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企业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7 07:43:12

供热企业工作总结

供热企业工作总结篇1

包一行先后深入到赤峰富龙热力公司运行分公司热网运行中心调度室、赤峰热电厂四期工程B厂主控制室和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施工现场、赤峰京能热电厂集中控制室进行调研。

所到之处,包都认真听取情况介绍,并与企业干部职工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仔细询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富龙热力,包对公司积极开展热网检修、热网技术改造,确保热网安全稳定启动给予充分肯定。

在赤峰热电厂,包对企业正在配合市住建委进行的B厂2号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改造工程非常关注,当他听说此技术成功应用后,一台135MW机组将增加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时,希望这种项目能在全市快速推广。

在京能热电,包嘱咐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同时,也要多研究开发余热再利用项目,通过循环经济提高企业效益。

包在调研时指出,供热工程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温暖工程”,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区供热压力越来越大。

多年来,全市供热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发扬敢于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确保了城区人民供暖需求。为此,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供热企业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确保圆满完成至年采暖期的供热任务,包强调了四点意见:

一是各供热企业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在积极推进供热网源体制改革的同时,向企业内部管理要效益,及时解决供热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要把设备检修、煤炭储备、人力资源调配和工程建设进行合理安排,做到统筹有序,科学发展。

供热企业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南方供热模式;发展建议;合肥热电集团;集中供热;税收减免;环保补贴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8-0057-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8.027

近年来,南方供热成为媒体及公众热议的话题。区别于北方供热,南方供热呈现居民与非居民用户供热方式不一、供热时间短、投资周期长、集中供热推广难度高、不经济等特点。然而合肥热电集团立足自身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冲破南方供热的“瓶颈”,用“合肥模式”破解南方供热的藩篱,取得了斐然成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南方供热现状

20世纪5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供暖规范时,考虑到当时的经济和气候状况,规定了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非采暖区”,不属于我国强制供暖区域。因此,南方供热从发展伊始便带有很强的自主行为及市场行为,主要是解决工商业企业用热,满足非居民用户需求。同时严格按照环保指标要求,实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确保城市供热实现达标排放。总体来说,南方供热具有以下特点:

1.1 集中供热服务对象以非居民为主

在武汉、长沙、南京、苏州、上海、宁波、合肥等南方城市中,集中供热服务于非居民用户的比例相对较高。以合肥地区为例,目前合肥热电集团为该市唯一一家从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企业,其服务工商业用户有370余家,服务居民小区172个,全年非居民供热占供热总量的75%,居民供热占比仅为25%,其他南方城市居民用户所占比例更低。

1.2 居民用户集中供热范围小,分散供热范围大

一方面,区别于北方强制采暖区域,南方地区集中供热覆盖范围相对较小,其中又以非居民用户为主,因此居民用户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小;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南方居民用户因地制宜采用分散式、多元化供热方式,如采用燃气小锅炉、电取暖等方式,从而满足南方居民自身个性化供暖需求。以合肥地区为例,全市居民用户集中供热仅有172个小区,约11万户,居民用户集中供热覆盖率不足10%,绝大部分居民用户采用分散式的供热方式。

1.3 供冷/供热需求同样迫切

随着近年来南方极寒、极热天气频频出现,冬季潮湿阴冷、夏季高温多雨,人们对供冷/供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通过供冷/供热来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南方供冷/供热和北方供热同样成为民之所需。

1.4 居民供热时间短、成本高,集中供热难以推广

与北方城市相比,南方地区每年的居民供暖周期较短,一般只有三个月。这对建造成本较高的城市供热设施来说,意味着设备利用率低,造成设备资源浪费。因此,在采暖期短、投资大、运营成本高的情况下,南方地区居民集中供热难以大范围推广。

2 合肥市集中供热探索

2.1 高歌猛进,合肥热电联产快速发展

合肥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实现合肥市热电联产资源的“统一建设、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统一服务”,2007年11月经合肥市国资委批准,合肥市从事热电联产的三家热电企业――合肥市热力公司、合肥众诚热电有限公司、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整合,共同组建合肥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合肥市四大公用企业之一。

合肥热电集团自组建以来,合肥市集中供热产业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截至2016年底,企业注册资本11.17亿元,总资产达40亿元,年总收入13亿元。目前,合肥热电集团拥有6个自营热电厂,并与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合作,点状分布在合肥城市四周,供热能力达2465吨/小时,发电装机容量174兆瓦,主蒸汽管网长度493公里,供热范围覆盖合肥市城区,并积极向肥东、长丰等周边县域延伸,开启南方县域集中供热的先河。

2.2 多措并举,合肥热电联产成果丰硕

一是增强服务保障,提升品牌美誉度。合肥热电集团秉承“服务社会,造福民生”的企业宗旨,深化“服务创造价值”的企业理念,在全国率先推出“看天供暖”;落实“全程负责制”。重点围绕创建“冷暖知心”服务品牌,持续推动“小鲍流动营业厅”和“张标专工服务队”两大服务品牌建设,品牌知名度成功迈入国家行列;二是设备升级改造,实现提质增效。合肥热电集团变单纯采暖为热电联产,变抽凝机组为背压机组,热效提高一倍。小区供热站房完成数字化改造,节能20%。开辟“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的双供模式,发挥“削峰填谷”作用,提高设备使用率,缩小负荷落差,满足环保性、经济性需求;三是进军资本市场,拓宽筹资渠道。合肥热电集团于2015年底成功通过深交所筹资5亿元人民币,为全省公用企业首次通过一级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并于2014年启动集团整体上市工作,谋划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参与集团股份制改造,抢抓市场机遇,择机进入资本市场;四是环保指标超越国标,工程建设打造精品。目前合肥供暖燃煤排放执行的是被称为超过欧盟标准的新国标,2015年,合肥热电集团共投资9559.4万元用于完成17台锅炉烟气脱硝环保改造,改造后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50%以上,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促进区域节能减排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合肥热电集团以“五年不维修、十年不落后”为工程质量目标,倾力打造“精品工程”,在立足传统能源同时开辟新能源,投资9.3亿元建设滨湖核心区区域能源项目,为建设中美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发展做出贡献;五是调整战略布局,加速战略转型。合肥热电集团加快从“公用企业”向“公用企业+综合型能源企业”的战略转型步伐,以“供热服务、能源供应和工程建设”此“三驾马车”为主业结构,重点打造三大工程(即管理工程、人才工程和发展工程)。奋力实现三大突破(即大电S项目的突破、新能源项目的突破、股份制改造的突破),加速实现“百亿热电”的战略目标。

和五年前相比,合肥热电集团年蒸汽供应总量增加了48%,煤炭消耗量只增加不到3%,年节约煤炭超16万吨,热损从24%降至16%。南方供热,合肥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从2010年亏损5000多万元,到2015年盈利7000多万元,2016年盈利更是突破亿元大关。近年来,集团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创新管理(共建)示范单位”、“中国企业管理榜优秀公司治理企业”、“中国节能协会节能减排企业贡献奖”等企业殊荣,成功迈入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诚信示范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行列。2015年底,合肥热电集团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全国公用事业单位中的翘楚。

2.3 “五个结合”,缔造南方供暖“合肥模式”

合肥热电集团摒弃北方单纯燃煤供热的老路,而是立足自身从技术、管理、创新上寻求突破,打造具有特色的南方供热之“合肥模式”。“五个结合”是合肥在南方集中供热领域探索的新路。一是集中供热与多种形式供热相结合,即除集中供热外,各种分散式取暖方式并存;二是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相结合,即除燃煤、电、天然气外,地源、污水源、工业余热等多种能源相结合;三是供热与供冷相结合,解决了供热期短、负荷不平衡问题;四是政府支持与企业市场化运营相结合,即政府在城市规划、基本金投入上给予支持,企业通过市场化运营赢得发展机会;五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即南方供热企业在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同时,通过技术进步、强化管理、降本增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 南方供热发展建议

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集中供热需求不断提高,国家鼓励规划建设公用热电联产项目,扩大集中供热规模,提供更多热源及服务,取代分散耗能高的小锅炉。有学者对包括燃煤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燃煤锅炉房集中供热、燃气锅炉房分散供热、蓄热式电锅炉分散供热等七种不同供热类型,涵盖燃煤供热、天然气供热、电供热三种能源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燃煤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在单位能耗、污染物排放量及年运行费用此“三项关键指标”上均为上述七种供热方式中最低,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及经济性上具有明显优势。

