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转正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8 13:39:54

选调生转正总结

选调生转正总结篇1

民政工作,在我看来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在增进人民福祉、维护社会稳定、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和保障作用。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纯洁思想、端正意识、精通业务、扎实工作,才能上无愧于党组织、下无愧于群众。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

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日常习惯,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认真学习党的精神,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民政工作,对申请的五保低保是否符合条件,对因病致贫的群众应如何救助等业务知识。

二、规范城乡低保、特困管理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全镇共有**户,**人享受低保待遇,其中城镇低保*户,*人;农村低保**户,**人;特困人员**户,其中分散供养**户,入院*户。在工作中,注重动态管理,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差水平“能升能降”,切实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三、高度重视优抚、老龄工作

2018年,切实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相关政策,并核实录入全镇退伍军人、现役军人家属及烈属**人。做好2018年度“八一”退役军人发放补助工作及2018、2019年度高龄老人津贴发放工作。

四、其他救助工作

完成慈善总会大病救助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上报了心脏病、直肠癌等重大疾病*户。为解决困难群众临时性生活困难,组档申报临时救助*户。

五、包村工作

选调生转正总结篇2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服务能力

主动学习新思想,积极贯彻新理念。深入学习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苦下功夫,主动学习新思想、积极贯彻新理念。

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学促做。深入XXX和XXX工作相关业务知识,把重大理论和各项政策同XXX镇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推动XXX镇XXX和XXX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在政策上学懂弄通,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上务求实效。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在综合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在基层工作中不断锤炼自己。

二、立足本职岗位,提升履职能力

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始终保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工作热情,不断增强恪尽职守、矢志不渝的战略定力,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服从组织决定,遵照党委安排,按时完成各项任务,积极履职尽责、务实为民服务,落实好XXX和XXX工作,及时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凝心聚力做实事,砥砺前行开新局。立足XXX和XXX本职工作,扎实学习业务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和工作积累。对组织和党委安排的各项工作,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全面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和业务工作本领,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增质提效,开创新局面。同时,根据精准扶贫工作实际,主动学习新业务,主动拓展新内容,做到主动适应、主动加压、主动学习、主动落实。

驰而不息促帮扶,蹄疾步稳抓落实。认真做好驻村指导工作,履行大学生村官职责,每周定期到所驻点的XXX村入户走访结对帮扶的贫困户,了解贫困户家庭增收脱贫情况,宣传医疗、就业、扶贫产业等方面的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定期下村指导党建及协调日常工作,帮助XXX村完成镇党委和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担当精神

坚持把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课题来回答与践行,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深入群众中间,了解情况、解决困难、听取建议。

履职尽责不松懈。时刻清醒的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职责,在XXX和XXX工作中,履职尽责,增强责任,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发挥自身特长,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落实好相关政策,做好本职工作。

狠抓落实不歇脚。按照“主动服务、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扶贫和惠民政策,做好贫困户享受政府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定期下村入户了解贫困户享受政策情况和脱贫增收情况,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质量,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好群众工作。

主动担当不动摇。统筹协调做好驻村帮扶和驻村党建工作,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明确自己的职责,找准自身定位,协助XXX村党支部书记,主动承担起组织党建、纪检监察、精准扶贫、综治维稳等工作,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切实履行好大学生村官职责。

选调生转正总结篇3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稻农;种植意愿;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29-2

基金项目: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010A05)

稻农是转基因水稻的生产主体,其种植行为是决定转基因水稻生产总量、增长速度的直接力量。转基因水稻的生产只有得到稻农的积极支持与参与,才能得到长足而有效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稻农的角度出发,以苏北淮安市涟水县为例,依据对225位稻农的调查,分析了稻农对转基因水稻的认知、种植意愿以及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转基因水稻的种植和发展政策提供基础依据。

1 样本

1.1 变量

1.1.1 被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稻农是否选择种植转基因水稻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研究目的,本文只选择意愿表示明确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不确定的意愿表示予以无效问卷处理。

1.1.2 解释变量 对稻农来说,是否愿意种植转基因水稻,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依据稻农转基因水稻种植意愿影响因素的特点,本调查问卷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影响转基因水稻种植意愿的外界因素调查,第二部分为影响转基因水稻种植意愿的个人因素调查,第一部分分别调查使稻农从不愿意种植转基因水稻转变到愿意种植的积极因素以及相反转变的消极因素。

(1)本文调查的积极因素有抗旱节水、高产、高营养价值、政府支持和技术指导。消极因素有高种子价格、健康危害和国家危害。通常情况下,农作物的收益越高,稻农的种植意愿越高。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转基因水稻价格与种植意愿必定存在正相关关系,所以本文没有将转基因水稻价格作为调查对象。如果转基因水稻抗旱节水、能得到技术支持,那将会降低稻农种植水稻的成本;如果转基因水稻高产、高营养价值以及得到政府支持,稻农的收益就越高,因此,本文预期这些因素是影响稻农种植转基因水稻的积极因素。同时,本文预期种子价格越高,稻农种植意愿越低。

(2)本文选用稻农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有第二职业、家庭年总收入、家庭水稻种植面积、水稻种植时间以及家庭总人口数作为影响稻农种植意愿的个人特征变量。本文预期,对于年龄来说,随着稻农年龄的增长,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意愿就降低,对种植转基因水稻的意愿程度就会减小。教育程度高的稻农对转基因水稻的认知更多,种植意愿更强。如果稻农拥有第二职业,其收入来源不限于种田,相比之下更愿意承担种植转基因水稻的风险,种植意愿更强。就稻农的家庭收入来看,收入水平高的稻农抵御风险的承受力较强,他们有能力承担前期的投入,更愿意采用转基因新技术。本文预期家庭年收入与种植意愿呈正相关关系。本文预期家庭水稻种植面积大的种田大户更愿意用其中一部分面积尝试种植转基因水稻。水稻种植时间越长的人更熟悉了解水稻的优缺点,或许更有意愿去种植高产新品种(转基因水稻)。家庭规模越大的稻农人均收入不多,不愿承担种植销售风险。因此本文预期家庭总人口与种植意愿呈负相关关系。

1.2 模型

将稻农转基因水稻种植意愿与其个人影响因素的关系设定成如下的函数形式:稻农转基因水稻种植意愿=f(年龄,文化程度,第二职业,家庭总收入,家庭水稻种植面积,水稻种植时间,家庭总人口数,其他因素)+随机扰动项

由于意愿很难用数值直接表示和测量,本文用“0-1”指标法表示稻农转基因水稻的种植意愿,“1”表示稻农愿意种植转基因水稻,“0”表示稻农不愿意种植转基因水稻。由于传统的回归模型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在负无穷到正无穷之间,而本文研究的变量取值在[0,1]区间,故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1.3 数据

以苏北淮安市涟水县为典型样本,2010年通过问卷预调查、半结构式访谈、正式调查等,开展深入研究。本研究一共发放22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0份。首先对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模型中相关变量的说明

2 结果与讨论

2.1 模型估计结果

对第一部分的因素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对第二部分的影响因素研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的相关数据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估计结果见表3。

注:*表示在10%水平下显著。 选定变量标准水平a=0.05,剔除标准变量a=0.10。同时用发生比OR(Odds Ratio)解释模型中的变量即Exp(B),它表示自变量一个单位的变化。

2.2 讨论

由表2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高产、高营养价值、政府支持、技术指导都是转基因水稻种植意愿的积极影响因素,而抗旱节水对意愿没有太大影响。

对于稻农个人影响因素来说,通过计算发现,稻农的年龄系数是-1.372,单从回归系数来看,年龄越大种植意愿越小,但是该因素在模型中对转基因水稻种植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因而稻农年龄对稻农是否种植转基因水稻并无太大影响。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稻农的家庭总收入对转基因水稻的种植意愿的影响与假说相同。同时,稻农水稻种植时间确实与转基因水稻的种植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家庭总人口对种植意愿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与假说不符,可能的原因是家庭规模较大的农户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相对较多,能解决家庭日常消费较大的问题,可以保持生活质量不下降,在种植过程中,对转基因水稻不太关心。其他因素均与预期不符,与稻农种植转基因水稻的意愿没有显著关系。

参考文献

[1] 郑华伟,张志华,刘东伟,何萍.农户无公害蔬菜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四川省南溪县的调查[J].新疆农垦经济,

2009.8:13-17.

[2] 陈雨生,乔娟,闫逢柱.农户无公害认证蔬菜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9(6):

34-39.

选调生转正总结篇4

    制,不能控制任意两个磁势矢量的相对位置,转矩控制性能差。欲改善转矩控制性能,必须对定子电压和电流实施矢量控制,既控制大小又控制方向。

    2、矢量控制技术。矢量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电机的转矩与电机产生的定、转子磁势矢量有关,通过控制任意两磁势矢量的大小和相对位置,即可控制转矩的大小。由于交流电机的所有矢量都在空间以同步速度旋转,因此实施旋转与静止坐标系之间的变换是矢量控制的关键,而实现坐标变换的关键是找出两坐标系之间的夹角。根据这个夹角的获得方式,可将矢量控制系统分成2种:一是按转子位置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坐标夹角通过装在电机轴上的位置检测器直接获得,系统简单可靠,适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和无换向器的电动机。二是按磁通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坐标夹角需通过计算获得,系统复杂,但易维持磁链恒定,使电动机运行经济合理,适用于同步电动机与异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

    二、门机上变频器的选择与注意事项分析

    1、变幅与旋转机构

    1.1选型及控制方式。这两个机构对转矩控制的要求不高,只对调速性能及机构起制动的迅速、平稳有较高的要求。选择额定功率比电动机额定功率大一级的变频器。电机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在控制方式上选用V/f的变频控制方式。

    1.2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变幅机构。参数配备时着重注意设定起动时间、制动时间在保证机构起制动平稳的条件下尽量小,电气制动采用能耗制动方式,以适应港口生产的需要。

    ②旋转机构。起动时间要符合实际需要,起动迅速而平稳。电气制动方式对不同的工况,选择自由制动方式与强制制动方式。在旋转机构正常停止时,选用自由停止方式,其停止时间可按实际生产中的运行情况设定,以尽量满足司机操作门机的需要为主;强制制动方式是能耗制动与机械上的旋转抱带同时使用,其制动迅速、准确,使旋转机构在紧急状态时迅速停车。

    2、起升机构

    2.1选型与控制方式。该机构不但要求高的转速及起制动的控制精度,而且对转矩控制要求严格。变频器的选择以变频器的额定电流为基准,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负载率、变频器运行的效率为依据。通过计算,变频器的额定输出电流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2倍以上。电动机选用变频器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其具有调速范围广、转速精度高、耐高温、运行可靠等优点。控制方式选用矢量控制中的按磁通定向的矢量控制方式。考虑到变频器功率大,运行时间长的特点,制动方式采用回馈制动,其特点是可使制动时能量回馈到电网,可节约大量的能源。

    2.2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变频器内部参数的设定要保证机构具有良好的调速精度及起制动性能,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两机构的同步问题。由于起升机构两主电机运行必须保证同步,需使用脉冲编码器作为速度反馈装置,通过测量脉冲编码器的脉冲数,利用二者之差来控制两电机的速度。选择脉冲编码器及其安装时,必须当考虑周全。

    ②起动转矩问题。为保证起升机构起动时具有足够大的起动转矩,通过设定机械制动器的打开时间、变频器的最低运行频率、运行电流之间的关系,以满足机构负载特性的要求。

    三、门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及处理

    我单位使用的门机采用的是西门子SIMATIC S7-300型PLC控制,驱动部分采用的西门子MASTERDRIVES VC系列变频器。它们之间采用PROFIBUS总线进行通讯。成熟的电控是门机稳定运行的基础,但是在门机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现列举几个在门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及具体的处理方法。

