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8 03:45:50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1

关键词 输电线路;电压;检修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8-0052-02

1 地域化管理是输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必然趋势

目前盐城供电公司拥有大量的输电线路。日常工作如果由专业中心负责线路运行工作,会造成运行工作成本较高,因此线路运行工作应该采取地域化管理模式。输电线路的日常工作包括:正常的巡视、季节性巡视、故障巡视、状态巡视、状态检测等各项工作。如果这些工作都要由专业中心来做,牵涉的人力物力将很大,造成的人员浪费也比较严重。由于技术性的特点,完全可以实行地域化管理由属地供电公司发挥地情熟悉、交通便利,集中方便的优势来进行。

1.1 输电线路具有分布广泛的特点

输电线路广泛分布在各个县,每个供电营业区域内均有数百公里的输电线路。线路运行工作是一项日常性的工作,线路要进行定期的巡视和各项检测工作还要进行各项季节性工作,根据工作的需要进行各种特殊巡视工作。如果由专业中心进行运行管理工作,那么其运行管理工作范围太大,运行人员就要经常性地往返于各区县之间,由于路途较远运行人员的住宿餐饮和行车费用相当可观。如果由当地供电公司进行线路属地化管理,其维护半径小,运行维护成本将大大降低。

1.2 专业管理增加生产管理费用

如果线路运行工作采用专业化管理模式,为了完成输电线路运行工作,专业生产中心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生产管理系统,包括部门设置、人员配备、办公设施,后勤保障等等。专业生产中心每年的生产成本中除了线路运行工作直接费用,还需要大量的管理费用、办公费用,其他人员开支等等各项支出。为了线路运行工作这一生产活动,专业生产中心需要配备大量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后勤人员等需要为这些非生产一线人员付出工资、奖金各种保险金,生活福利待遇等。专业生产中心需要有办公场所、各种办公设备、各种车辆,以及后勤系统这些每年都需要极大运转费用。

目前各区县供电公司都具备完整的生产管理系统,有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各种办公设施后勤设施等等。不论是否进行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工作,这一生产管理体系都要存在并运转。

如果增加输电线路多行工作,各公司目前不用增加太多的人员和设施。只需要增加额定的运行工作人员和少量的技术人员即可,不用增加大量的管理人员。增设线路运行工区和班组的办公场所和生产设备即可。输电线路运行工作的生产管理和后勤保障等等依靠供电公司现有资源即可。

1.3 地域管理有利于工作开展

各区县供电公司对所在供电区域的各种情况较为了解,熟悉当地的人文环境、民风民俗,对线路运行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区县供电公司与当地党委、各级政府、各行政机关联系较为密切,有利于取得当地政府机关对工作的支持。目前输电线路运行工作中缓解树线矛盾、制止违章建筑和输电线路设施的保护工作都需要当地政府和各行政机关的大力支持,区县供电公司对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工农业生产等线路运行环境情况比较熟悉,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线路运行管理工作。

1.4 地域管理有利于事故抢修

为了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发生线路事故障碍必须尽快进行抢修,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故障原因进行处理恢复线路供电。由专业生产中心负责运行维护,由于维护半径过长难以在事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利于及时发现事故点和进行快速抢修。因此专业生产中心负责运行工作管理,发生线路故障时难以快速恢复供电,会造成用户停电时间过长降低供电可靠性,影响公司优质服务工作.停电时间长降低受电量。

1.5 地域化管理利于区县供电公司的生产经营

线路划归区县供电公司管理,线路运行生产工作将与供电公司的生产经营紧密联系在一起。线路运行管理将是各区县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区县供电公司各项安全指标和经济经营指标。供电公司会根据当地电网结构,负荷情况、经济利益等情况认真深入地开展线路运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线路运行管理水平,认真研究当地输电线路规划工作。供电公司了解输电线路状况,有利于线路大修和技改工作的开展。供电公司可以根据地区负荷变化情况,灵活调整线路运行方式,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

2 输电线路检修工作应由专业公司开展

输电线路检修工作质量要求极高,工作项目复杂多样,需要熟练的专业化工作人员和大量的专业化工具。为了保障线路检修工作的质量应由专业生产中心进行管理。线路一般的缺陷可以由区县供电公司负责处理,线路清扫等检修工作可以由专业生产中心进行。

2.1 专业化管理保障检修工作质里

线路检修管理是线路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线路检修对器具、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像测盐密、零值、温度,另外特别是带电检修工作对器具,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尤为高,地域化管理很难高质高效的做到。

输电线路检修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工作质量要求极其严格,应该由专业生产中心进行,有利于保障线路检修质量。专业生产中心在人员实力,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方面,都是区县供电公司无法比拟的。在输电线路检修工作水平上,区县供电公司与专业公司存在很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难以改变。输电线路检修工作项目较多,主要是线路清扫检修和各项维修工作。对于区县供电公司来讲每年的工作量不多,只是所辖几条线路的年度清扫工作和为数不多的维修工作。因为区县供电公司每年的检修工作很少,无法维持一支工作内容全面、技术水平高、工人操作熟练的队伍。区县供电公司的线路检修工人不经常从事线路检修工作,难以保障检修工作水平和检修质量。

2.2 检修地域化管理成本高

区县供电公司输电线路数量少,需要停电检修的缺陷并不经常发生,有些检修工作多年都不使用者遇到,如果配备各种检修工具将占用大量生产成本,工具保存、维护、校验工作很多,而使用率极低造成资源浪费。线路检修需要的各种材料种类繁多,区县供电公司如果准备各种检修用的材料,将会占用大量奖金和仓库设施,而且使用的概率很低。因此区县供电公司从事线路检修工作成本很大,而工作量却很少经济效益极差。

2.3 地域化管理不利于安全生产

区县供电公司由于检修工作较少,无法保持高水平的检修队伍,检修质量差、工人工作技能低。其检修工作难以保障线路设备的健康水平,容易留下事故隐患。工作从事检修工作的机会较少,操作不训练容易发生人身事故。因此输电线路检修工作由区县供电公司进行是不利于安全生产的。

2.4 专项技术管理尤其需要专业检修公司

专项技术管理工作投资大,需要雄厚的技术分析能力,这些只有专业生产中心能做到。 防治雷害工作就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利用雷电定位系统及其它测雷装置,观测并记录本地区每年发生雷暴日,并结合记录绘制累计区分布图;利用这些技术测量线路的雷击次数,对地雷击密度、雷电流幅值等参数,制定可行的防雷、避雷方案,保证线路的健康运行。

防治线路的污闪工作也需要专业生产中心来完成。防治污闪建立在对基础数据的分析基础上,对盐密数据的积累,对绝缘子检测数据的积累,这些都需要专业性很强管理人员来做,在分析透彻的基础上才能做好绝缘的调整,合理调整周期性工作的周期。

3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模式的建议

结合输电线路工作的特点和盐城地区实院情况,本文建议输电线路运行工作实行地域化管理,而检修工作实现专业化管理的模式。

3.1 运行管理工作

各区县供电公司负责本地域范围内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工作,跨区线路归属受电端供电公司运行管理,输电线路资产直接归属于各区县供电公司。各公司设立线路运行班组负责资产管理,日常巡视,周期性检测工作,季节性工作,各种特殊巡视工作和政治保电工作。生产技术部负责专业技术指导工作,各区县供电公司将基础数据和各类信息汇总上报,由生技部制定管理规范,技术原则并进行具体业务指导。

3.2 缺陷管理

输电线路一般缺陷处理如去树,补牌,补塔材等工作,各区县供电公司自行安排处理。对无法处理的严重缺陷,危急缺陷上报生产技术部,由生技部安排专业生产中心处理。专业生产中心根据工作情况收取费用。

3.3 检修工作

各区县供电公司将线路检修工作委托给专业生产中心进行,专业生产中心和区县供电公司在工作中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双方签定工程劳务合同协商双方责任和义务。区县供电公司从生产大修资金中划也维修费用,根据检修工作量将劳务费用支付给专业生产中心。检修工作中区县供电要严格验收检修工作质量。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由于专业技术性极强,人员水平和工器具要求严格。所以必须由专业生产中心开展,以保障工作安全和质量。区县供电公司根据工作需要委托专业生产中心进行带电作业工作,专业生产中心收取带电作业费用。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2

