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施工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3 16:27:38

输电线路施工总结

输电线路施工总结篇1

【关键词】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措施分析

1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电网维护及运行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由于我国地域范围广大,电力供应网络覆盖范围较广,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工作量也相对较大,因此,很多地区的输电线路都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与维护,存在较为严重的电网结构和电源结构不合理现象,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突出,电力输送设备老化,无法有效输送电力资源[1]。

第二,输电线路施工人员自身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承担输电线路施工的企业通常会将工程分包给其他施工队,并聘用大量的临时施工人员。而施工队在选择临时工时,并未对其素质和技术水平进行考核,且施工前缺乏系统、科学的技能培训过程,这就大大增加了施工过程的危险性,易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2]。

第三,输电线路经过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率较高。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且各类气象灾害的发生率较高,这就导致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进而增加施工的困难性,为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3]。

第四,压缩施工周期带来的安全隐患。现阶段,我国的电力供应网络建设工作正处速发展阶段,各个省、市、自治区都在快速扩大电网覆盖规模,各个送变电企业也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且输电线路建设长度大大增加,而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很多工程施工企业都在最大限度地缩短自身的施工周期,这就为输电线路的建设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4]。

2 线路施工管理工作常用方法

第一,危险点安全控制措施。首先,直接安全控制措施。这一管理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避免危险因素的影响,提供设施、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其次,间接安全控制措施。通过多种安全防护设施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最后,知识性安全控制措施。通过检测报警设备、警示标志等技术,实现全过程的危险点控制,尤其是要加强现场的监督检查以及安全规范执行情况,在施工现场以书面形式落实安全控制措施,保证所有施工人员了解危险所在,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技术[5]。

第二,提高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首先,严格执行项目施工合同。项目施工合同是施工管理、施工成本和工期等的主要依据。其次,对工程款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在输电线路施工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合同规定严格控制工程款的拨付,避免随意支付。再次,对相关施工费用的签证进行严格控制。线路施工过程中常会设计相关费用的签证问题,因此,应进行严格控制,对各项签证进行仔细核查。最后,对施工图预算进行严格控制。施工图一旦经过审批,即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施工根据,因而需要严格执行和遵守[6]。

第三,安全施工目标的设定。施工单位确定施工项目后,应以《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等规定为基础,制定工程施工单位和建设权益保障的总体目标,制订切实有效的施工管理目标,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原则,将施工管理和安全责任具体落实到各个施工人员和施工队身上,保证所有施工人员均承担有安全管理责任[7]。

3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基础工程

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因此,在输电线路基础工程过程中,应注意下述几点问题:基础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变形、跑浆和蜂窝麻面等问题;准确控制爆破施工的药量;雨天施工时塌方现象的发生率较高,因而需要防控泥石流和暴雨洪灾等现象。为此,输电线路基础工程管理中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开挖岩石基础时,避免破坏岩石结构的原有结构,准确测定锚筋安装的位置和尺寸,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筑施工规定。使用钢筋混凝土浇制高压输电线路基础,从而提高施工基础的稳固性和抗上拔力。

3.2 架线工程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主要设计附件安装架线施工、弛度观测紧线、导地线连接和架线前的准备工作等几个环节,在架线施工过程中,相间误差无法有效控制、导线弧垂、接续管容易弯曲以及导线磨损等问题的发生率较高。从输电线路架线施工过程来看,其技术要求较高,且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影响因素较多,因而施工管理过程存在较大的难度,需要将基础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控制在100%,在保证螺栓紧固和杆塔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开始实施输电线路紧线施工,紧线施工前应做好临时拉线,避免横担位移、塔身变形以及杆塔受力过大等委托对弛度观测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3.3 光缆施工

第一,熔接光缆前在熔盘内模拟盘绕余缆,保持椭圆形或圆形的走向,余缆曲线半径控制在35mm以上,余缆长度应为3圈左右。第二,接续光缆过程中,应合理配置光缆配盘,选好接点位置,以及适当的接续盒。第三,架设光缆前需要实施三方盘测,在确定光缆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后可以开展施工。第四,光缆项目施工开始前,应详细查阅相关的原材料、施工设备和设计资料等的齐备性,并全面分析和阅读相关的安装指导手册和技术说明书。

3.4 杆塔工程

输电线路杆塔选择的合理性会直接决定整个输电线路施工的经济性和速度,以及供电过程的可靠性和输电线路维修的简便性。另一方面,在起吊和搬运输电线路杆塔时,塔材变形的发生率较高,所以,在起吊和搬运过程中,需要加强杆塔保护措施。杆塔的设置应符合特定的强度与刚度规定,常见的杆塔强度影响因素包括杆塔的受力形式、杆塔的结构形式和制选杆塔所用的材料等等,因而需要对上述几个影响因素进行严格控制,以实现杆塔强度的提高。

4 总结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工程安全性管理,且施工管理工作贯穿于线路施工过程的施工。笔者通过对输电线路施工管理过程问题和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实现我国输电线路施工管理质量的逐步提高,不断总结分析施工管理的实践经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管理经验,最终实现线路施工的科学性、有效性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彦博,李展.变电线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2,1(9):294-2966.

[2]杨爱玲.关于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1(23):78-87.

[3]宋连成.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技视界,2012,1(34):10-11.

[4]候旭..电力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161-162.

输电线路施工总结篇2

关键词:220KV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20KV输变电线路属于高压输电线路,电力系统中承担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重要任务,在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20KV输变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供电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对220KV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确保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从而保证整个店里网络安全有效的运行。

一、线路施工的基础工作

对塔位周围岩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与设计查勘的情况进行对比,如有较大出入,就及时做出相应的设计变更。然后根据岩石的特性确定岩石的类型,然后根据岩石类型具体采取与岩石类型相适应的施工方式进行岩石打孔插筋、灌注砂浆、浇制承台等工作。进行岩石基础开挖时,要在保证岩石结构的整体性不受破坏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施工方式。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如果钻孔内的石粉、浮土及孔壁松散的话,应该及时的进行清理;要反复核对锚筋的安装尺寸位置,保证其正确无误;进行浇灌时,砂浆要压标号分层浇撑密实,并按现场浇制混凝土的要求进行养护。

线路施工中的杆塔基础施工是重要的施工基础工作,对保证后期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杆塔和基础应当能承受各种应力的影响而不发生倾覆、下陷、上拔。具体施工中混凝土的电杆应有一定的埋入深度,铁塔应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具体的施工中要保证基础坑的回填夯实程度,并按照不同的基础进行区别处理;基础回填的夯实程度应当达到原有土层的80%以上,而对于现浇注的基础回填夯实时要达到70%的密实度。

因地制宜的进行塔杆的选择,在运输方便的平地或丘陵等地区,选用预应力混凝土杆;在运输困难或者线路所限,跨度大或垂直档差距大的地区,选用铁塔。

二、架线工程施工

1 架线施工的准备工作

1.1电缆输送机械

电缆输送机械是进行架线施工工作的重要机械,因此在具体的施工选择中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以保证架线施工的质量。在实际的选择中主要依据的参数是输送速度、输送能力、外形和电缆的外径等。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如无意外情况,只要按照电缆的型号进行选择,数量按照每30米一台来计算就可以。

1.2施工电气控制箱

在具体的施工中施工电气控制箱有总控和分控两种。总控箱的数量要控制好,不能过多,过多会导致不易控制,同时会增加施工成本;也不能过少,过少容易出现电压降落导致输出功率降低,出现输送机不同步的现象,从而造成损伤电缆的问题。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每8台输送机一个总控,每台一个分控进行设置,比较合理,同时总控箱的电源要采取不同的电源进行供电。

1.3施工电源的配置

在具体的施工中,对电源和线缆的配置要根据施工机械设备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一般情况下,参照以往的施工经验进行配置即可敷设的线路应配置截面积不小于50平方毫米的铜导体三相四线制的电源,每8台输送机设置一个施工电源和总控箱,作为输送机械的电源,以此来保证输送机进行匀速运行。

