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反恐自查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4 04:41:25

幼儿园反恐自查工作总结

幼儿园反恐自查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自尊水平;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7/08-0056-04

自尊是自我概念的核心部分,它是人们对自己价值、长处、重要性在自我感觉方面的评价,对个体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20世纪80年代S.Solomon等人提出了自尊恐惧管理理论。他们认为自尊是个体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心理机制,具有缓解和减少由生活中毁灭、破坏、失败、被拒绝、被遗忘等具有“死亡”意义的因素引起的焦虑的功能。许多研究者和临床专家都认为,自尊是个体社会行为的主要驱动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很多具体研究也表明,自尊对于青少年和成人心理健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本研究试图了解四川省幼儿园教师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情况,以期为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在四川省成都、宜宾、内江、南充等地(包括县镇)的幼儿园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共抽取1053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全部为女性,共收回有效问卷1039份。

(二)调查工具及方法

以征状自评量表geL-90和自尊量表(TheSerf-Esteem Scale)为测查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的工具。

征状自评量表有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九个因子。测查采用5点评分制。每一项的自评分值等于或大于3分提示可能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量表的各征状效度系数为0.73-0.93。

自尊量表最初由Rosenbery编制,后由季益富、于欣翻译并修订为中文版。该量表共有10个项目,采用4点记分制,总分值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该量表间隔1个月重测信度为0.81。

用这两个量表对同一被试进行集体施测,收回问卷后,由调查人员检查无遗漏者为有效问卷,利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教师自尊与SCL-90各因子均呈显著性负相关(见表1),这与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自尊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教师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越高,其自尊水平越低。

(二)不同自尊水平幼儿园教师的SCL-90各因子的方差分析

自尊是自我认知心理结构的核心,它是通过对自己的学识、地位、能力等自我评价形成的,不同的人对自己有不同的认识、评价,因而形成不同的自尊水平。学术界一般将自尊分为两类:高自尊和低自尊。自我感觉良好被认为是高自尊,反之是低自尊。大量的观察研究发现,高自尊的人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独立性、创造性、主动性、乐群性,他们乐于冒险,常常表现出积极进取的行为。相反,低自尊的人因感到自身价值不高而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证明自己的价值上,往往表现出消极、畏缩、无益于自我发展的行为。本文根据教师自尊得分的平均数把1039名幼儿园教师分成两组,高于或等于自尊水平平均数的为高自尊水平组,低于自尊水平平均数的为低自尊水平组。对不同自尊水平的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高自尊与低自尊的教师在心理健康的总征状指数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具体到各因子上的比较,高自尊与低自尊教师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五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

本研究与钟杰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他们对自尊在大学生人格、羞耻感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时发现,自尊对心理征状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作用。高自尊个体通常自我感觉较好,对自己的评价较高,倾向于认为自己有能力、自信,因而能体验到积极的情感,能够接纳和喜欢自己,能够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而低自尊个体通常对自己持消极否定的态度,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从而表现出严重的自卑心理,自我评价过低,经常有消极的情感体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害怕与人交往。幼儿园教师在面临困难、挫折与压力时,处理不当就会降低其自尊水平。较低水平的自尊可能会降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低自尊者一旦面临某些挫折,则容易形成并表现出明显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等不健康的心理征状,进而影响其自尊水平的提高,形成恶性循环。

三、建议

(一)改善幼儿园教师的人际关系以提高其自尊水平

幼儿园教师所处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构成了幼儿园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也是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积极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志是平等。有的幼儿园在工作人员的安排方面或在评优晋职方面,出现缺乏客观性、公正性等不平等现象,人为制造出一种紧张的不合理的工作氛围,使有些教师对领导、同事产生不信任感,人际关系较为紧张,严重影响其自尊水平。

有调查发现,在幼儿园内,除工作关系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教师只有16%左右,在园外经常与人交往的教师只有12%左右。加上他们一般都比较强调自我价值,强调自我发展,较为注重面子,因此容易变得患得患失,不能顺畅进行人际交往,心理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为改善幼儿园教师的人际关系,提高其自尊水平,进而保证其心理健康,幼儿园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园内教师互动活动或园与园之间的联谊活动等,这有利于教师扩大交往面,消除交往顾虑。

魏运华研究发现,人际交往双方互相“温暖与理解”有利于人际关系友好、和谐发展,从而促进自尊的发展。刘春梅也研究发现,同伴接纳有利于双方自尊的发展。因此,要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园领导、同事、幼儿家长等应该多站在教师的立场上多理解、多关心、多接纳他们,从而促进其自尊水平提高。

(二)帮助幼儿园教师正确进行自我归因以提高其自尊水平

研究表明,归因方式会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对于成功的结果,归因于“能力”会使人提高自尊水平;对于失败的结果,归因于“不努力”会使人内疚,归因于“能力差”则会增加自卑感,所

以,当结果可能使自尊受到威胁时,个体就可能对不利的结果采取外在归因,或者为了自我提高对有益的结果采取内在归因。谭先明等研究表明,大学生把成功的人际交往较多地倾向于内部(能力、努力)归因,而把失败的人际交往较多地倾向于外部(背景、运气)归因。Sharma v等人对印度女研究生进行了字谜游戏成败的归因纠正训练,结果不仅改变了低自尊者自我责备的倾向,而且改变了游戏连续失败的恶性循环,提高了个体的自尊水平。因此,园长要帮助教师正确归因。教师自己也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正确归因。

(三)幼儿园教师应正确进行社会比较以提高自尊水平

进行社会比较是认识和评价自我的一种途径,它包括比较自己和他人的个性品质、观点和行为。社会比较是连接重大生活事件和自我知觉转变的一种中介。一般而言,如果个体自我知觉没有能力对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实施控制,则会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大量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进行比较在生活中必不可少,也不可避免,社会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比较双方的自我概念、情绪状态和对未来的期待。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当个体发现自我评价与和自己条件相当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致时,就会加强自我评价的信心,从而大大提高安全感;相反,当个体发现自我评价和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差距很大时,就易感受到外在威胁。为了增强安全感,个体在进行社会比较时,要选择比较对象,在对能力的自我评价方面更是如此。为了显示自己能力强大,个体往往喜欢和比自己能力差的人相比(即下行比较),产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受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不高的客观影响,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比较方式往往容易与下行比较相反,他们常采用上行比较(即与自己职业大致相同,但收入及社会地位较高的中学教师甚至大学教师相比较)。比较的结果是:认为自己的工作时间比他们长、任务繁杂,除了要完成适当的活动指导任务、照顾幼儿在园的生活起居等,还要担负各种家庭角色应尽的义务,而收入却比他们低,因此极易产生一种不平衡感,从而影响自身的自尊水平。因此,要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自尊水平,必须改变目前存在的不恰当的社会比较现象。

幼儿园反恐自查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幼儿园;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

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人员,对火灾以及消防疏散的认识可谓深刻,因为这不仅仅是国家法规、规范对设计人员本身和设计项目的要求,更因为无数的活生生、血的教训让我们警钟长鸣!案例一:2004年2月15日11时30分,吉林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火灾烟气致使53人死亡,70人受伤。案例二:2004年12月25日晚上,深圳市一迪厅发生火灾,迪厅内用于隔音的海绵燃烧时产生大量的氰化氢有毒气体,在短短的10分钟之内,致使50人死亡。案例三: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一高层公寓发生大火,造成58人遇难,70余人受伤……