    1、各变频器显示F006,查阅手册为直流母线过电压故障。经过多次送电后故障依旧,经测量直流母线电压发现在峰值的时候瞬间能达800多伏,因此初步怀疑是整流单元发生了故障,随后对该单元的整流和回馈晶闸管进行了测量,经过测量及对比,没有发现故障,但是基本已经意识到是回馈部分出了问题,不能把能量回馈到电网中去,致使直流母线电压升高,最后想到难道是触发部分出了问题?带和这个想法找到并拆下了触发板,发现上面灰尘累积比较严重,有的原件的管脚甚至都被灰尘连到了一起,经过测量该触发板,其中 有一个触发部分的原件损坏。换上新的触发板后试验,门机恢复正常。 2、旋转机构F027故障,经查阅手册为L3相存在UCE关机。仔细观察变频器外观发现逆变器输出部分的三相铝排,其中有两相有烧熔现象,确定这两相发生过放电。经过检测直流母线部分的熔断器没有损坏,随后拆下CU板和电容组,发现CU板有被烧黑的痕迹,连接电容组的

    铜板被铝排之间放电形成的烧熔物质破坏,绝缘层也被破坏。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更换CU板,清理铝排和铜排上面的杂质,并用云母纸为铜排做绝缘。这系列工作结束后,还原并送电故障依旧。经过查阅相关资料,怀疑为触发板或者IGBT损坏,当拆下触发板后,其中有两组电阻已经烧坏,更换触然发板并恢复,故障依然没有变化。最后可能的只剩IGBT,调换了2组合3组IGBT后故障变成了F026,故障找到,确定是第3组IGBT损坏,更换后逆变器恢复正常。最后总结元器件损坏的过程应该是由于外部原因致使铝排短路,产生的弧光烧坏了绝缘层和触发板,使得IGBT损坏。

    3.变频器显示F023,经查阅手册该故障为过温故障停机。其主要原因为变频器在工作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要转化为热量损耗,所以要求变频器所在电气室要有相匹配的温度冷却设备。原冷却空调没有经过可靠计算设计制冷量不够,导致变频器过温停机。查阅产品手册后计算:

    产品额定输出W*损耗系数K*工作系数K1*效率η功率因数cosΦ=产品发热量。根据发热量选型合适工业级制冷空调后,故障消失。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4、变频器运行过程中报F082故障停机。查阅手册F082故障为通讯故障,在报文故障时间内,TB/CB收不到新的过程数据。现场检查并采取替换的方式查找故障源,替换CB/TB板、profibus总线连接器均未解决问题。后根据实际作业时的故障现象分析为旋转驱动器工作时故障发生。怀疑旋转驱动器相关的通讯总线存在干扰所致。将其profibus总线避开电力电缆铺设后故障消失。

选调生转正总结篇5

关键词:俄罗斯;政治发展;动力机制;权威政治

中图分类号:D503/K5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723X(2010)06 -0055 -05

俄罗斯政治发展在经历自由民主的挫败后,人们便开始转向历史传统,希望通过政治权威来摆脱现实困境,使其演进过程中呈现出权威主义色彩越来越浓厚、权威主义导向越来越明晰的特征。叶利钦中后期、普京时期、梅德韦杰夫时期的执政所为都凸显着俄罗斯政治发展权威主义的基本特点。当前,权威主义政治是这个具有集权传统的国家政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过渡性政治形式,它既含有民主的因素,又具有集权的特点,其实质是“社会赋予由全民选举产生的具有超凡能力的国家首脑以超出民主程序以外的最广泛的权力”。在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最突出的特征是“超级总统制”。“超级总统制”反映了俄权威主义政治构架和权力运作方面的集权特征。

权威主义政治总体上是适应俄罗斯社会迅速变迁过程中对秩序与权威的需求的,它促进了国家稳定与经济发展,为俄罗斯实现大国复兴提供了政治保障。当前,权威主义政治已成为一种与俄罗斯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治国模式。但权威政治毕竟是非民主的,它存在诸多弊端,如排斥大众参与,缺乏相互制衡的机制和政治多元性,以及在防止和遏制腐败方面所固有的局限性,等等。另外,权威主义政治要求把国家、民族的命运系于某一权威人物及少数政治精英身上,而这样做往往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权威主义要求权威人物必须具有高尚品质、民主意识以及远见卓识和高度政治权能,但权威政治又不能从体制、制度上来保证权威人物的产生。“对于国家乃至整个俄罗斯民族来说,这一特点毫无疑问是致命的,因为它把所有的管理职能都集中到了一个人的身上,这注定要超出他的身体和心理(更不消说智力了)承受能力”。

当前,俄罗斯不少学者一直担心权威主义政治会不会促使俄罗斯回到以往的极权主义体制。米哈伊尔-杰里亚金就指出,“俄罗斯在可控制的民主阶段只是稍做停留,便又继续前行,钻人不可控制的、混乱的极权主义阶段”。俄罗斯的历史和现实表明这种可能性的确是存在的。但是,通过对独立以来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考察,我们认为有诸多动力机制,在抵制着俄罗斯走回头路,推动着权威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型,促进着俄罗斯的政治发展。

一、向市场经济转轨是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民主政治依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既得到了理论的支持,也得到了事实的支持。20世纪80年代实现民主转变的国家有着大体相同的经历:高速发展的权威主义体制在政治上实行集权式统治,但在经济上发展出一个主要操纵在私人手里的市场经济。正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现代化将整个社会引向民主转变。罗伯特·达尔在《论民主》中指出,“一种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它所造成的社会,它所引起的、为它所特有的经济增长,这一切,对于发展和维持民主政治制度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条件”。事实上,只有市场经济下的发展才能有利于民主的产生,因为长期来看市场资本主义导致了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民主,又因为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庞大的追求教育、自治权、个人自由、财产权、法治和参与政府事务的中产阶级。也许更重要的是,市场经济通过把经济决策分散给相对独立的个人和企业,其财富和经济权力独立于国家之外,因此,不必需要一个强大的、甚至是专制的政府。

俄罗斯的经济改革是从高度垄断的传统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叶利钦时代尽管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的转轨由于实施过程中方法不当而给俄罗斯的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但毕竟市场经济制度的架构和方向已经初步确定下来。在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基本完成了建立新的经济制度结构的任务,如通过大规模私有化,建立了私有制为主体的产权和所有制结构;通过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建立了以规范市场经济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法律体系;建立了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市场等市场经济体系,等等。对于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市场制度建设的现状,俄罗斯原总统助理、经济学博士利夫希茨曾作过这样的概括:“在俄罗斯基本上是一系列市场在运作。可能它们暂时还不尽人意,但它们毕竟是市场。当然,我谨慎地称赞的市场,还远不够开放”。这是对俄罗斯经济改革相当有权威性的一个经济学家所下的结论。

普京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稳定和完善叶利钦时期所确立的市场制度结构,使经济转轨向经济主体的市场化内部治理和法律规制方向发展。从经济上看,普京上台以来虽然没有放弃市场经济、私有化,但在市场问题上,叶利钦与普京最大的区别是叶利钦强调的市场是西方式的、自由式,而普京却把市场和俄罗斯现实结合起来,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加上国家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普京给俄罗斯选择了一个适合于俄罗斯所处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即“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对关涉国家经济命脉的能源、军工、通信、航空制造等领域具有完全的掌控能力。普京强调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对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作了明确的界定:国家调节经济的实质是保护一切所有制形式的积极性,保障经济自由,保障市场的有效运转,保障全国经济活动的统一条件,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经济。作为普京路线的支持者,梅德韦杰夫也倾向于可控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公开场合多次明确表示俄罗斯不会放弃市场经济。

2002年,美国、欧盟正式承认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获得,反映了西方发达的市场国家对俄罗斯10年市场取向改革成就的认可。当然,从正式制度的角度上说,俄罗斯尽管已经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框架,但还不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市场经济国家,还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国家。但应当理解,在像俄罗斯这样一个有着长久集权统治历史的国度,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里,很难滋生出诸如美国那样的民主自由的市场经济。

尽管离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有一段距离,但俄罗斯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已不可逆转。普京表示,“俄罗斯应成为,并一定会成为有竞争力的市场经济国家”。应当说,俄罗斯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经过10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俄罗斯改变了以前体制遗留的“凡事依靠权力”解决的意识,根本扭转了“高投入、低产出、无效益”的行政命令体制,促成了“效率优先”的市场意识的形成。10多年来俄罗斯经济转型的最大成果是宪法确立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理及制度,促成了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所有这些都为俄罗斯市 场经济的发展搭建了最好的平台,也为俄罗斯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

二、民主政治框架的确立是俄罗斯政治发展的主要动力

美国着名的民主理论家罗伯特·A·达尔认为,民主政治有七个基本特征:选举产生的政府、自由公正的选举、普遍选举权、对竞选公职没有限制、言论自由、多种信息来源可供选择、结社自由。按照此标准,可以说,俄罗斯已经是一个步人民主门槛的国家,已经是一个初步具备民主制度的国家。

从反映民主政治底线的选举来看,根据俄联邦宪法和有关法律,全民公决和自由选举是公民行使权力的直接体现,所有选民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选举,选举实行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的原则,选举出来的各级领导人严格实行任期制。俄联邦总统由有直接选举权的俄联邦公民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俄部分议员也由各地选民选出。公开、差额、竞争性的选举使俄罗斯的选举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俄政治领导人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合法性。从俄选举制的实践看,俄罗斯先后如期举行了五届国家杜马选举,五届总统选举和二次全民公决。

从民主更为广泛的涵义看,经过10多年的政治转型,俄罗斯按照西方的三权分立原则初步构建起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虽然存在总统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但其权力的行使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议会和法院的监督和制约。国家杜马不能组建政府但决定是否批准总理人选,它还批准政府预算(由议会控制政府开支是民主国家的主要特征),这些都表明在权威主义体制下,议会民主还是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的。在政党政治方面,虽然政党政治尚不成熟,政党多、杂、乱,政党作用受到限制,但俄政党活动已从混乱、无序步入了文明和法治轨道,政党制度开始发挥意识形态功能、议会政治功能和选举功能。议会成为政党参政、议政的主要途径。此外,在俄罗斯,宪法和法律至上已被接受,任何政党、团体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实行司法独立,诉讼公开。虽然法制尚不健全,法律权威受到一定的破坏,但法治思想已深入人心。虽然选举制度还有待完善,广大民众的自由民利还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其通过国家和地方总统、议会选举及舆论等来表达自己愿望的途径基本顺畅。宪法还赋予公民享有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公民可以在政府规定的范围内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政治对手可以对政府乃至总统发表相左的观点,甚至是批评的意见。虽然国家加强了对几个主要的全国性电视频道的控制,但对全国大多数电视台并未控制。一些独立的或者是反对当局的媒体在俄罗斯存在着,一些社会活动家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各种政党和非政府组织活动相当频繁。

即便是一些对俄罗斯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与成果提出批评意见的学者,也肯定了俄罗斯政治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麦克福尔指出,就俄国政治改革进程起始时所面临的条件而言,用一种现实的眼光来看它其实已经做到了条件所允许的一切,对于俄国在政治民主化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不应轻易否定。俄罗斯的现政权从根本上不同于推行了70年之久的苏联传统的一党集权的政治模式。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多党政治、自由选举和思想多元化已经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扎下根来。亨廷顿也肯定了俄罗斯在自由、民主方面的进步,他指出:“根据最新的一项调查,有118个国家够得上是选举民主国家,然而,只有其中的79个国家被归入‘自由’一类,即自由民主国家。约有39个通过选举产生政府的国家被判为部分自由的国家,其中包括俄罗斯、印度、乌克兰、土耳其、巴西、巴基斯坦和哥伦比亚”。

俄罗斯政治制度尽管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应看到,经过10多年政治转轨而创建的俄罗斯政治已具备了民主的基本特征,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正如梅德韦杰夫在2010年9月雅罗斯拉夫尔世界政治论坛讲话时所言,“毫无疑问,俄罗斯是民主国家,俄罗斯有民主。它年轻,还未成熟,未完善,但毕竟是民主”。民主政治框架的确立为俄罗斯民主的转型提供了最坚实的制度基础,并将对俄罗斯民主化持续发挥其主要的推动作用。因为,从根本上说,政治发展主要是通过制度运行来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并最终建构民主政治。