2电缆的展放施工

2.1电缆展放的环境要求

在进行电缆的展放施工时,由于此过程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展放电缆时一定要保证和环境温度达到要求,才能进行。当电缆的外皮或者绝缘层出现损伤应严禁进行展放施工。如果施工环境的气温较低,达不到相关要求,就需要采取如搭设电缆棚,并在棚内增加供暖设备等防护措施,来保证电缆温度不低于5度,确保架线施工的顺利进行。

2.2电缆展放方法

目前最常使用的电缆的展放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拖地展放,展放线盘处不需制动,线拖在地面能够自动行进,这种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的优点,但该方法在地形平坦的地区比较适用,在崎岖的山区其放线质量较难控制,并且会造成严重的线缆磨损现象。另一种是张力放线,即使用牵张机械使导地线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保持对交叉物始终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展放方法。这种方法有效地防止了线缆磨损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但它所用机械较笨重,不易施工,且成本昂贵。

2.3拉线的设置

拉线工作是工程施工的最后工序,在完成杆塔的组装并且确认各部位的牢固度之后,要在耐张塔受力的反侧合理的安装临时拉线,以防止杆塔受力而导致的自身的变形或者移位,从而影响紧线和线缆架设的质量。一般的临时拉线和地面的夹角在45度以内,且保证其承受的载荷复合设计要求。

三、输电线路的检修施工

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施工技术也是高压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解决巡视、检测和试验所发现的问题,消除输电线路中的缺陷,以此来提高设备完好水平,预防事故,保证线路安全运行。在进行线路检修施工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的线路施工安全措施。特别是在停电的输电线路上进行检修施工工作,不仅要严格遵守线路施工安全措施,同时为了避免由于线路已直接与变电站的开关相连线路随时有来电的可能性,在输电线路停电时进行的检修施工,必须严格执行有关送电线路停电工作的规定。与有关部门取得业务许可之后,确保明线路上确无电压,保证施工作业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检修施工。进行施工前,要在线路施工点两端各挂一组短路接地线,并且输电线路短接地线要符合以下的一些条件:接地线必须是截面积大于25平方毫米的软铜线,以此确保即使出现短路现象也不至于烧断电线;其次接地线的接地端要用直径大于10毫米的打入地中的深度率大于0.6毫米的金属棒做临时接地。在输电线路检修施工工作结束后,施工人员必须在确认所有检修工具都已从输电线路上撤下之后,才能拆除接地线。接地线一旦拆除,工作人员不得在导线安全距离范围内再进行任何工作。

输电线路施工总结篇3

关键词: 工输变电工程质量 施工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的用电量大幅持续增长,输变电工程建设任务日益加重。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投资大、设备复杂、安全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施工质量关系到电力网安全、与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息息相关。如何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降低工程成本,已成为当前输变电工程管理的紧要课题。

2 提高输变电线路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2.1原材料是保障输为电线路施工质量的基础环节

原材料是输变电线路施工质量的基础与保障,只有高质量的原材料才能为施工后输变电线路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使施工用原材料质量得到根本保证。如:质管部门应对进场材料、物资进行必要的检验,只有通过证件检验、抽样检查、检验复核等多道质检验关的原材料,才能进场使用,从而为输变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2输变电线路施工阶段质量管控措施

在进行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时,还要有良好的基础管理,才能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中,应明确具体质量责任,并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予以严格质量控制,真正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控制,才能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在工程施工中,对于设备开箱验收和实验环节必须格外注意,及时解决技术问题,保障安装设备的质量。并且在整个施工工艺流程中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质量标准施工作业手册,精心组织施工。2.3对输变电线路具体铺设设计的探讨

由于输变电线路要为使用者用电提供高质量的电力资源。因此,应以不同用电点的具体要求为依据,做好输变电线路的基础设计,才能保证输变电线路的施工、使用效果。一个优秀的设计线路能够有效规避不必要的和重复性的铺设施工工作,这既使电能输过程中的损耗得到有效降低,还使输变电线路投入使用后发生故障时的检查难度降至最低。可以说,输变电线路设计的优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施工中或交叉或重叠的的线路,不仅使施工难度得到降低,也减少施工过程,以及投人使用后线路系统故障的发生率。

3 提高输变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要确保输变电线路的施T质量,还应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施工环节给予必要的重视:

3.1基础施工环节

基础施工事关输变电线路稳定性问题,基础施]_: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要求来操作。同时,以具体的工程地理环境为依据,采用相对更为合理的方式进行基础施工。当前输变电线路基础施工主要有掏挖式基础、岩石嵌周基础、钻孔灌注桩式基础等形式。对土质较好,且地下水位低于设计基础的线路,使用掏挖式基础较为合适。方法则是先挖样坑后复测,主柱的开挖要避免孔径过大,如需过夜浇筑基础,则应采取防止泥土或雨水流人的措施;岩石嵌同基础承载能力强,但在施工中应对岩石的成本特别注意,有必要的话还要做岩石实验;灌注桩式基础则主要适用于基础吃力、作用力大的塔,在施工中要特别对桩端承载力和土的摩擦力予以考虑。

3.2输变电线路施工中导、地线损伤的正确处理

在进行输变电线路施工时,导、地线在紧线前应对断头导、地线进行可靠牢固的连接。在放线时若发现损伤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2.1需要换线或重接的损伤

①钢芯铝绞线钢芯断股;②钢芯铝绞线存同一处损伤的面积超过铝股总截面积的25%,单金属线在同一处损伤的面积超过总截面积的17%;③出现金勾、破股已经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④连续磨扣或断股虽在允许的补修范围内,但其损伤长度已经超出了一个补修管所能补修的长度。

3.2.2可以补修的导线损伤及具体处理

当导线损伤不严重时,可采取补修或缠绕的处理措施。具体如下:

①钢芯铝绞线同一处损伤面积为铝股总面积7%~25%,可用补修管进行修补处理;②对同一截面处超过免处理范围的损伤,但其面积只占铝股总面积7%及以下的情况可以进行缠绕处理;③七股者断两股或以上的情况,必须割断后重接,断一股可以做补修处理,这里要注意的是,单股损伤深度超过直径1/2时应按断股计算。④导线及架空地线在1个线档内每根线只允许有1个连接管及3个补修管。补修管间或补修管与直线连接管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5m。直线连接管或补修管与悬垂线夹的距离愈远愈好,至少须位于护线条或防震锤的安装范围以外,与释放线夹的最小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与耐张线夹的距离应不小于15m。

3.3输变电线路施工中还应注意变电设备发热问题

首先,为确保输变电线路施工质量,应严格按照设计规程要求,避免发生不经设计即行施工或者边设计便施工的现象;在线路与设备连接中还要注意考虑环境污染对主设备及连接设备的不良影响问题。其次,改进施丁工艺,提高施工水平。安装人员应在施工中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范和工艺标准。特别是接头压接前要涂导电膏以增加导电强度,压接时要均匀对称。调试安装要对照厂家说明书的要求;铜铝接触部位要做技术处理;特殊部位的尺寸要严格按照要求放料或剪压,不能出现靠螺丝的压力强行密合;接触表面不得用金属榔头敲击而出现不平衡,表面不得有毛刺或划伤。

3.4施工过程中接地环节的施工管理措施

接地装置在输变电工程中是个特殊的项目,其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电网中重大设备的运行安全,也关系到电气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大型社区输变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对于接地装置的施工要格外注意。首先对于接地装置的设置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进行,不可私自降低标准。其次,在接地装置的施工过程中,从接地装置的敷设、接地体(线)的连接、防腐措施的实施、焊接质量的跟进、重要结构部位的检查等每一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施工,以保障接地工程的施工质量。杜绝由于接地装置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

输电线路施工总结篇4

关键词:铝合金导线;机械强度;节能环保;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56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导线是输送电流和功率的载体,是输电线路设计的核心内容,输电导线的每次技术进步和改良,创新都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新建输电线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圆线同心绞钢芯铝绞线,多年的运行实践证明其具有稳定的机械电气性能,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能够较好地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条件和环境。

