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3 00:51:00

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

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篇1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幼儿园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幼儿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力度,努力提高幼儿健康水平。

二、主要工作目标

1、杜绝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幼儿园卫生创建工作再创佳绩,得分99分以上。

3、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幼儿健康知识考核知晓率达100%。

4、幼儿年度健康体检率达100%。

5、及时控制园内传染病疫情,杜绝二代病例出现。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1)上好健康教育课: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全面按照五有要求(有专职教师、有课表、幼儿有读本、老师有教案、期末有评价)上好健康教育课。健康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2)开展好健康教育传播活动: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要根据时间安排组织好,如开学第一周是防近宣传周,我们就大力宣传防近的知识和重要性,要用多种形势、板报、宣传窗、广播、电视、讲座等。3月15日至4月15日的卫生宣传月活动、520营养日活动、920爱牙日活动、121艾滋病防治宣传日专题宣传活动。

2、加强幼儿园卫生工作

(1)规范管理幼儿园卫生: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责任到班、到人,制定年度及学期工作计划,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做好卫生健教工作资料的整理:对相关文件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做到建档项目齐全、内容准确无误。

3、做好常见病防治工作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六病防治工作,重点做好近视、沙眼、龋齿和肠道蠕虫病防治工作,落实好监测和防治手段。

4、传染病控制工作

要积极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落实好幼儿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向县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5、幼儿年度健康体检工作

要保证幼儿体检质量,要确保幼儿参检率达100%,体检结束后,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体检情况,写出分析报告,相关资料汇入幼儿健康档案。体检工作结束后半月内将体检统计分析上报市妇保所。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二

(一)规范体育锻炼管理

体育锻炼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有最效的方法。我们将严格遵守《幼儿园教育纲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体育活动,把出操时间与日常体育锻炼相结合,为各班级规定出操路线、出操时间,要求各班级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路线到达集合地点,积极熟悉疏散路线。

活动时间规定为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或者体育游戏,要有教案、有计划、有活动效果记录,各年级组每月确定一项体育锻炼项目,月底进行评比,学期末根据《国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对幼儿体质进行测量,并把成绩记入幼儿成长档案。

(二)积极预防传染病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卫生消毒工作的要求,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按制度、按规定、按程序对幼儿各类用品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杀菌;幼儿物品专用并定期消毒。可洗玩具、桌面、地面及幼儿能触摸到的地方都要用84消毒液每天擦拭一遍,活动室、寝室定时通风,每天在幼儿离园之后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半小时;幼儿的水杯、餐具用蒸汽消毒等。

建立每日巡查制度,规定每日、每周必做必查必填的内容,实行量化管理,定时检查评比;与防疫站联系,定期筛查幼儿预防接种情况,督促幼儿接种各种疫苗,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立即向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三)保证幼儿食品安全

工作中严把食品质量关,积极预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把好进货关,各类食品严格遵守食品索证制度,食品留样制度,保证所购食品均符合卫生要求。把好保管关,保管员认真负责及时检查,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及过期失效。把好入口关,教师提饭及分饭过程中,仔细辨别饭菜质量是否合格,不得让变质食品进入幼儿口中。各类人员严格认真执行,各负其责,层层把关,使工作更加细致化、合理化,保证幼儿的饮食安全。

(四)做好幼儿健康体检工作

幼儿入园后,每学期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身高、体重、视力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以便对每个孩子进行评价、分析,了解每个幼儿的身体情况,相关资料汇入幼儿健康档案。

(五)开展保健知识宣传栏。

每学期开展健康快车、育儿知识宣传栏,把每个季节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及时传达给家长。还有各年龄阶段幼儿适宜的运动,幼儿感冒期间的饮食等育儿知识。

除开宣传栏等,我们还将在各种育儿报刊中看到最新育儿知识复印发给各班张贴,与家长共同成长。

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篇2

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

人生之路,始于孩提时代。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幼儿健康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生活理念形成等诸多环节。

幼儿园要通过多种有效策略,携手幼儿家庭,家园共育开展好健康教育。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对各种传染病的侵袭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降低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的几率,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让生命保持健康的常态,为幼儿美好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存在的问题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幼儿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影响幼儿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问题。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对于幼儿健康教育工作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策略,缺少总体性的设计规划。表现在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相应的教材、专家的指导等方面。由此导致了幼儿健康教育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第二,城乡幼儿园健康教育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城乡差距体现在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表现是,农村的幼儿园在教学设备、师资、教学环境、书籍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幼儿园,可以说存在天壤之别,有的农村幼儿园在健康教育方面还是完全空白的。

第三,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幼儿教育的工作人员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将健康教育等同于锻炼身体和营养卫生保健,忽视对幼儿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习惯培养。

第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盲区,目前很多幼儿园及家长十分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智力的开发,而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时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幼儿的一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培养策略

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制定健康教育纲要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学龄前儿童已经超过一亿,幼儿健康教育任重道远。基于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存在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缺失的问题,我们要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制定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发展纲要。纲要要切实结合幼儿的发展情况,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充分结合幼儿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彻底打破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设身处地的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组织教学活;同时还要考虑到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差异性,要在面对共性的同时,不忽视个性的发展。完善的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应该具有内容明确、教材生动、科学等特点,明确指出幼儿教师进行幼儿健康教育所应遵循的原则、应接受的培训内容等。唯有此,才能保证幼儿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做出成效。

结合幼儿心理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在幼儿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去设计教学内容和目标,同时,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对于一些个性特点突出的幼儿,要善于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更多地给予幼儿热烈的掌声、诚恳的鼓励和积极的引导,激发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高高兴兴完成活动的目标,在寓教于乐中,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让幼儿获得健康教育的裨益。如果幼儿在活动中能够长期坚持,成绩突出,教师要给予其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一些表现调皮,甚至影响别人的幼儿,教师要考虑到这个时期正是健康习惯形成的时期,出现自制能力差、没有耐心、恒心的现象,也是不足为奇的,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和家长交流的渠道,更多地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提供参考。只要用心关爱孩子,引导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就会逐步养成。

创建良好教育环境,促进健康习惯养成 人是环境的产物,家庭、社会环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幼儿养成健康的行为,因为健康的行为是一个人生活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保证,是一个人生幸福的基础。幼儿教育专家研究认为,幼儿所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和其家长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性、思想观念等,会深刻影响着幼儿的观念及习惯的形成。因为幼儿的判断能力、分辨能力还没有形成,只有在被动的模仿和大人的引导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因此,要想促进幼儿健康生活习惯的形成,就必须为他们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比如:在家里,父母以身作则,让自己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在与孩子一起吃早饭时,要先洗手,不剩饭、不挑食等。身教重于言教,久之幼儿的良好习惯就形成了。再如:在社区宣传栏中设立“保护五官”“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专栏,画面活泼、生动,令幼儿喜欢。

开展健康教育研究,构建先进教育模式 目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十分重视幼儿健康教育研究。在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构建有机结合幼儿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先进教育模式,要做到结合不同层面和环境下生长的幼儿设计恰当的教育策略,做到因材施教,教有所获。

学龄前的幼儿正是习惯、性格等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健康教育,促使其形成健康生活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逐步提升幼儿的健康知识,引导幼儿认识到健康生活习惯与自身和他人的关系,健康的行为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等,同时,我们还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培养幼儿健康、乐观的品德。

综上所述,幼儿园要心系幼儿的健康发展,通过构建先进的教育模式,开展幼儿健康教育,为幼儿的健康人生奠基。

加强培训提升素质,优化健康教育师资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对从事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能力还不能满足需求。加强培训,优化健康教育师资,是摆在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从幼儿健康教育的诸多环节入手,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培训活动,让幼儿教师真正担负起幼儿健康教育和健康习惯养成的重任。通过对幼儿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幼儿园教师在健康教育中必须从如下几方面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第一,要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培训,掌握丰富的、系统的幼儿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如果自身知识不足,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就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第二,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时,教师要保持良好的状态,做到思路清晰,表达准确,结合教学的目标和教学任务,开展教学,这是关系教学质量的关键;比如,在健康教育活动《香香的食物》中,教师要首先确立这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蔬菜名称,爱吃几种经常在餐桌出现且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蔬菜。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结合幼儿的兴趣和活动目标,一步步展开。第三,教师要善于运用健康教育评价的方法,比如: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所需要掌握的幼儿情况,为更好地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

结束语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健康教育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升,幼儿健康教育成果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幼儿将来的人生幸福。健康教育是必须引起幼儿园教育高度重视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当前幼儿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定教育策略、开展教育活动、创建教育活动等方面,探究了健康教育与幼儿健康生活习惯培养的策略,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杨婉君.让健康教育回归幼儿生活[J].时代教育,2014(10).

