的发展和完善,形成受众的主体性品质,以达到教育目的。

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过程中,观众就是受众,是主体,是社会教育的对象;但是博物馆教育工作人员又不能完全丧失主体地位,正确定位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主客体和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对象,采取相应的讲解方式和教育手段,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三、借鉴教育学的教育学策略完善博物馆社会教育方式

什么是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y)呢?教学研究领域对教学策略的定义很多,下面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2)为完成特定目标所涉及的指示性教学技术;(3)“策略”一词是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从更一般的意义讲,策略是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手段或方法。在教育学中,这个词一直与“方法”、“步骤”同义。“策略”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排列和师生间持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用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教学行为。

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实施过程,教学方法这一概念侧重在指教学过程的横向结构,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材等教学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组合方式,它的实质就是具体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教学策略给博物馆社会教育以启发,博物馆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指的就是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的引导、教育和受众对知识的接受。其实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有很多的共性,因此,教学策略应用到博物馆社会教育中非常合适。况且,教学策略具有很大的创造性特征,具有直觉创造,灵活实施的特征。教学策略应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中实际上也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者智慧和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

从教学策略的类型来看待博物馆社会教育方式。教学策略的分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人们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笔者更偏向美国教学设计专家梅里尔(M.D.Merrill)的以中心分类因素为依据的分类方法。

(一)内容型策略

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一类策略,强调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在博物馆社会教育中,博物馆社会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教育活动上面,教育活动的整体内容规划和设计要依托博物馆馆的基本陈列或原创性展览,深度挖掘馆内藏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隐藏在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找到知识点与趣味点,根据不同年龄观众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策划同一主题下不同层次、不同系列、不同形式和角度的面向不同观众的活动。将一件或一个类型或一个系列的藏品做深、做透,将展览的主题思想或者某个章节或者某个展厅做精,做强,做大,而非浅尝辄止,才能策划出最独具眼光、最有效果的教育活动。

(二)形式型策略

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一类策略,如集体教学、个别学习、小班教学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而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展厅讲解、讲座、沙龙、夏(冬)令营、展览专题活动、节日民俗活动等等。而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博物馆的宣传及教育工作也走出了博物馆大门,走入到了老百姓的身边。创新宣传推广形式,以传统宣传手段与新兴宣传载体,双管齐下,开辟更广阔的宣传空间;一方面继续巩固传统的宣传手段,通过电视、平面媒体等传统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介绍博物馆文化。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新媒体的运用,加强与社会媒体的合作,积极开拓宣传新模式。

(三)方法型策略

如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模式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其中、教学方法无疑是最基本和最为关键的。如笔者所在广东省博物馆所组织的“东张西望―海帆留踪系列教育活动”中,组织者利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这其中就包含了“小小外销商”、“重返十三行―立体真人Show”、“我是陶瓷修复师”、“海底探密”以及“历史剧创作表演大赛”五个紧密联系而又各具特色的活动,将本馆的外销历史生动、有趣而又深入地展现了出来。

四、结语

总之,博物馆社会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保持它的独特性,并不断吸收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教育学方面的新理论在博物馆社会教育中的运用,博物馆工作者更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探索新的博物馆社会教育模式,推动博物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编著.博物馆学新编[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齐吉祥.试论博物馆教育的主体和客体[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04).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5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在此形势下深化组合原有社教项目内容,推出了“情系闽台缘―流动的博物馆”系列教育活动,它是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打造的教育品牌活动,涵盖“闽台五缘巡展”、“闽台五缘巡讲”、“闽台手工DIY体验”、“传承与保护论坛”、“我们的节日”、“悦・读闽台缘”、“志愿闽台缘”等活动,是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载体和体现,走乡村基层、到社区学校、进高等学府、入一线企业,带去了展板介绍、工艺展示、手工制作、讲座研讨等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收到较好的社会效应。

通过本阶段社会教育活动,从中总结一些经验、得到一些启发:

一、当代博物馆教育特点

(一)主体转变――以人为本

纵观当代,博物馆已从强调注重“物”转变为注重“人”,即注重观众的感受与感知,始终把人(观众)放在主体和中心位置上,一切围绕“人”展开。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通过改陈展览、优化服务等手段“行销”博物馆,吸引、引导公众来博物馆参观,并为公众提供各种富有教育、娱乐性质的文化服务项目。在“来”的同时更“走”出去,在不同文化区域间交流,更加注重观众的感官感受,坚持贴近观众、贴切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加大对社会开放的力度,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职能定位――社会教育结构的组成和补充

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记忆、传承、创新的重要文化传播载体,作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职能是当今博物馆的基本任务,也是实践和完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积极体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社会公共文化教育的诉求日渐凸显,利用节假日到博物馆进行文化娱乐休闲,已然成为公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中国第一代女考古学家、新中国文博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曾昭炳和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在其合著的《博物馆》一书中说:“向儿童讲解科学原理,机械构造,或一地方之形势,父母师长谆谆千言,不能望其必晓,惟率之到博物馆,使其一见实物或模型,则可立时了然。如见历史陈列室,则可想见当时生活之情形。”由此可见,博物馆的“实物”性质是教科书籍所无法比及的,它通过“物”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弥补教科书的抽象性及主观性,这正是博物馆与人文教育之间关系密切的体现。

(三)功能延伸――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

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收藏、展示、研究和宣传。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不同于学校,它的教育对象为全体社会大众,具有广泛性,这也决定了博物馆与社会密不可分。当代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不再是“教”,而在帮助观众“学”,是观众与博物馆的双向交流,互动影响。博物馆的展览、活动要与观众的心产生共鸣,要使观众在欣赏展览、参与活动中获得启迪与认同,在实践中感悟,在其现有的文化背景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进一步提升。博物馆正是通过为观众自我学习提供服务而实现教育目的,唯其如此,博物馆才能成为“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

二、开展博物馆教育的方法

(一)开展特色鲜明的教育项目

每座博物馆皆有其特色,在考虑社会教育项目时应将特色融入其中。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反映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渊源关系的专题博物馆,那么她的社教活动当因地制宜地体现出这福建与台湾的“历史渊源关系”。针对这一特点,博物馆设计了“闽台五缘图片展”、“闽台博物馆拾粹”、“闽台名小吃”等展览,把祖国大陆唯一的对台专题博物馆的常设或临时展览制作成便于携带的展板带到基层,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宣讲闽台渊源。