近年来,现场中开始采用铝合金导线铺设新建供电线路。铝合金导线能够在大幅增供电线路的输送容量的基础上同时节省的投资,因此铝合金导线在超高压、大跨越线路上被广泛的应用。在铝合金导线的应用方面,欧美发达国家走在了世界前列。国外的工程经验表明,铝合金导线的技术性能、力学性能和运行效果非常优秀,被世界各国广泛的采用,特别是在超高压线路和大跨越线路上使用效果和使用范围国家突出。在中国,铝合金导线的研究与应用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超高压电路和大跨越输电线路开始逐步采用国产的钢芯铝制导线,仅少数输电线路采用了耐热铝合金导线。输电导线需要具有良好的抗热膨胀性、抗蠕变性、一定的延伸率、较好的耐蚀性等以延长其使用寿命。研究表明,导电体采用耐热铝时,在降低导线驰度的同时提高导线的载流量。因此耐热铝合金导线能够满足中国电力正在进行日新月异的发展。伴随远距离大容量直流输电技术日趋成熟,全国高压互联网正在形成,架线工艺新技术逐渐采用,提高导线的质量性能的要求日益突出。

一、铝合金导线节能技术原理

近年我国线缆行业发展较快,为达到增容、节能、改善弧垂特性和防振、防腐性能、降低噪声和电晕等目标,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新型导线产品,其中很多导线都能达到节能的效果。宽泛地说,只要在同等截面水平下,单位长度电阻低于常规钢芯铝绞线的导线,都可以称为节能导线。采用具有一定强度和导电率的铝合金代替钢芯和部分乃至全部电工硬铝,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同时,总的直流电阻可降低3%左右,并且没有钢芯的磁滞涡流损耗。另外,保持钢芯铝绞线的结构形式不变,也可通过材料和工艺手段提高硬铝的导电率。

根据导线所采用芯线不同,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钢芯软铝绞线、应力转移型钢芯软铝导线、复合芯倍容量导线等。我国近年通过自主研发,在软质钢芯铝线的基础上,研发出应力转移型特强钢芯软型率铝合金导线。在生产中,通过采用钢铝之间的应力转移技术,使热膨胀系数较小的钢芯承担导线的主要应力。应力转移技术将常规间隙型导线在施工现场的应力转移工作变成在导线制造过程中完成,保证了应力转移的准确与施工的便利。通过晶粒细化、铝线冷拉拔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合金元素的精确控制等方面改进,导线的结构、力学性能及施工条件与普通钢芯铝绞线完全一致,并降低线路的电阻损耗,节能效益明显。

二、铝合金导线工程应用技术原理

相对于常规的导线,铝合金导线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具有以下良好的机电性能:等截面条件下线径可压缩约9%,减小了风、冰荷载;大风时体形系数低,进一步减小了风荷载;表面光洁,不易附着杂质,从而降低了电晕放电产生的损耗和电磁环境问题;铝合金导线由于其特有的结构,股线间相互干扰,具有更高的内部自阻尼,有利于微风振动能量的吸收;铝合金导线线绞合,结构紧凑,表面光洁,湿雪不易粘附在导线表面,覆冰容易脱落;铝合金导线线绞合紧密,使雨水灰尘等电化学物质不易进入,有利于保护内部的镀锌层或防腐油脂;绞线相互交叠压制,即使有少量断股也不会脱离导线,不易造成整根导线松动散股等。

前文研究指出,具有节能效果的导线种类繁多,原理各异,因此在推广应用中首先要明确的就是适用范围的问题。不论是老旧线路的增容改造,还是新建超高压大跨度线路,都需要合理选择导线材料。对于老旧线路改造来说,要求尽量利用原塔换线增容,在不增大荷载和弧垂的前提下提高允许载流量。由于往往是无法开辟新通道时“无奈”且“必须”的选择,因此能够接受很高的导线价格和严苛的施工要求。对于新建线路,则应按全寿命周期经济性选择截面,并校验过负荷要求和电磁环境指标。由于新建线路总量巨大,且有优化选择的条件,因此必须注重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性,尽量与现有设计施工方案衔接,而不必刻意追求运行温度和允许载流量的提高。

具体到新建线路工程,节能导线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才具备推广应用的价值。导线价格与常规钢芯铝绞线持平或略高,不会造成基建投资的明显增加,且节约的电能可以在合理的时限内(如10年左右)补偿初投资的增加。机械电气性能能够满足系统和环境要求,且便于施工和维护。与通用设计的杆塔和金具尽可能匹配。根据上述条件,可逐类分析各种节能型导线在新建线路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铝合金导线不但适宜在老旧线路改造中应用,充分发挥其高温运行的优势;且在施工条件较好的新建线路中,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铝合金导线也可以采用。总体来说,铝合金导线更适合解决增容问题。

铝合金芯铝绞线、中强度全铝合金绞线以及钢芯高导电率硬铝绞线从全寿命周期经济性、施工和运行方便性、通用设计匹配性三个方面都有良好表现,目前国内产能和制造水平也可以满足工程招标要求,因此适合在新建线路中全面推广。

三、总结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输电导线的发展好应用现状,重点研究了铝合金导线节能技术原理,通过对比指出了铝合金导线在导电性、机械强度、施工应用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最后对铝合金导线在新建线路中应用的技术原理进行详细的总结分析,发现不论是新建线路还是旧城改造,铝合金导线均有优势,能够解决线路的增容问题,并满足节能环保等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匹配性方面也有良好的表现。因此,铝合金导线可以在新建线路中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岳怡雁.应用耐热铝合金导线提高输送容量[J].吉林电力.2001(6):36-39.

[2]王天邦.常国庆.耐热铝合金导线在临钢110kV架空电力线路中的应用[J].山西电力,2003(5):59-60.

输电线路施工总结篇5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冰除冰;原则;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工业也发展迅猛,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电力系统之中,输电线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输电线路运行是否正常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供给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然而,在目前状况下,我国的输电线路并不是“百毒不侵”,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与威胁,从造成原因上,主要分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两大类。在自然因素当中,又以冰雪天气为最。作为供电企业而言,他们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排除冰雪天气对输电线路的危害,从而对供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行一定程度的保证。

1防冰技术的原则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供电企业都遇到过因冰雪天气给输电线路造成伤害而需要采取防冰措施的情况,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是十分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进行防冰除冰时,盲目性较大,没有对相关的防冰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一般情况下,防冰技术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即在充分结合输电线路所在地区具体情况的基础之上,对冰雪灾害给电网设施所造成的伤害进行全面追踪,然后据此分析出线路设计覆冰的标准,同时还需要对历年来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与统计。最后,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制定出一套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防冰除冰措施。

就我国而言,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每年不同地区都会出现一定的冰雪天气,这对输电线路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我国的防冰除冰工作一直未间断过。根据多年的总结与经验,我国已经系统化的总结出了五字方针,分别为“避、抗、溶、改、 防”。首先是“避”,它主要指的是在对线路的路径进行选择时,应尽量避开一些诸如山口、丫口、风口、湖泊等容易结冰的地形,从源头减少冰雪对输电线路的侵害;其次是“抗”,它主要指的是对相关的线路设计标准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要求其能够有效抵御一定程度的冰负荷,对线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进行有效保证;接着是“改”,改主要指的是对那些设计时考虑不全面的线路进行一定程度的整改,当输电线路受到冰冻灾害之后,尽量改道避开重冰区;再次是“溶”,它是指采取某些措施,使结冰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溶掉,从而减少它对输电线路的伤害;最后是“防”,主要指的是对新工艺、新材料进行有效的创新,防止输电线路上附着有大量的冰块。

综上所述,防冰除冰的主要思路为:通过对各种技术措施进行有效的利用,促使冰难以覆盖在输电线路之上,或者即使存在少部分的冰覆盖在输电线路之上,也能够对总的覆冰荷载进行有效控制,使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避免输电线路受到严重伤害。

