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政治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5 04:22:49

大学政治论文

大学政治论文篇1

现时期,流行文化的广泛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更好地利用流行文化这一阵地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是教育者们必须思考的。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对政治朦胧的认识需要教育者进行适时的正确引导。在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选择政治价值观时,必须认清其政治价值观的发展现状。

1.1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出现的问题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大学生传统的政治价值观受到了冲击。再加上流行文化的影响,使大学生政治价值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1)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呈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涌入中国。而流行文化的发展为其广泛传播提供了载体。青年政治价值观就是青年人对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问题、政治立场、政治现象等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观点和看法。盛行的流行文化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政治价值取向,也对传统的主流政治价值观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流行文化所带来的某些政治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大学生的某些需要,这些政治价值观使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的高低层次性、纷繁复杂性及政治思想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决定着大学生政治价值观会出现多类型共存的现象,表现出政治价值观多样性的特点。再加上我们正处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年代,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的交融、交流、交锋日益频繁,也使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点。2)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淡漠,法治观薄弱依法治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法治观是公民政治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之一,良好的法治观有利于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愈来愈被忽视。流行文化的娱乐性特征,使某些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抱着娱乐的心态,他们没有树立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为依法治国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很多大学生对公民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缺乏必要的认识,进而忽视法治观教育。3)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发展呈现不稳定性和反复性成年人的政治价值观经过长期的演变和深化,已经具有了稳定性。他们具有明确的政治观念和客观的政治态度,不会因为偶发的政治事件和急剧的社会变革导致政治上的反复。而大学生由于知识面的狭窄、社会实践活动的缺乏、理论思维的不成熟,尤其是流行文化的冲击,使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发展呈现不稳定性。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的发展也是遵循这一规律,在政治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暂时的倒退和停滞是不可避免的,必然是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实现。但是,流行文化的冲击,使大学生的这种反复性和不确定性的概率大大增加,他们的徘徊期明显拉长。

1.2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流行文化的普及,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呈现出许多新的问题。如多元化的政治价值观选择、公民责任意识和法治观的忽视、政治价值观确立的反复性和不稳定性等。究其原因,主要有:1)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与日俱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政治环境中各个因素的性质,形式及变化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政治生活,进而影响他们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大学生正处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政治理论学习的关键时期,他们思维的独立批判意识增强,迫切渴望能够独立地选择政治观点。而社会宽松的环境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种渠道,流行文化就在其列。他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零碎的乃至片面的政治见解。由此形成的政治价值观肯定是错误的和片面的。2)个体因素的影响社会政治现象的主体是政治的人即政治人,离开政治人的政治行为,一切政治现象都无从谈起[3]。个体政治价值观的树立主要受自信心、政治责任感等因素的影响。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政治的朦胧感情使他们既想参与政治又没有自信参与进去。自信心与政治的介入程度密切相关。自信心强的人他们的政治效能感就强。但是,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政治自信心缺失,他们不愿或没有自信参与和关注政治。再者,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普遍不强。流行文化的影响使他们更愿意以娱乐化的心态面对生活,他们不愿参与政治、不关心政治,进而影响政治价值观的树立。

2流行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流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在带来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对政治价值观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选择意识,使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教育能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2.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让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用其指导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目标选择。事物的发展都是相互的。一方面,流行文化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会推动流行文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有效地发挥两者的“正能量”,进一步影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确立。

2.2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提供思想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政治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主渠道。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先导作用,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适时地调整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使其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当然,在积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方法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就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不能看作简单的说教,还应该在说教的同时,注意语言的艺术和方法的艺术,将两者相结合,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优化发展。应在上课的同时,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大学生能将相关教学内容融入实践活动中。只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出来,才能使大学生在面对流行文化的冲击时能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2.3推动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功能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选择提供必要条件

校园网络是流行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先进性,使能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流行文化占据校园网络的各个方面,达到全方位、多途径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需要大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如建成校园红色网络,举办网上政治理论竞赛等等。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思想问题,可以举办网络问答、网络干预等有效方式,使学生们能第一时间获得帮助。要严厉抵制流行文化的消极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使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进而推动政治价值观的建立。

2.4培育大学生主体价值观选择意识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选择提供内在动力

大学政治论文篇2

(一)从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价值观培育

每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起初只是家庭关系和血缘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交往范围的扩大,人进入一定的地缘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之中。在这些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下,人慢慢掌握一定的社会文化,学会参与社会生活,逐步由自然人转变为扮演多种社会角色的社会人。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人的本质形成和丰富的过程。因此,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存在物,每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也是接受社会影响、教化的过程,同时人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塑造自己。“社会与人的这种不可分性决定了人不可能脱离社会,只能是先接受社会中已有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在此基础上,从事独立的社会生活实践,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由此可见,价值观教育无时无刻不渗透于人的活动之中,对人的价值观发生作用。”[2]因此,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与社会不可分离,而价值观教育渗透在人与社会的互动与交往之中。社会对人所具有的先在性特征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这种关系使得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可能性。

(二)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看价值观培育

列宁的灌输理论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从经济斗争范围外面”向工人灌输他们原来不了解和不掌握的先进意识、政治意识;二是指“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灌输给工人”阶级意识,使工人认识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明确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列宁的灌输理论实际上是强调科学、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通过自发的方式产生,而只能通过学习、宣传、培育等自觉的方式才能掌握。尽管列宁的灌输理论是在当时俄国社会发展阶段和工人文化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是灌输理论并没有过时。对于无产阶级的每一个成员来说,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自会的,同样需要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育才能确立起来。但不能将灌输理论简单地与教育的具体方法等同起来,认为灌输就是填鸭式、生硬说教。任何时代的科学的价值观都是那个时代真正的时代精神,这种价值观也不是自发的、自然的演进过程,要使之成为普遍的社会意识,为社会成员所接受,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教育。因此,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也需要经过不同形式的教育才能形成。