(二)举办贴近群众生活的现场活动

办展览、搞活动最终的目地是获得观众的认同,这就要求活动策划之初应把握社会热点,贴近群众生活。2012年2月,“情系闽台缘――流动的博物馆”系列社教活动与闽台民俗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台湾澎湖天后宫在泉州霞洲天后宫推出了“闽台龟文化专题展”,此次展览正是结合海峡两岸同胞在元宵佳节盛行的“乞龟”活动而推出的。“乞龟”是由闽台地区的庙宇提供面龟、红毛龟等“寿龟”(龟形的糕点)供信徒掷乞赐,待得到神明的允赐后,就可带回家保全家平安或藉以祈求后嗣的一种民俗活动。展览采用实物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展示“龟”作为闽台文化生命礼俗用品的沿革、寓意、种类、形质、制作工艺,结合现场的“乞龟祈福”活动,并提供相关料、模具让观众参与体验龟制作。正因为有龟在闽台民众之间的深深烙印及泉澎两岸连续五年的两岸“乞龟祈福”活动为基础,策展人前期抓住社会热点精心策划,更有现场手工制作“龟”的互动活动作为亮点,活动现场参与群众积极踊跃,参观群众络绎不绝,最终圆满完成,深受观众肯定。

(三)针对公众性质开展活动

社会存在差异,来自社会的博物馆观众亦存在不同层次与类型,所以要针对不同的观众群设计活动。青少年是博物馆较大的参观群体,博物馆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青少年在博物馆“课堂”的学习过程与学校课堂被动接收最大的不同在于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发起主动性学习。

“情系闽台缘――流动的博物馆”在华侨大学金川活动中心举办“闽台五缘进校园――闽南文化特展”。博物馆针对此次活动的对象主体――大学生,设置了“花灯”、“纸织画”、“金苍绣”等传统闽南工艺的DIY制作体验活动,突出DIY的活动特征,让大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充分发挥主观性,认知闽南传统工艺,感受闽台文化;“情系闽台缘――流动的博物馆”走进泉州市机关幼儿园专场活动,博物馆针对此次活动的主体――幼儿,以寓教于乐为主要方式,让泉州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博物馆讲解员手把手从旁教导,让幼儿自己动手拿着传统美食的制作道具,滚元宵,做润饼皮,包肉粽,在实践中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闽台传统小吃、感受闽台美食魅力。

在重视青少年的同时,老年群体也不容忽视。“情系闽台缘――流动的博物馆”在普明社区老年大学开展了题为“美丽宝岛”的专题讲座,通过图片、视频等介绍宝岛台湾,让未曾到过台湾的老年朋友感受宝岛台湾的魅力风光。

(四)结合社会力量开展教育活动

作为社会终身教育场所的博物馆,在主动开展各式活动的同时,更应善加结合社会力量开展活动。

博物馆之友是博物馆的常设机构,其成员来自社会各阶层,自愿为博物馆服务,义务参加博物馆各项工作。他们经常是某领域的专家能手,有广阔的社会接触面,利用好这些社会资源就能为博物馆社会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学校是博物馆开展共建教育活动的重要对象。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各中小学纷纷认识到博物馆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先后聘请博物馆方面的专家及工作人员作为“校外辅导员”,走进校园配合学校开展专题讲座、主题班队会、“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等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除此之外,博物馆亦应积极支持社区、企业、军营开展社教活动,努力创新教育传播方式,开拓教育活动空间。

(五)加强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工作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6

关键词:博物馆;宣传手段;展览;观众

1 引言

在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最新的博物馆定义中,教育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博物馆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地转换自身职能和服务的侧重点。博物馆的一切设施,都是为了公众服务,增加公众的知识。展览则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职能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但目前,社会对博物馆内展览的认可程度是有限的。除了一些规模大、采取合作办展模式、展品等级高、运作效果好的“重磅”级展览被社会熟知外,相当一部分展览还处在:“闭门造车”、“门厅冷落”的自我欣赏状态。这些展览尚未在社会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归根结底,宣传不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1]

所以,博物馆要想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进来,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一定要积极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使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并爱上博物馆。正如TimothyAmbrose和CrispinPaine所言:“成功的博物馆一定要向‘市场’做‘推销’。”[2]信息,是博物馆吸引目标观众、培育潜在观众、服务虚拟观众的第一步。博物馆需要避免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弊端,凭借信息优势寻求效益最大化。博物馆公开信息的手段主要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充宣传手段。

2 博物馆展览的宣传手段

博物馆在展览开展之前,应根据展览的特色,预定展览的宣传群体,并将其一一细分,从而制定相应的社教活动,策划出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案,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目前,博物馆的宣传手段主要有有以下几种:

2.1 报刊

通常对于重要展览和活动博物馆会选择有影响力的报纸做专版报道,报道既有展览和活动本身的内容,还包括许多外延知识和读者感兴趣的话题。展前宣传更侧重新闻点的策划,以新鲜有趣的新闻点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产生期待观展的心理。

2.2 电视、广播

许多博物馆基本都与当地电视台、报社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博物馆的重大展览和活动都会邀请这些新闻媒体参与报道。电视收视率高,影响面大,视觉效果强,是十分有利的大众传播媒介,但荧幕上一条简单的消息并不能满足观众对展览的了解需求,因此应进一步在报纸上做一些深度报道,这也是纸质媒体所具有的优势。广播依然是博物馆宣传的重要媒介,通过广播进行博物馆有关信息宣传、知识的竞猜活动较之其他媒体更具趣味性、参与性。

2011年,浙江省博物馆和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博物院展出,成为博物院最大的参观热点,参观总人数超过80万人次。浙江省博物馆在“合璧展览”宣传策划过程中,不失时机,推出了一系列社教活动。例如,2011年与福建电视台名牌纪录片一栏目《国宝档案》合作拍摄专题宣传片《残画传奇》;陈浩馆长赴央视参加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中国记忆》,井录播国际频道《海峡两岸》特别节目;与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录制广一播剧;披露合璧展览进程中鲜为人知的内幕,编写《山水合璧》宣传册等。这些宣教活动配合合璧之旅的重要节点进行宣传,步步推进,环环相扣,合力聚焦,最终将这一博物馆界的文化盛事推到了宣传的最顶峰,取得了轰动效应,浙江省博物馆也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3]湖南省博物馆在展览的宣传推广上,得益于湖南广播电视业繁荣发展的本土优势,媒体宣传极大地提高了馆内展览的社会知晓率,而博物馆的宝贵资源,也极大地帮助媒体提升自身品味,继而占领市场份额。除让媒体有序配合展览宣传的节奏,进行实时新闻、专题访问、专刊报道外,为配合展览的举办,湖南省博物馆与湖南金鹰纪实频道合力打造了品牌栏目《博物馆翻箱底》,与湖南经济电视台《越策越开心》、《天天向上》等栏目合作制作展览专题节目,保证了各个阶段社会公众对展览的持续关注度,形成了双方共赢局面。[4]