【关键词】 输、变、配电运维 一体化管理

1 一体化管理提出的背景

1.1 原有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电网发展要求

输、变、配电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效率质量和员工队伍和谐稳定。进入“十二五”后,在电网规模飞速发展和生产精益化管理的宏观形势下,供电企业延用多年的营配分离、输配电管理分开、变电运检分离的管理模式模式逐渐暴露出不适应电网发展和生产精益化管理需求的弊端。

1.2 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是三集五大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当前三集五大的大背景之下,统筹电力企业人力、技术、装备资源,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实施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全面深化状态检修,实现资源集约化、组织扁平化、业务专业化、管理精益化,已成为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的必由之路。

1.3 SG186系统上线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台

PMS系统和GIS系统的上线为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平台,为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全面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一体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是指电力系统中输、变、配电实行专业化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相结合的生产工作组织模式,即整合输、变、配电现场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类维护及维护类检修业务重组整体。

3 供电企业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做法

3.1 建立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型

以高科技为支撑,深入开发和应用SG186系统,建立完整、成熟的电网模型,包括输电、变电、配电设备,提供对输、变、配电一次、二次设备和相关设备附件的统一管理。

3.2 人尽其才,实施运维一体化管理

着眼于解决当前管理困境和提升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质量,深入剖析以往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充分调研现有人员队伍结构和工作承载力,总结提炼出以提升输、变、配电运维管理质量、作业执行能力和队伍凝聚力为目标的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输、变、配电运维业务及人员的优化整合,进而通过管理模式嬗变提高专业管理质量和队伍凝聚力。

3.3 加强超前管控,实现检修专业化

全面深化状态检修,建立按电压等级、按输、变、配电设备类型由各专业承担电网设备运维检修任务的生产体系,抓好设备管理,将原来的时候抢修处理转变为设备超前管理。加大设备管理力度,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设备抢修次数,降低安全风险。

3.4 狠抓现场管理,开展输、变、配电现场标准化作业

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突出对作业现场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和控制,加强监督考核和培训,确保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稳步提高。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集安全管理、技术参数、检修工艺等于一体,起到了工具书的作用测。

3.5 开展联合巡检,缩短由“巡”到“检”的周期

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进行联合巡检,对发现的缺陷分类,按照缺陷性质分类进行消缺,最后再组织验收。通过联合巡检,进一步缩减了由 “巡”到“检”的环节和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益,实现了管理环节的简化,同时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3.6 加强安全教育,强化技能培训

加强教育,抓好转岗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输、变、配电相关员工提高安全意识、树立大局观念。结合岗位工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组织员工集中精力学习掌握安全规程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4 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效果

4.1 社会效益

过实行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进一步落实、提高了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提高了供电优质服务水平,推行实行输、变、配电一体化运维管理、联合巡检和现场标准化作业,使检修施工按计划完成,确保检修质量,缩短停电时间,延长检修周期,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同时保持了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树立了良好的公司形象。

4.2 经济效益

新模式实现了输、变、配电设备运维检修、抢修时间最短化、效率最高化、成本的最小化,统筹配置了人力和生产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运维成本,实现了资源的集约化,合理利用了资源实现了人、财、物的有效统一,显著提高了用工效率,杜绝了客户不必要停电,缩短了停电检修时间。

4.3 管理效益

实施一体化管理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流程,积极做到每个环节有人负责,量化、细化、标准化输、变、配电检修各环节,每项工作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化要求操作实现了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的有机结合;规范了检修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确保输、变、配电作业全过程的安全和质量处于“可控、能控、在控”状态,有力地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3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98-01

一、都匀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现状

到2011年底,都匀电网共有35千伏线路98条1459千米;110千伏线路86条1476千米,分别由输电管理所和各县局运行维护及检修;其中输电管理所主要负责城区35千伏线路和110千伏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10家县局负责管辖本局范围内35千伏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输电管理所管辖的线路通过多年的精心工作,线路跳闸次数和事故、事件做到了逐年降低,设备健康水平逐年提高;但各分县局管理的输电线路跳闸次数仍居高不下,专业人员对如何搞好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存在较多的盲区。

二、目前都匀电网运行维护化存在的问题

最近通过对各分县局进行调研,发现虽然各单位均按“一体化”要求设立了输电管理所,大部分单位配备了3-5人线路工作人员,但部分单位至今人员还没有配备到位;而大部分工作人员均从各供电所招聘组织,工作人员对线路专业管理涉及的内容较为陌生,特别是线路档案资料管理、设备缺陷管理、安全管理等知道较少。为提高都匀电网输电线路管理水平,笔者结合实际就输电线路专业管理涉及的内容加以阐述。

三、输电线路专业运行维护管理所涉及以下内容

(一)涉及人员技术业务培训,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设备基础管理、检修管理、安全管理、技术资料管理及班组建设工作等内容。

(二)输电线路专业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指标和计划管理

(1)生产技术指标包括:线路跳闸率、线路跳闸及时查找率、大修计划完成率、反措计划完成率、今冬明春防雷防污计划完成率、维修计划完成率。

(2)主要安全指标包括:事故率、障碍率、一般缺陷按时处理率、重大缺陷按时处理率、紧急缺陷按时处理率。

(3)主要运行指标包括:设备完好率、线路跳闸率、雷击跳闸率和污闪跳闸率。

2、计划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管理和工作计划管理。

(三)运行管理包括:巡视管理、缺陷管理、预试和检测管理、防污工作、防雷工作、防外部隐患工作、专项运行管理、光缆运行管理、特殊区段管理、跳闸管理、运行资料管理、反措管理。

(四)设备基础管理包括:规划建设审查、验收、移交运行、设备变更、设备退运及报废、设备分界、台帐管理、设备标志管理、备品备件管理、设备状态评价。

(五)检修管理包括:维修管理、大修技改管理、抢修管理、状态检修管理。

(六)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工作票管理、安全资质管理、安全活动、应急管理、环保与劳动安全保护、机具及工器具管理。

(七)技术管理包括:技术标准管理、生产报表。输电运行部门应设专人做好各类生产报表的收集、整理、分类、存档等维护工作,保证生产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并要与运行数据、生产管理系统数据、输变电可靠性管理数据统一、专业工作总结、运行分析管理、科技进步等。

四、搞好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建议

(一)搞好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人员是关键

一是各单位按定员标准配备足够的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人员,二是加大人员技术业务培训,培训的形式可采取多元化培训,各分县局可以充分利用都匀供电局推出的“真人图书馆”,采取传、帮、带的培训方式,同时各分县局可以派人到输电管理所进行跟班培训等。

(二)加强技术档案管理

各单位根据自己管辖的线路设备,一是加强资料收集,即从设计审查、施工图会审、中间验收检查、设计变更、竣工验收资料及投运,健全完整的设备档案,为搞好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奠定基础。二是对设备变更后及时完善设备变更手续和资料。

(三)进一步完善运行分析及事件缺陷的统计上报工作

一是要对线路的运行状况、设备存在的缺陷、线路运行特殊地段进行认真分析,每次跳闸后必须查找出故障点,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防控,二是做好各类事件的统计,掌握各类事件发生的规律性,根据不同的事件采取不同的防范对策。

五、结束语

通过对人员的补充和培训、设备档案管理、事故事件统计分析,及时掌控各类事件的发生,都匀电网的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水平和设备健康水平将得以较大幅度的提升,从而使电网安全营运能力得以提高。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4

精细化管理是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近年来,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电力通信已成为电力系统生产、经营和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网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生产。面对新形势,湖州电力局通信专业积极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以强调专业管理为宗旨,坚持“以管理促发展、以管理促效益”的理念,通过全面推行通信专业现场作业标准化,深入开展安全运行分析,强化缺陷流程管理,开展通信设施定级管理,试行通信设施的状态检修等工作,全面推进通信专业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通信设施的运行维护水平,初步形成了一套“以设备为中心,以运维为核心”的生产管理模式。

1拓展范围,完善标准化作业体系

精细化管理是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将量化标准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量化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判断、考察评估,使无形的管理变为有形。致力推行标准化作业是近年来湖州电力局通信专业在强化管理上的重要举措。继全面开展通信设施巡视标准化作业取得初步成效后,为进一步拓展标准化作业覆盖面,提升通信专业整体运维能力,陆续在通信工程验收及通信日常检修等方面推行现场作业标准化,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成效。经持续改进,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涵盖通信设施巡视、检修、验收3大类、7大项、85种作业指导书的一整套通信专业现场作业标准化体系。

