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3 20:34:23

七年级教学论文

七年级教学论文篇1

关键词:英语;兴趣;自信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初一是中学生的启蒙阶段,初一英语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让学生迈好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对他们今后学好英语至关重要。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培养学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1.强化学习英语动机,引导学生入门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有动机的外语学习,学习效果好,而无动机的外语学习,学习往往成为一种负担,学习效果不佳。初学英语的学生,对英语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价值的认识,真正意识到英语的工具性和交际性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地位。明确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有了信心和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增强师生情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善于表达积极情感,多给学生动口的机会,多给予热情鼓励,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由衷的赞许,都会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和可敬。这些都促进学生积极的上进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加他们学习的勇气和信心。达到以情促知、以情促教的目的。

3.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各种激趣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

(1)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枯燥的英语单词直观形象化,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2)情景教学法。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景,采用对话、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借助类似模拟情景,把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的用处,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愉快教学法。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很高,但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寓教于乐,吸引学生。如在课堂上安排一些猜谜、唱歌、做游戏、搞竞赛等活动。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4.体验成功,激起学习兴趣

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设法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的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学生回答对问题,好的考试成绩等等,都可视为成功。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Great/Wonderful/welldone/……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鼓励:Tryagain/Thinkitover……注意捕捉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看到希望的曙光,不断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从基础知识入门,把握好英语的入门教学

1.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是初一英语教学重要和首要的任务之一,是入门阶段教学的关键。通过音标教学,学生掌握正确发音,学会拼读单词,为以后的英语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扫平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笔者在音标教学中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即在教完26个字母之后,集中教音标,再试教拼读单词。重点放在弄清字母、音素、音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48个音素、音标及相应字母、字母组合的教学,结合教材生词表上的单词练习拼读,使学生通过发音、拼读、开口关,从而使他们具备拼读单词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然后是分散教学,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的音标,从入门阶段的字母、单词、日常用语,到初级阶段的课文、句子、对话,教师应随着教材的变化,随时把它们分散地教给学生,采取听、模仿、讲解、练习、校正等方式使学生随时随处感受到正确、规范的语音的影响和熏陶。

2.词汇教学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记忆单词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教给他们便于记忆、巩固的方法。如拼读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为了把好单词关,更要及时地进行单词听写检测,做到单词“课课清”,让学生养成每天记单词的习惯。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就能为以后的听说读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

在英语技能中,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才能促进读写能力的发展。因此从初一开始,英语教师应把握好课堂教学中听说训练的渗透与融入,设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强化学生听说英语的意识,让他们在运用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与表达的习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用英语组织教学

大部分学生平时所听、所说、所读、所写的全是汉语,缺少英语语言环境,通常只有在英语课上才能接触英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尽量用英语进行教学,创造浓厚的英语课堂气氛,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跟着教师的思路用英语去思维。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感。

2.freetalk

通过每天freetalk,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来训练口语,在这项训练中,学生有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课前由一名学生讲三分钟英语,内容可以是校园生活,英语学习,个人轶事,班级活动和小故事等。此项活动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增长见识和扩大了词汇量。在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使学生的口语得到锻炼。

3.Roleplay

根据课文对话或短文的内容进行角色表演,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进行真实、生动、有趣的模仿。把课文的语言材料转化为流畅的英语口语,达到交际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4.朗读和背诵

教师利用早读、课堂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范文,习惯用语和精彩语段。通过朗读和背诵,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形成语感,逐步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习惯,提高英语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四、进行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只饱一天,授人以渔,终生受益。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系统地介绍英语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学生学会学习,进而善于学习,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1.课前预习:学习新的单元前,建议初一新生按以下步骤预习:首先,拼读新单词,大声朗读新单词,然后听录音带,大声模仿跟读,直到听熟、会读为止。

2.听课:在课堂上,学生应做到“五动”,即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动耳,其中关键的是动口。即:抓住机会积极答问,敢于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背诵,敢于参加表演活动,不要怕犯错误。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方法,能自主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阶段,作为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把知识点分散学习、教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启发,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挥其自由想象和美好愿望的空间,在通过语音关、词汇关、句型关、课文关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运用、驾驭语言的成功感受,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心理适应能力。

参考书目:

[1]郑玉琼.论自主学习与其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7).

[2]刘倩.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七年级教学论文篇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初中语文教学组将在教务处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落实学校教学方面的具体工作,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认真学习学校的教学理念,细致落实教务处有关教学任务,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

2、科学规范常规教学,认真落实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本学期要结合上学期教学常规检查的基础上推荐几个教学常规免检人员的名单。

3、充分进行语文教学理论交流,提高撰写论文的能力,本学期每位教学组成员至少进行一次理论主讲。。

4、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语文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5、在教学组里开展轻负担,高质量教学研讨活动。

6、建立语文组博客,指定全组老师每次教学检查时上传资料的检查制度。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

(1)明确学习内容。

(2)突出学习重点。

(3)完善学习制度。各年级备课组要根据理论学习的内容、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采用集体读和个人读相结合的办法,注意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注意学习、实践与经验总结相结合,努力提高学习效率,切实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本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一次教学理论主讲。

2、科学规范常规教学,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1)抓好常规教学。本学期教学常规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为出发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发展学生语文素质为宗旨,以抓学生的"双基"和学习习惯为立足点,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以月考为教学常规评价的重要方式,促进教学常规中教学知识点的落实。

2)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及新教材仍然是本学期教研工作重点之一。让每位教学组成员有计划地学习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准则进行教学,以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教学组活动的常规要求。教学组活动至少每周一次,每次至少两小时,形式多样,做好记录,记录时要书写规范、整齐、详实,以备参加优秀教学组的评比活动。