2.3 网站、微博、微信

在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且正在一步步地向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渗透的今天,博物馆网络宣传的开展变得尤为重要。由于它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覆盖范围广的特点,能有效地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且宣传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从而接触的人将更多,产生的宣传效应将更大。国内多家博物馆都设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博物馆可以借助网络提供大量的信息,把自己的展览信息、展览风格、藏品特点、研究成果等以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进行传递,使观众如身临其境。除了自身的宣传,博物馆网站还可将展览新闻推送至中国博协网站、中国文物信息网等业界重要网站,有助于提高展览在全国范围内尤其在博物馆界的知名度。

新技术应用和文化创意让古老的故宫与时俱进。故宫博物院微博一改往日人们对故宫高高在上的印象,以轻松幽默的回答方式对故宫文物、历史典故等一系列观众关注而平时又无从获知的问题进行轻松解答,通过一段文字,一张照片,一个链接,把历史、文物知识和展览、教育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让公众知晓,通过微博的相互转发,迅速转播扩散,让几百万观众分享,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宫哥”这一故宫微博的代言人名称也迅速传开,这是过去只有传统大媒介才具有的巨大社会影响力。[5]故宫博物院微博经营用心,粉丝已达212 余万,“微故宫”也保持与展览同步更新。近年,故宫博物院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品,使故宫“萌”起来,借助网络平台推广优势,产生了极大地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微博以其共享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实时性等特点,正在改变公众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对品牌的期望。只要能够在特定的平台找到博物馆的目标受众,并以积极的方式与之交流互动,微博就会由此获得惊人的效果,包括品牌认知、影响力、网站流量、观众忠诚度等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博物馆还应继续加深利用微博与观众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与互动。例如,首都博物馆今年备受瞩目的春季特展《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为了满足更多观众需求,将展期延长了近一个月。展期的改变则来自于一条家长的微博私信,原来展期和孩子高考时间有冲突,家长希望博物馆可以延长几天展期。工作人员及时将民意传达给高层,高层很快给出指示:表达对家长的敬意,表达对孩子的祝福,表达我们会考虑此事。而展览真的居然因为这条私信而延长了展期!这一举动不仅是博物馆利用网络平台及时与观众沟通反馈的成功案例,也拉进了机构与民众的距离,吸引了更多前去参观的观众。

2.4 APP

一些博物馆已经开始尝试配合展览推出相关手机APP,拓展不同的宣传渠道,以吸引更多年轻的观众群体。例如,在2013年5月24日零点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首款App《胤G美人图》中,古朴的界面、流畅的操作、优美的音乐,雍亲王胤G的美人屏风被裱为12幅皇家生活场景的曼妙挂轴。只要指尖轻触,不但可以360度互动观赏宫廷文物藏品,还可以透过12幅美人屏风画像一窥清朝盛世华丽优雅的宫廷生活。App《胤G美人图》于5月24日零点上线,两周内下载量已经超过20万。[6]

2.5 各类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博物馆教育是博物馆对外宣传的组成部分。其工作内容都是利用博物馆资源,采取灵活多样形式,向广大公众传递信息以影响其思想和行动。所以,博物馆对外宣传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利用媒体做广告。配合展览的讲解、讲座、教育活动等都是对外宣传工作的组成部分,博物馆教育和对外宣传是内涵和外延的关系。例如,山东省博物馆在“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特展”期间,与媒体合作举办了四期“孔子文化少年行”大型文化体验活动,包括入泮仪式、参观展览、品尝孔府宴、国学课、三孔游学等活动,以文化体验的形式向青少年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合作媒体为此次展览和文化体验活动制作了主题网站并进行跟踪报道。另外,展览期间还举办了一次由观众直接参与的“传统服饰展示活动”,以动态的真人展示诠释了展览独特的文化和审美特质。展览期间还通过举办专家讲座,让观众来到博物馆参与并分享社会文化成果。[7]

组织有效的社会活动让观众参与其中,更能够调动观众的注意力。例如,在“飞越欧洲的雄鹰――拿破仑文物特展”开幕前夕,辽宁省博物馆特别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在展览期间扮演拿破仑时期的士兵。这一活动引起了广大市民争先恐后的报名,大家既希望能够近距离地了解展览,又希望能够参加这一意义非凡的社会活动。报名的观众从学生到教师、从工人到工程师,各行各业年龄不等,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起到了很好的展览宣传效果。同一时期,在展品运抵之后,馆方组织了文物开箱仪式,一方面吸引媒体记者进行“先睹为快”式的揭秘性报道;另一方面又极大地吊起观众的胃口,让观众跃跃欲试,期待展览的开幕。[8]

2.6 印刷物、出版物

博物馆通过创办学术刊物、专业报纸,出版各种介绍藏品、展览的导览图录以及专业研究著作等形式,发挥着对社会的信息传播和文化教育的职能,并且形成了各自的宣传特色。印刷的宣传折页成本低,纪念品可以自由选择,便于及时向社会各界传递展览的信息,宣传效果立竿见影;展览图录虽然成本较高,但是它提供的信息量大,能够满足专业研究人员及服饰文化爱好者的求知需求,不仅能够服务当前的展览,还能为以后留存完整的展览资料。同时,博物馆商店中的纪念性文化产品、民族手工艺品、复制仿制品,相关的书籍和电子出版物等也成为目前博物馆着力开发的一项收入来源。

2.7 馆际合作

在现代各种休闲娱乐竞争激烈的社会,博物馆在宣传的过程中要加强馆际之间的合作,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2011年浙江省博物馆《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赴博物院参加“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这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盛事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空前盛举,具有巨大的新闻性,各大新闻媒体争相跟踪报道,形成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可借鉴国外博物馆的一些经验,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南部和特拉华州北部地区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为了进行有效的广告宣传和营销活动,联手打造出一个公共关系集团促销联盟,共同承担和分享在联合进行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时的风险和利益。[9]