2 防冰除冰技术

2.1 “避”冰技术

“避”冰技术是在源头上避免冰雪对输电线路造成的伤害,其主要思想是避开重冰区。因此,在对线路路径进行选择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线路可能经过地区的地理及天气情况。一般情况下,要尽量沿着起伏不大的地形走线,同时,还需要注意尽量避开横跨垭口、风道以及通过湖泊、水库等较为容易受到冰雪覆盖的地带;如果输电线路要翻越山岭,则还需要尽量沿着背风或者向阳的一面走线,应尽量避开大档距、大高差的情况。

2.2 “抗”冰技术

对于抗冰技术而言,其中心思想主要突出一个“抗”字,主要指的是通过对电网规划设计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以此来提高输电线路的抗冰雪侵害能力。具体来说,需要做好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①对重冰区线路覆冰设计的厚度标准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在DL/T5092 -1999《110- 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根据覆冰的厚度对冰区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结合相关统计资料,应当针对重冰区的输电线路,对覆冰设计厚度的标准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

②对中、重冰区线路的抗冰强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固。加固方式有很多,较为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对耐张长度进行一定缩减,一般情况下,应将其控制在3km以内;对杆塔地线支架进行加固,按高于导线覆冰厚度 5mm设计其机械强度;对耐磨型线夹进行有效的使用。

2.3 “防”冰技术

①有效运用防覆冰导线。一般情况下,传统输电线路所采用的导线主要为钢芯铝绞线,这种导线的防覆冰能力较差,而较之于传统的导线,新型的防覆冰导线表面较为光滑,冰雪难以在其表面堆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导线表面的覆冰厚度进行减少。目前状况下,新型的防覆冰导线主要有两种,分别为Z型导线以及JRLX/T 复合芯软铝导线,前者一般运用于线路非常重要的短距离重冰区;后者则具有耐高温、大容量、低弧垂、低能耗、重量轻、寿命长等显着特点,在防覆冰能力上,表现出很大的优越性。

②导地线和绝缘子防覆冰材料。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导地线或者绝缘子之上涂上一层防覆冰材料,以此来对冰与设备之间的结合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减少,促使冰更容易脱落与除掉。目前状况下,主要存在着三种方法,详情见表2:

3 防冰技术措施与应用

①充分结合“避、抗、溶、改、防”的五字方针,同时基于各地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输电线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防覆冰综合治理。

②在对输电线路覆冰预防的同时,不仅需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小冰雪对于导线的伤害,同时还应该对覆冰导线的舞动与风偏事故以及导地线不同时脱冰等情况的发生进行综合考虑;

③对于位于重冰区的输电线路,应对塔材机械的强度进行一定程度地加强,如果某些地区冰雪灾害较为严重,应当考虑采用防覆冰导线。

④对于中冰区以及重冰区来说,可通过对线路绝缘子串的结构形式、布置方式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以此来防止冰雪对于输电线路的伤害。

⑤开展憎水型防覆冰材料及实施工艺的应用研究。

⑥采用优化伞型结构的复合绝缘子。由于复合绝缘子表面材料的特殊性, 可以延缓结冰时间; 伞型结构优化后, 可以减少覆冰的桥接, 从而提高防冰闪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大幅度提高防污闪的能力。

结语

本文就针对输电线路防冰除冰应遵循的原则及防治策略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首先对防冰技术的原则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阐述,然后在此基础之上从“避”冰技术、“防”冰技术以及“抗”冰技术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防冰除冰技术,最后对防冰技术措施与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给读者提供参考并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文浩,沈晓龙,李晓辉.湖北500 kV输电线路2001~2005年运行分析[J]. 湖北电力.2006(06).

输电线路施工总结篇6

关键词:雷击跳闸;防雷;避雷器;接地电阻;保护角

Abstract: th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wer system. Because it is exposed to the nature, so vulnerable to outside influences and damage, one of the main aspects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is encountered by lightning, thus influence lines of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Based on the transmission line I have engaged in engineering working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introduces several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room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of thunder.

Keywords: lightning trip; Lightning protection; Lightning arrester; Grounding resistance; Protect horn

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架空输电线路雷害事故的形成通常要经历这样四个阶段:输电线路受到雷电过电压的作用;输电线路发生闪络;输电线路从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压;线路跳闸,供电中断。

2输电线路雷击跳闸规律分析

线路雷害事故主要有直击、反击和绕击三种原因。区分雷害事故的类型,能针对性地实施防护对策。根据运行经验,对于杆塔高度不大于50m的情况,接地电阻对线路的反击跳闸率起决定作用。在接地电阻不高的区段,绕击仍是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2010年架空输电线路共计跳闸132次,其中雷击跳闸76次,占跳闸总数的57.58%。

2.1雷击跳闸线路雷电流幅值、跳闸特点分析

1~12月份雷电流幅值分布仍服从多年统计数据的正态分布,62.8%以上的雷电流为10~40kA,但2010年l~12月出现大于40~150 kA雷电流的概率较往年偏高。雷击跳闸线路雷电流幅值超过110kA 的共21次,占总数的27.63% ;雷击跳闸线路雷电流幅值低于40kA的共22次,占总数的28.95%。220kV跳闸线路:有雷电记录的共20次;超出耐雷水平75~110kA的雷电流共12次, 占有雷电流记录总数的60%;低于耐雷水平75~110kA的雷电流共6次,有雷电流记录总数的30% 。110kV跳闸线路:有雷电记录的共52次;超出耐雷水平40~75kA的雷电流共22次,占有雷电流记录总数的42.31%;低于耐雷水平40~75kA的雷电流共16次, 占有雷电流记录总数的30.77%; 介于耐雷水平40~75kA之间的雷电流14次,占有雷电流记录的26.92%。

2.2雷击跳闸线路与雷电保护角分析

避雷线保护角是指避雷线悬挂点与被保护导线之间的连线,与避雷线悬挂点铅垂方向的夹角。统计得出,220kV线路雷击跳闸杆塔线路保护角均满足线路设计规程小于20°的要求,其中90.47%为10°~20°,9.53%小于10°;最大为20.3°;线路保护角最小为0°。110kV线路雷击跳闸杆塔线路保护角均满足线路设计规程小于25°的要求,其中11.8%为20°以上,86.2%为10°~20°,小于10°的占2%:线路保护角最大为23°;线路保护角最小为8.5o。由上可以看出,虽然该市架空输电线路保护角均满足设计规程要求,但是由于该市异常剧烈的雷电活动情况,导致规程推荐设计保护角偏小,导致线路投运后雷击跳闸偏高。故推荐线路保护角:500kV线路

2.3雷击跳闸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分析

当雷电流击中塔顶时,大部分雷电流会通过塔身及接地装置流入大地。所以当接地电阻过高时,巨大的雷电流会在塔顶产生极高的电位。若塔顶相对导线的电位超过绝缘子绝缘能力时便会发生绝缘子闪络,这就是反击。近年来,许多地区连续发生因雷击造成的大面积短路停电,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接地电阻过高造成绝缘子闪络。因此,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已成为解决雷击过电压问题的主要手段。2008年线路雷击跳闸杆塔接地电阻经现场测试,20 以上占9.21%(共7次),其中最大为220kV某线N56塔,该线路3次发生跳闸杆塔接地电阻均超过20,主要原因为该线路杆塔基础土质大部分为松沙石结构,土壤电阻率本身较高,且该线路长期受浓盐度海风、海雾的侵蚀,接地引下线及地网易发生锈蚀,由于接地电阻偏高从导致线路耐雷水平降低,在线路遭受雷击时由于接地装置泄流作用明显减弱,容易造成线路跳闸。囚线路杆塔接地引下线全部被盗引起线路雷击跳闸占5. 26% 。

2.4雷击闪烙绝缘子缺陷及故障率统计分析

在2008年全年线路跳闸共76次,其中发生在合成绝缘子雷击跳闸28次,玻璃绝缘子42次,瓷质6次,而全网合成、玻璃、瓷质绝缘子比例约为3:6:1,合成、玻璃、瓷质绝缘子雷击跳闸比例分别为36.4%、53.2%和10.4%,则合成、玻璃、瓷质绝缘子雷击跳闸相对机率分别为41.7%、28.7%、29.7%。相对来说,合成绝缘子的耐雷水平较差,但合成绝缘子遭受雷击后能恢复性能,不造成永久性故障,线路也可以持续运行。