4)备课组抓好集体备课的过程管理,重在讨论教材的处理,每位成员要因材施教,实施自己的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为教师创造自主发展的条件,备课前要组织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认真分析教材,统一认识,并做好讨论记录,然后分工备课,认真修改,直至将它转化为自己的认识。

5)在学校阅览室完工后要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图书室的优势,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本学期要通过个教学组员,成立我校文学社,出校刊。

3、抓好教学组的教学理论学习,本学期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写出教学论文。

4、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5、坚持正确导向,九年级老师要认真研究中考动态,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

四、活动安排

1、做好七、八年级的月考命题、阅卷等考务工作,做好资料积累。

2、落实教学教研常规,做好备课组内的教学工作。

3、做好每位教师公开课教学活动工作。

初中语文教学组校本教学教研活动安排表

周次

教研内容

开课教师或主持人(主评人)

2

制定计划

金文海

3

文学社组稿(每班具体篇数,社员推选的有关要求。)

全组教师

4

语文组博客开通,制定老师每次上传博客资料的有关制度,文学社刊定稿、封面设计等

金文海

5

月考、周朱和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周朱和

6

黄丹娜开课《春酒》八(1)班、吴云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黄丹娜、吴云

7

翁周一开课《海燕》八(6)班、金文海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翁周一、金文海

8

周雪环校级公开课《诗五首》八(4)班,郑建华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周雪环、郑建华

9

李梅开课《竹影》七(5)班,林玉云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李梅、林玉云

10

期中考试

11

五一放假

12

林玉云校级公开课《猫》七(8)班、李梅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林玉云、李梅

13

郑建华开课复习课九(1)班、周雪环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郑建华、周雪环

14

金文海开课《狼》七(3)班、翁周一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金文海、翁周一

15

吴云开课《俗世奇人》八(7)班、黄丹娜主持教学理论学习

吴云、黄丹娜

16

周朱和开课《真正的英雄》七(1)

17

教学组总结

18

复习迎考经验交流

全组成员

19

期末考试

附:

七年级教学论文篇3

创建特色教育,促学生均衡发展

在师大附中15年的教学生涯中,张柯磊潜心从事教学研究。先是参与部级课题“利用电化手段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研究,有效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她独自承担的河南省教育厅“九五”规划课题中,“日记评语与语文成绩、语文心理”、“高考议论文满分作文技法研究”两项成果均获得河南省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一名,被河南省教科所评价为“填补了日记教学研究的空白和高考满分作文研究的空白”。

为了这两项成果的成功,张柯磊耗费了十年精力。她多方访求名家,假期主动到北师大参加培训,还看遍了河师大电教馆中的有关电教资料、名家讲座、课堂录像等,翻阅了图书馆内所有关于语文教改的科研成果,可谓“十年磨一剑”!

有个叫李嫒嫒的学生,她将张柯磊老师给她写的日记评语全部摘录下来做成一个集子,并被同学们悄悄传抄,足见日记评语的魅力。张柯磊表示,她不仅坚持十多年每天认真给每一个孩子的日记写评语、多年研究日记评语,还相继做出了关于作文评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班主任书面和口头评价语、中学教师评价语、班级文化创设与评价语等方面的科研成果。

有位心理学家说:“爱一个人,就是将自己纳入对方的体系。”是的,张柯磊将自己完全纳入了学生的情感体系、认知体系,谱写的正是对学生的挚爱。前沿的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滴水穿石的日记情感教育、丰富多彩的评价手段……张柯磊的这些称之为“教室内的改革”最终结出了硕果:她一个班的学科优秀率竟是其他班的总和。

与此同时,张柯磊开始进行“校园外的革命”,她编著的、获河南省科研成果二等奖的家长教材《老师眼中的家庭素质教育》,为新乡市10多所中小学采用,培训了上万名家长。她还作为168信息台的专家主持,解答家长和学生的心理问题。近年来,她编写的指导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著作《激励性评语指南》获部级论文一等奖,另一本家长教材《少儿智能训练》也已出版。

怀揣着“学校就是最大的德育场,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公民”的想法,秉承“让每一个孩子幸福地做最好的自己,让每一位教师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让每一所学校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的理念,2002年,作为教学研究骨干的张柯磊被调入新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当年即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校本课程推进中西部教育发展的实践研究”。之后她又克服了人手少、工作量大的困难,负责两项省级“十一五”规划课题,旨在重点培育义务教育新的生长点和找到义务教育新的平衡点。

多年来,她每到一校,便广泛宣传先进教育理念,推广科研成果,挖掘内在资源,发现培育教学苗子。同时她还利用省市教科所的科研优势,为校长和教师搭建各种交流平台,吸引了一百多所学校参与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她独创的特色学校创建“五个七”工作法深受欢迎。在她的推动下,很多学校都积极申请特色学校创建,参与的学校均在当地成为领跑者,2011年,有九所学校被评为“首届河南省百家特色文化学校”,2012年6月,新乡市政府更是大力号召推广市实验小学的特色创建成果。

“五个七”工作法。提升教学质量的好帮手

近年来,“教育均衡”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教育部曾强调,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在教育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全国政协全体会议上,副秘书长朱永新着重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宋德民也说,今后几年,教育均衡问题的破解难度将会加大。从众多言论中可以看出,解决教育均衡问题既不容忽视,又刻不容缓。

目前,优秀学校、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各地重点学校。要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实现教育资源的全覆盖。

早在2008年,新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为打破“千校一面、千课一格、千生一孔、千考一卷”的学校“高原区”发展现状,更是为了引领各级各类学校走内涵优质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员张柯磊以独创的特色学校创建“五个七”工作法作为新乡市教科研工作的切入点和着重点,着力促进教学科研成果大面积快速转化,推进优秀学校、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全覆盖,以彻底解决该市教育不均衡问题。实践证明,这一工作法有助于学校的教学和发展。