2.8 户外广告

博物馆可与政府合作,寻求支持,在博物馆临近的道路两旁悬挂广告牌、宣传画,上面注明展览标识、名称、时间、地点等;在城市火车站、机场、地铁车厢、商业中心等人流量较大处投放广告:这些都能对观众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造成一种感觉:如果我到这个城市没有去参观博物馆,是很遗憾的事。广东省博物馆不仅在地铁内投放广告进行宣传,还在微博上发起“xx展览地铁海报随手拍”的互动活动,人们可将地铁中的展览海报拍下上传至微博,就有机会获得博物馆提供的礼品,激发了大众参与的热情,也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

“如果我们不能让一个大街上的普通人走进美术馆,那么至少可以让美术馆中的画作走上街头。”这一想法让英国成就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画展。2013年8月12日至25日,一项名为“艺术随处可见”的公益活动在英国全境推出。两周时间内,57幅由民众投票选出、英国公共机构收藏的知名艺术作品被印制成海报,出现在英国各地的2.2万个广告牌上,约90%的英国人欣赏了这些作品。在伦敦,约2000辆市内公交车和1000辆出租车的外壳也被艺术海报装饰一新,成为街头的流动风景。同一时间开展的还有摄影比赛。人们只需用手机拍下有创意的艺术作品广告牌,上传到活动的官方微博即可。英国雕塑家科妮莉亚・帕克认为,“艺术随处可见”是同类公共艺术展览中最优秀的一个。“我很喜欢这次活动的创意,人们不用购买,只需观赏,很多平日里不去美术馆的人也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帕克说。

3 结语

在新形势下,博物馆必须打破以往安于现状、封闭保守的观念,强化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活动。博物馆展览的宣传推广工作很难有一个固定、统一的的模式,因事制宜,灵活多变的宣传策略才能让博物馆的宣传推广工作真正做到有形有质,有声有色,发挥博物馆文化独有的社会效益。再次,主动开拓思路,不断推陈出新,可以让宣教工作独具特色、丰富多彩。最后,做好特色活动的工作总结,重视观众体验及反馈,因为受众参与的相关数据是博物馆对外宣传效果最有力的证明。及时积累和汇总工作经验,提高宣教工作的理论水平,有助于更有效地开展下一个对外宣传。需要注意的是,宣传不是万能的,是有条件的,但是作为社会机构,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博物馆,利用博物馆资源是博物馆的使命。实现观众数量的最大化,并使得博物馆的资源在最广泛的人群得到利用,是博物馆最终能够达到的最至关重要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建萍.博物馆展览宣传模式探究与实践 以“千古探秘――考古与发现”展宣传为例[J].中国博物馆,2009,04.

[2]TimothyAmbrose,CrispinPain.徐纯译.博物馆实务基础入门[M].台湾省文化基金会.1994.

[3]陈浩.打造博物馆文化宣传平台 树立博物馆文化品牌形象――浙江省博物馆宣传推广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博物馆,2012,04.

[4]张锋,王树金.博物馆展示推广实践刍议――以湖南省博物馆为例[J].民族论坛,2012,16.

[5]谢晓婷,陆军.沟通与互动――“微环境”下的博物馆文化推广.中国博物馆,2012,01.

[6]王珏.首款App《胤G美人图》上线用交互设计讲述中国故事[N].人民日报,2013-07-18.

[7]练洁.博物馆展览的宣传推广策略与实践探索――以《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特展》为例[J].博物馆研究,2014,01.

[8]杨静坤.博物馆展览宣传的推广模式与实践探索――以《飞越欧洲的雄鹰――拿破仑文物特展》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 2015,23.

[9]NeilKotler,PhilipKotler. 潘守永,雷虹霁,王剑利,宋培等译.博物馆战略与市场营销[M].燕山出版社,2006.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7

【关键词】博物馆化;意义;表征

在博物馆日益成为文化重要阵地的现代社会,“博物馆化”的现象成为一种社会事实受到了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旅游学、博物馆学等学科的关注,其文本信息也多次见诸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者、文字工作者的论文著作中的部分章节或口头表述。遗憾的是,“博物馆化”的概念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其意义的应用也呈现出片段化的状态,缺乏系统的总结。笔者试图通过对博物馆词义、历史变迁以及学界内中外学者的使用意象进行梳理,归纳“博物馆化”的意义表征。

一、从muses说起

博物馆是近代从英文“museum”翻译而来,是从希腊文“mouseion”一词演变而来。古希腊时代,“mouseion”被视为供奉缪斯的神殿。作为缪斯的所辖范围,大自然从最字面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博物馆,同时由于缪斯是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因此博物馆也就成为了充满智慧、创造知识的场所。早期的古典词源为博物馆的词义拓展和“博物馆化”的意向多元提供了可能性,它没有指定的空间参数,开放的花园空间和封闭的研究区域都是博物馆合适的空间。亚历山大博物院被视作古代形态博物馆诞生的标志,其缘起是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将他在寻求霸权的一系列征战中所掠夺的珍稀物品,交给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在储藏带有他者异域风情物品的同时,亚历山大博物院沾染上侵略色彩。此阶段,博物院这一概念所反映的是人类智慧、知识和文化的集中发展,这种群贤毕至生产知识的观念一直延续到近代博物馆的产生。

17世纪后期,Museum一词开始作为博物馆的固定表述。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的建立,正式使用了“museum”。此后,它被广泛地用来表示收藏和展出历史古物、艺术品和自然标本的一种机构,并一直沿用至今。此时,“museum”意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主体,即研究和授课的场所由源于拉丁文的“university”(大学)所取代,贮藏图书资料的场所则被称为“library”(图书馆),专门从事测试和分析的地方则归属于“laboratory”(实验室)。