2.5重复、频繁跳闸线路分析

2008年1~l2月,共有26回线路重复跳闸2次以上,共计跳闸76次,占10年线路跳闸总数的57.58%;其中因雷击导致的线路重复跳闸共有22回,共46次,占10年雷击跳闸总数的60.53% 。7回220kV线路重复跳闸19次, 其中雷击跳闸12次;19回110kV线路重复跳闸57次,其中雷击跳闸34次。

3当前防雷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年度防雷工作计划的制定一般还是建立在上一年度雷击跳闸和雷电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上,即根据以往雷击数据统计出线路的“易击段”,在“易击段”开展安装线路避雷器等防雷措施。由于是事后数据,因此开展工作时缺乏预见性和可控性,这就造成了第二年雷雨季节来临时,安装了防雷设备的线路雷击跳闸率降低,但是其它未安装防雷设备的发生了雷击跳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线路雷击跳闸问题。线路整体防雷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周期,因此针对每年的防雷改造工作,收集、统计、分析各种数据,对掌握运行线路防雷工作薄弱点及开展以后如何选择重点地区开展防雷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保证防雷设备运行状况也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

4各项防雷措施专项分析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为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主要从4方面入手:① 尽量经济合理降低杆塔的冲击接地电阻;②采用线路避雷器降低跳闸率的效能,进行理论与数值分析;③探讨山区输电线路减小保护角对降低跳闸率的影响;④ 采用新式小电流避雷针新技术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研究详细的实施方案。

4.1安装线路避雷器

线路型避雷器残压低、限压装置有优异的保护性能、可做成无间隙或带间隙的避雷器和通流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可根据线路的运行经验,在大跨越或多次遭受雷击数杆塔装设线路型避雷器可有效降低雷击次数。从防雷保护的角度看,由于雷电流在线路上的雷电波陡度很大,线路避雷器保护作用的延伸很有限,所以提高相邻杆塔的耐受反击电流水平也很小。一般而言耐雷水平随线路档距呈U型变化,即当档距大或较小时,线路的耐雷水平较高。另一方面由于杆塔顶部的雷电流会继续向两侧传播,如果两侧杆塔的接地电阻很高,又没有安装线路避雷器的话,则还会在两侧杆塔的绝缘子串上闪络。根据现场查线结果显示,安装了避雷器的杆塔未发生雷击跳闸,但在临近杆塔多次发生雷击跳闸,如220kV风岭线N23、N27均安装了线路中间避雷器,却在N26发生了多次雷击跳闸。结合有关理论计算,可见线路避雷器的保护范围是较小的。线路避雷器作为一种有效的防雷措施,通过在该市电网几年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防雷效果,但

是由于其存在保护范围偏小,价格较高等特点,无法大面积安装,需结合其他各种防雷措施方可有效降低整回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4.2同塔多回线路不平衡绝缘改造

随着同塔多回架设的(尤其是同塔双回)线路规模日益增多,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双回路线路同时跳闸次数也随之增长。当双回路线路同时跳闸尤其是220kV线路双回路同时跳闸时,可能对电网安全运行带来冲击。为避免发生多回路线路同时跳闸,不平衡绝缘作为我局一项新的防雷工作于2006年开展,经过两年的实施工作,截止2008年12月31日,已完成对6回220kV线路的不平衡绝缘改造。2008年1~12月,共有3次220kV同塔双回线路同时跳闸,10次110kV同塔双回线路同时跳闸,双回路同时跳闸占跳闸总数的18.42%,同比2007年(12次)减少6.1%。其中有6回线路已经采取了导线异名相排列后仍发生同时跳闸的情况。从跳闸雷电流分析,6回线路双回路同时雷电流均超出了线路最高耐雷水平75kA(110kV)和110kA(220kV)。因此同名相异横担排列在强雷电流和高接地电阻的情况下,仍不能彻底解决双回路同时跳闸问题,而雷电过电压只选择最短间隙放电,因为在雷电流远超出设计耐雷水平时,同名相是否同横担排列还可能造成线路电流三相不平衡等问题。

4.3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测量整改及绝缘整改工作总结

近年来,对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杆塔进行了接地装置改造,以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根据现场事故查线结果,08年线路雷击跳闸杆塔接地电阻经现场测试,20以上占5.3%,由于线路杆塔接地引下线全部被盗引起线路雷击跳闸占3%。同时,在日常巡视工作中,加大对地网电阻抽检力度,采用地网电阻测试仪, 每月对巡视线路杆塔的5%进行地网抽检复测。在事故查线时,对遭受雷击杆塔的前后两基杆塔同时进行地网测试,避免该地段下次雷击。及时对锈蚀接地引下线更换和对被盗接地引线进行补装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根本。改造的杆塔地网应该基于以下标准:①在曾遭雷击杆塔中,选定接地电阻值超标的杆塔;② 在易遭雷击杆塔中,选定接地电阻值超标的杆塔;③在定期巡视中地网抽检不合格的杆塔;④接地网严重腐蚀的杆塔。

4.4减小输电线路雷电保护角

避雷线保护角是指避雷线悬挂点与被保护导线之间的连线,与避雷线悬挂点铅垂方向的夹角。为防止雷电击于线路,高压线路一般都加挂避雷线,实践证明,雷电绕击导线的概率与避雷线的保护角有关。对于新建或改建的线路,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除满足“线规”及“标准”外,建议500kV线路不宜超过一5o,220kV、110kV线路不宜超过0o。如果条件允许,在输电线路设计规划时,对220 kV及以上新建线路杆塔,可采取装设负角保护针的措施,有效地防止了输电线路遭受雷电绕击。

5结束语

由于雷电现象的复杂性和雷电活动的分散性,雷击几率受制约因数的多样性,它的危害不可能完全消除和避免。我们只能不断努力探索

和尝试,使危害程度降到最低限度,为大幅度降低或消除雷害事故,必须在实践中探索,不断积累运行经验,完善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采取更有效的防雷措施。输电线路防雷是一项持续的体系性工作,只能因地制宜合理开展,且必须加强运行数据的收集总结,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在设计、施工、运行、检修等环节,全面提高线路耐雷水平,才能减少线路雷击跳闸。

参考文献:

1.葛栋;曹玉杰;李奇峰;张翠霞;张刘春;杜澍春; 煤矿采动影响区特高压交流线路分体塔的防雷保护[J];高电压技术;2010年01期

输电线路施工总结篇7

关键词:输电技术;大截面导线;应用

中图分类号:U46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导线在架空输电线路当中是最重要的元件,大截面导线直接影响着有色金属的输电线路和消耗量建设上的投资。输电技术中导线截面选择过小,可以增加在运行过程中能量和电压之间的损耗,减少电能运行的经济性和传输的质量。在输电技术中采用大截面导线可以减少线损,具备大功率的输送以及较少线路回路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减少输电线路的走廊数及土地资源的节约。所以,输电技术中大截面导线被广泛的应用。

大截面导线输电主要技术原理

大截面导线输电主要的技术是指在超过经济电流密度的范围之内进行控制常规的较小的截面导线,但是采用的方式是大截面导线输电技术。在通常情况下,短距离的输电线路中具备输电的能力直接由输电线路热容量决定,导线截面承载的能力越大,温度就越高。所以,在输电线路中允许的电流量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假如在这样情况之下要提高输电和送电的功率,可以促使输电线路能够承受最大的输电电流,在截面导线温度不变的基础下,就应该增加输电线路导线的截面。通过增加导线截面,导线的单位长度中输电线路电阻降低,热容量承受的范围不断增加,其中主要的电流承载量也将会变大。如图所示是导线截面和导线承载电流量之间的曲线关系。

如图可知,承载的流量可以随着导线截面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但是并不是呈现为正比的关系变化,而是随着导线截面的增加趋势缓慢增长变化,着通常是因为受到集肤效应的影响,输电线路中电流会集中在整体导线的表层上,并不是平均分布在整个输电线路的截面上。