南方供热必须采取市场化发展方式,经历一个培育市场、逐步发展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不应完全依赖市场,需要各级政府的监管与引导。由于集中供热产业具有建设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集中供热产业要想在南方大力推广,首当其冲应当克服资金缺口大、政策扶持不足等问题。具体建议如下:

3.1 政策细化刻不容缓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31号)及《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等相关文件明确鼓励规划建设公用热电联产项目,扩大集中供热规模,提供更多热源及服务。2016年3月由国家五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印发〈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617号)也从规划建设、机组选型、网源协调、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发展热电联产做出了若干规定,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热电联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地方省、市针对性的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及细化方案尚未出台,建议加快地方配套政策落地进程,提高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性、实践性,实现热电联产产业快速发展。

3.2 税收减免一视同仁

2016年8月,由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供热企业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94号),该《通知》指出自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供暖季结束,北方地区供热企业向居民供热而取得的采暖收入免征增值税,为居民供热所使用的厂房及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但是由于南方供热企业本身缺乏政策支持,供热企业居民供热长期亏损与居民供热需求十分迫切两者间矛盾日益突出。考虑到南方供热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所做出的积

极贡献,建议在税收减免政策上一视同仁,南方居民供热也能免征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3.3 出台环保补贴政策

一方面,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目前综合热效率最高的供热方式,一般来说,普通燃煤电厂发电综合热效率为35%~45%,天然气供冷/热电综合效率为70%,而作为能源梯次利用的热电联产则是优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方式,热电联产的综合热效率可达80%;另一方面,目前国家及地方对光伏发电、风电等上网电价均有补贴,热电联产作为高效节能的环保产业也应给予价格补贴,建议地方政府给予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企业按照对外供应蒸汽量按吨给予环保汽价补贴,从而促进南方集中供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⒖嘉南

[1] 张凤霞,田贯山,魏景源.不同能源类型供热方式环

保与经济性比较[J].煤气与热力,2016,(10).

[2] 郭维圻.南方市场化供热,需要政府的引导[N].中国

供热企业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热电;清洁生产;问题;对策

苏州市是全国推进热电联产较早的地区之一。国家发改委2004年下发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明确指出: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相比热效率提高30%。集中供热比分散小锅炉供热效率提高50%。“热电联产”由于比热、电分产在能源利用效率上更节能,采取集中供热比分散供热在热量生产环节上更节能,“热电联产”逐步取代传统的大批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企事业单位燃煤、燃油小锅炉,对减少苏州城市和工业区环境污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热电联产”这种被广泛采用的环保节能的能源利用办法,形成了一类专门的供热行业,并作为地区电网的补充和支撑电源。截止2008年苏州市拥有热电联产企业66家,其总装机容量约为1983mw,设计供汽能力约为9301吨/小时。

1 苏州热电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整体概况

近几年苏州热电企业在清洁生产上做了很多具体工作,经过调查总结出以下三方面典型做法:①在循环流程改进上挖掘潜力。②在安装变频装置上挖掘潜力。在调研中发现,无论是大型发电企业,还是中小型发电企业,均在安装变频装置,都认为是节省厂用电的一项有效措施。③在小改小革上挖掘潜力。在工业企业中,经常性的小改小革是挖掘生产潜力的一项有效手段,在热电企业的节能工作上同样是如此。在调研中,几乎所有企业为清洁生产都在这样做,并且均有成绩。

通过对苏州66家热电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能源资源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状况、污染物的处置、企业的管理水平等几个方面的调研,综合考虑热电企业中供电煤耗、年平均热电比、是否采用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是否采用背压机改造、是否采用低氮氧化物燃烧方式、粉煤灰及脱硫石膏是否完全得到利用、泵与风机是否进行变速改造、是否具有完善的运行监测装置等主要指标,现将调研结果汇总如下:

1.1 供电煤耗水平:苏州热电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的单位供电煤耗在300g/kwh~500g/kwh之间,同时,低于380g/kwh的企业数量约占苏州热电企业总数量的50%,根据《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要求,单位供电煤耗应低于380g/kwh,说明苏州热电企业中仍有34家企业没有达到清洁生产水平要求。苏州热电企业供电煤耗的具体情况见图1-1所示。

图1-1 苏州热电行业供电煤耗情况汇总

1.2 生产设备水平:生产设备水平的差异是影响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调研通过是否采用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是否进行背压机改造、是否进行泵与风机的变速改造三个方面对苏州热电企业的生产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汇总,见图1-2。

图1-2 苏州热电企业生产设备情况汇总

由图1-2可见苏州热电企业大多数采用了循环流化床技术和泵与风机变速改造技术。但在背压机组改造方面,企业明显重视不足,仅有27%的企业采用了该技术,这明显影响了企业的热效率和供电煤耗等指标,从而阻碍了苏州热电行业清洁生产的发展。

1.3 废弃物防治水平:热电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较多,如果不对企业的废弃物进行有效的防治,势必会影响到该行业整个清洁生产水平的提高。在污染物的防治方面,对苏州热电企业的调研结果如图1-3所示。

图1-3 苏州热电企业污染物防治情况汇总

由图1-3可见苏州热电行业仅有20%的企业采用了低氮氧化物燃烧方式和完善的运行监测装置,对污染物防治工作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苏州热电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

2 苏州热电行业清洁生产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上述对影响热电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的几个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苏州热电行业清洁生产处于起步阶段。对不同层次典型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调研,从而发现苏州热电行业清洁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2.1 能耗较高,污染较大:苏州热电企业在除尘方面多数采用机械式、水膜式等低效率除尘器,除尘效率不高,导致单位发电烟尘排放量达不到评价基准值的要求。在脱硫方面,企业采用的脱硫技术差异性很大,不少传统的脱硫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生产要求。在废水排放方面,不少企业没有加大循环水的利用力度,不但没有节约用水,反而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

2.2 背压机组使用不普及:背压机组在供热时,可以提高全厂热效率,降低供电煤耗。同时可以调控供热气压和供热量,从而适用于各种工业和采暖热用户。近几年投产的热电企业,未能科学合理的将抽凝机组和背压机组相匹配,能耗较高,47台15mw~60mw机组中,竟无一台背压机组。

2.3 缺乏细致生产技术管理手段:苏州热电企业节能网络不健全,节能管理措施缺失;入厂煤与入炉煤的热值差数据基本没有,也就反映不出燃料管理方面的问题;表计计量工作不够重视,表计缺失情况普遍,特别是在汽轮机方面,耗水指标基本没有。

3 苏州热电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改进对策

苏州地区热电企业能耗指标不甚理想,尤其表现在供电煤耗上,大多数热电企业达不到热电联产降低煤耗的要求,即使在热电企业之间,上下距离表现也极大。在管理上参差不齐,很多企业还未进入专业化管理,对节能降耗、减排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说缺乏专业的眼光。针对目前企业的困境,根据此次调研的情况,适当提出一些建议,供热电企业参考或采纳。

3.1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通过苏州热电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调研与分析,发现苏州的热电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企业虽然内部也在实施不少清洁生产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没有解决企业存在的主要清洁生产问题,因此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并没有得以提高,而清洁生产审核的推行,可以帮助企业找到问题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

3.2 恰当安排运行方式:企业通过对运行方式和技术管理的适当安排,可以使发电机组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始终保持最低的损失量,实现运行中最高的能源转换效率,从而实现最低的供电煤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3.3 采用成熟先进的脱硫除尘技术:热电企业的粉尘主要来源于输煤系统中产生的煤尘和锅炉中排烟中含有的大量飞灰。企业在除尘器选择上建议选用除尘效率高的除尘器。在热电企业脱硫方面,建议企业采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该工艺占地面积较小,设备比较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也较低,对煤种适应性广,因此适用于苏州热电企业。

3.4 大力实施设备改造,提高运行经济性:具有供热条件的热电企业均可用背压机组替代抽凝机组。背压机组在供热时,可以提高全厂热效率,降低供电煤耗。背压机组设备简单,投资小,成本低,在热力原理上是严格彻底的“以热定电”。机组不需要大量的发电冷却水消耗,特别适用于小型热电厂。

3.5 健全节能管理机构,强化节能管理工作:加强宣传发动,不断提高职工的节能意识,强化三级节能管理网络。同时,不断完善和强化节能管理领导机构和管理体系,为促进节能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组织保证。企业应加强计量管理,细化数据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4 结论