1.1巡视作业标准化通信设施的日常巡视工作是运行维护的基础。多年来,通信专业人员在日常巡视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艰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专业管理精细化和现场作业标准化的要求,还存在巡视内容简单、效率低下、质量一般,安全预控措施不到位等不足。为认真做好通信设施的巡视工作,推动通信运行维护向规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规范工作流程,确保管理到位、监督到位,2006年,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的要求,开展了通信厂站和通信线路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试用、修改和完善,涵盖了所辖54个通信厂站(通信中心站、微波站、所有变电所通信站、部分直属单位通信站)、4类通信线路(ADSS光缆、管道光缆、普通自立杆光缆、与电力杆同杆架设普通光缆)的巡视现场标准化作业。通过执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完善了相应的安全预控措施,明确了作业人员的要求。针对现场作业对象进行了有效的危险点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实现了现场作业工作任务清楚、危险点清楚、作业程序清楚、安全措施清楚、安全责任清楚,保证了人员到位、思想到位、措施到位、执行到位和监督到位,真正做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能控”。

1.2验收作业标准化通信工程的验收把关直接关系到通信设施运行维护的质量。多年来,由于通信工程管理不够规范,缺乏明确的验收标准,工程验收也只能凭经验进行,给通信设施运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2006年,随着管理体制的改变,运行维护和工程建设实施分离。为进一步规范通信工程验收项目、内容和要求,提高通信工程验收质量,确保通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开展了通信厂站及通信线路验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试用、修改和完善,涵盖了5类通信设备(传输设备、配线设备、电源设备、图像监控设备、防雷接地和环境)、7类通信线路(通信管道、管道光缆、架空光缆、ADSS光缆、OPGW光缆、局站光缆、光缆传输特性)的现场验收标准化作业。通过与工程施工部门、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在各类通信工程验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通信工程的标准化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3检修作业标准化通信设施的日常操作、测试等检修工作是运行维护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由于通信设备的复杂性和种类的多样性,通信专业人员熟悉设备的程度和操作设备的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通信设施检修作业缺乏专项学习和培训,作业人员对作业程序和各项安全、质量要求掌握不够,对标准、规程理解不深,导致作业质量一般,一次正确率低下,给运行设备带来安全隐患。为进一步提高通信设施的检修安全和检修质量,逐步完善现场标准化作业体系,在通信设施巡视及通信工程验收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上,编制了通信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涵盖了通信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网络设备、电源设备、光纤测试等5个方面的现场检修标准化作业。通信设施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符合检修实际,明确作业要求,统一作业标准,提高了作业效率。通过强化作业人员对检修作业的整体认识,提高了现有通信人员的作业能力,为提高通信设施的运行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同时该作业指导书已成为通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资料,有助于提高通信人员的技能水平。

2注重细节,扎实开展基础性工作

通信专业的日常工作是由基础性工作、临时性工作、阶段性工作、协工作等多种方式构成的复合体,湖州电力局通信专业本着“精细化”的宗旨,在实践中关注细节,扎扎实实地开展通信专业的基础性工作。

2.1运行分析制度化为加强通信系统运行管理,自2006年开始,坚持开展月度、半年度和年度运行分析活动,并制定了《湖州电力局调度所通信系统定期分析和统计评价制度》,对通信系统运行分析和统计评价的内容、形式、职责和周期作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定期组织召开月度、半年度和年度运行分析会,对通信的传输网、信息网、交换网和各类支撑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月度运行检修工作及相关技术改造、大修、科技和基建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总,提出下月度的通信工作计划及相关安全预控措施。通过缺陷统计分析,找出通信系统的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方案和预防措施。总结每月通信设施的巡视情况,对巡视中发现的薄弱点进行分析并安排处理。在月度运行分析和统计评价的基础上,实行了通信系统安全运行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向全局各相关业务部门和单位发送。通过通信系统运行分析和统计评价活动,提高了安全生产意识,解决了通信设备运行维护中的疑点、难点问题,加强了专业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进一步确保整个通信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2.2缺陷管理流程化加强通信设施的缺陷管理,是提高通信设施运维水平、提升通信设施运行质量的重要环节。结合工作实际,重新修订《湖州电力局调度所通信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明确了缺陷处理的职责、缺陷分类、缺陷性质、处理期限和管理流程。通信系统缺陷分传输设备、网络设备、交换设备、光缆线路、电源设备、网管系统、配线(布线)系统、图像监控、辅助系统和其他等10大类。结合通信专业的运行分析活动,对缺陷的处理情况和遗留问题按照缺陷的性质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提出相应技术措施,落实相关整改方案,明确消缺期限和责任班组。严格执行《湖州电力局调度所通信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重点完善通信设施的故障预防机制,从建立完善“缺陷闭环”这一细节入手,对通信设施实行全面缺陷流程管理。加强通信设施的运行监控,使通信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了通信网的安全运行。

2.3设备定级规范化根据《湖州电力局调度所通信设施定级管理制度》,在深化缺陷分析、强化缺陷管理基础上,结合通信系统运行分析情况,对通信设施试行了定级管理,总结评估运行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报告。根据近3年来通信设施在运行和检修中发现的缺陷,经综合分析,以年度中的最低等级进行评定,定级的112个通信站中,一级通信站70个,占62.5%;二级通信站37个,占33%;三级通信站5个,占4.5%;总完好通信站107个,完好率91.5%;定级的145条通信线路中,一级线路129条,占89%;二级线路7条,占4.8%;三级线路9条,占6.2%;总完好线路136条,完好率93.8%。通过对通信设施的定级管理,初步掌握了现有通信设施的健康状况,为下阶段开展通信设施状态评估和状态检修打下基础。2.4基础普查常态化根据通信设施年度巡检计划,结合通信GIS系统的维护要求,每年对通信设施的基础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将通信设施基础资料普查纳入常态化机制。结合通信厂站设备巡检工作,及时对配线系统进行清理和核对,确保配线资料的准确性。结合通信线路的巡视工作,重点对光缆接续盒的位置进行定位和核查,并对普通架空光缆与主要道路、航道、铁路等重要交跨地段进行测量和记录。2008年共完成59条普通架空光缆线路的715处交叉跨越统计。结合通信光缆备用纤芯的测试工作,重点对备用纤芯的传输指标进行监测统计,全面掌握通信网架的纤芯可用率。通过对通信设施基础资料的普查,积累了大量的运行数据,确保了现场设备与运行资料的一致性,全面掌控了运行设备的动态情况,为通信设施维修和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3状态检修,促进专业管理水平提升

精细无止境,只有在持续改进、不断创新之中,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才能充分体现。随着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湖州电力局通信专业面临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人员结构老化的问题。为使通信专业更好地服务于大电网、融入于大生产,提升通信专业的管理水平,2008年,在通信线路传统检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推行状态检修的要求,参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借助大量通信线路检修和测试等运行数据,借鉴湖州电力局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经验,提出了“电力通信线路状态检修”的管理思路。通过对通信线路单元状态量的收集,汇总了大量基础资料,在对多条典型通信线路进行状态评价试点的基础上,开始根据《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导则》编制“电力通信线路状态检修细则”模板,依据通信线路的状态评价情况,制定初步的状态检修策略和实施计划,实施了《电力通信线路状态评价细则(试行)》和《电力通信线路状态检修细则(试行)》,开展了电力通信线路的状态评价,依据状态评价的结果,充分考虑通信线路风险因素,动态制定通信线路的巡视、检修策略,逐步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状态检修”模式。通过通信线路的状态检修,延长了通信线路的检修周期,提高了检修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实现了通信线路设备“健康管理”创新模式,同时也提高了通信检修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检修效率。

(1)以状态评价为核心。通信线路的状态评价是根据通信线路的特点,设定通信线路的线路单元及单元状态量,根据评价标准进行通信线路的整体评价,确定通信线路的健康状况。依据通信线路状态评价的结果,根据通信线路不同状态,充分考虑通信线路风险因素,按工作性质、内容及工作涉及范围,动态制定通信线路的巡视、检修策略。通信线路的状态评价是将通信线路功能和作用相对独立的同类设备分为基础、杆塔、线缆、光纤传输性能、金具、附属设施和通道环境共7个线路单元,再根据通信线路的原始资料、运行资料、检修资料及其他反映通信线路状况的各种技术指标、试验数据和运行情况等参数构成通信线路的状态量。根据状态量对通信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分为4个劣化等级,再根据权重系数设置状态量的扣分标准。通信线路的每个单元根据此标准进行单元状态量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通信线路的综合整体评价,最终确定属于“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严重状态”中的何种状态。