“五个七”工作法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内容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以“一校一特色,校校有品牌;一班一特色,班班有文化;人人是明星,颗颗放光彩”为精神内核,体现了智慧的多样化教育模式。二是坚持“人人有课题、个个有目标”,“工作即科研、总结即成果”,“课堂教学即成果转化、教研活动即成果交流”的工作原则,以特色学校创建为切入点,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将大量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教育生产力,提升校长、教师的教育素质。这一工作法,体现了教育强市的科学思路,是实现学校优质发展、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五个七”工作法具体内容为:

一、七级课题立项法

该法是指依据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者的行政职务和职责确定其在课题研究中的地位和研究内容。这是“行政领导即专业领导”、“工作即科研”的具体转化,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基础,决定着整体工作的成败。

二、七级课题主持人管理法

七级课题主持人分别是:第一级为总课题组人员,第二级为校长、书记,第三级为业务副校长,第四级为后勤、副校长,第五级为教科处主任,第六级为年级主任和教研组长,第七级为教师、家长。七级课题主持人管理法突出学校各级行政领导的科研角色,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落实到各部门负责人的制度保障,是落实学校内涵优质化、特色化的关键举措。

三、七分支孕育法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一般包括七个分支:一是理念确定,二是家长、社区资源利用,三是师资培训,四是机制创设,五是课程创设,六是环境创设,七是主题活动创设。要想使“校长课题”变成“全校课题”,校长需要将这七个分支推荐给全校教职工,以此立项选题,孕育出“课题网络树”。这样才能拉动全校工作。这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中最艰难、最花时间、最耗精力的重要环节,但可为之后的教学研究打好坚固基础。

四、七级课题主持人培训法

总课题组针对各级主持人的不同身份,进行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理论和教科研素质两方面的培训。这是提升校长、教师科研技能和教育素质的不容忽视的环节。

五、七板块孕育法和嫁接成果法

该法是特色学校创建按照以下七个板块,把本市孕育出的和外地引入的最优教学成果对应嫁接的方法,既是输出成果法,也是引入成果法。

一是特色管理板块。“‘课题网络树’管理学校工作法”是科技含量高、推广难度较大的板块,要有专家参与始终。二是特色家校板块。“‘家、校和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法”是最易见效、最易操作的重要板块。三是特色课堂板块。“‘双n教学’打造幸福课堂法”是转变教学理念且效果可以立竿见影的板块。四是特色班级板块。“打造特色班级法”操作简单、见效快,深受家长、学生的欢迎。五是特色教研组板块。“教研组文化板块”是容易推进、受教师欢迎的空白板块。六是特色校同板块。“‘学校一年级一班级’三级校园环境创设法”是操作简单、效果好的易推广板块。七是特长兴趣板块。“特长兴趣普及法”是最受学生喜爱的板块,且操作容易。

2003年,张柯磊和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开始着手研究特色学校创建“五个七”32作法,2008年进入实验阶段。45位正校长担任45项课题主持人,省市校级课题立项1007项,下设45个实验校,3700个教师参与。在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中,课题立项之多、参与学校之多、参与人数之多、接受培训的人次之多,培养出的科研型校长之多、特色班主任之多、特色年级主任之多,参与学校成为当地领跑学校之多等,有效丰富了特色学校创建的理论和实践,引起了教育科研界的强烈关注。

七年级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严谨性;要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94

严谨性审计数学理论的基本点要求数学结论的表述必须精炼、准确,对结论的推理、论证要求步步有依据,处处符合逻辑推理的要求。在数学内容的安排上,既严格又周密。但作为教学科目的数学却不能一味地追求严谨――它既要考虑数学的科学性,同时又要考虑教学的目的和学生的接受水平。因而不能严格按数学体系展开,更不能单纯追求形式上的纯粹与严格。因此,新教材适当降低了理论要求,将一些概念表述的严密性要求由“理解”降低为“了解”,如对有理数、代数式、多项式、单项式、方程、方程的解、分式、平方根、对称、相似多边形等概念,并将根据同解原理解方程改为根据等式性质解方程等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由于七年级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及小学阶段的训练基础面对严谨性的要求不能一蹴而就,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因此对于七年级数学的严谨性应当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一、必须保证内容的科学性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和教学上的实际,可以适当降低中学教学内容的严谨性要求,但必须保证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要有正确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七年级有理数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实例说明人们需要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的量来引入有理数,并通过实例总结出有理数四则运算法则。这里我们不可能把书的理论搬来向学生讲授,也不可能对法则进行严格论证。

二、必须逐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课的重要目的之一,而数学的严谨性要求,正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措施,也为今后教学进一步提谨性创造了条件。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正是七年级应该得到加强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因此,对一些精确的数学概念和语言,如“互为相反数”,“而且”、“或者”、“存在”、“唯一”、“有且只有”等词语,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对一些概念的定义、法则不能只局限于背诵条文和模仿范例解题,对法则的适用范围应予充分重视。教师可结合代数式,列方程等文字叙述较多的课题加强语言训练,结合身体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准确的语言习惯,以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严谨性要求应当使学生力所能及、而又必须经过努力之后达到的

必须充分估计学生的接受能力,要从发展的观点充分考虑学生的潜力,加强训练,是中学生数学严谨性不断得到提高。如学生常习惯于不完全归纳法,认识不到论证的必要性,在学生刚学习数学证明的过程中,又常根据证明需要而自己临时“创造”出新的结论。这些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年龄人特点,学生对严谨性要求有不适应之处,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出现这种现象往往是缺乏训练的结果,这种现状从初一开始就应逐步加以纠正。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训练,对严谨性的理解与要求是可以得到提高的。如经过训练,七年级学生对“有唯一解”“取非负值”等术语可以灵活运用,对一些较严格的推理和证明也能很好接受,还能独立完成一些代数和几何证明与讨论。