热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身要求其与环境、资源、能源高度统一和协调,而热电行业目前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问题,使得在该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势在必行。近年来,苏州市经济发展迅猛,电能需求量大是制约苏州经济发展的瓶颈,可见,热电行业对苏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苏州热电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水平的调研,发现热电企业生产工艺、管理模式和技术水平等方面清洁生产改进的机会和潜力,对苏州热电企业推行可持续的清洁生产提出改进措施,使得清洁生产的推行能够更好的促进苏州热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供热企业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外墙保温 管网改造 分户计量方式 热费结算方式 运行管理 管网水力平衡

中图分类号:TU996.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供热现状

哈密市于2000年由原哈密第一发电厂牵头,对哈密城区进行城市集中供热改造工作,当年加入集中供热一期的用户只有130万平米。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力度加快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目前哈密市纳入集中供热总面积已经超过了1600万平米,由五家供热公司分片供给。

哈密明珠公司所辖集中供热面积有近三万万平米,这两年均每年以50万平方的速度递增。发展如此之快的供热市场,节能减排工作势在必行。如何响应国家号召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做好供热计量工作、提升供热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是目前供热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哈密小区建设一直比较缓慢,管网建设各自为政,加入集中供热后就临时规划了小区范围,以前遗留下来的管网混乱不堪。给供热企业留下了很大的难题和困难。管网规划不到位,管网水力平衡就无法实现,冷热不均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了热费回收困难的局面。而改造费用让供热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2011年大南湖2×300MW热电厂投产,热电联产给明珠供热公司带来的契机。将两台46MW的热水锅炉退居二线作为冷备用,为哈密的节能减排作出贡献。但目前的供热状况和供热水平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节能降耗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管控,供热分户计量改造也是其中之一。热计量工作的开展与实施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1、建筑物进行实施外墙保温;2、改善企业供热运行管理维护水平;3、管网水力平衡和管网调节工作水平的提升;4、逐步实现供热分户计量改造。

二、就目前影响哈密供热的几个因素进行逐步分析

1、外墙保温对供热企业的影响

哈密惠康园小区是哈密新建小区,于2007年加入集中供热。小区住宅均有外墙保温,供回水温度差不超过3℃。而没有外墙保温的小区,供回水温度均在8-11℃左右上下。当然,管网不平衡是造成的供回水温度差较大的主要因素之一(远端不热,近端过热的情况就不能真实的反映小区供热的水平)。通过粗略的计算就可以得出有外墙保温的建筑物与无外墙保温的建筑物的单位耗热量的差值 GJ/m²。

所以,外墙保温是供热企业节能减排的首要工作之一,是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目前明珠供热公司所辖区域内有外墙保温的建筑占总面积不足10%。粗略估算一下,300万m²都进行外墙保温的话,一年可节约标煤吨。

2、主管网的水力平衡对供热企业的影响

管网水力失调的情况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造目前有不小的改观,仍然离理想状态有较大的差距。冷热不均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依然会困扰供热企业,造成收费难的困境。因此,管网建设是实现供热计量的关键之所在,只有解决好管网水力平衡问题,实现供热计量才有现实意义。否则调与不调没有区别,甚至把本来不怎么热的用户通过热计量改造后反而变的更加不热,增加了更多的管网阻力。也给供热企业维护带来了困难。哈密市小区管网状况较差,明珠公司所辖的丽园小区、惠康园小区是属于整体规划的小区,其它小区如电力局小区、供电小区、市政府小区等等大多存在二级管网建设不合理,管网水力失调比较严重的小区。

3、供热计量改造

供热计量改造方案很多,总的前提还是更科学的实现建筑物合理用热,各取所需、按用量合理收费。目前较为推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断时间面积法

(2)热分配法

(3)流量温度法

(4)户用热量表法

这几种方法通过试用验证均有其优缺点,尚不足以大面积推广。主要原因是隔墙、地面、楼顶热传导的问题较为突出,使得热用户的室内温度与所发生的实际用热量成为一个变数。不能按需取舍,也不能合理收取热费。热费结算方式还是以计算公式为依据,不能保证最大限度的合理计费。另外也会造成热用户对收费工作的抵触和应有的理解。

4、供热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

据目前的了解,各大供热公司对供热运行方式的科学化管理都不十分重视,运行人员不经过严格的培训就上岗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于供热站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不高,更需要合格的值班员进行现场监护和调整,一是保障设备安全,二是保障设备的经济运行。

一个合格的运行值班员的作用是:1、及时调节管网供水温度;2、及时调节用电设备的运行方式;3、保障管网系统压力的稳定;4、发现系统跑冒滴漏及时上报;5、及时进行设备切换和保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电耗、水耗以及延长设备的经济使用寿命。

因此,提升换热站以及管网运行的管理水平对节能降耗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可挖掘。

三、结论

根据自治区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推进自治区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通知》(新政办发【2010】250号)文件精神,紧抓供热工作重点。

供热企业工作总结篇5

(一)城区供热发展规划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城区发展需要和供需状况,按照合理布局、统筹安排、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编制。规划由县建设局、环保局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投资风险。

(二)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不得批准新建、改建、扩建10吨以下分散的供热锅炉。

优先发展集中供热,城区供热实行供热市场统一管理。限制并逐步取消分散锅炉供热集中管网未覆盖区域暂时保留原有锅炉,但要做好防尘、环境污染处理。

城区供热规划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其配套的供热设施建设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审批、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三)新建居住建筑的供热系统实行分户循环、分户控制、分户计量。

应当制定计划逐步改造。改造费用由热经营企业、住宅建筑立项建设单位、居民共同承担。县建设局对现有的居民室内单管循环供热系统。

应当预留安装热量表位置。新建房屋设计施工时。

要科学设计、文明施工,居民室内供热系统改造工程。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因违反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给用户造成损失的施工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供热工程的设计、施工。并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建设单位在组织工程质量验收时,供热工程竣工后。应当邀请有关热经营企业参加供热工程专项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供热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二、供热管理

(五)县建设局是镇赉县城区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供热主管部门应当对供热运行服务和供热质量进行检查监督,供热期内。设置投诉电话,及时协调处理检查发现的和投诉反映的问题。投诉处理情况,应当及时反馈投诉人。

(六)凡从事供热经营的单位。方可从事供热经营活动。

(七)热经营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稳定、安全的热源;

2有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资金;

3有健全的服务和安全管理制度;

4有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的供热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八)热经营企业未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擅自经营供热的由县建设局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九)热经营企业与热用户(包括单位和个人。应当符合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

(十)城区采暖期自年月日始至年月日止。热经营企业必须保证热用户冬季采暖165天的采暖期限。遇有气温异常。

县政府根据气候变化情况适当调整供热起止期。

(十一)房屋采暖系统已实行分户控制的热用户要求停止供热一个采暖期的应当在采暖期前10个工作日向热经营企业提出书面申请。经热经营企业研究。

不得申请停止用热。进入采暖期后。

未进行分户改造的用户不得申请停止用热。

基本热价按照热费总额的百分之十五向热经营企业交纳。申请停止用热的热用户应当缴纳基本热价。

(十二)热经营企业要加强经营管理。一个采暖期结束后。

(十三)热经营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供热保障方案。确保正常供热。

(十四)热经营企业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有关供热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公开服务标准和投诉电话,加强生产运行和服务管理。

(十五)供热期间居民用户主要房间(卧室和起居室。下同)平均温度昼夜不得低于摄氏18度;低于摄氏18度的热经营企业应当退还相应热费(含基本热费)

(十六)居民用户主要房间温度达不到标准退费的具体确定依据:

供热企业工作总结篇6

供热企业安全文化的结构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

(1)物质层 即表现为物质实体的文化,主要是指企业中各类安全工器具,为提高安全系数设计的各类安全保护装置、设备、设施等等。

(2)行为层 即员工的安全行为文化,这是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安全理念和价值观的动态体现。如“查隐患抓治理反三违达三标保平安”主题活动中的“查隐患抓治理反三违”部分就是通过对行为层的关注,来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

(3)制度层 即通过安全管理制度表现出来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各种安全管理制度、QHSE安全管理体系、操作规程等员工遵循的安全行为准则。

(4)精神层 是企业员工的意识形态领域所体现的安全精神文化,在整个安全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主要包括:供暖安全理念、企业安全管理思想、员工职业素养,安全意识、生命价值观等。