(2)以状态检修为手段。通信线路的传统检修模式是在“预防为主、抢防结合”的方针下进行“日常维护”和“技术维护”,主要还是以故障检修和应急抢修的被动检修模式为主,而通信线路状态检修则打破了通信线路传统的被动检修模式,依据通信线路状态评价的结果,遵循“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根据通信线路“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严重状态”的评价结果,充分考虑通信线路风险因素,相应制定D,C,B,A4类检修策略。通信线路状态检修策略既包括年度检修计划的制定,也包括缺陷处理、不中断业务的测试维护等工作,检修策略根据通信线路状态评价的结果进行动态调整。通信线路状态检修比传统的计划检修、故障检修更符合“预防为主”的原则,是通过不同的诊断手段摸清通信线路的现状后才决定检修内容,根据通信线路的技术状态及运行要求,提前或推迟检修周期,增加或删减检修项目,真正实现检修目的,并具有最大的经济技术效益。显然,通信线路的状态检修是一种科学、合理、经济的检修模式,对提高通信线路运行可靠率、降低通信线路检修损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符合防患于未然的原则。湖州电力局通信专业推行实施电力通信线路的状态检修,是强化标准化作业,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又一突破和创新。这种成功的通信线路检修模式,在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开展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背景下,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通信线路状态检修要求检修人员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独立的判断能力、很强的事故处理能力,即需要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新的要求促进了检修人员的学习自觉性和技能水平的提升,在通信线路运行、故障处理和检修过程中均能够把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以确保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和整体效益,在目前企业减人增效的大环境下大幅度提高了现有通信检修人员的检修效率,为提高通信线路的运行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5

摘 要: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有效开展,我国的电力部门加强了对输电线路的构建,并以此为基础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确保我国电网高效、平稳地运行以及相关效益的取得,需要技术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加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基于此,该文分析探讨了状态检修作业开展的意义,并就其实际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状态检修 输电线路 方法应用 技术操作

中图分类号:TM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079-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电力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确保电力运输作业的安全、平稳运行,需要技术人员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能够加强对状态检修作业的开展。事实上,在相关作业的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加强对先进检修管理方法以及技术的运用,确保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

1 状态检修在输电线路中应用概述

目前,我国社会生产、生活对于电力资源的依赖度日益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促进电力运输事业的平稳、安全进行,需要技术人员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加强对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事实上,随着状态检修在输电线路中应用范围不断推广,该项工作所取得的效益也日益突出。关于状态检修在输电线路中应用所取得的成效,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随着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电力部门以及相关人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各种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基础台账以及运行信息的搜集与分析,从而促进生产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该项工作的开展,能够确保电力企业在进行技术管理作业的过程中朝着现代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了对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紧张状况的有效缓解,确保各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另外,该项工作的开展能够确保输电线路设备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的状态检修作业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人才资源匮乏等问题,故而导致相关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并对输电线路的可靠性、安全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加强对状态检修工作的不断完善与改进,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

2 促进状态检修在输电线路中应用的措施

前文提到,我国的状态检修作业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存在制度、技术、人力以及设备上的局限性,故而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阻碍。基于此,为了进一步促进状态检修在输电线路中得到高效的应用,需要技术人员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加强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2.1 构建状态检修组织体系

作为全新的系统工程,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往往涉及到两个环节的内容:运行与检修。基于此,为了确保上述两个工作环节能够同时进行,促进相关效益的取得,需要技术人员加强对于上状态检修组织体系的构建。

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构建起职能明确的状态检修组织部门,从而由此推动领导管理、工作执行专家诊断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需要对各部门以及人员的权责进行细致的划分,继而以此确保状态检修工作能够切实开展下去,并保证相关问题出现的同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地进行处理。

2.2 保证技术设备体系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促进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技术人员在这一过程中确保线路资料的完善性以及设备管理的精细化。事实上,为了确保技术设备体系可靠性的提升,需要技术人员按照下述的操作流程进行具体的作业。

第一,需要技术工作人员加强对先进、科学的检查系统的运用,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于各类电气设备的跟踪调查,并依据设备的缺陷制定出科学的改正方案。第二,还需要技术人员加强对技术执行过程的监督,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设备参数的关注,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及时的发展以及处理,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

2.3 构建设备安全体系

电力单位在开展输电线路状态检修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设备安全体系的构建。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安全预警管理以及事故应急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并借助相关的演练,确保该体系的有效性能够得到全面的发挥;另一方面需要确保电力单位在进行事故处理作业的过程中,每个部门能够了解到自身的权责,促进相关问题的高效解决,规避更大损失的出现。

2.4 监控设备运行状态

此外,电力部门还需要加强对于设备状态监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工作人员加强对于现代监测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于电力设备的全方位监督以及管理;另一方面技术人员还需要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控,并加强对各类数据信息的搜集,保证电网运行工作的正常发展。

2.5 关注专业性人才队伍建设

需要电力单位以及人员加强对专业性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完善。事实上,状态检修工作作为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作业,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为了进一步促进相关作业的开展,需要电力部门加强对于人才的培训,并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地营造出较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带动相关作业的开展。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社会生产、生活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日益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促进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的运行,需要电力部门加强对于状态检修作业的开展。该文主要分析了状态检修在输电线路中应用概述,并促进状态检修在输电线路中措施展开了全面的论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状态检修作业必将在输电线路的作业过程中获得广泛运用,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并带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艳,李晓华,张胜宝.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状态检修在高压输电网运行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5(21):90-91.

[2] 袁恬.关于220kV及500kV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技术有效运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6(24):205-206.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6

[关键词]全过程技术监督;输变电设备;状态管理;提升水平

[DOI]10.13939/ki.zgsc.2015.42.197

输变电进程中,设备检修被划归为必备部分,设备状态紧密关联着电网的总水准,关系着长时段内的电网运行。最近几年,电网快速进展,供电表现出来的可靠特性也被提升。传统路径下的周期检修没能吻合这一形势,输变电范畴的设备应被重设查验的方式,增添可靠保障。状态管理整合了全程态势下的技术管控,含有预防及管控。经常查验隐患,及时予以排除,密切衔接多重的关联专业,确保管理成效。

1初始时段的管控

输变电类设备表现出来的初始状态,是电网运转依托的根基。在后续检修之中,它也凸显了必要位置。唯有查验各类配件的初始状态,才能确保合格。全过程范畴内的管控及监查,就应侧重去查验投运前这一时段的设备状态。这一时段测查含有:查验初始的设计、制作以及安设、后续调试及再次查验。详细而言,初始时段的查验配件可分成如下流程:

1.1核验配件规格

查验配件型号,确保选购进来的输变配件都合乎预设的规格。选型依循的规程严格,依照设定好的指标、关联的参数等,设定反事故类的措施。尤为注重的是:设备配有的参数应能彼此吻合。选取配件型号,先要考虑本源的安全性、技术是否先进。采纳成熟技术,平日运维都要吻合架设的总体电网[1]。技术查验关联的部门应能参与这一时段的查验,拟定技术参照。拟定的协议要确认完备、确认细致适用;经由技术查验才可获取审批。

1.2出厂时的检定

注重出厂时段的查验,再次确认规格。输变电关联的设备经由批量选购,常常混杂着并不合格的设备。为此,针对主要设备、初次被布设的设备,应能指派专人予以查验。检定必备的规程:拟定的选购协议、国家相关指标、反事故预设的若干措施、技术类的规程。核验流程要侧重辨别记下来的中间记录、试验必备的数值、工艺类的图纸、选购的原材及附带着的供货源头。针对重要流程,还可拍摄照片,折射出真实情形的配件内在构造。留存这种照片,见证出厂时段的数值真实。经由核查以后,出具合格报告[2]。

1.3安装必备的资质查验

注重安装核验,确认投运以后的配件合格。施工显现出来的水准优良、质保体系完备的这类主体,才可被筛选为安装单位。依循描画好的图纸予以安装,附带着说明书;在厂家指引之下着手去安装。与此同时,还要规避人为带来的配件损毁。安装流程要吻合查验的规程,监理类的工程师应能予以亲临指导,见证安装进程。核验各类工序,确认运送进来的原材合格。

此外,运维类的主体应能参与,参加日常调试。投产并验货时,验收者应能亲临实地以便查验。若查出了没能吻合规程的这类设备,就要立即改正。

2明晰彼此职责

科学设置机构,明晰细分出来的彼此职责。技术查验及管控应被看成全程监查的根本点。构建起来的机构是否适宜,也关乎后续时段的监督成效。输变电范畴的公司应能注重调配这样的机构,细分职员应有的职责。强化宏观架构下的指引及组织,明晰专业框架内的多重分工。在这种根基上,维持常规路径的工作成效。