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篇3

经过本学期的努力,我园安全工作取得了必须实效,我们将继续努力,开拓创新,进取营造安宁、稳定、和谐的幼儿园环境,确保每位幼儿健康平安成长。一起来看看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总结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总结1

幼儿父母把他们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期望我们像他们自我一样照顾他们的孩子,因为在家长心目中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最最重要的,所以在一日的保教工作中幼儿的安全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一向把安全放在心中。这一学期,我们中班在安全工作上做了以下的努力:

首先,在班级中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每一天在幼儿来园时我们教师和阿姨都会认真检查每个幼儿,我们一看指甲,如果指甲很长立刻帮忙剪掉,以免抓伤别人;

二看身体状况,如有身体不适的或有异样的立刻打电话联系该幼儿的家长交换情景;

三看幼儿有没有带小东西,以防幼儿带不安全的玩具来园,如小刀、剪刀、弹珠等,及早发现并及早放到安全的地方,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定时查看各区域玩具等,如有安全隐患存在,立刻消除,不能消除地方赶紧上报园务室。

利用晨间谈话、饭后谈话等时间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经过讲些小故事或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来告诫幼儿安全是很重要的,每个小朋友都必须牢牢记在心里。经过一些谈话如"哪些东西很危险"、"这样做对吗"、"你明白一些特殊的电话吗?"等,让幼儿用已有的经验来谈谈自我对安全的看法,说说哪些东西小幼儿是不能够玩的。

利用家长资源,发动家长帮忙幼儿收集有关安全方面的书籍,幼儿经过观看书籍都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看了关于安全的书籍后我们让幼儿们进行安全标记的认识和创作,从中学到了更多的安全标记,并在各个区域张贴安全标记和安全标语,并经过家园栏、班级网页向家长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和一些处理紧急情景的方法。

经过安全游戏活动进行安全教育。中班年龄段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模仿力强等特点,同时观察力和辨别是非的本事还比较差,还是比较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群体。虽然他们一般都需要成人监护,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酿成更大的杯具。所以开展安全教育游戏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班为幼儿们组织了很多有关安全方面的游戏,如:火灾和地震逃生;开车过马路;我一个人在家时;我在河边;遇到坏人等等游戏,经过一系列活动使幼儿们在简便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了许多关于安全的知识。

幼儿园的工作虽然很琐碎,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用心,我们必须能够出色地完成安全任务,并用我们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职责心,换取每个家长的放心。

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总结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要为幼儿供给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要让幼儿明白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我。”可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为了使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确保幼儿的安全,使幼儿构成初步的安全意识,依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景,在上学期伊始本班便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计划,对幼儿实施系统的安全教育。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为幼儿创设安全、健康的教育环境

(一)坚持每一天晨检,保证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入园,如发现情景及时处理,并教育幼儿,并与其家长沟通。

(二)平时注意预防烫伤幼儿。把开水、汤等晾温后再供给给幼儿,并提醒幼儿随时注意别烫着。

(三)坚持每一天午检,防止幼儿带异物入教室,防止异物进入耳、鼻、口的现象发生。

(四)把好幼儿离园关,孩子在幼儿园一天,午时离园时候组织幼儿安静的团体活动,如看书、听故事、玩桌面玩具等。看证放人,不认识的人即使有接送证,也要问清情景或者是与孩子父母取得联系确认无误后再放人。防止幼儿走失和拐骗幼儿现象发生。

(五)严格执行卫生安全消毒制度,保证教室每一天开窗通风、坚持干净;保证桌椅的安全、卫生;定期消毒玩具;保证幼儿的水杯和毛巾每一天清洗消毒;保证寝室干净、并按时消毒,利用太阳无尽的能量,在天气好的时候晾晒被褥,及时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严格填写消毒记录,及时清点人数和物品。

(六)户外活动时,认真检查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幼儿安全,如发现大型玩具有松了的螺丝钉,报告主管领导,做到及时消灭不安全的隐患,保障幼儿安全。

(七)教师离园时在班内各处检查,如:水、电、门、窗;晚接的孩子和值班教师做好交接,并交代其幼儿情景。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注重安全教育在一日活动中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活动常规、自身安全和自我保护,以避开危险、避免自身伤害。安全,就是要有良好的秩序,良好秩序的构成则来源于幼儿一日生活行为规范的培养,我们严格要求幼儿,从一点一滴开始努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本事,加强防范意识,让幼儿在有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时时提醒自我或他人注意安全。幼儿在园一天需要站队不少于十次,我们期望做到井然有序,对幼儿提出要求,并利用小红花奖励。

(一)教育幼儿自觉的排队洗手、喝水、小便等。

(二)教育幼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懂得不能随便离开成人或团体。

(三)教育幼儿不将手放在门缝间、桌子间、椅子间、以免挤伤。

(四)户外活动玩大型玩具时,做到不推不挤,一个一个跟着走,让幼儿互相监督,保证幼儿安全。

(五)教育幼儿不能碰电插座,不能够带小刀,在手工课剪纸时候注意安全,明白怎样正确的使用剪刀。

(六)教育幼儿不把纸团、扣子、拉链等塞到耳、鼻、嘴里。

(七)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有关的安全知识,让幼儿明白110、120、119紧急呼叫电话的号码和用途,遇到紧急情景,能呼叫求救,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

另外对于班里个别特殊的孩子我们也能给予特殊的照顾。

三、每月有重点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本事”依据这一精神,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景,每月我们班都有重点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如九月是进行幼儿入园和离园的安全教育和指导,同时进行常规培训。十月是进行户外活动和使用大型器械的安全教育。十一月是进行咳嗽、打喷嚏的卫生健康教育,同时培养幼儿饭前便后及手脏时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十二月开展“不跟生人走”“干净食物人人爱”活动;并结合季节变化,引导幼儿明白天气冷时要注意适量运动,冬季防寒的具体措施。一月是对幼儿进行幼儿健康和个人卫生教育。三月是安全教育月,开展了主题“我是健康小卫士”教育活动,四月开展了“可不能够吃”“大大的眼睛”教学活动。五月学习安全儿歌“上下楼梯”“红绿灯”。六月进行了“去游泳”“跟着妈妈去商场”教育活动。如此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不仅仅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本事,还丰富了他们的安全知识。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仅有在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的条件下我们才能够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始终认真细致地开展安全工作,使我班幼儿在一年来未出任何一件安全事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做到时刻高度警,把安全放在首位,将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教学活动、游戏的各个环节中自然地进行,经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忙幼儿懂得自我保护的简单知识和方法,真正保证幼儿的安全。

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总结3

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我们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班级工作的首位。在这一学期里,我们中班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情景出发,制定了安全教育计划,并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看着孩子们每一天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又快欢乐乐地离开教室,家长们满意的表情,我们感到十分欣慰。现总结如下:

一、为幼儿供给简便愉快的安全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每一天生活、学习的环境,为了确保幼儿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我们在开学初就对教室的每个角落进行了全面检查,彻底排除不安全因素:平时用不到的插座的地方尽量用玩具柜、床铺挡住,以免幼儿用手触摸,发生危险;把平时常用的插头、插座告知幼儿,并提醒幼儿不玩它们;把平时常用的尖锐的钉子等物,摆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把幼儿平时经常使用的各种工具(剪刀等)摆放在教师与幼儿都能看到的地方,以便教师观察控制;对教室里物品的摆放,我们都会先研究到是否安全,做到科学合理地摆放,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温馨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二、把安全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我们应对的是一群三五岁的孩子,年龄小,控制力差,安全意识差,对他们讲大道理有时也不能理解,于是,我们就经过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见到的、听到的,并经过各种途径搜集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信息、图片资料等,让孩子们观察讨论,谈谈自我的看法,讨论并总结应当注意些什么。

