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礼仪工作经验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6 04:30:55

幼儿园礼仪工作经验总结

幼儿园礼仪工作经验总结篇1

中原油田幼教中心于2007年4月组建礼仪课题实验园,由主管幼教工作的张慧英主任担任课题组组长,十家幼儿园参与,承接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礼仪、品格素质教育实践研究”中的子课题“幼儿礼仪、品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研究”。

自承接课题以来,在张主任的亲自带领下,十家幼儿园的老师们积极参与,探索研究,创新实践,交流总结,群策群力,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各项规定勇于钻研,谋求发展。以总课题组提供的教材为实践蓝本,结合本园实际,开展礼仪、品格教育的实践研究。

我们紧紧围绕礼仪课题,从环境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三个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

一、环境建设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礼仪课题组把创设礼仪教育环境、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园本礼仪文化、创设具有鲜明特色化的礼仪环境作为课程构建过程中的一个重点。

我们从爱的教育入手,有计划、系统性地为幼儿创造一个整体的教育环境,完善情感教育机制,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在课题实践中,将物质、精神环境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物质环境的创设:从幼儿园的外部环境到内部环境,处处彰显礼仪园的特点。置身优雅、舒适的礼仪教育环境,让人不自觉中就会检点自身行为,修饰自己的言行;干净整洁的茶艺室,茶香袅袅,弥漫着茶文化的久远与厚重;简单易懂、而寓意深刻的哲理故事,让人感受生活的真谛,顿悟人生的得失;温馨而经典的励志警语,时刻警醒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样。

幼儿园悬挂着“家长日常行为规范”、“教职工礼仪行为规范”;宣传栏内设有专门的礼仪活动展示专栏。幼儿园走廊设计礼仪文化宣传版面,自编自创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三字经”,使孩子和家长通过观看版面内容学到很多的礼仪常识,让环境在儿童礼仪养成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精神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园内形成礼仪实验园自己独特的礼仪文化氛围,从而使整个幼儿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

晨间接待是礼仪实验园的一大亮点。每天早上,礼仪宝贝身穿园服,肩披绶带,端庄挺拔地站在幼儿园门两侧,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幼儿和家长,一声声“叔叔好!”“阿姨好!”“小朋友好!”,深深地感染着孩子,也净化着家长,使得小朋友成为课题实践研究的“小小宣传员”、“小小监督员”,一批批“讲文明、懂道理、守信誉、善交往”的新苗在实践中涌现。

教师亲切的问候,孩子们灿烂的笑脸,给入园的每一个家长带来了舒心和愉快,构成了和谐、温馨的氛围,同时也营造了礼仪幼儿园一道靓丽的风景。

二、课程建设

以总课题组提供的教材为实践蓝本,结合本园实际,开展礼仪、品格教育的实践研究。

1.课程开设的前期准备:

家长教育:对家长进行礼仪教育,让家长了解开展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家长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教师培训:对教师队伍进行礼仪培训,有效提高教职工学礼、懂礼、守礼积极性,进一步将外在的学习内容内化。

2.以礼仪、品格教育为主线,积极创编礼仪教育园本课程和教案,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1)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依据《幼儿园教育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坚持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渗透礼仪教育内容,以礼仪、品格教育为主线,积极创编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2)挖掘民俗、民族文化,围绕中国传统节日设计主题活动,走进家庭、社区,亲身体验节日礼仪,让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和文化熏陶。

(3)通过开展争创“礼仪宝贝”教育活动、“幼儿交往礼仪”、“幼儿生活礼仪”、“我与文明手拉手”、“小手牵大手”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观念,继而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行为。

(4)学习茶艺、插花、礼品包装等。在六一的大型茶艺表演中,孩子们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将传统的茶文化表演得淋漓尽致,我们的孩子正用一双双小手托起博大精深的中华礼仪。

3.确立了“以爱心教育为主导,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教研课题,以品格教育为主线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

(1)通过爱心教育,使礼仪品格在幼儿心中得到升华。礼仪园开展了“小手拉小手团结友爱向前走”为革命老区小朋友献爱心主题教育活动;3个月的时间,我们8000多名孩子每天少吃一块冰糕,少买一张帖画,一分一毛,积少成多:一刀一剪,一针一线,制作手工品义卖,汇集起来,共计6万8千多元,并确定河南新县田铺乡中心幼儿园和清丰县纸房乡中心幼儿园为援助单位。我们的园长、家长和教师代表,带着新的桌椅、床、电脑、图书、光盘、玩具、演出服和油田8000多名孩子的爱心,对贫困幼儿园进行了援助。通过这些活动,中原油田的小朋友已经成了一个爱心形象群体。

(2)2008年5月在汶川地震后,礼仪实验园抓住这个教育契机组织了一系列大型活动,有“点燃生命之光”祈福、“众志成城抗灾害、同心协力献爱心”捐款、“节约一毛钱”爱心义卖、“灾害面前我会做……”主题活动、“地震了……”实地演习等,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关爱他人。

(3)“九九重阳节”看望孤寡老人、关爱长辈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关爱他人的快乐,懂得了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珍爱生命和生活。这些关爱活动感动了社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三、教材建设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挖掘教师专业潜力,提升了创新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加速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于2008年3月承接了中央教科所《礼仪、品格、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新版《礼仪教育》教师用书编写任务,完成了六个主题课程。

这六个主题课程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共创编出24个子主题,设计出教学活动157节,其中自编儿歌38首、自编故事25个、自编歌曲15首、自编礼仪三字经14首,自编情景剧1个,自编游戏5个。

2.参与编写了《家长手册》小班下册、中班下册、大班下册的“锦囊妙计”栏目和“亲子游戏栏目”的活动方案设计,共设计活动方案30篇,已经有7篇入选。

3.自编教材。在课题研究中,为了更好地将礼仪深化为教师和幼儿的日常行为,教师们自编自创了许许多多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礼仪三字经,形成了适合自己的礼仪教材。

四、收获思考

随着礼仪、品格教育的全面展开,我们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充分肯定,形成老师、幼儿、家长良好礼仪行为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赢得了社会对我们礼仪课题的肯定。

幼儿:通过实践活动,礼仪行为得到规范,同伴之间团结友爱、文明谦让、互相合作,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了幼儿“讲文明、懂道理、守信誉、善交往”的良好品质。

家长:家长的礼仪行为在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提升了家长素质,和谐了家园关系,赢得了家长对礼仪、品格教育的认可。

教师:通过礼仪、品格教育的探索与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幼儿、家长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