(三)从中西方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看价值观培育

古今中外的价值观培育实践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中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视价值观的培育,儒家文化的奠基人孔子提出了“仁”和“礼”的思想,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克己复礼为仁”,把恢复周礼作为“仁”的目的,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德政。这些思想成为儒家政治文化“三纲五常”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儒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逐步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还提出了一些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在家庭教育上,以“孝”为核心,讲究孝亲。在此基础上由家庭到家族再到国家,形成完整的“道之以德”的教民方法。在个人修养上,以修身为本,强调克己和内省。为了培育封建统治阶级的核心价值观,统治者极力推崇《诗》《书》《礼》《易》《论语》《孟子》等经书。为了使经书的内容深入民心,为广大群众接受,历代统治者还进行了核心价值的大众化工作,编写了《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通俗易懂的书籍,传播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西方,经过启蒙思想家的理论探索和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等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成为西方政治和道德的内在价值和基本原则。许多西方国家一方面通过立法确立核心价值观的不可侵犯,另一方面通过国民教育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普及和强化。在美国,道德教育经历了从主张道德相对主义到提倡核心价值观的转变,这反映出西方学者对学校教育的反思和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认识。在英国,从2002年8月起,国家核心价值观教育正式成为中学阶段的法定必修课。英国剑桥大学戴维哈格里夫指出:“所有学校都应开设一种专为多元文化社会制订的共同公民教育课。这种社会需要一些基本的共同价值观以产生国家内聚力所必需的粘合剂。”[4]英国执行官员尼克塔特在《课程中的精神与道德》中指出:“道德相对主义应该被另一种观点所取代,即我们认为社会中存在道德事实,一些道德事实是具有普遍性的,它们组成我们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这些核心价值应该传授给青少年。”[5]在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方法上,许多西方国家都认识到以简单机械的道德灌输、知识学习的方式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较差,西方教育学的一些流派如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道德两难判断等将多种教育方法与品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增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中心课程观”和“知识中心课程观”的消极影响

很长一段时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社会中心课程观”和“知识中心课程观”的消极影响,过分注重社会因素和知识的作用,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发展。“社会中心课程论”重社会整体,轻个体。离开独立的大学生个体抽象地谈论社会,难免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而“知识中心课程观”以知识为重要支柱,片面强调思想政治理论间接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总之,无论是“社会中心课程观”还是“知识中心课程观”,都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的发展,落后于时展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从这种片面的课程观中走出来,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需要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观的指导。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存在缺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教育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的具体体现。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角度审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价值观的关注程度不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中,有四个是涉及世界观方面的目标,对价值观的关注程度不够,这种课程目标不利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第二,缺少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相关价值观目标。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人类已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价值观容易被忽视,这一缺陷很显然是与时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第三,缺乏审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随着物质的丰富多彩,大学生对审美价值观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一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不够。第四,缺乏对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缺少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注和国际合作精神的培育,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大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一方面的缺乏对中国来说是不利的。

(三)课程内容忽视差异,存在偏差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是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制定的,它体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但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角度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不难发现存在下列问题。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观培育方面忽视了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比较大,但国家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忽视了各地区、各省市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不强。第二,课程内容比较注重课程自身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比较注重从理论层面阐释问题,而在结合改革开放出现的新情况和在回应大学生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上,课程内容缺乏说服力和针对性。第三,从本科所开设的四门课程来看,部分课程内容有重复的现象。如《中国近现代史》与高中历史就有很多重复的内容,同时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也有不少重复。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四)课程设计不够科学,课时不够课程设计就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和目标,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的各种要素和各种成分,形成课程标准和课程教材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国家层面进行课程设计的,总体来看,这种课程设计的规格高、科学性强。但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视角看当前的课程设计,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处理好大学与中学阶段的衔接。在课程设计上,高中历史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有重复,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也不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第二,课程设置与学时的分布不够合理。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设置了三门,为11学分,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一门,为3学分。课程之间的课时分配也不合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百多年的历史,只安排了2个学分,完成教学内容的难度很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由原来的两门课程合并的,但只有3个学分,完成教学的难度也偏大。最后,教材内容理论性的知识过多,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有很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但是在大专根本就没有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深,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育人为本的课程观强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品德的养成作为课程的中心。当前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改革创新成为这个时代的精神号角,时代呼唤着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和创造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考虑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主动加强核心价值观的修养,提升思想道德品质。

(二)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建设

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求我们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的误区中走出来,以育人为本的课程观为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课程目标建设:制定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目标;设定人与自然关系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审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引导大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同时还要在课程中设定人与世界关系方面的目标,引导大学生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内容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学者们应该充分研究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足和缺陷,在实践中丰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构成。针对当前存在的重视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等,而道德教育、政治实践、价值观教育相对较弱,教材内容重复的现状,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建设。而在教育过程中,教材内容出现的重复,更是需要联合多个部分协同解决。

(四)增强课程设计的科学性

课程设计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前提。因此,第一,必须深入调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储备,弄清他们掌握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只有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的教学衔接问题。第二,在课程设计上应坚持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育人的活动,只有结合现实的社会条件,才能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发展。第三,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要科学。应适当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的学分,让大学生有机会根据自身的思想品德状况选修课程。同时,应增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学分,使之更加合理。在课程设计中应将以下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包括进去: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教育,二是爱好和平的价值观教育,三是科技价值观教育,四是人权价值观教育。

大学政治论文篇3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语言博大精深,中国的汉字蕴意深刻,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对于后代传承文化精髓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今的大学学科当中语文学科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课课程之一,语文教育一直贯穿于小学到大学教育当中。语文教育涉及到诸多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有着相应的影响力,做好大学语文教育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对于强化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增添语文教育的趣味性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本文就详细的从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其教育的主旨就是品德教育。在语文学科的文学作品当中通常体现着作者的人文思想,这些人文思想中渗透出来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具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意识,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点从几个方面能够看出,首先,在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当中,很多很多都是围绕着语文这一学科自身来讲的,不论是古代文学教育还是当代文学课程,这种课程设置的方式就会将大学语文教育局限于狭窄的发展空间当中。这样既不利于语文课程的良好发展,未能积极贯彻好国家相关教育方针-开展多学科教育的要求,将多种学科教育综合起来的教学方式才能充分的发挥各学科的教育优势。其次,大学语文课程当中的文学作品对于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文学作品都有着固定的人物形象,比如雷锋、张海迪、爱迪生等等,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能够起到巨大的励志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有别于其他学科,然而教育的宗旨都相同,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某种目标,大学语文课程当中的励志教学就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近些年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前赴后继的涌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但是这些思想教育工作的展开实际上并未取得有效的成果,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显著,这样也就使得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入发展的瓶颈期当中。然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大学语文课程当中,正是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能够很大程度上疏导学生的心理,比如课文中的一些优秀诗词、美文,学生可以通过对此的学习提升审美观,形成一颗良好的心态来加强与同学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同时,文学作品中的励志内容也能够让学生潜在生成对比心理,由此认识到自身的幸福,保证乐观的心态,逐渐形成优良健全的人格。