幼儿每一天都要把小椅子搬上几回,开学初,好多小朋友总会把小椅子倒过来或是顶在头上搬,这样搬椅子很容易把小椅子撞到别的小朋友身上,或是撞到桌上墙上,发生危险,于是,我们就教会孩子正确的搬法,学期将近结束,班上没有一位孩子因为被小椅子撞到而产生不良情绪。午餐时,有的孩子不知不觉会把筷子咬在嘴里,我们在提醒幼儿不把筷子咬在嘴里玩的同时,教会孩子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做到:不咬、不挥、不戳、不敲,确保午餐安全。

孩子在生活中,经常会碰上突如其来的事情,除了保证幼儿稳定的情绪外,我们还即时教会孩子紧急处理事情的办法,杜绝安全隐患。

三、把安全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牢固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

我们依据学期安全教育计划,有的放矢,把安全教育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在开展“小小旅行家”主题活动中,我们就会提醒幼儿外出要注意的一些安全,这次幼儿园组织的秋游,正好是给幼儿的一次锻炼,在带领幼儿外出参观前,我们都会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遵守外出规则,杜绝安全隐患。

在开展“帽子”主题活动中,我们曾讨论过帽子的用途,不一样帽子有不一样的做用,幼儿也能说出冬天戴帽子能够保暖,我们也会经过一些实例提醒幼儿,骑摩托车要戴头盔,工地施工要戴安全帽等等,幼儿都会用心的记下来,回去甚至提醒父母及叔叔、阿姨注意,幼儿在简便、愉快的氛围中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四、家园沟通,确保幼儿园外安全

本学期,我们利用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经过家访、电访等形式,与家长联系,及时提醒家长确保幼儿在家时、外出时的安全。我们还对每一位幼儿的来园、离园接送车辆、接送家长进行登记并核实,确保幼儿接送安全。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将时刻警记!努力为幼儿供给健康安全的环境,确保每位幼儿健康欢乐地成长

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总结4

本学期,我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指导下,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的原则,经过安全教育,增强了幼儿自我防护本事。经过齐抓共管,营造了全园教职工关心和支持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局面。这学期,我们在安全管理上求真,在安全教育上务实,全力营造了“和谐学校、和谐教育”的良好氛围,为了使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确保幼儿的安全,使幼儿构成初步的安全意识,对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严格管理,明确职责,抓好幼儿园安全工作

1.“安全”是幼儿园永恒的主题。

抓安全是幼儿园领导的头等大事,安全工作重在落实,要落实在每个人的思想上,更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为此,我园实行了安全工作人人齐抓共管的局面,并且由园长负责安全工作。要求各岗位教职工在上班下班前必须将所自我管辖的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待每一环节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上岗或离岗。每周安全小组人员进行安全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上报,并认真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切实将安全工作做扎实。

2.幼儿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这学期,我们主要在安全管理中突出重点,坚持开展安全教育,经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全体教职工认识到“安全”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生死存亡,直接关系到幼儿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没有安全保障,就谈不上任何工作。从而在思想上、行动上构成共识。经过培训、学习和实际演练、操作,使全体教职工在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增强了对安全设备、设施的感性认识,强化了安全意识,真正做到了“临场不乱,报警不慌”,提高了全体教职工对突发事故的应急本事,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开展供给了安全保证。

3.不断建立健全、修改、完善幼儿园各项安全制度,增强安全防范,注重安全管理制度化。

搞好幼儿园安全工作主要是做好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范问题,建立健全检查和管理制度。成立安全管理小组,由园长亲自担任组长,副园长和保健医生、安全管理员、段长为成员,各成员分清职责,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职责书,明确安全职责,强化安全职责心。每周一按时进行例会,并对安全情景总结分析,每月召开安全工作专题研讨会,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使安全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4.坚持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工作:每月,安全管理小组都会在园长的带领下,排查幼儿园的安全隐患,安全小组人员每周排查园内各种设施、设备、活动场地、大型玩教具、器械、护栏、门窗、电源、开关、煤气灶等的安全状态,排查灭火设施(灭火器是否过期)及报警装置及安全情景和放置位置及完好使用状态情景,排查应急通道是否畅通等,以确保出现紧急情景时,可及时获得外来援助等,从而确保安全工作顺利进行。

二、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提高教职工和幼儿的安全意识

我园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定期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增强教职工的职责感。并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转发的各种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等文件,经过学习,让大家明确到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使教职工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组织教职工学习报刊、杂志、媒体报道的各类事故、案例,分析产生事故的原因,进行讨论评述,让大家认识到自我肩负的职责重大,要引以为戒,加强职责心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本学期,我们共进行了两次消防安全演练,两次地震应急演练,观看交通安全视频、邀请我园法制辅导员来园给孩子们进行“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知识讲座,邀请交警大队教导员来园给教职工和幼儿进行交通安全讲座,经过讲座和演练大大的提高了教职工和幼儿的安全意识。

三、加强幼儿园食品卫生工作的规范管理

食品卫生工作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保证幼儿的食品安全,我园建立健全了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职责制,将幼儿园卫生防疫、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职责分解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做到职责到岗,职责到人。保健医生对食堂的食品卫生加大监管力度,保证食堂各项设施、设备、物品和食物的采购贴合安全要求,严格把好食品安全质量关,严防出现幼儿园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强化广大教职工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健康知识,自觉抵制不干净食品,增强防病本事和公共卫生职责感,从而,保证广大教师和幼儿健康和生命安全,并坚持定期不定期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切实有效地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及时排查食品卫生安全隐患,严把出入库关,坚持发票索要制度,不进过期、腐烂、变质食物,做好消毒记录、物品采购台账和食品留样记录。

四、加强门卫管理制度

为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幼儿安全,幼儿园加强了门卫管理门制度。严格执行出入园制度,家长接送幼儿必须持有接送卡,经刷卡后方可入园,如有特殊情景必需由家长事前说明。家长中途有事需要接孩子离园,先要给本班教师打电话,由教师将孩子安全送到家长手中。并规定凡不认识的人或未成年人来接孩子,一律不准放行,以确保孩子安全。严格门卫外来人员登记制度,禁止外人入内。

五、做好卫生保健工作,为幼儿创设安全、健康的保教环境

1.保健医生和值班教师坚持每一天晨检,保证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入园,如发现情景及时处理,并教育幼儿,并与其家长沟通。

2.平时注意预防烫伤幼儿。把开水、热汤和热饭等晾温后再供给给幼儿,并提醒幼儿注意别烫着。

3.坚持每一天午检,防止幼儿带异物入寝室,防止异物进入耳、鼻、口的现象发生。中午值班,做好交接班记录,加倍照看好幼儿,不忽视午休的幼儿,尤其是服药幼儿和体弱幼儿。巡视幼儿是否有不良的睡眠习惯、是否生病等等,有异常情景告知家长并及时给予妥善处理。

4.把好幼儿入园、离园关。每一天,在孩子入园离园的时段,都有值班行政和值班教师在幼儿园大门口维持接送秩序。防止幼儿走失、不法分子侵害和拐骗幼儿的现象发生。

5.严格执行卫生安全消毒制度。要求班级教师保证教室每一天开窗通风、坚持干净;保证桌椅的安全、卫生;定期消毒玩具,保证幼儿的水杯和毛巾每一天清洗消毒,保证寝室干净、并按时消毒。每月,提醒家长把被子拿回家,清洗晾晒,及时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严格填写消毒记录、因病缺勤记录和一日观察记录,确保幼儿在园的安全。

经过本学期的努力,我园安全工作取得了必须实效,我们将继续努力,开拓创新,进取营造安宁、稳定、和谐的幼儿园环境,确保每位幼儿健康平安成长。

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总结5

回顾开学以来的工作,我们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班级工作的首位。在本月里,各班针对各班幼儿的实际状况,制定了安全教育计划,并因地制宜,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看着孩子们每一天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又快欢乐乐地离开教室,家长们满意的表情,我们感到十分欣慰。现总结如下:

一、为幼儿带给简单愉快的安全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每一天生活、学习的环境,为了确保幼儿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我们在开学初就对教室的每个角落进行了全面检查,彻底排除不安全因素:平时用不到的插座的地方尽量用玩具柜、床铺挡住,以免幼儿用手触摸,发生危险;把平时常用的插头、插座告知幼儿,并提醒幼儿不玩它们;把平时常用的尖锐的钉子等物,摆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把幼儿平时经常使用的各种工具(剪刀等)摆放在教师与幼儿都能看到的地方,以便教师观察控制;对教室里物品的摆放,我们都会先思考到是否安全,做到科学合理地摆放,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温馨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二、把安全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我们应对的是一群三五岁的孩子,年龄小,控制力差,安全意识差,对他们讲大道理有时也不能理解,于是,我们就透过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见到的、听到的,并透过各种途径搜集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信息、图片资料等,让孩子们观察讨论,谈谈自我的看法,讨论并总结应当注意些什么。孩子在生活中,经常会碰上突如其来的事情,除了保证幼儿稳定的情绪外,我们还即时教会孩子紧急处理事情的办法,杜绝安全隐患。