采用大截面导线输电技术的优势

、提高输送功率

由于输电线路中输送电流和输送功率成正比关系,总输送功率是S=√3UHOMI,在公式中,UHOM是额定线路电压,I是输电线路中的电流。由公式得知采用大截面导线输电技术,能够承载的电流量最大,并提高输送功率。

如图可知,随着输电线截面面积的变大,输送功率也随之有着明显的变化吗,例如导线截面是4*LGJ800输送电流的容量大约是4*LGJ400的1.5倍。在相同输电容量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的输送动率,降低输电回路数量,降低输电线路走廊数,节省土地资源,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减少功率损耗

在通常情况下,输电线路输送功率计算公式是:

ΔP=IP2

在计算公式中ΔP是输电线路中消耗的功率,U是输电线路电压,r是工频之下的直流电阻,φ是功率因数,P是线路中潮流功率。当U=220kv,cosφ=1,P=5000mw,每一种类型导线的功率损耗的程度如图所示:

如图可以得知,采用大截面导线输电技术,可以减少输电线路的损害,假如采用的是2*300mm2截面的导线线路每公里中输送功率的损耗采用2*500mm2截面导线的1.58倍,还是采用2*800mm2截面导线的2.57倍。

采用大截面导线输电技术的不利影响

加大施工难度,采用大截面导线输电技术可以为线路张力架线的输电施工带来多方便的困难,例如在张力架线的施工过程中前张力增长,牵张设备就应该具备一定量的张力充分的满足张力架线的需求。如图所示是不同截面张力架线施工牵引张力的估算值,根据突变可以表明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面积增大,对牵张设备的要求会不断提高,为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

大截面导线在输电技术中的应用

大截面导线在输电技术中可以提高输电线路的容量,按照我国当前使用大截面导线在输电技术中应用的情况而言,随着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面积不断增加,所需要的费用也随之变大。所以,大截面导线在输电技术中应用一定要按照具体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的角度作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研究分析在输电部技术中合理的采用大截面导线。

周期经济比较。全寿命周期经济比较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将线路运行后每年发生的费用折成现值了,综合工程初期投资。比较工程总费用的差值.确定经济性较好的导线方案。

(二)、经济比较。与采用LGJ-800/70导线方案相比.采用LGJQ-300he LGJ-630、55导线方案时,杆塔荷载较大,塔材消耗更多,金具、绝缘子以及其他一些关费用都会增加,工程初投资更大,由于总销截面增大,电阻减小,电阻损耗较小,且直径较大,电晕损牦较低。

由于导线截面面积不断增加,单线回路的投资和建设不断加大,根据当前施工统计表明,导线截面增加一倍,单线回路投资建设就会增加20%。为了在整体上直观的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我们从具体实际的方式上进行计算分析,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参考的当前一些实际工程施工造价的相关数据信息。为了使计算过程简单和对比结果明显,我们选用500kv的输电线路,驻澳输送的电流容量为3000MW,距离是100km,根据我国目前采用的大截面导线使用的情况和当前的科技水平,我们选用300mm2,400mm2,500mm2,630mm2,720mm2,800mm2的截面导线进行了分析比较,严格按照N-1的相关原则对输电线路进行建设,按照近些年来电力规划总体的设计和工程施工的统计,目前的现状是不同输电导线值的情况。大截面导线在输电技术中最佳经济的截面是随着输电和送电容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采用大截面导线在输电技术中可以减少投资、减低输电线路回路,并在一定成程度上可以降低损耗,提高经济效益。

总结:

输电技术中大截面导线适应于人口较为密集和用电量大的地区。在大容量输送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短距离的输电线路,例如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出口处。在这区域中联网输电线路和其他大功率输电和送电线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在输电技术中大量的应用大截面导线,一定要按照输电线路输电和送电容量中具体的实际情况要求,在输电技术中采用经济实惠合理的大截面导线,在输电技术中进一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

[1]蒲晓羽,张云都.大截面导线在输电技术中的应用与研究[J].黑龙江电力,2010年02期

[2]蒲晓羽,张云都.耐热导线在输电技术中的研究与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2007年02期

输电线路施工总结篇8

【关键词】线路;运行;维护

1 当前线路运维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网得到了较快发展,而作为担当传输电能的输电线路由于处于野外,其运行环境比较复杂,容易受到气候、环境、人为因素的影响

其运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输电线路本身存在的缺陷

由于输电线路本身存在的缺陷(简称本体缺陷)而导致输电线路断线、掉线、跳闸,如导、地线磨损断股、断线;绝缘子老化、破损、导、地线接头过热等;这些问题绝大多数为输电线路长期运行产生或基建遗留的问题。

1.2 自然破坏

由于自然力量导致输电线路发生跳闸故障,如:雷击、大风、鸟害、污闪、洪水冲刷等;其中雷击已成为自然力量导致输电线路发生跳闸故障得主要原因,因此加强线路的耐雷水平是确保线路安全运行最迫切的措施。

1.3 外力破坏

电力设施保护宣传不到位,不少群众甚至政府公职人员保护电力设施意识淡薄,有意或无意的行为造成输电线路外力破坏。

首先,线路通道附近放风筝、钓鱼(兴化是鱼米之乡)现象严重。

其次,因兴化是水网地区,农村河沟纵横,近几年政府河道清淤工程在各乡镇开展,特别在电力线路通道下清淤时,抓泥设备对电力线路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吊车、挖掘机等特种车操作人员对于各种电压等级电力线路安全距离不知道,往往认为只要不碰到导线就行,这些车辆机动性很强,且施工没有预见性,防不胜防。

再次,随着兴化地区各乡镇开发区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以及近几年新农村的建设,在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房、建厂,有的直接在线路下建房,个别乡镇打着招商引资的旗号,不考虑电力设施保护实际情况进行违章施工、野蛮作业,外力破坏事件逐年增多,对线路通道的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由于输电线路在野外,线长面广,一旦发生外力破坏,往往都是永久性故障,事故发生后不能通过自动重合闸解决问题,需要故障巡视、设备抢修等工作,短时间不会恢复送电造成大面积停电或电网瘫痪,性质比较恶劣。

1.4 线路跨越房屋和树木

线路通道内问题主要为树木和房屋的问题;尤其是跨越房屋和树木的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年代久远的35KV输电线路,由于基建投资和技术政策等原因,线路初建时按照跨越农田设计的,杆塔多为低矮电杆(Ф190*15米),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已成为经济开发区,人多房密,原线路又没有升高,给线路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因意杨是经济作物,在兴化西北地区农村大面积种植,许多当地老百姓不顾《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之规定,在电力线路通道内种植;《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规定的线路通道(35kV~110kV:10米;220kV:15米;500kV:20米)外的小树逐年长大,此树种生长速度非常快,两年时间就能达到15~20米高,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超高树木越来越多。而且长高后的树木修剪成为运行工作的一大难题。

1.5工程遗留问题

在一些新建线路施工结束后,遗留了部分的小树苗、坟头树未及时彻底清理,成为线路通道内的障碍,运行单位再次去与群众沟通处理比较困难。

2 解决输电线路运行安全隐患的方法与对策

综上所描的问题,给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如何解决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值得我们去探索解决,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加强设备验收和检修管理,狠抓本体缺陷整治

对设备存在的本体缺陷问题,首先抓好设备交接前的验收管理,始终依据输电线路验收规范和运行规程对设备质量进行把关,确保新设备零缺陷投运,然后做好设备投运后的检修管理,对巡视中发现的缺陷及时消除,确保输电线路时刻处在健康的状态进行。

2.2 认真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防污、防鸟害工作

雷害导致线路跳闸历年都是占总跳闸次数的70%以上,因此防雷工作是各项工作中的重点,防雷工作的目标就是提高线路抗雷害的水平,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对本运行管理范围内雷击高发地区进行排查和梳理,整理出姜堰地区多雷区等资料,以供设计单位对于经过此类地区的线路进行设计时予以考虑。

