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1 09:51:47

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计划

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计划篇1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十一五”计生协会事业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切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确保全区计生协会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现根据国家计生协会工作要点和省市计生协会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坚持以人为本,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要任务,结合人口计生的中心工作,重点在生育关怀行动、村(居)民自治、企业协会建设、青春健康教育、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功夫,广泛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提升计划生育协会整体水平,为打造杭州中心区,构建和谐新*,共建共享生活品质新示范区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认真做好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决定》的学习与宣传工作。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级协会要把该项学习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协会会员中掀起学习宣传热潮。计生协会协助人口计生局重点做好中央《决定》的贯彻实施意见的制定,并抓好贯彻实施的各项工作。

(二)组织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计生协会组织网络及队伍建设,加快辖区内百人以上企业计生协会建设步伐。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群众团体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意见》。加强队伍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青春健康教育。进一步深化青春健康教育和亲青服务点建设,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加大投入,加快扩展青春健康教育的覆盖面,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青少年的生殖健康教育和生殖保健援助,力争全区40%的企业流动人口青少年得到生活技能培训,校内80%的青少年得到性与生殖健康的教育。

(四)生育关怀行动。坚持以人为本,继续深入开展“五关怀”行动。推进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殖保健知识培训、咨询和走访等多种形式的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宣传服务活动。

(五)村(居)民自治。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重点做好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根据中计协《关于加强计生协会“会员之家”建设的意见》精神,建设一批规范的“会员之家”,巩固和发展计生协会“会员之家”阵地。

三、工作任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20*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协会组织建设,有效稳固基层基础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市两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的文件精神,配齐配强村级计生协会组织,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发挥作用好的协会,帮助进行巩固、提高。对新建的协会组织、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协会组织,制定相应措施,协调多方力量,帮助解决队伍、阵地、活动、经费等问题;在优化会员队伍上,注重吸收有技能、会服务、能示范的人入会,增强协会服务能力;积极建立协会志愿者服务队,使其成为基层稳定、服务群众的一支重要力量,努力实现计生协会组织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二要深入进行专项调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主的沟通,努力提高企业对人口计生工作和计生协会组织的认识,积极探索新时期企业计生协会工作的发展方向;要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充分利用座谈会、研讨会、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经验交流,借鉴学习,促进企业协会建设工作深化发展。三要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各街道、镇计生协要按照中计协提出的“五有”要求,即“有活动场地、有服务项目、有活动制度、有宣传队伍、有文体器材”,积极鼓励和帮助基层开展“优秀会员之家”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基层协会组织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二)深入开展协会项目,充分发挥品牌效益

1、打造“生育关怀行动”社会公益活动品牌。各级计生协会要认真贯彻落实、文明办、中计协等七部门下发的《关于广泛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的通知》([20*]22号)的精神,尽最大努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好“生育关怀行动”。一是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促进家庭和谐。采取公益金发放、结对帮扶、节日慰问、义卖募捐筹资等多种形式,为计生困难家庭、单亲特困家庭、孤残儿童、留守儿童家庭、空巢老人家庭等送去物资援助、科普知识和情感关怀。二是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提升生活品质。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知识讲座;利用各街道、镇计生服务站技术力量为育龄人群开展查环、查孕、查病等生殖保健服务;依托社区资源优势落实宣传服务“七到人”,即“五期”教育普及到人、新婚夫妇祝贺到人、宣传资料发放到人、怀孕期间服务到人、生育之后慰问到人、知情选择指导到人、术前术后走访到人。三是关怀独生子女身心健康,加强人口早教。积极探索学校、社会、家庭互相联动的青少年教育运行机制,根据独生子女特点,注意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勤俭意识等,努力营造有利于独生子女身心健康的良好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四是关怀女孩健康成长,转变婚育观念。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横幅等载体,大力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生育观念,动员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关爱女孩健康成长。五是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激发工作热情。对基层计生工作者在工作上要给予支持,生活上要给予关心,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安心工作。

2、推动青春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深入贯彻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计生协九部门《关于在全省青少年中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和服务的意见》及市委宣传部、教育局、计生协等七部门《关于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青春健康服务工作的意见》,争取党政领导重视,加大工作投入,坚持走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一是针对校外青少年对青春健康的教育需求,组建充实基层师资队伍,加强培训力度,制定合理教案,采用PLA教学方法,广泛开展性与生殖健康生活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对农村、企业、娱乐场所等青少年的培训,力争有40%的企业开展活动。各街道、镇计生协会每季至少开展一期对校外青少年的青春健康生活技能培训。二是加强与教育部门联系,探讨针对不同年龄设置在校学生青春健康教育内容,及时评估学校青春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三是规范区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中心运作,提升亲青服务内涵。继续开展镇、街道亲青服务点建设拓展工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确保青少年咨询求助服务渠道畅通无阻。

3、深化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三部委《关于加强和完善村级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见》(国人口发[20*]85号)以及省《关于规范推进村级计划生育民主管理深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意见》(浙人口计生委[20*]56号)文件精神,重点完善和规范:(1)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章程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合同;(2)计划生育村民议事、民主评议制度;(3)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制度;(4)建立规范的“会员之家”。不断完善“村两委负责,协会当骨干、群众作主人”的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村(社区)组织的自治作用,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计生村(居)自治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工作思路和方法,确保村民自治合格率达80%以上,居民自治合格率达82%以上。并继续将这项工作列入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

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计划篇2

一、着力打造青春建功平台

以改革发展精神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工作大局。重点围绕全市科学发展、招商与转调创和突破滨海建设等中心工作,以改革发展精神引导全市广大青联委员和青年企业家积极投身创业创新创意创优。继续深化“助力县域科学发展工程”,围绕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深入开展青年绿色环保生态行动,引导青联委员和青年企业家增强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开展交流考察、投资兴业、招才引智等活动,提高青联委员和青年企业家在服务全市经济发展与提质增效、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绿色发展与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贡献率。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全市各族各界青年。引导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影响带动更多青年共同成长进步。引导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具体“实施办法”,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密切与广大青年的联系,注重维护青联、青企协组织的社会形象。

深入开展“青春建功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领广大青联委员和青年企业家坚定不移地支持和参与改革,创新引领方式和传播路径,引导青年自觉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之中,信心满怀、坚定不移地紧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组织举办交流会、研讨会、座谈会、读书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进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广大青年对改革与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的能力。

二、着力打造改革创新平台

着力打造“和谐、温馨、向上”的“青年之家”。密切和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之间的相互联系,搭建委员、会员之间的交流平台,形成联系青年强大合力,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以“和谐、温馨、向上”为主题,努力把青联建成一个积极向上、温暖和睦、彼此敬重、真诚相助、传递正能量的大家庭,使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在这个大家庭里,能够尽情畅谈人生的体验,倾诉创业的艰辛,分享成功的喜悦,使青联、青企协始终成为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成为缔结永生情怀的“青年之家”。