要预设领导组,下设配套的办公室。检修及运维特有的办公室涵盖了运检职员,负责专门查验。公司架构之中的分管被设定成组长,专业部门选取了责任主体。如上这些主体,负责查验全面情形的设备状态[3]。技术监督选出来的办公室拟定了总体的指引,它协同技术监督,专门核验设备。遇有设备弊病,应能随时予以提出,然后着手整改。

3状态管控必备的流程

健全现有流程,管控的范畴要涵盖一切流程。提升监管水准,确保查验得出的最优成效。要拟定年度时段内的总规划,设定监查要求;在这种根基上,明晰这一年度的查验侧重点。技术查验必备的办公室,还要预设明晰的规划。设定的规划应被上报,经由领导核验。依照查验得来的结果着手予以拟定下一时段总规划。专业组要依循自身特有的状态、依照技改情形来设定规划。报请技术类的部门以便备案。

后续落实之中,职能类的部门、多样专业都要查验各时段的输变技术。设定细节规划,着手执行并予以落实监督。技术查验类的办公机构,要组织平日内的常规查验、解析查验结果,书写评估报告。归结得出日常流程内的技术状态,按时报送这样的报告。落实执行之后,还要拟定下一时段的查验细节。

4确保全程范畴的常规运行

4.1规划日常巡视

借助先进技术,强调专业路径下的巡视。针对现场安设的仪表、各类仪器配件,增大日常查验的力度。强化查验在线范畴的配件状态,检测并且解析。定期查验多重装置显现出来的运维状态,掌握状态变更。凭借定时巡视,即可发觉潜藏着的设备弊病,消除这类隐患[4]。高温时段内,电网承载的负荷仍是偏大的,应当格外注重。

规范日常流程内的巡视,邀请区段内的专家来细分多重的片区,分别予以检定。借助紫外测温、红外类的测定,并且整合激光特有的成像途径,可以查验得出全网范畴的潜在弊病。对于偏高电压的区段变电站,强调日常巡查,侧重辨别出重载情形的配件状态。发现隐患缺陷,要追踪予以确认。解析深层疑难,全方位管控电网平日的运行态势。

4.2指引反措监管

反措应被着力落实,贯穿监督全程。上级拟定出来的反措规程应被落实。慎重解析文件,确认调配的流程都能合格,周密设定规划。针对拟定出来的指引文件应能精准解析,采纳落实对策。解析的侧重点含有:家族性的某一配件缺陷、设备特有的反措、附带着的补充措施。安排日常学习,创设出来的规程要有着凸显的针对性,把它划归至总体框架内的检修规划。定时查验电网检定的落实,慎重予以把关。唯有如此,才可真正予以落实。

4.3排查发觉潜在的弊病

深入展开排查,查验潜在的输变隐患,随时消除缺陷。隐患排查应被慎重落实,拟定排查依循的总规划。全面排查潜藏着的隐患,下发任务清单。定期排查之中,要针对选出来的节点,核验常规路径下的设备运维。针对排查结果,要拟定明晰的排查报告,把它归入跟踪流程以便着手整改。大修以及平日的技改都应被注重,彻底消解隐患。完善闭环管理,防控突发态势下的输变故障。注重对比解析,排除家族性这样的延展缺陷。针对家族特性的这类缺陷,要拟定专用流程的修护,细化查验内容。

5结论

有着全程特性的技术监督路径预设了全程周期,查验输变电架构的一切设备。设定全程管控,过程管控融汇了超前预防、提早查验隐患、输变电进程之中的细节查验。依循拟定好的规程指标,全面覆盖初始设计、后续安设及制作、运维验收以及某一设备退役[5]。随时辨别出运行态势,实时测查控制。专业巡视以便排除潜藏的威胁,把疑难化解在初始的萌芽阶段。整合日常检查,依循闭环路径下的管控来提升测查获取的成效。设定月份例会,定期归结得出这一时段的诊断结果,归结珍贵经验。

参考文献:

[1]傅冬生,潘进,郑凤英.加强全过程技术监督提升输变电设备状态管理水平[J].宿州学院学报,2013(8):91-92.

[2]杨萍,郭光焰,孙涛,等.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全过程管理探讨[J].电力安全技术,2014(3):1-5.

[3]张剑.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全过程管理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21):19.

[4]徐淑文,李志刚,韩旭.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研究[J].山东电力技术,2010(6):14-18.

[5]郭有根,陈炜,张晋峰.输变电设备状态管理标准化建设[J].科学之友,2012(17):84-86.

(上接P196)商业时代,2005(12):12-13.

[6]韩玲芝,冯东梅.目前中国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不适合实施ERP系统[J].2008(11):47-48.

[7]杜栋,田卿.协同管理系统(CMS)的理念和观点[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0):58-60.

[8]赵永良.对建筑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应用探讨[J].工程管理,2014(9):55-56.

[9]王红梅,史成东.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绩效评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1):234-237.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7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安全、设备、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一、湘潭矿业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现状剖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机电管理职能部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尽管湘潭矿业公司成立了机电运输管理部门―机电部,其主要承担2种职能:一是机电运输生产技术指导,二是机电设备管理,但机电部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管理职能作用没能充分发挥。

2、下属矿机电运输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矿机电运输管理人员未系统学习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机电运输管理凭经验进行。机电车间职工理论知识不足,青工缺乏实战经验,违章作业经常发生。

3、机电培训走过场,达不到培训的目的 。尽管机电运输培训工作年年进行,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抽象理论讲解,职工听不明白,实践操作方法讲授不具体,职工无法在实践中应用。理论不能联系实际,造成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机电培训走过场。未能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训达不到目的。

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5、对机电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 。尽管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在我公司开展已几年时间,但对电气管理、电缆管理、小型电器管理、防爆检查、设备管理、配件管理、油脂管理等管理不到位或放弃管理。部分机电运输职工标准化意识差,未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对固定设备和流动设备的管理未能按《矿井机运专业质量标准化细则》进行。

6、由于湘潭矿业生产任务比较繁重以及各下属矿机电运输技术力量的薄弱致使机电运输职工经常加班加点,而待遇相对偏低,一些高水平的机电技术人员纷纷跳槽,机电运输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

(二)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到位 。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维修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在某些环节还不到位。例如三矿现有的低压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来自于多个生产厂家,无形之中增加了设备检修、配件管理的成本。设备验收、使用制度执行不严,在用设备缺少编号,设备、电缆标志牌不全,帐、卡、物不对应。时常出现拼设备的现象,设备不能按计划升井轮换检修,直接转面使用。设备检修质量不高,一些测试项目未做,设备更新不足,一些设备超期使用,未能按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2、受资金制约,致使公司存在设备数量不足,备品备件数量有限的现象。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资源有限,搬家挪面频繁,造成机电设备安装、检修、维护量增加。

3、设备存在隐患较多 。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未按规定定期校验。井下电气设备没有按规定做电气试验,过流保护整定值过大或不符合要求。漏电保护、煤电钻综保、照明信号综合保护、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有时甩掉不用或试验及记录不规范。井下局部接地极及连线的材质、工艺不符合要求,安装不合格。电气设备失爆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提高湘潭矿业机电运输管理的对策:

(一)重视管理,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

1、重视机电运输管理,首先是矿井领导人重视机电运输管理,这是加强机电运输管理的关键。机电运输管理人员要经常向矿领导汇报机电运输方面的工作,多提工作建议,以获得领导的支持。

2、当前湘潭矿业的机电运输管理基本处于设备维修管理阶段。其实,矿井机电运输管理应该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从技术、经济、组织,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因此,矿井机电运输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设备维修的管理理论,而且还要学习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同时应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组织到管理活动中来。并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先进矿井机电运输管理的经验,弥补本单位机电运输管理的不足,找出差距,制定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二)因矿制宜完善机电运输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

1、矿井机电运输管理机构的完善、人员配备、组织形式、体系结构要结合实际。当前,建立与生产系统并列的机电运输管理结构体系是发展方向。

2、矿井机电运输管理机构体系必须授予机电运输管理部门职权,实行统一管理。一般机电运输部门要具有以下职权,即:制定机电运输管理规章制度权;编制部署机电运输工作计划权;设备配件分配权;制止违章作业权;追查机电运输事故权;检查评比考核奖罚权;机电运输业务骨干调整调动工作监督权。