二、大学语文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分析

近些年来,国内外的形势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从思想政治的视角上进行分析,文化教育的大环境下对于当今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心理特征等均发生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影响也越发明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与此同时也带动了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与创新需要国际中的技术交流,随着各类交流的广泛深入,一些西方国家企图借此机会向我国渗透。我国社会现阶段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此阶段的种种变化均能够通过人们的思想意识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予以体现。党的十七大召开将腐朽思想列为了查办的重点,然而社会中一些不良风气仍然屡禁不止,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等,都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下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教育是立国之本,其中的德育教育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大力倡导,然而直至今日教育的情况仍然不乐观,而教育基础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因此,只有在关键的阶段打好教育基础,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2]。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以理论教育为主,而教育形势也是应试教育,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的教育均过分注重理论的灌输,盲目追求教学效果,完全是为了完成“教学”而教学,明显忽视了应有的人格教育。思想政治的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它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渲染,通过一系列的感染教育来实现教育的目的。而当前的教育模式显然有悖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只是为了完成教学指标强行灌输,不能言传身教进行情感的投资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难以达成要求。并且存在着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单一,学校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的现象,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比较形式化的阐述思想品德教育,这些形式上简单的教导,往往会造成学生对思想品德的理解上的失误,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添学生的反感心理,尤其是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讲,其思想政治观念已经基本形成,心智也较为成熟,因此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当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是因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依然停留于知识理论层面,做不好良好的渗透,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强化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步,文化也正在逐步发展,现阶段人们越来越逐渐重视学校教育。然而良好的大学语文教育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良好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并进行大胆创新,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来潜移默化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中有效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与道德意识。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大学语文课程当中分析相关文学作品,然而这些文学作品中都具备着作者情感的写照,以及作者的人文关怀,在众多的文学作品当中都凝聚着一定的价值观,大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能够对一些自然规律产生明确的认知,有利于拓展知识面及提升认知和培养审美情操。在语文课本中的作品全部都是经过筛选出来的优秀作品,传承和发扬着我国的特色文化,其中的无私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内容都深刻体现出积极乐观和健康向上的良好情操。比如《论语四则》一文,语文课程当中的人文思想情况不同于单纯的思想教育灌输,在《论语四则》当中既是一种儒家思想的传播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内容,讲的就是人才的造就和国家的治理问题,提出了人才的形成需要先经过一些艰难困苦的磨练,而不应该贪图享乐,否则将一事无成。文章言辞有力,道理说的透彻朴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适当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大学语文教育当中有利于帮助学生由内而外提升综合素质与情感道德意识。由此可见,教师只有在教学时潜移默化的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改善传统教育方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要求学校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才能真正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语文教学中。例如采用人本教育的方式,所谓的人本管理的思想品德教学,实际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本”在人本管理中实际有两方面含义,第一方面,目的和中心,也就是指学生本身是管理活动开展的主体,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以学生作为核心来开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主要前提。第二方面是根本的意思,也就是说学生本身是思想品德教育课管理活动的根本。所以,人本管理的思想品德教育课中心是让学生得到全面的解放,包括学生的思想、性格等方面,意在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从教师的管理目的来分析,要尽可能的发挥学校师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管理内容来分析,语文教师要通过人本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管理方法,实现高校师生的自我课堂管理。从管理方法来分析,是要通过积极的鼓励、充分地信任与理解来进行管理的。

(三)通过大量阅读来提升学生人格

大学政治论文篇4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独立学院认为自己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因此要不走寻常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显得相对散漫,不够重视,所以落实起来效果并不显著。

2.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综合素质较低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很多独立学院还没有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无法保证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这对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是一大硬伤。

3.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置不尽合理很多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定位在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上。然而现实中,某些利益相关部门把这一“有利条件”视为直接获利的途径。所以,独立学院更多的倾向于关注数字,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这样就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置的合理性,不利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4.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氛围不浓厚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具备浓厚的校园环境氛围,才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优良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并且起到相互感染、熏陶和激励的作用。这对独立学院来说就是一个软环境的建设,但很多忽视了这一点,显然这也是一个不足之处。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加强改善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建议对策如下:

(一)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独立学院要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搭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平台,对改进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意义重大。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工具,在校园贴吧、BBS以及博客等载体上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加紧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工队伍一个相对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应当包括独立学院的相关党政负责人、共青团干部、辅导员、“两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以及班主任等,他们是一个相对庞大的群体,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因此,独立学院必须加紧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工队伍,这样才能胜任这一教育工作。具体来说,可以从辅导员队伍着手,首先做好班级辅导员的选拔和培养工作,然后逐渐建设起一支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从而不断夯实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三)切实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考虑课程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所以,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应当加强相关方面的调查研究,分析内容设置不合理的症结所在并找出解决办法,以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继续开展。其次,要切实做到创新教学模式,切忌纸上谈兵。教师应从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真正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入耳、入脑、入心,真正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保障。在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后,就要不断地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这对独立学院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意义重大。

三、结语

大学政治论文篇5

如今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建设的重点,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方向。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独立学院相关的校园管理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特别是师德师风教育,绩效考核制度等尚待完善;缺乏榜样教育,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工作者、师德师风十佳教师的典型,言谈举止文明礼貌的榜样却没有树立,忽视了对各方面先进典型的评选和宣传。

2.校园文化建设底蕴不够深厚

我国独立学院的建校时间相对较短,存在着校园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的问题。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方面,校舍越建越豪华舒适,校园建筑的造型与空间布局设计越来越有创意,校园的美化和绿化也越来越优美。但是由于独立学院普遍存在建校时间比较短,存在着设备不足、校园学习气氛不够浓厚,人文环境弱于自然环境等问题。而且,有些独立学院的社会定位、办学理念、价值追求不够明确,与一类院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例如,很多学院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方面没有落到实处。另外,校园精神缺乏凝练,其核心特色把握不够准确,校园精神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也不明显。