深化“青年企业家跨越发展计划”,实施“总裁培养工程”。继续深化“青年企业家跨越发展计划”,创新实施“总裁培养工程”,围绕加快全市青年企业家跨越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提升服务效能、创新制度建设、强化典型宣传、营造成长环境、加强交流培训、提供公共服务等实施措施,以此打造青年企业家合作共赢、抱团发展的青年商圈。联合国内、省内知名院校和培训机构,分期、分批举办培训班和研讨会,为青年企业家量身定制战略规划和品牌课程,帮助青年企业家努力成长为新生代商业领袖。

探索建立青商服务机构。探索建立以市场化为主的青年企业家服务机构,邀请国内、省内顶级律师、会计、银行家、培训师等,开展法律援助、会计审计、融资洽谈和学习培训等服务内容,帮助青年企业家更新观念,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助推青年企业步入发展快车道,着力构建青年企业家与政府、学术机构、银行之间的沟通桥梁,打造有利于青年企业发展壮大的全方位、立体化服务体系。

三、着力打造活力提升平台

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以青联常委会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共青团为核心、界别(区域)工作委员会和青联之友联谊会发挥骨干作用的组织格局,激发青联、青企协工作活力,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严格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发展程序和遴选标准,把握合理的结构比例,保持委员、会员的代表性、示范性和影响力。重点强化对青联界别工作委员会、青企协区域工作委员会分类指导。健全工作宣传机制,主动依托微信、微博、QQ群等新媒体手段,设立集工作学习生活等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构建“即时、畅通、方便、有趣”的青联、青企协组织网络。继续编印《青未了》(潍坊版)和《青年企业家》杂志,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委员、会员提案制度,引导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深入青年之中,真诚倾听青年呼声,真实反映青年愿望,以提出提案、建议等形式,拓宽青少年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探索成立青联之友联谊会,不断巩固传帮带的组织平台。

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计划篇3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心,充分发挥计生协群众组织的特点和优势,突出本市协会工作特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力争协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为推动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成绩。

二、主要目标:

⒈组织建设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两办”通知精神,切实加强镇、村两级专职副会长、会员小组长队伍建设,继续开展深化创建“一流协会”活动,在全市创建个村级示范协会。

⒉深化改革方面。积极参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大胆探索在参与规范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促进利益导向建立完善、民营企业创建计生协会等方面的新经验。

⒊宣传工作方面。切实抓好以“”会员活动日为重点的宣传活动,坚持以人口学校、会员之家为阵地,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宣传活动。

⒋项目工作方面。继续抓好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青少年性知识教育的项目工作,不断扩大宣传渠道,提高宣传效果。

⒌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加强市、镇二级计生协会自身建设,举办好各类培训班。

三、工作任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围绕“抓基础创一流,树典型创特色”这一主题,××年的工作重点主要突出“五新”:

⒈自身建设要有新提高。

切实加强各级计生协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协会干部的自身素质,年初召开一次市计生协会理事会,月初举办镇、街道专职副会长、秘书长培训班,市计生协安排二次下基层督查评估,确保全市基层协会组织建全,活动经常,发挥作用,形成风尚。

⒉基层基础要有新突破。

基层协会建设仍然是新年工作的重点,针对全市计生协会实际,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新突破:一是会员小组长队伍建设要有新突破,以上会员小组长要达到作用发挥好要求;二是创建“一流协会”要有新突破,以上村居计生协会达到合格村协会标准,创建个示范村居协会;三是民营企业协会创建要有新突破,到年底全市创建民营企业计生协会家,占人以上企业数的。

⒊宣传教育要有新举措。

在月日前后,开展好中国计生协倡导的“全国会员活动日”活动,在总结××年宣传活动的基础上,××年市计生协做到年初早按排,活动有重点,突出服务,热在基层,在全市个镇、街道开展个村居、个企业、名会员参与的大宣传大服务大行动,做到培训、学习、座谈、咨询、服务、文艺演出一起上,造足声势,把“关爱女孩”、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引向深入。

⒋项目管理要有新拓展。

我市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是中国计生协的项目点,开展青少年性健康知识教育是省计生协的项目点。在不断巩固现有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年在宣教渠道上要有三个拓展:一是在现有所中学重点教学的基础上向全市所中学拓展;二是在现有家企业宣传的基础上向全市家企业拓展;三是在现有人口学校培训的基础上向全市广大青年志愿者拓展,争取全市有以上群众懂得艾滋病的危害。

⒌其他工作要有新发展。

()充分发挥村居计生协作用,积极参与计生村居自治,重点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计生民主恳谈会质量,抓紧抓好计生村民自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到××年底,全市创建出个计生村民自治示范村。

()积极参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不断推动计划生育公益金的规范运作,努力促进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完善,确保“关爱女孩”行动、开展计生弱势群体帮扶工作的全面落实。

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计划篇4

一、加强科技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

今年以来,我区通过科技简报、科技网站、政务信息、组织科技活动周等各种方式,大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及时将有关科技政策和全区的科技工作动态反映给领导和企业,提高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企业对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依靠科技进步求生存、图发展成为企业的共识。

二、加快技术创新,促进新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我区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的工作思路,把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作为我区今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积极引导企业搞好新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今年我区企业开发的新产品有如下四个特点:一是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普遍提高,二是专利项目比较多,反映出企业依靠专利技术和产品开发市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三是大多数项目研制开发之前经过了认真的市场调查,项目的针对性强,转化率高,四是项目开发单位包括乡镇企业、区属企业和民营企业,表明我区科技工作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大。例如在汽车零部件工业方面,重点抓了青岛方正机械有限公司的fla空气悬挂浮动随动车桥装置、青岛泰德汽车轴承有限公司的轿车双列角接触轴承和青岛汽车车桥总厂的中重型汽车车桥防抱死装置(abs)制动系统,这几个项目成功以后,我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会有较大的提高,将对全区的经济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青岛青义锅炉工程有限公司的js系列家庭多功能空调被确定为2006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青岛方正机械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空气悬挂浮动随动车桥装置在第七届中国汽车展览会上引起了参会客商的广泛兴趣,并与一汽集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有望实现规模生产。今年以来全区共组织企业申报各类部级科技计划××项,其中农业发展基金项目××项,国家星火计划××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1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组织申报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市重点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组织申报市高新技术产品10项,其中9项已通过认定。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家,全部通过认定。

三、取得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今年我区××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其中1项居国际先进水平,××项居国内领先水平,××项居国内先进水平。如我区民营科研机构青岛畅绿生物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耐,寒睡莲品种选育项目选育出了××个耐寒睡莲新品种,实现了睡莲这一世界名花的国产化,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张启翔、中国荷花协会秘书长王其超等十一为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这一成果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培育出的十个睡莲新品种和人工杂交授粉技术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民营企业青岛辰光通信有限公司开发的cga01-adsl宽带接入系统在宽带上网技术方面实现了突破,居国内领先水平。青岛颐梅园林公司的梅花抗寒、切花及多次开花新品种选育研究项目列入了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国家863计划)。这是我区企业首次列入国家863计划。获得山东科技进步奖××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项,科技星火奖××项。