二、安全文化体系的培育分析

1、通过文化影响心智模式

供热工作是一个各个工种的综合体,本身存在着较高的危险度,需要员工在工作中保持适度的压力和警觉度。同时,对于逐步从计划管理体制向市场机制迈进的供暖企业来说,企业处于改革的转型期,伴随着许多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改变,往往使人一时难以适应,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适应要求。对人们的心理刺激变量也随之加大。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与员工的心智模式有密切联系。供热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安全文化引发的变革可以说是个人心智模式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更广泛的、宏观层次上的变量,心智模式则是微观层次上的变量,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优秀的安全文化建设来带动员工的进步,帮助改变个人层次上的心理模式。

2、深化对人的生命价值的理解

供热企业生产运行系统中,根据事故资料统计表明,在事故发生的各类原因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约占总数的80%以上。分析各种事故案例,发现大量事故都是由于事故责任人心存侥幸心理、冒险心理、麻痹心理,图快、图省事等原因造成违反规程,酿成事故。所以,工作中,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防范事故的意志能力,战胜人本身的惰性,严格执行规程和管理制度,很好地进行自我保护。我们中原油田供热管理处过去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我要安全》演讲活动、聘请群众安全监督员、《查隐患抓治理反三违达三标保平安》活动、签定安全协议等等,就是要通过安全文化的“润物细无声”作用,来唤起员工心中的情和爱,加深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3、深化对职业本身和职业道德的认识

作为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行为规范总和的职业道德建设,包含职业理想、态度、责任、纪律、良心、荣誉和作风等,而这些方面又与安全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映射”关系。员工职业道德的水准支配着员工的思想意识,企业、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久而久之形成员工的职业素养。安全文化从深层次分析,我们发现它和地区文化是紧密相连的,甚至和目前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状况、价值观念等有密切关系。以供热企业中的轮班制工人为例,有他们明确的作息表,在工作日里,有整套的管理制度管理每一位员工,但在休息日,如何去合理地安排时间,如何使每个人能在下一个工作日来临时有一个良好地工作状态,如何减少生活中各类令人烦恼地琐事对情绪,对心理状态造成地负面影响,对这些岗位地安全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段“休息日”中的人员行为是这部分员工职业素养的“考察段”,这需要不断地培养和提高,体现出职业纪律、职业作风;又如:许多事故在发生后,通过分析发现,有些设备地缺陷、作业环境的事故隐患,如果人员的责任心稍微强一些,事故就很可能会避免,而这就需要员工的职业态度、职业责任,体现出“供热人”的素质来。

4、各类班组是培育安全文化的“主战场”

员工在企业内所处的小环境的作用不可低估,各类班组是供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安全文化培育的地方,不能忽视班组文化、科室文化的作用。通过加强团队建设,发扬班组的优良传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消除员工之间的冲突,形成和谐互助的人际氛围。良好的班组氛围能使员工有归属感,提高对组织的忠诚度,增强职业安全感,进一步促进队伍的稳定,使员工在为企业工作的同时,同步提高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提高自我管理、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供热企业工作总结篇7

一、钢制板型散热器发展状况

1.欧洲钢制板型散热器发展状况

欧洲散热器行业协会主席阿诺德・斯潘林格先生2013年就欧洲钢制板型散热器发展和趋势中提到:由于钢制板型散热器价格、供暖系统质量和习惯等因素影响,在各国市场份额有所不同:在欧洲占总散热器市场份额60%,其中在北欧、英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占90%;在法国、德国、奥地利占75%;在波兰及东欧国家占50%;在南欧国家占10%。钢制板型散热器在欧洲已成为主导产品。钢制板型散热器之所以在欧洲发展几十年并成为主导产品,来源于钢制板型散热器具有节能、环保、高效,材料用量较少,工艺技术成熟,生产效率高,生产能耗小,水容量小,内腔清洁,运行成本低,升温快,产品质量稳定,能形成自动化生产线,有利于开发区域性供热,可用于供热新技术(热泵、太阳能、壁挂炉)等特点。钢制板型散热器在结构上与其它散热器更具节能优势,适合于闭式系统和独立供暖系统,能满足分户热计量的要求,是具有发展前景的产品。

2.国内钢制板型散热器发展状况

80年代中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采暖散热器从单一性向实用性和装饰性方向发展。钢制翅片管、钢制扁管、钢制柱型、钢制板型散热器在全国迅速推广应用。芬兰瑞特格是第一家独资企业将钢制板型散热器引进到中国的公司。1998年,瑞特格钢制板型散热器通过ISH展会亮相,正式将其散热器产品推入中国市场。上世纪80年代末,山东鲁冶散热器厂首家引进德国钢制板型散热器技术及全自动生产设备。进入2000年,随着我国采暖散热器蓬勃发展,2002年北新建材引进全套德国全自动钢制板型散热器生产线及工艺技术,建立了全自动流水作业散热器生产基地;同年,大连海鑫散热器制造公司引进德国HM公司钢制板型散热器关键生产设备;2013宁波海虹散热器有限公司引进欧洲先进的钢制板型散热器全自动设备生产线。这些全自动设备装备对缩短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钢制板型散热器在欧洲应用几十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欧洲民用建筑热水供暖系统水质、运行及管理规范、设计要求必须采用闭式系统满水保养。多年来,国内民用建筑热水集中供暖系统的水质、水处理和运行管理还处于落后状态,设备的腐蚀和结垢现象比较严重。由于这种粗放式运行管理,造成供暖系统运行成本高、工况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恶劣水质腐蚀问题给钢制板型散热器在推广应用中造成一定的阻力。目前,山东鲁冶钢制板型散热器已停产,大连海鑫已转产,国内有实力的生产企业只有3家,北新建材,宁波海虹,大连恒宝,还有几家中小企业产量很低,总的来看钢制板型散热器市场占有率很小。

未来几年(2012-2015年)采暖散热器需求增长率预计是8.5%。我国钢制散热器市场占有率从25%升到48%以上,铜、铝及复合型散热器产品从12%上升到25%,铸铁散热器(含内腔无砂产品)从58%降到15%左右,钢制板型散热器市场占有率明显上升,轻型散热器产品已经成为我国散热器市场的主流。2013年国家颁布了《采暖空调系统水质》标准(GB/T29044――2012)。国家标准的出台和实施,是多年来采暖散热器行业的迫切愿望,标准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供暖系统的规范化管理。随着我国供暖区域的逐步扩大,独立供暖系统,新建筑闭式供暖系统越来越多,对钢制板型散热器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3.夏热冬冷地区采暖势在必行

建国以来,我国集中供暖是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分界线以北地区为“采暖区域”国家集中供暖,政府给予一定补贴,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则没有集中供暖设施,分界线两边的气候差异很大。近几年来,南方夏热冬冷地区冬季潮湿阴冷,很多地区冬季平均温度低于5摄氏度,有的省市室内温度低于0摄氏度,寒冷的天气在频频出现。夏热冬冷地区采暖问题确实已经日趋紧迫,人们对供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目前,我国夏热冬冷地区涉及16个省(直辖市)的部分地区,既有居住建筑面积约34亿平方米,人口约1亿人。随着我国采暖散热器科学采暖的普及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住建部专家指出,南方不适合于集中供热,适合于分散、独立供暖系统,如今南方实现了壁挂炉、热泵、太阳能与钢制板型散热器独立供暖系统的结合。

多年来,瑞特格公司生产的钢制板型散热器频频亮相于国内外各大展会及暖通行业举办的相关活动,一跃成为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副主任单位。经过瑞特格对钢制板型散热器全方位推广和宣传,长江沿岸及其它多个地区钢制板型散热器有了较高的认知度,并凭借其良好的产品品质和口碑,在大环境较为低迷的时期依然是供不应求。瑞特格作为最早进入南方供暖市场的产品之一,一直关注和推动着南方供暖市场的发展。近几年来,土耳其生产钢制板型散热器的企业看好了中国南方市场,目前,钢制板型散热器在南方占有主导市场份额,约2/3来自土耳其进口。近几年来北新建材、宁波海虹在南方市场销售初见成效。针对南方供暖问题,委员会多次组织行业专家、商对南方市场进行调研和摸底,针对土耳其生产的钢制板型散热器发展状况,决定组织骨干企业赴土耳其技术、产品考察。