在七年级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项要求来培养学生的严谨性思想:

1. 要求学生语言精确。从七年级开始,应当要求学生克服语言不准确的习惯,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教材中的精确叙述;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准确运用数学语言叙述教材中的结论,叙述解题过程,使学生的数学语言逐步丰富起来。教师对教材中的新概念和新术语,要充分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哪些是要求“了解”的,哪些是“深刻理解”的,并能对学生做出通俗的解释,提出精确化的要求,纠正学生常犯的毛病及一些不良的语言习惯。如在建立有理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时,应当使学生区分“每一个有理数对应数轴上唯一的一个点”;“数轴上每一个点都对应唯一的一个有理数”这两个命题的不同涵义,并能分析其对错,进而加强语言的准确性。

教师在讲授中精炼数学语言的示范作用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容易使学生模仿,有利于学生数学语言的日趋精确化,如在初一阶段讲授“根据语句列代数式”内容是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准确的语言习惯。

2. 培养学生缜密的思考。思考缜密就是考虑问题要全面,缜密而不遗漏。因学生在小学阶段,缺乏这方面训练,因此导致初一学生缺乏全面思考的习惯。如讲绝对值概念时,学生尽管记住了 |a|=

但他们并不懂得这种形式的真正含义,在具体应用中经常错误地得出|a-b|=a-b;对题目“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有哪些”时,往往只写出1,2,或只写1,2,-1,-2等。

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是在短时间内养成的,需要经常抓住典型内容的训练,使学生思考问题逐步臻于全面、缜密。

3. 要求学生言必有据。言必有据要求学生在论证、计算过程中不能只记住论证、计算程序,更要懂得算理,掌握思维方法。课本中有一道题:王刚在解方程2x=3x时,在方程两边都除以x,竟得到2=3,他错在什么地方?要求学生找出错误,并说明根据,这就是训练学生言必有据的非常好的例子。学生一旦真正掌握了这些算理、将会终身难忘,而且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长期发挥作用。

4. 要求学生在具体解题过程中,应有一个清楚的程序,有了这个程序,做题的步骤才能有条不紊,清楚明确。例如做有理数加减运算时就可归结为“先定符号,再定绝对值”,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可归结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五步。有了这样一个基本步骤,解题过程思路清楚,才能尽可能减少错误,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要求严谨性和灵活运用。

七年级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七年级;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课堂现状;分析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97-02

一、引言

新形势下,随着现代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应用,促使高效课堂在初中院校的开展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及重视。高效课堂的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各大初中院校紧跟时代步伐的表现,也是各大初中院校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向新型教学模式转变的有效途径。通过高效课堂的开展,不但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保证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可见,加大开展高效课堂的研究力度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1,2]。为此,本文通过结合高效课堂在七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知识内容展开讨论,现具体分析如下。

二、七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七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现状分析。高效课堂,作为现阶段师生交流知识、情感及生活的一种理想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并保证教学效果的理想化。从当前高效课堂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情况来看,人们普遍认为,开放式的课堂对于教学工作更具有可行性。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采用师生互动、情感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更能够满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促使七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在各初中院校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和发展[3]。不过,就目前来说,在七年级数学中推进高效课堂教学,还受到来自于效率、标准及途径等几个方面教学因素的制约,需要引起各初中院校的高度重视。

2.现阶段七年级数学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新时期下,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七年级数学课程中的应用,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途径。不过,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当前高效课堂开展现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高效课堂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推广应用[2]。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1)传统教学模式给七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开展带来的影响。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传统教学方式主要表现为:①教师单向性传授课本知识,学生一味接收知识,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失去主动积极性,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②一切从学生成绩出发,大搞题海战术,不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③部分教师缺乏学习心,对于新知识、新内容学习能力不够等。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在各大初中院校的教学工作当中根深蒂固,给高效课堂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2)推进七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当前来看,推进七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包括:①在数学教师方面,大多数教师的年龄偏高,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亲和力,且对于现今学生的认知领域及价值观念不理解;而年轻教师教学任务相对较重,没有充沛的时间、精力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此外,部分数学教师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缺乏经验、在研究高效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畏难情绪,或是受自身素质能力限制,研究不够深入等,都给高效课堂的推进带来影响。②在初中院校方面,现阶段大多数初中院校仍处于传统教学与高效课堂教学的转变阶段,学校教学新观念还不够明确;大多数初中院校缺少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的资料、培训课程及教学工具等,无法真正投入到高效课堂的教学工作中;此外,初中院校在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大多停留在编写模式的理论环节上,对于每个环节的组织不够深入、驾驭能力不高等。

三、构建七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及实例

1.重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在开展高效课堂的研究工作中,教师应该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并认真落实到指导学生的学习当中,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以及自主、合作及探索能力的培养,从而确保教学工作的质量及效果。例如在学习平行线性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和配合研究时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最终高效掌握平行线性质,实现对学生逻辑推理思维的锻炼。

2.重视对数学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的优化。在七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包括了激发学习兴趣及动力,领悟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及检查知识等几个环节。其中,在优化领悟知识的环节上,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一是借助形象有趣的教学内容,例如在空间里的平行关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对直线与直线、直线与面、面与面等空间平行关系进行自主思考,从而调动学生兴趣;二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可以通过小组抢答的形式,确保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同时,还需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讨论时间;三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求教师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提高学生对数学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解及掌握能力。

3.重视教学环境及氛围的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能够促使教学工作和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对营造教学环境及氛围的重视,也是保障高效课堂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起到推动作用。为此,教师在七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加强学习环境及氛围的营造,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等方式,让教师的授课内容新颖化、趣味化,例如在对函数知识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手中的道具“优惠券”发放到每组学生当中,并创设情景“现有一超市搞九折促销活动,另有一超市可凭你们手中的优惠券,享受一次购满200元送八折会员卡优惠,那么,选用哪家超市购物会更为优惠?”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二是巧妙利用易错题,例如在判断“邻补角的两条角平分线构成一个直角”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刻度尺进行检验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判断,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高效、趣味性。

4.重视课后的总结与评价及其他工作。课后总结与评价,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学生和教师各自表现等几个方面的总结和评价,对于开展高效课堂所取得的阶段性效果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以便及时作出调整;同时,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等工作,以便更好地推动高效课堂在七年级数学课堂上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陈茂军.如何让高效课堂拔地而起——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设计[J].科技信息,2010,12,(18).