四、大力增加科技投入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积极为企业争取上级科技经费支持。为青岛颐梅园林公司的梅花抗寒、切花及多次开花新品种选育研究项目争取国家争取863计划资助80万元,为崂山电子仪器总厂有限公司的cems烟尘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争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75万元,为崂山电子仪器总厂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争取青岛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共计××万元。fla空气悬挂浮动随动车桥装置等××个科技项目列入由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财政局近日下达的2006年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第一批),共获得××万元市级科技经费支持,目前有关企业已经办理拨款手续。今年我区在争取市级科技经费方面,无论列入计划项目数还是获得经费数都在市内四区中高居首位,也是我区历年来最多的一次。区级财政方面,今年投入科技三项经费××万元。

(五)编制2006年度李沧区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第一批)

根据《李沧区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要求,经过项目申报和考察论证,编制了2006年度李沧区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第一批),共立项××个,涉及机械、化工、通信、卫生、环保、花卉、新材料等领域。计划编制的原则是:以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为重点,兼顾能迅速形成经济增长点的中、小项目,侧重于鼓励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以及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目前除少数项目因技术不成熟等原因推迟研发外,大部分项目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已完成并实现产业化。

六、积极为企业服务

今年区科技局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深入基层,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引导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有:

先后组织部分企业参加了高新技术博览会、国际汽车展、全国肥料展览会、全国精密仪器展、沈阳中俄技术洽谈会、山东通信技术展。

结合今年的科技活动周,组织各街道办事处、资产经营公司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和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市科技局举办的科技讲座。

举行了青岛辰光通信公司的adsl新技术和青岛乙炔气厂的se-6新型超能工业燃气推介会。

分别为青岛气焊工具厂、青岛华东结晶器厂介绍韩国和台湾客商,探讨进行资金和技术合作的可行性。

组织部分企业参加21世纪中国:国际人才与创业研讨会暨项目洽谈会,并为青岛辰光通信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进行了项目对接。

制定《李沧区科技创新奖励办法》,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

七、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

自2003年教育部开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以来,许多高职院校开始大规模引进新教师,使得青年教师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但这些教师大部分没有工作经历,缺乏工作经验,不熟悉实际业务工作,实践动手教学能力普遍匮乏,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首次明确要求职业教育教师要参与企业实践。《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要求,“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强调了教师的顶岗实践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将教师到企业实践纳入长期教育战略规划,并提出“制定优惠政策”,让企业主动接收教师实践。由此可见,到企业实践成为丰富青年教师企业工作经验、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研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问题,推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改革,完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部门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已经出台的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来看,可以实际操作的具体政策很少,在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考核方式、实践期间教师待遇、实践考核结果和职称评定关系等方面都没有明确规定。而实际上,教师到企业实践并不仅仅是学校、企业和教师本人的事情,还需要相关的政策来进行协调和约束。因此,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来保障教师到企业实践活动的展开。

(二)学校存在的问题

1.学校缺乏激励措施和政策导向

通过对一些高职院校的调研发现,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于教师到企业实践没有建立明确的激励措施和政策导向,在实践期间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实践完成后双师教师的认定以及年度评优评先等方面没有具体的激励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对教师到企业实践重视不够,从而导致大部分到企业实践的教师缺乏积极和主动性,造成教师不愿意去企业实践或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缺乏实效性。

2.学校缺乏实践经费

实际上,学校在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问题上存在诸多困扰,其中,以经费问题最具代表性。由于没有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因此,学校无法从财政获得专门的教师企业实践经费,而事实上,教师到企业实践期间的薪酬企业不愿意负担,需要由学校支付,而且,教师到企业实践除了正常的薪酬外,往往还需要学校负担交通费、食宿费甚至部分企业还向教师所在学校收取培训费。由此可见,学校派出一位教师到企业实践,需要增加较大的开销,这对于办学经费本来就比较紧张的高职院校而言,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3.学校缺乏对教师实践的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在派出教师到企业实践后,往往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造成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实效性差,难以达到真正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目的。

由于教师实践的地点一般远离学校,因此,学校无法派专人对教师的实践情况进行考核,部分院校采取通过企业考核的方式,但是,企业在对教师的考核上也缺乏科学的方法和体系,造成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效果难以准确进行评估。由于缺乏合理的考核体系,教师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缺乏压力,因此,教师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真正提高。

4.学校缺乏对教师实践的长期规划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需要满足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而市场对人才技能素质的要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教师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来满足实践教学要求。因此,需要对教师定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实践缺乏长期规划,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学校在对派出教师的选择上缺乏计划性。为了保证正常教学的开展,学校一般只派遣工作量较少的教师到企业实践,而不是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的需要进行教师的派遣。这就造成了派出的教师无法胜任实践岗位的工作,或者完成实践任务的教师所获得的技能,不能满足教学计划的需要。

其次,由于缺乏长期规划,无法保证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时间。教师们一方面需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一方面需要到企业实践,这实际上是存在矛盾的。目前的做法,通常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但事实上,这段时间仅为期1-2个月,难以保证教师在实践能力上真正有所提高。

(三)企业存在的问题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主体,而接收教师实践无法为企业创造效益,相反,企业需要选派优秀的技术人员或业务人员对教师进行相应岗位的培训,而获得相应技能的教师在实践任务完成后就需要返回学校,不能继续为企业工作创造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正常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影响。此外,从事技术性工作的教师到企业实践还有可能涉及到商业机密问题,使得企业不愿意提供合适的岗位给教师。

(四)青年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政府和学校均未出台具体的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激励措施,造成大部分青年教师对到企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些青年教师认为教育行业是比较稳定的行业,因此,安于现状,认为是否到企业实践并不影响自己的职称晋级、年终考核等各个方面,缺乏动力。与此同时,长期以来,许多高职院校将教师岗位划分为专业理论教师岗位和实训指导教师,这就造成了一部分教师认为到企业实践不是自己的事,而应该是实训指导老师的事情。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建设思考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中包含了四大主体,因此,首先应该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四方的权责关系,理顺思路,使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

具体而言,政府部门应该从宏观上进行架构,出台具体的规章制度。需要进行协调的工作,尽量协调到位,同时,也需要顾及不同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在制定政策时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不同的院校因地制宜地制定各自的制度。高职院校则在政府的具体规章制度下,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制度,对目前存在问题的地方,推出具有创新性的规章制度,在教师实践的长期规划、实施以及考核上发挥相应的作用。企业则在政府的协调下,为学校提供教师实践的平台,实实在在地为院校的发展提供明确方向,同时,也可以获得在税收、生产方面的优惠政策,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青年教师则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到企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在学校的政策保障下,积极到企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总的来说,这些制度可以由三个模块构成,分别是协调制度模块、运作制度模块以及保障制度模块。