(2)积极开展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测量和开挖检查,认真查看接地装置有无脱焊、严重腐蚀等隐埋部分的影响运行的缺陷,及时处理接地电阻高的接地装置。

(3)对线路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改造工作:a、对无架空的线路补加架空地线;b、对跳闸的频繁线路增设耦合地线;c、对绝缘配置低的线路进行合理调爬。

(4)加强绝缘子的周期性检测和送检工作。

污闪和鸟害虽然近年来虽然发生次数相对较少,但对线路的危害确不容忽视

因此我们应按照状态检修要求对架空线路进行清扫,及时清除输电线路上的污秽和鸟窝,同时积极开展盐、灰度测试、绝缘子测试、合理调爬及鸟活动频繁区安装防鸟装置,提高线路的耐污闪、耐鸟害的水平。

2.3 积极开展危险点预控管理,严防外力破坏事件的发生

今年来外力破坏电力线路的事件越来越多,由于输电线路处于野外,线长面广,往往防不胜防,针对此类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严防外力破坏事件的发生:

(1)加强宣传力度,向线路沿线居民宣传《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提高居民的电力设施保护意识。

(2)争取政府执法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紧密配合,加大破坏电力设备的处罚力度。

(3)积极在输电线路现场推行 “危险源点预控管理”,对现场引起线路跳闸或可能引起线路跳闸的行为(如:线下植树、吊车施工、塑料大棚等)均列入危险点进行预控,采取了不同的有效措施如特巡、缩短周期、派人看守等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时刻关注危险点的动向,严防外力破坏事件的发生。

2.4 认真做好线路通道的管理工作

输电线路通道管理是一件长期而繁琐的工作,主要解决线下房屋和树木清理的问题,在现场了除了积极宣传《电力法》外,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于线下房屋:1)新建设的线路应及时与设计和基建部门沟通,设计时考虑房屋再次升级的安全预度;2)对已建的线路又未考虑民房升级的预度,应与政府配合,加大宣传,必要时行使执法权,同时杜绝违章建筑。

(2)对于树木清理:1)及时与政府沟通,了解政府绿化规划,争取政府支持,尽量减少通道内植树;2)提前介入线路设计,优化线路路径,尽量少跨树木;3)对已跨越风景林区的低矮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升高线路,减少树木清理的难度;4)对确实需要砍伐的树木,应依法砍伐,同时积极聘请义务护线员,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 结束语

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结合本地区的运行特点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摸索规律,找出问题关键点,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DL/T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输电线路施工总结篇9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电网运行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0-0106-02

雷电为常见自然灾害,其对输电线路产生的影响较大,雷击时会有过大雷电流通过线路,导致输电线路被烧毁,无法正常供电,对整个电网运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需要落实有效防雷措施,来消除雷击对线路产生的影响。基于电网运行要求,收集输电线路相关数据,并对多项防雷措施进行对比,选择最佳防雷措施,来满足电力系统防雷需求,实现电网的有效保护。

1 输电线路间运行特征

输电线路是维持电网正常供电的前提,主要包括导线、接地装置、线路绝缘体以及电线杆等几部分组成,它们相互协调作业,来维持供电可靠性。输电线自身具有一定电阻,在供电过程中将会消耗部分电能,最大程度上来降低此问题影响,对电网设置了变压器,用于发电厂输出电力的升压,然后利用断路器进行设备保护,最后接入输电线路向用户供电,保持电力输送过程的高压性[1]。就我国电网建设现状来看,衔接输电线路主要包括电缆线路与架空输电线路两种,其中输电线路又可分为交流和直流两种,并且直流输电线路建设成本高,且对技术要求严格,一般以交流输电线路为主。

2 雷电对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影响

2.1 雷电灾害影响

输电线路运行效果在根本上决定了整个电网供电可靠性与稳定性,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其运行安全性,切实满足实际生产生活需求。目前我国电网建设日益完善,输电线路体系也更为复杂,受外部因素的干扰加大,并且大部分输电线路需要在野外环境运行,受雷击灾害影响严重。受到雷击影响后,不仅会影响输电质量,还有很大可能造成供电设备故障和损坏,并且故障检修维护难度高,还存在^大安全风险。雷击作用于输电线路,产生过大雷电流,如果不采取有效防雷措施,将会对电气设备以及人身安全产生威胁。

2.2 防雷设计要求

对输电线路进行防雷设计,最常见的即设置避雷线、科学选择线路路径、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线路绝缘水平等。不同防雷措施性质不同,需要从不同角度分析,根据专业规范,确定防雷设计要点,做好每个细节管理。尤其是特殊地形环境,输电线路架设施工难度高,防雷措施设置与运行将要面临更大挑战,可以选择组合方式处理,对输电线路进行强有力防雷防护。在对输电线路进行防雷设计时,要注意兼顾实用性与经济性平衡原则,综合分析电力安全生产与建设能力,合理判断防雷施工目的,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防雷措施,避免盲目追求防雷施工而造成成本增加[2]。从以往施工中总结经验,确定科学合理的防雷治理方案,将各项防雷技术有效落实到位,促使线路稳定高效运行,降低雷击对输电线路供电质量的影响。

2.3 防雷设计要点

2.3.1 输电路径

在确定输电线路路径时,核心要求是尽量避开雷击高发地段,远离雷击区,并对无法避免的雷击区内线路进行高效防护,将雷击影响降到最低。总结以往经验可以确定,应尽量避免以下区域:雷暴走廊,如山区风口、顺风峡谷与河谷等;四周为山丘的潮湿盆地,如水库、鱼塘、沼泽、湖泊以及森林等周边尽量不要设置铁塔;土壤电阻率变化明显地区,如地质断层地带、山坡稻田交界位置、岩石与土壤交界位置等,土壤电阻率越低遭受雷击的可能性越大;地下水位较高或者地下存在导电性矿区域,以及土壤电阻率差异较小的山顶、向阳山坡等[3]。

2.3.2 输电种类

需要根据输电线路实际功能需求进行选择,应用功能不同输电线路对应最适应输电种类差异较大,目前所应用最多的为三相交流输电。

2.3.3 路中电压

即在对输电线路进行防雷设计时,需要提前确定其内部电压,判断其为哪种输电电压类型,常见如特高压、超高压与高压三种输电线路。实际设计中,需要结合输电线路设计要求,选择线路电压等级。

2.3.4 杆塔选择

杆塔为支撑输电线路主要工具,为保证其稳定性,需要保证基础严格按照专业规范设置,这样就需要占用一定土地面积。为缓解杆塔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在杆塔选择和设计时,除了要保证其可以满足基础功能需求外,还需要尽量减少对面积的占用。同时,输电线路在运行中遇到故障后,需要由技术人员通过杆塔来进行检修和维护,因此所选杆塔还应便于后期维护工作的展开。一般情况下,同一条输电线路应选择型号相似的杆塔,总结以往经验可得,转角塔可以选择应用角钢塔,直线塔则可以选择应钢管塔。

2.3.5 周围环境

为减少雷击灾害的发生,降低因为雷击对输电线路效率的影响,需要提前对线路架设环境进行实地调查,为防雷措施的选择与应用提供依据。输电线路供电时会产生电磁效应与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输电线路设计时要尽量远离居民区和地质灾害区域。严格遵循专业规范,尽量规避特殊地区,提高线路供电综合效果。

3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要点

3.1 安装避雷线

将避雷线应用到高压输电线路中,可以取得良好的防雷效果,并且对比其他防雷措施来讲,所需成本投入更低,一般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数输电线路可以选择架设避雷线方式防雷,110kV输电线路也选择此种方式。安装时要保证避雷线对导线具有良好屏蔽效果,避免雷电绕过避雷线直接对导线产生影响,最大程度上来减小绕击率。尽量减小避雷线对边导线保护角,控制在20°~30°即可,例如220kV与330kV双避雷线线路可设计成20°,50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则应选择双避雷线形式,保护角则应控制在15°以内[4]。另外,还需要对避雷线与杆塔进行接地。双避雷线正常工作电流会在每个档距中两根避雷线组成的闭合回路内感应出电流,并产生功率损耗。为减小此损耗,安装时可以设置小间隙来对杆塔进行绝缘处理,雷击时间隙被击穿,促使避雷线接地,保证输电线路运行安全。