三、民众对自由民主坚定的价值追求是俄罗斯政治发展的强大动力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随着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媒介和政治交流的日益增多,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种关于民主的信息得到广泛地传播,民主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政治价值和政治评价标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近乎普遍的正当性。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但在民主、自由的价值成为评价各国政治制度优劣主要标准的情况下,尽管民主化道路和民主制度的具体形式各国不尽相同,但走向民主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处于开放世界的俄罗斯,全球化对其自由民主价值的普及和民主化的推动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面对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所带来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失控,俄罗斯广大民众要求政治发展的有序化、制度化,希望加强政府权威,维护社会稳定。这样,作为反映俄罗斯政治文化基本特质的权威主义再次成为俄罗斯主流的政治价值。但是权威主义的回归并不意味着俄罗斯想回到过去,只是俄罗斯民主模式在他们预想中的失败促使他们去寻求一种更强有力的统一领导。俄罗斯想再回到苏联时期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或者再走极端,已是不可能了。因为,集权体制下的战战兢兢的生活令每一个百姓记忆尤深,痛切心肺,广大民众从心理上已是不可能接受它。当前,俄罗斯民众的政治观点更偏向于对权威主义的认同,并不意味着对自由民主的真正排斥,而只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出于现实的实际需要,支持权威主义的因素要远远超过支持民主化因素。

实际上,当今世界的俄罗斯,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尽管在西方“民主”的引进和市场经济改革中,俄罗斯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应该承认,大多数国民已习惯于在民主、市场经济和自由条件下生活,不愿回到过去。俄罗斯人与其他民族相比,“他们不如美国人那样全身心地钟情于民主,但其内心还是拥护民主的”。尽管改革遇到了种种困难,尽管有诸多的抱怨与不满,但在每一次赋予俄罗斯民众权力的选择中,他们都选择了对既定改革道路的支持,比如1993年对新宪法的全民公决以及对历次总统选举的投票。这至少说明了俄罗斯民众对旧苏联体制的摒弃、对民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望。2005年,几家社会学研究所和公司首次对俄罗斯公民的处境和心态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1500名应答者对最近20年间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如何改变了俄罗斯社会这一问题作出问答。社会学家米哈伊尔·塔鲁辛着文评论这次调查的结果时写道:“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社会总体上已经适应新 的生活条件,社会各阶层已接受民主的价值观。此外,不单是最积极的群体而且所有的社会群体,都以肯定的态度接受民主社会的基本制度和自由市场体系。对民主价值观的这种认同与各阶层同时对巩固国家的一致追求并不矛盾。因此显而易见,我们有着社会团结的基础”。

自由民主已成为俄罗斯民众坚定不移的价值追求。普京指出,“对于当代俄罗斯来说,民主价值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对经济成就或对社会富裕的追求”。罗伊·麦德维杰夫也强调,“虽然俄罗斯民主制度有各种缺点,但是它已经开始变成一种社会予以珍视并准备加以维护的政治财富”。人们对自由民主坚定不移的价值追求将促使俄罗斯向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因为“公民对民主的要求在长期视野中是最根本性因素。政治精英是否作出有利于民主政治的选择,很重要的一点是公民对民主的要求有多强”。健全的民主制度取决于民众,没有他们的支持,便不可能建立这样的制度。政治生活中,要求民主的公民是民主的原动力。对俄罗斯而言,公民对民主的要求和支持是俄罗斯向民主政治发展的强大动力。正如普京所指出的,“俄罗斯政治体制的未来取决于当代人的追求,取决于几百万公民渴望个性自由、呼唤社会公正。民主国家应该是公民社会自我组织的有效工具”。

四、最高领导人的民主意识是俄罗斯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

亨廷顿曾指出,“经济发展使得民主成为可能;政治领导使得民主成为现实。对未来的民主国家来说,未来的政治精英必然至少相信民主对他们社会和对他们自己来说是一种最不坏的政体”。政治领导人“首要的是,他们必须表明他信任民主程序和恪守那些超越对权力或其他实质目标的追求的规则”。对于“超级总统制”下的俄罗斯,政治领导人即总统要做到这一点尤为重要。

普京在强调权威的同时,也强调俄罗斯民主的价值和意义。1999年12月,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这个纲领性的文件中阐述了他的思想。普京认为:“只有将市场经济和民主制的普遍原则与俄罗斯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才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传达了普京的信念:把市场经济和民主制的普遍原则与俄罗斯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普京通过对俄罗斯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总结出的结论,也是他全部治国策略的基础。在普京看来,推行民主政治和向市场经济过渡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这已不是他要论证与思考的问题,而是国家生存、改革和发展不言而喻的原则和基础,具有已经被普遍认同的社会价值。俄罗斯要做的就是把人类的普遍社会价值与俄罗斯的现实结合起来。就任总统八年,普京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俄罗斯民主的价值和意义。2001年,普京在会见美国各界社会人士代表和美国政治活动家时强调,“今日之俄罗斯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要同自由、民主国家共同体实现一体化的国家”。在2004年国情咨文中,普京指出,“我国人民的意志和俄罗斯联邦的战略利益要求我们忠于民主价值”。在2005年国情咨文中,普京强调,“俄罗斯发展成为自由民主国家是我们主要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任务”。“俄罗斯过去是,现在是,当然将来也将是最大的欧洲国家。经过欧洲文化锤炼而获得的自由、人权、公正和民主的理想数百年来一直是我们社会明确的价值方向。”2007年9月,普京在与“瓦尔代”国际俱乐部成员会谈时指出,“关于2008年之后及未来的走向我考虑了很多,我认为,除去民主和多党制以外,没有其他可以稳定国家的手段”。

梅德韦杰夫也坚持民主思想。他指出:“我相信,俄罗斯拥有真正的民主,我们非常清楚,没有一个非民主国家能真正繁荣,理由很简单:自由比没有自由好。”在竞选纲领中,梅德韦杰夫指出,“我未来最重要的任务是继续完善公民自由和经济自由。”在2008年国情咨文里,梅德韦杰夫指出,政治和经济体系的剧烈震荡,世界经济的紊流,甚至政治军事紧张局势的恶化,都不能成为拆卸民主制度和工业金融行业行政化的借口。公民的政治自由和他们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在2009年国情咨文里,梅德韦杰夫指出,21世纪,俄罗斯必须进行建立在民主价值和机制基础之上的全面现代化。

选调生转正总结篇6

论文摘要: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具是一种多用途全悬挂式精量播种机,在气吸排种器上更换不同排种盘即可精确播种玉米、甜菜、蓖麻、黄豆、油葵、打瓜、高梁等多种农作物,能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其行距株距、作业深度、排肥量、覆土量、镇压力均能在较大范围内调整,与目前使用的条播机相比一般节种50%,该机结构简单,生产效益高,深受农民的欢迎。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主要由机架总成,地轮总成、四杆机构,排种器总成、排肥器总成、种子开沟器总成,化肥开沟器总成,覆土器总成,镇压轮总成,中间传动器总成及风机总成和风机传动器总成等部件组成。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采用垂直圆盘气吸式排种器,排种器的气吸室与高速旋转的风机进风口相连,排种盘的一侧为气吸室的负压道,一侧为量种子室充种区。当风机旋转产生负压的同时,地轮旋转带动排种盘转动,排种盘上的排种孔转到种子室的充种区时,由于种子室与大气相通,种子被吸到排种孔上。排种盘继续转动,转到投种区时负压消失,种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投入种子开沟器开好的沟内,排种器上设有锯齿式刮种器,调整其位置可以刮去多余种子,可满足精量播种要求。

根据农艺要求,可按需要调整为正、侧位置施肥。机具开始工作时,由于地轮旋转通过方孔链轮,链条传动,带动排种方轴,再通过方孔链轮,链条传动排肥方轴,使排肥器总成的外槽轮转动,将肥料投入施肥开沟器总成开出的沟内,从而完成施肥过程。

一、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的正确选择与应用

1、因地制宜地选择精量、半精量播种机 实施精量、半精量播种是用机械实现精准农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群体质量栽培的核心。实践证明,在现有地力、肥力条件下,适当降低播种量,使麦苗起点适宜、动态结构合理、田间光照充足、个体发育健壮、成穗足而大、粒多而重,是农民普遍接受的高产措施。然而添置精量、半精量播种机要因地制宜,若是中等肥力的田块,农艺采用主茎成穗与分蘖成穗并重的栽培途径,要求基本苗应达到180万~270万株/hm2(播种90~135kg/hm2)、产量达到5250~6000kg/hm2,就应当选择装有16直槽的外槽轮式的排种器,能一次完成旋耕灭茬、开沟播种和覆盖镇压等工序的半精量播种机。若具有上等肥力的田块,农艺采用小群体、壮个体、以分蘖为主的栽培途径,要求基本苗达到120万~180万株/hm2(播种60~90kg/hm2),产量达到6750kg/hm2以上,就应选择装有窝眼轮式和锥盘式的排种器,能一次完成旋耕灭茬、开沟播种和覆盖镇压等工序的精量播种机。

选择精量、变精量播种机还因动力机而异。精量、半精量播种机的规格是根据与共配套的拖拉机的功率大小、挂接方式不同而设计的。选择时要根据说明书或标牌,选择与自己现有的拖拉机功率相匹配和挂接方式相同的播种机。

2、用好精量、半精量播种机 (1)搞好进田作业前的保养。首先,对拖拉机及播种机的各传动、转动部位,按说明书的要求加注润滑油,尤其是每班前要注意传动链条润滑和张紧情况以及播种机上螺栓的紧固;其次,要清理播种箱内的杂物和开沟器上的缠草、泥土,确保状态良好。

(2)搞好各种调整。先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和农艺要求,将播种量调准;再将旋耕灭茬、开沟、覆土、镇压轮的深浅调整适当;后将开沟器的行距调准,将机架悬挂水平和传动链条的松紧度调整适中。

(3)搞好田间的试播。为保证播种质量,在进行大面积播种前,一定要坚持试播20m,请农技人员、农民等检测会诊,确认符合当地的农艺要求后,再进行大面积播种。

(4)注意加好种子。加入种子箱的种子,达到无小、秕、杂,以保证种子的有效性;其次种子箱的加种量至少要加到能盖住排种盒入口,以保证排种流畅。

二、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的故障排除

1、排种量不稳定 (1)排种量不稳定的原因:一是吸气管路有破损,如漏洞、接头连接松动、裂纹等使气压下降,气吸力减小,种子没吸住致使一部分或全部漏播。主要表现为个别垄行播量减少,或漏播。二是吸气型胶管制造质量差、老化变质,或因保管不当而产生破损、漏洞、裂纹,或内层产生脱离层而使气流阻力加大,造成气压降低,不易吸附种子,致使排种量减少或完全漏播。三是吸风机两侧轴承磨损严重或年久失修或长期缺油,造成阻力增大、转速下降、气流和气压不足,种子难以吸附在排种盘上。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整机(全部单体)播量不足或完全漏播。四是主机(拖拉机)转速降低,或动力输出轴出现故障,导致风机转速下降而气流不足。五是传动系统,如三角传动带陈旧、磨擦严重、拉长、松弦等造成风机转速下降。六是排种盘因保管、安装不当而产生变形、锈蚀或种室变形等使排种盘与种室接触不严密,产生漏气,种子一部分或全部不被吸附。七是种子清洗不好,混有杂物,将排种盘孔眼堵死,造成漏播种。八是选用的排种盘型号不当,孔眼(或条孔)过小、气流吸力过小,不能吸附种子或吸量少而产生漏播或播量不足。 转贴于

(2)排除故障的方法。当监视人员或监视器发出漏播信号时,应立即停车熄火,并将播种机落地(悬挂式)检查原因。若接头连接不牢,可重新接牢;有较小孔眼或裂纹的可用胶带贴补,孔眼过大或裂纹过长的应更换新管;输气管内壁脱层阻力大的应更换新管。排种盘或排种室变形可试校,校平后仍然漏气的应更换新品;发动机转速正常而风机风量仍不足的,要检查风机轴承,如有旷动、异声等应予更换轴承。