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但是,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

当今,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灾难性问题。火灾不仅毁坏物质财产,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还直接或间接危害生命,给人们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危害。每年都有许多儿童被火灾夺去生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火灾损失上升及火灾危害范围扩大的总趋势是客观规律。严峻的现实证明,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多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也是时空跨度最大的一种灾害。火灾烟气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燃气的毒害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2、烟气的减光性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火灾的施救。3、烟气的恐怖性造成人心理上的恐慌。

在认识火灾危害性的基础上,我们来探讨一下幼儿园是否有必要加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笔者最近参与了一个24个班的幼儿园施工图设计,其建筑规模有6400多平米,但是设备专业告知我不需要加自动喷淋系统。基于下面几点原因: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没有对幼儿园设喷淋系统的要求2.此幼儿园从设备专业的角度衡量,其面积、体积均没达到相应要求。对此,对此我感到有些不安。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幼儿园相继发生火灾事故,许多天真无邪的孩子葬身火海,为无数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如何保护孩子不受火灾的威胁,确保他们健康的成长,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是否我的担心有些多余呢?我想从下面几方面分析一下:

1.幼儿园相对“复杂”的功能

幼儿园规模一般不是很大,有独立管理、混合管理之分,有全托制寄宿制的,但归根结底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知识、初步享受集体生活的乐园,幼儿园安全直接影响教学秩序和幼儿的健康成长。中国幼儿教育的特点是:托儿所以养为主,幼儿园教、养并重,两者共同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可以用确容纳了多种功能。既有满足幼儿教育功能的活动室、音体室,还有供幼儿休息的寝室,同时还有相应的服务用房包括晨检医疗、厨房、办公用房等,可以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形容。

2.人员密集场所,无疏散能力

幼儿园相对来说人员还是比较密集的,一个班有30个幼儿左右。同时幼儿作为弱势群体,即使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也不可能及时可靠的疏散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的能力。而作为幼儿园、敬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其活动主体更受身体因素的制约,火灾发生时人会陷入过分的恐慌中,疏散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3.幼儿园安全隐患较多

曾经有记者去调查了许多幼儿园,发现很多幼儿园配置的消防器材不到位或缺少保养而损坏。同时,幼儿园的易燃物多,教室、宿舍一般用可燃材料装饰,橱柜、桌椅、床铺、玩具等可燃物较多,极易诱发火灾。幼儿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出现险情后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扑救。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灾的蔓延速度之快令人乍舌,一旦发生火灾,险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很容易形成燎原之势。最近全国各地发生的多起幼儿园火灾,虽然没有造成大的人员伤亡,不过在起始阶段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

对于火灾,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总结出“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经验。为了避免幼儿园火灾的发生,首先就要在“防”上下功夫,如何去防,防些什么呢?第一,从人的因素考虑。从政策、法规入手,严格审批,加大监管力度。针对幼儿园的特点制定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标准,教育审批部门应该与公安消防、派出所等加大审批监管力度,杜绝先天的火灾隐患。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应该按照消防责任要求,从领导到教师、员工层层签订有目标有奖惩的责任状,落实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完善消防检查制度。同时,积极探索加强幼儿园消防管理的有效方法,比如将消防安全纳入幼儿园评级标准,将消防教育纳入幼儿园课程等等。“防患于未然”,消防安全教育必须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形成一项长效机制。第二,消防设备器材要到位。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园都设置的是消火栓系统,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少之又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灭火技术,因其具备较高的灭火成功率在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消火栓系统相比,消火栓系统虽然造价相对较低,但它需要具备一定体力和专业消防知识的人员才能使用,且在救火的速度和效果上不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火灾报警系统相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仅具备火灾报警的功能,还有控火、灭火的功能,同时该系统还具备对烟雾的削减作用,有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适用于自救场所。

实际情况不容乐观,目前我国在国家及地方防火标准中,在一般建筑中都没有明确的使用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的要求,安全消防观念滞后,消防设备更滞后,使火灾不同程度的呈上升趋势,而无法快速处理解决。而且,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还是有些昂贵,几乎所有火灾均为消防系统自动化无法实施到的死角,比如敬老院、学校、幼儿园等等,更没有相应的自动化消防设施设备,即便有也是摆几个灭火器、做做样子,不能有效的解决火灾发生时的问题。对比一下,我们可以看到差距,美国几乎所有建筑都要求安装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政府对此也规定了相应的立法条例。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种高效率、安全、可靠的可以反复工作的无源自动灭火装置,它具备安装简单、成本低,适用场所多,可以任意变化的特点。同时,和谐社会呼唤人性回归,需要有良知的企业,需要全社会的监督去落实。

结束语

每一次火灾教训之后更多需要的是理性的反思,中国现行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有关敬老院与幼儿园的自动消防安全标准的规范,为了保证老人与孩童 的生命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建筑规范的理解可能会发生一定调整,消防观念进一步提高,简易自动喷淋消防系统安装到需要的每个角落。思危,方能居安。愿每个孩子都能生活在快乐、安全的美好乐园。

参考文献

[1]陈桂民.当前中小城镇幼儿园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整改对策》

幼儿园反恐自查工作总结篇3

2021年3月

为了进一步强化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校园暴力恐怖事件隐患排查力度、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确保幼儿园师生安全稳定,我园针对上级安全工作要求,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园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以有效防范、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对幼儿园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整治,通过整治,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减少安全隐患,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改善幼儿园内部及周边环境安全状况,提高对幼儿的安全保护程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校园安全,确保幼儿园及师生安全。

二、整治内容

幼儿园的消防安全、校舍及基础配套设施隐患、课桌椅等教育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疫病防控、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及幼儿管理等方面内容。

三、整治任务

1、消防安全。

①重点排查整治幼儿园消防设施是否完善、消防通道保证畅通、化学易燃危险物品管理要到位;防火灾、防踩踏措施要落实;对师生火灾逃生自救教育演练要普及;②经常对幼儿园用电线路进行检查和维修,禁止乱拉乱接和师生私自用火、用电等行为;③化学危险品的贮存、使用及销毁要按照相关规定执行;④对安全排查整治工作要形成制度,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幼儿上下学交通安全及防溺水教育。

重点加强对幼儿的交通安全教育,在幼儿上下学重点时段、重点部位有人管理;加强幼儿防溺水教育。

3、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对校园及重点部位的人防、技防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幼儿园实行封闭管理,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索证,保证24小时值日、领导带班等管理制度的落实;有效开展平安文明校园创建及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

4、校舍、附属设施及特种设备安全。

对校舍进行排查鉴定维修,重点排查整治:围墙校门是否安全可用,特别大型玩具,防止玩具失衡砸伤幼儿。凡有倾斜倒塌的危险围墙一律推倒;要实行校园校舍安全准入制度。

5、饮食及疫病防控安全。

教育幼儿禁止食用“三无”及过期食品、包装破损、变质食品;对传染病防控做到层层落实了责任制,并将责任细化到每个班,思想准备、人员准备、物资准备等防控准备工作充分,严格实施晨检、巡检、消毒、因病追查、疫情报告、24小时领导带班等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等;进行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相关宣传单发放到位,健康教育工作认真开展。