三、把安全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牢固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

我们依据制定的安全教育计划,有的放矢,把安全教育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在开展“我们去春游”主题活动中,我们就会提醒幼儿外出要注意的一些安全,这次幼儿园组织的放风筝,正好是给幼儿的一次锻炼,在带领幼儿外出参观前,我们都会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遵守外出规则,杜绝安全隐患。。

四、家园沟通,确保幼儿园外安全

我们利用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透过家访、电访等形式,与家长联系,及时提醒家长确保幼儿在家时、外出时的安全。我们还对每一位幼儿的来园、离园接送车辆、接送家长进行登记并核实,确保幼儿接送安全。

五、开展安全演练

透过安全演练,让孩子们能够掌握一些逃生方法和技巧,真有安全事故发生时,让孩子们做到不慌不忙!

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篇4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应包括具有正确评价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能力、了解幼儿心理特征的能力、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建立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能力等几方面。笔者对5所幼儿园的教师通过座谈、观察、填写调查问卷了解到: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不容乐观,工作中对幼儿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并未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也没有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往往采取斥责、惩罚、讥讽、冷漠的方法处理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一)幼师生在校期间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水平

独生子女自身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倾向,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幼师学校缺少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干预,使学生更缺少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缺失直接导致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对幼儿心理健康缺少针对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本身心理问题的增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来自于社会、家庭以及教学任务的多样化、复杂化、教育对象年龄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由于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增多,又缺乏社会干预和正确的自我调节,把不良的心态带到幼儿园影响了幼儿心理健康。

(三)由于幼儿园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到重要的地位

我国推行的幼儿教育改革在给幼儿园园长、教师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她们带来不少压力。幼儿园之间的竞争就是教师素质的竞争,幼儿园为提高教师素质,对教师的培训也只是重视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以及弹琴、唱歌、跳舞、朗读、绘画、写字六项基本功的训练,忽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三、对策

(一)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用良好的心理影响幼儿

1. 注重幼儿教师在校期间心理素质的养成。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定期深入幼儿园实际的教学实践,逐渐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环境以及人际关系。同时,要通过开展专题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使他们的情绪得到调节,建构良好的心理结构,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 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保证幼儿教师轻松、愉快地投入工作。幼儿园管理者应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给她们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使教师之间加强相互间的了解,从而降低心理压力。

3.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教师要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

(二)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篇5

关键词:健康中国;2030;幼儿园;武术课程;标准化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规定,到2030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要降至6�0‰;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为92�2%。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幼儿健康水平的提高。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所公布数据:公办学前教育学校数为26�6677万所,学前教育在校学生数为4656�4204万人,占2018年全国总人数(139538万人)的3�34%。而如何让这么多幼儿健康成长是幼儿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这不仅符合健康中国2030行动,而且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应有之义。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丰富多样的运动方式,大力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而在多种运动形式中,武术就是幼儿、幼儿家长和园长较为喜欢的体育项目,因为它除了能够增强身体素质之外,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等心理行为方面也有着独特作用。然而,在现实幼儿园武术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情况,诸如课程目标模糊,课程设计思路不清晰,教学思想内容不统一、课时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枯燥流于形式,形式单一,课程评价较为随意等多方面问题,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幼儿园武术课程的标准化就迫在眉睫。

1幼儿园武术课程的性质

幼儿园武术教育是基础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奠基阶段,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当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正常情况下,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在这1小时体育活动中,武术作为一项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活动,应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幼儿武术课程应当遵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即幼儿武术要具有启蒙性,在健康领域里,与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其它四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同时能促进幼儿知识、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2幼儿园武术课程的设计

2.1设计理念

幼儿园武术课程的设计理念源于工作者对于课程的基本看法,经过权衡上升到理性高度,最终形成关于课程设计的基本思想。本文有五个方面的设计理念。

2.1.1体系化需重构,启蒙性是必须

健康第一,武术是为幼儿的健康服务的。将武术整个体系纳入幼儿课程当中,一味地强调系统传授体系化的武术是不现实的。设计课程要考虑幼儿主体的身心承受能力,比如说歇步和虚步的教学,许多大班幼儿掌握起来都有些困难,更不用说小班学生了,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全体幼儿,而不是竞技武术的佼佼者。所以,在设计课程时,应通过启蒙式教学让幼儿接受武术,获得入门的武术技能,而不是武术体系化传授。

2.1.2勿执于专业化,安全性属第一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健康领域规定到2030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要降至6�0‰;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为92�2%。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作为覆盖全生命周期启蒙阶段的幼儿健康水平的提高。而影响幼儿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很多,如安全、卫生、饮食、形体、运动、生活习惯等等。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安全是其中一个重中之重的因素。因此,幼儿园武术课程的设计应该把安全放在首位,要细致考虑哪些动作会影响孩子的形体发育,哪些动作会造成可预见性的伤害等。

2.1.3原始化需脱胎,趣味性最大化

武术技法除了继承,更重要的是创新。然而,在幼儿园武术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不敢越原始武技雷池一步的现象,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其带来的结果是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乏味。实际上,幼儿园武术课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幼儿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等身心特点,在原传技术基础上创设课程环境使其游戏化、趣味化。例如,长时间扎马步动作练习可以变为马步跳游戏练习、骑马玩具跳游戏等;又如武术步型的练习,可以采用“剪子、石头、布”游戏练习,剪子是前后步,石头是并步,布是开步等等。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武术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

2.1.4勿单一健康化,交互性前途广

只追求“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为儿童教育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要注重这五个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所以,在武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经典的语言故事编成一些成语武术操,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也可以让幼儿模仿十二生肖进行武术操创作,培养幼儿观察自然进行动物分类的科学能力;还可以用音乐、舞蹈配上武术动作,用剪纸做一些武术动作造型等,对幼儿进行艺术熏陶;还可以做一些亲子武术游戏,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社会活动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在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中懂得遵守规则,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

2.1.5科学性要坚持,标准化可实现

中国幼儿园体育课程还没有国家标准,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教育目标专门小组—目标3目标4专门计划小组”的十条评判标准,结合我国幼儿园武术教育现状,对课程进行以下十个方面标准化的考虑和设计:(1)在“世界级水平”方面,力争世界级;(2)在“重量级”方面,列出最能代表武术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因素;(3)在“实用性”方面,要考虑幼儿走、跑、闪躲等动作发展的实际需要;(4)在“广泛代表性”方面,要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共同要求;(5)在“平衡性”方面,要把握好幼儿武术各方面的平衡问题;(6)在“正确且准确”方面,要把幼儿武术中最好的成果列入其中,不能有错误或不准确的内容;(7)在“清楚可用”方面,便于各方了解;(8)在“易于理解执行”方面,必须便于社会各界参照执行;(9)在“适应性”方面,考虑不同幼儿个体差异和各地区武术差异性;(10)在“发展适宜性”方面,必须适宜幼儿身心发展。

2.2设计思路

幼儿园武术课程整体设计是教学思想启蒙化、教学目标能力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计划程序化、教学过程趣味化、运动项目游戏化、课程评价综合化。幼儿园武术课程具体设计要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将幼儿园武术课程分为三个学段水平,即水平一:3~4岁学龄段(小班)、水平二:4~5岁学龄段(中班)、水平三:5~6岁学龄段(大班)。此外,为了进一步衔接《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于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认识,幼儿园武术课程应设定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安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六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安全防护)。以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武术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贯穿其中,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掌握基础的运动技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形成健康体态,消除不良情绪体验,培养勇敢自信心理品质,建立安全感和信赖感,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以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

3幼儿园武术课程的目标

3.1幼儿园武术课程的总目标

依据《纲要(试行)》和《指南》,设立幼儿园武术课程总目标,三维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安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领域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安全防护。在运动参与学习目标方面达到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力量、耐力、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活;在运动技能学习目标方面要求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方法;在身体健康学习目标方面要求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形成健康的体态;在心理健康学习目标方面要求心理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在社会适应学习目标方面要求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在安全防护学习目标方面要知道安全保健常识,保护自己。