(一)建立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协调制度

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包括的主体有政府、学校、企业和青年教师,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协调制度,协调四方利益,为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具体可以由政府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或者建立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管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工作,协调相关的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税务部门以及人力资源等部门的关系。由学校建立校企合作的协调合作平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日常管理、考核评定等制度,增强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实效性。

(二)建立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运行制度

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运行制度是在上述协调制度运行正常的前提下,对四大主体的职责明确划分,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青年教师积极参与。

政府部门在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实施工程中,首先应该建立实践企业的筛查机制,根据学校和人才市场的需要评定出具有实践资格的企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其次,应该出台具体的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

学校是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实际执行主体,因此,学校在运行制度的制定方面非常重要。首先,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拟定专业发展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教师实践规划,明确教师实践的专业方向、实践的人员以及实践的时间。其次,学校需要和企业共同商讨教师的实践计划,推进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企业则可以根据政府颁布的倾斜政策,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方向,加入到校企合作的平台中,并为教师提供真正意义的实践岗位,同时,将企业实践纳入到对教师实践的管理和考核工作中。

(三)建立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的保障制度

保障制度主要包括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激励制度以及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经费保障制度。

在激励制度的建设上,政府需要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改革等方面,充分体现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重要性,学校需要在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让教师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经费保障制度上,可以由政府在财政拨款中解决,即根据学校的规划,设立教师企业实践的专项经费;也可以由学校解决,即在日常运行的事业经费中,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留出教师企业实践的经费。

综上所述,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建设,需要由政府进行统筹规划,在明确政府、学校、企业和青年教师四方权责和责任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制度,充分调动各主体积极性,保障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活动的开展,真正地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必学.创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开放式高职学院[J].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2008,(4):51.

[2] 马必学,刘晓欢,向丽.工学结合的三种课程形式在高

职教育中的适应性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9):

88.

[3] 李梦卿,张君弟.从(职业)教育试验区建设透视

职教改革发展趋势[J].教育与职业,2009,(30):5.

[4] 李占昌,顾洁.高等职业示范院校教师培养模式―“企

业制”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7):4.

[5] 陈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与评价机制

[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5,(2):19.

[6] 付宝慧.浅谈高职教师的企业实践[J].实践与探索,

2010,(25):242.

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计划篇6

一、突出企业特色,强化思想引领,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凝聚青年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按照中央企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配合组织好青年的学习实践活动,帮助青年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引导青年争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入探索工作规律,找准自身定位,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研究改进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2.贯彻落实团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团的十六届二中全会和《共青团工作五年纲要》精神,结合全年重点工作和中央企业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增强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能力。

3.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深入开展“与祖国共奋进,与企业同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青年月”活动,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增强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深化形势任务教育。通过形势报告会、座谈、研讨、论坛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形势,坚定必胜信心,扎实做好工作,与企业共度难关。密切关注、及时掌握青年思想动态,做好青年的思想引导工作,维护企业稳定大局。结合中央企业优化结构上水平的新任务,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青年做企业改革的支持者和实践者、做企业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做维护企业稳定的中坚力量。

5.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通过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典型示范等方式,切实加强青年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青年爱岗敬业、遵章守纪、诚实守信,大力弘扬职业文明。引导青年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团员青年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充分认识中央企业加大重组力度过程中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继续开展“和谐重组一家亲”活动,加强重组企业青年的沟通交流,促进企业文化融合。

6.创新教育引导青年的方式。结合企业实际,把对青年的教育引导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和丰富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教育青年和服务青年结合起来,尊重青年选择,运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引导青年,提高针对性,扩大覆盖面。

二、围绕企业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动员青年为中央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做贡献

7.深化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服务企业自主创新。

(1)增强青年的创新意识和技能。大力开展导师带徒、创新论坛、技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青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

(2)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影响力。以“分众”的视角,针对不同类型青年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创新创效活动,进一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影响力。

(3)组织青年立足岗位降本增效。围绕保增长、保发展、促和谐,组织青年深入开展“五小”、争当青年岗位能手、争创青年文明号、青年qc小组、劳动竞赛等活动,引导青年立足岗位,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消耗,在管理过程中优化流程,在销售过程中拓展渠道,在安全生产中消除隐患,动员青年齐心协力保增长,创新创效促发展。

(4)加强活动的长效机制建设。继续建立和完善青年创新创效活动的运行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激励机制,按照项目化的方法推进创新创效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8.继续开展“安全生产,青年争先”主题活动。深入开展青年安全意识教育、青年安全培训、安全监督检查、隐患自查自改活动,服务企业安全生产大局。深入开展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严格创建标准,抓好日常管理,充分发挥优秀青年集体和个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9.全面推进青年节能减排示范行动。继续组织青年岗位能手观念示范、技能示范、实践示范活动,以点带面,选树典型,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和影响。依托团支部、青年班组加强节能减排教育、学习节能减排知识、开展节能减排实践、培育节能减排文化。

三、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在竭诚服务青年中凝聚青年

10.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和事业发展。深入开展青年职业生涯导航活动,帮助青年认识人才成长规律、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认真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技能培训、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11.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主动关心青年成长,掌握青年发展信息,切实做好“推优荐才”和“推优入党”工作,帮助优秀青年脱颖而出,发挥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协调解决青年成长中的突出问题。

12.服务青年提高就业技能和岗位竞争能力。在部分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减产、停产期间,团组织要履行团的职能,发挥优势,协助企业做好青年职工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提高青年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积极响应促进青年就业的号召,结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用工需求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关工作,为青年提高就业技能做贡献。 小编推荐与 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计划 关联的文章: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13.给予青年生活关心和人文关怀。关注青年在婚恋、家庭、人际关系以及娱乐、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交友、联谊活动以及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促进青年身心健康。

14.履行维护青年权益的职责。通过参与企业职代会以及涉及青年利益的重要会议等渠道,积极反映青年呼声,维护青年权益。关心困难青年的工作生活,为青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

15.组织第二届青年创新奖评选活动。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好评选活动,认真做好人员遴选和材料上报工作,大力宣传青年典型,在青年中营造创新氛围,激励青年积极参与创新实践。

16.开展“寻找身边的榜样——青年成长成才典型教育活动”。层层动员、深入发掘青年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引导青年在寻找榜样的过程中向榜样学习,发奋图强,矢志成才。各中央企业要按照《关于开展“寻找身边的榜样”—中央企业成长成才教育活动的通知》(中企团通〔2011〕22号)要求,做好典型发掘、宣传及推报工作。

17.提升服务能力,建立服务机制。切实提高与青年沟通的能力、把握青年需求的能力、整合服务资源的能力、建立服务载体和服务渠道的能力,把服务青年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和完善团组织服务青年的机制和制度,提升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