幼儿园礼仪工作经验总结篇2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帮的美称,礼仪教育是当今儿童成长的必修课。礼仪修为是一个人品行的基石,这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可塑性极强,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礼仪教育应当以情感教育以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并贯穿于幼儿的各项生活活动之中。幼儿的心智发展不够完全,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所以礼仪课程渗透到幼儿教育的每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礼仪习惯能够塑造幼儿的性格,对幼儿将来的成长意义重大。礼仪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修课程,3~6岁是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个时间对幼儿进行教育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然而现如今,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家长由于溺爱,忽略了对他们的礼仪教育,在加之社会环境复杂,使幼儿潜移默化收到外界的影响。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礼仪课程渗透到幼儿教育的每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幼儿礼仪教育方面的目标就是将礼仪课程渗入到幼儿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使幼儿能够在幼儿园老师的教导之下学习良好的礼仪习惯。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认知水平发展水平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因材施教,为处在不同阶段的幼儿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但无论是制定何种计划,首先应当制定一个总体目标,然后将其转化为具体分立的项目。举例来说,若按照年龄大小的划分,可分为小班中班以及大班的礼仪教育。在小班的礼仪教育中,我们所要做的是让幼儿初步了解礼仪习惯,对礼仪习惯有一个大致的认知;在中班的礼仪教育中,我们所有做的就是让幼儿学习基本的礼仪知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礼仪习惯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大班的礼仪教育中,我们所要做的是让幼儿养成基本的礼仪习惯,让礼仪习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为了了解礼仪课程目前在幼儿教育中的各项举措以及它们的现实意义,我们决定开展这次调研,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得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对今后在幼儿教育中的礼仪课程进行指导规范。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的不少研究表明: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期间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言传身教,这也是幼儿的学习方法,对于模仿能力极强的幼儿来说,身教有时候会优于言传。家长以及老师是幼儿在他们这个年龄段接触到的最多的成熟人群。很多人在幼儿时期都有过崇拜家长或者老师的经历,一个良好的榜样的激励作用往往胜过很多空洞的理论。家长老师们在日常待人接物的时候注重礼仪会给幼儿们带来非常好的影响,这种学习是潜移默化的,往往在无意中我们就会发现幼儿学会了很多我们未曾教过的东西,而这些都是最实用的。

教师们在幼儿礼仪的学习在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情景进行渲染教育。在幼儿园的氛围中,幼儿可以接触多位老师以及很多年龄相仿的幼儿,在这种环境中,幼儿可以塑造自身的性格。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幼儿要学会谦让理解合作等。幼儿们的学习兴趣高并且学习能力强,若是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习,便更能够加强幼儿的礼仪学习。这是我们幼儿园在幼儿礼仪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老师们在课堂教育的时候可以将课本中的小故事让幼儿们表演成小话剧,幼儿们不仅能够获得乐趣,还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到礼仪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家庭和幼儿园时幼儿成长的主要场所,也是幼儿们礼仪学习的根据地。若只靠单方面的努力很难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只有在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的努力之下,才能更有效地养成幼儿的礼仪习惯,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学习的各个过程当中。我们幼儿园秉承的思想是实时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地反映幼儿们在幼儿园中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幼儿们营造一个最好的氛围,家园融合,达到最优效果。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目前幼儿园的礼仪课程教育氛围研究

根据我多年教学管理的实践,很多幼儿在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总是哭闹,但是经历过几个星期的幼儿园生活就会变得很懂事,懂得和同龄的幼儿进行交流合作,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幼儿们不自觉地就学会了礼节习惯。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首先了解幼儿们礼仪课程教育氛围,这样能够让我们对幼儿园的礼仪课程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也为下一步的行动制定了计划以及指导方针。

(二)礼仪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研究

礼仪来源于生活也回归于生活,让礼仪课程渗透到幼儿课程的每个环节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幼儿园的教育与中小学不同的是更为灵活,幼儿们不是呆板地听老师讲授课程,而是在跟多时候把课堂学习与游戏交流结合起来。定期的开展礼仪教育以及礼仪活动,让幼儿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礼仪习惯,这种学习不仅充满乐趣,而且会使幼儿们记忆深刻。在具体的实施方面,可以采取升国旗仪式行注目礼,中午用餐学会就餐礼仪,伙伴们以及老师之间的交流礼仪用语等等,也可以开展礼仪比赛的活动,使幼儿们自觉地把礼仪习惯自觉地融入生活之中。在日常生活中的调查取证更有说服力度,也更有助于我们进行分析得出最后的结论。

(三)在重大节日时幼儿礼仪的教育研究

现在的节日丰富多彩,而这其中都包含了很多传统文化以及礼仪习惯。比如父亲节或者母亲节的时候给幼儿们布置任务回去给父母一份小礼物或者小心意;在国庆节的时候教会幼儿们爱祖国爱人民,了解我国的传统礼仪,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时都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对幼儿进行适当的礼仪教育,礼仪课程渗透到了幼儿课程的每个环节。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如果能够了解到在重大节日时幼儿礼仪的教育,能够使我们对于这一课题有更深的理解。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了解现在礼仪课程在幼儿教育的发展以及现状

只有了解了礼仪课程在幼儿教育的发展以及现状才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才去相应的研究对策。了解在现在情况下礼仪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各项举措。可以为下一步分析他们的优缺点以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做出铺垫。

(二)分析现在礼仪课程在幼儿教育中具体举措的优缺点

了解了礼仪课程在幼儿教育的发展以及现状之后,我们应当学会分析他们的优缺点,这是做一个社会类调研必备的素质。也是我们调研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目标。

(三)针对礼仪课程的具体举措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

一切的调研最终还要回归实际,这是我们调研的终极目标,在整理汇总完成各项数据之后,我们应当通过科学的分析手段得出我们相应的结论,并且提出合适的意见建议。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

1、做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我们要做的首先是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情况,这也是我们已经完成的工作。了解了基本情况,能够使我们正确地观察整个过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大致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包括老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老师和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我们观察的目的是礼仪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具体举措,确定了这个中心,我们就能够更好的进行调查研究。

3、确定观察对象。我们观察的总体范围是幼儿园的全体师生,确定的个案对象是从每个班级随机抽取若干老师以及学生进行观察,保证我们的调查结果准确且有说服力。我们观察的具体项目是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幼儿的礼仪学习情况。

(二)调查法

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我们的调查目的是了解礼仪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具体举措,先通过抽样得出观察的样本,然后进行访问调查。由于幼儿园中幼儿群体的特殊性,我们主要采取与幼儿聊天的形式观察幼儿们已经具备的礼仪习惯。在对老师的取样方面,我们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并设置一些开放性地命题来获得更多信息。在获得抽样调查的结果后,我们将进行汇总分析,最终作为我们结论得出的关键依据。

(三)教育实验法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选取若干个年龄性格等相似的幼儿分作若干组,每组若干人。在每一分组中,再去不同的礼仪教育举措,通过观察幼儿们对于礼仪知识的接受程度来分析每个举措的优缺点以及具体操作模式。

(四)个案研究法

在这种研究方法中,我们选取有代表性的3到5个幼儿进行个案研究,首先了解这几个儿童的基本情况,然后追踪调查,把他们的问题当做典型进行深入研究,由此举一反三,得出结论。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在此阶段进行理论学习,对幼儿园的幼儿教育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形成调查方案。集中课题组成员重点学习这一点,进一步提高将来进行研究的水平。

(二)初步调查、探索阶段

在幼儿园内实行实地的调查和数据采集,在调查、采集数据之后,做好对比分析完成调查报告阶段性论文。

(三)初步实践阶段

根据初步调查探索阶段得出的结论提出建设性地意见,并且在幼儿园中进行相应的实践,用来检验之前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在这一步骤中,完成实验论文。

(四)完善实践阶段

在初步实践阶段完成后,对所得结论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且实施到幼儿园上,使我们的调研拥有实际效应。完成这一段工作时辅以阶段性论文。