(三)加强机电运输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提高全体机电运输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机电工作。

机电运输标准化是确保矿井机电运输安全生产的基础,湘潭矿业应逐步完善机电运输标准化工作,制定标准化建设奋斗目标及具体措施、完成时间。实行“三抓”,即面上抓质量升级,线上抓达标头面、机道、机房,点上抓薄弱环节。建立机电运输标准化奖罚制度,开展机电运输标准化竞赛活动,树立标准化样板机房硐室、机道,推动机电运输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 。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手续,掌握设备技术性能状态,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计划,掌握大修资金的使用,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各矿应建立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完善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齐设备管理人员,实行流程化管理,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正常化、规范化。

(五)认真落实规章制度 。

规章制度是机电运输业务活动的准则,是做好机电运输工作的纪律保证,应建立健全。当前,规章制度执行不利是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操作、维修、质量验收、现场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方面尤为突出。矿井机电运输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设备,落实规章制度也必须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主要工作内容。目前急需重点落实的规章制度是:机电运输管理人员责任制度;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检查、维修、质量验收制度;机电运输事故管理、设备现场管理、技术管理、班组经济核算等制度。

(六)实行计划管理,强化综合平衡 。

计划管理是机电运输管理的核心,是组织机电运输业务活动的根据。编制机电运输工作计划,一般应根据机电运输设备的技术状态、矿井生产计划、企业财力和物力、机电运输施工技术力量、技术条件手段、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要求等。 及时有力地正确协调平衡是计划顺利实施不可缺少的手段。做好协调平衡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得力的协调平衡机构。其次是建立健全综合平衡工作制度,如机电运输管理(技术)人员值班制、机电运输工作生产例会、班组作业计划制等。再次是定期组织分析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质量、维修、动态、电力及单位二次分配等方面的情况。机电运输工作协调平衡还要根据季节侧重点有所变化。

(七)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

强化技术管理 。技术人员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主体。实行技术人员责任制,职责、职权和专业班组职责挂钩,是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作用、强化技术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便于技术人员在生产活动中解决技术问题,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为了提高机电运输技术管理的工作质量,必须严格技术文件的审批制度,分级负责,层层把关。重视积累技术资料和科技情报的检索工作,做好图纸资料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设备的运转、检查、保养、检修、事故等记录都要做好资料分析整理,妥善保管,存档备查。设备技术性能测定报告,机电运输工作的检查、评比、总结、工作计划、报告、报表、定额指标也必须存档备用。

(八)突出机电运输管理重点 。公司机电运输系统比较复杂,必须抓住工作重点。当前机电运输管理应突出三个方面的重点:

1、安全可靠性,对危及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设备及电气设备必须及时进行更新改造,对暂时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及标准的设备,要分期分批予以整改,逐步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2、为井下供电和提升运输两个系统,井下供电是采掘一线设备的动力系统,环境复杂多变,结构因机而异,重点抓好流动设备的现场管理,完善安全保护装置,杜绝电气设备失爆。提升运输是矿井的咽喉,工作面广、量大,要进一步完善提升运输系统的各种保护装置,坚持每个月未的月度检修,煤电钻必须坚持使用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

3、环节的重点为操作、维护、修理三个环节,不遵章操作就会发生事故,不检查保养不能发现隐患,不修理老化磨损得不到提高。抓好这三方面,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次序也能就基本保持正常。

(九)努力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 。

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运输设备,必须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运输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受培训的人员,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方式、方法也不要拘于一种形式,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方法都必须做到学用一致,教材、教员、教室落实。教材的深度要与培训对象的文化业务素质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如评定技术职称(包括工人评定技师),结合企业经济能力,提高技术骨干的经济待遇。

(十)明确指导思想,实行目标管理,认真考评机电运输工作质量 。

矿井机电运输工作的指导思想总的来讲是提高设备维修质量,减少机电运输事故,保证矿井正常的生产秩序,不断提高机电运输管理的水平,使矿井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湘潭矿业要根据工作进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指导思想。 矿井机电运输管理的总目标是使设备安全经济合理运转,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使设备综合效率最高。要根据设备维修质量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技术条件、领导重视机电运输工作的程度,制定具体的奋斗目标,逐步达到最高目标。 当前考核机电运输管理工作质量的指标一般有设备完好率、设备待修率、机电事故率、设备使用率、设备负荷率、电耗费用成本率、设备费用成本率、配件费用成本率、维修费用成本率、配件储备费用率、维修人员效率等。机电运输管理部门月、季、年都要组织进行严格考评,奖优罚劣,促进机电运输管理。

三、结束语:

随着煤炭工业的飞速发展,煤矿机电设备的运用得到全面推广,机电运输系统在矿井安全生产环节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煤矿机电运输设备遍布矿井的每个角落,机电运输事故也是困扰矿井发展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煤矿机电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提出的防治措施,将能降低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率,使煤矿工业的发展更加健康稳定。同时我们不难看出,煤矿井下防治工作也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要严加防范,严格管理。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8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施工 安全管理 问题研究

目前,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非常关键的一部分,不仅仅是担负着分配电能的任务,也同样担负着输送电能的艰巨任务。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对于输电线路在工程质量上的进一步规范和要求,已经逐步的朝着规范和标准化发展,然而由于输电的线路在施工的过程中,其专业和工种都比较多,对技术的要求虽然不是特别。所以本文首先是从输电的施工线路在安全方面着手,对输电线路在安全管理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而且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和研究。

1 输电线路的施工

(1)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就是输电线路全体作业人员的素质不同,也有一些项目部队工程进行了再次的分包,这样就需要大量的临时作业人员,在自身素质上都偏低,没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文化。所以很容易造成一些安全隐患事故。在业务管理过程中,起着主要领头作用的是供用电的相关技术公司,相关的财务部和业务部等部门间过多的交接,最后给电力的施工进程带来了严重影响。

(2)对于输电线的施工,也有诸多的隐患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不合理的进行施工所造成的,目前,对于全国电网建设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然也存在一些输电线路的工程由于经济方面的因素,就一再的对输电线路建设进行压缩。这样不仅埋下了重大的隐患问题,同时对施工单位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2 输电线路安全管理

输电线路的施工主要是以低成本的投资,和高效益的回收为基本原则,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对于输电线路的安全管理问题,主要是为了能够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缩短施工的工期以及施工效率的提高等。对于安全施工的制度要进行严格的遵守,具体要将之落到实处。具体对施工管理进行加强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1)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对于技术质量措施和施工安全要进行严格的制定,对于国家的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政策要进行严格的遵守。而且在整体的作业施工中必须要落实安全生产的理念。对工程安全进行定期的质量评定和检查。具体在施工之前,也要对设计好的图纸进行周密详实的了解,对输电线路的所有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不安全的因素要进行逐一的分析,具体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施工建设的单位要和施工单位之间进行积极配合,以便各项工作的协调。

(2)安全管理,是在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的前提下,还是要注重对于安全问题的探讨。1)对于施工图的预算必须根据相关的国家规定,如果一旦审批通过,那么其就具有标准的法律效益。2)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的合同要进行严格的遵守。由于施工的合同作为造价管理以及工程决算极其重要的根据,同时也是施工管理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3)对相关的施工签证要进行必要的控制。对于施工的签证一定要符合实际,对其要进行仔细的核实。4)对工程款的拨付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施工所用的工程款最好是依据合同来进行工程款的拨付,把总价的合同固定好,切记不要随意的进行增减。

(3)为了确保输电线路能够安全的进行生产,必须要成立标准的职工施工队伍。伴随着技术的更新和科技的发展,只有进行不断的学习,才能够适应环境的快速发展。对于职工的要求就是要不断的进行培训和学习,让每个人都树立起安全作业意识。

(4)确保输电线路运作安全。对于设备的检修能够很好的提高管理工作,让资源能够最大化的发挥作用。可以依据不同的情况把线路作不同的划分,检查工作要把重点加以突出,保证线路的运行安全情况下,又能够很好的将费用加以维护,让整体工作都能够顺利的开展。

(5)文明安全的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方面涉及到了诸多的因素,比如说对环境的保护。对于周边植被以及施工的地点要进行重点的保护,对于水土的流失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要对施工占地进行详细的规划,对于农田尽量的避免占有,在和当地的民众有任何争执,都要靠政府来进行解决协商。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进行教育,每一个人都要树立起环境的保护意识,要把自然生态以及土地的保护等同于人类的生存来看待。不断的对文明施工进行必要的投入。驻地的选择以及办公室的基本布置工作,以及相关的设施配备都必须精心准备和落实,把安全的宣传和文化工作得以落实,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安全施工原则进行施工。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团队意识和安全理念意识的培养。