3.2幼儿园武术课程的学龄水平目标

依据《纲要(试行)》和《指南》,幼儿园武术课程分为三个学龄水平目标。水平一:3~4岁学龄段(小班)六大领域学习目标分别为较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掌握武术技能,使幼儿具备一定的力量、平衡、协调、柔韧能力;具有健康的体态;能在成人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较快适应新环境和集体环境;结合武术教学进行安全教育。水平二:4~5岁学龄段(中班)六大领域学习目标分别为乐于参加体育活动;进一步掌握武术技能,使幼儿的力量、平衡、协调、柔韧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渐化解消极情绪;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半小时左右,在新环境和新集体环境中无明显身体不适;结合武术教学进行安全教育。水平三:5~6岁学龄段(大班)六大领域学习目标分别为喜欢参加体育活动;通过武术的启蒙练习,使幼儿的力量、平衡、协调、柔韧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身体能抵抗较热、较冷和颠簸的能力,较快融入新环境;结合武术教学进行安全教育。

4幼儿园武术课程的教学计划

依据《纲要(试行)》和《指南》,幼儿园武术课程教学计划应包括各个水平段、学期、周期的教学计划,由于篇幅所限,仅就教学内容和学时做一分析。

4.1幼儿园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

通过文献法和调查法,幼儿园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有五个模块,即武德礼仪、基本动作、武术游戏、武术操、武术故事。武德礼仪主要是鞠躬礼和抱拳礼;基本动作包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武术游戏(步型步法游戏、手型手法、体适能游戏、亲子游戏、武松打虎、石头剪子布、八仙过海等)、武术操(成语操、十二生肖拳、中国功夫、小哪吒、武德拳、白龙马、弟子规等)、武术故事(拳拳和掌掌、功夫熊猫、功夫兔、闻鸡起舞、杨家将、戚继光抗倭、霍元甲、十三棍僧救唐王等)。这些内容比较多,还需要进一步甄别,将典型型和标志性的动作、游戏、拳操、故事等立为经典。

4.2幼儿园武术课程的教学时数安排

幼儿园武术课程的课时安排应结合《幼儿园工作规程》制定,另外,还要考虑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要求(武术项目可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个模块,一周一次课,按18周计算)总体课时安排如下,学时安排:水平一为15—20分/学时,水平二为20—25分/学时,水平三为25—30分/学时;教学时数安排:各个水平的教学时数为16学时/学期,32学时/学年,共计96学时,评价时数安排:2学时/学期,4学时/学年,共计12学时;总课时安排:36学时/学年,三学年合计108学时。

5幼儿园武术课程评价

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篇6

在幼儿心理健康被高度重视的背景下,通过对河北省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中存在三大突出问题,课程地位边缘化、内容设置混乱化和责任主体模糊化。针对现状中暴露出的问题,应抓住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配套资源的系统开发和主体责任的评价机制等关键因素提出建设性对策,以期对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提供指导。

关键词:

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

随着人们对全面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已经成为家长热议的话题。诸如社会交往、性格培养、意志磨练和习惯养成等这些以往更多的通过隐性教育去实现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它们被涵盖在心理健康课程这一大的概念内被提上了日常教学的议事日程。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才应运而生[1]。其中详细规定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各项指标,为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指明了方向。此后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心理健康课程方面增加了投入和课时,但由于园所性质、园长认识程度、师资力量配备和配套教材等一系列问题,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2]。笔者通过对河北省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各地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情况、内容及效果。找到影响问题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议。为了全面了解河北省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笔者使用自编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石家庄、邯郸、张家口、廊坊和保定等地36家幼儿园329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其中公办幼儿园15家,私立幼儿园21;城市幼儿园24家,县城幼儿园9家,农村幼儿园3家。幼儿教师年龄在19~46岁,全部为女性。问卷主要涉及3个方面,包括幼儿园心理健康实施现状、影响因素和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设置等。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

(一)保障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越来越被人所重视。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是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能否对幼儿实施适宜的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幼儿当前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对其一生的幸福产生深远影响。长期以来,家长和教师更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幼儿的心理健康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愉快稳定,行为活泼且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能与他人相处并适应集体生活等多个方面。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家长片面地重视知识教育,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反思,反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回归幼儿教育本质成为了普遍共识。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载体,在课程设置中保证心理健康课程的有效开展对于矫正幼儿问题行为、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推进幼儿教育创新发展

当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健康领域中,而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随着人们对精神追求的不断提高,幼儿心理保健成为了家长的一项迫切需求。幼儿园应在需求的驱动下开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也是幼儿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按照发展阶段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推进幼儿教育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对于丰富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解决个别幼儿心理问题

目前幼儿身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娇惯、自私、独立性差、缺乏耐挫力、自我保护意识差等。虽然绝大多数孩子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但个别孩子的独特心理问题往往会影响到一个班级甚至整个幼儿园的氛围。例如,幼儿多动而不能自控、适应性差、爱哭闹和攻击性强而不具有同情心等都会带来连锁反应。由于教师和家长对心理问题的不重视,片面认为孩子的问题行为只是暂时的,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消失。结果往往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在幼儿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个别幼儿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开展专业辅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儿的心理问题。这既体现了幼儿园对于家长孩子的负责态度,也传递了幼儿园办学的基本教育理念。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现状

(一)幼儿心理健康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幼儿园中开展是大势所趋,这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本次调查幼儿园类型多样,既包括城市公办和私立幼儿园,也包括县城幼儿园;既有省示范幼儿园,也有农村私立幼儿园。涉及调研幼儿园的范围和层次较广,绝大多数被调查教师认为,在幼儿园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非常必要,占到所有被调查教师的91.5%,认为没有必要的占4.3%,认为无所谓的占4.2%。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承认。但是,调查同样显示只有21.2%被调查教师所在幼儿园开设了心理健康相关课程,没有一所幼儿园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是在《健康》等相关课程中涉及一些零星的心理健康内容。“思想上高度重视,实施上缺乏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共识。这一方面说明幼儿教育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幼儿教育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说明幼儿园教师缺乏教育创新能力。《指南》只是提纲挈领式的给出了幼儿心理发展的总目标,并未具体列出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幼儿园教师缺乏实践指导,在实际执行中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3]。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设置混乱

幼儿园教师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设置和配套教材,必然导致教授内容的多样化和随机化。在回答“心理健康的幼儿具有哪些表现”时,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反应适度和遵守纪律和规则。这反映出在教师的眼中,聪明和听话是健康孩子的重要特质。在回答“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需要包含哪些内容”时,更多的教师选择了人际交往训练、情绪情感教育等与情商有关的选项。尽管个别私立幼儿园有意识的开设过交朋友、理解他人等方面的活动和游戏,但整体上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幼儿园亟需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且操作性强的幼儿心理健康教材或可执行性方案。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责任不明确

家庭与幼儿园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均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仅仅依靠任何一方的力量都无法实现幼儿心理的全面发展。有75.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二者均应承担责任,23.7%的教师认为家庭应该承担责任,只有0.8%的教师认为幼儿园应该单独承担责任。虽然共同承担责任成为主流,但仍有近三成被调查者在推诿幼儿园的责任,这势必会影响到其他教师的心态。另一方面,在具体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13.6%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应该由心理专任教师来开展实施,认为带班教师或保育员为主要实施主体的占14%,剩余的72.9%的人选择了“包括幼儿园领导、保育员在内的全体教师”。应该明确的是,集体负责很多时候更容易出现推卸责任,最终导致无人负责的尴尬境地。而目前,这种选择仍占主流。说明还未明确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责任也不明晰。

三、优化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对策

(一)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调查显示,目前幼儿教师存在专业理论素质不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不能将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要优化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4]。个别农村幼儿园教师在观念上仍未脱离照看孩子的传统观念,缺乏必要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手段。城镇公办幼儿园教师虽然入口关把控较严,但学习和培训机会不足也制约教研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内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相应更高。因此,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势在必行。可以通过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来补充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短板。在培训内容上不应该局限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通识性内容,而是应该培训包括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与防治、幼儿心理疏导技能等专业性技能。这些技能培训操作性比较强,幼儿教师也容易上手,也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而提高自信心,是今后幼儿教师素质培训的重要发展趋势。此外,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创造型教师必备的能力,要热爱创造,有创造的动机,能创造性地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展现出创造性。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活动和游戏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家长互动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参观和实践相结合。幼儿教师只有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才能将本园的实际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课程,真正实现每名幼儿的身体、心理等健康成长。