(五)结题总结阶段

在以上几个阶段都完成的后,整理所有的课题资料,撰写最终成果论文,做好结题的申请准备工作,最后进行结题鉴定。

七、课题组成员及条件分析

课题组成员由我们幼儿园的园长以及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课题组成员均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并且这一课题受到老师以及幼儿家长的广泛认可,在其具体实施阶段有很高的可行性。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一)学年学校研学活动报告

本次调查研究的结论将在年度的学校研学活动报告形式进行展示。我们将首先在调研小组内部进行分析研讨,根据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最后选取一到两个深入点进行进一步的交流,最后完成我们小组的学年学校研学活动报告。

(二)照片集、问卷集、感想集

在我们的调查调研活动中我们将采集大量的照片问卷以及感想,最后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册形成照片集问卷集以及感想集。在制作照片集的时候会选取我们在调研过程中的典型场景,比如我们在与幼儿以及老师的交流过程中留下的记录。

(三)展板集中展示

在我们的调研结束之后也会采取制作展板的形式展示我们的成果。展板的制作要做到图文并茂,以照片为主,结论为辅,以展板墙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能够让更多没有参与调研的老师了解到我们的收获,能够对他们今后的教育教学产生一定的指引作用。

(四)科研论文展示

科技论文的展示也是我们成果展示的一个重要形式,我们将根据调研所得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完成有说服力的科研论文并予以发表,将我们的调研成果分享给更多人。

以上是我们拟定的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幼儿园礼仪工作经验总结篇3

关键词: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好习惯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幼儿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幼儿园教育阶段,幼儿年龄较小,模仿能力较强,可塑性强,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将讲解与训练结合起来,让文明礼仪生活化、形象化、趣味化。郊区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往往缺乏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程设计,加之教师文明礼仪教育意识缺乏,忽视对幼儿基本礼仪、思想品德教育,幼儿养成不讲礼貌、任性、脾气差等不良习惯。

一、精选文明主题,优化教育内容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文明礼仪意识趋于淡薄。文明礼仪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最好的教育阶段。教育主题的选择要从课程目标出发,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也是教师选择主题时要考虑的因素,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兴趣点,从中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主题。生活中与幼儿息息相关的事物往往能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要利用幼儿已有经验,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能提升幼儿认知水平的主题。在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主题之前,教师细心观察,发现很多幼儿在学习和园区生活中存在不文明现象,基于此,教师选取了《他们做的对吗?》这一主题,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师让幼儿观看拍摄的照片,并引导:“小朋友们,这些都是在你们日常生活中拍摄的照片,从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他(她)这样做对吗?”幼儿观看照片。有的幼儿说道:“这个小朋友正向教室地板上吐痰,这是极不文明的行为,老师说过,痰中带有细菌等有害物质,吐到地板上,细菌传播,所有的小朋友都会生病,要将痰吐到纸巾上,然后再放进垃圾桶里。”还有的幼儿说:“这个小朋友刚吃完香蕉,就将香蕉皮扔在了地上,这片区域是我们班的活动区,如果有小朋友不小心踩到香蕉皮就会摔倒,香蕉皮不能乱扔,要扔到垃圾桶里。”教师总结:“小朋友们,照片中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我们要坚决杜绝这些不文明现象,做讲文明的好孩子。”在郊区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主题鲜明,教育性强的内容,同时进行适时适度引导、点拨,让幼儿明白选择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在生活学习中还有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是不文明行为,帮助幼儿克服行为上的机械模仿。

二、树立榜样作用,拓展教育手段

对于幼儿来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与幼儿接触的时间最长,对幼儿的影响也最大,教师要用实际行动为幼儿做出榜样,从一言一行做起,要求幼儿不做的自己也不能做,给幼儿做出表率,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形成良好习惯。郊区幼儿教师大多是非专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教师要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加强道德修养,提升自身道德水平,为幼儿做出榜样。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榜样作用比语言的说教更有影响力。家长在教育幼儿时,摆事实、讲道理是必要手段,但在说教的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将自己的思想态度、价值观以具体行动传递给幼儿。这样的言传身教才是有意义的,才能让幼儿受到感染熏陶,随之转化为习惯。在进行《学习礼貌用语》时,教师带领幼儿跳《礼貌歌》进入教室:“小朋友们,看,小动物们都这么有礼貌,小猴子也想做个懂礼貌的孩子,我们看看它是怎么做的?听一听它说的对不对。”教师播放媒体课件,幼儿观看,教师分段引导幼儿学习。教师接着引导:“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礼貌用语?”幼儿回想并回答:“谢谢,不客气,没关系。”教师顺势引导:“家庭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讲礼貌吗?他们常用哪些礼貌用语?”有的幼儿说:“每天早晨妈妈都会对我说‘宝贝,早安’,到了晚上,妈妈则会说‘宝贝,晚安’。”还有的幼儿说:“老师老师,每次我帮爸爸拿完东西,爸爸总会很客气地对我说声‘谢谢’,而每当我犯了错,我会主动向爸爸承认错误,跟他说‘对不起’。”教师总结。幼儿也希望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爱表现、好奇心强的心理,坚持正面教育,在幼儿中树立典型,每周选出礼仪之星、文明之星,用榜样的作用去感染幼儿,成为其他幼儿学习的标兵和榜样。

三、开展实践活动,巩固教育成果

幼儿园礼仪工作经验总结篇4

1.国内外对礼仪教育的重视

(1)国际组织关注礼仪文化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礼仪教育更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如英国、日本都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构与礼仪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国家重视礼仪启蒙养成

中华民族自古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礼仪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还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和人格能力。

2.对幼儿健康人格形成的认识

(1)幼儿初期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性

什么是人格,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所以人格培养应从幼儿抓起。幼儿时期是良好人格养成的最佳时机,在这个时期给幼儿良好礼仪的规范和刺激,将为幼儿一生的人格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敏感期适时刺激能促进人格形成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幼儿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敏感期,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根据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我们在幼儿人格形成的敏感期,创设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给予适时的刺激,帮助幼儿成功而又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依据

1.课题界定

礼仪:就是礼节和仪式。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是人内在修养和外在素质的具体表现。

礼仪教育:是融合幼儿园主题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活动,将礼仪行为养成内容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寓礼仪教育于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领域之中,变理性的说教活动为感性的趣味活动,通过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

人格养成:心理学研究指出,人格的养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试图通过良好的礼仪教育,规范幼儿礼仪、教师礼仪、幼儿园礼仪,辐射家庭礼仪、社区礼仪等,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

2.理论支撑

(1)心理学理论

(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3)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三、研究目标

1.幼儿礼仪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根据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和学习开展礼仪教育,逐步探索如来园礼仪、来园整理、离园礼仪、洗手礼仪、进餐礼仪、餐后整理、饮水礼仪、运动礼仪、如厕礼仪、如睡礼仪、起床礼仪、学习礼仪、擦汗礼仪、运动后礼仪、整理仪容等一整套礼仪教育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最终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发展。

2.教师礼仪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以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影响幼儿,渗透教师礼仪规范,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家庭礼仪、社区礼仪、学苑礼仪进行培训,使学生从小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研究内容

1.逐步探索幼儿一日活动的礼仪流程

2.挖掘、构建具有爱儿坊特色的礼仪教育实践体系,包含幼儿礼仪、教师礼仪、学苑礼仪、家庭礼仪、社区礼仪等,开发具有爱儿坊特色的礼仪教育实践园本课程

3.把发挥和促进幼儿、教师的礼仪发展作为探索礼仪教育的组织和指导方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强调幼儿在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4.研究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生成礼仪教育内容及教师组织指导实践的方法策略等