四、应对现实挑战,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抓好中央企业团的自身建设

18.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与企业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建立完善“以企业共青团为核心、以青联为骨干、以青年自组织为延伸”的青年组织体系。积极推进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青联组织。

19.增强基层工作活力。按照“五个有”的标准,进一步加强团支部工作,打牢支部工作基础,挖掘支部工作潜力,增强支部工作活力。研究建立基层工作激励机制,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结合上级组织部署和自身工作实际,形成自己的特色工作。

20.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在各级团干部中深入开展成长观教育,引导团干部把工作激情、科学精神和务实作风结合起来,沉下心来干事业、集中精力抓工作。

21.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把好入口关,继续研究探索团干部选拔、任用、考核方面的新思路,真正把思想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素质高、热心团的事业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团的岗位上来。按照分级培训的思路,落实团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各级团干部的综合素质。

22.抓好课题研究工作。围绕探索工作规律、解决现实问题认真组织好课题研究工作。按照《关于深入开展中央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理论研究的通知》(中企团通〔2011〕23号)要求,加强对研究工作的管理,按进度推进工作、提交成果,并做好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各级团干部要按照《关于征集中央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理论与实践文章的通知》(中企团通〔2011〕24号)要求,积极上报理论和实践文章。

23.健全工作制度。按照常项工作流程化、重点工作项目化的思路,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思想,不断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共青团工作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探索在团的工作中引入招投标机制,研究建立集团级团委班子书面述职制度。

24.加强品牌建设。注重品牌的建设,找准工作着力点,集中力量、发挥优势,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形成自己特色。注重品牌经营,在工作中进一步突出团的因素,规范团的标识,不断提高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开展品牌建设研究,探索共青团品牌建设的新领域、新途径和新方法。

五、中央企业团工委重点推进的工作

在指导、督促各协作区、各中央企业团委认真落实上述各项工作的同时,中央企业团工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组织好百名青年成长成才典型的评审工作,编辑出版《走过10年,青春·责任·奉献》一书,选拔青年成长成才典型代表组团赴基层与青年交流。

2.抓好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组织好中期检查、成果评审等工作,指导、协助课题主持单位按照研究计划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研究工作交流,办好课题研究工作专刊,编辑出版《中央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书。

3.收集中央企业各级团干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共青团工作理论与实践文章,编辑出版《中央企业团干部理论与实践文章选编》一书。

4.做好“五四”评比表彰活动,引入招投标机制,确保评比表彰工作公开、公正、公平。

5.抓好团干部培训,办好集团级团委书记培训班,指导督促各中央企业分级开展团干部培训,加大推荐基层团干部和青年骨干参加团中央、全国青联开展的有关培训、交流和研修的力度。

6.认真组织好第二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评选表彰活动,协调好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中国企业联合会以及国资委相关厅局的关系,保证评选表彰活动按计划顺利推进。

7.研究启动第六届中央企业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活动。根据国资委党委要求,研究制订《中央企业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办法》。

8.进一步加强团的舆论阵地建设。对中央企业青年网进行改版,进一步提高针对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吸引力。调整《中央企业青年通讯》出刊方向,重点刊登基层团委理论性、思考性的文章,并配合团工委重点工作,做好专题报道。 (2) 小编推荐与 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计划 关联的文章: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9.加强制度建设,研究制订中央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团干部管理办法、基层组织工作细则等指导性制度。

10.进一步贯彻落实三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做好团干部协管工作,推进中央企业系统团委建立,继续实施“3331”调研计划,进一步优化基层工作环境,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11.继续发挥好中央企业共青团在中央企业青联中的核心作用,努力推动青联事业的发展。

12.根据国资委党委和团中央关于建国60周年和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等有关工作的要求,认真组织好相关活动。

13.适时调整团工委委员,加强团工委机关建设。调整协作区设置,进一步发挥协作区作用。

[3] 小编推荐与 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计划 关联的文章:

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计划篇7

一、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谋求计生协会工作新一轮的大发展

(一)创新与人口福利基金会、幸福工程组委会等相关单位互联互补互动的工作机制,围绕新时期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新任务,不断开阔协会工作的思路,拓展协会服务的领域。

(二)召开计生协会创新工作机制专题研讨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和发展目标。

(三)组织各区、县级市计生协会负责人前往计生协会工作的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扩宽视野,吸取经验,找出差距,破解难题。

(四)探索我市基层协会参与居(村)民自治的有效活动机制,发展和促进流动人员计生协会组织,实践和总结流动人员计生协会的活动规律。

二、广泛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打造服务新品牌

(一)认真贯彻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计生协等10单位联合下发《关于广泛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的实施意见》精神,本着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生育关怀行动”。今年的主题为“帮扶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对遭遇意外事故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给予生活救助和抚慰,鼓励计生协会青年会员、大中学生、武警战士等群体积极参加“生育关怀·亲情牵手”活动,给独生子女夭亡和独生子女参军的“空巢”家庭老人当好“兵儿女”、“团儿女”,给老人以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二)帮助遭受意外的独生子女和单亲的计划生育家庭,给予亲情扶助。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及社会的温暖。在细致调查的基础上,摸清底数,分好类别,制定可行方案,分步分类实施有效帮扶。

(三)创新生殖健康服务和讲座送基层的模式。继续推进生育关怀“五个一”工程百万系列宣传服务活动。

三、进一步夯实协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

(一)重点加大对新区、非公企业和流动人口计生协会的建设力度,尽快健全和完善协会各级组织网络。

(二)推进区、县级市计生协会编制、人员、待遇的落实。

(三)今年继续在有关区、县级市协会设立2—3个组织建设示范点,各区、县级市分别建立2—3个基层示范点,并计划在区、县级市设立会员之家示范点3个,设立流动人口计生协示范点3个。

(四)筹备召开*市计生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修改章程,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五)筹备召开城区计生协会工作现场会。

四、大力开展社会宣传服务活动

(一)通过媒体报道、相关重大节日的户外活动、文艺演出、广场文化、社区活动、慰问咨询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营造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良好氛围。

(二)为基层协会提供《计生协工作手册》、《计生协通讯》等宣传资料,积极做好2O08年《人生》、《人之初》等计生宣传品进村入户的工作,开好市计生协宣传和发行会议。

(三)进一步办好广东省计生协会的预防艾滋病项目。结合青春健康项目,继续办好已有的项目点,并按省计生协会要求,抓好新项目点的开发。

五、深入发动幸福工程捐款

(一)通过人口福利基金会和“幸福工程”募集资金200万元以上,并联合相关部门、团体、企业在元旦、春节期间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特别是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母亲,开展“春风送温暖”活动,给予生活救助和抚慰。

(二)开拓符合*特色的幸福工程扶助项目。结合“母亲节”和计生协会“5·29”会员活动日,开展人口福利基金会、幸福工程大型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在《人口画报》开设专栏,提高幸福工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筹资渠道,拓展救助规模,更多的救助和帮扶贫困母亲及计划生育的困难家庭。发展人口福利事业,增强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作用。