2、完全不播种 (1)完全不播种的原因。播种机在试播和作业中出现完全不播种,主要是磨损严重或运输、保管不当造成传动件变形,如方轴、轴套、伞齿轮、方向节、排种器等严重磨损、变形,导致风速和风量不足而完全不播种。(2)排除方法。作业前认真全面检修播种机,如方轴要校直,配合松旷的可加垫片消除间隙,磨损严重的要焊补后磨平。伞齿轮磨损过大的要成对更换,磨损不太严重的可在内孔加垫片消除间隙。方向节可用推焊法填补磨痕,然后车平表面。装复后应转动灵活。排种器要更换。维护时要注意方轴套和轴、伞齿轮的润滑,以减缓磨损。运输中要防止碰撞。

3、播种深度不符合农艺要求 (1)故障原因。主要是机具使用时间过长,机件磨损严重所致。如开沟器磨损后入土困难,开出的沟变浅;覆土板磨损后,覆土量减少,覆土厚度小而播种深度浅;深浅调节丝杠和调节螺母磨损严重而乱扣,工作中受到震动便自行退扣改变调整深度;拉力弹簧减弱后,覆土量减少,播种深度也随之变浅。

选调生转正总结篇7

本次规划修编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文秘部落围绕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和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部署,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发展、坚持“三保“主线,正确处理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全面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推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次规划要充分与上一轮规划相衔接,继承和发扬在规划编制、实施中的经验。同时要与时俱进,做到六个“转变”,即规划定位向区域规划转变,工作任务向资源保护和集约利用并重转变,规划方法由指标控制型向空间控制型转变,规划内容由耕地保护研究向综合研究转变,决策方法逐步由领导决策向民主决策转变,规划实施由目标导向型向过程导向型转变。努力使修编后的规划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服务于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

总体上要坚持“保护、保障、挖潜和集约利用”的原则。保护就是依法依法保护耕地、保障基本农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就是千方百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挖潜,就是清理消化闲置土地和盘活存量土地;集约用地,就是努力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平。

1、用途管制原则。

土地用途管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要统筹合理安排各业用地,明确各土地利用区块的用途,严禁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用途管制的重点是耕地保护,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的保护,要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推进耕地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上并重转变。

2、占补平衡原则。

根据《绍兴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点的撤并和退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

3、合力建设原则。

“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是这几年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按照明确重点,兼顾一般,统筹安排的原则,遵循市场化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资金和资源的互补和互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4、集约用地原则。

一是要加强土地利用水平评价,调查闲置土地情况,制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措施和方法。二是要研究促进新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完善“双控”指标体系。

5、公众参与原则。

规划编制要充分利用“外脑”,依靠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力量,提高规划编制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技术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相关信息的交流和互动渠道,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听证或公示等手段,完善规划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努力做到规划“以人为本”、公正透明。

6、三规衔接原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正确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科学预测用地需求,认真分析土地供应潜力,合理土地资源布局,正确处理“保护”和“保障”的关系,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十一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结合。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要与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

7、成方成块原则

根据城市发展边界理论,按发展阶段、重要程度和资源供给能力,合理界定城市和开发区的外延扩张边界,开发区块尽量做到成方成块,以利于资源配置、规划实施和耕地保护。

8、可持续利用原则。

要按照生态绍兴建设的要求,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进行土地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减少对生态脆弱地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不合理的开发,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9、信息化原则。

要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满足规划要素实时更新、快速统计、共享互动等要求,增加规划科技含量,有效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工作时间总体上按省厅和市政府有关要求安排,即计划在本年度完成整项工作。如遇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及安排的影响,则作相应的时间调整。

1、健全组织机构。

(1)由市政府统一成立“三规”领导小组。(时间根据市政府安排)

(2)在成立“三规”领导小组后半个月内设置联络员、专家咨询组。

(3)成立市国土局规划修编工作组。(4月1日---4月15日)

2、落实资金。(4月1日----4月23日)

已编制经费预算,由办公室具体落实。

3、落实编制单位。(4月30日前)

(1)确定落实编制单位的方法、程序和要求;(4月4日前)

(2)收集编制单位的资料、信息;(4月11前)

(3)按规定落实编制单位,签订委托协议。(4月23日前)

4、调查研究阶段(4月24日至7月23日)

这一阶段与下阶段的工作将穿行,主要工作包括资料收集、实地踏勘、召开座谈会。总体规划综合性强,涉及部门多,需要进行多方调查。走访各有关部门,调查各部门规划期内用地需求,征求各部门对总体规划的建议。深入各重点地块进行实地踏勘和典型调查。

5、专题研究阶段(5月24日至7月23日)

在前期调查研究和全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批准的基础上,开展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土地供给与需求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等专题研究,为规划大纲及规划文本草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6、规划大纲拟定阶段(7月24日至9月23日)版权所有

规划大纲文本包括绍兴市基本概况、规划总则、规划目标、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与结构优化、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规划修编方法与实施机制创新、预期规划实施成效等内容。规划大纲编制完成后须报市、省批准后方可开展下步工作,时间进度较难把握。

7、规划草案拟定与选优阶段(9月24日至11月23日)

本阶段主要是落实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确定土地用途以及完成规划草图。

需拟定的方案包括:全市、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重点建设项目和城镇建设用地布局方案、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方案和土地利用分区方案。最终提供2~3套供选规划方案。

确定规划供选方案的主要要求:⑴在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方案过程中,应分析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拟定规划供选方案。⑵每个供选方案均需保证规划主要目标的实现。⑶对每个供选方案的实施,从组织、技术,资金投入、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评价其实施可能达到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综合评价后,提出推荐方案,供领导小组审定。

8、规划协调、编制规划成果阶段(11月24日至11月30日)

对推荐方案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干部和公众意见,必要时召开规划协调和论证会,对有关问题进行协商处理,形成最终规划方案,编写规划报告。

选调生转正总结篇8

关键词:产业政策;经济转型;约束效应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8-0094-04

一、经济增长方式对子经济转型的约束

经济转型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轨迹的改变,实质是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重新安排,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经济主体行为的变化。经济体制在发生转轨的过程中,必然影响到产业结构的方方面面。

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是内生于产业结构中的。所谓的产业结构优化,无非是指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而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又是经济效率提高的最基本的内容。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正是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向内涵转变的症结所在。在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不外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以市场作为稀缺资源的基础性的配置者,通过自由市场上能够灵活地反映各种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的价格体系进行配置;另一种是由政府充当稀缺资源的基本配置者,通过他们的行政命令进行配置。我国目前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尚未完成,在各级政府还保留着很大的资源配置权利的条件下,其领导者往往把结构调整理解为他们按照提高政绩的方向进行配置,把产业结构优化理解为把资本和其他资源有限投向产值大、利润收入高的简单加工装备工业或重化工业,这样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就被诠释成了走重化工业道路、重型化道路或以制造业为核心的重化工业道路。近年来国家统计资料显示:从1999~2005年,中国工业发展出现转折性变化,在产值、投资、利润增长比重上,重工业都超过了轻工业,出现丁重新重工业化的趋势,2003年重工业增长速度超过轻工业4个百分点。重工业的比重从1997年53.8%上升到2003年64.3%、2004年67.6%、2005年69%,而重工业优先发展时期的最高记录是1960年66.6%。中国目前已达到重工业化的最高记录,正进入以重工业化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

造成各级政府过分追求资源配置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财政体制的缺陷和要素价格的扭曲。要素价格的扭曲一方面鼓励高投人、经济效率低的项目扩张;另一方面又人为地压低了外延增长实际付出的成本,鼓励紧缺资源的浪费以及实际效益很差的产业的扩张。根据国际能源机构N・迈尔斯(N.Myers)和J・肯特(J.Keot)的研究,由于能源价格不能反映其真实成本和稀缺程度,我国的能源消耗至少增加了9%。这种畸形的经济结构使得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奇怪现象,一方面经济的年增长速度很高,改革开放以来平均增长速度高达8.9%;但是与此同时是经济质量比较差,高度依赖能源消耗和环境严重污染。另一方面民生的福利改善比较缓慢,更为严重的是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8上升到1999年的0.45。这种收入差距潜藏着大的社会危机,出现了所谓的“增长悖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或者由外延型转向内涵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可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转型的内涵。只有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成功的转变,经济转型才可能取得成功。

二、内生于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在西方国家被看作是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总量控制政策的补充,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是产业政策的核心。政府利用产业政策通过对资源在各产业间配置过程的干预,弥补和修正市场机制的缺陷,从而通过使资源配置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早期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概念,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政策体系,但是国民经济计划中交织着产业政策,缺乏全面性、系统性的产业政策。我国有意识地利用产业政策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确定以后,产业政策被赋予更加重要的意义。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率水平,表现为配置效率的提高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善。但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非均衡的,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同时展开:必须通过非均衡的方式实现。这里所谓的非均衡就是通过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首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然后通过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带动其他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决于适宜的产业政策,为此必须拥有合理的产业结构。而合理的产业结构必须依据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原则,在不断调整中形成合理的梯级结构。因为,产业结构升级是通过将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来提高社会平均生产率,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在各部门间的边际收益相等达到效率最优,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资源的再配置效应。由产业经济学理论可知,生产率提高较快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会趋于上升,而生产率提高较慢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会趋于下降。在索洛增长模型中,由技术进步引起的生产率的提高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显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由此可以获得经济学上所谓的“集约增长效应”。除了资源的再配置效应外,在总的全要素生产率中还有一个组成部分就是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与部门产出比重的加总。说到底,产业结构升级只是一种类似于“扩散效应”的作用过程,没有这种升级,就不会有生产率的普遍提高,也可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需求结构变动的作用;二是技术进步的作用。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需要尽快完成产业结构升级。这种升级由于是利用从发达国家引进的技术,成本较低、不确定性较小,从而容易形成“聚点均衡”,即企业都挤向某个或某些升级的产业,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产生冲突,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此起彼伏,出现产业升级的“潮涌现象”。可见,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条件,或者说产业结构是内生于经济增长方式中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产业依托。

三、产业结构的选择对于区域经济政策的约束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依托于其区域产业政策,区域产业政策主要包括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和主导产业发展政策。区域的产业结构是靠主导产业来带动的,因此,一个区域实行什么样的主导产业政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由于区域和国家层面的目

标函数不同,因此同样是主导部门,处于国家层面的主导部门与处于区域层面的主导部门之间不仅存在着“量”的差异,更表现为“质”的不同。国家主导产业选择要考虑产业结构体系完整,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更注重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无所不包,不同区域在确立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时。不能抽象掉产业的区域性。另外,区域差异因素也必须重视。由于东部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决定了东部同中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的不同阶段,这又使得不同地区选择的主导产业也不应该相同。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从区域的角度、区域专门化生产的角度来认识,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各地主导产业趋同的悖论。

主导产业的新旧更替受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支配。因为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投资收益达到顶点,接着就出现边际收益递减倾向,这就动摇了主导产业存在的基础。所以,任何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主导产业的确立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罗斯托关于非平衡增长的观点,是与其主导产业的理论相联系的。他认为,近代经济增长实质上是一个部门发展的过程。经济增长就是领头羊的主导产业部门首先获得增长,再通过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瞻效应,对其他产业部门施以诱发作用,最终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至于主导产业选择的是哪些部门与哪些产业,关键是要采取一定的政策与措施培育这些部门与产业的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主导产业,发挥主导产业的作用。任何政策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向都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区域产业政策也不例外,如果前提条件不具备或不完善,不仅其政策的效能难以发挥,甚至还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因此设法创造出这些条件,对于制定和实施区域产业政策来说无疑是重要的。