五、研究策略

研究策略主要从课题研究深化礼仪内涵、一日活动渗透礼仪流程、环境布置彰显礼仪氛围、主题活动融合礼仪特色、学苑评比督导礼仪规范、家园合作共筑礼仪习惯、节日活动提升礼仪品质等方面实施。

六、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文献资料法

3.经验总结法

4.案例研究法

5.量表测量法

七、研究的保障条件

1.学苑体制保障

爱儿坊幼儿学苑是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有健全的课题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园长对教科研课题研究非常重视与支持,使课题的研究经费、时间、物质等各项得到保障。

2.科研师资保障

我园拥有一支较强的课题研究师资力量,全园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组活动,教师课题研究经验较丰富,都曾经参与过各级多类课题的实践探索和研究,课题组成员对礼仪教育有浓厚的兴趣,并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3.爱儿坊教育集团的专家精英团队保障

幼儿园礼仪工作经验总结篇5

一、关于“礼仪体验馆”的创馆设想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是德育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能否使幼儿把礼仪道德认知转化为礼仪道德行为,是礼仪品德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导行是礼仪德育过程的重中之重。我们认为,使导行环节充分发挥作用,使知与行真正统一起来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幼儿德育教育工作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途径。即应当把礼仪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让幼儿走出校园,参加适合幼儿年龄段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接受、认同、内化礼仪德育教育的内容。

幼儿走进社会受安全方面的影响,压力很大,不能使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做到常态化、经常化,如何模拟浓缩的社会情境,让孩子们在各种社会情境中去模仿、练习、实践、体验礼仪交往的技能……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创建“礼仪体验馆”的想法,这是集“情境教育法”、“社会认知训练法”、“角色扮演法”、“实践体验法”等为一体的“体验馆”,它是孩子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内化的过程,能很好地实现礼仪教育的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的发展。

二、“礼仪体验馆”的指导要点

1.“体验馆”情境创设渗透礼仪教育要求

体验馆里的游戏要求应是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或在组织幼儿集体讨论基础上确定。礼仪的相关要求应以图标或图画的方式呈现,让幼儿随时接受来自图标的暗示和熏陶,把“老师要我这样做”内化成“我想自己这样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2.“体验馆”要能驱动幼儿的需要,有助于幼儿的内化过程

礼仪德育内化是一个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充分实现内外因的有机结合,或以外因的积极因素有效地抑制内因的消极因素,德育内化才能完成。这告诉我们,礼仪德育内化的一切有效策略都应该基于对这一作用关系的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我们的礼仪体验馆要积极融入肯定、表扬、奖励等积极的外因,并发挥幼儿内因的积极因素,把准幼儿的需要,或有意识地开发幼儿的需要,并使教育适应孩子的内在心理需要,使幼儿产生积极的内因。这样才能使礼仪德育沿着“教――受――化”的逻辑顺序发展,真正培养起幼儿的礼仪道德素质和习惯。如“文明小吃店”中,顾客只要做到不浪费,价格就可以打八折;做到爱护餐馆环境就可以获得本店的特色食品等,让孩子通过积极的外因抑制消极内因,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

3.“体验馆”里的童谣与角色扮演

童谣是一种适应幼儿的认知特点和需求,为幼儿所喜爱、易于被他们接受的、有特定节奏的韵文。它具有游戏性、教育性和生活性等特征。童谣所蕴含的丰富的礼仪德育资源,是礼仪德育游戏化的必要前提。童谣游戏所体现的礼仪德育主体性,所呈现的礼仪德育形式的多样性及其所反映的礼仪德育的目的性,都让幼儿礼仪德育纳入童谣游戏成为可能,也是礼仪德育游戏化的现实选择。

角色扮演是一种让孩子扮演角色,从而学习从他人立场分析、体验礼仪交往的快乐,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的一种方法。让幼儿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礼仪规则的需要,体验礼仪规则所带来的好处与快乐。

4.礼仪体验馆要与实施的主题活动相结合

我们必须要关注幼儿的生活情景和生活经验,使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在体验馆中得到反映和实践,使体验馆的内容随着主题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延伸和拓展。如“我是小小中国娃”中,随着主题活动的实施进程生成了“礼仪参观团”、“文明游客”、“热情的维吾尔族人”等体验馆。根据主题进程向幼儿渗透更多民俗、民间传统礼仪,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

5.“体验馆”里教师的角色

教师在“礼仪体验馆”里充当着示范者的角色。幼儿喜欢模仿,教师的形象、素质、行为等各个方面都要满足幼儿的期待,对幼儿要起着示范的作用。

创馆者的角色,从幼儿立场、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大大丰富“体验馆”的内涵,使体验馆成为承载幼儿礼仪德育目标的载体。

参与者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间接地启发、引导幼儿。

组织者的角色,游戏后教师一定要随时组织幼儿交流体验,通过组织讨论、分享、评价等鼓励、肯定幼儿,对幼儿进行正强化,促进幼儿的提高。

幼儿园礼仪工作经验总结篇6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师生文明素质。

1、加强教职工政治学习

我园党政始终把学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把“内练教工素质、外塑教师形象”作为创建工作的核心,并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加强教职员工的学习,确保两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有交流、有小结,并结合学校制订的工作目标不断完善创建机制,丰富创建内涵,引导激励全体教工积极投入到创建活动中。

2、师德师风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我园教职工的立身之本。学期初,幼儿园提出了“围绕课改精神,敢挑课改重任”的口号,围绕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党支部和工会共同制订了政治学习计划,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胡景涛书记在教师节前夕的重要讲话,并组织教职员工进行专题讨论,撰写学习笔记,并将写得好的学习笔记张贴在“学习园地”中,供大家相互学习。通过制定“文明礼仪教师、礼仪儿童、礼仪家长”的标准、“组室推荐文明礼仪教师候选人”、 “师生共同评选礼仪儿童、礼仪家长”至每年六月一日的“表彰活动”,都显示我园以礼仪教育为载体进行的一系列举措,目的就是进一步弘扬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

3、礼仪课程与礼仪教育

礼仪,作为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园将礼仪教育作为一项特色项目,不断拓展它的外延,丰富它的内涵, 并将它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开展各类礼仪活动。如大班组自制环保旗、环保箱向路人宣传,做“环保卫士”的宣传员,小班组开展“大家一起来”的交往活动,中班组开展“让我们的校园更美丽” ,还针对进餐礼仪、居住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开展了相关的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活动、家长的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

其次利用节庆日进行礼仪教育,如三月份,利用植树节开展“护绿、爱绿”活动;四月份,清明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五月份的“爱劳动教育”;九月份的“感恩教育”;元旦时分,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请来了镇养老院的孤老们共度佳节,通过表演节目,爱心奉送棉鞋、手套给孤老等形式,使孤老们感受到孩子们的浓浓爱意,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尊敬老人,关心爱护他人的品质。

其次,开展不同形式的家教指导活动,使家长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指导者,并通过亲子指导,使礼仪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行为规范与校风学风