(二)开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配套资源

当前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并未专门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独立门类,该内容主要通过渗透在其他五大领域中零星呈现。这与幼儿心理健康被高度重视形成鲜明的对比,已经无法满足幼儿园日渐增长的教学需求。缺乏优秀的教材和配套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开展的主要瓶颈。尽管近年来在上海等地开展过“比比和朋友们”等专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源于英国的教材和模式无法发挥最大效果,其教材内容与国内家长期待和幼儿园课程均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该课程的实施作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索,为我国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确立和教学方法与形式的选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更多的关注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已经成为幼儿园相关课程教材开发的潜在规则。将数学、拼音、音乐甚至美术等科目单独设立,已经成为幼儿园选择教材的常态。幼儿教师缺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在工作中感到困扰等都与缺乏相应教材有关。因此,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幼儿园实际情况,针对幼儿的现有问题,开发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样才能够保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体内容,便于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开发“园本课程”,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百花齐放的新局面[5]。调查也显示,幼儿园教师普遍关注的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体验和自我控制等多个方面。经过整理和分析,幼儿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适应、交往、爱与感恩、习惯、情绪和性格等几个方面。将这六个部分进一步细化,并通过动画导入、教师讲解、参与体验和示范表演等四个环节展开课堂教学,构成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课程的核心内容。目前,笔者正在开发相应配套课程的教材和辅助用品。该内容本身作为一种尝试希望能够为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三)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以及考核评价机制

针对目前幼儿健康教育实施主体不明确,责任不清晰,建议在幼儿园中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与活动,保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及考核评价机制[6]。如果全体教师均参与幼儿心理健康内容的渗透与引导是初级阶段,兼任心理健康教师是过度阶段,那么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师则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高级阶段。“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仅能够极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能够保证工作质量。专职心理教师需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为园内幼儿建立心理档案,及时与幼儿进行心理沟通,开展心理辅导,定期跟家长反馈幼儿心理发育情况等。因此,还需要在幼儿园中设有配套的幼儿心理辅导室或“心理抚育室”,为专职心理教师开展个别辅导提供场所和支持。例如可以通过“箱庭疗法”来疗愈儿童的心理创伤,通过“绘画疗法”来宣泄幼儿的负面情绪,通过“家庭治疗”来改善父母和子女间的亲子关系等。当然这也对专职幼儿心理教师以及幼儿家长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专职幼儿教师不仅需要及时针对“个别人”开展工作,更重要的是对“所有人”也应负有相应的责任,这一责任通过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来实现。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应该作为必修内容列入一周教学计划,采用游戏导入、教师讲解、幼儿模仿等方法将涉及知情意等相应心理品质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育起来,并配合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最终达到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其中的关键在于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最近发展区”在合适的年龄段来训练和培养孩子特定的心理品质。进一步细化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有的放矢的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的对幼儿心理的发展做出评价。

作者:彭丽华 单位:廊坊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教育建议解析[J].幼儿教育,2013(13):16-19.

[2]姚本先,张灵.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当代学前教育,2010(02):4-9.

[3]李小球,郭铁成,姜协武,等.《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的初步建构[J].教育科学,2014(04):47-54.

[4]杭曦炜.新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149.

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篇7

关键词:农村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家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174-03

当前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农村家长对孩子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教育孩子的能力欠缺,不能对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施加积极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农村幼儿生活卫生习惯普遍较差,没有养成初步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遵守公共卫生习惯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幼儿园这一关键期开始,家庭给予儿童的影响更多、更大,“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本研究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在研究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探究家园合作培养农村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实施策略。

一、农村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培养内容与目标的确立

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目标与内容的确立,主要围绕《纲要》健康领域总目标,以本园幼儿健康行为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制订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年龄班养成教育的内容体系以及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同时确定各年龄班的培养工作侧重点:小班重点教会简单的生活技能,提高生活卫生常识水平,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中班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生活技能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生活卫生常识水平,重点抓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中班阶段初步形成;大班重点要坚持抓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巩固工作,防止认知和行为的脱节,避免出现生活卫生常识水平高而习惯差的现象,使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基本定型,并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教育目标和内容框架的构建以及养成教育课题活动内容系列的形成,为养成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农村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

养成教育的培养策略从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展开研究,幼儿园着重于幼儿健康行为的建立、改变和巩固的教育模式的探究,家庭则是在幼儿园的指导下着重于以练习、巩固、优化、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合作模式的探究。

1.基于园本养成:搭建开放的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平台,培育健康的幼苗。

(1)明确养成教育的指导思想。既然将促进幼儿的健康作为最直接的目的,其教育过程就不应使幼儿感到压抑或受到伤害。成人的观念及教育方式关系到教育的成效,更关系到幼儿的幸福感,因此,在培养良好习惯时,要避免训斥、斥责、威吓等消极的教育方式和急功近利的做法,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使幼儿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我们实施养成教育的前提和基本原则。

(2)构筑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途径。将习惯培养分解为三个步骤和顺序,即学习知识技能――复习巩固强化――逐步形成习惯,从不同途径让幼儿感知体验、加深理解、反复练习,把整个培养过程寓于各种形式的活动中,促使幼儿主动发展。

第一,集体教学――学习生活技能、汲取健康知识。集体教学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幼儿不太容易理解的健康常识、不太容易掌握或需要系统训练的健康行为技能等,只有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精心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引导、启发幼儿探索、理解和掌握。集体教学包括专门设计的健康教学活动,也包括综合渗透于其他领域或学科的活动以及主题中的教学活动。

第二,游戏活动――复习巩固技能、促进习惯养成。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游戏的形式学习比其他形式更加有效,有益于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益于幼儿健康认知水平的提高,有益于对幼儿健康态度、行为习惯的改善和养成。我们充分利用各类游戏,寓教于乐,以达到复习巩固、促进习惯养成的目的。

第三,日常生活――练习动作技能、提高自理能力。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当在来园、盥洗、喝水、进餐、睡眠、离园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实施渗透的教育策略。具体做法是:①常规训练。制订园本《一日生活常规要求》,将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目标和内容分解到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用“常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幼儿每天从来园到离园的一天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练习的机会。通过日复一日,经常性的重复行为练习,不断刺激幼儿大脑皮层,形成动力定型,促使幼儿以正确的行为方式逐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幼儿轻松自如、活泼愉快地生活在集体之中。②随机教育。在日常生活活动中,隐含着许多的教育时机,因此需要教师有灵敏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善于抓住、捕捉教育的时机,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促其积极练习,提高技能。我们要求老师们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在与孩子交往中做个有心人,随时捕捉教育的良机。

第四,环境创设――增强多元互动、巩固健康行为,为幼儿营造一个丰富的、可感知的物质环境。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可以给幼儿正面积极地暗示,能有效激发幼儿的积极行为,起到支持和教育的作用,其效果往往比教师的直接说教更有效、更持久。通过创设温馨、有趣的墙饰,无声地激发幼儿的自主性,教育幼儿使其增强生活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促使幼儿改善健康态度、逐渐养成健康行为。此外,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游戏材料,尊重孩子们的意愿,重视孩子对自己发展的能动作用,让幼儿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满足孩子们的不同发展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环境中物化教育目标,创设有趣的墙饰、标志和操作环境,使幼儿始终有兴趣地、主动积极地去完成各项任务,从而在与环境、同伴、老师的相互作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

在长期的培养过程中,少不了成人的检查、督促,也避免不了严格要求或适度的批评教育。但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有时比物质环境的影响更为深刻。因此,我们始终积极构建健康的心理生活环境,在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过程中,保教人员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营造理解和谐的班级氛围,建立平等鼓励的师幼关系,让幼儿在宽松、温馨的氛围中快乐地生活。在培养过程中,要求教师牢记:幼儿是一个有情感的整体的人,其情感直接影响认知的发展。

(3)探索多样化、科学的评价方式。要重视幼儿的养成教育评价,尝试评价标准的多维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不断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以凸显评价的发展,有效引导幼儿发展。