区域产业结构转换的关键是实现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其目的在于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如何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有一个导向的问题。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向选择的基本依据是:(1)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和自然环境条件及其基本特点;(2)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总水平,包括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3)国际及全国地域分工的要求。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是由其主导产业所决定的,因此,产业结构的演变也是由其主导产业的有序转化引起的。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及整个产业结构随主导产业的更替而发生的质的变化,主导产业发展通过产业转移来实现。根据产业转移的方向将产业转移分为两种方式,一种转移是在主导产业进入了衰退期,集群内大规模的企业外移出去;另一种是某一区域外的产业(企业)转移进入已经形成了的产业集群所在地,从而不断强化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强化又将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后一种产业转移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所谓地域梯级产业转移的模型。产业转移的最终结果是使各区域的产业类型和水平与自身的经济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在现实中,往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一定是按照梯度转移,甚至可能出现逆梯度转移现象。产业集群形成的竞争优势导致的这种产业转移,将促进主导产业发展。

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且,影响主导产业选择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影响。主导产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作用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正是主导产业部门的不断更替,带动了工业部门的结构变动,并引致其他相关部门的发展,达到结构优化、资本积累、规模经济等效果,最终实现工业化目标。而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的主要标志,就是主导产业群的不断更替。具体考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就会发现,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不同,主导产业的演进虽然与工业化的进程相一致,但是具体主导产业群的选择会呈现较大的差别。

区域经济政策对于整个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中央与地方的效用函数不一致,中央政府是出于全国一盘棋的视角出发制定相关政策的,但是各个地区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地区和部门优先的地区和部门主义的狭隘偏见。因此,导致了中央和地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产业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同时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的过程中存在着博弈行为,加之各个不同的利益集团参与其中的博弈行为,使得在具体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大的偏差。因此,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切不可一刀切,要因地制宜,但同时又要符合国家整体的产业政策规划。

四、区域经济政策对于经济转型的约束

经济转型的成功又受制于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内生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和总体水平。不同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从根本上来说,最后受制于国家总体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本地的要素禀赋水平。但是,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似乎又陷入了环境决定论的循环论证之中。如何摆脱这个逻辑怪圈,只能通过政府。政府的行为可以改善经济发展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政府的作为可以为经济发展改善初始条件,只要初始条件改善了,经济的发展才可以摆脱路径依赖的窠臼,避免陷入纳克斯的贫困的恶性循环中。各个区域的初始条件不同,发展路径不同,发展重点不同。一般来说为了实现经济的趋同,必须要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主导产业。但是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依托于区域产业政策,而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又必须与国家的整体转型的制度协调,也必须符合我国劳动力资源富集的中国特色。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只有各个地区按照自己的特点和现状制定和执行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业政策,区域经济的发展才可能走上符合自己资源禀赋的发展道路。因为,一个国家的整体的经济转型能否取得成功依赖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只有各个地区具有良好绩效的经济发展绩效,整个国家才会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才可能实现平稳转型。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改革开放30年,我国从过去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平衡发展走向现在多种所有制结构下的不平衡发展,区域经济严重分化。当然这种结果伴随着民众的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经济进步过程中的收入差距扩大的现实。如果这种差距不能消除的话,对于中国经济的整体转型会产生严重的滞后影响。在实现经济奇迹的同时,我们也遭受到批评,认为我们抛弃了传统的社会主义保障,向着糟糕的资本主义模式靠拢。中国的转型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经济的转型,只有经济转型取得成功,才会为其他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平台。对于经济的整体转型来说,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区域转型意义重大,而区域的转型又依赖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承认区域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衡量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第二,从国家宏观层次,

协调区域间的利益与地域分工关系,从追求国民经济整体最大利益角度衡量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借助于区域主导产业的升级换代。罗斯托首先提出了“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成长阶段的更替表现为主导部门的系列的变化,现代经济增长实质上是部门的成长过程。对地区的整体经济起引导作用和推动作用的是地区的先导性产业。任何地区的主导产业都是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在区内外多方面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地区主导产业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够在一定的时期内,起到带动整个地区产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地区主导产业的形成和确立一般受到需求和供给双重作用的影响和制约。产业政策的精髓就是从推动产业结构的演变中求得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要获得较快的经济增长和较好的经济发展,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具有适宜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而这种转换能力,一方面取决于自然资源的禀赋和现有的经济条件的适宜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适宜的产业政策。

中国经济的转型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有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有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不同的地区拥有各自不同的主导产业。因此,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就是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也就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的整体发展与主导产业的存在与发展有很大的相关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在一个没有主导产业、各个产业平行推进的区域里,区域经济不可能取得快速健康的发展。或者反过来说,只有确立了主导产业,才能形成良好的、具有自生能力的区域产业结构,而区域的经济发展才可能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径。经济的转型才可以建立在坚实的基础平台上。

五、结束语

从产业政策的角度来看,经济转型的成功受制于多种因素。经济转型的实质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托于产业政策,而产业政策的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或者说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经济转型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其成功也有赖于其组成部分的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绩效。区域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区域的主导产业的选择,而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既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结果,又是其形成的原因,二者互为因果。因此,经济转型的成功与否无论是从内容上来看,还是从形式上来看,都是取决于产业结构选择的合理与否。从内容上来看,经济转型的实质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依托于产业结构。从形式上来看,经济转型必须通过其区域内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转型来实现,整体的经济转型通过部分的经济实体的转型来完成和实现。同时,无论从质的方面看,还是从量的方面来看,经济转型的成功也是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从质的方面来看,产业结构的转变就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体现;从量的方面来看,局部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影响到全局的整体的经济转型。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转型的核心。它一方面通过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进而从内部影响经济转型;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影响区域经济政策进而从外部影响经济转型.我们把这一逻辑机理用图形表述如下:

由此导出的结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转型的立足点。只有形成合理和适宜的产业结构,才能够使得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落到实处;也只有建立在合理与适宜的产业结构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政策,才能够真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协调。如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彻底完成了,区域经济政策也真正发挥作用了,那么我国经济的整体转型也就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了。而且,像我们这样的国家,既不属于纯粹市场型的产业结构,也不完全属于计划控制型的产业结构模型,更不同于垄断和市场结合型的产业结构模式。如前所言,产业结构的选择既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依托,又是区域经济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从逻辑上来分析产业政策的选择对于经济转型的约束作用,为历届经济转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当然,像我国这样的大国,由于拥有很多其他市场化国家所不具有的特色,因此,经济转型自然会带有自有的特色。当然,经济转型的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文中提到的几个问题,还会受制于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本文只是从产业结构的角度作了分析和透视,至于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在本文分析视野之内,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因素对于经济转型的不重要。

选调生转正总结篇9

本次调查是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第17次全国性企业经营者年度跟踪调查,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分配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与前16次年度跟踪调查一样,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于8月10日发放问卷16,000份,截止10月15日共回收问卷5,113份,其中有效问卷5,016份,有效回收率为31.4%。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矿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3.6%、6.4%、3.8%、3.2%、2.7%、2.3%、1.7%、1.5%和1.1%。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59.4%,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占20.3%、14.7%和5.6%;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8.7%、44.1%和47.2%;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占8.8%,有限责任公司占48.5%,股份有限公司占17%,私营企业占12.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7.6%,股份合作企业占4%,集体企业占1.8%。

本次调查的企业经营者平均年龄为50.9岁,其中55岁及以上占36.7%,44岁及以下占22.1%,45~54岁占41.2%。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占79.3%,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42.5%。所学专业为管理类的占49.6%,为经济类的占32.7%。职务为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党委书记的占94.3%,其他职务的占5.7%。

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普遍重视战略管理,对所承担的战略决策责任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企业经营者大都认为制定战略难,执行战略更难。

调查显示,中国企业战略决策责任的主体为董事长/总经理和董事会;相对来说,国有企业多为集体决策,民营企业多为个人决策;目前中国企业的战略决策模式多为“命令式”和“愿景式”,员工参与程度不太高;企业经营者认为,提升企业战略决策能力,关键在于优化高管团队构成、改善经营者战略思维、完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来说,优化产权与公司治理也是改进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途径。

在竞争战略方面,企业面临低成本还是差异化的选择。调查表明,中国企业普遍采用了成本领先战略,以低成本、宽产品线、低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不少企业注重高性价比策略,强调中低端产品的差异化,高端产品差异化或创新型的差异化战略尚未形成。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大都采用了低价格竞争手段,但调查表明,低价格竞争并不一定提升企业绩效。

在总体发展战略上,企业面临专业化还是多元化的选择。调查发现,目前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呈现内资多元化、外资专业化的特征。企业进入新业务领域的主要动因包括市场吸引力、业务相关性和克服外部环境的不完善,以内部发展和合作并购为主要手段。调查发现,主导业务型企业和相关多元化企业绩效相对较好。

快速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使企业的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面临较大的挑战。调查表明,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强调创新,普遍重视前瞻性、主动性和快速行动,其中,民营企业表现出更强的创新导向。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经营者普遍重视集成开发、二次开发与独特技术开发,低成本研发较为广泛;在制度创新方面,企业经营者重视产权优化,强调制度化和流程规范。调查发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更能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调查发现,目前企业战略有待于从三个方面不断完善和提升:第一,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不少企业需要从基于廉价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战略向基于产品与技术创新的差异化战略转型。第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总体上仍处于以低成本生产要素为基础、出口为主要方式的初级阶段,并表现出人才短缺、产品不够高端、缺乏品牌与销售渠道等问题。第三,目前企业在战略决策模式上,偏重“命令式”、“愿景式”,战略规划的有效性及员工参与程度较低。

企业经营者呼吁: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要进一步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为企业家应对转型挑战、把握发展机遇、确立和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全社会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支持企业界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促进中国企业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企业自身应大力推进差异化战略发展,提高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自主研发能力、融资能力,加快实现战略转型;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要尽快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重视品牌价值的提升,逐步走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同时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企业经营者认识到,要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自我认知能力,提升战略思维能力,重视企业的团队建设,优化企业战略决策模式,从“个人英雄”时代迈向“企业群英”时代。

一、对企业战略与战略决策的认识及评价

(一)企业经营者重视企业战略,认为战略执行远比战略制定困难

企业战略是关于企业长期目标、经营范围、竞争方式及关键措

施的一整套决策或行为模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次调查从竞争战略、总体发展战略和转型期企业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等方面了解了中国企业战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关于企业经营者对有关企业战略理论的熟悉程度,调查结果显示,47.5%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很熟悉”或“较熟悉”,45.6%选择了“一般”,仅有6.9%选择了“很不熟悉”或“较不熟悉”。

关于企业的书面发展战略规划情况,调查显示,七成以上(72.1%)的企业制定了1年以上的书面战略规划,其中制定3年以上战略规划的企业超过三成;没有书面规划或仅有1年以内计划的企业占27.9%。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选择“5~10年规划”和“10年以上规划”的比重明显高于中小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选择“5~10年规划”和“10年以上规划”的比重相对较高。

本次调查还了解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战略有关说法的认同程度。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对“执行战略远比制定战略要难得多”这一说法的认同程度最高,表示“非常不同意”或“比较不同意”的占14.5%,认为“一般”的占12.1%,表示“比较同意”或“非常同意”的占73.4%,总体评价值为3.99,明显高于中值3。

企业经营者对“外部环境变化难以预测,企业很难制定战略规划”这一说法的认同程度排在第二位,“非常不同意”或“比较不同意”的占39.9%,认为“一般”的占26.2%,表示“比较同意”或“非常同意”的占33.9%,总体评价值为2.95,略低于中值3。

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战略是企业一把手才需要考虑的事情”这一说法的认同程度排在第三位,表示“非常不同意”或“比较不同意”的占46.6%,认为“一般”的占15.8%,表示“比较同意”或“非常同意”的占37.6%,总体评价值为2.88,略低于中值3。

企业经营者对“制定企业战略规划是大企业的事”这一说法的认同程度排在第四位,表示“非常不同意”或“比较不同意”的占61.5%,认为“一般”得占8.4%,表示“比较同意”或“非常同意”的占30.1%,总体评价值为2.5,低于中值3。