(三)筹备召开幸福工程捐款总结会。

六、不断拓展青春健康项目

(一)深化与高教、教育、团市委、人口计生局机关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等部门的合作,重视项目理论研究,规范项目师资培训,确保项目活动质量。

(二)分别召开项目专家座谈会以及中小学、高校和社区流动人口项目研讨交流会。不断深化项目在中小学校、高校及流动人口中的开展。

(三)与市教育局联合在市中学生劳动教育基地,以及分批在区、县级市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建立校内示范基地,今年计划在3个区、县级市试运作。

(四)制作下发一批青春健康项目培训用品,举办全市青春健康项目拓展区培训班和师资提高班以及流动人口青春健康项目师资培训班。分别与教育局或其他区、县级市联合举办师资培训班。

(五)协助*性文化节筹备性教育进中学活动。

(六)召开流动人口“青春健康”教育活动研讨会议,推动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工作。

七、进一步发展“三结合”项目

(一)运用“三结合”项目资金,开办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建立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的项目。

(二)有农村地区的区、县级市积极采取结对帮扶、包干帮扶的形式,帮助农村计划生育纯二女结扎户和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三)继续求真务实地解决好以往项目的发展和有关遗留问题。

八、继续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积极推进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的开展

(一)继续努力扩大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在城区覆盖率和城乡结合部、县级市的覆盖率。针对不同计生人群,不断丰富险种。

(二)筹备召开计划生育系列保险总结和拓展会议。

九、加强培训,拓宽交流,努力提高协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一)对街镇、企业的协会秘书长分期分批进行业务培训,建设一支懂政策、会管理、能服务的协会干部队伍。

(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交流与合作方式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上半年请企、事业单位的协会会长、秘书长及有关人员到项目先进的省、市和地区参观。

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计划篇8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严峻形势,共青团XX市委认真学习贯彻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团省委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主动出击、周密部署、高效运作、攻坚克难,有序开展防控工作,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夺取防控斗争胜利贡献青春力量。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思想、听指挥、全动员,突显青年担当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和要求,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担当,充分考虑风险隐患、周全做好准备工作、扎实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可能出现的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统一部署,主动出击。面对疫情发展的严峻形势,团市委立即发动广大团员、青年志愿者组成疫情防控突击队,成立单独指挥部,统筹协调、挂图作战,班子成员既挂帅又出征,自上而下一线作战。青年志愿者招募令,高效集结全市六县(市、区)青年志愿者力量,统一在团市委的指导下开展防控工作,网格化参与全市疫情防控工作。

三是统一指挥,精准防控。截止目前,团市委共发动各级团组织招募志愿者X人,成立了X支志愿者小分队,X名核心志愿者,随时随地投入工作。全市累计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X人次,分别在高速卡口检测、防护宣传、政策解读、便民服务、防疫消杀、物资运送、心理援助、社区排查等方面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疫情防控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高站位、小切口、大纵深,构筑青春防线

一是保障物资,为抗疫情强心。在全市面临防疫物资极度紧缺,运送工作难度极大的情况下,团市委主动作为、打破常规、联合作战,充分协调市商务局、市邮政局、市慈善总会等单位,积极联系防控物资,周密部署运送环节,委派专人担任运输领队随车前往,负责组织车辆、安排人员、沿途协调、后勤保障等工作,最终为全市人民带来了百余万件紧缺的防疫物资,打通了一条物资通道,有效缓解了我市当前的防控压力,在非常时期,再次创出“XX速度”。目前,这批防疫物资已由市慈善总会和市民政局分批发放给广大市民特别是老年群体,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是防疫消杀,为老百姓解忧。为贯彻落实楼阳生书记“平战结合、战平结合”工作要求,进一步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精准开辟作战空间,突击队指挥部成立了“消杀分队”,紧紧围绕“消杀”这个“小切口”,精准切入,向纵深平稳推进。打造“平时专业小队+战时志愿者协同”组织模式,依托市博士协会环境、医学、化学等专家力量,对青年突击队开展理论指导与专业技能辅导,采用先进气溶胶喷雾消毒机更加高效、环保与传统消杀设备机结合,设备资源充分利用,为全市的抗疫大局增添一道坚强的青春防线。

三是守护天使,为奉献者奉献。团市委发动青联委员、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及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单位、团体会员单位开展“守护天使行动”,积极对接援鄂医护人员家庭,了解每家需求,为援鄂医护人员家庭提供跑腿帮办、对其子女提供学业辅导等关爱行动,目前已有X家爱心企业加入,为XX医护人员送上专属福利。

四是全天陪伴,为青少年护航。做好我市儿童福利领域疫情防控,重点关注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团市委联合市民政局在太行日报24小时未成年人救助服务热线X,对无人监护的困境儿童提供帮助,确保困境儿童得到妥善安置。

充分发挥共青团12355

青少年服务平台的作用,发动市校外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X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向广大市民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2月5日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12355,免费提供电话咨询、网络服务。截止3月2日接听12355热线X次。

五是对口入企,为复工复产助力。团机关入企服务工作组入驻对口企业,了解企业困难,为企业出谋划策,全力服务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工作,把为企业解决问题作为主要工作,有效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团市委联合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的2020年XX首届线上招聘会,帮助用工企业不到现场就能“招人有路”,求职群众“宅”在家里就能“码”上就业,目前申报企业X家,提供岗位X个,推进2020年企业复工复产顺利开展。

(三)做宣传、造舆论、显担当,唱响青春赞歌

一是网络平台强力发声,释放强大青春力量。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行动令和XX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面向全体团员青年,开动宣传矩阵平台,做好社会公众层面的科普宣传、舆论引导和群防群治工作,帮助青少年科学认识疫情,增强对各类信息的辨别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在XX大地形成了一股奋起抗击疫情的青春力量。

二是原创产品不断推新,彰显青年责任担当。依托XX青年联盟“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青年突击队”“这就是XX青年”“齐上阵”等一系列原创作品35篇,合计阅读量近20万人次,被市级以上媒体转载报道7篇,其中团中央官方媒体“中国青年志愿者”对我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XXX夫妇的事迹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泽州县优秀青年XX用剪纸作品助力抗疫的事迹,在学习强国平台上被宣传报道;XX青年晚报报道了XX市优秀青年团干代表原鹏波的抗击疫情工作事迹;《今日头条》刊登《逆行者汗水挥洒在凤翔社区》,展现出了全市团员青年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担当、敢于付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团市委官方公众号策划推出《XX12355与你同心抗“疫”》公益讲座X期,通过积极转发团中央《新冠肺炎防控青少年心理咨询百问百答——来自12355的声音》的宣传,引导家长对特殊时期青少年实现“高质量陪伴”,实现特殊时期家校教育的有效配合。