二、“博物馆化”的隐喻

(一)“博物”与“馆”的内在逻辑张力

时间、空间、想象、创造等是博物馆与人类学共同关涉的领域范畴,限制/超越、整体/部分、开放/封闭、公共/私密、自然/人工等二元相生相对的关系,在博物馆的情景中得到了整合。台湾学者王嵩山认为,从字面信息上看,“博物”的意象为广袤、开展、丰饶、变化与多样;相对的,“馆”则有压缩、集中、切割、隔离与封闭的单独。从整合的字义来看,“博物馆”的意向即遭遇到以有限呈现无限或无限包容在有限的逻辑张力。由此可见,“博物馆化”诸多纷繁复杂的意向正是博物馆人文想象与理性辩证相互交融、和谐共生所带来的文化表征,也给其意义的相生相悖提供了讨论的基础。

(二)国内外“博物馆、博物馆化”的隐喻

作为文化殿堂的博物馆吸引了国内外诸多的学者关注,旅游人类学大师迪安・麦坎内尔看到了博物馆的展示功能。在《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一书中,他认为哥白林壁饰挂毯纺织厂织布工人被博物馆化了(museumlized)。在他看来,工人的博物馆化有三层含义:第一,工人工作的场景超脱于最初工业时代的背景,其意义发生了变化;第二,工人处于被展示、被凝视的状态,具有了可参观性。第三,观看过程被嵌入一定的目的性,展览是为了向观看者传递“教化”的目的。汉学大师列文森则从遗存的视角,看到了“博物馆化”所蕴含的固化意义。在其著作《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一书中,列文森以博物馆隐喻儒家传统的死亡。其儒学的“博物馆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概括:一方面是儒学在理论上已经没有创造力了,失去了对现实发言的能力;另一方面,传统儒教的教化形式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迹,虽然也受到保护,但是已经完全与它以前的作用相分离了,只是作为历史文物加以保护罢了。詹姆斯・A・布恩(James A.Boon)同样对博物馆的象征意义颇有微词。在why museums make me sad 一文中,他描述了博物馆让他感到悲伤的原因:第一,对过去的盲目追求和固化,威尼斯这样适宜居住的城市被博物馆化,正在变成最美丽的坟墓,城市成为记忆,这实在让人忧伤。第二,博物馆物品的碎片化和象征化。博物馆是各种支离破碎物品的集散地,将其搜集物品的动机与展览的物品结合起来,重新将物品置于其交换或者竞争的时间脉络中,而不是物品本身,物的实物意义被其象征意义所掩盖。第三,博物馆所揭示的表征只是在顺从博物馆的想象,并没有同步的解释,只是为了隔离物品而已。第四,来自博物馆(特别是民族博物馆、殖民主义博物馆、帝国主义博物馆)物品收集伦理的忧伤,掠夺和征服的意向被永固和放大。

对比上述学者对“博物馆化”概念的不同侧重,王嵩山从辩证的角度评价了常民文化的“博物馆化”。常民文化一旦进入博物馆,成为值得保存于博物馆中的重要事物,其原本短暂、个别的生命得以延长;更因为其地域的性质,而可以发展成人类知识与物质成就的某一特定代表。而王嵩山也看到了常民文化是动态的,担心“博物馆化”之后的常民生活方式,有可能失去生命,成为文化中式样化的表征,无法看见其继续成长与发展的潜力。

此外,林美珍、肖洪根从功能主义视角提出了旅游景观吸引系统的“博物馆化”。在地方性旅游开发实践中,博物馆往往被视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并被重点关注。两位研究者宣称旅游景观借鉴博物馆在展示内容、展示手段和解说系统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可以达到充分挖掘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综合展示景观的资源风貌及其与之相关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的目的。旅游景观吸引系统博物馆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博物馆本身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纳入旅游景观吸引系统之中。二人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人造景观等方面论述了“博物馆化”职能对旅游吸引模式的良性影响。针对前工业社会的旅游活动是以“博物馆”的模式进行规划和开发的,强调真实性和神圣性。“博物馆化”带来了景观的跨时空组合、真实性诉求、知识密集、唤起可持续发展意识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作者也看到了过度“博物馆化”带来的景观过度“神圣化”,并对参观体验产生阻碍的现象。

学界的青年研究者如王巨山和张思成分别在博士论文《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及博物馆化保护研究――以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工艺的考察为例》和硕士论文《论民间艺术的博物馆化保护――以南京民俗博物馆为例》中,从文化遗产保护和民间艺术保护的角度使用了“博物馆化”的概念,他们认为“博物馆化”在保护遗存上具有强大的功能,“博物馆化”的方法因此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保护的又一良方。

三、总结:“博物馆化”的诸面向

“博物馆化”是从原初情景的解构与新情景再建构的过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博物馆化”。从历史回溯上看,博物馆的内在精英化导向与博物馆场域的艺术化导向生产出的意义,是剥离出原有情景的。从博物馆的职能上看,收藏、保存的功能有着或褒或贬或中立的引申,而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方面的功能相较而言争议更少,视乎作者在使用时的文本环境而定。

亨里埃塔・利奇认为意义创造有两个层次,分别是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直接意指涉及意义的第一个层次,即与该物最明显和一致的层次相符合。含蓄意指涉及的是意义的第二个层次,它引导人注意形象(物品)在一个较宽泛的、较多联想性的意义水平上被理解的方式。“博物馆化”的意向使用经历了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的双重过程。其直接意指,指向博物馆的多项职能,在此基础上的含蓄意指受不同的语境影响,导向更深层次的意涵。

在笔者看来,目前“博物馆化”意义的应用忽略了两个方面。一是,从整体论视域和语境角度出发,研究、博物馆行政与管理等功能性范畴被忽略了。目前的“博物馆化”多是被当做定语而使用,侧重其状态而非过程。将“博物馆化”视为过程,在偏重谓语状态下使用“博物馆化”,博物馆的研究、行政与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当纳入考量。二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批判与反思贯穿于博物馆的研究对象、理论范式、人文关怀等方面,“博物馆为谁而建”的论题也有了新的讨论,人与物的关系也有了新的界定,博物馆的观众导向日益明显,社会服务职能日渐加强,这些新的变化较少为其他学科所重视,以至于“博物馆化”的文本象征仍以反思前对博物馆的感性认知为主,缺乏对变迁物馆的思考。

尽管“博物馆化”的表征呈现出多样且褒贬不一的诠释,但博物馆作为客体始终处于价值中立的状态。受诗学、政治学的影响,作为文化载具的博物馆被不同的主体刻以“博物馆化”的痕迹,而这恰是博物馆对立而统一、从“馆舍天地”到“大千世界”的魅力之所在。“博物馆化”的广泛使用也正体现了国家视角与地方性知识、大小传统、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我不是在博物馆就是在去博物馆的路上”,随着博物馆逐渐嵌入日常生活的肌理中,成为公民日常生活的内容,关于“博物馆化”的概念及使用也将进一步完善与深化。

参考文献

[1] 亨里埃塔・利奇.他种文化展览中的诗学与政治学[A].斯图尔特・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 严建强.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 王嵩山.过去的未来:博物馆中的人类学空间[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1.