调查表明,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战略规划不仅仅是大企业和一把手的事情,也不能因为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快而忽视战略规划。同时,企业经营者也普遍认为战略执行难度较大。

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战略的重要性有基本认识,对企业战略理论也相对了解,但是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企业制订了3年以上的书面战略规划。同时,企业经营者普遍认为战略执行比战略制定要难得多,这表明制定有效的战略和提高战略执行能力是中国企业经营者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国有企业多为集体决策,民营企业多为个人决策

制定战略是企业经营者的重要工作。关于企业经营者直接负责的主要工作,调查结果显示,84.7%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战略制定”,排在第一位,明显高于其他选项。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财务管理”(47.8%)、“营销管理”(46.3%)、“企业文化建设”(41.2%)、人力资源管理(39.9%)、公共关系(38%)。

关于企业经营者的工作时间分配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用于企业内部管理的时间最多,平均占48%,其次是企业外部营销、采购、投资等活动,平均占29.5%,排在第三位的是与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打交道,平均占15.4%,其他工作占7.1%。与2007年、2008年相比,企业经营者的工作时间分配情况没有显著差异。

关于企业战略的最终决策者,调查显示,选择“董事长/总经理”的企业经营者占45.7%,排在第一位,选择“董事会”的占38.3%,排在第二位,其他依次是“经理班子”(9.4%)、“上级主管机构”(5.7%)和“企业党组”(0.9%)。

调查显示,从总体上看,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是承担最终战略决策责任的两大主体,由董事长/总经理个人承担最终战略决策责任的企业和由董事会承担最终战略决策责任的企业各占一半。其中,超过六成的国有企业由上级主管机构和经理班子最终决策,超过半数的民营企业由董事长/总经理最终决策。调查表明,国有企业多为集体决策,民营企业多为个人决策。

(三)优化高管团队构成和改善经营者战略思维是提升企业战略决策能力的关键

关于提升企业战略决策能力的方法,调查结果显示,按照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高低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优化高管团队的构成”(59.9%)、“改善企业家战略思维”(56.8%)、“完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36.3%),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鼓励员工参与决策”(27.8%)、“转变企业家个人价值观”(26.7%)、“塑造创新文化”(22.5%)和“优化战略决策过程”(20.5%)。

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选择“优化战略决策过程”、“塑造创新文化”和“优化产权与公司治理”的比重高于中小企业,而选择“转变企业家个人价值观”和“鼓励员工参与决策”的比重则低于中小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选择“改善总经理的选聘和激励方式”和“优化产权与公司治理”的比重明显高于民营企业,而选择“改善企业家战略思维”和“转变企业家个人价值观”的比重要低于民营企业。

调查表明,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认为提升企业战略决策能力的主要途径依次为:“优化高管团队的构成”、“改善企业家战略思维”、“完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鼓励员工参与”、“转变企业家个人价值观”等,其中前两者尤其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来说,“优化产权与公司治理”的选择比重仅低于“优化高管团队构成”、“改善企业家战略思维”,排在第三位,这表明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而言,产权优化及体制改革仍然是企业战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四)战略决策模式多为“命令式”和“愿景式”,员工参与程度不高

本次调查从“命令式”、“愿景式”、“正式战略规划”和“员工参与式”。四个方面了解企业战略决策的模式。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战略决策中的“命令式”、“愿景式”、“正式战略规划”三个方面评价较高,“员工参与式”得分相对较低,这表明目前中国企业更多地利用前三种方式进行决策,而且特别偏重“命令式”和“愿景式”。其中,“命令式”得分最高,表明命令式决策是目前中国企业战略决策的主要形式。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在“愿景式”和“正式战略规划”两方面得分较高,而中小

企业在“命令式”方面得分较高。

调查表明,企业经营者较普遍地采取速度和反应更快的“命令式”或“愿景式”决策,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企业经营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以及强调权威等传统文化因素对企业战略决策模式的影响。此外,“员工参与式”得分相对较低,表明中国企业的战略决策中员工的参与性不高。

本次调查从成长性、赢利性、总体质量、社会表现四方面评估企业绩效,同时对决策模式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具体来看,企业成长性包括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企业赢利性包括销售利润率、利润水平、投资收益率,企业总体质量包括行业中竞争地位、客户满意度、员工队伍稳定性,社会表现包括社会形象、环境保护、政府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看,“愿景式”、“正式战略规划”及“员工参与式”与企业绩效的四个方面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命令式”仅与企业总体质量和社会表现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企业的成长性和盈利性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表明,总体而言,“命令式”的决策模式在中国企业发展中扮演着“成也王侯,败也王侯”的角色;要提高企业的绩效,一方面要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另一方面必须重视“愿景式”、“正式战略规划”和“员工参与式”等决策方式,提升企业决策模式的合理性。

二、竞争战略:低成本VS差异化

在竞争战略方面,企业面临低成本还是差异化的选择。本次调查从产品差异化、营销强度、生产效率(低成本)、低价格、宽产品线和政府关系利用六个方面了解了企业竞争战略及其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

(一)多数企业以低成本、宽产品线。为主要竞争手段

本次调查从“生产能力利用”、“强调运营效率”、“低成本获取原材料和零部件”等方面了解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低成本)。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对于生产效率(低成本)的认同程度较高,评价值为3.89,明显高于中值3,排在企业竞争战略六项指标的第一位。分组来看,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评价值高于小型企业;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制造业企业的评价值要高于非制造业企业。

调查表明,总体上看,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成本是中国企业目前的主要竞争手段,其中,大企业比中小企业、制造业比非制造业企业更多地使用这一竞争手段。

本次调查从“企业提供的产品类型的程度”、“产品的规格多样化”考察了企业产品线的宽度。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于宽产品线的认同程度也较高,评价值为3.84,明显高于中值3,在企业竞争战略的六项指标中得分仅次于生产效率(低成本),排在第二位,说明宽产品线是企业竞争的另外一个主要手段。

分组来看,调查结果显示,中型企业对宽产品线的评价值高于小型企业;国有企业的评价值低于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制造业企业的评价值要高于非制造业企业。调查表明,总体来看,企业较普遍地采取了宽产品线这一竞争手段,其中,中型企业、制造业企业更多地采用这一手段,而国有企业则相对较少。

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经营者对生产效率(低成本)和宽产品线的评价值最高,意味着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普遍采用了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模式。

(二)注重中低端产品差异化及低价格竞争,未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差异化战略

本次调查从“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顾客定位准确”、“制造高端市场的产品”、“为特定顾客群制造产品”等方面了解了企业经营者对产品差异化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于产品差异化的认同程度较高,评价值为3,76,明显高于中值3,排在企业竞争战略六项指标的第三位。调查表明,产品差异化也是企业常用的竞争手段。

分组来看,调查结果显示,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评价值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制造业企业的评价值要高于非制造业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在产品差异化的四项指标中,第三项(制造高端市场的产品)和第四项(为特定顾客群制造产品)的评价值明显低于前两项,这表明目前企业的产品差异化更多地是中低端产品的差异化,而并非高端产品差异化。

从具体分项的评价值来看,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各分项上的评价值没有显著差异;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在“制造高端市场的产品”和“为特定顾客群制造产品”这两项上的评价值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制造业企业在“制造高端市场的产品”和“为特定顾客群制造产品”这两项上的评价值高于非制造业企业。调查表明,相对来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制造业企业更多地利用高端产品差异化战略。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对于低价格手段的认同程度较高,评价值为3,22,高于中值3,在企业竞争战略的六项指标中排在第四位,这说明低价格也是企业比较注重的竞争手段之一。分组来看,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行业企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经营者对制造高端市场产品的评价是在产品差异化的四项指标中得分最低的,结合企业经营者对低价格竞争手段的相对认可,可以发现,不少企业强调的是中低端市场的产品差异化和低价格竞争,注重采取高性价比战略,尚未形成高端产品差异化或创新型的差异化战略。

本次调查从“在广告宣传方面投入很多”、“进行大量的营销活动”等方面了解了企业经营者对营销强度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于营销强度的评价值为2.72,略低于中值3。分组来看,大型企业的评价值高于中小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评价值低于其他类型企业,非制造业企业的评价值要高于制造业企业。

(三)大型企业与国有企业在竞争中更容易得到政府支持

本次调查从“利用政府关系获得准入或税收优惠”、“利用政府关系获得土地或资金信贷支持”、“利用政府关系获得产品订单或服务合同”等方面了解了企业经营者对政府关系利用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于政府关系利用的评价值为2.54,明显低于中值3。分组来看,企业规模越大,评价值越高;国有企业的评价值高于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评价值低于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非制造业企业的评价值要高于制造业企业。

调查表明,总体来看,三成左右的企业利用政府关系获得税收、土地或资金优惠,说明利用政府关系也是企业竞争的一种辅助手段,相对而言,大型企业、国有企业、非制造业企业更多地利用这一手段。

(四)差异化、低成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低价格竞争并不一定提升企业绩效

关于企业绩效与企业竞争战略的相关性,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产品差异化、营销强度、生产效率(低成本)和宽产品线与企业绩效的各个方面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政府关系利用与企业的成长性、盈利性和社会表现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低价格手段仅与企业的社会表现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成长性、盈利性和总体质量无相关关系。

分组来看,调查显示,低价格与大型企业的成长性、盈利性和社会表现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中小企业的企业绩效没有相关关系;政府关系利用与国有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企业总体质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调查表明,对中小型企业来说,低价格竞争与企业的赢利性、成长性和总体质量并无正相关关系,低价格竞争并不一定提升企业绩效,因此企业需要慎用低价格竞争手段。

三、总体发展战略:专业化VS多元化

(一)单一产品企业占主体,并呈现内资多元化、外资专业化特征

关于企业的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调查结果显示,选择“95%以上”(单一产品企业或专业化企业)的占71.3%,选择“70~95%”(主导业务型企业)的占20.7%,选择“70%以下,其他业务与主业在市场/技术上相关”(相关多元化企业)的占5.4%,选择“70%以下,其他业务与主业在市场/技术上无关”(无关多元化企业)的占2,6%。从不同规模看,规模越大,单一产品企业比重越低;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中单一产品企业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经济类型;从不同行业看,制造业企业中单一产品企业的比重高于非制造业企业。

调查显示,总体上看,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约占七成,从数量是上看是企业的主体;主导业务型企业(约占20%)和多元化企业(约8%)两者之和接近30%。这一分布与美国二战后的状况大致相当,其中,1949年美国单一产品企业和主导业务型企业总和约为70%,无关多元化企业约占3.4%,到1969年,前两类企业总占比为35%,无关多元化企业占比达到19.4%。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发现,国有企业中,单一产品企业、主导业务型企业及多元化企业的比重约为6:3:1,私营企业约为7:2:1,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约为8:1.5:0.5,说明国有企业的多元化程度相对较高,私营企业多元化程度居中,而外商和港澳台企业更集中于单一产品或专业化。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内资企业多元化、外资企业专业化的现象。

(二)市场吸引力是企业进入新领域的主要因素,新领域大多与原有业务相关

对于非单一业务企业,本次调查还进一步了解了这些企业的经营者对进入新领域考虑因素的自我评价。

关于市场吸引力因素,调查发现,企业进入新经营领域时,市场前景和赢利空间是一个主要考虑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企业进入新经营领域“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前景和赢利空间”这一说法,71.9%的企业经营者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20.5%认为“一般”,7.6%表示“比较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总体评价值为3.97,明显高于中值3。分组来看,中型企业的评价值高于小型企业,而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行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关于业务相关性因素,调查发现,企业进入新领域时,与原有业务的相关性是企业决策的第二个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于新进入领域相关性的评价值为3.56,高于中值3,分组来看,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行业企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经营者在选择进入新领域时第一考虑因素是市场吸引力,其次是业务相关性,这表明目前中国企业尚未形成以长期竞争能力为基础的多元化战略。