3.校园“学风、教风、工作作风”三风建设有待加强

在学风建设中,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较普通高等院校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影响到了学风建设。而且,独立学院学生仍不被很多企业所认可,这造成了学生出现丧失信心、心理压力较大等许多问题,从而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教风建设方面,教师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引领和主导校园文化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独立学院存在着教师结构不合理,能够肩负重担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较少、专职教师比例不当等现实问题,导致了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主导作用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而且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偏年轻化,流动性较大,不利于形成稳定的校园文化。在工作作风的建设中,由于许多独立学院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完善,机关工作作风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职工对学院的归属感不强,没有主人翁意识。部分职工对工作缺乏敬业的感情,对工作责任性不强,要求不高,满足于一般性常规工作任务的完成。工作纪律差,上班迟到早退,无所事事,影响了教职工的形象。“三风”问题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4.独立学院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有待完善

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有些独立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缺乏连续性。社会实践教学不是作为一种常规性的教学环节,而是因教师、自然环境、场所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间断,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学校和学生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和运行机制。另外,社会实践活动是围绕着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目标进行的,应当有专职教师加以有效的指导。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完成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撰写实践报告及完成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等,尚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辅导。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解决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发展困境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

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教育部、湖北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就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而校园精神文明的主体是师生共同理想和价值观的建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倡导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主旋律,才能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强化成才意识,建设良好学风。思想政治工作主导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原则,遵循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方针,就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和把握。

2.加强独立学院“三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

认真学习在教师节前夕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抓好“三风”建设工作,“三风”即学生学风、教师教风、机关工作作风。通过“三风”建设来践行大学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加强学风建设。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用制度促进教风的转变。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增强机关管理人员为基层和师生员工服务的本领来改进机关作风。中共中央、教育部、湖北省《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教师的师德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灵魂。教师所具备的高尚的师德对学校、对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影响力,传递正能量。因此,要切实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从而对学生的精神面貌、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给予积极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的机会。另外,在注重学生学习的同时,还必须从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着手考虑,提供宽松的人文环境,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存在价值,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示其能力和价值的竞争平台,体现独立学院校园文化的渗透性和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3.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大学政治论文篇6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是2013—2014年度“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微博与大学生政治参与——以北京部分高校为例》所发放问卷的统计数据。项目组共在北京地区的七所高校发放问卷400份,所抽取的样本学校基本涵盖了人文社科、理工农医、艺术体育等大类,也涵盖了从大一到大四的各个年级。项目调查员经过培训之后赴各高校进行调研,调研采用问卷自填法,所有问卷都由受访者自己填写完成。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96份,其中有效问卷373份,有效回收率达93.25%。数据回收后项目组利用SPSS20.0进行分析。本次项目的抽样对象设定为有微博的大学生,项目所发放的问卷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样本的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2)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现状;(3)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行为特点;(4)大学生政治参与过程出现的问题;(5)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的因素。A.微博政治参与形式:大学校园绝大多数同学都在使用微博,其中有60.50%的同学使用微博是为了“获取分享信息”,27.60%的同学是为了娱乐或追踪明星动态,以社交为目的占22.60%,以政治参与为动机开通微博的同学仅有0.9%。说明微博政治性的功能并没有得到重视和充分利用。虽然微博的政治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但几乎所有的调研对象都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过微博政治参与。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微博上主要以获取信息为目的,其中有94.36%的同学关注时政热点,有47.18%的同学关注过政务微博或官员微博,说明大学生关注国际、国内局势和社会发展。这与现有很多研究表明“大学生对政治冷漠”的结论完全相反。与时政信息获取相比,大学生主动的政治参与行为比例并不高,其中带有政治性内容微博的人只有15.54%,参与带有政治性的网络投票的人只有10.72%,这说明大学生虽然关心政治,但实际的参与行为却不够积极。同时也说明大学生是一个潜在的积极参与团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刺激和引导才能够推动政治参与和民主发展。B.微博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国外学者对于网络和政治参与的关系有四种假设:元差异假设、增强效应假设、转化效应假设和极端效应假设。这四种假设是关于“网络的出现对于人们政治参与行为影响“的猜想。网络的出现使得政治参与的成本降低了很多,且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信息的传播和获取都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所以它一定会对人们的政治参与行为造成影响。而近年来微博这一新媒体的出现,更是把网络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大学生群体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接受能力,微博不仅为大学生开拓了一条政治参与的新渠道,也对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程度起到促进作用。根据我们的调查,31.9%的大学生肯定了微博对于我国民主发展的影响,52.0%的同学认为虽然作用不明显,但仍有可能推动我国民主进程,只有9.7%的同学觉得微博对于我国民主发展没有影响。说明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意识到微博对民主发展的促进作用,那么,这也很有可能成为他们通过微博进行政治参与的动机。C.微博政治参与过程:大学生在参与行为是否理性也是调研的重点之一。数据显示有13.1%的大学生有过微博被管理员删除的经历。大多数人是因为或转发了过激言论、谣言,对网络舆论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且这些非理性的行为大多与政治相关。当问到对微博中敏感政治问题的处理方法时,66.5%的大学生选择只围观不评论不转发。围观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信息真假难辨,且认为自己不完全有能力对敏感问题做出论断。说明大学生的参与行为较为审慎,且理性与非理性并存。