二、土耳其经济发展状况及地理优势

从2010年末,土耳其经济出现强劲复苏势头,通胀率和失业率较危机初期大幅下降。2012年土耳其呈现经济延续发展势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总值和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受欧洲经济不景气及欧盟债务危机和周边邻国复杂局势的影响,2013年土耳其经济增长速度发展缓慢。但总体来看,土耳其经济发展状况基本良好,抗风险能力较强,整体将呈现出逐步回升的态势,主要是机器制造业发展很快。

土耳其位于亚洲西部,横跨欧、亚两大洲,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三面环海,地理位置优越。东辐射中东及中亚,北可通过黑海连接乌克兰及前东欧,南可经地中海与北非相连,是其它国家无法比拟的地理位置优势,为它国产品通过土耳其进入欧洲创造了有利条件。土耳其面积77多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7700多万,其中,土耳其族占80%以上,99%以上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语言为土耳其语,首都为安卡拉,经济中心是伊斯坦布尔,我们参观的展会就坐落在伊斯坦布尔国际展览中心。

三、精良产品来自先进的现代化工厂

在营口盼盼散热器有限公司王洪图总经理帮助下,我们有幸应土耳其派克佩恩(REKPAN)集团公司的邀请,参观考察了该公司。公司总经理首先介绍了工厂发展的情况,她说:派克佩恩(REKPAN)集团始建于1969年,工厂坐落在土耳其艾登市,已有45年生产历史,有6个经营公司,占地面积45.500平方米。主产品:钢制板型散热器。产品分为:单板散热器、单板带单对流片散热器、双板带单对流片散热器、双板带双对流片散热器、三板带三对流片散热器、踢脚板式散热器。拥有德国全系列现代化自动钢制板型散热器两条生产线,具备先进生产管理经验和世界一流的设备装备,年生产能力为200万米。最近几年公司钢制板型散热器在全世界市场份额占有率逐年提高,尤其是销往中国年产量一年比一年多,主要产品出口欧洲、亚洲、美洲、中国等50个国家。

在公司董事长陪同下,考察团参观考察了从德国引进的钢制板型散热器全自动程序控制生产线。考察人员一走进车间就感受到了高效现代化生产线全过程。宽大的厂房,干净无尘,工人着装整齐,车间管理井然有序,每一条生产线操作工人只有4-5名,一切看上去都是细致而有条理。大家认真观看了钢制板型散热器加工工序:从首道工序经双层开卷机输送冷轧钢带矫直、整平模压水槽单片冲孔双片组合放置分水器点焊定位水道板多点焊水道板横向左右缝焊(内冷缝焊机)切边对流片多点焊定位板凸焊三通搭接焊支撑板凸焊压力试验电泳喷塑自动包装(自动记录机)入库。全部工序为自动化连续作业,操作工人紧张有序,操作熟练,自动化程度高,加深了我们对钢制板型散热器全部工艺过程的了解。

在座谈中,总经理详细介绍了欧洲及土耳其钢制板型散热器市场以及公司发展、营销、出口中国的情况。她说:我们生产的钢制板型散热器节能环保,走水的体积相对较小,散热速度快,温度可调,燃气使用能够做到充分的节省,技术成熟,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综合性能指标优越,外表面经过特殊的表面处理工艺,可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制造能耗低,适合独立供暖使用,是欧洲多年普遍采用的散热器。派克佩恩公司钢制板型散热器可分为6大系列:1.传统钢制板型散热器。2.紧凑型钢制板型散热器:可直接和地下暗管连接,在具有节能高效的同时,使外观更加整洁;紧凑型面板阀门可按照安装要求安装在右侧或左侧连接、或者中间连接。3.活动轴型钢制板型散热器。这一款是专为中东国家特别设计的散热器,解决了在600mm高同时需要50厘米和55厘米轴向距离的调整。4.卫生型钢制板型散热器:对卫生环境有特殊需求的,如:医院、药店、食品加工厂、卫生机构及学校等。该产品没有格栅上盖板、两侧盖板、对流散热片。两个水道板通过三通焊接而成,主要是简单易清洁。5.平板型钢制板型散热器不同于传统散热器,外观追求时尚。6.装饰性钢制板型散热器。该款是根据现代家居装饰的需求,面板喷绘成各种风格的图案,给人美的享受。这6款散热器种类规格齐全,其特点:一是水道板水流通道采用现代设计33.3mm间距,加宽了散热器表面水流量面积;二是采用纳米技术的高耐腐蚀材料涂层;三是产品质保期为10年。

总经理介绍了由于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需要供暖,公司和土耳其十几家公司经中国外贸公司加入中国南方市场的销售,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交流座谈中双方就该公司生产的钢制板型散热器工艺技术进行了有问有答的交流,进行了深层次的座谈,针对OEM、价格、专业性技术问题进行了切磋,气氛友好热烈,双方企业对下一步的合作充满了信心。

四、走出国门尽揽名牌荟萃

两年一届由德国著名汉诺威展览公司主办的土耳其2014“ISK-SODEX国际暖通卫浴、空调与通风设备展览会”于2014年5月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

本届展会是欧亚接壤地区最大的暖通制冷展会,号称全球空调、加热、通风、制冷领域第三大国际展会。展会来自30多个国家,总展出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共开放11个展厅,展会约有1000家企业参展,展商主要来自欧洲、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同时也吸引众多土耳其及周边地区的知名品牌企业参加,展出产品涵盖面广,品质优良。采暖散热器主要集中在6、7馆,当我们来到展会现场首先看到的是特装展台新颖、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是经过精心设计布置的,展出的产品精品荟萃、种类丰富齐全。时尚艺术装潢与精美散热器完美融合一体,体现高科技给人以震撼的感觉,显示了发达国家环保、科技、绿色的人文理念。展品最为抢眼的是土耳其企业生产的各种规格、各种颜色、各种图案喷绘的单板、双板、三板、踢脚板式钢制板型散热器。另外还有精致的铝制、钢制管型、铸铁雕花、压铸铝、装饰型卫浴散热器及电暖器,整个展品汇集了各企业科技创新著名品牌的最新成果。

有几家土耳其企业展出了精致的钢制板型散热器辅配件,大连恒宝公司与该企业进行洽谈合作与交流。盼盼公司针对三通合作与厂家进行了洽谈。总之,这次展会看到的不仅是产品,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品牌的艺术价值。意大利那乌瓦伊玛斯散热器设备制造公司、土耳其派克佩恩PEKPANS集团、土耳其艾黎特公司、其卡公司、博潘公司等企业展位高大靓丽,充分展示了企业产品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五、考察体会

通过本次参观考察,大家的收获和体会很多,感触很深,很受启发和鼓舞。

1.通过参观企业及展会观展,我们感到国外的企业都以高科技和节能环保作为首要目标,并体现在产品加工过程中,让我们看到土耳其经济发展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土耳其厂商看好了我国南方供暖市场,利用自身先进科学管理、先进技术和设备优势,抓住中国南方供暖市场的机遇,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经济效益,这是值得我国国内企业深思的问题。

3.就目前中国引进的几条进口线所生产的钢制板型散热器在质量上已接近国际标准,但其差距在那呢?一是国内企业科学管理水平还不到位;二是制作成本高;三是国内企业对国际竞争的环境还不够熟悉,面临不断增多的竞争对手,应把精力放在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上,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创造商机。

4.钢制板型散热器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当成为我国特别是南方供暖市场调整结构的重点之一。我们要不断加大钢制板型散热器市场宣传的力度,引导消费者科学采暖的消费需求。

六、几点启示

1.钢制板型散热器既面临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在开拓扩大北方市场的同时,立足培育南方市场为突破口,把握好市场发展方向,实现拓展北方、南方钢制板型散热器市场并举的新跨越,获得更大的自主营销创新空间,在核心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

2、各企业间应携手强强联合与合作,寻求新突破、开拓新市场。通过自销、国外品牌等方式,去寻求新的营销战略模式,健全信息化营销网络体系,使钢制板型散热器健康、稳步、持续发展。

3.随着供暖行业多元化市场推进,采暖散热器行业总体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对我们大企业来说应走规模化经营,中小企业应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特色经营战略,整合资源,加强对市场扶持的力度,才能有效地拓展国内钢制板型散热器市场空间。

本次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赴土耳其技术、产品考察的任务。通过走出去,放开了眼界,拓展了视野,既看到了我们的不足和差距,也切身感受了土耳其企业的先进工艺和管理理念。