在一日生活的真实情境中观察记录幼儿的发展现状。在一日生活的真实情境中观察所获得的幼儿的行为表现是评价的重要依据,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情况,更加有效地收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为发展的信息。我们的做法是:观察所有幼儿和个案观察相结合;以文字记录和图表记录相结合;分类记录典型的和非典型的行为;汇总多种观察资料来提高观察报告的可靠性;结合不同情况下的证据提高观察报告的效度。在这样多元、动态的评价中,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过程中持续地观察和评估他们的发展潜能,不断地调整教育策略,调整环境和材料的适宜性,并给予适宜的支持,有效地引导幼儿发展。

通过阶段性评价了解幼儿在各阶段的发展情况。根据各年龄班的培养侧重点和各阶段的培养内容,建立相对应的阶段性幼儿发展评价方式,使得教师和家长能清晰的了解幼儿在各阶段的发展情况,并依据评价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制定有效的教育手段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中班近期培养重点是良好的进餐习惯,教师设计了《进餐行为记录表》,并引导幼儿自我记录,通过自我评价方式帮助幼儿了解自己,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的发展。记录表记录着每个孩子的发展方向,体现了良好习惯养成的成效。它既可以让大年龄幼儿运用自我记录的方法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促进自己的行为向着有益的方向发展,还可以使教师不断审视自己对幼儿的关注重点和评价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

(4)在总结性评价中检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总结性评价是对某项教育计划或方案结束后对其最终结果进行的评价。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考核,而是通过评价了解幼儿是否在课题研究中有所获得、有所发展,同时也是教师审视自己的研究行为、管理者思考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在进行总结性评价时,我们用多种方式获取幼儿的发展信息,以使评价更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有效性。除了相对集中的测评外,各年龄班生活卫生习惯培养反馈问卷表还综合运用了以上所述的各类评价方法以及谈话法、作品分析法、档案评估法等,获取真实、有效的幼儿发展信息进行评价,从而验证课题研究的适宜性、有效性,最终检验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养成的达成度。

2.夯实家庭根基:优化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家庭环境,家园合力夯实健康的基础。首先,为保证家园同步教育,围绕研究目标制定详尽的、操作性强的各年龄段家长工作计划,分阶段系统地指导家长在家庭里开展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家长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使教师的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提高了针对性、有效性,同时确保了家园教育的整合性、同步性和交融性,提升了家园健康教育的效能。其次,为帮助家长优化育子环境,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拓展家庭教育辅导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家长活动。

(1)完善家长会类型,强化辅导功能。完善家长会类型,充实家长会内涵。在原有的每学期一次家长会基础上补充增加了围绕课题实施而召开的不同类型、不同内涵的家长会,包括:以转变家长的健康教育观念、丰富健康教育知识为主的辅导型全体实验班家长会;以宣传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培养意义、内容和要求为主的辅导型分年龄班家长会;以了解孩子阶段性习惯养成情况为主的信息反馈型沙龙式家长座谈会;以交流家、园教育策略、教育经验教训为主的多元互动交融型经验交流会等。

(2)充实家园联系栏,提升辅导效能。基于农村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健康教育知识贫乏,我们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健康教育的知识,把每阶段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目标、内容和要求等粘贴在联系栏里,让家长了解,并要求家长在家里进行同步培养。例如培养小班幼儿保护牙齿的习惯,我们在联系栏里粘贴了《让孩子正确刷牙、习惯刷牙》的文字资料,从“从小刷牙,终身受益”到“牙刷、牙膏的选择”,“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习惯培养要点”以及“孩子刷牙周记卡”全方位地指导家长在家庭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并配以正确刷牙方法的图示。

(3)开展示范性观摩活动,提高感性认识,学习教育技巧。为了让家长从整体上了解孩子的表现以及幼儿园开展养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其感性认识,并从中领悟到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教育技巧,每学期分段开展各类示范性观摩活动,包括集体教学、区域活动、生活活动,让家长观摩幼儿在园的生活流程和常规要求以及教师的教育方法。观摩活动前,先向家长介绍活动目的和完整的活动计划,并指导家长在活动过程中如何观察,事后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参与精神,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家长提出下阶段家庭教育的任务和要求,延续和巩固养成教育,以达到示范的目的。在幼儿园多渠道、多策略的帮助和指导下,家长们的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对良好生活卫生习惯重要性的认识与幼儿园渐趋一致。具体的做法有:

第一,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如有些家庭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把孩子的房间设计的美观、合理、舒适宜人,还仿照幼儿园的区角,为孩子创设了娃娃家、美工角,有的家长更新观念,为孩子提供了单独的小牙杯、小毛巾、洗手液等,还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专门添置了小床,让孩子学习独立就寝,从而促进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二,认真填写评价记录表,督促孩子反复练习。教师根据每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内容设计了一系列的家庭记录表,指导家长们反复督促、训练孩子的行为。家长们主动认真地填写各类记录表,并检查督促孩子自我评价,及时反馈教育信息,积极配合教师开展养成教育。

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篇8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前言

我国关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有研究者陆续对广东、广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浙江、上海等省(市)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了调查,而四川省的相关研究依然较为薄弱,本文试图通过对四川省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系统的调查,揭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建立和健全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的有效途径,以期对四川省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和改善提供借鉴。

一、研究方法

在四川省成都市、宜宾地区、内江地区、南充地区等五个地市选取若干所幼儿园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测查。

采用scl-90症状量表〔1〕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2〕共发放问卷355份,被调查者全部为女性,收回有效问卷336份,有效率为95%。有效问卷通过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相关调查结果

1.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从表1可见,被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较,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8项因子均与全国成人常模存在显著差异。

2.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scl-90因子分如达到3分及以上,则表示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以3分为界限值,本研究共检出幼儿园教师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388次,占总样本的37.34%。居于前五项的检出率依次为抑郁(16.3%)、焦虑(14.5%)、强迫(11.7%)、偏执(7.1%)、敌对性(5.4%)。

3.社会支持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从表2可见,社会支持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影响,其中客观支持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均有影响,主观支持只对教师的敌对因子有影响。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对教师的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4个因子有影响。除了恐怖因子外,总社会支持对其余各因子均有影响。

(二)调查结果分析

测查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的躯体化因子与全国成人常模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因子与全国成人常模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或p<0.001),其中人际关系敏感得分均低于全国成人常模(p<0.05),其他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以上表明四川省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比全国成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研究者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变迁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新《纲要》的颁布,对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角色定位、专业文化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无形中给教师增添了压力,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2.幼儿园本身也是一种压力情境。首先,教师整天面对的是众多懵懂的孩子,他们天真无邪却又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而又缺乏知识经验和自控力,教师既要花大量的精力组织教育活动,还要耐心细致地照顾好幼儿的饮食起居和生命安全。第二,家长过高的要求和社会过高的期望也给教师增添了较大压力。第三,幼儿园活动频繁,各种竞赛活动、迎评检查及用人制度也给教师带来种种心理压力。

3.幼儿园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教师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劳动,收入却不如别人,有些地区经济发展较薄弱,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这也是教师产生消极心理的重要原因。

4.幼儿园教师个人的特点。有些幼儿园教师自身缺乏排遣压力的能力,不善于向外界求助,因此常常陷入心理困境而无法自拔。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四川省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其中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主观支持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几乎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二)建议

1.教师要提高自我认识。不同的个体吸引社会支持的数量、质量以及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感受与评价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修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正视心理压力,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

2.园领导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努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1)不断改善办园条件,努力提供良好的设施设备,为教师营造一个舒适、宽松的教育环境。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教师,为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工作氛围。

(3)合理安排班级人数,减少班额,适当减少竞赛活动和教师的教学任务。

(4)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娱乐或休闲时间和场所,让教师在工作之余能得到放松。

(5)增加教师进修机会,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工作胜任感。

(6)努力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尽量为教师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3.家庭及社会应给予支持。家人、亲友或同事应经常关注教师的工作,当他们出现困难时,积极提供帮助。

4.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幼儿教育,正确对待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及其付出的劳动。

5.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

总之,多给教师一些实际的鼓励,多给教师一些体谅和宽容,多给教师一些理解和尊重,让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让教师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篇9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健康;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9.29