6、安全教育培训及幼儿管理。

重点组织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强化交通安全教育知识培训;组织幼儿开展紧急疏散和自救逃生演练;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园长、教师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幼儿园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报批并采取严密的安全保障措施并制定可行性应急预案,确保安全;保障幼儿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健全和落实;配合公安机关对枪支和管制刀具流入校园情况进行全面清查收缴工作开展情况等。

发生事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局领导及相关部门口头报告,事故处理结束后要递交书面情况报告。

四、幼儿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负责全面安全工作

成 员:陈冀芳吴玉珠 石瑞芬

陈冀芳:负责幼儿园东侧操场区域安全及本班活动室安全

幼儿园反恐自查工作总结篇4

建立师德师风投诉制度。向幼儿家长公开幼儿园投诉方式,接受幼儿家长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幼儿园对收到投诉要及时进行自查自纠。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幼师个人师德自查工作报告资料,提供参考,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幼师个人师德自查工作报告一

师德建设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为贯彻落实《长治市师德师风建设“十要,十禁止、十不准”》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抓好我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纪律观念和敬业精神,形成“团结互助、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园风,“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诚服务”的教风,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近两周来,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讨论《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相关内容,每位教师根据上面的内容进行了师德自查,通过这次活动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狠抓思想教育不放松

开园以来,我园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工作,把师德师风工作纳入了幼儿园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多次召开师德师风工作专题会议。建立了师德师风领导小组。每周我们,组织教师学习相关师德工作的相关文件,学习《教师法》、《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等。通过学习,使我园教师养成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的自觉行为。

二、抓住重点,自查自纠

针对本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开展自查自纠。

1、规范办园秩序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省。

2、召开教职工会。要求我园教职工根据工作岗位对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及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等情况进行自查自纠。

3、建立师德师风投诉制度。向幼儿家长公开幼儿园投诉方式,接受幼儿家长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幼儿园对收到投诉要及时进行自查自纠。

4、开展师德师风家长问卷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及时给予了处理、整改。

5、幼儿园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年度考核、晋职晋升、教育教学管理等师资队伍建设的其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们每期都要对教师师德师风情况组织幼儿家长问卷调查,以家长的满意率作为评先、评优的首要依据。

三、自查自纠情况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我园不存在乱收费、乱订资料、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的现象。总之,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我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长抓不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园将以模范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加强修养,提升教育品质,努力使教职工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教师,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师。

幼师个人师德自查工作报告二

在幼儿园组织的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中,我通过学习,使自己在师德师风的认识上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使我爱岗敬业有了具体内容和明确目标。对照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对优秀教师的要求,我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联系自己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认真进行了反思,把自己在思想、工作和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作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现自查整改如下:

(一)自查情况:

1、思想方面: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谦虚谨慎、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和同事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做好教育工作,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教育、为人民服务。

2、爱岗敬业方面:热爱教育、热爱幼儿园。我热爱我的事业,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以我的幼儿园为荣。我热爱我的孩子们,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关注每一个幼儿和幼儿的每一个细节。对孩子做到关心、耐心、细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工作中能够认真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

3、教育教学方面:我认真学习大纲,力求备好每一节课,努力从整体上优化课堂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工作中,尽量从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着手,以各种游戏贯穿整节课,在上课时力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孩子的主体作用,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启发孩子,努力形成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但工作的经验还不够丰富,工作上胆子也不够大,有瞻前顾后的思想,惟恐事情做的不到位。

4、为人师表方面: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比较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作表率。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孩子,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孩子,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但是有时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会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去。

5、业务学习方面:能够自觉、主动地钻研业务,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但学习教学理论知识还不够深入,专业知识也不够完善,教育技术技能依然需要继续学习改进。

(二)努力方向:

1、严格要求自己,克服惰性,认真学习新《纲要》,转变教育思想,以新观念引领自己的工作。

2、要多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掌握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幼儿的学习规律,正确引导教育幼儿,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自觉端正不良的教育行为。

3、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同事间的教学反思、探究,找到新的教学方向。

4、积极地面对工作,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放下包袱。本着只要立足点站稳,基本点站牢的原则,大胆、细致地开展本职工作。

幼儿园反恐自查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养;幼教人员;专业素养;

作者简介:杜建政,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E-mail:dujzh@126.com

一、问题提出

“心理健康素养”(MentalHealthLiteracy,简称MHL)概念由简欧曼(Jorm)等人从“健康素养”延伸而来,主要指“帮助人们认识、处理和预防心理障碍的知识和信念”。心理健康素养包括以下五方面的知识:如何预防心理障碍;识别何时出现心理障碍;怎样选择适当的帮助和可行的治疗;怎样对不太严重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自我救助;怎样对出现心理障碍或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中的他人进行心理救助。[1][2]已有研究表明,采用一定的措施可以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进而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3][4]虽然学者们对许多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素养都有实证研究,如老年人、[5]青年[6]以及不同地区、[7]不同性别,[8]但对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则处于空白状态。这不足为怪,因为要求幼儿自己具备心理健康的有关概念和知识,无疑是苛求的。但幼儿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着他们的长远发展和生活幸福,而且影响着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兴衰。在这种情况下,转而要求幼儿的监护者即幼教人员和幼儿家长具备相应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就是题中应有之义。本研究拟以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为将来提升其幼儿心理健康素养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结构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在结构性访谈中,访谈卡片的制作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9]和《异常儿童心理(第3版)》[10]关于孤独症(AutismSpectrumDisorder)和多动障碍(HyperactivityDisorder)的临床特征为依据,研究者自编两则案例,均用男童名“壮壮”和女童名“莉莉”来展示。以随机的方式在广州市一所幼儿园选择被访者。访谈通过向被访者出示有心理障碍儿童的描述卡片进入情境。访员向一部分被访者以男童姓名展示孤独症案例,以女童姓名展示多动障碍案例;向另一部分被访者以女童姓名展示孤独症案例,以男童姓名展示多动障碍案例。访员在被访者理解案例所描述的内容后,开始结构性访谈,访谈所涉及的评估指标包括: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对解决心理问题的人的认识;对解决心理问题方法的认识;对心理治疗预后的认识;对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认识;对心理问题的态度。访谈对象共38名,包括主班教师、配班教师及保育员,所有被访者均为女性,工作年限为半年到18年之间。

依据DSM-5和《异常儿童心理》对儿童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描述设计问卷项目,共31个,其中品行障碍(CD)有7个项目(A1、A2、A3、A4、A5、A6、A7);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DHD)有6个项目(A8、A15、A16、A21、A24、A28);焦虑障碍有3个项目(A9、A10、A14);心境障碍有4个项目(A11、A12、A13、A22);自闭症有5个项目(A17、A19、A23、A25、A27);沟通和学习障碍有4个项目(A18、A20、A26、A29),另有2个检测项目,用于检验被调查者是否认真做答(A30、A31)。项目描述的是幼儿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心理特点,要求被试判断这些行为和心理特征是否反映出幼儿具有某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问卷采用Likert5点计分,1—5分别对应“绝对正常”“正常”“不能确定”“病态”“绝对病态”。