二、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效能感分析及解决方案

首先,社会舆论场的宽松程度很大程度决定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其次,微博上意见领袖的议程设置能够引导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的内容和政治参与行为。最后,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大学生是否进行微博政治参与主要取决于对成本和收益的权衡。那么对参与结果的满意程度也就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有27%的同学认为政务微博互动太少,不能即时做出反馈。微博开创的自媒体时代到来,意味着每个微博用户不仅成为了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不实信息和谣言成为微博生态系统的最大威胁,因为微博交互性强且传播迅速,一旦出现大规模“以讹传讹”行为的发生,势必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舆论影响,甚至会造成现实社会的政治动荡。微博,它实际上是建立在个人选择基础之上的一种关系定制。个人首页中的信息定制,都是基于个人喜好的,认同的或熟悉的人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传播更容易让人产生信任和认同。如果每个人都依赖上一个传播者的理性判断,那么就会形成“信息流瀑”,谣言随之迅速生成。大学生虽然有较高的教育背景和知识水平,但是针对一些特殊的网络事件仍然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判断其真假,加之微博的传播和信任的叠加,大学生很容易出现非理性的政治参与行为。虽然政治参与的扩大和政治生活民主化是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盲目的政治参与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冷漠的政治参与态度有时也能减少麻烦。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来说,我们并不鼓励所有的人都保持高涨的政治参与热情,相反,对于大学生应该有限度地扩大政治参与,鼓励有政治参与热情且理性的大学生进行微博政治参与,确保可以把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变成高效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培养理性积极的参与型政治人格,培育兼收并蓄的工具型政治文化。对于那些对于政治不感兴趣的大学生,并不鼓励其参与政治。要改变大学生“围观”的主流参与态度,需要通畅政治参与渠道。调查中有199人选择在微博上进行政治参与是为了政治表达,有70人希望通过微博来行使公民权力,有92人希望通过微博维权,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够通畅,大学生的政治表达不能及时收到反馈。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能够直接进行政治参与(如选举、结社、游行、听证等)的机会并不多,所以相对于门槛较高机会较少的制度化参与渠道,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可以广泛参与的非制度化参与渠道。微博进入中国不到五年,年轻人使用微博大多因为其娱乐,并不是政治。微博作为非制度化的主要参与渠道,我们仍然需要开发微博的政治,构建微博舆论生态,使微博成为行之有效的政治参与途径。政治参与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大学生政治参与积极性和政治参与水平的重要因素。大学生通过微博的政治参与行为可以培养自身的政治参与能力,提高政治敏感性。但这并未得到学生的重视,其自我培养意识较差。针对这个现象,需要学校的政治教育来填补这一空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培养大学生对于主流价值观和政治文化的认同,对于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培养较少。导致大学生对于社会现象和政治事件缺少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要想从根本上扩大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程度,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参与能力,这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提出了挑战。从传播学角度说,一个新的媒体形式的出现也意味着社会关系的重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必须紧跟时展潮流,重视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特别是微博这样的自媒体。强调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培养,从根本上提高政治参与水平,从而促进政治系统的稳定。

我国网络舆论管理制度中会设置一些敏感词或者敏感性的内容,涉及到这些内容的微博会被系统屏蔽,防止盲目性参与,我们也调查了大学生对于这一现象的看法。其中21.4%的大学生赞同政府的做法,15.8%的大学生反对,12.9%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49.6%的同学则认为需分情况讨论。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能够较为理性的对制度做出判断。即使政府推行了更加宽松的舆论政策,绝大多数大学生也不会盲目参与造成政治混乱。对于这一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首先,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微博发展时间短,相关法律还未健全,导致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缺乏安全感。制定一套完善的网络舆论管理法律体系不仅可以保证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设置了行为底线;其次,完善微博舆论机制。微博舆论环境有引导和规范大学学生微博政治参与行为的作用,完善舆论机制非常有必要。2012年3月16日,微博采取“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方式,全面实施微博实名制。通过对大学生“是否赞成微博实名制”的调查,我们发现,有29.8%的同学赞成,有44.0%的同学反对,其余26.3%的同学表示无所谓。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微博的实名制还是在一定成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感。如何在保证安全感的同时也保证较高的微博政治参与质量,是未来微博舆论机制建设的主要目标。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政治效能感低。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政务微博的建设,提高电子政府的运行效率,做到“线上”的事情能够在“线下”得到解决。使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能够及时得到反馈。据统计,截至2013年10月底,新浪平台上的政务微博有100151个,其中包括机构微博66830家,公职人员微博33321位。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万余个,增长率超过60%,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政务微博的发展得到了各界的重视并逐渐成熟起来,为民众和政府建设一个沟通的桥梁。通过调研大学生对“政府部门开通微博”的看法,我们发现,认为“很好,说明政府行政态度的积极转变”的大学生占46.1%,认为“形同虚设”的人有16.6%,有37.2%的人则持观望态度,认为成效有待观察。

这一结果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政务微博的出现持肯定态度,并期待政务微博在今后的政府工作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务微博的高效运作很可能刺激更多的大学生进行微博政治参与。利用微博,政府工作和民众发生实质关联。政务微博的发展,彰显新媒体时代舆论格局的转变,是从宣传到传播的改变,从语态到心态的转变。应继续探索完善政务微博,使微博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自媒体时代信息多元化的发展,对于冗杂的信息,大学生缺乏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很有可能成为谣言的传播者。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下称《解释》)公布。《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这一法律的出台,让网民对零成本的转发行为更加慎重,也能够有效规范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作为人人皆可发声的平台,微博提供了最大范围的多元化信息来源。当所有知情人的观点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互相补充、互相纠错、互相印证、互相延伸的结构性关系。微博虽然为谣言制造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但同时也为辟谣者畅通了渠道,谣言能够被迅速澄清,这有利于网络环境的发展。新浪建立了辟谣的初步机制,微博辟谣小组对微博进行24小时的不间断监控,为了方便与网友沟通,辟谣小组公布了举报邮箱并开放私信。当拿到确凿证据证明一条虚假信息之后,辟谣小组会公开辟谣,并对该信息进行删除,对转发或评论过的用户发送私信,说明此信息不实。同时对谣言的制造者施以一定惩罚。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可以帮助每一个个体做出更加理性更加智能的判断。越来越成熟的微博辟谣管控机制也将让谣言的危害越来越小。

三、结语

大学政治论文篇7

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问题,正是由于相对稳定使得我们难以用发展的眼光去把握它。当前坚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忽视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

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践中,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问题已经被边缘化,甚至被忽视掉。随着高校扩招,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与高校毕业生不断增长的矛盾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理论界热议的话题和实践中着力解决的问题。围绕着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内容、方法、特征等等问题成为了理论界深入研究的问题。然而,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却被“雪藏”于理论之中,没有人进行专门挖掘。在实践中,由于全社会关注的是大学生就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关注的重点往往也是就业。他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价值取向似乎冥冥之中有一定的约束,但是模糊的价值取向往往被忽视从而始终敌不过现实,往往理论让位于了现实,就业与否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在择业时的功利性和狭隘心态,导致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往往成为了一种流于形式的口号。

(二)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滞后

当前,所有高校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帮助学生就业的同时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健全,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独立性强、情感丰富、富于理想、易受外界干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能及时、有效地回应时代提出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进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缺位,从而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大学毕业后的收入很可能不如农民工收入,读大学的时间还不如自己到外面打工挣钱。面对这样一种读书无用论思想,如何从价值取向角度帮助大学生认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实现二者统一是需要我们予以回答的。