七年级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增强 教学 针对性 减少 随意性

[相关术语]

1. 本文中的“多媒体文档”是指用WPS文字处理软件或WORD文字处理软件制作的图文并茂,声色俱备的文档。

2. 本文中的“以点带面”是指基础较好的学生为机长,优先在老师示范教学的前提下,先上机操作合格后再帮助同机组员完成操作任务。

3. 本文中的“机长”是指在小学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较好及心理素质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反应较快,对本节相关操作掌握快,并领先完成操作任务的学生。

在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试点和逐步普及和深入的形势下,计算机应用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因此对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研究势在必行。由于生源主要来自于偏辟的山区农村及农村学校受当地经济条件和教学设备设施的限制,山区农村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与城市在各方面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艰巨性。能否认真探索山区农村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特点、措施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减少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关系到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成败。

首先要探讨的是山区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现状和生源特点。

一、山区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参差不齐。

除了少数条件好点的中心完小外,多数乡村小学缺乏计算机设备设施条件,生源中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程度不一。就开有微机课的农村中心完小来说,专业师资缺乏,一些任课教师缺乏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规范培训,加之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和教学统一标准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因之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缺乏系统的教学和连贯的训练。如笔者曾对本校刚入学的七年级四个班的新生所作的调查统计表:

从表中可知,会开机关机的人数约占12%,知道单击、右单击、双击、拖动和键位指法的人数为零。

二、山区农村初中经济条件有限,机少人多的矛盾突出。

我校位于金沙江畔山区,作为远程教育项目学校,由于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和一间计算机网络教室,共30台学生机,班平均人数为78人,人机比例约为3:1。每课每人上机操作训练的平均时间为15分钟。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与远程教育开展的瓶颈,有待于经济条件许可时的改善。

三、山区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重要性缺乏明确的认识。

多数山区农村学生家庭贫困,认识和接触计算机的机会也较少,不知道新时代的文盲将是不懂信息技术的人,缺乏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有的学生随便说话,不认真看老师的教学演示。

四、山区农村初中七年级新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容易出现畏难心理。

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崭新的尖端科技学科,抽象的的专业术语不少;七年级新生缺乏一定的键鼠操作基础,有的不认真练习指法,习惯于用单手单指输入文字;有的拼音基础差,输入汉字困难;因此,学生在操作课中有不愿上机操作的现象,甚至有逃课现象。

五、山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艰巨性。

山区农村初中七年级新生知识面狭小,心理素质较差,认知能力较弱,对计算机常见硬件软件常识知道的很少,而信息技术涉及的知识内容和操作步骤又较为复杂。加之七年级信息课每周每班只有一课时,在一定时间内能按要求完成操作的人数很少。因此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的艰巨性可想而知。

六、山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安全隐患相对较大。

众所周知,山区农村初中七年级新生距城市偏远,知识面狭小,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用电安全常识,有的乱摸乱移乱塞,有的频繁开机关机。再者,八年级学生在学生机上乱设密码、删除常用文件和软件,任意改动设置,有的乱动显示器调试按钮,以致造成个别显示器显示不正常,甚至随意拔出显示器电源插头或鼠标线插头,给七年级新生上机操作带来不便。另外,高层楼房的微机教室虽有利于通风散热和防盗,一旦发生拥挤对于防灾疏散也有不利的一面。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给人身、设备、数据等方面埋下了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说明了山区农村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具有与城市不同的特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其次是探索山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相应措施和教学方法,增强针对性。

针对上述有关分析,依据渗透德育的教学理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十七条“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之条款,笔者认为在山区农村初中七年级信息课教育中有必要渗透如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信息社会形势教育。

信息社会形势教育。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让学生理解什么叫信息,明白人类已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已逐步走进社会各个领域和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学习目的明确了,对信息技术学科才会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人身安全教育。

人身安全教育。常提醒学生不要乱动乱摸电源电器和连接线等设备或乱塞东西,以防人身触电或短路引发火灾。常提醒学生上课时高层楼房微机教室的前后门不要关,同时培养和训练学生分两组分别进出高层楼房微机室前后门的习惯,为防震防灾紧急疏散打下必要的能力基础。

三、设备安全教育。

设备安全教育。常告诫学生不要乱动设备部件及相关电源线,不要频繁开机和关机,以免引起硬件故障,从而避免给自己家庭造成赔偿经济损失。

四、数据安全与公共道德教育。

数据安全与公共道德教育。常提醒学生使用正版软件,拒绝盗版,下载软件应先升级病毒库,后杀毒,再使用。不要随意删除系统文件和软件及他人文件,遵守公共道德,养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在公用学生机上学习密码设置后应自觉及时解除密码,也不要随意按动显示器调试按钮,以免给他人学习带来不便。