[4] 迪安・麦坎内尔著,张晓萍等译.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董卫国.“博物馆化”说与“游魂”说――对两种儒学困境观的比较和反思[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1).

[6] James A.Boon . “why museuns make me sad”, Ivan Karp and Steven D. Lavine, Exhib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useum Display. Washington: Smithsonia Institution Press,1992.

[7] 王嵩山.文化传译:博物馆与人类学想象[M].台北:稻乡出版社,2000.

[8] 林美珍,肖洪根.博物馆化:对旅游景观吸引系统发展变化的一种理论释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8

韩国青春偶像剧《宫》里憨态可掬的泰迪熊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们后来才知道,在韩国的济州岛有一个泰迪熊博物馆。与我们印象中那些庄严、肃穆或许对某些人来说还会略显枯燥的博物馆不同的是,它是一个可爱的、现代气息浓烈的博物馆,你甚至很难将“博物馆”这三个字与你所见到的可爱的泰迪熊联系起来,你的脑海里出现的更多是公园、俱乐部、游乐园等更加鲜活的词汇。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而事实上,像泰迪熊博物馆这样吸引眼球、给人愉悦感受的博物馆还有很多。尤其是那些企业出资建立的企业博物馆,它们往往更加亲切活泼,美国的可口可乐博物馆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范例。在美国,可口可乐博物馆被打造成为可口可乐公园进而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拥有相当高的人气。2007年5月24日,可口可乐集团还在亚特兰大的彭伯顿广场建成了新可口可乐博物馆。这个全新的博物馆面积是老馆的两倍,价值9600万美元,冠以“可口可乐的新世界”(New World of Coca-Cola)名号。在这里参观者除了可以亲眼所见可口可乐是如何制成的,还可以拥有从生产线上刚刚下线的可口可乐作为纪念品,而且,根据自己的爱好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图案把它用特殊的机器画在可口可乐的瓶子上,而这个过程完全是自己动手操作的。可以领略从惊险刺激的4D快乐工厂影院,来讲述可口可乐的秘方探索之旅;到波普艺术时期的艺术家们,借由可口可乐标识创作的反讽作品;再到今天由流行艺术大师AndyWarhol特制的可口可乐流行文化长廊。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博物馆式营销新概念

企业博物馆并非可口可乐独创,在欧美和日本,几乎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博物馆,例如奔驰、宝马、波音、微软、柯达、好时巧克力、哈雷机车等一些优秀的跨国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庄严、肃穆相比,大部分企业博物馆更具现代感、更加亲切活泼、更懂得吸引观众的眼球,更像是游乐园。这样的企业博物馆,一方面对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宣传起到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为社会文化建设、社会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企业通过建立博物馆从而达到宣扬品牌文化和进行企业软营销的现象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有人称之为博物馆式营销。

博物馆式营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简单说来,博物馆式营销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建立博物馆,在贡献社会、服务大众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无论是出于主观意愿还是客观效果,都达到了帮助企业宣传的营销方式。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这并不难理解,企业建立博物馆首先证明企业有足够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博物馆本身已经是企业文化的象征。其次,观众通过参观企业博物馆,增加对该企业的了解从而促使企业达到营销的目的。企业博物馆成为地方著名的旅游景观,的确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对企业社会形象的树立也有很大帮助,它涉及的是品牌的口碑管理和传播。

中国向来是善于接受外来经验的,博物馆式营销也很快被中国的企业采用并悄然形成一定的规模,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诸如北京自来水博物馆、中国电信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联想奥运博物馆、五粮液酒文化博览馆、红蜻蜓中国鞋文化博物馆、美特斯邦威中国服饰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精神的广泛应用

然而,除了筹建实体的博物馆之外,我们还发现企业在更多的领域里运用了博物馆的思想,实践了博物馆的精神。许多企业还将自己的企业网站设置成博物馆的形式;还有一些企业将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与自己的终端店面结合起来打造博物馆型的终端,甚至以某博物馆为终端店面命名。不仅如此,一些企业还将企业工厂或者办公大楼局部或完全设置成博物馆的形式,体现出企业厚重的历史感。

博物馆型店面

据《消费日报》报道,位于北京的中粮广场达芬奇专卖店首次汇聚了从15至19世纪不同艺术风格的欧美古典家具,以雕塑、浮雕、壁画、饰品等衬托家具情景式展示,将万余平方米的专卖店装扮成欧洲古典家居文化的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去参观游览。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卖场内30多个导游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们主动讲解家具背后的故事,达芬奇的负责人说:“博物馆内部装修是由国外的设计师精心设计的,总费用已超过两千万元,不论是装修还是店内的家具都极具观赏价值,都能吸引目标消费群体前来参观,给高端消费群体营造了宁静优雅的购物环境。”

仔细回想某些高档品牌的旗舰店,他们也会将“全球限量版”、“奢华”等商品用专门的橱窗展示出来,并且有诸多配合该商品的摆设以及文字介绍等,将店面打造成现代商品的小型博物馆。既让观众觉得有品位,又为观众创造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观众也会对此买账从而促进销售。

可以这样认为,把传统的博物馆看作是陈列展览古代商品的场所,那么现在的商店也可以用筹建博物馆的精神和思想来进行包装。很多名为博物馆,实际上只是专卖店。

学者、专家认为,终端陈列对于消费者购买行为将产生极大影响,把企业的终端店面打造成博物馆的样子,对于企业营销来说这是找到了一个新的营销突破口,实现了营销的差异化,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让企业脱颖而出。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博物馆型工厂

或许很少有人会将博物馆与企业工厂结合起来,但事实上,这两者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最大的契合点就在于博物馆本身对于空间有一定的要求,要筹建博物馆必须要具有一定面积的场地作为馆址,而场地的购买花费巨大。若将企业工厂或者办公用地与博物馆合二为一,这样不仅解决了博物馆的场地问题,更会让企业工厂显示出极为浓郁的文化风味和厚重的历史感。