1. 引言

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能够达到相应年龄组的平均水平,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情绪积极、较好的适应环境能力。幼儿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是同样重要的问题,但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常常只重视身体健康从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人的眼中,孩子是快乐并且无忧无虑的。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幼儿存在着心理的障碍,他们的嫉妒、孤僻、胆怯等心理,以及因此产生的自私、任性、霸气等行为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所有,我们要重视并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2.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积淀不够深厚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社会的重视,但是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还比较新兴,我们只能在摸索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目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比较落后,相关的积淀浅薄,从而导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从理论上就落后于其他国家,导致无法形成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的体系,有一些幼儿教育机构,在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采用一些比较零散的书籍,无法形成系统。

2.2 专门师资力量缺乏

目前,幼儿园教师从事了大部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多数地区,大部分幼儿园教师都没有达到任职资格,不符合《教师资格条例》所规定的学历要求。由于很多教师在校学习时缺乏对幼儿心理知识的学习与研究,缺乏扎实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造成时常会对幼儿的心理表现,种种现象而感到手足无措。这样既不能及时矫治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更无法预见和预防幼儿心理可能导致的疾病。

2.3 医学化模式倾向

很多幼儿教育者,在工作中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视为成人化,经常借鉴小学甚至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这导致了对幼儿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一些幼儿园老师对有问题幼儿进行心理矫正,照搬一些心理问题治疗方法,而不去考虑采用这种方法后,对幼儿能否造成消极影响。由于缺乏心理学知识,并且缺乏经验,一些幼儿教师对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当做普通的个人习惯来对待。很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被德育工作来替代,老师经常把幼儿心理问题片面的视为思想品德问题,所用方法也只是一些思想品德谈话、劝导等方法。

3 改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有效对策

3.1 重视理论的指导和学习,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者的水平

目前,我国很多的高校开设了幼儿心理学专业,这对幼儿园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专业的能力。一些条件好的幼儿园可以成为其实验或科研的基地,这样一方面幼儿园可以经常邀请心理学教育专家来园指导,比如进行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幼儿园实践也能为专家们理论研究提供相关检验依据。在我国大部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幼教,提高幼教专业水平,进行心理学知识专业培训是解决师资缺乏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可以把这种心理学专业培训当作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让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者掌握有关心理卫生、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位。

3.2 创设良好的环境,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既要包括物质环境,如幼儿园的建筑、幼儿园的一草一木等;也要包括心理环境,比如师生关系、班级氛围、同伴关系等。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决定了环境创设要充分顾及到幼儿需要。幼儿园教室墙饰的布置,也要充分考虑到色彩如何选用,通常所选用的色要彩比较柔和,不宜选用比较鲜艳的颜色。还有充分利用幼儿园内的自然环境,做好绿化与美化,在布局上做到美观、合理,符合幼儿审美方面的需要。除这些物质环境上的要求之外,我们还可以把心理环境看作是幼儿与教师、幼儿和幼儿之间的“心理场”。

3.3 将游戏与学习相结合,相得益彰

在幼儿园每天的活动中,游戏基本上是所有的话题。通过游戏的具体且形象的活动特点,幼儿的心理在不断成长和发展。在游戏的体验与训练中,幼儿不断的表现自我,不断的与他人交流,逐渐学会了自控、自理、自律,不断完善了他们的人格内涵,提高了幼儿自身的社会化水平。除游戏这种方式外,还应当在幼儿园的其他活动中,重视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每一天幼儿的生活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内容,既要包括德育方面,也要包括心理教育方面。幼儿园教师应当善于把握教育契机,在教学中注重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4 建立幼儿心理档案,家园合作共同促进

幼儿心理档案可以包含以下内容:姓名、年龄、家庭背景、所在的班级、个性心理品质测试、社会适应能力测试、幼儿园老师评价等。这些信息作为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依据。幼儿园应该对每一个幼儿都进行归档,及时发现并且解决幼儿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加强家园合作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途径。家长们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健康发展,而且还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并且要掌握一部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幼儿园可以通过开设专门讲座,为家长提供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做到资源共享。

4.结语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且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心理健康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应特别重视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要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常见的心理问题,了解影响问题的因素。在教育中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帮助孩子纠正不良性格的倾向,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注重培养幼儿的心理,把自尊、自信、独立性、责任感、创造性和社交能力等作为重要教育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从小开始学习做人,成为具有健康心理的、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挑战的一代新人。

参 考 文 献

[1] 张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115-326.

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篇10

关键词:幼儿 健康教育 实施策略

幼儿健康教育是教师根据幼儿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生活习惯为目的的幼儿教育活动。现阶段的幼儿园健康教育还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的讲解和空谈,而这些空洞的说辞很容易引起幼儿的抵触心理,教师的教学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幼儿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在传统的教学中,家长和教师都非常注重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一味的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的保护,而往往忽视了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幼儿的健康包括着身体上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有研究表明现在的相当一部分幼儿存在心理障碍,他们的心理发展不能及时的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健康引导,从而产生孤僻、胆怯、自卑等心理,从而使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任性、自私、偏执等行为,严重的影响幼儿今后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热情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为孩子的成长扫平障碍。

二、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一)营造愉悦的精神氛围。幼儿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完善很容易受到周边精神氛围的影响,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积极构建健康的精神环境,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到教师和同学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通过幼儿入园和离园、家长会、开放日等渠道加强和幼儿家长的交流,向幼儿家长宣传幼儿心理健康和和谐的精神生活氛围的重要性,针对每个幼儿的具体心理特点提出合理的建议,让家长在家中不要过于宠溺幼儿,要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叠被子、刷牙、自己系鞋带穿衣服等,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紧密结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二)营造健康的物质环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发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都是不一样的。幼儿的年龄较小,很容易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例如鲜艳的色彩、生动的模型都能够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在这种学习环境中能够更好的融入其中,创建自己的学习天地,和同学自由的学习、游戏和生活。笔者在教学中会设置一些能够吸引幼儿兴趣的模型玩具,布偶、积木、拼图等,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一)现代教育对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园保育工作不仅要对幼儿生活、健康进行全面的护理,还应当注重对幼儿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促进幼儿健康的发展。在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中,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监管力度。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往往不知道自己所做事情产生的后果。幼儿园在早晨入园时,不能将小刀、玻璃球等危险的物品带进幼儿园;在进餐时注重对幼儿营养的配比,让幼儿不要挑食,饭后不打闹,以免造成身体不适;午休r不打闹、不说话。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

(二)幼儿健康教育内容非常的丰富,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选择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教育方法,选择与幼儿兴趣相投的教学方法,让幼儿亲身去体验、感知各种状况的处理办法,通过这样的模拟训练不断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通过开展小游戏设置一些生病的情境,“我的鼻子出血了怎么办” “头疼了怎么办”等生动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自己身体不舒服时能够及时的告诉教师和家长,避免因为没有及时就诊而耽误治疗。

幼儿的年级较小理解能力低,在对幼儿的一些健康教学中很多知识点幼儿是超出幼儿理解范围的,对于这种类型的问题进行讲解时,教师要看到幼儿理解能力上的这一特点,依据幼儿的理解能力进行教学,例如给幼儿“称体重”“量身高”“感受心跳”等游戏,使幼儿在亲身的参与中丰富自身的经验。

四、通过绘本教学进行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是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开始使用绘本教学,绘本通过图画与文字的内在联系,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的情感或主题,更易于幼儿的理解。绘本是精美图画与简单文字互动的艺术,图画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文章表达思想的主要载体,它与文字相辅相成,带领幼儿渐入主题。由于幼儿刚开始接触系统的知识,掌握的词汇量不多,理解不了复杂的文章和读物,但绘本大量的配图能够很好的辅助他们理解表达的内容,词汇不理解可以从图上去理解,在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儿童读物来加强幼儿的理解。例如《大卫,不可以》文中的大卫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做了很多的恶作剧,教师可以通过绘本讲解大卫的错误。《噼里啪啦》绘本里描述了孩子在洗澡、刷牙、吃点心、做游戏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以风趣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深入的理解绘本,幼儿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

绘本的内容丰富,大部分绘本都会叙述一个完整的趣味故事,所以它们并不像传统教材那样,必须重点教授每一个教材上的知识点,很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而是在降低幼儿负担的前提下,给幼儿营造一个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借助故事来提供给他们一个整体全面的语言运用实例。在阅读绘本的同时,即让幼儿学到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小知识,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

总之,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师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幼儿的健康教育。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幼儿创设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品格,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立红,郑楠.浅谈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10,(04).

[2]吴倩.浅谈幼儿园实施健康教育的几点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