供热企业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宁波城区集中供热 特征 发展路径 思考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217-03

一、引言

宁波市城区集中供热起步于1997年,通过10余年的发展,城区集中供热已达到了一定规模。截至2008年底已建成供热管网长度达100多公里,热用户覆盖海曙、江东、鄞州三个区170余家,全年销售汽量近150万吨,集中供热的发展提升了宁波市的城市品质,改善了生活居住环境。在节能减排、节约城建用地、缓解电力需求等方面社会效益明显。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城区集中供热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发展城区集中供热,必将在南方城市中迎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二、南方城市集中供热的特点

根据宁波城区集中供热的实践和总结,南方城区集中供热与为保证冬季居民采暖的北方城市或直接用于企业生产的工业园区、开发区等集中供热形式既有共性,也有很大区别,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1.热用户用热的季节性、时段性较强。宁波城区的热用户中,90%以上为宾馆、饭店、商场、学校、医院等商业热用户,其用途是空调、热水、饮食加工等生活需求。季节性主要体现在用热方式上,暖、冷空调和热水,冬季、夏季热负荷明显较大,春秋季明显减少;而时段性则主要体现在热用户的行业特性上,用热集中在白天工作时间,夜间少用,甚至不用。间断性用热导致热负荷波动较大,影响热电厂机锅效率,增加管道热损耗,造成企业成本增加,同时也对热网的整体稳定性造成一定干扰。随着宁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工业企业热用户从城区迁出,这一特征还会日益突出。

2.热用户分布点多面广较为分散。经统计,截止2008年9月,宁波城区集中供热热用户总共170余家,除江北区以外,热用户遍布宁波城区的主要商业、工业区,分布区域主要有三大块:市区、鄞州中心区、明州工业园区。其中市区海曙热用户共17家,覆盖中山路、开明街、药行街、解放南路及其延伸段一带主要街区;市区江东热用户共26家,北至宁波卷烟厂,南至李惠利医院,覆盖江东北路、百丈路、彩虹路等;鄞州中心区热用户共75家,涵盖南部商务区、鄞州高教园区等;明州工业园区热用户共60家。从以上这些分布数据可以看到,虽然集中供热热用户较多,但较之所覆盖的宁波城区地域面积,供热密度就明显小了很多,热用户分布总体上呈现出横纵向跨度大,分布较为分散的特征。热用户点多面广分布分散的这一特征造成热力管道敷设成本提高,管线损耗增大,热网运行效率降低。

3.热用户对象以服务业、小用户为主。宁波城区集中供热现有热用户170余家,市场用热需求较大,但基本上以服务业、小用户为主,大流量工业用户数量较少。平均热负荷15T/H以上的有3家,10~15T/H的有3家,5~10T/H有8家,这三档为优质热用户,其总数占总热用户数的比重略小于8%,另外,平均热负荷1~5T/H的有74家,其占总热用户数的比重为42%,余下,平均热负荷小于1T/H的热用户总共有90家,占总热用户数的50%以上,主要是公建部分的宾馆、饭店、商场、学校、医院等商业用户,还有纺织洗涤、食品加工、电镀车间等工业小用户。平均热负荷不足1T/H的,同时往往也是间断性用热户。从热网用热量统计的数据结果来看,平均热负荷小于5T/H的,用热总量仅占总热负荷的20%,而在数量上,则占了总热用户的92%以上。

4.热网管线建设投入大。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城区热网管线全部采用直埋形式敷设,结构复杂。相对于工业区中惯用的架空形式,城区直埋敷设在前期审批、主材、施工过程等各方面的投入均大大增加。具体表现在:相对更高的文明施工要求,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涉及市政修复工程等等,都大大提高了施工难度,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施工费用。同时,由于南方沿海城市的特殊地下土结构,外套管防腐、土建施工工艺等方面的投入费用是一般架空管的2~3倍。

可以看出宁波城区集中供热的发展,存在着热网投入费用大,生产、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加之原煤价格持续上涨,使热电行业的生产经营出现全面亏损的困境。因此,宁波城区集中供热如要摆脱被动的现状,就必须从技术、效益、政策等诸多方面着手,消除瓶颈促进发展。

三、推进城区集中供热发展的构想

1.依据热力输送技术参数布局热源点。热力输送过程中的压力、温度等蒸汽品质参数,受热力管道管径大小、热用户当时用热量多少和距离远近发生变化。根据管道流动沿程阻力损失公式hw=λ可知,沿程阻力损失与管线距离成正比,与管道管径成反比,即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管线输送距离越长,管径越小,沿程阻力损失就越大;根据伯努利方程,压力降ΔP也越大,即初始压力一定的情况下,蒸汽终端压力就越低。同时,由气体状态方程可得,温度也会随着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再来看与热用户用热量的关系。在管道设计中,为提高管道利用效率,一般是以需要承载的热负荷来定管径的,即每条管道都有一个设计热负荷,当沿线用户用热量与设计热负荷保持一致时,该管线运行效率最高,沿途凝结水量最少,蒸汽压力、温度基本达到设计参数值;当上游用户用热量过大超过设计热负荷时,管内压力会下降,蒸汽出口品质参数特别是下游用户处会降低;当用户用热量过小而少于设计热负荷时,管内压力会升高,但由于管道散热,沿途凝结水量较大,管道热损耗会大大增加。

2.建设热力主干线、支线、用户线输送网络。重点放在主干线建设。改造原来一厂一网,管网功能不明显的管道,形成布局合理,覆盖面大,运行高效的大热网,力争实现热源厂供汽能力、管网输送能力与用户用汽能力的完美匹配。

从宁波城区集中供热现状管网结构和热力输送特性来看,应在江东、海曙、明州建设热力主干线,改变原各热网热用户分布不均匀而造成供热系统整体效率降低的现象。如曾出现的庆丰热网和明州热网热负荷较小,造成局部资源浪费,供热损耗大;而长丰热网的热负荷在用热高峰时已经超出热源厂供热能力,供热参数难以达到供热合同规定数值。自2008年初天童路、鄞奉路、明州复线热网工程建成后,宁波城区集中供热多热源联网格局基本形成,上述情况有一定改善,但由于原有管道的结构及传输特性,网络瓶颈仍然存在,热网热用户分布不均,个别管线热损耗偏大现象未能彻底解决。另外,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新的集中供热需求不断增加,热网的联网高效运行要求日益迫切。据测算,近年内,市区(江东、海曙)热负荷将新增50T/H,因此,在庆丰热源厂关停、长丰热源厂供热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管网建设来提高长丰热源厂对市区的供热能力,扩大明州热源厂的供热范围是完善供热系统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随着明州工业园的起步与发展,明州热负荷将大大增加,明州热网也必将制约着明州热源厂的蒸汽出口能力。据此,在江东、海曙、明州建设新的主干线,完善供热管网,疏通网络瓶颈,畅通用户是集中供热的重要环节。除此之外,为方便供热设备日常维护检修,增强网络灵活性,在相对经济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增加热网小环路,保证供热连续性,提高用户服务质量,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奠定基础。

毋庸质疑,建设热力主干线、支线、用户线输送网络,实现布局合理的多热源联网可以优化生产和运行方式,增加热力运行的灵活性、互补性,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但整个系统对自动监控、微机仿真等技术要求较高,为此,在建设管网硬件系统的同时,配套的软件系统也须同步跟进。在确定联络主干线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应用供热系统最优化研究的成果――优化设计软件,如热网最佳布置,多热源共网环行网络优化设计,供热网能力分析及最佳方式等;在形成多热源环网运行后,可以采用热网在线监测等先进技术,为热网调度、优化配置热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切实保障供热系统的经济高效运行。

3.建立调峰用户群和调峰运行机制。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热网热负荷差异较大,用热峰谷现象相当明显,特别是夏季与冬季时节,尤为突出。这就给近百公里的热网运行带来巨大的挑战,用热高峰时,管内压力易下降,有时甚至满足不了末端用户需求;用热低谷时,管内冷凝水增多,管损将增大。因此,为进一步增强热网的稳定性与经济性,既做到畅通用户保证供热品质,又提高管网的有效利用率,降低热损耗,可以尝试建立调峰用户群及调峰运行机制。即一方面,培育一批自己有条件在用热高峰时,启动自备锅炉,解决自己用热及支援热网的调峰用户,缓解热网用热压力,减少实施局部停限汽紧急预案,进而起到整合城市供热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在线智能监测系统的指导下,建立完善热网运行调度机制,根据热源厂及热网实际热负荷的变化情况,决定启用或隔断某些热网管段,通(下转第221页)(上接第218页)过切换管段优化管网运行方式、合理调配热资源来提高整个热网的运行效率。