三是官方媒体持续助力,讲述一线奋斗事迹。共青团XX市委与XX综合广播X联合推出“无志愿、不青春——战疫青春故事”特辑节目邀请一些在控新冠肺炎疫场上有感人故事的志愿者做客直播音,讲述志愿抗疫的故事,展示青年担当,宣扬青春正能量,目前已推出六期。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下一步,团市委将继续对接疫情防控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及时掌握疫情形势、经济运行社会动态等信息,不折不扣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巩固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果,扎实推进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

一要发挥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助力全市企业复工复产。二要全情助力我市疫情工作大局,开展“五帮五送”活动,为我市援鄂一线一户人员和新冠肺炎发热门诊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提供精准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三要继续深入开展“同舟济

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计划篇9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心任务,按照村(居)两委会负总责、协会当骨干,群众作主人的基本原则,以“生育关怀”为主题,不断创新,拓展服务力争协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构建和谐计生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大力加强中央《决定》的贯彻落实,结合本市实际,突出重点,抓实“生育关怀”行动,积极推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工程;进一步规范基层协会工作,深化完善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大力加强企业协会组织建设,进一步深化“优秀会员之家”创建工作,以会员之家为阵地,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宣传活动,大力拓展协会项目,充分发挥协会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作用,广泛开展“生殖健康”、“青春健康”等教育活动,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活动效果,使群众对计生协会活动的参与率和满意度有新的提高。

三、工作措施:

㈠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积极开展“生育关怀”行动

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学习中央《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等10部委联合下发的文件精神和省计生协有关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的文件精神。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整合资源,探索建立“组织协调、部门联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理事单位要带头宣传,紧密配合,以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关怀独生子女、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五关怀”为活动平台,积极倡导社会公平,激发社会爱心,促进文明进步,构建和谐社会。

㈡进一步规范基层计生协会工作,加快企业协会建设进程

20*年是协会换届后的第一年,在完善组织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深化完善村(居)民自治工作,促进协会工作的规范化,使协会工作真正做到“村两委负总责、协会当骨干、群众做主人”,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要进一步加大企业计生协会建设力度,加快进度,以民营企业、流动人口较多的企业为重点,对企业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女职工人数50人以上的国有、民营、三资企业,协会组建率要求达70%以上,要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发挥企业计生协会的独特作用,在“优质服务、知识普及、依法维权”方面搞好宣传和服务,协助企业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㈢以“优秀会员之家”评创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服务活动

继续开展“优秀会员之家”评创活动,并把评创工作作为基层协会重点工作之一。要充分发挥村(居)计生协会会员作用,完善会员之家工作制度,做到规范、健全、活动经常。强化群众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发挥计生协会的优势,经常开展具有协会特色的宣传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好“5.29”会员活动日、世界人口日、男性健康日和艾滋病预防日等宣传日活动,不断扩大宣传渠道,提高宣传效果。要动员和协调各种宣传媒体、各方面力量,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和生殖健康服务,转变宣传教育理念,倡导按需教育服务,实行分类指导,提高宣传服务的针对性。

㈣切实抓好协会项目,拓展协会服务领域

深入开展新家庭计划活动,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协会工作。一是继续抓好青春健康和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教育。改进教育方法,拓展教育面,要重视对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整合资源,提高教育效果。二是抓好志愿者服务队活动,充分利用志愿者人才优势,广泛开展志愿者咨询服务活动,*年志愿者服务队已安排服务活动计划,每月安排一次专家咨询服务,围绕婚、育、保健等方面开展互动式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各基层协会要积极参与、配合,使活动有效地开展。同时市计生协会要继续组织志愿者与市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开展相关课题的科研活动。三是抓好种植、养殖业等项目,市计生协会将选择培育1-2个项目示范点,给予小额无息资金扶持。各镇(街道)也要扶持1-2个项目,帮助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受益。

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计划篇10

青岛“生物谷计划”是指:在国家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鼓励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背景下,依托青岛独特的海洋生物科技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城市区位优势,在青岛高新区政府与青岛海洋大学联合建设“青岛海洋生物科技园”的基础上,与多个部级生物、医药科研机构合作,借鉴世界生物科技园取得的成功经验,在青岛东部山谷中进行专业规划,引导社会资金大规模跟进,实施技术与企业孵化并举,聚集大批生物与医药企业,建设青岛生物谷产业区。

青岛“生物谷计划”的基本宗旨是:以发展现代生物工程产业群为目的,发挥本地特色和优势,大力引进国际领先的现代生物技术人才和成果,努力建设卓有成效的创新服务与创业孵化体系,争取在10年内初步形成我国生物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产业高地。具体目标是:(1)2001年,生物高科技创业孵化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入驻生物谷科研型企业30家以上;(2)2003年,生物高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基本完善,入驻生物谷科研型企业超过10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以上,争取1家以上企业股票上市;(3)2005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超过10家,争取有5家以上公司股票上市,技工贸总收入200亿元以上。

青岛生物谷的主要开发方向有:基因与遗传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及天然药物开发、纳米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工程制品、农业生物工程。

2、生物谷建设现状评价

2.1评价目的与依据

青岛生物谷评价目的在于总结“青岛生物谷”及其实施的经验和不足,为青岛生物谷发展提供参考建议。青岛生物谷评价的基本依据是:(1)“青岛生物谷计划”方案及实施现状;(2)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区域创新系统理论;(3)国际、国内生物科技园建设的经验。

2.2青岛生物谷定位

自身发展定位。从引进在孵企业、项目数量方面评价,2001年底基本达到预期计划目标;整体发展现状与预期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国际对比定位。国际知名生物科技园区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其内部研发、孵化、生产、服务及管理体系也相对完整,已经或正在产生成熟的生物高技术企业,在国际生物医药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青岛生物谷计划实施时间短,其体系、功能都在建设和发育之中。

国内对比定位。国内长春、上海等地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较好,生物医药科技园发展时间相对较长,其内部研发、孵化、生产、服务及管理体系趋于完整,其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孵化或引进生物医药企业众多(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0多家,上海张江高科技工业园84家),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高技术园区乃至本市的支柱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青岛生物谷计划实施时间短,其体系、功能都在建设和发育之中。国内北京、广州等地起步相对较晚,但其规划起点高,设计发展规模大,所依据的优势条件明显(北京依托众多部级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信息机构,加之其国际、国内信息、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充沛;广州具有国际市场和国际合作的优势),其发展不容忽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众多生物谷(或基因谷、药谷)的发展计划起步晚,但都有各自的资源(生物物种、医药原料、生态环境等)优势,其专业化医药产业发展具有相对强的竞争能力,应当引起重视。

高新区产业体系定位。生物医药产业是青岛高新区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之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根据初步调查,本区拥有生物医药企业31家,资产及产值规模远小于电子类产业,与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研发等联系也十分有限。