3 输电线安全管理运行的合理化建议

3.1 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一般情况下,主要是由专业的公司进行开展

(1)检修要是进行地域化的管理,那么所使用的成本就会高。由于区县的供电公司在进行输电线路上比较少,所以停电进行检修此类的弊端也不能够总发生。所以区县的供电公司在对线路的检修作业上使用的成本就会非常大,相对的因为工作量非常的少,所以最后导致了经济效益特别差。

(2)由于区县的供电公司居住人数有限,所以造成了检修的工作就会非常少,而且检修的质量相对来讲也很差,检修的高水平队伍很难保持。而且检修的结果对质量根本无法进行保障,对于安全事故的隐患往往会埋下伏笔。如果要是区县的供电公司对输电线路进行整体的检修,那么对于安全生产将会造成很多不利因素和影响。由于输电线路的检修是一项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并且项目也及其复杂,还要对施工的质量进行格的标准和要求。所以这就必须有极强的专业工具以及非常专业化的施工作业人员来进行施工。而且检修的工作一定要派专业的公司来操作,这样可以确保检修的最后质量。对于线路的清扫要委托非常专业的公司来操作,对于一些线路上缺陷的问题,也可让区县的供电单位进行解决和处理。

(3)对于输电线路技术专项的安全管理工作,也要有相关检修的专业公司,由于专项的管理技术工作需要很大的投资,也要有相关技术的理解和分析技巧,所有这些工作,通常是比较专业才能够做到。

3.2 地域化管理

(1)线路运行要是走专业化模式,那么就要由专业的公司对管理系统进行建立,这里面涉及到了所有的内容,比如说人员和部门,后勤和办公的设施等等。在生产成本里面不仅需要有直接的费用,像运行工作产生的费用,还需要一些额外人工开支,其它管理费等等,现在供电的区县公司有自己比较全面的管理生产系统,后勤和各种办公的设施等。而且这些管理的体系也都在进行不停的运转中,假如对输电线路只是在运行上进行增强,那么施工公司也没有必要添设更多设施与人员,配备相关的技术和运行人员就可以了,减少了很大的成本费用。

(2)由于输电的线路在每个营业区域里大面积的分布,也同时在各个区县进行了全面分布,对于线路的运行来说,其本身就是比较正常的一项工作,所以要不断的进行检测以及巡视的相关工作,要是选用当地的供电单位对线路进行管理,由于其本身能够进行维护的半径非常小,所以在成本上会节省很多。

(3)对于事故抢修能够很好的维护,在线路的隐患事故发生之后,要想对供电在可靠性上进一步的提高,那么首先就要把相应的故障找出来,然后在对供电的线路进行恢复。进行相关的地域化管理,能够很快把事故加以处理,从而安全用电。

(4)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非常有利,如果供电的各区县公司对供电区域有很多的了解,那么对于线路运行将会起到有利的指导。并且当地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将能够很好的解决树线的矛盾,将线路工作更好的进行下去。

4 结语

对于输电线路要进行思路的探索和创新,对科学的技术加以利用,由于输电的线路在施工的过程中,其专业和工种都比较多,对技术的要求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是,能够影响到的因素在专业性和范围上都比较大,同时给施工的安全生产也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所以要提高供电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准,把顾客至上,最为电力部门进行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对输电线路在安全管理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措施,目的就是对供电的能力加以提高,努力的为人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俊峰,经翔飞.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07(12).

[2]杜腾洲.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12).

[3]经翔飞.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3).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9

关键词:电力;热工;自动技术;系统优化

中图分类号:N94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发电厂电气控制纳入DCS 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电气控制在DCS 中的逻辑控制也就越来越重要, 如何更好地在DCS 中将电气控制部分的逻辑与热工控制的逻辑结合得更加完善和完美,

一、变革性重要影响的三项新技术

(一)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

电力系统的控制研究与应用在过去的40多年中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基于传递函数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阶段;线性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及多机系统协调控制阶段;智能控制阶段。智能控制是当今控制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主要用来解决那些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特别适于那些具有模型不确定性、具有强非线性、要求高度适应性的复杂系统。

智能控制在电力系统工程应用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其具体应用于快关汽门的人工神经网络适应控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励磁、电掣动、快关综合控制系统结构,多机系统中的ASVG(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的自学习功能等。

(二)FACTS和DFACTS

1、FACTS概念的提出

电力系统的发展迫切需要先进的输配电技术来提高电压质量和系统稳定性,一种改变传统输电能力的新技术——柔流输电系统(FACTS)技术悄然兴起。

所谓“柔流输电系统技术”又称“灵活交流输电系统技术”,简称FACTS,就是在输电系统的重要部位,采用具有单独或综合功能的电力电子装置,对输电系统的主要参数(如电压、相位差、电抗等)进行调整控制,使输电更加可靠,具有更大的可控性和更高的效率。这是一种将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高压输电系统,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可控性、运行性能和电能质量,并可获取大量节电效益的新型综合技术。

2、FACTS的核心装置ASVC的研究现状

ASVC由二相逆变器和并联电容器构成,其输出的三相交流电压与所接电网的三相电压同步。它不仅可校正稳态运行电压,而且可以在故障后的恢复期间稳定电压,因此对电网电压的控制能力很强。与旋转同步调相机相比,ASVC的调节范围大,反应速度快,不会响应迟缓,没有转动设备的机械惯性、机械损耗和旋转噪声。并且因为ASVC是一种固态装置,所以能响应网络中的暂态,也能响应稳态变化,因此其控制能力大大优于同步调相机。

3、DFACTS的研究态势

DFACTS是指应用于配电系统中的灵活交流技术,它是Hingorani于1988年针对配电网中供电质量提出的新概念。其主要内容是对供电质量的各种问题采用综合的解决办法,在配电网和大量商业用户的供电端使用新型电力电子控制器。

二、当前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随着世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机组容量的快速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不断地从相关学科中吸取最新成果而迅速发展和完善,近几年更是日新月异,一方面作为机组主要控制系统的DCS,已在控制结构和控制范围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厂级监控和管理信息系统(SIS)、现场总线技术和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控制技术的应用,给热工自动化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DCS的应用与发展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变化,在二十世纪给人耳目一新的是DCS的应用,而当今则是DCS的应用范围和功能的迅速扩展。2.9 火电厂机组检修运行维护方式将改变。 随着电力市场的竞争,发电企业将趋向集约化经营和管理结构扁平化,为高经济效益,发电企业在多发电,以提高机组利用小时的同时,将会通过减少生产人员的配备,密切与外包检修企业之间的联系,让专业检修队伍取本厂检修队伍的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检修维修工作社会化将是一种趋势。此外DCS的一体化及其向各功能领域渗透,提高电厂整体协调和信息化、自动化水平的同时,也将会使电厂原专业间及专业内的分工重新调整,比如热工与电气二次回路的专业划分打通。为了降低成本,电厂不再保持大批的检修维修人员,因此检修维护方式也将因此而改变,比如让生产厂家和公司承担DCS和相关设备的检修工作。

电厂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热工自动化系统所依赖的测量仪表也大量增加。在现场总线和智能仪表未全面使用的情况下,这些仪表还需定期校验。为提高测量仪表校验工作的效率,实现测量仪表从校验、基础数据台帐的建立、设备校验计划和日常维护工作的产生、执行、校验、数据输入、终结及统计分析,周期调整等的全过程自动管理代替人工管理,将是电厂仪表管理发展的趋势,因此全自动仪表校验装置和自动管理软件的需求量将会迅速增加。

(二)现场总线与DCS相互依存发展

未来一段时间里,现场总线将与DCS、PLC相互依存发展,现场总线借助于DCS和PLC平台发展自身的应用空间,DCS和PLC则借助于现场总线完善自身的功能。

现场总线作为一个完整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目前还难以迅速应用到整个电厂中,而DCS虽然是电厂目前在线运行机组的主流控制系统,但由于其检测和执行等现场仪表信号仍采用模拟量信号,无法满足工程师站上对现场仪表进行诊断、维护和管理的要求,限制了控制过程视野,因此DCS通过容入通信协议国际标准化的现场总线和适合现场总线连接的智能化仪表、阀门,并将自身的输出驱动功能分离移到现场或由现场智能驱动器代替,功能简单且相对集中的控制系统下放到采用FCS控制和处理功能的现场智能仪表中,然后由少量的几根同轴电缆(或光缆)和紧急停炉停机控制用电缆,通过全数字化通信与控制室连接。将有助于降低电厂造价,提高自身的可靠性,拓宽各自的功能,推动各自的发展。除新建电厂将会更多的采用现场总线的智能设备外,也会成为运行多年的机组下一步的改造计划。