4.构建良好的集中供热外部环境。(1)出台供热管理办法。加快城市供热立法工作,尽早做到依法供热、依法管热、依法用热。规范城市供热的规划、建设、运营、使用和管理,明确政府、供热企业和热用户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2)实施热力专营。规范市场、有序竞争,减少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保证热用户的用热质量。在宁波城区实施供热特许经营,可避免业内不良竞争,有利于城区集中供热事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对城区集中供热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理顺供热价格机制。影响集中供热成本的最主要因素是煤炭价格,宁波市物价局根据燃煤价格猛涨,热源生产企业、经营销售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现实,及时出台煤热联动的价格政策,并对城区的季节性、间断性用户的热价采用与其他用户的热价相区别的价格标准,使用热成本与用热价格趋于一致,大大增长了集中供热抵御高煤价冲击的能力,也为热用户满足用热需求提供了保障。但在实施中,存在种种阻力和困难,要坚定不移、全力以赴加以推进,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运作机制,为集中供热提供经济保障。(4)政府在热网建设、税收上出台鼓励政策。建议地方政府能完善价格、金融、财税政策,对热电企业予以部分奖励,如对其缴纳的增值税,能够采取“先征后返”的鼓励政策等等,促进集中供热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宁波城区集中供热欲取得持续健康发展,供热企业就必须内外兼修,对于那些客观存在的外部不利因素,或许不能改变,但能动作用肯定能取得效果。只要尽一切力量去完善供热系统,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运作方式,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就有理由相信,在宁波经济转型的契机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宁波城区集中供热将为南方城市发展集中供热走出一条新路子。

参考文献:

1.王振铭.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总体状况和政策

2.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等.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

3.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供热企业工作总结篇9

为做好城市供热工作,保障供热平稳运行,确保群众冬季采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供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全省城市供热事业发展迅速,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热价未作及时调整,供热企业亏损严重,供热工作遇到困难加大,保证群众冬季采暖的形势十分严峻。做好城市供热工作,确保群众冬季采暖,是践行“三个代表”、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群众利益的具体行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各供热企业要从讲政治、保民生、促和谐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城市供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有效措施,早谋划、早行动、早落实,防患于未然,确保冬季供热正常启动、安全运行。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安全平稳供热、满足群众采暖需求为目标,以节能减排为着力点,坚持多措并举,完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正常稳定的城市供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供热保障能力,推动供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1.加大热煤储备量,确保供热用煤需求。热煤储备量不低于每月需求量的50%。

2.供热成本和耗煤指标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度下降。到20*年底,供热成本下降幅度不低于30%,每平方米供热面积耗煤降到20千克以下。

3.改革供热输配方式。到20*年底,取消民用建筑蒸汽管网采暖供热,实现热水管网供热全覆盖,供热系统网损控制在5%以内。

4.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革。新建建筑供热分户计量达到*0%;积极推进既有建筑供热计量节能改造,到20*年底济南、青岛市完成35%,其他设区城市完成25%,县级城市完成15%。

5.全面提升供热服务质量。供热企业运行事故率控制在2‰以下,故障报修处理及时率*0%,用户投诉处结率*0%。

三、建立健全城市供热长效机制,确保供热采暖平稳运行

(一)建立城市供热用煤保障机制。

1.加强省内煤炭资源的科学配置和管理。凡是本省能够用于供热的燃煤,除省统调外,优先保障本省供热用煤。产煤市、县政府可以对地方煤炭企业所产煤炭实行计划调拨,直接供应。煤炭企业要认真落实供热用煤计划,安排好供热用煤的生产,确保完成省内供热用煤供应任务。各市、县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煤炭资源管理,凡未完成省内供热用煤计划任务的煤炭生产、销售单位,一律不得自行销售。

2.加大外省调煤力度。建立供热用煤“绿色通道”,保证运输通畅。使用外省煤炭的城市,要组织相应机构,派出精干力量,到相应产煤地采购,争取多采购、多运输、多储煤。省有关部门要统筹协调,科学配置煤炭资源。

3.将全省年度供热用煤纳入省用煤计划统一协调,并争取纳入国家指令性计划,保证长期供应。

(二)建立购煤资金筹措机制。

1.落实供热财政补贴。对因煤热价格倒挂造成的政策性亏损,各级财政要对供热企业进行补贴,确保及时拨付。

2.帮助供热企业筹集购煤资金。各市、县政府要采取财政垫资、借款、安排贷款贴息、协调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等办法,帮助供热企业筹措购煤资金。供热企业也要积极自筹资金,满足购煤需要。

3.实行“以热换煤”政策。供热企业对有煤炭计划指标的工商企业用热或用汽大户,可以与其以热换煤;对没有煤炭计划的用热或用汽大户,可以预收热费。

(三)启动煤热价格联动机制。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建设部《关于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2200号),启动煤热价格联动机制。要充分考虑居民承受能力和财政财力状况,按照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的原则,适度调整供热价格。居民采暖价格应当分步调整、逐步到位,非居民用户采暖、用汽价格可以一步调整到位。供热价格的具体调整标准和幅度,由设区市政府研究确定。对城市低收入困难家庭,政府要予以适当补助,确保温暖过冬。

(四)建立城市供热行业保护扶持机制。

1.对热电联产予以扶持。热电联产有利于节能减排,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对专门用于集中供热的热电联产机组,应按照先上后下的原则区别对待,确保供暖。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家环保总局《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的规定,安装脱硫设施的燃煤发电企业,持省环保部门出具的脱硫设施验收合格文件,报省物价主管部门审核后,自验收合格之日起执行燃煤机组脱硫标杆电价或脱硫加价。

2.实行供热税费优惠政策。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规定,继续实行对供热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认真执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减免及缓缴排污费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03〕38号),对供热企业按规定给予优惠。对采用替代能源供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要予以政策扶持和奖励。省物价局要会同省建设厅及时调整城市供热建设配套费标准。城市供热建设配套费实行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确保专项用于城市热源和管网建设。

(五)建立城市供热应急预警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供热事故应急处理机制。供热企业要落实供热事故抢修抢险人员、设备和物资,做到人员队伍、机具设备、技术方案三到位,加强模拟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故,努力避免事故发生。

二是建立供热用煤应急保障机制。供热企业要制定燃料供应应急预案,加强燃料调配和应急储备,确保供热用煤供应。

三是供热企业要制定并完善极端寒冷、暴风雪等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应急预案,遇有极端天气出现,确保及时有效启动,保证正常供热。

四、积极推进城市供热体制改革,大胆创新供热模式

(一)推进城镇职工采暖费补贴改革。要认真贯彻落实原建设部等八部委《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建城〔2003〕148号),加大改革力度,改“暗补”为“明补”,对城镇职工按规定的住房面积标准,由所在单位发放采暖费补贴。具体补贴标准,由省建设厅会同省财政厅、监察厅等有关部门制定。

(二)加快供热计量方式改革。认真贯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改革供热计量方式,提高供热系统运转效率,节约热能,降低成本。所有实行集中供热的新建建筑,必须安装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用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按照“先行试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稳步推进”的原则,加快推进既有建筑供热计量节能改造。室内供热计量节能改造,要与热源、室外供热管网系统及建筑围护结构改造,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供热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广使用供热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限制和禁止使用能源消耗高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

(三)推行供热热源、管网、换热站一体化。要进一步理顺供热体制,整合优化供热资源,相对集中管理,实现规模经营,发挥规模效益。热源分散、经营管理落后、服务水平低、效益差的供热企业,要有计划地予以撤并。对分散供热的小型锅炉房和换热站,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限期联网改造,各地一律不得再分散建设小型锅炉房和换热站。

(四)积极扶持新型供热方式。要因地制宜,鼓励发展多种方式、多种类型能源的城市供热,积极采用地源热泵、生物质能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扶持发展新型供热管理模式,鼓励能源服务公司参与供热经营管理。对成熟的新型供热技术,要予以政策扶持和奖励,缓解供热能源紧张局面。

五、加强供热企业内部管理,努力降低供热成本

(一)改进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供热企业是保障冬季供热采暖的责任主体,必须强化管理,节约挖潜,降耗增效。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供热高效运转。根据国家定额标准,科学合理地设置工作岗位,有计划地裁撤冗员,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能效考评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狠抓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技能。