2.3青岛生物谷发展环境辩识

2.3.1国际环境

世界发达国家(美国、欧洲共同体等为代表)生物工程及生物制药行业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品生产与营销等诸多方面都相对成熟,生命科学研究及生物技术产业化开发是21世纪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领域,其核心技术得到国家、企业等大力扶植和资助。对青岛生物谷建设的有利影响表现为:(1)为青岛生物谷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对象;(2)应当成为青岛生物谷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象。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生物医药产品更为容易地进入中国,国际企业通过直接投资也参与国内竞争,为青岛生物谷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国际技术成果和产品得到严格的产权保护,加入WTO意味着必须遵循国际技术贸易规范,获取先进技术将面临更大挑战。

2.3.2国内环境

加入WTO后促使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及政策法规改革,同时促使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将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国家对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以及对于海洋产业的重视,对于青岛发展以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为特色的生物谷十分有利;国内已经或正在建设几十个各类生物医药园区(或称基因谷、药谷、生物制药园、生物岛、生物城、生物带、生物谷),造成对国际、国内生物医药资源、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激烈竞争,对于青岛生物谷建设造成不利的国内竞争环境。

2.3.3青岛市环境

优势因素(按重要程度大小排序):(1)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主办城市:有利于迅速提高青岛市国际形象与地位,为吸引高技术产业提供良机;(2)国家海洋科技(含海洋生物科技)基地;全国海洋科技研究与开发、高等人才培养基地,为生物谷技术、人才源头建设提供坚实基础;(3)部级疗养、康复基地:为生物医药产品应用、临床试验提供基础;(4)优越的人居环境:有利于吸引高级人力居住和创业;(5)国家知名企业集群: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等国内及国际知名企业,为其它企业发展带来示范效应和名牌延伸的优越条件;(5)区位优势:拥有海、陆、空交通运输优势;

不利因素:(1)青岛市生物医药企业规模、数量、知名度等都相对较小;(2)青岛市海洋科技产业化程度偏低;(3)生物医药高技术人才相对缺乏;(4)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技术小企业)不发育;(5)咨询、中介、金融等创新服务机构相对缺乏。

2.4青岛生物谷基本结构分析

2.4.1深层结构分析

生物谷建设的文化理念。主要生物谷计划提出的理念主要包括:“集聚人才、集中成果、集成技术、集结资金、集散信息”的创业平台;让学家由“科学人”变成“产业人”,再成为“自由人”;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创业留人;政府就是“服务”。提出创建的生物谷文化包括:挑战自我,创业报国;经营自我,追求卓越;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瞄准市场,走向国际;长远规划,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市场机制;人才战略,资本运营。在理念上的概括中,注意强调要素的集聚和塑造以人为本的创业环境,而对企业、产品和人才的国际化竞争与交流等理念强调不足。对文化的概括则缺乏精炼性,难以进行宣传和贯彻。

生物谷制度建设。生物谷计划提出的制度建设内容包括:“遵循国际规范和通行惯例,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技术规律办事政府参与不参股,支持不包办,(宏观)协调不强制,(微观)服务不干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的的企业化科研机构高效率、大规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专业孵化器创业的文化氛围,靠创业留人的机制。”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对于政府对生物谷计划实施的国际规范化管理与服务强调不足;对于生物谷计划实施的企业化(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国际化、专业化运作模式强调不明显。

2.4.2组织结构分析

资源整合体系。(1)技术源头整合。建立国家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十分必要,但同国际、国内海洋科技(尤其是海洋生物科技)研究与开发机构的连接功能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生物谷现今同国际、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究机构的联系尚比较分散。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战略联盟或合作伙伴,使得技术源头的稳定性、竞争力不强。(2)人才源头整合。青岛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对于生物技术人才的高级人才培育尚显不足;对国际、国内生物、医药领域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的吸引和联合培养野味内入正规渠道。(3)资金源头整合。生物谷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良好的风险资金引进、利用与退出机制,而现在生物谷的风险投资机构建设相对欠缺;随着国家加入WTO后对国际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开放,青岛对于中小高技术企业的资金支持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有些资金源头缺乏对前景好的项目的有效、及时投入,职业化的相关咨询、中介服务机构比较缺乏。

技术及企业孵化体系。(1)应强化对被孵化企业、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功能,不仅包括物业、办公等服务,而更应该建立专业化服务分支机构,强调信息咨询、市场营销、人才流动、质量评价、资金运作等功能;(2)促使企业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建立学会及企业协会;(3)建立与国际、国内相关生物技术孵化器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生产体系。(1)生产基地发展空间有限,基地建设落后于孵化器的建设;(2)成熟生物医药企业(尤其世界500强中的生物、医药企业和中国知名医药企业)建立独立生产、研究开发机构(分支)比较缺乏;(3)生物医药企业的生产体系的建于本区发展有限空间形成一定矛盾。

管理与服务体系。现在尚处于政府的宏观管理为主的时期,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战略规划与管理体系尚未形成;生物谷自身应企业化自主管理也处于初步阶段。服务体系的生物企业专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运作方式应该企业化以及国际化程度也比较低。

2.5青岛生物谷运行机制分析

现阶段青岛生物谷的外部资源整合机制和外部市场开拓机制更多地具有自发的性质,对国际要素吸引和国际市场开拓、营销的良性机制尚待加强。生物谷内部运行的激励机制、交流机制、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正处于建设之中,而建设初期的关键是如何激发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

2.6青岛生物谷发展判断

发展阶段。青岛生物谷处于发展的初期,其特征为:(1)具有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巨大潜力;(2)生物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要素处于聚集阶段;(3)生物谷孵化、服务机构正在完善,产业化基地初步确定;(4)生物技术企业、产品尚未正式产出,国际、国内影响尚不明显。

发展途径。青岛生物谷发展初期的途径是以政府推动为主,旨在培育其生存与发展能力,为其自主发展打下基础。

3、存在问题总结

3.1青岛生物谷发展环境问题

青岛生物谷的发展在国际和国内都不具有超前发展的优势,需要其走后发创新和超越式发展的道路;青岛市的诸多潜在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如名牌企业的延伸与投入,疗养与医疗机构的纳入,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申奥城市的影响,会展经济的推动等。

3.2青岛生物谷深层结构问题

青岛生物谷文化与理念应如何在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管理决策和具体经营中体现出来,是解决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解决好政府管理、服务与生物谷自主运行的关系,是当前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3.3青岛生物谷组织结构问题

青岛海洋(生物)科技优势明显,而生物医药产业不发达,造成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生物技术企业孵化和生物医药生产等三个环节的不协调,可能会使孵化企业将来面临缺乏下游生产企业的问题。对技术、资金、人才的整合,尚处于相对自发的阶段,面临来自国际、国内对优势资源的激烈竞争,生物谷服务体系(生命科学研究院、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的资源整合机构需要进一步专业化和强化。对成熟企业、机构的整体(分支)引进不足,使孵化企业的产业化面临问题。