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起点低,训练实,方法灵活多样。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与礼仪亲密接触,帮助幼儿了解礼仪知识、学习礼仪言行、增长礼仪经验。如每天早上有礼仪儿童迎接来园的家长和幼儿,向他们问候;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这些都培养孩子要有良好的意仪表、仪态。其次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也是礼仪教育的一个方面,个人卫生教育以养成教育方法为主;集体生活教育以常规教育方法为主;公共卫生教育以制度规范影响方法为主。尤其公共卫生方面的教育,是幼儿礼仪培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一日三巡检查、定期参加班级的礼仪活动,了解班中礼仪教育的情况,同时各班定期开展“礼仪宝宝”、“每周一星”的评比活动,每年全园开展一次“礼仪宝宝”评选和表彰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文明班级的评比活动,使礼仪教育卓有成效,逐步形成了“团结、和谐、勤奋、创新”的园风。

二、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核心作用明显

我园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发挥教师文明创建的示范作用,每月党支部都进行一次党员学习或过一次组织生活,每当幼儿园有重大活动时大家都能用挑重担,因此每名党员都是幼儿园的教学骨干,有一对一的学生帮困对象,是群众的贴心人。党支部还不断从优秀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引导他们不断努力,争取早日当组织这个大家庭中。

其次,我园严格执行教育局制定的各项政策,在招生、收费等方面依法操作,每学期幼儿园的收费情况通过公示栏、家校互动栏目向家长、社会公示,严格收费要求,不跨学期收取各类费用;每当有来信来访,园领导能及时处理,反馈处理结果,尽量使来信来访者满意而归,因此也得到社区家长的好评。

其次,引导互助学习,营造求学氛围。我们开展了“扬礼仪之风,暖悠悠童星”的系列活动。我们还开展了“社交礼仪我先行”活动,重新制定了“幼儿园的教师礼仪守则”、“幼儿礼仪行为规范”、“家长礼仪行为规范”并制作成版面张贴在幼儿园的大厅中,让每一位教职员工、家长每天对照这些守则、规范自我调节。

在家长方面,我们对家长进行分层礼仪培训,对高学历的家长,我们采用辨析、讨论会,就一主题或观点让他们各抒己见,如针对“我园有些家长重知轻德”的现象,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对低层次学历家庭,则以专题讲座、观摩活动、亲子游戏等活动为主要形式;对于祖辈家长则开展谈心活动,让他们观看科学育儿片、师生小品表演等,相互沟通,从而转变祖辈“溺爱”“一手包办”等不正确教育方式。通过这样分类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家长都得到提高。

再次,增强个体自学,如组织骨干教师参观县内外优秀幼儿园,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观摩课堂教学活动,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邀请市科研专家来园开设专题讲座,为教师们指引科研的方向;组织骨干教师外出跟教学教活动等等。但无论哪种学习,最终要落实在个体身上。主动求知,不断努力,与时俱进,塑造终身学习的行为才是最终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深化学校内涵发展,办学绩效领先

在《新课程指南》精神指导下,我们提出并恪守“健康发展,快乐成长”的办园理念;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家长”的办园宗旨;以“团结、和谐勤奋、创新”的园风;“保教结合、精益求精”的教风,历练出了“用心去想,用心去做,去心去爱”的工作理念,精心营造人文关怀的育人环境;致力于培养“活泼开朗身体好,勇敢自信善交往,好奇探究兴趣广,文明礼仪习惯好”的新世纪儿童。把为幼儿的终生发展奠基作为办园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工作中享受生命的快乐,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学会欣赏孩子、欣赏同伴、欣赏自己、欣赏领导,站在家长的位置上去理解家长,满足幼儿的合理要求和精神需求,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

我镇幼儿园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认真制订师资培养规划,近几年积极创造条件,安排教师轮流培训和进行本科学历的学习,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文化生活丰富

园所文化是幼儿园全体成员凝聚在一起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幼儿园的品牌形象,它对全体员工和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自觉主动地构建和发展园所文化,能够增强幼儿园自身的凝聚力,提高保育教育效果;同时,能够对幼儿、家长及所在社区以及整体社会产生感染作用。

我们突出以组室的团队精神,班级的优质服务及教育质量,幼儿的发展做为创建标准,不断强化“幼儿园内无小事,时时处处不随便”的工作理念,把创建融合于实践中,用爱心走进孩子的童心,用艰辛换取家长的放心,用热心赢得职工的欢心,努力将幼儿园创设成为“精神文明的校园,美丽整洁的花园,幼儿成长的乐园,个性发展的学园”。

五、优化校园环境氛围,平安健康达标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实际工作的一点一滴抓起。学校治安教育始终牢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镇各幼儿园立足幼儿园实际,将安全知识教育列入教学工作计划,落实教材、教师和课时,不断研究和改进教育方法,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各幼儿园制作悬挂了醒目宣传条幅标语, 形成了一定声势和舆论氛围, 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校报、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 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加强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

我们结合09年全国安全教育日,在全镇幼儿园开展了以“大力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各幼儿园积极利用安全教育日,张贴宣传标语、更换黑板报、壁报栏内容、利用“校园之声”宣传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自救知识,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强化了师幼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消防安全,教育幼儿掌握一般物品的着火扑救法,教育幼儿远离危险,学会自护、自救知识,记住“火警119”、“急救120”、“报警110”。教育幼儿注意外出、旅行等的安全防范意识,防止交通、溺水、摔伤、挤伤、踩伤等意外事故。

幼儿园礼仪工作经验总结篇7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是使人们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国学经典可以开发人性,协助确立人生态度,端正品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幼儿们从小打下深厚坚实的国学功底,很有必要。为此,我们确立了“以德为先 全面发展 养正品行 终身受益”的办园宗旨,研究与实践国学教育,力求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纯美心灵,构建和谐社会,让幼儿和教师受益其中。

一、思考国学礼仪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一)全盘统筹“一体化”:将国学礼仪行知教育的研究全面融入幼儿园的管理、制度、文化、环境、课程中,融入到教师成长、幼儿发展中,就能统一思想、集中精力使幼儿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全面贯彻。

(二)做到“可持续研究”:接受国学教育对每个人终身发展有很大好处,也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园采用“一体化”研修的机制,将教师所做的每项日常工作都和国学礼仪行知教育课题研究目标相结合,能集中精力搞研究,是可持续的研究。我园把研究范围界定在易于显现的礼仪行为上,也易于把握。因此,我园申报的“幼儿园国学礼仪知行教育的研究”的课题,被省科学教育规划办立项为正式课题。

(三)做到“以教师、幼儿为本”:1.以幼儿为本。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我园从中选择了以三字一句,朗朗上口,能规范幼儿日常行为,以培养良好品质的国学经典读本《弟子规》为教育内容,立足于培养教育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做人的基本素养。2.以教师为本。把我园的办园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认同和自觉的行动,形成共同的愿景,让教师树立职业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全面系统地思考和研究实施的对策

(一)创设良好的国学礼仪教育环境

环境是隐形教育,我园做到有文化、有生机、有传统、有创新,真正地在园内营造文化育人的环境,活跃校园文化,营造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良好氛围。在幼儿园的门厅、长廊布置了国学故事墙面,创设了《弟子规》、《常礼举要》以及“感恩教育”的版块,在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等环境处有选取《论语》、《弟子规》的内容布置的富有艺术情趣的镜框或扇子状、屏风状的版块,并创设小书院,营造浓厚的国学学习氛围。