针对前面的现状分析,笔者在农村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初步探索与尝试。

一、扎实训练,以乐促学。

信息技术是操作运用的学科,基本操作技能是学习各种操作的基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利用学生爱好娱乐的生活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狠抓鼠标用法、键位指法以及汉字输入法的训练。在教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自制多媒体课件示范讲解的前提下,利用“金山打字通”等软件训练和比赛鼠标操作,利用“金山打字”、“五笔打字员”等软件训练文字输入的准确率与效率,开展文字输入竞技评比活动。以乐助学,以乐促学,使学生从“厌学”向“好学”转变。“磨刀不误砍柴工”,键盘鼠标及输入法掌握了,各种操作就有基础依托了。

二、创设情景,分解操作。

托尔斯泰讲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较抽象的术语和复杂的操作,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掌握操作技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落到实处;采用分解演示,发挥多媒体直观形象、立体动感的优势,通过声色动感效果充分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用结合,及时反馈,以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障碍,从而帮助学生从“要我学”过度到“我要学”,乃至“我会学”。

三、整合学科,切入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通读和研究教材内容及要求的基础上,联系生源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需要,找到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切入点,整合相关学科的学习,“牵一发而动全身”, 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七年级上期学习“记事本”、“写字板”的基础上,根据下期教学内容要求,整合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诗歌学习生活实际和需要来教学WPS或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多媒体文档的制作,以训练学生搜索和插入图片,插入、移动和缩放艺术字,插入“自选图形”并添加和格式化文字,制作和插入配乐诗歌朗诵声音文件等一系列操作技能,同时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精神。首先利用教师机“屏幕转播”功能转播教师制作的声、色、图俱备的漂亮多媒体文档,让学生在美感体验中产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其次,分解和示范制作步骤与渗入相关知识的讲解。然后,布置“仿作”、“修改”、“完善”与“创新”的任务,并利用教师机的“文件分发”功能将示范文档分发到学生机桌面,以便学生制作时提供参照、创新和评价的依据。再后,鼓励开展个人比赛、小组比赛、鼓励敢于挑战教师,以培养竞争意识和生存能力。通过多媒体文档作品的自评、互评、组评、班评,让制作者利用教师机屏幕转播功能或多媒体教室等平台,操作展示自己的技能和作品,体现自己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自身价值,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切实培养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从而养成学习的自觉性、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以点带面,互助合作。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采用分机到人,分批操作,以点带面的方式缓解机少人多的矛盾。任务分工,按机号3人一机,1人操作,2人观看学习或从旁提示。“机长”领先,轮流操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课初由教师利用教师机屏幕转播功能示范讲解,课中学生操作,困惑处可分批站在教师机两旁,再次观看老师示范操作,然后回学生机练习掌握。以此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学习习惯。

五、理论引导,培养自学。

叶圣陶强调“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人类进入信息技术普及和“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越来越迫切。必要的理论知识与上机操作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有机组成,二者不可偏废。依据新课标教学要求,认真通读并钻研教材内容,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和教学需要,免费编写和印发关键性的理论常识要点及较复杂的操作步骤,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印证理论,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上述探索与教学实践,在完成学期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基本技能通过的情况统计如下表:

俗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社会在不断发展,事物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地探究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现状及生源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研究和开发教材,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和方法,减少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才能在艰巨性突出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取得一定教育教学效果,为山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和远程教育开展普及,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中国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院\新疆民族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所

[2]《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局编印.2004年6月

[3]《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4]《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5]《教师的适应与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6]《组织教育活动》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

七年级教学论文篇7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握新课程的理念,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致力教改,建设具有**中学特色的教育模式。

二、工作目标任务:

1、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常识,掌握简单的参加体育锻炼、娱乐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并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和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培养终身学习习惯,活到老,学到老,每人每天必须保持2小时学习时间。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运动队长年训练计划,并积极贯彻落实到位。

4、认真备课,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5、加强教研活动,青年教师多开实践课,努力用新课改理论来指导实践,同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本学期每人开1-2次校级公开课,市、区级骨干教师每人开2次公开课,新分配五年内的教师本学期开2次校级公开课。

体育组开课表

姓名周次星期节次班级

张体成8三2九(5)

15四3九(6)

邵继忠11一4八(8)

常玉春15一2八(9)

张征兵17三3七(4)

於海燕16三3七(1)

刘岳松12三2七(12)

翟庆梅12二6八(2)

15三3八(7)

宣扬14三3七(3)

16三3七(3)

朱月芳13二3九(7)

18二3九(7)

6、加强听课评课活动,有教师开课时,其他无课教师都应积极主动地走进课堂,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认真总结,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7、各位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总结工作,积极参与各类论文与教学案例的撰写与评比,每人每学期撰写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养成及时写教后感的习惯。

8、开展以老带新、传帮带活动。使得年轻教师迅速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尽快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本组的基本情况及重点工作:

(一)本组的基本情况

**中学体育组成员名单

姓名毕业院校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技术职称训练主攻方向及擅长项目

*

四、教科研安排

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一次科研活动,具体时间为每周一上午第一节和每周四上午第一节课。初一备课组组长:於海燕初二备课组组长:翟庆梅初三备课组组长:邵继忠

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撰写教学论文。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市级课题《多种力量训练方法对初中学生爆发力提高的实验研究》的攻关工作。迎接11月份市课题组的检查。

七年级教学论文篇8

>> 浅谈七年级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农村七年级数学合作学习的实验与思考 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 浅议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 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如何激发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如何对七年级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浅谈七年级数学学习 浅谈七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七年级数学学习技巧指导 浅谈七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如何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把握七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看法 对七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感悟 上好七年级数学课的几点做法 七年级数学中的兴趣教学 七年级数学兴趣的培养 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提升七年级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思考 提升七年级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此我花了大量的时间钻研教材,找资料,力图使学生喜欢上我的数学课。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当我看到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的场面,听到学生说“我最爱上数学课”的由衷表白时,就更加激起我在这方面的尝试。