(三)片面理解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由于对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的忽视导致在实践中对于该价值取向的理解不统一或者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开展工作,因此,对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解存在着极大的片面性。比如,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择业观的形成和完善并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达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理想和国家统一需要长时间的过程。由于片面的理解,在定位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时,往往只重视择业的学生,忽视其他在校生。其实,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覆盖所有在校学生,只是必须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片面理解也使得我们把学生就业作为判断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忽视了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二、坚持就业指导中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取向应处理的几对主要关系纠正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辩证地把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一)做好就业指导与突出人文关怀

就应然的角度而言,人文关怀应当内含于就业指导当中。然而,受传统思维的影响,过去人们通常会简单地认为就业指导是技术性工作,它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学生找工作,从而割裂就业指导与人文关怀的关系,要么忽视人文关怀,要么轻视人文关怀。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贫困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群体的择业问题备受关注,人们越来越重视就业指导中的人文关怀问题。尽管如此,由于体制、机制、方法等原因,当前就业指导与人文关怀还存在水乳难融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摆脱传统思维,正确处理就业指导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将二者炼成“一块整钢”。正确处理二者关系需要我们摒弃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作机制,并在做好就业信息收集、,求职技能培训,学生择业观树立等等就业工作的同时,在择业学生中建立特殊困难学生排查、帮扶,心理问题学生预警、干预,家校联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培养等等人文关怀机制。

(二)积极引导与学生主体角色定位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和客体性问题时,学生往往片面地被理解为教育的客体,成为了被灌输、被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忘记其实学生本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他们也是主体,而且内因是根本,只有让学生成为主体,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即将毕业的学生多数都在校外实习、求职,实习的忙碌、求职的压力使得他们很少和教师保持有效的沟通。空间的距离,时间的难以把握,教师也难以对这部分学生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解决择业过程中的思想问题自己就是最好、或许是唯一的“老师”。因此,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尤其需要学生实现由客体到主体的转化。这样的转化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在就业指导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精神,提高战胜挫折的勇气,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三)学生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

毫无疑问,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就像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青年只有在满足国家建设需要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我们要通过长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克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市场经济不良思想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国家需要统一起来,刻苦学习,努力奋斗,修身成才,将青春奉献给国家建设。这样,学生的人生价值、人生理想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四)把握多样性与创新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政治论文篇8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变化

在校期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班会以及校园文体活动等方式进行,学生所处环境相对简单。然而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受到企业和高校环境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在学校要服从学校的管理,另一方面学生在实习基地或者企业中要服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制度,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积极的思想引导,一些意识不够成熟的学生就容易动摇信念、随波逐流。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是盈利,多数企业的文化建设往往着眼于加强员工对企业的热爱以及制度建设等,对企业员工的人文关怀往往不够。在这种环境下,青年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思潮和错误思想观念的不良影响,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为自身的。采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坚定当代大学生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多元化

传统意义上高校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班主任、辅导员及专业课教师,通过课堂、班会、面对面交流等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由企业管理人员和教师同时管理,二者之间由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存在不同认识,导致在对学生的培养手段、方式和培养目的上也有很大差别。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难以适应这两种不同的培养方式,容易引起思想认识混乱等问题,从而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其次由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要求“工学结合”,学生在实习基地主要是把自己的实践能力,即“工”,与自己在课本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即“学”相结合,从而丰富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和工作经验,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实习过程中有时却难以开展。学生实习期间接触最多的是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人员,而他们往往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辅导员、班主任不能像在校期间通过班会、文艺活动等形式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导致他们不能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问题,从而也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面临的系列问题

第一,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大学生面临着要完成学校学习任务和企业实习任务的双重压力,一时很难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由于他们大都成长在备受呵护的环境中,缺乏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在进入企业或实习基地实习后,由于周围环境与学校和家庭相比有很大不同,往往难以适应企业繁重的生产实习工作和日常管理制度,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第二、大学生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实习任务认识不够充分,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参加实习工作,认为自己是企业和学校的廉价劳动力。或者认为自己的就业方向与实习工作不相符合,容易出现懈怠和偷懒的心理。第三,在实习过程中,大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不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这样容易影响他们的实习效果,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参加实习工作的积极性。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校企文化融合,企业文化进校园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效的指导,打造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提升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种形式是学校方面邀请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或技术人才走进课堂,以讲座或者宣讲会的形式,在课堂上用最直观的形式向大学生传递企业文化,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第二种形式是通过党、团组织或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为方式,把企业的文化展示和传递从课堂和工厂里引入校园中,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高校的党、团组织以及大学生的社团是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托载体,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才。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党、团支部共建活动,校企合作联谊晚会等,把企业文化引入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他们更好地接受企业文化,反过来也帮助高校和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一方面可以拓宽高校学生工作的经费来源,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校企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如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自2008年成立至今,每年都通过举办“家具人才联盟嘉年华”的形式打造校企共同合作,联合培养高校人才。通过邀请国内外著名家具设计师和企业精英走进课堂,开设企业冠名的兴趣班级打造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并举办校企联合招聘会和企业冠名的迎新晚会及一系列活动,增强企业文化在学生中的传播。这样一方面可以创新了高校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了解社会和市场需求,从而消除对就业的恐惧和不适宜心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建设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首先是继续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作为学生的德育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是最了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教育群体,从而更容易掌握青年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和心态变化,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基于此,高校和企业应当共同合作,通过提供培训机会、进入企业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高校政治辅导员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使辅导员群体在熟悉高校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基础上,将企业环境、企业文化和企业生产管理方式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以更好地帮助高校大学生能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健康成长。第二是强化现有专业课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专业课教师直接参与大学生的日常课堂教学和实习过程指导,所以,在与学生和企业双边接触的过程中,往往发挥着联络人的重要作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起着重要的侧面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和学生实习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把企业文化、道德规范养成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和实习指导中,这样既丰富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又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并从高校学生管理的角度出发,积极鼓励专业课教师担任高校学生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实效进行强化。第三是通过校企合作吸引企业中的优秀技术员工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企业的优秀技术员工和管理人才在指导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可以担任学生的兼职导师或班主任,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有助于学生迅速适应实习工作,从而成长为优秀的专业性人才。