(二)国学礼仪教育让学校的每个主体“动”起来

1.由上而下,行政先“动”起来

(1)丰富自我,读书学习。以学习为乐,以读经为趣,推崇学习集仁、义、礼、智、信为一身的《论语》一书,教师人手一册,有时由一个教师讲解学习,有时集体诵读,一起理解其中的意义及内涵,有时分散各自读,园内园外自学、熟读、背诵,并写读后感进行交流。教师们通过交谈提出问题或就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在一次的交流中,教师们就朴素的起点――“孝敬之道”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了感悟,有些教师眼眶红了,有些教师情不自禁落下眼泪……大家都感慨万千。

(2)深入社会实践学习。行政制定整学年“国学课题学习计划”,融人文学习、团队培训、教科研为一体的学习系列活动。积极参加社会上国学各类培训及团队组织,现场听取《百家讲坛》易中天教授《三国》讲座、毛佩琦教授《中庸》讲座、鲍彭山教授主讲的“孔孟革命”和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叶国良教授的“孔子论管理”讲座,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朴民教授主讲《孙子兵法》的兵家智慧与人生启迪。还听取社会各类国学相关讲座。如台湾国学专家王财贵的讲座、参与邹越老师“启迪智慧心灵”培训,听取新加坡开心老师“爱的教育”的讲座。

(3)园本培训,体验学习。采取生动有趣的情景式体验学习的培训方式,其目的是自编自演,自纠自赏,让教师达成共识;其特点是轻松愉悦,直观生动,教师积极参与;其成效是个人品行和团队风貌得到整体提高。选自《常礼举要》的部分内容,作为培训教师礼仪行为的教材,创编出诸如“聚餐”“会客”等十个方面的礼仪内容,以情景表演为载体,进行深入的礼仪行为探讨,生动有趣,效果良好。并结合诸如“爱的天使”之类的游戏互动,使教师之间更加和谐,富有激情。园本培训生动,体现动态性、体验性、游戏性。

(4)激励评价,促进成长。为了激励教师形成与国学研讨相适应的礼仪行为,我园成立“礼仪考评小组”给予教师日常的评价,包括习惯素养如“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等;礼仪行为如“他人语 勿插言”等的评价目标。月底或月中全园将评选出 “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创意之星”、“爱心之星”的明星教师,以此激励广大教师。

2.由下而上,教师“动”起来

(1)教师大量收集古今中外的礼仪行为,选择适合幼儿的学习内容,并创编成三字一句的国学礼仪评价目标,目标细化到每个月进行评价。

(2)为了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国学教育,避免内容单调乏味,教师研究出适合幼儿学习的几种方式,使得国学教育真正落实在幼儿身上:①与幼儿园课程主题工作坊结合,把幼儿的国学学习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主题工作坊的小社会中,让幼儿的国学礼仪行为在生动有趣的小社会中践行。②与国学坊结合,各班创设了赋予幼儿经典学习、操作、实践为一体的国学坊,幼儿在国学坊安静操作学习,感受浓厚的氛围。③与国学课结合,设置每周一次的以情景故事表演为手段的国学教育活动课程。④与情景剧结合,以国学经典故事为教材,创设以知、行、演为一体的国学吟诵及情景剧故事。让每个幼儿参与表演,在亲身演绎当中接受教育,不仅学到了其中优美的语言,增强了对古诗文、故事的理解,在其他领域上也获得长足进步。比如通过表演的服装认识到故事的朝代背景,增长了见识。⑤与经武操结合,创设以经典《弟子规》为内容的“经武操”,幼儿边诵读边做“经武操”,体会中国武术形体的魅力所在,从中锻炼身体,增强阳刚之气,又潜移默化地塑造幼儿良好的品德。如“首孝悌”这三个字,在《弟子规》武术形体上为一手护头,一手护跨,内涵为在生活中对上要孝敬父母,对下要爱护弟弟妹妹;又如“圣人训”的武术形体为双手托掌,双脚踮尖,内涵为让幼儿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经典的熏习,用在贤的德行智慧,培养孩子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再如“则学文”的武术形体为下蹲屈身,内涵为学习的态度就是要不耻下问、虚心学习,开拓大脑智慧等。⑥与诵读结合,创设读、识、记为一体的多样诵读方式。诵读是念,读出声音来,不求理解,只求熟记。在经典文化的诵读中幼儿受益匪浅,不仅大量识字,提高了记忆力,而且胆量也大了。⑦与评价结合,创设“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激励机制,规范幼儿的礼仪行为。评价表同一内容分为家长评和教师评两份。每月初我园分发评价表给家长,请家长按表中的评价指标对幼儿作出相应的评价,月末教师再把家长评价表收集上来,一起做分析评价,总结后写好反馈意见再分发给家长,让家长也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以及幼儿同伴的表现,便于家长客观地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教育,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从这点上也反映出我园的家园共育已经从注重形式走向注重本质。

(三)国学礼仪教育使学校的对外交流学习“活”起来

1.由外而内“请进来”

邀请市、区教育专家、前辈及社会各界资深国学研究者、兄弟单位等来园指导国学教育研究方法、策略,传播国学精神。

2.由内而外“走出去”

(1)国学教育进家庭:为了让家长认同国学教育,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的家庭。幼儿园通过国学讲座、学校网站、幼儿国学评价表、家长开放日、亲子国学经典节日表演等形式,组织家长参与“与经典同行”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家长们参与学习国学的积极性。

(2)国学教育进社区:为了在社区宣传国学精神,创建和谐社区。幼儿园创设校园栏、宣传栏等环境,宣传教育理念,通过“国学经典教育伴我行系列一诗歌吟唱会,系列二情景剧”两场活动把国学教育推广到社区。同时与社区进行各种互动:到社区讲课、逢重阳节慰问社区老人、在社区金鹭发秀接受礼仪培训等互动。

(3)国学教育进社会:①参加两岸研讨会。代表学前教育界参加首届两岸关爱青少年健康研讨会,与各方代表交流。②参加书院多场国学讲座,教师定期去书院公益性地教授国学课。③在邮政、房产等会上,表演国学情景剧,宣扬国学精神。④多次参观国学教育机构“孟母堂”及兄弟单位,资源同享,共同研究。与社会各界研究国学的人士,如:北京“6+1”教育科学研究会,厦门大学人文科研博士、研究生、大学生,各地园长形成交流平台,探讨国学教育。

幼儿园礼仪工作经验总结篇8

“礼仪教育”应该成为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今日的言行教养直接决定了将来的民族素质,幼儿礼仪教育是孩子人生之初的“必修课”。 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礼仪规范呢?针对目前幼儿礼仪教育的现状和我园的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进行了一些礼仪教育的初步尝试。

一、优化育人环境,营造礼仪氛围

“凡是可以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孩子成长需要和谐的环境。幼儿园有整洁的、和谐欢乐的教育环境,有规律的生活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的互相关系都具有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十分注重教室内外环境的创设。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既包括家园共育,又包括环境育人,两者缺一不可。尤其是环境育人在教育幼儿和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每月我们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充分利用幼儿周围的环境,在教室、活动室的主题墙上,或者门外的走廊等地方,制作、布置相关的主题墙饰。