问卷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进行,选取广州市3所幼儿园的幼教人员为被试。在答卷之前,主试首先口头强调调查仅用于学术研究,并要求被试认真阅读后作答。被试完成答卷后,主试当场回收问卷。共发放和回收问卷124份,然后对问卷进行筛选剔除。剔除问卷依据以下标准:问卷中的31个项目中存在漏答者;选项明显呈现出某种规律(如几乎选择同样的分数、分数有规律地波动);检测项目A30(“经常很难对游戏或者任务给予持续性注意”)与项目A8(“很难对游戏或者任务给予较长时间的注意”)的差值等于或大于2时,表明被试未认真做答;对项目A31(“听老师的话”)评分大于3者,表明被试过于倾向选择高分。结果得到有效问卷111份,其填写者均为女性,年龄在18岁到50岁之间(6人未填写年龄),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间为半年到30年(6人未填写幼教工作年限),其中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者54人,未受高等教育者45人,12人未填写学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结构性访谈的结果见表1。对问卷调查的结果使用spss11.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项目A30仅用于检测被试是否认真作答,项目A31仅用于检测被试是否过于倾向选择高分,故这两个项目的评分不会被纳入统计分析。采用奇偶分半计算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89。被试在问卷29个项目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以及这些项目与被试年龄和幼教工作年限的相关见表2,不同学历教师在各项目评分上的差异见表3。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最大变异法正交旋转抽取因素,结果见表4。

从表4可知,共有9个因素析出。根据各因素所包含项目的内容,我们为各因素命名如下:

F1包含5个项目,其内容为“出现消极和自我破坏性的言语”“相信自己拥有神奇的能力,并且试图真的实践它,比如从楼上跳下”“没有原因的情况下也会泪流满面,做游戏时也不开心”“过度紧张和担心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并且伴有头疼、恶心、失眠等症状”“对没有危险的物体或情境都会感到很害怕”。这5个项目反映的是个体的心理痛苦和对自身的危害。相对而言,这几个项目的得分也偏高(见表2),说明幼儿园教师通常把这些行为视为病态表现,故将F1命名为“共认心理问题”。

F2包含5个项目,其内容为“欺骗和偷窃”“破坏财物”“对他人的互动从不感兴趣”“严重地违反规定”“冷酷无情,不关心他人”,故将F2命名为“品行问题”。

F3包含5个项目,其内容为“特别喜欢刺激、危险的活动,而且为了达目的不在乎受到惩罚”“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特别依赖,无故发火”“缺乏内疚感,没有同情心”“经常很难排队等候”“喜欢攻击他人和动物”,故将F3命名为“违背社会规范”。

F4包含3个项目,其内容为“经常在课堂上该坐在座位上时离开座位”“很难对游戏或者任务给予较长时间的注意”“经常很容易被无关的刺激干扰”,故将F4命名为“注意问题”。

F5包含3个项目,其内容为“(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原因)口吃”“对于稍微复杂的句式(如果…,那么…等)无法理解”“(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原因)对特定的发音区分不清,如d和t,或者g和k等”,故将F5命名为“学习问题”。

F6包含2个项目,其内容为“用尖叫声代替言语,表达需求”“对某件东西有着非常执着的兴趣,不允许别人碰或拿走它”,故将F6命名为“任性”。

F7包含2个项目,其内容为“从不表现出与他人分享的乐趣”“不能猜测别人的想法”,故将F7命名为“自私”。

F8包含2个项目,其内容为“经常在需要安静的时候手脚动不停”“在经历恐惧或者创伤事件后,出现持续的恐惧思维,包括不能自控地回想当时的情景,体验当时的感受”,故将F8命名为“自控问题”。

F9包含2个项目,其内容为“不回答别人的问题,总是重复问话的后几个字”“经常还没有听完问题就将答案脱口而出”,故将F9命名为“交谈问题”。

四、讨论

(一)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但无学历差异

从访谈和调查结果来看,可以发现年长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相对较差。由表2可知,被试在A3、A10、A13、A15、A23上的评分均与年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即年龄越大者,越可能认为项目中的描述不是病态的。再看剩余项目,除A20、A24、A25外,被试对其他21个项目的评分与年龄均显示为负相关,这说明年长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相对较差。被试的评分与工作年限的相关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在全部29个项目中,呈现负相关的项目为18个,其中A7、A12、A15、A16达到极显著水平,A5达到显著水平,呈现正相关的项目只有11个,仅有A14达到显著水平。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新进幼教人员在其学习阶段就可能更多地接触和吸收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因此相对于年长的、更早进入幼教工作的同行,表现出更好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

从表3可知,除A29评分相同外,在其余28个项目上,有17个项目,低学历幼教人员评分高于高学历者,其中A2、A7、A12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另有11个项目,高学历者评分高于低学历者,其中A1、A21达到显著水平。这似乎显示学历越高,幼儿心理健康素养越差。但我们发现,在检测项目A31(“听老师的话”)的评分上,低学历者的评分也相对要高(2.40vs.2.22)。这意味着,低学历者和高学历者在评分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低学历者有评分较高的反应倾向导致的,而不是因为他们对幼儿心理健康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这一结果也表明高学历者更可能容忍幼儿行为的多样性,不会随意给幼儿贴上“有病”的标签。

(二)幼教人员普遍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辨识能力较差

本研究问卷的29个项目均是从DSM-5和《异常儿童心理》中抽取的,但从表2可知,评分在3分以下的项目有14个,这反映出幼教人员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辨识能力还是比较差的。从表4来看,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后,析出的9个因素也与问卷编制时以心理健康问题为维度的结构出入较大。以前三个因素为例,“共认心理问题”包含了A11、A22(抑郁症)、A13(双向障碍)、A10(广泛性焦虑)以及A9(恐惧症)。实际上,这些项目分属两大心理障碍类别: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但是由于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后果严重、危害性大,且涉及到幼儿自身的安全,所以幼教人员潜在地把它们归为一类;“品行问题”因素包含了A2、A3、A4、A5(反社会人格)以及A27(自闭症),它们的共通特点是极端、危害自身及社会。但A27“对他人的互动从不感兴趣”,在心理诊断时与前面4项是截然不同的,但可能由于表现类似,幼教人员从自身经验出发,而将这些项目认定为同质的;“违背社会规范”因素包含了A1(品行障碍)、A6、A7(反社会人格)、A12(抑郁症)、A16(多动症)。这些项目分属3个心理障碍类别,但由于都表现出与社会规范、课堂纪律格格不入的特点,从而在评分上出现了一致的趋势。这也显示出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对于在幼儿身上建立常规的重视。幼儿在幼儿园以及社会环境中能否跟上集体生活的步调,被认为是衡量幼儿个人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幼教人员可能将反映是否“听话”的指标,潜在地归入了这一类。