企业博物馆的先驱可口可乐集团在北京筹建的可口可乐博物馆就被安放在了可口可乐的工厂内,由可口可乐公共事业发展部主管,为广大观众提供三条参观线路:第一是参观生产线,这是可口可乐北京工厂实体的生产线,观众可以看到真实生产线以及可口可乐员工实际的操作过程,这一真实的参观项目深受观众喜爱;第二是参观可口可乐历史陈列――“可口可乐冰爽世界”,从可口可乐办公大厅里辟出一个空间打造成主题展厅,包括可口可乐历史、可口可乐品牌介绍、可口可乐大世界、可口可乐与奥运等内容。在走廊的墙壁上有可口可乐故事的陈列,甚至在厕所的墙壁上也有可口可乐的老广告图片。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省略/dingyue

每个企业都会对它的厂房或者办公大楼进行装扮,不管是简单的还是考究的装扮,都会力求体现企业精神面貌和企业理念。然而,如果将博物馆思想运用到企业包装中去,无疑让人觉得企业与众不同。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9

一、博物馆把学生作为社会教育主体的必要性

一是我国大中小学生总体数量庞大。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在校小学生约1.1亿人,在校中学生初中生约5832万人,在校普通高中人约3197万人,在校大学生约3700万人,即我国在校学生约2.37亿人。把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定位为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最佳途径,也是博物馆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二是我国学生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素质教育虽然成为国家教育的方针,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创造能力弱的情况依然存在。三是国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通过馆校合作开展素质教育,使广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馆校共同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馆校合作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馆校合作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共同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为国奉献、为人民服务、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具备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二)德育为先的原则

馆校合作以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为目标,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馆校合作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培养能力的原则

馆校合作以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四)全面发展的原则

通过馆校合作,开展科普、身心健康、美育、劳动、安全、生命、国防、可持续发展等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五)三贴近的原则

馆校合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策划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的展览和活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馆校合作的途径

馆校合作是博物馆新时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德育活动基地,是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加强理论研究、制定规划、建立机制、加大投入是馆校合作开展素质教育的四个必然途径。

(一)加强馆校合作研究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博物馆要加强馆校合作的理论研究,将素质教育作为重要研究课题,找到馆校合作的切入点,研究大中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积极参与大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为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

(二)编制馆校合作规划

博物馆要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馆校合作中长期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明确馆校合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建设任务,确定馆校合作范围,制定馆校合作具体工程或项目,明确馆校合作投入资金和保障措施。博物馆要积极参与并协助学校编制素质教育规划或实施方案。

(三)建立馆校合作机制

博物馆每年召开一次馆校合作联席会议,研究合作开展素质教育的措施,协调解决馆校合作存在的问题。院校也要把馆校合作开展素质教育列入年度重要工作日程,建立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联络协调,为馆校合作提供支持。

(四)加大馆校合作投入

一是强化博物馆社教部门的职能和人员配置,实施大部门管理制,把社教部门升格为社教中心,下设大学生部、高中生部、初中生部、小学生部、文创部、临时展览部等部门,细化分工、统筹联动、汇集人才、充实岗位,中心及部门负责人竞争上岗。二是博物馆争取把社教中心(部门)外勤岗位纳入事业单位公车参改人员范围,定向保障社教工作公务用车补贴,确保市内外联工作用车需要。三是博物馆加大免费开放经费投入社教工作的比重,按照规划及年度方案安排项目资金,逐年加大投入,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经费跟着项目走,确保馆校合作取得实效。四是院校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由社教部门和学校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或项目合作。

四、馆校合作的模式

(一)建立馆校合作交流平台及论坛

馆校依托互联网,建立QQ群和微信群交流平台,定期召开馆校合作论坛,不定期举办素质教育讲座,每年召开一次馆校合作年会或联谊会,每年汇编12期馆校合作研究论文,共同建立良好的合作氛围。

(二)联合举办展览及活动

馆校围绕素质教育开展德育教育工程、能力培养工程、美育教育工程、勞动教育工程等建设项目,联合举办相关展览及活动。一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展览,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如开展长征图片专题展等。二是举办科普展览,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如共同举办传统造纸展览、民居图片展等,并开展专题研究课题,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是开展音乐、美术等培训活动或比赛,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四是举办生产劳动技术展览,让学生了解生产劳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展览和活动既可以在博物馆,也可以进院校,博物馆社教部门要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奉献精神。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总结篇10

【关键词】自然博物馆 观众研究 市场细分

1.观众研究

在自然博物馆,藏品的征集保管是基础,各专业的科学研究是手段,通过陈列展览使观众受到教育才是最终目的,正确地研究和认识观众是有效地开展自然博物馆工作的基础。但是,长时间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重“物”轻“人”的倾向一直相当普遍地存在着。这种倾向反映在自然博物馆研究中,就是对观众的研究和认识远不及对实物资料的研究和认识。正是由于对自然博物馆观众缺乏应有的研究和正确的认识,因而导致了自然博物馆工作常常陷入一种低效、盲目、缺乏针对性的状态。

自然博物馆观众是指前来自然博物馆参观并接受自然博物馆服务的所有人员。观众研究指的是对观众构成、心理、行为、需求、生活方式等的研究。观众研究的理念在于获取观众的相关信息,以便对展示设计与馆务规划等方面有所帮助,并且与观众做更有效的沟通,更好的为观众服务、发挥自然博物馆的职能。可以说,自然博物馆对于自身观众的研究有着内在的需求和驱动力,它是自然博物馆工作中一件应用性很强的工具。

2.市场细分

从市场的本质上讲,所有的社会个人都是自然博物馆的观众。但由于自然博物馆不同的社会功能,观众对自然博物馆的认识理解、需求不同,及其参观行为的不同,由此产生了自然博物馆不同观众群。

市场细分( Marketing segmentation) 是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 (Wendell R.Smith)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现已成为市场营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市场细分不仅对大中型企业开发市场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小型企业生存与发展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市场细分,把有限的人财物资源集中到最能发挥其优势的较小的细分市场上,从而,在较小的细分市场上取得较强的竞争力和理想的经济效益。

自然博物馆观众市场细分,就是自然博物馆按照观众的特性、参观行为特征及参观方式等诸因素,把整个观众群细分为若干不同的市场。自然博物馆经营时,通过市场细分,可以明确自然博物馆在文化市场以及文博领域的地位,为满足哪些目标受众、哪种需求而从事经营,从而为自然博物馆开拓市场找到突破口,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社会效益的增长点,帮助自然博物馆在新形势下评估展览和满足观众的需求,更好地做好自然博物馆工作。

3.如何用市场细分进行自然博物馆观众研究?