3.2 设置耦合地线

如果无法顺利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时,可以选择设置耦合地线方式处理,在导线下方或者附近加设一根地线,可以加强避雷线与导线间的耦合,减少绝缘子串两端反击电压与感应电压分量。并且,设置耦合地线还可以在雷击塔顶时,向相邻杆塔分流雷电流,进而能够减小雷击跳闸事故的发生概率,尤其是山区防雷效果明显。

3.3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在针对110kV及以上杆塔输出线路防雷设计时,可以通过设置避雷线来达到目的,这样雷电活动时,杆塔底部电阻可以与避雷线合作降低电压,消除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设计时可以利用伸长水平接地体来降低杆塔接地电阻,且电感随着接地体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冲击系数也更大,但是总结以往经验来看,其只有在一定长度范围内有效。还可以选择应用爆破接地技术处理,通过爆破制裂后,利用压力机将低电阻率的材料压入到土壤裂缝内,对土壤导电性能进行改善。或者也可以应用适量的接地电阻降阻剂处理,其作为化学物质自身具有一定导电性质,将其设置到杆塔地极周围,增加地极面积,达到降低接地电阻的效果,并且还不会因为雨水冲刷而出现移动或者腐蚀等问题。

3.4 安装线路避雷器

对输电线路安装避雷器,可以在雷击灾害发生时,将过大雷电流传输给相临近的杆塔,剩余电流则直接泄入大地内,通过分流来避免雷击电流对输电线路造成损害。并且线路避雷器还具有钳电位功能,尤其是电压偏高地区功能更为明显,同时还可以降低线路建设成本,提高输电线路建设综合效能,满足电网供电要求。

4 结束语

为提高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性,需要就雷击灾害影响进行准确分析,然后基于实际情况,对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对比选择最楹鲜实姆览状胧,从根源上来消除雷电对线路输电质量的影响,避免对输电线路造成损坏。

参考文献:

[1]刘俊男.输电线路设计中的防雷措施研究[J].通讯世界,2015(16):98-99.

[2]殷青岩.输电线路综合防雷设计措施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

(20):365.

[3]周亮,张驰.电力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措施探析[J].低碳世界,2013(18):101-102.

输电线路施工总结篇10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管理;维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TM7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供电系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不断提高城市供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十分关键,并且要不断完善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力。解决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问题和日常维护问题是提高供电系统能力的重要途径。供电系统本身就十分复杂,为此要想解决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问题和日常维护问题,就必须先要对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细致的了解和分析。本人通过总结多个典型常见案例的到的结论与自身工作经验相结合,将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特点归纳总结如下:首先,输配电线路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十分广阔,并且其设置区域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输配电线路大多数都建设在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早晚温差较大,并且酷热难耐,严寒难抵的地方,在这些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建设施工,使得输配电线路设计的过程、建设阶段以及竣工后的运行管理都更要精益求精,严谨不怠。其次,建设输配电线路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塔架与杆塔都是电路系统中输配电线路所使用的必不可缺的实施,二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输配电线路的扩大建设,他们所占用的面积和空间越来越大,,这也给建设者和管理者带来了不小的难题。不仅如此,要想提高输电电压的等级,就必须要通过增加绝缘子串的长度来实现,与此同时增加的还有绝缘子的数量以及重量,并且他们是成正比例增加的。毫无疑问,就会使得输配电线路建设的通道在施工时也要相应地扩宽。再次,输配电线路输电的基本运行原则就是要确保供电的安全稳定可靠,为了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以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就必须要不断加大提高输送电的容量。最后,为了整个现代输配电路线系统的综合实力能够得到全面快速的提高,就要在输配电线路系统中不断融入新的技术手段,大力推广新的设施材料,加强应用新的科学工艺,尽管这会使得建设维护和管理输配电线路的工作难度加大,但这才是我们进步的必经之路。

1输配电线路日常运行管理手段

输配电线路的日常运输管理手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机制的建立及健全、输配电体统设备检修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输配电线路运行分析和故障统计制度的实施。要想输配电线路得以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就要建立一个健全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可采用以下方法:a.实施运行值班管理,建立交接班制度,将值班人员的值班交接时间、值班方式、交接内容、交接程序等纳入规范化管理;b.落实输配电线路巡视、管理、维修、检测责任制,使运行管理的各项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都分配到个人,以此增强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工作责任感;c.重视运行设备管理。对于在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出现的设备缺陷,应做好记录并汇报给上级部门,同时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缺陷危害程度提出解决的建议。将对近期线路安全运行影响较小的设备缺陷,列入到季度、年度检修计划中予以处理。建立好运行管理机制还要配以完善的设备检修制度,由于输配电线路的覆盖区域的自然条件气候十分恶劣,因此对线路设备的日常检修工作非常重要。要通过对其设备检修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来保证输配电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在进行检修时,务必要遵循“应修必好,修必修好”的基本原则,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线路检修时,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采取停电作业或者带电作业,请注意停电检修的次数应适当减少。而且要积极采用新的科学工艺和先进的检修设备使检修的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输配电线路设备的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每一步管理计划,并根据计划管理认真做好检修工作,按照检修结果制定出未来一年中各个阶段的计划并认真落实执行。同时,更要不断对输配电线路的施工和施工质量进行加强管理。在进行施工检修工作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如检修岗位和施工安全质量等。并且对于投票制度和监工制度要认真执行,对检修施工和带电作业要做好统计记录。要合理安排制定各项施工流程,明确施工标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施工。要特别注意:a.只有持有权威认可资格证的施工人员才能通过考核批准后上岗工作;b.在进行重要的大型检修项目和改动工程之前,也要按照审核流程获得批准后才能施工;c.无论是施工材料还是检修材料也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核鉴定后合格的才能投入使用。另外,检修施工的外包工程项目必须签订正式合同或协议,并认真做好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工作。同时也做好输配电线路运行分析和故障统计的工作,对线路运行状况、设备存在缺陷以及所发生的线路典型障碍、跳闸、事故的原因进行认真地分析,并协助安监部门搞好事故调查。搞好线路故障调查统计、掌握事故规律、积累运行经验,提高送电专业生产管理水平。

2输配电线路日常运行维护措施

首先,要重视检查、检测、检修工作。在输配电线路的正式运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程定期检查检测,及时检修,加强对故障多发点的巡视、观测,不留检查死点。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的巡视包括期巡视、特殊巡视和登杆检查,要加强特定环境下对导线腐蚀、抛股、断股的检查,同时要加强各类设施的巡视检查,对于不合格、老化的相关设备做好设备缺陷记录.及时汇报,并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严格按照缺陷流程进行管理和更换,不留隐患。其次,要规范线路巡视记录与巡视内容一切巡视工作都将按照相关作业指导书中规定内容做好巡视记录,且各班将“巡视作业指导书”内容录人GPS巡检器,逐步向无纸化巡视过渡。还没有配备巡检器的,可将缺陷内容记录在正规的巡线卡中。同时,还应记录线路防护区内的变化情况,一旦出现状况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做好宣传工作。若发现线路缺陷后,根据缺陷分类标准准确进行分类并记录。特别要注意记录好遇到雨、雾、雪等空气湿度较大的天气状况时,线路重负荷情况以及绝缘子、导线连接器发热、放电情况。最后,要建立现代输配电预警系统,监测输配电线路周围大气环境污染值,气象参数值以及绝缘子表面的盐密值,塔架上的风速风向、雨量、风偏角、风偏间隙等,通过综合分析,使其在达到临界状态时能够先期报警。

3结论

总而言之,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及维护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由于影响输配电运行及维护的因素较多。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地运行管理方案及日常维护措施,以此来提高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罗丽萍.浅谈电力企业中的输配电线路和运行管理[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9).

[2]李建忠.如何做好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工作[J].电力安全技术,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