本研究针对幼教人员的结构性访谈也说明了其幼儿心理健康素养有待提升。在接受访谈的38人中,有17人对多动症作出了正确的识别与命名,占44.7%;有25人对自闭症作出了正确的识别与命名,占65.8%。这可能说明幼教人员有关心理健康的素养,主要来源于大众媒体对某一心理问题的报道。目前社会对儿童自闭症日益重视,出现了大量有关自闭症儿童的影视作品,从而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个名词。相比之下,幼教人员对多动症的辨识能力要弱于对于自闭症的认识。

接受访谈的幼教人员对第2题“你认为能帮助莉莉/壮壮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和第4题“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莉莉/壮壮有以上表现”的回答,更是令人失望。这两个问题反映了心理健康素养中两方面的知识:一是如何预防心理障碍,二是怎样选择适当的帮助和可行的治疗。从其回答来看,可知当前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知识严重匮乏。只有很少一部分被访者提及“寻求专业机构及医生的帮助”,很少人认为是除教养之外的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指向“父母冷漠”“家庭氛围不佳”“独生子女与人交流少”“家庭规则少”“家长引导错误”“孩子希望得到关注”“行为习惯不好”等,而对于学界共识,即多动症是一种有生物学基础的障碍、自闭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有生物学基础的神经发展性障碍,只有个别回答有所提及。换言之,绝大部分幼教人员认为这两种疾病是“可控”“可治”的。如此,在遇到有这类心理问题的孩子时,幼教人员很容易对孩子本身及其家庭产生负面评价,甚至道德层面的谴责。与对第2、4题的回答直接相关,绝大部分幼教人员都认为莉莉/壮壮可以转变成“正常”的孩子。这种观点的直接后果是,一旦幼教人员看到幼儿长期未能“变好”,定会感觉失望、沮丧、责怪,甚至怨恨,而幼儿及其家长的心理负担也将随之增大。

惟一值得欣慰的是,对反映心理问题污名化与否的第5题“如果你是莉莉/壮壮的亲人,你愿意把她的情况说给别人听吗”,绝大部分幼教人员给出的答案均是“愿意”。这说明大部分幼教人员在明确孩子是病态时,会选择积极寻求外界帮助,寻找解决的办法。总之,从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的结果来看,目前幼教人员对幼儿高发的6大心理问题的辨识能力较差,对其致病原因、治疗办法等方面的知识十分匮乏,亟待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培训和提高。

幼儿园反恐自查工作总结篇6

1成立组织,分工明确

幼儿园成立了“校园安全防暴工作领导小组”、“护校队”、“冬季防火工作小组”、““清剿火患”战役领导小组”、“安全大检查大整改回头看领导小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等安全领导小组,园长任组长.三位副园长为副组长,中层领导和驻校民警为成员的安全小组,对全园安全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园内的各种设施、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周不定期由保安科长和驻校民警对幼儿园周环境进行走访、排查不安定隐患。

2注重安全管理的制度化

2.1不断建立健全、修改、完善幼儿园安全规章制度,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注重安全管理的制度化是搞好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前提。为此,我园制定了《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食品、消防、交通应急救援方案》、《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学习制度》、《安全接送制度》、《安全奖惩制度》、《食堂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门卫管理制度》,制订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并由教育局、消防大队与园长签订安全责任状,再由园长与副园长,副园长与中层领导,中层领导与教师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最后教师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强化安全责任心,使安全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2.2制度落实,责任到人。安全工作重在落实,要落到每个人的思想上,更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1)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使抓安全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整改、有总结、有记录。(2)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园内的各种设施、设备、大型玩具、电器、消毒设施,发现隐患,专人负责,定期整改,并有记录。如近期的在安全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隐患幼儿园围墙过低、监控有三处不能正常显示、暖气陈旧易暴裂,以及时上报相领导给予了解决,排除了不安全隐患。(3)我园积极配合河南派出所、街道、城管等有关部门对幼儿园周边环境的集体整治,杜绝幼儿园周围的小商小贩,利用宣传栏和QQ群向幼儿和家长宣传购买无证摊贩食品的危害性。(4)以班级为单位划分安全责任区和安全责任人,并每天认真添写班级隐患排查记录班级教师明确职责,互相监督。(5)加强值班、值周制度。值班老师早上7:20分到园,上下午各楼层都安排负责人看护幼儿上下楼安全。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周,每天站在园内的重要部位,严格幼儿园的刷卡制度及看护幼儿离园时的安全,警防陌生人或未成年人来接孩子,大门口有保卫科长、后勤主任及驻校民警和保安人员共同看守,楼内大厅由园长亲自看护。(6)做好安全工作的资料集累和归档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3从一日活动入手,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的安全环境。

3.1从晨检开始,保健医仔细检查每个孩子的衣袋是否带有小物品,指甲是否剪了,观察孩子的神情,身体有无异常,询问家长孩子的身体状况。

3.2后勤工作严格规范操作幼儿“三餐一点”。把好食品采购关,厨房操作关,确保幼儿吃到安全卫生营养食品。保教人员加强幼儿餐饮卫生安全的管理,确保班上孩子按时正确进餐。

4从安全教育入手,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1引导幼儿感知生命重要,体会安全的意义。采用多种手段、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有关生命的知识,结合生活中的安全事例,让幼儿认识到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生存的角度体会生命的可贵,体会安全的意义,萌发珍惜生命的意识。

4.2在常规教育中渗透安全自护意识。让孩子们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常规要求,重视一日生活中的有机渗透,并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4.3每学期定期开展防恐演练、应急疏散演练等,通过开展消防应急疏散、自救演练提高全园教职工及幼儿的逃生与自救能力。

4.4在午睡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幼儿睡觉时不要将小手放到两张床之间,不要扒着睡觉,小脚不要蹬着小朋友的脸。

4.5结合卫生知识进行安全教育。如教育幼儿不要把笔、玩具、手指头放到嘴里,不要用硬东西或手指扣鼻子,不要用手揉眼睛,不要站在小椅子上等。

幼儿园反恐自查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安全管理; 平安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94-001

一、完善安全制度,细化巡查内容

家有家规,园有园规,必要的安全工作制度不仅能使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有章可循,而且能不断提升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水平。

1.完善安全制度,保障安全管理

我园每学期都会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不断充实和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如我园先后补充修正完善了《幼儿园岗位安全指南》《车辆停放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家长接送孩子制度》《安全工作上报制》等一系列切实可行、富有力度的安全工作制度和措施;对幼儿园的园舍、春秋游及重大活动、食品卫生、消防、交通、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使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明确督查项目,细化安全内容

我们将幼儿园的食堂门卫、电器设施、各种器械、周边环境等作为每日安全工作的必查内容。检查时更是注重细节,把握关键,如查园舍时,尤其是多雨、台风、下雪天,就要细看墙体是否有裂缝,撑牌、撑杆是否牢固、地面走廊等防滑设施设备是否到位等;查“技防”设备的运用状态时,要适时地对幼儿园的监控设备进行回放,真正发挥多对探头与红外线探测仪的监视作用。

二、落实安全责任,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工作应坚持“关键在园,重点在防,做实为本,长效为先”的原则,切实落实安全责任。