每一个自然博物馆都面对着一个复杂的潜在市场,这个市场相对于自然博物馆功能而言会有不同的需求,这种差异来自市场人群的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特征、收入、受教育程度、地域、职业、个人偏好、行为心理等方面因素差异所形成的细分市场的不同。一个自然博物馆在进行市场开发过程中要根据其特点开展市场细分,并对每个细分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市场需求与消费行为特征,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同一个自然博物馆同时面对着众多有不同需求的细分市场,要提供全面满意的服务这是博物馆面对的任务与挑战,也是自然博物馆社会价值实现的要求。

同一个自然博物馆不同的展览主题内容也会面对不同细分市场构成,反之不同的细分市场对于同一个展览主题也会有不同要求。一个自然博物馆展览项目如何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变化丰富展览主题内容乃至更新公众服务方式,依托相对固定的自然博物馆资源满足不同市场需求是博物馆发展中面对的一个需要创新实践来解决的问题。

不同的自然博物馆有不同的市场细分标准,同一自然博物馆不同时期、不同展览活动以及基于不同目的的细分标准也有差异,标准不同则会划出不同的细分市场群体。针对自然博物馆实际合理的市场细分并进行深入的细分市场分析有利于自然博物馆寻找市场机会、制定针对性营销战略和竞争策略、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并实现市场的深度开发。

3.1细分程序

市场细分作为一个比较、分类、选择的过程,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通常有这样几步:

第一,确定总体市场,了解基本情况。选择与自然博物馆任务、目标相联系的市场范围以供研究。

第二,选择正确的细分形式:如地理特征、人口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等;也可以按照诸如教育程度、种族、收入、年龄等更加详细的标准来划分。

第三,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完成市场的初步细分,特别是对潜在的观众群的调查。

第四,评估各细分市场,研究调查结果,确定细分市场的规模和性质。

第五,选择目标市场,设计市场策略。

3.2实证分析

自然博物馆通过市场调查研究进行市场细分,就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观众群体的需求情况和目前被满足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自然博物馆的展览设计、教育活动就可能有较大的针对性和特色。通过正确的市场细分,不仅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而且也是发现观众需求空间,搞好特色展教活动,满足观众需求的一个有力手段。

但并非所有的细分市场都适合自然博物馆,例如某些细分市场虽有较大的吸引力,但不符合自然博物馆的长远目标,不能推动自然博物馆完成自己的目标,甚至会影响自然博物馆的精力,那么就不得不放弃,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我们有必要在确定目标市场之前,对细分出来的子市场进行分析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观众需求分析。市场细分的主要依据是观众的差异化需求,所以细分出来的市场的规模,主要由观众的数量所决定。例如,我国自然博物馆观众群主要分为未成年人、领导干部、城镇居民、农民,其中,青少年人不仅引起数量,还引起科普教育的特殊要求,是自然博物馆观众的重中之重,是自然博物馆各项展教活动最主要的服务对象。

自然博物馆自身特征分析。分析自然博物馆的资源条件是否能与细分市场的需求相吻合,如果自然博物馆在某个细分市场中的某个或某些方面缺乏必要的能力,就要放弃这个市场,因为要在该细分市场取得成功,就需要发展优势,如果无法创造某种形式的优势地位,就不应该贸然进入。例如,自然博物馆资源丰富,具备开展科普旅游良好的物质基础,进军旅游市场寓教于旅属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举。

自然博物馆的外部环境分析。细分的子市场应该带给自然博物馆预期的可操作性,自然博物馆才可以选择其作目标市场,如果某个细分市场,外部存在着相似的产品,也会使这个细分市场失去吸引力。例如,自然博物馆临时主题展览选题时,就需考虑同行,特别是区域内同行是否具有相似展览,如何做以突显自己的特色?

3.3具体策略

经过以上程序以和分析,自然博物馆便完成了市场细分的工作,就要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市场并采取相应的市场策略,一般有以下:

无差异市场策略:只推出一种展览,或只用一套市场营销办法来招揽顾客。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各个细分市场之间很少差异的情况,不适用于自然博物馆。

密集性市场策略:将一切市场营销努力集中于一个或少数几个有利的细分市场。这种方法适用于专题性自然博物馆或者自然博物馆的临时展览。

差异性市场策略:根据各个细分市场的特点,相应扩大某些产品的花色、式样和品种,或制定不同的营销计划和办法,以充分适应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吸引各种不同的购买者,从而扩大各种产品的销售量。这是大型综合性自然博物馆整体市场营销策略制定时较为常见的方法。

4.应用市场细分进行自然博物馆观众研究的意义

观众研究一直是我国博物馆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领域。然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这一领域的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已被各国自然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实践所证明。总起来讲,应用市场细分进行自然博物馆观众研究的意义表现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首先,对观众的社会分析和自然博物馆在人们文化生活中地位的研究,可以对政府或地方政府的文化政策产生影响,对自然博物馆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方向提供咨询意见;

其次,对观众类型、观众行为、心理特征和参观活动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各自然博物馆更科学地制订工作计划,布置陈列和开展各种活动;

最后,对观众反应与评价的反馈信息的收集,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调整与改善上,保证陈列在更大程度上符合观众要求,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5.结语

自然博物馆的价值在与观众沟通的过程中得到实现,自然博物馆的社会功用也是在与观众的互动中体现出来的。开展观众研究是自然博物馆实现“以人为本”思想的必由之路,也是自然博物馆“以人为本”思想实践的基础、体现和检验手段。在我国开始迈进变被动接待为主动服务的自然博物馆经营时代,积极的市场细分,满足细分市场不同观众的需求是自然博物馆价值实现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续颜.自然博物馆目标观众研究[J].中国博物馆.2007(1):72-77

[2]刘卫华.博物馆市场营销(上)[J],博物馆研究,2008.103(3):3-11

[3]刘卫华.博物馆市场营销(下)[J],博物馆研究,2008.104(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