二、注重言传身教,强化礼仪行为

针对孩子年龄小、容易受榜样感染的特点,我们十分注重言传身教,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我们平时都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每天来园或离园时主动向同事、家长、小朋友问好、问早、说再见等,接待家长及来园客人做到热情礼貌,处处为幼儿做出行为学习的榜样。让幼儿在讲礼仪的氛围中学会礼仪规范。每天早上幼儿来园时,各位教师,用热情的微笑、最真诚的问候,一路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来,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个个爱护的动作,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孩子。每天幼儿来园、离园期间,让整个幼儿园洋溢着温馨的问候声、道别声,传播着礼仪的信息,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初步形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我们还教育幼儿注意观察平时谁表现的最好。随时让幼儿将自己看到的或者自己做到的用五六色的笔画出来,教师将他们的作品贴在“我是小画家”栏目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创作欲望越来越浓,于是长长的走廊、幼儿作品栏里就贴上了一张张美丽的儿童作品。这时幼儿有了成就感,他们的环境变得和谐美丽了,同时也给幼儿营造了一种文明礼仪的氛围。

三、选择合适教材,丰富礼仪认知

在我们的教学参考内容中,能作为礼仪教育的教材比比皆是。如歌曲《我叫轻轻》,故事《萝卜回来了》,《两个好朋友》等等。礼仪教育可以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习惯的熏陶。如在组织音乐活动《我叫轻轻》时,可以先问问小朋友:为什么要走路轻轻、说话轻轻、敲门轻轻呀?使小朋友懂得心中要有别人,做事时要尽量不影响他人。活用绘本学习礼仪。绘本有以下几点优势:美学的陶冶、语文的涵养、创造力的启发、生活能力与态度的培养。透过绘本的优势,让孩子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零压力融入绘本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引导,培养孩子逻辑思考及预测推理的能力以及听、说、读等语文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培养孩子各种生活上的能力与经验。如:绘本《魔幻青草地》通过滑稽幽默的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不能随便丢垃圾,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四、利用生活实例,提高礼仪辨别

虽然礼仪教育进行了有一段时间,但不文明的事情却屡屡在校园里发生。如不少家长将接送孩子的车辆乱停乱放,甚至堵到了大门口,保安耐心上前解释却招来大声呵斥;园内烟头,装早餐的马甲袋随地乱仍;放学的那一幕更是让人提心吊胆,园门还没有完全打开,家长们便蜂拥而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教室,生怕晚了自己的孩子会被抢了一般,有的家长还大呼小叫地唤着孩子的名字等等。家长的这些不文明行为,任我们教职工苦口婆心,效果甚微。后来,我们想:何不学学媒体的做法,让这些不文明行为曝光,一方面给孩子提供一个反面教材,帮助孩子提高辨别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孩子教育家长,小手拉大手,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我们将以上典型的现象从监控录象中调出来,给孩子看(当然为了照顾孩子的自尊心,我们选内容时注意,尽量不选本班家长)。然后讨论:谁的做法是对的,谁的做法是错的,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强化孩子已有礼仪知识。

五、参加社会实践,巩固礼仪成果

礼仪教育时,我们发现,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如果把礼仪规范只当作一般知识传授,“光说不练”不行,不利于孩子真正掌握礼仪知识。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要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体会礼仪行为的意义,巩固礼仪知识,内化礼仪品质。因此,我们有准备地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带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超市购物、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公园游玩……..让幼儿将学到的礼仪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体会做个讲文明、懂礼仪孩子的乐趣,巩固礼仪知识。以大家一起玩,学会礼貌和谦让,并体验这样做的快乐。在区域游戏时,我们和孩子一起分析每个游戏的特点,提醒幼儿在“图书馆”看书时要保持安静,玩别的游戏的小朋友经过“图书馆”的时候也要“脚步轻轻的”,不影响“图书馆”中看书的小朋友。

幼儿园礼仪工作经验总结篇9

关键词: 区域游戏活动 小班幼儿 礼仪教育 有效尝试

引言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句话道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说:“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可见,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人的终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十分必要。

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自发、自主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性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更是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活动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不断被挖掘。如何充分利用区域游戏活动的特征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性,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1.在小班区域游戏活动中折射出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没有任何区域游戏活动的经验,区域游戏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新鲜有趣的活动,他们很愿意进区游玩,但是一个个问题逐步显现,让我们感到最苦恼的是小班幼儿的行为意识差、规则意识弱,区域游戏活动开展起来非常困难,下面是我班刚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时的一些情况:

镜头一:对区域意识薄弱,持久性较差

区域游戏活动时,孩子们会进行区域游戏的自主选择,孩子们会拿着自己选择的区域牌入区,但是进区后往往持久性不够,或是被其他区域的游戏吸引,这时他们便会放下自己手中的游戏材料,这个区去一下,那个区去一下,结果什么东西也没学到。

镜头二:冷眼旁观,无动于衷

这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较强,自己认定的位置不允许变动,区域游戏活动时,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座位,无法进行任何游戏活动,如在交流中适当改变位置,便会大哭大叫,导致对任何游戏都冷眼旁观。

镜头三:毫无分享意识,争抢不休

“争抢玩具”这个现象在小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孩子们为了抢到自己喜爱的玩具而不惜任何代价,哭声也就接踵而来,“调解员”这时必须出面调解,解决问题。

镜头四:游戏结束后,“旧貌换新颜”

虽然在区域游戏活动时,我们都会给孩子们进行强调,结束后要对自己所玩的区域材料进行整理,但是效果甚微,每次结束后美丽的区域都会像“打仗后的战场”,一片凌乱。

以上这些情况足以表明游戏活动过程中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2.如何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有效实施礼仪教育

2.1有效利用“标志图”,在环境中渗透礼仪教育。

幼儿需要丰富、有序、安全的环境,进行游戏、生活、运动、学习等各项活动。考虑到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他们的环境创造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并应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现阶段的教育目标和兴趣。我通过利用“小标志”,在区域环境中使用小脚印,代表该区域游戏的人数。同时每一个区域,我们都利用图文的形式制定了入区规则,让孩子们知道该区域人数、材料的正确使用的方法、游戏过程中如何正确进行游戏、游戏结束后材料位置的正确摆放。在“米妮的家”中,孩子们将物品摆放凌乱,我将娃娃、奶瓶、碗、衣服等做成“小标志”图归类摆放。这样习惯成自然,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归类整理物品的习惯。在美工区里放一个纸篓,可以暗示幼儿不随地扔垃圾;在“迪士尼主题餐厅”的位置旁设置了“顾客等候区”并贴上小脚印,让前来用餐的顾客按顺序排队等候。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环境是幼儿最直接、最具体、最容易感受到的。教师在积极营造物质环境的同时,还要用心经营充满温馨和谐的心理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触动幼儿的爱心萌芽,让幼儿受感染和熏陶。

2.2丰富游戏材料,加强幼儿的行为礼仪教育。

游戏材料是幼儿表现游戏、发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丰富而适宜的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了活动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是决定幼儿主动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小班幼儿的模仿意识较强,喜欢模仿大人的模样给娃娃梳头、穿衣、喂奶……娃娃家便成为他们充分发挥的乐园。当游戏材料不够满足幼儿操作的需求时,就会发生争抢现象。扩大区域游戏空间,丰富游戏材料便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将原来的仅有娃娃喂奶、穿衣、梳头等单一模式进行扩充,增添了一系列游戏情节,给娃娃家增加了“衣柜”、“梳妆台”、“化妆品”、“淋浴房”,并设置了“温馨提示”――“嘘!在家里请小声说话,一面吵醒熟睡中的宝宝,做称职的‘爸爸’‘妈妈’,因为宝贝们会模仿你哦!”通过这个小小的提示,孩子们在这个应有尽有的“家”里,做到了不争抢、懂分享。