1.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全员参与群防群治

为了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幼儿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班子成员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就安全工作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园长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园长及各处室领导是职能领域的直接责任人;教务处负责教幼儿安全和活动辅导;教科室负责安全工作的研讨;总务处负责设施设备安全以及与安全有关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等;各班老师负责幼儿园具体安全工作的落实工作,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实施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制,使每位教职工都成为安全的教育者和管理者。

2.多渠道多形式,树立“安全第一”思想

每学期开始,我园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幼儿排队出行、上下楼梯、体育锻炼、盥洗点心、午餐午睡等一日活动常规细则中作具体的规定,一方面以展示我园幼儿良好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以防幼儿事故的发生;我们还从不同的层面召开教职工座谈会、现场会,把讲安全、查隐患真正落到实处;以集体晨会与班级主题活动为载体,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每学期一次组织全园师生分年段进行了消防安全、抗震减灾或防暴反恐紧急疏散的演练,帮助孩子树立忧患意识,强化安全意识;每学期定期邀请辖区民警、交警来园给师生讲座、上课;定期组织幼儿外出参观消防大队,交警指挥交通等,让安全深入每一位师生的心中;为防止师生、家长因为雨天路滑摔倒,幼儿园特意在进园门口、食堂门口等主要路段安置了防滑警示标记。此外,行政值班领导和值日老师每天到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巡视校园,关注幼儿活动时的安全状况。

三、寓教于乐,构建安全教育平台

幼儿园应以安全教育日、教育周、教育月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精心部署、拓展安全教育宣传阵地,以丰富孩子们对安全重要性的感性认识。

1.营造教育氛围,开辟安全教育阵地

我们在园内的每一个楼梯上都张贴了图文并茂的“上下楼梯靠右行,脚步轻轻讲文明”警示语,时刻提醒幼儿做一个安全、文明的好孩子;幼儿园还特意在园大厅内准备了两条红色的防滑地毯,在阴雨天时备用。每逢安全月活动时,除了悬挂大型的宣传横幅外,幼儿园还充分利用幼儿园的信息宣传窗进行宣传,9台电脑可以循环播放各种安全主题活动的相关内容。另外还及时向幼儿、家长、全社会提供相关的消防、交通安全宣传资料,旨在普及和提高消防、交通知识,真正发挥交通安全教育的宣传功能。同时,幼儿园还利用了幼儿园网络这一平台,及时宣传报道,扩大影响,提高声誉。为了提高幼儿学安全、讲安全的积极性,班班围绕安全开展了主题活动:如大班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标记”,中班开展了“我们大家一起玩”、托小班开展了“我会自己走”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生活中认识了许多标记,懂得了小朋友在一起活动时要注意安全谦让、遵守规则,排队行走、上下楼梯时,要一个跟着一个,靠右边走,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安全习惯。

幼儿园反恐自查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小班保育 教研专题

幼儿的保育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正常发育与健康成长。小班是孩子进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很多孩子会出现不适应,小班老师和保育员要注重保教结合,更细致地开展保育工作。这学期我园小班阶段有很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更需要加强保育工作的指导,因此本学期小班阶段开展以“幼儿生活保育”为专题的研究,切实做好小班幼儿的保育工作,增强教师的保育意识,提高保育技能。

一、专题学习经常化,提高思想认识

部分保教人员往往“重教轻保”,而刚参加的新老师则是不知道保育工作具体内容,通过教研专题的学习,能帮助保教人员提高认识。

1.固定学习时间,定期开展学习。我们每周二的中午开展教师专题学习,每周一下午开展保育员专题学习。

2.细化学习内容,组织有效学习。定期学习的内容有《如何做好幼儿的保育工作》等;根据保育工作中的突发事件、问题进行机动学习,内容有《高热惊厥幼儿的护理要点》等;规范操作的技能学习,如《幼儿进餐护理步骤和注意点》等。

3.学习后有反思,开展自查工作。针对学习内容展开反思或者自查工作,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促进保育工作。

二、规章制度参照化,严格保育工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保育工作涉及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保教人员认真仔细地开展,我们根据相应的活动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帮助保教人员严格按照制度开展保育工作,做到时间准、方法对。

1.制订符合小班幼儿的一日作息时间。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我们调整了相关时间,详细制定出相应时间所从事的活动的安排表。如幼儿刚来园第一周,适当提早幼儿离园时间,让幼儿逐步适应从家庭到幼儿园的生活。又如冬季体育锻炼先安排分散活动,等身体暖和了再进行韵律活动和基本动作的锻炼。

2.规范幼儿进餐、午睡等规则。小班幼儿从家里的小皇帝转变为集体一员,自我服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结合妇保的相关规定,我们对何时洗手、怎样消毒桌子、分饭菜的规范等做出了规定。这样保教人员有据可行,有则可依,都能严格执行保育工作制度。

三、日常活动精细化,督促保育工作

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安排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动静交替,保教人员必须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做好保育工作。

1.注重安抚。小班刚入园的孩子从熟悉温暖的家庭中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可避免会产生恐慌、不安甚至害怕的心理。我们要求保教人员热情耐心地接待每一个孩子,尽快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尽快喜欢上幼儿园,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中。

2.建立档案。(1)建立特殊体质儿童档案。在小班新生家访时询问过敏、特殊疾病,并给特殊儿童建立档案,做到特殊儿童个性化护理。(2)建立肥胖儿和体弱儿档案。建立档案后,要求保健人员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每天记录孩子的锻炼、饮食情况,并且每月称体重,以便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3.注重细节。要求教师每个环节都要将保育工作做到位,如班级保教人员做到二次晨检,检查每个孩子的指甲,有无携带危险物品;每次课后检查洗手、喝水、解小便、系裤子等情况;放学前检查孩子们的整理情况,等等。

四、教研活动实效化,提升保育工作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是用集体的智慧解决个人的困惑,因此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实效,能更好地提高保育工作的质量。

1.专题记录表。根据教研活动,设计专题记录表,要求教师每月将自己如何开展保育工作的实例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教师做自我反思,不断提高保育工作。

2.一月一习惯培养。每个班级的保教人员根据本班幼儿特点,制定出一月一习惯的培养目标,并在每月分小点实施,从细微的方面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3.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1)进行保教人员生活保育知识竞赛,帮助保教人员全面了解幼儿生活保育知识。(2)进行保育员消毒、给孩子穿衣服梳头比赛,提高保育员的业务能力。(3)我的保育小故事交流,促进保教人员关心爱护每个孩子。(4)一日活动保育细则征求,博采众长,总结出一套全面完善的一日活动保育细则。(5)幼儿穿鞋子比赛,从幼儿方面检查督促保教人员对幼儿的保育工作是否到位。

五、家庭宣传共育化,全面保育工作

幼儿园反恐自查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教师素质;幼儿园素质教育;作用

In the kid park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teacher

character present condition analysis

Chen-Hui

【Abstract】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from implement it day since put forward to kid's teacher all new of request, in this decade of time, we full understanding go to teacher the character is in the decisive function in the kid's park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at 《kid park education instruction outline 》of guide bottom, kid's teacher also always how will new of education principle conversion is education practice the behavior be kid's park thorough implement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mportance contents, but, the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in kid's park walk to today return far reach expectation of target, the but again get into to a "bottleneck stage", the kid teacher is in the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behavior also creation"stagnation appearance", severity bar kid park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go forward of step, therefore, I pass writing form questionnaire, telephone, network interview etc. form to 137 kid's teacher of profession cordiality, study training, educational background continuing education, park origin teach to grind, teaching behavior, mind and body health etc. the circumstance carry on investigate, and combine an oneself at province class demonstration kid's park be a glimmer of work of actual circumstance, to the character current conditions of this province kid's teacher carry on not and very mature of analysis, hope to push kid the park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have apocalypse.