三、过程控制优化软件将得到进一步应用

进一步提高模拟量控制系统的调节范围和品质指标,是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的一个方向。虽然目前有关自适应、状态预测、模糊控制及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在电厂控制系统优化应用的报道有不少,但据笔者了解真正运行效果好的不多。随着电力行业竞争的加剧,安全、经济效益方面取得明显效果、通用性强、安装调试方便的优化控制专用软件(尤其是燃烧和蒸汽温度优化、性能分析软件、)将会在电厂得到亲睐、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目前机组的AGC均为单机方式(由调度直接把负荷指令发给投入AGC的机组)。由于电网负荷变化频繁,使投入AGC的机组始终处于相应的变负荷状态,锅炉的蒸汽压力和温度波动幅度大,辅机、阀门、挡板等设备动作频繁,这种方式对机组和设备的寿命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发电成本的提高,发电企业需从各个角度考虑如何切实降低电厂运行成本,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因此配置全厂负荷分配系统(即电网调度向电厂发一个全厂负荷指令,由电厂的全厂负荷分配系统,以机组的煤耗成本特性为基础,在机组允许的变化范围内,经济合理地选择安排机组的负荷或变负荷任务,使全厂发电的煤耗成本最低,降低电厂的发电成本)将是发电企业必然的要求,相信不久的将来,单机AGC方式将会向全厂负荷分配方式转变。

四、结束语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将改写热工调节系统的指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网络化的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将会不断发展,最终基于网络大容量数据传输可实现,远程专家监控诊断系统的开发应用,火电厂检修运行维护的结构将彻底改变,届时仅需少量人员进行机组的运行维护,更多的是通过远程专家监控诊断系统(类似于电力调度),实现对机组的运行监控、维护和故障诊断、处理。

参考文献:

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篇10

关键词:超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3-0152-02

近年来,由于不断改革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经济制度,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使得每年不断提升用电量,以此给国家电网负荷带来极大的挑战,国内开始越来越多的建设超高压输电线路,维护超高压输电线路人员怎样保证正常日常维护、提高超高压输电线路传输水平等是未来主要分析对象,切实维护好超高压输电线路,可以保证国家可持续发展,想要有效运维管理超高压输电线路,需要充分了解和分析输电线路整体安全,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议,保证可以顺利进行维护管理。

1 超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

由于没有先进技术水平、足够数量的运行维护管理人员等因素,使得专业管理维护队伍具备不同的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优化配置电网生产资源,因此,需要利用专业人员来管理和维护电网系统区域内部超高压输电线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1 缺少电网发展供电企业资源

由于不断发展电网系统,每个区域电网配网线路和输网线路也在随之不断提高,使得不断增加运行维护管理的工作量,长时间发展下去,会导致供电企业出现缺乏资源配置。如果供电企业把主要精力都放置在低压电网配置中,在合理划分资源和人力的时候,极有可能快速提高城市供电网配电能力。并且适当地把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移交给相对比较专业的团队,实施专业化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此外,还需要同时重组输电资源,保证可以合理区分输配网,促使可以最大限度提高输配网供电能力以及运行维护能力,可以有效解决缺乏资源配置问题。

1.2 地域限制生产配置

每个配电网区域都有相应的供电企业,主要就是用来负责区域内输配电线路,如果500 kV输电线路需要跨区域运行维护,此时,仅仅只是通过一个供电企业是不能完成的,至少需要两个及以上的供电企业来进行管理和维护。以此会影响企业整体效益和成本,不能实现实际目标。此外,依据区域供电企业实际需求,专业运行维护管理队伍会分配相应的机具和维护人员数量,不能形成统一管理,保证管理水平,所以,会形成不够配置或者过剩配置的问题,使得不能优化资源配置。

1.3 不能整体提高管理水平

区域供电运维管理人员主要服务于配电网,输电专业技术水平会遭受到明显局域限制,没有足够的超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能力,会受到行政限制,不能充分的学习和交流专业管理经验,使得不能形成统一标准,不能完整提高输电线路整体水平[1]。

2 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优势

2.1 年轻化、专业化、高素质的运行维护团队

在总输电公司的支撑下,分别建立各种运行检查分公司,合理抽调部分具有一定经验长期工作的输电线路施工运行维护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建立运行检查分公司的主要力量。由于不断扩大运行检查的规模,供电企业开始大量招收各学校应届毕业生来不断扩大整体团队,包括水校、电校、机械学校、建校等,经过长期的发展和进步,逐渐建立了比较全面和完善的生产技术管理体系以及人员组织机构,现阶段,存在相应数量的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专业管理的中专生、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等,并且也具备相应数量中级技术职称、高级技术职称的团队。团队人员平均年龄相对比较低、文化水平比较高,以此建立的具有高素质、充满朝气的年轻队伍,是一支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的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队伍,具备一定管理水平。经过长时间的维护和运行超高压输电线路,使得供电公司逐渐累积很多经验,当电网公司下达相关安全指标和技术生产指标以后,可以很好的完成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建立相对比较完善合理的现场运行规定、管理制度、线路设备参数差选系统以及线路设备运行手册等管理平台以及相关文件,大幅度提高建设生产管理系统大力度,逐渐实现操作流程化、管理规范化的目的。

2.2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技术的优势

第一,建设电网技术经验以及施工组织优势。负责超高压输电线路日常运行维护人员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线路施工人员,已经具备比较多的维修、施工、抢修经验和技术,并且不断积累施工经验,可以及时发现,处理线路缺陷问题,保证可以顺利进行输电。此外,及时参与运行维护管理超高压输电线路,以便于达到及时反馈电网建设的整体质量,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保证具备一定的抢修质量。

第二,装配齐全的专业技术人员。依据输电线线路技术特点以及线路实际情况,建设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带电作业、线路检修、光缆运行、防污闪、防雷以及分析故障工程师,保证切实遵守人人有责的基本原则。

2.3 线路检修、抢修快速的优势

第一,应急抢修机制不断完善,落实应急抢修相应方案。供电企业在充分分析输电线路运行中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并且依据超高压输电线路相关政策《反事故预案》以及相关规定来分析可能的事故现象,并且制定和建立比较完善的事故应急措施,形成紧急事故抢修应急方案,不断完善管理和建设抢修工具库房,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抢修车辆、备品配件以及抢修工具,形成专门的线路抢修小组,不断建立以及完善组织机构,保证具有顺畅的通讯方式,切实达到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组织严密、措施到位的目的,尽可能降低抢修时间,确保可以迅速恢复供电[2]。

第二,人员吃苦耐劳、敬业,可以适应不同复杂环境下的抢修和检修。供电企业相对比较重视培养具备吃苦耐劳、敬业精神的操作人员,并且需要时刻记住维护电网整体安全运行是最基本职责。

第三,抢修和检查大型电网的优势。如果遇到检查和抢修大型输电线路的时候,供电企业需要及时从各项目中调配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赶赴项目现场,供电企业相关人员需要具备高空作业、长期野外工作的生活条件以及艰苦工作条件的不断适应的心理以及生理能力,并且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促使操作人员始终可以具备战斗的状态,保证抢修人员可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设备优势就是,供电企业需提供的相关设备需要完全满足抢修和检修大型电网的实际需求。不要加入新设备,不仅可以很大程度节省资金,还可以有效提高利用大中型设备效率,保证具有完好的设备使用率,促使操作设备人员、设备、维护人员都能处于运行的情况,保证具备来之即用的品质。备品备件主要优势: 供电企业需要具备完全可以使用在抢修和检修先例的备品备件,并且如果接到紧急抢修任务,可以利用备品备件进行及时抢修,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利用率,促进电网的发展。

3 结 语

总而言之,不断发展经济、电能是维持日常生活和工程运行的重要基础,越来越多的建设超高压输电线路,不断提高对于电力企业的需求,尤其是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整体运行安全,所以,需要高度重视运行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整体安全性,保证可以安全运行超高压输电线路,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