(三)企业外部环境的不完善是企业进入新领域的动因之一

关于企业进入新领域时涉及的市场不完备因素,本次调查从“为了更好地控制上游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为了减少与上下游的交易费用”、“为了克服资本、人才、土地、能源等市场缺陷对本企业经营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利用政府关系或优惠政策”等方面了解了企业经营者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于进入新领域时克服市场不完备因素的评价值为3.36,高于中值3。分组来看,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行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调查表明,克服市场和制度不完善是企业进入新领域的动因之一,特别是由于缺乏规范的市场环境和资本、人才市场不完备,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或内部集团化,以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控制产品质量或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这表明,我国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以促进企业依靠专业化和规模经济做大做强,持续发展。

(四)内部发展与合作并购是企业进入新领域的主要手段

关于企业进入新领域时采取的手段,本次调查从“利用内部发展手段”、“利用合作手段”、“利用并购手段”等方面了解了企业经营者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在进入新经营领域时,比较普遍地运用了内部发展手段。对于企业进入新经营领域“采取了内部发展的手段”这一说法,54.3%的企业经营者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30.3%认为“一般”,15.4%表示“比较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总体评价值为3.51,高于中值3。分组来看,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行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调查还发现,企业在战略调整时,资本运作手段也是其采用的一种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对于进入新领域时采取资本运作手段(合作、并购等)的评价值为3.05,略高于中值3。分组来看,不同规模和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非制造业企业的评价值则要高于制造业企业。此外,企业经营者对合作合资的评价值为3.37,明显高于对并购和风险投资的评价值。调查表明,非制造业企业比制造业企业更多地运用资本运作手段。

调查显示,从总体上看,企业在进入新领域时,利用内部发展手段的程度超过资本运作手段;同时,在资本运作手段运用中更多地利用合资合作手段而非并购和风险投资手段。调查表明,我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才能形成较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各种完善的中介服务组织,从而高效率地利用并购、风险投资等手段来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社会的优化配置。

(五)主导业务型企业和相关多元化企业绩效相对较好

本次调查还对企业类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主导业务型企业和相关多元化

企业在成长性、赢利性、总体质量方面相对较好,无关多元化企业在成长性、企业总体质量和社会表现方面相对较差。这表明,从成长性、赢利性、总体质量等指标综合看,主导业务型企业和相关多元化企业更有优势。

四、转型期中国企业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本次调查从产权优化、自主技术研发、创新导向、制度化与执行力等方面调查了转型期中国企业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状况。

(一)普遍重视前瞻性、主动性和快速行动,民营企业创新导向较强

本次调查从“面对不确定性时倾向于采取积极行动来抓住机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更倾向于采取大胆而迅速的行动”、“高度重视研发活动,追求技术或服务领先与创新”、“非常重视前瞻性,追求在竞争中抢先行动”等方面了解了企业经营者对创新导向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于创新导向的认同程度较高,评价值为3.84,明显高于中值3。调查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快,企业经营者要高度重视前瞻性、领先性、主动性和快速行动,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把握机会。

分组来看,调查结果显示,中型企业的创新导向评价值高于小型企业;国有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评价值低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制造业企业的评价值高于非制造业企业。

从不同规模看,小型企业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倾向于采取积极行动来抓住机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更倾向于采取大胆而迅速的行动”和“非常重视前瞻性,追求在竞争中抢先行动”这三个分项上的评价值低于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

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在“为了实现经营目标更倾向于采取大胆而迅速的行动”这一分项上的评价值低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国有企业在“高度重视研发活动,追求技术或服务领先与创新”这一分项上的评价值低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从不同行业看,制造业企业在“高度重视研发活动,追求技术或服务领先与创新”和“非常重视前瞻性,追求在竞争中抢先行动”这两个分项上的评价值高于非制造业企业。

调查表明,民营企业在战略前瞻性、采取大胆及快速行动、重视研发等方面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中型企业的创新导向比小企业要强。

(二)普遍进行产权结构调整和优化

关于产权优化,调查结果显示,对“在过去5年内进行过一次以上的产权调整”这一说法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的企业经营者占47.3%。针对这些企业经营者,本次调查还了解了他们对“产权结构调整中给高管层越来越多的股权激励”、“产权主体越来越多元化”、“产权调整中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考虑”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于产权优化的认同程度较高,评价值为3.36,其中,对于“产权调整中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考虑”,约半数的企业经营者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同时,企业经营者对产权优化的三项内容的评分在3.1~3.7之间,表明产权调整和优化是中国企业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分组来看,调查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对于产权优化的评价值低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不同规模和行业的企业没有显著差异。

从具体分项的评价值来看,调查结果显示,大型企业在“产权结构调整中给高管层越来越多的股权激励”这一分项上的评价低于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各分项的评价都低于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及私有企业在产权优化方面评价较高。调查表明,中小企业对给高管股权激励更为重视;国有企业在产权优化方面与其他类型企业存在差异;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在产权调整及优化方面有一定制度优势。

(三)集成开发、二次开发与独特技术开发并重,低成本研发受到重视

本次调查从“强调低成本地获取行业共性技术”、“重视购买先进技术并加以二次开发”、“重视根据顾客需要对成熟技术进行集成开发”、“强调独特新技术的研发”等方面了解了企业经营者对自主技术研发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于自主技术研发的认同程度较高,评价值为3.74,高于中值3。其中,企业经营者对“利用成熟技术进行集成开发”、“购买先进技术加以二次开发”及“开发独特新技术”的评价值在3.73~3.9之间,表明从总体上看企业经营者对集成开发、二次开发与独特技术开发的重视程度相近。

此外,对于“在技术开发中,强调低成本地获得行业共性技术”这一说法也有超过一半的企业经营者表示认同,表明从总体上看,企业技术研发的“低成本导向”是一种常见现象,“低成本研发”受到普遍重视。

调查表明,除了重视“开发独特新技术”外,其他几种研发方法评分较高,一方面说明企业在“弱小后发”背景下强调低成本地快速进行技术研发,以便较快获取市场效益从而滚动发展,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企业在总体上需要重视对核心技术的研发,进而提高长期竞争力。

分组来看,调查结果显示,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国有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评价值低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制造业企业的评价值要高于非制造业企业。

从具体分项的评价值来看,中小企业在“重视根据顾客需要对成熟技术进行集成开发”这一分项上的评价值高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各分项的评价值均低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制造业企业各分项的评价值都要高于非制造业企业。

调查表明,私营企业、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在自主技术研发上要比国有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更加主动,制造业企业比非制造业企业更注重自主技术研发。因此,要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必须重视和大力推进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制造业的自主技术水平,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技术能力的发展。

(四)企业经营者普遍重视制度化与执行力,民营企业更注重执行

广义的制度创新包括管理中的制度创新,而制度化与执行力是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查从“在管理中强调制度化和流程规范”、“决定做的事总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等方面了解了企业经营者对制度化与执行力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于制度化和执行力的认同程度较高,评价值为3.98,明显高于中值3,表明企业经营者在经营中普遍重视制度化和执行力。

从具体分项的评价值来看,调查结果显示,小型企业各分项的评价值都低于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国有企业在“决定做的事总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这一分项上的评价

值低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制造业企业对“在管理中强调制度化和流程规范”这一分项的评价值高于非制造业企业。调查表明,相对而言,大中型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更重视制度化,民营企业更注重执行力。

(五)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企业绩效

关于企业绩效与中国企业战略特殊因素的相关性,调查结果显示,产权优化、自主研发、制度化与执行力、创新导向四个因素与企业的成长性、盈利性、总体质量和社会表现四个方面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创新导向、制度化与执行力、自主研发与企业成长性、赢利性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调查表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企业绩效。

五、后危机时代的企业发展战略

爆发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出口大幅下降,不少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增速陡然下滑。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有效地扩大了内需,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解“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针对本次调查的近千名企业经营者进行了深度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00余份。深度调查内容包括:“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采取的措施、未来3-5年企业面临的机遇与威胁、企业的优劣势、企业绿色战略与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持续发展与创新等。

(一)重视企业创新与拓展内需,从低成本、低价格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

关于企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开发新产品和新业务”的企业经营者占66.4%,排在第一位。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提升技术水平,开发高端产品”(50%)、“开发中国国内市场”(48.4%)和“收缩非核心业务,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32%)。调查表明,开发新产品和新业务、产品升级换代、开发国内市场是企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三项主要措施。

关于企业未来3-5年所面临的外部机遇,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的企业经营者占75%,明显高于其他选项。此外,选择“国际市场需求重新复苏”和“新行业/新产品的出现”的比重也较高,分别为36.8%和31.2%。

关于企业未来3~5年所面临的最大外部威胁,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国内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提升”的企业经营者占77,9%,排在第一位,明显高于其他选项。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行业政策变化与政府干预加剧”(28.9%)、“顾客需求变化”(28.5%)、“发展中国家企业的低成本竞争”(26.3%)。

关于企业所具有的优势,调查显示,选择比重最高的两项是“生产能力”(65.7%)和“营销能力”(52.3%);关于企业所具有的劣势,调查显示,选择比重最高的两项是“研发能力”(47.7%)和“资本及融资能力”(45.9%)。

调查表明,从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为主的低成本、低价格竞争,走向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产品与技术的差异化竞争,是中国企业在“后危机”时期全球化竞争格局下的基本战略走向,而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资本融资能力是实现这一战略转型的重要基础。

(二)从“个人英雄”时代迈向“企业群英”时代,提升企业战略决策水平

关于企业经营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决策失误”(72%)和“用人不当”(62.4%),其他依次是“独断专行”(20.1%)、“经济问题”(14.7%)、“弄虚作假”(9%)、“生活腐败”(7.4%)和“政治问题”(2.2%)。

关于企业战略决策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难以准确预测行业和竞争趋势”的企业经营者占72.8%,排在第一位。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依次是“不知如何提高决策客观性”(33.5%)、“不知如何处理与政府部门关系”(25.6%)、“不知如何选择决策模型/工具”(14.2%)、“不知如何减少高管之间摩擦与矛盾”(11.2%)等。

调查表明,提升中国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必须重视提升企业经营者的战略思维能力,尤其是对动态复杂环境的把握和洞察力,对行业与竞争趋势的判断力;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用人能力,优化高管团队构成;提高企业经营者的人文素养和自我认知能力,优化战略决策模式,避免“独断专行”和“自我中心”,重视企业的团队建设,从企业领导人“个人英雄”时代迈向“企业群英”时代。

(三)以内部治理和管理创新为基础,推动企业可持续成长

关于“为了长期持续发展,企业应强调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按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高低排序,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产品创新”(59.5%)、“管理理念创新”(57.3%)和“市场创新”(47.3%),其他依次是:“内部治理创新”(39.7%)、“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创新”(26.9%)、“商业模式创新”(23.6%)、“工艺创新”(22.8%)。

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选择“商业模式创新”、“管理理念创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创新”的比重相对较高,中型企业选择“市场创新”和“内部治理创新”的比重较高,小型企业选择“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比重相对较高;从不同经济类型来看,国有企业选择“工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理念创新”的比重相对较高,民营企业选择“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创新”的比重相对较高。

调查显示,总体来看,企业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关注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而其基础是管理理念创新和内部治理创新;此外,工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也是企业经营者需要关注的因素,事实上,这些方面的创新涉及企业长期发展等问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的重要环节。调查表明,以内部治理和管理理念创新来推动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以及工艺和商业模式等创新,应该是中国企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道路。

(四)重视环境保护和企业社会责任,把握绿色发展新商机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已经认识到社会责任战略和绿色战略的重要性,对“本企业非常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和“在追求获利的同时,本企业很注重对环境的影响”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的企业经营者占八成左右。同时,政府环境规制仍然是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的主要驱动因素,其次是同行和其他公司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在政府法规约

束下,我们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同行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我们要仿效它们”和“与我们有业务关系的其他公司的环境行为,让我们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的评价值在3.33~4.23之间。

调查发现,降低成本仍然是企业的首要目标,追求绿色商机是第二位的目标。关于企业绿色战略的目标,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对“本企业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及减少污染来节约成本”的评价值为4.37,对“有意识地追求绿色商机(开展与环保相关的新业务)”的评价值为4.14,都明显高于中值3。