【Key words】Teacher's character;Kid park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Function

素质教育从实施之日起就对幼儿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教育教学中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不断创新,做一个适应时代要求,适应幼儿成长要求的反思型、全能型或完整型的幼儿教师。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充分认识到教师素质在幼儿园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的引领下,幼儿教师也一直把如何将新的教育理念转换为教育实践行为作为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素质教育在幼儿园走到今天还远没有达得预期的目标,似乎又进入到一个 “瓶颈阶段”,幼儿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教育行为也产生了“停滞状态”,严重阻碍了幼儿园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我通过书面问卷,电话、网络访谈等形式对137名幼儿教师的学习培训、学历进修,专业情意,园本教研,教学行为,身心健康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自身在省级示范幼儿园一线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我省幼儿教师的素质现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1.教师渴望学习,但实际成效不大

接受调查的幼儿教师表示自新《纲要》颁布以来,学前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己原有的理论、技能已跟不上今天教育发展的步伐,有90%的幼儿教师渴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接受新的教育行为指导。在调查中,75%的幼儿教师在近五年的时间里接受或参加过高学历进修、继续教育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观摩教学活动等形式的学习,(另25%的教师为学前教育发展较落后乡、镇幼儿园教师)却反映学习成效不大。

1.1为学历而学习

近五年,我省幼儿教师学历层次明显上升。在接受调查的137名教师中本科学历占17%,专科学历占61%,高中及中专学历占22%,其中参加和正在参加高学历进修的教师占总数的74%。接受高学历进修学习可以说是教师业务成长的正规有效的学习方式,可是有的教师反映到,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换到一张文凭,所以学习过程就敷衍了事;还有教师在选择学校专业时没有与学前教育对口的专业,只好选择中文、音乐专业,对实际教学工作并没有促进作用;另外一部分教师反映,在职教师很难争取到脱产进修学习,更多的教师参加的是函授、自学及远程教育,这种主要靠业余时间自主学习的形式几乎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知识。

1.2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学习不对口

2004年《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以师德教育和新课程、信息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将现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轮训一遍,教师素质明显提高,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调查中所有接受过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岗位培训教材偏重小学教师培训实用教材,比如新课标、新课程指导教材,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少之又少;各地市担任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有的根本就没有学前教育系,所以,授课教师多是由小学教育系教授担任,特别少的地市邀请了河南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讲课,使幼儿教师很难真正接受到专业的理论学习和指导。

1.3外出观摩学习机会少

近年来,幼儿园越来越多地重视师资培训工作,投入了较大的资金派优秀教师到外地学习他人成功的教学成果与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事实证明这是转变教师观念,促进教师实践行为,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据调查,一所普通省级示范幼儿园平均每年派教师外出学习达65人次,有90%的教师反映这是最愿意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具体原因:多数会议安排既有理论讲座又有现场做课,现场做课既打开了教师的思路,又可以拿来就用;设在异地的学习地点使教师憧憬,教师在学习之余了解异地风情,将来还能用到教学当中,向孩子们讲述所到之处的人情风貌,生成出一节创意的教育活动;通过观摩学习了解其它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并与自己地区做一比较,反而会激发自身专注学前教育研究的决心。

但也有教师反映这种学习只限于各幼儿园较优秀、年轻的教师,对于那些年龄偏大、成绩平平的教师来说几乎是个梦想,致使一部分教师频繁外出,导致学习内容重复,造成资源浪费;而另一部分教师却越来越缺乏工作的积极性。

2.“应彩云”像雾像雨又像风

“应彩云”这个名字对幼儿教师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作为一个引领着幼儿教育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她深厚的业务功底和她身上所散发着的独有的人格魅力,构筑了一个幼儿教师高尚的专业情操。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欣赏她,但很少老师想追随她,成为她。有老师感触,像应彩云那样无时无刻地关爱孩子、尊重孩子,一切从孩子的身心发展出发的教育行为,令人佩服,可我们有时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难免带着个人急躁情绪面对孩子,相比之下,应彩云是“神”;还有教师认为应彩云四十多岁的年龄,还能保持一颗真挚的童心是个奇迹,而我们进入三十岁就没了工作激情,缺少了同孩子们玩的心情,开始想着退居“二线”,有的教师主动提出当保育员,有的争取到后勤工作;还有教师认为应彩云的成功少不了领导的扶持与宣传,而我们有些幼儿园却唯恐那位教师荣誉过多,骄傲膨胀,将老师该得的荣誉转给他人,说是平均分配,激励一下他人的积极性,这样做既打击了优秀教师的积极性,又很难推出自己的名师,还助长了某些教师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由此,我们的幼儿教师感到自己的目标离应彩云很远很远。

3.“总结”里的园本教研

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园本教研,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园本教研,幼儿园教学成果产生于园本教研。近年来,我们更多地从总结、报告中了解到各个幼儿园都在科研兴园,园本教研都是专家参与、理论指导、形式多样、成果显著。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却发现,实际的园本教研远没有总结里的园本教研那么完美。据了解,一些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多是年级组长带领年级教师自主活动,业务园长很少参与,除非有大的活动安排。多数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没有制定明确的目标、计划,更多的是评议公开课和组织幼儿园大的教学活动,比如:组织安排“六一”、春(秋)游等活动方案。另外,幼儿园的课题研究缺少专家的参与指导,教师对于研究工作不知从何下手,结果总是不了了之,而且课题研究并没有成为园本教研的主要内容。这些都说明幼儿园的园本教研还没有完成从侧重组织到侧重研究;从侧重管理到侧重参与;从侧重指导到侧重引导的转变,最终影响了教师专业的进一步成长。

4.观念、行为仍是两张皮

自新《纲要》颁布以来,幼教改革形成了先转变教师观念,后进行观念到行为的转变两步走的行程,但时至今日,仍是教师行为与观念两张皮的现象。我们来听听教师的心声吧!首先,教师在把握新的建构式教材时,面对全班四五十名幼儿很难根据几个幼儿的兴趣点生成建构新的教学内容,这几个孩子感兴趣,其他孩子还不感兴趣呢!对于新的教育观念教师都能领会,但更多的是在公开课,优质课评选时展现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还是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带领幼儿完成原定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每位幼儿教师都想本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幼儿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创造性地组织多种多样教育教学活动,可是为了迎合家长,不得不放弃很多想法,用更多的时间带领孩子们学习小学的知识,为幼儿上小学奠定基础。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途径,但幼儿教师普遍缺乏教育反思,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教师说“每天早上7:40上班,下午6:30才下班,下班后我什么都不去想,动都不想动,还反思呢!”还有的老师说:“一个班四五十个人,能够按部就班地把课上下来,一个都不出事故就已经谢天谢地啦,哪里有时间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呀!”另一方面,幼师和职业高中学生一般都有轻文化和专业知识重技能技巧的倾向,这种理论知识学习的不足妨碍了许多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使他们在工作中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思想,很难完成从一个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也很难将自己的反思结果、教育成果进行理论总结了。