2.3丰富游戏情节,让幼儿礼仪经验得到拓展。

游戏给予孩子无限快乐,游戏中的孩子是自然的、真实的、无拘无束的。教师可以带孩子参观与游戏内容相关的社会环境,了解不同角色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和文明的交往礼仪,并在活动中设立相应角色,丰富游戏情节。活动中,幼儿扮演不同角色,模仿不同角色间的交往方式,逐步认识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学会怎样接待客人、怎样请求别人帮助、怎么礼貌询问、怎样与人商量交谈,等等。

幼儿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实践礼仪技巧,体验同伴交往成功的愉悦。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也会发生争执,如在角色选择中,王绘琪和周彩悠都要做妈妈,她们在争辩一个家里不同出现一个爸爸两个妈妈,王绘琪说:“有两个妈妈是不对的,我们家里都只有一个妈妈啊。”周采悠说:“你每一次都做妈妈,这次我也要做妈妈。”面对这个问题,我静静地站在旁边看看她们的解决方式,王绘琪说:“这样吧,我们来轮流当妈妈。”听到这个提议,周采悠似乎很满意,于是妈妈和孩子的角色就在她们之间轮流扮演着。

“迪士尼主题餐厅”上演着有趣的一幕,有一位“客人”在餐厅用餐时大吵大闹,一会儿说:“这个菜不好吃”,一会儿又把餐具弄得哐哐响,旁边的“服务员”着急了,连忙走过去让他小声说话,可是这位“客人”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声音更加响亮。“服务员”见情况没有得到缓解,便过来跟我要白纸,我见他拿着白纸跑到美工区找“设计师”画了幅图贴在墙上,便走过去跟“顾客”说:“对不起,请不要大声说话,请看我们的标志图,要不然就只有请你出去了。”“顾客”听了之后,满是委屈,跑过来找我诉苦,我笑着提醒他说:“如果你在餐厅用餐时,旁边的人大声说话,会不会影响到你的用餐情绪呢?”他听着之后点点头,就走了。过了一会儿,他又过去了,但是改变了以往的张扬,乖乖地坐在那里,安静地“用餐”,我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他也满意地笑了。

3.在游戏经验总结中,交流礼仪教育

回忆交流是游戏后,师幼间、幼幼间回顾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分享经验的一种活动形式。我们把交流权交给孩子们,通过有效的集体互动,共同商讨礼仪教育的对策,共享礼仪经验,强化同伴间的礼仪情感知识,能够更好地巩固礼仪行为习惯。

3.1分享快乐,交流礼仪经验。

分享快乐,让孩子们把自己在游戏活动中所遇到的开心的事情说出来,从而不但可以分享快乐,还可以分享自己在游戏时所学习的礼仪经验。通过短短几分钟的交流,大家可以感受到同伴的礼仪经验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3.2再现问题,习得礼仪知识。

分享快乐后就要解决问题,孩子们通过自己在游戏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集思广益,共同解决。或者可以进行情景再现,让每个孩子都处在情境中,看看自己是如何解决、如何应对,再总结经验。

结语

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学习―巩固―习惯的过程。幼儿园除了在游戏活动中实施礼仪教育外,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运动中、幼儿一日生活中,将礼仪教育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幼儿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要时刻抓住教育契机,才能在不断的巩固、强化中,使幼儿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同时,加强家园合作,优化家庭礼仪教育环境,能更快地促进幼儿文明礼仪的习得。

“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为此,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石筠.学前教育课程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磊著.

[3]孙云晓,张梅玲主编.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北京出版社,2004.1.

[4]体验孩子:宋庆龄幼儿园区域活动案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周裕新.儿童礼仪教养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幼儿园礼仪工作经验总结篇10

关键词: 礼仪教育 幼儿 三个方面

幼儿礼仪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幼儿礼仪教育应是人之初的“必修课”。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幼儿的生理、心理、道德等方面会随着他们的成长发生很大的变化,礼仪教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需着重做好三个方面。

一、良好的表率作用是幼儿礼仪之花的肥沃土壤

身教胜于言传,家长、教师应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通过潜移默化为幼儿提供养成礼仪习惯的沃土。

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确实,幼儿思想单纯,可塑性强,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最早的模仿对象就是家长。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家里有老人,家长就可以和老人沟通,告诉老人宠爱孩子的坏处,要理智地爱孩子,老人也会支持年轻父母的教育方法。如果发现了孩子说粗话,就应当进行思想教育,及时阻止孩子继续说下去,不要只会对孩子进行打骂。对孩子进行打骂,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孩子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家长也不能用诱惑、强制的手段来要求孩子讲礼貌,否则只能使孩子一时做出有礼貌的样子而不能持久,更不能使他懂得礼貌的实质。

幼儿有很强的模仿性,对老师的崇拜心理,使他们喜欢认真地模仿和学习老师的各种行为表现:喜欢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品质可以辐射到幼儿的认知世界,也必然影响到幼儿品行的形成。因此,教师的影响和作用是无法量化和不容忽视的。教师一方面需要加强修养水平,时时处处为幼儿做表率,无声地熏陶孩子。另一方面要充分相信尊重幼儿,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往创造中获得美好的体验,巩固提高文明行为。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如:对于幼儿的问好,教师微笑点头,碰到内向的幼儿,先跟他们打招呼。对于幼儿给予的帮助,教师亲切地跟他们道声“谢谢”。如果教师做错了,也要敢于向幼儿道歉,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地打招呼,特别是本班教师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从平时易忽视的细节做起,使幼儿在模仿中感知行为,内化品质,给予幼儿正确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导向,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的作用。

二、礼仪教育游戏化和随机教育是幼儿礼仪之花的阳光雨露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不仅需要克服困难,而且需要与他人合作共享成功的乐趣,这时向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能获得最佳效果。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根据幼儿行为品质形成的发展特点,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幼儿对待周围人和事的正确态度,发展其观察、语言、想象、社会交往能力,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礼仪习惯。可以把一些日常礼貌用语编成儿歌再配上简单的动作,利用饭前、午睡前和离园前的空闲时间和幼儿一起互动,这样既可以减少时间的隐形浪费,又可以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使礼仪教育游戏化、兴趣化,从而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在幼儿园的一天里,上课时间仅占15―65分钟,绝大部分时间是属于游戏、体育锻炼、户外活动、睡眠、进餐时间等,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良机。因此,除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加强对幼儿思想品德教育外,在日常中,进行随机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抓住契机进行随机教育。如入园、离园时的“您好”、“再见”礼仪教育;教学活动时的常规培养;游戏时和小伙伴友好相处;盥洗时的“节约用水、文明入厕”行为的培养;上下楼梯有序排队,不你推我搡;户外活动时不乱扔垃圾、不采摘花草;小伙伴遇到困难或摔倒时及时相助,等等。

三、幼儿礼仪之花离不开同步教育的精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