调查表明,从中国的制度环境的演变趋势和长远发展看,重视绿色战略和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成为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不仅需要遵从政府法规或追求降低成本,而且要有意识地追求绿色发展新商机,从而在未来竞争中取得先机。

(五)改善国际竞争地位,提升全球竞争能力

本次深度调查的样本中,超过四成的企业、近半数的制造业企业已进入国际市场。其中,进入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占领市场是其第一驱动力,提升管理经验与能力是第二驱动因素;进入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中,占领市场也是第一驱动力,其次是规避贸易壁垒。

关于企业国际化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缺乏合格的国际化人才”(64.5%)、“企业缺乏高端的产品”(40.4%)和“缺乏合适的销售渠道和品牌知名度”(37.3%),其他依次是“不了解国外法律和市场”(28.9%)、“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及准入限制”(19.3%)、“国外政治环境不稳定”(14.5%)、“难以实现国内外业务的整合或协调”(12%)、“国内管理模式难以复制到国外”(8.4%)和“难以突破并购审批等行政限制”(1.8%)。

关于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主要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出口”,选择比重高达91.6%,其他依次是“战略联盟”(14.4%)、“承包工程”(9.6%)、“直接投资”(6.6%)、“海外特许权”(1.2%)和“市场收购或兼并”(0.6%)。调查表明,企业在国际化方式上,目前采用最多的仍然是出口,其他依次是战略联盟、承包工程和直接投资,但是后三者比例仍然较小,说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国际化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关于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顺序,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是“先发达国家市场,后发展中国家市场”,占46.4%,其次是“先发展中国家市场,后发达国家市场”,占32.7%。

调查结果显示,78.1%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低成本生产要素优势”是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所依赖的主要优势,其次是“技术优势”,选择比重为47.3%,其他还有“管理优势”(18.3%)和“政策与政府关系”(8.3%)。调查表明,目前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依赖的主要是低成本生产要素优势以及部分技术优势。

调查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国际分工中主要处于生产加工环节或低附加值状态,在未来的企业国际化发展中,需要尽快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品牌知名度及附加值,逐步走向产业链的中高端位置,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长久生存。在目前,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和拓展国际市场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当务之急。

六、结论及建议

结合本次专题调查所揭示的中国企业战略的现状与问题,特提出如下的建议:

第一,大力推进差异化战略发展,重视开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中国企业需要从以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为主的低成本、低价格竞争,走向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产品与技术创新型的差异化竞争,这是我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后危机时代”的基本战略走向,而提高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自主研发能力、融资能力是实现这一战略转型的重要基础。在总体发展战略层面,也需要注重主导型业务和相关多元化发展,确保企业集约化、高效益的成长。

第二,改善企业国际化竞争方式,提升全球竞争能力。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逐渐提高,但是在国际分工中仍主要处于生产加工环节和低附加值状态,需要尽快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品牌知名度及附加值,逐步走向产业链的中高端位置,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持续发展。目前,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和拓展国际市场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当务之急。

第三,提升企业家战略思维能力、优化高管团队构成,从个人英雄时代走向企业群英时代,提高企业战略决策水平和执行能力。企业家需要提高对环境、战略模型及工具的理解和认识,提升个人在动态复杂环境下的战略思维能力和洞察力;同时提高用人能力,优化高管团队构成,重视团队建设;更重要的是,企业家要转变观念,提高人文素养和自我认知能力,加强利益协调和沟通,减少高管之间摩擦与矛盾,并且通过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使得企业的战略决策模式摆脱单纯依靠领导人“命令式”或“独断专行”,走向领导人洞察、正式战略规划和基层创新动议有效结合的良性轨道。

第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推动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工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绿色创新,而其基础则是管理理念创新、内部治理创新和核心价值观创新。因此,在中国转型发展时期,制度和管理创新重于产品和市场创新。在中国转型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以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来说,产权优化、治理制度改革和领导人的观念创新尤为重要。

选调生转正总结篇10

摘要:2014年全国烹饪技能大赛充分展示了各省职业教育的实力,有以下特点:参赛者其本功过硬;选手多,水平高,创历年之最;比赛公平、公正,金牌含量高,新增仲裁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赛总结、点评,让参赛选手和各所在单位受益匪浅。通过技能大赛平台,由此可预见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学校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2014年烹饪技能大赛;专业技能教学;创新

作者简介:姚庆功,男,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一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烹饪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37-03

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烹饪协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等共同承办的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天煌杯”烹饪技能比赛,6月12~14日在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6支代表队的212名选手参加了中餐热菜、面点、冷拼、果蔬雕四个项目的比赛。而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对于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向,深化“校企合作、工作结合、顶岗实习”改革,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新的人才评价与培养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烹饪技能大赛的特点

(一)参赛者基本功过硬

2014年烹饪技能大赛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在热菜的烹调和面点制作中考察厨师的基本功。在热菜烹调中新增内容:花刀(即兰花刀)。比赛中,现场提供每位参赛选手小黄瓜两根,每根长度约10厘米,切成蓑衣花刀(即兰花刀)。在面点方面,新设了水调面团、分剂子、擀皮。比赛中,现场提供500克干粉,选手完成和面、搓条、做20个剂子、并将其中10个剂子擀成圆形面皮(中间略厚于周边)四个步骤。从新设的比赛项目我们不难看出,此次比赛对于选手是否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有一个明确量化的考察。

(二)选手多、水平高,创历年之最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技能大赛。36个代表队的212名选手圆满地完成大赛光荣任务,充分地展示了各省职业教育的实力,同时也展示了新时代烹饪专业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精良的教练员队伍风采。

(三)比赛公平、公正,金牌含金量高,新增仲裁组

一年一届的全国烹饪大赛是全国烹饪专业人士最高级别、最具权威的顶级赛事。企业与选手一次参赛,两级奖励。

此次的奖项设置为:竞赛项目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一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10%设置,二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20%设置,三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30%设置,三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30%设置,优秀奖若干名。

对于每位参赛选手成绩,本届大赛有着高水准的裁判组进行严格认真的评定。裁判员均由中国烹饪协会调用,20多个省、市部级45位裁判员负责大赛评判。江苏省30多位裁判员参与赛事的辅导、协助工作。这样,大赛的权威性、公平性、公正性充分体现。

本次大赛新设仲裁组,其主要职能为释疑,检查、督促以保证大赛的顺利进行。仲裁组成为联系选手和裁判委员会的纽带,解决了比赛中诸多实际问题。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赛新增理论考试科目,目的是培养选手对于烹饪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

所有参赛选手均需参加60分钟的烹饪基础理论测试。试题参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餐烹饪中级工考核要求设定范围,适当增加营养学及营养配餐知识的考核。为了体现公正性,考试方式为机考,共计100道题目,全部是客观题。考生登陆后系统将随机生成试卷,考生提交试卷后系统自动判卷并给出成绩。

新增的烹饪理论知识考试,有利于选手在烹调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正确处理,有利于强化选手正确的烹饪意识,有利于增强选手的烹饪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这样的比赛设置赋予纯操作性的烹饪技术以理论知识,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也提高了烹饪专业的文化品位。[1]

(五)比赛总结、点评,使参赛选手和各参赛单位受益匪浅

本届比赛总裁判长孙应武对本次大赛的4个项目进行了逐一的总结点评,200多名选手现场聆听,深受教益。

热菜成品总体不错,较去年水平有所提高,许多选手运用现场原料,在传统的制作方式上有所创新,展示了选手们高超的技能水平。赛场上涌现了不少精品,无论从色、香、味、形、器和口感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准。

冷拼作品注重了器皿选择、色彩搭配,营养合理,原料卫生保鲜,特别是食用价值上有了很大突破和进步。

雕刻作品选料多样化,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食雕技艺在饮食文化品位上的提升。作品惟妙惟肖,让人赏心悦目、联想丰富。

面点作品以传统的折酥方法在成型上大胆地设计制作,标新立异、逼真可爱,如“酒坛酥”、“伸面”、“丰收玉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大赛促进了各类职业院校进一步“练内功、抓课改、创品牌、树形象”;在全行业形成了大学习、大交流、大练兵、大比武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业务素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提升了参赛院校的社会美誉度,同时,也为烹饪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可资借鉴的参考。

二、烹饪技能大赛对专业技能教学的启示

(一)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调到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事烹饪专业教学30多年,笔者深有感触,要想让学生好专业首先有两个条件:(1)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不再抱着混日子的态度,会立志当一名出色的厨师,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积极地、努力的学习;(2)适时开展各种技能比赛。如定期进行翻、刀工,热炒、面点制作、雕刻等大比武,让学生在比赛中比一比、学一学、练一练,互相找缺点、差距,激发学生学技能的欲望。技能大赛在此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技能大赛凸显了教育思想观念的7个转变,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师、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转变;教师由以往的“讲三练二考一”向“讲一练二考三”转变;[2]教师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教师由强调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培养途径由校内封闭教学向校外吸收众家之长、包容并蓄转变。这样才能实现烹饪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突破。

(三)将基本功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推广和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强化学生的技能特点和动手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建立校际信息和教学菜品研制网站,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调整教学品种,丰富教学内容;改善实习环境,增加新型设备,创建模拟场景;增加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程序,改变教学体系,如采用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双语教学法、任务单导学法等,如此才能有效推进教学改革。大赛对选手基本功的考察正体力教学改革的要求。

(四)有效培养学生操作技能

技能大赛上学生竞技才能,令人赞叹不已,这根植于他们平时得到的有效训练。

1.适度、适当进行理论教学。在对每个课题进行训练之前,教师首先必须讲解本课题需要的有关知识。学生懂的可以略讲,不懂的需花时间讲解,直到学生具备本课题的有关知识并了解训练原理,做到心中有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为止。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注重动作技能目标的设置。特别是动作技能目标需要通过足够数量的实际操作训练,才能达到熟练而准确的程度。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对一些抽象的、不易观察的标准件转化成形象化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加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程序化的意识。

2.重视实习教学。实习教学是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使学生加深专业理论的理解,同时,获得职业技能、技巧,促进职业道德发展,提升职业从业能力,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实习教学。

(五)采用工学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工学结合是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主,由学校与经济效益较好、管理规范、与学校专业相近的企业联合,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方式。[3]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工学结合实习,这样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和提高操作技能。学生要牢固树立起“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节约”和正确运用“7S”企业管理方法训练自己,进一步强化自己职业素养的形成。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区别操作技能之间的细微差别,他们的操作技能就会臻于熟练。当然,还要摸清企业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状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用得上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以后工作之忧。

(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技能大赛上学子的高超技艺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独立思考是他们获得知识的“引擎”,教师的指导艺术就在于善于帮助学生开启这台“引擎”。因此,创新教学模式尤显重要,以下方式可尝试。

1.分组教学,发挥好尖子生作用。建组时,要针对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和才能,通过各种活动及额外的辅导使他们在动手技能方面脱颖而出,成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气氛。

2.采取圆桌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组间都进行知识点提问,互相出题、解决问题,既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3.充分发挥实习场地的优势,加强学生动手能力锻炼。这是提高烹饪专业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的实训基地必须全天候开放,让学生随学随练,同时,在实践中也可以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操作中碰到的困难,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一步加强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是培养提高学生技能的又一个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动手技能的提高,需要经常练习、操作、多看多想。学校在时间安排上尚不能满足提高学生技能的要求,所以应鼓励学生利用暑假、寒假去实习单位锻炼,增强感性认识。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学习,就会掌握一定的技术,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落施技能教学的“六大结合”

行家指出,技能大赛要求做到“六大结合”:技能教学与学生的品德培养相结合;技能教学与标注化生产相结合;技能教学与现代化市场相结合;技能教学与岗位训练相结合;技能教学与工艺改革创新相结合;技能教学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杨建良.关于五年制高职办学原则的思考[J].江苏五年制高职教育,2008:21-23.

[2]庄永全,王振才.中式热菜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