5.幼儿教师口头禅“忙、累、烦”

在接受访谈的教师中,都有“忙死啦、累死拉、烦死啦”口头禅,对于自己的工作都产生了“职业倦怠”。有的认为自己的工作被社会上的朋友看不起,没有成就感;有的教师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干了十多年却没有表现的机会,现实与理想的强力冲突促使她对工作产生倦怠;有的认为幼儿难管,家长难缠;有的认为幼儿园工作负荷大,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备课,布置环境,做研究、写计划,还要参加各种评比、竞赛、教研活动、公开科及为应付上级各种检查做的准备工作等等,使教师身心疲惫,无暇顾及自身专业成长。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发现幼儿园素质教育中教师素质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事实却非教师单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我们呼吁社会对幼儿教师给予更多地关心和理解,肯定她们的工作,她们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作出了不懈努力,她们应获得与中小学教师同样的回报。其次,我们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幼儿园以教师为本,为教师营造宽松、积极的工作氛围,即时为幼儿教师“减负”――减少班额,减少重复性工作,适时为幼儿教师“松绑”――“让教师去做他们该做的事”。 另外,我们还要建议幼儿教师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互相鼓励,友好合作,丰富业余生活,使自己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我们相信通过社会、集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能够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推动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 马振海《素质教育:观念与实践》 河南大学出版社

[2] 朱家雄《给幼儿园教师“松绑”》2004年《幼儿教育》9期

[3] 赵瑜华《职业倦怠的原因探析》2006年《学前教育》7、8期

幼儿园反恐自查工作总结篇10

河北省邢台市××幼儿园 张晓丽

答:幼儿心理健康一般有以下几个标准:

1、动作发展正常。动作发展与脑的形成及功能的发展密切相关,幼儿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2、认知发展正常。一定的认知能力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条件,儿童的认知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如一个儿童的认知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童,且不在正常范围之内,那么该儿童的认知能力属于偏低。在幼儿期要尽量避免任何有损于大脑的伤害或不适宜的环境刺激,以免导致幼儿心理不健康;3、情绪积极向上。积极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协调性。儿童情绪正常,对受到别人的、关心、体贴、照顾感到幸福,从而心情愉快,反之,就有心理障碍。不良情绪是幼儿与他人进行交往和参与各种活动的障碍。长期紧张、压抑、恐惧,会使儿童产生种种行为问题;4、人际关系融洽。幼儿之间的交往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必要途径。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环境,会有许多不适应,如生活自理能力差,人际关系不协调,独生子女没有和同伴合作、分享、等待、轮流玩的经验,行为约束方面还不太理解集体的规则,不会很好地和老师、同伴配合遵守,对一些约束难以适应,缺乏自制力等。消极的适应会产生消极情绪,积极愉快的体验会产生积极的心理;5、性格特征良好。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心理健康的幼儿一般热情勇敢、自信主动、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情绪乐观。而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则表现出冷漠自私、胆怯自卑、被动孤僻等行为;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幼儿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较严重者可达2.14%~9%,最为常见的是幼儿的行为、情绪、社会适应及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怎样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不仅对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而且有助于巩固和加强经验、练习手脑共同活动、发展语言和认识能力,对学习认识社会、家庭、集体,体验各种社会人物和社会行为,提高社会合作性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那么教师怎样加强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使角色游戏能积极地开展并深入地进行下去呢?

湖南省衡阳市××幼儿园 李淑华

答:作为教师,要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首先要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游戏。许多教师在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时往往喜欢包办代替、越俎代庖,使游戏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成为教师的教育工具,这些都无法达到游戏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要善于使用适当的言语,尽可能地蹲下来与幼儿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兴趣和想法,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引发游戏主题时,可利用出示游戏材料、设置游戏场景或直接征求幼儿的意见等方式,启发幼儿有玩游戏的愿望,帮助他们确定主题,同时要善于启发幼儿理解角色,并富有创造性地扮演角色,总之,要与幼儿达成共识,使幼儿自然、从容、愉快地游戏。

要教师要创设游戏环境,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能力。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生活经验主要来自家庭、幼儿园的生活,以及图书、电视、电影、参观、游览等体验。例如:幼儿玩医院游戏前,老师帮助他们回忆到医院看病的情景,用谈话的方式再现从挂号、看病到付款、取药的过程,让幼儿大概了解医生和病人的对话,掌握医生这个角色的一般语言。在游戏时,“医生”会煞有介事地说:“你发烧了,要休息,多喝开水,按时吃药。”幼儿不仅能模仿医务人员的工作方式,而且有较丰富的角色语言,玩角色游戏就更有兴趣了。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巩固他们的生活体验。

教师要随机介入,指导幼儿游戏。幼儿游戏的指导并非易事,因为角色游戏最大的特点在于自主性,而教育意义在于目的性。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灵活、机智地介入幼儿游戏,也是最有效、幼儿最欢迎的一种介入方式,就是教师以游戏角色的身份进入并指导游戏。例如:“影剧院”中的“检票员”,检票完了就无事可做了,所以幼儿觉得没意思,不愿扮演这一角色。这时教师扮演一位迟到的观众,检完票后说:“里面这么黑,请检票员带我找座位,好吗?”于是“检票员”高兴地找到“手电筒”,帮助观众找座位去了。以后,这个角色也成为幼儿喜欢扮演的角色。由此可见,教师的介入提高了游戏本身的兴趣,也丰富了角色的内容。总之,适时地介入幼儿游戏,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是教师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有的家长在家里看见孩子玩弄生殖器后,常常采取十分粗暴的态度甚至采取武力强行制止。但是孩子往往屡教不改,可是这种做法极易形成“性抑制”。男性儿童成年以后的阳痿,女性儿童成年以后的性冷淡、性恐惧等大都与此有关。那么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呢?

宁夏自治区吴忠市××幼儿园 蒋晓峰

答:淡化是最好的办法。先听其自然不予理睬;而后可以用“迁移规律”,如通过玩玩具、讲故事等让孩子特别感兴趣的活动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开;等孩子稍大一些,再在适当的时机不经意地提到此事,并明确告诉他,人的身体有些部位是不能随便去摸的,也不能让别人摸(尤其是女孩子)。

如果孩子对身体的有关部位特别感兴趣,父母可安排一些适当的机会(如带孩子一起洗澡),将成人的身体暴露在孩子面前。如孩子问到生殖器的名称,家长应很自然地教以正确的学名。这种对人体的自然态度,可以有效降低今后出现的“露阴癖”、“窥阴癖”等心理疾病的几率。

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举止粗俗、下流,行为极不文明,直接影响到孩子性伦理观念的形成。调查显示,存在着性暴力或待的家庭,孩子大多容易产生性方面的障碍。另外,父母双方对性伦理应具有一致的认识,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