(三)实习过程中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作用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更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发挥他们充分发挥他们来源于学生的优势,及时关注和掌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思想动态。由于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过程中的教育形式较之在校期间会有所不同。学生在校期间主要通过班级集体授课的形式学习理论知识,而在企业实习则转变为在企业的不同部门,以小组或者寝室为单位分开实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时间都很难集中,有时候单靠辅导员或者指导教师就较难“快准狠”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出发,就应当充分发动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发挥他们在实习期间的的模范带动作用。要结合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在不同实习小组、不同单位选定学生干部作为负责联络人员,指导教师和辅导员要召开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例会,以便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另外可以通过出台奖励政策,树立实习过程中的人物典型,激发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实现学生的自我规范与自我教育。这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的小问题就可以通过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模范教育作用下顺利解决。而一些相对严重的问题和学生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及时得到报备与反馈,实现提前预警、立即解决的效果,并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努力,及时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排除隐患,及时化解将学生在生活中和思想上遇到的困难。

(四)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学生中较为流行的腾讯QQ群、微博、飞信群、微信等网络平台,搭建校企之间、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确保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之间能够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把新媒体平台建设成为学生对学校及企业实习基地的“意见箱”,使之成为大学生对高校和企业有效沟通渠道,从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更好地把握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同时,辅导员、班主任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新媒体交流平台,这样可以及时了解他们实习过程中的思想动态,便于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对症下药,从而克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实习期间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客观困难。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现有的网络平台建设,及时更整理、时下时政要闻、社会热点以及求职信息,以此为话题开展大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从而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三、总结

大学政治论文篇9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经过近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寒窗苦读,我们来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作为“时代骄子”,新时期我们究竟应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加强自己内心世界的修养?笔者认为,从根本上意识到加强思想理论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改造好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为了让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和定位,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观,笔者特总结如下。

一、合格的政治素质

合格的政治素质,要求大学生必须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政治素质的核心,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要提高政治素质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大学生是追求理想的最热烈的时期。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前进就有了充足的动力,人生发展就有了正确的方向。“有理想”就是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现阶段则要树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合格的政治素质,还要求大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人格,要做到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二、科学的思想素质

科学的思想素质包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科学的方法论。在世界观方面,要求大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唯物辩证法武装头脑,防止形而上学;用唯物史观武装头脑,作为观察各种社会现象的唯一科学方法。在人生观方面,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的目标,把劳动和对社会的奉献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尺度,而不是把金钱作为人生的价值尺度。同时,按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总体原则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为先、个人为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解决好这一人生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大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风气,思想上才能健康发展。同时,科学思想素质的形成,一靠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是基础的理论功底,要能把握其思想体系和精髓;二靠在实践中锻炼,讲科学理论付诸运用。培养科学思想素质,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这是保证政治上清醒的前提条件。

三、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内在保障。青年人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具有坚强的意志。这就是培育抗挫折、抗压迫、抗失败的能力,保持旺盛的生活态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临难而不失常态。坚强意志的形成,要靠在实践中的自觉磨练,没有任何捷径。

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表现为具有谦和宽容的气质。承认个体的气质,才能确立宽容的气质;承认人有所长,才能确立谦和的气质。谦和宽容的气质,是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是吸纳能量、汇集百川、在未来竞争中展示优势的前提。与此相反,心胸狭窄,妒贤嫉能,则是缺少自信心的消极表现。

四、良好的道德素质

良好的道德素质来源于高尚的道德观念。大学生只有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才能使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进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轨道,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要求诚实守信是道德之本。待人诚实是调解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道德风尚,来自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的指导。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大学生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关系时,要想到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先进分子则要做到先人后己,把社会主义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否定利己主义、个人至上、损公肥私,倡导集体主义、克己奉公。培育良好的道德素质,既要靠社会主义道德的指导,也要注重自身的道德培养。慎独,这一自古以来的道德修养准则,应该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只有在一切复杂的情况下,把握住自己的道德行为,才能保持自己良好的道德状态。超级秘书网

五、全面的文化素质

要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即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要求大学生具有人文修养,能够从中国传统的文史哲中汲取营养。还要具有现代化的科学知识素养,了解现代著名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跟上时代的步伐。用涵盖文、史、哲、经、法、艺术、现代科技、自然科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知识内容来构成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广博而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必要的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使其“内化”为人的品格,提高大学生的格调、品位、修养,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

大学政治论文篇10

有学者则指出我国当前的民主体制还不够完善,无法提供满足公民包括青年学生政治参与制度化的参与渠道,尚未形成能吸纳广大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4]。这些研究虽在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却未深入分析大学生参与人大代表选举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因此,本研究将探寻大学生参与人大代表选举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彼此间的内在联系。采用问卷的方式在四川省5所“211工程”大学进行调查,运用SPSS因子分析方法,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大学生参与人大代表选举的影响因素,并借此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提高大学生参与人大代表选举的积极性和政治参与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动机作为行为的动力,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具有激发、指引功能,并与行为特别是行为倾向具有一致性。因此,本研究将选举动机作为选举行为倾向的重要变量,并假设(H1)选举动机越强烈,对选举行为倾向影响越大。但是,任何动机和行为都是以认知作为前提和基础,其认知水平的高低也必然会影响动机,因此假设(H2)选举认知水平越高,选举动机越强烈,假设(H3)选举认知水平越高,选举行为倾向越大。此外,动机理论还认为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需要转化为动机后才能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

态度作为价值观之一,也必将对行为倾向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假设(H4)选举态度与选举动机呈正相关,即选举态度越正向,越积极,选举动机越强烈。美国学者Fishbein提出了理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简称TRA),该理论认为,个人表现出特定行为是受个人的行为意向影响,而行为意向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个人对此行为的态度与主观规范所决定。但是由于理理论是基于理性人假设,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Ajzen加入了认知行为控制这一变量,并将其理论发展为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edBehavior,简称TPB),主要用来预测和了解人类的行为,后来被广泛用于社会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和消费等领域。计划行为理论认为,态度越正向,越积极,其行为意向就越大,反之越小[6-8],且Katz和Stotland,Rosenberg和Hovland也曾在研究中发现,人的态度是行为反映的基础[9],因此,本研究将选举态度作为影响选举行为倾向的变量之一,假设(H5)选举态度与选举行为倾向是正相关,即选举态度越正向,越积极,其选举行为倾向就越大,反之越小。此外,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由情感、认知、意向三部分组成,学者洛开奇(M•Rokeach)甚至认为态度作为一种具有结构的复杂认知体系,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数个相关联的信念组织[10]。由此可看出,认知作为人们心理活动产生的最初来源,对态度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假设(H6)选举认知水平对态度有正相关关系。