(二)大力开展供热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高耗能的供热设备,积极应用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对供热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供热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应用汽轮机低真空改造循环水供暖、烟气余热利用等技术,回收利用废热、余热;将蒸汽供热采暖管网改为热水管网,降低供热网损;应用先进的保温技术,提高管网保温性能;应用高效换热器、变频循环水泵、气候补偿装置等节能技术设备,提高换热、输送效率。对使用期限15年以上的供热管网,要制订保温节能改造计划,确保及时改造。

(三)提高集中供热普及率。供热企业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快热源和供热管网建设,做到新建小区都能集中供热。尚未实行集中供热的市、县,要加快建设进度;已经实行的,要不断扩大集中供热规模。到20*年底,实现全省所有城市和县城集中供热全覆盖,城市和县城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50%以上,到2015年达到65%以上。

(四)提高供热服务水平。供热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严格遵照国家、省有关规范和标准向用户供热,确保用户室内温度符合要求。要向社会公开承诺服务标准,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开通服务热线并坚持24小时值守,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供热主管部门要建立供热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严格规范供热服务行为。

六、加强城市供热行业管理,提高供热保障能力

(一)充分发挥供热专项规划的指导调控作用。各级供热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供热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99号),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加快组织编制城市供热专项规划,推进供热专项规划全覆盖。未编制城市供热专项规划的市、县,2009年7月1日前必须编制完成。供热专项规划按法定程序批准后,必须严格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确需变更的,必须履行法定程序。

(二)强化供热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管。任何单位组织建设的集中供热工程,必须报经供热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程序申请工程建设。未经供热主管部门批准的集中供热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施工许可,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供热运营单位不予并网供热。对采用地源热泵、生物质能及太阳能等新能源供热的工程建设,要一并纳入管理,做到规范、有序发展。

(三)强化供热经营企业许可管理。凡是从事供热经营的,必须取得供热经营许可。对获得经营许可的供热企业,市、县政府可依法授予其在一定区域范围和一定时限内的特许经营权。

供热企业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供热企业;成本管理;集中供热

一、概述

城市的集中供热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保护环境以及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城市的集中供热发展速度快,方式多样,因此,集中供热企业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自二十世纪以来,我国集中供热发展到了八十一个城市,供热面积达到1.89亿平方米,热化率达到12.08%。其中我国城市供热的主要方式包含:热电厂以及集中锅炉房的集中供热、分散锅炉房以及电采暖、燃气及小火炉采暖三大供热方式。此外,在供热工程中用到的主要热源包含:天然气、煤、电、油、工业余热以及可再生能源。因为我国城市中的能源结构现阶段仍然是以燃煤为主,并且以煤为集中供热的热源将延续很长的时间。与此同时,伴随着城市蓝天工程的提出,在集中供热时,使用天然气、电、油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为主的比重将持续上升。现阶段,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逐渐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城市在进行及中供热过程中,由于城市的建筑发展速度过快,集中供热的热化率过低;并且建筑供热的能耗低,系统的能效不高;建筑在进行供热时,技术水平良莠不齐,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此外,城市建筑工程供热法律法规不健全,其收费体制需要进行改革与完善。

二、供热企业成本构成和影响因素

1.集中供热企业的成本构成。

热价成本费用的组成。热价的生产成本一般是由直接的人工费、直接的材料费以及制造费用构成。所谓直接的人工费是指直接参与供热的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以及职工福利。直接的材料费主要包含:电费、燃料费以及水费。而z制造费用是由热源厂以及各大供热站为管理与组织狗狗热所发生的供热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以及职工的福利费,热价期间的费用只要是指供热企业在一定的时间为组织、销售、以及管理正常供热中筹集资金所使用的费用。依据供热产品商品形成的过程,产品唱本费用的组织主要是由生产成本与流通成本共通过构成的。具体表现在供热企业其实际发生的费用与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有关系。

有自制热源供热的费用组成。在集中供热企业中,某些供热是有自制的热源,对于有自制热源的供热成本构成只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外购热量费、燃料费、动力费、水费、工资、职工福利费、基本折旧费以及材料费、修理费、输配费、车间管理费、企业管理费、销售费用。其中构成热能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由前十项组成;而热能输配的成本主要是第十一项;整体项目构成了热能的全部的成本,企业自制热源厂如果可以进行自发电,就应该依据热电成本的分摊方式来计算成本。

无自制热源供热的费用组成。供热企业没有自制热源供热的情况下,其成本的构成相对自制热源供热的构成较简单,其成本构成的主要要素有:工资、动力费、外购热量费、职工福利费、修理费、基本折旧费、管网基金、车间管理费、销售费、材料费以及企业管理费组成。

2.集中供热企业成本的影响因素。

不同供热方式的影响。由于供热企业采用不同的供热方式,在供热工程中热能产品所消耗的劳动价值量就不同。在城市的集中供热中,为了达到同样的满足和目的,是可以采用集中或者分散等不同的供热方法、供热规模以及供热参数。比如:供热企业在对集中供热的热源时,可供选择的热源主要有:热电厂、工业余热、集中锅炉房、地热、热核反应堆等。在对供热介质进行选择时,可以选用热水,也可以选用蒸汽;在选择热电厂为热源时,可以选用背压机组、抽气式的供热机组以及对目前的蒸汽机组进行再次改造。供热企业中不同的供热参数、不同的供热方式、以及供热规模效应热能的不同,在供热企业的生产、输配、用户装置各个环节中所产生的单位成本费用也是不同的。另外,在供热过程中,全系统某一环节的运行费用以及投资也是不同的。

不同燃料的燃料成本影响。目前,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在环保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供热企业进行供热的过程中,燃油以及燃气供热正在逐渐增加,运用燃油与燃气供热的成本是采用燃煤进行供热成本的三、四倍。

输配成本的影响。所谓城市集中供热过程中的输配费用就是在热能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品流通领域内继续产生的费用,东北以及北京五大城市供热企业总成本费用中,供热产品的输配费用占总成本的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八,显然成为构成热能产品价值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供热企业成本管理对策

1.积极收取用户的采暖费。

针对用户不愿意交纳供暖费用和延迟交纳供暖费用的情况,供暖企业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减少钉子户,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征收相应钉子户和新欠费用户的费用,对于那些拒不缴纳供暖费用或者欠款数额较大的用户,可以采用停止供暖或者采用法律手段的方式进行惩处,以减少供暖“钉子户”的出现。

2.加强管理费用的控制。

企业的管理费用降低的潜力很大,例如企业的招待费用,由于供热企业大多是国企单位,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办公人员腐败消费的问题,这些腐败消费都是非必要性支出。管理费用还包括差旅费、管理部门水电等费用。供热企业要加强对管理费用的控制,精简冗杂的办公机构,倡廉反腐;鼓励管理部门办公人员节约水、电,降低费用支出从小处做起。成本责任制的执行要到位,将成本的控制责任分摊到各相关部门,并对其工作做好奖励处罚规定措施,提高成本的控制效果;根据成本费用的支出限制对各部门成本费用支出进行控制,将成本费用支出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在实际管理中,要控制热能损耗。

节约热量的方式有多种,比如,选择合宜的保温材料对热源进行保护,以及对相应的管线、阀门等都进行保温处理,将热量散失控制在最低。再如,控制阀可以选择“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对水力失调会有一定的节约和控制,并有助于达到节约热能和水电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热网进行监控,及时根据监控情况调整温度和保持水力的平衡,以此保证热能的充足。最后,工作人员要及时对线路、管道、设备等进行巡查和安检,对热水流失等现象要及时处理,减少热源损失,保证利用率。

4加强对企业控制成本的考核。

在供暖期结束后,企业应该及时分析本年度的供热成本,及时总结相关经验,科学的制定下一年的供暖计划,并且根据本年的经营状况,预测明年的成本状况,从而避免盲目的投资和无意义的消耗,进而降低经验成本。通过每年度的数据分析,可以研究出影响企业运营成本的各种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这些数据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确立控制成本管理考核系统,并将这套系统与员工考核相联系,从而激发出企业员工控制成本的欲望。

三、结语

有效的成本控制还需要先进的指导思想,和严格的执行,将控制成本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身上,以先进技术知识为指导,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形成企业独特的成本控制系统。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