一、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产生学习兴趣

孔子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不但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对本学科的学习产生兴趣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和赞赏每一位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班上就有一位这样的学生,除了数学,其余的科目都很差,其实数学也不怎么样,因为他只能把计算做对,其余的题目得分很少。每次计算测试时,他是做得最快最好的,我给了他一个称号叫“计算王子”,他非常高兴。由于我没有歧视他,而充分肯定了他的成绩,尊重他、信任他,树立了他的自信心,后来他学习数学很有兴趣,学得越来越好。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良好氛围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新教材把握好起始阶段的教学,点燃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指导思想。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我就预先布置学生上课时带好小刀和不同形状的萝卜块,上课时通过切萝卜让学生亲身体验截面是怎么回事、截面的形状是如何判断的,化难为易,从而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第一章中“从不同方向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让学生把自己的操作结果与多媒体展示的美丽图片做对比,感受到自己其实学得挺好的,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章结束后,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自由形式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学生对数学难学吗、有用吗?数学是不是都这样有趣?对基础弱的能不能学好?对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铺垫。

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标: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在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本学科。

三、利用课堂创造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培养学习兴趣

1、新颖独特的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要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引入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第五章“《能追上小明吗?》”中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

师:同学们!你们带数学书了吗?

生:带了。

师:昨天早上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上学时数学书忘记带了,走了一段路后,是他的爸爸发现并马上追他给他送数学书。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他的爸爸追上了吗?

生:想!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力求创设一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提出一个学生身边熟悉的真实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吸引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样,学生会很愿意主动去学习和思考数学,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

2、让生活与数学相结合调动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图案设计”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准备将篮球场傍边绿地利用起来,建造一个小花园,供师生们课间休息,并决定实行公开招标。假如现在就是招标现场,我们每个学习小组都是前来参加投标的设计单位,请你们根据这块土地的平面图及相关数据,当一回设计师,设计一个小花园。15分钟后,各小组将设计图依次张贴在黑板上,并指派一名代表陈述本组的创意。老师作为特约指导,对学生的图案设计及创意、发言等进行总结,学生再自己进行小结、反思。这一生活问题的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渗透了环保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而且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

3、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学习兴趣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又要求课堂充满乐趣,使学生以“乐”作舟,从而来获得学习的兴趣。如七年级下册第四章“游戏公平吗”的第二课时中有一个掷硬币的游戏。我是这样安排的: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每三人一组围在一起,一人抛硬币,一人观察结果,一人记录结果,最后派一名代表把结果汇报给老师。课堂上,老师在教室巡视,游戏中每一组的每一位同学是那么的投入,那么的兴奋,那么的快乐,又学到了知识,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与学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教学,使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了探索成功的快乐,特别是数学薄弱的学生也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也能参与学习数学?学习兴趣自然越来越高,越来越喜欢数学。

4、创造悬念强化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悬念心理,寻找设置悬念的契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感知学习对象,增强记忆力,丰富想象力,稳定注意力。如“负数”的引入,我没有讲“零上”与“零下”,“前进”与“后退”等“相反意义的量”,而是一开始即向学生提出“7-3=?”与“3-7=?”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既自然又很有吸引力,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减法,总是被减数大于减数。而对被减数小于减数的问题,有些学生已碰到过,只是无法解决罢了。学生说:“不能减”我接着问:“欠多少才能减?”学生说:“欠4!”然后在这时引进记号“-4”表示欠4,并向学生给出“负数”的定义。这种形式的导言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5、布置陷阱增加学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不应是“全息”,而应在教学中巧设陷阱,构成数学教学中的陷阱艺术,以其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我首先让学生在学习了乘方的基础上,知识还不足的情况下,写出(a+b) 2= ? ,很多学生会不加思考的这样写(a+b) 2= a2 + b2,我微笑着没有回答,学生们自己认为对了,留下一个陷阱。经过推理、计算、验证得出结论,学生才恍然大悟,从陷阱里走出来,原来自己是不对的,这时我叫学生亲手用红笔在自己原来的答案中添上2ab。这样学生就牢牢的记住了这个公式中最容易忘的地方,不会枯燥无味,又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

6、利用数学的光辉历史提高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游戏公平吗”的第二课时,做完掷硬币的游戏后可以给学生讲述布丰、皮尔逊等数学家的故事,讲述他们是如何做掷硬币的实验的。再提出问题:数学家们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和你们的一样吗?看来你们都是了不起的数学家呀!这样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7、精心设计练习巩固学习兴趣

七年级教学论文篇9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积累;文言词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是摆在我们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教学“瓶颈”。我们如何才能很切入、到位地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对于这一难题,有的语文教师说,文言文教学重在诵读,背诵下了即可;有的则说,文言文教学应在文意理解上下功夫;还有的语文教师说,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翻译,必须通篇翻译。对于以上观点,我不完全赞同。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按“通读文言文――练说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解悟文言文”的教学思路来设计教学流程。其中,“积累文言词”这一教学环节是文言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是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的,也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显著特点。

通过近十五年的语文教学活动,我曾不断地勇于创新和尝试,深深地领悟到: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平台。所以,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词的教学。通过这一教学环节,才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实现了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同时,这样很好地解决了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瓶颈”问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对文言词的积累,应分门别类,切入文意,立于语境作以理解和积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通假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通假类型。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七年级上册《童趣》)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帖”通“贴”)(七年级下册《木兰诗》)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 (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古今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古今类型。

1)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可怜、怜悯)(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古义:道歉;今义:表示谢意,感谢)(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古义:一天天;今义:指太阳)(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对于古今类的文言词,既要理解、积累古义,也要理解、积累今义。

多义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多义类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的意思)(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纸条”的意思)(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任用”的意思)(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责任”的意思)(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旧”的意思)(七年级上册《论语》)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的意思)(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对于多义类的文言词,有的多义类文言词义项可供选择。根据当时的语境,即可选择性确定。例如:

之――

1)用为第三人称代词,代人、代事或代物。是“他们”、“她们”、“它们”。

2)用为指示代词。是“这”、“这样”、“这种”。

3)用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地、得”。

4)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

5)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作为宾置动前的结构标志。例如: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属于第一种)(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属于第二种)(九年级下册《公输》)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属于第三种)(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

4)孤之又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属于第四种)(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5)孔子曰:“何陋之有?”(属于第五种)(八年级上册《陋室铭》)

称谓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称谓类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指刘备)(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指刘禅)(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3)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指刘备)(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4)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指秦王)(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疑问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疑问类型。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为什么”的意思)(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能”的意思)(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哪一个”的意思)(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的意思)(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语气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语气类型。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吗”) (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罢了”) (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啊”) (七年级上册《论语》)

4)与臣而将四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了”) (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对于语气类文言词,是要根据句式特点来判断,就表示何种语气。有的语气词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某个语气词。

活用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活用类型。

1)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唔之。(“喂乳”的意思)(名词活用为动词)(七年级下册《口技》)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远离”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3)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意动用法)(七年级上册《伤仲永》)

4)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使……发扬光大”)(使动用法)(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5)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像狐狸一样”)(名词用作状语)(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对于活用类文言词的理解与积累,应根据文言词所处的语境理解和积累活用的意思。

其它类。根据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和理解与积累文言词的需要,有侧重点的积累一些文言词。主要是一些陌生、重点难点的文言词。

另外,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固定词组,其表达的意思是确定的、唯一的。例如:“如太行、王屋何?”一句中的“如……何”,是“把……怎么样”的意思。(下转第368页)

(上接第285页)以上九种类型的文言词,是我们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必须掌握和积累的。其类型是切入文言文文意和当时句子的语境而划分的,也是文言词归类积累的需要和学生便于识记积累的要求。但不是唯一的,应在语文实际教学中灵活对待即可。源于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是按分散到集中,少到多,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科学性的顺序编排,我们初中学生一定要学好文言文,也一定要继承和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须从理解和积累文言文的文言词做起!

【参考文献】

[1]叶青.现代视野下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发现及其改革构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6.

七年级教学论文篇10

关键词:初中政治;名称;内容;教育观念;结构;变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87-01

2016年9月以来,更名后的初中政治教材――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已经使用三个多月,通过三个多月的教材使用实践,笔者对于初中政治课程的变化谈点粗浅看法。

一、教材名称的变化

初中政治教材是“最与时俱进”的课程。据《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统计:从全国范围来看,仅1976年后较大的变动就有五次:

1、1976年后,各地陆续恢复《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等,取代了时的政治教材。

2、从1986年起,京、津、沪、吉、黔、粤六省市和北京师范大学(与人教社合作)编写了七套实验教材,后在全国铺开,从初一至高三设置了《公民》、《社会发展简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等,取代了原来的教材设置。

3、1992年秋,大多数省市作了较大的吸收,调整之后,政治教材的名称统一为《思想政治》。

4、1998年秋季开始,初中政治教材又作了较大调整。多家版本的教材名称均统一为《思想品德》。

5、2016年4月29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二、教材内容的变化

政治课是唯一由中央多次直接发文指导改革的课程,从来都是与时事紧密相连的,只要国家的大政方针发生改变,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也相应发生改变。近几年来,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每年都有微调。十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相继出现。“包括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教材迅速就要跟上去。”

在第六课《飞天梦想》中,第一框的框题由原来的“神舟五号”改成“从‘神舟’到‘嫦娥’”。

2016年9月,更名后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与原来的《思想品德》,不仅是教材名称改变,教学内容和观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是文字表述内容增多了。例如:从2010年6月第2版,2011年7月第2次印刷(教材第9页),到2016年7月第1版,2016年7月第1次印刷的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5页中,增加了“进入初中以后,我们要逐步告别依赖,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学会自主学习,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高效率,注重方法,善于思考……尊重他人”。 明确告诉学生,进入初中后应该怎么做。

在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珍惜我们的受教育权》框题中(教材第10页),增加了“……当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劝说父母学习并遵守法律……除此之外,还可以拿起法律武器,向人民法院,捍卫自己的受教育权”。

三、教育观念的变化

从近几年来的农村学校教育来看,由于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强调师生平等,不得惩罚学生,驱赶差生,尤其是不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学生,学校又不能“开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很是被动。学生积学生家长伤害老师甚至殴打致死的事件时有发生,老师成了弱势群体。未成年学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但教师被未成年人伤害了,却很难维权。

在2010年6月第2版,2011年7月第2次印刷的人民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第一课《新天地 新感觉》的第三框(教材第9页),原来的框题是《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唷罚在2016年7月第1版,2016年7月第1次印刷的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中,这一框题改成了“珍惜我们的受教育权”(教材第6页),这一框题的改变,主体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学校、教师、父母等单位或个人不能剥夺、侵犯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变成了现在的学生自己要珍惜受教育权,角度发生了改变。

在2010年6月第2版,2011年7月第2次印刷的人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中,第二单元《生活中有你》,第六课《走进老师》第三框“与老师面对面”的教学内容中的“假如遇到这样的老师”,“禁止老师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在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相应的教学内容中已经删除,专门增加了一框“发自内心的尊敬”,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中“师道尊严”的尊师教育(教材第68页)。强调学生必须要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

四、教材结构的变化

从现行的初中政治教材《道德与法治》来看,教材结构也作了调整。把原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勇敢做自己》的教学内容放到了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来学习,在人民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设“法治教育专册”。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在初中八年级下册,设“法治教育专册”。其他各册根据课标和法治教育大纲加强法治教育。专册整体框架的构建是以“宪法”为主线,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尊崇宪法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