研究方法

(一)变量界定与问卷编制

选举认知水平是指个体对人大代表选举的了解和认识程度、理解和评价能力,在本研究中,认知水平则是对人大代表选举的程序、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人大代表选举的意义的认知和了解程度的测量,采用李克特量表,从完全不了解、不太了解、一般、比较了解到非常了解,分别赋值1至5分。选举态度指参与选举的主体对人大代表选举的评价和看法,表现为认可与否定程度,赞成与反对程度的状态。如是否能选出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人大代表制度设计的合理性、透明度等,分为“完全不认同、少部分认同、一般、大部分认同、完全认同”5个程度,分别赋值1至5分。选举动机是指选举主体受外界刺激和内在需求综合作用产生的内在动力。本研究采用参加选举是否有自豪感和荣誉感以及参加选举的目的是为了选举出真正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代表或是行使自己的权利还是例行公事等。从完全不符合、少部分符合、一般、大部分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赋值1至5分。选举行为倾向是人们对人大代表选举所预备采取的先前反应和意向,具有预备性质,它是选举行为的直接驱动力,但不等于外显行为[11]。其量表内容包含“如果条件允许是否愿意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是否会主动参加”以及“是否会选择代表自己意愿的人”,答案“是”“否”分别赋值“1”和“0”。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为了保证问卷的质量,首先在电子科技大学进行小样本试测(N=60),并运用SPSS20.0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在此基础上根据调查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反复调整与修正,得到了最终问卷,共28题。最终问卷在四川省5所“211工程”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考虑到作为“211工程”大学的学生,综合素质总体更高,因而更加具代表性。我们共发放问卷750份,每所大学150份,收回701份,剔除大量未填写和真实性不足的问卷,同时采用序列均值对少量题目未填写的问卷进行缺失值处理,最终有效问卷共649份,有效率87%。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简称SEM模型),具有同时考虑和处理多个因变量、将无法直接测量的属性纳入分析以及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含有测量误差等优点,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采用AMOS20.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检验假设和分析,并用SPSS20.0进行辅助分析。

模型检验与实证分析

(一)信度和效度分析

在进行模型拟合与假设检验之前,首先对问卷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采用Cronbacha来检验问卷各项的内部一致性,当Cronbacha值≥0.70时,属于高信度,0.35≤Cronbacha值<0.70是,属于尚可[12]。本问卷的信度为0.830,各项目的Cronbacha值也在0.600以上,因此问卷的可信度较高。效度采用主成份因子分析进行检验,KMO为0.793,且各因子的值也在0.6以上,同时各观测变量的因子负荷均大于0.50,且通过最大方差旋转法提取特征值,四个因子均大于1,说明问卷测量的项目比较准确的反映了选举认知水平、选举态度、选举动机和选举行为倾向这4个因子的特征。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二)模型检验与修正

本研究运用统计软件AMOS20.0对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模型拟合度采用公认指标[13-14]来衡量。一般认为,X2/df的值应小于3,RMR和RMSEA的值应小于0.05,GFI、AGFI、IFI和CFI的值应大于0.9,且越接近1越好,PGFI和PNFI的值应大于0.05。模型拟合结果如表3(初始模型)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要求,模型拟合度良好。但在模型假设检验中,我们发现H3、H5、H6并未通过假设检验(见表4),说明选举认知水平和选举态度对选举行为的影响不显著,选举认知水平对选举态度的影响也不显著。根据简约拟合度原则,我们去掉了H3、H5、H6三条路径,得到如图2所示的修正模型。经检验,修正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了标准,且简约拟合度有所上升(见表3)。修正模型拟合标准化解如图2所示。

(三)讨论与分析

H1通过了检验假设,并且我们发现,选举动机越强烈,选举行为倾向越大,这与动机理论是相吻合的,一切需要和心理活动都要转化为动机才能真正促进人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会因确信其投票不会对投票结果产生任何影响而不愿意参加投票,但一般而言,行使公民权利所带来的满足和利益,以及不参加投票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也足以促使大多数的人们参加投票活动[15]。行为科学认为,只有当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再加上客观条件即诱因的刺激时,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最终形成人的行为,这对选举动机与选举行为倾向的关系也具有很好的解释性。

H2通过了假设检验,即选举认知水平越高,选举动机越强烈。虽然我们所调查的都是大学生,但对人大代表选举的认知却是有差别的,它会受专业、家庭背景、政治面貌等因素的影响。虽然选举认知水平对选举动机有显著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较选举态度对选举动机的影响要弱。

H3未通过假设检验,即选举认知水平对选举行为倾向的影响并不显著。所以,认知水平与选举行为倾向虽有重要联系,但这种影响并非直接的、决定性的。认知要变成行为,中间还有许多中间变量和可变变量,而选举动机在本研究中即是这个重要变量。

H4通过了假设检验,即选举态度对选举动机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与之前的理论依据“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需要转化为动机后才能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相匹配。

H5未通过假设检验,即选举态度对选举行为倾向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原因与选举认知水平对选举行为倾向的影响有相似之处,选举态度也需要作用于动机才能对选举行为产生影响,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受到外界环境和大学生个性特征等因素影响。这是因为相比其他社会群体而言,大学生更加理想主义,更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当他们认为选举公正、公开、民主,能选出真正让他们满意的代表时,就会有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选举动机更加强烈;反之,如果外部政治环境较差,认为选举不公正或者被选举出来的人大代表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时,就会相当消极,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H6未通过假设检验,即选举认知水平对选举态度的影响并不显著。这是因为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虽然调查对象均来自“211工程”大学,但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民主意识与他们的综合素质并不成正比,选举认知水平普遍偏低,对选举以及人大代表制度的了解程度的均值都低于3分(总分5分)。在这种状况下,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人云亦云,不认真分析也不顾是非曲直而盲目从众;同时还会受到许多固定观念的影响,导致选举认知水平对选举态度的影响不显著。

此外,我们在进行基于人口统计特征的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时还发现,在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是否为学生干部和家人是否有在党政机关工作的群体里,各假设路径虽有微小变化,但并无显著性差别,因此,模型对于解释大学生参与选举影响因素的解释具有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